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人力资源工作计划

2023-0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就是由一项项的任务组成的,在我们完成一项任务后,势必要面临一项新的任务,而写好计划才能让我们在新的任务中从容不迫,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集团人力资源工作计划》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集团人力资源工作计划

eHR与集团人力资源管控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出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集团,这对集团企业人力资源管控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我国集团企业人力资源管控实践却不容乐观,诸如“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反复上演。与此同时,大量集团试图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集团人力资源管控水平,纷纷开始eHR的规划和选型。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切实促进集团人力资源管控落地?这是人力资源管理者非常关心的问题。

王玉霞 北京宏景世纪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

申刚正 北京大易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段磊 汉哲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

王永升 佐佑人力资源顾问公司信息运营商事业

部总监

朱国成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人力资源管控能力与集团发展脱节

王玉霞: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朝着集团化方向发展,但在实践中遭遇了诸多挑战。近年来,集团管控一直处于逐步加强的状态,去年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办法》。但从国内集团人力资源管控实践来看,却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集团在用人方面出现问题,导致集团产生重大损失。如果对子公司领导干部管理缺乏常态化的、科学化的评估办法,也就无法实现集团对这类关键人员的有效管控。

段磊:人力资源管控是一个混合概念,差不多是最近几年才提出来的,而集团管控的提出则在10年前,但最近两年人力资源管控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集团整合的第一步往往是强化财务管控,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加强财务审计。接下来,开始整合集团内部物流、采购、生产,一般要通过ERP系统实现。最后一步,则是整合人力资源了。

集团整合的各个阶段重点不同,目前真正做好人力资源管控的集团不多,很多集团认识到加强管控的必要性,但缺乏充分的管控能力。

朱国成:我国企业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总体背景下,表现出对产业价值链控制的可能和欲望,加之我国资本市场、股权交易市场的发展,中国企业集团化近年来获得快速发展,集团管控能力和企业集团的发展产生严重脱节。众多在行政力量推动下的国有集团整合,先后混乱,造成严重的山头主义、整而不合。

王永升:很多企业集团,尤其是一些老企业,总部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官僚主义问题,其根源在于从管控的角度看管控,反而忽略了管控的本质。

现在的情形是,很多集团人力资源部非常忙,总部人力资源事务性工作量很大,耗费了总部人员的大量精力;如果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而缺乏独立思考,那么人力资源管控就很容易陷入误区。

集团人力资源管控不力的深层次原因

申刚正:在一些企业里,人力资源部门领导不太赞成用“管控”这个概念。比如我们的一个银行客户,总行对各地分行的管控非常强势,但他们不愿意用“管控”,而是用人力资源管理“整合”。他们认为,一说到管控,大家就会想到集权,但如果换成人力资源管理整合的角度,大家会更容易接受。

目前集团企业人力资源管控或者整合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下三个方面:第一,集团总部人力资源职能定位。第二,集团整合的力度和决心。第三,集团人力资源管控的手段。集团人力资源管控方案设计出来,最终落地成为关键问题,而信息技术则在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段磊:集团人力资源部定位是影响管控的一个关键因素。集团人力资源部应当有三类职责:第一类属于策略性职责;第二类是管理性职责;第三类是事务性职责。不要把管控神秘化,别掉进概念陷阱,如何从操作角度实现是关键。

例如,一个快速发展的集团,每年要招聘1000多人,过去所有人员招聘都集中在集团总部,总部忙得不可开交,各下属公司还有很多怨言。今年我们帮他们做了一个改革,建立三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集团人力资源部主要承担策略性、管理性职责,事务性工作都下放给二级企业人力资源部。这样,工厂招不到人也不用找总部了,而总部则有更多精力集中于薪酬策略、人力资源规划等战略问题。

王玉霞:大家可能经常听到 “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说法,集团如果管控太强,容易把下属企业管死,而如果管控太弱就是一盘散沙;还有“防火防盗防总部”,下属企业不愿接受集团的强管控。究竟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些问题?中间状态可能更符合实际需要,“监而不管、监而不控”,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寻求管控程度的一个临界点。

集团eHR的三种模式

申刚正:一提到集团管控,很多信息化厂商首推大集中方案,一套系统、一套数据、一次实施。这里存在一些误区,虽然都是集团企业,但企业性质、业务特点、发展阶段不同,与之相适合的管控模式也应有所区别。即使性质、阶段相同的企业,所采取的管控模式也可能存在差异。我把人力资源管控模式概括为松散管理型、政策约束型、操作指导型三种模式。

第一类,松散管理型,其特点是充分授权。例如,TCL集团实行松散型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2004年TCL对外发布全集团员工人数为4万多人,这个数据是成员公司报上来的,总部也觉得这个数据不准确,但又没有根据;2006年上了eHR系统,重新做了一次统计,结果是7万多人。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松散管理模式如果缺乏信息化手段支撑,总部连最基本的人力资源信息都无法掌握。

第二类,政策约束型。比如银行和电信行业非常典型,其各省公司的业务模式相同,但历史原因却造成省公司各自为政。近年来,这些企业将人力资源管控重点放在加强政策制度层面约束上,核心就是建立统一的职位、绩效、薪酬体系,但具体业务却充分下放到各省公司。对于这类企业,其eHR建设应采取“平台统一、分布实施”的模式,建立统一的核心业务平台,而其他非核心职能模块,可以在同一平台上分布实施。

第三类,操作指导型。最典型的例子是平安保险,平安保险各个分支机构的人力资源部,只执行具体操作,不需要设计政策制度、表单流程。因为平安总部的人力资源部把各个层级人力资源政策制度、表单流程都设计好了,然后快速复制到各个成员公司。平安的信息系统建设采取了“平台集中、实施集中”的大集中模式,一个平台、一次实施、全集团推广。

朱国成:具体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其典型模式是财务管控、战略管控、操作管控三种,但并非只有这三种模式;管控模式从集权到分权是一条连续的线,某一集团具体的管控模式可能处于其间的任意一个点上。即使同一类管控模式的两个集团,总部和下属公司之间具体的职责划分、管控手段、管理流程上,也可能存在巨大差异,因此集团管控模式千万不可落入“模式陷阱”。

同时,一个集团是不断发展的,集团管控模式也会随着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我们要随着这些变化去调整具体的职责划分、管控手段和实现流程,并将这些要素体现到eHR系统建设之中。

首开股份:集团发展与eHR共舞

胡君宏:在我看来,eHR与管控模式、企业规模、发展阶段,以及企业文化密切相关。

我们集团在最近八年时间里经历了三个阶段。集团前身是天鸿集团,当时约800人,此时集团采取非常集权的管控方式,运行很顺畅。2005年,天鸿集团与城开集团合并,人员剧增到1万人,这时原有的强管控模式发生很多问题,调整为混合模式,能管的就管、不能管的就放。到2007年底,公司主营业务整体在A股上市,这时集团架构变成了包含一个母集团、一家上市公司以及一家实业公司的集团,此时管控模式又随之变化,股份公司相对独立,集团对其管控较弱,而对实业公司管控则较强。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人力资源信息化一直随着整个集团的变革不断调整、升级。我们从2002年开始选型,2004年跟宏景公司正式合作,宏景eHR系统一直支持着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运作。在整个变革过程中,信息化系统起到了非常大的支撑作用。

2005年,两家公司整合前期,我们在eHR系统上先进行了一次人力资源管理的模拟整合,把方案和最终结果直观地呈现给高管层。公司确认之后,再把整合后的模拟系统作为正式系统使用,确保了人力资源整合的顺利实施。

在公司上市前,eHR信息化平台帮助我们完成了全集团范围的全员竞聘,参与的人数达到约6000人,最后有3104人进入了股份公司。

近期,首开股份公司发生了一个重大战略转型。公司新的战略定位是全国性的业务拓展。从2009年到2010年,先后成立了13家城市公司,业务覆盖华东、华南、中西部、东北。这时我们遇到一个新问题,就是对各地分公司的人力资源管控。因此,今年跟宏景软件达成eHR系统升级协议,其核心就是要做全国性的eHR管控平台。

集团与单体企业eHR系统建设的差异

王永升:虽然人力资源管控模式存在多种类型,但从中国目前管理水平来讲,总部总是试图对下属企业实施强管控。第一个原因在于中国企业的商业精神和职业化水平偏低,总部不放心下面的企业,所以总部总是想方设法监控子公司,这在中国是很常见的现象;第二原因是管理水平问题,总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不熟悉下属企业情况,而下属企业往往在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上有所欠缺。因此不管哪种管控模式,应该给下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比较多的自主空间,让它有活力、有积极性。

朱国成:所谓集团人力资源管控,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管理对象变化了,单体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其对象是具体的人力资源业务活动;而集团人力资源管控的对象不再是具体的业务活动,而是对下属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注重多个子公司之间的协同、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之间的协同。

无论是集团人力资源管控本身,还是集团eHR系统,不外乎要实现上述“纵向管控、横向协同”两个基本目标。具体来说,在eHR系统中要实现集团人力资源管控中的权责划分、管控手段、管控流程。这些对eHR系统的灵活配置性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如果软件不能满足灵活配置,也就无法适应对不同子公司采用差异化的管理模式、权责划分、管控手段和管控流程。

第2篇: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实现集团管控

目前人力资源已成为集团管理的重要内容,是集团企业实现集团管控的关键之一,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也应该与时俱进,满足集团管控需要。

——朗新天霁总经理蒋建军

某集团企业人事部上线了一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后,核算薪酬、统计迟到请假等工作都比以前快多了。可是,没过多久系统就遇到了自上到下的挑战。

集团总经理说:“能否根据今年的整体规划,做一下集团总体的岗位规划、招聘计划和培训计划?”

项目经理说:“我们要做一个SAP财务管理项目,集团内有多少人懂SAP财务管理,并且有时间参与这个项目呢?”

只为人事部服务的局限

专注于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研究、开发的北京朗新天霁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朗新天霁)总经理蒋建军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很多单位上人力资源系统时,往往只是考虑人事部日常管理的需要。然而,集团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集团企业战略能否落实,以及具体项目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蒋建军说:“目前人力资源已成为集团管理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也应该与时俱进,满足集团管控需要。”

很多集团企业在实现了财务集团统一管控后,希望实现集团统一的人事管理。集团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跨地域、跨行业、多元化、多分支等特点,人力资源系统需要满足集团企业快速扩张、组织频繁变化的需求。因此,集团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的难点在于,要对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有深刻理解,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帮助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人力资源的集团管控

朗新天霁在2008年上半年推出了具有集团管控功能的高端eHR产品。目前,已经有十多家央企与朗新天霁签单,并开始实施其eHR系统。蒋建军说:“最近,朗新天霁荣获中国软件行业eHR最佳实践案例奖,这是对我们基于众多用户所积累的实践经验的一种肯定。”

蒋建军认为,集团企业在实施面向集团管控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之前,首先要梳理清楚集团公司需要管控的有哪些内容,战略规划是怎样制定的。

其次,要实现集团化分布式的权限管理。根据不同工作职责,向管理人员分配不同的管理权限,合理地下放职权可以减轻高管的工作压力。集团版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各子公司、部门、小组,甚至个人权限的配置,既要分工明确,便于统一管理和相互协作,并保障信息安全,又要配合集团企业的管理制度,将权限与人员的职责紧密结合。此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赋予项目经理在集团内搜寻具有某种特长员工的权利,以满足项目的需要。

再次,人力资源管理还有一个重要内容是绩效考核。蒋建军说,面向集团管控的人力资源系统要具有推动集团企业战略性绩效考核体系落地的功能,要根据集团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员工的考核体系,并提供多种考核模式,定性、定量、目标、综合指标等考核方法,能灵活地设定针对部门、员工的多样化考核方式,从而建立起多方法、多指标、多层次的全方位绩效考核體系。

作者:郝峥嵘

第3篇:中粮集团:新国企,新人力资源管理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在农产品贸易、生物质能源开发、食品生产加工、地产、物业、酒店经营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成绩卓著。1994年以来,中粮集团一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中粮集团拥有50余年的国际贸易经验,是中国粮油食品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最重要的桥梁,是小麦、玉米、大米、食糖等大宗农产品进口、出口的主渠道。中粮集团在葡萄酒、精炼食用油、面粉、大米、啤酒麦芽、番茄制品等行业居中国领先地位,旗下拥有“长城”葡萄酒、“福临门”食用油、“金帝”巧克力、“黄中皇”绍兴酒、“中茶”茶叶等知名品牌;中粮集团是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生产和销售可口可乐系列饮料;中粮集团投资开发的海南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开发区被外国游客誉为中国的夏威夷;中粮集团旗下的凯莱国际酒店集团是世界酒店300强之一。

