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床与跌倒防范措施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坠床与跌倒防范措施(共11篇)

坠床与跌倒防范措施 篇1

1、护士需评估病人容易跌倒的高危因素(年龄大于65岁,无人照顾的年老体弱患者,曾有跌倒病史、意识障碍、视力模糊、虚弱头晕、肢体功能障碍等),对此类病人需加强巡视。

2、对有跌倒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年老体弱、偏瘫患者加用床栏,必要时实施约束带保护性约束或留家人陪护,以保证患者安全,并列入交班内容。

2、指导床上使用便器和患者渐进下床活动方法。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3、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务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4、注意保持病区地面干燥,在卫生间等易滑的地方标示“小心地滑”警示牌。、固定好床、轮椅、便椅的轮子和护栏。

5、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指导患者着合适的鞋及衣裤,同时强调活动时必须有人陪伴。

6、指导患者正确给药,告知用药后的反应。

7、提供足够的灯光,保持病房地面清洁干燥,清除病房及床旁走道障碍物。

8、对体检、手术和接受各种检查与治疗患者,特别是儿童、老年、孕妇、行动不便和残疾患者,用语言提醒、搀扶、请人帮助或警示标识等办法防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9、值班护士要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10、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配合医生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11、合理配置护理人员,保障对患者的护理服务。

坠床或跌倒风险评估

科室: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诊断: 坠床或跌倒评估项目

风险因素

分数 意思模糊、躁动、无定向力

2分近期有意思丧失、癫痫史

2分近3日内有3次及3次以上坠床/跌倒史

2分 站立不稳、体能虚弱、偏瘫、四肢无力、运动失调

2分 体位性低血压、眩晕、耳鸣、Hb<100g/L

2分 使用镇静药、降压药、降糖药、散瞳剂、视物障碍,年龄≥65岁

1分 吸毒与酗酒

1分 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病、精神病

2分

总分≥3分

有高风险

需采取防范措施

患者发生坠床、跌倒意外的应急预案

患者发生坠床、跌倒意外立即报告医生做当班护士立即 作出相应检查 全面的检查 立即报告护士长 病情重者 晚上报总值班 立即通知家属,作出相应的测量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状态、有无骨折、处理皮肤组织损伤等 做好善后处理 及交代注意事项 协助医生处理病人护士长接报告24小时内向护理部报告 准确记录事件经过,做好交接一周内组织讨论处理意见、整改措施递交书面报告交护理部.患者坠床与跌倒报告程序

患者发生坠床/跌倒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

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 取急救措施→上报护士长→上报护理部

患者坠床与跌倒处理程序

坠床与跌倒防范措施 篇2

1 一般资料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我院1124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56人,女性369人,年龄46至95岁,平均年龄为69.4岁。

1.2 护理方法

患者进入医院治疗后,相关责任护理人员需要对其实施住院评估操作或住院宣教工作,同时对每位病患采取坠床/跌倒等评估事项,其中内容包含有坠床跌倒史、神经精神状态、感觉功能、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等情况进行评估(年龄≥65岁,1分;入院前1年内跌倒过1次者1分;仅床上活动1分;昏睡或昏迷1分;视力小于0.3者1分;有低血压、眩晕症、帕金森综合症、癫痫、贫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关节炎任意一种疾病1分;服用麻醉药物、康组胺类药物、导泻剂、利尿剂、降压药、降糖药、抗惊厥药物、抗抑郁药物、镇静催眠药任意一种药物1分)。

1.2.1 做好患者者和家属相关预防坠床、跌倒的知识指导

(1)穿合适的衣裤,走动时穿合脚、防滑的平底鞋,忌穿拖鞋。(2)动作宜缓慢,如上下床、低头弯腰、改变体位,避免猛回头和急转身的动作。(3)上下床和如厕时要有人陪伴。(4)安置床档,必要时使用约束带。(5)将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需要时请按呼叫器。(6)床上使用大小便器。

1.2.2 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和设施

(1)走廊内设有扶手,并设置包括防止跌倒在内的各种健康宣教知识栏。(2)病房保持足够的照明,光线充足。(3)物品规范放置,保持通道畅通。(4)保持地面的清洁和干燥。(5)选择合适的床和椅子。

1.2.3 严格护理人员要求

(1)严格遵守医院和科室制定的坠床、跌倒时间防范制度。(2)规范对高危坠床、跌倒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杜绝清晨、傍晚、夜间等高危时段跌倒坠床的发生。

