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中国股票市场现状(精选8篇)
一、礼品业总体情况分析
礼品业在我国是一个年轻的行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公关、福利、促销上的消费量急剧增加,促使礼品业从众多行业中独立出来,并迅速成长。经过近20年的发展,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礼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年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2%。目前我国礼品生产企业过万家,一些企业年产值已超亿元,并且形成了不少集中的区域生产基地。
加入WTO之后,我国礼品业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拥有了更广阔的国内、国外市场,另一方面由于行业还不完善,暴露了很多问题,在新的形势下,企业如何制定的发展策略,管理部门如何进一步规范市场环境,行业协会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都是及待解决的问题。
1、礼品的概念及分类
礼品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所涉及的行业也比较多,可以这么说,只要通过礼品渠道销售,任何商品都可能成为礼品。
礼品的分类主要有两种,最受大家认同的是按用途的分类方法,有六类:国务政务类、商务促销类、节庆纪念类、休闲园艺类、装饰饰品类、票币收藏类。另外,也可以按原料分:水晶制品、水晶胶制品、塑胶制品、亚克力制品、竹木制品、金属制品、金银制品、陶瓷制品、电子产品、园艺工艺 制品、皮革制品、玻璃制品、纸制品、针纺刺绣织品、羽绒制品等。
现代礼品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和传统工艺礼品有着根本的区别:可以批量加工、生产,成本较低。随着礼品市场的不断增长,现代礼品业已经成为一个单独的行业,但是,它还不能称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因为这个行业是以服务为主体的,特殊的渠道才是它与其他行业区别的最大标志。
2、礼品业的发展历程
礼品这种形式是在二十世纪80年代出现的,开始礼品的销路大多集中在一些会议、纪念活动和个人馈赠上,产品种类由此局限于日用品类、箱包文具,甚至是烟酒。人们都是通过一般商业渠道,比如百货商店等购买,专业从事礼品行业的公司基本没有。
进入90年代,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行为的市场化使得用于公关、福利、促销上的费用上升,这时礼品已经作为一种载体深入了市场经济的各个领域,有需求就有人能抓住商机,礼品公司就应运而生了。但这些礼品公司那时候还只相当于一个简单的中介,即他们手里掌握着一定的供需渠道,通常是客户看中样品后由他们负责组织货源并交货。由于当时礼品公司的数量不多,它们所销售的产品在市面上也比较少,价格无从比较,利润相对比较高。
到了90年代中后期,礼品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由于这个行业进入门槛低,许多投资者都开始介入这个行业。礼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大量涌现。这个时期的礼品公司专业性还不是很强,基本是客户需要什么他们就提供什么,对整体策划、客户服务、产品研发等做的还不是很到位,业务发展对人际关系的依赖性较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礼品业逐渐完善,现在的礼品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内部开始细化,有的专攻广告促销品,有的专做实用性礼品,有的则开始走向了连锁加盟的模式。一些礼品公司也已经不再简单地进行礼品买卖,而且可以溶入客户的企业文化背景,针对其要求提供最佳的礼赠品解决方案、开发专属的礼品。因为竞争激烈,单纯的卖货的利润已经不高,这种高附加值的服务仍可以保持较高利润。
礼品行业虽然现在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但其广阔的前景还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人投入进来,2005年9月,全国礼品业商会成立,标志着礼品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3、行业结构及地区分布情况
我国礼品公司一般有以下几种存在形式: ①代理商、批发商:自己不生产产品,靠着与生产商良好的关系和优势的进货渠道从事代理、批发业务,其团购客户较多。
②参与礼品销售的公关、广告公司:没有自己的产品,但有着良好的渠道,可以为客户量身定做从创意到实施的全套礼品相关方案。③生产厂家自营 ④贸易公司 ⑤经销商
礼品公司在我国的分布极不平衡,集中在几个区域,最大的是深圳地区和温州地区。其中深圳周边包括广州的礼品业年产值有200多亿,占了全国总产值的四分之一。60%以上的礼品生产企业集中在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和北京这样的大城市。
4、生产销售和宣传情况
独特的销售渠道是礼品行业最大的标志,礼品渠道有着自己的销售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流通环节少,产品附加成本被压低
礼品渠道有几种模式,无论是总代型礼品公司的“厂家-总代理-客户”模式,还是实业礼品厂商的“厂家-客户”模式,抑或是礼品贸易公司的“厂家-礼品公司-客户”模式,都没有一般流通渠道的多级批发、零售终端等环节,附加成本被极大地降低。2)团购的销售模式让生产风险降低
由于礼品一般都是团购,拿到定单再生产或者OEM生产,而且会预付一部分定金,生产数量、目标很明确,这就降低了生产风险。3)结款方式简单。
一般是预付30%定金,货到付余款。现在一些信誉好的礼品公司使用现款现货的也很多。在销售渠道上,礼品行业大多还以维护老客户为重心,在调查中,71.4%的企业以维护老客户为一个重要的销售渠道。开拓新客户时选择行业展会的较多。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最传统的上门推销和最现代化的电子商务所占的比例是一样的,都是24%,这说明礼品业内发展是极不均衡的,先进的企业已经使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管理了,还有不少企业仍维持在推销员上门推销的状态中。
图1 销售渠道选择分析
数据来源:慧聪国际资讯有限公司
在宣传方面,通过行业展会进行宣传的比例最高,占34%。其次是网络29%。由于礼品行业顾客群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费者,所以一般商品采用最多的电视广播和报纸杂志相对较少。
图2 宣传渠道选择分析
数据来源:慧聪国际资讯有限公司
礼品公司在生产销售方面遇到的困难多种多样,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交货标准问题、回款问题、压货问题等,另外,还有货期问题、物流问题等。
图3 生产销售遇到的困难分析
数据来源:慧聪国际资讯有限公司
5、礼品行业展会和广交会情况
礼品展会很多,企业也接受这种方式,据调查,有76.2%的企业都参与过各种各样的展会,在调查中,有不少企业反映目前礼品业的展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
1)现在各类礼品展会数量太多。单单今年9月份,全国就有8场有关礼品的展会,大量的展会使参展商和采购商都产生严重分流,展会的纽带作用下降,结果是任何一个展会都不能涵盖行业的全貌。
2)目前的展会还没能打出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不够,整体质量不高。这个还是与展会数量过多有关系,因为现在是参展商选择展会,而不是展会选择参展商,有的展会交钱就可以参加,对企业资质等都不核查,导致鱼龙混杂,有的企业甚至在展会上直接卖货,这严重损害了行业形象。
要想解决礼品展会目前的问题,还需要相关部门对展会有一个综合控制,减少数量、提高质量。
二、几个大型生产基地分析
1、工艺品、商务礼品生产基地 浙江平阳是我国商务礼品的重要生产基地,2005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正式授于“中国商务礼品生产基地”称号,2004年实现礼品年产值40多亿元,有礼品企业2000多家,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礼品品种多样,有树脂工艺品、水晶工艺品、金箔工艺品、证书徽章纪念品、挂历、台历纪念品等12大类1万多个品种。据报道,去年该县的纪念礼品、工艺礼品和皮带皮制礼品产值分别都占全国同类产品的60%。
2、圣诞礼品生产基地
深圳是全球最大的圣诞用品生产出口基地,目前有生产圣诞礼品的各类配套企业300家左右,其中生产圣诞树的大型企业有20多家。圣诞礼品的年出口额超过20亿美元。出口市场扩展到北美、欧盟各国、日本、韩国等地。深圳的圣诞礼品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产品种类丰富,品种齐全。种类涉及圣诞人物、动物玩具,图片、圣诞树、圣诞饰品等,还可以按照客户需求定做。
②研发力强。在全国来讲,深圳的礼品业是比较注重产品研发和设计的,在圣诞礼品这一块设计研发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产品大部分供出口,国外客户对外形和产品的技术含量要求都相对较高。
③吸引外资显著。经过本地企业和当地政府的努力,已经将深圳打造成为亚洲最大的圣诞礼品出口基地,它在全世界的影响也日益增强。香港、台湾的圣诞用品生产企业纷纷将生产线迁移到深圳,许多外资圣诞礼品企业也到这里投资设厂或与当地企业合作生产。
除深圳以外,台州也是我国重要的圣诞工艺礼品出口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节日灯生产出口基地,有各类企业1.1万多家,2004年产值357.84亿元。
三、礼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低