“中国食品0506”“中粮控股0606”是中粮集团在香港的上市公司,在国内还拥有“中粮地产000031”、“中粮屯河600737”、“吉生化600893”、“丰原生化000930”等4家上市公司。

中粮之变

2004年12月28日,原华润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宁高宁从中粮集团老董事长周明臣手中接过了接力棒,出任新董事长。

2005年4月,以“承先启后,创新中粮”为主题的“2005年中粮经理人年会”在北京举行,而过去中粮年会一直保持的说法是“中粮中层干部大会”,从“中层干部”到“经理人”的细微转变却折射出一个深层次的变化,中粮由此开始了“新国企”背景下整体战略和发展的大转型。

在此,有必要首先回顾一下中粮集团的发展史。1952年9月,中粮的前身——中国粮谷出口公司、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和中国食品出口公司在北京组建,主要经营粮食、油脂等大宗农产品以及食品的出口业务。1953年1月,中国粮谷出口公司与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合并为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1961年1月,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与中国食品出口公司合并成立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在中粮接下来数十年的发展中,公司先后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1965)、“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1998)、“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2004)、“中粮集团有限公司”(2007)。

1987年底,中国外贸体制发生重大改革,各地粮油食品分公司同中粮总公司脱钩,中粮集团开始逐步由管理型企业向经营型企业转变。原来的中粮集团控制着全国粮油出口的计划、销售等关键环节,其他各地粮油公司只是负责供货。与中粮总公司脱钩后,各地粮油食品分公司独立开展业务,与总公司形成了竞争关系。而总公司也不再具有原来的管理身份,其业务运营也都要按照市场机制进行。

从1992年到2004年,中粮集团进入了全面改革,多样化发展阶段,由单一外贸公司向产业化转型,在管理上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

而今,中粮集团在“有限相关多元化、业务单元专业化”的战略定位下,业务覆盖粮油食品贸易及物流、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生物化工业、酒与饮料制造业、房地产业、酒店与旅游业、零售业、金融业、包装业,用宁高宁的话说,“中粮的商业模式实际上是在粮食的加工产业里面,做到了从贸易、流通、生产、销售到食品的全价值链”。中粮总部通过“6S”管理体系,从业务战略、管理报告、全面预算、内部审计、业绩评价和经理人考核的角度实现对下属业务板块的协调、管理。

中粮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也从最初的“计划经济下的组织人事管理”、“市场经济初期的人事管理”到现在的“新国企体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集团人力资源部以“做员工成长的促进者”为使命,紧扣人才发展主线,整合中粮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逻辑和管理体系,致力于通过持续的人力资本投资,使人力资本迅速增值,并积极推动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部的组织机构设置也由原来的干部人才部、薪酬激励部、培训部、劳动人事部,相应地转变为人才发展部、激励报酬部、培训部和员工关系部。

目前,国资委确定了10家企业(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各5家)作为2007年典型国企宣传,中粮集团便是5家中央企业之一。那么,新国企的人力资源管理到底是怎样的呢?在对中粮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监迟京涛的采访中,中粮集团人力资源的选、畜、用、留体系逐渐在记者脑海中清晰了起来……

注重校园招聘,培养内部人才

中粮集团强调人才以内部培养为主、外部招聘为辅,所以,目前中粮集团的招聘重点仍然放在校园招聘上,大约80%的知识型人才都是通过校园招聘的。这样的定位使得企业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而且企业自己培养起来的人才对企业有较高的忠诚度,同时也相对容易形成良好的人才配比结构。

集团总部集中招聘,提升员工素质水平

过去中粮集团人力资源部的职责范围相对较窄,特别是招聘方面,仅仅限于集团总部的人员招募。最近几年,人力资源部加强了对集团范围内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整合,各经营中心和业务单元逐步建立人力资源部门,并将用人需求提交给集团人力资源部,由集团统一组织实施。这种可以形象称之为“集团搭台,单元唱戏”的招聘模式,一方面可以依靠总部更专业的甄选水平严格把握招聘质量,从而提高新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另一方面通过统一对外的招聘形象和宣传方案,有利于提升集团整体品牌的知名度,展现集团文化理念和专业水平,为下属各经营中心和业务单元招聘到与需求岗位相匹配、综合素质优秀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也让这些优秀学生能够找准自己的定位,发现自己在中粮施展才华的舞台,提供了组织支持和渠道保障。

宣传重于招聘本身,高校选择有的放矢

对于中粮集团来说,招聘人才一直不是什么难题。由于企业自身的飞速发展和不断增强的影响力,中粮集团对于优秀人才直保持着较好的吸引力,根据集团“宣传重于招聘”的原则,为了让更多优秀的学生了解新国企背景下的中粮,打破其对传统国企的旧有印象,中粮集团人力资源部通过一届一届的校园宣讲,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对加盟中粮集团充满了期待与憧憬。比如,2005年以来,中粮集团开始跟中华英才网进行校园招聘合作,招聘的岗位逐年增加,从50个增加到120个,每年收到的简历也接近3万份。

中粮集团招聘时对于专业、能力跟岗位匹配度的考核非常注重,根据不同业务单元不同岗位所需的知识结构,HR部门会选择不同的高校进行相应的校园招聘。比如对于中文、法律等方面的人才偏重于去中国人民大学或北京大学招聘,国际贸易方面的人才需求偏重对外经济贸易大

学,而地产建筑类的人才则会偏重去清华或同济大学招聘。

笔试重在综合素质,面试追求高效公平

收到的简历经过初选之后,大约会有二十分之一的学生进入笔试阶段。笔试主要考察学生的个性特质、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和潜质。与其他公司不同,中粮集团在笔试中没有安排英语考试,只要求提供大学英语六级证书。中粮认为,筛选进入笔试的学生均为重点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本身英语素质不错;而且英语作为一门工具,重点在于运用,在未来的工作中都有机会获得锻炼和提高。

笔试过后,大约会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进入下一步的面试,面试着重考察学生的性格态度、外在形象、反应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面试小组成员为5~7人,面试时以用人部门为主,人力资源部门为辅。面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综合能力进行考察,另一部分是专业知识考察。过去面试时常用的方式是面试小组对应聘人一个一个地单独面试,在招聘岗位候选人较多的时候,面试的效率不仅不高,而且容易混淆对不同学生的印象,也容易使部分应聘者产生公司存在“暗箱操作”的误解。而现在则采取集体面试的方式,面试小组对几个候选人一起进行面试。集体面试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又保证了整个面试的公平性。

KAAPP评价体系,锤炼职业经理人

中粮集团下设九大业务板块,总部有8个职能部门,按照“集团有限相关多元化,业务单元专业化”的战略指导思想,如何管理好集团有限相关的多元化产业和分布在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经理人队伍,给中粮集团的管理层提出了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粮集团实行了“6S”管理,“6S”实际上是6个体系(System)的简称,即业务战略体系、全面预算体系、财务管理报告体系、内部审计体系、业绩评价体系、经理人考核体系。

2005年4月,中粮第一期高层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对中粮行业战略、地域战略、组织战略、财务战略、经理人标准及评价、业务单元竞争战略以及企业使命和愿景等进行了反思和研讨。其中,中粮经理人的评价标准成为这次会议的一个讨论焦点。

KAAPP:全面的评价指标

中粮集团最初对于经理人的评价完全依据业绩,更重视结果。由于业绩受到许多外界因素影响,因而无法完全用业绩反映一名经理人的贡献。后来中粮集团采用了“KAAPP体系”,它是在董事长宁高宁的亲自参与下,高层经理人经过研讨共同得出的一套体系。K指知识(Knowledge),通过后天学习可以获得的认识以及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第一个A指能力[Ability),工作中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个A指态度(Attitude),是否愿意投入并认真对待工作,第一个P指个性(Personality),对待工作中的挑战和职业生涯能够成熟地面对:第二个P指代业绩(Performance),工作所应该达到的阶段性成果。

中粮集团确定了经理人评价框架后,对于知识(K)、能力(A)、态度(A)和个性(P)四个方面的评价,采取专家决策的方法。高层经理人首先采用德尔菲法对人力资源部提出的知识、能力、态度、个性四个维度共120个要素的指标库进行筛选,最终得到20个具体指标。

中粮集团人力资源部首先对讨论出的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并对不同的要素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方式。首先,对于知识要素的评测,一般管理人员采取考试、测验的方式,而对中高层经理人,则主要采取上级评价的方法。其次,对于能力和态度的10个要素评价,主要采用360度评价,通过上级、平级、下级和自我对同一个指标进行评分,就会得到一个全面客观的分数。其中,上级、平级、下级权重分别为5、2、3。第三,对于个性评价中的6个指标,最初是采用心理测量的方式进行,后来又逐步跟他人评价相结合。

除了前四个字母“KAAP”之外,对于业绩(P)的评价,则来源于每年业绩考核结果,业绩的评价重点在于基于战略的评价指标的选择,主要有销售收入、经营利润、净资产收益率(ROE)、现金流等指标。

KAAPP体系采用量化的方式解释难以量化的问题,通过对知识、能力、态度、个性的分级描述,分权赋分,统一了大家对于各评价要素和标准的理解,减少了主观因素的影响。KAAPP评价报告通过关键事件和事例进行描述,使报告阅读者能够通过案例发现和了解被评价者的特点。

KAAPP体系从五个角度切入,多维度考虑经理人的贡献程度,不仅考虑业绩达成的结果,还着重考虑了达成业绩的过程和经理人发展的潜力。

科学的评价操作程序

中粮集团从2006年开始运用“KAAPP体系”对全体中高层经理人进行评价,累计超过80%以上的人员接受过KAAPP评价,评价结果为集团高层领导了解、评价和任用经理人提供了系统全面的信息支持,有效地改进了原来经理人使用开发中“重学历、看身份、凭印象”的方式,逐步形成了适应“新国企”变革转型需要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体系。

KAAPP体系在制定和操作执行的过程中,并不是成不变的,会根据实际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在经理人评价实施初期,中粮集团在对所有经理人采用同样的行为标准进行评价时,发现把手在许多项目上的得分都明显高于副职,其实企业对把手的要求和副职是有很大不同的,如果都按相同的标准评价,一把手自然会占有优势,这样就缺乏公平性。基于这样的分析和思考,人力资源部进一步将评价标准细化,分别建立了不同级别的KAAPP评价标准,逐步将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的经理人评价标准分别进行了细化。

在具体的评价环节当中,中粮集团一开始使用的是“均值”和“标准差”的概念,但由于原始得分难以用统一的标准进行划分,故在分析结果和汇报时不易清晰表述。为解决这个问题,企业最终引入“分位”的概念,将每个要素、维度的得分都用“分位”表示出来,这样通过清晰表达被评价者在全体中粮经理人中所处的位置,比较出各要素之间得分的差异,最终能够清楚地发现经理人的优势和不足。

在实际运用360度评价时,企业发现有的被评价者没有平级或者下级,那么最早制定的上级、平级、下级所占权重就形同虚设,于是将其改变为全面的评价者权重分布矩阵,对参加各级评价人员的权重都进行了详细规定。

对于像中粮这样的大型企业集团来说,由于被评价人员数量众多,信息的录入、分析成为一项非常耗时耗力的工作,KAAPP体系要想顺利实施就离不开信息化建设,经过与信息部门的通力合作,中粮集团人力资源部开发出符合中粮特色的信息化评价系统,不但便于评价数据的积累与分析,同时还提高了数据录入和分析的准确性,推动了经理人数据库的建立,极大地提升了

工作效率。

评价与经理人职业发展紧密结合

KAAPP评价体系的实施,对于中粮集团经理人队伍的晋升、薪酬、培训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经理人任用时,需要综合考虑KAAPP五个方面,其中知识和个性是前提条件,只有这两个项目符合经理人的要求才能够纳入候选人范围。在年度评价中,业绩优秀,而且能力、态度优秀者才能够获得晋升,能力、态度优秀,而每年的业绩都没有出色表现者,企业会对其进行岗位调整;对于业绩优秀,而能力态度平平者,参考知识评价结果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知识、能力和态度,从而保持高业绩,对于业绩、能力和态度评价均相对较弱者,给予降级或淘汰。

为了进一步使经理人重视能力、态度的锻炼和培养,中粮集团还将二者的评价结果跟年度奖金分配挂钩,年度奖金的发放根据业绩、能力和态度评价的结果,权重为7:2:1。薪酬调整对于优秀员工、良好员工和一般员工的调整比例差距会很大。

