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审计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外部审计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无论在西方,还是在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外部审计有着千丝万缕的“基因”联结,这种先天上的亲缘关系使内部审计在发展过程中时而面临着被外部审计“弱化”和“边缘化”的挑战。

第一篇:外部审计论文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

所谓“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就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与会计师事务所、国家审计机关在审计工作中的沟通与合作。本文拟就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进行探讨。

一、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各有特点又互为补充

所谓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是按审计主体的不同对审计进行的分类,其中内部审计是指由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独立监督和评价行为,目的是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经济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的主体是单位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

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国家审计的主体是审计署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县设立的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财政活动、执行财经法纪情况以及经济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社会审计是指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的审计,其主体是注册会计师。

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都是我国完整的审计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特征突出、自成体系、各司其职,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内部审计相对于外部审计具有如下特点:

1 在审计性质上。内部审计属于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履行的内部审计监督,只对本单位负责;外部审计则是由独立的外部机构以第三者身份提供的签证活动,对国家权力部门或社会公众负责。

2 在审计独立性上。内部审计在组织、工作、经济方面都受本单位的制约,独立性受到局限;外部审计在经济、组织、工作等方面都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系,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3 在审计方式上。内部审计是根据本单位的安排进行审计工作的,具有一定的任意性;外部审计大多则是受委托施行的。

4 在工作范围上。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涵盖单位管理流程的所有方面,包括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等;外部审计则集中在企业的财务流程及与财务信息有关的内部控制方面。

5 在审计方法上。内部审计的方法是多样的,应结合组织的具体情况,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其中也可以包括外审的一些程序;外部审计的方法则侧重报表审计程序。

6 在服务对象上。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是单位负责人;外部审计的服务对象是国家权力机关或各相关利益方。

7 在审计报告的作用上。内部审计报告只能作为本单位进行经营管理的参考,对外不起鉴证作用,不能向外界公开;国家审计除涉及商业秘密或其他不宜公开的内容外,审计结果要对外公示;社会审计报告则要向外界公开,对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负责,具有社会鉴证的作用。

8 在审计对象上。国家审计以各级政府、事业单位及大型骨干企业的财政财务收支及资金运作情况为主;社会审计对象则包括一切盈利及非盈利单位;内部审计的对象是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

9 在审计权限上。国家审计代表国家利益,对被审计单位的违法违纪问题既有审查权,也有处理权;社会审计只能对委托人指定的被审单位的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鉴证;内部审计有审查处理权,但其内向服务性决定了其强制性和独立性较国家审计弱,其审查结论也没有社会审计的社会权威性高。

10 在审计监督的性质上。国家审计属于行政监督,具有强制性;社会审计属于社会监督,国家法律只能规定哪些企业必须由社会审计组织查账验证,而被审计企业与社会审计组织之间则是双向自愿选择的关系;内部审计是单位自我监督。

11 在依据的审计准则上。国家审计所依据的准则是审计署制定的国家审计准则;社会审计依据的审计准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的独立审计准则;内部审计所依据的则是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准则。

二、明确协调目的,讲究协调方法,注重协调效果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调的基础在于: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内容、范围、标准、依据、程序、方法,有很多相通相近之处。内部审计可以利用外部审计提供的相关资料,提高审计效率,可以委托社会审计协助完成内部审计工作任务,甚至可以与有实力、信誉好的社会审计机构结成战略合作联盟,进一步加大对单位内部的审计监督力度;外部审计可以向内部审计了解情况,在工作中得到内部审计的配合与支持,也可以利用内部审计成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工作,要在单位负责人的支持下,由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组织实施,紧紧围绕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调的目的开展。协调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定期会议、不定期会面或其它沟通方式进行。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要定期对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工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改进协调工作。其中应着重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沟通。一是知识沟通,注意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学习专业知识,收集政策法规及管理信息,讨论管理薄弱环节,明确审计工作措施;二是审计范围沟通,外部审计机构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应考虑双方的工作,最大限度减少重复性工作;三是审计工作底稿沟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必要的范围内交流相关工作底稿,以便在审阅后相互评价工作量,利用对方工作成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四是审计结论和管理建议沟通,外部审计通常就可能影响内部审计的重大事项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沟通;五是具体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沟通;内部审计应与外部审计探讨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的缺陷,并及时提请对方改正,以降低审计风险。

