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2022-03-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报告在工作与学习方面,已经成为了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是有着写作格式与技巧的,写出有效的报告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关注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报告

“五个一“实践总结

暑假期间,我有幸参加了“五个一“社会实践,我主要参加了留守儿童帮扶。留守儿童人数众多,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这种状况,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发展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在留守儿童中加强和巩固教育,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是关注的重点对象。而我在与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感受着他们的生活与心理,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一、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留和心理状况

家境好一点的留守儿童,被送到了当地的寄宿学校,有相对安定的学习环境。与祖父母住在一起的留守儿童,虽然在生活上能够有所照顾,但是在学习上,年迈的爷爷奶奶给予不了任何辅导。留守儿童遇到学习问题时,采取向老师求助,自己解决的人数只占到25%。家境好一点的留守儿童,去父母的约束后,往往容易受到祖父母的溺爱,失行为散漫。一些寄宿在学校的留守儿童,情绪忧郁低落。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自闭,对他人漠不关心,不接受他人善意关怀等心理。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沟通,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在心理、行为上产生了严重的缺陷。诸如他们性格孤僻,情感相对冷漠;进取心不足,学习成绩不理想;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差,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等。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漏洞,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再加上当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还没能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低于其他学生,健康成长状况也令人堪忧。大多数教师也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问题儿”。他们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有厌学倾向。还有的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说谎打架,小偷小摸,花钱大手大脚,沉迷于录像、游戏,具有破坏性。

三、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亲情缺乏、心态失衡

71%的留守儿童经常会想念在外打工的父母,14%的留守儿童有时会想念父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这些留守的孩子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差。

(二)习惯不良、学习较差。教育单调、安全难保

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行为偏激。调查中发现34%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他们不听监护人的教导,目无学校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撒谎和欺负同学等行为发生。

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临时监护人重养轻教,教育的责任就全部落到了学校的身上,而学校教育是需要家长配合、社会支持的。然而,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常常得不到监护人的配合。如家长会无人参加,学生违纪或者受到侵害后无监护人配合处理。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成为不法分子

侵害的对象。侵害后又无亲人倾诉,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加上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断点,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三)道德滑坡、价值扭曲

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但部分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暇照顾子女而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给孩子物质和对孩子放任的方式来进行补偿,使得一些留守孩子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等陋习,甚至导致了一些“读书无用”的错误思想的产生。

由此,为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帮助他们,我觉得:

1、各级党委、政府应进一步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

2、家庭应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3、学校要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护。

4、社会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

第二篇: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18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

报告2018范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以及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向城市大规模转移,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务工增收的同时,开扩了眼界,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技术,增长了见识,也带动了家乡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大量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却给当地社会带来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等新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对此,市关工委要

求全市各级关工委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调研,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关爱广大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今年四至五月,市关工委又组织2个调研组,6位同志(每组3人)到全市县(区)、乡(镇)、村、校进行专题调研,与各级党委、政府和关工委的有关同志一起,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现状和问题、作法和经验、对策和建议等再次进行认真研讨。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现状和问题

据统计,目前我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已达42万多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50%左右。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大中城市,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居多。据关岭、紫云等县的初略统计,他们外出的农民工每年仅从邮局汇回的钱就相当于全年县级财政的总收入。有的县初略估算,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总收入要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在调研过程中,我们

对部分乡(镇)、村的经济情况进行了了解,农民工在外务工的年总收入大大超过乡(镇)财政年总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的三分之一乃至三分之二以上。这样可观的经济收入,不但体现了农民工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而且助推了家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从长远分析,农民工外出务工的趋势将会持续发展,进城务工人员将会越来越多。

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他们的子女绝大多数还留在原籍,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叔伯、亲友等照料,少数的由哥哥姐姐带着。据统计,全市15周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共计71075人,绝大多数在当地幼儿园、学前班、小学和初中就读。另外,尚有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孤儿、残疾儿童分散在各县(区)的学校就读,少数夫妻双方外出务工将子女带到外地就读和夫妻一方在家照料子女的都未作统计。据平坝县关工委统计,全县“留守儿童”9265人,占儿童