“评价不是为了惩罚过错,而是为了追求完美。”KAAPP评价结果向被评价人反馈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反馈谈话通常由被评价人的直接上级和人力资源部人员共同参加,这是直接上级向被评价者提出期望和建议的最好时机,也是每年经理人评价结束后一项重要的核心工作。评价反馈机制改变了原有经理人评价结果仅仅由人力资源部和部门集团领导掌握,而被评价者并不知道的缺憾,通过反馈渠道,经理人能够了解自己的不足,促进其自我改进和优化,这也将原有经理人的自我成长逐步转变为企业帮助经理人成长。

中粮集团构建的KAAPP体系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修正和完善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KAAPP体系将中粮对于经理人各方面的评价进行了系统性的整合与集成,通过这个平台,集团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经理人的状况,同时能够将晋升、激励、培训和职业生涯发展与之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集团人力资源系统的核心关键作用。

让培训成为员工发展的核动力

在中粮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监迟京涛看来,中粮的培训体系一定要跟经理人评价体系相结合,虽然在业务发展方面各个业务单元相对独立,但围绕着“人才发展主线”,集团人力资源部要起到主导作用。

培训,重在统一思想、融炼团队

中粮集团的培训不是传统意义上请老师讲课,学员在台下听,而是将培训作为一种工具方法引入到组织和团队建设中来。董事长宁高宁认为,培训师跟传统意义上老师的职责应该不一样,并不单纯是纯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而是要通过培训来促进组织的发展,促进团队的建设,启迪大家的思维,挖掘大家的潜力,最后达成共识,培训的过程也就成为统一思想、融炼团队的过程。现在中粮的很多培训课,宁高宁都会亲自参加。培训现场非常活跃,大家分成小组进行研讨,不拘泥于形式,而注重培训效果。有了集团领导的有力支持,人力资源部建立培训体系的时候,更容易打通各个业务单元的沟通渠道。

中粮集团的培训既重培训结果,也重培训流程,培训之前人力资源部培训部会先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首先要明确培训目的,清楚培训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重点要解决哪些问题。中粮集团各个业务单元和经营中心提出培训需求之后,由培训部跟业务单元一起设计完成培训日程和培训内容。对于初次参加培训的人员,首先会介绍一些关于研讨式学习的方法,比如“头脑风暴”、“六项思考帽”、“解决问题的六步法”等。如果是跨业务单元的培训,还会首先安排一些拓展训练,使得大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相互融合,在开展讨论的时候会有很强的团队意识,效果更好。

《企业忠良》和“忠良书院”

中粮集团有一本非常出色的内刊——《企业忠良》,这本内刊也可以说是中粮集团的一种独特培训方式。中粮集团的各种培训,员工的思想活动以及对企业发展的看法,都会在内刊上有所展现。尤其引人注意的是,董事长宁高宁对内刊格外重视,甚至在内刊开设了专栏,每期都会抽出时间来写文章。他的文章语言平实,往往从生活小事说起,但最后都会落到跟中粮发展相关的问题上,折射出深刻的管理哲学。依托于这本刊物,中粮的培训达到了课堂培训方式起不到的效果。

现在,中粮集团正在建立自己的企业大学——“忠良书院”,目前已经在中粮原来的培训中心龙泉山庄建立了具有深厚中粮文化特色的校区。关于软件建设方面,第一步就是要建设适合中粮经理人发展的课程体系、师资体系、评价体系和知识信息管理体系,这些体系的建立主要是围绕着员工的职业生涯和企业战略的发展要求来设立的。在不远的将来,中粮集团各级经理人的培育和成长都要通过“忠良书院”进行,“忠良书院”将成为中粮经理人的摇篮,成为中粮思想的发源地。

薪酬绩效逐步与市场接轨

以岗定薪,按绩取酬,注重公平。

中粮集团虽然是一个国企,但其业务都处于竞争性领域,人才自然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逐步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薪酬绩效体系,关系到能否吸引到人才,留住人才,关系到中粮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中粮集团总的薪酬体系架构所遵从的原则就是按照市场的游戏规则,以岗定薪、按绩取酬。尽管各个业务单元分属不同行业的企业所采用的方法有所差别,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的比例有所不同,但整个薪酬体系设计要报集团总部审批,总部则会根据实际情况把握三个方面的平衡一是外部平衡。按市场、行业特点建立薪酬体系,以便更好地招聘选拔人才,二是内部平衡。根据各个业务单元贡献大小来评定岗位的价值,对岗不对人。随着人员岗位调整,级别也要调整,以避免过去能上不能下,“背着级别跑”的现象,三是自我平衡。鼓励员工发挥积极性,每人每年的贡献不一样,评价也会各不相同。

业绩评价纵横兼顾

过去中粮集团在进行业绩评价时,主要是将实际完成情况与年初的预算进行比较,这使得每年的预算会成为“吵架的预算”总部倾向于为单元制定一个较高的预算目标,而单元为了在年终业绩评价获得高分,倾向于将预算压低。每年的预算其实是在一个总部与单元的博弈中达成。现在由于业绩评价中,预算在评价中的权重仅占20%,而更多是强调与历史值的比较,更加强调业务的成长,而并非与预算的比较。

中粮集团目前除了以历史比较作为纵向标准外,还在横向上寻找参照坐标,开始对标行业内竞争对手的业绩数据。比如,如果中粮集团某个业务单元的增长率是30%,但是竞争对手或者所在行业内的平均增长率是50%,那么这个业务单元的业绩增长就是达不到集团要求的。

最终,中粮集团的业绩评价体系采用了自身历史数据和行业内数据相结合,纵向评价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做到了既关注自身发展

状况,又进一步与市场接轨。

充满阳光的“新国企”文化

阳光文化下的主人翁精神。

现在中粮集团的员工,只要是在上班时间打他们的手机,首先就会在手机中听到一首《阳光》的歌曲,歌曲由高晓松作曲,董事长宁高宁作词,这首歌是中粮集团正在积极建设和推广“阳光下的企业文化” 个方面的反映。过去传统国企的文化特点之一就是人际关系复杂,但目前中粮集团内部在积极倡导“诚信、业绩、专业、团队、学习、创新、公开、公正、透明、简单、处以公心、与人为善”的企业文化。

在集团内工作,讲求的是“感恩”、“欣赏”、“信仰”。就像宁高宁在文章《高境界》中提到的,“永远用感恩的心态看待你的周围,就不会特别地挑剔别人,也不会对环境总是抱怨不休”;“用欣赏的眼光看你的同事、你的客户、你家人的时候,会觉得他们特别美,甚至缺点都是美的,人会变得很大度。德鲁克的《旁观者》前言里写了一段非常深刻的话:当我把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都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的时候,世界变得非常美好。对同事,你要尽量用欣赏的眼光看他,把他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他的长处,让他去成长,这是我们组织成功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你要为善,你要助人,你要爱你的家庭,你要对这个社会做个好的公民。从我们来讲,要有为社会、为公司做贡献而不只是索取的思想”。

“新国企体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就是保留国有企业人事组织化管理优点的基础上,加入外资和合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市场化机制。比如在国有企业人事组织化管理当中,大家都有“主人翁”的感觉,也就形成了员工普遍热爱企业、忠诚企业的组织文化。很多去国外留学的员工,即使是自费留学,学成回国后还是愿意继续在中粮服务,类似这样的文化恰恰是外资企业所缺少的。

客户导向,追求完美

在宁高宁上任之后,中粮集团开始完全按照国际化企业的要求来建立资本运营机制,同时人力资源部也按照国际化企业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使命、愿景、战略和具体工作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目前更加注重流程一是客户导向流程,要求HR在工作中要把员工当成客户来对待二是内部工作导向流程,倡导工作过程的“透明、公开、阳光”。比如,经理人评价体系并不是为了惩罚过错,而是围绕着员工成长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员工追求完美。

后记

《人力资源·HR经理人》早在2005年便开始约访中粮集团,那时尽管中粮集团也是世界500强,但公司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人力资源的深入改革也刚刚迈开步伐,自认为还没取得什么成绩,不便接受采访。两年多过去了,当我们再次约访时,人力资源总监迟京涛欣然接受,因为中粮的人事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而且他也很愿意与HR同行们进行分享,并向社会传递新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形象。是的,从其“KAAPP经理人评价体系”、逐步与市场接轨的“薪酬绩效体系”、作为中粮经理人摇篮和中粮思想发源地的“忠良书院”以及“阳光下的企业文化”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积极向上的新国企。

作者:陈 斌

第4篇:2018年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计划

依据集团人力资源三年战略规划(2018-2020)的相关内容,围绕构建集团战略管控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工作目标,2018年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重点开展以下各项工作:

一、集团人力资源战略目标(1~3年)

1、以科学的组织发展模式推动企业多产业结构的发展进程,设计、搭建集团化多层级组织管控模式,实现组织效能不断提升的良性状态。

2、合理预测集团及所属企业中长期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规划和控制各部门人力资源发展规模,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3、规划关键人才职业生涯发展,构建梯队式人才培养机制,持续打造专业化、富有激情和创造性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加强对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4、设计并完善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以信息化为平台,实现数据化、结构化的资源中心,为集团及所属企业提供科学的人力资源数据依托,打下企业全面发展中的人力资源战略基础。

5、提出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的改进建议,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实现集团化制度体系建设。

6、全面推动集团企业文化,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渠道,构建企业文化的信息传播桥梁,实现集团企业文化在组织末端的习惯性呈现。

二、集团人力资源规划政策的实施

1、招聘与配置策略:控制人员规模,提升人员质量,推动雇主品牌建设。

根据集团发展的节奏,合理配置人员,通过人才盘点和胜任力素质模型对集团及所属企业管理岗位进行分析,对外部渠道和资源进行资源

1 / 4

匹配,做到主动预判,提前储备优秀人才。加强新进人员质量控制,在专业能力基础上更加重视培养潜质和职业态度。加强在市场及高校中的雇主品牌建设,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2、培训与企业文化策略:加强集团人力资源战略及企业文化价值观宣导落地,建立培训资源可再生的良性培训体系。

针对集团培训体系的搭建,始终围绕着“多元一体”的模式,即产业多元化、区域多元化、人员结构多元化等,而一体就是以集团企业文化为唯一核心的中心思想,辐射各产业结构。因此对于培训推动,就应大力发扬企业文化,推行集团企业管理模式,做到组织末端的文化传导。2018年培训工作除了常规性工作外,重点实施策略项目如下:

1)内部讲师队伍建设。

建设集团内部讲师机制,完善内部讲师队伍组建,针对集团自有管理模式进行传导,发挥善于传播、善于讲授的管理人员优势,积极为集团和所属企业进行内容宣导,重点挖掘老员工的价值,突出功勋员工的榜样作用,将企业文化以可视可听的载体进行传播。

2)培训知识库建设。

由集团统一收集各所属企业管理制度、培训资料等文化传播的资源,充分丰富集团知识库,其本质目的为调研各所属企业培训内容,通过先收集后管控的方式,来进行企业文化传播控制。

3)实施“蒲公英”计划。

将各所属企业培训负责人纳入集团“蒲公英”计划,以专业交流、文化统一为基础,构建集团讲师队伍的链接人,让各位培训负责人充分感受到集团的管理优势,同时,也把这样的思路和感受带到工作中去,有利于集团进一步实施企业文化传播举措。

3、薪酬策略:提高基层薪酬吸引力,加强绩优员工保有和激励。 提升公司薪酬吸引力,保持在市场的75%-90%分位线;建立并完善系统全面的薪酬体系,适应公司多元化的人才结构,起到有针对性的激励作用;依据为卓越加薪的方针,持续加强对绩优员工的激励和保有。结合2017年制定的薪酬体系结构,对地区、职务级别和绩效等多方面因

2 / 4

素进行考核。集团可以根据每一年的整体收益,不断完善公司的薪酬福利制度,让绩效与市场化的薪酬相匹配最大力度地保留和激励员工。针对重点培养的骨干员工,集团可以采取内部晋升的方式,从而最大力度地保留和激励员工。

4、优才培养策略:加速人才梯队培养,提供切实针对性职业发展指导。

通过1-2年的时间,建立全面系统的优才体系,加强人才梯队的培养,以满足集团和所属企业规模扩张的人才需求;建立系统的优才培养制度,为各层级的优才提供针对性的培养;加强对优才关注和职业发展辅导,每年开设1-2批管理干部培训班,实现晋升前先培训的原则,未经集团培训辅导不得晋升,以此帮助骨干员工尽快成长,也能使其与企业文化更匹配。

5、信息化管理策略:持续开发、完善集团信息化管理平台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建设,实现以平台助管理,以信息化助管控。

1)信息系统开发。

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目标,针对招聘模块和薪酬模块进行开发上线工作,对两个模块完成管理标准和审批流程的设计,予以完成的信息系统实现对接,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的闭环模式。

