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运营商(精选11篇)

运营商 篇1

目前全球虚拟运营商用户数约1亿人,仅占全球移动通信总人数的2%,地位无足轻重,但在电信业发达的欧洲和北美,虚拟运营商却拥有约10%的市场份额。

虚拟运营商在电信发达地区发展较好,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政策的大力支持。欧洲各国的经验表明,政府对虚拟运营商的支持力度越强,该国虚拟运营商市场份额越高;二是发达国家基础运营商有充分利用其过剩网络容量的动机。由于发达国家移动用户渗透率基本接近饱和,多数基础运营商,特别是在其区域的弱势基础运营商的3G网络出现大量过剩网络容量,与虚拟运营商合作一方面可以提高其资产利用率,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自身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扭转竞争格局。

总结全球多数虚拟运营商,较为成功的公司均是在品牌、内容或渠道等方面有其已经形成的巨大优势,在充分利用自身原有优势的基础上进入电信服务领域。同时由于虚拟运营商面对的只是小众市场,因此成功的公司多是只针对某一细分市场,通过自身鲜明的特点获得用户支持。

在众多虚拟运营商中,英国的维珍移动(VirginMobile)发展最为成功。维珍集团横跨200多个行业,拥有350家子公司,其自身统一的品牌价值观:反叛、独立、自由思想是支撑其如此多元化背后的最主要力量。维珍移动依靠维珍集团在品牌和内容方面的巨大优势一经成立用户数就迅速增长,EBITDA自运营第3年起开始由负变正,EBITDA率在运营第5年时已接近20%。目前维珍已是英国第五大移动运营商,占英国移动通信市场5%的份额。从国外的经验可以看到,政策的支持是虚拟运营商成功运营的最直接驱动力。工信部于2013年1月8日发布《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这标志着国家对待虚拟运营商的态度已经是积极的鼓励态度。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本身在品牌、渠道、内容等方面已具有突出优势的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在上市公司中,我们重点推荐:鹏博士(600804);建议关注:二六三(002467),朗玛信息(300288)。

运营商 篇2

所谓虚拟运营商是指企业从三大基础运营商获得移动转售业务, 如租用号码、时间、网络等资源, 再将其与自己提供的服务进行捆绑销售, 无需自建无线网、核心网、传输网等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只需建立客服系统和业务管理平台及收费、营账等业务支撑系统即可。

虚拟运营商的出现, 代表着民资将进入通信市场, 可以预见, 更丰富的通信产品给予用户更便捷的生活。不过, 虚拟运营商和传统运营商却各怀心事。

专家称, 以目前国内电信运营商市场的百分之一进行粗略计算, 虚拟运营市场便有100亿的市场。而按照目前申请牌照的企业来看, 他们或是实力强大的电商企业或是在国内已有众多门店销售手机等商品的企业, 今后可以结合自身商品, 掌握通道和入口进行相关产品销售, 机会难得。以苏宁为例, 未来“苏宁号码”也许将成为用户的手机号码、邮箱号、网上购物平台的登录名、易付宝账号, 甚至可以绑定实体店、网上平台, 实现手机账号支付。

良机之中也蕴含着阻碍。国外已有的经验表明, 虚拟运营商经营并非一帆风顺。此次与传统运营商的接洽只是第一步, 之后如何在相互合作中实现共存共赢才是虚拟运营商发展的难题。

而对传统运营商而言, 虚拟运营商帮助增加渠道的同时, 原先的市场份额也可能受到挤压。传统运营商近年来受到互联网企业在OTT业务上发展的冲击, 已经面临不小的压力。再者, 以微信为代表的各种语音社交媒体应用也给运营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据工信部数据统计, 受互联网OTT业务的冲击, 2012年语音通话市场增长乏力, 全国移动话音业务收入4 814.3亿元, 仅增长4.9%。

工信部今年1月发布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还要求运营商转售给虚拟运营商的服务价格不得高于其自身对该服务的定价, 因此, 虚拟运营商的转售服务具有一定降价空间。如此, 未来虚拟运营商是不是会以较低的成本抢占新的市场先机, 更加成为传统运营商的忧虑。但其实, 虚拟运营商短期并不可能改变传统运营商在市场上的地位, 毕竟传统运营商掌握着丰富的网络资源, 拥有良好的品牌效应以及成熟的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

城市运营商 篇3

“造房”变为“造城”

在天津滨海新区,昔日草木不长的盐碱滩上,人们正在享受着绿色有氧生活。由城区任一点出发,300米内有街头绿地,500米内有5000至1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3公里内有市、区级公园,10公里内有大型风景区。

在北京的周边,河北香河、天津武清和宝坻以及旅游城市烟台、青岛等地,一出出造城、造镇的恢弘大戏正在拉开帷幕。操盘者都是赫赫有名的企业,仅香河一个县就有50家大开发商进入,其中30家是上市公司。万科、富力、万通、龙湖、绿地、首创、合生等等无不大幅圈地造城。他们着眼的不再是单纯的住宅产品的开发与销售,而是通过对一个区域的交通、商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产业、休闲、体育等与生活相关配套的全面营造,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

作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房地产,在这个高度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每一个开发商都应该是一个负责的城市运营商。城市运营商自觉围绕城市的总体发展目标,结合城市发展的特殊机遇,以市场化的方式,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使自己的开发项目能够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市场经济转型之后,经营城市成了摆在每一个城市管理者面前的共同课题。但是,城市经营并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政府最大的作用还是管理城市,决定城市经营成败的是政府的管理能力与市场发展的力量。而经营城市与经营土地是密不可分的,于是,城市运营商应运而生了。城市运营商不同于一般的房地产开发商,它是指运营城市或区域的发展商。他们所从事的经营活动已经从常规地产向城市层面延伸,从大盘开发向区域经济延伸。

“城市运营商”的提出者、著名策划人王志纲说,“城市运营商”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一般的住宅开发商提出来的,对于那些正在走向城市化的都市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城市运营商是政府与市场相协调的产物,其主要任务一半是应由政府解决但政府无法解决的事情,一半是应由市场解决而房地产发展商们不好解决的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将房地产开发与城镇开发运营、城市和城市带的重组相结合,是有实力、有远见的开发商的新机遇。随着城市化的加快,房地产将从原来的小盘开发到大盘化的时代再到城市化的经营,而一些超大型项目的开发,实际等同于建设一座新城。因此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时,可借助有实力、有品牌、有信誉的大发展商进行开发,借发展商作为城市开发的一只手,完成区域内的商业、文化、生活配套,有力地推动区域的城市化进程。

