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特点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特点(推荐8篇)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特点 篇1

专业:数学学院 班级:2013级3班 姓名:戴云 学号:130203049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与祖辈或其他监护人生活。长期与父母分离,造成了他们在性格上的一些缺陷。孤僻、自卑、自私冷漠、叛逆等特征大部分留守儿童都存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成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重点。

关键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健康发展、教育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

农村留守儿童本应该和其他孩子一样,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并且在良好的环境下,接受教育,认识社会,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但是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父母远离家乡,留下他们与祖辈或者其他监护人一起生活,这就促使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缺乏一种安全感。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极易形成孤僻、胆小、自卑、自私冷漠等性格特征。这对留守儿童的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的极大的影响。

1、认知偏差

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认知上存在很大的偏差,并且这种偏差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小。主要表现在对不同事物认知的心态不同,农村留守儿童对周围大多数事物都采取消极的心态,认为一切不好的事物的发生都是由于自己造成的。比如,他们有时候会觉得别的小朋友有爸爸妈妈在身边,而自己的父母远离自己,会不会是因为父母不喜欢自己。再比如,平时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了矛盾,农村留守儿童也可能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认为自己处理不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从小交朋友就没有信心,长此以往,更不敢与人接触。性格越来越孤僻,变相的可能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对读书丧失信心。甚至有可能会让他们产生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父母没有读那么多书,现在外出打工能挣钱,更觉得读书没有什么用。

2、情绪消极

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面对困难事物的时候,大多数都选择消极的情绪去面对,这与他们的监护人有一定的关系。我国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与祖辈生活在一起,而祖辈对于儿童宠爱过多,甚至溺爱。对于生活中的大部分难题,很多时候都是爷爷奶奶帮忙处理,还怕他们受到伤害。这容易造成农村留守儿童严重的情感创伤症和其他行为问题。比如今后遇到问题,由于他们之前没有处理这类事情的经历,所以还怕自己独自面对,不敢轻易做出决定。到达一定程度,更会造成自卑的心理,觉得自己什么事情也不能处理,感觉很没用。并且随着父母离家的时间越来越长,这种情绪不会减少,反而愈演愈烈,甚至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3、行为障碍 有关专家对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发生率做了一个统计,其行为问题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由于父母远离身边,内心缺乏安全感,一些留守儿童为了自我保护,会对别人呈现攻击状态。还容易产生逆反行为,表现为不听话,捣乱等现象。另外,由于情感上缺乏关注,留守儿童也很难对他人表现出关心爱护的状态,这就使他们在与外界交流的过程中,不能达到与他人情感上的沟通,难以与周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久而久之,他们会抵触与外人的接触,造成孤僻内向的性格,对未来失去信心。

4、人格障碍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约束,容易形成严重的人格障碍。一种是畏缩型人格障碍。其主要表现为,内向、自卑、害怕与他人接触。另一种是攻击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自控力差,好冲动,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状态。这两种人格都容易对留守儿童以及其他非留守儿童造成严重的潜在伤害。

5、人际关系障碍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孤僻怪异的性格,其往往存在严重的人际关系障碍。具体表现为对人冷漠,信任度低,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害怕受到伤害,女孩多表现为行为内向,性格孤僻,不爱与他人接触。男孩多表现为对他人存在攻击性,不受管束等。

6、适应障碍

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会受到留守情景的影响,其适应环境的能力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另外还有研究调查显示,32%左右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问题,这种心理障碍问题更多的表现在学习上。他们不能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学习情绪低落,不知道怎样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学习上达不到效果。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保证自身心理健康发展的能力较弱,因此他们需要外界的帮助也就是社会各界人士政府相关机构的帮助,要为他们提供实际的心理帮助和情感的依靠。

1、学校心理教育资源的缺乏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教育资源的核心对象,有义务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为社会提供大量有用的人才。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学校学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社会未来的发展。虽说如此,但是很多学校都没有对农村留守儿童足够的重视。大多数的学校都只注重学生技能上的发展,很少注重学生心理的发展。在学校教育基地,没有配备充足的心理教育资源,有的地方甚至没有。特别是在一些乡村学校,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学校教育学生心理的意识也不是很强烈。甚至认为学校对留守儿童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教育过程,以及简单地为那些家庭看管孩子的过程,根本不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2、家庭中父母亲情的缺失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与父母亲情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说学校是保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那么家庭中父母的亲情就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核心。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直接的陪伴对象,尽管爷爷奶奶在疼爱,也比不上父母的直接影响。父母需要孩子,疼爱孩子,不得不外出挣钱,以至于他们忍痛割爱,背井离乡,因为这是孩子的成长给了他们很大的精神支持。反过来,小孩也同样需要父母的陪伴。他们那个年龄还不能理解父母为他们做的一切,只知道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是最幸福的。因此,父母外出,导致那些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错使他们认为父母是不爱自己才远离家乡,不跟自己生活在一起。从而对外界事物缺乏信任度、安全感,造成了严重的心里问题。

3、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并未深切到实处

现如今,尽管社会各界都在呼吁关乎留守儿童,促进社会未来发展,但实际上很多工作都只是表面现象。很多人打着个人或者是团体的名义,以慈善为由去关注社会上的留守儿童。事实上,那些人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让自己觉得自己做了一项慈善公益,但效果却并非如此。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报道,就是一个农村边远山区的孩子对着记者的镜头说,希望那些叔叔阿姨不要再来了。他们去了倒是满足了自己的内心,但是对孩子心理造成的伤害缺失不小的。他们留下的关心,在刚刚抚慰了孩子的心之后又马上要离开,这更是一种残忍。因此,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并没有深切到实处。

三、预防与干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1、学校应当肩负起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

学校作为社会的教育主体,应该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的作用与价值。需要明白,不管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他们都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发展决定了未来社会的动向。其中,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学生当中的一大主体,他们应当被给予更多的关注。学校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心理教育资源的投入,让他们的身心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健康的发展。矫正他们的认知观念,要让他们觉得父母不在身边是为了给他们更好的生活,同时也是对他们的考验。要让他们以一个正确的心态去面对现实,引导他们和周围的人群建立良好的关系,教会他们如何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2、家庭应当承担起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责任