1.2.4 制定“坠床、跌倒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坠床、跌倒事件,除立即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外,并逐级上报。

1.3 数据处理

计算资料由X2检验所得,当数据显示差异明显,则具有p<0.05方面的差异。

2 结果

患者住院前期跌倒人数显示14例,出现的概率为2.6%,在实施坠床/跌倒的护理干预操作后,患者跌倒人数的数据明显减少为8例,出现的概率为1.4%;两组数据对比显示,开展护理干预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跌倒、坠床的概率,前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1)通过对“坠床,跌倒”一系列防范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患者,家属自身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使护理人员提高了对该事件严重性的认识和防范能力。2)在“坠床,跌倒”的防范过程中,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参与,协助护理人员减少和避免了一些危害患者健康的行为和因素,避免了医疗风险。3)患者家属对防范“坠床,跌倒”相关知识的宣传过程中,液认识到坠床,跌倒的危害,对家属的照顾能力也是一种培训和提高。4)进一步健全了坠床,跌倒事件的防范制度,规范了处理流程,加强了对该事件的过程控制;并对坠床,跌倒采取上报制度,使对坠床,跌倒的管理形成了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5)在“防坠床,跌倒事件”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通过“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工作模式,也使护理人员处理某些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在临床工作中,触类旁通,更利于临床工作中其他问题的解决。

总之,患者的安全是医院工作永恒的主题,患者的安全是我们工作的目标。病人发生坠床,跌倒的因素很多,但通过护理干预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护理人员通过全面的护理评估,使临床工作更程序化和规范化,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叶柳莺来婷张爱凤“住院病人预防跌倒/坠床告知书”在脑卒中病房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9年5月第24卷第9期800-801.

[2]白利颖.王贵芝.李湘萍老年患者对跌倒危险因素认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9,11(44):12-56.

坠床与跌倒防范措施 篇3

【摘要】老年人因身体各器官功能及应急反应免疫能力日趋下降和退化,其住院的安全问题更需要得到重点关注,做好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防护,已成为医院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通过对我院21例患者跌倒与坠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分析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以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及健康宣教。

【关键词】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坠床;防范;健康宣教

1 临床资料

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入住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1213例,其中男781例,女432例,年龄65~89岁,平均住院10~14d。住院期间跌倒坠床的21例。发生地点:病房跌倒坠床8例,独自入厕11例,坐在椅子上不慎跌倒1例,走廊跌倒1例。发生时间:夜间16例,白天5例。跌倒坠床结果:无任何损伤8例,轻度损伤10例,中度损伤2例,重度损伤1例。

2 跌倒坠床的相关原因

2.1 环境原因

环境因素是老年人跌到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51%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坠床与环境因素有关[1]。患者入院后,住院环境不熟悉,通道有障碍物,光线不足,卫生间、开水间地面潮湿.湿式拖扫未设置醒目标置,走廊、卫生间无扶手,病床过高、床旁椅过低、床脚刹车未及时固定,呼叫器位置不易触及,各种康复器材放置不当,夜间入睡后未及时拉起护栏,外出检查未做好约束保护,病员服及鞋子不合适等都易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

2.2 生理因素

80岁的老年人与年轻人相比,大脑细胞减少25%,小脑细胞减少20%[2],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生理机能也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①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下降,使老年人反应迟钝,灵活性降低;②心血管疾病的突发性难以预料;③视力、视觉分辨能力下降,对周围环境判断能力差[3]。

2.3 疾病因素

老年心血管疾病发生导致跌倒坠床最多。如高血压、心律失常、病窦综合征、心肌梗死、房室传导阻滞发作时可使脑部供血不足,导致到脑缺血、缺氧而发生头晕、黑朦、晕厥而导致跌倒坠床的发生。

2.4 药物因素

患者长期服用降压、扩管血管、利尿、抗心律失常等药物,可影响患者的血压及心肌供血不足和脑缺氧等,而出现血压一过性降低、短暂的眩晕、视物不清、黑朦等从而使患者跌倒坠床。

2.5 心理因素

跌倒时的情绪和自信心是影响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老年患者由于社会角色、经济来源、家庭人员结构发生变化,加上病后心理、情绪的变化,心理特点变为孤独、悲观、忧虑、急躁易怒,思想上不愿给护士或家人添麻烦,医生及护士告知的风险不放在心上;有时又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尤其在康复后期,患者神志清楚,无肢体活动障碍,甚至恢复了部分自理能力,患者、家人、护士均容易麻痹,容易发生意外。