2)信息系统升级:

完善评价管理的人员管控层级,实现分层监管,对管理人员增加更完备的管理维度。完善督察项目内容的行业分类,针对不同的产业板块推行针对性更强的督查内容。

推进组织管理优化,通过系统实现集团及所属企业组织架构与定岗定编同步,实现人员成本控制和组织规划管理。将基础人事管理升级为组织管控,实现组织管控有效落地。

实现培训知识库、试题库的完善,实现集团及所属企业的整体培训目标达成,实现企业文化输出的平台搭建。为2018年全集团培训目标的实现提供平台,为企业文化传播提供载体。

3 / 4

三、宏观人力资源规划 区域人力资源规划目标的实现

随着集团多产业结构发展模式日趋稳定,集团产业分布也较为分散,而对于集团化人力资源管理,就需要针对不同的区域进行人力资源设计与规划,为了能够实现集团化统一管控,实现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复制,集团人力资源部有必要在未来1-3年内逐步推进区域人力资源规划。主要步骤为构建以集团为标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该模型包括:完善的体系制度、科学的薪酬绩效结构、现代的组织规划模式、高效的人才配置方法、有效的培训与文化学习形式等。将该模型结合区域性地缘政治特点,随同集团发展进行有效复制,以此推动集团全面管控。

四、结束语

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是持续性发展的职能,因此整体工作规划将会围绕集团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以制度为基本,以文化为土壤,充分发挥多产业结构的资源优势,做到收放自如,逐步推进集团化发展进程,由传统组织模式,向“参、管、控”的结构化转型,既:参与谋划、管理执行、风险监控。实现科学的授权和客观的评价激励,对管理人员进行有效地促进。

随着2017年的即将结束,人力资源部也会面临2018年更大的挑战,我们将做好准备,迎接更艰巨、更困难的任务,为集团的全面、健康的发展提供最坚实的动力。

集团人力资源部 2017年12月21日

4 / 4

第5篇: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思路初探

综言

依据集团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以流通带动生产、研发,探索多元化模式,借力省域中药优势资源,引进高新技术,发展现代中药、生物制药产业;为客户提供高、精、尖、新医药产品与精细的全程专业学术服务,用五年时间努力成为生产、研发、流通综合性国内大型医药企业、力争实现生产板块上市。)发展要求带来的组织结构变化,对人力资源需求进行调查、分析、规划、调整,一方面:在现有的人力资源基础上,提升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在医药生产和药品经营领域做好人力资源深度开发,通过培养提升现有团队经营管理能力和引进具有区域市场操作经营管理经验同时具备统领团队能力的高端人才等途径做好系统的人才战略储备。通过开发活动提高人的才能、通过开发活动增强人的活力或积极性。充分、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正确处理好人力资源开发双重目标的关系即提高人的才能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人的才能的高低,决定人力资源存量的多寡;增强人的活力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有才能而没有活力,这种才能没有任何现实意义;有了活力就会自我开发潜力,提高才能。建立并完善与公司集团化管理模式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之形成经营的区位优势(立足首都)和商品供给区域资源优势(西部中药材品质优势及悠长医药文化沉淀的特色产品优势)与高速发展的国内乃至国际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合力形成重拳为集团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创奠定基础。

紧紧围绕人力资源管理总体目标,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工作,具体思路如下:

人力资源管理总体目标:

1、对集团人力资源整体规划和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工作;

2、建立和完善集团人力资源各项管理制度及相关流程,负责各项人力资源规划及制度方案的实施与跟进;

3、指导、监督、控制、检查各子公司人力资源各项制度的执行,计划的实施和日常工作的开展等工作;

4、保证集团和下属子公司人力资源管控体系顺畅、有序运转;

5、总体把握整个集团人力资源状况,向决策层提供有关人力资源战略、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建议,不断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一、组织规划

1.1 建立并完善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各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优化管理流程,持续改进集团的人事制度、流程和运行体系;

1.2 向高层决策者提供有关人力资源战略、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建议,达到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的目的;

1.3 根据集团公司发展需要进行组织结构的优化并进行组织职责的分解,推动组织效能的提升;

1.4 负责工作分析、岗位说明书与定岗定编工作,提出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设计方案。

二、招聘

2.1组织制定集团公司及子公司机构人员编制,编制总体的人员阶段性招聘需求和计划;

2.2 制定招聘方案和程序,确保招聘效率和质量;

2.3 采用有效的结构化面试方式,及时有效的招聘符合企业文化和岗位要求的人才。

三、薪资福利

3.2定期收集市场薪酬信息和数据,为薪资架构和年度薪资调整提出建议和方案。

3.3 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的劳动法规要求建设和塑造和谐劳资关系,及时处理与改进运营过程中的重大人力资源问题。

四、绩效考核

4.1 实施与监督执行集团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和细则;

4.2 规范员工行为规范并监督实施,并对相关行为进行有效的奖惩;

4.3 定期评估和收集绩效体系的执行效果,提出修改建议和方案;

4.4 负责本部门员工工作考核、激励及部门费用的预算和控制。

五、培训与发展

5.1 基于企业的战略规划,组织制定员工的培训规划和方案;

5.2 规划关键岗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方案,以及培训相关的预算;

5.3 结合集团公司总体发展需求开发和更新培训课程和项目;

5.4 开发和完善晋升和人才储备培训体系。

3.1 按时完成人工费用、人工成本的汇总和分析,并及时更新维护员工信息资料;

第6篇: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

一、年工作总结

年是集团公司经营发展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年。过去的一年,人力资源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中央组织工作会议和集团公司年度工作会、“8.28”党组扩大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业绩观,紧紧围绕集团公司中心工作,按照“围绕一条主线,制定一个规划,强化两个理念,建设„五支队伍‟,构筑四个体系,做好八项工作”的总体思路,克服困难,开拓前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各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人才强企战略全面启动,业绩考核正式推开,制度、机制、管理创新整体推进,人员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水平和员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为集团公司全面完成年度各项任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抓龙头促发展,领导班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针对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我们坚持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以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为统领,以提高战斗力为目的,以优化结构为主线,以完善分支机构班子、健全企业党组织为重点,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和能力建设,各级班子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为公司系统在困难之年取得不凡之绩奠定了组织基础。

分支机构班子考核建设成效显著。完成黑龙江、贵州、内蒙古等7个分公司的考核、调整和补充,搞好福建、四川两个子公司领导班子的组建,8位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企业领导干部提任到分公司领导岗位工作。同时,完成了xx 燃料等6个专业公司领导班子考核建设。

厂级班子建设继续深化。根据部分企业领导班子实际和企业工作的需要,及时对红雁池等34个企业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补充,34名基层企业优秀中层干部走上了企业领导人员岗位;25位企业领导人员异地交流(其中14位为异地交流提任)。研究制定了百万千瓦级以上发电企业主要领导人员晋升职级、提高待遇的规定,对符合条件的8名企业领导人员的职级、待遇进行明确,调动了骨干电厂领导人员的积极性。

企业党组织建设不断完善。规范了党组织设立的申报、审批程序。指导四川、内蒙古等分公司成立了直属党委,理顺了xx 在上述几个地区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理顺了xx 在黔火电企业党的组织关系。指导条件较为成熟的包头等9个新建项目公司、上海xx 等6个改制企业成立了党委(组)。

集团本部队伍建设管理得到加强。高质量完成中组部对集团公司后备干部考察的各项配合工作,得到中组部考察组的充分肯定。对本部机构进行了四次调整,完成了37名副处级以上干部的任免和向国资委备案管理、新进本部26名员工的调配、本部员工年度绩效考核等工作。

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稳步推进。印发了进一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质量的通知,并积极派人参加、指导分公司、基层企业开好民主生活会,各单位民主生活会质量明显提高。认真做好集团公司党组民主生活会有关工作,得到了中组部、国资委好评。

加强董事、监事队伍建设。注重董事监事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的更新,提高董事、监事的决策、监督水平,确保了集团公司决策、部署在各公司坚决贯彻落实。规范董事、监事的工作程序、与会程序和重大问题的汇报程序,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办事效率。

(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改革创新取得重要成果

为进一步完善集团公司管理体制、理顺管理关系,使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形成“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良好机制。在充分学习、领会中央、国家相关规定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集中力量、花大力气出台了一批顺应时代发展、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紧密结合公司实际的管理制度和办法。

积极推进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创新。研究制定下发了企业人员管理办法。规范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将管资产与管人管事、党管干部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与集团公司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考核、选任、激励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理顺、规范了公司系统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关系,构建了具有xx 特色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此外,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了领导人员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等制度。

积极推进工资增长核定制度创新。组织研究制定了《xx 集团公司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暂行办法》,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使企业工资收入增长随企业经济效益上下浮动。研究制定了《集团公司公司系统工资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完善了以企业工资基金计划和工资总额调控的工资计划体系,规范了企业工资基金提取与工资支付方式,形成了以效益为导向的规范化、制度化的工资制度。

积极推进业绩考核评价机制创新。为贯彻国资委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精神,建立xx 系统的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制度,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业绩观,组织研究制定了《集团公司企业领导人员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在考核方式、考核指标(分关键指标、控制指标、保障指标)的设置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创新,推动了以业绩为导向的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组织研究起草了《集团公司企业领导人员薪酬管理办法》。作为业绩考核办法的配套文件,这个与国资委业绩考核体系相衔接的《办法》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导向性较强。《办法》印发后,将逐步实现领导人员的薪酬与考核结果直接挂钩。

积极推进劳动组织和定员工作创新。针对xx 系统人员状况,以及发电企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为逐步实现按定员组织生产,稳步推进减人增效、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组织开展了集团公司发电企业定员标准的研究工作。在认真研究199

8、2000劳动定员标准和充分考虑各企业近几年生产经营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新建火力发电厂劳动定员标准》、《新建水力发电厂劳动定员标准》、《常规火力发电厂劳动定员标准》、《常规水力发电厂劳动定员标准》等4个标准。新标准既体现精干、高效、改革的精神,又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为公司系统企业逐步实现按定员组织生产,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奠定了基础。从9月份开始,历时4个月,组织人员对73家发电企业进行了劳动定员现场核定工作。公司系统发电企业现有在册职工76403人,按新的定员标准核定的定员数为44945人。

(三)人才强企战略全面启动

“五支队伍”建设和“22211”人才工程正式推开。为认真落实科学人才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决定,努力建设符合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集团公司“三五八”战略计划实施提供人才保证,推动集团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公司系统全面推进人才工作,制定了集团公司人才强企战略实施意见,启动了公司系统人才强企战略实施工作,提出了“五支队伍” 建设规划和“22211”人才工程实施办法,明确了集团公司人才强企战略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为使集团公司系统形成齐抓共管机制和良好的、互动的人才工作新局面,拟定了《人才强企战略工作实施方案》,对工作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积极开展员工教育培训工作, 开展了“教育培训情况调查”专项调查,对公司系统培训资源状况和各类人员培训整体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向中电联推荐了62名专家参加高级技师评审的相关工作,在公司系统内部发现了一大批优秀技能人才;会同生产运营部,成功组织了集团公司首届技能操作大赛;公司系统各单位按照企业所需、员工所需积极推进员工的培训工作,员工的生产技能不断提高。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较好完成。按照集团公司的总体部署,根据集团公司总体战略目标和“三五八”战略计划,完成了《xx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编制,《规划》在对集团公司人力资源总量的资源结构、分布状况、成本、效率等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规划目标、政策措施规划运行与调控保障体系,明确了今后几年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工作的目标、任务,对今后整体推动、搞好集团公司系统人力资源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四)人力资源总量控制和优化配置稳步推进

年,人力资源配置工作,紧紧围绕保证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实施需要、“人员零增长”目标,加强计划管理,严格控制入口、积极疏通出口,盘活人力资源存量,积极探索建立流向合理、精干高效、管理规范的人员合理配置机制。

在深入研究公司系统各单位需求的基础上,按照毕业生接收以满足需要、复转军人以有偿安置为主,超员老厂“退三进一”的原则,制订接收、安置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加强对基层企业指导,接收、安置人数严格在计划内进行,共接收毕业生622名,安置复转军人171名。通过采取鼓励提前退休、解除劳动合同、体制性划转等措施,疏通人员出口,年实现净减2169人,确保了“人员零增长”目标的实现。

全面贯彻落实“以发展减人”的战略部署,坚持组织措施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把新项目人力资源配置和超员电厂减员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新建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的新途径,制定了公司人力资源配置方案,根据新建项目工程进展,积极协调、指导卓资与富拉尔基、大通与蒲城、大方与清镇三个新项目和老厂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实现结对,包头与邹县、东华与铁岭正在酝酿之中,既实现了老厂减人,又确保了新建项目生产经营需要。

