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化学

2023-0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化学

普通化学教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哲学和化学之间存在必然、内在的联系。在普通化学教学过程中,应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和认识化学的基本理论,并将哲学观点渗透、融合到普通化学教学中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普通化学理论的本质,培养学生自觉掌握哲学方法论,提高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普通化学教学哲学原理实践真理普通化学是高等农业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学生进入大学后较早接触的课程。作为高等学校化学教师,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将普通化学经典的理论传授给学生,更应该向学生授之以“渔”,即向学生传授科学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哲学既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同时又是观察、分析、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化学所研究的现象涉及到自然界的各个方面。“化学同时又是从自然哲学中独立分支出来,具有浓厚的哲学气息”。哲学和化学之间存在必然、内在的联系,几乎每一个哲学原理都能在化学中找到例证。从化学的定义、分类、化学概念和学说的演变、到化学方法论研究、化学科学的发展,都闪现着辩证的思维方法。虽然在普通化学教材中并未出现哲学术语,但普通化学知识体系中却渗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在普通化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哲学素养,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其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更有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利于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运用哲学思想,开拓创新。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科学的认知过程都是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这一形式进行的,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当然符合这一规律。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是化学热力学的主要基础,是人类经验的总结,无法从理论上来证明和推导。这两个定律的正确性只能通过实践来验证。在宏观世界,目前尚未发现与之相矛盾的经验,这也就证明了定律的正确性。在研究化学反应的自发性时,人们发现许多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有人曾因此提出以化学过程中的焓变作为标准来判断化学反应自发性,认为朝着放热方向进行的过程都是自发的。事实上,虽然对多数反应的确如此,但也有不少相反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冰的融化,食盐的溶解,都是吸热过程,但却都是自发进行的。因此,单纯从能量的角度出发把焓变作为判断反应自发性的普遍标准是不完善的,它虽然包含了相对真理的成分,但它是不完全的。后来,经过不断地实践,人们终于找到了判断化学反应自发性的正确依据:吉布斯自由能。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同样也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最初人们认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在对阴极射线本性的研究中,发现了原子内部的复杂性,同时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这一传统观念被彻底否定。在新的认识上,科学家又设计出新的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提出了电子围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行星式原子模型。由于经典物理学不能解释以上原子模型,普朗克于1900年提出了量子学说,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量子化学,建立了现在普遍接受的原子模型。这本身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克塞尔、刘易斯、朗缪尔等人也并不是直接依靠物理学理论创立化学键的电子理论,而是主要靠对化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归纳,将从实践中得来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并指导实践,成功的解释了一些分子结构。通过以上实例,我们可以看出,化学学科的发展过程正是通过实践来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认识的任务在于不断地排除谬误、获得真理,并通过实践使真理得到检验。二、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客观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与此相类似,化学中的原理和定律也都是有其适用的条件。如热力学中的四个基本公式都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即内部平衡的、只做体积功的封闭系统,而不能用于做非体积功的系统,也不能用于敞开系统。如在讲授水的相图时,需要向学生强调,气液平衡线上任意一点对应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系统处于气液两相平衡状态。如果相应的升高温度或者降低压力,平衡就会被打破,系统会向气化方向移动;反之则会发生液化。但这一规律是有适用范围的,如果超过了临界点,无论怎样增大压力,水蒸气都不会液化,也就是说,气液平衡线是不能无限延伸的,在临界点以下的规律在超过临界点之后就不适用了。克劳修斯认为,宇宙中一切运动形式都必然会转变成热,熵将不断增加,因而整个宇宙的熵值必然将趋向达到最大值,最后宇宙内将不存在温度差异,一切过程都将停止,从而得出所谓的“宇宙热死论”,即热寂说。这是将漫无边际的宇宙,看作热力学上的隔离体系;将有限的空间及时间内总结的规律无限外推至宇宙,因而得出了荒谬的结论。这类事例说明,任何真理都是有其适用条件的,如果忽略或无视这些条件,真理将会变成谬误。通过这些实例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因而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想要把握问题的实质进而解决问题,从复杂的矛盾体系中找到并解决其中的主要矛盾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普通化学中“可逆过程”这一模型,则突出反映了系统的热力学状态变化,完全忽略了在实际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摩擦作用,忽略了实际过程发生时必然存在的系统和环境之间的某些强度性质的差异(如在可逆膨胀过程中系统与环境间的压力差),忽略了过程的速度等性质。“理想气体”的模型就是忽略了分子的体积以及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忽略了分子之间以及分子与器壁之间的碰撞带来的能量损失,突出体现气体分子的热运动。类似的,在研究溶液时,忽略了不同溶液混合后体积的微小变化和混合时热效应导致的温度变化,突出体现浓度变化对溶液性质的影响;在研究晶体时,忽略了晶体中粒子的运动,只考虑晶体的结构特征对其性质的影响;在研究酸碱溶液的酸碱度时,往往会忽略水或其他弱电解质的离解,等等。事实上,这些理想模型所描述的状态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这些理想模型能够很好地排除各种复杂的次要矛盾的影响,突出体现了事物的主要矛盾,抓住这些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更有利于揭示问题的本质。在理想模型下,可以更容易研究蕴含其中的普遍规律,然后根据理想模型找出与实际的偏差,针对偏差进行适当的修正,经过这一过程,实际过程中的复杂问题就可以很好的得到解决。四、化学与物质的运动规律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永恒运动的,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著名的Brown运动实验充分说明了物质的运动属性。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物质运动的例子,例如固体的升华、液体的蒸发、打开乙醇试剂瓶就会闻到气味,这些现象都是分子运动导致的;即使固体物质中的粒子也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其平衡位置上不断地振动。因此,运动是绝对的。同时,物质又表现为静止的状态,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如“化学平衡状态”,从宏观来看,处于平衡状态时反应看起来似乎停止了,但从微观角度来看,可逆反应仍然在不断地进行,只不过正逆反应的速率相同。因此,化学平衡是一种有条件的、相对的、动态的平衡,一旦维持平衡的条件被改变,已形成的化学平衡就会发生移动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因此,化学平衡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能量和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符合能量守恒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这也是进行一切化学计算的基础。化学中涉及的守恒主要有粒子守恒、电荷守恒和能量守恒等。五、化学与质量互变规律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中两种最基本的状态,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质与量的转变过程。在化学中,物质浓度的变化,相对分子量、原子数目、化合价、键能、压强、温度等物理量的变化,反应进行过程中反应程度的改变以及物质排列次序、排列方式空间取向、晶体类型等的变化等都属量变的范畴。而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同分异构体间的相互转化、分子组成和反应性能的改变等则属于质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质量互变规律在化学中非常普遍。所以,恩格斯认为,化学可以称为研究物体由于量的构成的变化而发生的质变的科学。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原子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变小,得失电子能力改变,从而引起元素的金属性、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呈现递变性,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由金属变为非金属。当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增到8个时,元素的性质发生质变,同时引起电子层数增加的质变,为新的量变提供了条件,开始新一周期元素结构与性质的递变。同一主族元素原子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这种量的变化也引起一系列性质的变化。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完美的展示了科学哲学通用原理,具有重大的科学方法论意义。有些物质还常因浓度的量变而引起性质的质变,如稀硫酸具有酸的一切通性,但当硫酸的浓度增加时,引起了性质的变化。浓硫酸具有稀硫酸所不具有的很强的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有时外部条件的量变也会引起物质的质变,如相变过程其实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平动能会随之不断的增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物质就会由固态转变为液态,若温度再继续升高,就可能由液态变成气态。在发生相变之前,温度的逐渐升高,平动能的不断增大,都是进行着量的积累,当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发生质的改变,这也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表现形式。六、结语普通化学中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教学过程中将哲学观点贯穿于普通化学教学始终,把蕴含于各种化学现象和化学原理之中的辩证关系阐述清楚,从哲学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和认识化学,探讨化学理论的哲学价值、化学研究中的思维与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形象,从广泛的联系上去深入理解化学变化中的一般规律,使同学们认识到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意义。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训练科学思维,而且可以用哲学的科学方法去理解化学现象,正确把握其规律。更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及科学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值得每位普通化学课程教师去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王革,武育香,郑庆林.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2.

