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治理视角下的上市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雾霾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也使部分人的生活受到影响。雾霾出现的时间长、范围广, 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组成。其中可吸入颗粒物使雾霾加重, 严重影响了农业和工业生产。国家为了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家庭供暖煤改气工程和工厂电力代替烧煤的方案, 整治“散乱污”企业, 关停重污染企业, 加大了对企业的审查力度。倡导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趋势, 我国防治大气污染的体系逐渐完善, 但在碳排放信息披露方面, 尚无明确的体系, 存在各种碳信息披露缺陷, 且同行业之间碳会计披露方式也没有具体统一的标准, 加大了环境治理工作的难度[1]。

1 碳信息披露现状

碳信息披露项目 (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简称CDP) 是一个非盈利组织, 成立于2000年, 通过让大型企业参与碳披露问卷调查, 整理归纳问卷内容, 从而衡量、披露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及有关气候变化的战略目标, 为投资者、非政府组织以及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支持。CDP的碳信息披露框架主要包括低碳风险管理、碳减排核算、碳减排管理和全球气候治理4个方面。国外企业披露的碳信息, 都将经过CDP的整理和搜集, 并得出结论, 从中找出问题, 提出解决方案[2]。通过企业信息与外部组织配合达到减排目标。

确立碳会计披露准则的目的是规范碳信息披露, 从源头上明确企业碳排放对气候造成污染的影响。在国内, 企业、政府和民众是碳信息的披露和使用者, 企业作为排污单位, 应当出具相关报告来反映当前企业的资源能效和排污情况, 相关的财报披露碳信息的方式大体可分为两类, 即财务类和非财务类。财务类以环保项目投入、环境治理成本、应交相关税费、政策补贴居多, 因为财务类披露的优点是以表格的形式显现, 可以直观看出企业对环境方面的投资。缺点是易变动, 不能保证企业提供信息的真实性, 而且无法得知企业对哪些项目进行了投资, 进度和效果都无法从数据中看出。非财务类披露主要是以环保管理体系、环境绩效、审计鉴定、污染排放量居多。非财务披露多以文字形式呈现, 多数企业的碳信息以文字说明为主, 没有附加具体的专项指标披露, 大多是流水形式, 国家在这方面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2 环境投资对企业的影响

首先, 对当期财务的影响。环境投入在前期会一次性支出大笔费用, 对中小型企业来说存在很多的问题, 可能会导致企业短期内资金流转不畅、当期利润下降、一些股票类指标数据下降。如果信息披露不及时, 还可能引起股东不满。这笔投资消耗了企业一部分的税前利润, 有些企业为了追求最大利润[3], 会尽量减少这部分投入。很少有小型企业会主动去顺应环境形势, 加大投入。尤其是小型污染性企业, 缺乏社会环境责任意识。

国家会相继出台和完善碳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制定相关法律, 在促进企业环境投资方面也必定会有更大力度和更多方面的优惠制度, 相当于给企业减轻了财务负担。

其次, 对投资者的影响。企业对环境的投资能显示出企业在环保方面的社会责任感, 也在一定程度上博取了投资者的好感, 投资者大多会对有一定规模的环境投资企业持积极态度, 会增加对企业的关注度。

最后, 对企业社会形象的影响。相比其他没有环境投入目标的企业, 政府在补助和税收方面对环境投资企业会有优惠政策, 彰显企业的先进性。在公众眼中也能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易形成口碑效应, 在以后的经营交易上获取更多的客户资源, 占据交易主动权, 更有利于企业的运营和资金周转。从投资者角度来分析, 投资者不会轻易撤资, 这对中小企业更有利, 保证了企业资金来源。企业积极的社会形象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对后续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

3 碳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 随着国家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碳会计信息披露得到了更多企业的重视, 但在具体披露过程中, 无论是资金技术实力强大的500强企业还是中小型上市公司, 都面临着披露内容规范性、披露主体重视性、法律制度完善性以及理论知识实用性等诸多方面的挑战。

3.1 碳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缺乏规范性

我国虽然在很早以前就开始探索低碳信息领域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碳会计”这一理念, 但一直没有形成规范的体系。相比而言, 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披露制度, 对披露科目进行科学分类, 定期公开年报中要求的信息。目前, 我国的碳会计记录和披露仍然采用传统的会计计量方式, 对于固定资产、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及政府专项应用款等涉及到低碳内容的科目, 没有与传统科目进行分离, 并且各类涉及低碳核算的科目之间也缺乏清晰科学的划分。

