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工作预防银行卡犯罪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防范工作预防银行卡犯罪(推荐11篇)

防范工作预防银行卡犯罪 篇1

一、要正规申领银行卡。要直接到银行柜台或有银行授权的正规营销机构申请办理信用卡,不要图一时方便或为取得更高的信用额度通过一些非法中介机构代办。

二、要确保密码安全。拿到新的银行卡后,要立即修改初始密码,尽量不要用自己的生日、家庭电话号码或123456、888888等简单密码,并定期修改密码。

三、要保护好个人信息。输入密码时,要用遮挡物遮挡密码键盘,防止被偷窥。遭遇吞卡、未吐钞等情况,要拨打发卡银行的全国统一客服热线及时与发卡银行取得联系。使用网上支付及网上银行时,不要使用不明链接或网站,尽量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进行网上交易。

防范工作预防银行卡犯罪 篇2

一、立足分析案件, 找准调查重点

为做好安监系统职务犯罪预防调查, 泉州市人民检察院组织人员调阅全市2011年以来查办的安监系统职务犯罪案件材料:包括惠安县安监局原局长许某法受贿案、安溪县安监局单位受贿案、原安溪县安监局局长白某旺单位受贿、受贿案、原安溪县安监局局长林某哲单位受贿、受贿案、安溪县安监局安监股股长李某旺单位受贿、受贿案、南安市安监局长黄某良受贿案、原南安市安监局局长黄某路受贿案等。在全面了解安监系统职务犯罪总体情况的基础上, 认真深入分析个案特点, 查找案件发生的普遍规律, 通过个案、类案反映出的问题的汇总, 总结概括安监系统职务犯罪案件的主要特点和发案原因, 在此基础上, 最终明确了以安监部门行政执法行为和财务管理制度作为职务犯罪预防调查重点。

二、做好前期准备, 理清调查思路

一是强化责任意识。安监人员职务犯罪案件频发已经使安监系统成为当前职务犯罪的“重灾区”, 安监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乱作为、不作为, 直接损害安监系统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给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要求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开展职务犯罪预防调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强化做好预防调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强化学习意识。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深入学习安监工作相关法律法规, 全面了解安监系统的工作职能及职权范围, 从而准确把握该系统易发生职务犯罪的环节, 排查职务犯罪风险点, 查摆制度上存在的职务犯罪隐患。三是强化协作意识。泉州市人民检察院积极加强与泉州市安监局的沟通协作, 就预防调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预防调查的目的、任务达成共识, 双方加强协作, 保证预防调查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活用工作方法, 拓宽调查领域

泉州市人民检察院在开展预防调查的过程中, 注重灵活运用各种预防调查方法, 积极拓宽调查领域。一是听。召开座谈会, 听取被调查单位依法行政和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通过座谈会, 工作人员敏锐地捕捉到泉州市安监局制定下发的《关于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 (乙证) 有关补充规定》在内容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相冲突。二是看。看被调查单位财务制度、管理制度、规章制度以及执行情况等。通过实地考察财务制度, 预防调查工作人员发现德化县安监局存在收受中介机构款项的行为, 惠安、安溪的个案也反映出类似问题。三是查。查阅、复印被调查单位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制作的法律文书。在开展预防调查过程中, 工作人员从惠安、丰泽安监局的工作材料中发现安监部门工作人员在日常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单人检查、检查记录不完善、文书不规范、材料过于简单粗糙甚至缺失、对同一监管案件发出多份处罚决定不同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等问题。四是访。走访行政执法相对人和其他相关单位, 了解安监人员行政执法的实际情况。预防调查工作人员在开展走访的过程中, 发现惠安、丰泽、德化安监部门存在指定企业到特定中介机构参加人员培训的问题。并了解到泉州市目前尚未建立专门的危化品经营、储存市场, 危化品的经营、储存点多面广, 不利于安全监管活动的开展。

四、总结案件特点, 同步警示教育

在开展预防调查的基础上, 泉州市人民检察院深入剖析市安监系统职务犯罪案件的共同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财务管理上, 违规收费合法入账;二是制定规范上, 疏于审查, 内容违法;三是执法行为上, 违反程序、随意执法;四是配套建设上, 缺乏规范, 影响效率。

结合上述案件特点, 泉州市人民检察院选派干警到全市安监系统举办廉政教育专题法制讲座, 结合检察机关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 以案释法, 同时针对预防调查中发现的安监队伍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不良观念和不当行为, 提出纠正建议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

五、落实预防措施, 增强调查效果

一是规范财务制度, 清查违规收费。泉州市人民检察院发出《检察建议书》敦促市安监局责成德化县安监局清理之前以单位名义收受的培训机构赞助的安全宣传费用, 并将违规收费上缴县监察局。《检察建议书》的目的在于:一方面让泉州市安监系统工作人员特别是单位负责人充分认识到收受中介机构款项的行为是单位受贿行为, 是必须严令禁止的;另一方面通过催缴违规收费, 使违规单位受到与利益相关的惩戒, 预防类似问题再次出现。泉州市安监局组织各级安监部门学习《检察建议书》和有关廉政规定, 出台《泉州市安监局关于严格执行“八个不准”的通知》, 重申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发案的惠安县安监局新领导班子公开承诺在今后工作中严格遵守有关财务规定, 坚决杜绝私设“小金库”, 认真落实《检察建议书》。

二是规范依法行政, 加强教育培训。为了认真落实检察建议内容, 泉州市安监局专门开展了全员教育培训活动。通过教育培训活动,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 增强依法行政意识, 廉政意识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二是加强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 增强队伍自身的免疫能力;三是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泉州市人民检察院派员协助安监系统开展培训活动, 主要侧重以下培训重点:首先是法律意识。行政机关只有执法权, 没有立法权, 贯彻执行法律法规时, 不得与上位法冲突、矛盾等法律知识。泉州市安监局对部门下发的规定进行全面梳理, 对与法律相冲突的规定及时予以废止, 并下发到各地执行。各地安监部门将文件印发到相关零售经营单位, 限期要求其按法律规定整改。泉港区安监局按检察建议要求, 邀请区检察院、区法制办介入相关规定的制定工作, 确保安监部门制定的规定的合法性。其次是程序意识。行政机关必须严格在法律法规授予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 不得超越权限乱作为;行政执法必须有2名以上执法人员、行政处罚必须坚持一事不二罚原则的规定, 强调了行政执法程序的重要性及其对行政执法行为合法性的影响。泉州市安监局就检察机关指出的生产经营监管不力、文书制作不规范问题, 制定下发了《泉州市安监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有关部门工作的通知》, 严格教育培训、依法检查、依法处罚、实行审批与监管分离, 进一步规范安监执法活动。第三是规范意识。行政机关不得以行政手段干预中介市场的正常运行, 不得指定企业接受特定中介机构服务, 不得为特定中介机构的市场活动作宣传, 对行政行为与市场行为予以了适当的剥离。市安监局要求基层安监部门向企业公布具备资质的评价机构, 供企业自主选择, 不得指定企业到特定培训机构参加培训, 决不能以行政手段要求被监管的单位到指定的中介机构开展安全评价。

