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成长

2024-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反思与成长(精选11篇)

反思与成长 篇1

教学反思是教师的专业学习与全面发展的过程,与一般的面向学生的教学方法不同,它不仅仅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也全面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使其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在反思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确立这样几种角色:观察者,即教师要善于发现教育实践中的各种典型事件以及有价值的教育问题;记录者,即教师要及时记录下教学中的一些事件、经验,为反思积累丰富、详实的第一手材料;学习者,即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在学习中把自己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外化为文字,勤做读书笔记,并通过新知识的学习,增强自己的问题意识,使自己更善于发现问题。在反思中,教师学会了了解孩子,学会了了解自己,也学会了怎样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从只关注教育目标逐渐向关注孩子的表现转变,教学计划从单纯的静态执行逐渐向动态调整转变(执教者根据现场听课老师的建议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幼儿的需求)。

我园自开展教学反思后,教师们结合主题教学中的某个片段或一个主题进行反思,对发现的问题、自己的感受感想记录下来,保持与自我对话,抓住这些转瞬即逝的思想火花,在记述中理出问题的头绪,在思考中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保证了自我反思的经常化、系统化。老师们在自己的教育博客上撰写反思,这进一步实现了教师们在经验与困惑上的共享和互助。

班里个别幼儿在自理能力上比较欠缺,所以在很多方面都要我们老师帮忙。一开始我认为是幼儿年龄比较小,身体不适应做这些事,但是看到其他班孩子的自己能力已经在我们班小朋友之前很远了,所以我想是我姐们的担心多虑了。

其实就应该让幼儿去尝试他们没做过力所能及的事,只要让他们自己去多尝试,才能学会,才能掌握,一味的帮助和迁就他们,是什么也学不会的。

反思与成长 篇2

一、反思之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由于教学工作个体性的特点, 部分教师往往陷于经验不足而缺乏教学反思意识, 常常在教育教学上感到力不从心, 惶恐不安。因为, 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没有行政的强迫命令, 而更多地体现在教师的自觉行动上, 它是教师敢于疑自己在节课里某个方面某个环节设计不合理、组织不严密、点拨不到位的地方, 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 存在问题就整改, 发现问题则深思, 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 不断向高层次迈进。

(一 ) 反思与教 师主体性的 形成。

反思是一种回顾的意识方式, 它属于人类的一种“再造”的行为。反思一方面指向过去意识行为 (反思备课过程) , 另一方面则带有评判性回顾的性质 (反思上课的效果) 。反思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意识类型, 它具有非自然的、人为的属性。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 反思直接指向的是教师个人的教育实践过程, 它促使教师思考教育实践的发生发展及实践的意义。反思唤醒了教师的主体意识, 帮助教师审阅自己的教育行为, 意识到自己是教育实践的承担者。反思可以使教师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 评价自己行为的后果, 调动工作的主动性、能动性和自觉性, 不断改进教学, 更好、更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

(二) 反思与探索理解的教和学。

教学过程从来就不是个教与学的分离过程。它是个交往过程, 也是个互动过程, 所展现的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主体间的关系。教学过程是理解性的存 在, 理解的达成取决于主体间的相互沟通、意义的共识和视域的融合, 取决于活动者自身意识、对象意识和反思意识的整合。我们可以在个具体的教育情境中了解这种整合。 上课时, 教师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什么, 这是种自身意识的表现, 意识到学生正在做什么, 可以看做是种对象性意识。当教师了解到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够为学生接受, 或者被学生拒绝时, 仍然是种对象性意识, 但是当教师扪心自问, 所授知识为何遭受冷遇, 自己的番善举为何被拒绝时, 反思意识便始登场, 这是种指向活动者自身, 指向活动情境, 指向活动意义, 指向活动改善, 自然也昭示着活动未来的意识。反思意识将自身意识与对象意识融为个关于实践的整体意识, 其意义在于把“教师的在”与“学生的在”联系在起, 把“此在”与“彼在”联系在起, 形成种“共在”。由此可见, 反思是形成理解的教和学的前提和保障。

二、教师在教育生活实践中如何反思

在日常的教育生活实践中, 教师都会对自己的教育工作进行思考。往往会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些问题进行归因处理。 在分析过程中, 有些教师有意或无意地认为学生学不好是教材的问题, 是学生不够聪明, 是现行评价体制有问题, 是学校校长治理有问题。在归因中, 他们缺乏“参与性对象化”的反思, 自觉或不自觉地回避了自己的责任。我们应该在分析教育问题时, 对自身教育实践和工作行为进行反思, 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 ) 加强实践 , 拓展教学反思的内容 。

教师的反思是对每次教学情况的分析, 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 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和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的审视和分析。它是种要认真思索乃至细心努力搜索每个教学环节的过程, 并要在分析之后找到改进措施。

1.记成功之举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 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 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 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 教育学、心理学中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 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和创新, 等等, 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 供以后教学时参考,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记“败笔”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 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 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 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3.记教学机智