[2]魏光,林银钟,陈鸿博.论现代化学定义及其原则宗旨[J].化学通报,1997,(7).

[3]唐敖庆,卢嘉锡,徐光宪.化学哲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77.

[4]段莉梅.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中的辩证法[J].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9,14(2).

[5]倪静安,张墨英.辨证的唯物的化学科学——化学科学及其发展中的哲学思想(上)[J].化工高等教育,2004,(1).

[6]毛泽宇,毛海荣,谢建刚.化学键电子理论发展中的哲学思想[J].化学世界,2007,(9).

作者:姜彬 付颖

第2篇: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差异

[摘 要]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1.体系化的哲学与方法化的哲学的差异;2.客体化的哲学与主体化的哲学的差异;3.解释世界的哲学与批判世界的哲学的差异;4.政治化的哲学与学院化的哲学的差异。

[关键词]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差异;实践

[

作者:曹际祥 王世涛

第3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的第八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于2008年10月在武汉市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主题的两个方面纷纷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议成果显著,展示和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进展,以及学者们对当代中国哲学建设的深切关注和深入思考。

[关键词]第八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综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承办的第八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于2008年10月11—12日在武汉市召开。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近15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90多篇。会议以大会发言(33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作了主题发言)、专家点评、学术沙龙、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孙麾致开幕词并做了大会总结发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这一主题。纷纷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现将论坛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内涵和实质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是承认其合理性与合法性。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家学者们发表了不尽相同的看法。

中共中央党校许全兴教授认为,我国政治界、理论界、学术界长期以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践的统一”的内涵完全等同了,而这两者的内涵并不完全等同。对“中国化”内涵理解上的这种偏颇,导致只讲实践(政治)层面的中国化,即只讲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不讲文化(学术)层面的中国化,即不讲与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他认为,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马克思、列宁这样的老祖宗不能丟,中国自己的老祖宗也不能丢,丢了自己的老祖宗,就丢了中国民族的根本、智慧和灵魂,就不是中国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而是个教条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从根本上讲,就是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相结合,就是吸取、融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同时又赋予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以新的活力和新的内容。

中共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含义包括四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历史方位相结合,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研究中国的某一历史方位,对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给予准确判定,进而探究这一历史方位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和解决具有根本性的中国问题,进而从政治或意识形态上提出解释和指导中国长远发展的根本理念。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注意研究并汲取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尤其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粹,从中寻求解决中国问题的中国方式。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即把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思维相结合。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话语表述,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大众的社会心理与接受方式相适应,成为影响中国人民生活方式的思维方式,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认同。

首都师范大学叶险明教授认为,可以从这样四个方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乃至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能否做出自己的贡献。第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能否给其他学科以理论支撑。纯而又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存在,它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批判中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第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要能够在整体上为中国的建设提供方法论和工具支持。第四,作为中国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使其渗入到大众文化中,引领大众文化。

武汉大学赵凯荣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其现实性上,是一部已经展开、正在展开的现代史。

中共中央党校董德刚教授认为,应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列学说中的普遍真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包含普适价值;普遍真理和普适价值不限于马列学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命题,即实现当代世界普遍真理(含普适价值)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

许全兴教授等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存在“可能性”问题,因为它已经是既定的事实。

武汉大学陶德麟教授认为,虽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进行了80多年还在继续进行的过程,是一个客观事实,但现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问题并不多余,因为许多论者不承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把这个问题明晰地提出来讨论是有必要的。陶德麟教授归结了否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能性的三种论点并逐一进行了反驳。这三种论点是:第一,认为中国人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第二,认为中国人即使面对着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也不可能读懂;第三,认为即使中国人读懂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也不可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陶教授认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像黑格尔称赞的路德和J·H·沃斯分别“让圣经说德语”、“让荷马说德语”一样,也“教给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让马克思主义学会说中国话”,这也就是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工作。而“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和“让圣经说德语”、“让荷马说德语”一样都是可能的。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败得失的检验标准