三是规范场所建设, 提高管理效益。针对在预防调查中发现泉州市目前尚未建立专门的危化品经营、储存市场, 危化品的经营、储存点多面广, 不利于安全监管活动的开展的问题, 泉州市人民检察院建议我市两级安监部门加强协作规范, 规范危化品储存、经营市场建设, 切实提高安全监管工作的效益。泉州市安监局认真采纳了关于建立专门危化品经营、储存市场的检察建议, 敦促各基层安监局促使政府加快危险化学品仓储基地的规划、征迁等工作,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储存、统一配送的要求, 规范危险化学品专业仓储物流基地, 在提高安全监管工作效率的同时, 切实预防安全监管环节可能发生的失职渎职犯罪。

六、结语

浅析银行内部一般性职务犯罪预防 篇3

[关键词]银行内部一般性职务犯罪;预防建议

银行在社会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银行内部工作人员既有岗位相关的职责,又存在利用相关职务进行犯罪的土壤。各大银行既是职务犯罪案件的高发地,又是职务犯罪预防的重点区。自2003年以来,笔者所在院职务犯罪预防科就与各大银行在奉贤区的各个支行建立了金融系统职务犯罪预防网络,多次组织银行中层以上干部参观监狱、赴法院听庭、听法制报告等警示教育活动。最近,笔者所在院反贪局查处了一起某银行普通工作人员利用办理储蓄存款收付、经办支票解付等职务便利,采用虚构定期清户交易、截留客户支票等恶劣手段贪污、挪用公款案件,暴露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没有涵盖银行内部一般员工的漏洞。因此,本文拟结合此案对银行内部一般性职务犯罪预防作一些浅显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一、银行内部一般性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

本文所指的银行内部一般性职务犯罪是指银行内部从事储蓄、结算、金库、计算机等具体操作岗位的一线经办人员、柜台人员利用经办具体业务的便利牟取私利的犯罪行为。此种意义上的犯罪行为是相对于银行内部权力性职务犯罪而言的。银行内部权力性职务犯罪是指银行内部握有一定权力的领导决策层和重要部门领导人员,在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为谋取个人“利益”而滥用职权、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使国家资产蒙受损失的行为。相对于身居高位的权力性职务犯罪主体而言,银行内部小职员实施职务犯罪行为容易被忽视,但经调查发现,其犯罪率却远远高于银行权力性职务犯罪,社会危害性不容小觑,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利用现金来源和清点现金的便利,打“现金”的歪主意。银行一线工作人员,每天从早到晚都与现金打交道,工作中手里进出的钞票和下班后自己兜里个人消费的钱反差悬殊,环境的熏染和金钱的诱惑,往往会使银行内部个别工作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错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想上的免疫力。于是,不法分子便在“钱来钱去”中伺机作案。如笔者所在院反贪局最近查办的这起贪污、挪用公款案便是某银行储蓄员张某利用职务之便,将数名储户存入该储蓄所的定期存款,通过冒名签字,伪造凭证,擅自清户交易的方式,取得储户存款共计15万元人民币供个人使用。

(二)利用资金划拨和业务操作的便利,走“票据”的旁门道。一般解付支票的客户把支票交到银行后,经办人当场开具收取支票临时收据,然后解付,等支票上的钱到账后,按客户要求票存客户指定账户,但不法银行工作人员却在“报单往来”中寻机作案。如笔者所在院办理的张某贪污、挪用公款案,其利用经办支票解付的职务便利,将客户刘某存入该所的20万元人民币支票予以截留,解入到由其控制的账户,后分别提取现金供其个人消费使用。在刘某多次追讨催促下,出具借条,案发前尚未清还。

(三)利用电脑操作和单人作业的便利,作案手段较为隐蔽。银行一般都采用计算机处理账目,使得作案手段都有一定的隐蔽性和简捷性,而且不容易留有痕迹,不易被事后监督校对发现。如上述张某利用单独为客户办理转账支票解付业务的职务便利,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填补之前截留支票钱款的亏空,屡次截留客户支票,案发前曾截留客户支票高达数十张,几年来连续作案竟一直未被发现,直至因偷支储户存款事发后,截留客户支票的行为才被发现。

二、银行内部一般性职务犯罪的诱因分析

(一)涉案人员职业道德缺失,法律意识淡薄。涉案人员追求奢侈消费,贪图物质享受,思想蜕变,道德沦丧,把黑手伸向每日经办的钱款,为获取钱财不惜铤而走险,最终触犯法律。如在对上述张某贪污、挪用公款案开展个案预防的过程中,发现其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出现偏差,沉迷于堕落的生活方式。八小时之余他经常出入于娱乐场所,在银行八小时工作的正常工资远远不够其挥霍,直接导致他走上了利用职务便利筹集“赌资”、“娱资”的犯罪道路。

(二)案发单位思想工作弱化,教育流于形式。案发单位对干部、职工忽视抓队伍建设,用人失察、失教、失管的现象普遍存在。如讯问张某时,其亲口交代在某邮政储蓄所从事储蓄业务10多年来,一直沉溺于赌博,另外,他还是娱乐中心的常客,与KTV小姐交朋友,出手阔绰。

(三)案发单位监督制约机制形同虚设。一些银行内部监督不力、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事后监督不细,岗位制约不严。自查、互查、督查,有的流于形式,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有的即使发现疑点也认为是工作失误而不了了之,一般不会深入调查追究。比如张某贪污、挪用公款案作案次数表现连续性,作案时间具有持续性,但长时间没有被发现,反映出事后监督不到位。经调查发现,该邮政所虽然每晚都对库存现金进行封装寄库,但没有按照规定两人互相复核,由储蓄员一个人单独对轧账单和现金进行复核。即使事后监督员发现问题,只要补上去就没事了。

(四)银行内部有些规定本身存在漏洞,留下隐患。比如在储户未将钱存入银行的情况下,给储户账户上增加一定数额的钱款,称为“空存交易”,这个规定本身存有漏洞,在具体操作中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张某就是钻了其所在银行每个储蓄员都可以通过拉卡、输入金额,独立完成5万元以内的单笔交易这个漏洞,实施贪污公款的犯罪行为。

三、银行内部一般性职务犯罪预防的对策思考

(一)预防对策之一,管好人。培育一支具有较高道德水准、较好职业素质和较强法律意识的银行内部一线工作人员队伍,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关键。一是严把进人用人关。要坚持德才兼备、用人唯贤的原则,聘用综合素质高的员工。二是力求法制教育全覆盖。对银行内部各个岗位上的员工都一视同仁地开展法制教育,采取以案示教、案例分析,在内部网上通报违纪违规人员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强化遵守法律、遵守银行规章制度的意识,消除因不知法而犯法、不知规章而违规的盲区。

(二)预防对策之二,重监督。加强对银行经营秩序的监控,在监督制约上下工夫,是预防职务犯罪的保障。一是强化内部管理和监督。对银行内部一线岗位人员上岗之前,进行岗前培训。通过培训,不仅要提高一线工作人员操作技能和水平,更重要的是强化其按规章制度操作、按业务流程办事的意识和理念。在安排上岗之后,实行双人工作制、强制休假制和定期轮岗制。二是及时正确地处理职务犯罪行为。对银行内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对违法犯罪人员,决不姑息迁就,与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保持密切的联系,依法加大查办银行职务犯罪的力度,充分发挥法律的警示威慑作用。