在课堂教学中, 随着教学内容的展, 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 往往会因为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 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捕捉, 则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 令人遗憾不已。

4.记学生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总会有“创新的火花”, 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独到的见解, 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 而且对他们也是种赞赏和激励。同时, 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 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 提高教学水平。因此, 将其记录下来, 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

5.记教学行为是否伤害了学生

如学生上课回答问题错了, 立即批评; 个别学生做小动作, 教师责骂、挖苦、嘲笑, 等等, 这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尊心。教学反思可能使教师及时发现这方面的问题, 及时调整对学生的态度。

6.记教育教学是否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不同的 发展

每一位学生的素质、学习态度、知识能力都存在差异,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 不能用一样的标准衡量每一位学生, 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掌握哪些知识, 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完成同样难度的作业, 等等。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弹性问题和作业,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学习有余力的学生, 要帮助他们向更高层次前进, 平时布置作业时, 让优生做完书上的习题后, 再加上两道有难度的思考题;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则要降低学习要求, 努力达到基本要求。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及时发现, 及时调整。

(二 ) 以写 促思 , 在 写 作 中提 炼 升 华 。

所谓反思策略主要指进行教学反思时所运用的一些方法、程序的技术。要使反思行为有效落实, 需要研究一些有效的操作策略。

1.写反思札记

反思札记可以以每日或每周为单位, 用来记录和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 提出问题和下初步结论。教师在认真备课上课后针对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及时反思, 将自己对本次教学的“精彩回顾”、“弥补追求”记录下来 , 教有所思 , 教有所想 , 教有所得, 教有所获。如, 一堂课下来, 自己体会到某一个环节处理得不好, 在进行平行班的教学时, 立即在第二节课中予以调整;或在某一个环节组织严密、点拨到位的地方发现一个得意的“闪光点”, 等等。

2.撰写教学案例

就是教师对一个实际情景的描述, 在这个情景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 同时也可能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它是实践中发生的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 它反映一个案例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通过对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有人认为, 教学案例研究是一种准实践的教学方式; 有人认为教学案例研究是一种培养师生自我分析和反思的方法。我认为, 教学案例研究是一种以课堂某一教学现象为研究样本, 通过观察、反思等反复地分析和研究, 以案例的形式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

3.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 静心沉思, 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 教法上有哪些创新, 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 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 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 启迪是否得当, 训练是否到位, 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 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 考虑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 写出“再教设计”, 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提升教学水平。总之, 写课后反思, 贵在及时, 贵在坚持, 贵在执著地追求。一有所得, 及时记下,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以记促思, 以思促教, 长期积累, 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调动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性, 只有不断反思才会不断发现问题, 才会不断达到教学新境界。只有这样不断反思, 才能快速成长, 成为优秀的智慧型教师。

参考文献

[1]倪梁康.自识与反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22.

教学反思与教师成长 篇3

一、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我们知道,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是教师凭空杜撰写出来的,有时教师认为是学生生活经验中的东西,可实际情况却不一定如此。学生的生活并不等同于教师生活,教师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并不等于学生也具有同样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因此,即使是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进行教学,也要事实就是、真真切切地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而不能是教师一厢情愿地“想当然”。

二、平等和谐的交流能促进“教学相长”

我们经常说“教学相长”,可在实际教学中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这与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教师自上而下的单向交流模式以及教师拥有话语权优势分不开。即使现在有些数学课表面看上去讨论、交流得很热闹,可学生在思考上并不能真正独立,还有很多习惯性的依赖。没有真正的平等交流,哪谈得上真正的思考?所以课程标准才要求:“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学生是平等的…”

积累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教师很有必要进行教学反思。那么,教师应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我认为是:

(1)反思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使教学达到更进一层。

(2)反思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会有疏漏失误之处,作为教师应对教学中存在不足之处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梳理,并及时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反思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今后教学的补充材料。

(4)反思“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想想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创新、解题的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并及时地记录这些得失,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再教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新的境界。

教学反思又具有什么价值呢?我认为教学反思的价值在于: ①是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 ②是教师学会如何教学和从教学中学会什么的有效途径。③、是现代教师在研究状态下进行课堂教学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总之,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提炼,从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就一定能拉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总之,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幼儿园教师成长与反思 篇4

有的人说:“当幼儿教师是一件多么轻松的事情啊,只要孩子碰不着,磕不到,吃好、玩好就行了!”“当幼儿教师有什么好的,每天的工作很繁琐,哄着一大堆孩子,烦死啦!”诸如此类的观念,在很多人的思想中滞留。我今天在这里骄傲的说:“我,是一名幼儿教师”。

不知不觉中,自己来到三段地社区幼儿园已经工作6年多了。与孩子们的相知相处,使自己一直有着孩子般的心境。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这个职业,使自己的人生与这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相连在了一起。