礼品业入门门槛较低,决定了规模小、经营灵活的小企业的大量存在。小企业的缺点是不适应现代化市场发展趋势,难以创立强势品牌。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和对外开放的加深,礼品业也开始进行一场结构的调整过程,一些企业之间已经具备了向大型、现代化礼品公司发展的资质,开始打造自己的集团化和品牌战略。
2、行业运行不规范
由于礼品行业没有正规的行业规范出台,再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运作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不规范的商业行为,比如恶意竞争、私自转单、知识产权侵害等,这严重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利益和形象。另外一个不规范表现在管理上,现在大多数礼品企业还停留在“人治人”的阶段,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也没有信息化的来管理订单,效率低下。这种方式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不利于公司的发展壮大。礼品业应该从这种状态中扭转过来,除了走分工合作专业化,搞现代化经营之路以外,作为相关部门,尽快出台一本针对礼品行业的规范是很有必要的。
3、知识产权意识弱,仿冒现象严重
礼品行业对新产品的推出频率要求较高,产品要有新奇的创意才能赢得市场,经常是一个新产品刚刚面世,仿造品就出现了。抄袭使得产品的大量雷同导致价格竞争剧烈,使得无论是原设计厂家还是仿冒的企业都被压低了利润,最终的结果就是使企业失去了开发新产品的动力,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市场混乱。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管理礼品行业的部门,相关法律法规更显滞后,企业只能够利用专利模式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这些都造成企业违法的成本很低,在客观上助长了其走捷径的不良风气,仿冒行为大量出现成为一种必然。另外,由于职责划分不清,当一起知识产权侵害发生以后,往往会涉及到很多执法部门,权力分散削弱了执法力度。很多情况下,企业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打击仿冒品,这无论在是在精力还是效果上,都是难以持久的。
2、企业自身保护意识不强。
礼品行业中中小企业比较多,它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新产品设计出来后,不知道申请专利,没有基本的样品保护,就拿出去给客户看,很容易导致信息泄露。大部分公司在遭受了被抄袭之痛后提高了警惕,采取了样品保密、提高技术含量、加快更新周期等一些保护措施,这些手段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作用,但还都没有上升到法律的层面,从长远来看,效果并不明显。
3、专利申请周期太长。
目前礼品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还只有申请专利这一种模式,其弊端是只有当专利公布或证书批准之后,才开始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专利申请一般要经过受理、初审、公布、实审和授权五个阶段,即使是申请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可以减少中间的公布和实审过程,周期也在半年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一年,这与礼品的强时效性特点产生了矛盾。
国外对此类知识产权保护的经验是: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企业不仅可以采用专利保护模式,还可以采用著作权保护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一项设计在完成之初就自动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而无需申请,解决了时效问题。另外,有的国家还建立了专门的工业品外观设计法来进行保护,企业一旦违反了法律都会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另一方面,成立商会实行行业内制约,企业签订行业自律公约,承诺不侵犯其它企业的知识产权,一旦发现有侵权行为,自愿接受行业协会的处罚,包括行业内的通报批评、销毁侵权产权、赔偿被侵权企业的损失等。对于非会员企业的侵权行为,行业协会也会积极组织力量进行调查取证,帮助被侵权的会员企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将绝大多数的侵权行为消灭在行业内部,而不直接诉诸于法律,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鉴于我国礼品业的现状,国外的经验目前在我国还无法推广。首先,法律法规的完善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再者,虽然我们已经成立了全国礼品商会,但我国的商会组织对企业没有执行的权力。
四、礼品行业发展展望
1、行业趋向专业化、规范化
我国许多礼品公司在早期都是“按需生产”,即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每一个礼品公司几乎都是包罗万象,同类产品竞争激烈。经过多年的市场淘汰,礼品公司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色经营,形成专业化方向细分的趋势。
规范化也是礼品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在现代经济中,一个成熟有前景的行业应该是规范的,这一点也是业内人士关注的问题,调查中,有57.1%的企业认为礼品业未来最大的障碍是行业标准不规范,比例远远大于其他选项。
图4 企业对礼品行业发展障碍的看法
数据来源:慧聪国际资讯有限公司
未来规范化的行业应该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共享资源,细化产品和服务,创建有实力和影响力的品牌。尤其是加入WTO之后,中国礼品业还面临着外资企业的挑战,更应该强化规范经营,分工合作,走现代化的发展之路。
2、品牌、个性礼品将是今后礼品市场的宠儿
如果说在礼品市场初期,客户关注的还只是价格和样式,那现在的客户对产品的品牌的关注已经越来越强烈了。很多礼品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着手打造自己的品牌。
个性礼品也是未来需求的一个趋势,这是由礼品的特殊性决定的。谁都想自己送出去的礼品能够与众不同。以前由于具备研发能力的公司较少,市场上的礼品有同质化的倾向,现在随着礼品行业的壮大,一些经营得好的公司,在市场开发的同时,有能力加大研发 的力量,关注客户的需求。因为它们都已经看到,同质化的产品因为竞争已经被压低了利润,高附加值只能出现在好的创意和设计上。供给与需求的双向增长使得个性礼品市场日益扩大。
3、行业商会的作用日渐凸显
由礼品行业中具有代表性、较有影响力的39家企业及商(协)会发起的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礼品业商会,经过半年多的紧张筹备,获得了全国工商联批准挂牌,已于2005年9月20日成立。商会根据地域、企业的分布,有针对性的共吸纳团体会员5家,企业会员289家,全国各省、市礼品商(协)会所属会员共计达3000多家。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礼品商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礼品业开始走上自我规范、自我完善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树立了行业整体形象。
4、加强交流与合作
目前礼品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很少,原因有几方面:竞争、没有组织者、机会少等。各自 分散经营使信息不能共享,造成资源浪费,不交流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已经有不少经营者意识到了合作的必要,也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案。事实上,企业本身有加强相互交流的愿望,在我们调查的礼品企业中,有38%的企业希望能加强行业内部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并且希望新成立的礼品商会能给这种合作预想提供一个实现的可能。
就目前的礼品业现状来看,经过十几的发展,企业分工更加细化和专业,产 品完全雷同的公司相比以前大大减少,许多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固定客户,各自占领一方市场。企业间敌对的竞争关系大大改善,合作需求上升,在信息化的现代市场,交流合作成为一个发展趋势。
5、连锁经营模式逐渐扩大 连锁经营有几点优势:
■ 品牌统一,有效提升了形象,节省了广告费用,客户信赖感和安全感都增强。■ 统一、规范的管理减少了每一个连锁店的管理成本。■ 统一采购降低了采购成本,并且使得采购流程变得简单。
■ 集中及定期的培训将有效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水平。■ 共享丰富的设计资源,节省研发力量。
在被调查的礼品企业中,有30%的企业已经开展了或者正准备开展连锁经营。一些已经建立起自己成熟的连锁品牌,有了较高的市场知名度。
2006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下称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开始与上海市电力公司合作, 以储能为目标开发大容量钠硫电池, 在关键材料、电池技术、储能系统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本文主要介绍中国钠硫电池技术相关的研究进展。
1 钠硫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中心钠负极设计的管式钠硫电池结构如图1所示。电池以金属钠 (Na) 和单质硫 (S) 与碳 (C) 的复合物分别用作阳极和阴极的活性物质, Beta-氧化铝 (Beta-Al2O3) 陶瓷同时起隔膜和电解质的双重作用。