(三)预防对策之三,建规章。建立一套以防为主的内控机制,从客观上减少职务犯罪的可能性,是预防职务犯罪的根本。一是加强银行内部防范制度的建立。通过建章立制,从内部管理的具体操作细节中存在的漏洞着手,制定出一套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从银行内部搭起纵向横向、环环相扣的防范职务犯罪的“篱笆墙”。二是加强银行外部防范机制的建设。对银行内部每一项业务、每一个操作环节和每一个工作流程的规定、要求、风险提示、处罚力度都进行明明白白的公示,定期公开可公开的账目,接受群众监督,增加犯罪成本,增大犯罪风险,筑起一道控制职务犯罪的外部“防火墙”。

防范工作预防银行卡犯罪 篇4

(银办发[2009]149号)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为进一步加大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力度,现就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银发[2009]142号,以下简称142号文)各项要求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增强贯彻落实142号文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42号文是在我国银行卡产业获得很大发展、风险管理形势日益复杂的情况下,人民银行、银监会、公安部和工商总局等4部委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重要批示、稳定银行卡市场秩序、充分发挥银行卡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广泛征求商业银行意见的基础上起草和印发的。针对银行卡风险案件反映出的银行卡制度、业务和技术方面的风险点,142号文按照预防为主、打防并

举、明确责任、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从发卡、交易、使用和受理等各环节,全面、系统地提出了风险防控要求。

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各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稳定社会经济金融秩序出发,充分认识贯彻落实142号文的重要意义,全面解决银行卡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依法打击银行卡犯罪。

二、进一步加强银行卡风险管理,努力遏制银行卡风险案件高发势头

(一)建立有关损失底线的量化目标责任制。

1.淡化数量考核指标,以业务发展质量为考核依据。

发卡机构要取消单纯以发卡数量为考核指标的做法,以发卡业务发展质量为考核依据,设立资产不良率、发卡收入等风险、收益指标。收单机构要取消单纯以特约商户数量为考核指标的做法,以收单业务发展质量为考核依据,设立商户欺诈率、收单分润收入等风险、收益指标。有关发卡、受理市场考核指标要由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总行(部)向人民银行报告。

2.按照“谁发卡、谁负责”和“谁发展的特约商户、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责任追究制度。

发卡机构违反客户身份识别制度、账户实名制、可疑交易监测和报告等管理规定的,要按照反洗钱法相关规定予以处罚。收单机构未严格落实特约商户实名制、现场检查、非现场监控、商户培训、商户类别码设置和终端机具管理等收单市场管理制度,造成特约商户从事或者协助从事信用卡套现、伪卡欺诈等行为,或者造成发卡机构和持卡人资金损失的,人民银行将追究收单机构的行政责任。

对于因发卡机构过错,造成多次发生客户资金被盗案件,或者虽发生一次但情节严重的,人民银行将对发卡机构予以通报并限期整改。对于因管理不善或未对商户尽职培训,导致所拓展商户和所布放终端机具多次发生受理伪卡、盗录信息、套现、欺诈等风险案件,或者虽发生一次但情节严重的,人民银行将对收单机构予以通报并限期整改。

(二)加强受理市场管理,建立特约商户信息登记制度。

1.各地收单机构要于2009年10月31日前在当地人民银行

分支机构登记存量特约商户清单(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有关登记材料要由当地收单机构负责人签字并加盖机构公章。本意见印发之后新拓展的增量特约商户信息,收单机构应在与特约商户签约之日起1个月内办理登记手续。

2.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做好特约商户信息登记的组织、协调工作,督促收单机构按照要求进行登记,并认真审核收单机构提交的登记材料,确保登记材料的规范性。2009年12月1日前,要将完成的存量特约商户登记信息汇总报人民银行总行。对增量特约商户信息的登记工作,要按季汇总报人民银行总行。

3.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利用特约商户信息,加强对受理市场的规范管理,在防范风险、打击银行卡犯罪方面发挥作用。不得将特约商户信息用于其他目的,也不得擅自提供给其他任何机构。

(三)加强银行卡宣传工作。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各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要采取发放宣传材料、开展现场咨询、有奖征文活动、开辟宣传专栏、以案说法和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开展大规模的宣传工作。重点宣传我国银行卡产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引导社会公众正确看待目前银行卡市

场存在的风险,维护社会公众信心,并加强对持卡人的安全用卡教育,提高安全用卡意识和技能。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各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要制定相应的系列宣传方案,宣传活动至少要持续一年。2009年11月15日前,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各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要根据宣传方案组织至少两种不同渠道(如网络、电视或报刊)的宣传活动,并于2009年12月15日前将有关宣传活动的小结报人民银行总行。

(四)准确理解142号文有关规定。

1.关于“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运行前开立的银行卡存量账户要逐步进行联网核查,未经核实的,发卡机构要专门标识,采取更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

各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验证客户身份信息,对于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运行前开立的银行卡存量账户可采取在营业网点、官方网站、ATM屏幕等张贴告示的方法集中提示,鼓励客户主动申请进行联网核查。客户在营业网点办理需要进行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的业务时,银行应同时进行客户开户资料检查,及时修改、补充相关信息,确保客户资料真实、完整和合规。对于未经核实的,要做专门标识,并采

取降低授信额度、控制发卡数量等更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

2.关于“个人代理他人办卡的,发卡机构必须同时核对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真实身份。无正当理由不允许个人代理多人办卡”。

申领信用卡必须由本人持身份证原件亲自办理,不允许其他个人代办。

个人代理他人办理借记卡的,须在办卡申请表中增加填写“代办理由”一项。发卡机构必须同时核对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真实身份,留存双方的身份证件复印件,并登记双方的姓名、证件类型和号码。个人代理多人办理借记卡的,发卡机构应全面了解和审查代理人的职业背景、代办目的和代办性质等,并据此判断个人代理多人办卡的理由是否正当,如理由明显不正当,发卡机构不得为其办理借记卡。原则上,个人一次性代理办理借记卡的数量不得超过3张。

在办理单位代发工资、代缴款等需要单位员工集体开立借记卡账户的业务时,鼓励发卡机构采取员工本人开卡而非批量开卡方式。如采取单位批量开卡方式,单位应对员工身份的真实性承担责任,且须员工本人持身份证原件到网点办理激活并当场修改

密码后方能正常使用。

3.关于“对申领首张信用卡的客户,发卡机构要对客户亲访亲签,不得采取全程自助发卡方式”。

对在本发卡机构申请首张信用卡的客户,发卡机构要建立亲访亲签制度。亲访是指发卡审核人员或营销人员采取面谈、上门和电话等多种方式,访问申请人本人,并在申请表受理栏注明亲访事项。亲签是指发卡机构柜面受理人员或营销人员要亲自见到申请人本人签名,并在申请表受理栏注明亲自见到申请人本人签名。对于未严格执行亲访亲签制度、造成风险案件的,发卡机构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鼓励信用卡发卡机构对所有在本发卡机构申领信用卡的客户,都采取亲访亲签制度。

4.关于“谨慎发展无稳定工作、收入的客户群体,从严授信”。

信用卡发卡机构要谨慎发展无稳定工作和收入的客户群体,原则上不鼓励发展未成年人、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在校学生。对信用状况不易辨别而确有用卡需求的部分客户群体,要采取抵押、担保和质押等方式发卡。禁止发行授信额度无上限的信用卡。禁

止发卡营销大规模宣传无限卡。

5.关于“发卡机构不得将信用卡发卡营销业务外包”。

发卡机构只能采取柜台营销或自建营销队伍的方式进行信用卡发卡营销,不得将信用卡发卡营销业务委托给其他法人机构,发卡机构全资或附属子公司、控股公司,以及与发卡机构合作发行认同卡、联名卡并向自身客户营销认同卡或联名卡的合作机构除外。已采取外包模式开展信用卡发卡营销业务的发卡机构,最迟要在2009年10月31日前按照新的要求整改到位。

