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竞赛高中

2022-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学化学竞赛高中

农村中学高中化学探究

摘 要:农村中学长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在课堂上全身心投入学习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更远大于一个心不在焉的学生。尤其是在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学中,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其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在化学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耳濡目染,通过自身的经历与感悟来体验学习化学的过程,将教师所传授的化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真正做到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而有乐,学而长进。

关键词:农村中学;高中化学;素质教育;探究问题

农村中学长期的高中化学学习是非常枯燥无味的,要让学生们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就要不断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积极性就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家都清楚只有感兴趣了,才会有动力去学习化学。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自己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善于学习化学。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好化学,掌握好高中化学。

一、 关注成长情感,保持学习化学的兴趣

农村出来的学生求知的愿望强烈,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对于化学有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学生对化学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态度。教师应根据本地学生情况,慢慢诱导他们学习化学,不要为了课堂纪律打击各位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化学课时,教师尽量地多用生动活泼的形象比喻的语言,并想方设法多用化学实验来安排课堂教学,为自己的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化学教学环境。有很多内容在我们新教材中都涉及化学生活,学生们都熟悉的,因此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做好功课,让他们的思维能力有效的发挥,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潜力。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做到“信其道,乐其学”。用我们的热情和爱意去主动关心学生,真正尊重学生,努力理解学生时,自然会使你的学生产生好感,去崇敬你、信仰你、亲近你,并愿意接受你的教育。而真正的尊重必须是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不会因为对方的年龄、性别、长相、背景而做出改变,尊重与学生的成绩好坏无关,尊重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那些成人眼里的“差生”更要给予更多的尊重。

二、 开展多种多样的化学活动,增强学习高中化学兴趣

罗杰斯认为:“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要有目的地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化学活动。

(一) 运用化学反应的实验精彩

实验是激发、保持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我们可以根据课堂实际,设计各种化学实验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二) 运用多种化学实验手段,创设化学第二课堂,拓宽他们的视野

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让学生举办化学专栏,张贴化学报纸,从各种报纸杂志上搜一些化学成语、化学故事、化学笑话、化学谜语之类的素材,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改编,接着让他们举行丰富多彩的化学知识竞赛等节目。要求每个同学都积极准备,踊跃报名参加,大胆表现。真正让他们多学一些书本上从来没有的化学知识。当然会使学生有一种其乐无穷的感觉,而且一生印象深刻。

三、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活的艺术,尤其是高中化学教学。因而在化学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比喻等更为形象化的手段,以激发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充满激情的知识探究,诱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化学探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生活经验的检验,但许多生活经验当中体会化学知识带来的乐趣,生活不同,体验不同,感受肯定不同。对此,在学习化学课之前,充满激情地介绍知识,营造一个与所学化学课内容相关的时代氛围,把学生引到这个情境中来,必然激起他们的学习化学兴趣。

(二) 对于化学概念激情朗读,以情感人,激发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上课不注意从感情投入,课堂上的学生精神萎靡不振,表情木然若鸡。试想,这样的课堂,学生哪里有学习兴趣,哪里有激情!由此,利用化学语言可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 化学情境新创设,实验质疑多引导,促进学习化学兴趣

多数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对新异事物乐于进行积极探究。一种好的探究心理倾向,对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现象,反复思考问题会形成强大的内驱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内容十分复杂丰富,常常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判断的能力和想象能力,特别是在概括、分析、抽象、综合、对比、举例等等各方面。所以,在日常化学教学中,我们可通过课后再辅导、课外搞化学科技活动、课堂精彩教学等途径,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具体做法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内在动力,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求知欲。

在农村中,大部分学生比较爱科学,观察世界的眼光也不寻常,对传统观念也喜欢挑战。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满了他们的内心,不仅仅在于知识的记忆,而且要理解事实发生的真正原理,正是因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迫使他们有了内在学习的动力,让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每个细节。

在农村中学中,化学实验室多是比较简陋,条件不好,更坏的情况是连实验室都没有。化学药品更新慢,旧的设备和过时的化学药品,有的还不齐全,这时就要求我们教师想办法准备药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做好实验、詳细记录操作数据;引发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实践的科学态度,要做好实验后的总结、交流、问题讨论。不仅在培养科学素养,而且要提高实践能力。在实验中培养严谨求实、善于合作的精神。在实验中提出问题、提出假设(或猜想)、实验验证、做出结论等,都要求学生通过亲身操作体验。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四、 探究后的反思与结论

农村中学化学教学意义重大,特别是高中化学更要上一个台阶,是值得我们认真探究的一个课题。通过学习探究,懂得化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世界格局现况中,我国的化学科学有了更大的提高,但在农村中学中,大多数学校的化学教学的水平和教学设施都还比较落后。均衡发展国家教育,均衡提高农村高中化学水平,才能真正实现祖国强大。

参考文献:

[1]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育策略与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7.

[3]刘舒生主编.教学法大全[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朱光波,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广西博白县沙河中学。

作者:朱光波

第2篇: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

摘 要:高中化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应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作为最终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丰富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自主管理能力。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本文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方式进行深入探究,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方法探究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在自主管理中是“自己管理自己”,体现了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的自主管理;学生也是集合体,在自主管理中以班级、小组或学校为单位,在这一集合体中,学生们分工协作,共同管理集体。

1 概述

何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美国学者德鲁克将自主管理分为观察、判断、自我反馈三个方面。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确定一个标准来衡量自身行为的合理性,学生自主管理是从学生的角度充分认识到自身状况,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制定合理的规划和标准。学生自主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主意识管理;二是自主管理能力。本文主要探究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是学生在完成任务、执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对自主管理能力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同时,还应注重激发学生自主管理意识[ 1 ]。

2 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高中化学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化学实验中物质性状和色彩的千变万化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過自主管理逐步培养化学学习所需技能。学科不同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方式也有所不同,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决策能力、监督能力、评价能力和反思能力等。这几方面的能力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缺少哪一方都不能实现学生自主管理。

3 建设学生自主管理架构

化学教师需要任教几个班级,对每个学生化学学习进行监督、管理,显然是不可实现的。这就要发挥班级中课代表以及小组长的作用,课代表、小组长等管理体系,在很早之前的教学中便已存在,但由于教学过程的简单化和随意性,使得课代表和小组长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笔者在化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学科特征和学生实际,提出了学生自主管理架构,主要是以班级、小组和学生个人为单位的学生自主管理架构。

3.1 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自主管理

化学教师在整个班级学生自主管理中起着引导者和监督者的作用,维持班级纪律、发扬班风、监督本班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等任务均可交给学生负责。学生们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下,交流、讨论班级管理的规则和方式,以分工协作的方式,共同管理班集体。层次结构为:教师——课代表——各小组长——组员。

3.2 以小组为单位的学生自主管理

小组内成员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相互之间沟通、协作,组内成员之间相互管理。主要包括:组内成员相互间合作、共同解决组内存在问题、帮助组内成员解决学习上和生活中的难题。小组划分的依据是整体性、局部微调的原则,组长和组员之间既是学习中的好伙伴,也可将对方称之为竞争对手。

3.3 以个人为单位的学生自主管理

学生作为学习的个体,需要对自己的化学学习做一个整体规划,根据所制定的计划,不断调整自身学习状态,纠正存在问题,学会自我反思,这种学生自主管理方式相对于前两种方式来说,较为普遍,也是最实用的一种方式。

3.4 建设学生自主管理架构典型案例

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的课堂教学:完成知识点的教学后,进行达标检测。教师提出问题:请你估计钠元素的第二次电离能飞跃数据将发生在失去第 个电子。学生4人一组进行分组讨论,讨论结果交小组长,课代表组织小组长整理讨论结果交给教师。教师有针对性选择4组答案写在黑板(1)5;(2)10;(3)2;(4)7。教师引导学生:①钠原子失去电子是从最外层电子,还是从第一层电子开始;②电离能飞跃数据要8个电子稳定结构失去电子。学生讨论后自然得出答案是(2)10。

4 以“人本主义理论”作为学生自主管理的理论支撑

教学目标中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相互协调、统一发展的,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化学应着重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本主义理论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了有意义学习这一理念,他认为意义学习是自发的,虽然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但大部分情况下需要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注重发挥学生潜在动力,发现新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以人本主义理论作为支撑,全面了解现阶段学生的层次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3 ]。

5 化学教学应具有针对性

化学课代表以及各小组组长是班级组织的重要角色,在学生自主管理架构中,课代表及小组长的任务是协调教师加强监督和管理。学生们遇到不懂的化学知识和问题时,由课代表和小组长进行收集,并及时反馈给化学教师。教师得到反馈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并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及时解决问题,尤其是针对学生薄弱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在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应结合新课改教学理念,并不断进行深化。笔者作为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化学教师,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在化学课堂教学教育中不采用教师一言堂的老教学模式,采用引导学生自主管理,自主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开发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管理框架也凸显了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可行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少凌.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研究[J].中华少年,2016(27):135-136.

[2]张彬.探究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3):112.

[3]王波.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5(19):183.

