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善用法律保护自己》说课稿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5《善用法律保护自己》说课稿(共4篇)

5《善用法律保护自己》说课稿 篇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第2框的《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对于这堂课的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我决定从以下五个方面向大家做介绍。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四.教法、学法分析 五.教学过程

一、首先是教材地位与作用分析:由于中学生处世不深,缺少社会经验,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经常要么忍气吞声,要么私自报复。本框题向学生介绍了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保证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所以,本课在整个法律板块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框题共有“求助有路”“敢打官司”“善于斗争”三目组成。第一目:“求助有路”,主要介绍运用非诉讼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二目:“敢打官司”,主要介绍运用诉讼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三目:“善于斗争”,主要告诉我们与犯罪分子做斗争的方法。

二、其次说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文的特点: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能力目标(结合教案)2.过程和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结合本文的教学目标,我将本文的教学重点确立为:让学生树立起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学会善于斗争。(理由是:初中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切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极易受到侵害,而面对侵害,常常无所适从。因此,让学生树立起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懂得运用不同的法律维权方式,正确的同侵权行为作斗争,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便成为本框的重点。)

难点为: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树立敢于斗争意识。(理由是:知道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的途径和方法,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因此树立敢于斗争、敢打官司的意识,就成为本框的难点。)

四、教法、学法分析

(一)、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老师只是学生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因此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突出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让同学们更多的去接触课本,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一个非常轻松的氛围中去学习知识。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具体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的方式直观呈现课本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发挥。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集体或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二)、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拟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阅读发现法:这是学习间接知识的有效方法,教材中某些好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学习小组讨论,最终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得出结论。(2)、合作学习探究法: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团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3)、归纳总结法: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并及时归纳,形成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强化道德认知。

五、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为小芳出主意,给她推荐能够帮助她的机构,使其继续上学?【以漫画的形式展现课文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入新课】(当学生推荐了一些可以提供的帮助机构以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那除了这些机构以外还有哪些机构可以给我们提供帮助呢?)

(二)、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09页,了解可以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

(三)连连看

(通过学生在课堂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求助的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和习题,让学生知道,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一定要想办法求助可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找到维护权益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最后要让学生明白 :非诉讼手段---常用的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

(四)、敢打官司

帮小苗出主意,建议她用什么方式讨回公道?(指导学生阅读体会。鼓励学生提出最佳建议)小结:受伤的小苗是通过诉讼手段解决问题的,判决学校赔偿小苗4万多元。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1.什么是诉讼2.诉讼有哪此类型?3.为什么说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最有效、最权威、最正规的手段?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不仅让学生明白未成年人应受到保护,还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问题,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诉讼常识,强化学生的维权意识。如果我们采用非诉讼手段不能举得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就应该勇敢地采用诉讼手段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它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五)、小小辨论赛

主题——打官司是光彩的还是不光彩的。让学生分组辨论,各抒已见。让学生明白勇敢的状告侵权者,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且对侵权行为有一定的扼制作用,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

(用辨论赛的形式来讨论问题,不仅能加深同学对课文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还能煅炼学生的口才和团队配合能力,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征。)

(六)、善于斗争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12到113页的材料,思考:①假如你是小平,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2、小娅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3、你遇到类似的事会怎样做?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我们青少年与其做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

5《善用法律保护自己》说课稿 篇2

一、构建知识体系

作为思想品德课程四大模块之一的“法律教育”, 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开始渐入学生的视野。“法律教育”有别于七年级学生之前所接触的心理和道德层面的教育, 心理与道德教育为了淡化知识传授, 切合教育对象个体的生活轨迹和心理轨迹, 没有也无法达成统一的教学模式, 但在“法律教育”课中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知识逻辑结构, 则很有必有。因为法律是由国家颁布的、全体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必然有其准确性和应然性, 从而产生相应的逻辑关系。如果忽视法律的这些特性, “法律教育”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例如,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这一框由“求助有路”“敢打官司”“善于斗争”三目组成。我们通常把“求助有路”“敢打官司”安排于第一课时。对这一课时, 笔者构建了如下的知识体系, 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相应地,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教师讲故事 (“杀鱼弟”的故事) ———问卷调查并分析学生答案 (带领学生踏上正确的维权之路) ———寻找维权机构和维权手段 (新知识的学习:对维权机构的了解区分以及对“诉讼”和“非诉讼”的分析与比较) ———组织活动一:“我们来帮忙” (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运用能力) ———组织活动二:“我的误解你来解” (澄清误解, 使“法律教育”课不限于法律知识的传授, 秉承法律的严肃性, 更呼唤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的社会人文关怀, 以达成本课设计所追求的更高境界) 。