农村家庭困难是社会常态,但并不是所有的农村家庭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有些父母更重视孩子健康的成长,所以他们会选择留一个人在家管理小孩,另一个人外出打工。还有一些父母就带上孩子一起到外地,让孩子在他们工作的地方读书,这样能陪在孩子身边。所以,儿童的健康成长与父母外出打工两者之间也不是冲突的,父母应该知道,在儿童的发展与挣钱之间,必有一个更重要,那就是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应该负起对孩子教育的责任,毕竟一个家庭最重要的还是孩子的未来。

3、社会应当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每个学生都是社会的未来,反过来,社会是学生发展的载体。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背景作为依托,儿童的发展也是堪忧的。因此,社会应当高度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要仅限于一些形式上的状态,更需要注重的是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为出发点,才能真正做到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提高他们对他人的信任程度,让他们放下对外界的警惕。慢慢适应周围的环境,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观念。

总结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的构成与学校、家庭、社会都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的家庭、学校、社会氛围更有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三个不同方面的社会结构共同肩负起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情感教育的责任,更有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形成阳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特点 篇2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㈠无能为力, 只管“吃”饱, 一味放纵据调查,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主要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年纪较大的伯、叔、姑、姨、舅等其他亲友, 这些人家庭生活条件大多不够好, 教育能力较低, 年老体弱, 见识少, 文化程度低, 劳动负担重, 无暇顾及孩子。他们对孩子仅能提供衣食住行的保障, 很难承担教育责任。有的家庭还需要孩子承担家务劳动, 包括下地干活。至于如何给孩子造就良好的教育环境, 很难谈起。大多监护人的教育理念是“吃饱”、“穿暖”、“听话”, 对于孩子心里想什么, 有什么心理需求, 有什么心理感受等根本没有想到怎么去关心, 可以说是一概不知。这些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其他亲友, 总想着要对得起远出打工的儿童父母, 所以对这些儿童一味顺从多, 金钱物质奖励多, 苦心引导少, 放纵多, 严教少。致使这些“留守儿童”大多变成“早熟成年人”, 使这些儿童缺失了正确的应有的童年关爱和身教言教。

㈡隔代教育, 只顾“给予”, 一味溺爱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 父母外出务工, 由祖父祖母等祖辈监护。老年人大多本就对孙辈较溺爱, 加上孙辈的父母不在身边, 使得祖父祖母的疼惜更加深厚, 因而对孩子形成一种畸形溺爱。祖父祖母们对孙辈, 在各方面都给予“关爱”, 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宁愿自己吃苦受累, 也要尽可能满足孩子, 而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甚至误导, 对其顽劣行径也舍不得严厉管教。再者, 农村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 没有经验, 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不懂得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 加之年龄大精力有限, 无论在智力还是体力上都难以承担起对孙辈的家庭教育职能。这样的“留守儿童”, 由于其缺点错误往往是被包庇、怂恿, 最终只是被不疼不痒地训斥几句, 逐渐形成其放纵、娇气、任性、随意的习性, 孩子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性格孤僻, 缺乏互助互爱体验, 难以承受困难挫折, 无法承担责任。

㈢寄居他家, 无法管教, 无奈放任自流外出务工人员中, 有的由于各种原因迫于无奈把孩子寄养在亲戚朋友家中。被寄居的孩子一部分长期有“寄人篱下”被束缚的感觉, 生活无法自由自在, 有的孩子胆小怕事, 缩手缩脚, 心理上缺乏安全感;有的孩子则完全相反, 胆子很大, 逆反心理强, 对于监护人的管教置若罔闻, 监护人也无计可施。这样的留守儿童往往目空一切, 为所欲为, 越轨现象严重。无论哪种情况, 监护人都是左右为难, 轻重不得, 只能放任自流。

二、弥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策略

㈠强化政府职能, 完善社会管理, 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政府积极发挥社会职能, 从基层建设做起, 加强村级建设, 增加村级服务功能。以村级组织为阵地, 建立县、乡、村、户四级联动关爱“留守儿童”机制, 从生活细微处入手, 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留守儿童”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政府, 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 培养和扶持一些以民间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构。这些机构在政府的帮助下可充分利用社会各种优质资源, 同时, 政府部门应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素质教育, 特别是对老年、亲戚朋友监护人, 可探索采取适当形式, 对他们进行定期培训, 以提高他们在“留守儿童”教育等各方面的素质。归根结底, “留守儿童”最需要的是父母, 政府应想方设法让孩子留在父母身边。这就需要促进户籍制度改革, 方便农民工子弟进城上学。户籍问题使得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城市生活诸多方面存在不公平的待遇, 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儿童教育问题, 问题解决的瓶颈之一就是户籍问题。由于户籍限制, 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条件优异的公办学校上学需要缴纳高额借读费, 而农民工子弟学校师资力量不足, 教学条件有限。所以, 政府应尽快完善户籍改革, 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进城上学。

㈡发挥学校教育作用, 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第二家庭学校和教师应多多关心“留守儿童”, 拓展孩子情感满足的空间。鼓励教师与“留守儿童”结成对子, 教师除了授予学生知识之外, 还要赋予他们母爱和父爱, 多关心学生在生活方面的问题, 以弥补学生父母不在身边的缺失。教师还要经常组织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加到学校的集体活动 (如:足球比赛、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 中来, 使他们增强集体归属感, 集体光荣我光荣, 我为集体增光荣。同时学校要组织其他同学为这些特殊的“留守儿童”献爱心, 为他们排忧解难。用师生真情填补家庭爱的残缺, 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学校还要定期开设心理健康课, 为“留守儿童”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有疑惑无人倾诉的问题。而教师要在思想和情感上对留守学生进行帮助。要经常以尊重、信任、平等的心态和口吻同学生谈心交流, 让他们体会到温暖、愉快和信任, 要鼓励他们树立信心, 自强不息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让农村“留守儿童”在校寄宿, 通过寄宿这个大家庭锻炼“留守儿童”的适应能力, 同时促进其个性发展, 培养其社交技能、道德情感, 提高其独立自主能力。