2.6 护理人员因素

目前我院临床护士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又普遍年轻,临床工作经验不足,在工作中对心内科老年患者生理、病理变化、特殊心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少,不能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而采取防范措施。

3 防范措施

3.1 做好入院评估

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我院判断病人易发生跌倒坠床的标准:①近一年不明原因的跌倒史,②意识障碍,③视力障碍,④肢体偏瘫、活动障碍,⑤年龄≥65岁,⑥体能虚弱,⑦头晕、眩晕、体位性的血压、高血压,⑧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满足上述2-3项的患者即为高危患者,需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3.2 改善住院环境

保持病室整洁,照明充足,物品摆放有序,床旁呼叫器放于患者枕旁,及时固定床脚刹车及床栏,对活动不便的患者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保持地面干燥,通道无障碍物,对开水间、卫生间等易滑地设置醒目标志,厕所使用防滑地砖或防滑垫、设有呼叫铃、应有坐式便器、设有扶手。为患者选用高度合适的床,床有床档,使用气垫床时充气不能太足。椅子要有靠背和扶手。

3.3 设置警示标志

应引导新入患者尽快熟悉病区环境,反复交待易发生跌倒坠床的场所外,还应在床头、床尾上做好防跌倒、坠床警示标识,使所有医务人员对高危人群心中有数、并能时时提醒患者注意自身安全,对听力差的患者进行书面交待。

3.4 做好预见性護理

护士对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患者必须用床档或约束带保护,床尾挂标识,并做好交接班。对老年行走不便、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病窦综合征、心脏发作时患者,值班护士协助洗脸、梳头、穿衣、入厕。加强巡视,发现有跌到坠床的危险及时进行处理,消除隐患。

3.5 加强护理的责任感

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对护理人员进行老年患者安全护理及专科护理的培训,包括老年人的生理、病理、心理变化,用药的护理,饮食护理等,掌握跌倒坠床的应急预案,使意外伤害降到最低。

4 健康宣教

4.1 做好安全宣教

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者史、晕厥、黑朦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者、视觉障碍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应有护士或家属陪伴,如需沐浴必须在家属陪伴下进行。

4.2 告知合理用药

告知正确服药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治疗会增加患者摔倒的危险性,如降压药、利尿剂、血管扩张药、抗心律失常药常可引起头痛、头晕、眩晕、血压下降,起身、下床、入厕、活动时要有人陪伴。应用强心药可致头晕、视觉障碍、精神症状,服药后需卧床1h,起床及改变体位时动作宜慢。

4.3 告知日常活动

对高血压、心律失常、眩晕患者症状较重者,日常活动要小心,轻缓从容,卧位起身时、蹲位站立时,动作不宜过快、过猛;不易做大的旋转,或猛转身扭头,或屏气等动作,以免发生意外。

4.4 保持心情舒畅

学会自我调整心态,培养豁达、开朗、宽容的性格,遇事冷静,不急于求成,不勉强自己,凡事量力而行。

4.5 加强体育锻炼

为了使疾病不再迅速发展,丧失工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应当结合机体的一般状况和心脏功能情况,量力进行一些适当锻炼 :如散步、太极拳、气功、按摩、游泳等[3]。

5讨 论

安全性是护理服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质量特性,因为对于一个复杂的患者来说安全即时确保患者的健康或恢复健康,否则损害的不仅是健康甚至危及生命[2]。跌倒、坠床是老年人群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4],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预防是控制跌倒损伤的重要手段评价医院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5]。跌倒坠床的护理重在预防,应正确评估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创造适合住院老年患者的生活环境,同时对老年患者进行防护措施的宣教,同时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和消除跌倒坠床的危险,确保住院期间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国珍,徐岩,王玉玲.ISO9000标准护理质量管理实施手册[M].

[2]第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心血管病组.关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名及诊断标准的建议【S】.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76.

[3]王士雯,钱方毅.老年心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4]林茵.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3, 1(23):36~37.

