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数与合数教学反思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质数与合数教学反思(精选6篇)

质数与合数教学反思 篇1

依据什么分类标准分为奇数和偶数?同学们知道分类的标准不同,所分的结果也有不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分类标准。

二、探究新知

质数与合数教学反思 篇2

【教例一】

一、铺垫孕伏

找出1~20各数的因数, 看一看它们的因数的个数有什么规律。

二、探究新知

1.按照每个数因数个数的多少, 可以把这些数分成几类?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汇报:

2.观察归纳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质疑:1为什么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举例判断。

引导学生快速写出1个质数和1个合数。

教师说出一个数, 让学生判断是质数还是合数。

4.借助图形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小正方形摆成矩形。

三、课堂练习

1.制作100以内质数表。

⑴先独立制作质数表;

⑵再分组讨论如何制作得快;

⑶对自然数进行分类:

2.判断。

⑴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⑵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⑶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 ()

⑷在1, 2, 3, 4, 5…中, 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 ()

⑸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 () (先让学生举例, 再介绍分解质因数)

⑹所有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的和。 (先引发学生充分想象举例, 再向学生介绍哥德巴赫猜想)

四、全课小结 (略)

在这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束后, 笔者在黑板上写了几个数 (2, 9, 18, 27, 49, 89, 91) , 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结果, 学生的错误率很高。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教例一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忽略了技能的形成, 教学过程走马看花, 重点没有落实, 难点没有突破。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改变过去只重视“双基”而忽视其他的做法, 但这并不是不要“技能”, 恰恰相反, 新课程改革以后对最基本的技能还是很重视的, 这仍是不可偏废的。部分教师因为错误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内涵, 在课堂教学中力求面面俱到,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什么都想教却什么都只能一带而过, 造成本该落实的内容没有落实。如这个教例中, 执教教师把探索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判断运用、制作100以内质数表、分解质因数、介绍哥德巴赫猜想等内容都放在一节课中完成, 奈何时间有限, 只能蜻蜓点水。这样的教学, 哪里还有质量可言?质数与合数的教学, 学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是一项基本技能, 既是本课的重点, 也是本课的难点, 尤其是如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教师应该进行指导并使学生学会、运用。学生只有掌握了方法, 独立进行练习形成必要的技能, 才能正确学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才算是掌握了本课的内容。有些内容无法在这一课时中落实的可以放到后面的练习课中再来学习。课堂教学, 要么不教, 要教就要教好、落到实处。基于这样的认识, 笔者对这堂课的教学作了修改, 赘述如下, 与大家探讨。

【教例二】

一、铺垫孕伏 (可以保持不变)

找出1~20各数的因数, 看一看它们的因数的个数有什么规律。

二、探究新知

1.按照每个数因数个数的多少, 可以把这些数分成几类?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汇报, 师生总结出:

(课件显示:先是按顺序揭示每一个数的因数, 然后分为三类。只有两个因数的要凸显出是哪两个数:1和它本身)

2.观察归纳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质疑:1为什么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探索判断方法, 尝试练习。

(1) 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叫作质数、什么叫作合数, 你能判断吗?看谁是火眼金睛。

2, 9, 18, 25, 27, 49, 89, 91

(2) 指导判断方法:一个比较大的数 (如91) , 要判断它是质数还是合数, 先看是不是2的倍数、是不是5的倍数, 再看它是不是3的倍数, 如果还不是, 就将它除以7, 11, 13, 17, 19这些质数, 如果都不能被这些数整除, 一般来说可以判断它是质数 (400以内) 。如果数大于400的话, 可以继续往上除 (如23, 29, 31…) , 直到找出或找不出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的一个因数为止。方法的核心就是:不管你采用什么方法,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 还能找到另外的因数, 它肯定是个合数;如果找不到另外一个因数, 那么它就是质数。

(3) 思考:为什么不除以4, 6, 8, 9, 10…拿来除的2, 5, 3, 7, 11…这些数实际上都是什么数?