2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要注意加强合作。一是在内部控制方面,内部审计首要目标是评价和评估内部控制系统,它通过风险评估来进行内控系统的审计。外部审计则需要对会计系统和控制环境进行初步的评估,进而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并决定实质性审计的时间、范围和程序。会计系统和内部控制受到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共同关注,当外部审计认为内部审计采用了适当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并能提供内部控制健全性的保证时,外部审计可以据此决定审计程序和重点范围,从而提高审计的效率。二是在揭示和防止舞弊方面,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都有责任防止和发现舞弊。这方面内部审计比外部审计有着更宽的角色,它可以执行系统审计包括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像考虑财务经营系统审计的常规风险一样考虑舞弊的风险,内部审计也可以参与任何特定的舞弊的调查。外部审计则更为关注舞弊可能引起的财务报表重大误报的风险,外部审计在评估财务报表舞弊的风险时应考虑内部审计关于舞弊的检查活动。三是在改进建议方面,提供整合治理报告内容方面的保证是对内部审计的要求,同时内部审计还可能对整合治理的程序进行检查和报告;外部审计则需要对整合治理的报告中有关内部财务控制方面的陈述进行检查。因此,内部审计在编制整合治理报告中所起的作用和其关于整合治理方面的控制系统的意见,都会被外部审计在执行检查中加以考虑。四是相互利用审计成果方面,外部审计关于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结果,特别是外部审计所指出的薄弱环节,内部审计要进行跟踪调查核实,看其是否已采取改进措施等。内部审计要利用外部审计发现的问题线索,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内部审计要向外部审计提供所需要的审计成果,及时沟通情况,做到信息共享,扩大审计影响。

作者:秦原娜 张 铭

第二篇: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问题研究

[摘 要]现阶段,我国审计体系主要由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组成,虽然二者在经济委托关系上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相同的,都是确保社会组织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合规性、合法性等。本文以审计为研究视角,针对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和如何实现二者的通力协作展开分析,旨在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形成合力,以全面提高我国审计工作水平,促进国家经济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协作发展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001

[

为了与飞速发展的时代相适应,社会组织在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的活动中应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以确保其在实践活动中各项业务的开展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审计工作已经成为规范社会范围内各类社会组织行为的重要环节。审计是由审计从业人员,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及审计工作的各项工作规范,采用专业化的方式、方法,对社会组织的财务行为以及生产、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的审查和监督。我国现行审计体系中,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共同发挥重要作用。

1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关系

内部审计是指企业组织内部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进行的自行审计实践活动,是各类社会组织内部成立的一个独立性、专业性的职能部门,以督促、调节内部从业人员按照岗位职责高效开展业务为目的的审计行为。外部审计是指独立于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外的国家审计机构所进行的审计,以及独立执行业务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进行的审计。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主要在社会组织的财务行为以及管理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二者在着眼点和发力点上具有一定的区别,现将其辨证关系分析如下。

1.1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联系

第一,对象相似性。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都是以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为审计内容,而且在审计活动实践中,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为审计实践的着眼点。第二,审计证据统一性。无论是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审计人员都将被审计单位各种形式的证据作为审计的证据,所以审计工作实质上是对被审单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搜集审计证据的过程。第三,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一致性。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从业人员在实践审计活动过程中,都要将客观性作为工作态度以及标准,所谓客观性实质上是要求审计人员要实事求是、不偏不倚。

1.2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差异

第一,审计主体不同。外部审计主要是独立于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外的国家审计机构或独立执行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组织的整体财务信息进行核查,在审计结束之后需要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报告。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的某个职能部门进行的实践活动。第二,审计目标不同。外部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审查被审组织财务信息的合法性与合规性;内部审计则将公司的风险控制、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审计作为主要工作目标。第三,审计的范围不同。外部审计业务开展的范围是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以及契约的规定展开,例如:财务信息层面的审计、内部控制体系层面的审计活动;内部审计根据组织生产、经营、服务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展开业务,业务范围具有广泛性。

2 实现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作的必要性

实现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作是审计工作发挥实效性作用的关键,具有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落实,企业开始意识到审计的重要作用,因此,内部审计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虽然在内容和范围上有一定的交集,但是在具体实践策略与目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保证外部审计能够清晰了解审计范围,必须由内部审计提供一定的资源作为基础,使外部审计能够在内部审计协助下提升审计效率,将审计实践中的摩擦有效解决。因此,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作是提升审计工作效率的需要。

第二,通过对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含义以及工作方式方法的分析可知,外部审计在专业性上优于内部审计。因此,实现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有效协作,能够使外部审计對内部审计的指导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增强内部审计的专业性,促进内部审计向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方向发展,提升内部审计整体水平。由此可见,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作是促进内部审计继续发展的需要。

第三,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AICPA)审计标准公告第六十五号要求明确指出:审计师在针对企业财务管信息实践审计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集中的了解与分析,这一要求强调了外部审计师应该对内部审计工作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评价。国际内部审计协会(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IIA)内部审计准则也强调了独立审计师在执行相关审计任务的过程中要充分对内部审计结果进行分析,避免重复审计现象的出现。因此,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实现协作是各项专业审计准则的要求。

3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下,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发挥其分工协作和相辅相成的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各类社会组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并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二者呈现同气连枝的发展态势必须以整个现代化管理要求的审计机制为基础。但是,现阶段受到诸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经济背境下,我国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作环节上出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缺乏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