㈢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对亲情缺失, 家庭教育缺位的重视, 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完整的爱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阵地,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和家庭文化将对儿童成长产生终身的影响。留守儿童父母往往把孩子的教育问题寄托在学校、老人和亲戚朋友身上, 全社会要通过各种方式让父母明白, 自己对孩子的作用无可替代。父母虽然在外, 可以经常和监护人沟通, 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 也可以利用现代通讯经常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 倾听孩子的心声, 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在思想上为孩子答疑解惑, 真正关心子女的成长, 使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就在身边。有条件的父母, 尽量把孩子接到身边, 让孩子在其打工地接受教育, 为孩子提供健康的成长条件。

总之, 全社会要共同努力, 让农村“留守儿童”享受到家庭的教育、家庭的温暖, 得到爱的补偿。

摘要:家庭教育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 作者分析了无力监管、隔代教育和寄居他家三种家庭教育环境中存在的教育缺陷,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特点 篇3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一)内心较封闭,自信心不足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聚少离多,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正确引导,他们渴望父母能在他们身边,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当他们的情绪情感发生变化时,因得不到父母的及时纠正和引导,从而导致感情脆弱、自卑、敏感、抑郁、自暴自弃、自我封闭,为人处事孤僻,稍有不顺即触发他们大发脾气、叛逆、怨恨甚至仇视。这些畸形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当他们遇到问题无人倾诉、无人商量,无人宣泄,又不能及时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撑和依托,久而久之,继而加剧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形成。

(二)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认识不足

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必要的监督和关爱,在无人照看的环境中学习,远离父母的日子里,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持久性。尤其是在学习上碰到困难,又不能及时援助,就束手无策,畏难情绪严重。留守儿童中厌学、逃学现象越来越严重,成绩也逐渐下降,甚至时有辍学现象发生。

(三)人际交往障碍,难以沟通

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容易在生理和心理以及人际交往方面遇到困扰,但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使得留守儿童不能在最信任的父母中得到及时的帮助和引导,内心的烦恼得不到解决和疏导,进而导致他们基本的交流能力缺乏,缺乏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大多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相比较而言,农村留守儿童比家庭完整的儿童,在心理上更为孤僻。他们常常会觉得自己家境不如别人,没有父母的关心与疼爱,进而封闭自己,不善于与人交流沟通,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四)法制观念淡薄

农村留守儿童大多跟文化层次较低的祖辈生活在一起,他们对孩子都比较溺爱,在物质上从不亏待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而对孩子精神上的需要、道德习惯的养成则极少关注。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疏导和管教,部分留守儿童常有迟到、旷课、逃学、厌学、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学校纪律。部分孩子自控力较差,学习、日常行为相比父母在家时均出现较明显变化,因失去父母监管,少数少年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法制观念极为淡薄,成为社会隐患。

二、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成因

(一)家庭教育不健全,父母认知缺陷

家庭是由家庭全体成员及成员间互动关系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儿童是家庭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家庭系统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亲子关系的互动来完成。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父母子女之间缺乏沟通,子女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肯定,家长也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变化。这种不健全的教育方式,导致留守儿童极易产生悲观消极、自暴自弃、情感脆弱等不良现象,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受到压抑和限制。

(二)学校评价不当、教师教育不到位

教师的不当教育,也严重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会投入更多的关注,而对成绩差的学生给予很少的机会,或者是一点机会都不给。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由于长期不能引起老师的重视和信任,在集体中失去地位,导致悲观泄气,常以“更不听话”的方式与教师对抗。而他们的这种逆反又会激起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厌恶,从而给这部分“留守儿童”带来心理压力。另外,由于部分教师对职业产生倦怠,对学生严重不负责任,干脆放任自流,对他们的学习漠不关心。

(三)制度不完善,社会环境不良

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机制尚不健全。政府对农民工的用工制度、就业环境、技能培训及子女的教育问题等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够。城市学校的高收费、高门槛迫使农民工没能力将子女安排在自己身边就近入学,致使家庭教育的缺位。社会上的不良场所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大量暴力、色情和其它低级不健康的内容进入学生的视野,加之,农村小镇上的一些网吧,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为了赚钱,招徕在校学生。孩子们的自控力较差,在监护人监管不力的情况下,网吧对他们的不利影响就更大。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加强父母、监护人的跟踪机制,落实责任

父母应加强和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这就不仅仅停留在物质保障上,更要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及思想表现,平时应主动与子女的班主任任或科任教师联系,加强沟通,多留意他们的心理变化,跟学校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形成父母或监护人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的联系卡机制。让不能尽责的家长曝光,形成社会压力,让社会共同参与监督。这就要求父母尽量避免一起外出,如夫妻双方都外出,父母要经常写信或打电话给孩子,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安全感。同时,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要正确摆正工作和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要以牺牲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的暂时利益。监护人也要随时向留守儿童的父母以及学校反馈他们的各种表现,在监护过程中应倾注更多的亲情和关怀,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一点,父母在选择监护人时应做好沟通,监护人最好是比较有文化、有责任感的,监护过程中要加强和监护人的联系,嘱咐监护人既不要对孩子娇惯,也不要让子女干过多的家务、农活,保证孩子充分的学习时间,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这样,使留守儿童问题的家长沟通机制上升到社会层面,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是留守儿童最聚集的地方。学校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担负起自身应尽的教育义务,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

首先,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重点工作、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学校应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档案,包括学生姓名、家长姓名、家庭住址、父母工作所在地、家长联系电话、监护人情况、监护人联系电话等,学校统一部署管理,形成联系卡管理的长效机制。并随时把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状况、思想表现等通报给留守儿童的父母及监护人,加强家长与学校的互动交流。

其次,政府要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重视农村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及业务素质,增强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发挥他们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第三,学校应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和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定期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定期安排班主任学习心理方面的知识,以便能及时发现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帮助解决,定期对问题儿童的教育与疏导进行集体会诊,形成经验加以推广。

