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审计审计报告(共9篇)
审 计 报 告
××××报字(201×)×××号
××××:
我们接受委托对××××(以下简称贵单位)注销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进行财务清算专项审计。贵单位向我们提供了财务清算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相关资料由贵单位负责,我们的责任是对贵单位注销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财务清算发表审计意见。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并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审计。在审计过程中,我们结合贵单位的实际情况,实施了包括抽查会计记录等我们认为必要的审计程序。
一、基本情况
二、清算方式及清算公告情况
三、财务清算起始日净资产审计情况
1、资产审计情况
2、负债审计情况
3、净资产审计情况
四、财务清算截止日日清算审计情况
1、税务登记注销情况:
2、员工安置清算情况
3、资产的处置清算情况
4、债权债务清偿情况
5、财务清算费用情况
6、剩余财产处置情况(是否按照有关规定捐给同类非营利组织机构或用于同类公益事业)
7、会计报表、账册、凭证清算后处理情况
8、×××单位登记证书和清算文件等资料,清算后按规定交×××民政×保存安排情况。
昆民非文23:财务清算审计报告
9、×××单位印章,清算后按规定交×××民政×缴销情况。
六、其他事项说明
附:1.财务清算截止日净资产审计报告
2.清算资产负债表
3.清算财务收支活动表
4.财产清算表
5.债务清偿表
6.剩余资产捐赠处置表
7.×××会计师事务所营业执照复印件
×××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中国注册会计师:
中国
南京
中国注册会计师:
报告日期:201×年××月××日
昆民非文23:财务清算审计报告
财务清算报告格式
一、基本概况 1.单位基本情况 2.注销清算原因 3.清算组成立的情况
二、清算的会计政策 1.清算的依据 2.清算期间
3.清算财产的评估作价 4.清算费用优先支付,包括: 5.清算财产的清偿顺序
(1)职工的工资、劳动保险费;(2)国家税款;(3)其他债务。6.剩余财产的分配方法
三、清算公告情况
四、税务注销情况
五、清算情况
一、明确清算审计类型, 委派合适人选
一个公司的解散关闭是需要按照国家的法定程序和规定进行, 即需要通过一定的清算程序后才可以正式解散。不同的企业根据企业的性质和解散的原因不同, 其解散关闭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其清算程序也有所不同。
注册会计师在进行清算审计时, 首先应进行判断该企业清算的类型。总体来说, 清算一般分为两种:普通清算和破产清算, 两种清算的根本区别在于企业是否资不抵债。注册会计师需注意, 当公司进行清算时, 如果发现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 应当提醒企业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 由人民法院组织进行破产清算。
二、把握清算审计要点, 明确审计重点领域
清算审计是对企业清算期间的财务状况和清算损益发表审计意见, 与常规的报表审计有着许多不同之处, 属于一种特殊审计业务, 清算审计的要点及重点审计领域与常规报表审计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1、首先关注清算企业编制的清算报表编制基础, 清算报表编制基础与企业正常经营期间所编制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不同, 并不是在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编制的, 编制基础的不同, 直接影响报表列报与披露, 清算报表所采用的资产价值为可变现价值。
2、关注企业清算开始与截止日期, 也是注册会计师需发表审计意见的企业清算期间。在破产清算审计中, 我们只把法院宣告破产, 进入了清算程序的审计项目才叫做破产清算审计, 破产申请到法院宣告日阶段的审计、破产申请前的和解、整顿的审计, 都不能称为破产清算审计, 而只能称为企业财务审计或会计报表审计。而普通清算期间开始则是企业投资者根据企业经营策略, 作出清算决定之日起, 进入清算期间。
3、关注清算报表期初数的审计, 清算报表的期初数直接影响着清算结果。清算会计是以企业主体资格灭失和终止生产经营为基本前提, 并通过清算来实现消灭特定企业主体资格并终止其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被宣告清算后, 清算组作为一个新的会计主体出现。清算组接管企业后, 建立新账结转期初余额时, 由于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用, 不能直接按照企业有关科目的余额转入, 作为期初余额, 而应当按照资产的可变现价值进行记账。
4、关注清算资产的可变现价值, 可变现价值可以有两种途径获得:一是利用资产评估价值确定可变现价值, 二是通过拍卖中心、交易市场等活跃市场, 取得资产的公允价值, 重新计价, 以适应破产清算环境下资产计价原则的变化。
5、关注无法清偿债务或隐形债务的保全措施, 一般破产清算审计的隐形债务较少, 因为破产清算有其严格的债权申报过程, 而且破产清算能够偿还的债务较少, 大部分均不能偿还, 反而出现纠纷的情况较少, 但普通清算则因为企业偿还债务能力较好, 容易出现纠纷, 应更加关注普通清算是否存在隐瞒债务的情况, 必要时要求投资人对隐形债务的清偿责任做出清偿承诺。
三、正确区分普通清算审计与破产清算审计, 采取恰当审计程序
1、普通清算与破产清算适用的法律不同。《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只规范普通清算。而破产清算则适用2006年8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 目前国家有关破产清算会计核算还没有相关的会计准则, 主要有1997年财政部制定的《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 (简称《暂行规定》) 。
2、普通清算与破产清算的法律程序不同, 破产清算有着严格的程序, 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最少也需半年以上, 破产清算需要经过较多的审议, 例如债权人会议, 清算组决议, 还需经过法院的判决等等, 而普通清算则较为简单, 花费的费用也较少。
3、普通清算与破产清算的清偿结果不同, 一般而言普通清算均可以清偿债务, 当不能清偿债务时, 则需根据债权人意见转为破产清算, 因此普通清算的审计程序应关注查找隐形债务, 而破产清算结果则为大部分债务无法清偿, 破产清算的审计程序应关注破产资产是否转移, 其可变现价值是否公允。
四、熟知企业清算程序, 防范法律风险
普通清算与破产清算均有其严格的程序, 尤其是破产清算, 其法律程序非常的复杂, 如果未按照其程序进行, 易产生纠纷, 带来法律风险, 因此注册会计师需熟知清算程序, 按章办事, 防范法律风险:
1、严格要求企业履行公告程序, 企业不管进行普通清算还是破产清算, 均需公开在报纸上履行公告程序, 要求债权人按时进行债权登记, 注册会计师应督促企业履行公告程序。
2、严格根据法律规定的时间要求, 履行各种清算程序。例如:普通清算应于作出清算决定之日起, 十日内通知债权人, 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 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 向清算组申报债权。如果未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间要求组织清算, 易产生债权纠纷, 形成潜在的法律风险, 注册会计师需在清算报告中加强调事项段, 强调说明此项风险, 或在清算事项说明中披露。
