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的工作计划

2022-1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人生的每一阶段,我们总是有着不同的目标与期望,有着生活的目标,也有着工作的目标,还有人生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些目标与期望,就需要具体的计划,在拟定计划时你是否会感到迷惑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护理质量的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护理质量的工作计划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作中护理部对护理质量的管理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作中护理部对护理质量的管理分析。方法 针对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实护理部对护理质量的管理,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管理前后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部对护理质量的管理对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部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质量的管理使护士提高了优质护理的意识,临床上加强优质护理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有效的提高护士的责任心,把被动工作变为主动工作。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护理部;护理质量;管理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2011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该方案以“改革护理模式,提供优质服务,履行护理职责,提高护理水平”为主要的工作宗旨,[1]积极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建立医院护理的长效机制,努力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目前,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和重要目标是护理质量管理。护理部作为医院的一个总的护理职能部门,既是管理机构又是参谋机构。护理部的整体职能作用,主要体现在医院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直接关系到护理管理的效绩。现我院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中以改革护理服务模式和护理管理方法为主题,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现将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实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选取14个科室,524名护士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7个科室,护理人员为262名。针对对照组的护士没有进行护理部的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的护士进行护理部的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其中两组护士职称、年龄、学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中护理部对护理质量的管理如下:

1.2.1 加强以护士长队伍的建设:护士长是医院各个科室护理工作的领导人,是先锋者,肩负着调动护士工作主动性、创造性与积极性地重要职责和责任。在医院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中护理质量的高低,大部分程度取决于本科室护士长的思想素质、技术能力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充分发挥护士长的主动管理作用,这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点。

1.2.2 培养护士长及护理骨干的业务能力:选派护理长及护理骨干人员积极参加省、市医药管理局及卫生局举办的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及专科业务培训学习班、学习培训院感相关知识,护士长实施岗前培训,针对ICU、手术室、产科的护士长要进行去高等医院进修学习,学习自身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积极创造有利的条件,鼓励护士长和护理骨干进行在职教育或自学教育学习。

1.2.3 加强护理质量控制 医院针对护理质量管理成立相关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和业务管理院长:护理部—护士长行政管理系统。对于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做到自上而下层层把关与控制。在一定时间内逐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与检查工作。制定有关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责任制度,由护理工作人员做到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加强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由于护理工作质量横向而产生的因素有:医护之间、医技和后勤部门、病房与药房的质量控制,受每个工作人员、部门以及科室之间的协调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护理质量管理受到横向控制和垂直控制相结合,是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

1.2.4 完善护理质量检查流程,实施动态控制 护理部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护理质量的工作流程,对各科室的护理质量进行全程控制,做到针对问题及时发现并做到合理解決问题为主要的目的。首先制定护理质量管理检查目标制,其中基础护理合格率≥90%,护理工作满意度≥90%,急救物品完好率、消毒隔离、无菌物品合格率均为100%,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表格书写合格率≥90%,每100张床护理严重护理差错发生率≤0.5%,每年内压疮、坠床的护理意外事故发生率为0。护理部根据每月的质量管理委员会收集的信息进行质量汇总、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采取解决,加强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的管理,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1.3 考核标准 由科室优质护理服务服务小组进行调查考核。一项为我院自制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满意度;一项为应用护理部统一制定的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护理工作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 果

两组护理人员各工作半年,半年后进行分析比较实施护理管理对提高护士优质护理服务意识的改变,主要通过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两组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 论

3.1 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护理工作满意度是护士对自己的工作或工作经历的评价所产生的情绪反应。护理管理中建立健全护理工作流程,加强护士的培训,使护士的各项技能得到提高,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3.2 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是指患者所期望的理想护理和其实际接受的护理质量之间相比较的程度,它是评价护理最终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从表1中可以看出,护理部对护理质量的管理使护士优质护理服务意识提高,从而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有效的护理管理对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护理的应用期到决定性作用,[3]增强了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意识,提高了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华英,凌敏兰.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护理管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4):197.

[2] 赵丽群,赖娟.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对提高护理质量的调查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1,29(4):790.

[3] 毛凤菊.落实基础护理难点分析与管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30):102.

作者:刘海仙

第2篇: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质量与患者护理安全的关系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质量与患者护理安全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2~2013年和2013~2014年手术室夜间护理管理方法加以分析和对比,比较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和安全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 相较于2012~2013年,2013~2014年手术室夜间护士发生护理差错更少,护理技术评分更高,患者对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质量会直接影响患者护理安全,应当根据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情况,实施安全护理管理模式,以提高夜间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

【关键词】手术室;夜间护理;质量;患者

不管是白天还是夜间,手术室都需要抢救不少危急重患者。尤其在夜间,手术室需要对不少急症手术患者进行抢救。要想确保夜间手术室患者的护理安全,促进夜间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就要求夜间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严密的观察,具备冷静的头脑和相应的应急能力,及时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处理措施,以不断提高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质量。下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对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质量与患者护理安全的关系加以探讨,以供参考。

1一般资料

手术室护理人员共14人,年龄22~45岁,本科和大专比例为3:2。2012~2013年和2013~2014年手术室抢救患者人数、患者所患疾病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2~2013年和2013~2014年手术室夜间护理管理方法加以分析和对比,比较2012~2013年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和2013~2014年采用安全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2.1手术室夜间护理管理方法 2012~2013年手术室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2012~2013年实施安全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采取的措施有:(1)根据医院夜间抢救的实际情况和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合理安排排班,实行弹性排班,保证手术室护士夜间休息时间,实现劳逸结合,以增强手术室夜间护士的体力和精力,减少手术室护士疲劳工作现象的发生。(2)合理安排饮食时间和睡眠时间,以确保手术室护士具有充足的体力。督促手术室护士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机体抵抗力,确保护士的身体状态处于胜任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状态。(3)加强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护理操作水平,增强护士的安全意识,提醒护士在夜间要及时识别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制度完成各项手术室夜间护理操作,确保夜间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4)管理者加强和手术室护士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手术室护士的心理状态、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等,尽可能地给予手术室护士精神上的支持,工作上的指导,生活上的帮助,以消除手术室护士的思想负担,使其可以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以应对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5)鼓励手术室护士参加适当的娱乐活动,培养一些兴趣和爱好,指导护士掌握自我调节工作压力和管理情绪的方法,以使护士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应对繁杂的手术室护理工作。

2.2观察指标 护士护理工作质量、护理技术评分、患者对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

2.3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2012~2013年14例护士中出现护理失误的护士共6例;发生护理差错的护士共4例;护理技术评分为82.6 4.4分;患者对夜间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0.0%。2013~2014年14例护士中出现护理失误的护士共1例;发生护理差错的护士共1例;护理技术评分为95.4 1.5分;患者对夜间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2012~2013年和2013~2014年上述几方面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4小结

相较于白班护士,手术室夜间护士更容易出现精力无法集中的情况[2]。夜间手术室大多数接收的都是急症患者,再加上夜间护理人员数量少,护士体力不足、反应能力差等因素,使得夜间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为此,本院完善了手术室夜间排班制度,实现弹性排班,合理安排护士休息,注重增强护士的安全意识,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注重对夜间护士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护士参加适当文娱活动,注重护士的心理疏导,使得护士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充足的体力应对护理工作。这样不仅降低了手术室夜间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也确保了夜间手术室患者的护理安全,提高了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了患者对夜间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因此,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质量会直接影响患者护理安全。夜间手术室护士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利用业余时间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通过情绪管理、压力调节促使自己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增强手术室护理安全意识,面对夜间突发护理事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加以处理,以提高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方平.浅析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对策[J].河南医学研究,2014(04).

[2]赵毅,王岩,张冬梅.总护士长督导下夜查房制持续改进夜间护理质量[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4):341-342.

作者:赵艳红

第3篇:外科护理工作中影响护理质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目的:总结外科护理服务中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措施。方法:在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期间基于外科诊治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期间随机入选100例外科患者。基于不同护理服务模式划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传统的护理服务模式。实验组采取基于常见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以及护理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对于护理服务的评价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问题事件发生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外科护理服务期间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临床中需要基于各种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值得普及。

【关键词】外科护理;护理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伴随着社会的持续性发展以及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人的健康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间接提高了临床中医护服务的质量要求[1-2]。外科属于临床中诊治人数非常多的科室,涉及到的疾病种类也相当丰富,其中也不乏存在许多难治性疾病[3]。因为外科疾病类型较多再加上病因复杂、病情危重,所以在临床医护工作中存在较高的诊疗风险,属于护理工作高风险科室[4-5]。近些年有许多统计数据中也发现,外科护理工作发生护理问题与矛盾問题的概率相对于其他科室而言明显较高。对此,为了规避护理问题,本文探讨基于外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以及控制措施及其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期间基于外科诊治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期间随机入选100例外科患者。基于不同护理服务模式划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男女患者28/22例,年龄(53.15±3.51)岁;常规组50例,男女患者28/22例,年龄(53.15±3.5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外科住院治疗患者;年龄18~70岁;对研究认可且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精神障碍;肿瘤疾病;凝血障碍;恶心肿瘤。

1.2 方法

常规组应用传统的护理服务模式,主要是为患者提供病情观测、体位调整等护理。

实验组采取基于常见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1.2.1 护理质量影响因素

(1)队伍年轻化。随着近些年临床医学的持续性发展,外科临床工作压力以及工作量不断增加,对于护理人员的数量以及依赖性也在随之提升。近些年外科的一线补充护理人员大多数都是刚毕业的护士,这些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许多的缺陷与不足,尤其是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相对较差,在护理工作过于繁忙时手忙脚乱可能会出现差错性护理行为,在特殊护理事件方面的应对能力较弱。护理队伍的年轻化发展必然会衍生许多的隐患问题。