钠硫电池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2Na+xS=Na2Sx (1)
新装配的钠硫电池一般处于完全荷电的初始状态。钠硫电池在300℃工作温度下, 在放电的初始阶段 (硫含量为100%~78%) , 正极由液态硫与液态的Na2S5.2形成非共溶液相, 电池的电动势约为2.076 V;当放电至Na2S3出现时, 电池的电动势降至1.78 V;当放电至Na2S2.7出现时, 对应的电动势降至1.74 V, 直至液相消失。
钠硫电池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理论能量密度高达760 W·h/kg。实际比能量高, 可有效减低储能系统的体积和重量, 适合于大容量、大功率设备的应用。
2) 能量转化效率高, 其中直流端大于90%, 交流端大于75%。
3) 无电化学副反应, 无自放电, 使用寿命长, 可达15 a以上。
4) 钠硫电池的运行温度被恒定在300~350℃, 因此其使用条件不受外界环境温度的限制, 且系统的温度稳定性好。
5) 具有高的功率特性, 经大电流及深度放电而不损坏电池;具有纳秒级的瞬时速度 (系统数毫秒以内) , 适合应用于各类备用和应急电站。
6) 原材料资源丰富, 价格低, 无污染, 适合规模化推广应用。
2 国外钠硫电池技术发展简况
对钠硫电池早期的研究主要以电动汽车的应用为目标, 但随着一些新型二次电池的出现, 因钠硫电池在车用电源方面的应用优势不明显而逐步被放弃。由于钠硫电池高的比功率和比能量、低原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温度稳定性以及无自放电等方面的突出优势, 钠硫电池在电力储能方面的应用开始为人们所重视。
日本在1992年进行了第一个示范储能电站[1], 2002年实现了商业化, 至今已有200座以上功率大于500 kW、总容量逾300 MW的储能电站在运行中, 分别用于电网峰谷差平衡、电能质量改善、应急电源、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稳定输出等, 最大功率的电站达到34 MW, 用于风力发电站的稳定输出, 运行中的储能电站一半以上用于电力的平衡。储能电站覆盖了商业、工业、电力、水处理等各个行业。钠硫电池储能系统的效率可达到80%以上, 寿命可达15 a。
3 我国钠硫电池技术的发展简况
我国对电动汽车应用的钠硫电池研究与国际几乎同步, 1968年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已经开始了相关的研究, 并在1977年4月成功组装并示范运行了国内第一辆6 kW功率的钠硫电池电动车。20世纪末, 我国的车用钠硫电池研究也与国际同样陷入困境, 研究工作几乎停止, 国内也仅有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仍保留了研究队伍, 并开展相关的工作, 打下了较好的技术基础[2,3,4]。
2006年8月, 上海市电力公司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 联合投资开发储能钠硫电池。2007年1月制备成功650 A·h的单体钠硫电池, 并在2009年3月建成了我国第一条产能达2 MW的储能钠硫电池中试生产线, 可以小批量化制备容量为650 A·h的单体电池。中试生产线涉及各种工艺和检测设备100余台套, 其中有近2/3为自主研发, 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4 我国制备的钠硫电池的关键技术
1) 钠硫电池的材料制备。
钠硫电池中包含了多种无机材料, 这些材料有电解质陶瓷隔膜、正负极之间的绝缘陶瓷、封接用玻璃、金属焊料、导电碳、集流用金属电极以及活性物质钠与硫等。钠硫电池的性能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由这些材料的特性所决定, 高性能的材料及部件是保证钠硫电池性能和可靠性的基础。
Beta-氧化铝电解质陶瓷是其中的核心材料[2], 它是具有钠离子导电性的铝酸钠, 具有组成复杂、层状结构、液相烧结等特征;利用独特的双ZETA技术[2,3], 实现了材料中化学成分、显微结构的高度均匀性, 并在突破介质体系研究的基础上, 实现了陶瓷材料低成本、绿色、工程化制备。批量化制备的Beta-氧化铝陶瓷管如图2所示, 其壁厚为1.5~2 mm, 相对密度大于99%, 无形变, 陶瓷的抗折强度达到250 MPa以上, 300℃时的电导率达到0.15×10-3 S/cm。
钠硫电池的绝缘材料主要用α-氧化铝等绝缘陶瓷, 它与电解质陶瓷之间主要采用玻璃材料进行封接;集流用金属电板主要采用不锈钢等高导电材料, 与绝缘部件采用低熔点金属进行封接。
2) 钠硫电池的制备:
(1) 材料组合技术。
钠硫电池的制备涉及如前所述的多种材料的组合技术, 如电极材料的复合制备技术、部件的封接技术、金属焊接技术等。以陶瓷/金属焊接为例, 它是钠硫电池组装过程中的难点。通过研制成功钠硫电池的绝缘陶瓷与导电连接件的真空热压封接的组合技术, 实现这一封接的相对位移量仅1%~2%, 位移量的控制精度在千分之一以上。
(2) 在年产2
MW钠硫电池能力的中试生产线上, 有大量自主研发的关键设备, 如陶瓷烧结炉、连续真空热压炉、气氛金属焊接、批量化真空金属焊接以及批量化电池评价与筛选系统等。在所研制的连续真空热压系统中包含了真空、加热、冷却、液压、程控、传输等九大联动系统, 整个系统实现了全自动运行, 其程序控制设计连锁条件超过1 000余条。在解决上述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制备成功容量达到650 A·h的大容量钠硫电池。批量化制备的650 A·h钠硫电池如图3所示。目前, 钠硫电池的循环寿命达到360次以上, 比能量达到150 W·h/kg, 电池前200次循环的退化率为0.02%/次, 电池的期望寿命可达10 a。目前需重点解决电池的一致性及长期稳定性问题。
3) 钠硫电池的模块制备。
在单体电池基础上, 根据钠硫电池运行的特点设计了电池管理系统、单体电池切换系统等, 将各组成单元集成化, 成功制备了5 kW级储能电池模块, 并对其进行了包括串联、并联、交直流变换、大电流短时间冲击、短路、恒功率运行等在内的各种实验。对电池管理系统 (BMS) 、恒温系统、电池切换、电池连接、安全隔离等在内的多个系统通过了性能试验。该模块由48个电池组成, 运行直流电压可达123 V, 工作温度为300~350℃, 集成了所有控制与电池系统, 可实现对电池充放电、温度、效率计算等的管理, 模块可独立进行工作, 也可实现相互间的组合。5 kW储能钠硫电池模块的外形见图4。
4) 钠硫电池储能系统。
基于上述5 kW模块研制成功的10 kW钠硫电池储能系统, 于2009年7月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内运行成功, 连续运行时间已经达到约9 000 h。研制成功的100 kW/800 kW·h钠硫电池储能系统外观如图5所示, 整个运行系统主要由钠硫电池、电池管理系统、能量转换系统3个部分组成。其中钠硫电池采用了几百个650 A·h单体电池进行串并联, 电站所有的运行控制由设计的后台进行自动远程管理。钠硫电池储能系统是上海世博园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的主要部分, 在世博会期间稳定并网运行。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上海市电力公司合作开发的储能钠硫电池基本体现了我国目前在这一研究方向的发展现状。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不断加快, 我国储能技术的市场已充分体现, 包括钠硫电池在内的各种储能技术已得到高度重视, 结合产业化深化钠硫电池应用技术的研究将是未来钠硫电池技术发展的重点。
5 结语
1) 储能技术是智能电网以及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础, 但目前国际上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 可实用化的储能技术并不多, 钠硫电池技术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大规模储能技术。
2) 目前国外仅日本NGK公司有成熟的技术。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长期技术积累的基础上与上海市电力公司合作, 研制成功650 A·h大容量钠硫电池, 建成了年产2 MW的中试生产线, 实现百千瓦级储能电站的示范性运行, 具备了产业化生产的基础。
3) 在我国实现钠硫电池规模化应用的主要问题是成本和电池稳定性, 通过产业化推进和深入的研发以及政府的政策鼓励和支持, 有望使钠硫电池储能技术在我国尽快进入实用阶段。
摘要:钠硫电池是一种目前深受关注的储能技术。简要介绍了钠硫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该技术在国外的发展历史, 重点介绍了我国近年来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上海市电力公司合作在钠硫电池储能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情况, 叙述了批量化制备的650A.h大容量储能钠硫电池的关于材料制备、电池制备、电池模块制备及组成电池储能系统等关键技术的进展概况, 研制成功的100 kW/800 kW.h钠硫储能系统在上海世博会期间稳定并网运行。
关键词:钠硫电池,钠硫电池储能系统,储能技术
参考文献
[1]Ali Nourai, Kogan VI, Schafer C M.Load Level-ing Reduces T&D Line Losses.IEEE Transactionson Power Delivery[J].2008, 23 (4) :2168-2173.
[2]Zhaoyin Wen, Zhonghua Gu, Xiaohe Xu, et al.Re-search activities in SICCAS on the solid electrolytesfor sodium sulfur batteries[J].Journal of PowerSources, 184 (2008) :641-645.
[3]陈昆刚, 林祖纕, 樊增钊, 等.β″—Al2O3陶瓷的表面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 12 (5) (1997) :725-728.
