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核算解析(精选9篇)
1 呼叫中心:引发呼叫经济
全球经济正在向服务转型。在许多现代的服务性公司背后, 都存在着一个强大的呼叫中心, 并由此构建了一种独特的电话营销、服务体系,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帮助企业持续成长。这种依托传统电话电信业务, 而又呈现出诸多新面貌的经济模式, 我们姑且称其为“呼叫经济”。在互联网经济时代, “呼叫经济”重塑了传统电信业务, 让客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这赋予了电话经济这个传统模型全新的生命力。即便是在一些以新经济面貌出现的电子商务公司, 比如携程、阿里巴巴等公司中, 互联网其实更像是一个基础外壳, 其内在的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仍然来自“呼叫中心”体系的成败。
在IT、金融、电信、电子商务、政府等领域, “呼叫中心”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是其营销及服务的利器。在中国, 发展呼叫中心更是促进中国进入信息时代的一种现实、经济的手段。
呼叫中心与单纯的互联网技术相比, 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a.具有更大的用户群体:目前我国电话用户超过9.7亿以上, 而互联网的用户仅有2.98亿, 这意味着两者间不同的市场潜力;b.对用户能力的要求更简单:互联网要求用户具有较高的操作能力, 对计算机比较熟悉, 而呼叫中心仅要求用户具有听说的能力即可, 无论老人、孩子, 都可以直接和人工座席直接交谈, 或根据语音提示, 得到自己感兴趣的消息;c.能为用户提供更为精准、更匹配用户搜索意图的搜索结果:Google、百度这样的互联网搜索引擎能满足用户一般性的信息搜索需求, 但通过它所获得的搜索结果仍然过于庞杂, 不够精准, 无法通过细化和挖掘用户的搜索意图来获取更到位的匹配信息, 所以基本上互联网搜索仍属于对海量互联网信息的第一层筛选结果;相形之下, 呼叫中心通过坐席人员的服务, 能更充分地考虑了用户对某一类信息的深度需求, 它在对相关信息进行了层层纵深的挖掘和整合之后, 为用户提供更具有可用性和针对性的搜索结果。d.呼叫中心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形象, 解答用户的各种问题, 而且通过电话营销等活动, 企业可以直接获得利润。这些年, 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呼叫中心正在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尤其在中国, 呼叫中心正像春天发芽的小草, 一夜间就绿遍了神州大地, 中国的新经济时代正在悄悄来临。政府的推动、企业的关注、技术的发展, 各种各样的因素都在推动着“呼叫经济”走向高潮。我们已经不能再将“呼叫中心”视而不见, 我们没有理由再称其为一种旧经济, 因为它的内涵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样。“呼叫时代”将引发另一场“新经济时代”的革命和经济高潮。在互联网的世界, 电话经济依然是商业的主导;而互联网也为电话经济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一些通过B2B网站做生意的中小企业, 通过网络发布信息、接受咨询, 并通过电话跟对方敲定买卖。有的企业自从开始使用互联网发布交易信息, 就不再配备业务员了, 工作人员只是坐在桌前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和电子邮件。
2 呼叫中心:企业的战略与价值中心
人的物质需求是有止尽的, 而服务需求却是无止尽的。当单纯的产品和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客户多层次的需求时, 产品经济必然开始向“客户经济”过渡, 以服务为标志的经济时代就必然会慢慢地拉开序幕。服务已经越来越朝着社会化、专业化、细分化的方向发展。呼叫中心便是人们的服务需求扩展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一方面是由于需求的提升, 另一方面由于通信技术的改良, 呼叫中心在服务经济中地位的提升也是水到渠成的。
现在, 呼叫中心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服务经济中, 并和网络互补, 成为服务经济的工具。一方面, 呼叫中心在企业经营的售前、售中、售后 (或政府及社会公共事业) 方面承担了必要的服务功能, 实现了企业 (或社会) 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服务的持续提升, 塑造出良好的服务品牌形象 (或社会服务形象) , 为企业赢得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或造福于民) ;另一方面, 呼叫中心以优质的服务为基础, 具有得天独厚的“窗口”地位, 与客户建立良好的诚信关系和合作关系, 把握服务中潜在的机会和线索, 洞察客户需求, 为客户提供最及时的信息帮助和销售引导, 为企业的营销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支持——呼叫中心的用户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大量细微的资料积累, 把企业客户和个人用户的基本数据以及与商务有关的数据积累起来并不断更新和扩大。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归纳、判断, 可以得出宝贵的数据集。决策支持系统则对数据如统一管理客户数据库、整合客户数据, 进行数据清理、数据挖掘, 为经营者及决策者提供完整的、准确的分析和决策依据。
3 呼叫中心:外包的巨大蛋糕
当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 服务早已不是接接电话那样简单的时候, 一个产业有了蓬勃的理由, 这就是呼叫中心的外包市场。
这是一块异常巨大的蛋糕。2009年, 全球服务外包保持持续增长, 总计超过30372亿美元, 同比增长16.3%;中国服务外包市场规模为457亿美元, 同比增长28.8%, 增速远高于全球增长。
世界因为国际外包而变平了, 国际外包也因此成为全球经济的新热点, 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本世纪最大的商业机会源于国际服务外包。服务外包作为现代高端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我国同许多国家一样已将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确定为提升自身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重要策略。
中国的低廉人力成本、充足的人力资源, 使得我们在这个大的转型中具备了基础优势。政府的推动、企业的关注、技术的发展, 各种各样的因素都在推动着“呼叫经济”走向高潮, 引领新经济走入新时代。
摘要: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是会计业务的难点, 企业由于增资、减资等原因,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需在成本法和权益法之间相互转化, 本文对何种情形需要转换以及如何进行账务处理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成本核算;会计成本核算;运行方式
企业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的对企业各项费用支出进行全方位的掌控,进而节省企业开支、缩减损耗,同时为进行准确的决策提供科学真实的数据信息。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不单单可以为企业进行优化配置及整合资源提供很好的方式,并且成为企业科学合理进行企业成本掌控,实现经济最大化效益的有效方法。为此,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应当全方位、及时性、综合性强,这样才能够推动企业的未来健康发展。
一、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问题解析
企业会计成本指的是,企业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益以及为此企业日常运行的具体花费及能耗的消损情况,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是把所有的花费及能耗用货币表现出来。
1.目前企业成本核算范围比较狭窄
依据当下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经过调查显示出,我国企业成本核算范围仅仅局限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所消耗的成本,完全忽略了产品非制造业中的成本,这种情况就导致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缺失的现象,致使企业成本核算真实性低,对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2.企业核算方法中人为因素的影响
企业管理工作中,人为因素占据主导的位置,有的企业在日常的管理中并未对自身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系统浅析,未采取行之有效的企业会计核算方法,这种情况就造成企业会计核算工作非常随意、笼统。并且企业人为操作情况非常严重,会计河段人员在具体的操作及管理过程当中,很容易受到私利的影响,随便更改成本消耗,造成账目真实度非常低,严重影响了企业对产品市场效益的核算评估。关键的问题是,企业管理工作者并未对企业核算的复杂性进行全面的系统考虑,因未对企业管理方式有一个正确的理解,非常容易造成企业核算工作中出现问题,因而信息的完整性及准确性必然会大大降低。
二、重视无形资产成本
目前,整个世界当中的企业,制造产品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够赚取最大化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我们从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过程中来分析,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企业,企业的发展都是对产品成本的核算,在这一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缓解都能够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同时,生产产品的非制造成本的提高,将直接影响着企业成本的增加。而目前不少企业只是注重生产产品的制造成本,而完全忽略了非制造费用在企业成本中所占据着一定的比重。
三、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要求及重要意义
