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

2022-12-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开展一份新的工作或者任务之前,你是否会感到紧张和迷茫?而一份好的计划能为新的工作制定方向,更加胸有成竹。那么计划要如何书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

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

摘要: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即是搭建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平台,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借助于社会心理专业资源,整合学校自身人力资源,帮助学校建立心理干预服务系统,切实解决当前教育机制下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匮乏问题。通过心理援助计划建立相应的干预反馈体系,助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的打造,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前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心理援助计划 中小学心理健康 课程开发

一、心理援助计划与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关系

中国是世界上在校生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途径。然而受其自身专业要求,如师资力量、专业技术等的制约,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一直处于次要地位,与学生强烈的心理需求不相对等。学生情绪上的焦虑与抑郁、行为上的攻击性问题在我国学生生活中普遍存在。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缺失、心理帮扶力量缺乏、心理师资和技术贫乏等成为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障碍。而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为扫除这一障碍提供了有效途径。

1.心理援助计划的研究现状

心理援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以下简称EAP),是指组织通过外部应用心理学专家,为组织及其个体提供系统、长期的专业指导、咨询,解决相关心理问题,进而提高个体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心理援助计划。EAP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始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欧美发达国家取得长足发展和广泛应用。EAP全方位体现了人文关怀,有效地解决了不同领域员工的心理问题。如丁文俊[1]等人的研究发现,EAP服务制度有助于预防和解决民警身心疲惫、心理紧张和认知偏激等消极心理现象,促使民警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正向情绪体验,提高民警的幸福感。黄旭辉[2]的研究也认为,EAP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干预方面可以起到帮助教师减轻压力、克服负性情绪、保持身心健康的作用。陈鑫磊[3]也对EAP与小学教师心理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探讨了EAP对小学教师心理干预的实际应用。而如何将EAP运用到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开发方面,则是本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2.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发展现状——以广西地区为例

目前,从广西中小学校的实际调研情况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专业性十分欠缺。据蔡伟林等[4]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总体上广西地区只有28.53%的中小学生上过心理健康课;在心理咨询室建设方面,只有32.66%的学生明确表示其所在学校配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45.23%的学生表示自己学校没有专业心理老师;超过60%的学生对心理咨询持有消极看法,认为接受心理咨询是心理素质不好或不正常的表现,甚至有近45%的学生认为是精神有毛病的表现。学生的认知偏差、错误观念阻碍了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使心理帮助的积极效果受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缺乏的外在表现。温小珍[5]的研究也发现,按照每500名学生至少配备1名心理老师的正规标准,在广西农村超出500人以上的学校,基本上没有招聘心理专业教师的计划,一般由班主任兼职。学校心理师资缺乏、专业度不够、技术欠缺、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错误认知等,均反映出目前广西地区中小学心理课程建设的专业性缺失,学生的心理需求得不到合理、正确的满足,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开发研究亟待深入。

二、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

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是指中小学校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借助社会心理专业资源,整合学校自身人力资源,建立起心理干预服务系统,切实解决当前教育机制下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匮乏问题,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纵观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外缺乏),辅以个案心理咨询的方式存在,但却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性不强、课内与课外发展不均等问题,如何在学校力量与学生需求间寻找平衡点,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消减和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成为重点。心理援助计划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该思路下的心理健康课程开发在教育界并未深入展开,这是本研究的重点、新颖之处,为本课题开展提供了新机会,对解决目前学校心理健康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三、心理援助计划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模型

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开发,即通过搭建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平台,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借助于社会心理专业资源,整合学校自身人力资源,帮助学校建立心理干预服务系统,助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的打造,切实解决当前教育机制下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匮乏问题,探索一条适合当前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其具体步骤如下。

1.启动EAP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的合作项目

学校与相关心理教育企业明确合作意向,心理教育企业进驻学校,启动EAP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的合作项目。通过该项目的有效运作,搭建起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平台,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借助于社会心理专业资源,整合学校自身人力资源,设计出适宜学校的EAP心理干预服务系统。

2.建立心理干预层级评估系统

通过RTI干预反应模式(Responaiveneae to Intervention)的多层级筛查系统来甄别不同的学生心理问题的层次,在专业测评的基础上,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状况建立相应的心理档案,以便提供不同的服务。

3.设计适合学校的EAP合作干预方案

一是学生群体干预方案,根据学生心理档案,利用企业的专业资源为不同层次、类型的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二是家长群体的心理干预方案,设计针对家庭教育问题的专业化指导方案;三是教师群体干预方案,在满足学生需求时,也为学校提供了一条适合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4.启动EAP心理干预反馈机制

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启动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案;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以及同一类型心理问题的不同程度,采用适宜性的心理教育干预方式和手段;针对不同的家庭教育问题,启动专业化的心理指导服务;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帮助学校提升老师服务于本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能力和增强心理教育科研能力,并为有需要的教师群体或教师个体提供必要的心理服务。

四、EAP心理干预机制的实践成效——以南宁某校为例

南宁某学校是一所集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学校,在校生人数较多。然而受师资力量、技术、课程内容单一等因素限制,该校心理健康课程不能满足在校生的需求。为贯彻中共十八大会议精神及习总书记的“加强心理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需要”等重要讲话内容,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教育规划纲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各项要求,该校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借助于社会心理专业资源,与广西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展开合作,利用公司专业心理帮扶队伍为学生提供心理帮助,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新路径,以开展心理和学能辅导工作为突破口,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领域,取得如下工作成效。