我的主要工作是安全管理员,安全无小事,安全工作也是繁琐的工作。在今年的工作我园申报了市级、区级的平安校园,我非常有信心能够评上;本年末我园评为市级食品安全示范店;在教育局对校园4次安全检查时每次都取得了98以上的好成绩。这是我安全上取得的成果。

反思:

1.平时多读一些关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书籍,勤思考,结合工作,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2.多把自己观察到的事情记录下来,写成反思笔记,在日后的工作中,发现的一些细小变化,在观察的基础上及时及早进行记录。

3.学会总结经验与检讨错误。在学习与摸索中前进。4.字写写的不好,今后要多加练习书法。

班主任的个人成长总结与教学反思 篇5

当然,对学生进行家访亦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在这学期的家访中,其中有十多个家长在我一踏入其家门就问我“是否其子女在学校犯了什么错误”。长期以来,班主任的家访工作有所失误——要不就是不进行家访,要不就是等学生犯错误时才匆匆忙忙向家长“汇报”。这样在家长心目中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小孩犯了错误时才来家访。我认为,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应该贯彻在每个学期的教育过程中。在家访时宜采取闲聊的方式进行,在日常交谈中取得应有的效果。不宜过于严肃,更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

2、班主任宜个人进行家访,不宜多人集体家访。班主任在家访时,目的就为了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取得家长的支持,若班主任个人单独去进行家访的话更能取得家长的信任,若集体家访会给家长一定的心理压力,并且会给家长不良的感觉——这只不过是学校工作的一种形式。因此,得不到应有的效果。通过班主任单独的家访,能够与家长建立私人感情,从而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3、家访时宜树立家长对孩子的信心。在家访中班主任宜与家长共同商洽教育学生的方法,树立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信心。不宜过多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而削弱家长对子女的信。

二、认真筹备好家长会,充分发挥家长会的教育作用。

一般来说,每学期将会召开一次家长会。好好利用家长会的时间,可以大面积地争取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家长会是一次集中学生家长到校进行的一次会议,利用得好,可使家长在短时间内了解学校的各种教育意图和家长应配合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可对学生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教育。 当然,若组织不好,会提供让家长们集体发牢骚的机会。所以,在组织召开家长会时,班主任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l、作为班主任,在召开家长会之前一定要准备好发言稿,最好将其当作一节“公开课”积极备课,严格确定主题内容。在这学期的家长会上,我事先思考了一些家庭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选取了“家长应如何教育于女”的主题,同家长们共同探讨了有关教育子女的方法、经验,取得了非常大的效果2、班主任应该在家长会进行当中,控制好整个会议进程,不要让家长过多去发泄平时的不满,从而造成负面的影响,而对班主任工作产生不良的效应。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控制议程中,多举些与主题有关的正面事例来引起家长的思考、讲座从而让家长达成必须想办法教育子女的共识。在这学期的家长会上,我针对本班某些家长如何教育子女而取得较好效果的典型事例加以介绍,使家长们有圈套的收获。

3、有必要的话,应该让学生与家长同时出席家长会。

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通过家庭与学校相互协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当然,除了上述的方法外,还有其他方式方法可以取得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反思与成长 篇6

先当学生, 就是要学会专业化学习, 教师专业化学习的基本方式是校本学习 (研修) 。近几年, 学校尝试以教育叙事交流与教师读书分享活动为路径, 走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成长之路, 改变了教师的学习方式, 进而也改变了成长方式、教学方式,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一、专业化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途径

学校对教师的培养目标是打造敬业型、活力型、研究型、骨干型、专家型教师团队。要想实现这一目标, 首要途径就是让老师们学会专业化学习。一是充分发挥市级学科带头人、各级骨干教师、课改专家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让他们带头上研修课、给老师们做专业发展的培训讲座、担任读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或核心发言人, 带头读好书, 以带动全校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二是丰富研修组的职能, 把过去教研组单纯的教育教学研究延伸成为提升教师素养、提高教育质量的组级活动。组员的读书成效如何, 成为衡量研修质量的重要依据。三是改进原来教研、培训的分离状态, 确保读书时间。学校要求各研修组每周开展一次集中研修活动, 或听课、评课, 或读书交流, 或上网查找教育教学资料。为了便于落实, 学校将研修组的活动上了课表, 并规定节次, 计入工作量。四是创造性地进行集体研备, 上传电子教案, 形成教学资源库。这种大胆改革, 目的是有效地利用教育教学资源, 把教师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让教师把精力用到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思考教育教学问题、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上来。

经过不断努力, 教师素养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从老师们所写的文章就可以看出来, 一是质量高, 好多老师都能写一篇优美的教育散文和教育叙事;二是数量多, 我校三十来位教师, 文章已编成了几十本专集。