最后,学校应根据留守儿童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使留守儿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思想品德方面也得到培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调动社会各界力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是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并且能从政策、经济上给予大力支持和引导,充分保证留守儿童不受任何偏见与歧视,让他们像其他儿童一样正常地接受义务教育。城市可为留守儿童家庭提供一些免费亲子活动,农村当地政府更可以组织集体探亲等活动,各社会机构可以为留守儿童和父母见面交流提供更多的便利。社会还应加大力度宣传,呼吁全社会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成立“留守儿童”教育指导机构,建立农村教育和监护体系。可由镇政府带头,学校、村委会及退休教师参与,建立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定期访问制度、与在外打工的父母联系制度,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安全、健康及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要承担起更多的教育和责任。政府部门还要经常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加强监管直至取消学校周围那些接待未成年人的游戏厅、网吧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优化社会育人环境,加大对危害学生安全和学校工作秩序的打击力度,给儿童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特点 篇4

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安全意识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我们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2.1家庭教育功能和监护功能严重弱化乃至缺失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以父母为主体施行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品德、人格、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来自父母的管理和监护则是保障孩子人生安全的根本所在。但在我们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里,来自家庭的教育和监管伴随着父母双方或单方的外出而被严重地弱化了,甚至是缺失的。首先,外出父母难以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监护。其次,临时监护人基本不能履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责任。留守儿童父母外出以后,很多的孩子由其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这些祖辈监护人大多年事已高,精力有限,防护、防范能力弱,无法保护和阻止留守儿童受到伤害,而且他们文化层次偏低,难以胜任教育留守儿童的重任。2.2学校缺乏有效管理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

未成年人主要是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监护下成长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的一致,是儿童时期完善教育的首要的和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平时的教学中,缺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过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这样,留守儿童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往往失去了判断能力和安全防护意识,很容易受到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再加之农村中小学由于师资质量、管理规范和所处地理位置等原因造成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与学生的家庭监护人交流不多,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平时言行上的反常现象不能够及时重视,特别是对在校的反常现象,不能够及时从中发现问题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2.3社会问题

由于各种社会原因,也对留守儿童的安全造成了重要影响。当前,社会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种种不良思想也对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加之一些违法分子出于各种目的,也对学生造成了危害。

3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意识问题解决对策 3.1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无时不刻不影响着孩子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保障孩子的安全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父母在委托监护人之前,应该慎重考虑被委托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其次,留守儿童的家长应当积极配合学校,与学校做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提高自身的安全教育意识。随时了解孩子动向,促进双向沟通,为孩子健康安全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后,家长和监护人要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并在日常的生活中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孩子,并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的教育。3.2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机制

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延伸。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随时记录“留守儿童”成长,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以便校方能随时与家长和监护人联系;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其防范能力。学校对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以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学校的办学经费比例要做适当的调整,加大在安全教育和保障方面的投入;针对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学校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要充分利用假期家长回家的时机,使学校、家长对留守流动儿童教育形成有效合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疏导。3.3完善留守儿童的援助和保障制度

政府应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各项制度建设,为留守儿童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并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设立留守儿童工作专项资金,加大对于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经费的投入,建立更多的留守儿童安全教育援助站,并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保障制度以促使其实施,确保此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留守儿童在学校以及家庭的保障上,政府应当从强化其责任意识的角度制定一些有激励性的制度,使得两方面共同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进行保障;制订和实施一些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促使家长与政府共同对留守儿童关注。

贫困山区留守儿童心理特点初析 篇5

贫困山区留守儿童心理特点初析

近二十年来,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拥向城市,使得“留守儿童”成了贫困山区一道生涩的风景。这一群体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呵护,长此以往,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我是一名乡村教师,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与留守儿童有较多的零距离接触,近几年来也颇多关注留守儿童现象。根据自身观察与思索,想说一说贫困山区留守儿童心理特点。 马蹄乡地处川黔交界,属欠发达地区,外出务工人员队伍庞大,因而“留守儿童”在同龄人中所占比例远高于其他地区。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爱,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交流。有资料显示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已是迫在眉睫!从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留守儿童群体来看,他们多呈现这样一些心理特点: 一、自卑或极度自尊心理障碍。 从社会性来说父母是儿童的依靠和保护,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有的儿童则相反,有部分父母没在孩子身边,觉得对孩子有些歉疚,于是在钱物上百般满足孩子,使得这部分儿童物质享受远远高于生活圈内的其他孩子,渐渐地产生出高人一等的极度自尊心理。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自卑和极度自尊对孩子都是没有好处的。就在离我家不到二里地的一个赵姓孩子,他小时候曾被邻里以神童誉之。小学五年级前,他成绩好,表现好,更打得一手好乒乓,是学校数一数二的“高手”,可谓是同龄人个中翘楚。秋其父母双双南下福建。家中只有爷爷,爷爷有点酒瘾又属沾酒就醉型。刚上初中其父母每月给他的零花钱是200多元,且由其掌控。因出手大方渐渐地他隐隐成了那一帮孩子的“老大”,那个年纪可干的什么混账事他都干过。读初二那年,他“追求”同班一女生遭拒绝,并被班主任训诫了一番。他自动放弃了学业,现在我也无从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混。 二、寂寞无聊心理。 近些年来独生子女较多,有兄弟姐妹的少,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儿童的自制力与调节力都很有限,这种骚动与抑郁如得不到恰当的宣泄与排遣,产生寂寞无聊自然是必然的。而这种寂寞的心理可能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格。在我们村,有一位读初二的14岁的留守女孩,险些被其远房表姐拐卖。事后她不很怨恨表姐,因为她觉得这表姐是她唯一可倾诉心声的对象! 三、性格柔弱内向。 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甚至向自闭的方向发展。长此以往,孩子将会有相当大的心理障碍。我校有一个六年级彭姓男生,在一天刚走出校门不远被一个男生欺负,那男生用领巾将他勒晕过去,幸未酿成进一步的恶果。回到家后彭姓男生未告知任何人。等事情过去了四个多月学校才从其他渠道了解此事。 四、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和安全感因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一个三年级的留守男生,因在课间活动中被一女生撞倒在地,并未产生不良后果。该女生也向他道了歉。放学回到家男生竟拿着镰刀将女生家半亩快抽穗的玉米给放倒!事发后,爷爷说了他一顿(没有打他)。就是这男生竟然两个月未同爷爷说话。 五、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我一个表兄夫妇,在女儿三岁时就双双到广东东莞务工,将女儿寄养在外婆家。一去经年,去年春节前欢欢喜喜夫妻双双把家还。已读六年级的女儿不与他们亲近也罢,更为甚者不贫困山区留守儿童心理特点初析回家!他们到外婆家女儿也避而不见。元宵节过后,夫妻俩又心事重重的远赴东莞。 鉴于各种原因,无法将留守儿童心理特点呈述尽。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行动起来,参与到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关注、关爱中来。

