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几个有效方法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第二初级中学
易园巧
【摘要】 概念是知识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的核心,生物学科也不例外。本文对初中生物概念教学进行了初步总结,用教学实例阐明了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四种方法,只要使用得当,便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概念教学;课堂效率
【正文】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抽象、概括,舍弃了事物的次要的、非本质的特性,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并据此把同类事物联合起来,就形成了事物的概念。
知识,从其结构来说,是概念与概念间所形成的这样和那样的联系,因此也可以说概念是学生学习的核心,概念的掌握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一个重要课题,生物学科也不例外。生物学概念是中学生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生物的结构、生理乃至一切生命现象、原理及规律的精确而本质的阐述。正确的生物学概念,既是生物知识的组成部分,又为获得更系统的生物学知识奠定基础。
初中生物学首次让孩子真正意义上接触到系统的生物学知识,也是让系统知识取代模糊印象的一个桥梁。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同学来说,生物学的感性经验很多,如何让学生
对生物学产生兴趣,如何在他们的大脑中绘出一幅比原来更加美丽的图画,如何让他们保持原有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甚至让他们日后成为一个有专业水准的研究人员,我认为都应该从生物学基本概念入手。下面我就用具体教学实例来谈谈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几个有效策略。
一、让学生找出概念,帮助他们理解概念
如:在讲生物学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我先问学生两个问题:
1.你认为什么是生物的生活环境? 2.什么叫生态因素,它分为哪两类?
有的学生说:环境就是空气清新,草木茂盛。有的这样描述:我们生活的环境有许多鲜花,有高山、有流水,环境非常优美。而教材中环境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环境不仅指生物生存的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由此看来,学生对环境的理解是事物的表象,是学生的感性经验,而教材中所表述的环境则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感性经验中的环境是直观形象思维的结果,而教材中的定义则需要学生的抽象思维。因此要想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个概念就必须帮助学生完成思维方式的转换:由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换;从经验思维到理论思维的转换。
学生通过预习很容易从教材中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教师要求学生将这两个概念下面的文字划上横线,并大声朗读体会,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比如,当你在家时,家这个空间就构成了你的生存环境;到学校后,学校这个空间就构成了自己的生存环境。通过这样的场景设计,突出环境的本质之一“生存空间”。
当你在家做作业时,家人在旁边看电视,肯定会影响你做作业的速度。现在咱们正在上课,同学们在听课,但是如果有个别人在说小话,做小动作,势必会影响教师讲课,你们听课。这种情况如经常发生,势必会影响你们今后的发展,那么,家人或这个同学就构成了影响你们生存的因素。看电视的家人、做小动作的同学、空气、草木、鲜花,高山、流水都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生存和发展的因素,因此它们被称作环境。通过这些例子突出: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这一本质。
二、通过具体生物学现象,利用实例和学生的经验形成正确的概念
如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本节内容就概念而言,除了生态系统外,还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等概念。其中,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本节内容的核心概念,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教师可以有效地进行情景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丰富和强化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感性认识。比如提出问题:你的家乡在哪里?环境如何?学生回答:我的家乡在米易,山清水秀,环境很好,有森林、果园、河流、各种鸟类……
教师小结:你的家乡米易县城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安宁河也是一个生态系统,灵官山是一个生态系统,此外一块农田、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学校,大到一个地球,小到一个池塘都是一个生态系统。
接下来教师可以追问:“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又是由哪些成分组成?各种成分之间有何关系?各种成分有何作用?各种成分在生态系统中承担什么角色?为什么把植物称为生产者?把人和动物称为消费者?把微生物称为分解者?”(特别注意: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与人类社会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有何差别,这是学生理解概念的一个难点。)
简而言之,生态系统必须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它们分别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而非生物成分则指阳光、水、空气等。
最后列举有关生态系统的正反实例,强化概念教学。如: 1.龙肘山是生态系统吗?(是,它由山上的各种非生物
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
2.池塘里的所有鱼是一个生态系统吗?(不是,因为鱼是池塘中的生物成分而不包括非生物成分。)
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了生物学现象(事物的表象)和学生已有经验进行生物学概念教学,引导学生对生物学现象认真观察比较、分析、交流和讨论,归纳找到隐藏在表象下事物之间内在的关系和本质属性,从而概括出生物学概念,完成了概念的教学。教师又及时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具体实例,从而达到巩固概念教学的目的。
三、教学时注重学生抽象概念的形成
比如组织、器官和系统这三个生物学基本概念,学生既不易形成,又不易理解,而学生形成并理解了这三个概念,对于整个初中生物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的发育过程,从受精卵到组织、器官、系统,然后结合装片加深对各组织的认识,再结合人体本身,指出人体中的各器官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各个系统。最后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进一步理解细胞如何分化形成各种组织,不同组织如何构成器官,不同器官如何构成系统。当然,到此为止学生对于抽象的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概念也已形成。
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中,对于健康是这样定义的:“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
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这和学生平常认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出入,后两方面也容易忘记。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我通常将“身体上”和“心理上”写在眼睛位置,将“社会适应”写在嘴的位置,画成一个笑脸好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效果不错。
四、在生物科学发展史教学中再现概念的形成过程 讲述光合作用这一概念时,就充分体现了这一过程。首先,从“柳树生长之谜说起”实际上是简略介绍了光合作用的研究过程。从17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的实验入手,介绍了他只用雨水浇灌柳树,5年后柳树增重80多公斤,土壤仅减轻不到100克。他据此认为柳树重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水。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利用小树、绿色植物、蜡烛和密闭容器证明了植物能释放氧气。1778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进一步证明,上述情况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在光照下才有可能。1782年,瑞士牧师谢尼伯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在光下放出氧气的同时还需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通过实验证实,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还能够合成淀粉。这段科学史有助于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来龙去脉,让学生亲身体验并且经历人类探索光合作用的漫长过程。当然,结果证明补充这些知识非但不增加学生负担,反而使学生兴趣陡增,理解深刻,相关知识点掌握非常牢固。
【结语】 如何让学生对生物学保持原有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关键。通过上述几种教学方法不难看出,无论选择哪一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舍弃事物的次要的、非本质的特性,把握事物的本质特性”是概念教学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突破这一关键点,并能恰当运用举例、朗读等辅助教学的方法,再加上艺术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那么我们的课堂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①心理学(章志光主编)
②生物学(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③生物学(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一、创设教学问题情境, 巧妙引出生物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问题情境创设, 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手段, 能够使课堂氛围活泼生动, 使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而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中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 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进行概念学习的激情与动力, 其求知欲望也将被极大地刺激, 思维也将处在非常活跃的状态。通过对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的感受与对具体生物问题的思考, 学生能够在疑问与好奇中聆听教师对生物概念的阐述与解释, 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身的听课质量, 同时也使教师的概念教学有很好的教学成效。因而在生物概念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取知识点进行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利用与教材相关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辅助材料, 创设出不同的问题情境, 使用较为新颖与具有疑问性的课堂语言提出问题, 进而巧妙地引出有关的生物概念。这样一来, 教师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并且寻求解决的方法, 在疑问与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生物概念的理解。