少年总数的%,占全县中小学生总数的14%;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的占85%,托付亲朋好友监护的占10%,和兄弟姊妹一起独自生活的占5%。普定县“留守儿童”在中学读书的占中学生总数的15%,在小学读书的占小学生总数的22%。镇宁自治县有留守儿童7322人,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的3177人,单方外出的4145人,在中学就读的1254人,在小学就读的4898人,1-6周岁的尚有1170人。关岭自治县有留守儿童9079人,流动人口儿童134人,孤苦儿童526人,就读初中的2834人,就读小学的5852人,在学前班或幼儿园的882人,在关索一小特教部(残疾和聋哑)就读的有33人。紫云自治县在中小学就读的“留守儿童”占在校生总数的19%,隔代监管的占%;亲朋好友监管的占%,尚有2748人与兄弟姊妹同住或独自生活,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0%。

儿童,这是一个需要成年人帮助的群体。孩子们的成长,是成年人义不容

辞的责任。父母对孩子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天空。这些留守儿童被委托给爷爷、奶奶和其他亲戚朋友代为照管,他们在生活、学习、心理乃至安全等方面带来的诸多难题,为社会所牵挂。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三大问题:

(一)亲情缺失,普遍性格内向,孤僻自卑,存在心理障碍。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多数外出务工人员一年仅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一次。“留守儿童”是非常想念自己的父母的,有的“留守儿童”编有山歌对唱,甲唱“太阳出来红彤彤,父母打工在广东;半夜梦里来相会,醒来眼前一场空。”乙对“月亮出来亮堂堂,父母打工去渐江;半夜梦里来相聚,醒来两眼泪汪汪。”这就是他们思念父母的真实写照。平坝县稍好一些,有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电话、通信率达不到每月一次。多数留守儿童亲情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极大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普定县马场镇、化处镇普遍反映,由于亲情缺失,留守儿童渴望与亲人交流,但父母难以顾及,造成了大多数留守儿童变得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自卑、有的表现为逆反心理、怨恨情绪等。水母小学学生李康艳、石林等,长期与父母分离,性格内向,孤僻自卑,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差,自信心明显不足等。性格呈现病态或畸形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一是自我封闭,遇事不与人说。一些学生在外面受了欺侮,却不告诉监护人或老师。平坝县一个姓王的小学生,是个很听话又节俭的乖孩子,有一段时间几个高年级的学生强迫王某索要“保护费”,王某只有硬着头皮一次次向爷爷要,直到爷爷产生疑心,跟踪去了学校,这才发现他要钱的目的。二是自卑感增强,总觉低人一等。一位留守儿童说,他最怕学校召开家长会,最怕在外面遇见自己的同学和父母亲热,为了躲避这一切,他从不去有父母在家的同学家玩。三是缺乏爱心,有暴力倾向。平坝县某

学校调研显示,在一些留守学生眼里,同学分为两种,一种是“惹得起的”,一种是“惹不起的”。对惹得起的,他们就欺负人,对惹不起的他们就被欺负。由于缺乏爱心,他们对人往往显得冷漠,不肯融入集体生活,不善关心和帮助他人。

第三篇: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状况调查

众所周知,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力都相应增多,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为了生计涌入城市。年轻人离开农村而老人和儿童就留在家乡。此次我们的社会实践就是调查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状况。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我所调查的村庄是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紫湖镇土城村。该村人口总数大约为3500。该村的年轻人大多去苏州温州等城市打工,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人数较多。留守儿童一般分为两种情况,父母一方外出打工和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父母一方外出打工,子女则由另一方照顾。而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子女则由亲戚照顾,大多靠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顾。我走访了几户留守儿童家庭,从交谈中我能感受到这些留守儿童对在外打工的父母十分思念,长期的缺乏父母的呵护,有的孩子性格也随之变得内向。我将自己调查所了解到的问题做以下总结:

(1)对儿童的监护不能落实到实处。单亲照顾的情况相对好一些,那些由亲戚照顾的儿童由于本身与监护人存在代沟,缺乏沟通更加不能得到好的照顾。问题得不到好的解决便一直积压,产生更多更棘手的矛盾。对孩子的发展很不利。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百分之七十的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很多孩子内心自卑,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因此在有的时候会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负和歧

视,这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都十分不利。

(2)学校方面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不够。孩子们的学校条件都比较简陋,乡村教师在对孩子们的生活方面关心不够。很多留守儿童不愿多交流,平时遇到学习方面的问题爷爷奶奶不能解决,也没有意识要主动请教老师,于是越来越多的问题积压导致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另一方面,我们之前说了留守儿童中很多存在心理上的问题,因为长期与父母分开,缺乏交流导致内心较为封闭。学校方面对于开导孩子们的心理还是十分欠缺的。首先,老师缺乏相对的专业知识,没有经过专业的心理知识培训。其次,对心理辅导这一观念的淡薄,认为这并不重要。

