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校园生态文明

2023-0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建设校园生态文明

基于生态智慧校园的生态文明课程建设

摘要:学校遵循“为生命奠基”的办学理念,以智慧校园环境为依托,以生态文明课程为引领,以生态文明专题活动为载体,把生态文明教育常态活动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从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情感、生态文明意志、生态文明行为四个方面促进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养成,引导学生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可持续发展的小公民个体生命成长奠基。

关键词:智慧校园;生态文明;课程建设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确立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017年,教育部颁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中小学校德育,要求加强节约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开展大气、土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基本国情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地理地貌。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教育活动,推动实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我校践行“为生命奠基”的办学理念,依托生态智慧的校园环境和互动共荣的人文环境,以生态文明课程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可持续发展的小公民个体生命成长奠基。

二、生态文明课程建设的实践创新

(一)建设生态智慧校园

1.营造生态智慧校园文化氛围

生态智慧校园就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进行规划布局、管理运行,运用无处不在的物联网,将环境、物质和信息高度融合,集学习、活动、生活于一体,打造绿色节能的校园环境、融合创新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

学校有独特的环境教育课程,在相关课程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内容,聘请专家来校与学生互动,全心培养“改善环境、创造环境、保护环境”的小公民。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环境教育基地、江苏省节水型学校等称号。

2.建设校园生态智慧教育场馆

学校建设了“生态科普馆”“七彩少年花圃”“太湖文化研究院”“少儿科学研究院”“运河文化研究院”“药草园”“实验田”。校园内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注入了尊重自然与生命的内涵,校园基础设施全部采用了节水器具、节能日光灯、太阳能热水器等,处处彰显了节能环保的理念。近600平方米的“生态科普馆”,设有开放式的海洋长廊,融森林生态、湿地生态、草原生态为一体的生态标本馆,互动体验的科学馆,浩瀚宇宙星空的天文馆。学校被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江苏省教育厅共同命名为“江苏省环境教育基地”。“七彩少年花圃”种植着各种鲜花,使用物联网设计,学生可以通过物联网跨越空间观赏智能花圃,感受智慧校园的神奇魅力。

“太湖文化研究院”是一座综合性学习场馆,面积达400平方米,内有太湖流域水土资源、人文历史、风景名胜、风土人情等板块设计,运用声、光、电等科学技术手段,引领学生了解太湖的生态环境、养殖情况和水资源情况研究,引导学生喜爱太湖文化、研究太湖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太湖文化。

“七彩少兒科学研究”共分为七个模块,每个模块都采用亮色调来表现,寓意青少年旺盛的生命力与无限的动力。展馆设计上除了运用鲜明的色调和文字描述外,应用了大量互动型的多媒体技术、互动触摸屏、VR互动体验设备、3D打印设备等,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科技的乐趣与魅力,从而迸发出对科技强烈的探索和求知欲望。

“运河文化研究院”建设缘于学校滨河路校区东临大运河。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是以物态文化创造出的流动的历史。千年运河文化,是民族融合的产物,跨越不同地域、不同社会制度,互惠共通,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更趋多元一体化。滨河路校区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文化环境,潜心凝练运河文化,从知、礼、艺三方面全方位培育七彩少年,传承中华经典,唤醒江南记忆,让运河文化在多彩校园中真正“活”起来。

学校天台建了一座“七彩药草园”,开设相关课程,聘请中医专家定期到校,组织同学们在这里开展活动,认识各种药草、感悟中医文化。

学校还开辟了一片土地,作为学生们劳动实践的实验田。学生们在老师、校工的带领下,在不同的季节体验丰收的喜悦,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二)开发生态文明教育课程

1.生态文明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

根据哈洛德·阿·亨格福德的环境教育目标,最基础的知识目标层次是生态学基础层次。因此,我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设计,首先考虑基本生态概念和环境整体意识的形成,不一味追求环境科学知识的系统化。

从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来看,小学低年级的儿童一般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前操作”认知发展阶段,他们对环境的了解仅通过直接的感观而建立起来,因此这个阶段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强调直接经验,如触摸、观察、聆听、嗅觉和品尝等。在这个阶段末期,可加入一些过程技能,如分类、空间关系等。中高年级的儿童处于皮亚杰所指的“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多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经验,以配合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对环境数据的诠释能力,以及对环境因素变化带来的影响的预测能力,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环境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品格。