(4) 叫几个同学说出一个不大于400的数, 让其他同学判断。

(5) 揭示一组数, 让学生找出质数和合数, 看学生会不会判断。

通过观察、归纳概念, 教师及时指导判断方法, 让学生尝试练习并运用此判断方法进行判断, 形成技能。

三、课堂练习

1.刚才我们尝试了判断的方法, 我们再来练一练, 出示1~100数表, 让学生很快找出质数来 (实际就是制作100以内的质数表) 。

教学步骤:

⑴先让每一个学生独立判断;

⑵再讨论交流如何快速判断;

⑶从这张表上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1) 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吗?

(2) 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吗?

(3) 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偶数吗?

(4) 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吗?除了合数以外都是质数吗?那么, 根据这样的思考, 可以把自然数分成几类? (1, 质数, 合数)

……

“判断”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技能。以数表为素材, 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言之有据, 抽象与具体相结合, 促使其理解概念, 培养其分辨能力。

2.运用。

用10个正方形 (一个不剩) 能摆成几种矩形?13个呢?

不是任意个数的小正方形 (一个不剩) 都能摆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矩形, 为什么?

我们班的所有同学平均分成几组 (每组要大于1人) 开展活动, 你会怎么做? (可以适当变化数据, 如转出几人或转入几人, 使之在质数和合数之间转换)

(分解质因数以及介绍哥德巴赫猜想待之后的课上再进行教学)

运用知识、联系生活,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学以致用。既深化概念、巩固知识, 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培养了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能力。

四、全课小结 (略)

在对“质数和合数”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修改以后, 整个教学过程就比较流畅, 结构也比较协调, 突出了重难点。学生既掌握了知识, 又形成了技能, 还发展了各方面的能力。这样的教学, 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又保证了教学的质量。

【启示】

一、学生的学习困难需要了解

新课程改革后提倡“以学论教”, 意思就是教师的“教”要植根于学生的“学”, 学生怎么学, 教师就怎么教;学生有什么困惑, 教师就要帮助解决或引导学生自己学会解决;师者, 解惑也!因此, 学生每一节课的学习会存在哪些困难, 教师要充分了解, 最好是了如指掌。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 才能对症下药帮助解惑。质数合数教学, 学生学习的最大困难不是记住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 而是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师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如何指导学生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上, 并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练习形成技能。但是, 教例一中教师在教学时却将这本应该花大力气落实的内容匆匆带过, 没有教给学生判断的方法, 也没有让学生独立练习形成技能, 致使学生的困难没有解决, 留下后遗症, 影响本课内容的落实, 这样教学势必影响质量。教师或许会认为“让学生快速写出1个质数和1个合数”“教师说出一个数让学生判断是质数还是合数”“让学生制作100以内的质数表”三个举措不是已经解决了学生学习的困惑了吗?其实不然, 学生举出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的例子, 是比较容易的, 是对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但是这与让学生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教师说出一个数让学生集体判断以及让学生制作100以内质数表, 中下程度的学生会浑水摸鱼, 凭感觉就跟着优秀的同学走, 信息反馈不全面、不准确, 难以帮助学生真正形成技能、掌握知识。本课学生学习中会遇到的困难是不难预见的, 但问题就出在教学时过分追求面面俱到, 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需求和对重难点的突破。

二、学生的学习方法需要指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具有很大的潜能。而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有时也可以是传授者。师者, 传道也!但也不仅仅传道, 还应该传授知识、经验、方法等。也就是说, 学生学习的有些内容是需要教师传授或指导、培养的。如本课例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是需要教师指导或引导学生探索得出的。教例一中教师没有这样做, 而在教例二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探究: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先看是不是2的倍数、是不是5的倍数, 再看它是不是3的倍数, 如果还不是, 就将它除以7, 11, 13, 17, 19…这些质数, 如果都不能被这些数整除, 那么可以判断它是质数 (400以内) 。如果数比较大的话, 可以继续往上除 (如23, 29, 31…) , 直到找出或找不出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的一个因数为止。方法的核心就是:不管你采用什么方法,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 还能找到另外的因数, 它肯定是个合数;如果找不到另外一个因数, 那么它就是质数。这样做, 学生掌握了判断的方法, 从小到大、从简到繁、有序思考, 再通过一定量的练习, 就能形成技能。