伴随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时代悄然来临,终结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受到时间和空间双重因素制约的时代。因此,有效的协作必须建立在现代化的交流平台与交流机制基础之上。但是受到传统发展观念和发展历程的制约,内部审计从业人员与外部审计从业人员没能形成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一方面是由于审计人员在主观上没能积极地进行沟通,使沟通机制不够健全;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层面没有建立高效的交流平台,使内部审计人员与外部审计人员的沟通依然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2 职责定位不清晰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应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各司其职、分工协作。但是现阶段,受相关政策方面的制约,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职权定位方面责任不够明确、具体。一方面,在审计体系中,内部审计应始终发挥审计实践工作的主导作用,但是在审计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内部审计工作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部审计工作有效性的发挥,进而阻碍了二者通力协作的功能;另一方面,外部审计的专业性没能充分地展露,使审计实践活动呈现了一定的不规范性。

3.3 引导机制问题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这句老话,对审计工作依然起效,审计工作若想高水平地完成预期目标,必须在一定的监督管理机制之下进行,无论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还是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无不体现监管部门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而且要求审计委员会或者相应机构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作工作。但是,纵观我国审计工作的实践过程,审计委员会虽然已经建立,但是在具体引导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实现协作方面并没有发挥实效性的作用,使二者没能在统一的宏观指引下形成相辅相成、同气连枝的发展态势。因此,在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实现协作的过程中,宏观层面的引导机制存在问题。

3.4 审计人员缺乏良好的合作意识

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使良好的合作意识成为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和推动人类文明继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审计工作中,如何实现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整合已经成为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范围内广泛关注的话题。就我国现阶段审计实践工作的发展情况而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并没有形成良好的相互依存关系,使我国审计工作的实效性发挥不足。但是现阶段,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处于两种工作环境,其从业人员一般只是对自身的工作任务和预期目标进行关心,形成一种不合作的發展态势,这在极大程度上制约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合作关系的有效建立。

4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实现协作的对策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实现分工协作,形成合力,是推动我国审计实践水平进步的重要保证,从宏观层面上讲,也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有序进行的需要。根据我国审计体系中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作发展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以下4个方面的对策。

4.1 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

在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搭建一个能够实现二者信息互动的交流平台,保证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信息能够时时实现沟通与共享,使审计流程以及审计人员的交流变得更加顺畅。在构建信息沟通机制的过程中,需要将协调原则贯穿始终,使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独立工作的基础上,实现“有度”的沟通。虽然二者实现了信息互动,但是必须保证二者互不干涉对方的工作和影响对方的实践行为。同时,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实践活动中,应该针对各自工作的具体情况,互相提出一定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整改意见进行交换,进而促进二者工作效率的提高。

4.2 明确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职责定位

若想使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实现协作,必须保证二者在职权定位上具有一定的明确性、规范性。外部审计的职责主要定位在对组织财务信息方面的审定与核查,对于组织提出一些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不在微观上对被审组织的具体实践行为实施管理。内部审计应继续发挥其主导作用,积极主动地配合外部审计的各项审计行为,详尽真实地报告内部审计的进行与实施情况,主动强化与外部审计的沟通。在收到外部审计的相关意见和建议时,应热情对待,根据组织内部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分析,使外部审计部门提出的意见能够在本单位内部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

4.3 强化监管部门的引导工作

审计监管部门应在宏观的角度对于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实践工作进行有力的指导,一方面督促内部审计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促成与外部审计部门的合作,对于内部审计不配合外部审计工作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批评与管理;另一方面,需要监督外部审计机构或者从业人员,不要以地位上的优势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忽略。同时督促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同时向监管部门汇报相应的审计情况,监管部门同时具有提出风险、阐明观点的义务。

4.4 培养审计人员良好的合作意识

协作的实质是合作,合作的关键是从业人员的合作意识。在实现内部审计人员与外部审计人员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审计人员开诚布公、坦诚相待、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的意识,同时应强化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共同责任意识,使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得到全面的培养,促进二者的协作。另外,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和监管部门在审计技术、方法、信息、人员培训等方面应加强合作,发挥叠加和乘数效应,使审计工作从业人员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变革传统理念、整合先进工作方法与技术,实现自律和监管的共赢。

综上所述,为保证内部审计及与外部审计共同发挥审计体系的作用,达到审计体系构建的目标,可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按以上论述的措施开展工作,以实现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通力协作,全面促进我国各类社会组织能够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政策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鑫,武彰纯.浅议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关系[J].品牌,2015(1).

[2]王霞,吴岚,李亦琴.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策略研究——以LD公司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5(10).

[3]刘文磊.煤矿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及对策——以神华集团上湾煤矿为例[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3).

[4]张键琦.受托责任理论视角下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研究[J].会计之友,2014(22).

[5]温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外包的现状浅析[J].金融经济,2014(12).