2.生态文明课程的目标设计

通过生态文明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大气、土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基本情况,对环境及环境问题有了基本的经验和理解,了解有关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形成对整体环境的综合认识,并能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积极参与研究环境问题、收集资料、设计解决问题方案等各种活动,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利用课程提供的专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能够敏感地认知各种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的现象,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美感层面;学生初步树立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逐步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生态文明课程的内容设计

我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选定了“亲近自然”“关爱生命”“我们的城市”三个维度,形成三个学段的六个独立学习主题(见表1),使学生能够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综合的发展。

六 《低碳生活与新技术》

第一学段围绕“亲近自然”设计学习主题。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在校本课程设计的初级阶段积极倡导“在环境中的教育”,将大自然作为课程内容的素材来源,带领学生接触观察不同的生物种类,了解生命的演变过程,体验生命成长的艰辛,从而养成对生命的积极态度。如一年级学习主题“美丽的花圃”,带领学生参观校园,了解学校内都有哪些植物,各种植物的生活环境,植物都有哪些生活习性等。对校园、公园、社区内的植物进行认真比较观察,并作简单的考察、调查,选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看到的植物和感受;借助“七彩少年花圃”布置的湿地生态环境了解苏州地域常见的植物,在花圃内尝试种植简单的蔬菜瓜果,同时进行植物发芽的观察、生命周期的观察、四季变化的观察、植物的根茎叶等形态、病虫害及天敌等生态内容的学习;利用直播软件“萤石”App关注植物的生长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软件操作实现浇水、通风和温度调节的远程控制。

第二学段在进行完植物和动物的认识和学习之后,中年级的学生可以从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种群的关注中来了解人类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对大气、土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基本国情展开研究,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如三年级学习“粮食与生命”,参观太湖文化研究院、运河文化研究院,认识太湖流域的地理地貌,了解稻米的生长过程;通过实验尝试为稻米选种和插秧体会农民劳作的辛劳,养成节约粮食、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指导学生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本组研究的问题,并形成研究方案、小组方案汇报交流。

第三学段高年级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引领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对身边环境问题的敏锐感觉。通过对日常所面对的交通方面设施、垃圾分类、绿色产品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帮助学生及其家人对他们所身处其中的环境负起直接或间接的责任。如五年级学习“城市的交通”,学生分别围绕汽车、自行车、船、飞机等不同交通工具分组查资料,汇报交流各种交通工具的起源、发展变化及和人类的关系。开展交通标识认识竞赛,规范的交通参与行为,考察苏州的交通状况,思考如何解决这些交通问题,尝试设计合理便捷的交通网络图。

(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主题活动

小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也是一种习惯的养成。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对习惯的经典注释:“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习惯是由一再重复的思想行为形成的。

学校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常态化的活动渗入到孩子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每年新生入学,就有一堂生态文明教育课——学会垃圾分类。课堂上,苏州科技大学环保系的大学生们“大手牵小手”,带领一年级新生玩起了寓教于乐的垃圾分类游戏。学校定期举行以“与绿色同行”为主题的变废为宝时装秀。在富有节奏的音乐声中,队员们化身成为一位位小模特。这样的活动,让队员们体会到的是废物利用的快乐。“绿色”成为活动的代名词。每年四月,学校“环境小卫士学院”开学,来自苏州高精尖企业的志愿者们带来节能实验,启发和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为地球节能出一份力。

(四)组织生态教育专题活動

2018年11月22日,我校举行了江苏省绿色学校环境教育观摩交流活动。在观摩会上,我校充分展示了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做法。在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的学校教育中,以凸显生态文明教育为底色的“绿色发展”理念已形成共识。

1.在课堂上学习生态文明知识

每年,自来水公司的党员都为孩子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水环保”知识科普课。生动的课堂,有趣的实验,生动有趣的体验活动,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播下了爱惜水、节约水的种子,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2在表达中涵育生态文明情感

每年“世界水日”到来之际,学校就组织开展“七彩娃画百米长卷”活动。在江苏省太湖水利工程管理处的号召下,孩子们在“幸福生活靠奋斗,美丽河湖靠呵护”的宣传横幅上签上自己的姓名,并纷纷舞动画笔,以“保护水资源”为题,将心中所想在画布上精彩呈现:他们的笔下,一望无际的蓝天、清澈如许的溪水、五彩缤纷的花朵、柔和明媚的春光,是这世界最美、最纯粹的模样。