摘 要 林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动物。由于多年来野生林麝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国际高价走私,林麝的人工养殖已成为提供天然麝香的最有效途径。本文对全国的林麝养殖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做了简要的回顾,并对林麝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探析,最后对林麝的繁殖养育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林麝养殖 研究 经济效益 建议
麝是我国重要的药用动物,其分泌物——麝香用途广泛,可作为香料和中成药原料,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药用价值。目前,我国养殖3 种麝,即林麝(Moschus berezovsk ii)、马麝(M.chrysogaster)和原麝(M.m oschiferus),其中林麝为主要养殖种,林麝的饲养量占全国总饲养量的86.8%(徐正强等,2003)。林麝(Moschus berezovsk ii)隶属于麝科Moschidae 麝属M oschus,别名香獐、麝鹿、林獐等,2002年10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全国养殖林麝的省份主要是陕西和四川。
麝是珍稀名贵的经济兽类,其所产麝香的应用价值至今无可替代,而林麝养殖是经济效益、药用效益俱佳的产业。因此,加大科研力度,尽快解决制约其发展的技术难题,以实现产业化养殖,是满足麝香的市场供应和需求的根本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林麝养殖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概况
(一)林麝的资源价值
林麝所产的麝香,是我国名贵的传统动物中药材,近代科学研究及临床医学证明麝香具有消炎、抑菌、抗肿瘤之功效,对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此外,麝香作为香料珍品历史悠久,麝香具有独特、柔和而幽雅的香气,它的扩散和透发力极强,具有良好的提香作用和极佳的定香能力,它是最适宜于调制各类高级香水的动物性香料。
据北京中经纵横经济研究院(2009)的预测报告显示,我国对麝香的需求量在2003年至2009年期间始终成上升趋势。
(二)林麝养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曾经是世界上麝香产量最高的国家,但是由于盲目捕猎,野生麝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麝香产量逐年减少。20世纪50年代中期,全国有麝300万只,年产麝香2500千克,20世纪60年代下降到250万只,年产麝香2000千克,20世纪80年代,麝蕴藏量已不足60万只,年产麝香500千克左右(范志勇,2003)。目前,麝类资源基本上呈现零散的岛屿状分布,栖息地也大规模地破碎化,麝类在中国已全部属于濒危物种。
为了解决供需矛盾,我国自1958年起,先后在四川和陕西建立了几个养麝场,开始进行麝类驯养繁殖研究。
随后几年加强了对林麝的生活习性、繁殖规律和食物种类的研究。进一步掌握了人工取香技术。
1975年以后,随着林麝组织解剖和生理学研究的加强和林麝能量代谢、野生林麝种群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林麝养殖得到了快速发展,掌握了麝香分泌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证实了雄性激素是麝香分泌的内因,增加外源性的激素可以刺激雄麝一年多次泌香。
早期的林麝养殖以笼养、舍养和圈养为主,后期改进饲养方法,采用群体饲养和“控制放牧”的方法。几十年来对林麝养殖的的繁殖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很多成果,交配的成功率和幼仔的成活率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林麝养殖种群的扩大和野放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1958年开始养麝后,由于国家支持力度较大,林麝养殖的发展比较顺利。到70年代,由于政策上的原因,导致技术研究缺乏经费,无法获取养麝的关键技术,再加上基础设施落后,林麝饲养规模始终发展不上去,目前,许多省市的养麝场家均已倒闭,超过百头的养麝场全国仅有4~5家(王海燕,刘文华等,2006),所产麝香数量更是极为有限。
(三)林麝养殖存在问题的分析
随着几十年来人工养麝的发展,林麝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1.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人工养麝虽然已经有50多年,但是有关林麝(特别是野生林麝)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王淯,姜海瑞等,2006)。
2.饲养管理缺乏科学性、种群退化问题突出。王淯等认为,目前林麝的养殖多是以小群混养的方式,不利于疾病的防治。饲料主要以青饲料为主辅以精饲料,没有专门为饲养林麝配置的饲料,导致饲养林麝种群中的个体体质较弱,死亡率高。一些个体养殖户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盲目增加圈养数量,造成饲养条件跟不上发展需要,再加上缺乏科学管理、疫病防治经验,一些诸如对林麝威胁较大的脓肿、肺炎等疾病,得不到及时的预防和治疗,常造成群体死亡。此外,人工养麝由于种群数量少、调入种源比较困难,长期的近亲繁殖,导致品质退化严重,使现存的种麝生产力下降,直接影响人工养麝的规模化发展。
3.国内麝香收购价过低,成为制约养麝业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程念,2006)。现今麝香的国内市场价为10万元人民币/千克;而国际麝香价格却达到40-65万元人民币/千克(丁宇晶,刘志宵等,2009)。这就使许多不法分子猎取野外麝或高价收购麝香走私到国外,获取高额利润。
(四)麝类养殖的的研究概况
在麝类资源繁育方面的研究,贾谦等(2004)对几十年来我国人工养麝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提出应该进行野麝活捕活体取香研究和改进麝类繁育的技术建议,保证中药产业持续发展。
俞志成对麝类的养殖技术,具体包括饲养场的建造、麝的喂养以及麝香的采取等技术问题,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描述。
孟智斌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对我国麝香利用的看法,并对麝香的利用管理提出了建议。在对麝类经济效益的调查估计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孟智斌(2004)认为,如果计算麝香作为成分而形成的产品价值以及其独特效用而形成的品牌价值,所产生的经济利益是极为可观的。
此外王淯、姜海瑞等(2006)在林麝的分类、分布、组织解剖、种群生态学,人工饲养,林麝生物学特性与饲养管理,资源利用价值,致危因素及保护等方面也做过比较详细的分析。
二、麝类养殖繁育经济效益的研究
目前,麝类资源繁育的经济效益评价方面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从而无法合理的衡量目前国内麝类养殖场的经营状况。程念(2006)在总结麝类资源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其他动物资源繁育的经济效益方面的评价指标和方法,结合麝类资源繁育的特点,提出了一套较为合理的指标体系和方法。按照此方法,他对国内麝类资源养殖业有代表性的5家企业---陕西凤县林麝养殖协会、四川养麝所、青城麝业、镇坪养麝场和米亚罗养麝场,从盈利能力评价,市场情况分析,资产经营状况,经济效率评价,发展能力评价五个方面进行评分并得出了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首先,市场情况、资产经营情况、经营效率等方面对麝类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总体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
其次,经济效益排在前列的陕西凤县林麝养殖协会和四川养麝所也是这5家企业中养殖规模最大的。因而,规模的增加可使得物力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大,收益的增加会远大于成本的增加。
第三,经济效益排名第一的陕西凤县林麝养殖协会和名列第二的四川养麝所,在技术力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为了解决麝类繁育的技术难题,凤县林麝养殖协会积极与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和华东师范大学开展合作,研究出了一套科学的人工繁育麝类资源的方法。而四川养麝所则是中国唯一专业从事人工养麝的科研机构,它对野麝活捕,饲养饲料,驯化繁殖,疾病防治及活体取香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中等规模人工养麝技术。因此这两家企业的发展较快,提高了经济效益。
此外,凤县林麝养殖协会的资产经营状况在所有比较的养殖企业中比较差,其原因之一是资产负债率较高。凤县目前采用的“协会+公司+科研+农户”的养殖模式极大的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农户的资金力量比较薄弱,大部分资金来源都是借款,因而造成资产负债率较高,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总体状况。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林麝养殖的规模效应,理论界存在不同的观点,丁宇晶,刘志霄等人(2009)认为人工养麝规模越大,经济效益反而会降低。他们提出了林麝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可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E-养麝场的经济效益;Na-实际产香雄麝的数量;Mm-平均每头雄麝的产香量;Pm-麝香的价格;Nt-麝场所有麝的总数量;Cm-麝场平均每头麝的饲料成本;Cl-整个麝场的劳动力及管理成本;Cd-麝场固定资产投资折算。
丁宇晶,刘志霄等指出,制约我国养麝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物种特性方面。在我国目前养麝技术水平的基础上,饲养麝群平均每头雄麝的产香量(Mm)较难突破15 g,而养麝场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只是雄麝产的麝香。根据上述公式,饲养场规模越大,饲料成本(Nt*Cm)越大,劳动力及管理成本(Cl)相应增大,麝场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必然增多(Cd增大),但实际产香雄麝的数量(Na,一般为Nt的l/3)增加相对较小,而Mm提高的幅度已非常有限,麝香的价格又受到严格控制,因此养麝规模越大,经济效益反而会越低。
三、对林麝繁育和产业化养殖的建议
林麝养殖作为解决麝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尽管经历了50多年的实践和摸索,仍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没有真正达到养殖产业化的目标。目前有不少关于麝类资源状况和人工养麝的技术性研究文献,但是关于林麝养殖的经济效益和产业化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认为,应当在加大力度突破林麝养殖技术难题的同时,将林麝养殖的经济效益和产业化研究作为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以期更加全面、合理的保证麝类资源的健康发展。