要想将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做好,首先需要把已经计入的成本加入到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当中,严格遵循国家所规定的成本核算范围进行,切实的展现出企业生产产品成本,使得在相同产品中具为较高的可比性,其次,需要挑选较为适合的企业成本核算方式,每一家企业的发展情况不同,发展阶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此需要企业制定适合自身企业特征的核算方法。再者,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需要做好。针对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方面的有关准求,明确成本核算的计价方式、收入支出范围等。
1.依据计算企业快捷核算成本获得产品实际成本,促使企业最终盈利,以方便相关部门对企业产品价格、盈亏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浅析,有助于企业的最终定位,准确自身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位置,调整好各方面的工作,使得企业及时的把握好市场发展方向,得出最终的准确结论,找出具体对策,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2.通过对企业成本核算的精准取证,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企业成本的运行方式,科学合理的进行产品生产过程中人物财力方面的有效协调,成功的从传统生产方式向无形资产方式转变,有效的运用现有资源,节约成本,使得企业资本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
3.通过对企业原始账目进行全面的浅析,掌握企业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促使产品优化升级,全方位的对企业产品成本进行了解,将产品的定额成本及企业的标准成本进行对比,进行定额成本与标准成本相差异的方面,促使会计成本核算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四、怎样将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做好
加强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基础性工作,需要切实的落实事故责任制,促使企业全体工作者都能够加入到成本管理工作当中来,最大限度的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企业如果想要获取最大化的社会经济利益,就需要不断的加强科学技术的创新,以促使企业产品技术含量得以提升,进行产品设计优化,促使产品更加新颖,以全面的提升产品价值,从而占领广阔的市场份额,这样不单单能够节省资源,缩减能源损耗,而且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品成本。
五、结束语
企业要全面认识到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所占据的重要性位置,对企业成本核算管理中潜存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同时不断的对现有问题进行探索,找出 解决的最好办法,以确保自身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加强企业管理基础性工作,依法纳税,在严格遵守国家制度及规定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发展,确保企业正常运行为本企业创造更大的社会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祁虹.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13):176.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成本
295
――公允价值变动
25
――投资收益
10
借:其他综合收益
25
贷:投资收益
25
增资日,改按权益法核算:
投资成本为930万元(330+600),甲公司享有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为1050万元(3500×30%),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营业外收入。调整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05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20
贷:营业外收入
120
记“其他综合收益”的两种情况
“其他综合收益”作为新准则新增科目,在长期股权资产核算会计处理时有着相应的变化。“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大体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原来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后来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情况,主要是根据其他综合收益的定义,因为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即以后能够记入损益类的情况,但是还不符合结转损益类的情况,就应该记入其他综合收益,主要包括下面4种情况: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减值及处置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也包括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部分。
确认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其差额记入所有者权益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及处置时的转出。
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汇兑差额,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二是,原来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后来符合一定条件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者资本溢价情况,在新准则前提下,还在资本公积――其他核算科目下,主要是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贷方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行权时,按照实际行权数量确定的金额,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从借方转出,贷方记入股本科目,差额记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资本溢价)科目。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被投资单位除了实现净利,其他综合收益增加以外导致其他资本公积增加的情况,投资方应该按照持股比例确认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当权益法转为按金融资产核算,投资方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应当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核算,其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原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同时结转其他综合收益。
例2.甲公司对A公司投资的有关资料如下:
7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400万元购入A公司40%的股权,对A公司具有重大影响,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750万元(包含一项存货评估增值100万元;另一项固定资产评估增值200万元,尚可使用年限,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0A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上半年发生净亏损1000万元),投资时评估增值的存货A公司已经全部对外销售,A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增加1500万元。
1月至6月期间,A公司公告并发放现金股利1000万元,实现净利润370万元,A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减少500万元。
207月1日,甲公司决定出售其持有的A公司25%的股权(即出售其持有A公司股权的62.5%),出售股权后甲公司持有A公司15%的股权,对原有A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改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会计核算。出售取得价款为1600万元,剩余15%的股权公允价值为960万元。
此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构成为:投资成本1500万元、损益调整5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400万元。
借:银行存款
16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937.5(1500×25%/40%)
――损益调整
312.5(500×25%/40%)
――其他综合收益
250(400×25%/40%)
投资收益
100
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96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562.5(1500-937.5)
――损益调整
187.5(500-312.5)
――其他综合收益
150(400-250)
投资收益
60
原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借:其他综合收益
400
贷:投资收益
投资一般应按取得时的初始投资成本来计量的。但是如果发生下列情况,投资成本就要进行调整了,那么,初始投资成本调整成为新的投资成本采用什么方法?
