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建设生态文明

2022-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怎样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

2012年8月30日~9月1日首届中国绿色论坛在山东省东营召开。论坛以“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为主题,进行深入讨论。一是探讨全球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重大理论问题,明晰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是研讨生态文明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态文化体系构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径与基本对策;三是推进东营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力图树立全球生态发展标杆,本届论坛在这方面有很多建言献策;四是梳理论坛认识,向中央提出将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在黄河出海口建设生态高地的建言报告。可以说,本届论坛主题深刻,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气氛热烈,讨论坦诚,取得了预期的圆满效果,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良好反响。

对于生态文明的发展来讲,不是一个轻松的文明转型话题,而是在我们偿付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发展代价、人文代价,这样沉重的历史和现实代价之后召唤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因此,各位发言人所表现的忧患意识,展示了中国将要为人类文明、生态文明的新发展尽到我们的责任。这个论坛表现出了强烈的担当意识,这种担当意识表现在大家的想法上、制度设计上、做法上、技术的创新上,都有自己的设想。

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王志珍院士在致辞中提出三点认识:一、生态文明道路是中国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唯一正确的选择。西方的现代化在狂飙突进两个多世纪后,其种种弊病日渐显露,在“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强者生存法则的主导下,自由经济不受约束的发展,造成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敌视和尖锐冲突,唤起了人们的无止境贪求,致使人类社会道德沦丧:由“科学万能”引发的“工具理性”,使自然环境惨遭破坏。对我国而言,在现代化道路上数十年的紧紧追赶,遗留下了大量的问题和矛盾,资源和生态已远比西方更为紧张和脆弱。选择生态文明,已经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二、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历史上的每次重大转型时代,全新领域爆发的革命都是后发国家迅速崛起的最佳机会。错过工业革命,使我国长期被动挨打;滞后于信息革命,使我国在新兴领域话语权弱小,信息安全得不到保证,并长期处于产业链的末端。这次金融危机必将倒逼出的全球绿色革命,为中国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会。世界各国正处于一个全新的起点,若能主动以绿色能源和绿色产业为代表的全球新技术革命,来引领全球新文明转型,将为中国在未来数十年的发展创造先发优势。三、生物质能源的第三代革命是绿色革命的重大战略方向。在全球资源加速消耗的大前提下,能否开发好非石化的可再生能源,将决定世界各国未来命运。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其中的第三代(3G)技术——微藻制油可能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开再生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尝试。对于中国来说,完成第三代革命意义特别重大,因为它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有利于三农发展和国土整治,更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若能探索一条自主开放的超越战略,革命性地建造支撑未来二、三十年的能源生产方式,将促使世界上传统落后的最大能源体系转型为全球最先进的能源构型。这将不但涉及所有中国人的利益,也关乎中国的长远发展和子孙幸福,还关乎缓解全球性的粮食、能源和环境危机。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胡德平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的高度阐释建立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他说,生态文明是后工业化时代人类进步事业所积极追求的重要文明,也是人类对以往文明负作用的反思和觉悟。生态、环境、生物、物种四者密不可分,生态文明所涉及的对象中,人是最有智慧且有劳动能力的动物。但人万万不可把自己独立于生物界之外,骄傲地高居于生物种群之上,破坏生态平衡的任何行为,都会引起对人类本身严重的伤害,甚至毁灭性的报复。在后工业化时代,实体经济应该建立在运用新能源、互联网、新材料、生物技术层面上,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现在不少的海外专家也是实践家,与企业家一起,把经济学、生态学、生物学联系起来,把新能源和空间信息技术联系起来。我国现在已是世界上使用资源、能源最多的国家,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的国家。东营市有志、有兴趣建设生态文明城,不仅应该成为江海会合,绿色文明和蓝色文明相交的舞台,也希望成为打造新能源、人才汇集的舞台。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就“行一步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绿色发展”做主题发言。赖明回顾了九三学社长期以来对绿色经济的关注,尤其是围绕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提出工业绿色经济面临的问题:认识不到位;资源能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底数不清;符合市场规律的绿色发展促进机制没有形成;资源能源价格扭曲;监管的机制也有待健全和落实;我们的税收政策不完善;科技支撑能力不足;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六大建议:第一,建议把工业的绿色发展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无论如何,工业还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且工业能耗非常大,因此,应该把工业的绿色发展作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第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促进工业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第三,发挥市场作用,构建绿色发展长效机制。第四,强化科技支撑,鼓励技术创新,强化科技支撑是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核心。第五,建立健全法规政策。第六,大力扶持绿色服务业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从赋税的角度强调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绿色发展势在必行。首先,他列举了中国经济的不平衡性:我国实体经济非常发达,是全球的制造业大国,但虚拟经济相对比较弱:前二三十年我们创造的财富很多,但获取的财富很少;相对而言,现在我们对劳动力的补偿是很不充分的;我们的资源价格很低,现在的资源价格不能体现资源的稀缺性;还有就是环境成本,很多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是超过国家标准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国家实体经济创造的财富很多,但我们获得的财富相对比较少。所以中国要恢复经济平衡,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换言之,我们要强调绿色的发展。而实现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政府在各项政策上通盘研究。税制是其中的一项。既要把现有的政策落到实处,又要对目前还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尽快地制定新的政策。

