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全局观念

2024-06-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树立全局观念(通用11篇)

树立全局观念 篇1

六日,在集团公司的提倡下,*支会党支部书记***组织我们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了《简论**的全局意识》一文,通过报社评论员文章让我们全体党员回顾了**的发展史和全局意识的重要性,同时让我们也进一步认识到全局意识是企业发展的制胜法宝。

全局意识‘人人一小步,企业一大步’只有全体员工提高对全局观念的认识,在工作中识大体,顾全局,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将全局意识贯穿入工作的始终。针对如何提高全局意识,让全局意识达到更高境界,支会党员进行座谈和讨论;

***:全局意识这句话给我们的感觉是一句较宏观的话题,其实在我们工作的每一个小细节中无所不在,**在50年发展的艰辛历程中一直以效益为中心,全局意识为主导,杜绝工作中的‘各自为政’思想,完善团队建设,多方位的提高企业凝聚力,提升我们**的职业精神,发挥我们党员的带头作用。

***:全局意识是不能直接单独看到,只能从我们在工作和管理的过程中体现出来。要让全员增强全局意识,我们作为一名管理人员要抓好员工全局观念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树立员工的团队精神。

***:全局意识的执行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工作的效果和企业发展的兴衰,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起着积极的带头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应以全局为重,增强服务工作的主动性,提高全局意识,解决员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加强员工思想的沟通,构建一只和蔼有全局观念的员工团队。

***:在工作中努力提高服务全局的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工作积极性、牢固树立和强化全局意识及管理意识。

树立全局观念 篇2

一、影响诗歌创作的客观因素

1. 诗歌创作受到时代因素的影响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解读古代诗歌的思想内涵。因而, 在分析诗歌时我们要做到回到相应的时代。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说“观其时文, 雅好慷慨, 良由世积乱离, 风衰俗怨, 并志深而笔长, 梗概而多气也。”《明诗》篇也说“慷慨以任气, 磊落以使才, 造怀指事, 不求纤密之巧; 驱词逐貌, 唯取昭晰之能。”说明文学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社会生活、时代的产物。动荡的时代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激情与素材, 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 赋到沧桑句便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可见时代因素对于诗人的诗歌创作很有影响, 因而, 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应该关注时代因素对于诗歌的影响, 向学生阐释时代背景。以人教版教材曹操的《短歌行》为例, 这首诗创作于建安十三年, 赤壁之战战败后, 曹操虽败, 但不灰心, 仍要招贤纳士, 壮大力量, 再图进取。这首诗正是通过宴宾的歌辞, 抒写他渴望通过招贤纳才来实现统一天下的抱负。教师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 应给学生讲述这段历史, 分析当时的情况。曹操在建安这一战乱频发的年代可以说是大展宏图, 形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 结束了中原地区持续20 年之久的战乱。曹操军队可以说是气势如虹, 但却在赤壁之战中战败, 对于曹操来说这是莫大的羞辱, 冷静善战的曹操深知人才的重要性, 因而才有了这首求才纳贤的诗。教师在教学中将曹操之前的勇猛无敌与如今的颓败形成对比, 可以更加凸显出当时战败的焦灼现状, 人才的异常贫乏。在诗歌教学中, 教师若不阐释这一历史背景, 学生很难深刻地理解诗歌的含义以及曹操作诗的意图。教师向学生介绍当时的紧急战况, 三足鼎立的局势对于想要统一天下的曹操来说是不能容忍的事实, 学生便可以顺理成章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而且会印象深刻。

2. 诗歌创作受地域因素的影响

某一地域的诗歌往往具有该地域特有的色彩, 诗人的创作多少会受到地域因素影响。《管子·水地》中说到“齐之水道躁而复, 故民贪粗而好勇; 楚之淖弱而清, 故民闲易而好正。”意思是一方水土形成一方人的气质。同样不同的地域环境, 对于诗人的性格、气质、喜好的影响自然不同, 其作品上也必有地域的特征。茅盾在《文学与人生》中说“不是某种环境之下的, 必不能写出那种环境; 在那种环境之下的, 必不能跳出了那种环境, 去描写出别种来。”人教版教材选用了杜甫的诗歌, 他的诗作就呈现出这样的特点。杜甫一生游历了许多地域, 现存的诗歌映射着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 如《望岳》中“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描写了泰山的神奇壮美, 巍峨高耸。另外选入人教版教材的杜甫《秋兴八首》创作于诗人流落夔州, 夔州的山水险绝, 对诗人的创作产生影响。《秋兴八首》其一中写到“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对于当地自然景观的描写, 也是由于夔州的山峰险峻, 水流汹涌, 诗人触景生情, 才产生了对于家国的忧思。另外《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幕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也是创作于夔州, 那里秋风肆虐, 波涛汹涌, 自然景色凋敝萧条, 年迈却壮志难酬的诗人被秋季的悲凉所感染, 因景生情, 才有了这一传世名作, 可见在分析诗歌时考虑地域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 教师时常向学生提及“触景生情”这句话, 这正是看重地域因素对于诗歌创作影响的一种表现。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说一句“触景生情”, 而不具体分析诗人受到“哪里的景、什么样的景”的触动, 教师应具体地向学生介绍地域特点, 由分析地域特点上升到分析诗人的情感。教师不能将“触景生情”变成套话, 应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地域特点即景对于诗人创作的触动, 真正理解“触景生情”的含义。