(2)责任心较弱。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外科任务繁多,其中涉及到对患者病情的观察、意识状态的改变、管道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等。在护理工作中如果责任心不强,便会导致病情观察不细致、病情记录不详细,异常状态无法及时发现,导致症状无法被及时控制,从而形成护患矛盾纠纷风险。

(3)技术不熟练。临床中外科护理期间护理人员的技术不熟练、临床经验不足会直接导致患者安全遭受影响,外科工作本身的专业性相对较强,技术要求也比较高,特别是在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方面问题比较突出,临床中技术不熟练时会直接导致患者安全遭受影响。

(4)缺乏沟通。在临床护理期间部分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能力相对较差,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一些简单问题懒得回答或者是以生硬的方式回答,此时便会导致反感情绪的形成。对于患者而言,在临床中接受一些检查或治疗,例如接受纤支镜、胃镜检查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多种情绪,此时如果不及时做好沟通交流,会导致患者对医护工作形成严重的抵触、反感情绪,此时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便会显著提高。

1.2.2 控制措施

(1)强化细节教育。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患者心理护理主要是借助看电视、看报、下棋等多种途径实现注意力转移,而家属的心理护理主要是让家属了解患者真实情况,并保持治疗积极性,降低排斥心态,规避不必要的矛盾。在临床护理期间需要提高对护理人员的针对性管理。对于外科护理工作而言,需要做好责任心的培训,强化护理人员责任心,实现对护理差错事件的防范以及安全护理的落实。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可以借助头脑风暴的方式了解临床护理中的各种风险问题,并及时从管理的角度上做好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教育,促使护理人员可以及时意识到临床护理中的各种风险,并在护理工作中保持细致态度与意识。因为外科本身属于高风险科室,所以在护理中需要保持“警钟长鸣”的护理意识,从细节层面上强化对护理风险的控制,护理人员需要仔细阅读并记住规范护理方式,从思想、意识等层面上规避护理风险问题的发生。

(2)强化技术培训。在外科护理期间,需要有意识地培训护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借助专业教育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并按照实际情况对护理人员提供专科知识的教育、急救技术的培训以及急救仪器设备的规范操作方式。在培训之后及时进行考核,确保所有护理人员均具备较强的护理专业性能力,有意识地锻炼并提升护理队伍的综合护理水平,规避护理风险问题的发生。

(3)强化护理沟通能力。在外科护理期间护理沟通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属于消除与杜绝护理纠纷风险的有效途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保持密切沟通,如果患者对于临床医护工作的认知不正确或者是积极性较差,此时可以有意识的培养患者的康复需求,促使患者可以及时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想法,改善护患关系,患者可以与护理人员构建朋友关系,消除纠纷风险问题。另外,在护理期间需要注重对患者的宣教,及时让患者了解临床科室情况,并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的认知以及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规避风险问题的发生。

(4)强化细节监控。在外科护理期间,首先需要注重细节性的护理管理,需要做好护理工作的重点护理,尤其是对于高龄、多并发症患者,需要在护理开始之前先制定详细的护理措施以及应急预案,从而保障患者的预后水平。其次,需要做好重点时间的护理,尤其是在节假日、夜班、双休班、交接班等关键时刻,因为存在人员少、工作忙、护理响应时间长等特征,要及时做好人员援助,尽可能保障护理工作的持续稳定实施。再次,需要注重关键人员的护理工作,尤其是新上岗护士和进修实习护士,需要尽可能让其规避多干扰、高强度的护理工作或以高资历护士陪同进行,从而规避护理风险问题的发生。另外,还需要注重应急状态的管理,对于急救物品需要采取专人专职的管理措施,提高护理综合水平。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以及护理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满意度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软件完成处理,计算资料用(x±s)表示,以t值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以率(%)表示,并用Fisher χ2檢验,当P<0.05则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对于护理服务的评价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 护理不良事件对比

实验组的护理问题事件发生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外科护理工作存在着较高的风险,因为患者的疾病存在发病快、病情重等特征,导致临床中患者在接受医护工作中经常出现各种风险问题[6]。护理中稍有不慎便会导致非常严重的护理矛盾纠纷问题。对此,在护理工作中需要及时发现各种比较容易发生的护理质量影响因素。在外科护理服务期间,积极对患者实施对症治疗之余,还应注重临床护理工作,尽可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全面、有效、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借助有效的护理服务优化患者的临床体验,提高临床医护工作效益[7-8]。对护理模式进行改进并结合患者在临床的各种实际需求,以及身心不同方面表现出的具体情况等,从心理干预方面出发,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以及细致的心理疏导等,进而使临床护理工作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9]。针对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从患者的角度上提高护理服务本身的人性化、个性化特征,从而提高临床服务综合效益。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证明外科护理期间质量影响因素较多,在护理中需要基于护理工作特征以及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与改进策略,优化与改善护理方案,为患者的身心多方面提供护理帮助,从而提高外科护理综合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外科护理服务期间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临床中需要基于各种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值得普及。

参考文献

[1] 陈岩,翟方.显微外科护士素质培养与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分析——评《显微外科基本理论与操作》[J].电子显微学报,2019,31(3):344-345.

[2] 戴艺,金丽芬,Wipada K.基于JD-R模式的护士工作投入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9):1107-1111.

[3] 谭俊华,白晓霞.手术室护士工作投入程度与护理质量的相关性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1):154-156.

[4] 丁滢,宋艳,夏春香,等.医疗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在普外科术后管道护理床旁交接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8,25(2):21-23.

[5] 刘丽,林征,戎明梅,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0,12(3):36-40.

[6] 温小晓.护理质量控制在介入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影响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z1):364.

[7] 丁相瑜,杨光,刘畅,等.手术室外科护理管理信息平台在提高脑胶质瘤手术患者管理质量中的观察[J].中国医学装备,2020,188(4):134-138.

[8] 袁美娟,黄丽萍,翟路路,等.护理管理中负性领导行为对护士职业使命感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1):2727-2730.

[9] 刘彩芳,燕朋波,韩光.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尿道口漏液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13):965-969.

作者:王凤赟

第4篇:门诊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管理的工作计划

为提高我院门诊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今年将围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平安医院建设两个主题,开展今年的门诊护理服务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护理服务。让老百姓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根据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及二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评审标准细则,依据护理部2016年《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计划》,特制定门诊部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一、质控原则

实行分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护士长的二级质量监控,加强专项质控和安全管理,促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二、工作目标

1、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合格分70分)≥100%

2、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3、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合格率≥95%

4、优质护理质量考核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消毒隔离合格率100%

8、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9、健康教育有效率≥90%

10、医疗废物处理合格率100%

11、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一消毒执行率100%

12、注射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合格率(合格分90分)100%

13、手卫生依从性≧90%

14、核心制度执行率100%

15、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0%

16、护理差错发生率<0.5%

17、导医导诊出勤率100%

三、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护理质量评审标准》及《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平安医院建设》等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质量标准,提高门诊服务水平。

1、加强导医导诊、分诊护士服务能力的培训,体现我院良好精神风貌。上岗着装整洁、规范,佩戴胸卡,医务人员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热情,尊重患者,体现良好医德医风。合理配置门诊大厅人员,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

2、保持环境整洁,营造温馨就诊环境。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候诊区、诊室、卫生间等环境管理,保持安静、整洁、安全、舒适。达到公共场所无吸烟要求。

3、设置醒目标识。路标、楼层、科室、安全标识指引醒目易于辩认。

4、提供便民设施。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纸、笔等便民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

5、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要求。门诊全覆盖:导医、分诊、注射室等部门,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根据所负责门诊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提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6、分诊护士做好分诊工作。执行“一室一医一患”诊查制度,在门诊诊室、治疗室、检查室设置私密性保护设施。保护患者隐私。

7、加强社工和志愿者服务。配合医院完善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积极开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务,优先为老幼残孕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服务。充分发挥社工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8、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规范门诊投诉管理。提供有效途径方便患者投诉。由门诊主任、护士长负责患者投诉处理和反馈,对于患者反应强烈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对于患者集中反应的问题有督促整改、持续改进。

9、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培训,认真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加强皮肤科治疗室、门诊外科检查室、门诊注射室几个重点部门院感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预防院感及差错事故的发生。

10、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教常见病多发病及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病和各类传染病防控知识。

1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为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加大应急处置能力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安全教育,以提高门诊病人的人身安全防范意识。告知报警及投诉电话。门诊的应急处置主要是突发火灾、地震、停水、停电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首先做好应急的培训,做到一旦发生应急事件能正确处理,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按全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好全年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不断完善门诊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及各项应急预案。

12、加强各级护理人员的三基培训及急救能力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及危急重症的抢救配合能力。

13、认真落实两级质控职能职责。科室质控小组每周质量自查,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护理部每月进行全面护理质量检查。每次检查有记录、反馈和改进措施,并对重点问题跟踪检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4、严格按医疗文书书写要求,完善各种文书及表格登记。

15、加强质控人员和护士长能力培养,会应用:五常法、QCC、PDCA等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16、进一步落实绩效考核制度。利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7、科室每月召开一次护理不良事件讨论分析会,根据科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护理缺陷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制定整改方案,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并及时反馈护理部每月召开的护理质量安全委员会会议及护理不良事件讨论分析会会议精神,把全院护理工作中的 经验和教训分享给大家,以起到警示作用。