对农村留守儿童 篇6

——基于纳雍县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

摘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户籍制度的存在等因素,农民工子女只能留在户籍所在地生活,导致大批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衍生出一系列与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的问题。其中,农村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缺失是留守儿童身心不健康的一个集中体现,是各种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见,提升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实际出发,揭露了农村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缺失的一些表现,并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深入剖析其中的原因,再根据原因对症下药,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提出相应的提升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的措施。

【关键词】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提升;措施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广大农民工为大城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户籍制度的存在,以及城市偏高的生活费用和教育费用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使得大多数的农民工子女无法长期跟随父母进城生活,只能留在农村,成为农村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大批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衍生出一系列与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的缺失

(一)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缺失的表现

对于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而言,由于父母的长期外出,他们没有得到最基本的关爱;而临时监护人、学校领导、老师以及其他社会各界,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也做得不好。可以说,留守儿童被忽视、被冷落、甚至被遗忘,他们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良性社会情感的支撑,他们的自我存在感就会渐渐缺失,这将会影响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那么,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存在感的缺失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自我认知偏颇

自我认知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受个体的过去经验的影响,如过去的成功让自我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失败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其次,还有他人对自我的影响,如老师、家长、同学对自我的评价影响着自我评价;还有自我及他人对自身的期望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我认知。在形成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就会形成相应的认同感。认同感是指人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自我认同感则是指对自身各个方面的正确认同。而留守儿童因为各方面的因素会形成不同的自我认知,在此基础上,或者认同感过高,骄傲自大;或者认同感过低,妄自菲薄。人是需要被肯定的,但是很多人却得不到它而认为自己不够优秀,而当个体(如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处于得不到承认的境地时,他体验到的更多的是疏离感,就会出现过多的“我没有用、我没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即认同感缺失。

2.社会情感冷漠

社会情感是人们对社会事物作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是对社会事物爱憎好恶的主观态度。农村留守儿童亲子互动频率低下,亲子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大多数留守儿童在校学习成绩差,得不到教师的关爱,留守儿童情感需求得不到重视和满足,导致留守儿童情感发展出现异常。据调查了解到,在被调查的200名留守儿童中,只有五分之二的留守儿童会主动关心他人,会主动亲近别人,而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社会情感过于极端,不会主动关心他人,认为“别人不关心我,我凭什么要关心他”,他们通常把自己的冷漠归咎于别人的态度之上,这显然是不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的。

3.行为模式极端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从其现实性来看,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即是说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需要和周围的人发生联系,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交往。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获取存在感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每个正常的人都会有交往的需要和动机,青少年通过与同伴的正常交往,可以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从他人那里寻求安慰和帮助,缓解心里压力和不良情绪。[7]学生的交往方式可以分为退缩、自主、攻击三种基本方式,留守儿童与他人的交往则主要倾向于退缩和攻击两种基本方式。

一个人的行为是其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留守儿童虽然情感上相对冷漠,但他们内心深处是极其渴望情感的。大多农村留守儿童是严重缺乏自身存在感的孩子,他们在其所处的客观环境中,强烈地觉得自身不被周围的人所感知,不被需要,自己对他人来说没有存在的价值。因为没有这种存在感,所以留守儿童会企图通过种种反常行为来获取他们想要的存在感。他们与人交往的行为方式不是正常的自主交往。一种就是自我封闭,疏远他人,希望通过这种“以退为进”方式引起他人的注意,也就是所谓的退缩。另一种则会选择攻击的方式与人交往。比如: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在被调查的100个留守儿童中,只有15个人能够主动正常地与人交往,有35人选择退缩,他们疏远他人,自我封闭,沉默寡言。而有45人则选择攻击的方式来与人交往,他们在学校破坏公物,和老师顶撞,在课上捣乱,欺负他人,打架斗殴等;在街坊邻里,他们也不会闲着,总要搞一些小破坏,这样即使被别人责骂了,他们也乐此不疲。然而,农村留守儿童希望通过以上极端的方式来吸引他人的注意,这并不能达到他们想要的效果。相反,这会使得他们在他人眼中印象更差了,这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其负面影响是不敢想象的。

二、农村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关注度不高

城乡二元结构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必然导致留守儿童及其父母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不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今社会人情冷漠,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又加上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使得他们成为被忽视的边缘群体。网络媒体对农村留守儿童报道较少或者较多的是负面报道,误导了人们对留守儿童的印象,不能呼吁全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教育部门未形成有效的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体系,不能在全局上整体地、动态地掌握留守儿童的情况。在学校,农村留守儿童经常受到领导、老师的忽视,受到非留守学生的歧视和排挤。党和政府没有发挥其组织的作用,没有调动共青团、妇联、派出所、工会、村委会等组织的作用,没有建立起有效社会监护体系。政府没有制定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援助和帮扶政策,妇联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很难普及农村,村委会对农村留守儿童更是不管不问。社会各界的这种不积极态度会使农村留守儿童产生自卑、孤僻、厌世等情绪,产生仇视、仇恨和冷漠的畸形心态,使其自我存在感降低甚至缺失。

(二)学校教育

1.教育理念较落后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校不仅要承担起孕育培养人才的责任,更多的是要注重育人。然而当前大多数农村学校却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品德教育,不进行人格教育。主要表现为不注重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将德育与智育的培养分割开来,这种观念在农村教育中尤其普遍。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在教师眼中,普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学习不好就是坏学生,只有好学生和坏学生的区别,没有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的区别。而所谓的“坏学生”遭到歧视,会导致学习成绩差的留守学生片面发展,出现人格障碍,如:自私、暴吝、孤僻,他们不能与同学正常交往、不能正确认识社会的复杂现象、不能正确接纳自己的不足和差错等。学校教育理念落后,这极不宜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那些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农村留守儿童更是一种不公的对待。2.德育机制欠完善