对林麝养殖在经济效益和产业化方面的建议:
1.改善养殖模式
麝类在适宜的生态条件下,自然繁殖率高,成本低,有利于规模的增长。因此,林麝的养殖方式,应当以“封山散养”为主,结合技术支撑,促进林麝养殖朝着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快速发展。
2.加大资金投入
国家在资金方面应对林麝养殖的科研及产业化项目予以倾斜,同时,林麝养殖企业应加大引资力度,引进新的投资主体,实现产权多元化,形成具备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集团公司。
3.扩大林麝养殖企业的规模
林麝养殖的规模效益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的平均成本,从而增加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只有少数林麝养殖企业达到了较大的规模,因此,对于小规模的企业,建议将其合并或者取缔。
4.加速技术攻关
加强对林麝养殖产业化的重点技术进行攻关,包括:林麝养殖营养需求的研究,林麝繁殖育种的研究,林麝疾病防治的研究和提高麝香产量的研究,以及对林麝养殖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的研究等。
5.建立企业,促进林麝养殖产业化
从陕西凤县的养殖模式不难看出,企业与农户合作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不仅为农民带来了收入,而且也为企业提高了林麝的繁育质量。企业和农民应发展互动合作的养殖模式,即在养麝的种源,养麝的技术,养麝的饲料,麝香的市场收购等方面相互协调和帮助。
6.逐步开放麝香的价格
麝香的价格过低,会直接影响林麝养殖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麝香价格的合理化和市场化,是提高麝类养殖繁育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程念,2006)。丁宇晶,刘志霄等人(2009)也指出,开放麝香的价格,存在很大的风险,有可能进一步导致更疯狂的偷猎而使残存的野生麝种群雪上加霜。因此,从慎重的角度出发,国家应该首先提高麝香的价格,待时机成熟时开放麝香的价格,以便带动麝类养殖业的发展。此外,规定麝香使用相关的中医药企业参与到养麝场的共建中以控制麝香价格、降低风险也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徐正强,徐宏发.饲养林麝的种群特征和幼麝的存活研究.兽类学报.2003.23(1):17-20.
[2]范志勇.国际社会关注麝类保护.大自然.2003(2):6-8.
[3]王海燕,刘文华,钟凌.人工养麝现状及发展前景.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203-206.
[4]王淯,姜海瑞,薛文杰.林麝(Moschus berezovsk ii)研究概况和进展.四川动物.2006(25).
[5]程念.麝类资源繁育的经济效益评价与对策研究.北京林业大学:统计学.2006.
【摘要】: 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整个工业的象征和标志,是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是一个带动性很强的产业,她几乎涉及到所有工业行业,如机械制造、能源、电子、化工、冶金、交通运输等。她的发展,不仅占据着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正因为如此,自从福特发明了汽车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汽车工业的发展。整个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被形容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汽车改变了社会,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近二十年来,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由于贯彻了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发展较快。特别是由于国家在“九五”国民经济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政策以后,中国的汽车产业得 到了飞速发展。无论是从汽车产量,还是从品种方面看,中国的汽车工业已 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但与世界汽车工业相比,差距较大。如何形成汽车“巨人”?现有生产企业如何做强、做大,发挥规模效益?是目前中国汽车制造企业面临的最大也是最基本的问题,需要各企业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关键词】:汽车 现状 趋势
一、引言
本文主要从描述中国汽车的发展阶段,分析、研究中国汽车发展阶段的标志和特点,并着重分析和研究了中国未来10年汽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汽车市场发展的对策及建议。第一部分主要从中国汽车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汽车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及标志和特征。第二部分从中国汽车所处的现状出发,重点分析了中国汽车行业的主要生产企业2010年的产销态势。第三部分主要从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城市居民收入、国家汽车消费政策、WTO的影响等因素出发,预测了未来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状况,并从车型、需求量、价格、消费主体等方面作了分析。第四部分主要研究、分析了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从市场增长点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二、中国汽车的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我认为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中国汽车工业1953诞生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产品从无到有。第二个阶段,1978年到20世纪末。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开始全面发展。这一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商用汽车发展迅速,商用汽车产品系列逐步完整,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重型汽车、轻型汽车的不足得到改变。轿车生产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基础。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自主发展、自主经营,大企业集团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汽车工业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严重的行政管理的束缚。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进行宏观管理。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经营,使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摸索了对外合作、合资的经验。第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
三、中国汽车所处的现状
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分别达到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稳居全球产销第一。12月份,汽车产销分别为186.48万辆和166.6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6.27%和下降1.79%;同比分别增长22.30%和17.90%。
2010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汽车生产企业分别是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奇瑞、比亚迪、华晨和江淮,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汽车1559.61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6%。其中上汽销量突破300万辆大关,达到355.84万辆,东风、一汽和长安销量均超过200万辆,分别达到272.48万辆、255.82万辆和237.88万辆,上述四家企业共销售1122.02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62.12%。(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中新网1月10日电 今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10年汽车产销数据,中国国内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创全球历史新高,再次蝉联全球第一。
数据显示,2010年各车型全面增长,自主品牌份额有所提升,汽车出口逐步恢复,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十大特点:
特点之一:延续上年走势产销再创新高,但增速逐月回落。
特点之二:各类车型全面增长,整体增幅达三成。
特点之三:基本型乘用车(轿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特点之四:SUV和MPV增势迅猛,交叉型乘用车需求由热趋稳。
特点之五: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受政策影响最为明显。
特点之六: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所提升。
特点之七:客货车市场全面增长,重型货车销量首超百万。
特点之八: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
特点之九:汽车出口逐步恢复。
特点之十:汽车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011年我国汽车工业仍将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一方面,我国宏观经济仍将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出口逐步恢复;另一方面,购置税优惠等多项促进政策已经退出,北京市限购政策的示范效应,用车成本将有所增加等。有利和不利的因素以及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将对2011年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诸多影响。调整结构,鼓励和发展小排量、节能环保汽车应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基调。协会预测,汽车产销增长速度为10-15%。