3. 诗歌创作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

文学史上各位大家的创作并不是空中楼阁, 几乎都存在对于前人的借鉴, 教师应该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如人教版教材选用了柳永以及苏轼的诗词, 苏轼与柳永同是北宋文坛上的代表诗人。柳永的创作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达到“凡有井水饮处, 即能歌柳词”的地步。处于其后期的苏轼不可能完全不受其影响。实际上, 苏轼的词在很多方面都受到柳永的影响, 柳永一直怀有积极入仕的志向, 但他追求浪漫放诞生活的性格又使得他仕途坎坷, 屡遭贬黜, 因而他的许多词都表现了他对功名的追求和仕途失意的慨叹。苏轼也因“乌台诗案”被贬, 两个人的境遇相似, 人教版教材选用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描写的“乱世穿空, 惊涛拍案, 卷起千堆雪。”与柳永的《双声子》中的景象极为相似, 均有“江山如画”“惊涛拍岸”的雄浑景象, 这正体现出了苏轼诗对于柳永诗在一定程度上的继承。其实两位诗人的创作存在着相似, 只是成名作的风格相差甚远, 形成了豪放派与婉约派两种风格差异较大的诗作流派。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 在教师的讲授下, 学生会获得这样的信息: 柳永词风婉约, 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这样的信息被学生铭记后, 有时学生会误以为豪放派的苏轼只会写豪放大气的诗作, 导致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苏轼其他风格的诗作时会产生疑惑。如果教师在教学时阐释出苏轼在创作中某种程度上存在对于柳永词的借鉴, 学生就会理解豪放派诗人也并不是仅仅创作豪放之词。学生可以看到各位伟大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联系, 诗人创作存在对于前人的借鉴, 学生可以用更全面而客观的视角来解读诗人的名篇。

二、影响诗歌创作的主观因素

研究诗歌的一种方法“知人论世”正是对于影响诗歌创作的主观因素的关注。教师在教学中最不能忽视的就是主观因素对于诗人创作的影响。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诗人, 诗风各异, 某种程度上就是诗人的主观因素发挥着作用。同处于唐代的李白与杜甫, 李白诗风浪漫, 而杜甫诗歌则沉郁顿挫。以李白《将进酒》为例,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这首诗创作于李白被奸人所害, 政治仕途面临波折, 但是诗人对自己充满自信, 孤高自傲, 纵情享乐。体现出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 洒脱豪迈。而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该诗创作于作者仕途不顺, 流落奉节时。全诗弥漫着萧索、悲苦的氛围。体现出了杜甫沉郁的性格。同样的境遇, 但李白与杜甫的创作风格却截然不同, 这正是二者性格差异的体现, 也就是“文如其人”。陶渊明《归园田居》中“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表现其对于田园的热爱、贪恋。面对黑暗的官场, 陶渊明也没有为不得志而苦闷彷徨, 而是选择投入田园, 享受恬淡的生活, 这也正是陶渊明释然、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性格的体现。不同诗人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因而教师在诗歌教学时, 应该关注诗人的主观因素对于诗歌风格的影响, 带领学生分析诗人的性格特点, 这样分析诗歌风格时也就顺理成章了, 学生也更容易理解诗歌的含义, 对于诗人风格的认知也会更加客观、理性。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将几位诗作放在一起作对比, 这样更能凸显出诗人的不同风格与特点。