三、学生的独立练习必不可少

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 是必不可少的。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 师生对话普遍增加, 学生个性化的表现也不断突显, 这些是好现象, 但也有不好的现象——课堂练习在不断减少, 尤其是学生独立练习的时间大幅减少, 甚至到了可有可无的程度, 这会大大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 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如教例一中虽然有课堂练习, 但基本上是个别回答或集体回答, 学生用自己获取的知识和理解的方法进行独立练习的机会太少了, 这必然会影响教学的效果。教例二中,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会判断的方法以后, 安排了一定量的判断练习, 从判断到运用, 使学生在练习中将方法内化为技能, 在此过程中, 巩固知识, 发展能力,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教师的逻辑思维需要加强

“质数和合数” 教学纪实与评析 篇3

作者简介:

赵晓强,小学高级教师,黑龙江省数学教学能手,牡丹江市数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多次评为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市记功奖励,共出国家、省、市级公开课三十余节。执教的“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获全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观摩交流会一等奖。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4~15页。

学情分析:

1.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积累了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 学生能自主探索“质数、合数”的概念,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和数学模型的建立。

教学目标:

1.经历“求因数—找规律—探究归纳—应用”等数学活动,发现并掌握质数和合数的特征,并能运用其特征判别质数和合数。

2.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展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初步体会分类归纳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3.体验数学“再创造”的乐趣,发展数学意识和数学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教具准备:学号牌、纸板及课件,1~100数字卡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明确目标和任务

游戏:

1.学号数有约数5的同学请起立。“5号同学你为什么站起来?”

2.学号数有约数3的同学请起立。“21号同学请你说说站起来的理由?”

3.学号数有约数2的同学请起立。“41号同学你为什么不站起来?”

师:把自然数看作一个整体,按照能否被2整除分为奇数、偶数两类。今天,我们将学习自然数的另一种分类方法,同时认识两个新朋友:质数和合数。(板书课题。)看到课题,你们想学到哪些知识?

二、师生合作,自主探究

1.教学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师:找出自己学号数的约数,并写在准备好的卡片上。请1到20号的同学将自己的卡片贴到黑板上,其他同学判断他们填得是否正确。

(观察比较约数的个数,让学生讨论。请几名学生依据约数的个数,按自己的认识分类,并讲一讲分类的理由。)

师:同学们每组数约数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师总结质数、合数的概念。指导阅读14页质数、合数的概念。)

师:质数有几个约数?举例说明自然数中还有哪些是质数?合数的约数是几个?你能举出一个合数的例子吗?

(学生讨论。)

师:1是什么数?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类,可以分为几类?

(学生回答。)

师小结:自然数按约数的多少来分,可以分为质数、合数和1,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要根据这个数约数的个数来判定。

2.探索质数和合数的判断方法。

师:同学们说说自己学号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并相互说明理由。

(抽学号数17、22、29、35、37的学生讲判断理由。)

师:根据约数的个数判断质数和合数的方法是正确的,但并不简捷,有没有简便的判断方法?

生:除了1和它本身,再找出一个约数就可以断定它是合数。

(练习:判断85是质数还是合数?并说明理由。)

师:请同学们先阅读数学书第15页的内容,以小组合作共同探究例2的内容,小组汇报。

3.制质数表。

游戏:全班同学起立。先请学号数为1号的同学坐下。然后分别请学号数2、3、5、7的倍数的同学坐下,学号数是2、3、5、7的本人不坐下。得出1至55的质数。然后让在写有1至100的纸板上用筛选法找出50至100的所有质数并汇报。最后让学生读书上的质数表,数质数的个数,并强调以后找质数可以查质数表。

三、巩固与创新应用

1.写数。

师:写出2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2.看投影,听录音,辨别易混的概念。

①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②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③在自然数中,除了质数之外都是合数。( )

④13的约数都是质数。( )

3.判断。(是的划“ √”,不是的划“ × ”。)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自然数的一种新的分类方法,是根据什么分类的?怎么分的?我们还学会了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方法是怎样的?

