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鹤岗(推荐8篇)
多年来,中国企业在渠道管理的实践方面,追求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其积弊之深、危害之大令人吃惊,其中,尤以“深度分销”为甚。
从营销科学的角度看,深度分销本身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无非是将“密集分销”换了一个说法。为数众多的中国企业将其奉为圭臬,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套用,上演了一场“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闹剧。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问及深度分销的具体定义,恐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笔者追根溯源,方知深度分销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根植于中国市场的产物。其核心思想是:企业应当将营销组织架构不断下沉,从而提升终端的市场覆盖率和企业对渠道的控制力,带动产品的销售。
在企业界,深度分销也常被称为“渠道精耕”。我们所耳熟能详的“渠道扁平化”、“渠道重心下沉”、“去经销商化”、“自建终端网络”、“掌控终端”、“终端为王”等营销词汇,也是深度分销的“基因变种”或“旁系血亲”。深度分销的“黄金时代”
毋庸置疑,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条件下,深度分销对于销售量的提升,确实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个中道理很简单,从下面这个简单的公式就能参透其中的原理:“销售量=网点数×单点卖力”。
既然销售量与网点数成正比。那么网店数量越多,顾客购买概率就越高,销量就越大。深度分销的实质,就是企业营销架构离终端尽可能近一些,覆盖面尽可能广一些,终端网点数尽可能多一些。
从实战效果来看,深度分销成就了不少企业的既往辉煌。如康师傅、可口可乐等快速消费品企业就将深度分销理论运用得淋漓尽致:康师傅自从1998年开始实施第一版“渠道精耕”,据说到今天已经更新为第30个版本了;可口可乐从2000年的“101系统”发展至今,也不断深化、改进其分销模式,还发展出诸如手机订单系统和MEP系统等资讯工具,提升精耕效率,摆出一副誓将深度分销进行到底的态势。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贯彻执行,中国经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小城镇建设也取得积极进展,乡镇和农村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为此,康师傅、可口可乐这些巨头们开始将深度分销的触角延伸到三、四级城市,在乡镇设立分销员,直接掌握乡镇批零兼营客户的订单。在这股风潮的带动下,几乎所有消费品的知名行业,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卷入深度分销的旋涡,像立白洗衣粉、白象方便面、旺旺食品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不仅在乡镇设立分销员,还发起了向村、组进军的号角,被业界人士戏谑为“鬼子进村了”。
深度分销的拥趸们绝不限于快消品企业,手机行业同样为数不少。2001年,尽管国产手机在产品和品牌上都处于劣势,但是国产手机扬长避短,将渠道重心下沉到三四级市场,销量开始迅速提升,到2003年年底,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一度压倒国外品牌,委实风光了一把。但好景不长,由于产品力不强,品牌力不足,国产手机很快败下阵来。
从“营销利器”到“饮鸩止渴”
远观深度分销,给人的感觉似乎像一块宝玉,玲珑剔透,光彩照人,细细把玩,却是一面“风月宝鉴”,白骨粼粼,血泪斑斑。
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深度分销就像壁立千仞的“三重大山”,企业早就不堪重负,甚至已经到了苟延残喘、行将就木的地步,如果不加以改变,毫不夸张地说:深度分销就是一味“毒药”其毒性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重大山”:人事固定费用急剧攀升。说得直白一些,深度分销基本就等同于“人海战术”,技术含量不高,是“劳动密集型”的活儿。深度分销的“度”越深,就需要越多的人员。人员越多,人力成本就越高,常见的深度分销人员配置可分为以下四类:
1.part-time(短工):如商场导购、理货、零促人员等。属于企业销售组织的最前沿,上述人员一般直接配置在经销商、分销商那里。
2.full-time(长工):固定线路业务,有的企业将其称为助理业务。他们负责乡镇分销业务、封闭渠道业务。一般由当地的经销商招聘,厂家负责培训。
3.正式业务代表(正式工):厂家派驻经销商处的销售顾问,属于厂家正式编制,俗称“御林军”。负责洽谈企业与经销商或分销商之间的资金流、信息流等事宜,并督导短工和长工的工作。经验表明:1个50万人口的县,应当配置2~3名业务代表。
4.市场监督管理人员(监工):属于企业的管理体系。为了构建深度分销体系,企业营销人员的数量逐渐增加。如何管理好新增的队伍成为新的课题。原有的管理层忙不过来,只有额外再增加一个层级,起到督导的作用。
必须指出是,当今中国人口红利消量递减趋势,劳动力成本大大提升。如今若不能开出适合的工资,基本别想招到中意的业务员。快消品企业五年前的人事费用率仅4%~5%,而眼下很多企业已经早超过了业界通用的7%的警戒红线。
“第二重大山”:变动成本成“超级黑洞”。人招进公司之后,总得做事情。这必然导致变动费用的增加。开发终端、维护终端、终端促销等众多名目的费用,一涨再涨。统计显示,增加一位员工所带来的变动成本,往往是固定成本的3倍。笔者调查过很多实施深度分销的快消品企业,“销售增长率”往往跑不赢“变动费用增长率”。这必然导致企业经营体质弱化,盈利能力下滑。
“第三重大山”:灰色营销。加人易,管人难。业务员常年在外,倘若自主性和自律性较差,倘若缺乏有效的远程管控手段,白条、拖欠、合伙套利、伪造等“灰色营销事件”必然不断出现,一个业务员辞职,背后常常就是数万元的坏账或应收账款,这极大侵蚀了企业健康的现金流。
情境变化:此一时,彼一时
为何深度分销此一时失败,彼一时成功?
