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兰亭集序》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解读《兰亭集序》(共9篇)

解读《兰亭集序》 篇1

解读兰亭集序,我们有着怎样的观点呢?解读兰亭集序,我们可以从《兰亭集序》情感线索等方面入手。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史称“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兰亭序》《楔序》,因其文辞清新自然、感情真挚、识见高远而流传千载;又因此文由王羲之用绝妙行书写成,于是《兰亭集序》又成为后世推崇的著名法帖,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被尊为“墨皇”。

一、《兰亭集序》序文的情感线索

《兰亭集序》作为一篇书序,依体例先叙聚会原因:“修稧事也”;介绍参加人员:“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咸”二字尽显名士贤才荟萃、济济一堂之盛况。再叙写聚会之处兰亭周围的秀丽景色:山崇、岭峻,林茂、竹修,流清、湍激;山溪如带,环绕兰亭;加之“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景语皆情语,更显名士贤才相聚,其乐融融!“一觞一詠,亦足以畅叙幽情”,“畅叙”即尽情地、充分地叙述言说,而“幽情”即幽深内藏不宜言说的情感;“畅叙”与“幽情”的寓意在特定的语境中形成对比,再加“一觞一詠”,从细微之处展现了名士贤才此次聚会的尽情、尽兴、尽致!也使读者体味到王羲之叙事、写景、抒情的清微淡远。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在“仰”“俯”之中,王羲之“游目骋怀”,超然于现世万物之上而引发思考,透露着玄理。“信可乐也”:信,确实、的确。一个“信”字把文章的欢乐之情推向了高潮。

在欢聚之时,王羲之寓目山水,由眼前情境而体认字宙之无穷无尽,顿悟自然万物的生生不息,继而进入玄理的思索:人与人在世间交往生存,与生生不息的自然相比,人的一生多么短暂,因此种种感慨油然而生:尽管人们生活态度不同,性情癖好静躁不同,但是当人们为所接触的事物感到快乐自足,竟然不知衰老即将到来时的感受是一致的;而当以前感到快乐的事情转眼间变为陈迹,人们怎能不因此而生感慨?更何况人的寿命有长有短,随着天地造化最后都将终归于尽呢?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揭示了自然万物与“我”在“物我泯一”的心境中相感相通时,人的情感会自然地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哲理;因而千百年来使后世读者感叹不已。

序文再引《庄子·德充符》“死生亦大矣”,转入对人生的思考:死生也是人生变化中的大事情啊!在这里“死生”实际上是一个偏义复词,词义着重在“死”字上。“岂不痛哉”既表达了王羲之对人生短暂、死生不由人意的无奈和哀痛,又与前文“信可乐也”遥相呼应,鲜明对照,使文章感情陡起波澜,令人感慨。

由山水感发而悟玄理的心境,《兰亭集序》表达的情感是复杂的:每当看到前人产生感慨的缘由与自己感叹情怀的缘起相契相合时,王羲之不能不面对前人的文章嗟叹哀伤,可是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在这里,前文既已表明“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那么究竟还有什么原因使作者“临文嗟悼”,且又“不能喻之以怀”,也即不宜明白言说或难以明白言说呢?王羲之给后世读者留下了疑问!

接着,作者批评了前人观点,认为“一死生”是不真实的,“齐彭殇”是妄造的,这不仅超越了老庄,也超越了与他同时代崇尚清谈的一般士大夫文人;而且使我们体味到:王羲之内心深处渴望着在有生之年能多做实事而不应空谈玄理的志向。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在这里,“悲夫”既与“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相呼应,又与前文“信可乐也”“岂不痛哉”一一照应,使文章形成了“乐——痛——悲”三层情感波澜;而序文结束在“悲夫”,不能不再次引发我们对书圣难以言说之悲的疑问和思考。

解读《兰亭集序》 篇2

王羲之, 初为秘书郎, 后荐为宁远将军, 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 辞官不再出任。因政治的不稳定, 在战乱年代, 文人有隐逸之意, 王羲之《兰亭序》《丧乱帖》都有体现。正因不愿为官, 使得王羲之书法展露创作本身的真性情。王羲之 (公园303-361年) 汉族, 字逸少, 定居会稽山阴 (今浙江绍兴) 。善书法, 有“书圣”之称, 其楷、行、草、隶皆入神妙之境, 成为后世崇拜的名家和学习楷模。

《兰亭序》的创作是王羲之在浙江绍兴的城外兰亭, 相约47个朋友雅集, 在竹林当中, 将酒杯飘在水上, 友人随意在溪中拿来酒杯喝酒, 时间在冬末春初, 友人喝醉后, 王羲之高兴之余写兰亭纪念此事。酒使他自在, 字间传达其真性情, 书法中的涂涂改改, 错字连篇, 恰恰体现了书法的大自在, 每一个字都是富有生命力的线条。其后王羲之又写了好几次兰亭, 可是写不出来了。王羲之写兰亭的时候最自在, 体现艺的术无尽生命力, 体现生命的奔腾, 线条的解放呈现出流动性的线, 是心情的释放, 心情的感受直接影响了书法的线。

《兰亭序》是真性情的表达, 涂涂改改正是此幅字的生命形态所在, “天马行空, 随心所欲”, 以“生命情态”潇洒地呈现出艺术的本质, 此幅作品具有一种古朴高华的艺术魅力。

《丧乱帖》现多为唐朝模本, 因保存在日本, 所以比起其他贴完整。正如王羲之当时的心情, 战乱年代, 悲痛欲绝, 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 用心与生命写成, 成为艺术中的真情流露, 是“气韵生动”的极致体现, 丧乱帖的气韵生动, 体现出书法不是一个设计出来的美学, 是顺着心情的流动, 是自然的呈现。其中“摧绝”二字线条变化极大, 字的造型因为是扁的, 观者有强烈的压抑感, 行书的部分解散后, 所有的笔画变为颠覆性的美学观, 对后世美学观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把一个文字拆开, 从而完成一个新的文字, 王羲之此信是在忧愁的心境中完成的, 除了欣赏书法美以外, 能感受到南朝的感伤, 更为此作品添加一份真性情, 《丧乱帖》出笔入笔非常自然, 不像唐以后强调一笔三折。