大多农村学校的德育管理机制不完善。在其德育工作理念中,只有品行好的和品行差的两种学生,对待两种学生的态度的截然不同的,对待品行好的学生,学校德育处会大势表扬,会锦上添花;而对待品行不是很好的学生,其则会辱骂加责罚,从不顾及学生的自尊,不去帮助学生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原因(比如家庭因素、学生自身因素甚至可能还有学校的因素等)。而在老师眼中所谓的品行差的学生中,大多是留守儿童。尤其农村留守儿童本身就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各方面条件都不及非留守儿童的条件,他们之中真正做到品学兼优的少之又少,大多都是学校眼中的问题学生。这样,学校的不合理的德育管理机制似乎就是专针对大批农村留守儿童的了。比如:在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学校接受教育中,学校或老师有没有对你进行过打骂?有占百分之三十五的留守儿童回答了经常打骂。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及不公平公正的德育管理下,难免会产生一种“我不好,我没用”的想法,不能正确定位自己。而一部分留守儿童则可能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因为他们自身之外的环境条件是客观的,是他们不能左右的,学校不从他们的角度找出导致问题的原因,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而是一味的辱骂责罚。长此以往,留守儿童看不到希望,就会抱一种无所谓的心态,依然我行我素,甚至行为会日趋变得恶劣。

3.教师素质待提升

在西部农村,教育条件、教育设施及师资资源有限,因而都实行大班教学。教师少,学生多,一个教师要担任几个班级的教学,同时要担任几门课程,任务极其繁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都在乡镇上,入学的学生都来自农村,学生的素质可谓是参差不齐,尤

其父母长期在外的留守学生,其基本素质更是令人堪忧。这种种形势都要求在农村任教的教师要具备良好的素质,要对教育工作保持较高的热情度,要自觉地不断完善自我,要关心热爱学生,更应该多关心处于相对弱势的留守学生。然而,在贵州农村,大多数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都属于特岗教师,特岗教师工作环境艰苦,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且他们年轻气盛,志向根本不在农村,大多特岗教师都抱着“过一天,是一天,晃晃悠悠就三年”的想法,他们只把特岗作为他们就业的缓兵之计。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热情度,自然就不可能自觉提升自身素质,这是不言而喻的。特岗教师在工作上不会严格要求自己,做不到为人师表;不会关爱学生,更不会注意到班上的留守学生,做不到循循善诱。

(三)家庭 1.父母亲情缺失

生活中亲情的缺失,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因素。亲情的缺失,致使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内向、自卑、蛮横霸道、易冲动、自控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农村留守儿童大都处于心理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父母的关爱和引导教育。然而,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并缺少联系, 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氛围, 缺少正常的亲子交流与亲情关爱,孩子感受不到亲情和父母关爱,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因而其性格极易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等,情感相对冷漠。缺少父母亲情的留守儿童可能会对自己及父母产生怀疑。他们会怀疑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位置,怀疑父母是否爱自己,是否在乎自己;他们也不能理解父母务工的良苦用心,甚至怀疑父母为了挣钱而不顾自己,在父母眼里只有钱最重要。例如:在一次调查中,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父母爱你吗?在受调查的留守儿童中,有百分之四十的回答是:不爱,他们只想赚钱;有百分之十五的孩子不知道父母爱不爱自己。从这个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亲情的缺失也使得留守儿童的自我存在感较低甚至缺失。2.教育意识淡薄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观念陈旧。在高校毕业生也面临着就业困难的今天,“教育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边远贫困的农村较为盛行,使农民对子女的教育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并对教育持有一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进而将其演化为一种短视的实惠观,以经济利益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农民工只看到其对教育的投资是一笔巨大的数目,且在短期内可能无利所获,因而他们认为让子女读书花钱,不如让子女打工赚钱。即使有的农民工也供孩子上学,但他们从不寄希望于孩子身上,他们只想尽到自己的义务,完成孩子的义务教育。例如,在被调查20个长期外出的家长中,有五分之三的家长并不指望孩子靠读书成大器,他们认为读书不一定能当官,读书出来也只能去打工,与其花钱作无谓的投资,不如早点出去打工赚钱。孩子只要能识几个字就行,没必要在上学读书上投入太多。在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父母无期望,孩子更无动力。父母对孩子没有期望,孩子就会理解为父母不重视自己,自己学不学习、上不上进对父母来说都无所谓。这样长期下来,留守儿童对自己认识评价就会出现偏差。

三、提升农村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的措施

从宏观上看,要能够有效地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提升其自我存在感,引领其健康全面地发展,就要结束留守儿童目前的留守生活状态。这首先就要求政府根据社会形势的需要,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政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加快农村改革步伐,推进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村就业渠道,帮助农民返乡就业;同时提高城镇生活水平,增加城镇边远地区的就业机会,提高工资福利,鼓励农民在本地就业。这样,就避免了父母子女分离,结束留守儿童的留守状态,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然而,受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们不可能完全消除存在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在现有的条件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各方面相互配合,共同协作,改变留守儿童目前的生活状况,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提升社会关注度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每一个成员都应当得到这个大家庭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同时也是处于弱势的群体,理应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首先,应加强电视媒体正面宣传,增强社会的关注程度,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大多数农民现在主要通过电视了解外界, 因此电视媒体的报道对农民工及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非常大。其次, 教育部门应制订有关留守儿童的专门的监测体系, 明确监测办法, 在全局上整体地、动态地掌握留守儿童的情况,做到实时实地都能了解留守儿童的动向。最后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工会、村委会、派出所等组织的作用, 建立社会监护体系, 组织各种社会公益演出,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的传承和弘扬,可以丰富留守儿童在文化和精神上的生活内容, 在潜移默化中使其思想道德受到良性感染。总之,我们应加大社会关注力度, 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努力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提升自我存在感。

(二)改善学校教育

要让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能够重获自信,找到自尊,树立信心,使其自我存在感有所提升,要达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学校教育方面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教育理念