当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即股权投资差额,经调整后的成本就成为新的投资成本。
当收到被投资企业分派的属于投资前累积盈余的分配额冲减投资成本的,其初始投资成本应按减去收到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后的差额,作为新的投资成本。
当取得股权投资后,由于减少被投资企业股份,而使原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则按原投资账面价值作为新的投资成本。
二、投资损益的确认
投资损益的确认一般根据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来进行确认。投资损益主要来自二:一是收到被投资企业分配的利息或股利;二是由于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后续调整而产生的差额;三是投资回收或转让时,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收入的差额。
三、投资的披露
投资的披露包括在会计报表中的披露和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对企业而言,所拥有或控制的每一项资产都必须在会计报表中披露,投资也不例外。投资在账簿中的记录,最终都反映在会计报表中。投资在会计报表中如何披露,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应当披露哪些内容,也是投资会计所设计的主要内容。
权益法是企业在购入作为长期投资的股票时,“长期股权投资”账户要反映企业在持有股票期间的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中实际占有的份额,也就是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上发生的任何变化,包括该企业取得的利润、发生的亏损、获取的捐赠、支付的股利,都要按投资份额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户, HacK50.com-是最好的入门资料网站
依据《投资准则》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时,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中止采用权益法,改按成本法核算,这种情况包括:
HacK50.com-收集整理入门资料
(1)投资企业由于减少投资而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但仍部分或全部保留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
这种情形是指,投资企业虽然还拥有被投资单位的表决权资本,但所拥有的被投资单位的表决权资本的比例已不再具有对被投资单位进行控制、共同控制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重大影响的能力。 www.HacK50.com-找入门资料就到
(2)被投资单位已宣告破产或依法律程序进行清理整顿。这种情形是指,虽然投资企业仍然拥有被投资单位的表决权资本的比例达到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比例,但由于被投资单位已宣告破产或依法律程序进行清理整顿,其控制和影响的能力受到限制,投资企业已不能依其所拥有的表决权资本的比例对被投资单位进行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
HacK50.com-,投资者入门的好帮手
(3)计划近期内出售被投资单位的股份。这种情形是指,投资企业原准备长期待有被投资单位的股份,但由于改变投资目的,企业不打算长期持有而计划近期内出售被投资单位的股份。在这种情况下,对被投资单位进行控制、共同控制和施加重大影响已不重要,再按权益法核算已无意义。
一、对外投资的确认
2012年财政部发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财政部令第72号) 规定, 对外投资是依法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 要求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对外投资, 在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 履行相关审批程序后, 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外投资。新高校制度将对外投资划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短期投资是指高校依法取得的, 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 (含1年) 的投资;长期投资是指高校依法取得的, 持有时间超过1年 (不含1年) 的各种股权和债权性质的投资。
新发布的一系列制度规范了对外投资的资金来源和投资去向, 禁止利用财政资金“不务正业”搞投资, 有利于保证财政资金投入高等教育, 规范高校财务管理活动。新高校制度借鉴企业会计准则按性质将对外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有助于与企业会计准则平衡发展, 科学反映高校投资活动, 有利于实现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等效。
二、对外投资的计量
财政部《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 (财教[2008]495号) 规定, 利用现金对外投资形成的股权的出售、出让、转让, 股权处置收入纳入单位预算, 统一核算, 统一管理;利用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形成的股权处置时应分别处理:收入形式为现金的, 扣除投资收益, 以及税金、评估费等相关费用后, 上缴中央国库,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形式为资产和现金的, 现金部分扣除投资收益, 以及税金、评估费等相关费用后, 上缴中央国库,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利用现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混合对外投资形成的股权的处置收入, 按上述规定分别管理。地方财政部门也有相关规定, 重庆市财政局2013年12月30日发布的《重庆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 (渝财资产[2013]43号) 中规定, 处置收入属于国家所有, 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 上缴市级国库,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要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资产处置收入, 应在扣除相关税费后10个工作日内, 填写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缴入市级国库。高校作为事业单位, 必须按照上述规定进行对外投资的计量。新高校制度没有对利用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被处置时产生的价款核算业务作具体说明。本文将用两个“一分为二”解决这一问题。
(一) 短期投资的计量。
新高校制度“事业基金”科目反映高校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自由资金, 因短期投资持有期间不超过一年, 在核算短期投资时不再使用“事业基金”科目。新高校制度有详细规定, 不再赘述。
(二) 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
1.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新高校制度增加“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核算长期资金占用金额, 用“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替换“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使用“其他支出”科目核算税费支出。新高校制度有详细规定, 不再赘述。