第一,心理与学能教育理念深入人心。A公司在学校开展的心理教育和学能辅导工作,让在校师生主动走进其中,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心理特点、学习心理和学习状态,利于师生预防心理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同时该工作也得到了校领导和家长的重视与认可,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与喜爱,为后续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二,密切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合作。A公司在学校开展的心理、学能教育工作,经过前期的试点,实现了“学校老师—心理辅导老师—学生家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共同教育的合作模式。同时A公司和学校明确了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义务和责任,规范了A公司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保证了心理、学能教育时间和必要的教学活动场地(已建立心理咨询室、箱庭沙盘室、注意力训练室、心理测评室),同时还在课外时间通过团辅、马术活动、教师沙龙、家长沙龙等活动形式丰富学校的心理课程内容,帮助在校学生及其家长、老师正确应对和处理学龄期、青春期等发展阶段的心理危机和学能问题,搭建了成长平台。

第三,进一步规范心理与学能教育工作,提高了教育实效。2014年,A公司根据学校的不同需求,起草、修改和完善了进入学校(小学)和幼儿园开展心理、学能教育工作的流程,有效地确保学校和幼儿园工作有据可依、有理可查,为学校开展规范化的心理、学能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A公司在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能辅导工作以来,对学生成长产生了积极作用,受辅导的50名学生已在学习动机上表现出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的可喜现象,如能自觉拓展兴趣爱好,寻求自我理想,激发学习动力;在生活中能用语言合理表达内心的愿望和要求,减少了负面情绪的积压。

第四,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准。在高校心理专家的指导下,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并获得市级课题立项。同时,A公司协助该校申报南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特色学校,目前正在审核中。

第五,分年龄阶段做好心理与学能辅导,提高工作的实效性。校方在A公司心理教育专业团队的支持下,全年开放心理辅导室,为全校师生提供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辅导、教师教学心理减压等专业服务。同时,A公司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技术督导由广西高校心理专家团队负责,确保了围绕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各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各具特点的课程,为学生顺利度过入学适应、同学交往、学习规则、集体生活、升学考试等挑战提供了心理保障,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并取得了良好的辅导效果。

总之,心理援助计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开发实践研究,即研究如何通过搭建学校-家庭—社会合作桥梁,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和借助社会心理专业资源,整合学校自身人力资源,以家校企联动的方式来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小学校利用EAP课程开发体系来促进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发,能在一定程度上切实解决当前教育机制下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匮乏的问题,对中小学校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打造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文俊,曹延彬,公维友.EAP心理工作模式下的民警工作幸福感研究[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 (3).

[2] 黄旭辉.EAP: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

[3] 陈鑫磊.基于EAP模式小学教师心理援助系统研究——以大连市金州区三所小学为例[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4.

[4] 蔡伟林,叶发钦,李燕燕.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 (3).

[5] 温小珍.广西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国培”中西部骨干教师(心理健康)培训项目的调查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4(12).

[作者:杨玲(1964-),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龚良运(1990-),女,湖北襄阳人,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杨 子】

作者:杨玲 龚良运

第2篇:青少年“壹计划”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一、“壹计划”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提出

(一)“壹计划”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概念

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壹计划”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心理课程、心育活动、心理知识宣传阵地、心理角、心理社团为五大抓手,以培养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为目标而形成的一套结构相对标准、形式比较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二)“壹计划”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背景

1.时代要求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素质教育改革进一步得到贯彻和落实,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正日渐成为教育的主导观念。良好的心理素质更是青少年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培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工作的共识。

2.政策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

(三)“壹计划”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意义

1. 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全体性和发展性原则,满足全体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

新时代青少年“壹计划”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社团的同时,学校还要完善宣传阵地,建立心理角,注重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2. 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性原则,有效预防甚至避免心理问题、心理危机的发生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时代脚步迅速加快,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容易受到各种负面社会思潮的影响,若出现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和正确的引导,就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不好的影响。而培养和造就健康的人格,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耐受力,能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境,降低校园危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3.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多样化原则,多角度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途径绝对不仅仅包括开设心理课程,还应该包括其他更为广泛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途径。本文从心理课程、心育活动、心理知识宣传阵地、心理角、心理社团五个模块进行阐述,对青少年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全面研究,为一线心理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可参考、可借鉴的理论模式。

二、“壹计划”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支持和政策支持

(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所涉及的内容的新兴学科,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主观层面的积极体验,如幸福感、乐观主义等;二是人的积极特质,如宽容、爱的能力、创造力等;三是群体层面的积极组织系统,如职业道德、公民美德、利他主义等[1]。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的积极面,注重培养和调动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力量,这一点与“壹计划”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目标不谋而合。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訂)》

《纲要》指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要立足教育和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2]。“壹计划”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目标正是培养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所以,《纲要》是“壹计划”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强大的文件支撑。

三、“壹计划”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容与方法

“壹计划”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心理课程、心育活动、心理知识宣传阵地、心理角、心理社团为五大抓手,概括起来即一个中心五大抓手。

(一)一个中心

目前,许多中小学已经开始重视并着手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但还存在着一些误区。误区一: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搞心理测验。近年来,心理普查越来越盛行,很多中小学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心放在心理测验上,似乎只有对学生进行了繁多的心理测验,才能给学校带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光环。误区二:认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随着各界对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建立起完备的心理辅导室和各种功能室,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很多人认为心理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开展心理辅导。其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一个中心”是指模式的开展始终坚持围绕“学生发展”这个中心,面向全体,多角度、全方位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选择具有普通意义和有代表性的主题内容,有效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为主、干预为辅的功能。