(3)留守儿童的生活较为艰苦。调查的几十户留守儿童家庭中,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抚养的。家庭条件比较差,爷爷奶奶仅仅依靠自己的田地满足日常所需。虽然在外打工的父母会定期寄一些生活费回家,但是仍然没有很大的改善。

在农村中,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一样存在。一个家庭中的年轻人几乎都外出打工闯荡,年迈的父母则留在家中。我们队这些留守家中的老人的生活状做了一番调查。我们首先向村长颜大叔了解了大概的情况,然后颜大叔带我们走访了一些留守老人家庭。经过调查我们做了如下总结:

(1)留守老人的生活条件普遍处于中低下水平。老人们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除了子女逢年过节送一些钱以外,其他的只能依靠自己种菜获得很少的经济来源。在农村,老人们也几乎没有享

受到任何的医疗福利保障。生病了就要花很多的钱,政府的补助也非常少。

(2)留守老人的精神风貌较好。我们所调查的村庄是一个民风淳朴的村庄,村子里的人大多都姓颜,平时家家户户的联系都很多。农闲的时候老人们会经常互相串门谈论农务,生活过的还是很精彩的。但是留守老人中也存在一些生活很艰苦的,在我们的调查走访中就有几位老人,因为身体不好没有能力去耕作,孩子们又不在身边,生活很不容易。

经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关于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调查,我们感悟颇多。看到那些留守儿童孤单落寞的眼神心里总是感觉很难过。父母为了生计不得已离开,这些孩子这么小就没有父母悉心的照顾,童年就变得很孤单很寂寞。我们希望社会各界对这些留守儿童能多一些关注、关心,让他们的童年不会因为缺少父母的呵护而产生阴影。对于那些离开自己的孩子外出工作的父母,我们也希望能够偶尔抽出时间回家看看孩子,至少要常常给孩子们打电话,关心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要知道,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对其将来的人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决不能因为赚钱而忽略孩子的身心健康。

关于留守老人,我们也想借此发出呼吁,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他们为社会奉献了大半辈子,当他们老了,干不动了,应该是停下来享受天伦之乐的。但是,农村中很多老人却没有享受到这种天伦之乐,他们甚至要一边务

农一边帮外出打工的子女照顾小孩。而且,此次调查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政府对这些农村留守老人的补助很少,几乎没有,其他社会福利比如医疗卫生福利都没有享受到。我们希望为这些留守老人争取一些福利改善他们的生活。当然,我们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我们的调查能真实地反映出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希望社会各界能对这些现状多一些关注,希望大家能奉献出自己的爱心,给他们多一些关怀。不管是留守儿童还是留守老人都需要我们奉献出自己的爱心,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资源与环境学院111班鲍婷婷1103070116

第四篇: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一.调查问题

本次我们所调查的课题是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探析,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但是大多数值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状况,我们从亲子关系的角度出发,给留守儿童内心情感的探析,从而能从内在情感方面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帮助。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父母长时间的不在身边,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同时还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改善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可以弥补他们亲情、心理健康方面的缺失,能够让他们更好的成长。

二.调查结果

我们发现父母回家频率较低的孩子相于其他非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以下四种不良心理:其一,是性格柔弱内向,父母常时间的不回家,让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其二,是自卑心理障碍,我们所调查的孩子年龄大多集中在8至12岁,很显然这个阶段的孩子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 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其三,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孩子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其四,怨恨父母,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一年难得回来一次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喜欢父母和父母亲近,反而是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对自己的不关心。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与临时监护人关系好的孩子,性格活泼开朗愿意与人交流,帮助家里人做家务,对于父母在外工作也是相当的理解,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的关系良好,有较多的朋友,经常参加学校的课余活动。而与其相反的孩子,在家几乎找不到安全感,心里常常觉得自己是无用的不受人喜爱,常常跟监护人关系差常常与他们发生争吵,跟父母的关系也较为一般,不愿多与人交流。这个在我们访谈的过程中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他对我们的到来充满了不安全感,回答我们的问时也只有短短的一个字。因此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孩子与监护人关系的好坏对亲子关系有很深的影响。

三.问题分析

我们了解到多数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的通话时间在十分钟之内,占53.5%。而且不到一分钟的竟也占到了12.5%,而三十分钟以上的通话时间比率占10%。为什么父母与孩子的电话沟通时间比我们想象中短那么多。原因有以下得知,对于农村家庭,特别是贫困山区里的家庭,经济收入都是来之不易的,他们的每日每月花费都是计划好的,在花费上特别珍惜,他们会尽量缩短通话时间,节省通话费用。另外,在外打工的父母平日工作繁忙,很难抽空给家里打个电话,一般只有碰到节假日时才会和家里人通电话。