跌倒坠床护理防范措施 篇4

1.当患者入院后应及时对患者做出评估,评估有无医

学上相关因素。如有医学上相关的危险因素时,应进行有关预防跌倒的评估。

2.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1)一览表与床头挂“预防跌倒”与“预防坠床”的警示标识。2)病历上有记录,提示患者有跌倒的危险性。3)每班评估患者的认知、感觉及活动能力。

4)向患者交代如需要协助,可使用呼叫仪求助;确保患者可以随手触到呼叫器。

5)病床高度要适中,床、椅的轮子要固定,床两边要加床栏。6)r、增添必要的设备:使用坐式马桶,在楼梯、浴室等处装置扶手,并将扶手调整至适当的高度。

7)将环境中的危险源移除,室内家具的摆设定位放置,尽量设置无障碍空间,需要用的物品尽量放置在手能拿及的位置。

8)指导患者选择适当的鞋子:购买合脚的鞋子或拖鞋,鞋底要粗糙、防滑,且鞋内不要垫太厚的鞋垫,以免影响脚底感觉。

9)给予跌倒高危患者安全的辅助器材,如拐杖、助步器及轮椅等,并将其放置于靠床边。

10)楼梯的收边处须有止滑条处理,浴室、洗手间地面应保持干燥,地板应有止滑设备,如防滑砖、具吸水及底面有防滑功能的垫子。11)指导老年人如何在跌倒后爬起,老年人跌倒勿用手撑,避免手腕骨折,一旦查觉疼痛,就应该找医师做详细检查。

12)协助生活护理及移动协助。

坠床与跌倒防范措施 篇5

(一)患者在上或下检查床时,摄片技师首先要锁定检查床,并站在患者旁,一旦发现检查床移动或患者有跌倒迹象时,要及时稳住检查床或扶住患者。

(二)在检查床上摄片时,首先要锁定检查床,尽量让患者躺在检查床中间位置,叮嘱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以防患者坠床。

(三)对应有意识不清楚并躁动不安的患者摄片时,应有两位以上家属陪同保护,以防止坠床事件发生。

(四)一旦患者发生坠床或跌倒时,摄片技师要立即采取应急补救措施,并通知在班医生及患者所在科室的医生,迅速查看患者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随后将患者转入所在科室病房。

(五)坠床或跌倒发生后,要及时认真记录患者坠床或跌倒的过程及整个应急处理过程,要妥善保管好相关记录,不得擅自涂改、销毁,以备鉴定所需。

(六)发生坠床或跌倒后,根据其性质与情节逐级上报,并分别组织科室人员进行讨论,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确定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七)为了实现最大限度地收集、分析、交流、共享安全信息,需要建立“安全文化”的新理念,创造条件逐步建立以处罚为手段的“不良事件”自愿报告机制,促进管理系统的持续改进。

处理程序(应急预案):

做好安全防范——发生坠床或跌倒时——摄片技师立即现场应急处理——通知在班医生及通知患者所在科室的主管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损伤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将患者转入所在科室病房——准确记录并妥善保管。

上报程序:

预防跌倒、坠床护理措施 篇6

1.保持病房和周围环境安全,无杂物,地面干燥避免湿滑。

2.(告知)下床活动的动作宜缓慢,先在床边坐5-10分钟,无头晕等不适时再下床活动,以防体位至低血压的发生。3.行动不便偏瘫者需在亲人看护下下床活动。

4.避免穿着过于宽大的衣褥,协助患者穿着合适的衣物。

5.(告知)床栏拉起时,如需下床请先告知医护人员将床栏放下,切勿翻越床栏。6.(告知)当有需要而亲属不在旁时请呼叫护理人员协助。

7.患者烦躁不安意识不清时,应与保护性的约束并安全使用床栏,反应迟钝者应加强探视,晚夜间加强看护,安全使用床栏。8.病房内保持光线充足,晚夜间应避免走道灯过暗。

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

预防褥疮在于消除其发生的原因,要求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治、勤更换,交接时要严格细致的交接局部皮肤情况及护理措施。

一、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1.鼓励和协助卧床病人经常更换卧位。翻身间隔时间应根据病情及局部受压情况而定,一般二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一小时翻身一次,建立床头翻身卡,协助病人翻身时应将病人身体抬起,再挪动位置避免拖拉推动的动作以防擦伤皮肤。

2.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可在身体空隙放置软枕海绵垫,需要时可垫气圈、海绵垫褥、气垫褥等。

3.对使用石膏夹板牵引的病人、衬垫应平整、松软适度、观察局部皮肤和肢端皮肤颜色改变的情况,听取病人反应适当调节。

二、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大小便失禁出汗及分泌物多的病人应及时擦洗干净,床铺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被褥污染需及时更换。2.不可使用破碎的便盆以免擦伤皮肤。

三、增进局部血液循环

对易发生褥疮的病人,需要检查,用温水擦洗,擦背或用温热毛巾行局部按摩。

四、增进病人营养

跌倒与坠床制度 篇7

(一)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并有家属陪伴。

(二)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重动作轻柔,常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三)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四)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忽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五)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呼叫器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六)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刻到患者身边,通知医师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定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七)配合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八)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师汇报。