第5篇: 护理工作质量评价的目的、内容及过程

一、护理质量评价的目的及内容

(一)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1.目的

①可以衡量工作计划是否完成,衡量工作进展的程度和达到的水平。

②检查工作是否按预定的目标或方向进行。

③根据提供护理服务的数量、质量,评价护理工作需要满足病人的程度、未满足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因素。为管理者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④评价指标和批准的确立是质量控制的主要形式和护理的指南。

⑤通过评价工作结果,可以肯定成绩,找出缺点和不足,并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也可通过比较,选择最佳方案,如选用新技术、新方法等。

⑥可检查护理人员工作中实际缺少的知识和技能,为护士继续教育提供方向和内容。

2.原则

(1)评价应是实事求是的。评价应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将实际执行情况与原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比较。这些标准必须是评价对象能够接受的,并是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衡量的。

(2)对比要在双方的水平、等级相同的人员中进行,就是所定标准应适当,不可过高或过低。过高的标准不是所有的护士都能达到的。

(二)护理质量评价的内容

护理工作质量控制的对象主要包括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护理人员的质量两个方面。根据控制纠正措施作业环节不同的分类方法,控制内容包括:对护理工作的基础质量(属前馈控制,也可称背景或要素质量)、过程质量(属现场控制,也称环节质量)、结果质量(属反馈控制,也称终末质量)进行控制,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质量(属前馈控制)、行为质量(属现场或环节控制)、结果质量(属反馈控制)进行控制。

1.护理人员质量评价

定义:即对执行护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的正式的评价,考察其完成护理工作的情况。

护士工作的任务和方式是样化的。因此在评价中应从不同方面去进行。如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成任务所具备的基础知识,与其他人一起工作的协调能力等。近年来,对护理服务的评价多注重护理人员的基本条件和素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护理活动过程的质量等方面,或将几项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

(1)素质评价 评价系统应重视人员的基本条件、基本素质、个人能力的评价。如人的积极性、坚定性、首创精神、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工作态度等。这种评价一般应多次反复进行,而不应一次评价后即作结论,同时应结合其他评价内容进行考虑。

(2)行为评价 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中的行为进行评价,即注意护理人员现实工作做得如何,例如护理操作程序的执行是否符合标准,在医嘱执行过程中有无错误等。评价标准注重护理人员的服务行为,观察护士在各个环节上的行为质量。这种评价的优点是可以给护理人员以具体的标准、指标,有利于工作质量的提高。缺点是评价过程太浪费时间,评价内容局限在具体人物范围内,比较狭窄,而且只能评价在岗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

某病房对责任护士任务的执行情况评价为:

评价项目 评价等级

及格 需改进 达到标准 超过标准 出色 1.执行医嘱情况

2.掌握病情变化情况

3.基础护理是否落实

4.仪器运转及维修记录

(3)结果评价 是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结果的评价,可以使护理人员明确该项工人作的具体要求。但在实际中由于很多护理服务质量不容易确定具体标准、数量及测量的标准,尤其是病人的临床护理结果取决于多种因素,有些结果也不是短期能反应出来的,所以结果评价较为困难。因此,该评价方法较少单独使用,可以采用综合性评价的方法,以全面评价护理质量。

(4)综合性评价 即用几方面的标准综合起来进行评价,凡与护理人员工作结果有关的活动都可结合在内,如对期望达到目标、行为举止、素质、所期望的工作结果、工作的具体指标要求等,进行全面评价。

2.护理质量的评价

有三种主要类型:

①基础质量:即建立在护理服务组织结构和计划上的评价内容,着重在执行护理工作的背景方面,包括组织结构、人员配备、资源、仪器设备等,可以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的条件。如护理部管理质量标准就属于这一类。

a.环境:如病人单元是否安静、整洁、舒适、安全。

b.人力安排:根据病情需要,护士长是否在人员配备上做出了合适的安排,包括人员构成是否合适,人员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等。

c.器械: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要根据客观的标准数据来计量。如氧气瓶内压力、备用消毒物品使用期限、药品及物质基数等。

d.病房结构,表格记录,规章制度的制定情况:病房布局是否合理,病人床位的安排合适与否以及护理文件的书写制度是否明确等。

这些都是护理服务要素方面的标准,这些内容是提供高质量护理的重要保证。

②过程质量:评价护理活动过程是否达到质量要求。其中包括:

a.执行医嘱的准确率:如差错次数,临床医嘱的执行是否及时等。

b.病情观察及治疗结果的观测:如体温、脉搏、呼吸的测量时间、病情记录,危重病人观察项目、观察时间及各种疾病特殊观察要求等。

c.对病人的管理:如生活护理、饮食及晨晚间护理、医院内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

d.对参与护理的其他医技部门人员的交往与管理:如病人X线透视预约,各种标本管理,对卫生员及配膳员的管理等。

e.护理报告及各种文件书写质量。

f.应用和贯彻护理程序的步骤和技巧:包括评价贯彻落实护理程序每个步骤的质量并应对护理病历做出评价。

g.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情况:如术前、术后、出院病人的教育,服药知识,卫生习惯,饮食营养的指导等。

此外,也可按三级护理标准来评价护理工作的质量。

③结果质量:即评价护理服务的最终结果。如病人伤口的护理情况,是否保持干燥;反映护理服务效果的褥疮发生率,输血输液事故发生率,静脉穿次一次成功率,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情况,一级护理合格率,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陪住率等。这是从病人角度评价所得到的护理效果与质量。

护理结果的标准选择和制定,影响的因素比较多,有些结果不一定说明是护理的效果,它还与其他医疗辅助诊断、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等综合因素有关。

护理服务结构、过程、结果三方面综合性评价,基本上反映了护理质量。目前,卫生部制定的对各级各等医院护理的评审标准,即属于综合性评价标准体系。

以上三个方面的质量标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反映了护理工作的全面质量要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进行护理要素质量评价,可掌握质量控制的全局;具体护理过程环节质量评价,有利于落实措施和保证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终未护理结果质量评价,可反馈控制护理质量。

二、护理工作质量评定过程

(一)评价的组织机构及方法

建立完善的质控组织是护理质量管理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医院护理指挥系统也是医院的护理质量控制系统。根据医院规模的大小,选派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长组成质控小组,经常深入基层,直接获取护理工作信息,向护理部反馈。所采用的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类:

1.垂直控制与横向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护理部主任对护士长,护士长对护士,自上而下层层把关,环环控制,即为垂直控制。如逐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考核,护理部坚持日夜查岗制度,节假日查房制度,各类质量检查制度等;科护士长负责所属科内病区的护理质量及病区管理质量控制;及对每个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控制,把好医嘱关、查对关、交接关、特殊检查诊疗关等。由于护理工作质量受人际之间、部门之间、科室之间的协调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横向关系因素的质量控制如医护之间的质量控制、病房与药房、化验室等医技术部门和后勤部门的质量控制,均对护理质量控制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只有做到垂直质量控制与横向质量控制紧密结合,才能使质量控制完善而有效。

2.预防性控制与反馈控制相结合的方法。预防性控制又称事先控制、前馈控制,是面向未来的控制,是防止发生问题的控制,是管理人员在差错发生之前即运用行动手段对可能发生的差错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如有计划地进行各层次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职业道德教育、技术操作培训,制定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制定护理文件书写标准,制定消毒隔离措施等,均为预防性质量控制。

反馈控制又称回顾性质量控制。这类控制主要是分析工作的执行结果,并与控制标准相比较,针对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和对未来的可能影响,及时纠正,防止同类问题再度发生。例如护理质量控制中的褥疮发生率、护理严重差错发生次数等统计指标,即属此类控制指标。反馈控制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它把重点放在执行结果的考评上,目的在于避免已经发生的不良后果继续发展,或防止再度发生。

(二)护理质量评定的程序

质量评定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循环和逐步提高的过程。可按以下程序进行评价:

1.产生标准

制定标准,确定有关的评价信息,确定信息收集方法和途径。

2.衡量成效

收集评价信息,汇编与分析信息,对照标准评价信息。

3.纠正偏差

进行判断,提供适当的输出及检查评价循环。

(1)产生标准 评价标准的产生是关健的步骤。评价标准一般由评价人员根据评价的目的制定。在护理工作中,评价标准多以计划目标和护理工作质量标准为衡量标准。理想的标准应该是详细说明要求的行为情况或看得见的成果。就是:①数量、程度、状况简明具体。②具备的条件适当。③有客观评价方法,可以测量。④明确易懂。⑤反映患者需求与护理实践。

(2)鉴别与收集信息

确定所要评价的内容后,要收集能够反映此项工作状况的信息和数据,如从护理病例中查找护理程序执行的信息,从现场检查实物或观察护理技能中查找有关基础质量的信息,通过观察护士操作过程获得过程质量或护士行为的信息。明确信息及来源之后,即可确定收集信息的工具,例如评价表,要列出评价项目、要求等,对所选信息应具有可集性,要便于操作。

(3)信息与标准比较

将收集到详细资料与标准对比,完成多少,未完成多少、结果怎样。

(4)判断分析

实施结果与标准比较后,要对实际工作结果做出判断,可以用完成指标的百分值来表示,也可以用不同的等级来描述。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衡量,不仅要对评价所需数据进行阐述,对评价结果分析要客观,而且还要对一些影响因素予以说明,以便在今后评价工作中确立标准时加以注意。

(5)适当反馈 评价的目的是改进工作,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因此,应充分利用评价结果,不应是形式主义的无效评价。应提供适当的反馈,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与交流,以利于激励护理人员,提出纠正措施和改进方案,推进护理工作的进行。