用一个经济学上的原理不难解释——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任何一个要素的边际效益,在时间序列上注定递减、趋零直至为负,这是经济学的必然规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深度分销理论诞生之初,产出高于投入,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今天,随着营销环境的变化,产出低于投入,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做大反而变弱,而企业一旦盈利能力变弱,人性使然,企业开始削减线上营销资源,来勉强维持利润。这又导致销量进一步下降,一切似乎陷入了一个悖论。
除此之外,营销环境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也是深度分销在今天“水土不服”的重要原因。
彼一时:跑马圈地,遍地黄金
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消费者品牌意识尚不成熟,渠道贩卖什么,消费者就被动购买什么。深度分销成为无坚不摧的利器。
这一时期“先占先赢”、“先入为主”效应明显。谁先开展深度分销,谁就拥有时间上的比较优势。如果能够形成稳定的基层作业人员、稳定的拜访周期和稳定的分销服务,先发者就容易实现销量领跑,并对后来者构建渠道进入壁垒。这一时期消费市场成长迅速,跑马圈地的空间大,企业只管扬鞭奋蹄,所到之处,几乎“遍地黄金”。
这一时期深度分销带来更大的终端能见度,让一些大牌企业高举高打的媒体策略落地生根,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
彼一时:竞相投入,优势互抵
眼下正值中国产业集中的整合时期,任何时间、速度等比较性竞争优势(非核心竞争优势),旦夕之间就会被对手的同样做法抵消或反超。过去,粗放式播种就有好收成,现在精耕细作,也未必会如愿以偿。
深度分销已蜕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终端资源消耗大战。各大竞争企业围绕终端的争夺和拦截,不断升级,企业深陷重复性博弈的“囚徒困境”:你投一个卒,我就放两个兵;你给1%的返利,我就做2%的促销;你送三轮摩托,我就赠四
轮卡车......各方好比在水中比赛潜水,准憋不住气,那就只有浮出水面,饮恨出局。
随着各大企业的深度分销的不断深入,渠道拥堵日趋严重。过去是渠道主导消费者,现在是消费者反过来影响渠道。很多产品尽管花费了不少进场费、促销费,但由于消费者不领情,企业开始频频品咂渠道退货、产品过期之苦。理性回归,从“深度”到“浅度”
不难看出,在新的形势下,深度分销的进入门槛不断提升。一方面,做深度分销需要企业以“三力”(强大的资金实力、渠道管理能力以及渠道控制能力)做坚强的后盾,没有金刚钻,千万别揽瓷器活;另一方面,企业必须有适销对路的产品,以及与渠道深度匹配的品牌力,从而能够为地面推进提供足够的势能。特别是对于那些实力不是很强,管理上存在较多短板的企业来说,深度分销更要量力而行、三思而后行。深度分销固然会带来一段时间的快速成长,但说不定,急症用猛药反而会适得其反。在这里,我们建议这类企业不妨尝试“浅度分销”。
“浅度分销”的总体原则:渠道深度与品牌张力保持平衡。品牌张力大,渠道可以深些,品牌张力小,渠道就浅些。品牌张力好比“水”的源头,“水”到“渠”成,“水”多“渠”深,套用一句古诗:问渠哪得深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基本方法:长短适度、宽窄相宜
企业在执行“浅度分销”策略时,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1.渠道要长短适度。在确定渠道长度之时,应考虑三方面因素:产品的目标市场定位、产品的市场基础以及产品背后依托的资源。
2.为不同的产品设定不同的渠道深度
某企业产品线中有A、B、C、D、E产品,该企业为其各自渠道信息不同深度,产品A:该企业的拳头产品,定位“中高价位”。目标消费群分布广泛,已经有20年的历史,有极强大的产品力和良好的口碑。渠道方面从1998年就下沉到县城,历经9年耕耘后,在2007年开始执行深度分销,一口气招聘1万人,直接到乡镇协助经销商取订单,并做市场活性化服务。不过,截至2011年,该企业已经陆续将这1万多人解聘,退守县城。
产品B和C:定位中低档,很难进入一级城市,渠道重心聚焦县城。虽然产品B面向农村市场,但因为毛利不高,所以销售重心没有下移到乡镇,而是通过设立次级分销商的做法,将产品自然辐射到乡村。
产品D和E:属于高价产品,渠道重心聚焦在一、二级城市,仅在企业的直营范围销售(该企业在一、二级城市设立直营店,基本不设经销商),不盲目追求扩张“版图”。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确定深度分销或浅度分销中的“度”呢?应当遵循以下两点:
1.确定渠道的宽度时考虑三个因素:产品资源能力、渠道的重要程度和物流模式。
2008年, 时任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 (S.J.Palmisano) 在所作的报告——《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议程》中首次提出了智慧星球 (Smarter Planet) 的概念。“智慧星球”表达了IBM对于如何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地球上世界运行模型的一个美好愿景。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 (如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技术等) 的强力支持, 地球上几乎所有东西——任何物理对象、过程或者系统都可以被感知化、互联化和智慧化。人类世界也随之转变, 正朝着更小、更平、更智慧的方向演进。
“智慧地球”思想渗透到不同领域中, 不断催生出许多新的概念, 如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水资源、智慧电网、智慧教育等。2009年9月, 美国中西部爱荷华州的迪比克市与IBM共同宣布, 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 (Smart city) 。在“智慧”无处不在的大背景下, 智慧教育也破茧而出。IBM提出了智慧教育 (Smart Education) 的五大路标:学生的技术沉浸;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路径;服务型经济的知识技能;系统、文化和资源的全球整合以及教育在21世纪经济中的关键作用。需要指出, “Smart”的准确中译应是“机智”、“灵巧”、“精明”, 所以Smart Education的中译“智慧教育”有高抬之嫌。
笔者更愿意将智慧教育的理念归功于钱学森。早在1997年, 钱学森先生就提出了“大成智慧”理念, 并将Wisdom in Cyberspace作为英译之一, 可以解释为“网络信息空间中的智慧”, 足见钱老已经预见到信息化对人们智慧发展的积极影响。钱老认为, 人的创造性成果往往出现在科学交叉点上。大成智慧学的目的即为“引导人们如何获得聪明才智与创新能力”。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智慧” (Wisdom) 主要指“创新与创造”能力。关于“智慧”, 《在线辞海》解释为“人辨析发明和创造的能力”;《剑桥英语词典》的解释是“利用知识与经验作良好决策判断的能力”。我国已故哲学家冯契教授的《智慧说》则集古今中外之大成, 对智慧的内涵做了如此界说:智, 法用也;慧, 明道也。道生法, 慧生智。智慧, 道法也。汇总上述观点可知, 智慧不仅是一种高阶思维能力, 也含有伦理道德与价值认同等社会因素。
在教育研究中关心更多的是智能或智力 (Intelligence) 的发展, 是指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美国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把人的智能分为八个维度: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韵律智能、人际沟通智能、自我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尽管如此细分, 智力测验也只能测量人在社会常态下展露的才智, 难以预测在有更强的社会或经济因素介入时人的解决复杂问题的创造、创新能力。
综上分析, 笔者认为智慧教育是信息技术条件下, 培养并发展学习者集“机智” (Smart, 好办事) 、“智能” (Intelligence, 事办好) 、“智慧” (Wisdom, 好办事) 于一体的教育理想与实践。为了抛砖引玉, 笔者斗胆给智慧教育做了一个初步定义:智慧教育的真谛就是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学习环境, 让教师能够施展高成效的教学方法, 让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 使其由不能变为可能, 由小能变为大能, 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较强的行动能力、较好的思维品质、较深的创造潜能的人才。
当我们倡导智慧教育时可能与遭到这样的诘问:难道有过愚笨教育吗?我们的问答:是。无论过去和现在, 国内外教育实践中都存在诸多愚笨教育现象。试为愚笨教育画像:凡是造成学生高负担、低成效的教育是愚笨教育;凡是拒绝因材施教、抹杀个人特性的教育是愚笨教育;凡是以书本知识为上, 忽视实践能力发展的教育是愚笨教育;凡是固步自封, 不能与时俱进的教育是愚笨教育;凡是割断历史文化, 不能继往开来的教育是愚笨教育;凡是自我封闭, 不能主动面对国际挑战的教育是愚笨教育。如此等等, 不胜枚举。虽然教育的本意是让人们脱离愚笨, 为何在教育过程中却充满愚笨现象?这是值得世人深思的大问题。
总而言之, 我们希望通过践行智慧教育, 使学生能够往心灵手巧、人格美好、务实创造方向健康发展。可见, 我们所倡导的智慧教育与IBM所提的智慧教育内涵已有很大的提升与发展。考虑国际用词习惯, 笔者建议在国际交流中可以使用“Smarter Education”, 这个比较级Smarter表明我们对教育的持续向上追求精神:只有较好, 没有最好!