复旦大学陈学明教授认为,21世纪还讨论如何检验马克思主义,有些滑稽,更有些可悲。

陶德麟教授认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败得失以什么为标准进行检验这一问题上的不同意见,主要表现在文本标准和实践标准的区别上。他认为,离开了对历史经验的回顾和分析,抽象地争论这个问题不易说清楚。通过回顾中国民主革命阶段的情况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情况,得到这样一些启示: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概念本来就不是从书本研究中产生,而是从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实践中产生的。这个概念提出的历史背景和条件就决定了它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它是一个标志实践目的、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的概念,同时也就逻辑地蕴含了它的检验方式和检验标准。如果以文本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是以尚待检验的认识为标准,等于没有标准。第二,文本标准与实践标准之争不仅是一个学理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个关系中国人民前途和命运的实际问题。第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的哪些论断是普遍真理?普遍到什么程度?是否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离开了具体实践的检验,是判定不了的。第四,更严重的是,离开了实践标准,新的教

条主义又产生和泛滥起来。建国后27年中,毛泽东在某些方面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了教条,他的悲剧在于,他自己的论断也正在被人神化为教条。这样,新的教条主义在全国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邓小平的伟大,在于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不拘泥于教条。他提出的“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实践标准:“石头”指中国的实际情况,“摸”就是在实践中去探索研究,“过河”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三个有利于”标准,就是针对文本主义的实践标准,就是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具体化了的实践标准。检验是复杂的动态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而是开放的。陶教授强调,他所反对的,是以文本裁剪实践,不是反对文本研究。文本本身不是教條,只有把它当作教条的时候才是教条。

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许全兴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不能把这一结合简单地理解为引用中国历史文化的思想资料来注释和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这一结合应理解为: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进行总结和概括,以有利于对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指导,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结合从根本上讲,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相结合,就是汲取、融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同时又赋予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以新的活力和新的内容。只有做到民族精神方面的结合,马克思主义才真正内化成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才真正地中国化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结合过程中,要警惕中国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渗入。

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景源研究员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要实现与传统哲学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近现代哲学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要把近代提出的思想纳入研究课题。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思想路向

黑龙江大学衣俊卿教授认为,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新时期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拓宽研究视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形成“世界向度”和“中国向度”紧密结合的学术视野。他说,“中国向度”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用以指导中国的实践,并获得理论上的创新成果。其基本特征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当作给定的前提,着眼于中国发展问题的解决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表述。因此,主要表现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由外向内”的单向输入的向度。“世界向度”是指在全球化语境和世界视野中审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结合问题,并强调中国经验的开放价值和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话语权。因此,它呈现为中国问题与全球问题、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双向互动”的向度。这两个向度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不可分割、相互交织、相互支撑的两个组成部分。但在现实研究中,它们在相当程度上发生了分离,目前的研究主要偏重于“中国向度”。他分析了单向度研究的成因,认为这种研究带来了以下后果:第一,使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经验”仅具有有限的中国价值和中国意义。第二,孤立地强调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容易使弘扬传统文化成为“孤芳自赏”,并且存在着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价值阐释走入误区的可能性。第三,缺乏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交流、思想碰撞和理论对话,容易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价值限定在地方知识的层面上,无法阐发其世界意义。他认为,当前积极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世界向度”和国际视野已经具备了可能性:第一,全球化进程越来越要求马克思主义具有广阔的世界眼光。第二,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形成的各种理论资源和实践经验使马克思主义研究在国际范围内开展广泛的对话和交流成为可能。第三,改革开放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巨大成就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社会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所承担的国际责任,增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发言权和说服力。他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以确立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两个向度的互补格局:第一,在实践理性层面上,确立起全球化语境和国际视野中的中国问题视域,从而赋予中国经验以更加丰富的理论意义。第二,在文化精神层面,应当通过主动的和开放的文化交流、碰撞和交融,用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水乳交融而形成的新文化精神来丰富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规定性。第三,在理论理l生层面,不仅要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的对话,而且必须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同时代世界上各种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的和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的直接的和积极的对话,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宽广的理论视野和现时代的理论价值。

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教授赞同研究方法的“世界向度”,认为有人要把中国哲学叫国学,就是把自己排除在人类公共文明之外。西方人不把西学叫国学,而叫科学,科学是人类的公共文明。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有世界眼光。这一点也是众多与会专家学者一致的看法,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加强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甚至非马克思主义的对话和交流,不能自说自话。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路向,中国人民大学安启念教授认为主要有这样两种:“从理论原则看实践”与“从实践需要看理论”。他认为,传统说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实际中去。如果是回头看,这种说法对,但用于指导实践就颠倒了关系,应该是实践需要是起点。所以,正确的思想路向应该是“从实践需要看理论”。

华中科技大学欧阳康教授认为,应该用中国向度和世界向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之一是要搞清楚:究竟要解决中国问题还是世界问题?他认为,主要是解决中国问题,而不是世界问题。马克思主义提供给中国革命和建设多少思想资源?有多少合法性?在哪些方面提供资源?当代中国建设是否仅仅从马克思主义中获得足够的资源?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以外的其他资源,如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也应该成为重要资源。

东北师范大学胡海波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精神家园”路向,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统一起来,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意义上探索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内容、新形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他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的道路与方向。

六、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武汉大学李维武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存在着一个有待认真解决的问题,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经历了百余年的传播、发展及其中国化后,往往仍然只是被看作一种“在中国的

哲学”,而不是一种“中国的哲学”,没有取得作为“中国哲学”的‘啥法性”。今天人们经常谈论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对话,就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还不是中国哲学。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20世纪中国主要思潮之一,经过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及其中国化,经过与20世纪中国哲学诸思潮的互激互融,已经成为了20世纪中国哲学的有机内容,已经参与了中国哲学现代传统的创造,并通过由哲学思潮而转化为社会思潮,造成了伟大的社会革新运动,重新塑造了现代中国。在这个意义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由“在中国的哲学”成功地转化为“中国的哲学”了。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取得了作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

