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校园建设绿化管理

2024-06-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态校园建设绿化管理

生态校园建设绿化管理 篇1

2014-03-22 03:18:00 来源: 人民日报(北京)有0人参与

今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第二十七届“中国水周”的宣传活动也在今天拉开帷幕。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山川秀美关键在水,建设美丽中国关键也在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将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水价改革、水权交易等纳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重要内容,为我们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江河湖泊是地球的血脉、生命的源泉、文明的摇篮。我国河湖众多,水系复杂,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2909条,水面大于1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有2865个。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江河湖泊治理与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河湖生态建设和水资源节约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我国河湖管理和保护仍然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不少河湖开发已经接近或超出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水体污染、河道断流、湖泊萎缩、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瓶颈。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践行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统筹、水域水量水质并重、预防保护治理齐抓,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河湖水域不萎缩、功能不衰减、生态不恶化,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一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源头防控治理。抓紧开展江(微博)河水量分配,健全覆盖省市县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指标体系。进一步落实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计划用水等制度,推动建立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强化以水定发展规模、定产业方向、定城镇布局,大力推进工业、农业、生活节水,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水功能区和入河湖排污口监督管理,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逐步实现清水入河。建立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超载河湖和区域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湖排污口。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做到严防严控严管,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二是健全规划体系和约束机制,加强河湖空间用途管制。加快完善河湖管理、河道采砂、岸线保护等规划,建立健全规划治导线管理制度,依法划定河湖管理和保护范围,开展河湖水域岸线登记和确权划界工作,实行河湖开发利用和保护分区管理,强化规划实施评估和监督考核工作。建立占用水域岸线补偿制度,建设项目确需占用水域的,要严格按照等效替代原则实行占用补偿。严格执行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涉河建设项目审查、河道采砂许可、洪水影响评价等制度,规范涉河建设项目和活动审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是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增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自然河湖水系、大中型调蓄工程和连通工程为依托,加快规划确定的河湖水系连通骨干工程建设,支持区域河湖水系连通,推进中小河流水系连通,构建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引排得当、循环通畅,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着力提升水资源调蓄能力、水环境自净能力和水生态修复能力。全面实施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统筹考虑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关系,合理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充分发挥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的综合效益。

四是开展水生态治理和修复,促进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深入开展江河上中游等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坡耕地综合整治,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减少入河湖泥沙,防治面源污染。加强重要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生态保护区预防保护,综合运用调水引流、截污治污、河湖清淤、生物控制等措施,开展生态脆弱河湖治理修复。继续实施退田还湖、退渔还湖,加强圩区管理,恢复天然河湖水域面积。实行地下水总量与水位双控制,加大华北平原区等严重超采区治理修复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推广农业高效节水,有序实施耕地休养生息,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大力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抓好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促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

五是提升河湖管理保护能力,推进科学治水依法管水。建立健全河湖管理、节约用水、水功能区管理等法律法规,强化水行政监督执法,严厉打击非法取水、超标排放、侵占水域、违法设障、非法采砂等违法行为,维护良好河湖管理秩序。积极运用卫星遥感等先进科技手段强化河湖动态监控,加强省界等重要控制断面、水功能区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监测能力建设,完善取水、排水、入河湖排污口计量监控设施,建立中央、流域和地方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全面提高水资源监控、预警和管理能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流域生态需水、河湖健康评估等重大问题研究,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

六是深化水利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水生态文明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流域综合管理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落实河湖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因地制宜推行“河长制”。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建立国家水权制度,积极培育水市场,推进流域、区域、行业和用水户之间的水权交易。健全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的水价形成机制。加快建立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重要水生态修复治理区和蓄滞洪区生态补偿机制,推动上下游不同地区间开展横向生态补偿。大力开展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让水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动,在全社会形成节水、爱水、护水、亲水的良好风尚。

(作者为水利部部长)

加强河湖管理 建设水生态文明(图)2014-03-21 09:23:00 来源: 天津日报(天津)有0人参与

分享到

      网易微博 易信 新浪微博 腾讯空间 人人网 有道云笔记

本版西青区河道风光摄影

编者按

2014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七届“中国水周”。同时,今年是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施行三周年,也是修订后的《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正式颁布实施的时间。

2014年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水保法》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加强河湖管理 建设水生态文明”。

此次宣传纪念活动,旨在全区营造人人关心水、保护水环境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动“四清一绿”工作和《水保法》《实施办法》的贯彻落实,促进全区水环境管理工作上水平。

2014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

宣传口号

1、搞好河道环境整治 造福子孙后代

2、搞好河道环境整治 构建人水和谐社会

3、搞好河道管护 共创美好家园

4、大力整治河道水环境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5、保护环境常抓不懈 保持清洁持之以恒

6、保护生态环境 倡导文明新风

7、金钱是一时的财富 环境是世代的瑰宝

8、大力搞好河道整治 努力改善河道环境 不断提高生活水平

9、加强河道管护 创造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

10、积极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整治 努力营造整洁优美人居环境

11、全民参与 全员动手 整治环境 建设人水和谐的新农村

12、全民开展河道整治 共创健康和谐环境

13、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让河道岸更绿、水更清、流更畅

14、保护青山绿水 营造美好家园

15、保护生态环境 维护生命健康

16、请勿乱倒乱抛 保护河道环境

17、加强河道水质保护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18、让我们共同营造优美的水环境

19、加强河道管护 维护良好环境

20、加强河道长效管理 创造和谐优美环境

21、治理“脏乱差” 要靠“你我他”