四、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对汽车市场的影响
中国汽车业加入WTO后,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基本 涵盖了三种情况:一是部分企业倒闭;二是部分企业被购并;三是如果控股比例自由化,外资将以独资形式“买断”中国汽车业.天津汽车集团总裁林引说得好: “死, 也是一种活法.”加入WTO,汽车“准入”的开放无疑会全面加快中国汽车业的发展,这包括巨额外资进入,技术引进,最新车型进入,质量管理,规模效益,还包括低成本,低价位,高销售量, 用户满意度, 更包括全面拉动内需, 促进GDP的大幅度增长, 成为全球新的饿经济增长点.从全球经济一体化角度看,这无异于是一次新生,一次“凤凰涅磐”.我国汽车市场运营现况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住”,“行”,通讯和第三产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增长的时 期,而且持续很长,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到了离开汽车就不能高速发展的时期.汽车是我国当前发展最快的一个产业,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拉动 力量之一.从宏观层面来看,对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甚至对加快我国的城市进程等都做出 了巨大的贡献.根据国际经验,这轮汽车产业的高速增长应该持续 10 年,20 年,甚至达到 30 年,中 国大体上也要这么长的时间,但这中间会有波动.相对于其它产业,汽车产业的增长速度要 高于其它产业,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这样的趋势已经相当明
确.1.汽车业对我国经济总量的贡献率.汽车的问题不仅仅是汽车产业的问题, 也不仅仅是汽车相关产业的事情, 实际上是整个 国民经济总量能不能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事情.2002 年汽车可能是整个工业增加值新增量 里面增幅最快的一个行业,在此后几年里,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最强的一个,没有哪个产业能够超过汽车.到 2010 年,在中国 GDP 的新增总量里面,汽车产业直接,间接的拉动 作用的贡献率将达到 1/7~1/6,没有哪个产业能够有这么高的贡献率.从这个意义上说,汽 车产业并不是其自身好与不好的问题,它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全局能否保持高速增长的问题.汽车产业必须扮演一个新时期的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而且是最重要的主导产业.这一 点,主要靠内需拉动.所以说汽车产发展的快慢取决于内需.同时内需也是影响国内汽车的价格高低的一个方面.2.价格的形成机制.理性决策下的汽车厂商的价格行为,要遵循市场机制的一般规律.市场机制的最大特点是,供需关系这对“看不见的手”在调节着市场价格和市场总量.决定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属于宏观经济范畴,而决定供给的主要因素是微观经济领域的生产者行为.生产者在利益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往往依据对短期需求或长期需求的预测,来调整自己的短期供给或长期供给计划.由于需求信息的不完全性,汽车厂商决策者往往很难准确地预测需求,特别是短期需求,决定需求的消费者也往往因为信息不完全,而经常改变短期的购买行为,这就造成了总体的“供需不对称性”.因此,通过供需作用虽然能使价格达到某一个局部的短期均衡,但是供需的不对称变化会打破这种均衡,使均衡和均衡价格始终无法处于稳态,从而一直循着“价格局部均衡”的路径在变化.从表象上看,供给增长大于需求增长时,市场均衡价格必然下滑,需求增长大于供给增长时,市场均衡价格必然上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身份、面子等“浮云”逐渐散去。消费者不再追求高档价位,而更倾向于中低档价位汽车。小排量、宜家宜商,已成为时下购车的基本要求。2010年,整个家用车市场一直处于火爆状态。3月,一汽大众新捷达上市,以7.58万元至9.88万元的售价,再次突显了其皮实、高性价的特征;紧接着,荣威350在北京车展期间高调上市,主攻热爱生活追求市场的年轻消费者;8月,2011款朗逸正式推向市场;9月,高尔夫2011款车型上市„„各大厂商这一市场的争夺愈演愈烈。据《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性选择调查报告》显示,47.8%的居民出于工作需要才购买车辆,认为“私家车代表一种生活品位”、“拥有私家车是成功人生的体现之一”的分别为42.5%和30.2%。由此可见,更多人仅将汽车作为代步使用工具,不再仅是身份的象征。而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信息中心的一项调查则显示,2010年,首次购车人数只占不到40%,大部分用户都是第二次购买。记者走访发现,这些二次购车族大都肩负着家庭重任,已有一辆代步车,随着年龄和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这类用户购车需求也都转向了家用。
五、中国汽车市场增长点
“过去10年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导力量在一线或者二线市场,未来将在二线或者三线市场,一二三级城市是过去增长的主要点,四五级城市是未来增长的主要点。二三线市场将是中国汽车行业未来5-10年最具发展潜力的部分。”中国
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在9月3-5日于天津滨海新区举行的‘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未来发展作出了上述预判。场对于2009年汽车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线地区2009年乘用车需求增长率是46.6%,二线地区是56.5%,三线地区是67.7%。从贡献度来看,一线地区占27.2%,将近80万辆,二线地区占40%,三线地区占32.8%。二线和三线地区合计增长200多万辆。
从市场份额来看,过去3年,三线市场的份额在迅速提升,从2007年的24.7%增加到了2009年的29.3%,2010年上半年超过了30%。一线市场的份额在逐年下降,2007年的35.7%降到了2009年的32.8%,2009年继续降到30.8%,每年下降2-3%,这是非常明显的转移。从东、中、西部地区来划分也比较明显,西部地区大部分城市都处在三线市场,市场份额从2007年的17.9%增加到了2009年的21.3%;中部地区的份额从2007年的18.8%增加到了2009年的20.8%;东部发达地区的份额从2007年的63.4%降到了2009年的57.9%。
这种格局出现的根本原因与社会发展阶段和消费鼓励政策有较大关系。2009年国家出台了汽车消费鼓励政策,一个是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一个是1月1日开始取消养路费,还有08年12月19日宣布了成品油价格大幅度降低。购买、保有和使用三个环节费用同步下降,对小城市的影响更大,导致二三线市场的发展会更快。
瑞银证券分析师金泰伦表示,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点将出现在中部、东部地区以及西部的部分地区。“汽车市场的增长仍有望保持强劲,但由于中国欠发达地区需求正在赶上较富裕的沿海地区,再加上政府在执行刺激汽车消费、推动自主汽车品牌开发及行业整合方面的计划,因此不是所有汽车厂家都能够同样抓住增长的机会。”瑞银证券分析师金泰伦说。(可以加书)“我们相信这些需求变化仍将继续,因此在报告中我们对变化进行了研究,对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地理及产品方面对下一增长区域进行了预测。我们还分析了统计数据,以识别那些在需求转移中最能获益的公司,以及那些最有可能在未来几年中在新汽车版图上获得成功的公司。”金泰伦补充道。(可以加书)
从中期方面来看,中国中部、东部地区以及西部的部分地区将成为主要的增长地区,自主品牌推出的低价和小型轿车将受益于这些欠发达市场。鉴于行业参与者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市场覆盖率各不相同,随着增长点转移到这些地区,这将对各汽车厂商的表现产生巨大影响。”
总结
一位业界资深人士分析指出,作为交通工具而诞生的汽车,至今已走过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如今,国际汽车的开发技术越来越先进,开发速度越来越快。无论是从国际市场上看,还是从国内市场上看,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是无止境的,消费者对车的各种性能和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断刷新他们的审美需求,从而推动着汽车设计理念不断更新。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则为汽车这种边缘化趋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各种新材料的出现,信息化技术的高度发展,都为汽车设计更加人性化提供了可能。
另一方面,从现实市场上的产品来看,技术的迅速扩散,导致产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这就迫使汽车制造企业积极寻求新的突破点,打造新的车种,开辟新的细分市场,占领新的市场制高点,尽早获取新的领先优势。一车多能、一车全能,已成为跨国公司除新能源动力之外,新产品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取向。中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令世界瞩目。据统计,2010年中国汽车年产销量仍然处于全球第一位置,当前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将超过1.99亿,其中汽车保有量达到了8500万辆,汽车零部件业作为中国汽车产业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在其整车的拉动下,同样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11年,恰逢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篇元年,汽车产业的发展依然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必将迎来一个新的飞跃。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货币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货币市场交易品种逐渐增加,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市场成员不断扩大。在货币市场发展的基础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间接调控方式的有效性在不断提高。但我国的货币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可供交易的货币市场工具还比较少,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割,交易规模偏低。由于存贷款利率仍然受到管制,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化对信贷市场等其他金融市场的影响还相对有限。
关键词:不完善 改革 政策 效率