《奉橘帖》故宫收藏, 经过北宋、南宋、清朝后, 成为传承珍品, 其内容简约, 文中可以看到是王羲之与朋友间的往来及问平安。“羲之白”, “白”字是写给普通朋友的, 因此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心里距离拉近, 字在纸上流动, 流露出真情, 成为美的传递, 在战乱的年代, 王羲之以艺术活出一片净土, 此幅作品成为精神象征, 不只是字的美, 更是书法线条流动性的美, 体现无穷无尽之生命力。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了后世中国书法的美学观, 是颠覆性的, 甚至已经不再是书法, 是大自然中本质的流露, 是生命的形态, 是气韵生动的体现, 王羲之的书法将经验带到大自然, 借着书法完成和宇宙的相连, 书法艺术美学的形成是到大自然中感觉石头、云、水, 听雷的滚动。书法通向宇宙, 是宇宙中的大自然在艺术中的酝酿, 王羲之的《兰亭序》《丧乱帖》, 使魏晋书法的美学观完成了中国书法美学观的大自在。

参考文献

[1]陈振濂.谈中国书法史 (殷商-魏晋)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6.

《兰亭集序》探幽 篇3

《兰亭集序》不过寥寥数百字,却堪称魏晋玄学散文的集大成者,它的文风澹泊自然,文笔清新幽雅,行文如“风行水上,略无沾滞”,又如深潭浅澜,显隐有致,王羲之举重若轻,以萧简之笔发深婉感慨之声,令人读之唏嘘不已,同时也给读者极大的审美享受。

文章起首以疏淡之笔轻轻点题“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直言聚会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由,言简意赅。文章接着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真真一处好风景!此处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先写崇山峻岭,再写清流激湍,动静结合,写出了景致的阔、幽、清。俗话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有美景如斯,“不有雅诗,何申雅怀”为下文抒发感慨埋下了伏笔。文章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在弯曲的流水中放上漆制酒杯,杯中注满美酒佳酿,让酒杯顺流而下,与会的文人分散坐在流水边,酒杯流到谁前面,谁就取饮赋诗,这是何等雅事,又是何等趣事、乐事!真如神仙中人,不带半点俗世烟火之气,后来之人读之恐恨不生此时,适此地,而逢其事也,唯其盛宴如斯,而又盛宴难再,为下文抒感慨之怀再添伏笔。然后文章再补写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兰亭宴集,真可谓“四美俱,二难并”。“信可乐”三字将宴游之乐渲染至巅峰,但乐极往往就会生悲。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必有别离,所谓“兴尽悲来”应是人们常有的心绪。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描述聚会之欢乐后,因感人生无常而转入悲伤,并不自《兰亭集序》始。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欢饮,自作《秋风辞》云:“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东汉《古诗十九首》之四云:“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叙在南皮与吴质等人宴游之欢之后云:“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成以为然。”西晋石崇《金谷诗叙》,亦先叙众人宴集之乐,接着以“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作结。可见至少从汉魏以降,聚散生死这股悲凉之雾,始终笼罩着文学家的心灵。《兰亭集序》的由乐转悲,亦不足为怪。所以文章第二段笔锋陡转,转写人世变幻,情随事迁,吊古伤今。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尽管人们取舍不同,性情各异。刚刚对自己所向往且终于获致的东西感到无比欢欣时,但刹那之间,已为陈迹。人的生命也无例外,每当想到人的寿命不论长短,最终归于寂灭时,更加使人感到无比凄凉和悲哀。寥寥数语,既表达了对眼前光景和相与欢会的留恋珍惜、唯恐稍纵即逝的心绪,也流露出俯仰一世,人生苦短的生命本体的思考。如果说前一段是叙事写景,那么这一段就是议论和抒情。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著的热情。东晋士大夫们深受老庄思想影响,玄学、清谈之风很盛。王羲之素来反对清谈,颇想有所作为,曾受诏拜右将军,故世称“王右军”。王羲之为人耿直,一心想施展济世安民的远大抱负,他曾提出一些积极的措施,如纳谏求贤、诛除奸吏、限制豪强等,但是未被当权者采纳。悲愤忧郁之际,于永和十一年毅然辞官。在这篇《兰亭集序》中,形象地反映出作者既反对消极虚无的时风,又悲叹空怀壮志、报国无门,怎不令人“感慨系之”!“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真正含义,也在于此。

东坡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雪上偶尔留趾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人生真的是一个无法预知,无法停留,无法回头的漂泊之旅,所有的悲欢得失如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所有的人都无法跳出这个轮回,所以文章第三段接着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悲夫!”发思古之幽情,寄希望于来者。魏晋时期,玄学清谈盛行一时,士族文人多以庄子的“齐物论”为口实,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王羲之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他曾说过:“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在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确地指出“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肯定了生命本体的价值。这在当时社会是极具进步意义的思想。

《兰亭集序》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其立意深远,而且因为其文笔清新流畅,朴素自然。在雕辞琢句,追求骈俪文风的魏晋时代,《兰亭集序》却以清新自然的风格独行于世,作者能不拘成格,用洒脱流畅、朴素简洁、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景,叙事,抒情,议论,充分体现了作者散文的个人风格。全文叙议有机结合,情景水乳交融,吐露胸怀率真自然,用笔激而不浮,悲而能壮,令人耳目一新。文章结构严谨,衔接合理,语言洒脱流畅,朴素简洁,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游目骋怀”“世殊事异”“不知老之将至”等,信手拈来,令人倍感亲切,读来如在目前,如临其境。好多语句常被后人作为成语使用,大大丰富了祖国的语言宝库,从而也奠定了《兰亭集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nlc202309011157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兰亭宴游的良辰美景和那些贤主嘉宾都已成过眼云烟,唯有这篇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贤主、嘉宾”于一体的妙文良言留给后人无尽的审美和思索空间。