2.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 收到利润等投资收益时, 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 使用“其他收入———投资收益”科目核算。转让长期股权投资, 使用“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科目, 核算实际转让时, 转让长期股权投资过程中取得的价款、发生的相关税费, 以及转让价款扣除相关税费后的净收入的账务处理, 新高校制度只是说参见“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 并未详细结合国家相关规定做出规范, 且未考虑价款中的投资收益。经过分析研究发现, 在利用现金和实物资产投资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转让过程中, 需一分为二, 现金形成的投资收回需扣除相关税费和相应投资收益记入事业基金。实物资产形成的投资收回需要扣除相关税费和投资收益视同资产处置收入, 按固定应缴同级国库, 具体核算如下:支付的税费借记“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科目, 收回投资中的使用现金投资形成的长期股权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 贷记“事业基金”科目, 收回投资净收入中属于相应投资收益的, 借记“银行存款”科目, 贷记“其他收入———投资收益”科目, 收回投资中扣除相关税费和相应投资收益的金额借记“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科目, 贷记“应缴预算款”科目。转让长期股权投资过程中取得价款形式若部分为现金部分为实物的, 也需要一分为二, 现金部分按上述办法核算, 实物部分按评估价值入账。
(三) 长期债券投资的计量。
新高校制度增加“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核算长期资金占用金额, 使用“其他支出”科目核算税费支出。新高校制度有详细规定, 不再赘述。
三、对外投资的记录
本文以甲高校为例, 利用现金和对外投资混合长期投资核算方法举例说明两个“一分为二”。
例:甲高校于2014年1月1日以现金36万元和对外投资混合取得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136万元, 占乙公司股权比例80%, 另支付发生相关税费5万元。该对外投资账面原值为100万元, 已计提折旧10万元, 评估价值为100万元。2014年6月30日, 乙公司发放股利20万元。2015年3月30日, 甲事业单位经批准转让该长期股权投资给丙公司, 收到银行款100万元和50万元的固定资产, 其银行存款中应确认的相应投资收益为12万元, 收回的现金投资36万元, 并支付相关税费3万元。甲单位应做如下分录:
1.2014年1月1日取得投资时:
2.2014年6月30日, 收到乙公司发放的股利16万元:
3.2015年3月30日, 处置该长期股权投资:
4.收到处置收入150万元:
5.按国家规定应上缴国库款49万元:
四、对外投资的财务报告
(一) 对外投资核算新政有助于反映高校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高校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高校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高校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社会管理、做出经济决策。市场经济下, 高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只局限于自身及上级主管部门, 还包括债权人、教职员工、潜在报考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高校新制度使得高校对外投资的会计信息更加可靠、真实, 更好地满足财务报表内外部使用者的需求, 实现高校会计“受托责任”目标。
(二) 对外投资核算新政有助于真实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
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重要作用。高校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对外投资核算的新政使得财务报表更加真实地反映高校财务状况、事业成果和预算执行情况。旧高校制度财务报告中将对外投资分为对校办产业投资和其他对外投资, 与市场经济脱节, 新高校制度借鉴企业会计准则, 在财务报表中将对外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两类, 可以更好地反映高校对外投资的性质, 从而加强了对高校短期和长期投资的管理。对外投资核算新政使得财务报表更加真实地反映高校财务状况、事业成果和预算执行情况。
五、建议
建议对高校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可借鉴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分为权益法和成本法。若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使用权益法核算, 若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或者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且该长期股权投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时, 使用成本法核算。建议对长期投资提取减值准备, 因为高校对外投资参与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价格波动会对长期投资的价值确认、计量和报告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摘 要 为帮助会计人员理解所得税核算准则,本文通过讲解资产负债观下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理论,分析暂时性差异的实质,对所得税核算进行探讨,便于相关人士进行所得税核算。
关键词 资产负债观 暂时性差异 会计处理
为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全面趋同,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2008年我国企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随着它的实施,掌握新的所得税核算方法摆在了所有会计人员面前。这一新的核算方法较之以前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其理念、分析思路和处理方法都有较大变化,鉴于理解和掌握新的所得税核算方法有一定难度,本文从加强新所得税核算的理论认识出发,通过分析暂时性差异的实质确定暂时性差异的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正确核算企业所得税作一探讨,旨在帮助相关人士更好的理解所得税核算。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会计核算的思路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首先从资产负债表出发分析每一项应税业务,比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和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将两者之间的差额按本质区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从而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计算确定应交所得税,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所得税核算最关键步骤便是分析差额的实质,然后判断递延所得税核算应运用的会计科目,从而正确核算企业所得税。
在核算所得税时,要先理解会计与税法的关系,注意暂时性差异的发生与转回一般只会造成当期所得税费用与递延所税之间互相转换,不会影响企业所得税费用总额,它只存在时点缴纳的差异,本文中的“多缴”,“少缴”只是相对当期而言,暂时性差异是站在未来的角度定义的,也就是说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未来可抵减应纳税所得额(或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它们对当期的所得税费用的影响相反。