(九)及时、正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制度

(一)评估环节

在患者入院时、转入时、病情发生变化、特殊用药/治疗等环节由护士完成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具体见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二)评估频次

1、病情稳定者入院/转入时评估一次即可。

2、病情发生变化或接受特殊用药/治疗需每周评估一次。

3、首次评估患者跌倒风险总分≥4分,需每周评估二次,待病情稳定,总分<4分,不再评估。

(三)对护理人员教育和培训

跌倒/坠床的评估、预防及处理流程、患者教育等。

(四)对患者和家属的教育

尤其是评分≥4分者为高危坠床/跌倒患者,包括跌倒危险因素、安全问题和活动注意事项方面的教育。告知家属,并签名,留陪人,做好相关宣教,在床尾挂上高危跌倒警示。

(五)跌倒高危患者列入交接班范围。

(六)安全预防措施

1、指导患者走动时穿防滑鞋。

2、教育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

3、指导患者需要时及时请求帮助,如上厕所,起床。

4、让患者熟悉床单位和病房的设置,将床周围的用品整理好,保持走道畅通无障碍。

5、患者能随手可及呼叫铃及必需物品。

6、保持环境安全,走廊、浴室和洗手间有防滑标记;有足够的照明。

7、病床、轮椅、拐杖等的安全使用,如:病床的高度要适中,床、椅轮子应固定。

8、床档的安全使用:对于意识不清、麻醉后未清醒、年老及小儿患者等,应拉起两侧床栏且固定好。

9、烦躁患者适当使用约束工具。

患者跌倒、坠床意外事件报告制度

(一)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事件后,护士应立即赴现场及时了解发生跌倒或坠床的经过,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医生。

(二)医生赶到现场后,护士应向医生详细描述事件的经过,并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及伤情的判断。

(三)医生到场后应立即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神志、意识等生命体征,并根据患者的伤情实施必要的体格检查,以便对其伤情做出初步的判断。

(四)如病情许可,护士和医师可将病人移至病床/推车,并进行后续治疗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和检验。

(五)执业医师应当依据患者的情况,结合检验、检查结果,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患者的伤情如实、科学、合理地作出轻、中、重程度的判定;必要时请相关的科室医生会诊,共同判断患者的伤情。

(六)当班护士立即通知患者家属,告知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的经过、目前的伤情、治疗措施、预后等,并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七)立即报告:

口头报告时间节点:发生或发现者立即(1小时内)报告护士长或当班主管护士、相关医生;护士长或当班主管护士接报后立即(1小时内)报告科主任;护士长接报后立即(1小时内)将该事件报告护理部及相关职能部门汇报。

书面报告时间节点:发现者8小时内完成并交予护士长;护士长在24-48小时内交予护理部。

(八)认真记录患者坠床或跌倒的经过,伤情与抢救记录。

(九)如患方不能认同院方的伤情判定结果,可通过司法鉴定等相关法律程序依法主张其合法权利。

患者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

1、按护理部标准,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根据《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燥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床栏挂标识,并做好交班。

3、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一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由家属或护士陪伴,如需沐浴必须在家属陪伴下进行。

4、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在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外出检查时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

5、夜间应开启地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工勤人员拖地后应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牌。

6、中夜班加强巡视,必要时为病人准备床栏并拉起。

7、对服用特殊药物者(如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加强观察。

8、一旦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事件,应及时通知医师,并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

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处置预案

一、值班医务人员发现患者不慎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时应立即通知科室负责人,如患者病情允许,同时将其移至抢救室,联系家属;

二、对患者受伤情况,当班护士和医生应做初步判断,测量BP、P、HR、意识及判断有无皮肤擦伤、骨折等;

⑴、受伤程度较轻者,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安慰患者,并测量血压、脉搏,根据病情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⑵、对于皮肤出现瘀斑者进行局部冷敷;皮肤擦伤渗血者用碘伏清洗伤口后,以无菌敷料包扎;出血较多或有伤口者先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再由医生酌情进行伤口清创缝合。创面较大,伤口较深者遵医嘱注射破伤风针。

⑶、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受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患者方法,将患者抬至病床;请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必要时遵医嘱行X光片检查及其它治疗。

⑷、对于头部受伤,出现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应立即将患者轻抬至病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瞳孔、神志、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通知医生,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三、加强巡视,及时观察采取措施后的效果,直到病情稳定。