22、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环境

23、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促进西青又好又快发展

24、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25、人人关爱水生态环境 全民参与综合整治

26、整治城乡环境卫生 改善城乡容貌秩序

27、维护河道美好环境 告别乱泼乱倒陋习

28、整治城乡环境卫生 优化西青发展环境

29、环境整治人人参与 美好环境家家受益

30、大家小家是一家 爱护环境靠大家

31、市民素质高一分 城乡环境美十分

32、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水环境,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水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

33、禁止向河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剧毒废液

34、禁止向河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生活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3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破坏水土保持设施

36、破坏水土保持设施及功能的,应当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

37、生产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保证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原则

38、禁止损毁堤防、护岸、闸坝等水工程建筑物及水利附属设施

39、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从事建房、开渠、打井、种植高杆作物、设置拦河渔具,弃置垃圾等行为

生态校园建设绿化管理 篇2

城市绿化是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创造融合自然的生态游憩空间和稳定的绿地的基础上, 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 借鉴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 以植物群落为绿化基本单元, 科学而艺术地再现地带性群落特征的城市绿地。

2 当前城市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生态环境效能低下

这是当前城市绿化建设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的产生是多个因素影响的结果。一是由于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暴发户”式的发展过程, 从而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性破坏。二是城市绿地因在规划设计阶段未考虑生态效益指标的量化控制, 只在其美化功能上做文章, 绿地植物品种单一。三是草坪热“温度”不减。

2.2 绿化维护成本高

因为受城市用地制约、土地市场冲击、人工干扰的高度胁迫, 城市绿地建设必然受经济的困扰。但城市绿地建设中受这样那样人为因素的影响。一是外来植物品种的盲目运用。二是由于绿地设计时植物品种较单一, 植物群落自身间的相互作用无法得到发挥。

2.3 绿化的形式主义和急功近利依然严重

这主要表现在一些人为了追求政绩, 依然对大树移植情有独钟。为了快速成景或达到某种效果大量移植大规格树木, 直接后果不但破坏了树木原生地的生态环境, 移植后的树木自身生态功能的发挥也大打折扣。

2.4 绿色城市观念没有在市民意识中形成

有的单位集体或个人的绿化意识淡薄, 存有侥幸心理、依赖心理, 不主动地搞好自己的绿化, 指望别人去绿化自己去享用;有的单位为完成指标把自己的绿色圈围起来自己享用, 这样的结果是绿地率低下。

3 城市绿化要点

3.1 改变观念, 精心设计

这一点对城市绿化建设来说相当重要。分析当前城市绿化的现状, 最大的误区是为了美观而种树, 随处可见在水泥板的包围中种一棵树, 建一花坛等, 给人一种造作的感觉。要走出误区, 就得从根本上改变观念, 将森林引入城市。从设计上把关, 抛弃陈旧思路, 参考当地的生态特点, 大胆地、大手笔地把森林生态建设设计到城市绿化建设当中, 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佳的效用。而对于设计人员来说, 且不可把设计仅仅当成是在图纸上作画, 更不能只重视“艺术性”而忽落了其他的功能性。也不要为了迎合少数人的心理去做违心的设计。

3.2 合理选择树种

城市绿化建设主要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 因此不应仅仅追求美观, 甚至只要能种活就好。应考虑的是让其发挥最佳生态功能, 所以应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尽可能地以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为主, 辅以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外来树种。使乔、灌、草相结合的人工植物群落模式形成最和谐的生态关系, 能达到理想的绿化、美化、净化效果。

3.3 乔、灌、草合理搭配

合理进行植物种植结构的有效配置, 是实现绿化生态效益最大化的基本手段。形成植物合理有效的配置, 会使绿地整体长势良好, 发挥理想的生态效益, 同时更会节约维护费用。

3.4 加强城市绿化设计的规范化管理

长期以来城市绿化设计对绿地的生态效益基本不予考虑, 只重视单一的景观效果。要改变这种局面, 必须从设计入手, 在提供设计条件时就要对生态效益的设计提出明确的要求。城市绿化生态效益量化分析研究的是园林植物及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性和生态适应性。生态功能性包括释氧、吸收CO2、蒸腾吸热增湿、滞尘、减菌、减污、涵养水源、防风固堤、保持水土、储存能量等。

4 展望

绿化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一种手段, 在反思重美化、轻生态的现象基础上提出。力求通过充分利用种类繁多的绿化植物, 模拟自然生态系统, 构建层次结构复杂和生态多样的城市绿地系统。当然, 城市绿化应有明确、易于操作的指标和要求。如不同功能区的绿地评价、植物选择的地域性、群落的生态结构、绿地的养护管理目标及技术、小环境等。同时, 应普及科学思想, 树立生态意识, 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市民对自然美的认识和向往, 改变城市绿化过于追求气派和攀比求洋的做法, 倡导营造健康、自然和舒适的绿色生活空间。

绿化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要人人参与、户户重视、持之以恒, 形成人人懂绿、个个爱绿、人人护绿。增强市民绿化意识, 不断提高绿化质量, 加强城市建设, 创建园林式、生态型城市, 使城市在园林中、园林在城市中。总之, 城市绿化建设的实施, 说明了社会的进步, 国家的富强, 拥有了相当的经济基础。因而, 要有能力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 追求生命与美的相随相伴, 渴望精神境界质朴的感动与愉悦。

参考文献

[1] 张庆中.城市生态绿化的概念和建设原则初探[J].中国园林, 2011 (7)

搞好造林绿化 促进生态建设 篇3

关键词:植树;造林绿化;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S7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261-1

退耕还林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也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它承担着保护和发展森林湿地资源、保护和拯救野生动植物、指导和监督国土绿化、预防和治理土地荒漠化及提供木材及林产品等重要任务。林业产业的发展,不只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经济发展大局,而且关系到我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搞好造林绿化,促进生态环境,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战略性任务。