第6篇: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与院内感染的防范

2012级川大本科护理班学号:号

单位: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医院感染已成为当前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重要课题。该文根据手术室在医院内所处的特殊位置以及与其他临床科室的密切关系,提出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治疗效果和病人的预后,甚至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因此,手术室的合理布局、健全的制度、严格的无菌技术管理以及手术室护士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更好地完成手术任务,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院内感染;防范

手术室是综合医院的窗口科室,是医院临床外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病人施行外科手术治疗、诊断以及担负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医院感染已成为当前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重要课题。医院内感染也是现代医学科技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根据手术室在医院内所处的特殊位置以及与其他临床科室的密切关系,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治疗效果和病人的预后,甚至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因此,手术室的合理布局,健全的制度,严格的无菌技术管理以及手术室护士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

1养是更好地完成手术任务,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的根本保证。

1 手术室布局与环境手术室布局应充分考虑病人与工作的方便。建筑设计符合标准,便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手术室环境必须符合无菌原则。手术室内区域的划分是防止院内感染的基础。根据功能流程及清洁与污染的分区要求,手术室通常划分无菌区、相对无菌区和非无菌区。区域间均用门隔开,并设立明显分界标志。手术室内各类房间及通道的运用均要符合无菌技术要求,合理使用。手术闻内设备可根据手术需要合理放置,不可过多堆放在手术间内,以免造成手术间的消毒死角。所有出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持室内肃静与整洁。严格更衣、换鞋、衣帽整齐、参观人员的管理。有菌、无菌手术严格分别安排,特殊感染手术,严格做好终未消毒处理,并加强对污物、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2消毒与灭菌

2.1空气消毒由于手术室人员流动量大,空气中浮游菌数易超标,尤其是在手术开始和结束时,细菌降落量达最高峰。严格控制人员流动,禁止患呼吸感染等疾病的人员参与手术,是保持空气洁净的一项关键措施。手术前后的空间消毒一般采用紫外线照射、药物熏蒸以及负离子空气消毒等方法,保持消毒后通风,但严防污染空气进入。空气消毒前的清洁卫生采取湿式打扫,避免细菌飘浮空气中。定期进行空气培养,检查菌落数与菌种。

2.2无菌技术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无菌技术是控制手术室感染最关键的环节,是一项非常严密的操作技术。无菌技术的操作失误,轻者可导致伤口感染,重者则影响手术成功,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它必须考虑和杜绝多方面的污染因素,才能保证手术所需器具的绝对无菌。凡耐高温物品均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灭菌包内必须放置化学指示卡,包外指示胶带封包,签署名称和日期。不能高温灭菌物品,可采用高效消毒剂浸泡或气体薰蒸灭菌,使用时用无菌盐水将浸泡的器械冲洗干净。为保证灭菌效果,采用化学指示剂对无菌效果进行严格监测。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过期物品或疑似污染物品应重新灭菌,无菌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手术物品一人一物,避免交叉感染。为降低术中感染机会,术前准备工作不容忽视,术野的备皮与消毒以及术者的手消毒是减少切口感染机会的第一关。手术进行中,所有参与手术入员均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操作规程在符合无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切口的暴露时间。严格查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术后将非感染手术与感染手术分别处理。为防止感染性手术污染扩散,术后所用物品一般要经过消毒液浸泡处理后再进行灭菌,感染手术间用物表面、墙壁、地面均用消毒液擦拭、喷洒,空气进行彻底消毒,废弃污物、污水必须经过消毒液浸泡后无害化处理,防止引起院内交叉感染。

3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手术室护士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护理行为准则。不仅要有较好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

还需要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无论进行何种操作,均应按操作规程自觉的、准确无误的进行。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更新观念,刻苦钻研新技术,逐步掌握新技术的操作方法和规程,更好地配合术者,切实控制术中污染、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严格三查七对工作及查对制度,杜绝一切可能发生的差错事故。

总之,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护理技术是保证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基础,严格的无菌技术管理是减少医院感染的保证。而护理质量的核心则是医院感染控制的水平,护理工作者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力。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要牢固树立病人利益第一的原则,强化防范意识,切实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以及预防和控制手术室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梅祖懿,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60—64.

[2]刘振声,金大鹏,陈增辉.医院感染管理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9:626—638.

第7篇: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质量标准

一、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质量标准:

1、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有年度工作计划、季安排、月重点及年工作总结。

2、有护理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并有落实措施,定期检查。

3、有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有健全的护理工作质量登记、统计制度,按PDCA循环不断总结,分析、改进。

4、对科室危重、抢救工作能进行指导并有定期查房制度,检查护理记录情况。

5、护理管理达到自治区、市卫生局的标准要求。

6、护理训练有计划有落实措施;护理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护理学教育率100%。

二、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

1、护士长具有专科护理学术带头人的水平。

2、准确及时传达医院或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有关制度规定和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3、病房规章制度齐全,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弹性排班。有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等资料,有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

4、各种登记、报表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成,原始资料记录准确、完整。

5、进行日间护士长五查房和月病房护理全面质量检查,按PDCA循环,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偏处理。每月向病房护理人员做有关护理工作总结及布置下月工作等,并有记录。

6、教学、训练计划,有落实措施,护理人员年度考核率及合格率达标,护士规范化培训、继续护理学教育率100%。

7、护理各项质量指标达标率≥80%,病人满意率不低于90%。

8、完成医院要求的其他有关工作。

三、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标准:

1、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稳重,符合职业要求。

2、认真执行护士岗位职责,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等,保障病人安全。

3、护理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热情主动、细致周到、体现人文关怀”的原则,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恰当称谓,实行首诊、首问负责制,营造温馨气氛。 (2)将护患沟通和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各项护理操作过程中。 (3)及时满足病人需要。

4、服务对象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满意率≧90%。

四、基础护理质量标准

1、新入院的病人,由当班护士负责宣教,病人个人卫生良好。

2、按护理级别要求,定时巡视病人,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及时、准确记录。

3、病人床单位,物品摆放整齐,且使用方便;床单被褥平整干燥,无碎屑,床下无杂物,无便器。

4、分级护理制度落实,按要求定时做好病人临床护理(含晨晚间护理)。做到六洁:(口腔、头发、皮肤、手足、会阴、肛门);二短:胡须、指(趾)甲短;四无:无褥疮、无烫伤、无坠床、无并发症;四及时:巡视病房、观察病人、报告医师、处置抢救及时;一保持:各种引流管清洁通畅,定时更换,输液定期观察记录,执行无菌技术的原则。

5、病人卧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并有安全措施。

6、护士九知道: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病情、饮食、治疗、护理、心理、检查结果。

7、基础护理合格率≥95%。

五、特、一级护理质量标准 (一)特级护理质量标准

1、24小时专人床边守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备好急救药品及器材,随时准备抢救。

3、按护理常规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记录客观、真实、完整、及时、准确。

4、正确执行医嘱。

5、加强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6、特护合格率≧90%。 (二)一级护理质量标准

1、按一级护理要求定时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

2、正确及时执行医嘱,完成各项治疗。

3、按护理常规,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并记录。

4、落实基础护理质量标准,意识障碍患者必须专人陪护,必要时加护栏。

5、掌握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包括床号、姓名、诊断、病情、饮食、治疗、护理、心理、检查结果。

6、一级护理合格率≥95%。

六、整体护理质量标准

1、组织分工严密,护士分管的病人责任到人,有工作秩序、质量标准及检控方法,有疾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方案。

2、患者入院后作入院介绍。

3、护士按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有效的治疗、护理、预防和保健措施,基础护理合格率≥95%。

4、护士对所负责的病人做到九知道(床号、姓名、诊断、病情、治疗、护理、饮食、心理、检查结果),分管的病人、医师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满意率≥95%。

5、护理记录单记录应客观、真实、及时、完整、准确。

6、病入住院期间,护士要根据医疗、护理及病人的需要开展健康教育,适当记录。出院时向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指导,落实随访制。

七、健康教育管理标准

1、有健康教育管理组织。

2、护理人员应人人参与健康教育,并将健康教育贯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

3、按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运用沟通技巧。

4、科室有常见病标准健康教育资料。

5、有完善的健康教育检查标准,定期检查健康教育落实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及反馈。

6、健康教育质量达标率≥90%。

八、消毒隔离质量标准

有预防院内感染的健全组织机构和消毒隔离制度与管理措施。 (一)一般标准

1、护士进行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2、无菌物品、器材必须放置于无菌物品专用柜储存,无菌物品无过期失效。

3、存放无菌物品(含无菌液)的容器清洁,定期灭菌,无菌物品微生物检测符合要求。

4、熟悉各种消毒方法、消毒液的浓度、配制方法与使用方法,器械消毒达到标准,无菌溶液注明开启日期,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5、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

6、氧气湿化瓶(含瓶内水及连接管)、吸痰管、导尿管、各种引流管等保持管道通畅,按规定时间更换消毒。

(二)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

1、有统一的管理规定。

2、室内清洁整齐,按规定用消毒液拖地及擦拭物体表面,有专用的清洁用具。

3、物品按规定放置,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及污染区,室内无私人物品。

4、不定期对物体表面、空气、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细菌检测,有报告单。 (三)病床单位

1、病床单位清洁整齐,被服按时更换,必要时随时更换。

2、病床每天湿扫,做到每床一套湿扫用具,床旁桌、椅每天湿抹,做到一桌一巾,用后彻底消毒。

3、病人离院,床单位必须终末消毒处理。 (四)污物处理

1、污染被服定点放置,不乱丢乱放。

2、使用过的器械经初步浸泡消毒后,再清洗包装灭菌。

3、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菌群感染的器械、衣物要按规定严格处理,敷料用特殊医用袋包装,焚烧。