智慧教育研究框架
智慧教育 (smarter education) 旨在利用适当的信息技术, 充分、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学习者的才智与慧识, 培养具有高智能的创造型人才, 并在实践和创造中运用、发展和圆融智慧。智慧具有“双重词性”, 既可充当动词 (学习作为运用智慧的过程) , 也含有名词的含义 (智慧作为学习的一种结果) , 即, 智慧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智慧教育的基本假设是:以先进的、适宜的信息技术作为基本支持, 设计开发各种新型的、能适应各种特定的学习/教学需求的智慧学习环境, 利用计算系统或其他智慧设备分担大量繁琐的、机械的、简单重复的学习任务, 引导学习者将更多心理资源 (如注意力、工作记忆、动机系统) 投入到更为复杂、更有价值、更需智慧的学习任务中, 有利于发展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协作能力、平衡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总之, 促进智慧发展既蕴含一种朴素的教育哲理, 也代表一种有益的教育主张。美国学者Prensky提出“数字智慧”是21世纪能力差异的重要维度。他认为, “数字智慧”有两层含义:一是利用数字技术获取认知力 (超出人类先天能力的那部分) 中产生的智慧;二是谨慎使用技术以增强人类能力的智慧。技术本身无法取代人的内在能力, 数字时代的聪慧者应当能够把心智能力和数字能力恰当结合。
为了便于研究, 笔者于2012年提出一个关于智慧教育的研究框架 (见上图) :智慧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为了实现这种理念, 我们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学习环境 (技术创新) ;在智慧环境下必须构建与应用智慧教学法及智慧化评价 (方法创新) , 促进学习者开展智慧学习 (实践创新) , 从而培养具有智慧发展潜力的人才:他们要能够善于学习、善于协作、善于沟通、善于研判、善于创意、善于解决复杂问题。
智慧教育实践取向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工程, 需要全球视野、开放思维和战略眼光。既要登高望远——把握世界教育信息化的最新潮流与走向, 从中吸收和借鉴有益之处;更要脚踏实地——立足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实情, 尊重教育信息化的规律, 积极探索切实发展之路。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而又接轨国际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道路需要圆融智慧、创新精神以及刚韧毅力。
2012年3月13日, 教育部正式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 将指导思想确定为“坚持育人为本, 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 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 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 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进程中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支撑发展与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 教育信息化的创新主要集中在教育理论创新、基础设施创新、学习方式创新、保障机制创新等。这一系列重大创新要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 恰当利用信息技术和学习资源引起学与教的方式的深层变革, 为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 智慧教育已然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最新追求。
智慧学习环境是以先进的学习 (如学习心理、学习科学) 、教学 (如建构主义教学观、学习环境设计理论) 、管理 (如知识管理) 、利用 (如可用性工程、人因工程) 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 以适当的 (现代) 信息技术、学习工具、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为支撑, 可以对全面感知学习情境信息 (如环境信息、设备信息、用户信息等) 获得的新的数据或者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和数据挖掘, 能够识别学习者特性 (如学习能力、认知风格、学习偏好等) 和学习情境, 灵活生成最佳适配的学习任务和活动, 引导和帮助学习者进行正确决策, 有效促进智慧能力发展和智慧行动出现的新型学习环境。
智慧计算 (smart computing) 是各种智慧环境的核心技术, 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增添了实时情境感知和自动分析等新的性能。这样做的结果是, 技术可用于感知周围世界发生了什么, 分析有关风险和可能的新信息, 提供选择方案以及采取行动。由于软件架构创新、后台数据中心操作、无线宽带通讯与小型强力的客户端联网设备的彼此融合, 让这些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一起工作来解决更加智慧和复杂的问题。一般将智慧计算划分为5A:Awareness (感知) ;Analysis (分析) ;Alternatives (抉择) ;Actions (行动) ;Auditability (审核, 可理解为“溯因”) 。
总的说来, 智慧学习环境要突显以下基本特征。位置感知:感知学习者的物理位置;情境感知:探测学习者的不同场景以及他与谁在什么时间、地点做什么的知识;社会感知:感知学习者活动涉及的社会关系;互操作性:不同学习资源、服务和平台的互联互通;无缝连接:在任何设备以任何连接时, 提供持续的服务会话;适应性:根据某时的学习访问、偏好和需求推送学习资源;泛在性:提供直观和透明的方式访问学习材料和服务, 在他们明确表达的需要之前预测学习者;全程记录:记录学习历史数据, 便于数据挖掘和深入分析, 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建议以及推送相应的服务;自然交互:支持多模态人机互动, 也包括姿势、表情识别;深度参与:让学生沉浸于技术丰富环境中开展多向互动。
因为信息技术多变, 如果我们只关心新技术的应用而把握教学变革创新大方向的话, 我们有可能失去“定力”。一般而言, “随机应变”被认为是智慧的表现, 但也可能掉入随波逐流的陷阱。中国人对智慧有更深刻的认识:大智若愚, 以不变应万变, 乃是更高境界的智慧。为了获得智慧教育发展的定力, 笔者构建了一个智慧学习生态框架, 可以看作是我们践行智慧教育的“罗盘”。
一、多元解读,读出古诗文体的独特味道
(一)从作者角度解读
文学不仅是对世界的再现,而且是作者心灵的表现,是情感的流露。诗品也是人品,作品是诗人人格的外化,是诗人心灵的写照。苏教版古诗教材的诗人不乏大家,白居易、杜甫、李白、杜牧、孟浩然、柳宗元、陆游、朱熹、王安石等,都是响当当的大家,他们的每一首诗作都是他们的情绪、心灵、思想境界的写照。因此,我们要想解其诗意,不妨先从诗人的角度来解读。具体可以从诗人经历、个性、价值观人手,来全方位解读诗人写作时的情绪、思想、写作风格。
(二)从文化角度解读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从文化系统的角度来解读作品,能更加深广地读出作品深含的文化内蕴,从而加深对作品的认识。了解作品所从属的文化,是理解作品的关键。如对李白《静夜思》的解读,只有把明月意象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乡情结结合起来,才能理解李白诗中蕴含的深沉乡愁。明月喻思乡是中国文化中一种比较固定的意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众多的古诗词均以明月寄乡思,由此形成了明月在中国文化中的思乡寓意,形成明月——思乡的文化积淀。因此,有时只写明月,不写乡思,但读者仍能读出其中深深的思乡之情。同样,还有梅花——高洁品格、桃花——象征美人、牡丹一一寄予富贵等。
(三)从诗文本身的角度解读
1.抓诗眼,会意象,明意境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首诗中最传神的字词就是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如《泊船瓜洲》中的“还”,“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靠家近,应该还;“春风又绿江南岸”,离家久,更该还;“明月何时照我还”,思家切,不能还。围绕一个“还”,可以很容易理解诗的主旨,又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诗眼。意象是诗中所写之景所示之物,是客观的象,也就是诗人所描绘的画面。它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完美结合。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往往通过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来创造广阔的艺术空间。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壮观、恬淡自然、孤独冷寂等等。
抓住这三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
2.反复悟读,感受诗文美
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用极为有限的诗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美”,我们拿到一首古诗,首先要带着欣赏美的态度去悟读,从古诗所描绘的意境、诗文的音韵、诗人选词炼句的独到之处等充分感受诗文的美。然后把这种美感在教学中无限地放大,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二、深度建构,走向古诗教学的理想境界
(一)反复诵读,读出古诗的韵律和情感
诗读百遍,其意自明,其情白感。通过诵读能将自己的体会和情感表达出来,通过诵读在课堂上营造教师、学生、作者彼此间心灵相融、情感相通、协调合拍的良好共鸣体。加之古诗文体独特,通过不同层次的读,才能让学生充分地感悟作品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人格、审美、文化等综合素养。因此一堂古诗教学课,“读”这个环节应放在课堂建构的重要位置。课堂上可以安排以下几个不同层次且要层层深入地读。
1.初读
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要让白读与检查相结合,让每一个学生都读正确,读流利,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2.再读
读出节奏和音韵。古诗尤其是近体诗,其节奏和押韵的知识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教授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其中的节奏和音韵,反复读,读出韵律,这可以让学生渐入佳境,有利于下一步理解。
3.赏读
感悟画面和意境。在学生白读体会、想象画面、交流感受的基础上,让他们带着理解和感悟读出面面,读出意境。这时的读是学生发白内心的读,达到教师——学生一一诗作三者合一的境界。
4.吟诵
升华作者情感。吟诵不是简单的背诵,而是要求把对全诗的理解、诗人的情感、白己的感悟全都融入到背诵中。这最后的吟诵应是整个课堂的升华,应该对学生提出特别的要求。
(二)深入研读,感悟古诗的意象和意境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古诗构句方式高度浓缩,诗人描绘的生活场景离我们年代久远,再加上诗人的不同境遇、生活经历导致的思想情感,理解起来那更是难上加难。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研读,个性化地感悟古诗的意象和意境呢?以下方法有着很好的教学效果。
1.抓住诗眼,巧妙提问
如教学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一诗时,我们通过反复推敲认为首行“应怜屐齿印苍苔”中的“怜”是诗眼,这一字用得很传神,贯穿了全诗。根据这一诗眼,可以巧妙地设计三个问题:园子的主人为什么“怜”?主人是怎么“怜”的?主人“怜”得住吗?让学生自己去围绕这三个问题研读,教师适时引导点拨。这样就杜绝了生硬机械地逐字解析。学生整体理解了诗意,感受了画面和整首诗的意境。这对“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所蕴含的哲理的理解作了很好的铺垫。
2.抓住意象,想象悟情
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古诗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大胆想象,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如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在学生感悟苏轼描绘的云、雨、风、水这四个意象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夏天暴风骤雨的壮观场面,说说写写,通过交流,再和苏轼这短短28个字浓缩的夏天西湖疾风骤雨相比较,更进一步感受苏轼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精妙,从而更加深入地体会苏轼似醉非醉、为景沉醉的豪放性格和豪迈气概。
(三)有机渗透,欣赏古诗的语言和结构
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不光是让学生理解的,更要让学生感悟诗人选词炼句的精妙,感悟我国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我们一再强调,语文课应该尽语文课的本职。在引导学生了解写了什么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了解是怎么写的,古诗也不例外。就拿《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来说,要让学生自己去触摸语言文字的温度,通过感悟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对云、雨色彩的描写来感悟这场雨的急、大。类似的古诗数不胜数。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夸张、比喻、象征等多种手法再现了大自然的美、艺术的美。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在课堂上适当挖掘,引领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欣赏语言的美,从而习得语言。