1 植树造林的目标及规划

在我国,3000多年之前就有了植树造林的生产活动,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相关知识。相传陕西黄陵县现在还保存着距今约5000年的侧柏树,人称“轩辕柏”,传说是黄帝亲手栽植的。我国古代,有多种多样,内容丰富的人工造林种植方式。其中在周代已被定为国家制度的“列树表道”就是一种重要方式。

造林绿化对我们人类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还可以促进我们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党和政府对造林事业非常重视,自建国以来,组织并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的造林绿化活动,同时还制订了一系列相关的的法律、法规来促进和保障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

森林覆盖率是评价某个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动员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是地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各级政府应严格按照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扩大本地区森林植被覆盖面的奋斗目标。在实行的过程中必须做好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并且要合理安排、统筹规划奋斗目标、战略布局、发展步骤以及关键措施等,以确保造林绿化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可以有步骤、有计划、有准备地得以实现。

2 推进造林绿化措施

2.1 提高公民义务植树的意识

按照《关于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的要求,我国公民, 除丧失劳动能力者外,男11-60岁,女11-55岁的均应承担义务植树义务。县级绿化委员会应以各单位人数为依据,按照每人每年植树3-5棵的要求,确定具体的任务指标。同时要对各单位每年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将工作情况如实上报。所在单位要对无故不履行植树义务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或责令限期补栽。

宣传部门要做好宣传工作,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提高群众的义务植树意识,努力营造人人爱护树木、主动植树造林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建立相对固定的义务植树基地,并加强对其的日常抚育管护工作,提高造林效果,不断扩大造林绿化空间。

2.2 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主要是通过人工辅助手段和封禁等形式使具有萌蘖能力或天然下种的硫林、灌丛、采伐迹地及荒山、荒地成为灌草植被或森林,是我国人民群众造林的传统方法,日本人曾将这种培育技术誉为“中国式的造林法”。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封山育林既能加快绿化速度,又可降低用工成本,同时还能起到很好的生态效益。建成的林区大多是由多种树种构成的交复层林,对提高土壤肥土、保持水土, 保护珍稀物种、防治病虫害等都十分有利。各地应大力推广实施这项培育森林、加快绿化的战略性措施。

培育森林资源时,在树种和草种的选择上,既要考虑生态效益还要兼顾景观影响和经济效益。同时要坚持贯彻“以封为主,封育结合”的原则。如果只封不育,则很难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果只育不封,则无法为林木繁衍提供适宜的环境。只有封与育相互结合才能达不到育林的目的。另外,在封山育林管理中要严格退耕还林监管, 加强补植补栽, 坚持舍饲圈养、封山禁牧和生态移民搬迁, 搞好纯林改造和幼林抚育,提高生态自然修复能力。

2.3 退耕還林

退耕还林是指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对宜造成水土流失和产量低而不稳的沙化耕地和坡耕地,因地制宜有计划地停止耕种,并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有步骤的恢复林木植被,达到涵养水源、减轻水土流失的目的。

退耕还林是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政策之一,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站在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高度,着眼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审时度势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近年来的实践证明,退耕还林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健康发展,也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改变不合理生产方式、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 造林绿化与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大力开展造林绿化,不断扩大森林面积,是改善生态状况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我国的造林绿化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森林面积和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得以明显改善。今后,我们要继续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和谐发展。

生态校园建设绿化管理 篇4

武汉市林业局

(2011年7月18日)

武汉市是我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也是全国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市森林面积220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6.63%,活立木蓄积量为633万立方米。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现代都市林业作为建设“两型社会”、打造“低碳城市”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不断提升森林资源总量、优化森林资源质量、完善森林生态功能,促进了生态和谐城市建设。2010年4月28日,在“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上,武汉市被授予了“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现将我市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强化措施,不断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水平

我市按照“服务城市、美化城乡、富裕农民”的现代都市林业发展理念,不断强化措施、完善手段、规范程序,提升了森林资源科学化管理水平,保障了国土生态安全。

(一)严格林地保护管理。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开发,占一补一”的林地资源管理原则,既保证重大城市建设项目的实施和服务城市经济发展,又有效维护了生态安全。一是落实定额管理。自实行林地定额管理制度来,按 照省厅每年下达的林地定额,我市通过合理分解、从严控制、突出重点,确保了每年征占用林地面积不超定额。二是严格材料审核。对不符合《征收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规定的项目,一律不予受理和申报,并下达不予受理通知书;对材料不全的申报项目下达补正材料通知书,要求限期补正。三是打击违法行为。结合各种专项整治活动,查处了一批违法使用林地行为,并严格依法处罚到位后再予以补办手续,切实强化了人们依法使用林地的意识。

(二)落实林木采伐政策。2007年,我市率先减免了 “两金”收费,市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进行转移支付,同时,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贯彻落实林木采伐管理政策。一是合理分解指标。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林木限额采伐管理的有关文件精神,我市合理控制每年木材生产计划(备案)数量,确保各区每年采伐量不超限额。二是简化审批环节。凭林权证申请林木采伐取消乡镇、村组审核环节。对商品林采伐,实施简易伐区调查设计。非林业用地的林木,不纳入采伐限额管理,由经营者自主经营、自主采伐。三是规范采伐行为。由区级林业部门给林木采伐申请者提供林权审核、伐区设计和审批发证“一站式”服务,并实行森林采伐公示制度。积极引导森林经营者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科学进行林木采伐。

