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2022-12-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普通生物学》是高等职业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所学的重要的基础课。主要讲授细胞生物学、个体生物学、遗传与变异、环境与生态等内容, 涉及面广, 深度和跨度较大。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是《普通生物学》教师们面临的问题。笔者根据近几年来的教学体会, 对教学中应把握的一些重点问题进行思考, 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1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普通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 因此学习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 如果再从细胞的基本结构、功能、生长等内容讲起, 学生就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针对这一特点, 《普通生物学》课的讲授需要教师尽快实现思想上、心理上、认识上的转变,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样,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讲绪论时从世界植物的多样性, 联系到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介绍我国环境与生态方面的情况, 如我国森林覆盖率现在只有12%, 近1/3的草原变成了沙漠, 生态环境恶化, 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等, 让学生意识到我国尚有许多问题等待他们去解决;介绍目前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在工农业等方面的应用, 以及仿生学等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生物技术有着非常广阔的天地, 学好专业技术和知识, 以后会大有用武之地。这样从开课之初就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根据知识的关联度调整教学内容

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一些生物学知识, 如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遗传与变异等,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与高中生物学知识进行有机的衔接并严格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非常重要。目前为了确保内容的完整性高职高专生物学类教材把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已掌握的知识安排在每一章的前面, 让学生感到乏味。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例如, 有关“细胞分裂”知识, 采取视频教学的形式讲授其机理, 教师总结细胞分裂的规律。通过讲授, 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深化。此外, 应结合本专业的特点, 引导学生将已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例如, 讲氨基酸的分离纯化技术时, 结合谷氨酸生产过程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3 突出重点难点

在《普通生物学》教学中教师不能期望通过一门课程就让学生掌握所有的生物学知识, 那样只会违背认识的客观规律。首先, 教材的安排往往忽视了学习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开篇直接进入正题, 在论述所需掌握的问题时, 平铺直叙, 学生难以区分重点和非重点。其次, 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由于担心学生掌握不好而面面俱到, 这就导致重点不突出。因此, 教师在课堂中应把握好详略, 突出重点, 使学生在对重点知识掌握的前提下做到“以点带面”。

4 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有效保证, 教学方法适当与否, 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在《普通生物学》教学过程中, 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4.1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对于《普通生物学》这门课程, 传统的讲授法在教学中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教师的讲授, 可能会使学生在基础理论的学习中无从下手。而抽象的理论概念需要用图表和动画的形式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因此, 多媒体教学与讲授法相结合能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但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缺陷, 如师生互动难以把握、信息量大、学生记笔记困难等。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并结合传统教学法会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2 启发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使学生在比较轻松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如在“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一节中, 请同学们思考“针刺手指我们是如何感觉疼痛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讲、思考、分析, 教师再进一步分析讲解,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暂时的兴趣转化为自觉的学习动力。

4.3 讨论式教学方法

能让课堂活起来, 在课堂上根据具体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把重点放在开发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上。在课堂上对一些有质疑, 值得争辩的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 达到以疑解惑的目的, 如在讲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来的伦理和社会问题时, 让学生即兴讨论“克隆人技术会不会打乱人类社会的伦理纲常?”对于一些章节之间或与相关学科之间纵横交错的问题, 安排专题讨论, 既让学生对重大科学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又能引导学生去关注思考科学知识以外的社会问题。

4.4 紧密结合实际, 改进理论课授课形式

室外教学是让学生走出课堂, 走出校园, 到自然界观察学习植物知识。对植物学这部分内容,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在5月底, 我们把学生带到公园等场所, 现场讲课, 学生边看、边学习、边记录, 达到对植物形态特征的了解。这种教学深受学生欢迎, 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5 改进和丰富实验课内容, 培养学生的操作、分析和观察能力

实验课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和观察能力为主, 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参与, 对每一项实验过程达到全面了解。在植物形态结构实验课中, 选取新鲜植物材料, 让学生自己制作徒手切片, 反复练习, 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规程。例如让学生制作洋葱的细胞分裂切片, 对每一次学生制片的效果, 教师进行指导并检查, 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操作、分析和观察能力。

6 及时更新教师自身知识

教师应加强对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对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更新, 这点非常重要。教师不应该就生物学基础论生物学基础, 而应注意拓宽理论基础, 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 教师应该及时吸收生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总之, 要讲授好《普通生物学》这门课程, 教师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好多方面的工作, 同时教师不应满足于自身现有的知识水平, 而应不断吸收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只有这样, 教师才有可能在生物学基础这门专业基础课的授课过程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帮助学生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

摘要:《普通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其效果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 思考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探讨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普通生物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新新.启发式教学方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02, 22 (3) :237~238.

[2] 刘兴华.植物及植物生理课程能力及教学改革初探[J].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2006, 1:63~64.

[3]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连续管钻井井下旋转钻进技术研究下一篇:现代煤气化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