(四)适度拓展,提升古诗的内涵和魅力
1.拓展诗人的介绍和作品的时代背景
拓展诗人的介绍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有利于对诗句所蕴含的更深一层的内涵的理解。如教学王安石的《元日》,理解完诗句意思,问:同学们,王安石笔下写的仅仅是一幅节日风俗图吗?此时的他已经度过了人生中的第49个元日,每一年都会这样过新年,为什么偏偏在这一年写下元日呢?他要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呢?有时候我们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之后,对古诗的理解会更加深入。(教师简介王安石变法的资料)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这些加红的字(除、春风、曈曈日、新桃、旧符),相信你肯定了解了作者心中的想法。你觉得变法中的王安石他想除去什么?(除去旧法,推行新法)什么样的春风?(温暧的春风,柔和的春风,这样的新政就像柔和的春风温暖人心)这一轮曈曈日象征着什么?(新的未来、新的生活、新的制度、新的明天)新桃中寄托着王安石哪些愿望?(国泰民安、人民幸福安康、安居乐业)同学们,整首诗字里行间都透露着王安石除旧布新、推行新政的思想。
拓展诗人的介绍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有利于理解诗人和诗作的风格。如教学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在学生理解了全诗的意境之时,问:同学们,如果你在旅游途中遇到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你的心情会怎么样?而苏轼是被这西湖所陶醉了。苏轼就是这样的与众不同,在你们看来很狼狈的事情,他却能随遇而安,坦然面对。他还有更与众不同的地方,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教师简介苏轼由于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政而被贬至杭州做通判这个经历。问:如果你们面对这种情况,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是什么心情呢?苏轼没有因为不受朝廷重用而意志沉沦,没有因为被贬谪而失意悲愤,这是一种多么豪迈豁达的气概啊!正因为他有这样的气概,才会写下这首如此豪放的脍炙人口的佳作。
2.拓展类似或相关作品
通过一首诗的学习,带动另一首诗甚至更多诗的学习可以提升古诗教学的魅力,也自然而然地将古诗美文的积累融入其中,这真是一举多得。如学习《春日偶成》,课前复习学过的写春景的诗导入,课尾拓展理解其他写春景的诗,课后召开春色迷人的积累主题活动,真可谓是丰富多彩,让学生享受一场古典文学的盛宴。像这样的主题还有很多,如夏日风情、咏物怀志、踏雪寻梅、明月寄乡思、爱国绝唱、西湖美景、哲理主题等等。
3.拓展运用练习
古诗中有些千古传诵的诗句,在我们当今的生活中,也有着现实意义。如写景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哲理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等。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设计填空、写话练习,让学生活学活用,进而提升古诗的内涵和魅力。
当然,拓展是为理解感悟教学内容服务的,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应该适时、适度、适量,不能因为过度的拓展而冲淡了教学的主题。
精选优秀范文:
【释义】本条是鼓励、引导火灾公众责任保险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六十五条第四款的规定:“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公众责任保险主要承保被保险人在经营场所内从事生产、经营或者其他活动时,因发生意外事故而造成他人(第三者)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依法应当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安部《关于积极推进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切实加强火灾防范和风险管理管理工作的通知》(公通字[]34号),“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因火灾造成的对第三者的伤害所依法应付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大力发展火灾公众责任保险,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用商业手段解决火灾责任赔偿等方面的法律纠纷,可以使受灾企业和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经营者不断提高改善自身消防安全条件的积极性,从而切实保护公民的消防安全权益,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提高全社会火灾防范水平的重要手段。
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社会互助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保险业与消防按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两者在最终目的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身、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客观上具有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内在需要和动因。把消防工作与保险业相结合,积极发展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既可以促进消防安全工作:也可以拓展保险业的领域,充分发挥保险业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促进经济发展的社会功能,既是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责任保险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任何社会都面临着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突发事件等各类风险,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认识到,除了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外,各种各样的责任事故也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破坏。责任保险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在当前各类责任事故发生频繁、涉及面广泛的背景下,责任保险突出体现了保险的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
本条的规定为火灾公众责任保险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和保险业应当充分认识发展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对维护公共消防安全的重要作用,看到发展火灾公众保险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保险业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参与,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引导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和保险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把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一、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目前,
火灾公众责任保险的作用还没有被社会普遍认识,社会各界对责任保险不了解,业主、经营管理者还没有普遍树立运用保险管理风险和转嫁风险的意识,认为火灾风险发生频率低,投保火灾公众责任险的意愿不强,加之与传统的财产保险相比,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具有标的分散、保费低廉、风险集中的特点,在技术、管理上对保险公司的要求较高。因此,现阶段一些保险公司发展火灾公众责任保险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建立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制度,政府推动和政策支持是必要条件,这也是从国际国内责任保险发展的政策措施,力争在体制、机制方面取得创新,尤其要突出“以认为本”,坚持“社会效益”原则,将保障火灾受害人得到及时有效赔偿作为首要目标,尽快就火灾公众责任保险的投保范围、赔偿原则、责任限额、保险条款和费率等作出决定,积极争取国家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对责任保险的政策支持,在确保公众利益的同时,引入竞争机制,让保险公司的赔付部分和内部成本基本持平或略有赢余,从而保障火灾公众责任险制度的落实和健康发展。
在《消防法》修改过程中,曾有一种意见将火灾公众责任保险作为一种国家强制保险在法律中作出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审议,考虑到将火灾公众责任保险作为国家强制保险,其主要目的还是鼓励和引导公众聚集场所等一旦发生火灾可能给社会造成严重损害的单位积极投保。实践中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同,投保单位的火灾风险、可能承担的责任等也不尽相同;保险企业在开展火灾公众责任保险业务方面也缺乏经验。因此,有关强制投保的范围、保险费率、保险条款等具体问题还难以确定,短时间内也难以提出具体方案,立即实行国家强制保险的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有关单位投保,鼓励保险企业发展火灾公众责任保险业务,待条件成熟时总结实践经验,再在法律或行政法规中作出规定为妥。
根据本条的规定,国家鼓励、引导投保火灾公众责任险的,主要是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侯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等供社会公众活动的场所、设施。公众聚集场所由于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极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并产生巨额的急救、医疗费用,伤残、死亡补偿费用等赔偿责任。这些巨额的损害赔偿,超出对受害公众负有责任的公众聚集场所经营者、管理者的财力范围,就可能对伤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死者家属不能得到及时、足额的赔偿,进而影响社会安定。从实践中的情况看,很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火灾发生后,相关场所、设施的经营者、管理者本身也受到重大财产损失,无力承担对受害公众的损害赔偿责任的情况比较多见。为了使伤者得到及时救治,安抚死者亲属,需要由当地政府补偿。这样不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并不能保证受害者得到充分的赔偿。同时,从分清法律责任,惩戒责任者的角度考虑,也不尽公平合理。鼓励、引导公众聚集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投保火灾公众责任险,实际上是通过社会化的防灾机制,将火灾风险由社会承担,发展火灾公众责任保险,通过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用商业手段解决责任赔偿当方面的法律纠纷,使受害企业和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对于切实保护公民合法权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积极发展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是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协调经济社会安全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完善消防安全监管和建设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和辅助社会管理功能,提高社会的火灾风险管理水平;有利于预防和划解社会矛盾,减轻政府灾后救助负担,促进政府只能转变。
除了公众聚集场所外,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由于起所从事的行业本身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往往也可能造成企业附近的居民或者其他群众人身或者财产损害,实践中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因此,鼓励和引导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危险品的企业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国家鼓励保险公司承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2011年08月27日09: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婚后财产如何分割
1、婚后父母赠房,登记在其子女名下的,属该子女个人财产。
案例
小周结婚5年后,父母给他买了一套房子,产权证上写的是小周的名字。那么,他的妻子小吕对这套房子有份吗?