[ 学法指导]

本文是一篇书序,但是这篇序言并没有像一般书序那样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对书的内容和特点的介绍上,而是把笔力集中在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上,所以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脉络是学好这篇课文的关键。

全文分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叙兰亭宴游之景。这部分以“乐”字为基调。起笔先叙宴集之时令、地方及事由。再写与会之人皆贤人雅士。又叙兰亭地理环境及自然景物。接着又述当日天气。“是日也”三句承上启下,承上山水姿容之清丽,人心情之愉快都与天气之晴有关;就启下而言,由“天气”而及下文之“宇宙”,显得紧密而自然。最后写宴集之感受——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这一部分层次清晰,语言简练,更难得的是格调十分淡雅。作者眼光所及不见三月之姹紫嫣红,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绘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不着浓艳之色,只取淡雅之调。兰亭宴集,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臻,但作者之喜悦不过分不逾度,这是心境的淡雅。

文章后半部分抒发宴游之后的感触,体现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这是全文理解的难点所在。这部分以一个“悲”字为基调。所谓“兴尽悲来”,兰亭集宴虽是乐事,然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这种欢聚难常的感触已经使人情绪低落;而由聚散再想到人生之短促、死生的悬隔,更令人悲从中来。这部分文字的特色,在于作者将其悲伤之思的产生写得一波三折。先从兰亭聚会,联想到现今人们彼此情趣不同,生活方式各异,但在情感变化上都有相同之处。接着,作者从古人留下的文章看到:古人亦为人生变化而兴叹生悲,这和当今人的情况完全契合无异,而古人文章中的悲凉情绪更令人伤感,这使作者心胸久久不能开解。既然古今一律为人生无常而兴叹生悲,可见庄周所谓的死生一样、寿夭等同的说法,乃是虚妄难信之辞。接着,作者又将眼光移至未来。他推想将来之人其情感变化必和古今之人相同。及至将来,现今一切即为陈迹;将来之人,也将临今人之文而感伤,如此反复无情的循环变迁又再次引发作者的悲叹。至此,全文笔势一收,顺势点明其记录诸人名爵、诗作以及作序之旨。这部分文字从兰亭宴集发端兴感,由今人及古人,再及后人最后回到兰亭宴集而收笔,舒卷自如,辞气畅达。在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从而与上文的乐生之旨契合无间。

同学们学习时也要注意作者以朴素自然的散句为主的形式成文,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恰好与作者真实可感的思想达到完美的统一。

《兰亭集序》教案 篇4

————孔政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背诵全文,提高诵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语感;学会比较,质疑与思考。

2、掌握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特点,体会行文之妙。

3、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无常,终归于尽之慨,感叹中含积极之情。

4、体会认识作者的人生观,提高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水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学会联想与比较,在“语境”中对其意义确认。

2、理清文章结构,提高诵读能力。

3、领会王羲之在文中的哲学思考与人生认识。

三.教学准备

1、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并能达到熟读课文的水平。

2、学生课前收集关于《兰亭集序》、王羲之、魏晋时代的文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课

1、通过用PPT展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书法作品,引出文章。

(1)介绍关于《兰亭集序》的知识。

(2)介绍关于王羲之的知识。

(3)引导学生从书法、文章两方面欣赏《兰亭集序》。

2、配乐《高山流水》,老师泛读课文。

(1)提出问题:归纳每段段意。

(2)配乐、读文章。

(3)学生齐读课文。

3、揣摩鉴赏课文第一段。

(1)第一段可用哪一个词加以概括(可在文字中寻找)

答案:乐

(2)哪些东西信可“乐”呢?

答案: 景——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山)

清流急湍,映带左右(水)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

人——贤—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事——雅— 一觞一咏

4、联想、比较、拓展:

①引入丘迟《与陈伯之书》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②两人同写暮春江南,景物特点有什么不同?

答案:丘迟之景,勃勃生机,活泼热烈。意在唤起身处北方的陈伯之的思乡之情;羲之之景,清俊高雅,有超凡脱俗之韵。

③讲到“人贤”,引入刘禹锡《陋室铭》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意在表明,美景配贤人(赏心悦目,良辰美景)。

5、揣摩鉴赏课文第二段

(1)用哪一个词概括第二段?

答案:痛

(2)“痛”在何处?

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谈玄悟道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归隐山林 情随事迁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

6、引入范仲淹《岳阳楼记》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比较他们的精神境界。

7、揣摩鉴赏课文第三段。

(1)用一个词概括本段:

答案:悟

(2)有人说本文流露出了作者某些消极的情绪,如文中有哪句话为证。但作者对人生的态

度到底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呢?(“悟”出了什么?)

答案: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否定“老庄”的背后是对人生的肯定(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是有所作为的)

第二节课

做游戏

游戏规则:1.学生分成四组,先在小组内讨论关于《兰亭集序》的所有知识。(课文翻译、重点词语解析、作者、写作背景、序的题材、文章风格等)

2.讨论五到十分钟后,老师组织,每组同学向其他组发问,其他组开始抢答,答对组与提问组加分,最后评比分数最高是组,其组员平时成绩加分,以资鼓

励。

3.留下时间请同学自行总结本堂课知识,老师可以适当放些音乐,如《兰亭序》、《高山流水》、《风之誓言》等。

第三节课

兰亭集序教案 篇5

宁波四明中学

戎骁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2、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教学设想:

1、安排两课时。

2、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

3、利用预习效果教学,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平均主义的讲解,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主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教师适当点拨。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简介作家作品,引导学生参看书下注释(1),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也长于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风格潇洒放脱。王羲之曾经一度做官,他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好服食养性,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