(三)科学管理生态公益林。我市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严格保护、分级负责”的管理原则,科学管理全市重点生态公益林。一是区划界定市级公益林。我市于2006年在全省率先组织区划界定了市级生态公益林54万亩,市级公益林面积占整个公益林面积的55%。二是强化管护措施。全面签订了市、区(乡镇)、林场三级管护合同,建立了公益林管护核查和护林员巡山记录等制度,严格控制征占用公益林地。三是建立公益林数据库。我市以“国家级公益林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于今年建立了市级生态公益林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四是全面落实补偿资金。除中央和省财政对国家和省级公益林进行补偿外,我市从2006年起每年拿出270万元,按5元/亩.年标准对市级生态公益林进行补偿。从去年起,将补偿标准提高到10元/亩.年。

二、夯实基础,努力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近年来,我市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通过深化林权配套改革、建设森林资源管理数字库、开展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等基础性工作,努力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长效机制,促进了现代都市林业的健康发展。

(一)不断深化集体林权配套改革。我市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积极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是组建林业要素市场。我市大胆创新,先行先试,2009年4月成立了武汉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并设立集体林权交易窗口,搭建了我市森林资源流转基础平台。黄陂、新洲、江夏、蔡甸等区成立了以“林权管理服务中心、林权交易中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为基础的林业要素市场。二是规范林权流转行为。结合实际,制定了《武汉市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引导和规范了全市林权流转行为,确保每个环节都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截止目前,全市共组织林权交易197宗,实现交易额1.25亿元。三是推进林权抵押贷款。积极主动与市农商行等金融部门对接,建立合作平台,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开展林权抵押38宗,抵押总金额1.97亿元。虽然我市林地面积只占全省的1.7%,但是抵押贷款总金额占全省的14%以上。

(二)积极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是实现林业远景目标的根本保障,是促进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我市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积极推进此项工作。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张学忙副市长专题听取了林地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近期,市人民政府将以办公厅名义下发《关于开展区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通知》。市林业局成立市级工作领导小组,并落实市级林地规划编制工作经费60万元。各区也相继以政府名义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二是加强业务培训。今年3月中旬,我局组织举办了全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培训班,为高质量完成林地规划编制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强化部门对接。我局与市国土规划局举 行专题对接会,就林地规划编制工作达成共识,即在完成区级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市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三)全面完成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为了摸清森林资源家底,为林业建设与发展提供可靠依据,2007年7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创新思路,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将整个技术指导工作承包给省林勘院、武汉大学等单位,这一举措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工作质量。同时,我局自筹调查资金200万元,各区自筹资金400多万元,为二类调查工作提供了坚实经费保障。2009年,我市完成了二类调查内外业工作,2010年,建立了武汉市森林资源管理数据库并通过专家评审,目前,全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已经编制完成。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调查成果为基础,筹备建立武汉市林业综合地理信息系统。

三、提高效能,打造最优林业行政审批城市

4月初,市委、市政府作出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决定以来,我局紧紧围绕改进干部作风和改善投资环境两大主题,开展“治庸问责”,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实现我市林业行政审批在全国“程序最优、时限最短、收费最低”的目标。

(一)强化部门服务意识。一是认真自查自纠。针对存在的慵、懒、散现象,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制定整改方案,认真抓好整改落实。二是践行公开承诺。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向社会作出了“实行AB角审批制度”,“有申请、即受理、马上办”等公开承诺,并公布了举报电话、邮箱,设立举报箱,接受社会广泛监督。三是改进工作作风。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基本消除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庸碌无为和有责不负等现象,全局形成了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局面。四是主动靠前服务。树立“重商、亲商、扶商”思想观念,靠前指导、主动服务,按照“特事特办、急事先办”的原则,帮助建设单位排忧解难,对重点工程建设,开辟“绿色通道”。

(二)优化林业行政审批。一是学标对标制标。通过与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昆明等行政审批先进城市的“学标”、“对标”、“评标”、“制标”,清理优化我市所有林业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了行政审批“高效率、低成本、零障碍”。二是精简审批事项。经下放或合并,我市林业行政审批(审核)事项由目前的17项精简为9项,所有审批流程均控制在3个以内。三是缩短审批时限。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时限缩短至5个工作日;林木采伐许可缩短至15个工作日;木材经营加工办证缩短至15个工作日;木材运输办证当日办理。四是减少费用收取。所有办证工本费一律免收;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项目使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费一律按下限征收。

(三)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一是建立完善了岗位责任制度,明确每个干部职工岗位职责,解决了职能交叉、责任不清、事权分离等问题。二是建立完善了干部考核选拔制度,形成了“庸者下,能者上”选人用人机制。三是建立健全了奖勤罚懒机制,促进了干部去庸提能,形成了全局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四是实行“一站式、一条龙”和“一个窗口对外,体内循环”审核审批制度,加强窗口人员管理,提高窗口服务质量,改善林业行政审批服务环境。五是完善了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行政投诉等制度,形成有利林业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生态校园建设绿化管理 篇5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01日 09:00 来源:《求是》 期号:2012/19 作者:徐绍史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国土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和构成要素,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地位。十年来,国土资源系统按照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强化统筹、综合设计,把国土资源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土资源工作之路。

一、保障与保护并举,服务与建设能力不断提高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的发展中大国,面临着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耕地保护难度增大、用地粗放浪费等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始终从统筹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不断创新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方法,在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推进“三个转变”,生态文明建设明显加强。十年来,我们持续转变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国土资源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管理理念上,我们从单纯的资源管理走向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综合管理,从单纯的数量管理走向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综合管理,从单纯满足需求走向供需双向调节和差别化管理。在管理职能上,我们持续推动从微观管理走向宏观管理,从重审批走向重监管,从项目安排走向制度设计,把权力真正放下去,把服务和监管切实抓起来。在管理方式上,我们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科技手段,不断提高国土资源服务和监管效能。