作者:付思琦

第三篇: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有何不同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外部审计有着千丝万缕的“基因”联结,这种先天上的亲缘关系使内部审计在发展过程中时而面临着被外部审计“弱化”和“边缘化”的挑战。

那么,内部审计如何从“弱化”发展为“强化”,如何从“边缘”走向“核心”,其关键是要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有何不同”这一事关内部审计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有清晰的理解。

 

审计目标视角

 

委托代理理论告诉我们,为防范因代理关系产生的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等问题,现代企业制度寻求公司治理(所有者角度)和内部控制(经营者角度)。而无论是对于公司治理,还是对于企业内部控制,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是通过审计系统提供的防护性服务(preventive services)和建设性服务(constructive services),检查督促企业不同主体间受托责任的如约履行。就整体而言,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与这两种基本服务内容都有联系。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观察和判断内部审计在两者之中更侧重哪一方面,是防护性服务,还是建设性服务?

 

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IIU)在1990年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责任的声明》(修订版)定义,“内部审计是一个组织内部为检查与评价其活动和为本组织服务而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功能,它要提供有关检查活动的分析、评价、建议、咨询意见和信息,以协助本组织成员有效履行职责。”在此基础上, 1999年6月该协会通过了对内部审计的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从而帮助机构实现目标”。新老定义对比,最为突出的一点是,老定义强调内部审计的“检查和评价”功能,新定义更为凸现其“增值”功效,为内部审计彰显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和发展前景。(见表1)

现实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部分内部审计部门在过去倾向于防护性服务,把审计重点放在检查是否遵循会计制度与业务程序、验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保护资产安全和完整、发现欺诈舞弊行为等方面。但是现在愈来愈多的内部审计部门更倾向于建设性服务,认为如果继续把防护性服务看作惟一的职责,就会使本组织失去各种改进的机会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为其审计部门制定了创造性的工作目标:“超越账本,深入业务”。在审计工作中,内审人员首先从查账入手,但不止步于单纯的财务审计,认为以财务为主线的审计,其审来审去终究审的是一种结果,是以既定的事实、无可弥补的损失为代价的,因而他们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可能蕴藏更多矛盾和更多问题的企业管理环节,包括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决策审计、投资效益审计、市场景气状况审计、物资采购审计、生产工艺审计、产品推销审计、研究与开发审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后勤服务系统效率审计、信息系统设计与运行审计等,甚至对环境污染、社区关系等因素对企业利益和持续经营的影响也进行评估,“绿色”审计、社会责任审计也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一个企业最糟糕的境遇是现有制度既不执行也不废止,看不见的各种力量在系统内钻空子,打时间差、空间差、制度差,造成整个组织管理的混沌和失控。这一系列领域广泛、内容深入的具体内部审计的运用,帮助他们在检查和改善下属子公司的经营状况、保证投资效果符合公司的总体战略目标和培养企业管理人才方面开创了极为成功的范例。

GE公司的经验告诉我们,企业再大也是可以控制的,关键是找到一个既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精神、又切实可行的办法,强化内部审计职能、提升内部审计价值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首先,内部审计的核心功能不是“查核”,而是公司价值的“增值”;其次,内部审计是专业性管理控制活动,内审人员不是传统意义下以检查财务核算为主业的“算死数的人”;第三,内部审计功能的发挥取决于企业内外部条件的耦合状况,但不能等到所有条件都具备才开始关注,“未雨绸缪”优于“亡羊补牢”。

 

审计环境视角

 

一般认为,“独立”是外部审计的一个基本特征,同样它也是保证内部审计效果的一个必要条件。然而事实上,这种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的过分强调,把“独立”凌驾其他原则之上的做法,常常束缚了企业去思考和决策谁来完成内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的想象空间。在既有观念下,内部审计相对外部审计来说,一定处于更为不利的审计环境。内部审计再怎么独立,至多是一种“功能独立”(functional independence);外部审计再怎么不独立,至少是一种“组织独立”(organizational independence)。

自觉不自觉中,人们时常混淆目标和手段的区别。虽然目标和手段应该是统一的,但是将手段作为目标往往会导致目标的异化,手段也随之失去意义。一个典型例子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倡导的以规则为导向的会计准则模式,由于一味以规则为重,最终导致不少企业钻规则的空子,爆发了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等企业丑闻。目标永远是第一位的,方向错了,手段再完善也只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反而更快地偏离目标;方向对了,所有的手段都可以因此而获得发展。

 

如前内部审计新老定义的对比所述,本质上看,“客观”应是内部审计一个更为根本和更为适用的特征。独立是为了客观,客观是内部审计的最终目标。试想,即便一项审计活动是独立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反映事物的客观全貌,那这项活动不仅谈不上效率和效果,甚至可能会造成领导决策上的失误。反之,只要保证了客观,就没有必要咬住独立不放。内部审计形式上的独立性肯定不如外部审计,但如果就此认为内部审计不如外部审计,甚至应被外部审计取而代之,难免有失公允。“组织独立”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功能独立”。内部审计之所以能为企业增加价值,就是因为其对改进企业经营与控制的分析与建议是客观公正的。