3、严格按照清偿顺序, 清偿债务。普通清算与破产清算的清偿顺序均是一致的, 注册会计师应关注清算的整个过程, 关注其清偿顺序是否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顺序清偿, 防止清偿过程中出现纠纷。
五、出具清算审计报告应注意的几点
清算审计报告, 是对清算会计认定的清算财产、债权总额及顺序的鉴证, 为债权人讨论通过清算分配方案提供证据, 也是为法院作出民事裁定作参考。由于这样的用途, 决定了审计报告一般只有两种类型, 一是无保留意见的, 二是否定意见的。
1、清算审计报告中, 没有必要用大块文字披露审计调账, 而应在发现问题时书面通知清算组调账、处理, 调整处理之后才出审计报告。
2、当注册会计师发现未按照清偿程序进行清算时, 但对清算财产、债权总额及清偿顺序无异议时, 应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后, 添加强调事项段予以说明。
“又见审计风暴”,“重磅炸弹”,“仍然触目惊心”……
2005年6月28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200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时,如此相似的用语再次集中出现在媒体报道的标题当中。
每年审计风暴的出炉,总是会揪出一批大案要案,因此媒体将此称为“审计风暴”。
国家审计署科研所副所长崔振龙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公众可能对审计工作存在片面理解,把审计工作者看成反腐先锋了。事实上,反腐在审计工作中只占较小的内容,也不是它的主要目的,审计主要是为了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他呼吁对审计理性客观地认识。
与去年的审计报告相比,新的审计报告没有突破性的变化,但是具有一些新的特征。
新特征
与去年的审计报告相比,新的审计报告是按照国家的既定方针做的,表现了一贯性,但是具有一些新的特征。这是崔振龙对新审计报告的总体看法。
崔振龙将今年审计报告的主要特征归结为三点:一是用了很大篇幅来报道各相关单位纠正错误的情况;二是除继续关注具体的案件外,对宏观问题谈得很多,关注制度建设,三是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心工作,抓教育、医疗等民生的问题比较多。
光查处不纠正,审计就发挥不了真正的作用,只有真正整改了,才能给民众一个好的交待,这是此次审计报告中要用较大篇幅报道各相关单位整改情况的主要原因。
今年审计报告特意指出,“去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是历年来最好的”,原因是“国务院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要认真整改,给全国人大和人民群众一个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答复。国务院先后两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整改落实情况。”
在此情况下,除国家体育总局动用有关资金尚未落实整改外,其他部门都有所行动。使此前媒体关注的“能否得到落实”有了一个满意的答复,无疑也更树立丁审计的权威。
对宏观问题谈得很多,使新的审计报告在具体案例的基础上,有了更深刻的指向。从宏观视角把握问题,能够引导人们关注和改进造成具体案例的制度。这显然不是光报告细节,谈一些个案所能达到的层次。所以今年的报告中虽仍然披露了很多违规违法事件,但是就篇幅来说比去年要少。
据《瞭望东方周刊》观察,今年审计报告中的一些意见建议,是很有深意的。审计报告中有一条提到,“由于中央与地方、中央各部门之间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事权不够明确,国家发改委作为国民经济宏观管理与调控部门,对地方以专项形式安排大量补助投资,类别繁杂,项目小而散,直接涉及县、乡、村,不利于发挥中央政府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报告直指国家发改委的管理方式与国家宏观管理不相适应,这在以前还不多见。
另一个反映宏观思路的是,今年报告中的主要数据,更多的采用总结性的说法。崔振龙认为,因为报告是要给像全国人大那样高级别的机构看的,单说一些个案的用处有限。
“像指出在审计的38个中央部门中,查出各类违规问题金额90.6亿元,占审计资金总额的6%。这个比例反映的有效信息很大,能够让看的人知道在整个宏观环境下,不规范行为所处的位置,反映了宏观的把握水平。
此外,此次审计报告还对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给予足够关注,观察人士认为,这是围绕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心工作而进行的,“就问题本身而言,可能他们不是社会中最突出的,但是因为他们关系到千家万户,所以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就特别重要。审计还是整个政府工作的一部分,不可能超越政府执政的整体思路。”
依然风暴
2005年1月,被CCTV经济半小时评为年度十大经济人物之一的李金华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相信2005年不会再刮审计风暴,因为我预料这份报告和过去的报告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
此后,李金华又表示:我不希望老刮审计风暴,我希望它形成一种自然性的制度,大家慢慢去习惯,习以为常,风调雨顺,不一定要刮审计风暴。
但是“没有太大变化”的审计报告依旧刮起了风暴。媒体依然成篇累牍地用“震撼”、“触目惊心”这样的词句来形容报告中陈述的问题,而且对其中出现的部委和个案进行广泛的追问。
中国审计学会理事、武汉大学商学院教授廖洪认为,这里有一个社会心理问题,审计人员不过是很普通的按照法律规定在做自己的工作,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因为我们国家政府现在的透明度还有限,审计工作在公开透明方面走在了前面,所以造成的效力被放大了。
曾在英国审计署工作过的崔振龙表示,按照常理来说,审计长的报告是跟在财政报告后面的,是对财政报告的审核,要先知道每一年政府的钱都花在哪里,怎么花的,然后才审计它花得合不合规定。
国外政府各部门的财务报告一般都是公布的,像美国政府各部门的财务报告在网上就可以查得到,但是我们国家的法律没有这样的规定。
他认为,说到政府透明度,更重要的应该是财政报告透明,而我们国家现在的情况是,财政报告没有公开,而审核财政报告的审计报告捅了个窟窿,所以大家都朝这里看,关注度就比较高。
更多沟通
与去年审计报告甫一公布,各被审计单位纷纷表示不同意见相比,根据媒体追踪采访看,除个别单位表示自己“没有问题”外,今年上了“黑名单”的各方表现出高度的配合与支持,一些表示“已经整改”,一些表示“正在研究”。
卫生部的新闻发言人甚至表示,审计报告“为深化卫生改革,加强医院管理,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据了解,今年审计报告出台前,对于发现的问题和公布方式,审计署更多地征求了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并采纳了他们提出的合理意见。
问及更多的沟通是否因为去年审计报告公布后,来自各方的压力较大?审计署一位官员表示,这不是问题的主要方面。“要说有很大不同意见,要有个具体的标准,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提出行政复议的有多少?否则单讲‘很多不同意见’说明不了问题,事实上就我了解,这一年来,审计署收到的行政复议与往年比相差是不大的。”