向“城市运营商”转型是趋势

中国目前35%的城市化水平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起步阶段,距离城市化水平达到70%的平稳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由此看,中国一直到2020或2025年将会是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这期间,将有`60%的人住进城市,住房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化为开发商提供了大量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国际金融资本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的介入,房地产行业的竞争程度日趋激烈,除了企业管理和品牌因素外,资本运作能力和土地储备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业内专家表示,只满足于产品打造、销售,只会做住宅,处于同一竞争层面的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小,常规房地产开发模式的道路也将越来越窄。在这种格局下将出现一次房地产企业的真正洗牌,未来两三年出现的房地产企业的大腕,将不再是那些做常规住宅开发的房地产企业,而是一些从常规房地产企业中产生的城市运营商。

经营城市最终是经营土地,在城市群中,土地价格的高低往往是城市价值和城市竞争力大小的体现。在经营城市这个概念里,政府代表的是全体市民的利益,它通过制定宏观的城市规划发展思路和制定详细的土地规划以及建设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再辅以配合战略实施的各项游戏规则和部分强制手段,从而全面提升城市的价值和城市竞争力。但是,政府作为一个规则的制定者,必然需要一个特殊的群体来完全实现这个价值,确保其强大的城市再发展能力。经营城市是地产商发展到最高阶段的历史责任。因此,地产商的高级阶段——城市运营商就浮现到历史的舞台上。应该说,地产商是政府经营城市的思路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它同时肩负两种责任:一是按照政府的要求,按规定用途把规划用途变为实实在在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二是以购买土地的方式,使土地价值乃至城市价值逐步得到实现。这是政府运营城市的责任和城市运营商的责任的最佳结合点。

谁能成为“城市运营商”

城市运营商的轨迹从小盘到大盘,再从大盘到城市化,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规划者、组织者,是有社会责任的企业经营者和专业领域的旗帜,是建设城市的脊梁。他们站在“市长”的角度考虑问题,承担起城市运营商的使命。而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步履蹒跚,城市运营商的现实生存充满种种冰火反差和巨大压力。

十几年来,中国房地产业在不断的碰壁中逐渐地成熟起来,但是一些城市对土地市场化的认识仍停留在“土地拍卖、转让”的形式上,缺乏总体规划意识。而能否经营好城市的土地是城市发展的关键,中国房地产商怎样才能成为中国真正的“城市运营商”?王志纲认为,基础设施型开发商(如公建设施开发商)、居住建设型开发商(如郊区化开发商)、资源整合型开发商(如新城市、城镇开发商,提前进入规划,参与规划,帮助规划,帮助政府搞好规划)、城市营销型开发商(如参与经营奥运会的开发商),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真正的城市运营商。“这正是产生城市运营商的大好时机。但是真正能转型城市运营商的不会很多,可能不会超过1%。”

成为城市运营商还必须具备四种能力:一是前瞻力(对城市未来发展);二是判断力(能够做哪些,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三是整合力(资源整合);四是创新力(创造有个性的产品)。城市运营商在内涵上还应该有四大超越:一是在开发目标上,开发商从自我本位到社会本位与自我本位相结合;二是在开发方式上,由“内生型开发”到“内生开发与外源开发相结合”;三是在开发定位上,由单一项目的市场定位到城市区域功能的选择定位;四是在对房地产的理解上,由居住空间的提供者到城市公共生活空间的提供者。

责任地产做好城市运营商

“以实证方式探寻城市和住区发展规律,把握城市空间结构,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努力认识住区开发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供需关系规律,在尊重自然、尊重文脉的原则上来进行住宅开发,建造出适合人居环境的产品。”这是万科的观点,也应该是一个负责任的城市运营商的主张。

从城市建设发展史上看,其实地产商承担了很大的社会责任。建筑是一个永久性的概念,它的保留价值不会仅仅有几十年,而是在很长时间内影响着整个城市的景观和文化。所以负责任的地产企业应该把精力放到产品的打造和服务的延伸上。当然在开发整个城市的建设改造过程中,政府的经营理念至关重要,但是唯有一个好的开发商和一个好的项目规划,跟一个好的政府结合起来,才有好的运营。

有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一个地产企业,首先在品牌城市的构建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这个城市的历史、现在、未来,还要认清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核。地产商的每一个作品虽然不一定都是永久存在于这个城市,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中,它们都在这个城市占据着一个位置,所以负责任的地产商必然要考虑它的项目契合这个城市的气质、这个城市的定位。地产企业要分担社会责任,就首先要尊重这个城市,尊重这个城市的法规。我觉得这点很重要。同时还要尊重这个城市的个性、文化、生态,要把整个城市看成自己的家去爱护。”

三大运营商历史 篇4

1949年11月1日,邮电部成立,从此,新中国也有了统一管理全国邮政和电信事业的国家机构。

电信竞赛序幕拉开

1994年,邮电部成立移动通信局和数据通信局,同年3月,将邮政总局、电信总局分别改为单独核算的企业局。由电子信息部组建,由彩虹集团、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等大型国有电子企业投资,吉通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同年7月19日,由电子部、电力部、铁道部三家投资,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联通)成立,标志着中国电信业终于打破国企垄断的坚冰,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997年,北京电信长城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电信长城)成立,经营800M的CDMA数字移动通信网。

1997-1998年,邮电分营。

1998年3月,在原电子工业部和邮电部基础上组建信息产业部;同时,电信业政企分开,信息产业部负责电信行业监管。4月,国家邮政局成立,邮电分家;9月,国信通信有限公司(国信)成

立,运营电信寻呼业务。

电信业第一次重组

1999年2月,国务院通过中国电信重组方案,中国电信总局的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被剥离出去。后来寻呼和卫星并到三大运营商,电信、移动、联通。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成立、上海信天

通信有限公司成立;同年4月,由中科院、广电总局、铁道部、上海市政府四方出资,中国国际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小网通)成立;4月,电信长城并入联通,5月,国信并入联通。2000年4月