由海湾加拿大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首创的控制自我评价(control self-assessment)理念,构筑了一种新型的内部审计环境,使传统的内审人员独自检查单据、实施符合性测试的工作方式,转变为在内审人员指引下,由管理部门和员工共同探讨,提出最佳改进措施的工作氛围。由于任务实施中有管理层和其他员工的同步参与,控制自我评价理念拓展了内部审计的业务空间,使其与被审单位的主客关系演变为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内审人员在开放环境下更易收集真实、充分的审计证据,在更高层面上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做到对“控制的再控制”,成为企业管理控制方面的“良医”和“顾问”。目前控制自我评价理念正在世界范围内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极大提高了内部审计的效果和效率。

 

审计方法视角

 

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教授提出“人的有限理性”观点,认为现实中的人处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状态,有限理性可具体划分为程序理性和结果理性。程序理性是指,如果行为是经过适当考虑的结果,该行为就是程序理性的,其理性取决于产生的过程,即行为程序要符合规范的标准;结果理性是指,当行为在限定条件和约束范围内有助实现既定目标时,该行为就是结果理性的。按照西蒙的理论,程序理性强调的是行为过程的理性,而不注重行为结果本身,只要保证了行为过程的理性,结果就是可以接受的;而结果理性强调行为结果要符合目标要求,而不注重产生这一结果的行为过程。

如前所述,审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为降低委托代理风险而作出的一种制度安排,外部审计侧重“组织独立”下的防护性服务,内部审计倾向“功能独立”下的建设性服务。在防护性服务目标下,外部审计在性质上属于程序理性行为,只要外部审计的程序和方法符合相应的《外部审计准则》,其审计行为就被认为是合理的,审计结论也是相对真实和可接受的。一旦一个外部审计项目的审计计划和审计程序被最终确定,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少会发生大的变动和修改,“以不变应万变”是业内一个约定俗成的普遍做法。但对内部审计来讲,由于其定位是为企业自身“增加价值和改进经营”的建设性服务,因此在性质上,内部审计是追求“结果理性”的实践活动。一切从实际出发,打碎条条框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应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行为准则,相应的《内部审计准则》降性为指导内审工作的参照性标准,与《外部审计准则》的强制性标准有着本质不同。一定程度上说,内部审计发展到今天,永恒不变的是目标和定位,持续变化的是手段和方法。

以上,从审计目标、审计环境、审计方法三个视角,以内部审计为主体,初步论述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不同。(见表2)

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发展历程也不同于西方,现有的内部审计体制日益暴露出不足或疏漏之处,观念上滞后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组织上偏离现代企业管理的潮流,方法上沉浸已有外部审计经验的积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要求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内部审计工作为适应这一根本转变的要求,也要及时更新、调整审计理念,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和思维方法,努力构建一套符合现代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的高效内部体系。

在审计指导思想上,努力从宏观层面把握企业活动的内在经济管理规律,科学确定审计重点,提出更加符合实际和更具可操作性的“深加工”建议;在审计着眼点上,由审查过去、审查现在扩展到预测未来,由检查财务活动扩展到审查全部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由着重检查会计证、账、表等相关记录扩展到检查计划、统计、生产、采购、销售、工资、研发等各方面资料,全面分析评价整个企业的综合效益;在审计工作方式上,防范胜于查处,审计寓于服务,通过"参与式"审计与被审单位共同分析企业的症结及其潜在影响,充当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完成所负经济责任的好参谋和好助手。

(作者单位:中国中信集团公司稽核审计部)

 

作者:林 淼

第四篇:试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作

【摘要】 作为公司治理的两大基石,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财务丑闻的不断爆发,如何发挥审计作用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文章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进行相互协作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两者协作的有效途径,对于完善公司治理,实现公司目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公司治理;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协作

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评价和鉴证,公司治理与审计密不可分。从早期英国的南海公司事件、安然公司事件来分析,公司治理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审计机制存在缺陷。审计包括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因此,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协作,对于完善公司治理意义非凡。

一、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有着密切的联系。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2001年修订本)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并提高它们的效率,从而帮助实现组织的目标。”该定义对内部审计的属性、职责和范围作了精辟的概述。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是帮助组织实现目标,增加价值。

公司治理又称公司治理结构,著名经济学家李维迎(1998)认为公司治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权利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的公司治理是指公司有关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件和制度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企业成员之间分配等诸多问题。在广义的公司治理概念中,公司治理涉及的对象不仅仅是股东、经营者,还包括债权人、社会公众、中小投资者等利害相关者。本文所指的是广义的公司治理。

从定义上看,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与公司治理“决定公司的目标、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两者的目标具有一致性,而且内部审计评价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与公司治理也是直接相关的。公司治理是实施内部审计的制度环境,是保证内部审计功能实现的前提,而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有效保证,完善的公司治理离不开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良好的内部审计是公司解决治理问题的有效手段,是公司实施治理问题的重要保障。

现代企业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由此产生了委托和受托责任的问题。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就是确保受托责任关系有效履行的控制机制。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本质上都是受托责任系统中的控制机制,只是涉及的受托责任关系的范围不同,公司治理仅涉及特定的以股东为主的利益相关者、董事会、高管层之间的受托责任关系,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则涉及组织各层次的受托责任关系,在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层次都发挥作用。因此,有效的内部审计有利于改善和加强公司的内部经营管理,完善公司治理。