统筹供需平衡,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十年来,我们通过扩增量、挤存量、放流量,积极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丘缓坡荒滩开发、工矿废弃地复垦等,千方百计增加土地供应,保障科学发展用地。2002—2011年,全国共批准新增建设用地4300多万亩,做到了重点项目用地和民生用地应保尽保。在矿产资源方面,我们大力实施地质找矿新机制,石油、煤、铁、铜等重要战略矿种呈现储量增长大于生产消耗的可喜局面,矿产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优化布局结构,资源开发效能逐步显现。十年来,我们按照鼓励、允许、限制、禁止产业类别,明确土地利用和保障重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将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有机结合,搭建统筹城乡平台,优化了城乡土地利用布局结构,促进了城乡要素流动。我们还持续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促进矿山企业兼并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查开发,优化能源结构,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推进节约集约,资源开发利用更加高效。十年来,我们严格标准规范,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模式,基本形成公路、民用航空等40类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标准体系,稳步推进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加大示范力度,实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启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提高各地政府和民众的节约优先意识。

开发保护并重,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更加协调。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方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十年来,我们强化管控性保护,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推进建设性保护,积极开展以农田整理为重点的农村土地整治,实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省建设,大力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通过多措并举,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为粮食“八连增”和国家经济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完善体制机制,实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全面加强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和矿区土地复垦,同时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理顺资源收益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十年来,我们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着力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土地权益,实施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征地补偿标准提高30%以上,部分地区提高1倍以上。确保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自住型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等“三类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实现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应保尽保。开展和谐矿区建设,探索资源所在地农民集体以土地入股、出租等方式参与开发,分享收益,改善资源产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和谐和生态环境保护。

二、机遇与挑战并存,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任重道远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快速推进的重要历史时期,国土资源保护、合理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既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面临重大挑战。一是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目前,全国每年建设用地需求在1000万亩以上,用地缺口大,个别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省份占补平衡难度大。矿产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导致对外依存度大幅攀升并居高不下。二是土地资源利用较为粗放。部分城镇规模过度扩张,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人均建设用地和农村人均建设用地均超过国家标准。三是地质环境和灾害问题凸显。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荒漠化面积达264万平方公里,地质灾害呈易发多发之势。以上问题的成因十分复杂,与我国特殊的资源国情有关,与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特殊阶段有关,也与现行的相关体制机制不完善有关。

资源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存在有利条件和良好机遇。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应对严峻挑战,破解突出难题。一是节约有潜力。随着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土地盘活节约的潜力增强;经过多年建设发展,许多城市进入土地二次开发阶段,节地提效的潜力增强;通过提高矿产资源采选综合回收率、尾矿利用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增强。二是开源有空间。部分低丘缓坡、荒滩荒山荒沟可以开发为建设用地,也可以因地制宜地建设为生态用地,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改革有动力。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基本国策,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社会共识不断增进,内生动力不断提升,随着国土资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成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和根本出路。

三、改革与创新驱动,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加快建设“两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提出了新要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做好“统筹”文章,实行最严格的资源保护、利用和管理制度,实现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搞好工作布局。以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为主线,统筹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生态建设。一是全面落实节约优先战略,以总量控制倒逼节约集约、以严格标准促进节约集约、以政策法规保障节约集约、以试点示范带动节约集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二是继续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三是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着力打造以市场为导向的制度平台。四是全面加强陆海统筹,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优化海洋资源开发布局,有序开发海底矿产资源。五是大力推进国土综合开发整治,优化国土开发空间布局。

持续推进改革,加快制度供给。一是深化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反映所有者权益、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二是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形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集体土地权利体系,加快建立平等交换、城乡统一、规范有序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健全宅基地使用权退出和补偿机制,完善征地补偿机制,保障好被征地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三是深化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集中统一与分类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四是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五是建立资源出让收益全民共享机制,资源开发收益更多地向资源产地倾斜。

创新工作举措,强化支撑保障。一是建立以国土规划为统领的国土资源规划体系,统筹城乡、区域、产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二是构建有利于国土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坚持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和差别化管理的各项政策。三是完善国土资源法律体系和执法监管体系,确保各项工作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开展。四是健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监测体系,以上天、入地、下海、登极为重点,加强国土调查综合评价监测。五是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国土资源工作新格局。

服务国计民生,促进持续发展。一是保障发展更加有力,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稳步增长,节约和挖潜用地能力明显提高,重要矿产的国内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二是保护资源更加严格,钨、锡、锑、稀土等优势矿产资源和特定矿种的保护明显加强。三是资源利用更加集约,“十二五”末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比2010年降低30%的目标,煤炭采区回采率保持在85%以上,铁、铜、铝等重要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保持在85%以上。四是资源配置更加优化,2020年重点城市群、重要经济区及海岸带国土经济密度显著提高,基本形成布局优化、疏密有致、开发有序的国土开发格局。五是开发保护更加惠民,民生用地应保尽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和长远生计有保障,资源开发收益分配向资源产地倾斜,矿地关系更加融洽。六是人与国土更加和谐,生产、生活、生态用地更加合理,土壤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更加完善,灾害损失大幅下降。

生态校园建设绿化管理 篇6

1、建筑绿化的作用

1.1生态分割作用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但是城市的建筑绿化尚未与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匹配,与城市规划相比,显得有些滞后。再加上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的绿地面积逐渐减少,尽管现有的新城区中普遍重视绿化,但是旧城区的绿化面积严重不足,目前,城市的交通设施和道路用地占了城市用地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余的面积尚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城市的绿化要求,垂直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局面,增加城市建设的生态效益,起到生态分割的作用。