二、教育叙事———草根经验的智慧提升

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它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或其他场所发生的教育问题, 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过程“叙述”出来。教育叙事特别适合于教师。因为教师的教育活动是平凡的, 同时也是丰富多彩的, 而这些点滴的细节构成了教师充实的职业生涯, 但这些“点滴”并不会自然成为学习资源, 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才是教师的自我财富。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 而不对其作深入的思考, 那么即使有几十年的教育教学经验, 也许只会是一年工作的几十次重复。作为管理者, 要引导教师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 并提供平台让他们把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真切体验记录下来, 把反思成果呈现出来。于是, 便产生了“爱, 令他自信;关爱从细节开始;我被学生投诉了;小天才变形记;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花开很美, 等待花开更美”等优秀叙事性案例, 这些案例都是教师不断完善、变革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叙述与反思。尤其是一篇名为《蝴蝶》的教育叙事性案例, 让人看到了教师用心育人的生动情景, 更让人在倾听或品读中自觉反思自我行为。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篇美文吧:

蝴蝶轻扇彩翼, 翩然起舞, 轻盈地徜徉于花间, 成为春天里一道迷人的风景线。可是, 大家眼里的胡蝶却一点也不美丽:个头矮矮的, 身材胖胖的, 做事拖拖拉拉的;成绩不算好, 书写潦草, 有时还不交作业。教了她半年多语文课, 这不起眼的小女孩在我心中还真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直到有一天, 一篇日记让我对她刮目相看……

那天空堂, 我一如既往地批改学生的日记, 改到胡蝶的日记时, 只见她写了家里有三朵玫瑰, 她把三朵玫瑰全带到学校来, 插在她们小组的花钵里了。写得依旧是那么短小, 那么平淡, 在我心里依旧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后来, 我又看到一篇关于三朵玫瑰花的日记, 那是和胡蝶一个组的刘怡璐写的, 她在日记中写到, 早上, 胡蝶带了三支玫瑰花, 插在她们小组的花钵里, 同学们都非常喜欢, 几个男同学围在窗台前赏花, 闻香。可是当大家知道这花是胡蝶带来的后, 却一哄而散, 教室里的胡蝶也由高兴变得落寞。落寞的眼神刺痛了刘怡璐, 她把这事记在了日记里, 记下了她的不平, 记下了她的不解。落寞的眼神也刺痛了我, 原来, 胡蝶把三朵玫瑰花带到学校来是要和大家分享的, 她不计较过去大家对她的态度, 她只想让同学和她一起分享美, 多淳朴的孩子啊!于是, 我在班上念了刘怡璐的日记, 我想让大家知道, 我们班有这么愿意分享的同学。

之后, 我开始留意这个不起眼的小女孩了, 她还是那样不急不缓, 有时手里拿着书本或作业, 有时是一幅未完成的十字绣;在小组学习时我发现她也爱发言, 神态是那么平和;日记还是写得不长, 但书写明显是认真了, 日记质量比过去高了。直到上周的某节语文课, 她上台展示, 没想到她竟然是她们组的中心发言人。我心中着实为她捏了把汗:怕她怯场———语文课上, 她可从来都没主持过展示啊!可没让我想到的是, 她依然是那么不急不缓, 依旧是那么平和, 落落大方,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她的表现也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她还是一如既往地面带微笑, 可是我看得出来, 她很开心。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 她在日记里为小女孩写了一首小诗, 小诗里流露出她对小女孩的同情, 表达了对小女孩的关爱。在展示评价补充质疑时, 我看到了她想举却没有举起的小手, 我想, 还是不太自信吧。于是, 我让她展示了她写的小诗, 她还是那么不急不缓地, 却读得感情充沛。她又一次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从同学们的掌声中, 我看到了同学们对胡蝶的认同, 我看到了胡蝶的努力, 我相信, 总有一天, 胡蝶也会轻扇彩翼, 翩然起舞, 如蝴蝶般轻盈地徜徉于花间, 成为春天里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真实的案例存于我们的课堂内外、师生之间, 深刻的反思源于我们对教育的热爱、对生本的关注。案例促使我们反思, 反思又优化我们的教育教学。这就是教育叙事, 一种能打动人心的校本研修模式。老师们在育人的同时修己, 在成事中成人, 在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同时焕发自己的生命活力, 真切地享受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欢乐, 从而让教师能感受到职业的责任感、成就感和幸福感。这无不归功于教育叙事研究。2005年, 学校的教育叙事经验在吉林省召开的全国项目会上进行了交流。十多年过去了, 我们的教育叙事研修依旧充满活力, 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老师, 惠利了上千的学生, 也成就了我们的学校。十年, 如果按一学期一次交流, 一次30篇文章, 一篇文章1500字计算, 我们在十年里原创了600多篇教育故事, 高达90万的文字真情流淌。花小教师享受着教育叙事, 也成就于教育叙事, 10年里, 教师在国家省市县各级发表文章300余篇, 各级获奖文章400多篇。

三、教师读书交流———名家智慧的精神反刍

春日的一个下午, 学生离校, 校园里顿时安静下来, 学校大会议室里却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息, 老师们正手捧教育名著专心阅读。