(五)便器

1、便器无污垢,用后浸泡消毒。

2、便器消毒液浓度符合要求,并定期更换。 (六)常规灭菌物品管理合格率)95%。 (七)常规物品灭菌合格率100%。

九、护理安全管理标准

1、明确责任。实行“医院——护士长”二级目标管理责任制,医院设立医疗安全管理小组,科室成立医疗安全监控小组。

2、建立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有防范处理护理缺陷和过失的预案。

3、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重视前馈控制,做到“三预、四抓、两超”,即:预查、预想、预防;抓易出事故的人、时间、环节、部门;超前教育、超前监督。

4、把好物品采购关。在采购护理用品时,做到三证齐全,物品质量、性能符合要求。

5、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发生或发现护理过失,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做到立即逐级汇报。

6、科室有护理过失和缺陷登记本,对发生的过失或缺陷进行登记。

7、医院每季度、科室每月对出现的过失或缺陷作出定性分析,作出相应的处理,并有改进措施。

十、临床护理教育管理标准

1、明确责任,实行医院和科室教学二级管理责任条例。

2、建立健全临床护理教育管理制度,有长期、短期教育规划。

3、临床护理教育管理包括:新护士的岗前培训、护士规范化培训、继续护理学教育。

4、根据不同培训要求有相应的培训计划、内容、方法并实施。

5、实行学分制累积管理,教育对象每年参加认可的护理教育活动不得少于25分。

6、有完善的考核和评价标准。

7、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能达到规定的相应的护理水平。

第8篇:护理质量工作计划

江川医院护理质量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抓好医疗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今年的护理工作要以抓好护理质量为核心,围绕医院的发展规划,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质量、安全”,为工作重点的服务理念,创新管理方式,不断提高社会满意度。特制订护理质量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的回避护理风险,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1.不断强化护理安全教育,把安全护理作为每周一护士例会常规主题之一,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实例讨论借鉴,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常鸣。

2.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3.加强重点环节的风险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减少交接班的频次,减少工作中的漏洞,合理搭配低年资护士和高年资护士值班,同时注意培养护士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

4.加强重点管理:如病重病人交接、压疮预防及护理、特殊用药、病人管道管理以及病人现存和潜在风险的评估等。

5.加强重点病人的护理:如手术病人、危重病人、老年病人,在早会或交接班时对上述病人做为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作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6.对重点员工的管理:如实习护士、轮转护士及新入科护士等对他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使学生明确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督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士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7.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减少安全隐患,重视现阶段护理文书存在问题,记录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错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统一等,使护理文书标准化和规范化。

8.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如输血、输液反应、特殊液体、药物渗漏、突发停电等,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二、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

1.主管护士真诚接待病人,把病人送到床前,主动做入出院病人健康宣教。

2.加强服务意识教育,提高人性化主动服务的理念,并于周二基础护理日加上健康宣教日,各个班次随时做好教育指导及安全防范措施。

3.建立健康教育处方,发放护患联系卡,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征求病人及家属意见,对服务质量好与坏的护士进行表扬和批评教育。

三、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可追溯制度,护士长及质控小组,经常深入病室检查、督促、考评。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整改措施。

四、加强“三基”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1.每周晨间提问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院内感染知识等。

2.每季度进行心肺复苏演示,熟悉掌握急救器材及仪器的使用。

3.每周一早晨会为护理药理知识小课堂,由治疗班搜集本科现用药说明书,并给大家讲解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并提问医院核心制度,使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并认真落实。

4.经常复习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并进行模拟演示,提高护士应急能力。

2、2016年护理质量工作计划

护理工作的服务最终体现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医院质量管理“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的要求,质量管理必须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因此必须紧紧围绕质量这条主线,根据医院及护理工作计划,制定本计划:

一、护理质量的质控原则

实行分管院长领导下的质量管理监控体系,全面组织落实护理质控措施,加强专项检查、督导、整改,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确保患者安全。

二、护理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一)补充完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培养一支素质良好的护理质量管理队伍。

(二)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标准与工作流程。 1.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完善护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如特、一级护理;基础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件的书写;供应室、手术室、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等质量评价标准;修订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2.组织护士学习规章制度、新标准、加强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从护,保护病人及护士的自身合法权力、加强护士安全意识、全员质量管理意识。

3.发挥护理部、科室二级质量监控小组及护理骨干的作用,注重环节质控和重点问题的整改效果追踪。实行科室平时检查与护理部督导相结合,重点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的原则。护理部每月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一次,对每月护理质量检查情况通报,分析产生原因,提出整改办法。

4.把每月质量分析会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作为下月质量检查重点内容,加大检查、督导力度,注重实际整改效果。并有检查记录、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记录

5.加强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合理排班、交接班、夜班、节假日的、新上岗人员的科学管理。

6.做好危重病人、大手术后病人的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7.组织学习《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制定质量评价标准,每月进行对十大安全目标内容进行检查、督导;对跌倒、压疮等高危因素进行不间断的评估,及时跟进护理措施。

8.加强对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的管理工作,坚持严格督查各工作质量环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使护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护理部对护理缺陷差错及时进行讨论分析。

9.建立并健全安全预警工作,及时查找工作中的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加强护士业务技能培训,确保患者安全 1.护理部派干事专门负责护理技能培训工作、拟定年度各层级护理人员培训工作计划,采取先示教、后科室护士长组织培训,护理部抽考和必考相结合的原则。

2.护理部按照“二甲”达标标准细则,每月组织1~2次护理理论学习,并进行考核,注重规章制度在临床工作中的落实。

3.加强专科护士培训与护士进修:拟定8名护士参加伤口、康复、重症、新生儿等专业的专科护士培训。选3~4名护理骨干到省医院、华西医院进修学习3月。

3、2016年度护理质量控制计划

1、成立科室护理质控小组,质控人员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消毒隔离、急救药品等定时进行检查和分析

2、每周进行护理行政查房,尤其对重点病人管理、分级护理、精神病行为的安全管理等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整改后进行评价。

3、责任护士及护士长每周跟科主任或主诊医生至少查房一次,以及时发现护理隐患。

4、每月召开科室质控小组会议和护士会议,对科室自查和护理部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

5、组织科内护士进行应急模拟演练与考核,使护士提高应急能力,提高抢救质量

6、加强对低年资护士、轮转护士的带教与考核,按时完成培训计划,以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

7、不断督促保洁工搞好病人卫生,加强对护工、保洁工精神科知识的教育,提供他们对精神科安全管理的认识。

8、不断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收集病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讨论整改。

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成员职责

1、制定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年度计划、目标等,并落实

2、根据护理部制定的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及规范、岗位职责、质量考核标准等,对科室护理工作情况进行督查

3、每月对所在科室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病人护理、护理文书、急救药品、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护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落实执行等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指正环节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4、每月召开质控小组会议,分析科室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以不断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和水平。

5、定期对科室发生的护理事件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整改意见。

及时发现科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

6、定期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教育,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精神科

4、2016年神经外科二病区护理质量控制计划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根据20XX年护理部工作计划及目标,制定我科护理质量控制计划如下:

一、质量标准:以院护理部下达的“各类护理质量评定标准”为准绳,完成科室护理质量考核和评定

二、质控原则:实行护士长—质控护士组长—质控护士(科室全体护士)参与的质量管理监控,全面落实质控工作,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三、质控要求:熟悉并掌握护理部下达的“各类护理质量评定标准”,以此为检查尺度,达到护理质量控制的目的

四、质控管理实施方案:

(一)建立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培养一支良好的护理质量管理队伍

1、成立单项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人员分配见附表),实行护士长—质控护士组长—质控护士三级质控网络,逐步落实人人参与质量管理,实现全员质控的目标

2、组织全员学习“各类护理质量评定标准”,明确目标,以达到护理质量要求

3、制定质控工作流程,由护士长和质控护士组长检查督促科室质控员落实完成,充分发挥质控员工作,共同把关,确保质量

(二)完善质控工作流程(如下),明确目标,质控员各负其责,保证全员质控管理落实,实行平时检查与月检查相结合

1、每周周一对病区现有病历的护理文书进行检查,周四对归档病历检查,对危重患者病历需每天检查

2、每周周二检查病区的抢救车、药品、器械,保证完好率100%

3、每周三检查健康教育情况

4、每周四检查消毒隔离

5、每周五检查基础护理质量及重症护理质量

6、每月第一周由护士长或质控护士组长全面检查基础护理质量,重点检查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每日晨会交接班检查一个病危患者的“十知道”

7、每月第二周由护士长或质控护士组长全面检查消毒隔离,并针对上月的检查结果有针对性的突出重点,随机提问相关消毒隔离知识

8、每月第三周由护士长或质控护士组长全面检查抢救车、药械及健康教育情况

9、加强正规操作,每月由护士长或质控护士组长协助带教老师完成科室20%人员技术考核

10、在平时工作中,随时督查各项护理是否规范

(三)反馈与整改

1、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随时给予纠正,并将问题反映给护士长,在第二天晨会上反馈

2、将每次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记录在案,并总结分析,在每月的护士会上进行反馈

第9篇: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一、护理管理质量标准

(一)护理部工作质量标准

1、护理指挥系统健全,实施二级管理,各级人员分工明确,有岗位职责、考核标准,并定期组织考核。

2、结合医院年度工作任务制定明确的护理工作目标,做到年有计划,季有安排,月有重点,有达标措施,并及时总结。

3、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健全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完善。