要转变教育理念,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学校的教育观念。学校应一视同仁,在重视成绩优异的学生的同时,也要充分关注留守学生的状况,从生命的视角关爱每一个学生。学校和教师要善于发现留守学生自身的优点和长处,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帮助。面对面地与有不良行为的留守学生交流谈心,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关怀,从而自觉改正陋习,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受到尊重和公平对待,他也不会公平地对待别人;一个学生缺乏了个性和创造力,也就没有自我实现的快感;一个学生不信任父母和老师,当他出现困惑和挫折,同时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时,就会很容易走向偏激或犯罪的道路。当留守儿童认为自己遭受到外界的不公平待遇时,在没有家长的及时抚慰下,教师的关心与帮助往往能起到很大的影响,有时甚至有悬崖勒马之功效。

2.完善德育机制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性格特征,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兄弟姐妹除外),小到一个班级,大到一个学校,既有非留守学生,又有留守学生。在这样复杂的情形下,我们学校的德育管理制度不应是极端的,对好的永远是褒扬,锦上添花;对不好的则一味地批评打击,雪上加霜。学校德育工作的目的不是让好的更好,让坏的更坏,而应该是让品行上存在不足的学生能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向好的方面改进,即应是让“坏”的变好。这就要求学校制定的德育制度要人性化,要较多地考虑到相对处于弱势的学生。比如,学校长期进行德育教育的学生中大多是留守儿童,或者是特殊家庭的孩子,针对这一部分学生,学校德育就应人性化,应多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从学生家庭、社会、学校等分析导致学生品行不好的原因,并且应循循善诱,想办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克服自身弱点,改掉陋习,帮助学生重新点燃希望,重新树立人生目标。

3.提高教师素质

无论是学校的教育理念,还是学校的德育管理,最终或多或少都要由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来践行。可见,教师的行为素质对农村留守学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在原初的意义上, 教师是学生趋益避害的引导者, 是学生健康成长、健康发展的促进者”。[15]这就要求农村教师应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尤其要提升自己对自身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受教育者的关怀程度,要尽可能地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农村留守儿童本身处于相对弱势,教师更应把自己特别的关爱给特别的留守儿童。教师更多地关心留守儿童的同时,还应倡导班上学生、学校教师、领导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俄国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夫指出, 教育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生活环境中一定的内部气氛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态度, 而教育的失败总是与教育气氛的缺乏有直接的关系。[30]教师应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建立亦师亦友师生关系,教师要学会用心与留守儿童交流,努力使自己成为他们可信赖的对象,让留守儿童更好地体会学校集体的温暖。

同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注意发挥农村留守儿童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加快课程建设,充分激发其学习的愿望和动机,增强教育的固有魅力。切实从留守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尽可能地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家庭 1.弥补父母亲情

人是感性动物,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一定情感的支撑。作为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亲情的滋养。而在农村,大多留守儿童不得不与父母长期分离,极其缺少与父母的沟通交流,更不能享受到正常的父母亲情。对此,长期外出务工的父母应尽量多地给予孩子亲情关爱,不仅是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多的要满足孩子的精神需要。父母应尽量多回家陪陪孩子,或者父母双方留一方在家照顾孩子。父母双方迫不得已外出打工的,至少也应该多和孩子发短信、通电话,多多交流。父母应多和孩子交流包括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的话题,了解孩子心理动向,满足孩子情感需求。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而不是在他们看来,父母的眼里只有挣钱。不能让孩子感到孤独,变得自卑、孤僻、暴躁,缺乏安全感。

2.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不是一本暴利的投资,但是教育也绝不是一无所获,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一生可谓影响深远。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能够影响他将来能走多远。作为

父母,应该提升教育理念,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应当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将来,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只看到供孩子上学要花钱,而让孩子外出打工能挣钱。另外,在外的父母应转变对孩子的守教育的观念,应对孩子抱一个正确的期望值。家长的适当期望值是孩子成长的外在动力之一。家长应在充分了解和全面分析孩子的特点、能力、兴趣的基础上, 提出适当的期望。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 这样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从而丧失信心。而相反,如果对孩子期望值过低,则不能完全激发孩子的潜力,还会磨灭孩子的斗志。家长对孩子不适当的期望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只有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当的期望值,才能形成强大动力,帮助孩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彦臻.我国留守儿童犯罪原因及其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其他:2013,28(1)[2]赵嘉.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内容与培养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3:57 [3]苏志铭,陈力.农村留守儿童“自我认同感”培育策略研究[J] [4]刘洋.留守儿童存在感的缺失与补偿——基于一个留守儿童W的个案分析[J].观察与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及对策浅析 篇7

这些孩子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 失去了父母的监护, 缺少家庭的温暖。他们跟着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得不到父母的叮咛和嘱托、疼爱与引导。他们都是未来中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他们身上出现的问题, 不纠正他们在心理、人生观、价值观中出现的扭曲, 不能使他们在平等、和谐、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不仅我国未来的新农村建设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将受到阻碍和桎梏, 损失和痛心的将会是我们的整个民族。现笔者结合自己在农村教育教学中对留守儿童的观察和研究, 从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入手, 谈几点对策。

一、问题

1. 心理缺失问题。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 甚至是亲戚监护, 使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自闭、压抑, 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 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他们往往表现出性格孤僻、情感冷漠、自卑懦弱, 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 甚至将无端的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

2. 家庭教育不公问题。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 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监护不够, 甚至只管生活, 不管学习, 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关心的状况。学习好了, 没人称赞, 学习不好, 无人责备, 孩子便渐渐对学习产生了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这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得极为普遍。部分留守儿童学习压力很大, 因为监护人年龄大, 不识字, 不能辅导学习, 且每天要干繁重的家务活, 想好好学习但是没有条件, 还有的因为家庭条件和环境太差, 甚至放弃了学业。

3. 行为习惯问题。

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生活习惯不良, 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 在家里不听爷爷、奶奶或亲戚的教导, 顶撞长辈, 我行我素, 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 不服管理, 成为了“问题儿童”。

4. 留守儿童安全问题。

儿童防护能力弱, 加之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 农村留守儿童极容易受到意外伤害, 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

二、对策

怎样帮助并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与帮扶。

1. 对留守儿童要在人格上予以尊重。

留守儿童的身份决定了他们比班里的其他孩子更需要人格尊严上的尊重和呵护。因此, 作为与这些留守儿童朝夕相处的班主任, 我们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尊重和理解, 充分利用课间、班队活动、家访等途径创造条件与他们多谈心、交流, 并根据其不同的家庭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心接力, 多给他们创造感受关爱的机会。