(二)五大抓手

1.心理课程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3]。心理课程包括心理活动课、专题训练课和班会课,开展心理课程要注意课程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系统化是指心理课程在设计安排上必须达到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关键期的基础上,列出课程大纲,使不同学年段的学生接受不一样的心理课程,同时不同学年段的课程之间存在连续性。这些课程要列入教学计划和课程表中,一般来说,每个班级每学期应安排8~10 节(次)。规范化是指心理课程的设计是完整规范的,完整的现代课堂教学结构一般包含主题、目标、条件、程序和评价这五个因素[4] 。

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体系时,应确保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主题设计和课后评价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2.心育活动

《纲要》中指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活动性原则,即在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发挥活动优势,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2]。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两大类型:

(1) 全校性大型教育活动: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课外大型活动的形式,开展发展性、专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大型心理游园活动、亲子心理体验活动、心理微电影观看活动、5·25签名活动等[5]。

(2)团体辅导活动:学生有些心理困惑是具有群体性的,把具有相同心理困惑的学生聚集起来,有目的地开设专题的团体辅导活动。一般每个团体辅导包括4~10小节。

3.心理知识宣传阵地

宣传是一种专门为了服务特定议题信息的表现手法,即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行为,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种行为。 “心理知识宣传阵地”指在校园里,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学生的心理素质需要全方位的发展,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时间很有限, 一些全体性的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宣传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宣传的手段包括国旗下的讲话、心理报纸、心理广播栏目、心理宣传栏、心理展板等。

4.心理角

很多人对“英语角”了然于心,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它流行于城市的广场、公园、校园等。心理角即在校园中开设专门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角落,以提高学生心理自助的能力。在心理角,学生可以进行下列交流:

(1)心理故事分享:学生定期聚集在此,分享自己看到的或者亲身经历的心理故事。

(2)心理书籍分享:这有点类似于读书分享会,学生阅读同一本心理书籍后,在此交流心得体会。

(3)心理剧表演:对表演有兴趣的学生在此认识交流,编演符合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心理剧,并进行公开演出。

(4)心理留言板:学生可通过留言板,以匿名的方式宣泄自己目前正在经受的心理困惑,如焦虑、失落、愤怒、委屈等,其他同学可以匿名回帖。

5.心理社团

心理社团的开展具有广泛的学生群众基础,能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其心理健康意识。经过培训,心理社团成员对身边存在异常问题的同学能够进行早期识别与汇报,发挥学生朋辈心理危机干预预警作用。心理社团的开展方式主要包括两大类型:

(1)主题活动: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或时事背景设计主题活动,如促进人际沟通、调整亲子关系、有效调节情绪、直面学习压力、提升学习技巧等。

(2)协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校园举办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候,社团成员担任活动主持人、游戏主持人,甚至参与活动的策划;在校园举办大型讲座的时候担任志愿者,协助讲座的顺利进行。

四、建设“壹计划”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三点建议

(一)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上实现专业化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学校心理工作的开展也离不开对心理教师的专业培养。目前学校的心理教师大多有专职和兼职两种,虽大都经过专业的理论学习,但理论和实践是存在差距的。要建设一支强大的心理教师队伍,学校必须花时间、资金让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等方面的专业学习,妥善解决他们的岗位、职称、待遇、进修、发展空间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壹计划”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二)在和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上实现多样化

“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是学校教育的关键工作,二者应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应与具体德育工作实际情况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德育工作需求选择合适的、操作性强的“壹计划”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而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效能。

(三)在践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上实现可评估化

“壹计划”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一套新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它的功能和作用需要一定的评估机制,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系统。评估不是为了证明孰优孰劣,而是为了提供反馈、激励和导向,就像市场中无形的手,有利于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建春.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湖南社会科学,2014(4):247-25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黄俊霞.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12):10-12.

[4]胡诗颖.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6):16-18.

[5]吴发科,任旭明.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简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1):17-18.

(作者单位:1.广东省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东莞,523909;2.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中学,東莞,523909;3. 广东省东莞高级中学,东莞,523909)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

作者:许晓霞 马淑芬 莫旺平

第3篇: 卓越计划实验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路径研究

摘 要:在卓越计划实验班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幼儿教师的培养过程中,要求有效提升幼儿师范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是卓越计划实验班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本文分析了卓越计划实验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培养路径。

关键词:卓越计划实验班;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教育路径;分析研究

卓越计划实验班是根据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选拔出来的学生组成的班级,主要在于培养卓越的幼儿教师,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师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应当积极研究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与教育路径。

一、心理健康教育对卓越计划实验班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要求,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要求,在卓越计划实验班学生培养过程中应当积极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在对幼儿教师培养过程中,要求具有专业素养技能。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培养的重要目标,是幼儿教师培养专业价值的重要体现,对卓越计划实验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师范生积极加强综合素质,为职业发展积极做准备。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要求

学前是一个人的重要时期,在目前的教学体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对幼儿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应当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要求在对幼儿教师的培养过程中积极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积极提升卓越计划实验班幼儿教师培养的专业性,积极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二、卓越计划实验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路径研究

在卓越计划实验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路径研究过程中,可以对学生建立系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运用引导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运用活动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运用新型教学资源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一)对学生建立系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在对卓越计划实验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建立一套系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从组织构建体系上加强教师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提升卓越计划实验班心理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系统化有效化处理,使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之前,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测验,及时发现一些心理层面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并对学生进行及时而有效地疏导。可以采用访谈对话式或者是调查问卷的形式。同时积极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连续性。同时对卓越计划实验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统计,从而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数据支持,使教师能够从宏观层面充分把握卓越计划实验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