作者:陈列文

第3篇: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要:现如今,在新课标的持续深化影响之下,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也变得愈加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培育,并且通过大量实证可知,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其更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高中化学教育期间,培养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的重中之重。但传统应试观念早已深入学生心中,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便要求高中化学教师要保持耐心,继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来促使高中学生能够对化学课程内容变得更加感兴趣。基于此,下文就围绕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化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从现实的角度做出探究,化学一直以来都是高中时期十分关键的科目之一,并且在进入到新社会、新时代之后,也需要学生能够进行全面的发展,并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正在变得愈来愈高。虽然高中生已经经历了初三年级的化学学习,但他们对于化学本身的了解仍旧相对较少,致使在进行高中化学学习的过程当中增加了一定难度,甚至导致高中生在心中滋生出对化学的厌恶心态。故此,在进行高中化学的教学时,教师务必要培养高中生的兴趣,尽量在课上活跃氛围,从而帮助高中生进一步吸收课本上的化学知识,促使化学素养的提升。

一、创建学习情景,增强学生兴趣

当前,情景教学法已经十分成熟,并且也得到了师生的青睐,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可以创建学习情景,以此来增强同学们在学习时的兴趣,让学生可以在情景中实现玩中学、学中乐。故此,教师就需要对高中化学课本中的知识内容做出切实而又深入地探究,寻找到能够创建情景的切入点,以此来使高中生在更加真切的情景当中感受到化学的奥秘,也能使同学们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一来,就能够促使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继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最终实现了主动学习[1]。例如:教授高中化学(人教版)“粗盐的提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实验所需要的部分器具带到课堂中来,让同学们近距离的观察漏斗、烧杯等实验器皿,此时学习情景也随之被建立了出来,由此增强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在上课期间做出演示实验,并且对实验过程做出分析和指导,让高中生能够亲身体会到化学的魅力和乐趣的同时,也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面,促使他们明白化学的实用性,进一步增强学生兴趣。

二、引入生活素材,培养学生兴趣

基于本质层面来看,化学与生活本就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所以在高中化学课上,教师也可以引入生活素材,以此来培养学生兴趣。通过将这些关系到自己切身生活的内容引入课堂,还能够促使大家提起兴趣和耐心,继而做出主动探究[2]。例如:教授高中化学(人教版)“金属材料”这部分内容期间,在课前导入时,就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情况来实现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详细来说,铁钉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能见到的金属材料,可以据此作为课堂导入,在上课伊始对同学们说道:“铁钉大家都见过,那生锈的铁钉大家见过吗?它为什么会生锈?”这是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他们会很快明确,并且回答道:“如果铁钉淋雨了就会生锈。”这时教师可以适当提出下一个问题:“那么金属材料在生活中都有哪些作用呢?”这样一来,学生会对化学课程有了更高的兴趣,后续“金属材料”教学开展就会更加順利。

三、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最近这些年,信息技术已经高度成熟,并且在教育领域当中,也开始对各种信息技术电教设施做出了运用,展现出了极其全面的效用。实际上在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信息技术手段走进了高中化学教学课堂当中,也促进了化学教学的转型,能够让授课活动变得更加新颖,为高中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化学学习环境,让他们可以进行轻松学习,从而不断促使化学学习压力的降低,激发同学们的兴趣[3]。例如:教授高中化学(人教版)“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时,首先化学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设施为同学们播放了背景动画:波涛澎湃的海洋。让学生结合背景动画,回答了以下问题:“你知道海水的哪些用途呢?”此时学生就会纷纷做出回答。接下来,教师继续使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了与此有关的文字资料,让学生结合相关资料,谈一谈自己对海中钠和氯的认识,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了其性质。最后,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为同学们投影了本节课程知识的板书,并让学生在课下运用信息化移动终端以及相关学习软件,查阅自己还想要进一步了解的内容,不断提高了学生的知识积累水平,在这样信息化的课堂中,学生的兴趣也会被激发。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高中时期的化学教育而言,如果想要进一步培育高中生的化学素养,提升教学成效,那么培育同学们的兴趣是必然手段。在新的教育教学领域内,需要将高中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与学习兴趣的培养紧密融合在一起,只有研究出学生喜欢的方法,把他们放到课堂教学的核心位置,才能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品质,激发其潜能。所以高中化学教师要善于探究教学形式,不断地进行授课模式的更新和转化,促使课堂教学体系更加完善,培育学生兴趣,增强化学课堂的实际效果和水平。因此,上文就对几点有效策略做出了探讨,期望引发思考。

参考文献:

[1]李永江.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27):117-118.

[2]姚梅花.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24):75-76.

[3]江兴敏.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9):270-271.

作者:毛博

第4篇: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研究

[摘 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对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素养提出挑战。迎刃教育时代难题,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剖析化学学科本质,立足于课堂教学,可采用聚焦核心知识、建构思想观念、注重宏微结合、引导实验探究、启发科学思维等策略。

[关键词] 化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标志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启幕。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弄清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立足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科独特的教育价值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和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五个方面,[1]体现了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内涵丰富,价值多元。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聚焦核心知识。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化学课程标准的魂,是化学课堂教学的根,是化学教学评价的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以具体的化学知识为依托,让学生在化学知识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化学学科应有的贡献。化学学科知识就其重要性而言,可分为核心知识、次要知识和外围知识,核心知识就是指那些在整个知识系统、学科结构中处于轴心地位,对周边知识领域起着统摄、关联作用,发挥结点功能的课程内容。[2]化学核心知识犹如植物的根系和经脉,具有内核性、统摄性和生长性。加强化学核心知识教学,有利于理清教学内容的主次,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让学生集中主要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最有价值的核心知识,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例如,硫的氧化物中的二氧化硫,从知识主线上看,它位于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盐知识链的节点上;从化学性质上看,它既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又具有还原性和漂白性等特性;从化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上看,它与日常生活、环境污染及防护密切相关,是培养学生绿色化学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素材;从它所处的课程模块上看,它属于化学必修模块的学习内容,体现了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上看,它几乎涉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所涵盖的五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有关二氧化硫知识应当作为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来组织教学,而三氧化硫则属于一般性的次要知识。教学中可通过物质分类、实验探究、证据推理和宏微结合等,引导学生对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性、还原性与漂白性等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与建构,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建构思想观念。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以及绿色化学观念等,多个条目均与化学学科思想或学科观念相关联。化学学科思想是化学科学在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和应用物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具有化学学科特征的最具影响力的思想集合体[3],例如物质变化思想、质量守恒思想以及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等。而化学学科观念是个体对化学研究对象、化学研究过程以及化学学科价值的本体的见解或意识,具有超越具体事实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4]例如,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实验观和化学价值观等。长期以来,广大中学化学教师对于化学学科思想与学科观念的区别模糊不清,事实上它们是化学研究者基于不同角度做出的阐述。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共同体在头脑中构建的学科观念等同于学科思想,而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期望学生通过对学科内容的学习达成与学科思想相一致的观念。[5]所以,笔者以为在化学教学中不必刻意地区分学科思想与学科观念,重要的是要通过无痕教学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知识学习过程中自觉领悟与形成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和观念,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例如,氨属于必修模块中重要的元素化合物内容,喷泉实验是学生学习氨的溶解性和氨与水反应的重要实验,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将教学重点放在喷泉实验的原理上,而将氨与水的可逆反应简单告知。笔者认为,喷泉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学重点应放在基于实验现象的证据推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上,虽然必修模块中没有出现化学平衡的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就不应对平衡思想有一定的认识。相反,锦程论文之家服务因为只有部分学生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就更应该在必修模块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平衡思想,以满足国家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为此,可在喷泉实验之后提出3个问题:(1)通过喷泉实验,了解到氨有哪些物理性质?(2)氨溶解于水仅仅是物理变化吗?(3)氨溶解于水后得到的溶液(氨水)中存在哪些微粒?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和微粒观,并建议再补充一个实验:用吸管在喷泉实验的圆底烧瓶中吸取少量溶液注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上套一个气球以达到密封的效果,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冷却后再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此实验操作虽然简单,但实验现象的变化却可以让学生对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有具体的感性认识,相关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化学必修课程学习中也能得到有效落实。

三、注重宏微结合。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宏观辨识、微观探析和符号表征是化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特性之一。宏观辨识要求,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微观探析要求,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符号表征要求,了解化学符号的蕴涵,使符号表征成为概括、提升宏观认识与微观认识的重要环节。[6]有专家指出,化学学习存在三种水平:宏观水平、微观水平、符号水平。[7]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把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置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条目之下,一方面规定了高中阶段学生化学学习水平的层级要求(宏观水平和微观水平),另一方面又要求对化学符号表征有所了解,能从基本的化学符号表征中解读出它们的宏观意蕴和微观意蕴。

例如,学习乙烯的加成反应时,要求学生从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宏观现象入手,推断出乙烯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能从乙烯与溴的分子结构上分析和理解反应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正确书写乙烯与溴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而推测乙烯与氯化氢、乙烯与水、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产物。教学中注重了宏微结合,化学方程式就不再是冰冷抽象的符号,而是赋予了灵魂的宏微结合的载体,这样的学习体验不再需要死记硬背,而是富有意义的建构活动。

四、引导实验探究。

化学是一门与实验相关的自然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实验探究,有助于学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根据问题解决,明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有助于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相互合作完成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信息加工并获得结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合作意识。所以说实验探究既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素,又是综合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方法。

例如,学习苯酚的酸性时可采用发现探究式的教学模式[8],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在实验探究中解决问题。

[引导发现]观察苯酚样品及分子结构模型,展示苯酚软膏,阅读说明书有关条款,从不能与碱性药物并用,引出问题。苯酚具有酸性吗?酸性强还是弱?