54岁的曾平老师是一个典型的慈母型教师, 她在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著作之后, 用优美的文笔写了一篇《为了梦中的那支桃花》。在文章中, 她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古时候欧洲的一位国王, 把自己从阿尔卑斯山采下来的一支桃花作为最高奖赏献给了自己的老师。最后, 曾老师深情地写到:“李老师的书很值得一读, 我会认真地去读, 去用心倾听花开的声音, 我相信我梦中的那枝桃花不仅仅是一枝, 而是一束, 甚至是一片桃林。”其实, 曾老师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 每一天都在聆听花开的声音, 是在与李镇西老师的对话中, 曾老师才有了自我价值的发现, 更让她一次次感受了做一名老师的喜悦。

舒晓珍老师这样“解读李镇西的人格魅力”:李镇西的最大魅力源于他有一颗不老的童心。他认为:教师应“做有童心的教育者”。正因为如此, 他能和学生一起去郊游, 捉迷藏, 堆雪人, 打雪仗, 他能够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和学生一起躺在雪地上, 用人体摆成“一班”的艺术字, 也正因为李镇西的童心使他与学生之间忽略了年龄的界限, 拉进了彼此距离, 走进了彼此的心灵, 因为童心, 使他所有的教育教学行为无不充满了浓浓的浪漫情怀。李镇西的魅力还源于他爱学生, 他认为“爱只能在爱中去培养”, “教育的过程的应该是充满人情味的过程。”他认为“爱心是教育的前提, 但不是教育的全部, 更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虽然, 我们也常口口声声爱学生, 但是, 有多少人真正做到这一点呢?有多少打着“爱”的旗号, 却在伤害学生的心灵的事例呢?又有多少教师像李镇西那样真正的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我很惭愧!

李毅老师读书的体验更深刻:读到《蓝天下的学校》、《我们到劳动的世界旅行》、《我们欣赏大自然的音乐》、《冬季活动和欢乐》这几个小故事时, 我分明看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带着孩子们在蓝天下游戏, 在田野间奔跑, 在树林里倾听, 这里才是孩子们最为快乐的课堂, 我忽然觉得, 作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呀!再看看我自己, 每一节课几乎都是孩子们关在教室里, 让他们端端正正的坐好, 记下每一句我强调的话语, 同样我的学生们也学到了知识, 但他们并不快乐, 为什么我就不能和苏霍姆林斯基一样让孩子们快乐呢?因为我怕, 怕教室外的世界抢走了我的威严, 因为我懒, 懒得去精心的准备和策划, 因为我没有真正的去关心孩子们需要什么?想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学习?我一边为故事中的苏霍姆林斯基所打动, 也一面为自己汗颜。

另外, 教师还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确立了各自的学习“专题”。有的读了崔相录的《研究中学习》, 想到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有的读了卢梭的《爱弥尔》, 想到做一个受学生信赖, 令学生难忘的教师;有的读了黄全俞的《家庭教育在美国》, 想到“望子成人”比“望子成龙”更重要;有的读了李镇西的《走进心灵》, 想到了教师应该如何《向学生学习》……

读老师们的文章, 那一字字一句句, 带着教育大师们的思想精华, 充满了对教育事业的挚爱与真情;那一篇篇深刻的自我反思, 说出的是困惑, 道出的是不足, 在反思中, 老师的灵魂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升华;那一个个全新的教育理念, 是自身教育实践活动与教育大家理论的碰撞火花;那一个个鲜活的育人案例, 走近的是学生, 沟通的是心灵, 交流的是情感。

教师读书活动是我们学校一轮不落的太阳, 读书交流是全体教师一道独特的精神大餐。这是我校为打造“书香校园”而开展的活动之一。学校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名著, 并联系实际完成不少于4篇读书心得, 每学期在学校进行一次分享。为促进读书活动的有序开展, 一是创设优雅的读书环境, 提供读书条件。学校建起了温馨怡人的教师书吧, 清雅舒适的阅读环境、各类图书、多样茶饮……让人觉得原来读书绝不再是悬梁刺股的悲壮, 同样有闲适愉悦的享受。二是营造宽松的读书氛围, 让教师养成边读书边反思的习惯, 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表达出来。三是搭建分享交流的平台———花小微讲堂。人人都可以走上台, 或分享自己的教育故事, 或畅谈自己的读书感悟。这个活动推出以后, 立即引起了老师们的兴趣, 有的几乎是一口气读完2万多字的著作。学校制作了“静待花开”读书文集将优秀读书心得展示出来, 学校网站收录教师优秀作品150余篇。读书交流, 让老师们在书海中畅游, 让书香在校园中弥漫。

四、书香校园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推进器

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营造书香校园, 给老师们带来的收获是丰硕的。其中之一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倍增, 对教育事业更加热爱, 真正把教育事业当成了自己终身的追求, 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行为。正如李春霞老师所写的:花坪小学是一个大花园, 其中有绚烂的木槿、娇艳的玫瑰、纯洁的百合、芬芳的腊梅, 也有朴素的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野花、倔强的连花都算不上的狗尾巴草, 他们都有开放的理由, 也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美丽。我愿作这花园的守望者, 用自己的爱去唤起学生的爱, 用自己的心去静静地等待每一朵花的精彩绽放!