《解释
(三)》原文
第七条: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18条第(3)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律师解读
此前根据《婚姻法》及相关解释,婚姻存续期间,父母赠与其子女的财产,除明确在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外,视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在房价飞涨的情况下,父母往往倾注全部积蓄为子女购房,又碍于面子,一般也不会与子女签署书面协议。如果离婚时一概将房屋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势必违背了父母为子女购房的初衷和意愿,实际上也侵害了出资购房父母的利益。所以,父母出资购房登记在子女名下的,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比较合情合理。
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按照双方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更为符合实际情况。将产权登记主体与明确表示赠与一方联系起来,可以使父母出资购房真实意图的判断依据更为客观,便于司法认定及统一裁量尺度,也有利于均衡保护婚姻双方及其父母的权益。
本案中,房屋应为小周个人所有。
2、过户之前,可撤销赠与。
案例
小卢与小田结婚前写下一纸合同,许诺将自己的一套房产赠送给小田,但一直没有办理 1 房屋过户手续。婚后,小田怕伤了感情就没有强求办理过户手续。不想几年之后竟闹起离婚,小卢不同意将那套房子给小田,小田却要求他履行合同。那么,那份婚前合同有效吗?
《解释
(三)》原文
第六条:婚前或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约定将一方所有的房产赠与另一方,赠与方在赠与房产变更登记之前撤销赠与,另一方请求判令继续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186条的规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86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律师解读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86条规定,一般的赠与合同在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是可以撤销的。对于房屋赠与合同而言,如果房屋一直没有过户到受赠人名下,赠与人可以撤销该赠与。推而广之,即使不是夫妻之间的赠与,其适用原理也是一样的。
本案中,房子还归小卢所有,小田要求小卢履行赠与合同,办理房屋过户的主张不会得到法院支持。
3、房改房不可分割,归属父母。
案例
10年前,小唐父亲单位分的公房进行房改出售,经按成本价并折抵工龄后,房屋的出售价格是10万元。小唐和小邓夫妇拿出10万元存款交给小唐父亲,从单位买下了这套房子,房产证登记在小唐父亲名下。去年小唐和小邓感情破裂要求离婚,小邓主张购房款是他们夫妻共同出的,房子也应当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
《解释
(三)》原文
第十二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用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购买以一方父母名义参加房改的房屋,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离婚时另一方主张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对该房屋进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购买该房屋时的出资,可以作为债权处理。
律师解读
“房改房”是指我国居民住宅由单位福利分房改革为单位根据国家房改政策出售给个人的房屋,是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产物。该房屋出售价款远远低于商品房的市场价格,实际是单位给职工的福利待遇。根据物权取得原则,该房屋的物权应属于购房人即该职工所有。而如果实际出资人不是该职工,那么实际出资人与该职工之间仅是债权、债务关系。2 实际出资人可以主张还款,但不可以主张房屋的产权。
本案中,小邓不能主张房屋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但她可以主张就购房款作为夫妻双方的共同债权予以分割。
4、养老保险金未到期,不能分割。
案例
小贾和小罗结婚10多年了,因小贾一直没有固定工作单位,两人用共同的积蓄给小贾买了个人养老保险。现两人因感情不和闹离婚,小罗在法院提出要分割小贾养老保险的要求。但此时离小贾退休领取养老保险金还有2年时间,他们的养老保险金应该怎样分割?
《解释
(三)》原文
第十三条:离婚时夫妻一方尚未退休、不符合领取养老保险金条件,另一方请求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养老保险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婚后以夫妻共同财产缴付养老保险费,离婚时一方主张将养老保险金账户中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个人实际缴付部分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律师解读
《婚姻法》解释
(二)规定,婚姻存续期间,“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属于夫妻双方共同财产。然而,如果还没有达到退休年龄或者不符合领取养老保险金的条件,离婚时,一方主张将对方还没有取得或者根本就无法取得的养老保险金,作为“应得”的夫妻共有财产进行分配,是不公平的,甚至会削弱国家对公民基本的社会福利保障。《解释
(三)》第十三条对此作出修订,并予以明确。
本案中,小罗要求分割小贾将来的养老保险金之主张不会得到法院支持,但小贾养老金账户中,实际缴费的金额可以作为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
二、婚前财产如何分割
1、婚前个人购房,婚后按揭还款,离婚时房屋归产权登记的个人,房屋增值有补偿。
案例
2006年初,小王拿出自己全部积蓄,再加上父母支援,靠按揭贷款购买了一套小户型房子。2006年底,小王与小李结婚后搬到新房居住,两人一起承担月供,1年后小王取得了房屋所有权证。但如今双方闹起离婚,小李主张房子本是婚后取得的,应以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小王主张房子是其婚前个人财产,现在房屋增值了2倍,也与小李无关。
《解释
(三)》原文
第十条: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39条第1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9条第1款: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以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律师解读
大家都知道,婚前取得的财产归个人所有,婚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一般情况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对于婚前一方通过按揭购买,婚后才取得房产证的房屋,不能机械地以取得房产证的时间来确定是否是夫妻共同财产。因为买房屋的钱是一方婚前个人财产,并且已经向开发商支付了全部购房款,在婚前就取得了购房合同确认给购房者的全部债权,婚后获得房产证只是财产权利的自然转化。因此,只要房屋买卖行为发生在婚前,并且买卖合同已经实际履行,房屋登记在买房人个人名下,就应当以婚前个人财产处理。
对于夫妻双方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及房屋的增值,应结合共同还贷的款项以及相对应的房屋增值部分,由房屋所有人给对方相应补偿。
本案中,房屋应归小王所有,但应结合夫妻共同还贷的数额占总购房款的比例以及对应的房屋增值,并根据保护女方权益的原则,由小王给予小李相应补偿。
判例
丈夫婚前独自购房 妻子婚后参与还贷 法院:离婚按还贷比例分割增值部分
来源:人民法院报2012年5月24日第三版现在开庭
网址: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12-05/24/content_45258.htm
本报讯 安徽省舒城县人民法院近日审结一起婚姻财产纠纷案。法院认定,房产是丈夫婚前购买,属于其个人财产;妻子在婚姻期间参与还贷,应按还款比例分割房屋增值部分。
法院审理查明,刘安与李兰均是再婚,家庭关系复杂。二人婚后经常为琐事争吵,使8年的婚姻难以再继续维持。刘安于婚前首付16000元购买了舒城县城关镇一小区住房一套,该房当时购买价为44000元,婚后妻子参与了部分还贷。2011年10月刘安起诉要求与妻子离婚。
庭审中,被告李兰认为,这套房子自己参与了还贷,应是夫妻共同财产,若离婚就得平均分割房产。刘安则认为,这是其婚前所购买的房子,由自己还贷,产权归自己,李兰无权分享。李兰当庭拿出了她参与还贷的证据,证明她在2004年和刘安一起还贷5739.70元,这房产应该是夫妻共同财产,刘安认为妻子参与还贷,但是其还贷部分在房屋整体价值中比例较小,李兰不应享有所有权。经双方当事人约定,该房屋价值作价为31万元。
法官审理认为,刘安、李兰的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准许他们自愿离婚。对于诉争的房屋,系刘安婚前购买,应为其个人财产。婚后,鉴于原、被告共同归还银行按揭贷款5739.70元,刘安应就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的增值部分向李兰作出补偿。据此,法院依法判决双方离婚,经计算房屋增值部分款为35026元,酌情分割20410元给李兰。(方 芳)、婚前个人财产婚后产生的孳息和自然增值,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案例
小赵结婚前购买了500克黄金,小赵与小刘结婚数年后,这些黄金的价格已经涨了2倍多。黄金这些年的增值,小刘有份吗?