[猜想与假设]根据苯酚、乙醇、水分子中均含有羟基,猜想苯酚能电离产生H+,可能具有酸性。

[制订计划]设计苯酚与指示剂、Na、NaOH溶液作用,判断苯酚能否电离产生H+;设计苯酚在非水、非醇条件下与钠反应。设计苯酚钠溶液与HCl、CO2反应,进一步判断苯酚酸性强弱。

[进行实验]

(1)将少量苯酚溶于热水中,向其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

(2)将少量苯酚溶于苯中,向其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

(3)将少量苯酚晶体与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并振荡。

(4)将制得的苯酚钠溶液分为两份,向其中的一份中滴加稀盐酸,另一份中通入CO2.

[收集证据]苯酚不能使指示剂变色,能与金属钠缓慢反应放出H2,能与NaOH溶液反应,苯酚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或通入CO2,均出现浑浊。

[推理与结论]由于受苯环的影响,苯酚分子中的羟基变得活泼,能电离产生H+,表现出酸性,其酸性比H2CO3弱。

五、启发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科学思维主要包括科学推理、科学论证、模型建构、质疑创新等要素。

科学推理和科学论证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具体表述为证据推理,上述苯酚的酸性探究实验中,学生根据苯酚的分子结构做出猜想,通过实验收集证据,并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得出苯酚具有酸性的结论,就是在实验教学中基于证据推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一则教学案例。

模型建构源自科学研究,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因而模型认知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它是在已获得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理想化的思维方式对化学事实进行近似、形象和整体的描述,进而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认知方式。化学教学中借助于模型认知有利于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深奥为浅显,加深学生对于具体事物的复杂联系或本质属性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例如,原电池教学时就可以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很好地体现出来。首先组织学生实验,通过铜丝与锌粒在稀硫酸中接触,铜丝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引发猜想锌失去的电子转移到铜上去了.果真如此吗?学生通过实验收集证据,验证猜想得出结论,从而形成原电池的概念。猜想验证的过程其实就是证据推理的科学思维过程。然而,这一装置具有普遍意义吗?将铜片换成石墨、稀硫酸换成乙醇试试?在此基础上建构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模型,了解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如何判断一个装置是否属于原电池?就需要借助模型认知,学生尝试从电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氧化还原反应等方面做出判断。借助于模型认知,不管遇到怎样陌生的情景,只要将复杂的反应、陌生的装置与模型中的要素一一对应,就能很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必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渗透社会责任教育,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与其他学科核心素养的相互融合,共同致力于培养学生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云生。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确定--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7-9.

[2] 龙宝新。走进核心知识的教学:高效课堂的时代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12(3):21-24.

[3][4][5] 毕华林,万延岚。化学基本观念:内涵分析与教学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4(4):76-83.

[6][7] 吴俊明。对化学语言及其教学的再认识[J].化学教学,2015(7):3-9.

[8] 徐宾。新课程化学教学方式的基本特征与有效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4):16-18.

第5篇: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 年 论 文

`

目: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院:

化学学院

专业年级:

201*级化学师范

学生姓名:

******

学号:

201********

指导教师:

****

职称:

助教

2015 年 3 月 18 日

*********大学学年论文

成绩______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化学(师范)专业

201*级

******

指导教师

****

摘 要: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强调要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改变以往以接受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在校学习成绩,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而现行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主要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它与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课堂教学相适应,但这无法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的一切价值在于全面发展人的素质。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它要求人们能够自主地去获取、应用和创造新知识,因此自主学习将是适应学习型社会的最有效学习方式之一。本文阐述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相关理论与概念,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当前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策略和方法;高中化学

Abstract:According to our new round basic education course, we highly advocate these learning methods, they are: learn independently, cooperation learning, learn by exploring, whose core is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learn by themselves. Independent learning not only contributes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performance at school.but also lays the foundation of their lifelong study and development. Instead, the present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is mainly directed by behaviorism learning theory, which, though going with the class teaching focusing on teaching facts,can never meet the real aim of education:the real value of education lies in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qualities of human beings.The future is a learning society, which calls for us t0 acquire.Apply and create new knowledge,therefore,independent learning will be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learning methods.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autonomous learning were depicted, som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methods were proposed,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emistry science and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chemistry teaching.

Key words:independent learning;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methods; the high school chemistry

1 / 8

*********大学学年论文

1 引言

1.1 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过多的注重教师的主宰与控制,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仍然是以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要表现形式,大多表现为“满堂灌”、“一言堂”,缺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

进入21世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日益凸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提高教育效率和效果的捷径。在新课改中也大力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如何改变和重新构建教书的指导行为,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是摆在当前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基准,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高中化学教学要为学生的未来负责,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具备终身再学习的能力。 1.2 自主学习的意义

1.2.1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国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世纪人才,而自主学习与创新教育是不可分割,自主是创新的前提,没有自主就谈不上创新,没有创新也就无从展现自主。所以教育要培养这种创新人才,就必须在中学时期就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自治能力,而自主学习对于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大有帮助。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课后时间的主宰者,赋予他们充裕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激发创新的潜能。 1.2.2 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人类科学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剧增,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迅猛发展。如此快速的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不能满足于在学校教育中所进行的学习,还必须主动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和方法,不断进取、

2 / 8

*********大学学年论文

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自我提高,以适应未来、创造未来。这对人们的自主学习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学习》一书中指出:“每个人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我们再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生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教育应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学习”;1994年,首届“终身学习会议”提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于是终身学习成为了人们促进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强调学习者自身的进取和努力,关注更多的是掌握认识的手段,而非获得具体知识,学习者只有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开发潜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才能达到这一目的。自主学习给予了学生较大的空间和时间,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自主学习激励并使人们有能力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并合理应用它们。因此,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2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2.1 自主学习的概念

虽然目前对自主学习的研究不少,但尚未形成统一的自主学习的定义。一般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主体主导自己的学习,它是在学习目标、过程及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的主动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1]:第一,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第二,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的学习材料的控制权;第三,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 2.2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在高中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我们教学的一个目标,它的提出是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之上,这些理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元认知理论、主体教育理论和发现学习理论。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

3 / 8

*********大学学年论文

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与人交流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意义建构。 2.2.2 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是对思考的思考,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人在对自身认知过程意识的基础上,对其认知过程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换言之,元认知包括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和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与调节。[3]即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它强调学习者自身的主动性、自觉性和主体性,较为成功地说明了人类学习过程的本质,这是对学习理论的重大贡献。 2.2.3 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是人在一切对象性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和发展起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主体性就成为学生学习的本质属性之一。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认识和发展的主体,一切教育的影响作为外部客体刺激,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同化和顺应,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自我发展的参与者、探索者和创造者。这种教学能让学生逐步由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授受教学”走向以学生自学为主的“自主学习”,最后达到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具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因此,主体性教育其着力点在于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 2.2.4 发现学习理论

发现学习理论关注学生头脑内部的思考过程或认知结构重组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获得新信息、转换、评价等,而学生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应该主动地去发展,然后内化形成认知结构。[3]它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模式完全不同的理论,它强调的是学生主动地认知和发现,认为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应该围绕教材,而应该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方法来展开,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也就是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注重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把知识转换成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学生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习,去发现知识,要学生自愿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这种学习有

4 / 8

*********大学学年论文

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新情境的探索态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3 自主学习的教育学基础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育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和学生)中,学生虽然是受教育者,但他并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他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活动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育活动应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应着眼于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实现教育的终身化、民主化和个性化。

教育终身化强调学习的延续性,要求人们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正是培养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教育民主化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鼓励他们用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其质疑精神,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自由发展,自主学习正是这些要求的具体体现;教育个性化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依据学生特长加以引导,促使学生和谐完美的发展,自主学习正是发挥学生能动性,促进个性化发展的有效方式。

3 教学策略

3.1 在教学中创设和谐、民主氛围,激活学生自主意识

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包括外在的物质环境,比如宽敞明亮的教室、整洁舒适的布置等,能让学生感到身心舒适、精神抖擞;它还包括内在的精神环境,比如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是学习主导者与学习的主体的关系,教师要和学生共同承担学习责任,师生之间的感情应该是和谐的。教师应该对学生充满爱心,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合作交流,平等对话。教师在教学中,要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充分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每一个闪光点,让学生都动起来。这样学生才会形成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态,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生生之间应该是合作学习的关系。一个苹果换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而一种思想与一种思想交换,就会获得两种思想。学生之间通过合作学习获得的不只是答案,他们还可以在自由的环境中,用个性化的语言交流,擦出思想的火花,得出具有创新性的结论。 3.2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落实学生自主地位

5 / 8

*********大学学年论文

在课堂教学中,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具备一定学习水平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安排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让学生可以积极、有序、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共享学习资源,分享学习智慧,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一节课里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去思考、去交流、去书写,让所有的学生充分动起来。学生们往往为了完成书面作业而省略掉读书与思考,因此教师应尽可能把学生的读书活动和动笔操作的作业分幵布置,以保证其有足够独立学习的时间。同时教师应该让所有的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按自己的水平和需要独立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充分释放活力,积极地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3.3 在教学目标上,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培养自主能力

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而不是传授知识。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的主要途径。教师应该围绕着学生的自主学习设计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习方法的示范、渗透和点拨,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悟”出学习方法,从而掌握学习方法,能够在学习中运用掌握到的方法进行学习。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心理和学习特点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记忆的方法,有比较法、分类法、歌块法、理解法、联想法和形象法等。再比如化学学科有关元素化合物方面知识的学习方法,有实验法、对比法、类比法、归纳法、观察法等等。这些方法的掌握必须在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下,才行之有效。在教材中把握整体教学,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注意阶段内容系统化和单元教学内容集中化,将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课堂教学过程既传授知识又成为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的过程。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进而形成学习能力,变“学会”为“会学”。 3.4 在教学管理上,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调控