四.问题建议

针对父母、临时监护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分别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但由于调查时间、调查对象等众多条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调查经验不足,因此这些建议仅作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一)对父母的建议

1、慎重选择。父母外出打工要三思而后行,父母适当增加归家频率,如果条件允许,假期可以接孩子可以去父母身边。

2、定期“温馨对话”,拓宽聊天内容。在外打工的父母,要及时了解子女的近况,一方面利用书信或电话定期与孩子进行时不时的交流沟通,时间最好控制在一个星期一至两次,通话时间最好在十分钟左右,同时改善谈话内容,聊天内容可以多元化,包括学习、生活、品德,走出传统的只聊学习、物质需求这两个方面。

3、加强亲子互动。父母外出打工归家后应该利用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这其中可以包括:父母和孩子一起逛街、一起看电视、陪孩子一起看书做作业,带孩子出去玩、跟孩子聊聊外面的世界、在睡前给孩子将故事等等。让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不断缩近,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

4、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在外时,了解孩子在家的状况;归家时,得知孩子的生活习惯喜好,使之与孩子交流时减少障碍。

(二)对监护人的建议

1、加强与学校的联系。首先,监护人要定期与班主任老师通过电话、见面等方式多做沟通,充分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其次,要对孩子的学习内容有所了解,能够在学习生活上帮助到孩子;最后,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不要让孩子感受到与父母在身边的孩子有所区别,从而产生心理阴影。

2、多关心孩子,能够让孩子诉说心理话。对孩子的任何反常现象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不让其影响孩子正常生活和健康成长。

3、对监护人进行教育引导,让其知道自己对留守儿童的重要性,改善部分传统观念,例如:重男轻女;认为孩子只要交给学校老师管理就好等。

(三)对留守儿童的建议

1、提高认知能力,理解父母。建议留守儿童多看些有益书籍,并从中获得丰富的课外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理解父母在外工作的不容易,能够自己努力提升自我,为父母减轻压力。

2、学会自我鼓励,提升自信。从生活中找到自信,努力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多参与课外活动,并从活动中找到自我认可感,从而鼓励自我,提升自己的信心。

3、拓宽自我交际范围,主动和他人交流。交际范围要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家庭和班级里,通过课外活动,多和其他朋友交流,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和其他朋友的交流中获得快乐。

(四)对学校的建议

1、设置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全面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挖掘孩子的潜能。开展孩子最感兴趣的课堂既可以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又可以让孩子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青少年。有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孩子们对父母的依赖会有所减少,这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2、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特别是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排除他们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3、试行“托管”制度。即要求每个“留守学生”找一个自己熟悉而又信任的老师作为托管人。托管老师可以是班主任、任课老师,也可以是学校职工。建立托管关系后,托管教师就是留守学生的包保责任人,托管老师每周与“留守学生”至少进行一次交心谈心,了解其思想、学习、交友及生活等情况,学校每月定期召集托管老师、班主任老师交流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工作。每学期末要安排一次托管老师与“留守学生”家人见面会,以加强联系,形成教育合力[5]。

(五)对社会的建议

1、政府和社会举办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如“爱心教师”评比、“爱心救助”、“爱心妈妈”评选等活动,以便更加深入的关心留守儿童,并及时为他们解决问题。

2、呼吁更多的大学生来到留守儿童身边,积极来到农村支教,给他们注入最新、最热、最鲜活的血液,给他们带来最真、最实、最宝贵的帮助。

第五篇: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姓名:杨显芹 专业:生物科学 班级:10级生物2班 学号:2010023215 时间:2012年7月25日 ~ 8月5日 范围:水长乡的13个自然村

第 1 页 共 7 页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两极分化日益严重,许多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纷纷走向打的城市去挣钱,他们被称作是“农民工”他们的孩子则是“留守儿童”。如今,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希望每个人都重视这个问题,关心留守儿童,给他们更多的关爱。

【关键词】:农民工、留守儿童、现状、原因、建议

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区域是水长村委的13个自然村,分别是东村、红矮脚、下村、连环村、赵家寨、百花山、社桥、周家庄、三台村、江邑坝、桥头间、李家村、张家村。被调查对象是初中阶段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