“序”是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个作序,《兰亭集序》即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其思想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和文学造诣。二 朗读

1.教师配乐范读,同时投影一些生僻字,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癸(guǐ)丑 修楔(xì)流觞(shāng)游目骋(chěng)怀 趣(qū)舍万殊 齐彭殇(shāng)

2.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在预习初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印象。三 整体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段分析

1.大家读完之后,下面首先请大家找一找每段里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看看作者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答:乐-痛-悲

2.好,找的很好,说明大家对文章,对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作者的情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而且变化得如此之快,下面让我们走进兰亭,来认识一个真实的王羲之。

3.第一段,作者此时此刻是乐的,因何而乐呢?让我们在文章里找一找

学生自由回答:

时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地点: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景物: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教师分析: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 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事由:修禊事也;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教师分析: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学生回答:“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教师分析: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集会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

由此可见当时真是人贤,景美,事雅,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第二段分析

4.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作者却突然感到了“痛”。作者是因何而痛?这种痛是痛苦?痛心?痛惜?悲痛? 请大家自读,并小组讨论一下,找到原因,等会请各小组派代表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教师提问: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哪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学生回答:“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教师讲解:王羲之生活的东晋是一个及其动荡的社会,权力斗争十分残酷,文字狱兴盛,据说当时“天下名士,少有全者”,今天活着,明天也许就因为一个罪名下狱,马上就会被杀。于是当时文人名士的首要任务是保住自己的性命,不敢谈论政治,不敢参与社会革新,所以当时的文人之间兴盛空谈之风,或者是归隐山林。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学生回答:“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教师讲解: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 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不知老之将至”的人生感慨。

学生回答:“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教师讲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学生回答:“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教师讲解: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学生回答:“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教师讲解: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5.教师提问:既然人生如此短暂,死亡也无法回避,那么你们认为前面的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作者的“痛”到底是什么样的痛呢?

学生回答:不可取,既然死亡无法回避,人生那么短暂,就更应该珍惜眼前的时光,积极入世,利用有限的生命时光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教师总结:回答地非常好!所以作者真正的 “痛”是痛什么?是痛惜,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之情。第三段分析

6.第三段作者的感情由“痛”转“悲”,请同学齐读最后一段,读完之后,思考一下:“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如果不一样,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为什么“悲”?“悲”什么?

学生读完,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学生回答:我当然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虚诞的,把长寿与夭亡等量齐观是荒谬的。作者显然不赞同把生死混为一谈的观点,可是当时的士大夫却把生死等同齐观显然是很可笑的。上段中作者已经说了,“死生亦大矣”,显然作者是把生和死分开看待,认为他们都是人生的大事,不能混为一谈。

教师讲解:这位同学讲得很好,理解很正确。古代的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

教师提问:我们在来看看“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这两句话,为何作者悲古人,与后人悲今人会产生如此相同的感受?悲和痛是否一样呢?

学生回答:是因为他们对生命的感受是一样,所以通过文章可以读出古人的感受,而作者今天的文章将来被后人读到,他们也会产生同样的感受。这里的悲和痛不一样,比上一段更加深刻,不仅仅是想到自己的命运,而是思考更多的问题。

教师讲解:正因为作者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作者“悲”古人,因为作 者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作者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作者的文章,犹如作者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课文总结:

7.教师提问:有人说王羲之的这篇文章表现的思想很消极,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你是如何看待的?

学生回答: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他在感慨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正是想表达他要珍惜生命,希望有所作为的感情,因此是很积极的一种人生观。(备用问题)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贤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兰亭集序真迹 篇6

兰亭集序真迹

相传,《兰亭集序》传到王羲之的后代智永时,由于智永出家当了和尚,临终时将它传给弟子辩才。辩才擅长书画,将《兰亭集序》珍藏在梁间暗槛之中。酷爱王羲之书法的唐太宗,遍求兰亭真本,终于了解到它在辩才手中,于是想方设法谋取,但辩才不露真情。唐太宗无奈,就派御史萧翼专程赶到越州设计骗取真迹。萧翼扮成一个穷书生,带着二王(即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一些杂帖拜访辩才,同他交了朋友,两人经常饮酒赋诗,评论二王书画,在酒酣耳热之时,辩才终于透露出他藏有《兰亭集序》的.真本。萧翼使辩才视他为“好友”而失去警觉,将兰亭真迹置于桌案之上,不再放回梁间暗槛。

一天,萧翼知道辩才外出,便潜入僧房,盗走了兰亭真迹。萧翼偷走兰亭真迹,来到地方官处,命令他传辩才面叩朝廷御史。辩才到后,萧翼对他说,他奉圣旨来取兰亭真迹,现在已经到手,特唤他来告别。辩才听后,气昏在地,惊悸痛惜而死。唐太宗得到王羲之真迹后,令人摹刻翻拓,赐给他的皇子近臣。到了他临终时,埋入昭陵。因此,这“天下第一行书”长埋地下。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石刻首推“定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生前设法霸占,死后还要带去,一件好端端的国宝就这样被皇帝带进了黄土里,就此永远从世上消失了,这是中国莫大的悲哀。

《兰亭集序》教学案例研究 篇7

《兰亭集序》是一篇比较难懂的文言文, 表现在文言词语生僻, 人生哲理深刻这两点上, 再加上篇幅不长, 适合研究文言文教学中“文”与“言”的结合问题。本节课的设计想打破常规文言文教学中只重字词释义, 不重文本理解的套路, 研究“文”与“言”的方法, 从疏通字词、文意理解、感悟体味这三个维度解析文本。

【案例描述】

课上我先由标题导入, 让学生讨论, 从内容理解的角度上, 应该怎样停顿, 是读作“兰亭/ 集序”, 还是读作“兰亭集/ 序”?学生都认为应该读作“兰亭集/ 序”。因为书下注释中写着“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 王羲之与名士孙统、谢安等人在兰亭举行修禊诗会。会后将诗作汇编为《兰亭集》, 由王羲之作序”。所以题目的意思是“兰亭诗集的序言”。

