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Apple解读设计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什么是设计”自从有设计以来就一直被人们所讨论。在我真正学习设计之前, 仅仅把设计归为艺术学科, 而对艺术的理解也多认为是抽象、浮夸的代名词;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并不是单纯这样的。

在我们谈论设计前我们就先要认清哪些是被设计过的, 第一反应一定是海报、衣服、家具、建筑这些, 因为这些东西足够醒目而且这些设计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但是还有很多东西也常常会和设计放一起出现, 例如电子工程设计、土木建筑设计等等, 这些跟我们所理解的艺术设计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当然还有一些设计是不被我们留意的, 但是他们却被精心设计过的。其实换一种说法便是设计要有目的性, 它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所服务的, 所以这个目的性也要符合人们的需求, 这便是设计的实用性。

这时候就要提到家喻户晓的苹果了, 苹果变大了而锁屏键也从上端转移到了侧面, 这也便是设计师精心的设计。由于屏幕尺寸的增大了, 锁屏键再被设计在上端便会被精益求精的现代消费者所抱怨, 所以设计者根据人们手掌的平均大小和习惯很巧妙的被设计到侧面, 这虽然不起眼但是却是有目的的设计。 (如图一) 所以我们可以说好用的, 具有实用性的产品便是被设计过的。对于人们来说, 无论好坏都是一种设计, 也许有些人认为适合自己便是好的设计, 反之不喜欢就是不适合了。在这里我们还要说到苹果, 我不禁要会心一笑了, 苹果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它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快捷、方便、多元化的设计, 甚至满足了他们各种的日常需要。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呢?这实在是过于烦琐了, 他们不知道要按那个键才可以打电话, 也不知道wechat到底是什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还是给他们买一部老年机吧, 那样的设计才真正适合他们。

说到这里我们一直没有谈到的就是“设计到底是不是艺术?”我认为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之所以这样回答是因为设计和艺术根本就是朝着两个相对方向行走的人, 但是你要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来分析好像也说得通, 事物之间都是辩证统一的嘛。但是我们这样想就很简单了, 我们现在想有目的的设计出一个产品, 假设这个产品不仅能用而且还让我们很舒服和方便, 这个就叫做好的设计;再假设-这个产品不仅很好用它还很美观和时尚那人们会不会更喜欢他了呢, 其实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设计中加入了艺术。我们又要转变一下我们的思想了, 撇开设计只谈艺术的话, 艺术品它是没有目的性的, 艺术的创造只是为了抒发个人情感的。这样看来区分艺术和设计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虽然我们会在设计中加入艺术性的元素, 但是却不要让他成为设计的累赘。我们原来再读一些电子书的时候它会模拟真实书翻动的效果, 现在看来苹果很多软件的简单横向或纵向滑动好像更适合我们。这也是现代设计从浮雕立体化设计到扁平化设计的一个转变。 (图二) 这种简约并不意味着简单, 设计师应该把复杂的思考过程留给自己, 把简洁的使用方式留给消费者。当我们用苹果编写信息的时候, 如果想把编写的内容删掉, 我们只需晃动几下手机, 选择“撤销键入”我们就可以快捷的删掉;如果想把删掉的内容恢复, 我们再晃动几下手机, 选择“重新键入”刚才删掉的内容就又回来了。看到这些我们不禁会感叹一声“哦, 原来可以这样”, 这就是一个简洁的好设计。

但不是所有东西都是完美的, 苹果产品也有很多方面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就比如i Pod这个苹果程序, 把喜欢的音乐从CD中导入到i Pod里面很方便快捷。但是当我们原始音乐CD丢失时, 想把歌曲重新导出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甚至是件不可能的事情。这个问题让不少用户苦恼, 这就不能称得上是人性化设计。也许苹果的设计师应该多从用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让设计更实际。其实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性化设计就是“接地气”,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会出现太多玄幻的东西, 所以设计不能靠玩概念来吸引消费者。那些概念性的设计还是留给那些美国大片吧, 设计要走的是“草根”文化。

一个设计产品我们可以分为两个角度去看待。一是从设计师的角度, 产品怎样更好的为人们所服务或使用;另一个角度是从使用者来看, 这个产品是否更为便捷和巧妙。所以说, 艺术性是对人艺术素养的评判, 而实用性则是对产品的评判。因为实用性是物品作为有用之物存在的最根本属性, 但是艺术设计产品又要多加一层含义。既不是一般的实用性产物, 也不是单纯的审美性精神生产, 而是两种的紧密互融。生活用品开始具有艺术美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我理解的设计就是要有目的性, 并为日常生活所服务。

上一篇: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践行人文关怀下一篇:浅谈高科技型企业财务激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