由心灵的反思到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变, 是老师们最大的收获, 唐昌翠老师这样感悟道: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时, 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采取相应措施, 对于品德后进生, 特别是班主任, 也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 也许这积极因素对于很多人来讲不屑一顾, 但这却是他总体中的“闪光点”, 班主任就要善于发现, 捕捉这一“闪光点”, 尽管有时还蒙着一层淡淡的灰尘, 轻轻的拂去, 调动它, 利用它, 让其闪亮起来, 它将会成为学生克服自身消极因素的内部动力, 成功改变学生自身道德面貌的“星星之光”。真的, 教学是一门艺术, 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不断地追求。

教师在教育叙事研究中, 在与名家对话中, 在与同伴互助中跨越式的发展着、成长着。学校先后产生了一大批自己的名师:省级骨干教师1人, 市级学科带头人2名, 宜昌杰出校长1人, 县、镇级骨干教师 (班主任) 11人, 入选县级培训专家团队2人;80%的教师在各级上过公开课、示范课;100%的教师的论文能在各级发表或获奖。教师的发展促进着学校的发展, 学校近几年荣获各类集体奖励108项。

近几年, 学校接受了来自省内外多个兄弟单位的学习与观摩, 他们的共同感觉是处处能感受到教师成长的氛围!来自咸宁嘉鱼的老师们观摩了教师的教育叙事后, 由衷感叹:这样的研修方式让人震撼……;来校挂职干部肖远新主任在聆听我校读书交流后写到:“花坪小学是我梦中的花园, 是一个能听见花开的地方。走进花坪小学正好赶上教师读书活动。读老师们的文章, 如在春风的沐浴中欣赏一曲曲优雅的音乐, 让人情不自禁的陶醉, 让人不由自主的附和……”

在学习、实践与反思中成长 篇7

一、在学习中提升自己(量变)

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才会学有所得。

如果你是个有心人你会发现我们的身边处处藏着学习的机会。

1.书籍、电脑——免费的导师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习惯于出现了问题,才去寻找解决办法,有时错误发展到一定程度,已无法补救。如果我们能在错误来临之前先做好预防工作,减少错误发生的机率,那我们在工作中就会少一些麻烦。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无论知识、能力、经验,相对于老教师来说都逊色很多。这种现状迫使我不得不马上为自己充电。借助书籍、电脑等工具,学习一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与理念,研究一些优秀的案例从中受到启发。李镇西、魏书生等这些教育名家的作品成为我枕边的一道独特风景,在那里我学到许多实实在在的东西,让我解开了教育教学中的许多谜团,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2.虚心地“窃取”他人成果

可能我们不是最出色的,但是我们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骄人之处:教学方法的独特、基本功过硬、有创新思维……如果你能虚心请教学习就会集众家所长于一身。生活中我总是以一个虚心学习者的身份去留心观察每位老师的过人之处,去研究、去“窃取”,融入我的思想深处。“不耻下问”才可能有收获。

二、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量变)

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途径,只有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才可能成为我们的经验。在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去。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时切记生搬硬套,要学会变通,合理地修整我们的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现实。

三、情感交流(加速度)

没有情感的交流,我们的工作就会失去温度,行动起来也会处处碰壁。我们要与家长、同事、领导、幼儿等用心交流,用行动征服。从教这十几年来我都坚持一点“一切为了孩子”,我做到了,孩子进步了,家长看到了,领导认可了。

四、在反思中快速成长(质变)

反思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反思工作中的每一处败笔,每一个亮点,深刻地认识自己、剖析自己,进而更好地修复自己、完善自己。

我们正是在这无数次的学习、实践、反思中成长起来的,困难无数、泪水无数,但我们始终“坚持着”,所以我们品尝到了成功后的喜悦!

(作者单位 吉林省舒兰市溪河中心校)

反思与成长 篇8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G J Posner)曾经给教师的成长写了一个简洁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就告诉我们,“反思”是对教师职业的一种特殊要求。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有益于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作为一个青年教师,要做好班主任的工作是非常的不容易。