接着介绍知识背景。所谓“禊”是一种风俗祭祀, 古人在三月三日这一天, 到水边嬉游, 举行祭祀、沐浴等活动, 以祛除疾病和不详, 之后文人会有饮酒赋诗的集会。所谓“修”可以理解为“举行”, 所谓“修禊”即指举行祛除不祥的礼俗之事。在兰亭的这次修禊诗会, 采用了一种传统的宴饮风俗, 就是“流觞曲水”。所谓“流觞曲水”是古人的一种酒宴游戏, “觞”指酒杯, 字面上的理解是“流动的酒杯, 曲折的水道”, 形式上类似于今天的“击鼓传花”, 但更风雅而有趣。

再接着, 进入词句解释的环节, 但是从本节课的设计目标出发, 我决定打破以往逐字逐句讲解的模式, 只从课文中挑了五个词和两个句子, 采用检查预习效果的方式, 了解学生对重点词句的掌握情况。

第四步, 理解课文内容, 把握情感脉络。先请学生齐读第1 小节, 在这节中找一个字概括作者对这次兰亭集会的感受。学生找到了“乐”。接着提问:“那么这是一场怎样的盛会, 让作者发出了实在是快乐的感叹呢?请从盛会的时间、地点、与会者、环境、作者兴致等角度, 说说兰亭盛会为什么能让作者深感快乐?”这个问题的设计有两个目的, 第一梳理文章的基本内容, 第二在了解内容的同时, 巩固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几个学生分别回答:“从集会的时间上看, 是‘永和九年, 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 因为春天, 万物复苏, 生机勃勃, 正是天朗气清的最佳赏景季节。”

接着追问:“第1 节中作者说‘游目骋怀’, 那么看到了哪些事物呢?”这个问题看似难度高, 其实不然, 因为原文就有相关语句“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认真预习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的同学很快找到答案, “看到了广大的宇宙, 和繁多的天地万物”。有了正确翻译的基础, 老师在这时就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作者不仅看到的了山水景色, 还看到了宇宙和天地, 由此作者抒发的胸怀也就不仅针对此次集会, 可能会想到生命、人生、历史。所以第一节看似在写兰亭集会, 实际已经有对生命的思考, 自然与人达到高度和谐统一。

读第2 小节, 提问:“这样的‘乐’不只是在这次兰亭盛会上才有, 作者推而广之, 在第二节告诉我们, 不同的人虽然爱好不同, 但总会有自己的快乐。第二节的哪几句话表达了这个意思?请翻译一下。”学生回答:“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 静躁不同, 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这几句话的意思是, 人和人的相处, 一俯一仰之间, 人生已过。有时倾吐襟怀抱负, 在家里面对面交谈;有时借其所爱, 寄寓自己的情怀, 不拘形迹, 自由放纵地生活。虽然爱好千差万别, 宁静与躁动各有不同, 当他们对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 对自己感到暂时得意, 高兴满足, 不知道老年即将到来。

不过快乐并不会长久, 当厌倦了, 当情随事迁之时, 快乐满足自然消失, 感慨也就随之产生了。当快乐消失, 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感慨?学生回答:“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请学生翻译这几句, 并用一个字表达作者的感受———“痛”。

第五步, 在通译2、3 两节后, 深入文本剖析, 感悟人生哲理。我提了一个问题:“60 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大讨论, 他认为, 文章前面写极乐, 突然转为悲痛, 悲得太没道理了。大家认为呢?”这个问题建立在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但又不是单纯的文本分析, 来源于文章, 又高于文章, 需要学生对作者情感思想有较深的认识。学生有的与自己的人生感悟相结合, 认为在快乐得意时突然产生对生命短促、世事无常的感慨, 很正常, 因为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在聚会欢乐时突然感觉人生短暂的情况。有的与学过的课文相比, 联系《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的感叹。这说明经过前面的学习, 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比较深刻, 老师总结提升, 正是因为人生的美, 它的消亡才让人痛苦, 只有热爱生命并且乐在其中的人才会珍惜生命。

此时文章由乐—痛的情感脉络已经基本体现, 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探讨也比较深入, 但文言文教学还是要联系“言”的, 为了防止脱离文本, 空谈人生哲理, 我反问学生一个问题:“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体现在文中哪句话中?”回答:“死生亦大矣”, “这句话该怎么翻译?又如何理解?”学生翻译:“死和生一样, 都是人生中的大事啊。也就是说死和生都要有价值。”老师补充, 作者告诉我们死要死得有价值, 也要把握生命, 活出价值。活出价值是魏晋时期人们避谈的话题。在这篇文章中王羲之虽没有明确提出如何活, 但在生活中他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他的书法“飘若游云, 矫若惊龙”, 潇洒灵秀, 充满生命力, 这正是他抗拒人生虚幻的努力。

最后老师总结, 像王羲之这样看重生命价值的人, 古已有之, 正如作者所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 作者应该有知音之感, 为何还会“临文嗟悼”呢?学生体会到因为“后人览之, 亦尤今之视昔”, 我们看前人, 会为他们的思想不能为当时人接受而感到遗憾, 那么后人看我们今天也可能会有同样的遗憾。在文章最后作者将他个人的感受, 上升到人类普遍的局限性上, 用“悲”字做情感总结。但作者的痛、悲恰恰是积极人生观的表现,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 作者与时风为悖, 对老庄思想进行了大胆否定, 是难能可贵的, 文章最后推及后代, 引发后人的反思。

【案例反思】

上完这篇文章最大的感受是文言文可以做到文与言的有机结合, 所谓“文”是指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等人文因素;所谓“言”是指字词句本身的意义或语法作用。一篇文言文是文与言融合的有生命的整体, 不能把文章仅仅看成传授语法知识的语言材料, 而应该将文与言有效融合, 用“言”的理解推动“文”的感悟, 用“文”的思考促进“言”的掌握。但是怎么才能做到文与言的有效融合呢?有哪些方法可以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呢?又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呢?这篇文章的教学为我提供了几个思考的角度。