二、暂时性差异的实质分析
暂时性差异包含时间性差异和非时间性差异,具体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许多书上都列举了判断暂时性差异的方法,但与实务工作者常规思路不一致导致理解上的难度,本文拟从解析核算所得税相关概念的角度将资产、负债与收入、成本联系起来,从适应会计的常规思维定势角度分析差异实质。
(一)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实质分析
资产具有直接或间接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潜力,同时,资产在占有使用过程中会慢慢损耗转化为企业的成本。
从资产产生潜在收入的角度对资产账面价值进行理解,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企业持续使用及最终出售该资产时会取得的经济利益的总额,核算所得税时,为方便记忆可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形象的取得“未来收入”的能力大小。
从资产转化为成本的角度对资产计税税基础进行理解,资产的计税基础代表的是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可予抵税的经济支出总金额,在所得税核算时可以将计税基础形象的看作“未来成本”的金额。
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其账面价值和计税税基础都是其取得成本,二者不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在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由于会计和税收规定的不同将导致纳税在时间上的差异。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礎,即“未来收入”大于“未来成本”,增加未来应纳税所得额,相对应将来应“多缴”税,当期则“少缴”,对当期来说,少缴的部分将来应缴纳,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即“未来收入”小于“未来成本”,导致抵减未来应纳税所得额,将来可以少“缴税”,当期应“多缴”,多缴的部分将来可抵扣,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例:甲公司2009年12月31日存货的账面余额100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则该存货有产生90万元未来收入的能力,出售时可按购入成本100万元抵税,形成100万元的未来成本,该项资产在所得税核算时形成-10万元的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可抵扣暂时性。
(二)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实质分析
负债账面价值是指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实质是确认负债时的“全部经济支出”,为计算所得税可形象的将其理解为“全部成本”。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也就是说,负债的计税基础就是按照税法规定当期可抵税的金额。为计算所得税可形象的理解为“当期成本”的金额。
负债暂时性差异的理解相对较简单,它实质上是因为该项负债有未来可予抵扣的金额存在。即从费用中提取了负债,属推迟确认费用,存在“未来成本”。“未来成本”=“全部成本”减“当期成本”。
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负债的计税基础,即“全部成本”大于“当期成本”,二者之差“未来成本”大于0,未来成本可抵减未来收入,意味着未来期间利润减少,将来可以少“缴税”,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负债的计税基础,即“未来成本”小于0,将导致增加未来应纳税所得额,相对应将来应“多缴”税,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这种情况少见。
例:甲公司2009年末预提产品保修费用100万元(预计负债)假设保修费用在实际支付时抵扣,账面价值=全部成本100万元,计税基础=当期费用=0,形成“未来成本”100万,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三)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实质分析可比照资产和负债的分析方法
三、企业所得税的核算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时将暂时性差异的影响数列为所得税费用的一部分,并将其影响数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上。其思路:分清暂时性差异类型的基础上计算当期递延所得数期末数;计算出期末数减期初数的差额,即为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本期发生额;利用当期应交所得税和当期递延所得税倒挤出所得税费用数额。
对于当期应交所得税,由于涉及到纳税调整,可以利用下面的公式,这个公式不需要象传统的做法那样去分析前期的所得税在本期是否转回,只需关注递延所得税的发生额,比较简单,具体用公式表述如下:
应交所得税=(会计利润+需纳税永久性差异-不纳税永久性差异)*税率-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发生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发生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税率-其期初余额
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发生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税率-其期初余额
需纳税的永久性差异:计入利润表但计税时不允许扣除的费用+税务认可而会计上没确认的收入
不需纳税的永久性差异:计入利润表但计税时免交税的收入+税务认可而会计上没认可的支出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如为正,则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如为正,则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这两者如为负则相反,应交所得税在贷方,按照借贷平衡账务关系可倒挤出所得税金额。
例:某企业2009年利润总额为1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2009年1月购入一台新设备并投入使用,原值20万元,无残值,税法规定折旧年限4年,会计上按2年计提折旧;2009年末一项存货原值60万,已提存货跌价准备6万元;2009年为某产品提供保修服务,预计负债10万无;国库券利息收入10万元;业务招待费超过税法规定5万元;因违反税法规定被罚滞纳金5万元;09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余额10万。计算2009年所得税费用。
分析如下:
1.当期递延所得税
暂时性差异:①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设备的账面价值10万,计税基础15万,可抵扣差异:15-10=5,存货账面价值54万,计税基础60万,可抵扣差异60-54=6万,预计负债账面价值10,计税基础10-10=0,可抵扣差异10-0=10万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5+6+10)×25%-期初10=-4.75万。
2.当期应交所得税
当期应交所得税额:(100+违法罚款5-国债利息收入10)×25%-4.75=19万元应交所得税:19万元
3.当期所得税费用
当期所得税19-(-4.75)=23.75万
最后编制的分录如下:借:所得税费用237500元,贷:递延所得税资产47500元;贷:应交所得税190000元。
四、结语
所得税会计核算具有综合性强,时间跨度长的特点,需要在透彻理解所得税会计核算原理的基础上详细解读税法及其条例,把会计知识和税法知识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陈玉媛,傅荣.损益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之比较.金融会计.2006.6.