(五)新型的工资管理体系初步建立

认真分析总结年集团公司经济效益和增资因素,积极与国资委协调、沟通,经过努力,在移交挂钩工资21.6亿元的基础上,使集团公司工资清算总量达27.3亿元,实现集团公司经济效益增长与工资增长相匹配,为保障企业充足的工资资金来源和年工效挂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完善工资管理制度,规范企业收入分配行为。印发了公司系统工资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企业工资基金提取与工资支付方式,建立工资支付监督预警机制。形成由企业年初提出工资预算建议、集团公司审核下达工资预算计划、执行中加强监控指导、年底依据效益进行工资清算的工资管理流程,使集团公司工资分配体系朝规范化、制度化方向迈进了一步。

建立新项目公司工资管理办法。为引导新项目公司更好的控制造价、确保安全、提高质量、加快进度,制定了新建项目公司工资管理办法,通过该办法的实施,在新建项目公司中建立了薪酬总量决定机制、企业领导人员薪酬收入与工程建设考核结果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规范了新建项目公司的内部分配基本模式。

(六)管控模式进一步得到调整和完善

为保证集团公司组织架构适应集团公司战略计划的实施,适应电力改革发展、电力市场建设的需要,年紧紧抓住调整分支机构授权,强化本部中枢职能、指挥职能,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等工作,积极完善公司系统管控模式。

针对分支机构在运转过程中出现的管理界面不清晰、管理责任不明确、责权利不对应等问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和电力市场发展需要,对分支机构法人委托授权进行了认真研讨,出台了新的授权委托方案,适当加大了分支机构的管理权限和职责,加重了管理责任,使集团公司母子公司、总分公司相结合的复合型管理体制更加完善、更加高效。为进一步强化本部中枢职能、指挥职能,完成了审计部与监察部、综合产业部与开发投资公司分设,成立科技环保部、社保中心、信息中心,战略办公室、改制重组办公室。对改制中涉及的“两片四点”的组建方案、章程进行研究并组织实施。对公司系统组织架构和管控模式、新疆等五个地区成立区域检修公司的总体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形成初步方案。

根据集团公司发展,及时对新建项目公司、改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健全,保障企业高效运转。依法组建了齐齐哈尔等5个新建公司和改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对攀枝花三维等5个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了重组,对棉花滩等8个公司调整、更换董事、监事人选。在集团公司董事监事管理协调领导小组领导下,加强各公司制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协调、服务,组织召开了26次董事监事协调会,重点分析了63家参、控股企业实际状况,加强与各股东方沟通、联系,集团公司对控股企业的控制力得到加强,确保了集团公司的决定部署在控股企业贯彻落实,最大限度地维护集团公司利益。

(八)企业年金管理更加规范有效

筹备、成立了集团公司企业年金管理监督委员会和社保中心。积极推进年金研究制定了企业年金管理运营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企业年金实施暂行办法、年金个人帐户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内控制度、企业年金管监会工作制度、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方案以及社保中心档案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等11个制度、办法,基本建立了年金规范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营的制度体系,建立年金管理体系、组织管理体系和投资运营体系。规范年金管理,加大基金归集,平稳推进市场化运营,截止12月31日,已归集年金基金13.31亿元,实现投资收益2425万元,综合投资收益率为4.65%,超过了电力企业年金管理中心提出的综合收益率在4%的目标。

此外,我们不断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和部门自身建设。按时收集整理各单位劳动工资统计月报表;编写了《xx 集团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本部及系统企业领导人员基本情况分析》;完善、充实干部管理信息库中的相关信息;建立了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建设档案。积极开展“树组工干部形象”活动,加强公司系统人力资源队伍自身建设。

二、收获与体会

(一)坚决贯彻执行集团公司党组决策,以集团公司战略为统领,是做好人力资源工作的前提。集团公司党组决策,是集团公司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体现;是从集团公司宏观、大局高度,全面推进公司改革发展,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的有力举措。今年,之所以能够全面协调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在于贺总关心、信任以及对人力资源工作高度重视和有力领导;在于我们及时把握党组决策,领会党组和贺总意图,自觉以集团公司战略为统领,把人力资源工作放在公司全局工作中去谋划、去推进。

(二)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是做好人力资源工作的关键。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把改革创新、协调发展和加强管理作为工作主线贯穿全过程。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国家有关部委文件精神和要求,紧密结合形势变化、集团公司战略推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紧跟集团公司部署,及时调整工作任务、重点和目标,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抓住时机集中出台一批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办法和规定,促使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工作朝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方向迈进。

(三)发扬公道正派、求真务实工作作风,是做好人力资源工作的基础。集团公司所属企业情况千差万别,而人力资源工作关系到企业发展和稳定,关系到每一个职工的切身利益,责任重大,在工作中我们坚持把公道正派、求真务实作为工作的立身之本、工作之基,高标准、严要求、精细管理、精心操作,力求使人力资源每一件工作既体现公司党组的决策、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又符合基层企业实际。

(四)保持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是完成繁重工作任务的保证。面对年竞争日趋激烈的电力市场、发展空间,严峻的经营形势和压力,人力资源部门全体人员在部门领导身先士卒的率领下,一方面在内部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紧张、活泼的工作氛围,使员工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经常沟通、相互鼓励,形成了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集体;另一方面每位同志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踏实勤奋的敬业精神,在精神上藐视困难、工作上重视困难,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为大家,吃苦耐劳、连续作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公司党组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工作的深度和系统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的综合推进尚不够有力,企业领导人员的教育培训尚未全面开展,企业领导人员的能力建设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体制尚待进一步理顺,如何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和科学有效的培训使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以业绩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还未完全形成,控制人员增长、降低人工成本和三项制度改革以及主辅分离、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有待大力推进。

三、年主要工作

年是集团公司拓展“一体两翼”主营业务,实施“三五八”战略计划,并确保实现第一阶段目标的关键年,也是公司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人才强企”战略和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围绕集团公司“贯穿一条主线、完成两大任务、实现三个转变、实现四点突破、夯实五项基础”总体工作要求,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实施“22211”人才工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主线,以班子建设为龙头,以业绩考核为导向,以健全高效、灵活的组织管控模式为基础,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积极探索建立具有xx 特色绩效管理、管控模式的新体制、新机制,协调推进公司人力资源各项工作,开创公司人力资源工作新局面,为集团公司“三五八”战略计划第一阶段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有力的的组织和人才保障。总体思路是:“围绕一条主线,开展两项活动,推进三项改革,力求四个突破,抓好五支队伍”。

围绕一条主线。就是把“为实现‘三五八’战略计划第一阶段目标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贯穿于人力资源工作全过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业绩观,强化以人为本、人才兴企观念,实施人才强企战略,落实集团公司2010年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夯实工作基础,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做到各项工作有新思路、新举措,重点工作、难点工作有新突破、新成效。

开展两项活动。就是要在公司系统全面开展领导班子“四好”活动、认真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开展领导班子“四好”活动,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驾驭全局、市场开拓、经营管理、组织协调和学习创新能力。通过扎实推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作用、表率作用,带动员工队伍建设,引导企业员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投身于集团公司战略目标的实施。

推进三项改革。就是要积极推进干部人事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劳动用工改革。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力度;研究建立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和选用标准;探索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新途径和方式。推行企业负责人年薪制,规范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和企业福利标准,严格考核、奖惩兑现;细化、完善工效挂钩办法,研究制定内部分配指导意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分配模式。加强劳动用工和人工成本管理,建立劳动合同动态管理机制。

力求四个突破。就是要在管控模式、企业社会职能分离、劳动对标、内部人才流动四个方面实现突破。出台集团公司系统管控模式的总体方案;出台区域检修公司组建、企业社会职能分离措施,稳步推进主辅分离;实施劳动定员管理,积极开展劳动对标,提高劳动生产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实现21万元/人;积极探索内部人才合理流动方式、途径,建立集团公司内部人才流动平台,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抓好五支队伍。就是要全力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人才强企战略实施意见,紧紧抓住培养、选拔等环节,大力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董事监事人才队伍、党政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

要实现上述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以创建 “四好” 班子为载体,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青岛会议精神以及《中组部、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为契机,围绕集团公司“三五八”战略计划和目标任务,以加强企业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为关键,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在公司系统开展领导班子“四好”活动,制定集团公司活动实施意见,拟定评比考核办法,确保活动扎实、有效、有序推进。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驾驭全局、市场开拓、经营管理、组织协调和学习创新能力,增强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把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坚强领导集体,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认真贯彻落实,确保集团公司党组的决策部署认真执行。

按照中央要求、集团公司党组部署,指导各级企业领导班子扎实抓好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查找和研究影响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班子和领导人员与保持先进性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作用、表率作用,带动企业员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投身于集团公司战略目标的实施。

按照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原则,认真做好集团公司系统各单位领导班子调整补充,选好企业领导人员、配好班子,特别是要选准配好企业“一把手”。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力度,出台公开选拔领导人员管理办法;研究建立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和选用标准。对集团公司新建项目公司进行全面考察、考核,了解班子的建设情况、工作情况,并根据考察情况及项目的进度,适时补充调整班子成员。 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企业领导体制,把党管干部与市场化选聘人才相结合,探索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新途径和方式。根据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的实际情况,逐步对分公司的纪检组织以及新项目公司的党委、纪委、工会组织进行完善;对改制后的企业及时成立相应的党群组织,并配备相应的领导人员。

制定后备干部选拔管理办法,提出后备干部建设的目标和原则,规范后备干部选拔的程序条件、要求,使之制度化、程序化、正常化,真正把政治素质好、业绩突出、清正廉洁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后备干部队伍。

二、全面推行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完善企业工效挂钩体制

认真贯彻落实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把经营好国有资产以及履行好出资人职责结合起来,将业绩考核作为集团公司战略实施的有效控制工具,作为战略实施的配套措施,探索并建立公司系统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不断完善和创新考核机制,对企业领导人员,实行年度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制度,突出关键业绩指标,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完善、整合集团公司企业负责人考核体系,促进企业经营业绩的提高,促使集团公司整体业绩的提升。

制定集团公司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推行企业负责人年薪制,加强对企业负责人薪酬监管,合理把握企业负责人薪酬与职工工资水平的差距,规范个人与国家、企业的利益关系,规范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和企业福利标准。形成xx 集团对经营者激励体系。

强化企业和职工树立工资增长经济效益挂钩意识,增强工效挂钩的激励作用、导向作用,坚持“工效挂钩”和“两个低于”原则,把企业收入分配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挂钩,严格考核和奖惩兑现,进一步细化、完善工效挂钩办法。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工资分配模式,研究制定内部分配指导意见,按照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五支队伍建设要求,研究建立与之相配套分配激励措施,依据对企业的贡献和业绩,确定合理分配差距和分配水平,提高企业工资管理水平,切实发挥分配的激励杠杆作用。

引入企业生命周期和企业人工成本对标管理,通过劳动定员标准的实施,对工资的总量和结构性进行调整。规范人工成本管理,对人工成本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对各类不规范列支项目进行清理,有效地控制人工成本增长,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

加强与国资委有关部门的沟通与汇报,完成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和兑现的各项工作。

三、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和“22211”人才工程,加强“五支队伍” 建设

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人才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战略作为推动集团公司发展的优先战略,按照集团公司党组关于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全力推进人才强企战略的各项工作。加强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制定“五支队伍”建设规划,分别提出每支队伍建设的规模数量、能力标准和选拔、使用、评价、激励、培养的目标、体系和具体措施;研究制定首席专家和专业技术带头人评选和聘任制度,建立集团公司技术专家人才库。

以落实中组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意见》为契机,制定“集团公司企业领导干部培训规划”,坚持以理论建设为根本、能力建设为核心,全面开展企业领导人员教育培训,重点对集团公司选拔首批30名左右优秀职业经理、优秀董事监事、优秀党群干部进行培训。深入开展企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制定集团公司短、中、长期培训计划;充分挖掘、整合系统培训资源,确定集团公司骨干培训基地;加强技能开发培训、鉴定;重点对集团公司选拔首批150名左右厂级专业技术带头人、1500名左右厂级岗位技术能手进行培训。建立企业全员培训体系,大力加强对基层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开展员工终身教育活动,建设学习型企业。

全面实施集团公司2010年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抓紧修改完善和下发《集团公司2010年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广泛开展《规划》的学习贯彻和宣传教育活动,加深系统企业和广大员工对公司系统人力资源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的了解;围绕第一阶段各项目标,认真抓好基层单位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指导和监督,将《规划》的目标、措施分解落实到各单位。