3.2 企业缺乏环保意识, 对碳会计信息披露的认识不足

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碳会计披露体系, 因此绝大多数企业在进行碳会计披露时, 往往只抓住了外延概念, 仅从企业整体考虑, 缺乏对报表中具体项目的分析。

相比之下, 国际上一些知名公司会积极进行对外交流, 在交流中抓住各种有利机会, 对碳信息进行全面分析, 最大程度地挖掘碳信息所反映的企业经营问题, 发挥碳会计披露的指导作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环保意识, 对碳会计信息披露对企业持续发展的认识不够充分。

3.3 碳会计信息披露缺少法定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虽然我国早在2010年就发布了“披露指南”, 但正式的法律条文至今尚未落地, 依然停留在“征求意见稿”阶段。相关法律和政策指导的缺失导致了披露信息不全面、披露方式不规范, 使用者无法获取全方位信息, 降低了企业对推行碳会计披露的积极性。同时,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使政府很难对企业披露主体进行有效监督。监管混乱, 对于披露的碳会计信息无法考核其真实性及正确性, 对于表现良好的企业不能及时给予奖励, 对于态度消极的企业也无法及时进行督促监督, 严重阻碍了披露工作的进行。

3.4 碳会计信息披露技术缺乏实用性, 理论研究有待深入创新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 我国的碳会计披露理论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知识技术大多停留在概念外延及书面上, 缺乏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和应用性。理论研究成果无法实际应用到现实案例中, 也是碳会计信息披露面临的巨大挑战。

4 提高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对策

要想解决碳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就要规范披露内容, 建立完善的披露体系, 推动其朝着实用性、科学性和客观性方向发展, 也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针对目前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建立标准化的碳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构建评价考核统一标准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工业生产所排放的温室气体越来越多, 碳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因此, 我们应尽快建立标准的碳会计披露制度, 统一考核标准, 根据利益主体的诉求, 全方位研究碳信息, 为使用者提供全面、真实、科学的信息,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披露制度要吸收国外优秀经验制度, 还要蕴含中国特色, 符合我国具体国情。

我国的股份制企业和上市公司需要定期公开年报并且投资方案较多, 也更易监管, 可以推动其率先进行碳信息披露, 逐步提高社会公众对碳会计信息披露的信心。

4.2 掌握碳会计信息披露知识, 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部分公民环保意识薄弱, 碳信息披露可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但企业对此认识不够深刻, 这些都使碳披露难以发挥其对经营管理的指导作用。这就需要社会广泛宣传低碳经济理念, 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进而逐步上升到企业管理层面, 使管理者提高环保责任意识, 加大对碳信息的重视。通过学习, 掌握必要的碳披露知识, 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3 完善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 加强国家监督管理

立法部门要加快完善相关法律, 科学立法, 使碳披露有法可依, 同时要提升有关部门的监督力度。相关部门也要尽快完善会计准则, 使企业的碳披露更加制度化、标准化。借助法律强制力, 加快碳披露制度发展。有关部门可以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碳会计体系, 同时结合我国国情, 形成符合中国法律体系的碳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监管部门应针对法律法规, 制定出一套以碳会计信息披露系统为基础的监管体系, 及时监督企业的碳会计信息披露情况。对碳信息披露不及时或消极披露碳信息的企业, 要制定一套奖惩体系, 明确责任, 加大对碳会计信息的重视, 将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与信誉关联, 对企业未来的经营形成一定影响。

4.4 深入研究碳会计信息披露理论, 提高技术的实用性

我国的碳信息披露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要结合经济发展的时代特点, 充分借鉴国外碳会计研究的优秀理论成果, 全面理解碳会计制度。从多角度分析碳信息的归类分配方式, 找出有决定性的碳信息分类项目, 深入探究碳披露知识, 结合具体国情不断创新,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会计制度, 使碳披露具有可操作性。

摘要:从我国碳会计披露现状入手, 以企业为主, 找出了碳会计披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企业环境治理投资对企业的多方面影响, 给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碳信息,环境资产,财报披露

参考文献

[1] 张彩平.国际碳信息披露及对我国的启示[J].财会与金融, 2010 (3) :77-80.

[2] 王丹.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 2013 (2) :196-197.

[3] 黄锦鸿.我国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披露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015.

上一篇:浅谈如何发挥制造型企业文化营销功能下一篇:对非法证据排除的总结与设想——以近三年来批捕工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