6.关于“禁止单位代办信用卡,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禁止单位代办信用卡,是指以下情形中的一种或几种:(1)在本单位员工不知情或不同意的情况下强行为员工指定发卡机构;(2)信用卡申请人不是本单位员工本人或者申请人与持卡人不一致;(3)信用卡申请表上签名确认者与持卡人不一致;(4)某独立的中介单位为其他单位营销办卡。

单位统一组织本单位员工向发卡机构申请办理公务卡、商务卡等信用卡产品时,发卡机构必须严格制度规定,核对、验证办卡信息,确保申请人均为该单位员工本人,且需员工本人在申请

表上签名确认。发卡机构只应允许经营业绩良好、管理正规、收入较高的单位统一组织本单位员工申领商务卡等信用卡产品。

7.关于严格自助转账业务处理。

对于开通电话银行转账、ATM转账和网上银行转账等自助转账类业务的增量持卡人,发卡机构应要求持卡人主动申请并书面确认,同时要对其进行风险提示。客户通过已采取电子签名验证的网上银行渠道申请自助转账类业务的,视同客户本人主动申请并书面确认。为持卡人开通自助转账类业务,发卡机构必须验证持卡人的身份证件。

对于开通自助转账类业务的存量持卡人,要通过网点公告、网站公告、短信通知、ATM屏幕告示等方式,广泛进行风险提示,鼓励持卡人主动进行书面确认,并可根据本人的实际需要,通过银行柜台或网上银行关闭自助转账功能。未到银行柜台或网上银行关闭自助转账功能的,可视同同意使用银行卡自助转账类业务。

为持卡人开通电话银行转账或ATM转账的,每日每卡转出金额不得超过5万元人民币。开通网上银行转账的,在未采用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等安全认证方式的情况下,单笔转账金额不应

超过1千元人民币,每日累计转账金额不得超过5千元人民币。发卡机构必须在2009年10月31日前,按照上述限额要求进行设置。

下列自助转账类业务可不受上述金额限制:(1)通过自助转账渠道缴纳公共事业费的;(2)开通同一持卡人账户之间转账,且发卡机构能有效识别转出、转入方为同一持卡人账户的;(3)持卡人提前通过银行柜台签约对转入账户进行绑定且同时指定交易电话的。

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发卡机构应支持持卡人自行设置转账业务限额。

8.关于“发卡机构要建立和完善银行卡交易监测系统,建立持卡人主体交易信息数据库,实现对持卡人信息的风险防控。对信用卡授信额度及分期付款等业务的信用额度应合并计算,统一各项业务指标和风险指标的统计口径”。

发卡机构要在完善信用卡异常交易预警及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借记卡异常交易预警、监测及提示系统。要建立健全以持卡人为单位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快建立持卡人主体数据库,利用该数据库实现对持卡人的集中管理、统一授信,以及对持卡人

交易信息的集中监测。原则上,借记卡异常交易预警、监测及提示系统以及持卡人主体数据库应在2011年底前完成。

发卡机构要严格控制一人多卡、过度授信的情况。对已在本发卡机构或其他发卡机构大量开户或申卡的持卡人申请办卡,要从严审查,并加强风险控制。要建立对持卡人的综合授信制度,将分期付款业务的信用额度纳入持卡人综合授信额度中计算,谨慎选择办理分期付款业务的客户群体,严格授信额度审批流程,防范分期付款业务成为信用卡套现渠道。

9.关于禁止异地收单行为。

收单机构不得为经营场所地不在收单机构注册地的特约商户提供银行卡收单服务,包括总对总收单或信用卡中心在分行所在地收单等,现有已提供银行卡异地收单业务的收单机构,要立即停止,2009年11月30日前,所有非本地收单机构要退出当地收单市场。各收单机构总部要加强对本系统分支机构异地收单行为的清理工作。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加强对异地收单行为的监督,发现其他地市的收单机构在当地从事收单业务,要主动与收单机构注册地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沟通,请其协助做好非本地收单机构退出当

地收单市场的相关工作,维护收单市场秩序稳定。2009年11月30日之后,仍发现其他地市的收单机构在本地从事或者变相从事收单业务的,要立即向人民银行总行报告。

收单机构注册地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采取措施禁止本地收单机构跨地市从事收单业务,积极配合收单地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做好相关工作。2009年11月30日以后,仍发现收单机构跨地市经营收单业务的,人民银行总行将对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通报批评,并同时对该收单机构总部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2009年12月15日前,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各收单机构总行(部)要将对异地收单行为的整改、查处情况向人民银行总行报告。

10.关于“完善技术措施,创造条件实现ATM的实时监控”。

收单机构要加强ATM巡检,每个月至少巡检一次,重点检查ATM等自助设备是否张贴有异常通知,ATM出钞口、读卡器是否有堵塞或安装有其他附加装置;是否安装有异常的刷卡进门装置;是否安装有盗取密码的摄像机;ATM工作状态、夜间灯箱、自助区照明是否正常;ATM电视监控、“110”联动报警等技防设施工作是否正常。

收单机构要实现对ATM交易集中监控和实时视频监控的功能,ATM应能感应实时触发报警装置,并通知后台工作人员或联网报警。目前未实现ATM交易集中监控、实时视频监控和机具感应功能的收单机构,要加强巡检频率,每个月对ATM至少巡检两次,必要时要24小时配备保安,加强看守。有关ATM交易集中监控、实时视频监控或机具感应功能要在2012年底前实现。鼓励收单机构针对ATM采用键盘防窥罩、安全卫士、震动出入卡、动态密码等先进技术,防止信息盗录。

收单机构对ATM监控录像的保存时间要在目前的30天基础上逐步延长,直至达到3个月以上。目前,对有疑点的录像至少要保存3个月,以利于发现案件线索。收单机构一旦发现所布ATM发生信息盗录,应按照相关行业风险管理规则及时将涉案信息提交中国银联,并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发生类似情况。

人民银行将加强对ATM的检查、管理,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收单机构有关ATM的巡检记录、检查ATM技术防控措施等,敦促收单机构加强ATM管理。

11.关于“对于确有移动POS机跨地区使用需求的商户,收单机构要对其进行严格核实确认并经总部审核同意后再予以开通,有关信息要同时向人民银行报告”。

对于确有移动POS机跨地区使用需求的增量商户,收单机构要对其进行严格核实确认并经总部审核同意后再予以开通,有关信息要由收单机构和其总部分别向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人民银行总行报告。已开通移动POS机跨地区使用的收单机构,要由其总部汇总有关信息(含收单机构名称、商户名称、移动POS机编号、开通地区、开通原因、开通时间等),于2009年10月31日前报人民银行。

12.关于“收单机构应严格遵守商户类别代码和扣率的有关规定,禁止套用、变造与真实商户类型不相符的商户编码以及多家商户共用一个商户编码和多台终端机具共用一个终端编号”。

中国银联要加强对收单机构发展特约商户和设置商户类别码行为的敦促、监督工作,建立对违反银行卡受理市场秩序特别是套用、变造商户类别码行为的投诉、举报和约束机制,并提高执行力。一旦发现有违反相关业务规则的行为,要依照有关约束规则严格处理,促进建立行业共同维护银行卡受理市场秩序的良好自律机制。要在每月的前15日内将相关变造、伪造商户类别码信息以及约束、处理情况如实向人民银行报告。中国银联要敦促、监督子公司带头遵守有关发展特约商户和设置商户类别码的