(二)对学生运用引导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在对卓越计划实验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求采用正确的方法,尽量避免采用过于直接而生硬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运用引导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这指的是在开展普适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重点访谈教学过程中都应当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心理访谈,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引导,注重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灵活性与有效性。针对学生比较容易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开展一些普适性的心理讲座,通过多种合理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学生日常的学习与生活谈起,逐渐过渡到学生遇到的心理疑惑与问题等,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与兴趣。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采用对学生积极引导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对错的处理方式,通过大量的实践与案例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与总结。同时积极运用大量的案例对学生采用引导性的教育方式,寻找心理教育的有效切入点,从多种角度有效促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案例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

(三)对学生运用活动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活动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运用对卓越计划实验班学生起到直接的效果。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之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师组织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效提升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兴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序发展。教师对学生设计一些贴合学生实际情况与实际生活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自主参与,教师从旁仔细观看并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在活动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心理指导。在活动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对学生渗透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及时释放心理压力,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与教师的沟通,能够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克服心理中的一些不良因素。

(四)运用新型教学资源促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对卓越计划实验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运用新型教学资源,通过对新型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这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网络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多种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运用互联网背景下的案例,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同时积极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观看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文字资料与视频资料等,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浸润作用。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向教师反映在心理层面的问题,加强与教师的在线交流与沟通,教师及时对同学们的心理问题进行解答。

三、结束语

在幼儿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卓越计划实验班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当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建立系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运用引导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运用活动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运用新型教学资源促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学生积极探索多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与教育路径,有效提升卓越计划实验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佘静芳, 邓庆华.“卓越计划”背景下内地藏族学生健康心理生态对策探析[J].文史博览(理论),2016,(5).

[2]刘慧萍,高辉.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实现对策[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

[3]潘兴丽,程刚,吉峰.压力源、压力强对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9).

[4]苗丽娥.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新校园(中旬),2016,(3).

[5]禹建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交互作用探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6]俞书平,张莹瑞.教师职业幸福的内涵与提升策略探析[J].文教资料,2017,(22).

[7]王庆如.国际比较视野下我国督学队伍建设策略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8,(27).

[8]潘燕峰.提高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策略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0).

[9]高晔.学科课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5).

[10]孔翠.心理课分享环节策略探析[J].江苏教育,2017,(16).

[11]王艳会.美国联邦政府改进薄弱学校的策略探析[J].文教资料,2017,(11).

[12]柳如向,徐燕.成才视域下后进生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探析[J].成才之路,2014,(28).

[13]贾利利.学校用餐管理的策略探析——评《学校膳食:卫生管理与疾病控制》[J].教育发展研究,2018,(5).

作者:刘钰

第4篇:心理教育课程计划

二零一一年上学期心理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完善的人格。自信是一个人成才素质中的重要因素,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如何去关爱学生,让自信扎根于学生的心灵,尤其显得十分的重要。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提高对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2、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友善待人,诚实守信,开拓创新,追求向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

3、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善于控制调节自己,排除心理困扰和行为偏差,树立人生理想,并具备个人发展能力。

三、实施步骤

1、提高小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能力(特别是

一、二年级),培养他们开朗、合群、乐学、自助的独立人格。

2、培养学生善于与老师,同学交往的能力,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帮助学生克服孤独、依赖、由学习和环境的不适所带来的困惑和交往障碍。对这部分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级工作中,都应该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同时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通过学校的各种途径(心理咨询室定时开放、悄悄话信箱、绿色热线),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要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事后建立好心理档案。

4、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五、 对心理辅导教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

1、要有开朗、热情、善解人意富有爱心的健康人格。

2、要掌握辅导心理学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如关注、倾听的沟通技术,同感、尊重、真诚等反应技术,情绪调节、行为矫正等。

3、要以学生为主体,切忌“老师说,学生听”的知识传授式的课堂模式,要与学生一同参与辅导活动,建立和谐的气氛,给予赞许、同感、亲切、鼓励的态度。让他们把真实的感受、想法表达出来。进而给予点拨、启发和引导。

4、 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隐私,谨慎从事、量力而行。

第5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理解万岁

一、概述

科目: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

课时:两个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理解是一种美丽,在理解的照耀下,往往能够催得生命花开。理解是一种能力,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它需要培养和挖掘。作为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正是容易与周围的人发生冲突的年纪,学会理解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教学目标分析

1. 帮助学生了解理解对于个人的人际交往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2. 学习如何真正的理解他人的技巧。

3. 学会理解他人的真实意思,学会换位思考,用真诚的态度和真挚的情感对待他人。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换位思考,懂得如何理解他人

2、教学难点:结合学生自身情况,运用学到的技巧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主要采用合作学习但辅以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与老师的相互作用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在教学活动期间,需要注意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掌握了相关知识技巧之后,能够主动将其内化,并努力打动学生让其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帮助自己改变和发展。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轻柔音乐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玩游戏-你来比划我来猜

前仆后继天马行空欢天喜地哭笑不得

请上两位自愿参加的同学,在告知其游戏规则后,开始游戏。

游戏规则:

A、选定谁来比划,谁来猜。

B、比划者面对屏幕,根据ppt呈现的成语,用身体语言去表现。猜者背对ppt,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也可选择放弃,猜下一题。

C、时间限制为2分钟。

2、看图片—人与人之间争吵的场面

设计理念:首先用一个有趣的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再紧接着引入主题,衔接自然。

(二)、明镜台(10分钟)