首先, “文”以促“言”。《兰亭集序》是一篇谈人生感悟和生命哲理的文章, 在字词理解上比较难, 以往不少老师在教学中习惯于先把字词疏通了, 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再进行文意理解。这样做的好处是词语掌握较为牢固, 缺点是文章被割裂, 文气被打断, 纯粹为了教古汉语而教。而我这次设计教学时, 改变了这种模式, 强调文意为先,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把握促进对文言字词的理解。比如用一个“乐”字领起, 让学生在第一节中找“乐”的原因, 学生很快就找到因为季节适宜、地点恰当、景物怡人、人物关系融洽等等, 在分析的过程中也明确了“贤”、“修”、“激湍”、“映带”等词语的含义。接着再找“乐”的感受, 学生也很快找到心中有幽雅的情怀, 能够纵目游览, 尽享视听的乐趣, 在这个过程中也明确“幽情”、“游目骋怀”的字词含义。

其次, “言”以深“文”。有些语句在翻译上看似不难, 但其实学生仅仅是会翻译, 在文意理解上不一定深入。如“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句, 书下注释中就有“一”的解释, 译为“把…看作一样”, 在词义理解上很明确了。但是什么叫做“把死和生看成一样”, 死和生为什么会一样的呢?学生就不理解了。这时就可以在理解语句的基础上, 适时加深, 介绍魏晋老庄之风盛行的时代背景, 明白作者超越时代局限的积极入世观。如果只满足于词句的准确翻译, 只求“言”而不求文, 就不能感受文章的思想价值;当然, 如果没有对词句的准确理解, 对文意的理解就不能深入, 也不能感受文言之美。

《兰亭集序》背景探究 篇8

两晋时期,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当时士大夫不满,都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所以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导致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尤其是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

从汉末清议到魏晋玄谈,谈论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然而谈论的风气则有增无减。清谈成为士族生活的必需,人们的才智全倾注于谈辩。玄谈的课题主要有才性四本论、声有无哀乐、养生论、言意之辩以及圣人有情或无情等。这些玄谈的主题,经由正始到竹林七贤时期大致完成。玄谈由正始经竹林、西晋到东晋,发展到最盛,特别是东晋,几乎全为清谈笼罩。

一、士人清谈之风形成的原因

首先,清议引发的党锢之祸的教训,使清议转向清谈。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专权,政治日益腐败,面对黑暗的政治现实,以太学生为代表的一些知识分子对此持批评态度,他们站在正直的立场上抨击朝政的腐败,这在当时称为清议,但遭到当权宦官的镇压。宦官制造“党锢之祸”,在这种残酷的政治迫害下,许多仕人和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采取消极避世态度,纷纷转向抽象哲学讨论为主的清谈。

其次,魏晋士族地主势力的发展及其不同集团之间的斗争,使玄学在短期内蔚然成风。魏晋是士族地主势力最盛时期,清谈士人多出自士族,他们在经济上有大量的田产,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权力,享有特权,士族的腐朽性、寄生性导致他们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讲究处世哲学,渴望在乱世中保全自己,维护特权利益。魏晋时期,农民起义失败,农民在短期内还没有力量推翻地主阶级,于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暂时上升为主要地位。这样的政治斗争表现在门阀士族之间的争权夺利,相互倾轧,特别是在司马氏取代曹魏政权前后,不同政治集团互相杀戮,那些世家大族为明哲保身,逃避现实,走向坐而论道,故清谈之风盛行。

再次,从学术思想本身的发展来看,儒学经学经历两汉发展已到烦琐支离、失去它的理论武器作用时,自然被统治者放弃。东汉末期以来,豪强地主恶性发展,对中央离心倾向加强,东汉王朝对全国的控制力量日益削弱。同时,由于黑暗腐朽的统治,农民起义频繁,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在意识形态上居支配地位的儒家今文经学和谶纬,内容空虚荒诞,只能用神学说教为东汉统治作无为的粉饰,无助于解决实际的政治问题。一些士人杂采儒家、道家、法家、名家思想,企图消除危机,这部分地突破了儒家思想的限制,对于魏晋哲学思想的发展,客观上起着一定的影响。黄巾起义后,东汉政权瓦解,儒家思想因之受到打击,这对于名、法、道等思想的传播更为有利。

第四,强调人的社会性的儒家学说与强调人的自然性的道家学说之间长期斗争的产物。自人类社会产生后,个体与社会整体之间就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在中国古代社会则表现为强调社会整体伦理原则的儒家学说与强调个体自由的道家学说之间的冲突。东汉时期,儒家的伦理观被提高到绝对地位,外化为“名教”之治,彻底扼杀了个人自由,把人变成了实现政治伦理目的的工具,个性的极端压抑所形成的巨大社会反弹力,在汉末魏晋之际的思想解放运动中迸发出来,形成了不可抗拒的追求人性自由的时代潮流。

二、清谈所产生对文化及历史之影响

汉代独尊儒术后,早期玄学对打破经学对思想界的禁锢起了一定的作用,玄学的思辨形式也刺激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并为一部分士大夫蔑视礼法和追求个人自由创造了条件。魏晋时期建安文学的兴起,与突破两汉儒家观念,弘扬个体情致的思潮相一致,是重新寻找人生价值,确定新的审美文化走向的过程。如名士嵇康富于正义感和反抗性,对当时政治的黑暗、虚伪的礼教、礼法之士极为不满,公开发表离经叛道的言论,对司马氏揭露嘲讽,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玄学主张,主张回归自然,厌恶儒家各种人为的繁琐礼教,不仅冲击了名教礼法,而且突破了何晏、王弼调和儒道的“名教本于自然”的思想。