通过上述编排, 有效地加强了教材的知识体系与学生的思维心理建构的各项联结, 使教学的功能由“传授型”发展为“思维型”。

二、实施有效教学

七年级学生的感知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一些学生对课中涉及的一些法律词汇、法律机构闻所未闻, 因此, 施教者应实施有效教学, 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

1. 用故事帮助学生理解“维权”

笔者讲了一个“杀鱼弟”的故事, 以引发学生思考与树立初步的维权意识:2010年10月以来, 11岁的“杀鱼弟”火爆网络, 被称做苏州最年轻杀鱼弟。这孩子曾经就读附近的民工子弟学校, 其父母亲因生意太忙, 就让儿子辍学留在杀鱼摊干活, 这种状态在网络关注之前已持续了半年多。然后, 笔者请学生思考:“‘杀鱼弟’这种被迫放弃受教育权利的遭遇, 会对其个人、家庭和我们的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 都为“杀鱼弟”愤愤不平, 趁势, 笔者欣喜地告诉学生, 在多家媒体报道后, “杀鱼弟”于2011年5月6日又回到了民工子弟学校上学。笔者请学生思考:“媒体帮‘杀鱼弟’维了权, 使他重新回到了校园。可见, 维权或不维权, 事情的结果截然两样。同学们, 假设‘杀鱼弟’懂得维权, 能自己主动维权, 那么, 他受教育的时间或许就不会耽误那么久了。”经过这样的教学, 学生自然明白了维权的重要性和应如何维权, 顺利达成了学习目的。

2. 用表格帮助学生了解法律机构

关于“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 教材上提供了足够的篇幅, 均安排在正文, 同时又把国家机关、人民社会团体、群众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仲裁、调解”机构以“相关链接”的呈现方式作了补充说明。然而, 七年级学生因受其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的局限, 对究竟哪些是与自己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能给自己“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 还不是很清楚。不清楚这些法律机构, 又谈何寻求法律服务与帮助呢?于是, 笔者采用了表格的形式, 帮助学生认清能给自己“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及其四大主体的性质、职能、工作范围和服务对象, 并重点讲解了法律服务中心和法律援助中心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见下表) 。

紧接着, 笔者用了过渡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当我们遭遇侵权后, 有哪些机构可以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那么, 我们在遭遇侵权后, 还可以选择哪些机构、采用什么方法、通过‘非诉讼’形式维护自己的相关权益呢?”同时, 让学生了解一下自己常常容易混淆的“非诉讼”维权机构, 如工商管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妇联、居委会、工会、团委、人民调解委员会、城管、民政局等, 以及有时代特点的“新闻媒体”等“非诉讼”单位, 为下一步“非诉讼”教学做好铺垫。

3. 用经历增强学生学法、用法的积极性

在理清逻辑结构的构架之前, 笔者特别安排了“求助有路”的逆向现象———“求助无门”, 并着重点明:是真的“无门”还是另有原因?如“不敢维权”, 对中学生而言, “不敢维权”的产生, 有哪些具体原因呢?据此, 笔者在课前做了调查 (调查对象为宁波第十五中学七年级部分学生) , 整理调查结果如下。

当笔者在课堂上把调查结果展示给学生看时, 学生纷纷“对号入座”, 感到有话要说, 不少学生主动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4. 用案例帮助学生提升维权能力

维权方式和手段的获得是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设计中, 笔者特意选择了以下贴近学生生活和身心特点的案例, 帮助他们提升维权能力。