例如, 在进行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概念教学时, 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提出“为什么夏天的食物较易腐败而放置在冰箱中的食物不易腐败?”以及“酒为什么越陈越香?”此类的问题, 这样的教学问题情境会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在讨论的过程中产生“细菌的繁殖与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一概念, 进而对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进行解答, 得出问题的答案与结论。学生在不断思考与探讨中, 对问题的本质会有深刻的理解, 探索答案的过程会促进学生学习的印象加深, 进而促进生物学习的进步。
二、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深化概念理解
每一个具体的生物概念都有其确定的内涵与外延, 只有充分地理解内涵与外延的具体含义及范围, 才能够更好地对生物概念进行掌握、学习。对于概念学习来说, 不仅仅是了解与明确概念的定义中所表达的含义, 还要深入地学习生物概念所指的内涵与其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反映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本质属性, 而外延则是指概念的内涵适用的范围以及条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概念的本质, 是学生进行相似概念区分、避免概念混淆的重要依据。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正例与反例来进行概念内涵与外延的解释与说明, 在提出一个生物概念时, 举出与此概念相符合的正面例子以及与之相对的反面例子, 让学生能够对概念的本质有充分的认识。
此外, 初中生物教师还可以通过求异与辨析的方法进行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教学, 将相似的问题与概念进行对比, 同时要求学生从思辨的角度进行思考, 进而使生物概念的本质能够得以呈现。
例如, 在进行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概念教学时, 教师在讲授有关植物根茎的生物知识后可以提出“植物埋藏在土地中的部分是否都是根?”“植物的根是否都生长在地下?”这样的问题, 让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 即植物地下的部分并非都是根、植物的根也并非都生长在地下, 反例为竹子的地下部分会有节, 而榕树的地上部分也会有根。这样深入地思考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将更加深刻, 对“根”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会有深刻的认识, 进而构建正确的生物概念认知模式, 提高生物概念的学习与掌握能力。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进行概念探索
现今社会对创新自主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而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教学方式也早就被摒弃, 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地关注与应用。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 应当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 自主进行生物概念的探索与理解。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有效发挥, 能够使学生充分地进行知识概念的主动学习与积极探索, 在概念的学习过程中以主动的学习行为获得深刻的理解与概念的掌握。初中生物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条件, 让学生进行多次的实验研究探索, 发现生物知识的本质与规律。
此外, 教师还可以使学生自由地进行互相间的学习, 基础较差与基础较好的学生共同进行生物概念的讨论学习, 发挥学生学习生物概念的能动性与自主性, 加深对生物概念的理解与探索能力。
例如在进行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节光合作用的概念教学时, 教师可以提供塑料瓶、水草、塑料吸管、水槽等实验器具, 要求学生自主进行光合作用的模拟实验。学生利用实验器材, 以水草为光合作用的研究对象并进行氧气的收集, 在教师的适度指导下, 经过多次的重复实验与对失败实验的经验吸取, 学生将对光合作用的原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对光合作用这一概念的建立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自主性的探究实验与概念探索, 都对学生的概念学习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与提高。
四、结语
总之, 生物概念包含了对基本的生命现象、概念、规律等的解释和阐述, 是生物知识的核心内容, 初中生物概念教学是生物教学活动与过程中起着奠基作用的部分。因而, 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 进行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与教学内容的精心选取,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式, 实现概念教学课堂质量的提升, 促进学生生物概念的认知构建与理解运用, 养成良好的生物学习与思考习惯, 培养生物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吴建清.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 (教与学) , 2014 (1) .
[2]陈勤.初中生物概念教学螺旋式上升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 2012 (7) .
[3]何广海.试论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J].考试, 2013 (1) .
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生物概念
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种有效地教学手段,它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有利于学生自主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因此,在开展生物概念教学的过程,教师如果可以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则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生物概念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求知欲,学生的学习思维也将得到有效地刺激,使其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此外,通过对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情境进行思考,可以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疑问来认真的听教师对于相关生物概念的阐述,从而达到吸引学生听课注意力,提高学生听课质量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开展生物概念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根据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来创设问题情境,或者利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辅导教材来为学生创设一些趣味性和知识性并存的问题情境,加上教师新颖的提问方式,则可以有效的引出本节课待讲解的生物概念。这样一来,学生在对于疑问进行解决的过程中可以深化自己对于相关生物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细菌的繁殖”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在上课前为学生们设置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情境,如:“为什么东西在夏天容易变质,而将其放到冰箱内则可不容易变质?”以及“酒为什么历久弥香?”等,这些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在学生们对于这些问题情境进行思考和讨论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出本节课将要讲解的生物概念——细菌的繁殖与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让学生们借助这一概念继续对上述的问题情境进行解答,得出问题的结论。学生在经过激烈的讨论和思考后,会对问题的本质有更加深刻地认识,同时对于相关的生物概念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能力。
2.明确概念涵义,深化概念理解
每个生物概念涵义既包括概念的内涵,也包括概念的外延。学生只有对生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含义和范围进行充分地理解,才可以深刻地理解有关的生物概念,进而使学生更好地对其进行掌握和应用。对于生物概念学习而言,除了要掌握概念的具体内涵外,还需要对生物概念的外延含义和具体范围进行学习。概念的具体内涵通常是指反映生物规律和现象的特有属性,而外延的含义则是指相关概念内涵所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简言之,生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实际上就是对概念的本质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阐述,有助于学生区分内容相近的概念,避免学生混淆有关的生物概念。教师可以借助举“正反例”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的生物概念内涵和外延,即对于某一特定的生物概念,教师可以举一个与其符的正面例子和一个与之相对的反面例子,从而使学生可以充分地认识该生物概念的本质。
例如,教师在对植物的“根茎”这一生物概念进行讲解后,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问题:“是否埋藏在地面以下的植物部分均为根”,以及“植物的根茎是否都是生长在地面之下?”等问题,并让学生对其进行认真的分析、思考和讨论。最终学生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常识得出如下结论:植物的地下部分并不全都是根,植物的根茎也并不是都是长在地面之下,如反例:竹子的地下部分会有竹节,这不属于根;榕树的地上部分也会存有一部分树根长在地面之上。经过这种形象的事例对比,学生深化学生对于植物的“根”这一生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均具有深刻地理解和认识,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概念,提高生物概念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3.发挥主体作用,进行概念探索