四、大力推进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主辅分离工作

按照国务院总体部署,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将在今年全面推开,集团公司是第二批实施该项工作的企业。认真学习、准确领会有关文件精神,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集团公司分离社会职能工作的总体实施方案,全力抓好集团公司社会职能分离工作在准备阶段、数据核对阶段、签署协议阶段和办理移交手续阶段的各项工作,主动与各地地方政府沟通协调,积极指导基层企业做好相关工作,确保集团公司社会职能分离工作在平稳有序中推进。

年是电力主辅分离改革的实施年,是执行国家关于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优惠政策的最后一年,根据中央八部委关于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的有关政策和集团公司的总体要求,配合集团公司改制办提出集团公司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总体方案。研究建立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有关制度和办法,在员工身份、劳动合同、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配套政策,为全面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五、加强集团公司管控模式研究,不断完善集团公司管理体制 通过逐步优化、调整,进一步理清集团公司管理层次与管控重点,搭建公司系统共享平台,实现集团公司人力、物流、资金三大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建立符合实际、界面清晰、权责明确、重点突出、精干高效、科学规范的组织架构与管控模式。年,完成集团公司组织架构和管控模式设计目标,并进行组织架构的调整和“抓大放小”工作的实施,确保管控模式满足集团公司“三五八”战略计划实施的需要。

针对不同的运行模式采用不同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促使新项目优先选用系统内员工,严格控制选用系统外人员;采取措施,针对新建项目的人员需求,加强老电厂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提高员工技能、素质,积极向新建项目输送人才。年,完成29个新项目公司的运行管控模式、组织机构的设计,完成12个新项目公司完成人力资源配置。

推进新疆、黑龙江、山东、湖北、四川五个区域检修公司的组建,基本完成检修人员的体制性划转,确定检修公司的运作模式,建立检修业务的服务取费标准,建立完善新建项目、老电厂、区域检修公司的服务网络体系,初步实现检修公司的独立运转,实现公司系统检修资源优化组合,精干发电主业,提高公司系统检修总体效率和技术水平。

六、进一步加强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和董事监事队伍管理

健全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根据集团公司发展、改制的需要,建立、健全集团公司有关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保证公司的决策、经营和监督工作到位。加强董事监事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建立外部董事、职工董事、专职董事监事管理办法,加大董事监事培训,提高董事、监事的从业能力,优化董事监事结构,强化派出董事、监事的工作、汇报等程序。加强董事、监事的协调、服务和指导,继续及时协调召开部分公司制企业的股东会、董事会,维护集团公司权益。

七、积极推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抓好劳动定员的贯彻落实。围绕新项目人力资源配置和老厂富裕人员分流,积极探索建立劳动用工、岗位竞争、开发培训等一系列有效机制,稳步推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全面提升人力资源效率。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集团公司系统劳动用工与劳动合同管理办法、复转军人接收安置办法、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完善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抓好关键单位或重要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的组织指导和协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确保集团公司战略和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八、进一步加大制度、机制、管理创新力度

抓好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工效挂钩、劳动定员标准等制度、办法的贯彻落实。加强指导、监督,保证制度、办法的贯彻执行;认真研究制度、办法执行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细化具体办法,出台配套措施。

加大制度创新发展力度。出台公开选拔领导人员管理办法;制定xx 集团公司干部交流暂行办法、后备干部管理暂行办法、领导人员培训规划等制度,规范后备干部、交流干部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从整体上推进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制定集团公司系统劳动用工与劳动合同管理办法、复转军人接收安置办法、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完善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出台全资、控股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指导意见,研究制定建立外部董事、职工董事、专职董事监事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董事监事管理,发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作用。

九、继续搞好企业年金的规范化管理

围绕集团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结合国家相关企业年金实施细则和政策的出台,做好研究和宣传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年金的激励、分配功能;进一步完善、落实企业年金各项规章制度,深化企业年金规范化管理;加强对投资管理人、托管人的监管,确保年金在安全前提下取得较好收益,在为职工服好务、谋好利的同时支持集团公司发展。

十、切实加强人力资源部门自身建设

在公司系统人力资源部门开展“树组工干部新形象”教育活动,积极参与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促使公司系统广大人力资源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坚持求真务实,坚持公道正派,以“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为标准,加强人力资源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重视人力资源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要求,加强人力资源干部队伍培训,强化实践锻炼,不断提高素质,全面推动公司系统人力资源工作整体水平提高。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努力促使人力资源各项工作尽善尽美。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司系统各级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意见

http:// 年3月15日15:4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全面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为深入贯彻落实全会和《决定》精神,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全面落实到集团公司的各项工作中,大力加强公司系统各级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结合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和工作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各级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

国有企业是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主力军。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执好政、掌好权的具体体现。集团公司成立以来,公司系统各级领导班子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增强领导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和生产经营建设的能力,团结和带领广大员工,创业创新、图强报国,奋发有为、扎实工作,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项目发展快速推进,内部改革不断深化,为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实践证明,顺利推进集团公司的改革发展,关键在干部,核心在班子。有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才能得到正确贯彻,集团公司的各项部署才能得到坚决落实,企业的三个文明建设才能协调发展。

当前,集团公司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挑战和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影响公司经营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在不断产生,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交织出现,企业面临的经营形势比较严峻,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这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公司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能力状况与所担负的职责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也有一些班子和干部,能力水平与形势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有的班子和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不高,总揽工作全局的能力不强,解决复杂问题的本领不大,开拓市场和经营管理的水平不高;有的班子和干部的思想观念陈旧,缺乏进取精神,工作作风不扎实,极个别人甚至违法违纪等。对这些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一方面要从建立和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切实加以解决。

二、紧密结合企业工作实际,着力培养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五种能力

(一)围绕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培养提高驾驭全局能力

提高驾驭全局能力,就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战略思维,增强系统观念,正确把握关键问题,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经营方向。在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组的决策部署,坚持用“三个代表”的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来衡量工作的成效,使企业的改革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做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集团公司党组确定的 “国内先进、国际一流”的愿景目标、“三年跨一步、五年上台阶、八年翻一番”的战略计划、“三以三坚持、四化两能力”的经营方针和“一体两翼”业务定位,是公司系统一切工作的总纲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集团公司的战略部署上来,紧紧围绕发展战略,结合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不同重点和不同要求,创造性地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与企业实际相结合,作出既符合政策要求又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的经营决策,推动集团公司的战略实施。

准确把握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充分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成果、方法和经验,正确分析企业面临的环境和形势,抓住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使各项工作充分把握规律性,增强预见性,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要正确分清全局工作与局部工作、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统筹协调好企业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存量运营与增量发展、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发展、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等重大关系,妥善解决好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突出矛盾和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主要问题。

(二)围绕加快企业发展,培养提高市场开拓能力

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就是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始终保持一股坚忍不拔、克服困难的勇气,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锐气,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朝气,勇敢面对挑战,积极抢抓机遇,加强市场开拓,加快项目建设,促进企业发展。

增强市场营销和“三电”工作的能力。把争取电量作为市场营销工作的龙头,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和电网企业的沟通联系,促进“三公”调度,争取电量计划。扭住电价这条“生命线”,积极争取政策,疏导电价矛盾,落实合理的电价水平。抓好电热费回收,保护经营成果。适应建立区域电力市场的新形势、新要求,逐步建立与区域电力市场体系相适应的营销管理新机制,努力提高参与竞价上网的能力和水平。

增强发展项目开拓和建设的能力。抓住当前电力供应紧张和国家宏观调控的机遇,做好与政府、社会和供应商的沟通协调,按照快、准、稳的方针,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力争项目资源,充实项目储备,加快前期工作,有效拓展发展空间。积极筹措资本金,落实项目融资,保证项目发展。加强电源建设的设备订货、造价控制、工期安排和质量管理。注重科学决策,有效控制风险,努力实现项目收益。

增强综合产业经营发展的能力。正确处理好主导产业和综合产业的关系,进一步用市场的机制推动综合产业的发展。坚持“一体两翼”的发展方向,大力拓展多元化经营,有选择地进入电力上下游产业和相关产业领域,开辟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优势,转换机制,规范经营和管理。提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本领,增强市场应变能力,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外部市场和国际市场。

(三)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培养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就是要积极推进营运改善和对标管理,狠抓降本增效和内部挖潜,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扭亏增盈,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积极推进营运改善和对标管理。认真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知识,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分析企业经营现状,制订相应的规划目标和年度指标,从内部挖潜和外部改善两方面开展营运改善工作,使企业利润水平不断提高。要以营运改善和对标管理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战略实施,加快建立科学的管控组织体制和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努力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增强企业竞争力。坚持质量与效率的统一,加强发展项目的合理布局,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到重大战略项目上来。积极推进科技进步,提高企业装备技术水平。实施精细化管理,优化企业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财务管理和资本运营,降低财务费用和融资成本。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积极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推进企业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制度改革,建立以市场和业绩为导向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内控体系,完善规章制度,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四)围绕优化企业经营环境,培养提高组织协调能力

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就是要凝聚和带领广大员工,贯彻落实好上级的各项决策和部署,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优化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

打造精干高效、坚强有力的工作团队。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各单位工作服从集团公司战略,正确处理好集团、企业、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坚决贯彻执行集团公司党组的各项决策和要求,反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率先垂范,顾全大局,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好正面的舆论宣传工作,切实维护改革大局和职工队伍稳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和谐融洽、协作配合、蓬勃向上的工作氛围,用企业文化的强大动力来促进和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信任度和忠诚度,鼓舞员工的士气与干劲。

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协调平衡各方面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建立良好的社会公共关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为企业发展获得更大更好的支持。协调好企业部门之间、员工之间,以及企业与客户、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树立诚信、高效、合作、服务、环保的社会形象,力求在上下、左右、内外的各个层面、各个方面均实现合作共赢。

(五)围绕企业可持续发展,培养提高学习创新能力

提高学习创新能力,就是要不断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本领,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注重学习。要把学习作为提高能力的基础和保证,通过学习政治理论和国家政策,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战略思维,树立全局观念,提高理论素养和把握政策的水平。通过深入学习本职工作所要求的经济、法律、现代科技、企业管理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努力使各级领导干部成为本职工作领域的内行。同时,还要学习和了解各种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拓展知识面,增强适应性。要培养理论联系实际、严谨务实的学风,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解决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重大问题,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应用、言论与行动的统一。

致力创新。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创新的视角审时度势,以创新的勇气直面难题,以创新的精神开拓未来。要敢于打破条条框框,善于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大力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企业资源重组和流程优化,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要把工作创新作为检验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在提高能力中推进创新,在推进创新中提高能力。

三、以提高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领导能力和工作能力,必须整体地推进各级领导班子的各项建设。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全国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座谈会精神,以创建 “四好” 班子为载体,以开展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教育为契机,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加强能力建设贯穿于领导班子建设的各个环节,造就一支干事创业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坚强领导集体。

(一)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

按照中央和集团公司党组部署,扎实抓好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认真抓好理论武装工作,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政策水平,以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完善并严格执行班子内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探索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有效途径,坚持把党组织的工作制度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工作规则结合起来,形成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的工作机制。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质量,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切实加强作风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勤俭办企业。发挥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模范和表率作用,带动企业员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带领广大员工积极投身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努力建设一支爱拼敢赢、能打硬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激烈竞争要求的员工队伍。

(二) 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任人唯贤、公道正派,把那些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业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把党管干部原则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把组织考察推荐与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结合起来,按照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企业负责人任免管理制度和办法。继续推行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等制度,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相适应的选人用人新机制。加快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保持各级领导班子的生机和活力。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和基层一线经受锻炼和考验,在艰苦创业中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要求,努力学谋事之策、成干事之才、出成事之招,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

坚持正确的业绩观,完善经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以考核评价为基础,岗位责任、风险与工作业绩挂钩,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科学合理地确定领导班子的年度工作目标和任期目标,并依据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进行目标任务分解,确定每个班子成员担负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设置考核标准,为干部的考核提拔提供科学依据。结合企业的战略实施,加大对关键岗位、优秀人才的薪酬激励力度。

(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党委是企业的政治核心。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一个重大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各级党组织要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保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监督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集团公司党组的决策部署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坚决落实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承担党和国家赋予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出正确的导向作用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重大问题上和突发事件中自觉服从和维护国家利益。