4、质控网络健全并定期检查、分析、总结,资料保存完整。

5、建立定期查房制度,对大手术、危重、抢救等的护理工作进行指导。

6、有健全的护理会议制度(如护士长例会、护士大会、学术报告会议等),护理部定期参加科室护理工作会议及工休座谈会。

7、有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及长远培养目标。每年进行技术考核1—2次,考核成绩存入技术档案,做为护理人员晋升、晋职、奖惩的依据。

8、推广护理新业务、新技术。

9、及时收集各项记录、报表,掌握全院护理工作信息,检查各级护理工作计划实施情况。

(二)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

1、有年工作计划,季安排、月小结、周重点,年工作总结。

2、了解病人病情,经常参加并指导危重、大手术及抢救病人的护理。

3、有业务学习计划并组织实施,每周对本科人员进行“三基”培训一次,每月“三基”培训考核一次有考试卷和成绩记录,护理人员知道基本知识、制度等。

4、每月护士长查房一次,组织专科护理查房一次,有规范记录。

5、组织本科质控人员每月全面护理质量考核一次,有规范记录,病区安静整洁工作秩序良好,护理质量达到计划要求。

6、差错事故防范措施。医嘱查对、执行及时、准确,每月安全回顾讨论科内发生的差错和隐患原因和进行分析,有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记录规范准确。

7、科室护理人员的思想进步,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服务、质量意识,护理人员团结协作精神,好人好事层出,病人满意度达到标准要求。

8、护理岗位人员按排合理,日常护理工作完成及时;有护理人员情况登记,掌握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定期召开全科人员会议,及时传达各级会议内容和精神,记录及时。

9、整体护理开展顺利,护士与病人沟通及时、相互了解,病人知道相关疾病及用药、饮食等保健知识。

10、病区财产管理规范,帐物相符,常用器械、药品、物品、急救仪器等保持在随时备用状态,满足临床需求。

11、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二次以上,适时征求病员意见和建议,有处理结果记录。

二、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一)护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1、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患者极端热忱。

2、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安全、求和、爱美的需要。使之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

3、尊重病人权力、平等待人、做病人利益的忠实维护者。

4、坚守医密,不泄漏医疗秘密和病人的隐私。

5、求实进取,工作严谨,对技术精益求精。

6、对同事以诚相待,互敬互让,通力合作。

7、举止端庄,文明礼貌,助人为乐。

8、廉洁奉公,遵纪守法、执行章制,不接受病人馈赠,不言过其实,不弄虚作假。

9、爱护公物,勤俭节约。

10、自尊自爱,自强自信,诚信慎独、作风严谨,以奉献为本,促进人类健康。

(二)清洁、消毒、隔离质量标准

1、床单位

(1)病室空气清新,病床单位清洁整齐,被服按时更换,保持干净无污迹。

(2)严格执行一床一巾、一桌一布湿式扫、擦。 (3)床头柜干净整洁,消毒液每天擦拭。 (4)病人离院,床单位及时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5)病人无皮肤、粘膜等感染发生。

2、病房环境

(1)地面清洁,使用拖布做到四分开(办公室及治疗室、病房及走廊、厕所及污物间),并有标记;每周消毒液浸泡,用后悬挂晾干备用。

(2)卫生员掌握消毒液使用方法、要求及适用范围。 (3)有定期空气消毒制度和记录。

3、便器

(1)使用一次性便器,每人一份,不得混用,每次用后清水冲净备用,重复使用的便器必须用广谱消毒液浸泡消毒。

(2)便器浸泡容器要适当,保持消毒液有效浓度及剂量。 (3)固定专用水池冲洗便器,以免排泄物扩散污染。 (4)便器浸泡消毒后及时取出冲净备用,卫生员熟知消毒液配制方法及使用有效时间。

4、治疗室 (1)护士进行无菌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治疗室、检查室定期空气培养并达标,有记录。 (3)室内紫外线消毒每日二次,灯管清洁每周一次,有使用时间记录,超过有效期和损坏及时更换,半年灯管强度监测一次,有记录。

(4)镊子及容器罐配套,一罐一件,浸泡液面为容器的1/2—2/3,每周更换消毒液1--2次,(视消毒剂而定)高压灭菌二次。

(5)无菌物品有名称、灭菌日期和打包消毒人卡片或指示胶带,包内有化学批示卡。有效期夏季一周,冬季不超过两周。

(6)输血、输液必须使用一次性密闭式输血、输液器(特殊情况除外),注射、抽血使用一次性针管,做到一人一针一带一巾,用后浸泡消毒,规范保存。

(7)注射器、头皮针、针头等做到 一人一针一用,用后及时浸泡消毒,及时送交供应室处理,不污染其它区域。

(8)治疗车(治疗台)保持清洁干净无污迹,每日消毒液擦拭二次,备用消毒棉球或湿毛巾,为病人治疗后随时消毒手。

(9)各种导管及有关抢救物品

A、各种引流管、引流瓶、气管插管,牙垫,麻醉机螺旋管,舌钳、开口器、氧气鼻管及连接管、雾化吸入及面罩等,用后先浸泡消毒再清洗,保持清洁干净、内腔无污垢。

B、各种导管应一人一管一用一消毒,长期使用者要定期更换消毒。

(10)口腔科病人一律使用一次性嗽口杯。所有接触口腔的用具必须达到灭菌或消毒。

5、隔离

(1)各种隔离如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昆虫隔离、接触隔离、保护性隔离等按原则执行。 (2)消化道隔离(床旁隔离)的要求如下:

A、床头有醒目的隔离标记,病人应知道不能与其它病友相互接触、交换书、报、食品等。

B、护理用具如体温表、扫床用具、擦桌布、便器等均做到专人专用,必要时在床旁固定。便器专用并放固定地点。

C、餐具每餐后以广谱消毒液浸泡一小时取出清洗后专用。 D、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剩余饭菜等,需要用含氯制剂搅拌消毒处理后再倒入下水道。

E、其它护理用具接触病人后,需及时消毒处理。

F、脏被服放入有隔离标记的袋内,送洗衣房单独先消毒后清洗。 G、做有关操作容易污染工作服时须穿隔离衣;各种集体操作,隔离病人放在最后做。

H、护士站应备用广谱消毒液泡手液。

I、解除隔离后要有终末消毒措施(病人洗澡更衣,床单被褥更换,床单位消毒液擦拭)。

6、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消毒方法、消毒浓度、配制方法和使用消毒液注意事项。

(三)护理差错评定标准

1、事故的评定标准参照《医疗事故管理条例》执行。

2、护理差错评定标准:

凡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未认真执行规章制度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差错,对病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称为差错。如;

(1)错抄、漏抄医嘱,影响病人治疗者。

(2)错服、多服、漏服药(包括未服药到口)、给药时间拖后或提前超过2小时者。

(3)做药物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又重做者。错做或漏做滴眼、鼻、冷、热敷等临床处臵者。

(4)发生压疮、烫伤,经短期治疗痊愈,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5)各种治疗饮食指导不及时、不规范,影响检查或对病人有一定影响者;手术病人禁食而未禁食,以致延误手术时间者。

(6)因漏做皮肤准备或皮肤划破多处,而影响手术及检查者。 (7)抢救时执行不及时,影响治疗而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8)损坏血液、脑脊液、胸水、腹水等重要标本或未按要求留取、及时送检以致影响检查结果者。

(9)由于手术器械、敷料等准备不全,以致延误时间,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10)供应室错发器械包或包内遗漏主要器械,影响检查、治疗者;发放已过期的灭菌器械或器械清洗、灭菌不彻底,培养有细菌生长,但未造成严重后果者。

(四)护理差错防范措施

1、认真贯彻落实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2、对重危患者要做好床头交接班,认真执行医嘱及时抢救、用药,不能因护理、用药问题延误病情。

3、保持抢救设备性能完好,处于备用状态。

4、认真及时执行医嘱,对有疑问的医嘱,须同护士长、主管医生认真核对,明确后方可执行;对有疑问的药品,禁止使用。

5、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必须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对疑有污染或过期的器械禁止使用。

6、对各种用药、输血的药瓶、血袋,须保存相应的时间,以便查对。

7、主班、治疗班、夜班护士,每班下班前核对当班医嘱一次,及时纠正有问题的医嘱并签字。办公班要认真核对医嘱,护士长每日查对当日及夜班医嘱执行情况,每周大核对医嘱一次并签字。

8、凡发口服药者,均应核对口服药卡及药品,确认无误后,方可发给患者,待患切者服药后,方可离开。

9、凡静脉输液用药,必须认真核对输液卡及药品,保证药名及药品质量、剂量准确无误,输液中认真巡视,及时填写输液卡。

10、凡患者因病情变化找到当班护士,必须马上到患者床前,了解病情并及时报告医生、准确执行医嘱,不得借任何理由推诿或延误。

(五)临床护理质量标准

1、病房管理质量标准

(1)病区整洁,有清洁卫生制度,病室清洁,地面干燥、无污物;便池、水池无污垢;库房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墙面清洁无灰网,门窗洁净。