行业规则。

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发现变造、伪造商户类别码信息的情况,除立即向中国银联反映外,也要向人民银行报告、投诉。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接到当地发卡机构、收单机构有关变造、伪造商户类别码信息的报告或投诉,要立即向人民银行总行反映、报告。人民银行将建立对变造、伪造商户类别码的收单机构的约谈告诫、通报批评和限期整改制度。

因不正确设置、注册和传输商户类别码而损害市场其他参与方合法权益的,收单机构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13.关于中国银联“要敦促、协助收单机构加强对特约商户及机具的管理,研究建立全国统一的特约商户信息注册、登记、风险防控系统”。

中国银联要抓紧建立全国统一的联网通用商户信息注册、登记系统,并会同各收单机构逐步试点推广。要制定联网商户信息注册、登记的业务规则和技术标准,建立针对注册商户信息存在虚假、严重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约束机制。

各收单机构要在2010年6月底前建立完善本收单机构商户

信息管理系统,商户信息应包括商户编号、商户中文名称、商户简称、地区代码、商户地址、收单机构代码、商户状态、商户营业执照号码、商户类别码、受理终端编号、受理终端状态、受理终端类型和商户结算手续费等,完成与中国银联商户信息注册系统的接口改造,并配合中国银联做好注册试点和推广工作,确保在2011年6月前全面完成商户信息注册工作。

中国银联要加强对注册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对收单机构注册导入的商户信息应承担安全保密责任。如果收单机构认为有必要,中国银联应向其出具承诺函。中国银联应按月将收单机构联网商户信息注册与侦测、整改情况向人民银行报告。

14.关于中国银联“要会同成员机构尽快制定信用卡还款、电话POS等现行联网联合业务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的跨行支付服务的业务规则和技术标准。未经商业银行同意,不得自行开通信用卡还款、电话POS等业务的跨行交易”。

中国银联要加强对分公司开展创新支付业务的统一管理和规范,分公司开展创新支付业务应经过总公司批准,并向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告。总公司应将各分公司的创新支付业务统一向人民银行报告。

中国银联要配合人民银行加强对市场上各类创新业务的规范,及时将现行联网联合业务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的跨行支付服务发展情况向人民银行报告,并在人民银行指导下,会同成员机构尽快制定相应的业务规则和技术标准。未获得商业银行明确的书面同意,中国银联不得自行开通现行联网联合业务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的跨行支付服务。当前,要会同成员机构尽快制定信用卡还款、电话POS等业务的跨行支付的业务规则和技术标准,并向人民银行报告。

(五)其他相关事项。

1.为持卡人提供多种信用卡消费交易确认方式。发卡机构在发行信用卡时,必须为持卡人提供密码消费交易模式,供持卡人选择,不得仅设置签名交易模式。

2.严格收单结算账户管理,禁止将特约商户(含固定电话支付业务的特约商户)的个人结算账户设置为信用卡收单账户。现有已使用特约商户的个人结算账户开展信用卡收单业务的收单机构,要立即关闭信用卡受理功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做好敦促收单机构按照该政策进行整改的工作。

3.严格银行卡受理终端对外开放。收单机构不得允许在银行

卡受理终端机具上受理社会企业发行的非银联及PBOC2.0标准的预付卡。

4.加大防范信用卡套现的力度。中国银联应积极联合各成员机构,加大对信用卡套现商户的交易排查、协查处理、技术侦测和不良信息共享等工作力度,并不断完善有关预防和处理信用卡套现行为的行业规则,敦促各收单机构共同遵守。有关套现商户和其收单机构信息及对收单机构的处理情况应及时向人民银行报告。

三、严格执行142号文和本意见的各项管理规定,确保银行卡安全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一)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领导,履行好银行卡安全支付管理职责。

1.做好银行卡安全管理的综合协调工作,建立健全银行卡风险联合防控机制。会同当地银监机构、公安机关、工商部门尽快转发142号文,并牵头建立与公安机关在打击银行卡犯罪、与工商部门在规范信用卡广告市场和打击信用卡套现方面的协调工作机制,其中与公安机关的工作机制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关于成立联合整奶牛治银行卡违法犯罪办公室 的通知》(银办发[2009]123号)要求建立和完善。

2.在认真分析、科学判断本地区银行卡风险形势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对142号文和本意见的实施方案。从发卡、交易、使用和受理等各个环节入手,系统而有序免费收录地解决银行卡安全问题,切实把人民银行所肩负的维护银行卡支付安全、高效运行的职责要求转化为具体的工作部署和措施安排。有关实施方案要于9月1日前报人民银行总行。

3.狠抓落实,明确责任,主动做好督促、指导工作,建立以检查促整改、堵漏洞的工作机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重点明确、措施得当的银行卡市场专项整治方案并进行部署,督促辖区内各商业银行和银联分公司认真落实。有关银行卡市场专项整治工作要于2009年11月15日前结束,有关工作开展情况要于2009年12月15日前书面向人民银行总行报告。

4.努力提高银行卡安全管理能力。及时总结银行卡安全管理工作经验,注意把实践中的有效措施和成功经验制度化,不断增强管理效率。

(二)各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要逐条落实142号文和本意见的有关规定,全面完善安全措施,做好源头控制工作。

1.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要深刻反思长期以来一些银行过度注重规模扩张,忽视风险管理所导致的无序发展、恶性竞争和行业不自律等问题,高度重视银行卡风险管理工作,加大风险管理人力、物力投入,完善风险管理政策,提高执行力,从根本上防范银行卡案件的发生。

2.抓紧提出落实措施方案。要针对信用卡套现、伪卡欺诈、利用ATM盗取客户资金和短信诈骗等高发案件,结合142号文和本意见提出的落实账户实名制、降低信用卡发卡风险、保障银行卡信息安全、加强交易监测和使用管理、严格受理市场风险管理、规范市场竞争、加强宣传等重点工作,抓紧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方案,于2009年9月1日前报人民银行。

3.尽快开展自查自改工作。本行(公司)有关制度规定和实际做法与142号文和本意见精神一致的,要继续坚持,并不断强化;不一致的,要尽快修改、调整,严格进度要求,确保实效。2009年12月15日前,要将有关自查自改工作开展的阶段性情况书面向人民银行报告。

(三)加强检查监督,排查银行卡市场存在的漏洞和不规范行为。

人民银行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3]第5号发布)、《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7]第2号发布)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落实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实名制的通知》(银发[2008]191号)等法律规章,结合142号文和本意见有关要求,对银行卡经营机构履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账户实名制和支付清算规则等方面的情况实施检查。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防范工作预防银行卡犯罪 篇5

银行业反腐倡廉预防职务犯罪心得体会全文如下: 如今,市场经济浪潮风起涌,各种利益和诱惑不断交织,人们的思想意识更趋多元化,来自各种渠道的挑战和考验让人目不暇接,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职务犯罪的产生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和环境。而金融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的金融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更是处于核心地位。金融秩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由于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其内部人员利用职位涉嫌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呈现出逐年增多趋势,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究其原因,造成银行业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上,法制观念淡薄,价值观念扭曲、拜金主义、极端享乐主义滋生蔓延所造成的,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等。从客观方面来讲,用人单位用人不当,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内部制度不健全,管理无序,银行系统在体制、教育、管理、监督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也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随着农信社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信社的职务犯罪案件频频发生,给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造成危害,严重阻碍了农信社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是当前农信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迫切需要,也是减少职务犯罪的有效途径。