20日,在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资产总体剥离的基础上组建中国移动集团公司;5月17日,剥离无线寻呼、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业务后成立中国电信集团公司,;12月,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 司成立2004年由铁道部交给国资委,更名为“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1月10日,中国卫通与国信寻呼签订协议,联通开始退出寻呼业)。2001年12月,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卫通)

成立至此,中国国内电信市场形成了共有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移动、吉通、铁通和中国卫通等7家运营商组成的分层竞争格局,业界称为(6+1)“七雄确立”

电信业第二次重组)

2002年5月16日,中国电信南北分拆(北方10省电信公司剥离中国电信与小网通公司、吉通公司成立新的中国网通公司),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两大集团正式成立。这次重组,产生了“北网通,南电信”,形成了6家基础电信企业(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卫通、中国铁通、中国网通、中国电信)。2003年6月,依据国务院36号令,吉通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并入网通。

电信业第三次重组

2008年5月24日,中国电信以1100亿收购了中国联通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中国卫通的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09年01月07日,中国联通公司与中国网通公司重组合并,新公司名称为中

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新)。2008年5月23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通报: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并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至此,中国

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都成为全业务牌照运营商。

中国移动发展简史

199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省级数字移动通信网在广东省开通。

1997年9月3日,以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和浙江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为基础成立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注册地为香港。

1997年10月22日和23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1998年1月27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股票成为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

1998年6月4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正式完成对江苏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的收

购。

1999年11月12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正式完成对福建、河南、海南等三省移动的收购。

2000年4月20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成立,张立贵为总经理,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为其全资拥有的子公司。

2000年6月28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

2000年11月13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正式完成对北京、上海、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广西等七省(自治区、直辖市)移动的收购。

2002年7月1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正式完成对安徽、江西、重庆、四川、湖北、湖南、陕西、山西等八省(直辖市)移动的收购。

2004年7月1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正式完成对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十省(自治区、直辖市)移动的收购,以及对中国移

动通信有限公司、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的全额收购,从而成为第一家在中国内地所有三十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电信业务的海外上市中国电信企业。

2005年11月10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宣布全额收购香港移动电讯商PEOPLES(华润万众电话有限公司),该项收购及该公司的私有化于

2006年3月28日正式完成,该公司后改名为中国移动万众电话有限公司,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全资拥有的子公司。

2006年5月29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移动有限公司。

2007年1月22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宣布收购米雷康姆(Millicom)公司控股的巴基斯坦巴科泰尔(Paktel)公司,并于2007年5月16日正式完成对该公司的全额收购,[9]该公司于2007年

5月4日改名为CMPak有限公司(中文名称“辛姆巴科公司”)。

2008年5月23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通报,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并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中国联通发展简史

旧标新标

1994年7月19日中国联合通讯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挂牌成立。

1994年到1999年---联通清理“中中外”项目

联通因急需要资金从1995年开始用“中中外”项目方式进行网络,共涉及11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家大型电信商,但这种模式非常不成熟,于是在1999年7月,清理“中中外”工作全面启动,并

以此为契机,联通为重组上市理清产权的基本脉络。

1999年到2000年---联通海外上市融资

2000年6月,企业在香港、纽约成功上市。

2002年10月,企业又在上海市成功完成a股上市,成为国内资本市场流通股最大的上市企业。

2002年联通cdma商用

2002年1月8日 联通cdma中国移动通信网正式开通,使我国的中国移动通信进入gsm与cdma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联通集团)以69.32%的比例控a股中国联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上交所:600050)。联通集团以17.91%的比例,中国联通以

82.10%的比例联合控股中国联通(BVI)有限公司(简称联通BVI,注册地英属维尔京群岛)。联通BVI以77.41%的比例控股中国联通股份有限公司(又称联通红筹公司,注册地香港,在香港交

易所(港交所:0762)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NYSE:CHU)。中国联通股份有限公司以100%的比例控股中国联通有限公司(又称联通运营公司)。

2008年10月1日 CDMA网络正式移交中国电信运营。

2008年7月27日 联通红筹公司、联通运营公司与电信H股公司签署《关于转让CDMA业务的协议》。联通运营公司将其拥有和经营的目标业务转让给电信H股公司、联通运营公司将其持有的联通

华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99.5%的股权转让给电信H股公司以及联通红筹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向电信H股公司及其附属公司转让中国联通(澳门)有限公司100%的股权,CDMA业务出售交易的对价为人民

币438亿元。与CDMA业务出售交易同步,联通集团、联通新时空与电信集团于同日签署了《关于转让CDMA资产的协议》,约定联通集团、联通新时空分别向电信集团转让相关CDMA资产,CDMA资

产出售交易的对价为人民币662亿元。

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合并介绍

新公司更名 启用新名称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联通红筹公司名称于2008年10月15日由“中国联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公司注册处已就此发出更改名称证书。

网通被撤销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于2008年10月15日上午9点30分起生效。已发行的美国托存股份被撤销,在纽交所上市于纽约时间2008年10月15日上午9点30分起生效。

正式合并

2008年10月15日,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于今日正式合并。同时,新联通今日公布新的公司标识,并正式启用更改后新名称。

2008年10月15日起网通营业厅更换旧联通标志

中国联通今早发布公告,表示公司与网通重组案已获香港高等法院批准,交易已正式生效;此外,网通在香港和美国的上市地位将于同时撤销。

公告称,网通公司被撤销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之事宜于2008年10月15日上午9点30分起生效。网通公司已发行的美国托存股份被撤销在纽交所上市之事宜预期于纽约时间2008年10月15日上午

9点30分起生效。前述事宜的正式完成有待于完整履行相关证券交易所规定的程序。联通合并案获香港高院批准网通15日两地退市

北京时间2008年10月15日,中国联通15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与网通重组案已获香港高等法院批准,交易已正式生效;此外,网通在香港和美国的上市地位将于15日同时撤销。

2008年10月15日,中国网通红筹公司与中国联通红筹公司今天在京宣布成功合并,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合并后上市公司的国内运营公司)正式成立。

中国电信的历史太长了

中国电信,最初被称为“中国邮电电信总局”。(邮电局)想想多久的历史

1995年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进行企业法人登记,从此逐步实行政企分开。

1998年,邮政、电信分营,开始专注于电信运营。

1999年,中国电信的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被剥离出去。后来寻呼和卫星并到三大运营商,电信、移动、联通。