在初接手班主任工作时,一路跌跌撞撞,有时无奈,有时仿徨甚至怀疑自己适不适合做班主任,但有时也因学生而感动欢笑着,从而更加坚定地走下去。通过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不断地改变创新教育方式,不断地反思自己,班主任的道路慢慢地越走越平坦了。虽然并非所有的教师都适合做班主任,但相信业精于勤,行成于思。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每个教师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坚持往班主任这条路走下去,也能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相信很多师范生在大学毕业时都满腔抱负,想着要好好一展身手,在教师这一行业有所作为。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如此骨感。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面对的是被普通高中筛选后的学生,成绩差,自高自大,我行我素,还带着以前的不良习性。由于没有经验,也没有研究学生情况,刚开始的教学就泼了一身冷水,无奈、失望之情溢于言表,甚至还怀疑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还在为摸索适合中职学生的教育方法而焦头烂额时,作为教师必少不了要接任班主任,管理班级。无形中给年轻教师增加了难度。当班主任是最能锻炼自己以及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的途径。于是,向有经验的班主任请教该如何管理好班级,如何在新生刚到校就建立得力的班委会成员以及怎样处理纪律散漫的学生等等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报到的前一个星期,要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借鉴往届班级的班规,仔细研究后修改成自班的班规。把学生合理分配宿舍等一系列工作,一切才能井然有序地执行。然而,刚开学时,学生初来初来乍到,就要求换宿舍,或换班级,或在外住宿等问题会给班主任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觉得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肯定会难于管理。果然不出所料,其中会有学生不但上课迟到玩手机睡觉,而且还与舍友闹矛盾。班主任经过多次交谈,也与家长沟通加强教育后,有的学生慢慢变得遵守纪律,但有的却还无动于衷,反而觉得班主任这么做一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真正在乎他们。这时,班主任顿时会觉得自己那么不辞辛苦地付出,只想让学生能真正学点知识与技能,没想到在学生眼里

是利益驱使而倍感委屈,结果不了了之。但是,作为班主任事后应该反思下自己:自己真地了解班上每一个学生吗?有倾听学生的心声吗?自己的教育方式恰当吗?自己真地是合格的班主任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班主任就必须深人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去,跟学生一起成长。通过慢慢积累班主任经验,时刻反省自己,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在成长道路上有所收获,变得更加成熟更加专业。一是对学生的管理要讲究科学化精细化。如果只是单纯关注学生的平日考核和学习成绩,而不管教育或学习的过程,只注重结果,那我们的教育和管理就只停留在表面,而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只会让学生排斥甚至反感。因此,要对学生的管理、班级文化的培育、班级发展目标的达成进行精细化,一步一步地去完成,注重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科学地进行管理。二是勤与学生沟通,多思考及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我们不能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以脑力生活的人而不是体力劳动者,不能只想也只会“管”。而要多反思自己,享受思考的乐趣、与学生相处的乐趣、科研的乐趣、写作的乐趣、教学的乐趣……与学生斗智斗勇中一起成长。三是增强角色魅力,成为学生的精神支柱。现在,班主任要从早到晚,从校内到校外投人大量时间与精力,班级管理已变成为拼体力的劳动。教育本来是一个智慧型行业,成熟、经验丰富的教师做得越优秀。但作为青年教师,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学习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个人魅力,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育效果也能事半功倍。因此,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要做到。学习新技能,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班级管理才能顺利进行。四是重视理论指导,辩证地科学地规划班集体和学生的发展。不能一味地相信:付出了时间与汗水,就能有回报。要尊重规律,更要去深人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为防止机械地武断地管理班级。作为班主任要重视理论指导,多学习专业业务知识,对班级发展、学生发展进行合理规划,不能把别人的经验生搬硬套,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班级的管理模式。每一个班主任要勤于读书,如教育哲学或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学习教育专家们在面对和处理学生问题时的智慧,从而反思自己存在问题。古语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

随。于漪教师也曾说:“教育的力量在于教师的成长,而教师成长的根本在于深度的内心觉醒。”主动地坚持读书和学习,规划好自己的教育人生,不断思考,反思自身,从而实现更快更好的成长,使自己更优秀。

在假期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作文 篇9

春节、寒假,是一段让人期待的时光。尽管假期可以轻松一点,但作为教师一定不能从精神上松松垮垮,浑浑噩噩,不要让寒假成为颓废的`放纵期。我校要求全体教师把假期休闲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让自己的假期富足而从容。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所学校想要拥有高品质的教育,离不开教师的成长,而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和反思。在今年的寒假,我校教师的假日反思作业丰富多彩。例如:我的20xx有哪些不足和优势;精心规划自己的20XX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冷静思考,就“如何提升学校的软实力”献上你的金点子;谈谈你对课改的认识;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谈谈你的假日学习情况;你对“假日辅导”或“有偿家教”的有哪些看法等等。就目前调查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都能出色的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

反思与成长 篇10

关键词 新教师 自我反思 专业成长

一、前言

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除了具有传统意义上的专业能力,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之外,还必须具有扩展了的专业能力,即通过较系统的自我研究,通过研究别的教师和通过在课堂研究中对有关理论的检验,实现专业上的自我提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尤其是自我监控、自我提升的能力。而英语新教师由于认识方面的欠缺,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技能的模仿方面,缺乏主动探究、自我发展的能力,导致他们在专业发展方面具有比较被动、盲目和局限性的特征。因此,怎样使新教师缩短关注阶段的过渡时期,尽快成长到关注学生阶段,也就是使他们的专业快速发展的过程。

二、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对策

(一)教师成为研究者

21世纪的教育不是以技术主义、操作主义、功利主义为特征的,而是充满爱与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的传递者”,也不再是知识权威的代表。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有知识、有学问,而且有专业追求;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