多项选择题
◎对于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下列各项中,符合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有( )。
A.对于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的股票股利,应按其享有的份额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B.对于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应按其享有的份额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C.对于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如果属于投资后实现的净利润,应按其享有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
D.对于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如果属于投资前实现的净利润,应按其享有的份额调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中国大学网
地方政府近年来纷纷成立产业引导基金,通过财政补贴、项目入库奖励以及资本金支持等多种方式支持PPP项目的发展,也带来了较好的政策环境,但现实中我国PPP产业投资基金仍面临较大发展障碍。据此,本文对产业投资基金参与PPP进行全面解析。
作者|吴志武(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
1、PPP项目引入产业投资基金,既满足了产业基金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风险偏好,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与传统的银行贷款相比,产业基金具有门槛低、效率高、资金量充裕的优点。二是PPP产业投资基金所提供的资金无需反映到项目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上,避免了融资过度集中于银行和过高的资产负债率对公司再融资能力的影响,优化了PPP项目的融资结构。三是,作为被投资公司的少数股东,PPP产业投资基金可通过所持有的股权参与被投资公司的管理,对项目的建设管理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从而可以改善PPP项目治理模式。
2、PPP产业投资基金在组织形式上普遍为有限合伙型,其股东由一般合伙人(GP)和有限合伙人(LP)组成,GP承担无限责任,LP承担有限责任。在这类PPP产业投资基金中,GP除了承担基金的管理运作职能外,一般还担任劣后级,优先承担一定比例的投资风险和损失。LP享有优先级地位,不参与公司具体管理,但享有知情权和咨询权。
3、地方政府近年来纷纷成立产业引导基金,通过财政补贴、项目入库奖励以及资本金支持等多种方式支持PPP项目的发展,也带来了较好的政策环境,但现实中我国PPP产业投资基金仍面临较大发展障碍。(1)产业投资基金入股PPP可能增加地方隐性负债;(2)PPP项目的收益难以满足产业投资基金较高的资本回报要求;(3)可能存在期限错配风险;(4)没有完善的退出机制。
正文
一、什么是PPP产业投资基金
根据2006年发改委出台的《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产业投资基金是指一种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即通过向多数投资者发行基金份额设立基金公司,由基金公司自任基金管理人或另行委托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资产,委托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资产,从事创业投资、企业重组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等实业投资。
鉴于产业投资基金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独特的作用,我国许多地方政府甚至专门了设立了政府投资基金,以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的引导作用和杠杆作用。近期,财政部还专门出台了《政府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从政府投资基金的设立、运作和风险控制、预算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以促进政府投资基金持续健康运行。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产业投资基金可以解决三大问题:一是新建项目融资问题。政府通过发起母基金,吸引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和实业资本提供新建项目所需要的资金,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二是存量项目债务问题。对于存量项目,政府可以通过TOT、POT、ROT等方式,由产业投资基金设立的项目公司接手具体项目运营。尤其对于已到回购期的BT类项目,原先政府的付费期是三到五年,产业投资基金介入项目后,政府通过授予特许经营权,政府的补贴或支付期限可以延长到十年甚至更长,大大减轻地方政府的短期偿债压力。三是城投公司资产负债约束问题。过去绝大多数基建类项目都由地方城投公司负责融资、建设和运营,城投公司直接融资会造成资产负债表膨胀,提高城投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从而影响企业的银行贷款和债券发行。城投公司通过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以基金的形式筹集资金,可以实现表外化的融资,降低城投公司的资产负债率。
表一 截至2015年底各地成立的产业投资基金一览表
资料来源:鹏元整理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之后,中央各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鼓励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各地PPP项目的推出如火如荼,但PPP项目需要有足够的资本金,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因债务约束因素的影响,项目资金投入有限,通过引进产业基金以化解资本短缺的困境已成为当前推动PPP项目建设一条重要的出路。在PPP模式下,金融机构、地方政府或项目运营方签订产业基金合同,对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并且收益率较为合理的基建项目进行合作,通过设立有限合伙制PPP产业投资基金的形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PPP项目引入产业投资基金,既满足了产业基金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风险偏好,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与传统的银行贷款相比,产业基金具有门槛低,效率高,资金量充裕的优点。