学生作为生物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其自身的能动性对于学生生物学习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极大地制约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也逐渐被摒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正逐渐得到普及和应用。在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使学生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地发挥,让学生自主来进行生物概念的分析、理解和探索。学生自身能动性的发挥有助于学生对生物概念进行充分地理解和探索,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生物概念的认知能力。因此,在开展生物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敢于“放权”,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并要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在经历多次试验探索后,可以切身实际的发现有关的生物规律和本质。
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光合作用”部分知识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必备的试验器具,如水槽、塑料瓶、塑料吸管、水草等,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来自行设计一个模拟光合作用的试验。学生利用这些器具,以水草为光合作用模拟实验的研究对象来收集氧气。在生物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经过多次的试验失败后,会对光合作用这一生物概念有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此外,这种探究性的试验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进程的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教育对于生物教学的要求。加之“真学课堂”这一个课堂模式的提出,对于生物教学方法进行变革势在必行。生物概念教学是生物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它直接影响着生物教学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生物教学的整体质量,在开展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恰当的方法来开展生物概念教学。
一、有效“讲授”
有效“讲授”的前提是吃透教材,定准目标。首先要熟悉和理解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其次,要吃透教材,明晰教材的知识脉络、逻辑结构及各个知识点、能力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情,明确每节课的三维目标。然后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思维特点及身理心理状况的分析,再结合教学的重难点,找准切入点来进行有效教学设计,以学定教。
有效“讲授”要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
有效“讲授”中,教师要注意要有效地“提问”并“倾听”学生的声音,使教学保持“互动”,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学习。
二、有效“提问”并“倾听”
有效教学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
首先提问的时机要合适,要选择合适的知识点和知识点的适当视角作为提问的切入点。通常,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过渡点以及容易产生矛盾和疑难的地方。其次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把握分寸,注意难易适当。如果太难,致使大部分学生对问题茫然失措,将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如果问题太简单,连差生都不用动脑筋就能回答,那么成绩好的学生听来肯定是索然无味。因此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照顾大多数。而对同一个知识点的提问应注意设置问题的梯度,由易到难。“问题”的有效性还在于音调的变化、重读、词的选择及问题的语境。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三、有效“激励”
课堂激励评价,能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及时给予评价。对于创造性的回答,予以赞美;对于正确的回答,予以表扬,尤其是那些有进步的学生;对于胆小怕羞的学生,予以鼓励;对于一时答不上来的学生给予希望,希望下次能回答好,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对本学科产生兴趣。只有通过不断提问、不断鼓励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学好知识。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特别是不同于教师和教材的见解,改变学生总是跟着教师和教材转,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局面,使学生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发展求异思维。
实验对于初中生物教学的作用
一、巩固以往学到的理论知识
生物实验是检验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实验学生丰富自己的感官认识,活化已经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有的生物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单靠老师的语言讲述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可以将枯燥的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在思想放松、心情愉悦的情况下自主地学习,更容易接受和巩固相关知识。
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最前沿的生物知识,比如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用一滴血检测你体内潜在的疾病”这一生物学前沿科学就会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充分发挥其动手和动脑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被动”转化成了“主动”。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引导,让学生去模仿去创新,从实验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做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物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学生都需自己动手,亲自操作实验的整个过程,手、眼、脑并用,准确、灵活地掌握实验的各个步骤,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特点,化抽象为形象,再通过思考和分析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生物实验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实践活动,通过这种实践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定会事半功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是严肃的、认真的,来不得半点虚假,任何一点疏忽都会导致失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于他们以后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验过程中不但要提倡开放、创造性的探究,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规范化操作,使学生形成积极、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养成尊重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最后的实验结果和预期有所出入,也不能随意地臆造,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解释。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生物实验课是学生掌握生物知识和生物技能的重要手段,积极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使之可持续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表述方式的变化
改变了以往在教学大纲中详细列出知识点(具体到每个地名)以及学生掌握每一知识点所应达到的认知目标层次(识记、理解、运用)的表述方式,而以内容标准说明学生学习初中地理课程以后所应当发生的基本的行为变化和相应的教学活动方式与内容,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内容则隐含在行为变化标准之中。因此不再罗列知识点。
对于区域地理内容的处理,改变了以往对中国各地区、世界各地区和主要国家均加以介绍的做法,而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任选1个大洲、5个世界地理区域、5个国家和5个中国地理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
(四)实施建议的变化
课程标准对于多种教学方式的选择、地理信息资源的利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和过程的评价、学习方法和活动水平的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等有了新的或更充分的阐述。
要想提高中学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首先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并在教学实际中认真贯彻课程标准。遗憾的是,由于课程标准意识的淡漠,如同以往不重视教学大纲甚至不知道教学大纲的情形一样,许多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中仍然不重视甚至不知道学科课程标准。许多课堂教学实例反映出教师不是以课程目标的达成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是随意而为。如仍然热衷于让学生记忆“最高、最低、最大、最小、最多、最少”之类的没有实际意义的地理资料,并频频在试题中出现。又如割裂课程目标的三个组成要素,脱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企图单独设立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过程,实际上使得这两个目标的达成成为空谈。再如将学生的行为变化过程简单化,对于需要多次设置为课堂教学具体目标的内容标准仅局限在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中,而没有循环和提高的过程,实际上使得学生的行为变化成为不可能或不巩固。还有选择教学方式缺乏对教学内容和学生与设备情况的深入分析,为探究而探究、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甚至以一节课有多少时间用于讨论和有多少时间用于演示课件作为衡量一节课优差的主要标准。凡此种种,都说明不少教师误以为学科教学只是无目的、无任务、无基本要求的“活动”,以致教学十分随意。再加上一些错误说法的误导,就使得学科教学没有依据,没有标准,也就达不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长此以往,何谈有效教学呢?