3.在行走中坚定生态文明意志

在少先队的组织招募下,学生们坚持步行,行走到位于七子山的光大环保固废处置有限公司,了解到生活垃圾可以焚烧发电,烧后的炉渣可以制砖等等。孩子们见证了在科技人员的努力下,垃圾变废为宝成为现实,也坚定了要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

4.在实践中养成生态文明行为

孩子们组成社团,走向社会的每个角落,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后,向社区递交小提案、小建议。孩子们强烈的“小公民”意识,推动了一个个项目的产生:大路上建起了天桥,区间道上多出了减速带,绿植成了社区公共用房里养眼的风景,河道里安装了曝气设备、建起了生态浮岛……美源于心,境成于行。

三、成果与展望

我校依托生态智慧的校园环境和互动共荣的人文环境,以生态文明课程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小公民个体生命成长奠基,探究了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依托生态智慧校园元素与校本课程的对接,引导学生形成生态文明价值观。学生将环保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生态文明理念辐射到家庭社区,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项目的实践催生了我校生态文明课程的建设,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了课程的内涵。三个学段六个主题,螺旋式上升,立足过程,着眼发展,学生在课程实践中学会承担环境保护责任、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项目的实施,整合各方面育人资源,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进一步实现课程的深度融合,提升家庭的文明素养和教师的专业能力,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责任编辑:颜莹

作者:李志清 顾文雄

第2篇:基于生态文明理念下高职院校校园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摘要:在生态文明理念下,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校园生态环境建设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高职院校在校园建设中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校园生态环境建设,为师生员工提供一个优美、舒适、和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创建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念;高职院校;生态环境建设

一、生态文明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与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二、校园生态环境

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曰:“天行有常,开源节流,谨其时禁,王法赋政”,表达了他的一种朴素的生态哲学思想。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联合国环境署主任、联合国副秘书长里克?索尔海姆解读中国十九大时说到:“世界看到了的一种可操作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中国正在建设的与环境和谐共存的可持续经济,这是在‘生态文明’旗帜下的中国转型”。对于“生态文明”概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见解。把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发展理念的观点认为,生态文明与“野蛮”相对,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积极建设和认真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在此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校园生态环境必然是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宁静、和谐、美丽的生态校园;是深入贯彻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集学习、工作、生活、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系统;是园林型校园环境、智能型建筑设施、节约型能源利用、友好型人际关系、学术型文化氛围的生态工程。校园生态环境是校园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高职院校校园生态环境建设

习总书记形象地把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的关系比作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作为高职院校,生态校园、美麗校园的建设同样需要从一系列手段和措施去打造。

(一)要明确校园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

校园生态环境建设是高职院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既能直观反映学校的精神价值取向,能体现学校的校风校貌和校园管理水平,具有强大的育人引导功能。加强校园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夯实教育的物质基础,增强师生审美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素养;有利于丰富校园生活,培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增强学校文化底蕴,提高学校文明程度;有利于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要建立健全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制度

制度和法治带有根本性、长远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校园生态环境领域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体制机制问题。制度就是指挥棒,如果指挥棒没有调整过来,没有具体地体现,那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很难落地。因此,要建立健全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制度,用制度指导建设,以制度约束建设。

(三)要合理规化校园生态环境建设

十九大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而作为高职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重要使用,更应该走在时代和社会的前列。从某种意义上说,办大学就是办环境。高职院校的环境,无论硬件还是软件,无论空间布局、环境改造还是设施配置设计、活动组织,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人为本,体现培养职业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统一,最终形成高职教育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引领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校园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要考虑可持续发展,强调设计与生态相结合,保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开发与生态相结合,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用与生态相结合,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四)要加强校园生态环境建设的宣传引领

茂密的森林、清澈浩瀚的海洋、巍峨的高山、奔腾不息的河流、飞流直下的瀑布,美丽的地球是人类的理想家园。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书声琅琅、朝气蓬勃,美丽的校园是学习的精神家园。要加强全校师生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让师生正确认识校园生态文明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在全校形成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营造一种和谐、自然、宽松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继而影响和带动周围群众和社会公众积极了解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历史背景、发展阶段、建设要求等,使他们深刻认识和理解生态文明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以及与自身学习、工作、生活休戚与共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全社会发自内心地主动将校园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五)要切实做好校园生态环境建设