2. 对留守儿童要在心理上给予关注。

留守儿童大多性格孤僻、敏感, 他们更容易在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上与班级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对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 有效进行心理疏导, 是帮助孩子走出爱心缺失的关键。班主任要在平时经常与学生一起活动, 取得孩子的信任, 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进而通过平等谈心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惑, 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疏导心理障碍。只有解决了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 各项教育措施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 还要在生活上积极关心留守儿童。班主任要不断转换角色, 针对不同亲情缺失的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 以真诚的、父母般的情怀给予孩子心灵慰藉, 以帮助学生从学校生活中获得亲情补偿, 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学习中去。

3. 每学年开学后, 班主任都要对留

守学生登记备案, 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 以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制道德观念, 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同时, 充分利用假期, 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 与家长交流, 减轻孩子在家庭中超负荷的劳动, 使他们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活动中去。另外, 还要制定留守儿童安全防范措施, 经常进行各项安全知识讲座, 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预演, 强化留守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影响产生合力效应, 逐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4. 对留守儿童要在学习上多多帮助。

由于亲情缺失、生活无规律、成绩不够突出, 大部分留守儿童容易自暴自弃, 从而给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班主任要构建和谐而有竞争力的班集体, 必须调动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科学习和班级活动中去。教师可以在平时通过互帮结对子等形式, 让班级的优秀生主动帮助和承担一名留守学生的学习辅导任务, 并及时表扬、鼓励留守学生, 促使互助学习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意识, 培养留守学生的个人荣誉感和集体荣誉感, 让他们知耻而后勇, 使他们在宽松和谐的班级学习氛围中爱学、乐学, 并学有所得。

让我们用爱心关注留守儿童, 用心地将爱一点一滴地注满孩子的心灵, 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摘要:现今,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作为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 了解、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学习、家庭、生活方面的问题, 并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活动, 是我们应担当的社会责任。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篇8

关键词:教训;呼唤 ;需要;无奈;责任;根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6-253-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广大农村越来越多的人外出打工,从最初的个别现象发展成普遍现象,从当初的劳力出外打工到现在的夫妇全部外出打工,在以前人们打工只在农闲时出外,而现在一年四季都去打工,有些“狠心”的家长不仅如此,就连过年也不回家。于是他们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了年迈的父母、亲戚和学校。在他们认为只要把孩子交给学校,不缺孩子的钱花就万事大吉了。可是他们没有想过,他们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没有他们在身边,年迈的爷爷奶奶给予的大多是溺爱,孩子要钱几乎是要多少给多少,因为钱是他们的父母为孩子留下的。而留在亲戚家的更甚。孩子不是自己的,如果照顾不周,反而落个出力不讨好的结局。有位学生的亲戚曾这样说过“家鸡打的团团转,野鸡不打望天飞。”也就是说自己的孩子即便是打他一顿,他们照样与你亲近,然而,亲戚的孩子,那怕是一丝异常的眼神都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就这样孩子在没有父母亲情的温暖下,这些正值生长发育、思想意识初步形成的留守儿童们往往无法享受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的滋润。生理和心理上很容易发生偏差;在没有父母及时的教导和约束下,孩子就象一匹脱缰的野马一发而不可收拾。这些孩子在父母外出打工之后,他们先是思念父母,接着就心情烦乱,然后逃学、抽烟、打架、上网、偷盗……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从近几年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例来看,留守儿童犯罪的年龄是越来越小,犯罪的性质是越来越恶劣,不能不使我们每一位父母,每一位教育工作着感到痛心和惋惜。这些问题的发生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问题,已经上升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也确实给我们外出打工的父母们提了个醒,他们是否意识到点什么?

带着沉重的心情和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感我对我校的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并召开留守儿童座谈会。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在学“留守儿童”40%成绩较差,30%成绩中等偏下,仅有10%成绩比较优秀(班级前20%),同时他们也是辍学率高发人群,每年留守儿童辍学率占留守儿童的20%以上。调查情况表明,有92%的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委托其他亲戚或监护人的仅占8%,祖辈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普遍年龄较大,身体差,特别是文盲程度比例较高,在学习上无法对留守儿童给予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并且与留守儿童的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同时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和农田劳动,根本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

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不仅仅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协调合作,共同为"留守儿童"建造一起一处处爱的家园。

首先,家是儿童生长并发展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师。家庭环境的和谐完美与否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健康茁壮成长。父母教育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起者关键的作用。从与留守儿童的交谈和调查中发现,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尤其是女孩子更甚。从孩子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作为父母应该把打工挣钱和照顾孩子两者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不能一心只想者挣钱,对孩子的感受却没有加以考虑,孩子也明白他们打工是为他们好。但亲情的抚慰是任何感情所无法代替的。

其次,从我们学校的角度来说学校要对留守儿童登记备案,分类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要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学校老师要经常与家长(监护人)联系,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以便及时帮助留守学生;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我校在上学期举办了多次留守儿童师生座谈会,鼓励留守儿童从各方面培养自己的才能,我们还举办了主题为“我用什么来报答父母对我的爱”以促进孩子了解父母、回报父母。在与他们沟通交流的同时,不仅仅是慰藉他们残缺的感情。而且要在课程设置上大胆创新,为所有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对生活在特殊状态下的儿童,更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帮助他们了解知法、守法的知识技能;有条件的学校工要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专设心理教育教师,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人们常说社会是一个大熔炉,他既能炼出好钢也能炼出废渣。所以说学校周边环境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处于成长发育的小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非常的强。对于周围林立的网吧、游戏厅、棋牌室等等。不要说是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就是他们的父母都在家的学生要想克制住自己的好奇心也需要很大的毅力和勇气。在这方面政府要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力度,要坚决查处封闭一些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构成危害的游戏娱乐场所,不能今天刮一阵风查一次。明天又让他们开门大吉。如果周边环境治理不好,学校和老师甚至是孩子的父母也不可能时时跟着孩子,控制孩子的行动。从进一步的角度来讲我们只有加快完善我国的法制建设,才能更有效的保护留守儿童、保护未成年人。促进他们健康茁壮成长。

上一篇:北京市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下一篇:六年级五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