讲故事——理解的美丽

2001年9月的下午,班级里的一名同学的彩屏游戏机不见了,这位同学向我报告了游戏机丢失的情况。有同学说在校门口小卖部发现了丢失的彩屏游戏机,正在等待出售。我去询问时,小卖部阿姨说,这个游戏机十一位同学以300元的价格卖给小卖部的。我用300元又买回了这个游戏机,我们姑且把这位拿别人东西的同学叫“普生”吧——他的的确确是普普通通的一位学生。经调查发现,“普生”的家庭条件很好。我还没来得及好好地与他沟通,班里又发生了两起丢失东西的事件,调查下来都与“普生”有关。

学校政教处给了他校级警告处分。处分后,“普生”变得非常消极。可是我认为,他还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我应该帮助他改过自新。我效仿了苏霍姆林斯基,我想让我的学生成为正直的人。我在班上经常讲述“正直人”的故事,还利用班会课上让学生们谈身边的好人好事。这期间,我并没有找“普生”单独谈话,因为我不想让她感觉到自己的“与众不同”,我只是在不经意间常常“忘”了什么在办公室的时候让他带着我的钥匙去取;他取来东西后,我总不忘记说声谢谢。后来在请他代我去来钱包后,我从他的眼睛里看出了感激之情,一声谢谢竟从孩子嘴里脱口而出„„

我很欣慰,正是因为理解,让一个险些堕落的孩子又回归了正途,从此班上再也没有发生丢失东西的事件,而那孩子后来因为表现好也被撤销了处分,长大后成了一名反扒民警。我想,催开这多生命之花的是一种美丽——理解。

请各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 在你听完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启发?(和你之前的看法对比谈谈)

2、 你认为是什么让这个“普生”发生了改变?

3、 如果你是这个老师你会怎么做去帮助自己的学生?如果你是这个“普生”,老师这样对待

你,你的心理活动又会是怎样?(角色扮演法)

注意:

在故事第一段结束后停下来,询问学生,“你们认为文中的老师会如何处置这位爱拿别

人东西的学生?”待学生们思考后,请几位同学起来说说他们的看法,全班进行交流。 设计理念:

开场就以一连串与学生们息息相关并且为之困惑苦恼的问题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其学习兴趣。然后以一个感人的故事让学生参与进来,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反省,并且了解学生们对于本主题的的认知情况。在小组讨论回答第三个问题时让学生们角色扮演,谈谈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是如何来理解这对师生的心理感受,帮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学习理解的技巧。

(白)

(三)、智慧泉(20分钟)

表演情景剧——原来是这样

叮叮和玲玲是从小玩到大的好姐妹,几乎无话不谈,可自从他们升了初中之后,竟闹起了“友情危机”。叮叮不再愿意把自己的知心话告诉玲玲,而玲玲也不再搭理叮叮。那么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是缘于一个美丽的误会。有一次,叮叮和玲玲一起放学回家,两个小女生总会聊些心理的秘密,而这次叮叮把自己的一个天大秘密告诉了好朋友玲玲。

叮叮:玲玲,我有件事不知道该不该说。

玲玲:你说嘛,我们是好朋友,你还怕我出卖你呀?

叮叮:好,那你可得替我保密。

玲玲:放心吧,快说。

叮叮:我,我,我喜欢我们班上的一个男生,就是坐在最后那个高高的他,你知道是谁吧。 玲玲:你是说小风?

叮叮:你可得保密啊,千万别让我爸妈知道,要不我就完了。

玲玲:呵呵,放心吧,打死也不会说的。不过,你眼光还不错呢,他挺酷的,人长得也不搓,听说我们班很多女生都很喜欢他。

叮叮:我只想每天静静得看着他就行„那太幸福了!呵呵„

接着传来了一阵两人打闹声,两人快乐的回家了。

原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可没想到,第三天叮叮被叫到了老师的办公室,她暗恋小风的事也被老师发现了,并且被狠狠的批评了一顿。叮叮虽然觉得很不服气,可是她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得留下了眼泪,她知道回家后结局会更惨,而她也不会去辩解。玲玲也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很奇怪,便来到叮叮的座位想问个究竟。

玲玲:叮叮,你还好吗?老师有没有告诉你爸妈呀?

叮叮(愤怒):那还用说吗?我这次死定了!

玲玲:那怎么办呀?

叮叮:你别在这儿装好人了,这事除了你知道,还有谁会知道,准是你告诉老师的,叛徒!走狗!汉奸!

玲玲(震惊,委屈):你以为是我?!我才没那么无聊,扯别人闲话!我是走狗汉奸?!那你也好不到哪里去!哼,狗咬吕洞并不是好人心!我再也不理你了!

玲玲和叮叮就因为这件事成了水火不容的敌人,他们都怨恨对方。可是事情却在那一天出现了转机„„

要求:

1、请上三位志愿者用表演的形式,直观的为大家呈现故事的上半部分内容。

2、同学们花5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根据提供的前半部分情节去确定你们认同的故事的下半部分将如何发展

(可从提供的备选方案中选出你们的赞同的方案,也可以发挥你们的智慧自己创作)。

3、每小组安排几位同学上台来把你们小组确定的故事方案表演出来。(时间约为5至8分钟) 设计理念:

让学生们参与到故事的编写中来并以自己亲身表演的方式去感受和体会能够真正地去理解别人是多么得必要和重要。这样做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以参与的方式来学习如何运用理解来解决可能在生活中遇到的人际关系危机。

(白)

(四)、启思录

一、互惠关系原理:

你对我友善,我对你也友善,如果你对我不友好,我也不可能友好的对待你!

但是对于别人,我们在短时之内是很难改变他的;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有改变自己的心态和对待问题的角度,这样对于解决问题才是最高效的。

(改为)我对你友善,你对我也友善,如果我对你不友好,你也不可能友好的对待我!