二、外部审计与公司治理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在《国际审计准则》中把外部审计的概念描述为“审计人员对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按照确定的财务报告框架编制发表意见。”外部审计的目标在于为第三方提供真实、合法、公允的会计报表,目的在于保护投资者利益,有利于他们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可以说,外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由此产生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企业所有者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会对经营者进行监督,但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全面监督是不可能的,考虑到监督成本过高、自身专业知识有限等因素,所有者会聘请外部独立的第三方(注册会计师)对经营者的行为进行监督,也就是对财务报表进行鉴证。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性,降低决策者的信息风险,是委托方行使奖惩权利、供应商签订合同、银行发放贷款、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重要依据。这也正是公司治理所要达到的目的。公司治理为高质量的外部审计提供了条件,外部审计约束了管理层的行为,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

外部审计制度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过滤会计信息风险、确保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会计信息识别成本的责任。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审查,保证关联方交易的充分性、合法性、公允性,有助于约束控股股东的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外部审计作为公司一种外部治理机制,能够有效抑制大股东资金占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减轻对中小投资者的侵害。因此,外部审计作为一种外在监督机制,不仅可以协调公司管理当局、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而且可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

三、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作的必要性

作为公司治理两大基石的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两者不能孤立地各自发挥作用,更多地是需要相互协调和共同发挥作用。从历史上看,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内部控制已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随着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要求以及对舞弊审计期望值的提高,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不断坚持职能分工和职业分立的趋势下,表现出了一定的趋同性。内生比较优势的不同使两者之间的差异朝着越来越明显的方向发展,但两者之间的合作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差异。

从审计目标来看,内部审计的目标是评价内部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并确保内部受托经济责任是否全面而且有效地履行;外部审计的目标则是对外部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作出评价和鉴证。换句话说,外部审计的发生与发展以组织外部的受托经济责任为基础,内部审计的发生与发展以组织内部的受托经济责任为基础。可见,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评价并确保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

从审计要求来看,内部审计可以利用外部审计所掌握和了解的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修改内部审计的目标、原则和方法;可以从外部审计的工作方案和工作底稿中,获取对自己工作有利的信息。同时,内部审计的可信度也为外部审计借助内部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减少审计摩擦提供了支持。而外部审计师可以利用内部审计的成果优化审计工作方案,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状况,从而减少重复工作,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另外,由于外部审计具有技术上的优势,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合作将会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改进内部审计工作。因此,加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作尤为重要。

从审计职能来看,监督是两者的固有职能,治理是新职能。内部审计在监督本单位财务收支、内部控制、经营管理以及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对是否有效履行内部多重受托经济责任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外部审计则通过查证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及其内部控制系统和相关的经营活动,对其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事项进行评价,从而对资产总额、财务状况及其经营成果的真实性作出鉴证,最终对企业是否有效履行外部受托经济责任起到监督作用。可见,虽然两种审计的职能侧重点不同,但或多或少都具备相同的职能。这为两者进行相互协作提供了客观上的可能性。

审计准则和相关法案的出台也要求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进行协调。2002年,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出台要求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互协调。为了减少审计重复,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需要在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结果等方面开展多方面的合作,以降低审计成本。II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对《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的意见陈述书中也表达了这种观点:内部审计师、董事会、高层管理者以及外部审计师的相互合作是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的重要因素。IIA内部审计准则也强调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应充分协调,避免审计重复。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也建议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应做好协调工作。

由此可见,在公司的治理过程中,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进行相互协作、相互补充是必要的。二者之间的协作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公司治理效果,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协作的有效途径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公司发展、增加公司价值方面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尽管许多审计准则和相关法规要求二者进行相互协作,但由于公司面临的实际问题,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可能受到管理层的约束,使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内部审计机构可能基于公司利益的考虑,不愿向外部审计人员提供全面的信息;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也可能出于自身目标和需要的考虑,不愿进行长期合作,更不愿对协作承担责任。另外,审计人员的协作能力、专业水平和沟通技巧的欠缺也是形成内部和外部审计协作障碍的原因之一。因此,应该从实际出发,建立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协作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外部审计具有较高的独立性,有利于外部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相对来说,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差。在实际中,公司的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状况、管理层的意愿、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水平和市场情况等因素,往往会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产生一定的威胁,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因此,应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这可以通过加强与管理层的沟通、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改进内部控制系统来实现。

(二)增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人员相互协作的意识

无论是内部审计人员还是外部审计人员,都应建立相互协作的理念。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外部审计人员的技术优势和专业能力,参与外部审计过程,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共享外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并积极配合外部审计人员的工作,以维护组织利益。外部审计人员应以信任和诚意对待内部审计人员,尊重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成果,尽力获得内部审计人员的支持和配合,以减少重复工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三)建立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互协作的有效机制