《解释
(三)》原文
第五条: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律师解读
《婚姻法》规定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生产、经营收益及知识产权收益归夫妻共同所有。《婚姻法》解释
(二)中也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所得的收益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婚前财产本身产生的增值(如黄金、房屋涨价)或者孳息(如存款利息)等收益,如何处理往往存在争议。
《解释三》第五条规定是对“孳息属于物的所有人”之民法基本原则的诠释,同时也避免了实际中财产收益是否属于“投资收益”的纷争。即今后夫妻一方婚前个人财产,无论是“投资”性质还是“自用”性质或二者兼而有之,均在所不问,该财产在婚姻期间的收益,除了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本案中,小赵婚前买的黄金,在婚后价值增高,但增值仍属于小赵个人财产。
三、亲子与生育权问题如何解决
1、拒做亲子鉴定,法院可根据必要证据推定是否具有亲子关系。
案例
小鲁偶然发现妻子小廖与前男友还保持着不正当关系,且发现自己5岁的孩子很像她的前男友,因而怀疑孩子非亲生。于是,小鲁以妻子对自己不忠为由起诉离婚,同时要求做亲子鉴定,索要精神损害赔偿。但妻子小廖以孩子已经懂事,会对其造成伤害为由,拒绝做亲子鉴定。法院判决会支持谁?
《解释
(三)》原文
第二条: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存在,并已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张成立。
当事人一方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并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一方的主张成立。
律师解读
亲子关系诉讼属于身份关系诉讼,主要包括否认婚生子女和认领非婚生子女的诉讼。即否认法律上的亲子关系或承认事实上的亲子关系。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DNA鉴定技术被广泛用于子女与父母尤其是与父亲的血缘关系的证明。
根据民事诉讼法有关证据的规定: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但在民事司法审判实践中,法院无权强行要求当事人做DNA司法鉴定,对于亲子这种重要的身份关系认定,如果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适用“推定原则”存在很大的风险。《解释
(三)》第二条对司法实践中的难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即在处理有关亲子关系纠纷时,如果一方提供的证据能够形成合理的证据链条,证明当事人之间可能存在或不存在亲子关系,另一方没有相反的证据又坚决不同意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请求否认亲子关系一方或者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一方的主张成立,而不配合法院进行亲子鉴定的一方要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
本案中,如果小鲁提供了必要的证据证明孩子非其所生,而在小廖拒不配合做亲子鉴定的情况下,法院可以直接判定小廖败诉。
2、夫妻因生育权发生纠纷,可以起诉离婚,但不能因此主张损害赔偿。
案例
怀有5个月身孕的小齐,与丈夫小毕发生了激烈争执,冲动之下,她一个人来到医院,做了流产手术。
小毕得知后异常愤怒,起诉要求离婚,并且以小齐擅自终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权为由,要求损害赔偿。法院判决会支持小毕吗?
《解释
(三)》原文
第九条:夫以妻擅自终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权为由请求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双方因是否生育发生纠纷,致使感情确已破裂,一方请求离婚的,人民法院经调解无效,应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第(五)项的规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律师解读
夫妻双方均享有生育权,即任何一方均可以主张要孩子或者不要孩子。特别是对于女方,是否生小孩,可能对其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如果夫妻就此问题达不成一致,可能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一方可以据此提出离婚。但丈夫以妻子擅自终止妊娠,要求精神等损害赔偿的,没有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四、其他常见问题如何解决
1、协议离婚未成,“协议”无效。
案例
小柳因和小杨性格不合,提出离婚,但小杨不同意。为了让小杨同意离婚,小柳在其起草的离婚协议中注明,只要小杨同意离婚,夫妻婚后买的房产及银行存款等财产,都留给小杨,小柳“净身出户”。小杨同意了,双方均在协议上签了字。但就在二人拿着离婚协议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时,小杨又反悔了,表示坚决不离婚。小柳只好诉至法庭要求离婚,并要求公平分割家产。小杨却认为即使法院判决离婚,对于财产的分割也应该按离婚协议执行。那么,这个离婚协议有效吗?
《解释
(三)》原文
第十四条:当事人达成的以登记离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协议离婚为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如果双方协议离婚未成,一方在离婚诉讼中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财产分割协议没有生效,并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律师解读
实践中,主张离婚的当事人一方在签署离婚协议时可能会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债务承担等方面作出一定的让步,目的是希望顺利离婚。但因种种因素,双方未按协议办理离婚手续,当事人双方事先达成的离婚协议之效力问题,往往成为离婚案件争议的焦点。
离婚问题事关重大,应当允许当事人反复考虑、协商,只有在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并到民政部门登记离婚或者到法院自愿办理协议离婚手续时,所附条件才可视为已经成立。如果双方协议离婚未成,当事人一方有反悔的权利,事先达成的离婚协议没有生效,对夫妻双方均不产生法律约束力,不能作为人民法院处理离婚案件的依据。
本案中,因小杨没有按离婚协议要求的条件办理离婚登记手续,故该离婚协议未生效。法院不能依据此协议对财产进行分割,而是应当按照婚姻法关于共同财产的认定,对夫妻共 7 同财产进行分割。
2、卖出去的房子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案例
小吴和小夏夫妇有两套房子,均登记在小吴名下。小吴因做生意需要本钱,背着小夏将家里一处地段好、正处于涨价期的房子,通过房屋中介出售给了张先生。事后,小吴做生意赔了不少钱。妻子小夏知道房子出售后,认为房子是双方共同财产,未经她同意的房屋买卖合同是无效的,于是将丈夫和买主一起告上法院,要求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张先生退还房子。小夏的要求能得到支持吗?
《解释
(三)》原文
第十一条: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购买、支付合理对价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另一方主张追回该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损失,离婚时另一方请求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律师解读
夫妻双方共同拥有的房屋,其出售、抵押等处分行为应经夫妻双方共同决定。但根据物权法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如果房屋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房屋登记方与第三人签订了买卖合同,善意的第三人支付了合理的购房款,并将房屋产权证过户到自己名下,就取得了该房屋的所有权。夫妻的另一方要求追回房屋所有权的主张法院不予支持,但在离婚时如果另一方主张原房屋登记方擅自处分共有财产,造成己方财产损失的,会得到法院支持。
本案中,小夏要回房子的主张得不到法院支持,但小夏如果与小吴办理离婚时,可以主张小吴赔偿其房屋涨价造成的经济损失。
3、婚姻存续,财产分割有特例。
案例
小严和小陶结婚10多年后,小陶患了胃癌,已花了一大笔手术费。医生说术后必须使用进口的化疗药物,才可能遏止癌细胞的扩散,而这种药物价格非常昂贵。小严觉得癌症是治不好的,花巨款买进口药是在做无用功,故主张做保守治疗。无奈之下,小陶将小严告上法院,要求分割夫妻共有财产来治病。但小陶念在多年的情感上,并不想和小严离婚,在这种情况下,法院会受理小陶的财产分割案件吗?