正文: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发展水平对于金融体制改革、商业银行经营方式的转变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经验显示,如果没有一个比较发达的货币市场,依赖市场机制的货币政策就无法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建立一个完善而有效的货币市场,是中国进一步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的货币市场由多个子市场所构成,其中包括拆借市场、回购市场、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
一、拆借市场
同业拆借市场是货币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拆借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无担保的信用方式进行的短期融资交易。在现代银行制度下,存款机构必须交纳法定准备金;由于临时性大额支付会出现准备金不足,从而形成了金融机构短期拆借资金的需求。由于这种交易不需要抵押,交易双方通常通过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账户进行资金划拨,因此,在短期融资方式中,拆借具有效率最高的特点。据资料表明,中国的拆借市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但在市场发展初期,由于缺乏其他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工具,拆借主要不是准备金管理的工具,而是
经常作为调剂金融机构间中长期资金余缺的手段。自此,拆借成为当时突破贷款规模管理的主要形式,使非银行金融机构取得了大量资金,构成当时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理所当然地成为当时金融整顿的重点。
近年来,我国拆借市场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作为信用融资方式,仍然无法规避金融机构风险。随着风险防范意识的提高,商业银行对交易对手的授信更加谨慎,这也是近年来拆借交易量增长较慢的另一重要原因。我国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撤消融资中心的同时,央行大力推动了债券回购市场的发展。
二、债券回购市场
债券回购是指交易的一方将持有的债券卖出,并在未来约定的日期以约定的价格买回的交易行为。在回购交易中,交易双方并不是以买卖债券为目的,而是以短期融资为目的。与拆借相比,债券回购交易更为安全。目前,在各国货币市场上,债券回购已成为十分重要的交易工具。
资料表明,在1997年初,为了防止银行资金流入股票市场,人民银行决定商业银行退出证券交易所的回购交易,并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回购交易。由于银行间回购业务的开展,使金融机构间能够进行更为安全的短期融资,而不仅仅是依靠拆借;同时,金融机构可利用债券进行流动性管理,因而大大促进了债券发行市场化的进程。由于回购的发展,中央银行也具有了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市场基础。因此,银行间回购交易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三、债券市场
近年来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过程表明,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于货币市场的整体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债券的发行利率和买卖价格都已由市场决定。债券一级市场的改革,为债券二级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银行间市场上组成了以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为核心成员的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的承销团。债券承销商开始在银行间市场上承担债券买卖双边报价的功能,以促进债券流动性的提高。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实现了债券的统一托管和无纸化,市场成员间签订了回购主协议。通过上述改革,银行间债券市场初步形成了现代债券市场的架构。
四、票据市场
商业票据是由企业发行的信用性票据。在金融市场上,一些信用良好的大型公司的票据的发行成本低于银行贷款,因此,企业具有利用商业票据作为其融资手段的需求。在我国,由于贷款利率仍然受到管制,而商业票据的利率是由市场决定的,因此,商业票据具有更大的融资成本上的优越性。根据现行规定,我国目前的商业票据需要有实际交易为背景,而不是一般性的融资性票据。因此,我国的票据市场对于解决产业密切关联的企业之间的相互拖欠资金问题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近年来,在中央银行的政策推动下,票据市场发展很快。商业票据、贴现和再贴现均有很大的增长。
五、小结
中国的开关插座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奇胜、松下引进以来,历经分化组合,目前已形成广东、江浙、北京三大生产基地,高中低档次,120、86、118、明装四种款式,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为120亿左右(其中高档30亿元,中档40亿,低档50亿元),可以支撑一个行业品牌.澳洲奇胜落户惠州以来,派生出三大品牌:TCL国际电工、松本电工、TCL国际电工派生出江苏西蒙电气,松本电工派生出真善美电气,同时广东出现以朗能、福田、俊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挑战者或追随者,它们市场定位为中低档;杭州鸿雁电器催生出利尔电器,利尔促生出飞雕电器、泰力电器、龙胜电器、豪意电器等它们都定位于中档品牌;其中泰力电器凭温州人的实用主义精神,从台湾引进开发了118系列,飞雕电器借以完善,并在1998年在电工行业第一个投放电视广告,引入地区总代理,使其销售渠道网络化、扁平化,迅速成长为中档品牌的领导者.江浙地区的挑战或追随者都定位为中低档品牌;日本松下电器同北京四通合作生产松下电工,并引来松日、松尼、荣誉等一批中低档模仿者。
全国开关插座共有1500多家,市场总体状况处于高速增长后期,预计2004年,将进入成熟期.随着国际电工巨头如罗格朗、西门子等切入高档市场,国内家电巨头海尔、澳柯玛切入中高档市场,国内电工巨头如正泰、德力等切入中档市场,市场开始细分和重新洗牌,但产品同质化严重,总体营销策划水平处于较低层次。TCL国际电工凭借着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及规范化管理的强大优势,以终端渠道调整为目的专柜建设和电视广告宣传,并对产品价格进行下移,双管齐下,力图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打击竞争对手.同时TCL国际电工推出以品牌联想度建设为目的空开和综合布线项目,但面临着集团利润压力和新产品项目资金压力,新产品推广缓慢,市场价格体系透明、市场推广费用很高.2004年TCL国际电工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西蒙由于市场定位比TCL国际电工还高,面临着支持后劲和关系协调二方面的双重压力,市场拓展受阻.奇胜和松下面临着品牌老化问题,市场反应缓慢,不主动出击市场,目前不适应中国市场现状.罗格朗适应中国市场尚需2—3年时间,西门子精力不会放在开关插座方面.海尔面临着国际电工和国内家电巨头强大市场压力,秉承着先有市场后有工厂的经营理念,采用贴牌生产的市场进入策略,在产品创新和营销管理等方存在弱势,杭州鸿雁面临着品牌老化和经营机制的双重问题,市场萎缩已接近尾声,开始产品转移.飞雕、利尔、泰力、龙胜、豪意等面临着经营者素质、年龄、产品质量、产品组合、价格、形象、体制、企业文化、渠道、创新等多方面的压力,市场逐渐萎缩.总之3—5年 内,品牌将开始大规模的集中清洗,市场竞争门槛将提高,同时伴随着新品牌不断涌现,旧品牌纷纷消失的过程,市场总量继续放大,但市场也日新规范和明朗化,市场开始进入成熟期,企业竞争将走入全方位竞争时期,竞争平台将提高,竞争将走入市场细分、品牌个性、概念营销、科技倡导时期。
在中国皮鞋市场上, 经过长期的市场竞争, 形成了少数大品牌企业占据全国市场、部分中型企业占据区域性市场、大批小企业为补充的竞争格局。
制鞋业是中国轻工业中最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 中国制鞋业显示出生产、贸易大国迹象。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皮鞋业快速发展, 从分散的、个体的、手工作坊式的弱小行业, 发展成了拥有生产、经营、科研到人才培养的完整工业体系, 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 皮鞋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4年真皮标志作为中国首例证明商标的试点在全国推出, 成为中国皮鞋行业质量自律、构建品牌的平台。十多年来, 在实施证明商标“真皮标志”品牌战略的基础上, 中国皮鞋产品技术水平迅速提升。目前皮鞋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中档以上水平。
一、中国皮鞋产品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统计 (规模以上企业指全部国有企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企业) , 2003年中国皮鞋产量为18.2亿双, 到2007年产量达到33.6亿双, 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为16.6%;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 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短缺, 特别是国家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影响下, 中国皮鞋行业顶住压力, 实现了年产33.2亿双的成绩;2009年, 中国皮鞋制造业强势反弹, 1~11月产量达到35.9亿双。
由于皮鞋产品具有较强的抗周期性, 经过行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自主创新的加强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预计2010、2011、2012年中国的皮鞋产量将分别达到39亿双、42.8、47.3亿双, 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
二、中国皮鞋产品出口情况及发展趋势
皮鞋行业是能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竞争优势的行业,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制鞋业发展迅速, 目前鞋类产品产量、出口均居世界第一。出口创汇大幅增长, 为吸纳劳动力和支持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中国皮鞋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是欧盟和美国。2002年中国皮鞋出口9.5亿双, 到2006年皮鞋出口为13.9亿双。2006年开始, 国际贸易摩擦加剧, 严重影响了中国皮鞋的出口情况。2008年,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萎缩, 中国皮鞋的出口数量也有所减少, 出口数量为11.2亿双。2002年皮鞋出口额48.1亿美元, 2008年出口金额达到98.1亿美元, 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为12.6%。