2000年,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正式挂牌。

2001年,中国电信被再次重组,进行了南北分拆。产生了北网通,南电信。

2002年5月,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重新正式挂牌成立。

2008年5月24日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

2009年1月7日14:30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此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其中中国电信获CDMA2000牌照。

虚拟运营商代表企业 篇5

一、移动教育:

1、移动互联网入口:引领教育跨入移动教育。

2、代表虚拟运营商企业:分享在线。

二、移动媒体

1、移动互联网入口:引领新媒体跨入移动媒体。

2、代表虚拟运营商企业:巴士在线(中麦通信)。

三、移动电商

1、移动互联网入口:引领电子商务跨入移动电商。

2、代表虚拟运营商企业:京东商城、万网志成。

四、移动游戏

1、移动互联网入口:引领网络游戏跨入移动游戏。

2、代表虚拟运营商企业:苏州蜗牛、北纬通信。

五、移动渠道

1、移动互联网入口:引领传统渠道跨入移动渠道。

2、代表虚拟运营商企业:天音通信、话机世界、乐语通讯、迪信通、爱施德、国美、苏宁。

六、移动应用

1、移动互联网入口:引领行业应用跨入移动应用。

2、代表虚拟运营商企业:三五互联、分享在线、华翔连信、远特通信。

七、移动物流

1、移动互联网入口:引领物流行业跨入移动物流。

2、代表虚拟运营商企业:长江时代。

八、移动金融:

1、移动互联网入口:引领互联网跨入移动金融。

2、代表虚拟运营商企业:中期集团、连连科技。

通信运营商经典广告 篇6

“重新”开始,也是“从心”开始。中国移动这句温情脉脉的广告语,在简洁中折射了通信业的一种价值内涵:无论是打电话,发短信,并不只是说说话而已,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连接和交流。

这是当年中国移动从中国电信集团独立分割出来后推出的广告词,一方面鼓动消费者用新的方式,也就是手机通话;另一方面也向公众传达了移动的服务理念:作为运营商,他们关注用户的深层需要,体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人文关怀。我能——中国移动全球通

这是全球通推出不久的一句广告语。全球通这一品牌是中国移动针对高端市场,尤其是商务用户的一个重要品牌。由于目标的用户群均处于较高的经济和文化层次,中国移动通过“我能”这一广告语,向他们传达了一种自信、坚强的价值观,深化了目标手机用户的消费体验,也丰富了全球通的品牌内涵。事实上,目前通信业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竞争,更重要的还是品牌的角力。尤其是在高端市场,一个能让用户振奋,并且产生共鸣的品牌,比单纯的资费便宜更具吸引力。关键时刻,信赖全球通——中国移动全球通

很多人都会记得中国移动一度在媒体上铺天盖地的这样一则广告:地震、海难、登山的现场,危急之际,依靠一部手机,挽救了众多生命。这句广告词的背后,是中国移动突出其网络覆盖优势的品牌策略。

前几年,在竞争对手的网络覆盖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中国移动花重金扩容和优化网络,在品牌的宣传和包装上,也着力突出这一重要的优势。未来并不遥远,我们用心创造——中国移动

与“沟通从心开始”一样,这句响亮的广告语也传达了“用心”的理念。不过,相比之下,它更加表现了一种自信、执着、努力的精神。面临着激烈竞争的中国移动,一直在其企业文化中强调改革创新和艰苦创业,它也把这一观念转达到整个企业品牌包装上:沟通,不仅克服了空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缩短了时间的距离,通过努力贯通现在与未来。5 我的地盘听我的——中国移动动感地带

动感地带品牌,一直以酷酷的形象出现。现在,很多人对于动感地带,最深刻的印象是其形象代言人周杰伦竖起一手指“玩转手机”的形象。动感地带品牌的创立,是通信业上一个经典的案例,它目标对准了崇尚个性、时尚,渴望颠覆传统的年轻一族,因此在品牌的包装上,也突出了这一特点:这是年轻人的地盘,自己话事,这里不但提供通信,而且有各种业务和资费模式可供自己随意选择,而“听”字巧妙地切合了通信的行业特征。用户至上,用心服务——中国电信

这是中国电信经营观念和品牌形象带来全面更新的一大标志。2002年中国电信南北分拆后,南方的中国电信逐渐把它变成其企业形象的“口号”。简洁的8个字,突出了把用户放在第一,致力改善服务的主张。作为中国电信业的“百年老店”,中国电信近几年来花了不小心思“讨好”用户,其中之一就是完善营业渠道,例如营业厅改成低柜台的亲切样式,客户服务热线进行扩容确保畅通等等。电话魅力,无线延伸——中国电信小灵通

小灵通是无线市话的品牌名称,是固网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为了曲线进入移动市场,力抗手机业务分流而推出的一种业务。这一品牌源于著名作家叶永烈笔下漫游天下的小灵通科幻形象。由于它采用的是固定电话的资费标准,但又是没有线的固定电话,这一广告语,突出了“电话的魅力”,包括资费便宜、号码短、通话清晰等等,淋漓尽致地传达了小灵通的竞争优势。小灵通在用户的心中,一直以来形成了“便宜”的概念,这句广告词同样提醒了用户,小灵通也是时尚的、有魅力的。光芒因你而聚——中国电信互联星空

互联星空是中国电信宽带应用平台的品牌,它囊括了各种宽带应用,包括视频(例如影视节目)、远程教育、娱乐(游戏、音乐)等。“光芒因你而聚”,首先吻合了互联星空的名称,而且突出这一品牌的存在和发展,第一目的是为了用户。另外由于互联星空所提供的增值应用内容,汇集了众家SP(服务供应商)的精华,这里是电信和各大SP携手合作的重要平台,而这一“聚”目的就是因为有用户的存在。让梦想接入现实——中国电信宽带

宽带和互联网,在普通百姓的心目中,是高技术的象征,代表了未来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电信这一广告词,常常配上充满幻想魅力的画面,例如把秋千绳挂在月儿牙的尖上。这一充满童话色彩的广告,软化了高技术的生硬形象,向用户传达了这样一种人性化的品牌内涵:宽带网是充满神奇色彩的,它帮助我们实现生活中很多美好的梦想,是从现实走向未来,梦想变成现实的载体。通信并不是冷冰冰的,它有感觉,有激情,从这句广告语的身上,折射了中国通信业塑造全新品牌的不懈努力。?技术 领先 专家——中国联通