防范工作预防银行卡犯罪 篇6

专项行动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按照XX综委(2013)4号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我5月3日起开展打击防范盗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现将工作开展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盗窃违法犯罪的危害性和后果,将其纳入议事日程,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政府镇长、政法委书记及派出所长为副组长,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各村支书主任为成员的打击防范盗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将其作为正在开展的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工作的组成部分,书记负总责,政法委书记具体抓,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见成效,第二季度截止目前,我镇无盗窃案件发生。

二、具体工作措施

1、进行动员部署,开展调查摸底,召开党委会研究,有针对性制定工作方案,并召开了一次镇、村、部门干部会,进行动员部署。

2、集中打击整治,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知晓盗窃违法犯罪专项斗争密度,大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盗窃违法犯罪专项斗争的浓厚氛围。

3、利用赶场天设立专门咨询和上报点,动员群众力量,抓好群防群治工作,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不给违法犯罪分子留机会。

4、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遇重大节日开展相关安全生产等相关活动,营造“平安乡镇”良好氛围。

明确责任,强化措施,严厉打击盗窃违法犯罪活动,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各村各部门加强对重点地段治安巡逻力度,派出所加大巡查和打击力度。

XX人民政府

防范工作预防银行卡犯罪 篇7

关键词: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机制,对策

一、职务犯罪预防的概念

职务犯罪由来已久, 是困扰国家治安的重要问题。职务犯罪的预防, “是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对贪污贿赂犯罪、渎职、侵权犯罪在事前采取的有关预防措施, 不断促成抑制犯罪因素的增长, 着力根除犯罪的根源和苗头, 防止发生职务犯罪的一种标本兼治的行为” (1) 。

二、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重要意义

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重要内容, 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方面, 对于保证党完成执政使命、促进经济发展、推进法治建设、体现对国家工作人员的人文关怀具有重要意义。深刻认识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在政治、经济、法治和人文等方面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创新发展, 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惩防腐败体系的健全完善, 有助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稳定。

三、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现状

(一) 相关立法比较单一, 无法适应当下打击职务犯罪工作的要求。关于职务犯罪预防方面的法律规定, 我国目前并没有明确和系统的文件指引。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机制很难发挥实际效果。

(二) 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预防措施较为单一。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大工程, 任何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都很难独立完成。它的系统性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当前, 一些地方职务犯罪预防的工作措施针对性不够, 对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能够很好地应对。在预防教育宣传层面, 还停留在以往的材料发放、法制宣传、警示教育等内容上, 形式过于单一, 这些有待于我们逐步完善和改进。

(三) 思想上理解不够, 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有些地方对预防工作的指导方针、党中央反对腐败的决心和毅力认识不够深刻和部分脱节, 对预防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艰巨性缺乏思想准备, 甚至有的人认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机制有没有无所谓。这种想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事实上, 职务犯罪预防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 需要全社会成员广泛参与。

(四) 各方面的预防力量有待整合和加强。对在如何围绕社会发展大局前提下进一步创新预防工作机制, 我们在思想上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而且在预防工作中, 相关部门有时并不能做到全面地配合、协作, 在一定程度上, 为了预防而进行预防的被动现象仍然存在。

四、完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机制的对策

就我国当前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来看, 宏观方面的预防警示措施仍然比较单调空洞, 缺乏一定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因此, 有效地预防职务犯罪, 不能一味强调制度、监督及教育, 而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既需要宏观的战略指导, 也需要微观的具体措施, 多管齐下, 才能让职务犯罪人无处遁身。” (2)

(一) 加快制订职务犯罪预防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 使预防工作真正纳入到有法可依的法治化轨道。这部分法律法规要对职务犯罪预防的主体、客体以及相关的权利和义务、预防的方式方法、预防的职能部门、行使的职能措施以及法律责任等都要作出明确规定。在大力反对腐败的当下, 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已渐渐被社会各界所认可和支持;而且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制订有关职务犯罪预防的地方性法规。可见, 着手制订关于职务犯罪预防的法律文件的时机已然成熟。

(二) 创新模式, 重心下移, 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要落实社会管理创新, 就要求我们必须主动深入社会, 把检察机关的监督、打击、预防、管理等职能融入社会, 建立与社会直接接轨的主动性、长效性、系统性的工作机制。检察机关可以推行《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分片对口联系工作机制》, 将反贪、反渎和预防部门干警编排分组, 与辖区乡、办分块建立对应的工作联系, 再通过乡、办摸排出各片区的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 使干警与相对应的社会面建立长期互动型、共建型的工作关系, 从而将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职责与社会直接接轨, 将监督管理触角延伸到社会最前沿。完善有关制度建设, 建立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教育机制, 在对国家工作人员开展岗前培训、任职培训中合力吸收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精髓, 使预防教育制度化;建立多部门联动协调机制, 预防部门应该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和联系, 可以由检察机关、纪检监察部门及有关主管部门联合组成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考核委员会, 对各单位行贿犯罪档案的录入和查询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价, 促使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更有效率地进行。同时, 要借鉴成功地区的预防工作经验, 改善预防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 在整合现有预防力量和资源的基础上力争形成预防工作网络格局, 推进预防工作系统建设向规范化发展。

(三) 加强教育宣传, 提高思想认识, 增强公务人员的法制意识。要加大对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宣传力量的投入, 使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认识到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必要性和深远性, 转变现有观念, 化以往的消极性预防为积极主动预防;加强反腐倡廉思想教育, 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有效地提高社会各界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实现案前预防, 进而使国家、集体的利益得到及时有效地维护, 提升司法公信力。

(四) 互相配合, 加强沟通, 着力提升预防职务犯罪水平。检察机关参与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要在执法办案的基础上释放司法效率和功能。“通过平复被伤害的社会关系, 对社会管理产生间接影响, 其主要通过对政府部门行政执法的监督, 通过对社会管理者的监督的方式参与社会管理。” (3) 加强司法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的沟通和联系, 实现线索移送, 案件协查, 信息共享, 有效互动, 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的途径, 全力服务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可以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并签订预防职务犯罪联系协调制度的方式, 对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构建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衔接工作网络信息平台, 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相衔接的长效机制。各部门互相配合, 共同合作形成的措施机制要扎根落地, 并巩固发展,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常抓、细抓、长抓, 在整合现有社会资源的基础上, 建设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

对于职务预防犯罪工作, 我们应充满信心地面对, 努力完成好这项任务。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 要实现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机制间的合理衔接、有效运转, 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系统梳理和创新探索。只有经历一个长期而细致的探索和磨合过程之后, 预防工作机制才能发挥它们最大的效能, 继而推动预防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

注释

1黄海军, 袁正平.职务犯罪预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6, 26 (2) .