校园生态环境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但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必须以实现学校的育人功能,满足师生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为目的,依据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校园,将环境与人的活动有机协调和联系起来。校园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校园布局结构及道路交通的规划;二是校园园林景观设计;三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复育及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四是生态建筑单体或生态建筑群的构建;五是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六是传统能源的节省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七是室内外空气质量的调节控制;八是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及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九是噪音的控制与削减;⑩生态教育的推崇和宣传。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不懈地抓好高职院校校园生态环境建设,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书写美丽中国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洪伟.生态学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J].市场周刊.2017.

[2]张建平.基于生态理念的校园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J].西北大学.2013.

[3]宋海涛.高校生态校园建设理论和措施研究[J].中外教育研究.2009.

[4]李煜,张玉钧.论生态校园的建设模式[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

作者:刘聪颖

第3篇:生态文明视阈下的高校校园环境建设

摘要:高校校园环境与学生个人基本素质、育人质量、和谐校园的构建等都有着直接的关联,基于当前我国环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指示,从生态文明视阈下展开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是当前高校发展探究的重要课题。为此,文章以切实解决当前高校校园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目标,探究了生态文明视阈下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策略,以便真正从节约、环保、绿色、可持续角度推动校园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策略

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已经发展到了空前的高度,国家系统的、独立的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阐述与分析,使生态文明建设处于我国社会发展的突出地位,逐步渗透到了经济、文化、政治、教育、社会、法律等各个领域中。而高校校园环境建设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校园也是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但如何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渗透生态文明建设内涵,获取实践支持成为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的一大难题,为此,从生态文明视阈下探究科学的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策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生态文明视阈下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的现实意义

面对当前客观现实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现状,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高校是传递先进理念、展开知识教育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中渗透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与意识,对推动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同时,高校是育人摇篮,其校园文化环境的文化氛围以及气息始终熏陶着大学生,从而使大学生能够系统与深刻的认知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引导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付出实践。此外,从校园环境建设本身来讲,高校校园的服务功能对我国教育事业、学术、科研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良好的校园环境与文化氛围能够帮助高校师生积蓄学习动力,基于和谐展开深入的思考,分析环境生态因素与人、建设、发展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当前校园环境建设的不足,提升校园环境的建设效果[2]。

2 生态文明视阈下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的不足

一方面,在思想观念上。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者,意识的正确、科学与否关系到人类行为活动的规范。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意识落后与匮乏,必然会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效果以及协调。现阶段,从高校校园环境的建设现状来看,之所以未充分发挥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是因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理解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并未形成思想上与认知上的统一,对于校园内基于生态文明展开的校园环境建设主体、建设方式等并未形成完善的体系;而且高校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行为主体,其在思想认知上并未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保持统一高度,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只是短期性活动,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始终从利己角度出发,未从长远发展角度进行考虑,导致校园环境中诸多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为虚荣消费、攀比消费等[3]。

另一方面,在建设执行上。高校扩招使全国大部分高校都重新展开了校园建设,从扩建、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伟大的构想,大部分校园建设都是基于校园原有基础以及扩大校园区域范围展开的;而且在建设过程中政府也进行了簡单的规划,采取合并小院校等方式形成“大学城”,集中多校区展开建设,但是由于院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实际情况不同,经常在建设中出现不协调的情况,很多院校不切实际的建设规划,花费了大量的资金、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但并未起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使校园传统文化遗失,失去了校园环境特色与文化底蕴[4]。

3 生态文明视阈下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策略

3.1 建设原则

一是,以理论教育与指导为基础,培养高校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基于生态文明视阈构建高校校园环境,应以培养高校师生生态文明意识以及行为自律意识为主,使师生认识到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性,从而在日常发展中、校园建设中、管理中,能够积极的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积极在现有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中以实践活动促进成果普及以及价值的实现,这不仅能够提升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水平,推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也能够发挥培养学生个人基本素养,树立科学环保观、可持续发展观的作用[5]。