对于魏晋清谈之士来说,人应当按每个人生来具有的个性去生活,应当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率性而为,不拘礼仪,动作顺其个性自然;为了达到功利目的而虚伪掩饰自己,则是最丑陋、最庸俗的。然而,彻底“离俗”是不可能的。自由的“飘然”也只能存在于短暂的精神幻想中。面对无法真正超越的封建宗法社会,新生士族知识分子对自由的渴望更加强烈。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冲突,使他们内心怀着极大的痛苦和寻求解脱的冲动,这是大梦初醒后而自知无路可走的精神痛苦。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们只好通过感官的烈性刺激以获得短暂的释放。魏晋士人是飘逸与沉重、豁达与执着、欢乐与悲哀、奔放与压抑等对立文化性格的矛盾体,最终根源于士族双重性格的内在冲突,这种冲突,主要不是主客之间,即主要不是个体心性自由与外界伦理规范的冲突,而是主体自身的冲突,即追求自由的我与另一个遵从传统价值的自我之间的冲突,这正是时代的悲剧。但嵇康等名士不懈地追求心中真理的精神却永远留在天地之间,其精神和诗文作品永远地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

当然,清谈之风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消极的影响,玄学的“虚无”、“无为”之说,毕竟是一种欺骗人民的唯心主义说教,是士族地主的意识形态,一开始就强烈地反映士族的腐朽性,为一些士大夫不关心社会、逍遥空虚、生活腐化、道德堕落提供挡箭牌。尤其发展到后来,更直接为门阀地主腐朽统治辩护,其反动面目暴露得更加清楚。

因此,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就反映了一般封建士大夫的人生观;但作者没有彻底走向消极无为,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其时盛行的死生等同的虚无哲学观,于悲慨中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流连与珍惜。这在崇尚老庄、沉迷玄学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兰亭集序》教案 篇9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的确定。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神州六号已经升空,英雄们已经凯旋归回。大家都很感觉很高兴,中国的很多贫困学生更是感到兴奋。为什么他们也那么兴奋?因为,我们国家将又有一批款项投入到希望工程中来!钱是从哪里来的呢?答案是:从神州6号中来。原来,这次随着神州6号一起升空和返回的的还有一幅国画。这幅国画可谓书法、画艺双绝!它是由毛笔书法和泼墨山水画两部分组成。现在这件艺术品即将用来拍卖,所得到的款项都将全部用来资助希望工程,专家们估计这件作品价值将上千万!!

为什么这次选择的是这样的一件艺术品,而不是其他的东西呢?其实只要我们细想了一下就不难其中的原因了!“物以稀为贵”,书法和山水画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在世界这么多的国度中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选择国画也就名正言顺,理所当然了。

相比中国的山水画一直受到西方油画挑战的状况,中国毛笔书法的表现更是优异!我国书法有着比山水画更加悠久的历史,在这么的一段遥远漫长的历史中,明星、巨星更是璀璨纷呈。

问:有哪位同学可以罗列出几位这样的人物?

答:……(导出王曦之,再导出《兰亭集序》)。

(若无,则如下继续)……

问:其实还有一些大人物居然让你们给忽略了,有哪位可以补充一下?

答:王曦之……(继续追问,导出他的作品兰亭序)

(若无,则如下继续)……

提醒:其实他就是王----曦----之(语气停顿,缓慢,起到提示作用)

问:有谁可以简单介绍一下王曦之的有关作品?

答:……(导出兰亭序)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欣赏的人物,一起欣赏的作品。

(板书:作品:《兰亭集序》作者:王羲之)结束导入部分。

二、作者题目介绍

刚刚同学们讲到了王羲之的书法,他是魏晋时期的书法家。魏晋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出现的一批著名的书法家。王是其中最有盛名的一位。他有“书圣”的美称。不仅擅长书法,也长诗文。

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最为有名,被后世评论者誉为“行书第一”,它到底是什么摸样的呢?请看插图。(学生看图)古人用八个字来形容它“飘如浮云,矫如惊龙。”同学们从这副精美的书法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国书法艺术的美,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只可惜我们看到的只是临摹本它的真迹已经失传。据说是被李世民带到地下去了。

《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出名作为诗文它是王最出色的一篇。同学们看注释一,从注释我们知道它是诗歌集子的序。集子中的诗文艺术性不高,但是集子的序却脍炙人口千古传诵。既然它这么有名那我们接下来就来了解一下共同来欣赏这篇续。

三、朗读思路

我们现在正式开始课文内容的学习,刚才老师已经介绍了王羲之,他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兰亭集序》是他的代表作它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字写的好,这篇作品的文采也很棒,堪称“文质双绝”。作品的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这也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1.作者复杂的感情变化。

2.骈散结合的写作特点。

那我们来欣赏以下这篇作品,请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能体会一下这两个特点,并考虑一个问题——作品中作者的感情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变化过程。

朗读课文

刚大家都欣赏了这篇课文,应该都有一定的体会。现在请一位同学就刚刚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提问)

确实这篇作品的情感变化流程如xx同学说的是一个由乐到痛再到悲的过程。作品也是以作者的情感为主线来建构的,那我们现在具体来看看作者到底怎样表达这三种不同的情感,请大家快速默读第一自然段。

四、第一段

第一段讲什么呢?讲文章的事由,事由是什么呢?是“修禊事也”,“禊”是什么呢?我们看注释5,“修禊事也”,就是做禊事,这有点像云南傣族的泼水节哟。当然这种祭礼也要挑个黄道吉日不能随便,古人很讲究的规定三月上旬的“巳”为修禊日。但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用“巳日”关于干支纪年,我们上节课就已经熟练掌握了,这里我就不重复了。

春天在古代分几个阶段?(提问)(孟,仲,暮)

之初就是阴历三月初。所以我们课间交代的聚会时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就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

地点“会嵇山阴”即浙江诏兴,兰亭在诏兴兰诸山,当年勾践曾经在那种过兰花所以就以此为名为兰亭。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的自然风光。都有些什么呀?(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解释词语并板书)

文中人物有哪些啊?