他认为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压力,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因为审计跟其他的部门不太一样,它不是查处了就完了,而是要提高整个管理水平,只有对方确认到问题的重要性并且有改进的意愿,才能进行改善。
他笑道:“什么工作没有压力?都—样有压力。我倒觉得做审计挺好的,不求人。”
这位官员认为,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审计和被审计的关系,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拿了别人一笔钱去花了(不过审计对象的钱是来自国家财政而已),怎么能证明我的花费没有问题呢,审计就提供了这样一个证明。审计更多的是确认和评估财政部门的工作,就像上市公司要上市,会请审计确认有关报表,出具报告一样。事实上审计是为这些单位服务的,不是去给他们挑毛病的,如果你没问题就是一种解脱,所以说不存在得罪人的问题。
至于大众普遍认为的审计敢于拿位高权重的部委下手,他表示,审计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必须选择有资源分配权的重点部门来抓。哪些是重点部门呢?就是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和科技部这些,所以看起来好像是审计部门专找强有力的部门下手一样,事实上,这是它的正常工作方式。
被误读的审计
崔振龙认为,在很大意义上,公众对审计工作存在一种误解,好像审计就是查案办案反腐败的,其实审计最后希望促成的是政府管理的改进,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审计的工作分三个阶段:查处问题,追究责任,然后是管理水平的提高,追究责任的本质是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制度不完善,年年查,每年都有问题,用处是有限的。崔振龙认为今年的审计报告中列举的116条制度改进,非常有价值,“不是写在纸上的,是的确在起作用的”。这些制度是在去年审计报告查处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和改进的。
崔振龙对于媒体热衷于关注个案有一定的看法,“不是不应该关注个案,但应该更多地关注制度上的东西,这才是实质,查案子其实只是审计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且是并不占核心内容的一部分,尤其是随着审计的发展,这一块内容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少。”
廖洪介绍,按照国际上普遍的情况,对经济责任是否合法进行审计,查处违规违法现象等,这是审计的初级工作,而怎样在合法的情况下,让钱不要乱花,让它花得更有效,这种效益审计是审计工作的更高层次,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审计都是花在效益审计上的,这也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审计不断前进的方向应该是促进整个政府管理的改善,使整个政府管理制度更完整。像英国今年的审计报告名字就叫:modern the government(政府现代化),澳大利亚的审计人员中效益审计的人数和财务审计的人数差不多,美国的效益审计人员占的比例更大。
事实上,把查处揭露重大的违法违规问题,甚至经济犯罪,作为最近几年审计的重点之一,除了因为中国目前经济犯罪问题比较突出,民众社会心理和媒体的关注角度等原因外,重要的还是政府的指导思想。
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李金华曾明确表示,1999年朱镕基总理向审计署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审计必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而重点就是要抓那些重大的违法违规问题,经济犯罪。
“如果我们的社会经济秩序都好了,根本没有什么犯罪问题,也没有贪污腐败问题,想抓也抓不出来,那个时候可能就以效益审计为主,就不是抓案件为主了。”
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停止经营的清算企业进行清算审计,在了解了基本情况,索取必要的文件资料和财务资料后,具体审计工作应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对清算开始日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工作中要注意:
1、确定清算会计期间,即清算开始日至清算结束日所跨时期,它与正常会计期间的重大区别是企业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其分界日或分界线一般即为清算开始日。一般来说,这一时日是企业股东会(董事会)决议、公告停止营业、进行清算的起始日(不含法院判决企业破产的情况)。
2、清算开始日会计报表首先要反映的是截止此日拟清算企业的资产、负债、净资产等财务状况,在企业帐表,反映为原企业会计经营帐截止清算开始日的期末余额。因此,该会计报表审计,原则上首先可借鉴会计报表审计程序。但由于此项会计报表,其重要目的是摸清截止经营活动结束日“家底”,为正式展开清算作准备,审计中要注意:
(1)由于清算开始日具体日期的不确定性,此清算开始日会计报表所涉会计期间,有的可达整个公历,有的可能只有几个月或更短;而对上未经审计或从未经审计的企业来说,可能长达数年。(而据有关规定,经法院裁定破产的企业应对破产日前六个月之内仍在持续经营阶段的会计信息进行再审核确认,对破产裁定日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性进行审计核实。)
(2)既然重要目的是“摸清家底”审计重点宜放在:
A 核实企业资产状况
(a)银行存款的核实:发出询证函,确认银行存款余额的正确性,对未达账清理取证入账。
(b)应收款的清理核实:对“贷方”余额及应付款的“借方”余额进行重新分类调整,划分账龄,做好账龄分析。
(c)存货的盘存核实:对存货要求盘点核实,对账外物资、货到单未到及盈亏情况要进行账务调整,原因一时难以查清的潜亏要通过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科目列账,留待下阶段报批核销。
(d)固定资产的账实相符情况核实:对固定资产的账实情况进行盘存核实,对盘亏资产不能取证进行账务处理的,要通过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科目列账,留待下阶段报批核销。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进行审计核实,对账外资产及盘盈资产要进行查询说明其原因,有待下阶段核实调整。
(e)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及在建工程等科目进行列账依据的查实,对会计账务处理的合法性进行审计核实。
B.审定企业负债状况
(a)审核应付款的发生事实及有关证据、数额,财产担保情况,有担保的应提供证据。
(b)重大债权的核实。如银行贷款的本金、贷款期限、利率,截止审计日的欠贷本息合计,财产担保及依据。(c)审核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有关证据。
C.审定企业所有者权益
查实其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真实性。由于此清算开始日会计报表不必出具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其所涉会计期间的经营损益,可在“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科目归集反映。
(3)审计清算开始日会计报表,无须单独出具审计报告,其数据只是作为清算审计报告期初数的基础。