两院院士石元春教授近年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有非常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中央的政策决策也发挥了直接的影响。石元春教授从最近出版的一本关于生态文明和能源危机的书——《噬水之煤》出发,揭示了中国生态问题面临的严峻局面。他尤其对生态脆弱区表达了老一辈科学家的高度担忧,对“竭泽而煤”这样的现象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呼吁必须以法律形式来限制资源的失控和过度开采,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关停低效益高耗能的行业。在此基础上,他反省了风电的“大跃进”、光伏发电的“大跃进”,批评了把“清洁送给外国,把污染留给自己”这种新兴能源开发的不当举措。石教授提出,仅仅是中国,每年烧掉的秸秆就相当于一个三峡的发电量。这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缓解中国的能源危机,必须要走上石教授所提的生物能源的替代路径,对燃料乙醇、生物天然气等等要有一个崭新的认知。石教授最后落到了环渤海地区,更做实到东营市,怎么样开发滩涂,使得生物能源成为建构生态文明切实有效的替代性能源。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的副会长石小敏教授从经济发展这样一个专业视角来提倡生态文明,来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他用一个S形(莫8循环带)表明了中国经济循环的国内处境和国际处境。我们用原料加工的方式促进经济发展,主要是为了出口而出口,赢得外汇,这样的一个S形的循环,本来是很有效的,但是前提条件是什么,那就是要面对整体上的国际经济循环的有效性,以及这个S形运转的流畅性。但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内部循环的一些障碍,带来了运转的不畅。比如,外贸支撑着国内的GDP增长,双顺差使得广义货币达到GDP的180%。运转不畅导致了双造,造城造房——高铁、动车、房地产。在这样的情境下,整个经济循环遇到困难以后,结果就出现了一个倒勾的机制,导致中国经济发展遇到障碍,使得城市生态的发展成为GDP的牺牲品。为了避免这样一种发展模式,或者说因为这种发展模式所显现的内在障碍,我们不得不寻求新的发展模式,突破经济发展的困境,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的研究员李晓宁先生不仅对整个生态文明有深入的研究,更关键的是他从比较历史、比较现代化的角度展示了他对生态文明发展的看法。尤其让人感怀的是,李晓宁教授的发言充满忧患意识,表达了一种对我们既有发展模式的高度愤慨,使用的词汇虽然是比较粗犷,但是用得非常精准、非常形象、非常贴近生活,提醒我们现在需要及早地发现问题,及早地解决问题。而他发言的核心思路可以简单概括为两点:一是中国人不能浑浑噩噩地挣钱,二是要走环保路线。李晓宁教授特别强调,我们现在的环保路线仅仅以种树为核心,这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在宪法中更清晰明确地规定综合的环保理念和生态文明理念,对有关的宪法条文进行修订,这些建议都非常有力度。最后,李晓宁教授强调,要让权力人物、企业家、银行家,尤其我们重量级的院士们来发挥引领作用,克服现有发展模式的弊端,进入生态文明发展的新状态,而且要依宪治国,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教授的视野在长三角、珠三角、黄三角这个大的国家版图中展开,他特别强调黄三角为什么现在才提出问题?在珠三角、长三角发展比较成熟的情况下,黄三角提出这个问题,虽然晚了一点,但非常及时。秦院士特别指出,对基于胜利油田而建立的东营市,这样一个新兴城市的环保问题,需要有同类城市的比较视野。他以自己在大庆考察的经验和来到东营了解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特别落在东营的城市定位上。东营市的自我定位跟大庆市的自我定位是不一样的,他表扬了东营。东营有超前的定位,有总体的规划,而大庆的规划相对比较落后,结果跟东营是没法比的。他对东营的旅游发展,对人文旅游的有限性和景观旅游的可为性做出了对比性的说明,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秦院士特别强调要在环渤海湾的大背景中来展望东营生态文明发展的定位。围绕和谐社会建设,他指出,“和而不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世界绿色论坛执行主席黄海峰教授特别强调,全球能源新政的凸现,促使中国要对能源政策进行反省。而中国可持续发展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就是通常说的“两型社会”的建构,促使我们走上一条从物质化的经济到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发展道路。他对绿色经济和“两型社会”的深刻内在联系做出了勾画、分析,对绿色经济的发展、对“两型社会”的建构进行了展望,指出了两者的高度相关性以及“两型社会”的建构路径。他把绿色经济作为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指出节能减排是建设绿色经济和“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山东师范大学张峰教授特别强调现代文明正处在文明的生态化转变的关键时刻。在这个大的前提下,张峰教授的关注点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化问题上。她特别强调,在人口膨胀、技术失控这样的条件下,在人们需要走向绿色消费而克制消费主义弊病的情况下,我们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化处理上要强调自然的法律主体地位。我们要批判古典的自然权利,要兴起以自然为原告的诉讼活动。她举出了美国、日本在这方面所做出的探索,强调要推进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制化,而不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情感化。所以,我们要以法制化的方法来推进自然权利的司法救济,来推动环境公益诉讼,使得自然权利的代理人,也就是环保的非政府组织能够浮现出来。