教育研究一直在移植工业管理的RDD模式。这种模式从研究(Research)到开发(Development)再到推广、普及(Diffusion),教师始终是教育理论的旁观者和消费者,并且错误地认为研究是专业理论研究者的专门领域。实际上,研究不是一个领域,而是一种态度。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混沌性需要教师具有研究的态度。

教师主体意识和研究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教师成为“研究者”,可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育质量,沟通理论与实践,使得教师群体从以往无专业特征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定位提高到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学术层级上来,使得教师工作重新获得“生命力和尊严”,显示出其不可替代性。

(二)教师积极反思

何谓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反思周而复始,循环进行。它要求教师细致观察并发现问题,通过系统的、客观的、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对课堂教学进行新的实践,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自身理论水平。它强调教师要检查自己的教学实践,回顾、诊断、监控自己的行为表现,以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适应教学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人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考尔德希德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做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外在促进因素是否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如何,还是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反思、反思的指向(专业行为或专业发展)和反思的深度,取决于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反思帮助教师把经验和理论联结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没有反思,教学将只建立在冲动、直觉或常规之上。教师的专业发展本质上是一种自我反思、不断进步的过程。“反思”能体现生命存在的价值,也是“教学”发展的灵魂。有反思才会拥有自身独特而鲜明的教学风格;有反思才会打破思维定势,进行创造性地教学;有反思才会使我们从“教书匠”走向“教育家”。

(三)使教师任教的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

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场所,而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学校应该具有使学生和教师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具有教师发展功能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这里的学校指的是教师任教的学校。教师专业成长注重教学专业化的内涵发展。而教师专业能力主要是在教学实践岗位中逐步形成并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学,教学无法脱离学校。学校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学习的团体,学校中的每个人都是学习者,地位平等,因此,教师是成年的学习者。教师任职的学校当然就是其专业发展的主要环境。

三、结论

新教师主体意识和研究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教师的工作是否具有研究的性质,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理解教育和如何理解研究。如果仅仅从知识的传递出发去理解教育,教师只能是一个教书匠的角色,如果从每个学生的成长出发,那么教师的工作就总是在实现着文化的融合、精神的建构,永远充满着研究和创造的性质。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外在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完善的过程。新教师应具有强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自觉地把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内化为自身的内在需要,把提高自身素质内化为自觉迫切的要求,将理性与激情、认知与情感、技能与意志有机整合,主动参与学习,探究教学活动,加强自我反思,拓展专业内涵,促进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刘芳.教师专业发展之策略.教育探索,2003,9.

[2]肖丽萍.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中国教育学刊,2002,5.

[3]叶澜,白益民,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篇11

从时间进程的顺序看, 教师的反思可分为三个阶段, 即教学前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教学后的反思。

教学前的反思。

这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反思, 应融入教师具体的备课当中, 因此, 在备课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教学目标?

学生适合怎样的学习深度与学习材料?

如何组织材料和学生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课堂上会可能出现哪些情况, 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 我准备怎样处理?

哪些学生需要给予特别关注?

从分析教材到研究学生, 在教学之前就要做一个周密的、有目的性的、尽量完备的教学设计。

教学中的反思。

尽管教学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 但在教学过程中, 意外情况随时都会发生, 教师对此要做出快速反应。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即时反馈, 反思如何根据学情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使它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教师对课堂的这种掌控应是以不压抑学生的积极性为前提的, 也就是说, 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教学设计来强制学生的学习, 也不能完全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迷失了教学目标的导向, 更重要的是, 这种掌控一定是与学生人格平等地去合作、探究与分享。这种反思能够保证教学高效地运行, 能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与应变能力。

教学后的反思。

上完一节课, 我们或多或少总有一些感悟, 这其中有成功后的喜悦, 也不乏不尽如人意的遗憾和苦恼。因此, 教师的课后反思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这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2) 这节课出现了哪些“意外”, 我是如何处理的, 效果怎样?

(3) 下一次的教学设计我还需要做哪些改进, 这样改进的目的是什么?

这种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所经历的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种比较全面的反思, 最好“趁热打铁”,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 马上静下心来, 掩卷沉思, 及时整理、总结并形成文字, 以教后感或教后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便于自己今后的改进, 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

古人说,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教师的反思不能只局限于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 还应包括反思教师同伴的教学行为以及借助别人对问题的思考来反思自己的行为, 这主要是依靠教学研讨, 通过交流来进行。这种交流是一种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灵感与灵感的交融。在这种交流中, 我们要学会对他人人格与见解的尊重, 对别人见解的反思与接纳, 同时伴随着自己不断修正自己认识的过程, 突破自己认识的局限, 获得新的更有价值的认识与完美的人格。另一方面, 我们还可以突破时空的界限, 利用网络, 加入到教师群体的研讨中去, 这样可以拓宽视野, 开阔思路, 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上一篇:成长作文600字_初中初二作文下一篇:500字描写人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