3、清算开始日会计报表表述的又是“清算开始”,即清算工作的第一步。企业一般要建立清算期新账,将上项资产、负债、净资产余额结转为清算帐的期初余额(有的企业可能不设新帐和转帐,但清算时处理应相同)。由于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用,正常经营会计中的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等原则相应地被清算会计的收付实现制和重置成本等原则所替代,原来的企业正常核算的会计政策被企业清算会计政策替代,转帐时不能直接按照原企业有关科目的余额转入,而应当按照资产的可变现价值进行记账。
注意此处按照可变现价值确认记录财产价值,问题是如何确定财产的可变现价值。可变现价值一般可以有两种途径获得:一是利用资产评估价值确定可变现价值;二是按《企业会计制度》,通过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对于历史成本原则进行调整。审计人员在最终完成已审清算开始日会计报表时,要对一些资产、负债科目可变现价值的“转换”情况进行审核,具体有:
(1)检查企业清算组有否对各项资产(包括现金、银行长期末达账、有价证券等)的溢缺原因组织专人核实,确实无法查明的,审计人员应在审计证据基础上提出核销建议。
(2)检查超过3年不能收回的应收款数额及虽未超过3年,但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是否已正确核销,否则,计人员应在审计证据基础上,建议足额计提坏帐准备。
(3)检查存货的毁损盘亏的处理有无必要程序和批准,如企业清算组有否对委托加工材料和委托销售的产品应进行函证或上门核对,经核对有差额的要查明原因作出账务处理。无法查清原因的应由清算组说明情况,进行核销,审计人员应在审计证据基础上建议计提足额跌价准备。
(4)对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待处理财产损溢等账户中已形成费用损失部分,是否已正确核销,否则,审计人员应建议核销调整。
(5).检查企业清算组有否对控股联营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调查,确定应收回的投资本金和收益,并索取有关协议或说明,审计人员应在审计证据基础上,对帐面值与可回收值间差额建议计提足额减值准备。
(6)检查实物资产如房屋、土地的所有权及使用权证等,明确产权归属,进而确定其中担保财产和用作抵押财产的情况,索取有关资料,建议按有关要求处理;检查固定资产的报废、盘亏、损失批准手续是否完备。
(7)对无形资产,审计人员应在审计证据基础上,确定其中已无实际价值或市值低于帐面的部分提出核销建议和计提足额减值准备。
(8)对负债,审计人员应在审计证据基础上,结合清算组的债权申报工作,索取或编制“账面应付款与债权单位申报数核对表”,检查其差异原因,对无法确定原因的差额是否已正确处理,否则应提出处理建议。
(9)检查资产评估增值(减值)的核算是否正确。
(10)检查各项核销处理差异是否正确列入清算损益。
第二阶段,是对清算结束日会计报表进行审计,这也是对整个清算期间、清算过程进行审核,工作中要注意:
1、对第一阶段审计进行复核,核对第一阶段审计账项调整建议,逐项核对企业是否作了调账。这是由于一个企业的清算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很难在短期内完成。根据有关法规,债权人的债权申报期限最长可达3个月(自公告发布之日算起)。尽管债权申报可在较短时期内申报完毕,但由于债权的认定、资产的评估及变现、清算财产的分配、债务的清偿以及清算时间的长短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清算工作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处理完毕。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审计时间可能会间隔相当长的时间。
2、核对已索取的如企业清算方案、债权人会议纪要、资产负债置换约定、资产评估报告等涉及债权认定、资产评估及变现、清算财产分配、债务清偿等文件资料,检查企业清算处理是否与文件约定相符、与有关法规相符。
3、审计方法应以逐项详查为主,如项目众多,不便逐项详查的,抽查样本量拟确保70%以上。
4、可重点关注以下项目:
(1)对收回的各项资金,应查清来路,验证其是否正常,是否全部入账。
(2)对各项支出着重审计其真实性、合法性,尤其应注意有无作弊、虚列支出,甚至贪污私分的问题。
(3)复核各项应计费用的计算是否正确,如各项借款利息、折旧费、应付水、电、气费等是否已经足额计提至清算结实。(可发询证函)。
(4)审计是否正确计提了各项税款(可发询证函)。
(5)应收账款在清算期收回的核算是否正确,呆账坏账的核销有无依据。
(6)实物资产的处置及变价收入情况,有无隐匿、私分、非正常压价出售等违法行为。
(7)抵押资产、担保资产、借入资产、取回资产的核算依据是否充分,核算是否正确。
(8)债权申报时间限制及金额与账面有无差异,清算调整的依据是否充足,逾期未申报的是否作了正确处理。
(9)清算费用的开支范围是否符合标准及有关规定。
(10)审查各项已实际发生的收入和支出,是否已全部入账。如检查清算组有否督促企业职工将手持的支出凭证(如医药费单据、差旅费单据等)及代企业收回的现金、有价证券、个人持有的备用金等全部交财务部门入账。
(11)清算损益的核算是否正确。
下面是来自美国阿莫科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一份最终审计报告实例,供参考。这份报告都是由审计项目主管编写并呈送给被审计单位经理、企业最高管理当局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由于这份报告将所有审计备忘录及其答复作为附件,篇幅较长,为缩短篇幅。我们仅在报告实例中列示了一份审计备忘录及其答复。
(一)报告的正文
前言
采用最好的工业实践为审计标准,我们由相同的审计人员对公司两个最大的炼油厂(怀丁和得克萨斯)的相同领域进行了“巡回”审计。这种审计方式为比较二者的内部控制和经营的效率、效果提供了总体思路和结构,并缩短了在第二个地点(得克萨斯)的审计时间。为确定怀丁炼油厂是否取得了通过比较得克萨斯炼油厂显示的良好经营状况,我们在完成得克萨斯炼油厂的审计之后,又返回怀丁炼油厂增加了一个星期的审计。我们相信,这种审计方式的改进增加了审计工作的效果,并准备在其他地点的审计中运用。
目标和范围
为了对两个地点的经营活动进行比较,确定怀丁炼油厂的经营活动是否按照公司管理当局的意图进行并实施了充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我们的审计检查了与原油收入、贮油装置、机动设备、内部审查、审计整改四个方面职能活动相关的记录、程序和政策,并评价了这些职能领域的内部控制状况。审计包括了截止 1993年9月30日之前12个月内已经完成的业务和报告。
意见和结果
原油收入方面
除了原油收入的计量和炼制原油磅数的计算方面需要改进之外,内部控制是充分的,并有效地发挥了作用。
收入计量:实地测试表明仪表显示的压力比被证实的实际压力平均每平方时低8磅。由于电脑采用仪表显示的压力数,所以因仪表不精确使每次计量的原油收入量
比实际多出0.01个百分点。重复的错误导致每年原油输入量比实际多14,400桶。我们建议你们评估计量仪表的灵敏度。
另外,我们在一份报告中发现两个仪表读数的第四位数字是令人迷惑的,装备部件表的编制员把最后的仪表读数往前四舍五入。计算机根据六位数字计算最终读数并在必要时自动将第四位数字四舍五入,于是,约1/3的读数比实际多出0.01个百分点。结果导致每年原油输入量比实际多4,800桶。我们请你们告诉装备部件的编制员采用正确的计算机生成读数。
被审单位答复:目前我们正在加强装备部件表的安装工作,以提高仪表计量的准确性并且在今年3月份我们举行了有关这方面工作的讨论。我们准备在1994年3月31日以前安装传感计量仪。另外,我们已通知装备部仪表的编制员(抄报员)纠正不正确的四舍五入计算做法。
输入量磅数计算:下面的事项不影响原油入库量的准确性,但错误地表示了余额的计算结果。
收入量分析员采用“十进制”加权平均比重将原油收入量的桶数换算成磅数,结果8月份原油实际加工量少报告了7.7MM磅。我们建议使用“三进制”可能更精确些。中心程序报据美国石油学会(API)公布的原油比重范围(38.5至43.5)来计算压缩系数。由于怀丁炼油厂原油加工量中90%的原油比重都在 38.5以下,我们测算表明多报原油加工量0.9MM磅。我们建议根据美国石油协会公布的标准重新确定原油比重范围,最好以20为起点。