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思维习惯、性格爱好等都各有不同。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向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把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提高到最大程度。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目标,采用自己熟悉的学习方法,配合适合自己的学习速度。让学生自选学习难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6 / 8

*********大学学年论文

当然受年龄及认知水平的制约,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单单依靠个人力量是无法完成好的。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在教师引导下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真正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需要循循善诱,巧妙地点拨,适度地调控。当学生思路不畅通时,要及时进行疏导;当学生的思路偏离了教学目标时,要善于引导;当学生思路不开阔,甚至钻牛角尖时,要巧妙开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讲解、点拨、提示、指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不断增强学生自主调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程晓堂.论自主学习[J]. 学科教育,1999(9):32-39 [2]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8-69 [3] 高凌飚、陈冀平、李佳主编.化学教学与学业评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148-149

7 / 8

第6篇:2011年10月海南省中学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比 《共价键》教案1

一、共价键(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从电子云重叠的角度更深入地了解共价键的实质。

2、知道共价键的基本类型σ键和π键的形成及其特点。

3、学会判断常见分子共价键中的σ键和π键。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归纳、推理、判断,掌握学习抽象概念的方法,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

(2)通过动画演示和学生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创设探究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成功获得知识的乐趣。

(2)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分子的某些性质,并能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进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σ键和π键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σ键、π键的特征

三、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在教学上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和模型实例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指导学生从s、p两种形状的电子云按不同方式进行重叠成键的探究入手,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共价键(σ键和π键)的特征和性质。

四、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关键在于设法以尽可能形象化、生动化的手段解决相对抽象的问题。只要能在教学中有效突破电子云按不同方式进行重叠而形成共价键这一基本要点,就可以使学生更好理解两种共价键的特征和性质。

五、教学流程图

知识铺垫(能层、能级、电子云和原子轨道)→过渡引入→探索新知(对比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从电子云角度分析共价键→学生自主探究s、p轨道以何种方式重叠程度比较大→利用分类思想归纳总结共价键的两种类型——σ键、π键 → 对比探究σ键、π键的共性和差异性)→学以致用(探究利用电子云重叠方式判断共价键成键的规律)→习题巩固强化→归纳总结

六、教学过程

(一) 温故而知新

【复习】书写H、Cl原子结构示意图

【说明】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每一层为一个能层

用心 爱心 专心

- 1

以“肩并肩”方式形成的共价键,称为π键 【板书】

1、共价键的类型

1) σ键 2) π键

【动画模拟】s-sσ键,s-pσ键,p-pσ键的动态形成过程。

【说明】s轨道与s轨道电子云重叠形成的σ键,我们称之为s-sσ键;s、p轨道电子云重叠形成的是s-pσ键;p、p轨道电子云“头碰头”重叠形成的是p-pσ键。

【板书】类型:s-sσ键,s-pσ键,p-pσ键

【启发】画出形成化学键的两核连线,以该连线为轴旋转,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征为轴对称。

【板书】特点:头碰头、轴对称 【动画模拟】π键的动态形成过程

【说明】π键的电子云形状与σ键有明显差别,由两块组成,如果以它们之间的平面为镜面,它们互为镜像,这种特征称为镜面对称。

【板书】特点:肩并肩、镜面对称

【模型演示】展示σ键、π键,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两者的重叠程度,探究σ键、π键的强度

【小结】

四、学以致用 【科学探究】

1、已知氮分子的共价键是三键,你能模仿图2-

1、图2-

2、图2-3,通过画图来描述吗?(提示:氮原子各自用三个p轨道分别跟另一个氮原子形成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 【边说边展示】引导学生掌握共价三键中电子云的重叠方式。

2、乙烷、乙烯、乙炔分子中的共价键分别由几个σ键和几个π键组成?

【启发】利用原子轨道模型辅助,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判断共价键类型的规律。

七、板书设计

一、共价键

(一)本质

(二)类型

1、σ键

(1)类型:s-sσ键,s-pσ键,p-pσ键 (2)特点:头碰头、轴对称、重叠程度大

2、π键

用心 爱心 专心

- 3

第7篇:高中化学竞赛无机化学小结

有关水的反应小结

一. 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 l 水作氧化剂: 水与钠、其它碱金属、镁、等金属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碱 水与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和铁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铁) 水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水煤气”。 铝与强碱溶液反应 *硅与强碱溶液反应 l 水作还原剂: 水与单质氟反应 l 水电解

l 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 水与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 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水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二。水参与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l 水合、水化:

水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酸性氧化物化合成酸。(能 与二氧化硅化合吗?) 水与氧化钠、氧化钙等碱性氧化物化合成碱。(氧化铝、氧化铁等与水化合吗?) 氨的水合

无水硫酸铜水合 (变色,可检验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水)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氨碱法制纯碱等与上述CO2水合,NH3水合有关;浓硫酸吸水,用硝酸镁吸水浓缩稀硝酸等也与相关物质的水合有关;工业酒精用生石灰吸水以制无水酒精) 乙烯水化成乙醇 *乙炔水化制乙醛 l 水解: 乙酸乙酯水解

油脂水解(酸性水解或皂化反应) 水与电石反应制乙炔

名称中带“水”的物质

(一)与氢的同位素或氧的价态有关的“水”。

蒸馏水—H2O 重水—D2O 超重水—T2O 双氧水—H2O2

(二)水溶液

氨水—(含分子:NH3,H2O,NH3·H2O,含离子:NH4+,OH-,H+) 氯水—(含分子:Cl2,H2O,HClO,含离子:H+,Cl-,ClO-,OH-) 卤水—常指海水晒盐后的母液或粗盐潮解所得溶液,含NaCl、MgCl

2、NaBr等 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1:3) 硬水—含有校多Ca2+,Mg2+的水 软水—不含或只含少量Ca2+、Mg2+的水 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 水玻璃—Na2SiO3溶液

(三)其它 水银--Hg 水晶--SiO2 水泥—2CaO·SiO

2、 3CaO·SiO

2、 3CaO·Al2O3 铁水—一般指熔融的生铁,含Fe、C、Mn、Si、P等 水煤气—CO 、H2的混合气

生成氧气的反应小结

(1)氯酸钾热分解(二氧化锰催化) (2)高锰酸钾热分解

*(3)过氧化氢分解(二氧化锰催化) (4)电解水 (5)氧化汞热分解 (6)浓硝酸分解 (7)次氯酸分解(光) (8)氟与水置换反应 (9)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10)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11)光合作用 以上1~3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但一般所谓“实验室制取氧气”是指

1、2两 种方法。工业用氧气主要来自分离液态空气。

生成氢气反应小结

(1) 锌、镁、铁等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钠、镁、铁等金属在一定的温度下与水反应 (5)钠(钾、镁、铝)与醇类反应 *(6)苯酚与钠反应 (7)焦碳与水高温反应 *(8)一氧化碳与水催化反应 (9)碘化氢热分解 (10)硫化氢热分解 (11)电解水 (12)甲烷高温分解

其中(1)、(2)适用于实验室等少量氢气的制取;(7)、(8)、(12)可用于工业制氢;(11)可能是未来清洁能源的来源。 氯气的反应小结

(1) 氯气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与铁、铜等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氯化物)

(2) 氯气与磷反应 3Cl2+2P==2PCl3 PCl3+Cl2==PCl5 (白色烟雾;哪种生成物制敌百虫?) (3) 氯气与氢气反应(纯净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混合气爆炸;卤素的活泼程度比较) (4) 氯气与水反应(跟其它卤素比较:氟的特殊性;溴,碘与水反应的程度) (5)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残余氯气) (6) 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 (制漂白粉) (7) 氯气与溴化钠溶液反应

(8) 氯气与碘化钾溶液反应(卤素相互置换的规律如何?氟置换其它卤素有何特殊?) (9) 氯气与甲烷取代反应(条件?) (10) 氯气与乙烯的反应(反应类别?)(乙烯通入溴水使溴水褪色) (11) 氯气与苯的取代反应(条件?) (12) 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 (13) *氯气与硫化氢溶液反应(现象?) (14) *氯气与二氧化硫溶液反应(溶液酸性变化?漂白作用的变化?) (15) 氯气的检验方法---淀粉碘化钾试纸(单质碘的检验方法如何?)