四、准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认真交班。

五、向患者了解当时坠床、跌倒的情景,帮助其分析坠床、跌倒的原因,做好安全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尽可能避免再次坠床、跌倒。

六、科室负责人到场后,应问清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对此作出相应的应急处理,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七、记录事件经过及患者情况并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

八、科室负责人及时组织讨论,查找原因,总结经验,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减少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压疮评估制度

(一)压疮风险评估内容

1、好发部位

压疮多发生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并与卧位有密切的关系。

仰卧位时: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部、骶尾部及足跟处,尤其好发于骶尾部。

侧卧位时:好发于耳廓、肩峰、肋骨、髋骨、股骨粗隆、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处。

俯卧位时:好发于面颊、耳廓、肩峰、女性乳房、肋缘突出部、男性生殖器、髂前上棘、膝部和足趾等处。

坐位时:好发于坐骨结节、肩胛骨、足跟等处。

2、高危人群

易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包括:①老年人或肥胖者;②瘦弱、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患者;③意识不清和服用镇静剂患者;④瘫痪或水肿或发热或疼痛患者;⑤大小便失禁患者;⑥因医疗护理措施(如制动、行石膏固定、手术、牵引等)而活动受限者。

3、危险因素

易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包括:①活动受限;②体温升高;③意识状态改变或感觉障碍;④应用矫形器械;⑤营养不良或水代谢紊乱;⑥药物影响;⑦皮肤受潮湿刺激;⑧全身缺氧

(二)压疮分期

1、可疑深部组织损伤:由于压力或剪力造成皮下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皮肤颜色的改变(如变紫、变红),但皮肤完整

2、Ⅰ期:皮肤完整、发红,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楚,压之不退色,常局限于骨凸处。

3、II 期:部分表皮缺损,皮肤表浅溃疡,基底红,无结痂,也可为完整或破溃的血泡。

4、Ⅲ期:全层皮肤缺失,但肌肉、肌腱和骨骼尚未暴露,可有结痂、皮下隧道。

5、IV期:全层皮肤缺失伴有肌肉、肌腱和骨骼的暴露,常有结痂和皮下隧道。

6、不能分期:全层皮肤缺失但溃疡基底部覆有腐痂和(或)痂皮。

(三)压疮伤口评估内容

1、伤口大小:(长×宽)可用直尺测量伤口,头到脚方向为长,左到右为宽。

2、深度:将无菌止血钳直接放到伤口最深处,测量止血钳与皮肤表面平起点到止血钳头的距离。

3、潜行深度:测量时将无菌止血钳沿边缘直接放入深至止血钳能到的最深处,测量止血钳与皮肤表面平起点到止血钳头的距离。

4、组织形态:黑色结痂、黄色腐肉、红色肉芽组织、表皮增生、伤口组织周围硬度。

5、渗出液:粉红血性、黄色澄清、黄脓、绿黄脓或褐色,气味有:无味、臭味。

6、伤口周围皮肤或组织:正常、泡白、粉红、深红、紫色、黑色。

(四)压疮风险评估要求

1、入院后6小时内或随时进行评估。

2、急性病或危重症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每48h评估1次或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3、长期护理的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第1个月内每周评估1次,之后每月评估1次。

4、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五)、压疮预防制度

用《压疮评估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后,对具有压疮危险因素的患者,应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1、保护皮肤,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建立翻身卡,鼓励和协助患者Q2h翻身;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 隙处;避免患者翻身、搬运时拖、拉、推,防止皮肤损伤;对长期卧床患者,床头抬高<30°,以减少剪切力的发生,对使用石膏、夹板、牵引的患者,衬垫应平整、松软。

2、保持患者皮肤清洁、避免局部刺激。

及时清除患者尿液、粪便、汗液等机体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使用肥皂和含酒精用品清洁皮肤,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平整。

3、促进皮肤血液循环。

可采用温水浴和适当按摩,应避免对骨骼隆起处皮肤和已发红皮肤按摩,以免加重皮肤损伤。

4、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对病情允许的患者,鼓励其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锌饮食,必要时协助胃肠外营养。