总之, 诗人的诗歌创作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双重影响。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诗作并不是无根据产生的, 都受时代、地域、文学继承以及诗人主观情感等因素影响。珍贵的诗作流传下来, 应该认真对待, 不能随意解读。因而, 高中语文教师在分析诗歌时应树立全局观念, 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考虑。抓住影响诗歌的主、客观因素, 全面考虑, 不能忽视了诗人创作的真正意图与情感, 以今人的意图揣测诗人的情感。教师应自己先树立全面分析诗歌的意识, 然后引导学生树立全局观念去分析诗歌。一直以来学者在诗歌教学中都强调情感的体会, 但诗歌是精炼的艺术, 有时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诗歌的内涵, 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此时, 教师站在主、客观的视角下, 深入理解诗歌, 然后将影响诗歌的时代、地域、文学传统以及主观因素的相关信息传达给学生, 逐步引导学生思考, 这也就真正达到了诗歌教学的目的, 促进了学生体会诗中情感。但并不是所有的因素都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时教师可以考虑哪些是主导因素, 哪些是辅助因素, 由教师斟酌向学生讲解。教师需要向学生讲授这种综合观念, 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诗歌内涵, 不能狭隘地认为诗歌是由单方面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如李清照《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舟, 载不动许多愁。”这首诗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时, 就要考虑当时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诗人国破人亡、背井离乡。另外也需要考虑李清照诗风婉约细腻的特点。如此综合考虑, 学生才可深刻、全面地理解这首诗。

参考文献

[1]刘跃进, 王莉.三曹[M].北京:中华书局, 2010.

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改革 篇3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一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坚持长短结合,既立足当前“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又着眼长远建立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体制保障,既抓改革方案的研究制定,又加大已出台改革的落实力度,推出了一批有力度有分量的改革成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坚持不懈去产能,坚持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钢铁去产能4500万吨、煤炭去产能2.5亿吨的年度任务总体提前完成。因城施策去库存,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有效释放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住房需求,房地产去库存取得明显效果,1—9月全国商品住宅可售面积净减少2.1亿平方米,其中三四线城市净减少1.4亿平方米。积极稳妥去杠杆,通过市场化债转股等途径降低企业杠杆率,10月末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6.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多措并举降成本,营改增、降利率、降电价等政策有效落地,10月末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85.73元,同比降低0.13元,单位成本继续降低。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6.06%,同比上升0.24个百分点。突出重点补短板,瞄准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力,提高投资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扶贫、农业、水利、生态、教育等领域投资增速均超过20%。

“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力。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新取消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及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开始实施,从源头上防止排除和限制市场竞争。“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稳步推行,市场监管体系更加完备。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加快落实,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推动电力、盐业、石油天然气等行业改革。推动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价格改革迈出新步伐,大幅减少中央与地方政府定价项目,推进资源税等价格机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改善企业投资管理和服务。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推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迈出新步伐,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等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形成了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开展跨地区环保机构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试点,编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

改革试点先行示范作用进一步发挥。深入推进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结有分量、可复制的经验,加大推广力度。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各项试点有序展开。电力体制改革第一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启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系统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和中小城市试点形成了一批新经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取得积极进展,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稳步进行。扩大自贸试验区试点,各項改革探索继续深化,又面向全国复制推广了一批经验。

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进一步显现。一系列改革举措的落实,不断为市场主体减负助力,改善了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激发了社会创新创业热情,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了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1211.9万户,同比增长13.7%,平均每天新登记超过4万户。新登记企业401万户,同比增长27%,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46万户。主要经济指标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城乡就业增加、消费物价稳定、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明显增强。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67万人,提前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4.04%,保持在较低水平,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3%,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势头。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对做好经济体制改革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为改革工作提供了根本保障。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次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创新政府资源配置方式、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密集推出,改革多层次统筹协调机制不断健全,为凝聚改革共识、激发改革动力创造了良好条件。

以重点改革带动全局整体突破,形成了改革的累积效应。坚持稳中求进、大胆突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金融改革、价格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发力,电力、盐业、石油天然气、林场林区等重点行业改革稳扎稳打,混合所有制改革、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改革积极突破,带动面上改革逐步深入。

更加注重从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中寻找改革的切入点。坚持以改革提升发展动力和增进人民福祉,比如,在电力改革中积极开展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在林场林区改革中全面落实天然林禁伐,积极推进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等,以改革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不断加强改革宣传和舆论引导,为顺利推进改革创造良好氛围。在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投融资体制、价格改革等工作中,通过主流媒体发布专题解读文章、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多种方式,对改革方案、配套政策、改革阶段性成效等进行积极主动宣传,为社会解疑释惑,营造出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多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改革重点难点深入研究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形成了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为决策部门提供了重要参考。在体改研究会精心组织下,中国改革论坛已经成功举办十三届,成为了深入研讨改革重大理论、推动改革实践的重要平台。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未有穷期,改革研究也没有终点。希望体改研究会继续发挥改革“智囊团”和“思想库”的重要作用,紧扣中国国情和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研究,提出更多真知灼见;期待本届中国改革论坛深入研讨、启发思想,形成更多有见地、可操作的政策建议,为全面深化改革再立新功!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篇4