二是,在校园环境建设实践中,应综合考虑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建设、人类活动、学校发展需要等多方面的关系,以便确定合理的建设方案,切实提升校园建设水平,在降低校园发展能耗、更新设备体系等方面发挥作用。

三是,落实监督工作,根据校园环境建设方案构建一套能够发挥推动环境建设进程与质量的监管体系,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针对该项工作展开科学的实践,实现监管常态化,以便跟踪整个校园环境建设过程,及时调整建设方向与建设理念。

3.2 建设内容

一是,景观规划建设。根据高校的发展战略目标以及文化内涵,可以从校园景观的形态、绿化指标、空间结构、人文意象等多个方面进行设计与分析,但是任何一个部分的建设都应保障与环境整体的和谐,并且尽可能降低对校园文化内涵的影响,凝聚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便充分彰显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生态特色。其中,小环境的设计上,应尽可能利用校园现有条件进行组织与设计,利用小环境作为点缀,突出区域景观特色;在旧建筑的处理上,应控制对建筑文化底蕴以及历史价值的影响,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完善旧建筑的功能,使其恢复生机,例如,通过节能技术的应用,重新对旧建筑内部-布局、空间结构等进行调整,以便其能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降低建筑能耗。需要注意的是,校园环境的建设并不是对传统的完全颠覆,可以通过校园内的功能分区选择性的保留与建设,保障校园的历史文脉得到传承,使校园环境具有高识别性,这样才能体现校园环境建设的特色,丰富校园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6]。

二是,生态文化建设。高校生态文化建设主要发挥的作用是引导、熏陶高校师生认知的作用,让师生通过切身的感受与体验,对生态文明价值产生认同。无论是高校校园环境建设还是生态文化建设依赖着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力度、决心,因此,需要高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以及校园当前建设的实际情况展开,其中可以从教学、传播等方式展开,一方面,在教学中通过生态文化与学科课程的融入,在专业课程、公共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文化建设内涵,加强理论基础建设,从而指导更好的实践;另一方面,利用传播媒介,如广播、校园门户网、微信公众号、社团等发起校园内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加入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中,通过实践活动深刻理解生态文化建设内涵,从而也推动校园环境的建设,让广大师生认识到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7]。

三是,环境管理。完善管理制度的建设与组织结构建设,由领导机构统一协调高校各方建设力量,实现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全方位落实,并配合监管机制与评估机制监督日常工作中环境建设以及管理工作的效果与质量,以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合,充分发挥其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具体来讲,包括以下管理内容:管理校园日常活动,如资源使用情况、学科建设情况、师资素养发展、学风建设、能源消耗等;同时,监督后勤管理工作的落实,对于后勤部门资源的分配以及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保障得到合理利用,避免出现人为浪费等情况;此外,管理师生的日常行为活动,引导师生正确消费。

4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高校在生態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其构建和谐的、文明的校园环境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应认识到当前校园环境建设上存在的不足,并认识到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的重要责任,从而通过构建绿色、环保、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为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示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李媛媛.论生态文明建设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4):94-96.

[2]范婷婷.关于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J].青春岁月,2018,38(34):65.

[3]章平.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J].青年时代,2018,25(32):77,79.

[4]李文军,袁晓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校课堂生态文明教育研究[J].长江丛刊,2018,30(27):186-187.

[5]王丹丹,张晓琴.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调查分析——基于南京市部分高校调研数据[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8(3):100-110.

[6]甘小文,毛小明.基于信息熵和灰色关联度下中部六省生态文明建设状况比较[J].企业经济,2018,20(12):27-33.

[7]刘亦晴,张建玲.比较视角下江西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研究——基于福建、江西、贵州三个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比较[J].生态经济,2018,34(10):214-220.

作者:宋阳

第4篇:生态文明校园建设

刘家小学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的良性发展与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今年以来,刘家小学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精神,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推进校园环境建设,努力打造生态人文校园,成效显著。

一、认真进行环保教育,在师生与学校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为提高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学校将生态文明教育课堂化,学校定期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利用多种措施开展绿色环保宣传。

二、落实好硬件建设,为生态校园优化布局。校园美化离不开硬件的合理布局。由于多种原因,原先学校布局不够合理,如活动场地不够正规,厕所不够规范等。为了彻底改变此现象,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对学校进行了科学规划。

三、积极抓好校园清洁,保持生态校园校貌。好的校容校貌能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今年以来,学校采取多种措施保持校园清洁:一是抓好打扫工作;二是抓好垃圾管理;三是抓好卫生保持。

第5篇:《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论文

倡导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校园

胡状镇马羡中心小学三年级

辅导老师

苏红霞

关注自然环境,共建生态校园。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生态文明”一词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物种灭绝……。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态文明迫在眉睫!