三、结合教学实际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式,实现中学地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相当多的教师过分依赖“师讲生听”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但是简单地依赖某一种教学方式,是不可能全面达成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各种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课程目标的。学生要掌握较难理解的基础知识和较难掌握的基本技能,离不开教师的讲授。学生要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必须通过实践活动亲身感受、体验和领悟。学生要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自主探究和开展研究性学习更为有效。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着适应性和局限性,即适于达成某些教学目标,而不适于达成另一些教学目标,即使是讲授式教学方式,也有为什么讲授、讲授什么、用什么方法讲授等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有着启发式和“灌输式”之分。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改变那种不管学生是否理解,能否接受,有无兴趣的生硬灌输,简单告诉结论的教学方式,尤其是简单重复课本内容,按照教科书的内容和顺序“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大力实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这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之一。
中学地理有多种教学方式,诸如启发式的讲授式、探究式、体验式、讨论式、研究性学习等。这些方式的又都可以与信息技术有效的结合,与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有机的结合。⑨
1.讲授式,也称讲解——接受式、“先行组织者”
其基本程序是:
第一阶段,讲解现行组织者,即阐明教学目标。使用学生已知的概念、术语、原理,以恰当的阐述和类比强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提高学生的记忆新信息的能力,给出实例,给出背景,促进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意识。
第二阶段,给出学习任务和学习材料,即教师提出相关的学习材料,并明确学习内容的逻辑顺序,把学习内容和“先行组织者”联系起来。
第三阶段,强化认知系统,即运用整体综合的原则,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扩大认知结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确立学习新内容的批判态度,澄清疑问。
科学的讲授是把讲解的重点放在“先行组织者”,也就是概念、术语、原理,以及与原有知识的联系方面,而不是简单重复教材内容。为着理解概念、术语、原理,为着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师必须补充讲授那些在教材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必须深入浅出,联系实际,必须时时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启动学生的思维。因此,科学的讲授是与“满堂灌”、“照本宣科”完全不同的。讲授式适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尤其是对学生掌握较难理解的知识,教学效率较高。
2.探究式,也称“引导发现”、“问题解决”、“科学探究”等。
其基本程序是:
第一阶段,使学生明确需要调查、探究的问题范围以及所要使用的方法。
第二阶段,引导学生找出调查、探究中的困难,并把困难转化为问题。
第三阶段,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
第四阶段,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分析和整理资料,得出结论,并在调查、探究的基础上得出一致的结论,还要加以验证。
探究式教学方式仍然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但主要不是靠教师的讲授来使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而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在教师设计和提供的的情境中,围绕着预期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个人的疑问和见解,最终得出共同的结论。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也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由于这一方式能够较为综合地达成多方面的教学目标,所以应当比以往更多地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加以运用。但是探究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对于较难理解的知识和较难掌握的技能,其教学效率不如讲授式。
3.讨论式,也称“法理学的探究”。
其基本程序是:
第一阶段,给学生提供资料和事实。
第二阶段,引导学生确定资料和事实中涉及的观点、价值取向、政策等。
第三阶段,引导学生就资料和事实表明看法,阐述立场及理由。
第四阶段,引导学生从对立的角度彼此质疑。
第五阶段,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看法,稳固立场。
第六阶段,引导学生检验各自的立场,确认立场背后的事实与假设是否正确,以及保持这一立场的预期结果。
真正的讨论式并非在教师的讲授过程中,只用几分钟时间,让前后左右几个学生一起考虑并回答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真正的讨论式教学需要有充分的预备知识,要有真正的观点的交锋和活跃的思考。这一方式利于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但所用时间较多,学习知识的效率也不如讲授式和探究式。
4.体验式,也称“角色扮演”。
其基本程序是:
第一阶段,分组准备,明确问题,确定角色扮演者,进入情境。
第二阶段,分析角色,确定表演程序,布置场景。
第三阶段,组织观众,明确观众的观察内容。
第四阶段,表演,并对表演进行讨论和评价。
第五阶段,调换表演者,根据新的理解重新表演,并对新的表演进行讨论和评价。
第六阶段,总结。
这一方式不是让学生随意表达观点,而是以特定身份表现观点、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对于多种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很有效果。由于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的体验程度较深,适于围绕一些综合性、观点鲜明的主题展开,但所用时间较多,学生也要有一定的基础,所以不易大量运用。
5.研究性学习,结合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在新课程中开设的一门新课程。
按照教育部《研究性学习指南》的精神,其基本程序是:
第一阶段,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选择并确定研究的课题。
第二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确定研究方案和进行分工。
第三阶段,学生自主开展研究。
第四阶段,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教师解疑。
第五阶段,学生提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交流研究方法和体会。
这是一种最为开放的教学方式,应当在课堂之外,围绕一个课题作较长时间的学习,适于学生按照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和实践,得出自己的结论。这种方式不看重学生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也不看重学生掌握了多少新知识,而看重学生的体验和创新,评价的重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而不是学习的结果。因此,这种方式利于能力的培养,尤其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对于研究性学习,新课程已有规定的课时和要求,既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更不可能在课堂内用大量时间进行。
信息技术的应用、小组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运用,又都是与上述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的,而不是一种单独的教学方式。同样是学生分组学习,小组学习是各组学习任务相同,最后将各组的学习结果进行比较和综合。合作学习则是各组的学习任务不同,最后将不同的学习结果综合在一起。不论是小组学习还是合作学习,都必须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组合与分工,不可以完全由学生自己组合,以致出现“强强联合”、“弱弱联合”,甚至弱势学生无人组合的情况。
从以上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必须根据其适应性,结合学科特点加以选择。不加选择的盲目使用,或者简单地只运用某一种方式,都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还应当指出,启发式是中小学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把启发式原则与讲授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并谈。
课程改革和有效教学都不是要以某种新的教学方式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要根据各种教学方式的适应性,恰当的选择和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但在实验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形式化,重现象不重本质,有形式而无实质,有外在活动却没有内在体验;二是绝对化,以为新课程的实施只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三种方式,不分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每一学科、每一节课、每个学生都要合作、探究,完全自主。⑽再有就是有些人鼓吹探究式教学方式就是比讲授式教学方式好,不顾实际地一味强调探究和研究。因此广大教师十分关注接受性学习应当被批判还是依然是基本的学习方式之一?探究性学习是唯一的学习方式还是学习方式之一?