估计2009、2010年中国皮鞋的出口数量也会有所降低, 分别同比下降8%、2%, 预计出口数量为10.4、10.2亿双。2011、2012年出口数量开始恢复增长, 分别达到11.0亿双 (增长率8%) 、12.1亿双 (增长率10%) 。在出口额方面, 预计2010、2011和2012年中国皮鞋出口金额将分别达到128.5亿美元、141.4亿美元和155.5亿美元。
三、皮鞋消费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皮鞋行业的直接下游需求市场是皮鞋零售业。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零售市场体系已初步建立, 并在向现代零售市场体系方向发展和完善, 零售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鞋业制造基地, 同时又是世界第一大鞋类产品消费市场, 由于人口基数大, 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 中国的鞋类市场的销售规模庞大且逐年稳步增长。
1、皮鞋消费市场状况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中国鞋类消费市场的分析, 2003年中国城镇、农村消费鞋类产品分别为13.4、7.7亿双, 到2008年则分别达到17.2和8.6亿双, 总量为25.8亿双, 超过美国的21亿双。
中国皮鞋的销售比例由早期9%已上升至2009年的32%左右。消费群也由原来的城市扩展至农村地区, 产品也开始由低级向中高级次发展。但国内鞋类消费总量的85%为中低档品, 而大多数高档鞋类产品均从国外进口。
2、皮鞋消费市场空间及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城市居民每年人均消费2.5双鞋, 中国人均鞋类年平均消费1.9双, 美国、法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分别为7.3双、5.8双、4.8双、4.2双、3.9双, 中国人均鞋类消费数量与这些国家比较尚存在较大市场空间。图4是世界主要国家人均鞋类消费量比较图。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汉鼎咨询
根据中金2009年行业报告的数据显示, 2008年我国人均鞋类消费23美元, 仅为美国的1/8、日本的1/6、西欧的1/6、韩国的1/3。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人均鞋类消费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目前, 中国人均鞋类消费相比美、日、韩和西欧国家低很多, 但是鞋类市场呈现快速发展势头, 增长空间很大。中国是13亿人口的消费大国, 未来中国皮鞋行业的市场潜力巨大, 尤其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情况下, 随着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零售市场的快速发展, 预计未来皮鞋的销售量和销售额整体将保持快速上升趋势。未来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鞋类产品消费市场之一, 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皮鞋消费量将保持快速增长。
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2015年的中国资本市场都不平常。且不说上半年走出了史无前例的超级大牛市,下半年则动辄“千股跌停”以至政府不得不直接出手“救市”,更是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截至10月,距离这波大行情的启动差不多已经过去了一年,政府救市也已经进行了五个多月。虽然当前股市大体上已经稳定下来,一度濒于爆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亦基本得以避免,但是现在的资本市场是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下运行,本身并不具备足够的市场化特征,更没有可持续性。
作为股市最重要功能之一的新股发行被暂停且恢复无期;金融衍生产品中的股指期货受到严格的限制,其套保与价值发现功能基本丧失;市场上的资金供应格局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带有神秘色彩的“国家队”救市资金充当了绝对主力,客观上使得行情的演绎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而对于杠杆资金在规模、性质、组织方式乃至交易接口等方面所出现的争议及所存在的不确定性,更令市场缺乏平稳运行的必要条件。在以上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化解的背景下,很难想象股市能够自主运行。
长期以来,中国的资本市场被称为“政策市”,而随着这次政府以行政手段且携巨额资金进行强势干预,“政策市”特征更是发展到了极致,这离市场的常态化运行显然有着很大的差距。资本市场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回归常态,也就是回到正常的市场化运行态势之中,这是市场现在以及今后健康发展的最基本条件。
回归常态有较大风险
回归常态说起来简单,无非就是退出行政干预,按市场规则组织交易、激活市场各项功能,但目前来看这又是异常的困难。一则并不高明的“IPO行将恢复”的谣言就令股市瞬间暴跌,而在清理“场外配资”中各种传闻对行情的干扰之大更是令人心悸。在当前,有相当数量的投资者不但没有做好让市场回归常态的思想准备,反而存在着那么一种在救市行情中套利的投机心态。
原因在于,自七月以来的几轮救市,在效果上与投资者的预期存在一定差距。当时高调宣布“4500点以下不卖出股票”,给人的印象是大盘非涨到4000点以上不可,而现状况股市曾经跌到2850点,现在要守住3000点似乎也不那么容易。
在有“国家队”动用了各种资源强烈护盘的情况下,大盘尚且如此,这个时候谈论常态化运行,自然得不到广泛的认同。甚至权威部门的一句“一般情况下不再直接买入股票”的表态,也立马会引发股市的暴跌。这也就表明,现在的投资者对后市缺乏稳定预期,大家一方面恐惧市场一旦进入常态化后还会大跌,另一方面又很明白监管当局的底线所在,因此就利用了护盘所带来的市场波动进行政策套利。
“证金概念股”的一度甚嚣尘上,就是这种政策套利的极致表现。有人说,现在全国股民都在以担负救市重任的证金公司为“对手盘”。虽然是说得有点绝对,但仔细想想也并非没有一点道理。可以想象,现在让市场回归常态,将会极大地改变当前的行情运行格局,其结果显然并不容易预判,且具有较大风险。
需考虑修改现行制度
但是,因为想回避风险而不让市场回归常态,则更加不可取。在这里,让投资者恢复对市场的信心,形成主动投资、积极投资以及长期投资的理念,应该是被放在第一位的事情。
要做到这一点,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是对现行制度的修改。这次股市从暴涨到暴跌,客观上暴露了市场所存在的很多问题,其中不少就与制度设计不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推动市场回归常态,也就是在取消那些临时性的管制措施的同时,还需要做好对原有以及新出台的那些存在缺陷的管理制度的调整。譬如,新股发行中不同类型投资者待遇上的不平等以及对资金市场的不规则冲击;期指交易中多空仓位的平衡以及期货与现货在交易制度上的协调;证金公司选股原则的公开化和持股信息透明度的提高;信用交易的总体设计和逆调控模式的建立……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
现在,尽管对于让资本市场回归常态似乎有一定的共识,但是对于回归的前提则明显缺乏研究与论证,特别是对于在深层次上解决导致暴涨暴跌的制度性因素,更是缺乏必要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匆匆忙忙地以解除临时性管制措施来驱使股市回归常态,是会出问题的。换言之,在人们谈论股市回归常态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为此创造良好的政策与制度条件。
回归基本面是大势所趋
回归常态很重要,但是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还面临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回归:回归基本面。所谓的“政策市”,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脱离了基本面,试图单纯以政策导向来左右市场的运行。
回顾今年股市的暴涨暴跌行情,其实都有违于基本面:在实体经济持续偏弱的背景下,幻想依靠杠杆资金的投入来撬动行情,制造人为的牛市,甚至全然不顾实际喊出“4000点是牛市的新起点”。而在救市过程中,同样也存在背离实体经济的真实状况,如盲目拉抬经营环境严峻、业绩处于下降通道的“两桶油”以影响指数的投机性操作。如果说这些是属于机构忽视基本面的行为,那么在更为活跃的个人操作中,完全不顾基本面的状况更不胜枚举。
尽管一段时间以来,市场上就有关“改革牛”是否真的存在也出现过争议,而上半年这波基本没有基本面支持的行情也从一开始就受到质疑,但资本市场背离基本面的局面并没有因此改变。
究其原因,一是当时过于强悍的资金牛市令基本面对行情的制约黯然失色;二是在政府大规模救市以后,市场上出现过相信行政调控万能的思维,觉得只要有“国家队”在,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牛市就不会结束。但是,严峻的现实告诉人们,这些都是假象。
当流动性泡沫破灭,“国家队”救市底线明确以后,股市向基本面的回归就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了。这种回归的本质,就是让经济基本面对股市的运行起决定性的作用。令人遗憾的是,中国资本市场在这方面有缺陷,基本面对走势的影响十分有限。
结构性行情是大概率事件
有人将原因归结为投资者结构不合理一一个人投资者比例太高,其实并不全面。投资价值不明显、外部对资本市场过于功利地利用以及缺乏长线资金等,都是导致市场脱离基本面的原因。上半年股市大涨,因为没有基本面的支撑,从一开就充满了风险,后来暴跌也就不可避免。当初对行情形成重大刺激的流动性因素已经不复存在,依靠救市政策护航也不可能持久,目前市场的出路就在于回归基本面。
人们应该积极地为这种回归创造条件,譬如引进长线资金和抑制过度投机等。但与此同时,还应该尊重基本面对股市的制约。现在经济的基本面是严峻的,增速下滑的态势还没有能够止住,在这种背景下,不可能指望股市会有太好的表现,在某个供需相对平衡的区间进行整理是大概率事件。
人们也不应该忽视,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改变,也是宏观基本面中的重要一环。在这个环节中,也确实会体现出部分高成长企业的强势发展,而反映在资本市场上,就是会形成相应的结构性行情。
所以,回归基本面不是说现在的股市就没有投资机会,而是在总体变化有限的背景下,会出现很有价值的结构性行情。回归基本面实际上也是为股市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在这同时推动市场回归常态,则会有利干其市场化运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一种动态的平衡,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概述中国股票市场现状】推荐阅读:
中国移动游戏市场概述06-26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概述06-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述11-12
市场经理的具体职责概述10-31
2024年中国除湿机行业市场现状10-25
概述要点06-09
微格教学概述06-10
礼仪概述06-10
党章的概述06-24
德育原理概述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