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中国股票市场非均衡发展的制度成因及其治理思路
摘要:多年来,我国股票市场的规模逐渐壮大,但质量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主要表现在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呈现出较长时间的背离,股市功能紊乱、系统性风险攀升、投资者利益保护不足等问题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这种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中国股票市场在其发展过程中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发现我国股票市场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以下四个非均衡问题:(一)政府介入的非均衡,即我国政府对股票市场的调控出现“推动融资、忽视投资,注重发展、逃避责任,分享收益、推诿后果”的非均衡。(二)股市功能发挥的非均衡,如融通资金、调剂余缺、风险分散和投资等功能出现失衡。(三)制度创新收益与成本的非均衡,即制度创新阻力过大,预期收益小于所需成本,导致新制度创新受阻。(四)股市参与者利益分配的非均衡,即普通投资者与政府、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之间的利益分配存在较大差距。文章从国家赶超发展意志和赶超发展战略角度出发,探寻中国股市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为的产生及其演变。并采用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的“掠夺之手”模型、利益集团理论、“寻租之手”模型和掠夺型制度等分析方法,寻找中国股市非均衡发展的原因。文章论述到,国家赶超发展意志是一种以赶超先进、后来居上的发展偏好或倾向,它决定了赶超发展战略的内容,我国股市中国家赶超发展战略的本质就是有效动员融资资源,快速获得资本支持。所以,中国股市形成了以融资为主的目标定位,在追求目标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当政府权力过度使用(即政府对市场控制的资源多、干预的频率大、管制的事项多),且缺乏有效约束时,“掠夺之手”便产生了,这只手在股市上倾向于保护融资方利益,掠夺广大投资者的财富。政府对市场的管制和干预给利益集团俘获政府官员创造了机会和条件,比如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企业及其控股公司)的“寻租之手”为了获取利益主动伸向政府及政府官员。政府和利益集团相互交换效用函数,利益集团通过寻租获得进入规制、内部信息、市场价格等,政府官员收取相应的租金、并尽量控制更多资源,掠夺性色彩较为浓厚的制度结构便在这时产生了。文章最后根据非均衡发展的制度原因,提出切实转变观念,建立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互惠共享机制等治理思路,希望为股票市场的良性发展提供某些帮助,也期待能为国家理论与中国经济社会实践更好地结合提供重要素材。
关键词:股票市场;非均衡;国家赶超发展战略;掠夺之手;政府权力;寻租之手;互惠共享
学科专业:西方经济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基本结构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基本结构及研究方法
1.3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状况
2.1.1 股票市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1.2 制度与股票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
2.2 国内研究状况
2.2.1 股票市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非均衡
2.2.2 股票市场中重融资与轻回报之间的非均衡
2.2.3 股票市场中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的非均衡
2.2.4 其他关于股票市场非均衡发展问题的研究
2.3 文献研究启示
第三章 中国股票市场非均衡发展概述
3.1 政府介入的非均衡
3.2 股市功能发挥的非均衡
3.3 制度创新收益与成本的非均衡
3.4 股市参与者利益分配的非均衡
第四章 中国股票市场非均衡发展的制度成因
4.1 国家赶超发展意志及赶超发展战略
4.1.1 国家赶超发展意志、战略的由来
4.1.2 国家赶超发展意志、战略在中国股票市场的演化
4.2 国家赶超发展战略下中国股票市场的目标定位问题
4.2.1 中国股票市场被定位成单一的“融资工具”
4.2.2 中国股票市场上国家目标与民间目标的本质冲突
4.3 国家目标利益最大化过程中政府“掠夺之手”的形成分析
4.3.1 “掠夺之手”模型概述
4.3.2 “掠夺之手”形成前提:政府权力的过度使用
4.3.3 “掠夺之手”形成条件:缺乏对政府权力的有效约束
4.4 利益集团自身利益最大化过程中“寻租之手”的形成分析
4.4.1 “寻租之手”主体:以融资为共同目标的利益集团
4.4.2 “寻租之手”形成:利益集团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4.5 掠夺性色彩浓重的制度结构产生:自然政府“掠夺之手”与利益集团“寻租之手”的联合
第五章 中国股票市场非均衡发展之治理思路
5.1 切实转变观念,重新确立合理的目标
5.1.1 转变赶超发展意识,努力形成技术创新的偏好
5.1.2 制度创新原则:重视整个社会的长期利益
5.1.3 实现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的均衡
5.2 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强化政府和企业的责任
5.2.1 约束机制
5.2.2 激励机制
5.3 建立互惠共享机制,实现国富与民富的有机统一
5.3.1 制度保护
5.3.2 政策支持
5.3.3 股权文化
5.3.4 知识教育
5.3.5 科技运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推荐阅读:
概述中国股票市场现状11-09
建立和发展我国完善的股票期权市场07-10
股票分析论文06-16
股票投资分析论文10-04
银行信贷市场调研提纲06-16
审计市场论文05-23
资本市场论文06-09
市场营销环境论文07-05
国际市场营销期末论文09-16
股票发行制度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