武汉大学何萍教授认为,经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的一系列批判,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从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淡出,但那种否定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意义,把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简单地归属于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观点却积淀在人们的思想中,成为中国学者批判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由,使得中国学者谈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以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体系为由加以否定和拒斥,不去分析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历史联系,并从中揭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其理论的独创性。其结果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始终停留于传播史的水平上,无法深入到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理论创造的研究,没有揭示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内核、哲学性格和独创性的内容。所以,直到现在,中外学者都无法明确地说出什么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弄不清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有什么区别。由于这一消极影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源流关系凸显出来了,成为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她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时,应该同时注意研究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如何理解和接受外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他们又是如何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并用于解答中国的现代化问题的,从中发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思维和内容。她认为这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更为重要的方面。

黑龙江大学张奎良教授认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切胜利都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但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既不是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原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也不是经过别国人解说和阐发的马克思主义,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首先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太笼统,还需要分层,分唯物论的中国化和辩证法的中国化。他在这种分层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七、当代中国哲学建设

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教授就此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中国究竟有无哲学?是中国哲学还是哲学在中国?作为一个学说体系,中国有能力搞自己的哲学。作为哲学的学说体系,要有一定的规范;作为学科,要尊重学科的共性,要着眼于学科。学科是人类公共的舞台,在舞台上的表演可以有自己的风格。要有理论志气,站在学科的高度,不要巴结现实;要去思考问题,突出问题意识。他认为,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存在着两个危机:一个是文本危机,即我们过去学的大半是“第二手”的马克思主义。如果文本研究问题不解决的话,实际上就等于把马克思当作一个符号,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接受他的精髓和灵魂,而只是口号式的、符号式的皮相之论,无法充分证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另一个是现实性危机。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实面前显得较为落后和被动,如有些学者指出的,有些“失语”。针对这两个危机,李德顺教授认为,做法是关键,它决定成败。要改变轻率浮躁、追风逐浪的风气,克服唯洋唯古、对外侏儒化、对内权势化的心态,扎扎实实地进行科学本身的研究和持久艰苦的努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不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体制的改革。对于我国哲学界来讲,现在真正该做的就是自己去研究,面向当代世界的现实,认真地观察和思考人类和我国所面临的问题,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真正提炼出30年来我们亲身摸索所得到的思想理念和思想成果,要以哲学方式做出总结和概括,提供有积极意义的回答,把这些成果装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篮子”里。

北京大学王东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抓好两头,即开源创新与综合创新。在思想源头开掘方面,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不能固定化,也要中国化。要开掘中国文化、古典哲学的源头。同时,要勇于站在时代潮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要的是面对现实,回答中国问题。在综合创新方面,要做到五个创新:体制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哲学创新。

华中科技大学欧阳康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要努力跟上时代。怎么跟上时代?第一,從理论本身转向当代世界重大问题;第二,从认知和求真转向价值的追求和创造;第三,从研究思路以解释演绎为主转向批判和创新;第四,走向问题哲学;第五,研究资源从单一资源转向多种资源;第六,人性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根本点、基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人陛问题。

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改革开放进程中,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首先需要重新理解世界观。他认为,新的世界观是实事求是的世界观、与时俱进的世界观和开拓进取的世界观。实事求是的世界观首先是直面“世界”和“时代”的世界观,是反映时代特征和世界潮流的世界观。世界观的“世”,是“人生在世”的“世”;世界观的“界”,是“人在途中”的“界”;世界观的“观”,是“人的目光”的“观”。变革世界观,从根本上说,是变革“人的目光”。这不仅要求拓宽“人的目光”,使之具有“远视”世界与未来的能力,而且要求深化“人的目光”,使之具有“透视”现实的能力。“人生在世”和“人在途中”的“世界”总是与时俱进的,作为“人的目光”的“世界观”就需要与时俱进。另外,解放思想不仅需要“远视”世界的大气,还需要“直面”现实的正气和“创新”实践的勇气,不断开拓进取。

复旦大学冯平教授认为,马克思实践原则基本含义的一个逻辑延伸是,衡量哲学提问和解答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最终标准是它解决(不仅是解答)现实问题的能力。马克思哲学从本质上说是改造世界的哲学,这样的哲学最基本的要求是:面向具体的现实生活本身,发现具体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难题,将这些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这样的哲学最关注的问题是:在现实基础上,我们应该确立怎样的理想,应该如何实现我们的理想。她

认为,在中国哲学发展的今天,我们特别需要以这样的哲学原则来反思和筹划我们的研究。如果期望我们的哲学能够对中国人的生活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就应该将中国问题作为研究课题。“中国问题”,是指困扰当今中国人生活和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难题。作为哲学研究的“中国问题”,是指与这—难题直接相关的最根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面向中国问题的哲学”所要表达的信念是:中国的哲学应当以改善中国人的生活、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为旨趣,应当以影响中国人生活和中国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研究课题。她认为,“面向中国问题的哲学”具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直接将中国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直接以中国问题为研究对象;另一种是将中国问题作为哲学研究的火种,用这一火种点燃哲学其他方面的研究,通过对中国问题的关怀而赋予其他方面的哲学研究以生命与活力。

武汉大学赵凯荣教授认为,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向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有用的尺度)和大众化(大众化尺度)。这个方向的局限性是:具有鲜明的功利主义,导致对现在无用的古代文化被遗弃,对过去的东西否定的太多;导致对精英文化的反动。这个方向必须改变。他提出了“文化DNA”的概念,认为任何一种文化,只要它是随着社会的进化而进化来,就具有永恒的价值,而不只是在它所处的时代才有短暂的、当下的、甚至瞬时的意义,并随着社会进化会变得腐朽、没落,被时代所抛弃。恰恰相反,正由于随着时代的变化它们极有可能消失、消亡,而这种消亡和消失又势必影响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不但不应该用“革命的”和“实践的”手段加速其消失和消亡,反而应该千方百计来保护这种文化,包括所谓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因此,他认为,“扬弃”的观念必须让位于“文化DNA”的观念,因为扬弃观念的一个重要局限性是主张舍弃,舍弃必然涉及选择,无论是处于大多数人的立场,还是统治阶级的立场,都无一例外消亡人类文化的DNA,任何一种消亡最终受到伤害的只能是人类整体文化本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有利于文化多样性,而不是试图将中国文化或西方文化回归到任何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性统一中。