运营商 篇7

随着云计算在各个领域的尝试与落地, 基于云计算的安全服务已经从概念阶段过渡到了完善和推广阶段。在此形势下, 国内三大运营商纷纷开展云安全实践。中国移动的“大云”、中国电信的DDo S攻击防御业务平台和安全快车道业务, 都是云计算及云安全的有益实践, 开辟了新的业务模式。中国联通同样从2009年就开始云计算的实践, 对云安全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云安全技术让互联网更安全

现在通常讨论的云安全大多指云计算技术在安全领域的应用。云安全通过网状的大量客户端对网络中软件行为的异常监测, 获取互联网中木马、恶意程序的最新信息, 推送到服务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 再把病毒和木马的解决方案分发到每一个客户端。整个互联网, 变成了一个超级大的“杀毒软件”。

云安全技术是P2P技术、网格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分布式计算技术混合发展、自然演化的结果。云安全的概念提出后, 曾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许多人认为它是伪命题。但事实胜于雄辩, 云安全的发展“像一阵风”, 瑞星、趋势、卡巴斯基、迈克菲、赛门铁克、江民科技、金山、360安全卫士等都推出了云安全解决方案。

未来杀毒软件将无法有效地处理日益增多的恶意程序。来自互联网的主要威胁正在由电脑病毒转向恶意程序及木马, 在这样的情况下, 采用的特征库判别法显然已经过时。云安全技术应用后, 识别和查杀病毒不再仅仅依靠本地硬盘中的病毒库, 而是依靠庞大的网络服务, 实时进行采集、分析以及处理。整个互联网就是一个巨大的“杀毒软件”, 参与者越多, 每个参与者就越安全, 整个互联网就会更安全。

云计算、云安全发展面临多挑战

然而, 企业开展云计算面临的安全威胁非常多,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 大量迅猛涌现的Web安全漏洞, 与传统的C/S系统的安全漏洞相比, 多客户、虚拟化、动态、业务逻辑服务复杂、用户参与等这些云服务的特点对网络安全来说意味着巨大的挑战, 甚至是灾难。其次是拒绝服务攻击DDo S。在云服务的技术环境中, 企业中的关键核心数据、服务离开了企业网, 迁移到了云服务中心, 更多的应用和集成业务开始依靠互联网, 拒绝服务带来的后果和破坏将会明显地超过传统的企业网环境。再次内部的数据泄漏和滥用。企业的重要数据和业务应用处于云服务提供商的IT系统中, 如何保证云服务商自身内部的安全管理, 如何避免云计算环境中多客户共存带来的潜在风险, 这些都成为云计算环境下用户的最严肃的安全顾虑或挑战之一。最后, 潜在的合同纠纷与法律诉讼。云服务合同、服务商的SLA和IT流程、安全策略、事件处理与分析等都可能存在不完善;另外, 虚拟化带来的物理位置不确定性和国际相关法律法规的复杂性, 都使得潜在的合同纠纷和法律诉讼成为利用云服务的重大挑战。

换一个角度看, 对于开展云安全业务的电信运营商而言, 则会面临两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和挑战:一是如何与客户签订适当而合理的SLA协议;二是如何规避前向收费价格战, 这不仅仅是一个商业模式 (business model) 的问题, 无论采用哪一种收费模式 (pay per use或pay per month) , 都存在一个前向收益的挑战——用户更倾向于价格便宜的服务。如何说服用户购买一个更好而不是更便宜的服务, 是电信运营商必须仔细思考的。

运营商两方面规划云安全战略

目前, 国内三大运营商已经开始云安全业务实践。比如中国电信建立了基于云计算架构的大容量DDo S攻击防御业务平台, 该业务平台基于云计算架构进行构建, 采用“全网统一调度、并行处理、就源清洗”的处理机制, 在资源的统计复用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防御能力。

整体而言, 电信运营商对于云安全业务发展的规划和设想, 一方面是实现安全业务的云化, 二是将云安全基础设施和云安全业务两个方面的平台进行同时统筹考虑和建设。

其中, 云安全基础设施可以通过So C运营管理平台管理和实现, 其需满足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网络安全运行维护, 二是对电信的客户提供云安全服务。而云安全业务平台的建设, 运营商需注意利用第三方的云安全平台, 如引进一些安全厂家提供的防病毒平台等等, 充分融合内、外部资源, 利用资源池化效应, 提升整体信息安全基础能力及服务提供能力。

从技术角度, 我们认为云安全服务应该实现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主要包括这几方面的安全:一是虚拟化安全, 如虚拟机监控、虚拟机隔离、镜像的安全存储、虚拟机安全迁移;二是运行安全, 如静态代码分析、对内外攻击防护、程序运行安全;三是接口安全, 如避免政策规避、避免恶意接口调用、接口调用认证;四是数据安全, 如数据加密、安全访问、内容安全、数据备份和消亡。

运营商之困 篇8

好日子一去不返,以苹果、谷歌为代表的轻型运营商正在重写行业格局。看起来,电信运营商被管道化、边缘化、低值化的趋势已难逆转,电信服务会和煤气、水、电一样回归公用事业属性。

尘归尘、土归土后,电信运营商们呢?剧情发展到这里,台词只剩下“不甘心”三个字。不甘心只做管道商、不甘心产业主导权旁落,更不甘心自己的主营业务被外来者分羹。

移动梦网时代,运营商把彩铃、彩信、手机报做得风生水起,中国移动的飞信也一度占据IM市场前三名;但到了3G时代呢?App Store模式颠覆了移动梦网,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不但绕开了电信运营商直接面向消费者,微信、微博等新的沟通工具还不断蚕食着语音、短信等电信业务。所以运营商做飞聊、翼聊、139说客、OPhone、沃Phone、沃商店、移动支付等移动互联网产品,希望能重新夺回话语权,但结果呢?

紧接着“不甘心”而来的,是“很纠结”。电信基因与移动互联网的皮囊是如此格格不入,哪怕是声嘶力竭地喊出“去电信化”的口号来对互联网充分示好,但运营商们的每一次“出轨”企图,都会被巨大的惯性粉碎。那么,这些惯性是从何而来?真的没有规避的例外吗?