被审计单位答复:关于原油加工量的重量单位换算,我们已于9月份开始采用每加仑加权平均磅数来计算;另外,关于较低的原油比重问题我们将在明年解决,准确地重新确定比重范围并与“炼厂收入量报告系统”采用的标准一致。
原油装置方面
除了“维修管理系统”的工作积压报告没有说明时间(小时)外,内部控制是充分的,并有效地发挥了作用。
工作单:对372份非预防性维修工作单(包括“维修管理系统”10月份未处理的积压报告),我们发现有350份(占94%)没有写明完成维修所需要的时间。为便于评估工作量和完成情况,我们建议今后应在送交给“维修管理系统”的工作单上注明所需要的时间(小时)。
被审计单位答复;关于在工作单上写明预计所需要的时间,我们正在改进过程中。我们准备在年末之前呈送给你们一份准确弥补过去缺陷的时间表。
机动设备
除一些拨款负担了不相关的采购支出外,内部控制是充分的并有效地发挥了作用。
拨款(专用的)
抽查了两项机动设备拨款的使用情况,发现都存在不恰当使用的问题。例如,用来购买小汽车的拨款(3128)#买了一台计算机,用来购买起重机的拨款(3145)#买了一辆小汽车。由于购买计算机的发票编入机动设备类发票的连续编码中,很显然,在资产分类帐中计算机作为小汽车入帐,同样,小汽车当作起重机记录于资产分类帐中。我们要求会计部门在内部审核时取得这类采购的批准,检查最近所有由拨款支付费用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被审计单位答复:我们已经取得计算机和小汽车两项采购业务的批准;另外,我们将在明年的内部审核中检查全部的相关业务。
内部审核方面
被审计单位:
审计项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条的规定,xxx(审计单位)派出审计组,自****年**月**日至****年**月**日,对****(被审计单位全称。以下简称****)****(审计通知书列明的审计内容)进行了审计(采用跟踪审计等特殊审计方式的,应当写明审计方式),重点审计了****等单位,对重要事项进行了必要的延伸和追溯。****(简要列明被审计单位配合审计情况)。
一、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
(1.本部分主要表述被审计单位的背景信息,如被审计单位类型、组织结构;职责范围或者经营范围、业务活动及其目标;相关财政财务管理体制和业务管理体制;相关财政财务收支情况;适用的绩效评价标准;相关内部控制及信息系统情况等。
2.本部分反映的内容应当与项目审计目标密切相关。
3.如果引用的数据未经审计核实,应当注明来源。)
二、审计评价意见
审计结果表明,********************************** *****************************************************************************************************************************。
(1.本部分应围绕审计目标,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其他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进行评价。
2.本部分既包括正面评价,也包括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的简要概括。
3.只对所审计的事项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充分、评价依据或者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发表评价意见。
4.评价意见不能与审计发现的问题相矛盾。
5.评价用语要准确、适度,以写实为主。)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
(1.本部分反映的问题主要包括审计发现的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问题或者其他重要问题以及依法需要移送的问题,但涉嫌犯罪等不宜让被审计单位知悉的除外。
2.反映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问题的,一般应表述违法违规事实、定性、处理处罚意见及相应的法规依据,或者移送处理意见。
3.审计发现的问题应合理归类,按照重要性原则排序。如发现以前审计决定未执行的问题,一般列在当年查出的问题之后。
4.每类问题一般应列有小标题。小标题一般应包含对问题的定性和金额。
5.在引用法律和法规时,一般应列明文件名称、具体条款号及条款内容;在引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一般应列明发文单位、文件名称、发文号、具体条款号及条款内容。
6.处理处罚意见应当具体、可落实。
7.审计期间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已经整改的,应当表述有关整改情况。
8.对社会审计机构相关审计报告核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其他需要研究关注的问题,根据情况可以在本部分表述,或者另列一类“其他需要研究关注的问题”予以反映。)
四、审计建议
******************************************************************************************************************************。
(1.围绕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从政策、体制、制度和管理层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2.审计建议的顺序应与反映问题的顺序基本一致。
3.只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特殊情况可简要概括问题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4.审计建议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被审计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整改。
5.审计建议的对象一般为被审计单位,如果涉及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其他有关单位,对相关问题应提出“建议被审计单
位商有关单位”共同研究解决的建议。)
对本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xxx(审计单位)将作出审计决定。对其他问题,请****(被审计单位)自收到本报告之日起60日内,将整改情况书面报告xxx(审计单位)。
本报告及有关整改情况随后将以适当方式公告。
澳门特别行政区审计署于1999年12月20日成立, 是一个由审计长领导, 享有财政自治权, 并对行政长官负责的独立机构。澳门审计署现有工作人员80人, 其主要职责是审计澳门特区的总账目, 并对公共行政领域的部门及机构, 以及大部分经费由财政支付的实体等审计对象进行各项审计工作。审计署通过发挥其职能, 促使“审计对象”提高透明度, 提升效率和效益, 为澳门特区居民的整体利益而服务。澳门审计署一直秉持专业、独立、尽责、客观的理念开展各项审计工作,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增加了社会对公共审计的了解, 令澳门特别行政区逐渐建立起一个接受和重视审计的文化。