二、如何做:

1.宽容。一个懂得宽容别人的人,必定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往往斤斤计较、小肚鸡肠会让我们的心胸越来越狭窄。

2、信任。人与人之间,信任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关系亲密的人们,信任更是必不可少的。你能忍受整天生活在一个充满猜忌和怀疑的世界里吗?如果不能,那就请你先信任吧,因为没有付出哪有收获。

3、换位思考。当你听不进任何解释,内心充满怨恨时,你可以试试换到对方的立场和角度去想想他为何要这样做,这样做他让获得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或许你会就有不一样的感受了;或许你你的怨恨就会渐渐的平息;或许你的宽容之心会被唤醒。其实,再放下别人的同时,又何尝不是放下了自己呢。

三、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堂课里大家听了故事,演了剧,大家听了,看了,体会了,又学到了什么呢?宽容、信任、换位思考、相互理解,还有太多太多关乎人性美好的东西,在我们有限的课堂里,很难一一道尽,希望大家在学完了我们今天这一课之后,不会就此作罢,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观察去感悟和提炼,形成自己的人生领悟和哲学。这将让你受益终生!最后老师再送给大家一个故事,你们可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自己慢慢的体会!

四、感悟故事:

父亲讲,一次他去商店购物,走在前面的年轻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并一直等到他走进去后才松手。父亲向她道谢,女士说:“我爸爸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他这种时候,也有人能够为他开门。”

设计理念:

从认知角度,告诉学生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真正学会理解别人,学会调节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七、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主要由教师课堂点评和小组成员自主评价组成。(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

八、帮助和总结

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课堂表现,再针对学生面对的具体情况进行单独帮助和指导,可对课中未涉及的其他人际关系(如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进行指导。

第6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报告

大学生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并随之发生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环境等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必须快速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就业竞争的加剧所带来职业选择的提前以及与之相关的高强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接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后其对我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我开始注重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第一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 第二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其次,我开始科学的生活方式的养成。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再者,我开始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我会正视现实,慢慢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我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会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我会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我能够认识我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通过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使我心理的健康发展。

另外,我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而且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此外我还逐渐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

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教育是实现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德智体三方面的内容来讲,都有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因素;而德、智、体三方面的发展也必须以心理素质为前提,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德、智、体诸方面才能发展,才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具体实施德育、智育、体育时,首先必须考虑大学生本身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使这些教育活动的内容更加生动和具体,其次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需要。

二、大学生心理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要求 。

二、大学生活已具社会的雏形,大学生所面临的人际关系远比中学阶段复杂,职业、理想、择偶、前途等问题也更加具体和直接。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还要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经常在各种机遇中进行选择,不断迎接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所有这些,都必然加重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从小学到大学阶段的连续学习生活经历和大学校园的特殊环境,使大学生的心理处于迅速发展和趋于成熟又未完全成熟的阶段,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心理活动具有既丰富又矛盾的特点,心理品质的发展表现为不稳定和不平衡。例如,一些大学生因为生活的一帆风顺和在科学文化知识上的优势,常常带有优越感和盲目自信的特点,但一遇困难和挫折,又容易产生自卑感,变得消沉失望。有的大学生的情绪、情感的发展不平衡,一方面情感丰富而复杂,另一方面情绪的变化迅速而强烈。由于自制力较差,常常造成情绪的动荡和心理的冲突。还有的大学生由于自尊心较强,但处理不好自尊与尊他关系,往往产生人际关系上的矛盾。大学生的这点心理特点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就可能导致心理生理机能的紊乱而影响健康。因此,在大学生阶段不断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也是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

三、大学生心理教育是强化智力活动,促进智力发展,提高学习效率和适应能力的保障 。智力是大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内因条件,没有相当的智力水平,个体就不能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和实践活动。但是,具有相同智力水平的人,由于其他个性品质的差异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不同,所取得的成就可能大不相同。美国心理家特尔曼从1921年开始对1528名智力超常的儿童进行了半个世纪的追踪研究,发现早期智力超常的儿童,并不能保证其成年后具有杰出的创造才能和卓越的成就。那些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大都是长期锲而不舍、意志坚强、执着追求的,具有优良心理品质的人。因此,大学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步完善自己的心理品质,以使自己的智力水平得到充分地发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创造能力的目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这种情绪不仅能使人的记忆力增强,观察力提高,而且能活跃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力,使人精力充沛地去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获得智力的高度发展。此外,在社会活动中,健康的心理也容易使人交往顺利,适应多变的环境,融洽人际关系,保持心理平衡,从而在智力活动中创造出价值更高的成果。

四、大学生心理教育有利于身体健康 心理不健康,往往导致生理异常或发生病变。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已经认识到"七情"可以引起阴阳失衡、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常。他们认为"大怒伤肝、暴喜伤心、思虑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即心理因素与身体器官健康之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心理障碍可以导致某些身体疾病。例如,人在愤怒的情绪的作用下,血压就会升高,长期下去就可能引发血压调节机制失常而形成功能性的高血压症。此外,像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心肌梗塞、脑溢血等,都可以因情绪过度紧张而促发。常见的失眠、头痛、焦虑等症状,都可以找到心理方面原因。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可以大大促进其身体素质的发展,增强其抵抗疾病的能力。

五、大学生心理教育有助于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心理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健全大学生的人格。人格由多种因素组成,其中,性格是人格的核心。人的许多性格特征实质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如热爱集体、助于为乐、正义感、公正无私、富有同情心等。性格特征和人的思想品德紧密联系,没有健康的人格很难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因此,要培养大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就必须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立。

我们不仅需要身体健康也需要心理上的健康与强健,让自己成长的更好。 作为当代大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体魄与健康的心理品质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很重要一点,要想走出社会有更好的竞争力!