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群咸”包括谁啊?(注释)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其中都是些有名望的大家所以说是“群咸”。

接下来看,“流殇曲水,列坐其次,丝竹管弦,畅叙幽情等”的注释。(丝是弦类竹是管类的)

“是日也”判断句(是代词)天朗气清就是天气清朗。

“惠风”解释,(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指杭州当汴洲〈南宋林升〉)所以只有春风才算得是惠风,和风。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两个句子骈散结合的好句(提问翻译)

向上可以看到(学生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向下有崇山峻岭等,王尽收眼底能不发出“信可乐也”吗?

五、第二段

接着看下一段,古代文人集会多儒墨客在集会上留下千古诗篇。我们看在盛宴过后王发出怎样的感慨?

第一段描写宴会是如此的快乐、自在、酣畅、淋漓。为何这段却让我们咀嚼到痛感呢?其实“好花不常开”人也一样,曲终人散都会有伤感存在,这是作者自然情感的流露。

古人讲究起承转合的模式那么这里体现在哪呢?(提问)(仰观句与夫人句)作者生活的年代是什么样的?(时代背景插入)

“静,躁”两种生活态度的句子(提问)由此有了三种人生的感觉。

欣于所遇(快然自足)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所以感慨系之,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岂不痛哉”。

六、第三段

本文的前面两段分别讲到了“乐”“痛”,那么接下来作者的感情会有怎样的延伸转变呢?现在我们看下第三段。

很多人都说这段以“悲”为感情基调,那么到底是不是呢?(请位同学朗诵一下这段,其他同学认真感受作者的感情。

从文中哪可知“悲”呢?(提问)(“悲夫”)

好我们来具体感受一下:“每览”句,每看到古人对死生发出感慨的原因都像契那样感触相合,我就为此悲伤感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

“若合一契”像符契那样相合。“契”是古人借贷的一种凭证,我们从它的甲骨文字形可以一目了然。(写出甲骨文用刀在木上刻字,古人把它分成两半合起来就是凭验)

“固知”句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一死生”把死生看作一样,“齐彭殇”把长寿和短命看作一样。这里“一”“齐”是同义词,都是把xx看作一样“的意思。

“一齐“都是庄子的看法,“彭祖”解释(活到3800岁懂得养生之道所以把他当作长寿的代名词。

接下看下两句“后之”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

“虽世”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人们的思想情趣一样的。

“其致一也”(提问致的用法)(情趣情致)

“后之”句,读这诗集也将有感于死生这件大事。

通过初步了解我们知道这段的主要思路是这样的:首先,作者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的深入书写,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我们知道在东晋很长时期里,士大夫普遍情绪萧条、不思进取,作者借此批判他们的消极思想。这充分体现王抗拒人生虚幻执着努力,随后发出“后之视”的感叹。

接着交代作品的成因“后之览、、、”总结全文。综观全段,显然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他的精神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七、课文总结

同学们,刚才咱们已经用了将近一节课的时间学习《兰》这篇文章,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两三分钟的时间里,我们再来体会一下这千古传诵的奇文带给我们心灵上的美感。

《兰》它只是一个序,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正文之前。他分自序和他序,(板书)

所谓自序就是作者自己写的,介绍成书的原由,目的,和经过(板书)

问:《兰》是自序还是他序?

显然,在这篇自序里,王说明了写书的缘由,目的,经过。请大家思考一下,在文中哪几句话写出了这三个要素?A同学,请你说一下他的成书原由(会于会集山阴之兰亭。

那他的目的又何在呢,B同学,请你回答一下(后之览者,亦,)好,请坐

C同学,请你说一下他的成书经过(故列叙时人。)

好,大家回答的都很好

序这种文体,既可议论,也可叙事,即借题发挥,王由文人在一起吟诗作赋的乐笔锋一转,写到对人生态度思考的痛,既而写到成书的悲。可以说,这三种思想感情情绪是越来越低沉的,但思想深度却是逐渐升高的,因而显得立意高远。大家想想,为什么在常人眼里一次无限愉悦的聚会,王会想到人生态度的悲呢,这种悲有从何而来的,这种悲是不是就是悲观悲叹呢?显然不是,大家知道,王生活在国事日渐衰落的东晋时代,那个时代,士大夫们崇尚老庄思想,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这让王感到悲哀,他会悲叹。但这种悲叹正是他旷达性格的反映,正因为他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充满了追求,才会对庸庸碌碌的岁月的流逝产生悲叹。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那些富于创造价值的杰出人物,你比如说三国时的曹操,他在他的饿诗中写到:人生几何去日苦多,对酒当歌,譬如朝露。读起来,让你觉得对人生充满了悲凉的意味,苦长乐短的哀愁,但是,你是不是说曹操就因此而成为庸庸碌碌的平庸之辈呢。显然不是。这些例子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举不胜举

文章最后一句写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应该是后之览者,老师希望大家学完这篇课文之后,结合一下历史上的人物,思考以下自己的饿人生,怎样看待你的饿生命,对待你的生活。我们说,当一个人开始学会思考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开始成熟了。在座的同学们,你们思考过这些问题吗,你们要怎样对待你的有限的生命呢,想重于泰山还是要轻于鸿毛呢,你们要在庸庸碌碌中悲叹岁月的流失还是要对酒当歌,意气风发的建功立业?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下面做下课堂测验

八、随堂测试

学习文言文,主要学习它的字、词、句。也就是字音字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我们刚学习完〈〈兰〉〉接着我们做几道题来温习一下:(练习)

通过对这篇的学习,我们感慨于死生之大,仿佛把心融入了作者飞舞的书法中,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多看多想,有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的丰盛,正如今句话说的好。“我们可以活的平凡,但不可以活得庸俗。

上一篇:理学院迎新生篮球赛方案下一篇: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重点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