《战略与管理》杂志执行总编郭琼虎先生指出,目前人类面临三大危机:粮食、能源、环境和气候,核心是能源问题,中国也不例外。我国能源安全受到严重挑战。一是石油资源接近枯竭,对外依存度过高,二是能源输送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能否开发好非石化的可再生能源,决定世界各国未来命运。由于可再生能源中的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受自然限制,核能受环境风险限制,增长空间有限。于是,生物质能源开发成了全球各大经济体争相发动的能源革命。生物质能源从原材料上分,有第一代“田里种的”,“树上挂的”,以及第二代“水里漂的”,第三代“盐碱渍的”(微藻)。第一、二代生物燃油开发不可避免遭遇“燃料-粮食”困境:要燃料,就加剧粮食危机;要粮食,就缓解不了能源危机。而第三代微藻制油不与粮争地,出油率高,适应各种环境,符合我国盐碱地荒漠滩涂多的国情。因此真正的能源革命在生物质能源的第三代微藻革命。对于中国来说,完成3G革命意义特别重大。郭琼虎特别强调,微藻制油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处于实验室阶段,尚未大规模产业化,而它投资规模大,周期长,民营企业很难承受其压力。因此他建议,应把微藻燃油革命上升到国家重点战略的高度。

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叶自成教授的发言展现了中国古典的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厚底蕴,并把这样的古典智慧与生态城市的建设紧密地勾连起来。他认为我们应该有更开阔的视野,将道家也纳入到古典智慧或者生态文明智慧之中,从而超越单纯以儒家来概观华夏文明的主张。他提出了华夏主义的命题,他认为老子的自然思想,实际上就是1.0版的可持续发展主题,我们怎么去激活这个1.0版本的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智慧是非常重要的。他强调自然比人博大,人应效仿自然。这既是道家的古典智慧,也是当下我们必须认识清楚的问题。他从日常生活出发,从人们怎么节约水资源等生活细节着眼,对当代中国以社区为基本支点进行系统生态设计提出了看法。他强调人们必须要重建生活伦理,每个人的生活态度决定城市的生态品质。

中国建筑文化协会环境委员会的副会长顾孟潮教授强调指出,对于人的生存环境来讲,城市、人、自然的关系怎么审度,中国确实落后于世界。没有先期规划的大庆与规划良好的东营,生态差别巨大。他总结了我们这次绿色论坛的重大意义,特别强调需要建构人类生态系统的全环境,这个概念非常有意思。他认为应加强传统生态文化资源的挖掘,这一点跟叶自成教授有非常强烈的呼应。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的客座教授东梅女士是一个技术的开发者,实际事务的行动者,她特别强调制度会改变人。比如,她说德国规定城市取水必须在城市的下游,这就使得这个城市的人不至于污染他们这一段水。她说要汲取这样一种经验,就像建筑理念上的一个讲法一样,先有软体,然后建造。东营要立足自己的文化方式和生活方式,做出综合性的考虑。先有软体后建造这种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有着综合的意义。