2刘晓云, 梁斌.新机会理论视野下的职务犯罪预防[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3, 8 (8) .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制度 篇8

为了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深入治理腐败,逐步加大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工作力度,维护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增强全院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我院结合本部门的实际,现制定出本制度。

一、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公示制度

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公示制度,每半年召开全院干部职工大会,听取各站所干部汇报半年来是否公私兼顾、公共开支、公费私用等职务消费问题,在全场范围内进行公示公开,而后接受干部职工揭发、举报,再根据揭发、举报属实的内容进行查处,视性质(情况)轻重给予警告、党纪、政纪处分或调换岗位。

二、岗位目标责任制度

岗位目标责任制度,是针对本场分管各站所的领导和特殊工作岗位的干部,对当年本岗位涉及的公费消费、接待费、交通费、通信费等消费情况,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禁止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占公款、用公款、吃公款等现象发生。若有揭发、举报本人或管属的干部有以上现象,主要领导承担相应的责任,分管领导负直接责任,本人承担全部责任,并接受上级部门的调查处分。

三、廉政建设测评制度

廉政建设测评制度,是检测和监督干部职务犯罪有效工作制度之一。每半年场党委组织全场干部职工召开一次测评会,测评每名领导干部在廉政建设方面是否清规戒律,是否做到公私分明、公包私馕,或利用职务之便乱签字、乱收费、贪图享受高消费等问题。测评分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级。被测评为不称职的领导干部,对其进行限期教育改进,若效果不明显,对其做出警告或离职、待岗的处分。

四、信息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信息资料档案管理制度,是对干部在职期间是否有贪污受贿或违纪行为记载的资料档案。对每名领导干部建立《廉政建设》档案,详细记载着本人在任职期间是否明明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的原始材料,在每次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此档案作为本人晋升、评职、定级以及评选优秀党员、优秀公务员的重要依据,对档案中记载有悖于《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其中的一项,本镇将不再推荐、提拔使用。

五、专项预防制度

专项预防制度,是由场党委书记负总责、纪委书记监督抓专项预防工作的制度。场党委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对全场领导干部进行预防职务犯罪的专题学习教育,每年不少于四次对领导干部职务犯罪工作的审查、排查、清查,若发现不良倾向和案件苗头隐患,镇党委将尽早着手对其进行自查、自纠,同时,启动预防职务犯罪的教育和帮教转化方案,直到把一切可能发生的犯罪案件、苗头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案件线索移送制度

案件线索移送制度,是在某名干部被确定有职务犯罪嫌疑的前提下,及时向县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纪检部门和相关领导汇报情况,并将调查报告移送上级部门。对隐情不报、延误案件移送或不报、漏报、错报的领导干部,除县委、县政府给予的处(罚)分外,场党委、管委会视情况(性质)而定,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党内行政处分。

七、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

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每半年场领导在干部会上进行述职述廉,汇报半年来在清正廉洁、领导干部职务消费等项工作中做出的成绩和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八、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计划 篇9

为全面落实我区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要求,推动我集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深入扎实开展,增强集团干部廉政意识,根据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江苏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和常州市委关于《常州市惩防体系实施意见》,结合集团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江苏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为依据,进一步加强集团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活动,发挥预防工作遏制职务犯罪,实现以防为主,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系统预防的目标,将集团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推向深入。

二、工作目标

2011年,集团在预防职务犯罪上,将进一步完善和健全预防工作机制,使预防业务更加规范,宣传教育广泛深入,理论调研卓有成效,配合协作形式多样,创新发展有新体现,预防能力有新提高,最大限度地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为集团各项工作全面、快速、高效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三、工作措施

(一)高度重视,健全组织。

一是成立龙城旅游控股集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集团党委书记许晓音同志担任,副组长由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及纪委、审计部门领导担任,集团各子公司领导及集团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内容,统一部署,齐抓共管,整体推进,认真落实相关工作措施,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是建立述职述廉制度。抓好年底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活动,将述职述廉工作常态化、长效化,通过领导干部的述职述廉,一来是对全年工作的全面总结,二来可以提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更好地投入到集团的各项工作中去。

(二)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一是围绕集团全年重点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好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加强学习,让所有的党员干部深入了解和领会惩治、预防腐败工作的要求,切合实际,抓住重点,推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二是抓好各部门学习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内容的教育工作,把预防职务犯罪纳入干部、员工培训教育计划。定期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和中央省市区有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会议精神,举办二次以“廉洁自律”为主题的培训,提高领导干部和员工的法制意识和自律意识,有效预防、减少和遏制职务犯罪。

(三)完善机制,务求实效

一是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从工程的招投标开始至工程施工结束要全程介入专项预防,特别是对施工建设中的重点部门、重点岗位人员的廉洁自律情况、奖惩情况、个人收入情况建立预防跟踪制度,确保预防效果。

二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将预防工作的责任目标层层分解,量化到人,签订责任状,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约束和监督机制,明确各级领导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的职责和领导责任。

三是加强内部审计监督。进一步强化审计职能,配足审计人员,对集团主要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的审计监督力度;在程序上强化对审计建议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确保审计成果落到实处;坚持造价管理,规范和强化预算审计,严格招标和审标程序,注重跟踪审计,控制变更签证,并积极构建集团造价信息共享平台;结合企业实际,积极构建公司内审体系,为企业健康、和谐、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四是建立定期和重要结点督检和考察制度。按季对关键部门、重点项目、责任人进行交流督检,同时对提拔干部实施使用前廉政考察,确保预防工作落到实处。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活动,结合建党九十周年在七一前夕开展“为党旗争辉”廉洁主题月活动,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形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掀起预防宣传新高潮。

二是警示教育,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邀请法律专家和收集相关案例,对干部员工进行法制讲座、以案释法,揭露职务犯罪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提高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工作要求

(一)明确目标,责任到人。

将预防工作的责任目标层层分解,量化到人,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约束和监督机制,明确各级领导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的职责和领导责任。

(二)及时排查,防患未然。

对集团存在的一些职务犯罪隐患和问题,及时进行分析研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把隐患和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发现有职务犯罪线索,要立即向上级组织报告,并积极配合纪检部门开展预防立项调查工作活动、以及做好案件查办工作。

防范工作预防银行卡犯罪 篇10

2000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成立职务犯罪预防厅, 预防机构开始独立于反贪部门, 探索独立发展的新方向。之后, 全国各省市检察机关纷纷成立专门的预防部门, 积极探索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新方法、新举措, 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经验做法, 如侦防一体化工作机制、预警预测机制、社会化预防工作机制、个案预防工作机制、行业或系统预防工作机制等等。从实践来看, 虽然这些机制的提出或建立及运行对推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 还不甚理想, 依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各地预防工作做法不统一, 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工作方法、程序不系统、不规范;预防工作比较务虚, 常常浮于表面难以落到实处;协调配合机制不健全, 难以形成预防合力等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预防工作的良好运行, 影响了预防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 预防立法不规范影响长效机制的建立

目前, 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仍面临着立法不规范、法律依据不足的尴尬境遇。例如对检察机关预防任务的规定, 仅规定了其具有开展预防调查、案例分析、警示教育、提出检察建议等工作内容和职责, 既没有就开展这些工作的途径和程序予以细化, 也没有对未履行职责行为的处罚措施予以规定, 影响了预防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此例可以看出, 虽然指导预防工作的依据性文件众多, 但由于缺乏专门的职务犯罪预防立法, 没有形成位阶明晰的法律体系, 依据的统一性、条理性不强, 约束性和有效性不足, 导致预防工作内容和工作制度不固定、不稳定、不持续, 仍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长效机制难以建立。

(二) 检察系统内部缺乏协作, 一体化预防工作模式尚未建立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工作, 需要各级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多个内设部门的协同配合。但实践中, 协同效果并不理想。