在资金募集的时间和规模上也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从而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有助于实现资金募集与项目建设运营需求的无缝衔接。二是,在我国,由于银行往往要求项目母公司作为贷款主体或母公司提供担保与抵押,而很难以项目的预期收益现金流作为抵押取得贷款,故一般项目也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表外融资。PPP产业投资基金所提供的资金无需反映到项目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上,避免了融资过度集中于银行和过高的资产负债率对公司再融资能力的影响,优化了PPP项目的融资结构。三是,作为被投资公司的少数股东,PPP产业投资基金可通过所持有的股权参与被投资公司的管理,对项目的建设管理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从而可以改善PPP项目治理模式。与纯产业投资基金相比,PPP产业投资基金有以下不同:
表二 PPP产业投资基金与纯产业投资基金的不同点对比
资料来源:鹏元整理
二、产业基金参与PPP三部曲
1、如何构建一个产业投资基金
产业投资基金从组织形式来看,可分为公司型、契约型和有限合伙型。公司型基金是按公司法成立的法人实体,有与一般公司相类似的治理结构,基金很大一部分决策权掌握在投资人组成的董事会。与公司型基金不同,契约型基金不是法人,必须委托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运作基金资产,投资者作为信托、资管等契约的当事人和产业投资基金的受益者,一般不参与管理决策。有限合伙型基金一般由普通合伙人(GeneralPartner,GP)和有限合伙人(LimitedPartner,LP)组成,普通合伙人只占基金的少数,但负责基金的投资和运作,有限合伙人是基金的主要投资者,不直接参与基金管理,保留一定的监督权,对投资活动承担有限责任,并享受优先分红。
在PPP模式下,产业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普遍为有限合伙型,其股东由一般合伙人(GP)和有限合伙人(LP)组成,GP承担无限责任,LP承担有限责任。在这类PPP产业投资基金中,GP除了承担基金的管理运作职能外,一般还担任劣后级,优先承担一定比例的投资风险和损失。LP享有优先级地位,不参与公司具体管理,但享有知情权和咨询权。有限合伙人内部又可根据风险收益配比的不同进一步划分为优先 级和劣后级。GP一般是该产业基金的实际管理者和运作者,对LP负有保值增值义务,且双方按照约定的绩效指标对收益进行分账。
在目前各地不断涌现的PPP产业投资基金中,根据基金发起人的不同,又可分成三种模式。一是由省级政府层面出资成立引导基金,再以此吸引金融机构资金,合作成立产业基金母基金,母基金再根据审核后的项目设立子基金,由地方财政做劣后级,母基金做优先级,地方政府做劣后,承担主要风险。二是由金融机构联合地方国企发起成立有限合伙基金,一般由金融机构做LP优先级,地方国企或平台公司做LP的次级,金融机构指定的股权投资管理人做GP。三是由有建设运营能力的社会资本发起成立产业投资基金,社会资本一般都具有建设运营的资质和能力,在与政府达成框架协议后,通过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立有限合伙基金,对接项目。社会资本与金融机构合资成立产业基金管理公司担任GP,金融机构作为优先级LP,社会资本作为劣后级LP,成立有限合伙形式的产业投资基金,以股权的形式投资项目公司。
表三 不同的发起方式成立的产业投资基金其优劣势对比
资料来源:鹏元整理
PPP产业投资基金具有杠杆融资机制,通过一定的资本金可以撬动更多的资本介入,其增信设计主要以结构化方式来进行内部增信,一般主要方式是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作为优先级,政府作为劣后级。此外,其他的增信措施还有土地抵押担保、收益质押担保、第三方担保等。
关于PPP产业投资基金的构建兹举一例: 2015年2月,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厦门市轨道交通集团签署了厦门城市发展产业基金合作框架协议,基金总规模达100亿元,将投资于厦门轨道交通工程等项目。该基金采用PPP模式,由兴业基金全资子公司兴业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通过设立专项资管计划,与厦门市政府共同出资成立“兴业厦门城市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企业。兴业财富和厦门轨道交通集团各出资70%和30%,分别担任优先级有限合伙人和劣后级有限合伙人,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按协议定期支付收益给优先级有限合伙人,并负责在基金到期时对优先级合伙人持有的权益进行回购,厦门市政府提供财政贴息保障,如图所示:
图1:兴业厦门城市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运作图
资料来源:鹏元整理
2、产业投资基金如何嫁接PPP
PPP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一般以拥有稳定现金流的经营性PPP项目为主,适合投资的PPP项目通常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项目融资需求大,收益长期稳定,如道路、通信、电力等;技术可靠,项目复杂程度适中;市场化程度较高;具有基于使用者付费的收费模式;具有较强的区域性。此外,对于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PPP项目是 否可以进行投资,取决于在考虑了政府提供的其他配套性补偿措施之后,项目是否具有盈利的空间。
PPP产业投资基金参与PPP项目投资具有灵活的特点,既可直接投资地方政府确定的项目公司(即特许经营公司或运营公司),作为股东持有项目公司股权,参与项目公司建设运营,分享项目公司收益;也可以债权或股权债权相结合的方式对PPP项目进行投资;还可参股地方政府发起设立的PPP基金,由其投资地方政府确定的PPP项目。
根据投资方式的不同,产业基金获得的收益也不同。产业投资基金以股权投资PPP项目的收入包括股权分红收益及股权转让增值收益;产业基金以债权投资PPP项目的收入主要为利息收入;还有其他合法性收入,比如获得地方性税收减免而形成的收益。
结合PPP项目的一般运作模式,引入PPP产业投资基金后的项目运作模式有如下几个关键步骤:
(1)项目识别。社会资本引入产业基金作为项目股权出资方,发挥其风险识别判断能力,将风险防控的关口前移至项目谈判阶段。借助金融机构的征信系统,在项目区域选择、项目类型选择上充分发挥产业基金所具有的天然的逐利性,从经济、技术和市场等方面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防范投资风险。
(2)项目公司实施组建。政府对于PPP项目,必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依法合规选择社会资本。由社会资本与产业基金组成的联合体共同制定项目PPP实施方案,包括项目公司的设立、交易结构设计、出资比例、特许经营权的设置、投资者的退出、风险管理、政府监管等。