1.2美化作用

相关的研究表明,绿色在人们的视野中所占比例为25%时,视线是最舒服和清晰的,建筑绿化可以尽可能争取更多的覆盖面,比如建筑绿化的攀附性能可以随着建筑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软化建筑物相对生硬的外表,使建筑与城市绿色融为一体。

1.3防护作用

垂建筑绿化也具有防护作用,这是因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工业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空气中的粉尘以及很多的有害气体都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影响,近年来呼吸道以及由此引发的疾病越来越多。建筑的绿化可以增加城市中空气的湿度,吸收部分残存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同时还能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建筑绿化可以使城市的.温度下降,同时也能保护建筑的外表,例如,相关的研究证实爬山虎对建筑墙体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可以减少建筑物墙体瓦片的脱落口。此外,建筑绿化也能产生经济价值,比如一些常见的水果和蔬菜。

2、建筑绿化的应用范围

随着社会文明的提高,城市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从空间划分的角度看,单一的攀缘植物绿化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绿化需求,庆幸的是近年来实物培育技术不断的进步,使得建筑绿化的种类日益增加,可以选择更加多样化的植物。特别是随着屋顶花园与城市建筑植物墙的日渐普遍,创新元素融入到城市建筑绿化中来,为城市的绿化增添了一份色彩,当然在选择植物的种类时,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3、建筑绿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城市建筑中垂直绿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以下几方面:(1)附壁式绿化,附壁式绿化是建筑绿化最常见的形式,即借助墙体进行的一种生态设计,在植物的选择上一般选有气生根的攀缘植物,例如爬山虎和凌霄。这种攀缘植物不仅能衬托墙体的美观,也能改变墙体的生硬外形,如图l所示。(2)篱垣式绿化,与附壁式绿化不同的是,篱垣式主要的依附物为建筑物边缘的栏杆以及窗等具有通透性的物体。多数是细节绿化,可以使建筑构件显得郁郁葱葱。一般选用豌豆、苦瓜、丝瓜等,也可以搭配蔷薇、爬山虎衬托城市绿化景观,如图2所示。(3)立柱式绿化,立体式绿化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广场建筑以及立交桥,在某些高层办公底层的大厅也时而见到,立体化绿化尽管发展的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建筑绿化中重要的部分,一般的立体绿化选用地锦和常春藤。在城市立交桥和高架桥常使用五叶地锦是,这主要是因为其用抗污染并耐阴的特性。在城市建筑的绿化中也常常使用棚架式绿化和蔓延式绿化,很多的居民也对阳台、窗台绿化情有独钟。

4、建筑绿化遵循的原则

4.1 植物的适应性原则

植物的适应性原则主要是针对绿化植物所具有的不同程度的适应能力,主要包括适地适树,城市污染较严重的区域更应该通过建筑绿化来减轻污染,现有的建筑绿化绝大部分在道路和建筑的两边,管理不方便,因此应该选择耐贫瘠和抗污染以及管理方式更随意的植物。其次是种间关系,有些植物在一起生长会很融洽,而有些则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使得其他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即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比如圆柏,对海棠等有严重损害,蕨类可以松树的阴影之下长的更好。

4.2植物的多样性原则

在城市建筑中,绿化植物应该形式多样,就会使城市的生态景观显得更加丰富,平衡城市绿化不平衡的现象,当然多样性应该坚持在能够适应的基础之上,从而达到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效果,同时增加城市的立体感和美感,建筑绿化也要考虑建筑的不同特点,运用不同的草本植物打造更加丰富的城市景观,满足居民的审美和游憩功能。

5、结语

通过精心的设计,使得建筑绿化在城市的道路、住宅楼、写字楼等形成独具韵味的美妙风景,不仅为城市增加了品味,也有利于缓解人们的压力,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升,增加生活的色彩。

参考文献

[1]黄燕萍,周美容,探析住宅立面的垂直绿化构造技术U],住宅与房地产,(12):70.

生态校园建设绿化管理 篇7

1 生态型城市的基本阐述

1.1 生态城市建设的背景

全球性的资源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恶化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我国的生态环境也已进入大范围的生态退化和复合性环境污染阶段。国际上为应对这些现状,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我国也率先制定了《21世纪议程》, 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早在十六大召开时, 我国就提出了明确要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要逐步改善,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1], 推动社会走生态发展之路。

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 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尤为重要, 虽然系统建设的代价并不高, 但系统本身却十分脆弱, 破坏容易而恢复难, 所以人们必须树立“自然生态优先”的思想, 才能确保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平衡。

1.2 生态城市建设应具备的条件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VNESCO) 发起的“人与生物圈 (MAB) 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 与“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概念虽有联系, 但又有一定的差别。

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高度协同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 其内部的物质变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构成环环相扣、协同共生的网络, 具有实现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充分利用、信息反馈调节、经济效益最好、社会高度和谐、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机能。主要表现为:城市植被要达到碳氧平衡, 城市住宅等建筑物符合可循环再生的标准, 城市产业实现生态化转换等。如城市中的植物要从点缀物转换成为城市涵养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温湿、固碳制氧、消除污染、杀菌净气、制造生物质和保护物种多样性的生态支持系统。

2 生态绿化在城市生态化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

城市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构成群落, 不同种群之间相互协调, 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 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养分、水分等, 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2]。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 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城市绿化建设系统的结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它绿地等都是城市生态绿化的镶嵌体。

城市生态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它在保持整个城市生态平衡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对城市生态系统来说都是缺一不可的, 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生物成分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城市园林则是城市生物成分中最重要的成分。因此, 园林植物在城市生态平衡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排在第一位。