编辑:admin 时间:2008-7-15 15:33:00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观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正式提出,并做出了明确部署,这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相对落后和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紧缺、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我国耕地、淡水、能源、铁矿石等重要战略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到1/3;水、土壤、大气等污染严重,主要污染指数已居世界前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等等。这种状况决定了我们必须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力争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实现既定发展目标。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两个基本问题:第一,要解决好资源短缺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当前,我国一些主要资源的进口依存度正在逐步提高,有些资源已超过50%,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把资源供给问题的解决完全寄托于国际市场将面临很大的风险。一是无法获得稳定的资源来源。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资源供应紧张的问题,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加紧对一些重要资源的争夺。在日益激烈的资源争夺战中,完全依托于国际市场很难保证资源的长期稳定供应。二是资源获取方式不合理。我国对国际资源的利用,基本上都是从国际市场上直接购买,资源的获取受国际价格的波动影响很大,如果石油等重要的资源价格普遍大幅上涨,将对中国经济运行安全产生很大影响。三是庞大的资源进口受运输能力的影响巨大,一旦遇有紧急情况,关键时期的资源运输问题很难得到解决。综上所述,中国资源安全问题的解决必须立足于国内。第二,要解决好环境污染使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以占世界15%的人口消耗了世界60%的能源和40%的矿产资源,可以说这是建立在对能源和资源高投入、高消耗基础上的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但中国不能按照这种模式实现工业化。因为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结构较差,别的国家能够发展到人均8000美元到10000美元时解决环境问题,但我们在人均2000美元时环境危机已提前来到。因此,我们必须走出一条边发展边治理的新路,而建设生态文明是这种新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道,构成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政治保障、精神支撑和生态条件。但当前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却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一是导致大量的环境纠纷。目前全国每年发生几万起资源环境纠纷,每年以30%的速度在递增,有些纠纷还导致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二是引发了严重的人体健康问题。目前,水污染使农村3亿多人口喝不到符合标准的干净水,空气污染使城市4亿多人口呼吸不到符合标准的新鲜空气,每年有1500万人因此患上各种呼吸道疾病,而像甘肃的血铅中毒等事件更是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影响社会稳定。三是引发环境公平问题。如:城乡不公平、区域不公平、人群不公平等,环境不公必然促成社会不公,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有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建设生态文明是营造良好国际发展环境的需要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高达70%左右,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对国内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却对营造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带来了较大影响。一是能源、资源问题成为了当今“中国威胁论”的主要由来之一。西方国家认为,中国如果仍然走西方国家曾经走过的传统工业化的老路,必将对世界资源和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他们推断,中国必然会插手全球资源开发,为保护资源能源通道必然会发展国防力量,特别是海军,必然会卷入一些地区的政治问题,这便是“中国威胁论”的主要由来之一。因此,对中国来说,实现“和平崛起”还不够,必须实现“绿色和平崛起”。二是中国环境问题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如:韩国、日本认为他们国家的沙尘暴主要来源于蒙古和中国,而落在他们头上的酸雨50%来源于中国,东南亚一些国家认为我国在上游修水电站破坏了他们的生态,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尼认为我们的造纸业毁坏了他们的原始森林,美国则认为我们10年内会成为他们西海岸的主要污染源。世界各国普遍关心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在二氧化碳排放上,美国现在是世界第一,我国是第二,但如果我国不改变目前的能源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5年内我们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虽然这些说法或名不副实,或夸大其辞,但也提醒我们,不能成为国际环境问题的众矢之的。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赢得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

综上所述,必须在全党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生态条件。

作者:张 艳

读书笔记--树立法制观念 篇5

-----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心得

从社会学角度讲,我国正在融入法制社会,对置身于未来社会的任何一个人,都是无法摆脱法律而生存的。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构建,所有市场主体都得遵循统一的规则或制度,在这种高度规则化的社会里,“法制手段”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现实社会关系中。这就意味着,从个体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到丰功伟业之创造,均离不开一定的法律知识或法律技能。当我们以审思发展和关注生活的态度来判断实践视域时,自然会发现,必备的法律素养,已成为现代市民特别是青年学生们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