《解释
(三)》原文
第四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请求分割共同财产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重大理由且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
(一)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行为的;
(二)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的。
律师解读
通常情况下,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共有财产双方均有支配权,没有分割的必要。即使分割了还是夫妻共同财产,就像一个人的钱从左兜放到了右兜。但在一方患有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又拒绝支付医药费,或者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甚至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行为的重大情形时,出于对生命健康权以及夫妻财产利益的正当保护,可以在不侵犯其他债权人利益的情况下,支持一方要求分割共同财产的请求。
文章的作者先写出项脊轩的破,漏以及修辑的过程,然后以一句“然余居以此,多可喜,亦多可悲”点出主旨,承上启下,开始对往事的追忆,表达了作者对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怀恋之情。其中所记载的无外乎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事,然而却有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孕于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婴儿时的作者在乳母怀中呱呱啼哭时,居于另室的母亲“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寥寥数语使人物形象逼真,让我们眼前出现了一位慈母的形象。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细节描写可以产生电影的功效呢?我闭眼沉思后,顿觉有所感悟: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价值并不取决于它的大小,琐事虽琐,小事虽小,但往往蕴含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琐事之称,只不过是与大事相对而言。什么是大?什么是小?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譬如说,买菜做饭事家庭琐事,然而正是锅盆碗灶组成生活的交响曲。对zf而言,家庭琐事便成了宏大的“菜篮子工程”。这是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又有哪位领导敢因为它是“琐”事而轻视它呢?联合国有位大员来访问,经过一番考察后,不无感慨地说:“了不起,能解决十三亿人的吃饭问题,真是对世界的一大贡献。”这不正是对琐事价值的肯定吗?可见,小中有大,琐事可以变成大事,琐事的价值不正在此吗?
一滴水可以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件 小事可以体现人的伟大的人格高尚的品质。当我们想起周总理送 工人一件衬衫的故事,当我们回忆起毛主席为和全国人民共度难关,拒绝吃红烧肉的时候,我们又怎能不为之感动呢?这不都是琐事的价值吗?这样的琐事举不胜举。《项脊轩志》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它以小见大,在普普通通的家庭琐事中寄予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列如,在文章最后,作者想说明痛悼亡妻的意思,却没有写一个“悲>
”字。只紧扣项脊轩与亡妻有关的琐事稍动笔墨,看似流水记叙,其实字里行间溢散着触物伤情的悲痛。尤其称道的是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它意味着隽永,更加表现出那份淡淡的悲伤,引起读者的兴趣。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可见,“一屋”乃是“天下”的有机组成部分。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辉煌的人生正是由这些小事琐事所构成的。高楼大厦是由一砖一瓦所建造而成的。雷锋这个不朽的名字之所以在华夏大地广为传颂,正是这些琐事体现了雷锋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不也是琐事的价值所在吗?
“小”可以见大,“琐”正是大的组成部分。这就是《项脊轩志》给我的深刻体会。作者之所以能够写出这传世之作,除了寓请语言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注重了琐事的价值。
一.“我”和老王——经济关照与心灵相隔
文章开篇就交代了“我”和老王的关系:“我”是坐车的,老王是拉车的,“坐”和“蹬”是不平等的,我们是主雇关系。一个“常”字交代了“我”照顾老王的生意,这也是老王对“我”感激不尽的原因之一。不同阶层的人认识基点存在差异,情感交流必然存在“隔”的状态,所以“我”和老王之间的交流仅限于无话找话的“说着闲话”。老王也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这样的一种“珍惜”:“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送钱先生上医院,“坚决不肯拿钱”,“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老王之所以如此,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与杨绛一家的交往中,他感觉到了一种从他人那里未曾感受到的温暖和亲近,所以这种发自内心的帮助与钱无关。尽管有些时候“拿钱”,但并非出自他的本意。也正是这样的温情,使得老王在自觉与不自觉中,获得一种心灵的寄托。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这里的两个“赶忙”含义不同。老王是知道杨绛“转身进屋”的动作意味着什么,这是老王不愿接受的。杨绛并没有理解老王的心情,“免得托人捎了”,则强调非给钱不可。出于一种自然反应,面对“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的老王,杨绛“害怕得糊涂”了,一心想到的只是赶紧打发老王走,而打发老王走的最好方式就是钱物两讫。老王知道自己行将就木,他之所以拖着“直僵僵”的病体,最后一次来到杨绛家,很显然有他内心的考虑,弥留之际要向“我”一家做最终的告别。然而,他的苦心最终遗憾地为杨绛所误解(或者说是拒绝),使其成为一场简单的经济交易。他与杨绛一家毕竟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杨绛与老王之间内心深处的隔膜显而易见,双方对他们之间交往的理解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知识分子和底层劳动者在文化上、心理上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隔着一层“厚障壁”。所以,刘禹锡宣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贾府的焦大不爱林妹妹。同样,“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杨绛不可能和没有文化的老王有什么共同语言,有过多的交往,更不可能成为知心朋友或亲如家人,只能“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杨绛写知识分子与劳动者的关系并非《老王》一篇,诸如《杂忆与杂写》中的《林奶奶》《顺姐的“自由恋爱”》《阿福和阿灵》等几篇都是这方面的内容,而“杨绛的态度是一致的,就是对下层劳动者有着一种深切的怜悯与同情,但是这种同情与怜悯又是居高临下的”。
二.老王和其他车夫们——同行却不同道
老王的生存面临三大困难。职业危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情感孤独———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了。身体残缺———他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和同行比,同是底层的老王显得孤单无助,处境艰难:同行们有“组织”,有亲人,有健康的身体,能看透主顾趁机弄点实惠;老王只有真诚和善良以及做人的准则。
老王一只眼是“田螺眼”,瞎的。瞎眼不但让他没了乘客,而且招致了别人的诋毁———“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这句话所有的根据都来自恶意的臆测:“大约”———乱猜疑,“什么恶病”———瞎估计。老王除了要忍受独眼、独身、独户的不幸之外,还要忍受“更深的不幸”———起码的做人尊严被欺侮、被凌辱、被践踏!老王的“田螺眼”竟然成为看客嘲笑的把柄,茶余饭后的谈资,人心如此阴森!我们往往习惯地认为像老王这样的人更容易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心和帮助,我们习惯地相信好人终有好报,杨绛先生以尖利的笔尖刺破温情脉脉的生活面纱,直指生活的疼痛和人性的黑暗,以老王身体、精神的双重不幸促人怵惕,催人反省。“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斯为实录”,这是中国文学史上自孔子、太史公以来一直提倡并恪守的写实作风,杨绛的散文创作无疑是坚定地实践着这一文学主张:“不虚美,不隐恶”,原原本本,据实写来。因此,老王的不幸,是一个时代底层劳动者受难的缩影,是时代的悲剧。