南开大学李淑梅教授认为,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应该自觉克服传统哲学思维惯性的影响,集中表达人民的心声,凸显马克思主义哲学植根于人民的品格。

南开大学王新生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既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实践问题,而是一个同时关联于中国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命的时代课题。只有那些具有深刻时代性的实践和紧密关联于中国问题的理论之间的相互结合,才能开创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课题。中国社会的市场化转型所引发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是一个深刻的时代问题。他认为,在中国社会转型实践与马克思正义理论的汇通处阐释马克思的正义理论,是当今马克思主義哲学中国化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中共中央编译局周凡研究员认为,我们习惯于说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种中国化必须具备“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这三个要件。这看上去像1+1=2一样简单,而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不是一个确定的“1”,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也不是一个确定的“1”,结合也不是“加法”。他指出,主体若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把马克思主义与自己当下的生活融在一起,与自己的整个人生追求融在一起,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融在一起。主体只有在“化”马克思主义之前处在一种若有所寻、若有所求、若有所待的状态一在这种状态里面,包含着真切的期待、践行的渴望、明确的目的、坚定的信念或者救世的情怀,而不只是把它当作“职业化的学术”来做研究,才会产生“更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或者马克思主义哲学。

[责任编辑 张桂霞]

作者:王昌英

第4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都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去说明世界,用头脑中臆造的联系去代替现实世界的真实联系。马克思主义对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批判,创立了唯物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唯物主义成为生机勃勃的科学理论体系。

关键词:黑格尔哲学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 、分析黑格尔体系的矛盾,概括黑格尔体系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文章第一部分着重探讨了黑格尔哲学的历史背景与阶级实质,论述了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分析了黑格尔哲学的方法和体系的矛盾,指出了黑格尔哲学的解体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普鲁士国家的钦定学说——黑格尔哲学体系学说,在有些人看来它是纯粹的矫揉造作,迂腐晦涩之物。恩格斯则用其名言辩证地对其理论进行了逐层分析。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在黑格尔看来,决不是一切现存的都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此言并非统治者的敲门砖,为国家机器寻求开脱。他强调了现实性这种属性仅仅属于同时是必然的东西,因此有了“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的论断,进而表明了自己对国家存在的态度:这个国家只在它是必然的时候是合乎理性的,是同理性相符合的。根据黑格尔的意见,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具有的属性,没有永恒的现实,但有永恒的不现实,因为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所谓的必然性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这就是为什么存在进化论,为什么社会性质在不断改变的原因,所以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故而得到了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经过恩格斯的剖析,在此处我们得到了反面命题。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事物的本质,是世界的本质。绝对精神是能动的,它的运动从纯概念开始,然后“外化”为自然界,最后又回到绝对观念自身。黑格尔哲学作为绝对观念的体现,完成了绝对精神的自我认识,并被宣布为绝对真理。一切认识在它那里都结束了。可见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封闭的。而按照他的辩证法,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认识是不可能完成的,这样一来,同它那消除一切教条东西的辩证法是矛盾的。由于唯心主义的体系,黑格尔不可能把辩证法贯彻到底,所以恩格斯认为必须从它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它——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但是要救出通过这个形式获得的新内容。

二、阐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形成,以及各自的发展历程

第二部分开篇,恩格斯对近代哲学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高度概括——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古人认为人的躯体和精神思维是相互独立的,人死只是躯体的死亡,但主导人体精神思维活动的灵魂还存在,而灵魂通过被人们人格化就形成了神的雏形,既而有了宗教里神的观念。

但是当神这一概念派生出以后,就有了神是否属于自然界的问题,既而又引出了自然界和神之间,何为鸡何为蛋的争论。认为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学者们形成了唯心主义派别,而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归为了唯物主义派别。

在哲学家为之争论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他们以为己方的成就完全取决于纯粹的思想进步,以纯理论的构想推动这一哲学重大问题的发展,然而事实上推动发展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借此,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就方法和内容上来说只是唯心主义的倒置。由此费尔巴哈认识到“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之先于世界的存在,在世界之前就有的‘逻辑范畴的预先存在’,不外是对世界之外的造物主的信仰的虚幻残余;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自然是纯粹的唯物主义。”作为一个黑格尔主义者的他承认了唯物主义是人的本质何止是的大厦基础,但就此而止,对于大厦本身没有进行过多的描述。费尔巴哈在这里把唯物主义这种建立在对物质和精神关系的特定理解上的一般世界观同这一世界观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即18世纪所表现的特殊形式混为一谈了。机械唯物主义应运而生。在篇幅最后恩格斯则为费尔巴哈对于唯物主义的混淆进行了简单的澄清。

三、对费尔巴哈论中的宗教哲学、伦理和唯心史观的批判,说明费尔巴哈哲学错误的根源

基于哲学本身应当融入宗教的思想,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关系、心灵的关系。归根到底性爱即使不是他的新宗教借以实现的最高形式,也是最高形式之一。 在恩格斯看来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就在于:他不是抛开对某种在他看来也已成为过去的特殊宗教的回忆,直截了当地按照本来面貌看待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即性爱、友谊、同情、舍己精神等等,而是断言这些关系只有在用宗教名义使之神圣化以后才会获得自己的完整的意义。他将人类最本源、最纯真的感情强加于宗教,并运用神的万能性将所有上面提及的东西进行熔融,最终变成了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宗教概念。

在哲学和伦理方面,费尔巴哈同黑格尔相比是肤浅的。黑格尔的伦理学或关于伦理的学说是法哲学,其中包括:(1)抽象的法,(2)道德,(3)伦理,其中又包括家庭、市民社会、国家。在这里,形式是唯心主义的,内容是实在论的。法、经济、政治的全部领域连同道德都包括进去了。在费尔巴哈那里情况恰恰相反。就形式讲,他是实在论的,他把人作为出发点;但是,关于这个人生活的世界却根本没有讲到,因而这个人始终是在宗教哲学中出现的那种抽象的人。这个人不是从娘胎里生出来的,他是从一神教的神羽化而来的,所以他也不是生活在现实的、历史地发生和历史地确定了的世界里面;虽然他同其他的人来往,但是任何一个其他的人也和他本人一样是抽象的。在宗教哲学里,我们终究还可以看到男人和女人,但是在伦理学里,连这最后一点差别也消失了。、 关于道德,费尔巴哈认为: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生来就有的,因而应当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但是,追求幸福的欲望受到双重的矫正。一方面受到我们的行为的自然后果的矫正,另一方面受到我们的行为的社会后果的矫正。就此看来其道德观是存在严重问题的,道德在我们今天开来,是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通过舆论的作用对社会舆论对社会生活起到约束作用。而在其看来道德似乎就是个人在平等权力下,对欲望的矫正。