据统计,13个自然村总人口为4412人,共1052户。目前,在外务工的人口有1568人,占人口总数的35.5%。儿童总数为1986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256人,占儿童总数的12.9%。这些留守儿童中,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的有212人,占82.8%;由兄弟姐妹监护的有31人,占12.1%;委托亲戚监护的有9人,占3.5%;无监护的有4人,占1.6%。

留守儿童的成因

第 2 页 共 7 页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在户籍地生活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具体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留守儿童的数量现阶段还是一个在提升的过程,有更多的农村父母考再出打工挣钱,留守儿童问题要得到根本解决是不可能的,这是由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

留守儿童现状

这些留守孩子生活中缺失亲情,多数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由于父母孩子长期分离和缺乏联系是孩子在身心成长的过程中无法得到父母的关怀和引导。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然而在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父母缺不在身旁。许多农村留守孩子因为“情感饥饿”而出现厌世自闭、社会逆反、拜金主义、不尊敬长辈等不良行为。

留守儿童问题分析

1、情感方面的问题

对留守儿童来说,最严峻的问题就是情感寂寞问题。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情感需要是最基础的需要,更何况是上初中小学的孩子呢,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父母还处于依赖阶段。由于他们家庭的不完整及缺乏父母的亲情感染。情感问题是所有问题的基础。

2、道德行为方面问题

第 3 页 共 7 页 儿童的道德行为是儿童成长的精神支柱。隔代抚养下的留守儿童道德心理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偏差。这个时期是孩子道德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因此,由于道德情感的缺乏和发展偏慢及祖辈的娇惯溺爱、缺乏监督和管教的能力,自律道德水平低,道德意志薄弱,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诱因的影响而做出违背道德甚至法律的事,走上了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3、学习行为方面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是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这样,孩子的父母在外也比较放心。但是,祖辈对孩子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使孩子成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少爷”和“小公主”,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无一不满足。而自己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无法在孩子的学业上给予帮助,且对孩子的要求不严格,对学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父母在家的检查作业、参加家长会等对孩子最基本的学习监督职责是无人能取代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及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在缺乏必要的监督和鼓励下,没有学习压力,就没有学习的动力,长期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所以学习难以上进。

4、社会交往行为方面的问题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有的甚至从小就与父母分开,父母在孩子幼小阶段没能与孩子沟通交流,也没与其他小朋友在一起交流学习玩耍,整天在家里无拘无束地玩游戏或看电视······从而与外界社会脱节,这样时间一长,有的留守儿童就出现自闭、自卑、叛逆等现象,也就无法

第 4 页 共 7 页 适应社会的生活学习工作。

5、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祖辈,其教养态度往往是保护的、溺爱的、照顾过度的和忽视的、拒绝的,渴望亲情成为了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在一段时间里不说话、不爱和别人交往,引起一种心理压力,进而导致儿童或是烦恼抑郁,萎靡不振;或是过于顺从,缺乏主见;或是狂放不羁,调皮捣蛋。

留守儿童建议

留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就必须从法律、制度层面整体地加以考虑和解决。 (1)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寄宿制中心学校建设,让留守儿童尽量住在学校。 (2)建立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的保护网络。比如建立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以基层组织为主体的管理网络,以学校老师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等,对留守儿童给予对口的帮助。 (3)调整人口管理制度,逐步取消户籍差别,并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与城市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农民工“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第 5 页 共 7 页 (4)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应该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政府应合理分担留守儿童的教育成本,取消所谓的借读费和择校费。 (5)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满足子女亲情需要,彻底铲除他们“只要给孩子 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实力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也是自己辛苦打工价值的体现”的想法。 (6)县市、各乡镇在招聘时应优先考虑当地的人,把劳动力尽量留在当地;除此之外,政府和各企业单位及人才市场等机构应该联合成立一个技术人员培训机构,培养当地发展所需的的劳动技术人员,让人们在当地工作的机会大大增加。

(7)校应该监理健全的教育制度,加强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比如提高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力度,提供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引导的机制;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调查总结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问题直接来源于农民工就业问题,所以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就必须着手先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希望每位父母多为自己的子女想一想;每一位社会公民对留守儿童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第 6 页 共 7 页 【参考文献】

【1】 原著,莎莉.欧茨、黛安娜.巴巴利亚,译著,黄慧镇,发展心理学 [M].台北:

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98 【2】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 [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4】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 】 张厚粲,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 道格拉斯.瓦克斯勒,越轨社会学概论 [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7】 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8】 李洁明、祁新娥,统计学原理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9】 李丹,浅谈新形势下的亲子关系 [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2,7(2) 【10】 翟静等,初中生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