(3)项目运营。产业基金与社会资本组成的社会投资人联合体共同组建项目公司,并获得政府授予的该项目的特许经营权,组织项目的实施。在项目公司的运营阶段,产业基金可以与项目发起人(股东)共同商定如何回购和退出。
7(4)项目移交。在特许期限满或项目合同履约期满后,项目公司应向政府转让项目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并办理SPV的清算手续。在移交时一般要求项目功能完善、设施良好、设备运行正常、工程资料齐全,能够确保项目的正常使用。
3、产业投资基金如何退出
由于产业投资基金通常都有一定的期限,而PPP项目的周期可能长达数十年,因此参与PPP的产业投资基金一般需要多种方式退出。PPP产业投资基金介入PPP,需要保持一定的资产流动性和资本增值,从而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也应确保与项目的融资需求相协调,不至于因产业基金的退出而影响PPP项目的正常运作。
PPP产业投资基金的退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项目清算
项目清算退出是指产业投资基金资金投入到PPP项目公司后,在项目投资公司完成项目任务(或阶段性投资任务后)后,通过项目投资公司清算(或注册资本减少)的方式,返还产业投资基金应当获取的股权收益,实现投资的退出。
(2)股权回购/转让
股权回购/转让退出是指产业投资基金资金投入到PPP项目公司后,在项目投资公司完成项目任务(或合同约定投资任务)后,由项目发起人进行股权回购;或对外转让所持有的项目股权,通过溢价回购(转让)股权、获得合伙分红方式退出。
(3)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退出是指产业基金资金投入到PPP项目公司后,以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对项目资产信用增级,然后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获得投资收益后并退出。
(4)资本市场上市
资本市场上市退出是指选择经营性基础设施和特色产业中的优良资产进行打包,并在资本市场上市,实现资产增值收益。
三、产业投资基金参与PPP障碍和政策建议
1、产业投资基金参与PPP项目的障碍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国PPP的发展空间广阔。据估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由此带来的投资需求超过42万亿元,这也给PPP产业投资基金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近年来纷纷成立产业引导基金,通过财政补贴、项目入库奖励以及资本金支持等多种方式支持PPP项目的发展,也带来了较好的政策环境,但现实中我国PPP产业基金仍面临较大发展障碍。
(1)产业投资基金入股PPP可能增加地方隐性负债
金融机构以入股的方式向PPP项目提供资金,地方政府承诺支付固定比率或固定金额的投资收益,当达到一定期限后产业基金将股权退出,收回本金和利息。这种融资模式形式上是股权的持有和退出,实质上却是债务资金的发放和收取,因此称为“明股实债”。明股实债的项目一般约定固定收益、到期回购、隐性担保条件等。财政部在2015年6月25日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示范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严禁通过保底承诺、回购安排、明股实债等方式进行变相融资,将项目包装成PPP项目。产业基金入股PPP项目,一般由地方财政出具“安慰函”,或以土地出让收入进行担保,虽然这些形式在法律上不具备效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方政府的隐性负债可能性。(2)PPP项目的收益难以满足产业基金较高的资本回报要求
就目前已成立的PPP产业基金而言,大多以基金、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作为主要募资对象,资金主要来自理财资金池,回报要求较高,该回报要求远大于商业银行传统信贷的利率。而目前我国PPP项目有很多是公益性或者准公益性项目的,其资本回报较低。
(3)可能存在期限错配风险
PPP项目期限大多在20~30年,如市场上信托通常具备3~5年赎回的特性,无法支持PPP项目长期运营的需要。
(4)没有完善的退出机制
从目前市场行情来看,基金对退出机制的要求较高,一般会要求在PPP全生命周期的前段时间退出,但目前我国存在的几种退出机制都难以满足PPP产业基金的需要。以回购而言,目前政府回购较普遍,但这种方式存在明股实债之嫌,政策风险较大。如果由社会资本实行回购,由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通过资产证券化或上市退出也仍存在能否及时将资产变现的问题。
2、政策建议
(1)加快完善制度建设,健全政策扶持体系。尽管近年来随着PPP项目的大力推广,管理层已加快了PPP相关法律法规管理体系的建设,比如,出台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PPP物有所值评价指引(试行)》等,这有力地推动了PPP项目的推进,但目前我国还缺乏更高层次的PPP相关法律,虽然近期财政部出台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法(征求意见稿)》、发改委已起草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暂行条例》,但这些法律法规正式付诸实施仍需时日。这种局面导致各部门协调不畅,甚至出现部门之间出台的文件互相打架的局面,也导致缺乏更多层面的政策支持,比如,税收优惠,项目用地保障等等。因而,推进PPP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健全政策扶持体系,实属当务之急。
(2)吸引社保、保险资金进入,降低融资成本。由于基金、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回报要求较高,为降低融资成本,可考虑引进保险、社保基金等具有长期稳定的资金;同时可由政府部分出资在吸引金融机构投资的同时降低基金价格。
(3)通过扩大基金来源、政策配套等多种途径延长基金期限。PPP项目期限大多在20~30年,部分PPP产业投资基金无法支持PPP项目长期运营的需要。为了加速PPP项目的落地,降低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可以通过扩大基金来源、政策配套等多种途径延长基金期限。
(4)完善退出机制。为了吸引基金投入PPP项目,可在项目前期工作中,与社会投资人达成一致,在基金到期的情况下,由社会投资人优先回购基金股权或适当考虑由政府方回购基金股权。
结论
【股票投资核算解析】推荐阅读:
现代投资股票投资报告06-09
短期股票投资技巧09-14
股票投资分析论文10-04
股票投资的技巧11-01
股票投资的基本方法05-24
股票投资总结及心得07-28
股票投资策略效益分析09-23
股票投资的生涯规划12-13
股票投资分析报告格式09-27
格力电器股票的投资分析报告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