四、对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阐释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无论是黑格尔还是费尔巴哈,不是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就是走进了形而上的陷阱。在德国古典哲学的解体中,真正地具有划时代意思的就是马克思的哲学观。在研究前人的成果时,马克思自觉的运用了辩证法,充分吸收各方优点。首先,马克思从一开始就强调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这并不是独创,而是根据现实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可以自然推出来的。“德国工人约瑟夫·狄慈根不依靠我们,甚至不依靠黑格尔也发现了它”,黑格尔之所以没发现,是因为他的辩证法只是概念的自我发展,他没有跳出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恩格斯用翔实的资料和严密的逻辑,充分论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正确性,并且还提出了一些派生而来的观点。譬如,通过对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对立得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内因的观点;通过物理学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生物学对细胞和生物进化论的发现,提出了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认识事物的观点。可以看到,马克思思想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辩证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而得出的。毫无疑问,轰轰烈烈的欧洲工人运动终结了的古典哲学,马克思的思想应运而生,并且还工人运动继续实践着,继续散发着璀璨的理性光辉。

归纳总结: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里程碑,它的价值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完整的理论指导体系,然而又是不断创新的动态体系。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都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去说明世界,用头脑中臆造的联系去代替现实世界的真实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不论是在自然界还是社会历史领域中,都立足于用客观世界本身的真实联系来说明世界,正像辩证的自然观把自然哲学从自然领域驱逐出去一样,唯物史观的创立结束了旧的历史哲学,攻破了唯心主义的最后一个堡垒。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把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从而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参考书目: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第5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来源之一,费尔巴哈哲学体系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与独特的形态。费尔巴哈,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学家,不仅抨击了唯心主义,还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并且在反对唯心主义的斗争中,捍卫了唯物主义,肯定自然离开人的意意识而独立存在,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辛形式,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对宗宗教神学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研究费尔巴哈哲学时,认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们认为费尔巴哈是他们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的“联系环节”。但是,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赞赏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们也不会成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完全接收者,他们摆脱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后,也批判地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正如他们分析批判黑格尔哲学以一样,他们也分析吸收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的内核”。

一、对德国古典唯物主义的分析

卡尔·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时,没有认识到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重要性和其合理成分,因此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是形而上学的。马克思写了一本《费尔巴哈论纲》来分析评价他认为费尔巴哈的正确和错误的地方。恩格斯认为,“因为那时在所有自然科学中达到了某种完善地步的只有力学”,德国古典唯物主义是机械的,并认为“这是法国古典唯物主义的一个特有的、但在当时是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摘自《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恩格斯认为,“这种唯物主义的第二个特有的局限性在于: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这就揭露出德国古典唯物主义的第二个缺点——形而上学性。

“欧洲文化领域的扩大”,“以及十四和十五世纪的巨大技术进步,这一切都没被人看到。”“这样一来,”恩格斯认为,“对伟大历史联系的合理看法就不可能产生。”分析出德国古代唯物主义的第三个缺点——不彻底性。

恩格斯从自然科学发展的角度分析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并表示出这是同时代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客观的分析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足之处。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由简单到复杂的长期发展过程的角度出发,分析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且也客观地表达出这也是同时期不可避免的非历史的观点。联合文化领域扩大发展和技术的巨大进步,恩格斯指出德国的古典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

二、费尔巴哈与宗教

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吸收的“基本的内核”,的基础是建立在对宗教的批判上。在1841年发表的《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费尔巴哈比较强调宗教根源于人的异化,不注意自然界对宗教产生上所起的作用。在《宗教的本质》中,他指出“自然是宗教最初的、原始的对象,这一点是一切宗教、一切民族的历史充分证明了的”。 列宁在《宗教本质讲演录》一书摘要中摘录了下列一段费尔巴哈说明自然、人与神之间关系的话:“把客观的本质看作主观的东西,把自然界的本质看作有别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把人的本质看作有别于人的、非人的东西,——这就是神的存在,这就是神秘主义和思辨的秘密”。 费尔巴哈在说明了宗教的认识论根源,把宗教从天上引到地上,说明了宗教的世俗本质之后,便认为自己任务已完成了。但事实上,他是停留在半路上,没有能够达到“终点”。费尔巴哈把上帝的本质看作人的本质,把上帝降到地上,把人

提出来代替上帝,这一方面,他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费尔巴哈在人是什么这个问题面前停住了,他把人的本质看作“类”、看作无数个个体的内在的、无声的、仅仅被自然桎梏联系起来的共同性。而马克思正是从费尔巴哈停止不前的地方开始,向着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唯一正确的方向前进。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认识到人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才能揭露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从而认识到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应该从社会经济关系中去寻找。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真正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费尔巴哈只揭露了宗教产生的认识论根源,而马克思则从人的本质出发,揭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

三、费尔巴哈与唯心主义

费尔巴哈从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批判上开始了对唯心主义的批判。费尔巴哈指出了黑格尔哲学的秘密就是从思想推出实在,从抽象的概念推出具体事物。他认为应该从存在的东西得出“存在”这个概念,一切存在都是一定事物的存在。

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是正确的,但他的批判还有很大的缺点:费尔巴哈没有用批判的武器来制服黑格尔哲学,而是简单地把它抛弃。它没有在这种哲学的神秘主义外壳、唯心主义杂质中看出这个哲学的合理内核,没有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中发掘出它的辩证法,这是因为费尔巴哈把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它的唯心主义混淆起来,它把黑格尔的辩证法仅仅看作它的唯心主义的体现,把他的方法仅仅看作它对自己体系的证明。

三、费尔巴哈的认识论

费尔巴哈肯定人能够认识世界,并且认为人已经有了足够的器官去认识事物,坚持唯物的反映论,对于人类认识世界具有无穷的信心。费尔巴哈并不了解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他只是提出了许多俏皮的机智的见解,如自然界并不躲藏起来,它反而自荐于人,以及人有足够的器官去认识外界等来批判不可知论,这种从机械唯物主义的批判是没有力量的,所以恩格斯说:费尔巴哈所附加的唯物主义的东西,与其说是深刻的,不如说是机智的。

费尔巴哈哲学的最大功绩是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是却没能坚持到底,只是一个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则是唯心主义的。费尔巴哈未能把唯物主义科学地实践到社会历史中去,建立科学的唯物史观。

第6篇:哲学与人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积极意义

一.哲学是什么?