(师生共同小结。)

游戏:送数回家。先让学号数最特殊的学生出教室休息。学生都说1最特殊,1号同学先走出教室。接着,教师提问:还有哪个数也很特殊?学生认为是2,因为2是唯一的偶质数,2号同学走出教室。然后教师让学号数是质数的学生走出教室,再让学号数是合数的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教室时要求大声报出自己的学号,让教室内的学生判断有没有出错的学生。

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创作者。”

教学中我跳出了教材对新思想的束缚,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通过操作、质疑、讨论、释疑、归纳,经历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过程。

一、以学定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本堂课,以概念教学为主,教师如果要以传统的讲授方法进行教学,必然使整节课都处于教师主讲的状态,学生的主观探究性不能在课内实现。 本节课的实践,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我大胆放手,学生能说的让他们自己说,学生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做。给学生自由思考、探究、发现的时空。这节课中主要体现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上,留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的思维、探究时空。

二、学生参与面广,充实感悟过程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有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学中根据儿童好动的天性,以“操作”代替教师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课堂气氛愉快热烈,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牢固,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关注数学知识的本质,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课堂上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最大限度地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刚才的实例中不难发现,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交流讨论、归纳概括,而教师只是在关键之处适当点拔,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归纳、概括,引导他们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充分体验了数学的“再创造”过程

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次提供机会,让学生共同操作,互相讨论、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间取长补短,相互补充,促进学习进步和智力发展。通过合作,有利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探讨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本课教学中也有令人遗憾之处,例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时,留给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的时间过短。课上,我给学生交流的目标还不够具体,出现了小组交流与全班交流重复之嫌。课后,真的体会到了自己还有很多东西是需要完善、总结和提高的。

本节课中我本着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获得一般的解决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自身的魅力,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了解数学的价值,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评析:

“质数和合数”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要求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并能根据它们的意义判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主动探索中学好这部分知识,并在学习中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就成为本节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赵老师执教的“质数和合数”一课,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方法恰当,教学语言简洁、清楚、流畅,教学主线清晰。主要突出以下特点:

首先,即使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赵老师仍然立足于学生的自主探究进行教学,从研究方法的选择到概念的得出、完善与应用,无不在学生自主探究中完成。在教学中,赵老师注重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这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都保持着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探索欲望,原因就在于教师在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了有效地加工和重组,使得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遇到挑战,并不断在这些挑战中体验成功所带来的学习乐趣。

其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从引入到揭示概念再到应用概念解决问题,赵老师各个环节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特征、总结规律、解决问题。引入部分先让学生找出一列质数的共同特征,再举出类似的数例;揭示概念时教师不是直接说明,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究“根据一个数约数的个数,你能将自然数分成几类?”学生的探究热情很高,由于是通过自己思考得到的结论,比教师的说教式讲解掌握得更牢固,灵活性大得多。本堂课赵老师的教学思想是开放的,正由于他的开放,学生的思维才活跃起来,在他的引导下学生借助已有的约数、倍数、奇数、偶数的知识探究新知,获得了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并能熟练地解决问题。

最后,练习设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从简单的判断质数、合数的基础知识到综合性较强的概念判断、学号牌的使用,题目设计简洁而干练,不拖泥带水、重复啰嗦。

总之,全课以游戏活动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学习情境;把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在学生的探索活动之中,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猜想和尝试,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质数和合数》教学反思 篇4

本次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素数和合数》。一节课下来,我感到许久未曾有过的轻松,从孩子们兴奋的表情中,也可以看出他们这节课的感觉不错。课后,我把教学流程在脑子里又重新过了一遍,有所顿悟。

1、以“问题”促进学习,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们按约数个数的多少把1~20以内的数分成了二类:一种是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另一种是有两个以上约数的数,初步引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后,我环顾了四周,问:“大家觉得1~20以内的数你们都按规律罗列完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沉默了片刻后,果然有几只小手提问了:“还有1没有放进去!”“那1又是什么数呢?”——(指而不明,引而不发)我带着笑并没有正面回答同学们的疑问,继续让他们自由交流(同桌),最后,大家通过判断约数个数的多少,得出了结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同学们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活动中,逐步体会到了数学知识,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空

