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改变教法——浅议职高语文教学方法改革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据调查, 当前职高学生大多语文能力不强, 究其原因主要是学习兴趣不高, 学习习惯不好, 学习方法较差。语文是职高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 培养实践能力的基础。因此, 改革职高语文教学方法迫在眉睫。

1 落后的教学观念需要引起我们积极的反思

职高阶段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 为他们今后的继续学习和终生学习奠定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需求量的加大, 随着职高学生就业形势的好转及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 人们对职高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近年来, 尽管职高的语文教学经过不断改革, 但由于诸多原因, 却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主要在教学观念落后。

一是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正如马克思所言:“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 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一样, 应试教育观念像一个毒瘤影响职教肌体健康发育, 一些职高语文教师, 片面强调语文课的工具性, 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 以老师的教替代学生的学,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变成知识的单向灌输, 变成枯燥的纯技术训练, 致使语文教学脱离社会生活, 脱离职高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 滋生了学生对语文的轻视和厌学情绪。

二是教师缺乏时代的紧迫感。职业高中不同于普通高中, 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差异性越来越大, 学生入学的起点较低。很多学生语文学习习惯不够好, 语文基础较薄弱, 语文素养不够高。进入职高后, 有的学生片面地认为, 职高只要专业技能好, 其它科目无所谓, 部分学生家长也持这一观点, 由此学生更加放松对语文的学习。客观地说, 职高基本上没有升学压力, 培养目标也不同于普高, 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的紧迫感不强, 当然, 有的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也就产生了轻易地应付了之的思想。

三是没有合理的体制和机制作保障。一些职高缺少竞争体制和机制, 教师参加教研、教改的积极性不高, 学术氛围不浓, 专业课与文化课不协调。有的职高教学考核是根据量的多少来分配奖金, 质的好坏只占很少一部分, 结果是上好上坏一个样, 难以调动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尽管某些学校选择了一些针对性的课题进行研究, 但真正参与的教师不多, 即便是进行研究, 也不是为了解决问题, 而是当作一项任务, 为研究而研究。职高学校的体制不改革, 转变教学观念无异于痴人说梦。

四是语文课受到重视的程度不够。中等职业学校固有的重专业课轻文化课的思想一时很难消除。有关部门仍然对职高文化课重视不够, 包括职高学校文化课教师自身也忽视文化课的教学, 这些都不利于教师转变观念。教研机构对抓职高学校文化课研究的力度不够, 职高学校文化课教研活动普遍偏少, 对广大职高学校教师进行进修培训的机会更少。有的职高语文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一无所知, 相当一部分从未见过新课标, 何谈用新理念来指导教学行为。

五是语文教师教学改革的意识不强。目前在职高语文课堂教学中, 普遍是教师讲学生听, 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 重传授轻探究, 重结论轻过程, 重共性轻差异, 重独立轻合作, 重认知轻情感, 重课内轻课外, 重智育轻德育, 高耗费低效率等传统课堂教学固有的弊端依然存在, 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与新一轮课程改革极不相称。职高语文教学要适应时代进步、课程改革、职教发展及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 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2 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深化职高语文教学改革

根据职高本身的特点,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 职高学生迫切需要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强调语文实践、创业精神、创新意识。鉴此, 我认为, 职高语文教师应该树立以下几种理念:

首先, 教育民主理念。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 “教育, 应充满民主精神, 教师要重视师生关系, 并确立民主师生关系”。新课程标准也提出, “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 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在教学中, 师生是一种交往过程,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局外人。作为主动参与者,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师生关系是和谐的。而传统教学, 只关注教师的教, 不管学生的身心基础, 不管学生的学;只关注书本知识的传授, 不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中, 师生关系是不民主、不平等的。所以, 必须转变教师角色意识, 找准角色定位。从知识的灌输者转换为学习的引导者, 从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平等的交流者, 从单向的传授者转换为互动的合作者。