党委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支持厂长(经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依法行使职权。要探索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途径和方式,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企业领导体制,使党组织的主张在企业决策中得到重视和体现,并把法人治理结构的决策结果反馈给党组织。要实行民主决策,体现集体领导,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内部的议事决策程序和规则,提高决策水平。要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实践经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充分保证基层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力,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继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遵守党的章程和党内法规、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工作部署、企业党风建设和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完善内部监督体系,充分运用监事会监督、职工民主监督,以及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手段,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对各级领导班子的检查监督力度,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维护生产安全、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建立完善企业领导人员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谈话诫勉制度以及任前公示、任职和公务回避制度。建立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对企业负责人的监督。重点加强对企业决策、财务管理、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和在建项目管理、企业改组改制和产权变更与交易、选人用人等重要环节的监督,进一步规范企业领导人员的用权行为。深入开展党规党纪教育,运用正反两方面典型开展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结合企业“三重一大”开展效能监察,及时发现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严肃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

加强公司系统各级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是集团公司顺利实施“358”战略计划,实现“国内先进、国际一流”愿景目标的重要保证,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公司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在集团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以党的执政理念指导工作实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创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第7篇: 公司集团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

在即将过去的XX年这一年里,我明珠集团人力资源部在公司领导关怀指导和兄弟部门的协同帮助下,较为圆满的完成了集团公司年初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下面我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简要的总结汇报:

一、 公司人力资源概况:

经统计,截止XX年12月5日,延安明珠集团有限公司现有员工278人。其中集团公司98人,明珠石化助剂厂47人,工程公司25人,明珠宾馆21人,新泰煤矿52人,星晖贸易公司 8人,指挥部及绿园公司20人,西安办事处7人。现有员工中,大专以上学历有88人,高中学历有90人,初中及以下学历有 100人。

二、XX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1、人员招聘方面

我部门按照09年制定的招聘平台及流程,分别从人才招聘会、大学校园招聘会、校企合作及网络招聘等多途径进行人才招聘。专业招聘会方面,先后于3月中旬和6月中旬在西安参加了大型的人才招聘会;校园招聘及校企合作方面,于4月及11月初两次参加延安大学校园招聘会,11月下旬参加了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招聘会及延川人才交流会,并与延安大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等一些大专院校建立 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可长期为我单位推荐所需人才;网络招聘方面,与前程无忧、延安人事人才网、关中人才网等网站再度携手,建立起长期专门的招聘平台;

截止XX年 12月5日 ,我部门为公司共招聘人员71人,其中安保大队23人。所聘人员中本科学历16人,大专学历18人。XX年集团公司离职人员共计15人,离职率为21%,与XX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8%。

2、绩效考评方面

XX年,我人力资源部按照09年确立的绩效考评方案及流程,继续以“全面客观地了解、评估员工的工作绩效及工作表现,激励广大员工工作积极性”为工作方向。在XX年一年里先后进行了三次绩效考评。

XX年6月中旬开始起草半年考评方案及相关的准备工作,并于

7月1日 起 开始对集团公司个本门及各子公司进行半年考评,历经10天;XX年4月中旬对煤矿技术员进行了一次全面客观的工作绩效考评,考评结果为晋升提拔提供可客观的依据;XX年11月初开始着手年终考评方案的构想和起草,吸取以往考评方案的优点,通过充分的讨论和验证,最终打破以往,推出创新,成立专门的考评委员会,将员工述职与表格测评紧密结合,更真实的反应员工的工作业绩,目前此次方案正在执行当中,参与人员对此次考评反应良好。

通过定期的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酬待遇、岗位调整及培训开发等挂钩,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企业自我约束的用人机制,从而实现了人才在公司内部各岗位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公司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合理使用,最终为公司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精干、高效的员工队伍。

3、员工培训方面

XX年,我人力资源部在09年原有的培训方式上,进行了一定的优化和创新,改变了以往的单一视频培训,添加以专人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的现场培训,并于 4月1日 组织了第一期的新员工培训。之后为更好的了解公司培训需求,4月中旬,开始制定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撰写调查需求报告,以此制定了全年的培训计划,最终确定每月开展2次常规培训课程。之后分别在5月份,依据培训计划开展第二期培训课程,主要包括员工工作态度、职业责任感、团队建设、学习型组织建设、身边的管理学等八节课程的培训;7月份,开展了以公司高层领导培训为主的第三期培训,目前已进行2讲,尚有5讲未进行,计划明年将继续开展。

4 、员工福利方面

XX年,我人力资源部进一步完善了09年创建的保险及其他福利体制,除按既定计划为公司已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员继续缴纳保险费用外,同时根据公司人员实际情况,为新泰 煤矿的符合养老保险要求的12人办理了养老保险,并建档留存。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工伤保险项目的管理,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是公司人力管理的进一步完善,更重要的是极大地促进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5、定向委培生及贫困大学生的管理工作方面

由于公司一些特定岗位对专业性和人员稳定性等方面有较强要求的实际情况,自XX年起,公司开始从本地招聘部分高中毕业生委派至高校进行专业深造,由我人力资源部对委培生进行统一管理。XX年3月召开了XX年选送委培生座谈会,和委培生及家长互动了解情况,并布置XX年委培生学业要求等相关事宜;同时,我部门为了加强对委培生的管理,分别于3月及11月份两次组织人员到铜川陕西铜川工业技术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京学院及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等委培生就读所在院校,与我公司32名委培生召开了座谈会。同时,我们还与委培生所在院校的校方负责人实时联系,从而对学生在校的情况进行全方位了解,并就我公司委培生的教育问题与校方交换意见,以为后期工作积累资料。

脱产委培工作是在8月分进行的,集团公司选派4名员工,前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进行工程造价方向的脱产培训。

贫困大学生帮扶工作也在8月同步进行,集团与县慈善协会联合,重新资助了10名贫困大学生,并于8月26组织 召开了资助贫困大学生及委培生签字仪式大会,取得了良好的帮扶成果和社会影响。

6、人事变动管理

自09年我人力资源部对公司人力体制及制度进行编写和构建后,一直将人事变动及调整工作作为人力资源部的一项重要工作。XX年我部门根据领导的指示及工作的需要,制定了人事调整方案,并报相关领导讨论审议,通过后公布人事方案并实施。其中,5月份针对化工厂的实际需要,分流了一批员工,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6月份,为补充贺家崖基层管理人员不足及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根据考评结果,提拔了1名副科长及4名小组长,优化了煤矿的管理人才队伍;10月中旬,根据公司的整体战略部署及补充管理人才队伍,在集团公司范围内,新提拔了3名副总经理、6名部门经理及5名中层副职,大大充实了集团公司的管理力量。

7、薪酬管理方面

自 XX年6月1日 颁布实施《延安明珠集团有限公司薪资调整方案》之后,XX年我部门根据每月初的考勤结果,负责制作公司的工资报表等。同时为方便集团公司的工资实现统一管理,根据领导指示,自5月份起,新增了新泰煤矿、指挥部及绿园三个子公司的每月工资表制作。同时将其他部门每月工资表的审查工作也纳入到我部门工作范围中。这一年来此项工作一直及时、准确,基本上未出现过差错。

针对4月份新泰煤矿王家屯矿区、5月份指挥部向集团公司上报的工资调整申请,我部门根据市场薪资情况及公司同岗位的工资标准,制定调整方案,报领导审批。并于4月份,根据贺家崖矿区技术员的实际工作技能及考评结果,制定了技术员工资灵活调整方案,此方案中增加了绩效工资及全勤奖两部分,报经领导研究批准后,自 5月1日起 执行,实施后效果明显,大大的激发了煤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8、劳动合同管理及日常事务

劳动合同管理方面,自XX年3月份我部门第一次对集团公司所有劳工合同进行整理修订之后,今年6月初,再次对原有的劳动合同进行了重新的整理归档,对即将到期的57份劳动合同的处理,经我部门与员工双方平等协商后,又续签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从而充分地保障了职工合法利益,更保证了企业用人需要和人力有效综合利用。

在企业文化构建中,今年三·八妇女节之际,精心策划和组织一场精彩节日活动,大大提升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

在XX年的年末,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我们人力资源部虽然没有做出骄人的工作成绩,但是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及领导交办的工作都已较好的完成了,这也预示着明珠集团人力工作开始步入平稳阶段。我们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创新和提高,在平稳中不断进步。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我部门在公司领导大力支持下,在兄弟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有待于在XX的工作中去完善和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招聘方面

虽然XX年在XX年的招聘方面构建的体系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但是特殊人才及专业人才招聘目前仍陷入瓶颈,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和招聘渠道不足成为了目前人才招聘的主要矛盾,目前的招聘渠道还比较狭窄,针对性不是很强,专业技术人才的招聘不是很及时,人员流失率较高。初步计划将以后招聘的主要渠道放在网络招聘和参加延安招聘会上,其中高级管理者和技术人才通过专门的人才网进行招聘,普通员工通过延安人才网和参加延安招聘会等进行招聘,多与人才机构及各大学院合作,以此来提高招聘的效果及加强人才储备,确保所招人员的素质。在员工流失方面,据目前统计今年同比去年能减少近2个百分比,,下一步我们会将加大人员招聘和减少员工流失两方面工作力度,以平衡公司目前的人力状况。

2、人事管理方面

XX年我们进一步完善了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针对各子公司的人事管理松散、专业人事管理人员匮乏、子 公司人事工作缺少科学方法等情况对XX年建立的人力管理进行补充和完善。XX的人力资源工作重点内容之一就是理顺各子公司的人事管理,从而创造出科学有序的工作局面。

3、培训管理方面

自XX年开始的培训工作截至目前从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等多方面还在不断摸索和完善,虽然课程已经进行了十几讲,但就课程内在的逻辑关系及培训实际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对于目前各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也需要进一步的加强。除此之外,没有培训的相应规章制度也对培训工作的建设有很大阻碍。XX年,我们会加大培训制度方面的建设力度,努力做到培训与绩效考核挂钩,努力构建起一个积极学历努力上进的良好氛围,组建起一支集熟练技能、良好意识于一体的强力队伍,真正的实现培训创新化,正规化、制度化。

4、人员编制方面

科学合理的编制是人员招聘的及人事管理的重要依据,而在XX和XX年两年的人事工作中对人员编制方面缺乏工作力度,截至目前我公司还未形成一个科学、明确的人员编制制度。由此引发的招聘没有依据,集团公司及下属子公司部分部门人事编制出现或人员不足或人员超编的发育不良现象。在XX年的人事工作中,我们将着力对人员编制工作进行重点突破,争取尽早建立起科学完善的人员编制,让公司 步入健康良性生长阶段。

5、劳动合同方面

XX年的合同管理工作方面,我们虽主要是对到期合同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处理,但在新签合同方面,我们未能做到及时处理,应变和处理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XX年我们会从这些工作不足中积累的经验提升相关工作能力,完善合同管理方面的工作,以确保公司和员工的双项合法权益,促进公司发展。

成果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问题是我们改进提高的新起点。新的一年,新的希望,XX年我们依然会紧紧围绕公司制定的战略目标,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工作,在创建适合公司发展要求的人力管理体系的同时,注重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接轨,建立起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公司的发展壮大贡献我们人力资源部的最大力量。

第8篇:**集团人力资源部2013招聘计划

2012年的招聘工作已经结束,为了能够及时为集团、子公司各部门提供与工作环境和岗位相匹配的人才,进一步细化各阶段的招聘工作,本计划将以2012招聘工作的结果和发现的问题为基础,对2013年的招聘工作做出具体的分析和安排。

一、招聘职位描述:

表1目前正在招聘的岗位

表22012年已完成招聘的岗位

经统计:2012年全年,集团及各子公司需招聘的岗位共有84个;截止12月底,已完成招聘的岗位有55个,除内部调剂和部门自行招聘外,共为公司招聘上岗42人;目前正在招聘的岗位有29个(详见表

1、表2)。

正在招聘的岗位中,包括审计部长、审计专员、资金主管、行政文员、行政专员、后勤主管、计财部经理、安全质控主管、市场销售主管、安全质控业务员、生产经营部业务员、土建主管、机械养护绿地管理等在内的13个岗位是今年集团组织架构调整后新增的岗位。除行政文员、行政专员和后勤主管外,其它新增岗位的岗位设置对应聘人员的工作经验、知识结构和管理能力等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

特殊性;而且有部分较强工作能力的人才对未来岗位的期望值较高,与公司的企业文化相悖,招聘难度相对较大。

对已完成招聘(或正在招聘)的岗位来讲,其人员构成和比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从事一线工作的电工、技术员、材料员、叉车司机、车间女工、车间男工、置业顾问、工地工人、工地核算员、搅拌站质检员等,在2012就有较大的流动,且需求人数较多,人员离职后不能及时得到补充。部分岗位,如:财务人员、工地焊工、工地核算员、土建质检员、水电质检员等的招聘还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即冬夏两季不易招聘,并且表现为稳定性差、工作经验少、年龄结构低和综合素质较低的特点。