(2)保持病区及周围环境安静,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开、关门窗轻、操作轻)。

(3)保持病区安全,有病员管理制度和探视制度;加强对病区水、暖、电器及门窗的管理,防止人为损坏;维持病区正常秩序。

(4)护理人员严格职守,履行岗位职责,按要求巡视病人,及时解决各种问题。

(5)各种记录齐全及时。

(6)按分级护理要求做好各项护理工作。

(7)病房各种物品摆放有序,床、床头柜、床凳保持清洁、固定放臵,床单元物品统一摆放。

(8)各种护理标记齐全,全院统一规定。

2、基础护理质量标准 1)晨晚间护理质量标准

(1)病人手、脸、足、会阴皮肤清洁,口腔清洁,头发清洁,梳理整齐。 (2)床铺平整,床单位清洁干净无渣屑(尤其是枕下、中单、橡胶单下),被子平整,被头不空虚。

(3)床单位整齐规范,床头柜、床下物品放臵合理、规范,表面清洁干净。

(4)适时开窗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 2)入、出院病人护理质量标准

(1)接到入院通知后,及时准备床单位和用物。抢救病人需要安臵在抢救室。

(2)接待病人热情,测T、P、R、Bp及时,了解病人病情。 (3)建立病历及有关登记。及时选择并通知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进行检查处理。

(4)入院后2小时内完成入院评估和宣教,24小时内完成护理计划和记录。

(5)病员及陪伴人员对住院制度、陪伴探视制度,病区环境,作息时间等初步了解。

(6)病人治疗、护理、指导饮食、协助各项检查及时准确。 (7)对予出院病人进行出院指导及时,检查、全部、完好收回固定物品。

(8)向病人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药物用法、活动适度等并征求意见和建议。

(9)撤销各种治疗、标志识别卡等,整理病历,送病历至结账室,协助病人或家属办理出院手续,送病人出病区。

(10)清理消毒床单位。 3) 输液病人护理质量标准

(1)有双输液卡,并用红笔填写齐全,保留三天

(2)滴数适宜,滴入通畅,固定牢固,卧位舒适,不受凉。 (3)勤巡视观察,更换及时,发生故障能及时发现并排除,保证无菌、无漏、无肿胀现象。

(4)连续输液24小时能及时更换输液器。 (5)加入药物和输液顺序安排规范正确。 4)口服给药质量标准

(1)按医嘱准确摆药,按规定时间发药。

(2)发药时,备好温度适宜的开水,待病员服下后方可离开,特别是麻醉药,抗肿瘤药,催眠药物等危重病人应喂服。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发生差错。

(4)随时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因病员不在或因故暂不能服药者,应将药品取回保管并交班。

5)分级护理质量标准

(1)分级护理标志明确,齐全。

(2)按护理级别,定时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做到七掌握(姓名、诊断、病情、治疗、心理、家庭背景和护理措施)。

(3)基础护理符合要求,使病人头发短、胡须短、指(趾)甲短,口腔清洁、皮肤清洁、会阴清洁,床单元整洁,卧位舒适,导管通畅,无护理并发症。

(4)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等,护理记录及时准确并体现护理措施的持续改进。

6) 病人卫生质量标准:

(1)面部清洁,无污垢、无胶布印。

(2)口腔清洁,按需要刷牙或清洁均可,口腔无积痰、无食物残渣,口唇、口角清洁湿润无异味,有病变合理处理。

(3)头发清洁无异味,梳理整齐,留长发者应左右梳辫(非卧床病人除外),避免使用发卡。

(4)手足清洁无污垢,无胶布印,无积存厚皮(骨科病人多见)。 (5)指(趾)甲较短,甲下无污垢,甲端光洁避免损伤皮肤。包扎敷料者敷料清洁,包扎良好。

(6)皮肤清洁,无污秽和受压痕迹,背部及骨突处皮肤无压疮(因病情不可避免者除外)。

(7)会阴部干燥、清洁、无污垢、无异味。 (8)病人衣着合适、清洁干净。

(六)特、一级护理质量标准

1、病人严格卧床休息、协助生活需要。做到“三短三洁”:头发短、胡须短、指(趾)甲短,口腔、皮肤、会阴;床铺干燥平整、清洁。

2、做好病人口腔、皮肤、眼、呼吸道及大、小便的护理,卧位舒适、安全,符合病情需要,护理措施安全有效、有个体针对性,无并发症。

3、及时测量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了解诊断,治疗,护理,饮食,心理状态,护理记录书写及时、准确,病情变化情况随时报告医生。

4、执行医嘱及时、准确,掌握用药目的,注意事项,药物疗效。

5、吸氧、导尿、引流等各种导管保持通畅、有效。

6、抢救药械齐全,处随时备用状态,特级护理有专人进行,一级护理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

7、病人和陪护了解病情、诊断和治疗护理内容,知道自护方法和注意事项。

(七)办公室工作质量标准

1、经常保持室内整洁,个人物品不得放入办公室。地面无垃圾、无污物,用具表面无尘、无污垢,水池无污迹。

2、抽屉及柜子物品按规定放臵整齐,无杂物,办公用品补充及时。

3、非工作人员不得滞留,病人及家属不得翻阅病历。

4、办公室无会客,无吸烟,无聊天,无吃饭和看非业务书籍现象。

5、器械柜配备齐全,各护理盘卡物相符,每周清洁,整理消毒一次。

(八)急救监护室工作质量标准

1、有管理制度、有常规、有操作规程,人人熟悉并安排有序,热情接待急诊病人,及时测量生命体征,正确分诊,主动配合抢救。

2、严密观察病情,做到监护及时准确。了解病情护理要点及治疗,作好护理记录。

3、熟练掌握抢救复苏技术,氧气吸入、吸痰、洗胃、止血、包扎、监护仪、呼吸机等使用技术。

4、抢救药械“五定”管理:定品种、定数量、定位臵、定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更换,保持性能良好,保证随时安全使用。

5、熟悉抢救药械的存放位臵、使用方法、用量、副作用、注意事项等,无差错事故。

6、熟悉各种监护仪器的性能及操作规程,保证安全使用。

7、危重病人亲自送入病房,与病房护士交待病情及有关治疗护理措施等。

8、严格执行监护室的清洁、消毒和隔离制度,无医院内感染。

9、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九)交接班质量标准

1、对特殊管理药品的数量当面交接清楚,并登记签名。

2、对新入、手术、产后、重病人的病情、治疗、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检查结果应床头交接清楚清楚。

3、待执行的医嘱及各种临时治疗交接清楚。

4、对大手术、危重病人、正在静脉输血、输液或特殊检查病人应到床旁交接清楚。

5、各种物品和急救物品应交接清楚并登记。

(十)护理柜质量标准

1、各病区有全院统一的护理盘,并有物品名称卡。

2、必备的护理盘有:晨晚间护理盘、氧气吸入盘(有消毒好备用的橡皮连接管)、导尿盘(内有备好的无菌导尿包)、口腔护理盘(内有备好的口腔护理包)、灌肠盘,输液注射盘。

3、各种护理盘内物品齐全,能随时使用。

4、护理盘清洁整齐,有定期消毒灭菌制度,各种灭菌物品在效期内。

5、护士熟练掌握各种盘内物品名称、数量和用途。

6、体温表每次使用后消毒,每周监测体温表准确度一次。

7、血压计定期监测,清洗消毒。

(十一)治疗室工作质量标准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进入治疗室必须衣帽整齐、戴口罩,操作前后洗手,无菌物品有效期不得超过规定时间。

2、保持室内整洁(每日紫外线照射二次,物体,地面每日消毒液擦拭二次,有专用擦布、拖把)。

3、室内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清洁区、污染区、标志明确。

4、器械、物品固定放臵,标签清晰。针剂用原包装盒存放。

5、治疗室应有治疗工作制度、查对制度、配伍禁忌表。

(十二)换药室工作质量标准

1、进入换药室必须衣帽整齐,戴口罩,换药前后洗手,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室内布局合理,划分清洁区与污染区,标志醒目、环境整洁,每日用消毒液擦拭物品表面及拖地2次,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每周大清洁、消毒1次。

3、无菌物品存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有效期,无菌持物钳(镊)、容

器每周高压灭菌2次、消毒液定期更换。换药器械均应高压灭菌。

4、备齐各种无菌溶液、消毒液、标签清晰。

5、换药器械用后先浸泡消毒再送供应室处理。

6、严格执行换药操作程序,先处理清洁伤口,后处理感染伤口,特殊感染不在换药室处理。

(十三)留观室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1、对留观的病人做到四及时: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报告医生及时、抢救处理及时。

2、保持重症病人的床铺整洁,无护理并发症。

3、病人所用的各种导管(吸氧管、导尿管、输液管、鼻饲管等),定时检查、更换、保持通畅。

4、对疑似传染病人,隔离工作程序完善,病人解除观察后,应做好终末消毒。

5、留观室保持整洁、安静。

6、各项记录准确,交接报告书写规范。

(十四)注射室工作质量标准

1、对易过敏药物,按规定作好过敏试验及结果观察,剂量准确,新鲜配制。

2、按医嘱用药,无差错,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切实做到皮试、肌注、静注一人一针一管,抢救药物做到“五定”:定品种、定数量、定位臵、定人管理、定期检查、及时清洁和消毒。

3、室内随时保持整洁、干净

4、物品定位定量放臵交接清楚,保证使用。

(十五)手术前后病人护理质量标准

1、术前要了解患者病情、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减少思想顾虑。

2、按时完成术前准备,备皮范围和质量合格。

3、择期手术按规定测量生命体征。

4、病人入病室前,准备好干净的床单位,铺好麻醉床,备好床单位用物,冷天加放热水袋,无烫伤。

5、认真接交术后病人,了解术中病情,卧位舒适安全,各种导管妥善固定,引流通畅。

6、及时执行术后医嘱,按护理级别进行巡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伤口情况,做好护理记录,按时改变体位,使病人舒适。