应当明确指出,没有哪一种教学方式是“最好的”。企图在教学中只运用某一种方式的认识和做法是绝对错误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各有特点,不能相互替代。接受性学习以掌握科学知识为主要任务,探究性学习以增进学生的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⑾即使组织学生探究,也必须考虑教学时间的规定。如果把所有的课堂教学时间都用于探究,势必难以在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内完成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而启发式的讲授式教学方式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绝不可以误认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少讲,甚至不讲了。那样做,才可能恰恰使得教学无效呢。
四、注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有效教学的又一重要条件,也是证明教学是否真正有效的唯一标准。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过程,以及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这是正确的,也是符合新的中学地理课程三方面目标要求的。在课程改革试验中,中学地理课程必须注重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与过程,注重评价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的效果和进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注重评价学生对地理感念、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注重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因此必须在继续使用书面测试、口头测试、绘制地理图表、读图分析等方法外,还要通过对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观察、诊断等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的主体除了教师以外,还要让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⑿无论使用何种评价方法,都应注意中学地理课程评价的着力点应当是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实践活动技能与能力、对人地关系观点的理解、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程度等,而不能是对地理资料的死记硬背。
在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有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时,对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关系理解偏颇、把握不准。在某些人的误导下,许多教师误以为课程改革要用过程性评价完全替代终结性评价,甚至要取消考试。对于过程性评价也误以为只是学生成长记录。应当明确,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非智力因素进行较全面地评价。其功能在于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反思。过程性评价具有评价方法、标准和结果更为全面,反馈更为及时,实施方式更为灵活,评价层次更为深入,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持续进行等优点。但其也有评价标准较难统一、评价过程和程序难以规范,评价结果难以证明公平与公正,难以为社会所接受,易失之于繁琐,评价工具易运用不当等局限。
过程性评价以往在我们的中小学教学中运用较少,需要认真研究和稳妥实验。在课程改革实验的教育教学评价中应当注意:
不能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对立起来,乃至以过程性评价替代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各有优势和用途,既不能互相排斥,更不能互相替代。
不要把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排除在过程性评价之外,只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不能把过程性评价与某种特定的评价方法和工具等同起来,如误以为过程性评价就是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建立。
不能过分夸大过程性评价的作用,无论实际情况如何都要进行过程性评价,甚至以为有了过程性评价,评价方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⒀
在实验工作中,在积极开展过程性评价实验的同时,必须重视终结性评价的改革,包括平时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监测方式和题目的编制,还有毕业和升学考试制度、方式、试题编制的改革。
2006年3月26日于北京红莲园
参考文献:
①关文信:有效教学内涵
《新华文摘》2006.3〈论点摘编〉
★为了对企业文化实施有效的诊断与评估,为了测量现有企业文化的特征、优势与劣势以及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重构与变革,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企业文化测评涉及到的基本概念——测量尺度(scale)、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以及常模(norm)。下面分别讲述这四个基本概念。
1.测量尺度
任何测量必须有测量的准则和依据,例如测量桌子的长度时,或者用掌距来量、或用台尺来量、或用米尺来量,总要有个依据才行。这个作为测量的准则或依据,也就是测量的尺度。在测量时采用不同的尺度,对事物或变量特征的描述和说明将提供不同的信息。以上述测量桌子的长度为例,采用不同尺度测量的结果,可能是五个掌距,也可能是三尺三寸、或一百公分。虽然桌子的长度不变,但因测量尺度不同,故对桌子长度的说明也不一样。
尺度的种类大致有四种:一是名义尺度(nominal scale)、二是顺序尺度(ordinal scale)、三是等距尺度(interval scale)、四是比例尺度(ratio scale)。?这四种尺度具有不同的特征,也有不同的作用。在进行企业文化测量时必须了解这四种尺度的性质,才能选择适当的尺度,用来编制测量工具。以下分别叙述四种尺度的性质:
(1)名义尺度(nominal scale)
名义尺度是按照事物的特征或属性的不同,赋予不同名称,作为一种标记,进而可以将特征或属性相同的事物归为类别,所以也称为”类别尺度”(categorical scale)。换句话说,名义尺度的主要作用是在区分类别,给每一个类别适当的名称,借以辨识。比如:人的性别可区分为男性与女性;婚姻状况可区分为已婚与未婚;都是应用名义尺度来分类。因此,应用名义尺度测量或描述事物的特征时,就要设法将该事物按照其特征加以分类,并标示类别的名称,然后给它一个代码(code)。
(2)顺序尺度(ordinal scale)
顺序尺度是将事物按照其特征或属性的大小、或多少的程度,排成顺序或等级。比如,将是将十家啤酒公司的产量按高低自1排至10,这就是顺序尺度的应用。换个方式来看,如果以顺序尺度来测量班上50名同学的成绩,请问小明的成绩如何?答案可能是“小明是第五名”,而不是“小明的成绩是80分”。顺序尺度的主要功用是排列等级,比较顺序。在等级或顺序的排列中,可以比较个体之间的地位,可说明“大于”或“小于”的关系和差异,但个体之间的差异并无相同的单位。故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与第二名成绩的差异,未必等于第二名成绩与第三名成绩的差异。这个特征要特别留意。
(3)等距尺度(interval scale)
等距尺度是一组具有连续性、单位又相等的数值。如果应用等距尺度来测量变项,乃是依其特征或属性之不同赋予不同的数值。使这些数值不仅显示大小的顺序,而且数值之间具有相等的距离。例如,以等距尺度测量员工的数学考试成绩,乃在0分至100分的范围内,依员工的答题表现给予一定分数。从员工的分数既可看出员工成绩高低的顺序,也可以了解员工之间成绩的差距。
由上述的说明可知,等距尺度的主要特征在于:(1)分数、(2)连续性、与(3)等距;而其主要功用则在于采用连续且等距的分数说明变量特征或属性的差异情形。
(4)比例尺度(ratio scale)
比例尺度具有等距尺度的全部特征,而且有”真正零点”。因此比例尺度的数值之间有相等的比例(ratio),不仅可以加减,也可以作乘除的运算。例如。人的身高,可以采用比例尺度来测量,以0代表没有高度,0以上的不同数值代表实际高度,而身高200公分即为身高100公分的两倍。体重的测量也是如此。又如年龄也可以采用比例尺度测量,因为零岁是真正的零点。据此可知,比例尺度所提供的信息最多,作用最大,但在实际测量的应用上却不多见。一般说来,物理特征的测量(如重量,长度等)比较可能采用比例尺度,但心理特征的测量大体以等距尺度为主,因为人类的心理特质很难找到真正零点。
2.效度
效度是指根据测量结果推论变量特征的适合性(appropriateness)。就是测评的有用程度,考察我们所测的结果是不是我们想要测得的东西。
比如,我们想了解员工的工作动机,因此采用一个工作动机量表加以测量,每一个员工都得到一个“分数”,我们要根据这个分数来推论员工的工作动机。在此种情况下,我们要先确定,依据这个分数来推论员工的工作动机是否适切?是否有意义?是否有用?换言之,这个测量所得的分数能否真正解释工作动机?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依据这个测量结果所作的推论就有效;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推论就无效。不过,效度并非“全有”或“全无”的概念,而是程度高低之分。由此可知,效度是测量的必要条件,缺乏效度则推论与解释都不适切,这个测量就没有意义,也没有用处,因为它不能解释真正想解释的特征或属性。一个未曾提示或说明效度的测量工具,难以确定其测量结果的适合性,因此不能冒然使用。
3.信度
按照通俗的说法,信度是指测评结果的可*性。如果照美国教育与心理测验标准之定义,信度指的是测验分数未受测量误差(errors of measurement)影响的程度。这两种解释并不冲突,盖测量误差愈小,测量结果越可*。换言之,如果测量的结果能反应受试者真实的特征,而不因其它因素(如测验情境、受试者心理情绪状态、测验题目的性质等)而影响其测验分数,那么这个测验所测量的结果是可*的。
信度也是测量的基本要素之一,缺乏信度的测量就不具意义,也不能使用。因此,在使用测量工具时,一定要知道测量的信度。然而如何估量测量的可*程度呢?