第7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业-课程学习心得与感悟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心得

在大三学年上学期学习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生活与健康三门课程的基础上,本学期又学习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一步丰富和夯实了自身专业理论修养和水平。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感觉受益良多,不仅让我充实了理论知识,更让我开阔了视野,对健康的认识、教育的理解和人生的看法都有了不少的感悟。下面我就从健康、教育和人生三个方面谈谈自己本门课学习心得与感悟。

一、关于对健康的认识

关键词:健康;心理健康;同心理

首先,对健康含义的理解有了更宽阔的视野。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那什么是健康?健康的含义是什么呢?之前也学习了相关的知识,了解到当今时代对健康的定义,不仅指身体机能良好,还包括心理健康,而这门课中还提到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也是健康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细细思考,发现这种解释不无道理。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作为自然存在物,说到健康,首先,应该是指人的身躯健壮,机能良好;而人是有思想的社会性动物,时时得面对认识自己、协调自己,人与其自身之间内在的协调平衡,也应该是健康含义的范畴,处在社会之中,就得遵守社会规则,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内外的和谐统一,即人在社会环境的适应度以及自我规则与社会规范的统一性也应是一个社会中的人之于健康的应有之义。

其次,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提高。一直以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没有思想上的困扰,没有心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更全面、更加系统了。原来,心理健康分为正负两个方面,它不仅仅是消极情绪情感的减少,同时也是积极情绪情感的增多。而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指自尊。所谓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或自我)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仅具有积极的自我观,能恰当地认同他人和面对和接受现实,而且主观经验丰富。有的学者,还将智慧能力,即知觉的准确性,心理功能的有效性,认知的适当合理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归为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其实,要真正时时刻刻做到这一点。基本上是不太现实的,也就是说基本上没有人能绝缘于心理困扰、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人的心理世界、机体与外部世界是无时不刻在发生着变化的,出现心理困扰与心理问题是十分正常的,因而,应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正确看待自身的心理困扰,有需要的时候,不必为传统陈旧观念所限,可及时寻求有效的心理咨询与心理疏导;同时,对于身边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不歧视、不嘲笑,而是设身处地,以同心理体会他人的难处,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二、关于对教育的理解

关键词:理解;倾听;责任

教师,并赞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而,一名教师绝不仅仅是一门学科、一门课程的教授者,他还应兼修得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了解基本的心理学理论,知晓心理咨询的大致路径。中小学生,处在生理和心理双重发育和成长的关键期,具有极强的模仿性和受动性,老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的影响极大。心理健康,乐观、宽容、豁达、富有同情心的品质特征的老师,能使自卑怯懦的孩子昂起自信的头,使孤僻多愁的孩子笑脸绽放,使暴躁易怒的学生拥有平和的心态„„相反,如果老师遇事急躁,心理不健康,就可能把不良情绪带到课堂,影响学生。

新课改已经全国范围铺开,我区2012年秋季也将全年推开高中阶段新课改工作,这预示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必须彰显,传统的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身心成长的理念已不适应时代需求,要求教育教学回到学生主体的原意来,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心灵世界的成长,因而对于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应以一颗宽容、豁达的心去理解,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心声(这也是本课中听的最多的词汇之一),听听他们心里的想法,做一名亦师亦友的倾诉人和倾听者,而不是一味的责怪甚至体罚,因为自己小学和初中就是体罚过来的,所以对这一点深有感触。

作为一名师范专业的学生,一名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学生,对照这些,觉得自己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三、对人生的认识

关键词:本真;命运;独立

什么是人生?我觉得,人生是一个需要一直探索一直求解的奥秘。怎样的人生才算是真正的、有意义的人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谈谈个人看法。

人生,首先应该是本真的人生。生活,应该是本真的,而不是虚伪的。心理咨询过程中,讲到咨询关系的建立需要真诚——说出真实的话,表露真实的感情,放大来说,真诚,不仅对别人不可少,对自己同样不可或缺。常见一些人台上一套,台下又一套;有些人为了所谓的颜面极力做作和掩饰,还有一些人大言不惭心不惊肉不跳,本人最痛恨这种两面三刀表里不如一的人,这种戴着面具、玩耍计谋的人把人生当成一种谋利的器具和过程。然而,人是活生生的、包含思想和情感的,本真的生活更显人性之美。就像电影《心灵捕手》中,兰博教授开始接连给威尔找来的心理咨询师一样,都高高在上,自以为是,极力伪装和掩饰,显示自己专业和能干,但被威尔用技巧揶揄而恼羞成怒,愤然离场。而到肖恩的时候,威尔用同样的先发制人方法应对时,肖恩却不同于之前咨询师的表现,不是极力掩饰或压抑,而是直接表现出了愤怒——因为威尔触犯了肖恩的底线。正是肖恩这种本真、率直的表现,赢得了威尔的尊重,打开了咨询关系建立壁垒的第一道口子。生活,应该是本真的、彰显人性的生活,带着面具的虚伪生活绝不是真正的生活。

人生,还应该是自己的人生。做本真的自己,就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做自己命运的主宰。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是会不经意地遇到大大小小的暗礁,面对困难,需求帮助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但问题的解决决不能依赖于他人,生活是自己的,困难的解决终究还是得靠自己。就像心理咨询老师说的那样,没有谁是谁的救世主,咨询师无法代替当事人思考和行动,能做的仅是“引出”和“引导”。自己的生活靠自己,不依赖,不依靠;自己的命运自己把握,不交托,不随流;自己的人生自己掌控,不偏心,不盲从。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肯思考,敢质疑,求自主的人生才是自己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以上是我本课程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可能主题有些偏离,请老师谅解。