澳门审计署的审计工作主要有三种, 一是政府账目审计, 即对每财政年度政府的总账目及各自治部门的管理账目进行审计监督;二是专项审计, 即由政府账目审计延伸出来具有特定性的专项审计工作, 对其预算管理、内部管理、管理模式及财政活动之效益进行审查;三是衡工量值式审计, 即对审计对象在履行职务时所达到的效率、效益及节省程度三方面进行审查、分析, 评论经济效益的优劣。澳门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在报送行政长官后会在审计署网站上进行公布, 公众可以自由下载。澳门审计署近两年来共发布审计报告12份, 其中政府账目审计报告2份, 占比16.7%;专项审计报告和衡工量值式审计报告各5份, 各占比41.65%。专项审计和衡工量值式审计已成为澳门审计署审计工作的重点。在审计报告中, 澳门审计署注意运用抽样审计、资料分析、数据对比、图文结合等方法来描述审计内容。
二、澳门审计署审计报告的特点
(一) 审计报告的可读性强
一是审计报告的谋篇布局考虑不同的阅读对象。仔细研读澳门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可以发现, 每份报告的布局都可划分为“简要版”和“详尽版”。“简要版”言简意赅, 往往只用两到三页就将审计的整体情况、建议以及被审计对象的回应呈现出来, 便于迅速了解情况, 宏观把握全局;“详尽版”则资料丰富、内容详实, 综合运用文字、图表、照片等手段对审计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描述, 便于推敲分析, 弄清整个审计过程的来龙去脉。具体而言, “账目式审计”报告中的“审计长报告书”部分;“专项审计”报告和“衡工量值式审计”报告中的摘要部分就属于各自报告的“简要版”, 其在整个审计报告中所占的篇幅大概只有10%左右, 其余部分则为“详尽版”。“简要版”部分如下表所示:
二是“模块式分解”提升了读者的阅读效果。人民银行的审计报告一般都是按照基本情况、发现问题、原因分析、审计建议的顺序来布置, 可以称之为流线型报告模式。相比之下, 澳门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则是采用模块式的分解, 即将被审计单位的工作分成多个模块, 每个模块又分成更细小的工作单元来报告。每个工作单元又包括基本情况、审计发现、改进建议和被审计单位的回应等部分, 并制作了详细的索引目录, 既能让读者迅速的找到目录中标注的篇章, 又方便读者就其关心的问题集中阅读, 从而提升读者的阅读效果。比如:在《澳门基金会对社团的资助发放》中, 就将基金会的工作分为“申请资助时所申报的收入及开支预算与最终执行结果之差异、资助款项发放后的跟进和监督、对受资助者提交活动报告义务的监督及对违反者的处分”等模块。
(二) 审计报告的互动性强
一是注重审计双方的交流互动。研读澳门审计署的审计报告, 会有一种读武侠小说的酣畅淋漓之感。审计双方你来我往, 相互过招, 且都有理有据, 刀光剑影之间, 孰是孰非, 一目了然, 正所谓“灯不挑不亮, 理不辩不明”。具体来看, 澳门审计署在审计报告的整体框架中增加了审计对象的回应以及就审计对象回应的补充两部分内容, 并在报告后附上了审计对象回应的原件。审计对象回应部分不仅包含审计对象对结论的认同及整改情况, 同时也包含审计对象对某些结论存有的质疑, 而就审计对象回应的补充部分又会就这些疑问给出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如果存有较多异议, 审计报告还会在附件中列出更为详细的回应内容。比如:在《持续进修发展计划》中, 澳门审计署在审计报告附件中专门就审计对象回应部分中的76处疑问进行了逐一解释。
二是注意交流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如果说互动交流是达成共识的基础, 那么交流过程中使用的方式方法则是达成共识的关键。在澳门审计署的审计报告中, 对被审计单位的每一部分工作都作出详尽的描述, 综合运用文字、图表、照片、示意图等手段, 力求在报告中严谨、准确的呈现实际情况。其中就包括被审计单位为完成该项工作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绩、审计部门在对该部分工作开展审计时采取了哪些方法等, 对于审计中发现的可予改进之处, 更是不惜篇幅, 力求描述准确、以理服人。在交流过程中不急不躁, 摆事实, 讲道理, 让被审计单位自己去判断审计发现的问题是不是有理有据, 做到以理“服”人, 而不是以规章、制度“压”人。
(三) 审计报告的逻辑性强
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逻辑的两个方面。问题认识的怎么样, 解决的怎么样, 是判断逻辑性强弱的根本标准。澳门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在认识问题层面, 其审计分析层层深入;在解决问题层面, 其审计建议切实可行。
一是审计分析层层深入。在澳门审计署的审计报告中, 大部分篇幅都用于审计发现的分析。虽然很少引用依据, 但分析却全面深入, 层层递进, 如庖丁解牛, 逻辑性极强。比如在《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建设费用估算》的专项审计报告中, 审计署发现建设办没有建立一个以控制建设费用为目的的估算并对估算进行检视和更新, 针对该审计发现, 报告首先对审计发现进行了描述, 其次分别从项目管理决策和公共资源分配两个角度分析该发现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其中在分析该审计发现时, 采用层层深入的方法。原文如下“建设办因应设计费用的判给而建立了最初估算后, 继续以这个粗略的估算, 作为建设费用控制指标……再者, 即使建设办已掌握更多较为具体的资讯时……, 但仍没有因应各项因素的变动, 主动计算更切合实际的工程费用, 对有关估算金额做出整体更新。”在这种不断深入, 层层递进的分析下, 最终得出“建设办在适时检视、调整和更新项目估算的工作方面存在不足, 不利于监控整个项目在建设费用方面的变化”的结论。
二是审计建议切实可行。审计具有确认与咨询功能。只有当提出的审计建议切实可行时, 审计的功能才能发挥出来。如果审计建议只是空中楼阁, 无法实施, 那也就失去了审计原本的价值。在澳门审计署的审计报告中, 每条审计发现通常会对应一条甚至多条审计建议, 每条建议只说明一个方面, 虽然内容不多, 但都比较具体, 切实可行。如在《澳门基金会对社团的资助发放》的审计报告中, 其中一条审计发现是“基金会在收到社团提交的活动报告后所编制的跟进表中未对其中资助款项收入所出现的异常状况做出详细的分析和跟进研究, 评估出现有关差异之合理性”, 针对这条审计发现给出的两条建议分别为“基金会应关注受资助者在活动期间所得到的收入是否与基金会做出审批时的依据有所不同, 并对异常的情况展开调查研究”和“基金会应尽快落实对受资助方执行账目进行调查和审计的监察机制, 并且订定执行上的原则和细则, 例如审计对象的纳入准则和对受资助者账目审计的深度及广度范围和审查标准。在订立准则后应与受资助者进行充分的沟通, 让其清晰了解并做出相应的配合, 解决基金会和受资助者在账目审查事宜上的分歧和障碍, 落实执行有关的审查机制”。
三、对人民银行内部审计报告的启示
澳门审计署在审计方面取得的成绩与他们所采取的“提供审计增值服务”的姿态密不可分。在阅读澳门审计署审计报告的过程中, 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审计人员是在与被审计单位一起思考如何更好的改进工作, 提供审计增值服务, 而不仅仅是查错纠弊。相比之下, 我们的报告似乎缺少了一些亲和力, 更像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发现问题”。对于人民银行而言, 开展内部审计的出发点应该是帮助被审计单位或部门持续提高完成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查错揪弊。具体而言, 我们应把提供增值服务的姿态体现到审计报告中去:
1、定位更友善。在我们的审计报告中, 要牢记内审部门所扮演“提供增值服务”的角色, 要把这种理念融化在报告的字里行间, 这不仅体现了一种友善的态度, 更反映了我们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2、沟通更充分。内审人员应多层次、多角度的与被审计人员交流, 表现出同被审计单位互动互助的过程, 被审计单位的解释也应反应到报告中去。