对此,2013年的招聘工作也要体现季节性,并且对今年正在招聘和已完成招聘的共84个岗位重点关注,做好必要的人才储备和统计,确保招聘工作高效进行。

二、2012年招聘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2012年招聘工作的开展,是根据公司各部门对人才的需求、计划和申请,结合现场招聘、网络招聘,对简历和应聘人员层层筛选,以简历推荐和部门面试为主,人力资源部半结构化面试为辅,分阶段、分步骤进行的。但对其实施过程进行分析,仍会发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招聘条件不明确:

部分用人部门在填写《人力需求申请表》时,填写的需求信息过于笼统;在招聘实施过程中,需要与用人部门反复沟通才能明确其用人条件。如:将表中的“具体工作内容”描述为“熟练操作本职工作,**技术良好”等,就未体现出应聘人员的任职条件、工作内容、技术所要达到的程度等信息。

完整的“工作内容”、“岗位要求”等信息应该量化,不能量化的,应具体描述。主要包括:1.性别;2.年龄段(如:25~35岁);3.工作经验(如:3年以上**岗位/行业工作经验,尽量避免“有工作经验者优先”等描述);4.专业、学历(如:土木工程,大专以上学历);5.资格证书(如:二级预算员、高级电工<弱电>,避免“有预算员证”、“有电工证”等描述);6.工作时间(如:8:00~17:00,上24休24);7.工作地点;8.能否提供午餐/食宿;9.具备的其他专业知识;10.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职责、负责的工作等,应详细说明);11.补充说明等。

(二)录用决策存在的问题较多:

主要表现为:1.做出决策的时间跨度较长,有时甚至超过半个月,一些优秀人才

也因此另择其他公司就业,公司也错过了引进合适人才的时机;2.目的不明确,部分用人部门只关注尽快对空缺岗位进行人员补充,而对用人条件和本部门人力资源长期规划的认识模糊,频繁更改用人条件、否决推荐的简历,使招聘工作的效率大大降低;3.一些应聘者对自己工作能力的认识不清,在简历中夸大自己的能力和工作经验,与公司的期望存在较大偏差,当存在相对合适的岗位时,双方较难达成一致;4.用人部门在选择人才时忽略应聘者深层次的胜任特征和对道德品质的考察,不重视部门内部培训,缺少培养人才的观念和机制,增加了新员工离职的风险。

(三)人才库缺乏,缺少必要的人才储备。

针对以上问题,2013年将与公司各用人部门密切沟通、重点解决,以提高招聘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如有必要,将计划申请公司内部沟通会,进行培训、讨论。

三、2013年招聘工作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2013年仍将以现场招聘和网络招聘为主要招聘途径,在适当时期,辅之其它招聘措施,但各项工作需要进行细化(见表3)。

表32013年主要招聘途径

四、招聘的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

2月下旬至5月初为招聘的最佳阶段,将以现场招聘会和校园招聘会为主,兼顾网络招聘:1.保证每周

三、周六参加现场招聘会;2.坚持每天刷新智联招聘的招聘信息、每周刷新两次***信息港的招聘信息,手动储备相关人才信息至人才库,及时筛选简历,每周至少安排三次以上集体面试;3.积极参加各相关学校举办的春季招聘会;4.发动公司内部员工转介绍;5.做好招聘统计、评价工作。

(二)第二阶段:

5月中旬至7月中旬,此阶段现场招聘会逐渐冷淡,新增应聘人员较少,同时各高校也将积极筹备毕业前最后的校园招聘会,以保证学生就业,因此,这段时间将以网络招聘和校园招聘为主:1.保证每周参加一次现场招聘会;2.坚持每天刷新智联招聘的招聘信息、每周刷新两次***信息港的招聘信息,手动储备相关人才信息至人才库,及时筛选简历,每周至少安排两次以上集体面试;3.积极参加各相关学校举办的毕业招聘会;4.做好招聘统计、评价工作。

(三)第三阶段:

7中旬至10月底,此阶段整体求职人员数量较少且分散,故此段时间,以网络招聘为主:1.保证每周参加一次现场招聘会;2.坚持每天刷新智联招聘的招聘信息、每周刷新两次***信息港的招聘信息,手动储备相关人才信息至人才库,及时筛选简历,每周至少安排一次以上集体面试;3.做好招聘统计、评价工作。

(四)第四阶段:

11月初至12月,此阶段各大高校都将陆续举办校园招聘会,此阶段主要以校园招聘会为主,主要招聘各部门的储备性人才,具体如下:1.保证每周参加一次现场招聘会;2.建立校园招聘小组,积极参加各校园综合招聘会,必要时可对相关岗位举办专场招聘会;3.坚持每天刷新智联招聘的招聘信息、每周刷新一次***信息港的招聘信息,手动储备相关人才信息至人才库。

(五)第五阶段:

12月底至次年1月,此阶段,整体招聘环境不理想,主要以总结报告及统计分析为主要工作,非紧急新增岗位,不做重点招聘,主要为:1.保证每周参加一次现场招聘会,关注人才市场是否有新增动态;3.坚持每周刷新一寸智联招聘和***信息港的招聘信息,手动储备相关人才信息至人才库;3.公司招聘效果分析、评价及招聘工作总结;4.编制下一招聘计划。

五、招聘过程和效果的统计分析:

2012年并未对招聘过程和效果的统计分析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从招聘工作实施的结果来看,如果缺少必要的统计分析工作,就会对招聘过程中某些工作的理解和决策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某些细节上存在偏差。因此,2013年将计划以“职位、月份、招聘途径、投入成本、发布信息数、投递简历数、筛选简历数、约见面试人数、合格简历占投递简历百分比”等项目对招聘工作进行统计、细化【注:以上项目只是

目前的工作计划,只作为参考,暂不正式作为统计分析的项目】,保证招聘工作能够以量化形式进行

衡量,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更加直观、清晰的指导和参考。

综上所述,2013年的招聘工作必将需要有所改进和尝试,同样也会发现新的问题、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得到新的启发。

集团人力资源部*** 2012年12月27日

第9篇:集团人力资源部工作职责(上传版)

XX集团有限公司

集团人力资源部文件

文件编号:HR-JA-00

1编制:Dolphin审核:XX批准:XX

集团人力资源部工作职责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条例规定了集团人力资源部的主要职能、工作内容、权限与责任,以及与有关部门的关系。

本条例适用于人力资源部明确职、责、权。

2.职能

2.1负责制定集团公司人力资源规划。

2.2负责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修订与实施。

2.3 负责建立、宣传、推广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

2.4 负责集团公司组织结构的优化设计与调整,合理设置工作岗位并分析工作流程。

2.5 负责集团公司招聘、劳动关系、员工关系的管理工作。

2.6 负责集团公司薪酬福利及社保工作。

2.7负责集团公司员工教育培训工作。

2.8负责集团公司员工绩效考核工作。

2.9 负责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工作。

2.10负责指导并监督分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3.工作内容

3.1 人力资源规划

3.1.1根据集团公司和各分公司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结合公司当前的人力资源情况,编制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

3.1.2 根据集团人力资源规划,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编制和修订集团统一的劳动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标准体系和管理制度,并组织相关部门实施。

3.1.3 负责根据企业发展历程、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与集团管理层确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1 /

4使命和愿景、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从而建立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并负责组织、协调、宣传、推广、实施企业文化。

3.2 工作分析

3.2.1 根据集团发展战略提出公司组织结构和岗位职责的设置、实施方案。

3.2.2负责根据人力资源规划核定各部门编制,协同各部门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描述工作,合理配置劳动岗位,控制劳动力总量。

3.2.3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协同各部门每年进行人力资源调查,编制集团人力资源需求计划。 ***组织劳动定额编制,做好公司各部门车间及有关岗位定员定编工作,结合生产实际,合理控制劳动力总量及工资总额,及时组织定额的控制、分析、修订、补充,确保劳动定额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杜绝劳动力的浪费。

3.3劳动关系

3.3.1 制定和完善集团公司员工手册。

3.3.2 负责集团公司员工的日常考勤管理和劳动纪律的监督检查。

3.3.3 负责员工劳动合同、社会保障、员工档案的办理、收集、整理、归档、保管、查询等管理工作。为企业建立准确有效的员工档案信息库。

3.3.4 负责处理员工投诉,处理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关注员工动态,促进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的沟通。

3.3.5 负责调查、了解员工对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向员工宣传国家劳动保障法规,提供相关咨询,并承担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

3.4招聘选拔

3.3.1 负责根据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各部门的人力资源需求,编制企业招聘计划,并通过多渠道发布招聘信息,组织进行筛选、面试、复试、招聘合格员工。

3.3.2 负责员工的招聘、录用、晋升、调配、转岗、内部待聘、内退、辞退、退休、返聘等管理工作,办理相关人员的引进、录用、合同签约、人事任免等手续。

3.3.3 负责办理新员工的入职前的体检、培训、上岗证的发放等工作。

3.3.4负责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收集集团公司中高层后备力量的信息,建立储备人才体系,并提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3.3.5负责员工行政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等级的评审、认定工作,包括评审资料的上报、

聘任等工作。

3.3.6负责推进人才市场化,人才竞争化,关注人才市场动态,定期组织调研行业人力资源信息,并提供相关报告。

3.4 培训发展

3.4.1 负责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各岗位任职要求,编制在职和新入职员工的年度、月度培训计划。

3.4.2 负责组织各部门根据培训计划开展、实施内部和外部的教育培训工作。

3.4.3 负责各部门员工上岗证的发放工作。

3.4.3 负责内部和外部培训的成本核算等相关工作。

3.5 薪酬福利

3.5.1 负责建立公司薪酬体系,会同相关部门和高层拟定工资、福利计划及员工薪资调整方案,执行公平合理的劳动报酬制度。

3.5.2 负责根据制定工资表,编制集团公司的员工工资、奖金明细、汇总工作。

3.5.4 负责办理、缴纳住房公积金等相关手续。

3.5.3 负责除社会保险外,其他各项体检、福利保健、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劳动争议调解等工作。

3.6 绩效考核

3.6.1 负责组织设计、制定、完善集团公司考核体系,建立各部门考核指标,并根据每年实际情况修改调整各部门经济目标责任制。

3.6.2 负责组织员工月度、季度、年度考核和各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

3.6.3 负责考核、汇总、核查各种日常工作和专项工作绩效考核信息。

3.7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3.7.1 负责各类人力资源信息收集、汇总、统计工作,及时上报人力资源各模块的统计报表,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信息。

3.7.2 负责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工作。

4 权限与责任

4.1有权组织编制和制订、下达、修改集团公司中长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招聘计划、培训计划、考核计划,以及各部门技术经济指标,对未能按期完成上述各计划的编制、下达工作,引起的不良后果负责。

4.2有权对各部门、车间的月度人力资源计划完成情况、各项指标、质量指标完成情况和执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劳动纪律等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负责。

4.3有权检查、协调、考核企业年、月度综合计划和主要指标的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分析、研究解决措施,重大的应向分管副总直至董事局报告,对计划执行的监管结果负责。

4.4有权对集团公司各部门上报的各种统计报表和技经指标进行审核、会签、考核,对报出的各种报表内容和各项指标实际的正确性、统一性、及时性、真实性负责。

4.5有权向企业各部门索取为了编制各项计划、人力资源各类统计报表而需要的各方面的资料。

4.6有权对企业各部门贯彻执行年度质量目标进行检查、协调、考核。有权在征得总经理同意后,对方针、目标进行调整和修改。

4.7有权根据人力资源规划招聘选拔优秀员工,为企业储备人才,对因主观、人情、组织不利、调查不深入等而造成企业劳动力浪费,人才不匹配负责。

4.8有权对集团公司组织架构、企业各部门的职能分配、业务关系进行必要的调整提出建议。有权对建立、健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计划部署并按计划进行检查、监督。因主观不努力、调查研究不深入,不能提出有效的方法改进和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负责。

4.9有权根据部门职责条例和各级各类责任制对部门、员工个人进行考核,对未能准确考核或考核不严格所造成的后果负责。

4.10有权制订、修订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等工作分析工作,并检查、监督贯彻执行情况。对企业部门工作流程运行的有效性负责。

4.11有权根据职工教育培训计划按排具体的上课时间,并督促部门严格执行,对计划执行有考核权,对因组织不力、执行不严而未完成教育培训计划负责。

4.12 有权沟通协调员工关系,奖励优秀组织和个人,奖励被采纳并实施的有效建议和意见,对主观不努力,组织不到位,调查研究不深入,导致员工与企业关系紧张负责。

上一篇:党务工作工作总结下一篇:出轨男人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