第 7 页 共 7 页

第六篇: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关于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手帕人生上的“小儿”

一. 调查目标:具体系统地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并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分析其行程的原因,使全社会对留守儿童都有一个具体的了解。

二.调查地点:贵州省黔西南依族苗族自治州 兴义市,安龙县,堵瓦村 三.调查时间:2011年7月21日——2011年8月20日

四.调查机构:齐齐哈尔大学心翼支教团堵瓦分队留守儿童调查组 五.调查对象:堵瓦小学三,四,五,六,七 五个年纪的学生

堵瓦小学的老师,堵瓦小学的学生家长,当地的群众。 六.调查方法:①齐齐哈尔大学心翼支教团家访交流

②对堵瓦小学的老师,当地的村民进行采访

③对于相关留守儿童的家庭进行座谈

七.实践人员:齐齐哈尔大学心翼支教团队员:罗桂珊,于瑶,刘广平 八.调查报告作者:罗桂珊,于瑶,刘广平

九.关键词:留守儿童,性格,家庭环境,影响,社会各方的态度,成因 十.主要内容: ①引入: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这边居住的大多数的都是少数民族,苗族,布依族,黎族,彝族,参杂这少数的汉族。这里封建思想比较严重,即重男轻女,家里最少的也是两个孩子,多的能达到七八个,没有男孩就会一直的生下去,知道生到男孩为止,即使家庭条件不好他们也会坚持要男孩,对于女孩有的家庭会认为女孩没有用,也不需要上很多的学。现在的是九年义务教育,所以小学和初中是不花钱的,家长会让孩子念到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或者嫁人,在有的就是小学都没有上完就辍学在家。有的女孩16岁就嫁人,离法定年龄还有很多年,但是他们认为这是正常的,如果女子过了20还没有嫁人那就是大龄女子了,一般不上学的女孩很少有过了20还没嫁人的。

贵州省是全国第三穷大省,由于土地缺少等原因,导致省内农民家庭收入少之又少,家里仅有的几亩田地不足以满足家庭支出和孩子上学,所以有很多的年轻人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赴其他城市打工养活家人,在城市里他们干最脏最累、城市人不喜欢干的活,他们靠着微薄的收入,努力的养活自己,老人和孩子。他们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微乎其微。这里的村子里很少能到年轻力壮的年轻人,剩下的大多数是老人和小孩,还有一部分是只有一个家长在家,照顾好几个孩子和老人,还要干农活和家务,以至于这里超过三四岁的孩子都会干些家务和农活。放牛、割草、做饭、去田里放水等等。他们身上的衣服是哥哥姐姐们穿小的衣服,没有换洗的衣服,一件衣服有时穿的不能再脏的时候就晚上洗,第二天在穿着未干透的衣服去上学,所以我们在这一个月里,有的孩子我们都没有看见他换过衣服。这些本应该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变成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②概念:留守儿童,百度全科上定义的是:留守儿童(children left at home pay the price of migration) 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 ③目前留守儿童的情况:

这些留守儿童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中的一个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亲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所以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里发展上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脾气暴躁,冲动易怒,打架斗殴。

在这有一个孩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五年级的一个小男生曾经偷了家里卖猪的1000元钱,跑到县里花了个精光然后回家。由于年龄小,缺乏父母的引导,以至于犯了错误。

这里的留守儿童被我们大致分为三类: 一 隔代抚养 二 亲属寄养 三 单亲抚养 ④介绍调研地点:

洒雨镇堵瓦小学位于贵州省黔西南苗族自治区兴义市,安龙县,洒雨镇西北方向5.6公里处,坐落于堵瓦村马家湾组,是典型的苗族聚居地;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厚;学校占地2888平方米,幽静而绿茵的校园,是学生学习的理想场所;学校现有教师10人,其中代课人员4人;小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一级教师5人;班级7个(含学前班),学生365人,其中留守儿童约占四分之一。学校秉承“和谐、创新、诚信、感恩”的校训,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绿化、美化、净化、硬化和书香溢校的现代化规范小学而努力!交通以摩托车为主,除了四年级有60多人,其他一个班级有三四十人。 ⑤支教目的:我们一个月多的支教调研生活,主要是通过支教给他们带去新鲜的知识和科学文化,与当地的小学生进行深层的沟通,一遍 ⑥调研方法的融入:

上一篇:六一贺词下一篇:楼层服务员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