《质数和合数》教学反思 篇5

最近我上了“质数、合数和分解质因数”的练习课,这一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质因数的概念,进一步学会分解质因数的方法。但课前我发现课中还有一精彩处,那就是让学生研究一个数的质因数与它的约数之间的关系,及两个数的公有的质因数之积与它们两数的关系。我知道,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益而无害的,而且能让学生探究、发现这些关系比学生单纯掌握几个概念,模仿一些解题方法更为重要,但另一方面也得舍得腾出一些本可用于“多练”的时间让学生去观察、研究。事实证明,我的这一设计是成功的。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不仅能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还能提高观察、操作、分析、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相信,经过长期的训练,定能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质数和合数》教学反思

★ 《质数和合数》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 《质数和合数》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评课稿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质数和合数》教案

★ 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及联系

★ 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

★ 五年级下册桥教学反思

★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质数与合数教学反思 篇6

反思1

xiaoxue.xuekeedu.com

在教学质数和合数一课时,我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参与中产生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首先让学生独立写出1-20这20个数的因数,再根据因数多少进行分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生通过交流,有的分为两种,奇数和偶数;有的认为分为6种,有6种因数的个数;有的分为因数的个数为单数个和偶数个等等。然后让学生自学书上的分类方法,并感悟到,最科学的分类是自然数按照因数的个数可以分为质数、合数、0和1。明白含义后这时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数是质数?那些数是合数?最后再次讨论,探究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在教学中教师努力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尝试、讨论、交流,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学生经历和感受了合作、交流、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请学号是质数的同学站起来;”“请学号是合数的同学站起来;”“谁一次也没有站起来?为什么?” “谁的学号是最小的质数?”“谁的学号是最小的合数?”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知道了数学无处不有,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课中,我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敢干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分类、讨论、质疑、释疑、归纳、验证,经历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过程。最后任意出各种数让学生进行辨析,巩固质数和合数的含义。最后出示例1中的1~100,让学生找100以内的质数。在找之前先让学生说一说你想如何来操作,才不会重负和遗漏掉。有的说根据含义逐个判断,有点的说根据前面学过的2、3、5的倍数的特征,先划掉这些数。我补充说明,在数比较多的时候,用后者比较合适,这种方法叫筛选(排除法)。除了划掉2、3、5的倍数,还要记得划掉7的倍数才行,这是我追问:后面的8、9的倍数还要划掉吗?为什么?让学生明白8的倍数就是2的倍数,9的倍数就是3的倍数。

在这节课中,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学得灵活。但还有些地方需要改进。比如:练习的形式还可以多样。反馈的速度过快,对于那些中下等的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些都是还有待调整的环节。

反思2

xiaoxue.xuekeedu.com

在教学《质数和合数》时,一节课下来,我感到许久未曾有过的轻松,从孩子们兴奋的表情中,也可以看出他们这节课的感觉不错。课后,我把教学流程在脑子里又重新过了一遍,有所顿悟。在教学质数和合数一课时,我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参与中产生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

1、以“问题”促进学习,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寻找1—20的因数,再根据例题的要求进行汇报。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观察例题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通过交流,发现了每个数的约数的多少,可以分为几种情况。然后感悟到,自然数按照约数的个数可以分为质数、合数。初步引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后,我环顾了四周,问:“你们觉得分成两类行吗?还有什么问题?”沉默了片刻后,果然有几只小手提问了:“还有1不行!”“那1又是什么数呢?”——(指而不明,引而不发)我带着笑并没有正面回答同学们的疑问,交流一下(同桌),最后,大家通过判断因数个数的多少,得出了结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同学们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活动中,逐步体会到了数学知识,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时教师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数是质数?那些数是合数?最后再次讨论,探究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

2、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空

【质数与合数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质数和合数优秀的教学设计11-01

上一篇:大学生对钓鱼岛事件的看法下一篇:民政局行风建设总结汇报材料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