其次, 学生发展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 这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思想和行动口号。“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的着眼点是学生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根本, 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崇高目标, 并以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为标准, 重新审视教育教学策略, 重新设计教学目标和教育要求, 创建有利于学生在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机制。

第三, 回归生活理念。“生活即课程”,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回归生活理念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回归生活的课程在目标上意味着要培养学会生存的人, 即会做事、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人。语文教学, 要确立“大语文观”, 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 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运用知识, 并积极地观察自然、了解社会、思考人生, 充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生活是语文教学永远的内容, 语文课本也是生活内容的载体, 但是其内容有很大的局限, 反映生活的面太窄。因此, 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要把生活的内容尽可能地引进课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拓展教材内容, 以生活内容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和素材。

第四, 创新教育理念。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 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也就是说没有创新意识的教师, 就没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语文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部分则非常鲜明地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发而富有创新活力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要树立教育创新理念。要进行教育创新, 首要的是自己必须富有创新精神, 新课程也为语文教师的创新提供了条件。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根本的区别在于, 一个以知识为本, 一个以人的发展为本。我们一定要破除旧的教育观念、走创新教育之路, 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创新意识, 改变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与方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改革教学方法努力培养职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职高语文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师除了自身转变教学观念外, 还应提高学生对学习语文的认识, 加强学法指导, 使学生通过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体会到成功和收获的喜悦, 并使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渴求持久。加强学法指导, 就是要针对职高学生的特点, 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教学思想。而根据职高语文教材的内容和“知识、能力、素质”三项目标及新课标要求, 职高语文的学法可分为“三步曲”。

第一步, 识记。识记的内涵是对基础知识的认识、接受、掌握和积累。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识记。如职高语文第一册是以选段为主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较系统的写作基础知识。什么是叙述、描写、议论;什么是记叙文六要素;什么是论证;什么是说明方法、修辞方法等等, 都要让学生通过对这些文段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去认识、体味、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不可否认, 有关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要在认知、理解的基础上消化、吸收、成为自体知识结构的构成部分。“识”了就要记, 要让学生认识到这是学习的初级阶段, 基础知识应知应会应记, 建立“仓库”, 积累知识。要让学生学会积累, 养成积累的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 特别要增强学生收集、选择信息、资料的能力。

第二步, 识别。识别是引导、训练学生阅读、分析、理解、鉴别、正确判断、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从获取知识到形成能力, 从学会到会学, 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究知识, 学会学习, 这是一个从“知”到“思”的过程。要认真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 实行启发式教学,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展开争论,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及个性的发挥。让学生不仅要能迅速抓住一般规律性的东西。如分析一篇说明文, 就能识别其结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分析议论文, 能抓住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分析记叙文, 能抓住中心思想、文章结构、表达、叙述方式、修辞方法等。从识记到识别, 是从“仓库型”过渡到“智能型”的过程, 突出了《职高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注重基础, 强化能力”的原则。

第三步, 识用。所谓识用就是会用, 能学以致用, 这是从理论到实践、模仿到创造的过程。要使学生会运用已学会的知识、技能, 而且能大胆发挥、创新, 敢于别出心裁, 标新立异。如写议论文, 首先让学生懂得基本写法, 如三段论基本模式、论题、论点的提出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等一般规律, 然后再推荐扩读一些独具个性特色的文章, 扩展眼界, 使其领悟到“文章有法而无定法”, 让学生敢于创新, 展示自我, 写出独具个性的文章来。

只要我们解放思想, 潜心研究, 开拓进取, 大胆创新, 深入推进职高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 就一定能够提高职高语文教学质量, 培养出一大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

摘要:职高学生语文能力不强, 改革教学方法迫在眉睫。一、落后的教学观念需要引起我们积极的反思。二、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深化职高语文教学改革。三、改革教学方法努力培养职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反思,树立正确理念,培养语文能力

上一篇:窄马路密路网的合理性研究下一篇: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