氯化氢、盐酸、卤化物小结

(1) 浓盐酸被二氧化锰氧化(实验室制氯气)

(2) 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用于实验室制氯化氢;温度的影响;溴化氢及碘化氢制取的不同点) (3) 盐酸、氯化钠等分别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盐酸及氯化物溶液的检验;溴化物、碘化物的检验) (4) 盐酸与碱反应

(5) 盐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6) 盐酸与锌等活泼金属反应

(7) 盐酸与弱酸盐如碳酸钠、硫化亚铁反应 (8) 盐酸与苯酚钠溶液反应 (9) 稀盐酸与漂白粉反应 (10) 氯化氢与乙烯加成反应

(11) 氯化氢与乙炔加成反应(制聚氯乙烯) (12) 浓盐酸与乙醇取代反应 (13) 漂白粉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14) HF,HCl,HBr,HI酸性的比较

(15) HF对玻璃的特殊作用,如何保存氢氟酸? (16) 溴化银的感光性

(17) 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有哪些? (18) 氟化钠在农业上有何用途? 氯水性质的多重性 1. 氯水的多重性质 (1)Cl2的强氧化性 (2)次氯酸的强氧化性 (3)次氯酸的不稳定性

(4)盐酸的酸性,次氯酸的酸性 2. 氯水反应时反应物的处理。

(1) 作氧化剂时,如果Cl2能发生反应则主要是Cl2反应,氯气不能发生的反应则认为是次氯酸的作用。 (A)氯水与碘化钾、溴化钠、硫化钠等溶液反应是Cl2反应 (B)氯水与氯化亚铁反应是Cl2的反应 (C)氯水与SO2溶液反应是Cl2的作用 (D)氯水的漂白作用是次氯酸的作用。

(2) 氯水中加AgNO3是盐酸的作用(即Cl-)的作用。

(3) 氯水与强碱(足量)反应时,盐酸和次氯酸共同作用生成氯化物和次氯酸盐

硫及其化合物的反应

(一) 硫单质的反应(非金属性弱于卤素、氧和氮) 1. 硫与氧气反应(只生成二氧化硫,不生成三氧化硫) 2. 硫与氢气反应(可逆反应)

3. 硫与铜反应(生成+1价铜化合物,即硫化亚铜) 4. 硫与铁反应,(生成+2价铁化合物,即硫化亚铁) 5. 硫与钠、铝等反应生成相应的硫化物

6. *硫与汞常温反应,生成HgS(撒落后无法收集的汞珠应撒上硫粉,防止汞蒸气中毒)

7. *硫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硫化物和亚硫酸盐(试管上粘附的硫除了可用CS2洗涤以外,还可以用NaOH溶液来洗)

(二) 硫化氢的反应 (不稳定性、强还原性、酸性) 1. 受热分解

2. 燃烧(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产物不同) 3. 与卤素单质如Br2反应,硫被置换

4. *与醋酸铅反应生成黑色醋酸铅(可用醋酸铅试纸或者硝酸铅试纸检验硫化氢) 5. 与硫酸铜或氯化铜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铜沉淀(但不能与亚铁盐溶液发生类似反应) 6. 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硫化氢可被氧化成单质硫 7. 被浓硫酸氧化(通常氧化成单质硫) 8. 被二氧化硫氧化

9. 氢硫酸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而浑浊

(三)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的反应 (弱氧化性,强还原性,酸性氧化物) 1.氧化硫化氢

2.被氧气氧化(工业制硫酸时用催化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在某些悬浮尘埃和阳光作用 下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并溶解于雨雪中成为酸性降水。) 3被卤素氧化SO2+Cl2+2H2O==H2SO4+2HCl 4。*被硝酸氧化 5.与水反应 6.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7.与碱反应

8. 有漂白性 (与有机色质化合成无色物质,生成的无色物质不太稳定,受热或时日一久便返色) 硫酸性质用途小结

1.强酸性 (1)与碱反应

(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除锈;制硫酸铜等盐)

(3)与弱酸盐反应(制某些弱酸或酸式盐如制磷酸,制过磷酸钙) (4)与活泼金属反应(制氢气)

2. 浓硫酸的吸水性 (作气体干燥剂、硝酸浓缩时的吸水剂;) 3. 浓硫酸的脱水性 (使木条、硬纸板等炭化;乙醇脱水制乙烯)

4.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1)使铁、铝等金属纯化; (2)与不活泼金属铜反应(加热) (3)与木炭反应(加热) (4)制乙烯时使反应混合液变黑

(5)不适宜用于实验室制碘化氢或溴化氢,因其能氧化它们 5. 高沸点(不挥发性)(制挥发性酸)

A。制氯化氢气体、氟化氢气体(HCl和HF都易溶,用浓硫酸) B。制硝酸 (HNO3易溶,用浓硫酸)

C。制硫化氢气体(H2S溶解度不大,且浓硫酸能氧化H2S,故应用稀硫酸) D。制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溶解度较大,用较浓的硫酸)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一般不用硫酸,因另一反应物通常用块状石灰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溶解度小易裹在表面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6. 有机反应中常用作催化剂

(1)乙醇脱水制乙烯(或制乙醚)(作催化剂兼作脱水剂,用多量浓硫酸) (2)苯的硝化反应(硫酸作催化剂也起吸水作用,用浓硫酸) (3)酯化反应(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用浓硫酸) (4)酯水解(硫酸作催化剂,用稀硫酸)

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 物质 原理 生成物稳定性

Cl2氯水 (真正作用的都是次氯酸)漂白粉 把色质氧化 稳定 O3 Na2O2 H2O2 SO2 与色质化合 不太稳定

碳的还原性

1.与氧气反应(燃烧)

2. 与石英砂高温反应(工业应用:制硅单质)

3.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如氧化铜、氧化铁(冶炼铁用焦炭,实际的还原剂主要是什么?) 4. 被热的浓硫酸氧化 5. 被热的浓硝酸氧化 6. 高温下被二氧化碳氧化。 *高温下被水氧化生成水煤气。 碳酸盐小结

1. 一些碳酸盐的存在、俗称或用途。

大理石、石灰石、白垩、方解石、蛋壳、贝壳、钟乳石—CaCO3;

纯碱、苏打—Na2CO3; 小苏打—NaHCO3 (可用于食品发泡,治疗胃酸过多症) 菱镁矿—MgCO3(制MgO); 菱铁矿—FeCO3 ; 碳铵—NH4HCO3;(氮肥)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K2CO3;(钾肥)

暂时硬水的成分—Ca(HCO3)2和Mg(HCO3)2 ;锅垢的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 炼铁的 “熔剂”—CaCO3 (炼钢的造渣剂是生石灰) 制普通玻璃原料—石灰石、纯碱、石英 ; 制水泥的原料—石灰石、粘土 2.碳酸的正盐和酸式盐

(1)相互转化: 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的转化 (实验现象; 石灰岩洞和钟乳石形成)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转化 (碳酸钠溶液跟盐酸反应不如碳酸氢钠剧

烈; 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杂质; 除去碳酸钠中碳酸氢钠杂质; 除去二 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杂质为什么不用碳酸钠溶液而用碳酸氢钠溶液等问题) (2)共同性质: 都能跟酸(比碳酸强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碳酸盐的检验) (3)稳定性比较: 正盐比酸式盐稳定 [稳定性: 酸<酸式盐<正盐,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如HClOCaCO3 (5)碳酸氢钠与碳酸钠某些反应的异同

l 都有碳酸盐的通性—-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要注意熟悉反应时耗酸量及生成气体量的各种情况下的比较.) l 跟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都生成白色沉淀 l 碳酸氢钠能跟氢氧化钠等碱反应而碳酸钠不反应; l 碳酸钠跟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易生成碳酸盐沉淀,而碳酸氢钠跟盐类稀溶液不易生成沉淀.

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一)钠的反应 1. 钠跟氧气常温下一般认为生成氧化钠,加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钠的保存) 2. 钠跟硫能剧烈反应,甚至爆炸 3. 钠跟水反应(现象?) 4.*钠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 5. 钠跟乙醇反应(与跟水的反应比较;) (有机物中的醇羟基、酚羟基、羧基都跟钠反应生成氢气。) (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1. 都是固态物,颜色不同.氧化钠是白色,过氧化钠是淡黄色; 2. 氧化钠是典型的碱性氧化物,跟酸、酸性氧化物、水反应都符合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3..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用作供氧剂) 过氧化钠有漂白作用(强氧化性) (三)氢氧化钠的性质

1. 白色固体,易潮解,溶解放热,强腐蚀性 (使用中注意安全)

2. 强碱,具有碱的通性: 跟酸中和;跟酸性氧化物反应;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沉淀;跟铵盐反应生成氨气(实验中制取氨气用消石灰) 3. 氢氧化钠跟两性氧化物(Al2O3)反应;跟两性氢氧化物[Al(OH)3]反应 4. 氢氧化钠与金属铝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 5. *氢氧化钠跟单质硅反应生成氢气和硅酸钠

6. 腐蚀玻璃、陶瓷等硅酸盐制品,特别是熔融态的氢氧化钠强腐蚀性。(保存中注意避免在有玻璃塞、玻璃活塞的容器中时间过长;制甲烷时加生石灰的作用;熔化氢氧化钠的容器选择等) 7. 氢氧化钠跟氯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用NaOH溶液吸收残余氯气) 实验室制得的溴苯有红褐色,可用氢氧化钠除去。 *粘在试管上的硫可以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洗去。 8. 氢氧化钠跟无水醋酸钠反应(制甲烷)

9. 氢氧化钠跟苯酚反应(用于苯酚与苯等有机物的分离)(醇没有酸性,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10. 酯的碱性水解;油脂的皂化反应(制肥皂)

根据生成沉淀的现象作判断几例

l 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氢氧化钠沉淀不消失—可能是镁盐 l 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白色沉淀逐渐消失—常见为铝盐 l 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亚铁盐 l 加盐酸(或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沉淀逐渐消失—偏铝酸钠

l 加盐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沉淀不消失—可能是硝酸银或硅酸钠或苯酚钠

l 加氨水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银(或黑褐色沉淀—氧化银)继续加,沉淀消失—硝酸银(制银氨溶液) l 加氢氧化钠生成红褐色沉淀—铁盐;生成蓝色沉淀—铜盐

l 石灰水中通入气体,能生成沉淀,继续通时沉淀能逐渐消失,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 l 通二氧化碳能生成白色沉淀,继续通,沉淀能逐渐消失的溶液:石灰水,漂白粉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继续通二氧化碳时沉淀不消失的有硅酸钠溶液,苯酚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

既跟酸反应又跟碱反应的物质小结 1. 金属铝

2. 两性氧化物(氧化铝,氧化锌) 3. 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 4. 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 5. 弱酸弱碱盐(如(NH4)2S; NH4HCO3等) 6. *氨基酸

7. 有一些物质与特定酸碱反应如AgNO3与盐酸、强碱反应。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一)铁的反应

1)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现象?) 2) 红热的铁丝在氯气中反应生成氯化铁(三价铁) 3) 铁粉与硫粉混合加热时反应生成硫化亚铁

4) 铁与非氧化性酸(盐酸、稀硫酸、醋酸等)反应生成氢气和亚铁盐 5) 铁与浓硫酸或浓硝酸作用发生“钝化”现象

6) 铁与过量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铁(三价),铁与不足量稀硝酸反应可能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亚铁

7) 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8) 铁从硫酸铜等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条件?) 9) 铁与三价铁离子反应

(二)铁的氧化物

1)种类:氧化亚铁,黑色,不稳定;氧化铁,红色(红色颜料--铁红);四氧化三铁,黑色(磁性氧化铁)(价态?)