审计委员会是协调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最佳部门。没有审计委员会的公司,可以通过组建审计委员会或由进行外部审计的事务所外聘机构负责。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协作也可以通过定期会议交换信息、不定期情况通报来实现。双方可以就各自的审计计划、当前审计遇到的重大争议、即将面临的重大问题等进行交流,也可以就审计过程中获得的特别信息进行不定期通报;双方还可以交流各自的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

(四)完善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互协作的行为指南

尽管《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调》以及《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11号——考虑内部审计工作》已发布了具体准则,但内容相对比较笼统,缺乏相对应的实务指南和实务公告,在具体操作上缺乏参考价值。因此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执业指南,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类研讨会、培训班、后续教育等方式来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执业人员相互协作的技能教育。

总之,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但外部审计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互补充的关系,使两者之间的相互协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之间的合作是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光远,瞿曲.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J].审计研究,2006(2): 29-37.

[2] 程新生.公司治理中的审计机制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7.

[3] 杜兴强,郭剑花,雷宇.大股东资金占用、外部审计与公司治理[J].经济管理,2010(1):111-117.

[4] 傅黎瑛.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趋同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00-149.

[5] 孙昕.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

[6] 傅黎瑛.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协作问题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3):42-46.

作者:孙新婷 孙青霞

第五篇:外部审计风险的管理

摘 要: 审计风险成为广大审计人员需要重视并加以研究的问题,研究审计风险的管理问题对审计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审计风险有不断增加的态势。在审计实践中我们必须正视它而不能回避它,如何有效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对审计风险进行管理应从各种方面进行。开展审计工作必须具有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制度控制并降低审计风险,通过了解舞弊环境和强调职业怀疑,提高舞弊审计能力。本文从外部审计的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即从国家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审计风险;审计风险管理;外部审计

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而社会审计主要是指注册会计师审计。

一、国家审计风险的管理

1.改善审计环境

(1)完善和健全审计规范体系。加强立法、建章立制,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根本措施。与我国的立法体系相适应,我国的国家审计规范体系是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中有关国家审计的规定构成。

(2)建立合理的审计管理体制。建立逐级审计责任制,不断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国家审计人员和审计机关要对审计结果形成的报告逐级、逐项签字并承担必要的法律责任。在审计的基础环节、中间环节、决策环节,建立起责任明晰的呈递制度。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原则,就必须铲除滋生地方保护主义的温床和土壤,尊重客观规律,进一步改革、完善现行审计管理体制,以确保地方审计机关的执法力度,更好的化解和防范由于地方行政干预带来的审计风险。

(3)整顿社会经济环境。当前普遍存在的内部人控制、委托代理关系的滥用、会计信息资料失真及财务管理混乱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有序运行,也极大地干扰了国家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了国家审计工作质量,加大了审计风险。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净化社会经济环境,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加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严肃整顿会计虚假信息,减少不确定因素,使审计机关能掌握相当真实可靠的信息,减少被误导的可能性,降低国家审计风险。

2.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提升专业胜任能力

国家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审计人员必须正视风险而不能回避,从而把审计风险降至最低。要不断加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经常对审计人员进行警示性宣传教育,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特别是业务素质,是降低和防范审计风险的根本保证,也是最彻底、最基本的防范措施。审计组织应该建立严格的专业培养和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保证全体审计人员随时掌握与更新履行其职责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并不断提高熟练程度,同时,还要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努力学习相应的学科知识。此外,审计人员必须坚持独立性。对各种问题的处理必须依据客观事实,而不能带有任何偏见。

3.严格质量控制,强化风险管理

审计质量控制就是由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运用审计质量标准,对各项审计工作或具体审计项目全过程的质量进行自我约束的一项活动,借此提高审计工作水平以及审计工作的效益和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它包括计划、制约、检查、分析和反馈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审计质量控制行为是由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进行的,是全体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都必须参与的自律行为。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保证,是审计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审计促进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是降低审计风险,避免法律诉讼的有效手段。

4.建立审计执法个人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1)建立审计执法个人责任制。建立审计执法责任制,对审计机关的根本要求就是依法审计。要从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这个高度来认识推行执法责任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审计机关各级领导及审计组长、审计组员的执法责任和各岗的执法权限。此外各级审计机关应从强化内部管理入手,建立落实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审计方案审批、审计复核、行政诉讼事项和审计执法质量检查,实行回避、回访、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备案和有关事项定期统计报告的制度,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以确保审计工作依法进行,最大限度的化解审计执法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2)建立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为防止执法枉法、执法偏差、执法过错的产生,避免小疏忽变成大问题,审计机关需要在过错责任追究上形成一套机制,追究过失差错,以有效纠错防弊,激励正确执法,提高审计执法水平,从而避免审计风险的产生。

5.建立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不同的审计风险,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对可控风险,审计人员可以针对引发风险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不可控风险,审计人员也应充分评估,认真分析评价,以便确定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综合起来,控制审计风险的方法可归纳为:

(1)自我保护。对于可以控制的风险,审计人员应尽量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范。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分析与控制能力,遵守审计准则,遵守职业道德,保持合理的职业谨慎态度,严格遵守审计程序,避免发生严重疏忽,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加强审计质量控制。

(2)风险回避。审计人员应该尽量回避风险大而且自身又无法加以控制的审计项目。比如会计账目混乱、内部控制系统薄弱、管理人员缺乏正直的品格等。

(3)风险转移。审计人员应该采取不同形式将所面临的审计风险转移给其他有关组织和人员的策略。审计人员应尽量分解引发风险的责任,将审计机构、被审计单位、其他相关单位应负担的责任划分清楚。比如在审计时应分清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管理部门的责任,如果日后发生了复议和诉讼,便于区分责任,转移风险。

(4)风险预防。做好风险预防是减少或避免审计风险的一个关键环节,风险防范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对于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来讲,建立健全审计机关的内部质量控制,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职业观,增强风险意识,树立审计风险观念;对于被审计单位来讲,审计人员应做好解释和宣传工作,提高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对审计工作的理解和认同度,力求赢得其配合和支持。

6.规范审计程序。严格规范国家审计程序、利用科学理论措施,控制和降低审计风险。

(1)制定审计项目计划阶段的风险控制。审计项目计划是审计机关在每个审计工作年度开始之前,对计划期内的审计项目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做出的统一安排。审计项目立项和编制计划,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降低审计风险的第一个环节。这个环节要关注审计项目立项的重要性、针对性和可行性。

(2)审计准备阶段的风险控制。审计准备阶段是从审计机关根据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审计项目,选派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到制定审计方案,并对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初步调查与评价。成立审计组,合理配置审计人员;做好审前的准备和调查工作;编制审计方案;发出审计通知书,提出书面承诺要求。

(3)审计实施阶段的风险控制。审计实施阶段是审计人员将审计方案付诸实施的阶段,即按照审计实施方案的要求,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这个阶段关系到整个审计工作的成败,是审计全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审计风险控制的关键阶段。

(4)审计终结阶段的风险控制。审计终结阶段是撰写审计报告,做出审计结论与决定并执行的阶段。认真撰写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既要用绝对数说明事实,还要注意用相对数表明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既要如实地反映审计情况,还要有理性分析和对策建议;依法做出审计决定;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重视后续跟踪审计,是在审计报告正式提交后,对审计单位是否及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解决存在问题所作的审查,在后续跟踪审计阶段,应建立审计质量评价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并不是简单的惩罚措施,而是要通过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把审计质量控制落实处,防范审计风险。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管理

1.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职业道德规范包括要求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事务所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质量控制准则和审计准则的规定。到2009年为止,我国已制定颂布了42项独立审计准则及相关职业规范,基本上建立起了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注册会计师只有严格按照专业标准执行审计业务,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的审计结论。因此,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遵守专业标准的要求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对控制风险尤为重要。

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并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注册会计师行业是诚信行业,整个社会对行业人员的职业精神、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期望很高。如果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切实做到超然独立、正直、客观、忠于职守、勤奋工作、遵守、保守机密,就可以减少失察舞弊的机会,降低审计风险,维护审计人员的职业形象。

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一是谨慎选择被审单位。二是积极推行审计承诺制,与委托单位签订业务约定书。签订审计约定书是委托人与被委托机构之间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过程,约定书一旦确定,就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签订约定书环节是产生审计风险的源头。会计事务所在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前,要指派注册会计师详细了解委托人的委托目的和业务内容,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和分析,当评估的审计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时才能签约。签订业务约定书是审计业务执行的必要环节和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措施。一旦涉及法律诉讼可减少口舌之争,预防和控制风险。

3.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完善内部的质量控制制度

建立和完善审计机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是减少舞弊、防范控制审计风险的有力保障。质量控制是审计机构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各审计机构应建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质量的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严格审计质量考核办法、减少或消除人员误差、及时发现和解决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4.完善审计机构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从根本上说,防范审计风险关键要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而高质量的审计来自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审计能否真正发挥为政府和公众服务的最终作用,不仅要有完善的审计行业标准来规范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要建设一支合格的、高素质的审计专业队伍。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审计人才成为推动我国审计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有效措施。会计师事务所要尽可能吸收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取得资格并有丰富执业经验和良好信誉的会计师加入审计队伍,造就一批既精通会计业务,又精通管理、审计、法律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审计业务需要。

5.运用科学审计的方法

充分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和工具,提高审计质量。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2006年2月发布的审计风险准则中,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使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实施审计风险评估程序,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为有效地规避审计风险,每个审计人员都要牢固树立审计风险意识。而要真正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关键是提高审计质量。审计人员要从思想上、观念上深入理解审计风险,改进审计方法,规范审计程序,监督评价并重,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在审计方法上,可以引进目前最先进的以风险为导向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以风险的分析与控制为出发点,以保证审计质量为前提,统筹运用各种测试方法,综合各种审计证据,以控制审计风险。

作者:李敏 刘总理 贾瑞

上一篇:素质教育问题论文下一篇:术后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