日前,我校正在创建生态文明校园。,旨在全市中小学倡导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开展生态文明实践,加快学校环境改造,培育绿色、低碳、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个看似概念很大的命题,却在我们校园内有着很好地体现。譬如我们现在脚下的草坪,清新舒适,让运动更贴近自然。目之所及的植物,如教学楼前挺立的杨树,飘香的金桂,美化环境,舒缓学习的压力。对于较为不熟悉的植物,学校标注其学名和习性,寓教于乐、赏心悦目。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我们学校一直为构建生态校园而努力着。如宣传爱惜节约、倡导光盘行动,开展捐废纸活动、建设生态厕所等。这一系列活动,无不体现着生态文明的理念。

环保节约意义重大,我们同学能做些什么呢?我想,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粒粮食,为校园的每一抹绿增光添彩。看到校园不文明的行为,我们要反思自己,同时及时制止;如果自己不经意间带有的不文明行为被同学指出时,要虚心接受、认真改正。

胡状镇马羡中心小学《生态文明校园》演讲名单

演讲题目:《播种绿色,收获希望》 演讲人:三年级

王曼 辅导教师:苏红霞 联系电话:15039341815

第6篇:倡导生态文明 建设绿色校园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

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间唯一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无关?山不孤独水孤独,所以水绕着山;梦不孤独心孤独,所以梦把心牵住;树不孤独鸟孤独,所以鸟在树上住;我们不能让水孤"独",不能让心孤独,更不能让鸟孤独,让我们共建绿色家园,让绿色回归自然,我们共同在努力!

朋友,新世纪凝望地球:空气污染严重、土地遭到破坏、温室效应威胁着人类、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面积日益减少、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化学污染日益严重、混乱的城市化、海洋生态危机加剧、极地臭氧空洞,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吗?曾记否,我们的前人生活的环境是那样的美好:茂密的森林和青青的绿草覆盖着大地,清新的空气中瓢着阵阵花香,丰腴的土地和清澈的河水哺育着大地上的生物,鸟儿在树上歌唱,鱼儿在蔚蓝的大海中畅游……

如今,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我们是否应该深深地反思:时代要进步,文明要发展,我们再也不能吃祖宗饭、断路的路子了,人类向大自然一味掠夺式的索取生活方式不可取。我们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我们应该积极地,自觉地行动起来,快快加入到生态环境保行动中来。保护环境,建设绿色校园,应从身边的事做起: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校园。就要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将绿色文明当成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与共、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将这一文明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认知。从而自觉传播、实践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绿色文明理念。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自然的颜色。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是希望、是快乐,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珍惜绿色,创造绿色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校园。就要形成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现在做起。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安全的、多样的生态系统,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生存空间,我们积极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和强化自然山水的整体布局,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方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从的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就是要以人为本,立足自身,点滴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厉行节约,防止浪费,珍惜资源,植绿护绿,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人类永续生存与发展尽绵薄之力。只要全民动员起来,群策群力,积极行动!共创生态良好、景观优美、植物多样、清新舒适的人居环境。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校园。生态环境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与自然走向和谐,这是全面小康社会全新的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饭碗”、“我们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有了绿水青山,才有永续利用的金山银山。”这是民间广泛传播的语言,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生态环保的高度重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都要有明显提高,生态道德教育要成为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一部分。让"生态道德"建设,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让我们共同努力,承担起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创造美好未来做出积极的贡献,让矿大的明天更加美好。

力建学院 力学11 胡杰

第7篇: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演讲稿

生态文明校园

各位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关注自然环境,共建生态校园。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生态文明”一词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物种灭绝„„。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态文明迫在眉睫!