第8篇:心理健康课程总结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所以大学生要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意志,没有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健康的心理,以积极进取、服务于社会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树立远大理想,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推动大学生努力完成学业,自觉攀登科学高峰。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如果离开良好心理的培养,就培养不出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合格大学生。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而且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证和基础。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2、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

第1页

坚实的心理基础。

4、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

在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它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让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创造美好未来。

这门课程很好的帮助了我了解大学生活。刚进入大学时,我和很多同学一样有着很多心理问题。刚开始面对这一切,我茫然不知所措,后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给了我很大的帮助。面对目标失落与确立的冲突,它教会我要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 。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不能单靠被动地顺应环境,须主动地去适应环境,保持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同时它教会我一个人要能对自己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客观认识个人能力的优势和劣势,确定适合自己的追求目标、既不轻易否定自己,也不过高的估计自己,尽量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 它鼓励我积极投身实践活动,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受到磨练和考验,从而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

同时,这门课程帮助我培养健全的人格。它教会我要勇敢的剖析自己。在心理课上,通过老师的教导和书本的指导,我慢慢的开始正视自己。我开始尝试着去听取别人的意见,我开始感受到思想交流的乐趣。通过学习,我掌握了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并通过这些技巧的灵活运用我的人缘又慢慢好起来。我知道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赖于相互的了解,相互了解有赖于彼此思想上的沟通。因此要注意常与人交谈,交换看法,讨论感兴趣的事情。这样,可籍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降低内心压力。

最后,这门课程帮助我规划人生,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人生的确需要规划,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一定要想好自己的一生准备做些什么样的事,按自己的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向踏实的人生目标靠近。人的一生如果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永远是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二响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走到什么地方。有些时候,理想也等同于我们的目标,但只是有了理想却没有认真规划,在实现的路上歧路多多,看着是大道,走的是岔道,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到头来感叹行路难,安慰自己已经追求了过程就不要太再意结果。这是理想与现实出入太大不得不给自己的安慰。而如果你的确认真规划了你的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即定的目标,如果过程出现了偏差就及时改正,始终让自己的目标在现实的征途中存在。一旦紧咬目标,你会发现你有战无不胜的力量,而且会努力为自己的最终理想而奋斗不已。 目标清晰与昏昏噩噩根本就是两种不同人生的选择,规划好你的人生,你会奋不顾身地为理想而努力,而你行动的动力,也是你每一个阶段不同的规划目标。所以一个好的人生规划太重要了,而这门课就很好的帮助了我。

第9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心得体会

为期十天的“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到今天为止已经进行了八天了,从最初的抱着随意的观望体验到现在地投入反思,从与朋友同事的相处之道到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从发现美赞赏美到反思自己的优缺点,再从每位讲师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人格魅力到周围同伴的阳光多才多艺,这的确是一次奇妙之旅。

先说两天的团体“破冰”活动吧,赵老师幽默有亲和力,带来的活动让我感到的不仅仅是快乐更多的是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人与人间的相处不仅仅可以靠言语来交流,更有效更具有感情色彩的应该是肢体语言,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来拉近师生,生生的关系,同时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发挥每位学生的才华与才艺,让学生在快乐的同时学会分享,体会到小组间的凝聚力进而增强班级凝聚力。

而在一天的沙盘活动中,感触最多的应该是,无论与学生还是亲人朋友,我们能给与最多的便是陪伴与倾听。我想这也是进行心理辅导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吧!而这个思想也与马志老师三天的讲授不谋而合。马志老师,幽默诙谐而又犀利,思维发散且有深度,他的讲授,让我深深地看到了一位老师如何用自己强大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学术思想来征服自己的学生。一直以来,在于朋友同事相处时,我都喜欢默默地倾听,很少发表言论,而马老师让我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倾听和有效的沟通,倾听和沟通也是一门艺术更需要技巧,在听的同时要能够敏锐的发现问题,进而深入思考找到突破点,能直接解决问题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同时,沟通表达要有逻辑,而不是漫天瞎聊,要能够沉下来解决当前的问题,话搭话,发现言语背后真正的含义。另外,用发现的眼睛发现美,恰如其分地赞赏美。老师当天布置了一项作业,便是去夸夸身边的人,当时听到这个题目,觉得很难为情,夸人!直接夸赞!可是当晚当我很自然地对妹妹说,几天不见,你的小龅牙恢复的不错啊,美了!从她欣喜的表情和语气,我发现,自己表达感情的时候太少,而不经意的一夸,也许对别人来说,却甘之如饴。当然,在教学中也是如此,恰如其分的赞美比大而空的称赞更有力量,与其华而不实不如脚踏实地。

还有,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马老师问我们一个问题,“我是谁”?我常常也在问自己,多重身份,优点缺点,我的关注点。我明白,人各有不同,我在看到自己不足的同时也应看到自己的优点,给自己以积极向上的动力和信心。同时,作为一位老师,这些天我一直在反思,将所学如何运用的所作之中?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如何更好地处理好所谓的“边界”问题?如何做一位身体健康精神富裕的好老师?所有种种,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自己知识的欠缺和匮乏,能力的不足和有待提升。求学之路漫长而修远,我会永葆一颗渴望积极之心,不断勇往直前。

上一篇:中学意识形态工作报告下一篇:初中数学知识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