2)跟盐酸反应,生成氯化物,铁的价态不变;跟硝酸反应,二价铁可被氧化。 3)跟CO高温反应,铁被还原(炼铁)

(三)铁的盐类

1) Fe2+浅绿色;Fe3+棕黄色

2) Fe2+还原性,被氯气、硝酸等氧化成Fe3+ 3) Fe3+氧化性,一般被还原成Fe2+ Fe3+与Fe反应 *Fe3+与Cu反应 Fe3+跟H2S溶液反应生成浑浊

4) 亚铁盐溶液中加入碱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三价铁盐溶液中加入碱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5) 三价铁盐溶液中滴加KSCN或NH4SCN,溶液变血红色(检验Fe3+) 二价铁盐溶液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色,如果再加氯水,变红色(检验Fe2+)

6) 三价铁盐与酚类作用显示紫色

7) 苯与卤素(Cl2,Br2)反应时加铁屑催化,实质是铁盐起催化作用

金属冶炼方法

1.还原剂法。用适当的还原剂把金属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适用于中等活泼的金属的冶炼如:用CO还原Fe, 用H2还原W 用Al还原Cr (铝热法)

2. 电解法。适用于很活泼的金属的冶炼。如 电解熔融氯化钠冶炼金属钠 电解氯化镁冶炼金属镁 电解氧化铝冶炼金属铝

3. 加热法。适用于某些不活泼金属,如加热氧化汞生成金属汞

4. 黄金等不活泼金属以单质存在于自然界,可用某些物理方法(淘金)或化学方法使其与杂质分离提取

置换反应的几种类型

1.较活泼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较不活泼的另一种金属(金属活动顺序)

如:锌置换铜;铜置换银(钠、钾等极活泼的金属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其它金属) 2. 较活泼的非金属从盐溶液或氢化物溶液中置换较不活泼的另一种非金属

如:氯气置换溴、碘、硫;溴置换碘、硫;碘置换硫;氧气置换硫;氟气从水中置换出氧气;(氟气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其它卤素单质)

3. 金属从酸(非氧化性酸)溶液中置换出氢(“氢前”金属) 金属从水中置换出氢(“氢前”金属,温度条件)

金属从醇或酚中置换出氢(很活泼的金属如钠、钾、镁等) 4. 金属与氧化物或盐的高温“干态”置换。

如:2Al+Fe2O3=2Fe+Al2O3(还有其它的铝热剂反应) 2Mg+CO2=C+2MgO 5. 非金属与其它化合物的“干态”置换 如:氢气与氧化铜或氧化铁的反应 硫化氢的不完全燃烧 木炭还原氧化铜

炼钢炉中C+FeO 高温====Fe+CO↑ Si+2FeO 高温====SiO2+2Fe. 制单质硅 SiO2+2C 高温==== Si+2CO↑. 某些有色物的颜色

1. 红色:铜、Cu2O、品红溶液、酚酞在碱性溶液中、石蕊在酸性溶液中、液溴(深棕红)、红磷(暗红)、苯酚被空气氧化、Fe2O

3、(FeSCN)2+(血红) 2. 橙色:、溴水及溴的有机溶液(视浓度,黄—橙)

3. 黄色(1)淡黄色:硫单质、过氧化钠、溴化银、TNT、实验制得的不纯硝基苯、 (2)黄色:碘化银、黄铁矿(FeS2)、*磷酸银(Ag3PO4)工业盐酸(含Fe3+)、 久置的浓硝酸(含NO2)

(3)棕黄:FeCl3溶液、碘水(黄棕→褐色)

4. 棕色:固体FeCl

3、CuCl2(铜与氯气生成棕色烟)、NO2气(红棕)、溴蒸气(红棕) 5. 褐色:碘酒、氢氧化铁(红褐色)、刚制得的溴苯(溶有Br2)

6. 绿色:氯化铜溶液、碱式碳酸铜、硫酸亚铁溶液或绿矾晶体(浅绿)、氯气或氯水(黄绿色) 、氟气(淡黄绿色)

7. 蓝色:胆矾、氢氧化铜沉淀(淡蓝)、淀粉遇碘、石蕊遇碱性溶液、硫酸铜溶液 8. 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紫红)、碘(紫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紫红)、碘蒸气

因反应条件不同而生成不同产物举例

(一)反应物相对量大小影响产物举例:

1) 多元碱与酸或多元酸与碱反应因相对量的多少有生成酸式盐、正盐、碱式盐的不同 2) 磷与氯气反应,因量的比例不同而分别得三氯化磷或五氯化磷 3) 硫化氢燃烧因反应物量的比例不同而分别得硫单质或二氧化硫

4) 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反应,因反应物量的比例不同而得碳酸钙沉淀或碳酸氢钙溶液 5) 碳燃烧因氧气充足与否而生成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

6) 铁与稀硝酸反应因铁的过量或不足生成二价铁盐或三价铁盐 7) 铝盐与氢氧化钠反应据量的不同而生成氢氧化铝或偏铝酸钠 8) 偏铝酸钠与盐酸反应,据量的不同而可生成氢氧化铝或氯化铝溶液 9) 硝酸银溶液与氨水反应,因氨水的不足或过量而生成氧化银沉淀或银氨溶液 10) 碳酸钠跟盐酸反应,因滴加的盐酸稀而少或过量,有生成碳酸氢钠或二氧化碳的不同

以上

7、

8、

9、10四条都是溶液间反应,因而有 “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的实验效果,常用于 “不用其它试剂加以鉴别”的题解.

(二)温度不同产物不同举例:

11) 钠与氧气反应因温度不同而产物不同(氧化钠或过氧化钠)

7. Cl2:自来水消毒,制盐酸,制漂白粉,制氯仿 8. HF:雕刻玻璃,提炼铀,制氟化钠农药

9. AgBr:感光材料;AgI:人工降雨;NaF:杀灭地下害虫

10. S:制硫酸,硫化橡胶,制黑火药,制农药石硫合剂,制硫磺软膏治疗皮肤病 11. P:白磷制高纯度磷酸,红磷制农药,制火柴,制烟幕弹 12. Si:制合金,制半导体。

13. SiO2:制光导纤维,石英玻璃,普通玻璃 14. Mg、Al制合金,铝导线,铝热剂

15. MgO、Al2O3:耐火材料,Al2O3用于制金属铝 16. 明矾:净水剂;

17. CuSO4:制波尔多液; PCl3:制敌百虫

18. 漂白剂:氯气、漂白粉(实质是HClO); SO2(或H2SO3);Na2O2;H2O2;O3 19. 消毒杀菌:氯气,漂白粉(水消毒);高锰酸钾(稀溶液皮肤消毒),酒精(皮肤,75%)碘酒;苯酚(粗品用于环境消毒,制洗剂,软膏用于皮肤消);甲醛(福尔马林环境消毒) 20. 石膏:医疗绷带,水泥硬化速度调节

21. 皓矾:医疗收敛剂,木材防腐剂,媒染剂,制颜料; 22. BaSO4:制其它钡盐;医疗“钡餐” 23. 制半导体:硒,硅,锗Ge,镓Ga 24. K、Na合金,原子能反应堆导热剂;锂制热核材料,铷、铯制光电管 25. 芒硝:医疗缓泻剂;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 26. 磷酸钙:工业制磷酸,制过磷酸钙等磷肥; 27. 水玻璃:矿物胶用于建筑粘合剂,耐火材料

28. MgCl2制金属镁(电解),Al2O3制金属铝(电解),NaCl制金属钠(电解) 29. 果实催熟剂—乙烯,

30. 气焊、气割有氧炔焰,氢氧焰 31. 乙二醇用于内燃机抗冻

32. 甘油用于制硝化甘油,溶剂,润滑油

硝酸综述

(一)概述

1.硝酸是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2.浓、稀硝酸都有强的氧化性,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3.硝酸属于挥发性酸,浓度越大,挥发性越强(98%以上为发烟硝酸), 4.硝酸不太稳定,光照或受热时会分解(长期放置时变黄色的原因); 5.硝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不但腐蚀肌肤,也腐蚀橡胶等,(保管注意事项?) 6.实验室制硝酸可用浓硫酸与硝酸盐(NaNO3)反应; 工业制硝酸用氨的催化氧化法。 7.硝酸可与大多数金属反应,通常生成硝酸盐。

8.浓硝酸可氧化硫、磷、碳等非金属成高价的酸或相应的氧化物,本身还原为二氧化氮。 9.硝酸(混以浓硫酸)与苯的硝化反应

硝酸(混以浓硫酸)与甲苯的硝化反应(制TNT) 10.硝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与甘油的酯化反应

(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特殊性”及规律

1.浓硝酸与铁、铝的钝化现象(原因及应用)(表现了浓硝酸的什么性质?) 2.浓、稀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都不生成氢气(原因?)