日前,我校正在创建生态文明校园。此次由常州市环保局和常州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活动,旨在在全市中小学倡导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开展生态文明实践,加快学校环境改造,培育绿色、低碳、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个看似概念很大的命题,却在我们一中校园内有着很好地体现。譬如我们现在脚下的草坪,清新舒适,让运动更贴近自然。目之所及的植物,如教学楼前挺立的松树,飘香的金桂,美化环境,舒缓学习的压力。对于较为不熟悉的植物,学校标注其学名和习性,寓教于乐、赏心悦目。同时,我校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毗邻运河支流,身处椿桂坊,与繁华的市中心若即若离,隔绝喧嚣和污染,保持着自身的独立品格。宁静的校园,也是许多小动物的栖息场所。或三两只猫沿着石阶脚步轻移,或蝉鸣鸟啼,一切是那么的灵动。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我们学校为一直为构建生态校园而努力着。如宣传爱惜节约、倡导光盘行动,开展捐废纸活动、建设生态厕所等。这一系列活动,无不体现着生态文明的理念。 环保节约意义重大,我们同学能做些什么呢?我想,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粒粮食,为校园的每一抹绿增光添彩。看到校园不文明的行为,我们要反思自己,同时及时制止;如果自己不经意间带有的不文明行为被同学指出时,要虚心接受、认真改正。

近几年来,我校同学也把环保选择为研究性学习课题,如青果巷的兴衰与保护、关刀河污水的排放、红梅公园绿化的树种选择以及旧电池的回收等,这也为参与生态文明行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最后,祝我校创建生态文明校园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8篇:关于校园生态文明建设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

——关于校园生态文明建设

(1)你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天吗? A.5月28日 B.6月5日 C.6月28日 D.不知道 (2)当你需要扔垃圾时,但周围却没有垃圾桶,您会? A.没人看见就扔,有旁人在就不扔 B.随手扔掉 C.等看到垃桶再扔

(3)你对你们学校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D.无所谓 (4)你认为学校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多选)? A.乱扔垃圾很普遍 B.过度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 C.破坏花草树木很普遍 D.水电浪费现象很普遍 E.公共场所吸烟很普遍 F.其它_________ (5)你是否想参加植树等建设生态文明的活动? A.非常想 B.一般 C.不想

(6)你认为你所在的学校水、电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吗? A.非常严重 B.有些严重 C.使用正常,合理 D.没有关心 (7)你对使用塑料袋的态度是什么? A.尽量避免使用塑料袋,自带袋子购物

B.知道塑料袋会带来白色污染,但为了方便无法避免使用 C.塑料袋又便宜又方便,商家免费提供,不用白不用 D.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8)在教室上完课,你会将垃圾( ) A.扔在桌子上 B.扔在地上 C.扔在教室的纸篓里 D.其他______ (9)你认为校园环境有哪些需要改善的方面?

(10)请写出你对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建议

为了方便我们调查,请认真如实回答

谢谢配合

第9篇:创建生态文明校园

创建生态文明校园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

斗门区乾务镇中心小学 邓桂昌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多年来,我校重视生态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下面把情况汇报如下:

一、创建生态校园,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抹绿意、一片阳光、几缕清风、几声鸟鸣……”漫步乾小,你会发现乾小的校园是“路在树中,校在林中,人在景中”,你一定会被这“花园式的建筑、生态式的学校”所吸引。校园内芳草葱茏,绿树流云,生机盎然,到处洋溢着和谐、欢乐的气氛。生态校园的精心打造,让乾小更绿、更美,成为学校发展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1、把创建与学校发展目标和办学特色有机结合

自新校开学以来,乾小就确立了和谐教育的发展特色。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不断追求人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和谐发展。通过激活各个有效的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以打造省、市绿色学校为目标,倡导建设绿色校 1

园、环保校园、人文校园,努力营造“绿色育人”氛围。学校于2004年通过市绿色学校的评估,2006年成为广东省绿色学校。

2、充分利用校园,不断拓展生态校园建设

乾小校园之美,不单在于良好的布局,和谐的建筑格调,还在于整体优化的绿色环境,是绿色之美和建筑之美的有机结合。学校领导层并不满足于既成的现状,而是精心设计校园的每一处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努力把校园打造成“智慧、艺术、富教育化的高雅乐园”。学校不断加大投入,建设了护栏、弯曲的校园小径,补种了数十棵大树(榄树、凤凰树、大王椰子树、大叶榕树等)和十多种花卉,购置了环保垃圾桶。多年来,聘请专业员工进行管理。我们用一流的规划、一流的水准,打造出一流的育人环境。