信度指标:α系数。
通常采用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柯隆巴克(Lee J·Cronbach)教授所发展的α系数,依一定公式估量测验的内部一致性,作为信度的指针。其公式如下:
K:测验题数
Sx:测验分数的标准差
Si:第I个题目分数的标准差
一般而言,一个测量工具的信度至少应在0.70以上,才称得上可*。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信度太低的测量工具,就不可能具有适当的效度。
4.常模
企业文化的测量,一方面是要探寻本企业现有企业文化的特征,另一方面要将本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征与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已发现自己的企业文化的优势与劣势。测量的结果必须提示一个说明群体内差异情形的分数架构,作为解释个别分数的标准与依据。这个群体的分数架构就是俗称的常模(norm)。
在企业文化的测量中,常用的常模有行业常模。如以电力行业企业文化的总体特征作为电力企业文化的常模。我们在全部电力企业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企业(按照现代抽样调查理论),测评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得到整个电力行业企业文化的特征(通过定性与定量数据展示)。通过这个总体特征就可以建立起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常模。通过这个常模我们就可以在测评某家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时,比较该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与整个电力行业企业文化的差异,找出该企业的优势与劣势,作为制定企业文化建设战略的依据。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 学不深入
有效性的教学在当前很多教师的认识之中, 就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取得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 但是, 一个真正有效的教学实施必然是可以实现学生差异化发展, 促进教学深入实施的教学. 然而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实施不深入, 很多具体化的教学实施都只是浮于表面, 并没有深入到教学之中, 也没有深入对一些重点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究.
2. 教 学花式样多
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 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也为了更好地调动课堂教学的气氛, 不少教师往往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实施教学, 却没能真正地突破教学当中存在的难题, 也未能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实施来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仅仅是浮于形式, 甚至还出现“形式重于内容”这样的一种情况. 这样的一种情况和现状应当引起教师的注意, 并及时加以解决.
3. 学生能力未获提升
教学不深入, 教学的花把式过多必然会影响学生的能力发展 . 也正是在 以上两个 问题的存 在下产生 了第三个 问题———学生的能力未获提升. 学生的能力没有获得发展那么该门课程的教学实施百分之八十都是失败的. 在当前很多学生未能获得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也未能够对有关的题目进行综合性的、条理化的分析. 这样学生的能力提升必然十分有限.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 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 以上问题的存在也阻碍了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应当引起教师们的关注.
二、深化初中数学教学的几个方法
问题存在就一定要直面这些问题并且积极寻找出解决的方法, 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实现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1. 以学生为主体提升教学
无论是开展有效性的初中数学教学还是深化初中数学的教学其实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所以, 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 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实施是从真正的意义上实现学生的发展, 也是要切实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所以, 在这一教学实施中, 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地位, 并且要注意把握好每一个学习环节———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 在每一个学习环节中, 都要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动、能动性, 自觉地投入到初中数学的学习之中, 这将为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奠定主体性的基础.
在教学实施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笔者认为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面对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直角三角形”这个部分的学习之中, 就涉及“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这一定理的学习. 在这个部分的学习之中, 教师就可以这样来开展:
教师:假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 一个角为90°, 一个角为60°, 还有一个角是30°. 那么 , 大家注意观察一下三个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1:90° = 60° + 30°.
教师:很好! 那么, 大家再来观察一下这个三角形中的两个角与两角之间特殊的关系.
学生3:60°与30°的角相加也是90°, 而且90°加上30°的角是60°角的2倍. 应该就是这样的两个规律.
教师:有一定的道理, 那么如果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 一个角是90°, 一个角是20°, 还有一个角是70°, 那么你们刚才说的两条规律是否也符合呢? 你们还可以举出什么例子来证明呢?
…… (学生进行讨论)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探究“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这一定律. 同时, 在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发现这一规律. 那么, 学生的认识将更加深刻, 而对“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这一定律的理解也不再是浮于表面, 而是可以抓住问题的核心内容, 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2. 设置开放性的题目拓展教学
提高教学的效率固然是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内容, 但与此同时, 教师还应当注意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数学解答能力.
所以,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实施过程中, 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的能力发展, 教师应该积极地通过一些开放性的题型来发展学生的探究、创新以及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拓展性的教学.
开放性的题目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打开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改变学生的思考角度. 此外, 开放性的题目很多其实是在学生熟悉的领域变化而来的, 这样的一种变化本身就是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 所以, 设置开放性的题目必然有效地在实现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提高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二次函数”这个部分的学习之中, 教师完成例题:“小敏参加学校运动会的跳高比赛, 函数表达式h = 3.15t- 4.5t2 (t单位 :秒 ;h单位 :米 ) 可以描述小敏跳跃时重心高度的变化, 那么请问: 在小敏起跳后重心最高时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这样一个例题其实是要学生在已知二次函数的基础上进行最值的求解. 在这个过程中, 只要通过简单的配方就可以求解出答案. 而这样的一个例题是简单的, 但是在完成这个例题的教学之中, 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变式训练.
例如:小敏参加学校运动会的跳高比赛, 函数表达式h =3.15t - 4.5t2 (t单位 :秒 ;h单位 :米 ) 可以描述小敏跳跃时重心高度的变化, 那么请你根据所给的函数表达式画出图像并且根据所画的图像进行数学意义的描述.
这个变式看似简单, 但是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转化意识”, 即将“h, t”分别转化为“y, x”的转化. 在教学的实施之中, 笔者发现很多学生一旦“y, x”变为任何其他的字母, 就会反应不过来. 而这一变式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锻炼学生的迁移思维和迁移能力.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发展, 继而深化初中数学的教学并且最终实现有效性的初中数学教学.
3. 锻 炼学生的 “语文 ”能力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不是孤立而存在的, 所以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笔者认为教师还应该注意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的“语文”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的提升继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其实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特别是对数学题目的理解能力. 当前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搞不懂题目的要求, 最终导致“南辕北辙”现象的出现.
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奠定了基本的数学语言基础和理解基础.所以, 教师要重视这一教学的具体实施. 主要可以采取引导学生剖析相关的数学题目和分层看待具体的数学问题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例如, 有这样一个数学题目:“已知线段AB=7cm, BC=5cm, 求A, C两点的距离. ”这个题目看似简单, 但是实际上进行正确的解答却要分为三种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 所以,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教师就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
教师:刚才这个题目老师希望大家将A, B, C看做一个没有固定顺序的线段点, 然后大家再综合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可能会出现的几种情况.
学生3:点C在线段AB上是一种情况, 这样AC = 2 cm.
学生4: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点C在线段AB的外部.
学生2:对, 点C在左边和右边时又是两种情形.