3、语气更缓和。审计报告在描述问题时, 应尽量使用缓和的语气, 并且充分考虑到被审计单位面临的困难, 以及为解决该问题已经做出的努力。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 尽可能“润物无声, 踏雪无痕”。
4、建议更具体。前面已经提到, 澳门审计署的每一条审计建议都确保具体可行, 而且具有针对性, 每条审计建议都切实考虑到了被审计单位面临的困难, 不仅是提出了问题, 也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如何改进。我们内审部门也应注意这一点, 在审计报告中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 画好审计报告的“点睛之笔”。
参考文献
[1]陈丹萍.我国内部审计管理现状与对策[J].审计研究, 2007.6
[2]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经营管理技术第四版[M].北京:西苑出版社, 2008:236-404
读今年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的工作报告,感慨良多,一言以蔽之“有很大的进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老百姓日益关心国家大事,是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建设的重要成果。阅读今年的审计报告,正如一位记者所说,“可以看出审计的内容更加契合老百姓的呼声和期待,审计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促进完善国家治理的一个‘免疫系统’,其建设性作用已跃然眼前”。
实事求是,真相告白,是今年审计报告最大的亮色。例如,重大违规问题中“一把手”职务腐败现象突出。审计署共向有关部门移送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112起,涉及300多人,其中“一把手”的职务腐败43起。读此,发人深省,可见老百姓经常挂在嘴边的惠民德政“治国必先治吏”,真是一语中的,符合国情,箴言也。再如,2011年中央单位“三公经费”的决算支出清单,总支出合计93.64亿元,比上一年减少1亿元。这组数字“看上去很美”,毕竟是在“进步”。可是这一结果并不能让老百姓满意,因为与期望值相去甚远。审计者也自认为“三公经费”概念不清,口径和标准不够规范,“尚不利于发挥约束作用,也容易造成社会公众误读”。愚以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责任在管理层,管理层自己尚不明白,又怎么去“布道、实施、解惑”呢!须知,老百姓的“误读”多是精准度不够,但“心里那杆秤”,大体上能够掂得出轻重。
自爆“家丑”,“知不足而思进取”,让老百姓看到希望。“报告”明示:财政部“独揽”政府采购,现监管漏洞;政府采购标准的制定和采购代理机构的资格认定、审批、授予、考核、处罚都由财政部负责,政府采购缺乏有效监督制约。在财政部授予资格的633户采购代理机构中,有129户社会保险费缴纳证明与实际缴纳情况不符;未按规定向国务院报告6家集中采购的考核结果,也未依法处理涉嫌违规单位和个人。此外,还以财政部国库司便函形式,审批(核)1319项采购方式变更和采购进口产品事项。读过审计长这些令人不爽的披露,先是愤懑,静心一想,却又充满信心,敢于揭露自家之短,乃是自信的表现,这较之昔日只谈“形势大好”,不讲“问题不少”,更让人们看到希望。关键在于要尽快提高执政者的执行力。诺而不践非礼也,言而无信失民心。
把脉准确,惟有对症下药,可确保今后不再重蹈覆辙。我们欣喜地看到,今年的审计报告不仅揭示了出现的诸多新问题,而且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办法。风俗不淳俭,则财用无丰足。诸如,“政府预算未能覆盖全部收支”,“政府采购缺乏有效监督制约”,“‘三公经费’概念不清”,“惠民政策目标完成率低”,“第三方权钱交易成为腐败犯罪新形式”……。这表明,“审计监督的目的不是为了查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而是通过揭示问题,促进整改,推动健全完善制度,杜绝问题产生的根源,减少问题发生的几率”。毋庸讳言,对老百姓最痛恨的官员腐败行为,今年的审计报告“从腐败案件与权力滥用之间的本质联系出发分析这些案件的特点,既对案件多发领域、新型手段和客观条件进行逐一理顺,又有典型案例佐证,对于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向纵深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可见,革除弊端的良方是有的,关键是“言必信,行必果”,动真格的。“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笃志像“老审计长”李金华那样做好“国家财产‘守夜人 ’”,需要“大勇气”和“大智慧”,今年的审计报告凸显执政为民的决心,让老百姓振奋。
制定及审计报告的撰写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以企业风险分析评估为导向,根据量化的分析水平排定审计项目优先次序,依据风险确定审计范围与重点,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进而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协助企业管理风险,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活动。是一种新的审计模式,但我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文将结合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对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审计计划,方案的制定和审计报告的撰写进行浅析。
一、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
第一是施工企业关系复杂,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协调难度大,建筑施工涉及面广,协作关系多。在企业内部,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和不同项目上组织多工种综合作业;在企业外部,要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地方政府等协作配合,面临关系较为复杂。内部审计部门发现企业内、外部风险时,面临协调难度大的问题,包括对外部单位协调难度大,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项目部协调难度大;
第二是施工企业管理层次及其组织结构不易保持固定的形式,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内容、程序和方法更新快。施工企业的管理层次和组织结构需要根据项目的规模、性质、地理位置不同而进行相应的设置,在施工的不同阶段根据具体情况还要作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象涉及到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由于施工生产管理层次及其组织结构不易保持固定的形式,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也会不断变化,因而内部审计也要不断更新审计内容、程序和方法;
第三是施工企业施工项目具有非重复性、单件性的特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不可控环节多,审计侧重点变动快。建筑产品由于种类繁多,功能和要求各异,不可能进行批量生产,每一件产品都必须根据业主要求,进行单独的设计和施工,即使采用标准设计,也会因为地质、气候以及各种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同,需要对基础、材料、施工组织、施工方法做修改,从而带来一系列单件性生产的特点。