园林绿化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 不断吸收有害气体, 调节空气质量。 (2) 降低噪音, 减震。植物的叶与枝能吸收声波, 宽阔高大且浓密的树丛可减噪音5~10dB, 乔灌草搭配合理的结构带30m宽可降低3~5dB。 (3) 改善城市小气候、减弱热岛效应。炎热夏季, 园林植物枝叶形成浓郁覆地, 直接遮挡来自太阳的辐射热及物体的反射光, 同时, 城市绿地的蒸腾作用, 可消耗掉太阳辐射能量的60%~75%。 (4) 美化城市环境[3]。

3 西安市生态绿化背景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西安市绿化现状

近3年来, 西安市大力实施植绿大行动, 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增加城市绿量, 包括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 城市绿化面积不断扩大, 空气质量不断提高, 据2009年城市园林绿化资料统计, 西安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33%, 绿地率为31.89%,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8m2。但与国家级生态城市标准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5%, 绿地率不低于38%,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2m2, 各项环保监测指标均不超过规定标准) 还有一定差距。

3.2 西安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西安虽有很多自然资源方面的优势, 但由于城市的发展历史很长, 多年的消耗, 人口的剧增, 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与原有历史自然格局的保护和发扬之间产生了愈来愈多的矛盾, 对生态及园林绿地系统的建设产生许多制约因素, 主要体现在: (1) 西安市域范围内的主要城镇因近年来城镇化的加快, 用地日趋紧张, 加大了人口密度, 并不断蚕食绿地, 加速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 (2) 市域沿河流域生态基质被破坏; (3) 市区内人口增长速度远大于城市绿地的增长速度; (4) 城市规划绿地在实施过程中移作它用; (5) 主城区内部绿化分布不均, 类型不全, 各个绿地斑块间缺乏有机联系, 构不成完整绿化网络; (6) 主城区与城郊自然生态基质的联系通道 (道路绿化廊道、水系廊道) 未得到良好建设和维护; (7) 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正逐步消失[4]。

4 如何实现西安城市生态绿化建设

4.1 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 实现生态园林设计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 选择生态策略时, 往往主张被动式策略优先 (自然通风、阳光房等) , 主动式策略优化 (太阳能集热器, 空调系统等) , 这样才能更加简约、有效、经济, 容易实施, 并可形成有特色的空间形态。要更好的实现被动式策略优先就要结合生态绿化理念, 在加强绿地建设的同时, 增加垂直绿化的面积, 有计划地推行屋顶花园的建设。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占地少, 见效快, 可利用藤本植物、攀援植物、垂吊植物进行绿化美化, 例如:常春藤、地锦、木香、凌霄等。通过植被来调节温度, 既降低了炎热夏天的温度, 又为建筑提供了一道绿色天然保护屏障。

4.2 创建生态园林社区和园区, 保护地区生物多样性, 提高地区生态特色

4.2.1 创建一批生态社区, 带动居住区的发展模式, 避免千篇一律。

生态社区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单元, 其核心内容是社区生态关系的整合和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 强调居民家庭、建筑、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区服务等要素的有机融合[5]。生态社区对环境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保护场地原生态的植被和水面, 通过植被布局和配置, 提高该地块的绿量和植被的生态功能。同时构建局部植被网络或小型植被斑块, 并与城市自然生态安全网络连通。西安在居住区环境建设时, 也应充分利用本地植被, 避免过分从外地引进, 因自然植被是植物和环境互作发展而来的自然产物, 生态结构复杂、植物种类多样、生物种类丰富, 是良好的生态群落, 这既保护了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同时更易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

4.2.2 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 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

古树名木不仅是历史文化的鉴证, 同时更是一道特色的景观风景线。据近几年对西安市的调查, 古树名木多达几万株, 且很大一部分是常见的乡土植物, 这些古树名木多为国槐、侧柏、皂荚、桑、柳等。这些乡土植物都具有强烈的本地适应性, 在营造高效、稳定的生态绿地中具有不可替代地位。西安市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在生态绿化建设中更应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和乡土植物的开发利用。

摘要:现代城市人口的高度密集, 使得现代城市成为一个更加复杂、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 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建设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主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生态城市基本概念的阐述, 以及针对西安市园林绿化的现状, 在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提出西安市实现生态绿化的几点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西安市,生态绿化

参考文献

[1]成志敏.生态环境建设背景[J].中国林业, 2009, (12) .

[2]周航.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学术期刊网, 2011, (10) .

[3]黎玉才, 肖彬, 陈明皋.园林绿地建植与养护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4-7.

[4]西安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资料汇编[G].西安:西安市人民政府, 2009.

论城市生态园林绿化建设 篇8

关键词:园林绿化;生态建设

城市园林绿化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展示一个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窗口。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城镇绿化的面貌,直接影响到车问你个是绿化的艺术水平和观赏效果。

1 园林绿化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1.1保护生态环境,减轻污染

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工业燃料消耗的氧气、排出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都需要植物来吸收。

能吸滞粉尘。树木能阻挡和过滤粉尘,是天然的吸尘器。林木树冠茂密,具有减低风速的作用,当含尘量很大的气流通过树林时,随着风速的降低,空气中携带的颗粒较大的粉尘迅速下降。