公民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法律意识,才能使守法由国家力量的外在强制转化为公民对法律的权威的认同,从而使公民严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充分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会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自觉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能够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然而,中国国民的法律意识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群众,对法律一无所知,因此,普及法律迫在眉睫,创建一个和谐的法制社会更需要全民拥有良好的法律素养。

在中国,要普及法律,应该从小学生抓起,从小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在二十一世纪,我们国家的法律制度是现代的,而我们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却是传统的,像这样,制度与观念的脱节,造成了我们今天法制建设不健全的状态。想要根治这一切,就应该从观念上让人们进入到现代,让人们的法制观念真正的从传统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只有这样,我们的法制建设才有希望。中小学生由于没有传统的法制观念的积累,可以更快地接受现代的法制观念,因此,中小学教育是实施法制教育的最佳阶段。但是,中小学法制教育也会出现一些严重的问题。首先,现在的中小学生,深受应试教育的冲击,老师们往往为了应付升学考试而忽略了思想道德的教育,法制教育的方针并没有很好的贯彻执行;其次,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师资存在严重的问题,现在从事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老师很少有受过系统专业的法律教育的,他们自身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也不容乐观,像这样连自己都没有正确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又怎能培养出有正确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学生来呢?

然而,幸运的是,在党中央的大力推动下,刮起了一波又一波普法宣传的东风。从“一五”普法到“五五”普法,我们看到了社会为中小学法制教育创造了一个优良的社会大环境,在这个大环境里,中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途径与法律亲密接触,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教育部门要将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让法制教育在中小学教育方针中固定下来,借素质教育的东风扭转不利局面。其次,要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有专业法律知识的人员,引导学生们从小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加快完成中国的法制化进程。

普及法律的另一个重点是农民阶层。众所周知,农民阶层占据了中国将近70%的人口,而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在农村普及法律是加快中国法制化建设的重点之一。领导干部既是公民的一部分,又是其他公民学法用法的领导者、组织者。尤其在农村,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及其重要。首先要抓住关键环节,促使领导干部学法向纵深发展,其次,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制化管理水平。从这两个方面展开,让领导干部在农民学习法律的进程中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

但是,法律知识的充实还是在基层,只有将普法宣传深入到群众中去,有针对性地宣传,在农民群众中重点宣传与公民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时宣传涉及农民工作、劳动、生活的新法律法规,让农民群众实时了解我国的法制动向。在农村设立法律援助机构和纠纷调解机构,让广大农民切身感受到法律的优势,以更快地实现村民自治。当然,与其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普法宣传中,更要注重农民群众运用法律的能力和水平,使农民真正树立起良好的法制观念,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

树立正确观念作文600字 篇6

作为即将成为大人的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们现在还没有独立经济能力,无法做到经济独立,吃的用的穿的几乎来自于父母,钱都是父母的血汗钱,是他们辛辛苦苦挣得的,我们不应该用来不必要的海吃海喝,买一些不必要的奢侈品,例如每到周六周末就和小姐妹出去逛街消费,买很多新衣服,这是不必要的消费。我们应该注重商品的实用性,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合理的消费自己的零花钱,适当的使用父母给的生活费,懂得这些钱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该合理使用。

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我们应当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要有自己的三观,和判断是非的标准,不能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随便听取别人的意见。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要有自己的是非观念,在正确判断是非后坚守人格,不做自己认为是错误的`事情,知行合一,正确的事情要积极去做,错误的事情要避免,即使是做了,也要知错并改正。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要懂得做什么事情是值得,是有价值的,供自己单纯享乐的事情,或许在短暂时间内让我们放松,获得暂时的愉悦,但是从本质上讲是没有价值的。我们要尽量做能提升自己,帮助他人的事情。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不是让自己获得短暂享乐的事情,而是对自身有益或者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我们可以抽出自己的课余时间,去锻炼身体,这是提升自己,我们还可以去帮助他人,这样是有益他人,我们还可以去做工艺服务活动,去做社区服务,或者做志愿者,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是奉献社会。

树立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 篇7

一、法治思维的概念

具体地说, 就是以合法性为前提和基础, 以追求公平正义为目标, 按照法律逻辑和法律价值观来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模式。

作为体行政主体而言, 在具体工作中, 必须首先树立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理念, 这是树立在法治理念的基础, 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遇到的问题或要处理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判断、调查、总结、评估, 最后形成结论、决定的思想认识活动与过程。

二、法治思维的发展阶段

具体地说, 法治思维主要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一) 认知判断阶段

也就是运用法治的概念及原理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识并得出初步的判断的阶段。就是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对社会中的一些行为或现象得出是否合法的判断, 例如酒后驾车是不是违法行为。这个阶段的法治思维, 是普通社会成员都可以做到的。