案例讲完后, 笔者再次运用课前调查结果过渡到“我的误解你来解”教学活动环节:“有关‘被侵权后, 你会选择维权吗?’的问卷调查显示, 我们七年级部分学生持有的态度是‘说不好’, 说明一些同学还有思想顾虑, 诸如认为打官司是‘不光彩’、打官司的人都是违法的人。那么, 我们该如何澄清这两种看法呢?”组织学生探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误解?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反思 篇3

福鼎九中吴宝雄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思想品德课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进行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本人比较注重运用参与式、启发式、体验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结合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教学思想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这节课,本人在选择教学方式方面,还是首选操作性强的教学手段,并且要

激发学生的参与,在这方面也想了许多法子,同时,要结合新课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也渗透本人平时探索和实践“我学习、我参与、我快乐”——自主、合作的快乐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本节内容时,本人比较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包括课前和上课期间的参与。利用声音、视频,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注意,达到激趣的目的。整节课以卡片游戏互动和小组竞赛来进行,学生都处于积极的参与状态。

一.先说教学环节的设计。本节课,我设计了新闻播报、情景导入、自学检查、阅读能力交流总结、案例剖析、课堂小结与检测六个环节。在自学检查环节,出示了7个自学思考题,从课堂效果看,并不理想。这样设计让学生摸不着头脑,缺乏一条贯穿整课,明晰的主线。假如这样设计:给学生出示

1、求助有路

---------路在何方?这样的路有几条

2、敢打官司-------打的都是什么类型的官司;

3、善于斗争-----怎样斗争,可以要求学生,在这三个目题下,还有哪些问题

二、要相信学生,严格遵守“四讲一不讲”的要求。在本节课中,很多环节没有充分展开,自学检查、案例剖析等给学生的时间太少。现在反思,我为什么留给学生的时间少呢?因为当时总担心怕整节课时间不够,完不成教学任务。还是传统教学观念在作怪,我总担心学生听不明白,学生每说一个问题,我就再重申一遍,这就占用了本该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在教学中应努力促使学生经历主动的充分的学习操作过程。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只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他们会成为学习的主人,会带给老师意想不到的惊喜。

三、及时处理课堂生成,关注学生发展。课上对学生的评价,应明确、具体,有启发性,激励性。学生哪好,哪坏,应说清楚。在本课中,李漫天同学在回答阅读方法时,说到他的方法是,先通读材料,再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找到问题答案。当时,我没明确评价。课后想起来,其实,对于这样的课堂生成,应该及时作出反应,把这个生成,当做学生发展的机遇,应及时表扬。

5《善用法律保护自己》说课稿 篇4

一、说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是第九课思想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青少年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们未来事业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因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就成为一个全社会共同的目标。近年来,青少年被伤害事件频繁发生。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各方面的保护是重要的,但这些还不能完全防止对未成年人侵害行为的发生,而学生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能力,才能真正的成为健康成长、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一代。

二、说学情见教参p178.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身边存在着青少年受侵害的现象,知道对待不同侵害应采取不同的自我保护方法,并能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2、能力目标:学会认识和判断可能面临的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初步形成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增强学法用法的主动性.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提高防范侵害、保护自己的意识,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 增强自我保护的勇气和信心,在实践中学会有效地运用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小丽遭遇记”的事例,通过创设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展开“为故事续编、讨论”等方式来实现。

五、说教法与学法

1、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本课的教法是:合作探究法、情景案例分析法等。

2、学法是: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很高兴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与同学们共度这45分钟,初次见面,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叶,QQ上称自己为“一叶轻舟”。问:同学喜欢上网聊天吗?你的网名叫什么?