运营商还在挣扎。他们一步步试错一点点总结,基地公司化,资本社会化,设立孵化基地,鼓励内部创业。在所有央企中,电信运营商的改革走得最快,但与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网相比,动作仍然太慢。

运营商 篇9

随着三大运营商去年12月运营数据的出炉,2011年国内3G发展的情况也逐渐明朗。2011年全年,国内3G用户新增8046.9万户,总数突破1.28亿户。其中,WCDMA用户全年累计增长2595.9万户,EVDO用户全年增长2400万户,TD用户全年增长3051万户。中国移动长期以来独霸市场的局面已经不再,三大运营商在3G市场呈现三足鼎立的格局。

电信业第三次重组以及随之启动的3G发展已经给中国电信业带来明显变化,三大运营商以新的能力和竞争环境为依据,调整竞争策略,从而激活了新的市场增长极。

随着终端丰富和3G认知度的提高,2012年3G用户仍将会大规模发展。得3G者得天下将是大势所趋,对三大运营商而言,市场竞争压力会更大。

另外,近日,三星经济研究院发布研究报告认为,实际上,目前三大运营商并未在3G业务中处主导作用,而是一直依靠巨额补贴智能终端来被动推广3G业务,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开发薄弱。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仍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第三方研发合作,掌握应用开发能力,持续创新,提高以前比较薄弱的竞争力

中国移动空间换时间

根据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公布的2011年12月运营数据,新增3G用户均颇为理想,创出去年单月新高。

中国移动用户在2011年12月新增524.9万户,总数接近6.5亿户。其中,3G用户新增320.5万户,环比增长近20%,总数达到5121.2万户,市场份额达40%。市场人士指出,由于中国移动的用户基础最大,受惠于2G用户升级至3G的趋势,移动3G用户自然能取得不错的增长。这也导致中国移动新增2G用户出现放缓,12月新增204.4万户,环比减少25.7%,全年新增2G用户更按年减少43.7%至3504.1万户。但总体保持平稳。

华泰证券报告指出,TD-SCDMA的增长势头在10月份跌至谷底后触底反弹,新增用户数量在12月一举突破300万大关,增长势头明显。从短期来看,中国移动3G用户数量虽然仍暂列第一,但TD-SCDMA网络承载数

据流量的能力相对较弱,终端数量以及产业链完善程度和其他两家竞争对手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3G用户增长面临后劲不足的潜在风险。

不过,今年1月18日,国际电联在12年无线电通信全会全体会议上正式审议通过将LTE-Advanced技术规范确立为4G国际标准,而我国主导制定的TD-LTE-Advanced同时入选这一国际标准。随着TD-LTE正式成为国际标准,未来国际上使用该标准的运营商也会越来越多,对我国政府或将构成一定压力迫使其加快4G牌照的发放进程。

香港里昂证券分析师张耀昌表示,中国移动2012年将进入4G时代,同时中国移动也正在引进千元智能手机,或可主导市场,增加市占率。

中国电信寄望iphone4s

中国电信CDMA用户在2011年12月增长308万户,CDMA用户总数达到1.26亿户。其中,3G用户在12月增长294万户,3G用户总数增至3629万户,3G市场份额为29%。

中国电信的3G业务开展顺利,除了得益于庞大的集团客户群和良好的政府关系带来的稳定客户来源以外,通过优势宽带业务对固话和手机的捆绑销售策略也极具杀伤力。此外,中国电信的WLAN建设目前是三家运营商中覆盖范围最全的,在全国各大城市的校园、写字楼和商业区基本已经实现了全覆盖,通过赠送WLAN上网时长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免费体验,增强了用户粘性。

此外,为了在3G普及期占有先发优势,三大运营商也是各显神通。今年1月23日中国电信宣布,公司已经与苹果公司达成引进iPhone4S的协议,肯定将于今年一季度引入CDMA版iPhone4S上市。中国电信引入iPhone4S标志着三大运营商抢夺高端用户的竞争达到白热化。原有的电信用户和联通信号覆盖差的地区用户有望成为电信版iPhone4S的潜在用户。

不过,长江证券研究员陈志坚认为,中国电信CDMA版本iPhone4S的引入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由于引入时间明显慢于主要竞争对手中国联通,相当部分用户换机需求已得到满足,而引入的iPhone4S支持WCDMA、CDMA2000、GSM三种制式,用户购机后也有可能流向竞争对手。在中国联通已经明显降低对iPhone依赖性的情况下,CDMA版本iPhone的引进不会对其构成明显冲击。

同时,中国电信新增用户中补贴用户的比例较高也大大制约了其对中国联通的威胁。电信在CDMA终端产业链中号召力较强,其地位仅次于联通之于WCDMA产业链。但受到CDMA与GSM不兼容(而WCDMA手机兼容GSM)的影响,CDMA手机终端实际社会化程度偏低,电信新增用户中补贴终端的用户占比预计超过90%,远高于联通40-50%的水平。高补贴比例降低了电信终端补贴成本的效率。

而国泰君安报告也指出,iPhone4s对中国电信来说,是一次大考,毕竟没有相关经验,如何卖出差异化与合适价格来,是其中的焦点。

中国联通多元化终端策略

中国联通12月3G新增用户数继续创出新高,达到348.5万。联通全年净增用户数达到2595.9万,超额完成原先2500万用户数的目标。3G用户总数达到4001.9万户,3G市场份额为31%。

得益于千元智能机持续发力,以及我国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市场研究机构普遍看好中国联通,预期其2012年3G新增用户将达4-5千万。

终端战略是中国联通过去一年里拉动3G用户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联通仍在加快推出合约机的速度,品种也更加丰富。

在连续推出千元智能机后,去年12月13日,联通推出中兴Skate v960、12月23日引入华为中高端手机荣耀Honor、12月21日发布和小米手机的合约计划,这些中端手机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用户数的快速发展;去年12月26日,联通又推出重新定义的新千元智能机,首批8款,套餐包价格1599元,“96元套餐”即可零元购机,消息称,最先上市的2款3天销量已达到11万台;2012年1月13日,推出iPhone4S;2012年2月,预计还将推出价格在799元以下的智能机。