(二) 逻辑推理阶段

就是运用法治原则、规范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 根据自己对法律认知程度得出结论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思维是以通过法律解决个案为主要特征。执行法律职业者的思维多为这一层次。比如, 公安机关办案要求程序合法、适用法律要合法。在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中, 我们也要求程序要合法、要依法征收。

(三) 综合决策阶段

就是在前面所提以的法律性的认知、判断、分析和推理的基础上, 还需要结合自身的其他因素, 进行衡量, 作出符合法治要求的决策判断。

三、树立法治思维, 增强法治观念的途径

(一) 坚定信仰

2012年, 大家可能看过一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信仰》。这部纪录片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中涌现出的很多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 阐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去年纪念党的七一活动, 中央电视台披露, 从1921年到1949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中, 其中牺牲的烈士有名可查的达到了370万人, 这在世界革命历史中也是很难找到的。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 为了坚守自己的信仰, 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能够做到这一点, 就是因为信仰的存在。

在和平时期, 已经不用再经历血雨腥风的考验。但是, 和平时期, 面对物质利益的诱惑, 仍然需要我们坚定信仰。特别是要清醒的认识西方普世价值的侵蚀, 认识到和平演变的阴霾依然笼罩在我们周围。这一点, 在群众路线教育的党课上, 我们已经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今天不作为重点。

(二) 严明规矩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中国古代在治国理政方面, 首先是礼治, 后有德治, 再有法治。礼治、德治主要是一些不成文、约定俗成的规矩, 约束法律框架意外的人的行为。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 没有这些繁琐的礼仪规定, 但还是讲规矩的。一个人, 没有规矩, 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一个拥有87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 没有纪律和规矩, 就注定成为一盘散沙。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调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党的政治规矩并不是指某一条具体的规矩, 而是对党员干部政治标准的总体要求, 是对党员干部政治坚守的总体概括, 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可以说各行各业各类组织团体都有自己的规矩, 我们既不能破坏规矩, 也不能不守规矩。要达到这个目的, 不仅需要一套严密的组织体系, 需要全党成员的高度自觉, 也需要制度约束—这就是纪律和规矩的作用。

(三) 严守法律

在依法治国大方针确定之下, 作为党员干部如果不学法、不懂法, 有的甚至连一些基本法律常识都不清楚, 怎么可能做好党的各项工作。特别作为主要领导干部, 在学法方面必须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因为领导干部比普通党员拥有更多的资源条件和更大的影响力, 带头学习法律知识, 懂得法律的原则、原理和学法的价值、精神。通过学习, 知道法律授予了什么权力, 这些权力的边界在哪里, 权力行使的原则、程序是什么, 不依法行使权力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我们举个例子, 社会抚养费征收, 随着群众的法治意识增强, 社会抚养费确实存在征收难题, 过去可以抓人, 可以拆房子、搬家具、办学习班。现在, 必须依靠法律进行征收。

法治思维的养成特别是法治能力的提高, 关键靠实践。学法守法, 关键是要学会用法, 我们必须学会用法治理念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 注重用法治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作为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必须首先想到按照法律办事, 遵循法律规定;没有法律规定的, 遵循法治原则、法治原理。同时, 还要善于从个案中总结经验教训,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树立新观念,实现新转变 篇8

一、新课程改革中必须树立三个新观念

1.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观

教育的目的,是着眼于每一个“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和谐的发展。教育培养的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塑造知识的容器、培养“考试机器”。教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导航者。教师不仅要有教学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崇高的道德感召力、完美的人格吸引力。因此,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受到适当的教育和陶冶,使人人都能成为栋梁之材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的观念之一。

2.树立全新的师生观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团结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广大教师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塑造学生心灵与人品的双重任务,因此,更要树立这种新型师生观。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们成为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领路人。广大教师既要研究教法,也要研究学法,更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

3.确立全新的教学观

要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树立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要改变以往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轻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弊端,而应把书本当成培养能力的载体,把课堂变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自己“学会求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程改革中必须实现五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角色的转变意义重大。教师的职业观,要从做“教书匠”式的教师,向承担“作为一个教育家所应负的使命”转变。教师的价值观体现,要从拥有知识、传授知识,转向知识水平、道德情操与高尚人格的完善统一。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教师的责任观,要从为学生的升学负责,转变为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负责,要从为学生的学习、考试、升学作规划,转变为“为学生的一生作规划”。