教材上的定义是: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 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却说: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两者的论述不同是因为角度不同。前者是从哲学的构成方面来说的,后者则强调了哲学对人生意义。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冯友兰先生的观点。

学习哲学的目的是指导人生,只有学以致用才是哲学最高的境界。

二.比较各哲学流派,我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最为直接有效。

下面,我将简单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宗明义,他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他要求我们的实践活动都要坚持物质第一性,客观看待我们的世界。可以说,马克思的唯物论思想是对唯心主义最彻底的打击。他对人们的思考方式,实践方式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人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而实践的前提是认识我们的世界。有人把实践建立在“想当然”的基础上,论文格式因此有了空中楼阁这样的闹剧;有人把实践的成败寄托给“神仙魔法”,于是有了邪教这样的社会毒瘤。可见,认识的偏失直接导致实践的失误。好在,马克思主义用强有力的证据向我们展示了科学的认识方法,他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没有神仙魔法,要改变世界,要完善人生就只能靠自己去实践。因此,我相信,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才会有能力科学的规划自己的人生,而清醒的标准是什么?是能看清世界的本质,正确认识自我。 可以说,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他不但指出了事物的联系,还提出了科学的方法论。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都表明唯物辩证法有着科学的本质和惊人的魅力。对人生而言,辨证的看待人生,规划人生也极为重要。比如,眼下正处于高中阶段的我,我要知道我所面对的主要矛盾是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要学会抓住知识的重点;学科之间要统筹兼顾,清楚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要有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勿容置疑,生活里处处都是哲学,处处都有辩证法。

历史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可以理解并运用这些辩证法,按规律办事,势必会有所斩获的。钱学森先生曾在一封信里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他的工作和生活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由此可见,一个懂得规划人生的人,就要辨证的看待自己的人生,为人生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目标,在不同人生的环境里用不同的方式自我发展。

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格塑造也极有帮助。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的真正价值是贡献 。历史也证明,任何违背人民意愿,伤害人民利益的行为都会被人民的力量所消灭。因此,马克思主义教会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如何去实现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作为这个国家的一员,我很欣赏里根总统的那句名言:不要问祖国给了你什么,先问问自己为祖国做过什么。是呀,当我们这样或那样抱怨我们的社会时,我们问过自己的责任吗?问过我们为国家贡献过什么吗?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只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这样的人生还算有意义吗?古往今来,死去的王侯将相多得多,但能被人记起的又有几人。能被人们记住是大义凌然的民族英雄,是甘于奉献的正人君子。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赋予人生以目的和意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心灵深层的伟大创造,其主旨即在于使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地升华,论文格式在精神境界的升华中崇高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修养与创造,是人们追求崇高的过程,也是使人们自己崇高起来的过程。 参考文献:

《哲学常识》——人民教育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世界知识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央党校出版社

第7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群众路线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学习心得

根据xx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安排,我学习了XX下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一书,并结合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出发,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这本书用了十个章节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其中第八讲专题讲解了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党的群众路线,凸显出群众路线在我党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上的重要地位。我对第八讲进行了着重学习,体会最深刻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这两点在一定程度上为群众路线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回答了“为什么要走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是群众史观,它认可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与某些倡导英雄史观,认为个人英雄创造了历史的哲学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1939年,毛泽东主席在撰写《〈共产党人〉发刊词》、论述新民主主义理论时,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为群众谋利益写在党的旗帜上,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

织群众的历史,群众路线就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传家宝。可以说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没有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回顾往昔,解放战争期间,数以百万的老百姓推着数十万辆小推车为解放军战士运送物资,踊跃参军,夹道迎着解放军的部队进城,可以说是四万万的中国人民选择了我们中国动产党;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物资极度困乏的窘境,亿万百姓选择了跟着党走,勒紧裤腰带,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添砖加瓦。

新时代、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时代赋予了群众事业新的特征,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个人利益诉求的多样性日益明显,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和激化,部分党员干部逐渐脱离了广大群众。脱离群众的危险日益加剧,它直接关系着我们党是否能够继续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否能够继续获得群众的支持。

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践群众路线?

第一,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动摇。要始终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重视民生、研究民生、改善民生,以群众的感知体谅群众,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对党交给我们的工作和职责保持崇高的使命感,带着深厚感情做好群众工作,进一步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奉献群众,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XX部门虽然不是窗口部门,与群众直接接触的机会比较少,但是我们要牢固树立XXXX的理念,守住XXXX风险底线,努力防范和化解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维护经济金融稳定,维护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是我们每一

个XX的职责。

第二、要重视调查研究的作用。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利益格局调整和各种矛盾凸显的关键时期,要走群众路线必须先搞清楚群众需要什么,群众有什么困难。持续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深入到XX基层和企业生产经营一线,把握经济发展脉搏,了解银行业经营的新动向,及时发现各类潜在的风险点,通过调查研究挖掘广大金融消费者的需求,推动XX通过金融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使广大群众都能够享受到高效、便捷、公平的XX服务,使XX在推动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上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要严守党的群众工作纪律要求。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铁一般的纪律性。严格的纪律性也是我们党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共同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重要法宝。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组织纪律和政治本色不能变。作为一名XX人员,必须要认真遵守党中央、国家、XXX各项规章制度和党风廉政要求,时刻保持思想警醒,做到廉洁自律,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始终保持一股清风、一团正气。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给了广大党员干部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每一位党员都对照党章,照照镜子,端正行为,正正衣冠,自我净化,洗洗澡,对症下药,治治病,让我们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严格按照党组织的要求,对照党的群众