就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可以逐渐地对问题有一个良好的理解,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将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继而更好地开展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
小结
以上方式是实现数学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途径, 也是笔者自己对该问题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主要还是侧重于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从而更好地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高燕.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的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2 (4) .
[2]何建国.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及素质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2 (10) .
关键词 概念教学 生物学教学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出版,笔者认真研读了此标准,并与之前使用的《全日制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比较,新课程标准特别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刘恩山在《标准(2011年版)》热点问题访谈中提到:“凸显重要概念传递”是以国际上关于学习科学及科学教育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以我国本土研究和教学实践为基础,反映了我们对生物学教育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也对生物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着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注意围绕重要概念展开,精选恰当的教学活动内容,其教学方式可以是讲授、演示、实验、资料分析、讨论等,以促成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
1 借助比喻——使枯燥的概念趣味化
生物教材中的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因而在学习时觉得枯燥无味。讲解时,教师可以运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复杂、难懂的教学内容转换成生动、浅显、易懂的知识加以讲解,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植物茎的输导功能”这一节中,“枝芽的主要结构”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枝芽由幼叶、芽轴和芽原基等部分组成,在教学中,笔者把人的手臂比作“幼叶”,把人的耳朵比作“芽原基”,把人的头顶比作“分生组织”,把人下蹲到站立这一动作比作“芽轴逐渐伸长”。除此之外,笔者还自创了小芽体操:“外侧幼叶长新叶,芽原基上发新芽,芽轴不断在伸长,全靠头顶分生忙,想要小芽快生长,全靠你我爱护它”。在课堂上,师生边唱边做小芽体操,借助形象的比喻,水到渠成地掌握了枝芽的结构这一概念。
类似的比喻常常使学生对较难理解的概念,顿时茅塞顿开,并能得到一种愉快的学习体验。当然,再贴切的比喻也不能代替概念本身,因此必须把对概念的认识归结到概念的本质上来。
2 借助实例——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生物学科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或多或少地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所以,教师要经常思考: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他们已经具有哪些知识和经验,可能还存在什么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用恰当的生活实例不仅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共鸣,从而降低知识的难度,有助于对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讲到“人体的免疫功能”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皮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容易发生感染,是因为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在讲到“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这一概念时,可以举这样的实例:当班级有学生得了腮腺炎时,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传染病的流行,生病的学生要回家隔离治疗,要请医务室用84消毒水、紫外线等给教室消毒,学生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等。师生共同分析实例,以强化学生对“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这一概念的理解,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这样不仅使陌生的概念与学生熟知的生活知识联系起来,更引发了学生热烈的讨论,激发他们探求“为什么”的强烈欲望。
3 借助实验——使理性的概念感性化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施概念教学时,实验法往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个生动的实验可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给学生鲜明具体的认识,再引导学生对现象特征的概括形成自己的概念。
比如:在“植物种子的萌发”这一节中,有一个观察实验: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首先,学生取一粒浸软的大豆种子,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找到种脐。然后,轻轻地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薄皮(不要弄掉上面的小突起),拉一拉薄皮,感觉薄皮是否坚韧。这一薄皮是种子的什么结构?具有什么作用?最后,从与种脐相对的一侧轻轻掰开两个豆瓣(不要损伤两个豆瓣连接处的突起部位),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借助这个实验,学生很容易理解“植物种子的结构”这一概念。
又如:在“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这一节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饲养家蚕,观察家蚕各阶段的变化,特别是蜕皮前后的变化及蜕皮时的情况,并认真做好观察记录。整个观察活动结束后,让参与饲养过程的学生进行介绍和讲解,教师结合挂图、多媒体课件等方式给予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学生很容易理解“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这一概念。
当然,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要求学生严格规范实验操作,实验中认真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验技能。
4 借助辨析——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许多章节都涉及到大量的概念,概念之间有的相互对立却又彼此联系,有的看似相同却又有区别。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对一些相关概念进行对比、归类,揭示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本质区别,使概念清晰化和系统化。
比如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早成鸟和晚成鸟、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变异、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等。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辨析找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观念。
误区之一:实行政府采购就是节省财政资金。实际工作中,在制定政府采购工作计划和总结政府采购工作时,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实现政府采购的地方,都把节省多少财政资金作为政府采购工作的惟一目标。这就给人一种感觉,只要能够节约财政开支,政府采购工作就是成功的。由于缺乏科学的节约资金评价体系,不仅节约资金工作是否完全到位无法评价,采购物品的质量、售后服务等也因为没有充分考虑,给采购实体以后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误区之二:实行政府采购就是进行集中采购。从政府采购工作的实际操作来看,多数地方都是只要部门能够向政府采购部门申报采购计划,采购资金有保证,能够按照政府采购的程序操作,就是执行了政府采购制度。事实上,由于政府采购计划的编制和审批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编制计划不仅没有通盘考虑,而且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资金来源渠道也没有进行充分了解,造成政府采购只是改变了采购方式,采购价格也只是从零售价变成批发价而已,并没有削除盲目采购和重复采购的问题。特别在目前财政资金还比较分散、预算外资金数量很大的情况下,尽管实行了政府采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重复采购、重复投资,财政资金浪费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误区之三:只要公开招标就是公平、公正的。我们说,实行政府采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由暗箱操作变为公开竞争,而政府采购中公开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采购物资公开招标。于是,在多数地方看来,只要实行公开招标,招标工作就是公正、公平的,政府采购工作也是公正、公平的。事实上,由于多数地方还在摸索阶段,招标的各项制度还不健全从形式上虽然实行了公开招标,但在实际执行中,不仅有的政府采购部门的工作人员存在着与供应商相互勾结、操纵招标的问题,一些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也在暗地里联手操纵标价,或中标后分得,或者是看到其他地区实行了,赶个时髦。对政府采购到底如何去搞,怎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根本没有进行认真研究。因此,要做好政府采购工作,必须要提高对实行政府采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真正从思想上重视政府采购工作。
摘要 主要探讨生物概念学习和科学思维方法指导的整合,总结生物概念教学思维方法策略,以达成概念学习与学生能力发展的相互促进。
关键词 概念学习科学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生物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因此,在生物概念教学中,教师充分把握好生物概念形成和生物学研究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知识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方法培养,能促使学生在深入理解生物概念的同时,逐步熟悉和掌握生物学研究方法,明确能力目标。制定思维训练计划
无论是布卢姆还是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都强调学生学习前的认知状态、学习动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程度、学习的连续性。学生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建构主义理论则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更加强调学习的主观性、社会性和情景性,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