能杀死细菌。据调查,闹市区空气的细菌,比绿化区多7倍以上。原因之一就是有些植物能分泌强大的杀菌素,杀死由粉尘带来的各种病原菌。

能降低温度,调节湿度。当太阳照射到树冠上时,有35%~75%的太阳热量被吸收,从而使森林中的温度比裸露地面的温度低十几度,同时,树林中的叶片又蒸腾出大量的水份。

能消减噪音。城市街道种树,如快车道上的汽车噪音,在穿过12m宽的悬铃木树冠到达其后面的三层楼窗户时,与同距离的空地相比,噪音的减弱量大于3~5dB。

1.2 防灾避灾的作用

全面建造好城市防风林带,对多风害的城市来讲十分重要。应在城市远郊、近郊直至城内,营造不同树种、不同面积的大片林带。可在主风方向的远郊山地造大片森林、近郊造林带,市内于公园、居民区、道旁、庭园广植树木,以此消风降尘。在有河流泛滥或地震发生的城市,城市绿地及公园则是救命安身之地,其作用不可低估。

1.3 具有美化环境和市容,增加艺术效果,削减疲劳的功能。

园林绿化的好坏对城市面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花草树木的装饰,整个城市就不会有生气。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就能形成美好的自然景色,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使现代建筑更具有田园风光。同时也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净化空气,有益于身心健康,进入美好的园林景色中,人们不仅感到赏心悦目,而且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1.4 具有保持城市可持续利用功能

一个城市能否可持续利用,环境的好坏是个很重要的因素。而园林绿化的数量和质量又是环境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城市如果能拥有足够的公园和绿地创造出优美的景观,不仅能美化净化环境,还能大大的发展旅游业,促进国内、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加城市经济收入,通过公园内的宣传和教育活动,能提高游人及市民素质,使人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受教育于体外,同时也能激发群众热爱家园、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望,提高城市品位和档次,使城市永葆青春,永续利用。

1.5 市民休憩、锻炼的场所

城市公园;城区、郊区各类绿地与林地是市民在业余时间散步、游览的去处,是晨练、跳集体舞的好场所,也是人际交往与情感交流的地方。

2 城市园林的生态化建设

2.1 树立“以植物造景为主”的设计思想

众所周知,植物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原始创造者。植物每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人类需要的氧气,维持碳氧平衡;吸收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改善环境质量;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调节气温,调节湿度,吸收太阳辐射热,调节小气候;利用植物,衰减噪声等作用。因此,可以说没有植物就没有人类。城市园林的生态效益,主要取决于植物和水体的质和量;园林中的建筑、山石、道路铺装等非生物因子的生态效益,表现为负值。因此,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应着重于全面安排园林绿地的植物构成与种植结构,力求提高植物覆盖率,多层次地进行空间生态组合和植物配置,以提高单位面积绿地的绿化效益,提高园林绿化的数量和质量。

2.2加强“大树引入城市”的观念

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收各种有毒气体,蒸腾水分增加空气湿度,炎夏降低植物周围的温度,吸收噪音及吸滞粉尘等基本上全靠叶面积来完成,故生态效益与单位绿地的叶面积成正比。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增加生态效益就增加叶面积。

在此还要特别强调保护城市大树的作用。首先,绿色植物中高大的乔木所具有的叶面积系数最大,本身净化效率高;改善生态,气候功能显著。其次,由于城市中高大建筑的大量涌现,只有大树才能与其相匹配,使城市景观更加壮丽。

2.3增加城市园林生物的多样化

城市园林绿地生物种类越丰富,园林绿地结构越复杂,园林绿地系统也就越稳定,这符合“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的生态学原则。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乔木、灌木、草坪以合适的比例搭配,有利于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提高群落的生产力和生态效益;城市园林生物的多样化,有利于丰富城市景观,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的审美情趣、爱好的需要;有利于满足城市不同环境状况的需要,符合“适地适树”的原则。

2.4 建立完备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中,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带状绿地的联结,使园林绿地组成一个完整的绿地网络系统,让城市与绿地融为一体,不仅对增加城市总的园林植被数量发挥群体效应,从而扩大其总体生态效益方面作用明显,而且对保持城市总体生态环境质量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3 从生态学原则出发,就不同区域的群落配置与植物材料选用提出以下几个模式

3.1 近郊区绿色隔离带的建设模式

采用雄株窄冠毛白杨与刺槐行状或小块状混交,或者用油松、白皮松与窄冠毛白杨、元宝枫、栓皮栎等混交。混交林下引入暴马丁香、杜鹃,绣线菊等灌木;或在林下引入铃兰、玉竹、苔草、重楼、百合、射干等地被物种类,形成类似天然林的生态系统。

在地形平坦、土壤水肥条件好的地段营造柿树、大枣或核桃之类的干果林。还可建立山茱萸或金银花的药圃。

在绿色隔离带通过交叉路口处,可栽植多种丁香、樱花、山楂、柿树、灯台树、玉兰、海棠花、稠李等观花看果的树种,这些树种构成的群落不会高大、不碍视线,群落采用块状混交配置,在路边一侧宜栽植3-5行迎春与连翘.以便早春看花。

3.2 中心区与城郊过渡区游乐园、花园与森林公园群落配置模式

游乐园,可采用白皮松、油松、国槐、刺槐构建群落于草地。一般说来,群落的不大的地方林木下的四周围栽杜鹃、小檗等灌木,还需要建立白桦、椴树、杨树混交的群落,林下不种灌草,进行人工整枝,可置放椅凳供游人休息,也可在林下晨练。

花园,可将雪松、马褂木、揪树、杜仲、油松、白皮松等散植于草坪中,四周配置灌木花,路边配置二月兰、紫花地丁、马兰、射干与地被菊等地被植物。

森林公园,选用树种一定要具有多样性。在地下水位低的地段,采用油松、杨树、国槐、刺槐、栎类建立群落;在地下水位高并且土壤 pH 值较高的地段采用垂柳、旱柳、沙枣、沙棘、紫穗槐等建立群落。

4 结束语

因此,城镇居住绿地的生态建设,应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使居住绿化环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白德懋.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1.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下一篇:生气勃勃的意思和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