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方案,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对照整改,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第8篇:医学与化学的哲学思辨

张爱丽李穆琼李晓晔王海波 朱星枚

摘要: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很密切,现代化学和现代医学的关系更加密切。一个医科院校的学生如果忽视化学学习,将来想在生理学或医学上有所突破是很困难的。基于此,医学院校应在化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设备、实验仪器和设备上加大投入;从思想上引起学生的重视,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内容上大胆删除和创新,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教学双方相互应付的局面。

关键词:医学化学哲学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为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操作平台。而医学的研究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承于这个平台,现代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更是离不开化学等基础学科。但是,许多医学院校及医科学生确没有对化学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化学和医学的区别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与研究,化学已发展成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许多分支学科,已被公认为是一门“中心科学”。医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体中的生理、心理和病理现象的规律,从而寻求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以保障人类健康。经过几个世纪的研究和发展,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成质量的改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医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体中的生理、心理和病理现象的规律,从而寻求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以保障人类健康。经过几个世纪的研究和发展,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成质量的改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医学的发展、新医疗技术和分析仪器的广泛应用,现代医学的研究已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人类已经能从分子、原子的水平来认识疾病的致病机理,寻求防病、治病和康复的最佳途径。

二、医学和化学的联系

大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实施创新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大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医学化学课程是临床医学等专业本科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化学知识是医科学生合理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医学化学课程

的学习,不仅要使学员理解和掌握与医学相关的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员科学思维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化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单纯的为后续课程做铺垫,或者说是为了学生学好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医学课程做铺垫,而是帮助学生创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化学角度来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的训练。

三、当前医学院校在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5 年制医学教育中,化学课程的教学并不能说成功。首先,由于教学指导思想陈旧与选材不当,在内容教学上即使花了时间,学生对那些抽象或迅速发展的内容仍不得要领,更难以从高层次去欣赏和把握;其次, 其次是医科学生对化学学习不重视,认为学医与学化学关系不是很大,只要学好专业知识与临床技能就可以当好医生和从事医学研究。他们并不了解在没有学好化学等基础学科时是很难学好医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第三,院校对化学学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重视,相关仪器和设备已相对落后,没有及时更新换代,已严重制约着化学的教学和师资的提高。

四、对医学院校化学教学的建议

美国化学家Breslow R 指出“, 考虑到化学在了解生命中的重要性和药物化学对健康的重要性,医务人员必须学好化学,今天的医生需要为化学在人类健康中起着更大作用的明天作好准备”。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现代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验方法与技能,建立定量概念,培养动手能力,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像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等,从基础到专业,谁轻谁重,那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行。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提供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的更多思路和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一个医科院校的学生如果忽视化学学习,将来想在生理学或医学上有所突破是很困难的。基于此,医学院校应在化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设备、实验仪器和设备上加大投入;从思想上引起学生的重视,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内容上大胆删除和创新,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教学双方相互应付的局面,让化学教育为培养高水平的医学方面的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魏祖期. 基础化学. 第5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2.

2.大学化学,2006 , 21 (2) :19221.

第9篇:《宇宙与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后感集合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宇宙与人》观后感

《宇宙与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上刘老师放给我们看的一部科普片,它讲述的是地球的诞生与人类的进化,在这部影片里我们不仅能更仔细、更清晰、更完整地去观察这个创造了人类的物质系统,而且还能弄清楚这个物质系统是怎样进行操作的,而这又正好验证了马克思所说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我一直对科普片都是很感兴趣,被吸引进去了,因为它讲的是人类的进化,那种想了解人类是如何来的,想看看自己的祖先到底是什么样的思想引领我慢慢地进入了这个神圣而深奥的世界。它让我认识到宇宙是一个生命体,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世界的本源是物质.

而原子又由一些更小的微粒因受到微妙的力平衡而构成,微粒再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究竟有没有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以构成这个宇宙,至今科学尚未发现,但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终有一天,科学将会揭示整个宇宙的奥秘。然而由我们所认识的宇宙的形成来看,也不难可以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那就是:世界的物质性。

由《宇宙与人》这部影片我们也可以知道宇宙的运动造就了人类能够存在的条件,然后再经过慢慢地一代一代的生命体的生存与灭亡.也许人类真的可以在地球上永久地生活下去,但人类要认识到的是人类在利用自然,向自然索取的同时必然在对自然进行着破坏。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有重要的作用,在人文科学领域同样有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要参加实践,在实践中改变客观世界并同时改变我们的主观世界。要认识到与整个宇宙的生命相比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每个人都应该对生命充满热爱,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追求。

《宇宙与人》它讲的是地球的诞生与人类的进化,在这部影片里我们不仅能更仔细、更清晰、更完整地去观察这个创造了人类的物质系统,而且还能弄清楚这个物质系统是怎样进行操作的,而这又正好验证了马克思所说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在这部影片里,我们不仅能更仔细、更清晰、更完整地去观察这个创造了人类的物质系统,而且还能弄清楚这个物质系统是怎样操作的。上百亿年的宇宙物质运动的种种细节都被前所未有地"缝合"起来,并且始终追究着人类的存在和这些物质运动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头绪。最终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我们的宇宙是一个绝顶聪明的物质"大作坊",它的最值得骄傲的产品就是人类。至此,我由衷的相信马克思的那句话"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按照世界本来面目认识世界,坚决排斥附加和主观臆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也是唯一科学的方法论。

世界是发展的,是变化的。辩证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等方法。辨证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人类的实践活动就是长期与自然斗争的活动。在长期的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这些对自然的正确的意识并且掌握了正确认识自然的方法。站在前人的肩上,我们只要正确的运用这些认识论和方法论最终一定能够认识这个世界。我想这也是我们作文一名新时代的广工大学子为什么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原因。

2012年10月18日

上一篇:企业品牌文化活动下一篇:最终幻想主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