3、深化主题教育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在建设生态校园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掘人本因素。我们注意把爱护环境、珍惜资源作为养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每逢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爱鸟周、地球日、无烟日,通过主题班会、环保课、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板报、绘画等,不断深化主题教育活动。提倡师生自己动手,美化校园。每天,面积达100亩的校园清洁卫生全部由学生完成,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增强,环保责任感也大大地提高。每年,学校都开展“我与小树共成长”活动,提高学生环保的责任心。六年级毕业班学生离校时所种的“毕业林”,让学生对母校一草一木都有了一份留恋。学校还设立废旧电池回收箱,开展环保时装设计及表演大赛、“环保小卫士”等评选活动,深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全校师生有绿

色意识,懂绿色知识,过绿色生活,享绿色成果。

4、打造绿色校园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所好学校、一所成熟学校、一所优质学校,必须是“以底蕴深厚的学校文化为引领”,成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理想乐园。我们的设想是让校园的每一处都充满育人的氛围,都能让师生怡情、养性,归根到底,就是要创建“美化、净化、绿化、教育化、艺术化”的校园物质环境,真正让校园成为“花园、学园、乐园”。

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努力还校园环境以完整的自然和人文含义,寻求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结合。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有目的地塑造成教育学生的“老师”。雕塑、名人塑像,充分显示了“处处育人”的风格。警句格言、中国文化选粹等,让学生在随处可见的审美活动中提升情感。走廊上琳琅满目的学生获奖书画作品,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学生处处都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学校围墙还绘上了体育健儿的风采,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一直以来,学校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培育师生精神风貌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漫步校园,那温馨的提示语让美丽的校园变得如此灵动: 草坪上——“别踩我,我怕疼!”“谢谢你对我的爱!”…… 厕所里——“请别让我流泪”“请珍惜一点一滴”……

这些温馨的提示语以儿童化的语言多角度地提醒学生,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无言地纠正着学生的不良行为,达到环境育人

的整体效果。

我们竭力赋予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以丰富的生命力,并努力使其成为陶冶学生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从而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5、创建“节能型”校园

我校办学规模大,运作成本高。学校以建设文明校园为目标,要求全体师生有责任、尽义务以实际行动去爱护环境,促进人本生态校园建设。

我们着力建设智能化、数字化的校园。现在,学校建成了绿色网页,安装了监控系统,构建了网上资源交换平台——FTP系统,实现了网上资源共享、信息交流与沟通,大大减少了文印耗材。

我们大力倡导绿色文明新风尚。学校注重把师生的生态文明转化为具体行动,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扔胶袋,随手捡起垃圾,拒绝“白色污染”进入校园等行为,均成为了师生们的自觉行为,教师和家长们也为创建“无烟学校”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各年级开展节能竞赛,办公室空调温度设定为26度以上,对每月用电量较少的办公室,学校实行奖励。就连卫生间的冼手盆,学生冼手用过的水,也被设计成用来冲冼小便处尿槽。

优化育人环境,建设生态校园,造就了乾小和谐发展之路,也成就了乾小发展的辉煌。

二、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校

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争当科学发展

示范市”。围绕市委的战略决策和甘霖书记视察斗门讲话精神,我校今后在创建生态文明校园中,应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明校园,打造生态文明示范校”的目标,通过“观念创新、师生共享、机制保障”,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学校建设。

一是全力推进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建设。生态文明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要不断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通过主题教育、学科渗透、社会实践,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建立“生态、绿色、道德、生命”的生态行为。

二是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建设文明校园。生态文明也是文明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学校园林生态化,师生活动环保化、环保行为经常化”,不断植绿护绿、美化校园,同时,要把生态校园建设转化为学生努力学习,以实际行动参与创建的自觉行为,使校园环境更优化,育人成效更加明显。

三是重视生态制度建设。不论是环境建设与管理、办公效率的提高与效能的降低,还是校园资源的运用,都实施责任监管机制。

以美的环境、美的教育、美的行动实现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打造适宜学生学习、生活的“美丽校园”,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我校今后发展的特色之路,并将不断影响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

上一篇:组织行为学自考试题下一篇:民营企业发展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