同时,联通还通过调整补贴率,来降低对iPhone的依赖度。1月13日,联通发售iPhone4S手机,并推出“三年期286元16GB/32GB零元购”、“两年期386元16GB零元购”等系列iPhone4S合约计划,套餐包价格分别为5880、6999、7999元,与iPhone4相比,套餐包价格并未变化,但补贴率有所下降;2011年12月1日,新定义千元智能机由元“96元套餐”0元购机改为“66元套餐”0元购机,补贴率提高。因此,业界普遍认为CDMA版本iPhone的引进不会对联通构成明显冲击。

近日,瑞银发布报告认为,中国联通将在2012年增加资本开支和手机补贴来赢取市场份额。在电信行业中,规模是关键,且仅有规模才能带来未来可持续的盈利能力。而手机补贴能带来较高的忠诚度,降低流失率。报告认为中国联通仍有足够的时间窗口期,因为中国的LTE时代可能会比市场预期来的更晚。

运营商春节营销特刊方案 篇10

【背景】

农历的新年一不留神又到了,岁月的沧桑就是名副其实的不速之客。对手机来说时间是发展的空间,我们的手机已经更新换代很多次了,一代比一代拥有更强的可玩性。随着手机的全民普及,人们的行为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打电话拜年、发短信送祝福、送手机当礼物、自己定制新业务送朋友、甚至是手机电视看春晚。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回家的心情越来越急切,对家人的那份牵挂之情也越发浓厚。用心的移动通信运营商紧扣人们的需求,推出了各种喜迎新春的优惠便民服务,让消费者根据自身的不同需求,尽情‚淘宝‛。

为了向广大市民提供最全、最详细的春节通讯省钱咨询,河南商报充分发挥信息中转站的作用,将于2月10日推出‚手机过年新‘享’法‛春节通讯特刊。

【出版时间】

2010年2月10日

【发行渠道】

正报发行

【内容规划】

 封面:

1.封面上半版为卷首语及特刊主题; 2.下半版为运营商春节营销宣传硬广; 3.以运营商3G品牌基本logo设计绸带式腰封;

 内页:省钱秘笈

1.套餐篇:通过详细解析运营商提供的资费套餐,为读者介绍出境旅游、跨区域过年、电话拜年、短信彩信拜年等多种情况下,如何巧用套餐省钱过大年。2.新业务篇:家庭账户等多重新业务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通讯服务选择。即使过年在家,也能畅想通讯新生活。

3.积分篇:小积分换豪礼,如何巧用积分享用更多实惠。

4.时尚通讯篇:手机除了电话和短信外,还拥有更强的可玩性,特别是在家休息的年轻潮一族。手机上网、手机电视„„如何借助潮人业务玩转手机强大娱乐 1 功能?

5.终端篇:新年到,要不要送给爸妈一个可以可视通话的3G手机?要不要买一个又实用又吸人眼球的新手机,犒劳一下自己?换了个地方过年,离开了网络可怎么活?来个上网本吧,时刻与网络“保持通话”。在终端篇,详细介绍最新上市、功能特别,或有促销活动的手机及上网本。

“纠结”的运营商 篇11

在“中国支付网”的贴吧中,一个探讨“中国移动支付谁来带领——银联还是运营商”的帖子正在引发网友的激烈争辩:一方网友力挺银联,因为“支付在本质上是个银行行为,牵扯整个银行的相关业务,银联有天然的优势”。另一方则力挺运营商,因为“运营商拥有着移动支付所必须的通信网络、手机终端和用户资源,市场运营的经验也更为丰富”。

而更多的网友则要求设立第三个选项——他们认为最终将是银联和运营商之外的第三方获胜,“例如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宝从产品开发速度到对商户和用户的关注来看,显然做得比银联或运营商这些国企要好”。

而这场争辩的核心也真实地反映出电信运营商们目前最为纠结的几个问题——在移动支付市场上,与其他机构相比,电信运营商的优势到底是什么?他们在这个市场的定位应该怎样?他们又该选择哪个切入点?

优势如何转化

“资源”应该是中国运营商手上的“王牌”。仅就用户数而言,中国三大运营商每一家都数以亿计。“用户是中国联通开展移动支付的最大优势。”中国联通支付公司——联通沃易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戴任飞说,“移动用户最大的特征是在线,搜索和接触这些用户是非常方便的。而且,相比互联网用户,移动用户在市场运营的成本上比较灵活,运营商对他的用户,比起其他行业和其他公司,具备天然的优势。”

但是,运营商的苦恼和困惑也恰恰在“用户”上。因为这些用户目前仅仅只是通信用户,并不代表就是支付用户、游戏用户、微博用户或者即时通信用户。“如果没有足够好的手段把这些通信用户转化为增值服务用户,运营商的用户优势在支付业务中是得不到体现的。”一位业者如是说,“在这方面支付宝显然做得要高明得多,最明显的感觉,支付宝已经将支付业务娱乐化、年轻化、时尚化了,他们成功地将流量转化成了销量。”

实际上,在中国人民银行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及沸沸扬扬的移动近场支付标准确立之前,中国移动曾经在移动支付业务上做过“大手笔”的尝试——它效仿已经成功在日本市场建立起移动支付帝国的日本最大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的做法:选择一套相对来说可以专属于自己的移动支付技术,参股一家银行涉足金融业务,与公交公司合作推广移动支付应用,投资支持商铺加装相关POS机,所不同的是,它没有像NTT DOCOMO那样获得信用卡组织的支持。

但是,现在移动近场支付标准已经确立在13.56MHz,而且运营商还没有拿到令自己支付业务合法化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因此他们确实要重新考虑并调整自己的移动支付战略和布局了。

“按照GSMA组织的相关定义,运营商在移动支付领域获利有几种模式:一是通过手机的定制和销售带来利润。二是通过网络盈利,因为移动支付使得网络数据流量相应地会增加很多;三是通过用户下载一些应用程序,最初要求这些程序是存储在SIM卡中的,要租用SIM卡的空间,这是要付费的;四是运营商也有自己的移动应用市场(Mobile Market),里面的应用程序(例如NFC的应用程序)也是收费的,运营商可以与软件开发商分成。”瑞萨电子大中国区MCU产品中心产品营销科经理谌宗伟说,“另外,像中国移动收购了浦发银行33%的股份,运营商涉足金融业务后也可以通过移动支付中收取刷卡的手续费去获利。”

但是,GSMA组织设想的几种商业模式显然更适合欧美运营商的定位、核心业务和运营状况。对于拥有资源更多、在多个业务中都属龙头地位的中国运营商而言,他们是否甘心呢?