面对老王的死,老李的口气冷漠得如同鲁迅《祝福》中短工对祥林嫂的态度。我们不难看出,与老王有隔膜的不仅仅是杨绛一个人,与老王同处一个阶层的老李与老王也有隔膜,虽然这两类隔膜的意义可能不同。老李不仅是老王的“同院”,而且还代他传话给作者,大概是关系较为亲近的了,老李对他竟然如此态度,其他同行就更可想而知。“埋在什么沟里”?作者对此,无意多问,也无需多问。“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这在一般看客的眼里,就像打探他的“田螺眼”一样,是一个颇为吸引人的话题,人性里这里可怕的“旁观”,让我们生活在冷漠里,这只能令人更加痛心和叹息。同是底层人,与鲁迅《一件小事》中的车夫对老妇人的态度大相径庭。
三.车夫们和“我”———欺负与防范
在《老王》中,作者把老王和其他三轮车夫作了较为鲜明的对比,认定老王“最老实”。而其他的那些车夫,也许正是非议老王、说他“不老实”害恶病瞎了眼的那些人,他们却用小块的冰,赚到了大价钱。
作者在这里将老王与其他车夫进行了对比,老王从没有“看透”自己一家人是好欺负的,这也正说明有许多三轮车夫常常欺负、哄骗这对“不谙世事”的老知识分子。他们也许认为这对老年主顾是“老糊涂”,随意欺哄没关系,就像他们随意嘲弄老王一样。文革扭曲了人性,夫妻反目,父子陌路,人与人之间难有信任,人人自危,各自保身,一些车夫为了生计就暴露了人性的丑陋。
文学作品往往有留白之处,读者要“依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会话含义关注的不是说话人说了些什么,而是说话人说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什么”。解释循环学原理告诉我们,要理解整体离不开局部,同样要理解文本局部也离不开整体。通过对以上个细节的探幽索微,我们厘清了“我”与老王、老王与同行、“我”与其他车夫等三组人物之间的关系,基本明白了老王的生存环境。杨绛的笑“是用泪水洗过的,所以笑得明净,笑得蕴藉,笑里有橄榄式的回甘”,这种态度,固然主要体现了作者建立于高度智性之上的恬淡和冲和,但也体现了其中作者深厚仁者之心的内在精神底蕴。“她不是那种飞扬踔厉的作家,正相反,她有缄默的智慧。”“她对人情的观察认识,对人世的体会感悟,对作品人物的把握描示,都比钱钟书来得自然。”杨绛先生在作品里展现了最高的智慧,她用最恰当的语言,向世人表达她对人性最彻底的了解,把人性各式各样不同的方面,最巧妙地加以描绘,笔下闪耀着机智与深刻。细加体会,我们不难明白杨绛先生的作品强烈地体现作者的“观察者”姿态,采用的是一种“走出事态之外的冷静的审视”,理智地“看”正是杨绛作品最基本的特色之一,作品无处不在体现着一种对人性、道德以及社会制度的深切关怀与反思。杨绛的“愧怍”,是对社会责任缺失的一种自我反省,也是对整个社会道德现状的忧虑和批判。应该“愧怍”的不仅仅是杨绛一个“小我”,每一个比老王相对幸运的人都应该“愧怍”:面对老王的“不幸”,人们做了些什么?应该怎么做?这应该是杨绛先生在《老王》中“愧怍”的真正内涵!
关键词文本解读语文教学教师
语言文字之基本功能是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也就意味着读懂作者说话的本意是阅读最基本的要求。离开这个基础,其他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但是,仅定位于读懂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读透。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预解读以及带领着学生共同解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在这里,教师的预解读是教学设计的先决条件。是师生共同解读的外部准备。预解读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往往影响着师生共同解读的生成。
本学期刚开学,我校语文组举行了一次教学设计比赛,我抽到的语文课题是《那树》,一篇我从来没有领略过的文章。因为比赛,手头除了文本外,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鉴赏,也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教学案例,一切都有赖于我的专业知识和文学功底。
几番苦思之后,我非常自信地断定,作者通过那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探讨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发展、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撞等问题。它表现在人与自然发展速度不一样:那树~厘米-厘米地向外(伸展),其行甚缓。而人类文明~里-里铺过来“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其来极速。发展“权力”不一样:大树在众人眼中有益时,人类与其共同“发展”:大树在众人眼中有“害”时,它只有“绿着死”。也就是说人类为自己的“发展”争夺自然的发展权。它还表现在现代文明给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带来强烈的冲击和毁灭性的破坏:“出租车像饥蝗拥来。‘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公共汽车站搬了,搬进候车亭。水果摊搬了,搬到行人能优闲的停住的地方。幼儿园也要搬。看何处能属于孩子”“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干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那颗“给行人纳凉,给鸟栖身之所,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又给情侣以温馨的感觉”的树被“现代文明”无情的抛弃了。
因此,如果仅把文章所表达主题解读为人类应有感恩之心(那树为人类付出那么多却遭杀戮),或环保问题,就会显得肤浅,而且也是错误的。这样的解读,是不可能带领着学生深入文本的。首先,教师解读的深度以及向文本核心旨义的靠近程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及实现程度。如果把此文的教学定位为一节阅读课,那么就要考虑学生通过此文本会得到什么,这是教学的最基本点。所以,为了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先解读文本,力求进入文本深层内核。否则,课堂目标就会偏离文本,学生的主体探求也只能是浅尝辄止。的确,“课文只是一个例子”。但如果学生连这一个例子都不能从总体上弄懂、弄通。那么又谈何“例子”之外的延伸呢?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魂灵应该附“体”,这个“体”就是语言文字,离开语言文字,教学等于失去了魂灵,而导致“魂不附体”。在不少教师、专家心目中,语文课教师的“讲”越少越好,不讲更好。甚至认为“讲”是素质教育的“天敌”,是语文课的“大忌”。这样一来,上语文课就是让学生讨论讨论,表演表演,展示展示,也便没有剖析,没有诠释,没有讲解,没有学生的读文本,没有教师的解文本,完全是“蜻蜒点水”般地停留在“面”上。这样的课即使能产生良好的效果,那也绝对是在课前早已下了更多的功夫,早已将文本中的主要问题讲清楚了。弄明白了:公开课只不过是一场展示、一次“作秀”而已。《那树》这一文本,如果教师仅解读为“环保问题”,那么课堂只剩下了思想教育,只剩下了国内外众多环境污染的图片展示。而大量的文学之美也就从图片之中流失。本人在教此文时,设计了一环节:“随树一起消失的还有什么?”我想,这一环节要比“你如何看待环保问题?”要有深度得多。
教师解读的深度及准确性往往决定着课堂思维的精彩度。语文教师首先应是语言的能手、思维的“巧匠”,这些特性与优势理所应当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并成为学生学习的范例。如果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缺乏深度,那么教师思维的精彩在课堂上就无法得以展现,这样一来,一节课只剩下一些没有意义没有内涵的表演。一堂没有教师精彩讲授的语文课或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或许精彩迭出,但它一定有缺憾,一定缺少深度,一定没有内涵。当语文教师沦落为一名主持人时,语文课堂的魅力怎么不会沦丧呢?《那树》的“人应有感恩之心”“环保问题”是学生读完后的第一印象,也是不待言的感受,而我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时,就设计了一个问题:“曾经的‘福树为何变成‘坏树,是它做错了什么吗?”这样一来,学生就必须再去读文本,找到作者深刻焦虑与忧思的东西。那么,思维就会往深处而去,精彩也就彰显出来。
教师的解读会影响学生知识的达成。一般来说,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他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他可以起到向导性的作用。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因为认知结构的差异很大,教师应善于帮助学生从他们自己的经验出发去实现与文本的视界融合。要允许学生对文本作出多种解读,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解读。当学生有了个性化体验后,教师不能仅满足于此,要与学生共同讨论哪些理解最合理,哪些又为什么是不合理的。但重要的不是结论,而是过程。要引导学生分析解读文本的过程,推究、评论,以完善认知结构。因此,如果教师的解读是肤浅的,是不准确的,那么何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何来对学生的认知推究、评论,以完善认知结构?当学生的视界与文本产生矛盾时,教师怎么去解惑?对学生的观点或看法,不能作出及时的评价与判断,从而附和学生。以致课堂陷入教学的无政府状态,学生的思维也容易剑走偏锋,走火入魔。所以当形成个性解读与文本的差异时,而这个差异学生本身是无法解决的,当他们求助于老师的时候,教师又如何引导呢?
教师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是专业素养的体现。所以。要想对一篇文本解读到位,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思维。同时,要正确对待教参和固定教案,真正把它们作为一个参考。而且作为教师要能真正地沉静下来,多读几本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