2.课堂教学中心的转变

课堂中心要从培养学生增长知识到引导学生获取能力转变。随着现代传媒业的不断进步,知识的获取也越来越简单,现在通过各种媒体获取的知识占生活必需的绝大部分,某媒体调查显示的数据表明:在传统学习时间中学习到的知识在人生所有必须知识所占的比重不过5%左右。也就是说我们在学生时代学习到的知识在今后的生活中只占有相当小的比重。古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代教育把该精神给予了升华,教师既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教给学生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明确知识的来源,特别是要教给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教给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教学主导的转变

教学必须从灌输传授走向引导启发。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把课堂放手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求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进行引导和帮助,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了解知识的根源,知道知识的成因,懂得知识的应用,切实把知识的全过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加以完成,而教师只在研究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提示和说明,以帮助学生顺利的完成研究。要创设合理的学科情境,使课堂有较为浓厚的学科氛围,通过表演、多媒体展示、实验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谈论、研究,通过多种方式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4.课堂教学主体的转变

要不断地培养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科学规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认知知识、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而这些的根源就在于学生本身,所以我们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看学生是否达到了以上要求。教师的主导意识具备了,而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的强弱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所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活起来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动力。

5.课堂教学内容的转变

我们的教学内容要从枯燥乏味走向动态鲜活。课堂教学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程度上,而教学内容的鲜活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质量,所以变枯燥乏味的知识为动态鲜活的知识是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变单一的课本知识为综合的生活知识;变简单积累的增长方式为猜想反驳的发现方式;变学习单纯单一的知识为学习整体整合的联合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顾及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组织学生学习时,要找出和所学知识相关的其他内容,并将这些知识点加以串联和综合,使之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既能加深理解,又能把所学的内容升华为活用的内容,从而达到掌握的目的。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取知识,让课堂变革成为学生能力的增长点,真正的使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源动力。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篇9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教师!孩子是否能养成健全的人格,往往家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幸福的种类很多,可是悲剧往往都是有共性的——很多悲剧的产生都离不开童年的阴影,缺少爱的能力、怨天尤人、愤世嫉俗等人性缺陷都是悲剧产生的起源。可见父母教育孩子是一门多么重要的学问,当好一名称职的家长又是多么刻不容缓的事情,它具有创造全家幸福的重大意义。现如今什么都要凭证上岗,其实父母更需“执证”上岗,因为不负责的父母教出的孩子不仅会毁了一家的幸福,甚至会酿成社会的悲剧。做好家长难,当务之急就是必须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我们不仅要管孩子,还要管得有理、有法。“懂教育方法的管”才能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现在很多家庭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竞争激烈、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时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立足之地,甚至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急功近利,管得太死或者逼得太死,打着爱的旗号不管孩子是否愿意一厢情愿地将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孩子。这些家长往往热情有余、急功近利、缘木求鱼、本末倒置,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家庭教育理念一定要合乎规律,不能违背孩子成长规律,要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家长要开始改变自己的固有错误理念。

一、由“以智育人”转变为“以德育人”。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家长往往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无论孩子是否喜欢,不顾孩子的实际能力,一律强求,逼着孩子周末参加补习班,一天到晚死读书、读死书,注重学习原本无可厚非,只可惜过度看重,以为学习好就什么都好,对德的教育反倒弱化,觉得孩子有一些小缺点或者小毛病,现在还小,等孩子长大了自然而然就会有所改变。其实德才是人立足社会之根本,我们必须加大力度“以德育人”!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做个讲道德、讲规范的人。

二、由“家长制”转变为“民主制”

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我们家长不能因为自己年长就自以为是地对孩子合理的要求横加干涉。对待孩子的过错时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对孩子的辩解一概置之不理,不把孩子当个平等的人来看!野蛮的态度必然导致野蛮的孩子,专制的父母必然导致暴力的孩子。在平时的教育中,尽量俯下身子、低下头走进孩子的内心,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不合理,也请耐着性子了解,对症下药及时疏导!民主是教育必备的条件,没有民主就没有好的亲子关系,那教育必定是失败的!