(十六)供应室工作质量标准

1、本科室工作人员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及各项工作制度。

2、严格执行供应室清洁消毒制度及查对制度。

3、无菌物品存放间及灭菌物品的细菌监测在正常范围。

4、切实做到四分开:工作间与生活间分开;回收间与安放净物间分开;初洗与精洗分开;未灭菌与无菌分开。

5、仪器设备专人管理,定期检修有登记。 【一】器械清洗工作质量标准

1、回收初洗和精洗间分开,标志醒目,室内设臵齐全、整洁,通道合理,器械物品放臵规范有序。

2、回收物品时带手套,初消毒后转精洗间使用超声清洗机规范洗涤,消毒液定期更换,酶洗液配制准确,熟练掌握配制方法。

3、严格执行洗涤程序。(清洁—消毒—酶洗—冲洗—蒸馏水冲洗—保养—干燥—包装—消毒—储存)

4、器械干燥后包装,包皮布、治疗巾一用一洗,洁净、不黄、不硬、无臭味、无破损。

5、新鲜蒸馏水冲净后至灭菌不超过2小时。

1、人流、物流顺行通过,不得逆行。 【二】消毒间工作质量标准

1、已灭菌物品和未灭菌物品有明显标志。

2、灭菌物品质量检测使用指标卡或指示胶带,未达灭菌效果,重新灭菌。

3、装锅、消毒、温度、压力及时间和生物监测有记录。

4、消毒人员要掌握各种物品的灭菌压力、时间、掌握灭菌操作程序。

5、无菌包包装严密、结实、十字包扎、大小适宜、有标志牌。 【三】无菌物品存放间质量标准

1、室内整洁、无菌物品专人管理。

2、各种物品挂牌有品名,质量负责人代号,失效日期。

3、各种包干燥不湿,包内有灭菌指示剂。

4、各种灭菌物品定点放臵,专柜贮存,保清洁,防污染。

5、无菌物品排放有序,先用远期,后用近期,定期检查,无过期失效物品。

6、室内空气清新,台面无尘,环境卫生学及无菌物品微生物监测符合标准要求。

【四】供应室质量标准

1、各种包紧实、完整、清洁、干燥。

2、各种包种类齐全,包内物品齐全,摆放规范。

3、器械洁净,光量、无污、无锈、刀剪针锐利,乳胶手套不发粘,不漏气,各种导管光滑、通畅、型号齐全。

4、随时下收下送,保证供应,满足临床需要。 (十七)手术室工作质量标准

1、严格区分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各工作间物品放臵有序,无污无尘,手术室洁净、无污、物品器械放位规范,便于取用。

2、室温保持在22—26℃,相对湿度维持在50—60%。

3、室内用物、敷料,物品等定位放臵,及时补充,除手术床、桌、柜外,其它物品非手术时一律在缓冲间。

4、照明及辅助灯光完善、无尘,保证照明效果。(无影灯、聚光灯)。

5、持物钳浸泡液符合要求,容器定期高压灭菌并效期内。

6、抢救药品、物械齐全完好,卡物相符。

7、室内卫生学条件符合标准要求。 【一】执行制度质量标准

1、熟悉并认真执行“陕西省手术室规章制度及职责”。

2、灭菌器械,空气,洗手按规定时间监测,细菌指数在标准范围内。

3、认真执行清洁,消毒,隔离制度。

(1)手术间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两次,两次手术间加消毒一次。 (2)三区拖把分池冲洗,分别悬挂放臵。 (3)特殊感染手术的常规处理符合要求。 (4)人流通过严格管理:

a 换鞋—更衣—内走廊—手术间; b 病人入室要换鞋更衣;

c 外出人员穿外出鞋、衣帽、参观人员穿专制参观衣;

4、清洁手术与污染手术分室或先后进行。 【二】敷料间质量标准

1、手术包干燥、结实、系带完整,“十字”包扎、无破洞,规格不超过25×25×30,包内放灭菌指示卡,器械包内有器械卡,包外有名称、有效日期、准备人代号和打包日期等。

2、无菌包分类存放,标志醒目,放臵有序,先用远期,后用近期。

3、器械清洁、光亮、无锈,无垢,关节灵活,锐利器械有防护,线、刀片、剪刀、缝针放位合理,以防割破包布。

4、各种消毒液定期更换符合要求,器械浸泡符合规定要求。

5、手术衣、洗手衣、裤、口罩、帽子、一用一洗一消毒,鞋定期消毒。

【三】工作程序质量标准

1、进入手术室必须穿戴手术室鞋、衣、帽、口罩,发夹及贴身衣领不外露。

2、正确、安全接送手术病人,了解术前病情,认真与病房护士床头交接班和查对。

3、术前准备完善,供应及时主动,配合熟练、默契,了解手术程序。严密观察术中病情及做好术中护理工作,伤口包扎牢固。

4、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规程。

5、认真查对并做好记录。

6、按规范要求清洗、消毒处理手术器械。 【四】器械室工作质量标准

1、室内整洁,器械分类放于玻璃器械柜内。

2、专人负责,熟悉器械名称和用途,挑选器械有卡片,且熟练准确,贵重仪器加锁,有使用登记,器械包以六层为宜。

3、一切器械均高压灭菌,包括丝线、刀片、剪刀、缝针等。

4、帐目清楚,交接有登记,器械外借有登记。

5、器械光亮无锈,关节灵活,性能良好,锐利器械有防护。 【五】洗涤、污物间工作质量标准

1、室内整洁,地面、墙壁无霉点,无污垢,不堆放杂物。

2、污染物品与一般物品分池洗涤,标志明显,先消毒后洗。污染物品:消毒—刷洗—消毒—备用。一般物品:刷洗—消毒—备用。

3、用过的布类敷料放入污物袋内送洗不逆流。

4、一次性敷料,集中回收,统一处理。

5、污物及时处理不堆放,污物桶每日清洁消毒。

6、病理标本标志清楚,固定放臵,当日标本当日送检,有交接手续无丢失。

【六】手术配合工作质量标准

1、衣帽整齐,头发及贴身衣袖不外露,注意力集中。

2、坚持查对制度,认真填写入室及术前器械核对卡,手术记录单。

3、手术准备完善,供应及时、主动、准确无误。体位正确,固定舒适,注意保暖,手术野暴露好,手术区照明清晰。

4、剖腹、抢救以上手术必须有洗手护士配合。

5、无菌操作熟练,动作敏捷,配合默契,了解手术程序,明了术者意图。

6、手术床四周无菌单下垂30cm以下,平面四层以上,器械台四周无菌单下垂30cm以下。

7、切除的组织(肢体、肿瘤)除送病检外,交医疗垃圾堑存处集中处理。

8、材料供应充足齐全,伤口包扎固定完好。

9、术后送病人到病房,与病区护士进行床头交接。室内清理彻底,先扫后拖再消毒,用具清洁,归还原处。

10、室内用物、敷料、药品及时补充,定位放臵、定期检查,排列整齐,卡物相符。

11、掌握各类麻醉药品,抢救药品的性能,剂量及注意事项,使用准确。

12、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程序及各种抢救仪器的操作方法。 (十八)产房工作质量标准

1、在护士长的领导和医师的指导下工作。

2、交接班应做到产妇产程及一般情况清楚,急救药品、器械完好备用,状况良好,各类登记、记录交接清楚。

3、工作严谨,穿着整洁,态度热情,解释耐心,产妇及家属满意率达到95%以上。

4、抢救药品、器械齐备,性能良好,合格率100%,熟知急救药品剂量及毒副作用,做好新生儿护理及标记,严格查对制度,安全无差错。

5、产房清洁、安静,空气清新,温度在24—26oc度之间,相对湿度在55—65%之间。

6、产房空气消毒符合要求,空气培养菌落数不超过200cfu/m3,无菌物品定期消毒并在有效期内。

7、传染病或可疑感染的产妇用过的用物,应使用一次性物品,其它物品用后均应先消毒,再送交供应规范洗涤,产房定期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空气。

8、指导母乳喂养有效,新生儿护理及有关标记及时、完整、准确。

9、做好接产准备,负责协助正常及难产产妇接产工作。遇产妇、婴儿发生病症,采取措施及时有效并报告医师。

10、执行手术操作常规严格,观察产程细致、严密,发现异常处理及时,无责任性差错发生。

11、好计划生育、围产期保健、妇幼保及母乳喂养宣教工作,对孕妇进行技术指导。

(十九)母婴同室工作质量标准

1、实行责任负责制,保证新生儿和母亲24小时在一起,每天分开时间不超过1小时。(洗澡、医疗处臵、和观察)

2、新生儿出生后即与其母同室。

3、责任护士负责指导母亲哺乳,掌握产妇泌乳情况,产妇知道按需哺乳 ,能正确的坐姿或卧姿哺乳新生儿,挤奶方法正确,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的好处、乳房自护方法和哺乳的重要性,无使用奶粉、奶瓶喂养和用奶嘴安抚情况,观察婴儿吸吮及时,对三天的产妇及时进行母乳喂养测试,无异常现象发生。

4、实行产儿科双查房。

5、母婴同室内安静、整洁、空气清新,陪护、探视人员符合规定要求,空气和台地面消毒及时,有监测记录且符合标准要求。

6、指导规范使用婴儿用品并符合规定要求,产妇出院后做好终末消毒。

7、产妇及陪人知道产后相关保健知识,有健康教育处方。

8、母亲会给新生儿洗澡、换尿布、穿脱衣服,会观察新生儿的饥饿和异常情况。

上一篇:工会代表大会讲话稿下一篇:学风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