飘忽的切入点

传统上,运营商的移动支付业务大体有三种实现方式:一是移动WAP网络登录网上银行,交易处理由银行系统进行,运营商仅作为信息传输通道,这种方式适合远程交易;二是短信方式,用户通过STK菜单发送短信,通过手机话费交易进行支付,这种方式也适合远程交易;三是RFID方式,手机终端与POS终端间采用短程通信方式进行交易,可通过手机话费支付交易金额,也可通过绑定银行账户的形式由银行处理交易,这是一种进场的交易方式。

伴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运营商已经基本放弃了第一种WAP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用户体验不好,而且,随着智能终端的推广,各类可以下载的客户端已经替代了WAP。

而第二种通过短信方式的话费代扣,虽然比较老旧,但因它简单易用、有用户基础,而被运营商的部分人士看作一个重要的切人点,这也获得了一些电子商务公司的认可。

“在互联网上买卖东西,只要把几家大的第三方支付接进来就解决了80%的支付问题,但在手机上却不行。因为大部分手机用户都比较低端,他们压根儿就没有任何一个第三方支付账户,我去年看到的数据,70%到80%的用户没有第三方支付账户,这些用户需要先在手机上完成银行卡和第三方支付绑定这样的流程,而这个流程涉及页面间的跳转,对于中低端用户来说是太复杂了。虽然支付宝等企业在做一些工作,但相对来说这种方式还是没有那么方便、简单。”赶集网移动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王振华分析道。

王振华以网游的支付方式为例说,出人意料的是,很多网游用户是通过“神州行”充值卡来作为网游的一种支付手段,这就使得“神州行”充值卡成为了事实上的一种支付工具,在一个偏远的工厂附近或任何一个小商店里,那些50元、100元的预付费卡都可以很方便地买到,刮开密码输入手机,支付的时候不需要输入密码、账号,只需要发短信扣话费就可完成。“虽然很多人认为它比较‘土’,但它在中低端手机用户中确实是一种主流的支付方式。当然,由于这种方式费率太高,达到百分之几十,更多地用于网游,其他大多数种类的商品承受不起这样的费率。”

“这种方式目前适用于软件购买、杂志预订、CD购买、游戏充值、小额票务等非实体产品,即信息产品采用话费代扣都是可行的。”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因为这类信息产品是瞬间购买,要求支付方式要简单、快捷,话费代扣一般是一键支付,一两秒就可完成。而且,这些信息产品一般都是小额支付,往往低于10元,如果要用户输入银行卡号,用户是非常犹豫的。”据悉,即便在海外,目前也有很多基于话费的支付。

当然,这种方式有行业政策问题,只能做小额,因此整体做不大,还不能满足运营商的胃口。同时,它曾因为滥用而产生过信誉危机,如果运营商想在新的移动支付环境下继续将它发扬光大,需要仔细斟酌很多细节。

而针对第三种RFID的现场支付方式,由于产业链太过复杂,盈利模式尚不清晰,运营商目前仅仅开展一些小的尝试,没有大动作。“中国移动要做定制手机,但定制终端谁来买单?如果让我们补贴,需要很大一笔钱,这动辄是上亿元,甚至上百亿元,因此,我们需要慎重考虑。”中国移动一位人士说,“运营商自己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定位到底是什么还是一个摸索的过程,在我们没有明确之前,是不大可能花大价钱补贴的。”他还谈到NFC定制终端计划是今年推出,但从目前的进度上看有点晚。“现在无论哪一方的定制手机都还没有量,仅仅是一些宣传而已。”他补充说。

其他两大运营商在RFID方式上也做了多种尝试,大家的基本认识是,现在这个领域还没有出现“达成共识的商用方案”。“NFC在技术上已经成熟,但是跟运营商的利益结合度不太高,运营商不太愿意买单。”一位业内人士说,“其他一些发卡量较大的RFID方式,技术标准比较混乱,可能存在一些风险。”

“实际上,移动希望终端厂商支持SWP的定制终端,而电信希望终端厂商做双界面终端改造,这需要终端厂商配合,但手机企业都不愿意。”一位制卡企业的内部人士说,“因为终端要看赚钱不赚钱,他们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应用乏力?

但移动互联应用对于适用支付手段的需求是迫切的,无论远程还是近场。“大众点评网手机客户端已经超过600万了,而且他们都是活跃用户,经常用我们的手机客户端去查找周边信息,这是国内最大的LBS用户群。”大众点评网董事、资深副总裁龙伟说,“很自然地,这些用户要通过手机实现签到和团购,这些也都与移动支付相关联。”

例如,大众点评网可以用手机做签到本,签到凭证可以实现优惠和打折,这是很有前景的应用;再以团购为例,它不需要长时间的挑选过程,两三分钟就要实现。“我们期待有移动支付公司提出适合团购的手机支付方式,我们很愿意与这样的公司合作。”龙伟如是说。

“赶集网的手机客户端用户目前累计超过2000万,手机客户端在找房、买卖二手货和找工作中尤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确实期待手机支付方式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王振华说,“在今年一个有关移动支付的会上,大家说现在手机上的支付方式是‘方便的支付不便宜,便宜的支付不方便’。对于用户来说,他们无所谓运营商、银行金融体系、第三方支付,关键是看哪一方给他们便捷、安全的支付手段;对于商铺来说,他们需要费率上比较低的方式。这两方面的需求就是大家比较期待的一件事。”

在王振华看来,他希望产业界各方现阶段的重心先不要放在利益争夺上,而是借助各自的优势做出用户满意的支付产品体验,并能够以比较低的费率吸引第三方生活服务类的公司加入这个行列,把市场做大。“因为现在移动支付所支撑的行业规模还非常小,大家先要合力把事情做大,其次才是分蛋糕的问题。”他说,“但目前在这个时间点上,分蛋糕的事情好像比较多一点。”

上一篇:移动卓越班组汇报材料下一篇:平淡如水的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