三、由“经验型”转变为“学习型”。家长是最需要学习的,因为教育孩子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能仅仅凭经验来教育孩子。要知道任何一种经验都不是良药,能包治百病。教育孩子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地从书籍或者他人的经验中习得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他山之石可以功玉。”你遇到的难题或许别人已经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思想决定行动。思想正确,行动才能不至于有偏差。

从简历开始树立产品的观念 篇10

首先要跟大家说的方法是从简历的第一页开始。很多企业尤其是高薪职位的企业,通常会要求求职者填写一个表格,这个表格里面包括求职者的学习经历、工作经验等。

注意,这些都是企业要求的。而一个职位往往会收到500~1000份简历,那么人力资源部门会有多少时间来看这份简历呢?如果从500份中选出10个候选人,再从10个候选人中选出1个来,而这些工作都需要在一天的时间里决定。假设一天工作10个小时,一个小时要看50份,算上中间的休息时间,基本上是1分钟一份。当他看到很多简历都很类同的时候,还会1分钟一份吗?这绝对不可能,通常5秒钟、10秒钟一份就翻过去了,所以企业只有时间看第一页。在挑选候选人时,若没有一个明确的挑选标准,通常就只能看学历,比较硬性指标。

历史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 篇11

关键词 教师 树立 素质教育 观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对传统教育观念提出了史无前例的挑战。当今世界各国无不高度重视教育的改革,关注素质教育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就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近期党和政府正在对我国的教育进行中长期规划,更把素质教育提高到了战略发展的高度,认为素质教育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转型的成功与失败,更关系到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未来。然而,我国的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总体效果还不明显,“应试”教育还很有市场。因此,转变教育观念已成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历史教育的实施者历史教师以应当在当今经济大潮中适应社会发展,及时转变教育观念。

一、当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第一,社会对历史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将历史课程与自然学科相提并论,历史教育的价值,导致历史教育在教育领域中地位低下,特别是长期受到“ 应试教育”的影响。评价一个学生好坏,主要看分数的高低。这使得中考、高考成为学校教学的指挥棒,片面追求升学率、及格率成为各学校重视的指标。同时也使得各学科有了主科和副科之分,由此又令学生心目中认为历史、地理、生物等科是可有可无的。这样作为社会学科的历史科就被搁置冷落于一旁,导致很多历史教师因为肩无多大重任,从而缺少了奋斗的动力,至于业绩荣誉也无从谈起,这些令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感到极为的困惑与失落。

第二,历史学科的发展落后于其他学科,教育理论研究滞后和历史教学手段简单枯燥。旧的历史教学基本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上,即使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推行,农村初中学校配发了多媒体、VCD等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设备,但是数量上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再加上有些老师的认识不够使得这些有限的资源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严重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由此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者,历史课本的内容与数、理、化、外等各科相比较,在学科收益上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这就造成了众人对历史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而且对它的教学困难性也同样缺乏足够的认识。

第三,历史教育观念陈旧落后。从传统上来看,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习惯于“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以接受为主的教学方法。这样的历史教学,除了应付考试,没有任何用处,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人类的精神故乡,是人类生命力的水源头”。加上课堂上讲究“师道尊严”和“上下尊卑”,学生的个性被压抑,泯灭,潜能得不到开发,历史的魅力也就荡然无存了。

二、历史教师应该确立正确的历史教育思想

(一)历史教育究竟能贡献什么?历史是一部社会教科书,它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教化和人文精神滋养功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宝库,也是人们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一面镜子,因而历史课自然也就成为一门极富生命活力的学科。“学史使人明智”英国大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作为历史教师应该认识到我们从事的教育不是讲述陈腐的万年之谷,而是先祖千百万年遗留的人类文化精髓和来自灵魂深处的传统。后来之人,不忘前师之事,要以古鉴今。历史教师应该认识到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是帮助学生形成历史观念和历史思维能力,形成完善健康的人格和认识适应社会的能力。倘若我们有这样的认识,职业荣誉感就会油然而生,就会不因从教“历史”而愧色。我们就会感到自豪,就会在本职工作中不断鞭策和激励自己,积极进取,努力工作。

(二)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实现在历史教育中由传统的以培养“单一型”、“继承性”和“标准型”的应试教育观念向开拓型、富有创造性的教育观念的转变。“应试教育”教育模式是一种畸形发展,填鸭式、满堂灌的知识传递模式,其特征是封闭、僵化、一成不变,这样就会使历史教学僵化、死板、教条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力。素质教育则是因才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对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启蒙和培养,强调对儿童、少年与生俱来的好奇本能的保护。对学生任何创新尝试,奇思妙想,作为教师都应该积极鼓励,而不是压制、怀疑和鄙夷。

(三)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实现由传统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向新型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的转变。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品德诸多方面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着眼点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以培养受教育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四)初中历史教师要实现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的转变。改变传统的“搬动工式”的教师角色,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和过死的教学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独立思考、生动讨论、主动探索的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上一篇:镇领导教师节讲话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微课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