基于以上三点,在对这种单件性、非重复性施工项目进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时,要注意生产经营可控环节的风险内部控制,审计侧重点要根据项目施工的特点来确定,审计计划、审计方案以及审计报告的撰写都要因项目而异。
二、年度审计计划的制定。
审计计划是指审计人员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内部审计主管应该制定以风险为基础的计划,以确定内部审计活动的重点。企业风险导向审计计划是对内部审计师的一种指引,也是一种便于审计监督的内部约定,其中说明了将要采取的审计步骤,这些审计步骤旨在收集审计证据和帮助内部审计人员对被检查业务中存在的风险、效率、经济性和有效性表达意见。在审计计划阶段,要运用风险导向方法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从计划阶段就应该关注各种风险,并将风险的识别与评估贯穿与内部审计工作的各环节中。
施工企业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很重要的一步是对工程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以风险大小作为选择审计对象的基础,并制定年度内部审计计划。年度内部审计计划主要包括确定可供审计项目与风险因素、工程项目风险评估、确定审计工程项目的审计次序、编制工程项目审计计划等四个阶段。在年度计划的制定和项目计划编制中,以工程项目风险对企业经营活动影响程度的大小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对高风险工程项目和重要工程项目优先安排审计资源。
三、审计方案的制定;(现阶段,此点尤为重要)
合乎需要的审计方案应该在现场调查之后及时编制,以指导现场审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撰写内部审计方案的思路与过程按以下流程进行: 调查、收集并整理资料------分析风险确定审计目标----制定相应审计程序-----审计资源(时间人员)的安排
第一步:审前调查与资料收集,由于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有所不同,内部审计的对象基本上是集团下属公司,所以对审计单位或部门的相关环境比较熟悉,所以此步骤关键是对新增的有关资料加以归集即可(如果是新项目则要做详细的审前调查)。以上资料的归集应作为相关的审计附件或依据,也是往后调查与备用的需要,所以应该归档留存。不管在什么情况之下,撰写内部审计方案必备以下多项准备资料:
1、企业或项目工作流程图;
2、以前年度的内部审计报告及审计方案;
3、管理层审批资料及相关会议纪要资料;
4、企业经营的长、短期目标及工作手册;
5、企业或项目权限、职责及考核指标文档;
6、企业的经营情况与报表资料;
7、管理层关注的问题及已发生的事件。
第二步:确定审计目标,此点最为重要。通过对资料的整理总结,汇总以前年度的审计发现问题与改正措施,及审计方案的执行细节及存在的问题,再汇同对企业操作规程及相关的流程图的分析,以识别出组织运菅目标、现状及确认潜在的风险;根据汇总分析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风险,与现行的控制制度相比较分析,确定哪些是重要风险,哪些是次要风险;按风险的高低程度排列,最后确定主要的风险,也是我们常说的审计目标;
第三步:确定对应的审计程序,也叫审计步骤等,是内部审计人员为实现审计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与步骤的总和。通俗一点也就是一个证明的过程,通过一系列论证检查审核测试等步骤,以证明审计目标的准确性。确定审计程序写作时要注意三点:
1、精确,要一刀见血,一定要具体明确,不能摸棱两可,与审计目标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审计程序应全部删除。
2、简要,能准确描述操作过程、具体数量与步骤即可,不可哆嗦重复。
3、可执行,有些方法可能理论是可行的,但是在实际中难以操作,执行起来难度较大,不方便内审人员执行审计计划。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主要是围绕各个工程项目展开,按项目实施过程将工程项目分为项目施工准备阶段、项目施工阶段、竣工交付决算等三个阶段。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确定审计程序应该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施工准备阶段。在获取招标信息时,重点审查中间人、代理人等可靠性,社会公开招标信息来源的真实性、项目的确定性、竞争对手的数量及强弱态势。在项目投标报价时,审查项目业主资信好坏,业主资金到位情况、项目相关信息的充分性,分析政治、经济、自然、社会风险性,审查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报价方法的适当性。在签订施工合同之前,审查合同内容,重点审查强制性条款、合同表达不清楚、条款遗漏等。在办理开工手续时,业主自行办理开工手续的,审查办理周期是否过长;施工企业协助办理开工手续的,审查业主强制分担费用的风险。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采取与企业管理层及时沟通、现场纠正、提出审计建议等方式,促使企业管理层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教育,规范运作,严格管理。
2、项目施工阶段。在合同管理方面,审查劳务分包商选择恰当性、外部条件考虑的周全性、合同条款遗漏、合同表达的错误等;在质量管理方面,审查施工设计的安全性、缺陷性、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规范、标准选择的适当性、施工准备、新技术论证的充分性。在进度管理方面,审查进度计划的到位、材料进场的及时性、施工人的组织、施工工艺的熟练程度、工序衔接合理性等。在成本管理方面,审查工期超过合同规定的业主索赔、材料浪费、金融风险等。在安全管理方面,审查是否出现人身伤亡事故、结构出现质量隐患、设备出现安全问题等。通过审查,提出在施工过程中增加风险控制功能的意见,拟订分级预警方案,提出完善内控平台建设的建议,不断提高控制风险能力。
3、竣工交付决算。在资金回收时,审查是否存在变更款项回收困难、工程款拖欠、索赔困难等风险。在保修期限内,审查业主承诺的奖励是否有保证、业主的使用责任、施工中存在的失误等,提出相关的管理建议,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第四步:审计资源的分配,此点较为容易,只要按相应的工作时间与工作内容、内审人员的经验、业务水平等因素分配任务给相关人员即可。
在撰写内部审计方案时,建议要采用表格形式,直观又整洁,又方便对人员与时间的安排,同时便于审计主管复核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的进度。
四、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评价,即内部审计报告的撰写; 内部审计报告是内审机构对审计业务进行广泛深入的审计和调查后撰写的一种反映事实、揭露问题、提出建议的一种审计文书。它没有固定的书写格式,审计人员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可能有不同的写作方式。但审计报告要做到条理清晰,表达简明,分析详尽,归类合理
【清算审计审计报告】推荐阅读:
破产清算审计方案07-05
清算报告免费06-28
地税清算报告07-09
工商注销清算报告06-06
清算报告及申请11-22
审计研究报告-四川审计厅11-14
独资企业资产清算报告07-02
公司注销备案及清算报告07-21
审计报告格式06-01
审计整改报告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