5、健康教育。

对家属和患者开展压疮预防宣教,提高患者依从行为。

6、对于高危压疮的患者,按要求应实施压疮上报、登记、追访等工作。

(六)、压疮上报制度

(一)压疮上报指征

1、未发生压疮但危险因素评分达到上报分值(详见《压疮风险评估/高危预警/压疮发生上报表》。

2、院外带入压疮。

3、难免压疮。

4、院内发生的压疮。

(二)压疮预防、预报流程及职责

1、护士在接收入院、转入、手术后患者时以及日常护理危重、生活不能自理及需要重点护理的患者,护士应仔细交接和认真评估患者皮肤情况。

2、当发现患者发生压疮或具有高危风险时,应在患者入院、转入或发生压疮24小时内填写《压疮风险评估/高危预警/压疮发生上报表》,由护士长评估签名后及时上报护理部。如遇节假日,则报至医院总值 班。

3、详细记录患者目前皮肤或皮损状况,如部位、范围、程度、深度等(转入患者需陪送护士确认签字)及创面处理方法。

4、采取适当护理措施并做好相应记录(1)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落实局部减压措施,如翻身、抬臀等,并建立翻身卡(若患者或家属拒绝配合翻身或按摩,护士应做好相应记录);翻身记录应能体现Q2h翻身、按摩或抬臀情况。(4)正确处理创面。

(5)对院内不可避免皮肤压疮如严重低蛋白血症、强迫体位、癌症终末期等患者,入院时未发生褥疮但有发生的危险,并积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压疮发生。

5、做好皮肤情况交接班(1)记录频率

Ⅰ级护理和危重患者皮肤情况随患者书面交班频率而记录,II、Ⅲ级患者皮肤情况

则每周至少记录1次,Ⅰ、II、Ⅲ级患者如有换药,及时记录。(2)记录内容

皮肤目前情况或皮损部位、范围、程度、深度及处理方法。

6、及时在《压疮追访表》上登记压疮转归情况,需要注明压疮转归的日期、皮肤情况或患者去向,并通知护士长;对已发生压疮的患者需同时通知压疮管理小组组长-我院为韩俊霞护士长。

7、未及时上报者按护理部相关规定对个人、护士长及科室进行相应的处罚。

(七)压疮追访制度

(一)医院压疮管理小组

1、接到《压疮风险评估/高危预警/压疮发生上报表》后,在一个工作日(节假日除外)内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

(1)对带入压疮患者,评估患者的皮损程度与预报记录的符合程度;对被视为难免压疮预报者,应评估其皮肤的完整性;(2)评估压疮预防、处理措施的可行性及落实情况;(3)评估压疮预防、处理措施的记录情况;(4)压疮的记录情况。

2、每周随访已发生压疮患者1-2次。随访时应做到:(1)指导创面处理和正确记录《压疮追访记录表》。(2)评估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3)创面愈合后,在《压疮追访记录表》上填写转归情况;仍需追访者,则移交护士长追访。

3、统计和分析全院的压疮情况(每半年一次)。

(二)护士长

每周追访被预报为压疮高危患者1-2次。追访时应做到:

1、评估患者皮肤完整情况、措施落实情况、护理记录书写情况、压疮转归情况。

2、当患者病情好转、转科、出院或死亡时,依据护理单元压疮登记录的转归内容如实填写上报表并交护理部。

患者跌倒(坠床)伤情认定及处理 篇8

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及报告制度

1、做好患者坠床与跌倒的预防

(1)针对引起坠床与跌倒的高危因素,对患者进行坠床与跌倒的危险评估,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实施动态评估。

(2)根据评估情况,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高危患者悬挂警示牌,做好交接班。(3)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使其充分了解预防跌倒(坠床)的重要意义,并积极配合。(4)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记录,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2、患者坠床与跌倒的报告

(1)迅速报告医生,进行伤情认定,采取救助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

(2)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在24小时内电话报告护理部,72小时内上交书面报告。

(3)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改进措施,并落实整改。

(4)发生患者跌倒(坠床)的科室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现将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科室绩效考核。

(5)护理部定期进行分析及预警,制定防范措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金乡县人民医院企业标准 Q/JXYY/XZGL204-060-2012 2009年8月1日发布 2012年6月1日实施

患者跌倒(坠床)伤情认定及处理

1、伤情认定:

(1)一级:不需或只需稍微治疗与观察的伤害程度。如擦伤、挫伤、不需要缝合的皮肤小的撕裂伤等。

(2)二级:需要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固定等医疗处理、护理处置或病情观察的伤害程度。如扭伤、大或深的撕裂伤等。

(3)三级:需要医疗处置及会诊的伤害程度。如骨折、意识丧失、精神或身体状态改变等。此伤害程度会严重影响患者治疗过程及造成住院天数延长。

2、处理:

患者发生坠床或跌倒时,护士立即到患者身边,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检查受伤情况,通知医师,同时加强巡视或通知家属留陪护。医生根据患者受伤情况,进行伤情认定,分别给予不同处理:

(1)一级:可搀扶或用轮椅将患者送回病床,嘱其卧床休息,安慰患者,并测量血压、脉搏,根据病情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二级:根据伤情为患者实施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固定等医疗、护理处置。加强病情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儿科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篇9

1.入院时护士告知患儿家属看管好自己的宝宝,注意不要在病房及走廊倒水,防止患儿不慎跌倒。责任护士对新入院病人做好入院风险评估,做好家长的安全教育。

2.加强健康宣教:注意不得让患儿单独留在病床,以免发生坠床的危险。告知家长患儿有跌倒坠床的危险,需要24小时陪伴。3.教会家长床栏的正确使用方法,经常检查并保持床栏功能的完整性,时刻保持一侧(无家长侧)床栏拉起。对于意识不清的患儿使用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对于意识不清的患儿使用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4.病房悬挂【防坠床、放跌倒】醒目标示;

5.嘱咐家长为患儿穿合脚的防滑鞋,切勿打赤脚,着硬底鞋、慎穿拖鞋。

6.严禁奔跑、嬉闹。

7.需服用镇静剂的患儿应告知家长其注意事项,加强看护。8.保证良好的环境病房内光线充足,照明良好,夜间保持地灯开启状态,床头挂防跌倒坠床警示牌;9.保持地面清洁干燥,人行通道通畅;拖地应尽量避开患儿活动的高峰期,并用干拖把及时拖干积水和油质、湿滑处放置醒目的防滑告示牌、卫生间配置防滑地垫,安装扶手.10.告知家长使用床头呼叫器,并将呼叫器至于随手可及的位置。对于达到一定年龄的患儿需要任何协助而家属又不在身旁时,请按呼叫铃通知护士。

11.物品应尽量收入柜内,保持走道通畅。将生活用品放在患儿容易取到的地方.12.入厕时请缓慢蹲下,缓慢站起,专人陪同,有紧急情况,及时通知护理人员。

跌倒坠床事件伤情评估及处理 篇10

跌倒坠床事件伤情评估及处理

庄河市第四人民医院

跌倒坠床事件伤情评估及处理

伤情评估

一级:不需要或只需稍微治疗与观察的伤害程度。如擦伤、挫伤、不需要缝合的皮肤小的撕裂伤等。

二级:需要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固定等医疗处理、护理处置或病情观察的伤害程度。如扭伤、大或深的撕裂伤等。

三级:需要医疗处置及会诊的伤害程度。如骨折、意识丧失、精神或身体状态改变等。此伤害程度会严重影响患者治疗过程及造成住院天数延长。处理

患者发生坠床或跌倒时,护士立即到患者身边,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检查受伤情况,通知医师,同时加强巡视或通知家属留陪护,根据患者受伤情况,给予不同处理:

一级:可搀扶或用轮椅将患者送回病床,嘱其卧床休息,安慰患者,并测量血压、脉搏,根据病情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二级:根据伤情为患者实施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固定等医疗、护理措施,加强病情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

三级:

1、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受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适当的搬运方法,并协助医师进行医疗处置;

2.4.1患者跌倒坠床处理预案 篇11

1.检查病房设施,不断改进完善,杜绝不安全隐患。

2.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栏,并有家属或陪人陪伴。

3.对于极度躁动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的约束,注意动作应轻柔,经常检查皮肤,以免发生皮肤的破损。

4.在床上活动的患者,护士应叮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让护士帮忙。

5.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指导,告诉患者不要做体位突然改变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的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6.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呼叫铃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7.患者不慎坠床、跌倒,护士应立即奔赴现场,同时马上通知医生。8.对患者的情况做初步判断,如测血压、心率、呼吸判断患者意识等,并初步判断患者坠床跌倒的原因。

9.医生到场后,护士协助医生进行检查,为医生提供信息,遵医嘱进行正确处理。

10.遵医嘱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11.向上级领导汇报(按发生不良事件上报流程),协助医生通知患者家属。

12.加强巡视,及时观察采取措施后的效果,直至病情稳定。13.准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认真做好交接班。

14.向清醒患者了解当时坠床、跌倒时的情景,帮助患者分析原因,向患者做健康指导,提高患者自我保护的意识,尽可能避免再次受伤。

新会中医院护理部

上一篇:调查情况汇报范文下一篇:公安局纠风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