3.浓、稀硝酸能与铜、银等不活泼金属反应(表现了硝酸的什么性质?试管中粘附的铜或银用什么来洗?) 4.与金属反应时硝酸的主要还原产物:

(1) 与铜、银等不活泼金属反应,浓硝酸生成NO2,而稀硝酸生成NO (2) *与锌、镁等活泼金属反应,还原产物比较复杂,其价态随金属活泼性增强和酸的浓度降低而降低,最低可得NH4+。

5.稀硝酸与铁反应,如果硝酸过量,生成三价铁盐,如果铁过量,生成二价铁盐。

第8篇:高中化学 化学教学反思

吉林省长春五中高中化学 化学教学反思

新课改进行了一段时间了,回忆这段时间的教学情况,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对新教材的认识和使用情况

新教材在保持旧教材知识的架构上,突出当前科技的发展情况介绍,突出探究式教学过程,突出利用插图使学生形象的接受知识的目的等,尤其是课后习题的编排注重了梯度,基础题、中难题、稍难题及难题,做到了知识与能力并重,做到了与高考内容的接轨。教学中如果能够完全贯彻新教材的意图,学生的学习能力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在教学过程中并不理想,因为旧的教学理念影响,总觉得课时不足,讲的多,学生活动少,在教学中往往只能注重完成教学进度而忽略了教材的编写意图。

二、自身角色转换情况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有不如人意之处:

其一是不清楚自己应扮演什么角色,担心学生对知识理解不了,还是用大量的时间去讲授,硬是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听的累,从而失去了自己对理论感悟的思考时机。

其二是教师引导者的身份不到位,教学中只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没能深入引导强化他们观察生活、表达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

其三是没有扮演好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课堂中大多有分小组讨论的环节,布置好讨论的内容之后自己在一旁“袖手旁观”,没有真正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去。

三、对今后教学的几点想法

1、注重引导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水平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进程,并根据教学进程中的具体情况来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2、以变革课堂教学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实施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教学,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增强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欲望,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学生探究所需要的能力。

3、造就良好心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学生不仅要有牢固的“双基”、较强的能力,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学中,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作风、良好的习惯、顽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心等科学品质。

总之,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我们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 作为化学教师,我要不断反思,总结,做一名新课改下合格的化学教师。

第9篇: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对高中化学新教材《化学与生活》模块的认识》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对高中化学新教材《化学与生活》模块的认识》 摘 要:从山东省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看,各地选修《化学与生活》模块的学生占全体学生的比例较小,其原因比较复杂。为了引起广大师生对该模块的重视,本文就选学《化学与生活》模块的重要意义、以及对该模块的教学建议,谈了一些深刻认识。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程;选学《化学与生活》的意义;《化学与生活》教学建议

山东省作为全国首批省(市、自治区)参加的国家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至今已过去4年有余。通过对我省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来看,各地对化学课程设置的6个选修模块的选择上大体相同,特别是重视了高考选考的几个模块(山东省高考选考内容是选修

2、

3、5)的选择,而只有少部分学生(大约¼)选学了《化学与生活》模块。可见,高考考什么就学什么的影响是多么根深蒂固啊!然而,通过2008年10月在烟台举行了“山东省高中化学教师讲课比赛”之后,一下子改变了人们的看法(在鲁科版新教材“化学与生活”中选了两节课),原来选学《化学与生活》模块如此重要啊!

一、 选学《化学与生活》模块的重要意义

高中化学新课程设置“化学与生活”模块,其宗旨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这是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赋予该模块的教育目标和任务。纵观鲁科版化学新教材《化学与生活》,就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上述精神。如果选学该模块,可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

⒈能充分认识化学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大大增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因化学化工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但人们对环境污染带来的一系列危害的认识却非常肤浅,特别是环境保护意识还相当薄弱。为了唤醒广大学生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鲁科版新教材(下简称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例如,教材一上来就把“呵护生存环境”放在首位(主题1),并把关注空气污染作为第1节。使学生认识了“我国空气污染指数标准”、“引起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光化学烟雾的成因及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的严重危害”、“酸雾的成因及危害”、“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及其危害”„„当学生看到空气污染给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时,深感触目惊心、不寒而栗,从而激发了防治空气污染和注重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再如,教材通过“烟草烟雾中有害化学成分的检验”实验,使学生

看清了吸烟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特别是给一部分原来认为吸烟有好处的学生敲响了警钟,打消了吸烟的念头;教材还通过“城市获取自来水”、“纯净水的制取过程”等,让学生认识到人们生活用水是多么来之不易呀!从而激发了他们节约用水的意识。教材又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排水,以及因空气污染时降雨形成的酸雨和垃圾污水对生活用水的污染造成的危害,唤醒了学生以后致力于研究污水的治理、减少对水资源污染的责任感,同时进一步增强了节约用水的意识,从自身做起,珍惜用水资源的保护等;教材根据当前生活垃圾的污染到处可见,特别是人们对垃圾的随便丢弃、烧掉的现象比较普遍,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等等,对学生进行防范意识的教育。例如,一粒废旧锌汞纽扣电池可使60吨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受到污染。如果焚烧时,废旧电池在高温下腐蚀设备,某些重金属在焚烧炉中挥发,通过飞灰造成大气严重污染。这是多么可怕啊!有的学生说,以前俺不知道废电池对环境能造成如此严重的污染,以后再也不随便丢弃废电池了。为使学生认识垃圾污染的危害,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变废为宝”的观念,教材还专门设计了一节内容“垃圾的妥善处理与利用”,充分发挥了很好的教育功能;目前,食品污染日趋严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为了引起学生对此有足够的认识,教材列举了大量实例,使学生看清了食品污染的危害性,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还有,教材还对白色污染、汽车尾气污染、燃煤污染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解析„„都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

⒉能充分认识化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增强了科学膳食和自我保健的意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是维持人体生命和保证健康的物质基础。人若缺乏营养会面黄肌瘦易生病,而营养过剩又容易发胖不结实。那么,人们究竟需要食用什么食物、以及怎样食用更有利于身体健康„„不知你想过没有,原来这些司空见惯的生活琐事或问题都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帮助学生搞清化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新教材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例如,让学生认识各类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素,以便了解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其中的一些化学反应原理。如当学生知道了为什么馒头越嚼越甜、人体为什么有的偏瘦或发胖、人为什么必须吃一定量含蛋白质的食物、为什么人缺乏维生素容易生病甚至死亡、人为什么不可一日无盐及食盐中必须加碘、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哪些重要作用、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其中的化学反应原理之后,感到学习化学如此亲切,进而激发了学好化学的浓厚兴趣,并思考如何从化学科学的角度去合理摄取营养,促进自身的健康等。如有位学生课后说“我妈妈经常逼着我吃‘海鲜’,我就是不愿意吃,现在明白了,原来这海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营养素,以后我要适当的多吃海鲜”。 另

有一位学生说“我有偏食挑食的习惯,常常饥一顿饱一顿,所以身体一直比较弱,现在找到了原因,看来以后要努力改变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再如,“平衡膳食”一节内容,为学生探索膳食结构、认识各种食品所含什么营养、怎样保持营养素的平衡、应怎样做到合理用膳,特别是要求人们平常要做到食物多样化、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使广大学生豁然醒悟,一下子明白了原来能否合理饮食对身体健康有如此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并表示今后一定要全面选择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新教材还让学生认识了为什么在很多食品中需要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及了解一些常用“食品添加剂”所含的化学成分与作用。这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带有添加剂的食品,与此同时,还使学生认识了一些不法商人为了牟取暴利,不顾人民的生命安全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不法行为。如为了给食物商品进行“保鲜保色”而向食品中掺入过量的甲醛、吊白块、非食用色素苏丹红等,致使成千上万的人深受其害;还有,不少教师在网上搜集了全国各地一些触目惊心的案例,唤醒了学生的防范意识,同时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分辨食品质量优劣的能力,还为今后投身于研究和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生产优质食品”的事业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再如,在学习《化学与生活》之前,别说学生对“保健食品”很陌生,就是很多教师对此也了解甚少。通过学习“正确对待保健食品”一节之后,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了什么是保健食品、常见的保健食品的品名和化学成分、哪些人群需要保健食品,特别是改变了以前对保健食品的一些错误认识,例如:一是明确了保健食品与药品的不同。即保健食品对于人体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但并不能治疗疾病,它起不到药品的治疗作用;二是明确了要增进健康应以平衡膳食为主、保健食品为辅;三是明确了并不是人人都需要保健食品,即选择保健食品应“对缺施补、有的放矢”,切忌“盲目保健、顾此失彼”;四是明确了食用保健食品不能过量,否则会适得其反„„上述这些看似是些不起眼的生活小事,但如果学生不了解、或不明白其中的化学原理,就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也不可能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长此以往,即使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甚至病魔缠身也不知是何原因,更重要的是悔之晚矣!因此,让学生学好这些“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就能用化学科学的观点对待生活,对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将受益终身。

⒊能充分认识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增强了对化学知识学以致用的意识

新教材非常重视化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设计和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应用化学知识对生活中有关问题做出判断、解释和解决的素材。其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社会共生共荣,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养成教育;同时使广大学生明白,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学已涉及人们的吃、