因此,在学习新概念之前,教师深入分析教材,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科学思维方法,确立清晰的思维培养目标,在备课时制定思维方法训练计划,在教学中有计划的落实。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明确自己的学习过程运用了哪些科学思维方法,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让概念的构建与能力的培养达成双赢。做好学情分析,提高训练计划有效性
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局限及生活经验的影响,使其对生物学中很多重要的概念存在片面的理解,因此,对概念学习前的学情了解极为重要。教师通过提问、谈话及简单的问卷等形式,引导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思考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学习所应用的知识,以提高教学有效性。
例如对“光合作用”的学习中,往往发现学生对于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缺乏深刻的理解,对二者的关系缺乏全面的认识;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等。在讲授新课之前,提出如“在有光能的情况下,叶绿素与二氧化碳结合产生葡萄糖和水,这样的说法正确吗?”绿色植物不论何时,光合作用是持续不断地进行的吗?„„”教师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与前概念。
不同的学习内容所涉及到的科学思维方法也不同,所选择的教学方法也要顺应调整,教师对学生易产生混淆的认识有比较具体的了解,才能有的放矢,采用最佳的教学策略。结合科学史,展现科学思维方法价值
科学史是承载科学价值内涵的重要渠道。科学史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生物概念的理解,也可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与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中有大量关于生物学发展史生动事例的描述,如关于光合作用发现史,教科书介绍了光合作用的发现进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几位科学家所做的工作。从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学生了解到“光合作用”是科学家们经过200多年的艰苦探索才逐步了解的,这一历史发展过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光合作用”的本质(表1)。引导充分交流,用科学思维方法诠释概念
学生对概念的学习要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通过观察、感受、分析、抽象概括而引出概念。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因此,对概念的理解更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这里的感性材料是指包括教师直观生动的语言表述本身在内的,对演示、试验、模型、标本、图像的观察和生物学概念原理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所进行的讲解。
4.1 归纳思维抽象过程,有效建构概念
生物学概念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因此,对于概念的认识与建构并不是在头脑中机械地去重复有关对象的逻辑定义,而必须是以在思想中实际地建构出其模式为必要前提的,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生物科学思维方法。教师在讲解概念的过程中,剖析概念与原理形成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可提供分析的示例,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事例;学生通过对特例的考察,弄清这一概念的直观背景,把这一概念与已经掌握了的概念联系起来,从而使其成为整个知识体系的一个有机组织成分的一个同化过程。在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教师按照生物学概念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进而形成科学概念,在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如对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学习。
孟德尔在遗传学研究上独特的科学研究方法所蕴含的深层面的思维品质,经过认真的观察、比较、分析,选定豌豆为杂交实验材料开始,体现出盂德尔善于总结和继承前人研究的成果和经验,实验材料的正确科学选取,为其成功发现遗传规律奠定了基础(表2)。
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变异》中仅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就蕴含了丰富的科学思维方法,因此,教师对教材从思维方法层面的挖掘,可以有效地在概念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能力。同时,通过对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过程,学生加深了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知识得到深化(表3)。
4.2 指导信息梳理,归纳概念的本质属性
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需要用到分析法与比较的方法。分析法是指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而比较是对有关事物进行分析,在区分出事物之间各自的特征的基础上,将事物之间的特征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它们之间异同点的方法。
如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学习中,不少学生对氧的来源认识上存在误区,因为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这一生理现象学生十分熟悉。在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很容易将二氧化碳和氧气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氧气中的氧来自二氧化碳。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提出证据或反复讲解,但这一错误的概念,仍然存在于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认识中。教材中专门介绍了鲁宾和卡门在1939年用小球藻悬液进行的两组实验。在对这一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与讨论,通过对鲁宾和卡门实验的分析与归纳,抽象出实验结论支持的观点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水。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运用到科学思维方法中的分析、类比、推理、演绎、归纳、综合等。
再如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相关内容也是学生易产生混淆的内容之一,教师如果采用比较图表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运用精加工策略,使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取得联系,通过联系对比,排除知识间的干扰和混淆,从而获得正确的认知,此时需要用到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方法。关注阶段性总结,实现科学思维能力培养
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抓住普遍性、本质的东西,在构建概念体系的过程中实现对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讲述生物膜系统这个概念之前,学生已经习得细胞膜、核膜、内质网、溶酶体、叶绿体、线粒体等生物专有名词。关于生物膜系统概念的教学,教师首先在引导学生总结细胞内的各种膜结构的基础上,提出生物膜的概念名称,理解此概念内涵与外延,使其明确生物膜的结构具有一致性;了解它们在功能上协调一致的关系,从而为形成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做好铺垫。最后,启发学生进行归纳与总结,综合各种膜的共性,给生物膜系统下定义。待物质跨膜运输及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学习完成后,可以再一次进行归纳,分析各种膜结构之间在结构上的一致性,从而丰富对生物膜系统的理解。学生从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研究历程的分析,可以感受到,分析成分是了解结构的基础,现象与功能为探究结构提供了线索,而任何一个科学概念的形成,都需要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假说进行一次次的验证与修正。可以说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也正是思维的发展过程,学生在逐步构建概念体系的同时,也培养了科学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注重思维的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在思维层面上反思,才能领悟思维方法的真谛,才能发展创造性思维,使思维品质不断提升。
6.1 反思思维过程,优化思维结构
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反思、归纳与总结,培养梳理知识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采用绘概念图等方式,整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关注思维本质,挖掘内在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概念图突出了知识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主体网络结构,增强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演绎能力,有利于学生同时对多个概念及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达到系统化和具体化。
6.2 借力习题评讲,提炼思维方法
新课程的高考提倡“能力立意”,主要体现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学生能否解答“能力立意”考题,关键取决于他们是否能够从题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在获得信息后能否快速地迁移到具体的情境中。能力要求的考查要以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为载体,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新颖的题目,例如对某个探究实验的设计;对某个生活问题的研究,对一种遗传现象的调查(如调查本班学生中单眼皮与双眼皮学生的比例,分析该性状的遗传规律)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方法。
教师习题讲评时,应结合试题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比较。注重揭示蕴含的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分析命题意图、明确解题思路,进行思维模型的构建。从而提高解题的针对性,降低答题的错误率。
生物学的思想和方法是学科发展的灵魂,科学思维的培养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在对生物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领悟发现和创造的思维轨迹,从中学到思维创新的方法,从而逐步养成现代的科学思维方式,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不仅学到生物学知识,更增强了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缜密的思维习惯、形成科学的问题解决策略,是教师需要不懈努力的课题。
参考文献:
【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几个有效方法】推荐阅读:
如何有效进行初中生物教学09-26
初中生物复习课概念图10-03
新课改形势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开题报告07-08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09-30
初中生物教师教学反思12-02
初中生物老师教学总结12-14
初中生物教学措施探讨论文09-13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四大误区10-17
初中生物教学毕业论文格式11-18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让学生动起来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