二、完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机制的建议

为适应反腐倡廉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 检察机关要切实立足检察职能, 对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进行科学定位, 创新工作理念, 建立健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机制, 理顺各类关系, 形成预防职务犯罪的长效机制, 全面提升预防工作水平, 以促进惩防体系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

(一) 进一步完善和构建“预防一体化”工作模式

为科学有效地整合优势资源, 搭建合作平台, 提高工作效率, 增强预防效果, 建议进一步完善和构建“统一指挥, 纵横联动, 上下一体, 成果共享”的“预防一体化”工作模式, 即检察机关专门预防与社会预防之间、检察机关上下级、平级预防部门之间以及同一检察机关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发挥各自优势, 进行资源整合, 共同开展职务犯罪预防的工作机制。其核心要义就是整合预防条线人才资源、拓展外部工作资源, 上下一体、内外协同, 形成合力, 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 集中力量干实事、出精品。

(二) 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机制

从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形势出发, 借鉴全国各省市的有益经验, 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完善区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机制:一是各级检察机关要推动成立区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 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参与、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预防职务犯罪社会化工作格局;检察院主动承担起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 充分发挥协调、组织和具体办事机构的作用, 深入研究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大问题, 提请党委、政府作为决策参考;二是健全机制, 形成规范化的职务犯罪预防网络体系。要对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的机构设置、成员组成、工作形式、工作职责、考核方式、经费来源作出明确统一的规定, 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组织机构保证;三是依托机制, 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工作。要在党委的领导下, 通过信息共享、联席会议、预防调查、廉政教育等工作制度, 深化职务犯罪工作的开展;四是在建立机构、完善机制的基础上, 完善立法, 适时推动人大制定关于预防工作的地方性法规, 增强预防工作的权威性, 为预防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法治环境。

(三) 深入推进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建设, 完善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协作机制

通过联席会议工作平台, 主动围绕区域中心工作,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提高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水平。一是重点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和区域重点工作, 在联席会议工作框架下, 进一步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协作, 丰富并改进预防工作方法, 注重对典型工作经验的提炼与总结, 形成“示范效应”,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律服务和保障;二是围绕职务犯罪预防重点工作任务, 结合相关系统、领域的预防需求, 与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协作机制, 在信息交流、定期情况通报、调查研究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地合作;三是完善预测预警网络化制度。借助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资源优势, 整合预测预警信息员队伍, 通过信息报送和联系走访, 收集各相关领域与职务犯罪有关的信息, 组织信息员定期整理分析并及时反馈, 实现预测预警网络化工作格局。

(四) 进一步深化检察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机制

1.健全检察机关内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领导小组。为进一步整合全院职务犯罪预防力量, 提升预防工作能力, 建议各级检察机关成立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领导小组。一是将相关业务部门纳入全院预防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各自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和职责, 密切与职务犯罪预防部门之间的工作沟通和联系;二是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全面负责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 并负责定期工作报告制度的落实;三是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预防处对各部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进行量化考核, 形成配套的奖惩机制。

2.深化检察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一是转变观念, 统一思想, 充分认识到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重要性, 按照“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 把预防职务犯罪与查办职务犯罪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二是进一步整合检察机关内部资源, 建立案例数据库, 形成反贪、反渎、预防、监所、公诉、侦监等部门协调配合, 案例资源共享、研究优势互补的预防工作机制, 以确保预防部门能够及时掌握职务犯罪案件信息, 深入研究案件特点和发案趋势, 提高预防工作的实效性;三是深化侦防一体化工作机制。落实高检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意见》的文件要求, 明确反贪、反渎等自侦部门注重查办案件, 预防部门注重从源头上治理的职能分工, 建立信息通报制度、预防介入制度, 切实解决好信息共享、同步预防等关键点, 有效解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与侦查工作相脱节、办案信息不畅通、预防对策缺乏针对性等实际问题, 形成侦查与预防分工协作、紧密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模式, 进一步增强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整体效能和综合效果;四是强化检察机关各级预防部门间的协同配合, 设置统一、科学的预防考核指标, 明确开展预防调查、案例分析、检察宣传、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等各项预防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程序, 使预防职能、职责固定化、常态化, 在固定内容的基础上, 建立和完善预防工作基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整合各级院预防工作力量, 形成预防合力。

摘要:本文从立法层面、内外机制运行的实际操作层面系统分析了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机制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总结出北京市检察机关预防工作机制的现状及在运行中取得的成效,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统一指挥, 纵横联动, 上下一体, 成果共享”一体化工作模式的设想及在此模式框架下对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机制的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检察机关,犯罪预防,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1]高保京等.检察机关参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初探[J].检察风云·预防职务犯罪, 2014 (03) .

[2]戴杰等.如何把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服务保障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J].检察风云·预防职务犯罪, 2014 (03) .

防范工作预防银行卡犯罪 篇11

为有效遏制通讯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切实减少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经镇党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在全镇范围内集中开展防范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宣传活动。为确保宣传活动取得实效,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专群结合,按照以防为主、部门联动、齐抓共管、重在治本的工作原则,开展多层次、多样式、多角度的防范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宣传活动,全面动员,深入基层,把防范通讯网络诈骗犯罪防范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有效减少通讯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最大限度的减少人民群众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二、工作目标

扩大人民群众对打击治理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知晓度,揭露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和有关企业遵纪守法,增强识骗、防骗能力,提高人民群众和有关企业防范通讯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预防和减少通讯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

三、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5月14日至5月18日)。镇党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防范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宣传活动工作方案,制定并下发文件,召开动员大会,将相关精神传达到村级和镇属各单位,同时,提高镇、村两级干部对防范通讯网络诈骗宣传工作的认识,让他们掌握宣传方法与技巧,明确宣传工作目标与任务。

第二阶段:深入宣传阶段(5月17日至5月31日)。总体要求:镇、村干部将防范通讯网络诈骗宣传资料发放到每村每户,派出所民(辅)警深入企业等部门开展宣传,做到人人知晓。主要宣传途径如下:

一是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通告、悬挂横幅等形式,民警、辅警以及镇、村干部深入到村庄、学校、医院、企业等人员密集区,与辖区群众面对面讲解反诈知识,详细介绍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法、作案方式、通讯网络诈骗的种类和危害,介绍防骗、识骗技巧和被骗后的紧急补救措施。

同时呼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反诈行动,将反诈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

二是利用流动音响循环播放音频的方式加深群众印象。

主要由村干部录取简明扼要、朗朗上口的防范通讯网络诈骗常识语音,在群众中广泛播放,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坚决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

三是“线上”扩大宣传面。

全镇一大群,各村一小群。通过镇、村各群、各村小组群等微信群发布各类防范通讯网络诈骗知识,转发各种揭秘新型犯罪手法、警方支招等内容,扩大群众知晓面,切实做到宣传工作全覆盖。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6月1日至6月10日)。组织相关部门对防范通讯网络诈骗宣传的落实情况及效果进行督察,按各村委会区城进行划分,对于宣传活动开展落后,通讯网络诈骗案件仍然高发的后三名落实宣传不力的村委会和单位进行全镇通报批评,并将督察情况纳入单位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评。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实施。

防范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宣传工作是有效减少案件发生、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各村和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研究细化活动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落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各村党支部和单位要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做到宣传全覆盖,切实做好防范通讯网络诈骗教育和预防工作。

(三)构建常态,形成长效机制。

上一篇:职高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下一篇:月下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