——学生踊跃叙说网名:天行匠、玫瑰花、胡萝卜„„问:那我们为什么不在网上写出真实姓名呢?——因为好奇、好玩、防范不法侵害„„设计意图:网上QQ聊天是学生较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师生这样的一种轻松愉快的自我介绍,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下面创设情境作好铺垫,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以此引出话题: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二)故事接龙。过渡:同学们,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由于网上聊天引发的一件事情:“小丽遭遇记” 通过网上聊天,小丽认识了网友阿Q,两人都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于是小丽很快地介绍自己的姓名、家庭电话等基本情况,阿Q也介绍了自己的“基本情况”,阿Q想带小丽去游玩并约好见面。星期六的早上,小丽毫不犹豫地坐上了阿Q的摩托车„„老师问:根据你的猜测与想象,请你给这个故事续写结尾。

——学生所写的结局多种多样,有些是悲剧,有些是喜剧。设计意图:通过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设想一下小丽的命运将会怎样?这一环节,肯定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为学生进一步关注主人翁的命运埋下伏笔,有利更好地开展教学

(三)事例评析。教学内容1:提高警惕.过渡:刚才大家对小丽的遭遇作了很多猜测,那么究竟小丽的遭遇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事情的进展。小丽跟着阿Q来到公园的一个偏僻的角落,阿Q对小丽说:“先拿点钱给本大爷花一花,否则就不客气。”阿Q边说边用一把小刀对着小丽晃来晃去, 这时的小丽才意识到遇上歹徒了, 心里想,谁 1

来帮我脱离魔掌呢?老师问1:导致小丽这么轻易落入魔掌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原因:如小丽跟陌生人走,小丽太相信别人,小丽轻易告诉自己的真实情况,防范意识薄弱等.教师归纳: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形成这样的共识:小丽落入魔掌的原因在于思想上没有高度的警惕性,轻信网友。

师问2:我们在网上交友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 请大家分小组讨论三分钟,学生在探讨的时候,教师走进学生当中,和学生共讨相关问题,如“女生为什么更容易受到侵害?”“女生在网上聊天要注意什么问题?”等教师归纳:总的来说,网络世界就像一个万花筒,青少年要提高警惕性;同样,社会犹如网络世界,即绚丽多彩,又存在着一些丑陋肮脏的东西,我们同样要提高警惕,正如谚语所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可见,提高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提高警惕是防范侵害的前提,从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出谋划策。教学内容2:用智慧保护自己。过渡:由于小丽在思想上没有提高警惕,落入了魔掌,现在她非常后悔,也向我们发出了求助。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她。老师问:请你帮小丽脱离魔掌出谋划策。——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对小丽当时的情境作具体的分析,并相应提出各种救助方法,课堂气氛活跃。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意在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内心感受,让学生能够在受害复杂环境中作出准确的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知道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及勇敢抗争都是防范侵害的有效方法。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遭遇不法侵害与意外险情时,用智慧保护自己。引导:小丽首先要冷静,然后采取最有效的方法去救助,即用智慧保护自己,这样小丽才有可能脱离魔掌。

(五)求助法律。教学内容3:用法律保护自己。.过渡问题:同学们,我们对阿Q这种侵害青少年的行为是非常愤怒的,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去制裁这类不法行为呢?——法律武器.问:有一些同学说:“小丽所遭遇的侵害很大原因是由她警惕性不高造成的,而且告阿Q还有可能受到他的报复,所以不应起诉阿Q。”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学生各抒已见,设计意图:通过质疑,增强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的勇气和信心。引导学生明确:善用法律是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是维护法律尊严的需要,是一种利于自身、他人、国家利益的行为.(六)学习反馈.老师问:小丽不幸的遭遇,对我们以后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有什么启示? ——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谈感受、启示。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课堂感悟,教师点拨升华,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指出青少年面临各种潜在的侵害,但是只要我们在思想上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遭遇侵害时能机智救助和善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我们就能做到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七)经验共享。老师问:你有遭遇过不法侵害的经历吗?或者你遇到过迷路、溺水或火灾等险情吗?当时你是怎么做的?——学生踊跃进行经验介绍。设计意图:学习了这节课后,学生之间分享彼此轻松、愉悦、成功的情感体验,有利学生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勇敢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增强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能力。

(八)课堂小结: 我们不仅要提高警惕,防范侵害,要以勇气战胜邪恶、凭智慧保护自己,还要拿起法律武器勇敢机智的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七、说 板书设计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1、提高警惕(避免侵害的前提)、用智慧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关键

3、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武器

上一篇:关于愚人节作文100字下一篇:东京审判观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