穿、用、住、行等各个方面,对于更多的人而言,学习化学的目的不在于进一步研究它,而在于应用它来分析和解决个体在社会、生活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例如:①学生通过做教材36页活动探究“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检测”实验、以及41页“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比较”实验,当学生成功完成实验后,成就感油然而生,并且看到了学习化学大有用处;②通过做教材63页的活动探究“原电池组成条件的探究”实验,当学生看到亲自设计并制作的电池能发出电来,不但兴趣倍增,而且对这些化学知识也倍感亲切,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化学概念成为现实,活生生地展现在自己的眼前,学习效果能不好吗?③在学习“家用燃料的更新”一节的课后,有学生说:经常见到有的居民将煤气罐的残留物倒入下水道或垃圾道中,而我只是对散发的难闻气味进行抱怨,现在明白了,不仅如此,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还很容易引发火灾、甚至发生爆炸的危险,以后应该劝阻他们改变这种做法;④在学习“衣料的学问”一节的课后,有位学生说:以前家里人们不管什么材料的衣服,只要穿脏了都是用洗衣粉和热水洗,现在明白了,原来这样对很多衣料的衣服损害非常大,看来以后必须根据衣料的性质选择洗衣粉和采取正确的洗涤方法;⑤当学生看到一些宝石除了用做一些珍贵的装饰品外,还具有医药功能,如珊瑚、珍珠、玛瑙、琥珀等都是中药药材,以及红宝石与激光的发明、水晶与手表等功能时,再与这些宝石的化学成分联系起来,感到非常奇妙,觉得学化学特别有意思,进而激发了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⑥当学生看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对居室装修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追求美观、舒适,但却忽视了因装修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并且对污染造成的危害性了解甚少,所以防范意识非常薄弱。现在明白了,今后一定要告诉人们尽可能减少或防治这种危害,对刚装修好的房子必须先通风换气一定时间后,并经过检测合格再入住,或尽量采用绿色环保型装修材料装修等;⑦教材中主题5“正确使用化学用品”一节内容,为学生的学以致用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素材。例如,通过学习“装备一个小药箱”,不但认识了一些常用药物的化学成分及其功效,而且还掌握了一些预防和医治常见病的常识,学生个个都成了保健的“小医生”;通过学习“科学使用清洁用品”,学生不仅了解了一些清洁剂的化学成分,而且掌握了根据它们的化学性质合理使用的方法,同时还减少了浪费和污染;通过学习“正确选用化妆品”,使学生明白了一些怎样保护皮肤、正确选择洗发剂、染发烫发的利与弊等常识,大大增强了他们自我保健的意识。

再如,从全书每节最后“学以致用”的内容看,都是对所学化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但提高了对化学知识的认识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体验到了学习化学的真正价值,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以致用的强烈欲望。

综上所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学生学与不学《化学与生活》模块,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特别是那些没学过《化学与生活》模块的学生,在化学知识水平、科学素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生活质量观等方面的缺失,恐怕在他们的一生中都难以弥补啊!因此,笔者郑重呼吁:不管今后高考考与不考,最好应把《化学与生活》当作必选模块,这不但使每个学生终身受益,而且是一件关系到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大事呢!

二、《化学与生活》模块的教学建议

由于选学《化学与生活》模块的较少,且大都是文科的学生,所以很多学校领导对该模块的教学重视不够,安排那些快离休的老教师或教龄短缺乏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任教,加之这些教师也不重视,致使该模块的教学质量无从谈起。显然,这种做法不符合新课程精神的要求,必须加以纠正,不但要充分重视该模块的教学,而且还要根据该模块的特点,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并努力做好: ⒈要注重该模块教学的合理定位

《化学与生活》模块的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创造性整合教材内容,做到:一是新教材要有新的教学观,那种教材写什么就教什么,唯书是教,照本宣科等做法,最不适合该模块的教学。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教材是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特别是在现代信息如此发达的形势下,要有大的资源观。切忌那种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采取死讲知识、甚至只是做题讲题,应付考试的做法。而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中的现象紧密联系起来;二是要恰当地融入化学知识,但不要孤立地讲知识,也不要对知识随便拓宽加深。例如,在“正确对待保健食品”教学中,讲解做“检验补铁保健食品中铁元素的存在及价态”实验时,有的教师只注重了讲解含Fe2+、Fe3+的溶液与KSCN溶液发生颜色变化反应的原理,却忽视了与补血剂联系起来,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再如,讲明矾、氯化铁能净水的原理时,只要学生知道了二者在水溶液中生成的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能净水就行了,而没必要讲AI3+和Fe3+的水解原理,更没必要要求学生书写它们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等。还有,讲有机物燃料的燃烧时,知道它们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就行了,没必要讲解一些复杂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三是要创设自主探究活动的情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如要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一些“探究活动”的实验内容,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要善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要多让学生搞课外调查和社会调查研究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等。

⒉要注重与必修(化学

1、化学2)的衔接

为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化

学与生活》教学应以必修课程为基础,注意与必修(化学

1、化学2)的有机衔接。例如,在做“检验补铁保健食品中铁元素的存在及价态”实验时,可先让学生回顾《化学1》54页的活动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然后再进行设计实验,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再如,在“电池探秘”一节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复习《化学2》50页“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然后再做“原电池组成条件的探究”实验,学生既加深了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原电池组成条件等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实验的效果,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还有,在讲“硬水的软化”、“酸雨的形成及防治”、“金属制品的电化腐蚀反应原理”、“常用药物的化学成分及化学反应原理”„„都可采用引导学生回顾和利用必修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总结,解决新问题,学习新知识。这不但容易接受新知识,而且节时增效、事半功倍,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一举多得啊!

⒊要注重与现实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材是静态的,而教学则是动态的。教师应进行必要的加工,加强教材处理方法的研究,把课本的死知识“变活”,并根据教学内容实际情况,注意多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讲“关注空气质量”一节时,让学生阅读当天的报纸、收听广播或看电视等,了解当天的“空气质量状况”,也可以到当地环保部门了解本地的“空气质量状况”与此同时,可搜集并播放一些因空气污染严重造成极大危害的录象资料,教育学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在主题2“摄取益于健康的食物”教学中,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 饮食习惯,看是否符合平衡膳食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到超市调查有哪些保健食品,看看包装盒商标对保健食品的说明,了解保健食品的作用,并根据所学知识谈谈自己或家人需要哪类保健食品等;搜集或播放一些因饮食造成的中毒案件的录象。如山西假酒致多人死亡案、连续发生的奶粉中毒案、食品污染物“苏丹红”中毒案件„„教育学生提高对食品优劣的分辨能力和自我保健的意识。在讲“走进宝石世界”时,让学生参观“矿石博物馆”,或到“宝石首饰店”看看琳琅满目、绚丽多彩的各类宝石,加深对各类宝石的认识,把书本知识变活了,教学效果能不好吗?在讲“装备一个小药箱”时,让学生相互讨论,谈谈自己曾用过什么药物医治过哪些常见病?现在是否知道这些药品的化学成分和治病的原理?怎样减少这些药品的副作用等„„把所学知识与社会现象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不仅拉近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而且还使学生感到学习化学很有用处,体验到学习化学的真正价值,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⒋要注重发挥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化学与生活》模块更有其独特的优势。这是因为化学与生活涉及到人类的生存、生产与科技发展、

社会进步等方方面面,其范围之广、典型事例之多、景、色、物„„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取材范围非常广阔,素材极为丰富。所以,多媒体技术可在其教学中大显身手。例如,在“呵护生存环境”主题的教学中,展示一些化工厂密集地区排放废气、废水、废渣造成对大气、农田、树林和鱼塘污染,致使树木农作物枯死、鱼死虾亡、牲畜病死等场景,令人毛骨悚然、触目惊心。使学生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认识更加深刻,环保意识大大增强;搜集并播放一些因营养过剩的“大胖子”、缺乏营养的“非洲儿童”,以及缺乏营养素的“大脖子病人”和“佝偻病人”等录象,学生个个都面带惊讶,深深体验到科学用膳和加强保健是多么重要啊!„„可见,多媒体技术在《化学与生活》教学中游刃有余、大有用武之地呀!

⒌要注重充分发挥教材栏目的教育功能

鲁科版教材栏目设置新颖灵活、丰富多彩,这是广大师生异口同声的共识。根据《化学与生活》模块的特点,教材除了保留了必修(化学

1、化学2)中的栏目,还特别增加了“动手空间(13个)”、“拓展视野(14个)”、“生活指南(5个)”、“学以致用(18个)”等栏目。

纵观教材各栏目的内容,设计得非常精彩,只要我们创造性地落实好,就能充分发挥它们的教育功能。例如,“资料在线”栏目中的一些数字就很有说服力,如“一个麦芽糖酶,每秒钟可以使1000个麦芽糖分子水解”、“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造成4天死亡4000多人”、“一粒锌汞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受到污染”、“世界上沙漠化正以每年500万~7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这是多么有教育意义啊! 然而,从教学调查情况看,有些教师采取了让学生随便看看、或置之不理的态度,错过了教育的大好时机;再如,“学以致用”栏目中一些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的虚拟化表演,可使所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进而更贴近真实性,把死内容变成了“活知识”。如让学生分别扮演“蛋白质、油脂、糖类、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各自表白自己扮演角色在维持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扮演“购买食品的学生、家长,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制造者,商场、食品店经营者。讨论:我们需要食品添加剂吗?以及与之有关的问题”等等。然而,有些教师认为这是小题大作,太俗气了,甚至认为可有可无,多此一举等„„致使一些栏目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其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留下了很多缺憾,值得深思啊!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 磊.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1》化学与生活『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上一篇:观杜拉拉升职记有感下一篇:区域主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