匡廷云院士关于如何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问题做了精彩的发言。她认为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在我国现阶段有划时代的意义,可引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她比较了很多三角洲,世界的、中国的,认为我们唯一一个真正没有开发的是黄河三角洲。因此黄河三角洲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在中国将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意义重大,建议国家要全面支持。她还为生态区的发展提了很多建议。首先她认为一定要搞好生态经济区的规划问题。实际上我们中国很多东西都是最早规划没做好,规划应是有理论战略指导下的规划,而不是为规划而规划,我们很多城市规划都是为了规划而规划。第二,她特别强调了要建立生态农业、生物质能跟生物基化工原料,还有药用植物,就是生物制药的生态工业园区,在边际土壤,海滩跟盐碱地建设盐碱植物科技园区。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的赵永生研究员以自然为师为理论基础,特别强调要天人合一,提出了一个产业模型,提出由以微藻为原料的生物能源、电热中心、畜牧养殖、作物种植和海水淡化五个行业板块为核心,来建设东营生态资源产业示范基地。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蒋高明研究员围绕粮食安全与生态能源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分析了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的七大难题,如大量农村真正劳动力流失、地力下降、耕地撂荒等,并且分析了制约我国粮食安全的五大因素,提出绿色有机之路是农业的真正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长期认为绿色有机农业肯定得减产,但他做了很多实验,结果显示生态农业有增产效果。因此他建议建立生态循环粮食生产实验示范区。

李廷栋院士的讲话围绕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国矿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惨不忍睹,开发利用过程中浪费严重,生态破坏严重,污染严重,我们的所谓大发展完全是以过度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他建议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应该把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加强矿山复垦,依靠科技进步对矿产进行综合利用。他指出我们现在很多地方水资源严重短缺,超采严重,出现了好多“天坑”,前一阶段还在东部发现“天坑”。另一方面水资源浪费严重,我国万元产值耗水量是世界平均数的四倍。我国地形复杂,地震跟地质灾害严重。我国国土面积只占全球陆地的7%,地震却占世界地震的33%。要加强地震灾害的防治研究。

生态文明发展方式不同于一般认识上的节能减排、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它意味着工业时代向生态时代、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深刻变化和转变。与会代表认同,黄河流域具有的历史、生态条件和黄河三角洲独具的自然区位优势,以及东营市所进行的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有益尝试,是率先推行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主战场和突破口。以黄河战略的展开和在黄河三角洲打造“生态特区”来启动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并溯河而上,牵引带动黄河流域9省38个主要地市及全部国土,进而走向社会主义生态化强国之路是我们现实和可行的选择。

(本刊编辑部整理)

第2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2001年,习近平总书记任福建省长时,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十多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长抓不懈,一任接着一任干,习总书记提出的“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也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的建设”已成为全省人民的共识,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促进局面初步形成。

一是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优良。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65.95%,保持全国第一。12条主要水系水域功能达标率和I—Ⅲ水质比例分别为97.9%和95.2%,所有设区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所有设市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清新福建”已成为福建最具影响力的新名片。

二是节能降耗水平居全国前列。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进度要求,2012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至0.607吨标准煤/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海洋、土地、矿产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三是“长汀经验”成为全国治理水土流失的典型。福建省长汀县原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之一,经过十几年努力,水土流失治理区植被覆盖率由15%—35%提高到65%—91%。2011年以来,习近平同志两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总结并在全国推广长汀经验。

四是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创建了一批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7.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8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也得到较大改观。

在推进生态省建设过程中,注重把握四个方面:

一是规划先行,抓好总体部署。时任福建省长习近平同志亲自主持编制《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2020年总体目标及分阶段目标,明确了任务、布局、重点和配套政策。历届省委、省政府认真组织实施《纲要》,围绕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个方面22项指标,进行动态跟踪和评价考核,并将《纲要》贯穿到“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年度计划中,细化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各地结合实际编制实施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二是改革创新,激发内在活力。理顺港口岸线开发、自然保护区建设、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管理体制;推行水、土地、海域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施森林生态效益及江河流域生态补偿、水土保持补偿、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保证金、生态保护财力转移支付等制度;合理确定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扩大差别电价政策实施范围,调动有利于生态省建设的积极因素。

三是加强领导,促进有效落实。成立以省长为组长的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解决重大问题;各级设立相应机构,形成上下衔接、分工负责的生态省建设组织管理体系。同时,将生态省建设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将领导干部任期内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以及所推动出台的相关政策的生态环境影响纳入审计,做到领导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

四是全民参与,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生态环境项目建设,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实地检查生态省建设,支持各界人士以多种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鼓励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参与各类环保活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形成人人参与、全民行动的生态省建设新局面。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一是积极构建国土空间科学开发先导区,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布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强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指标约束,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生产空间集聚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二是积极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先行区,加快实现“绿色转型”。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推动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综合运用差别电价、地价等价格杠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建立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积极构建生态优美文明祥和宜居区,让群众享受更多的“绿色福利”。按照习总书记“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要求,继续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面增强“市、县、镇、村”的综合承载力和环境竞争力,更好地维护、保障和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把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美好家园奉献给人民群众。

四是积极构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实验区,树立生态文明的“绿色导向”。制定实施与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评价综合体系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深化以林权流转、分类经营为重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水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流域、森林、海洋等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推进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研究开发碳金融产品,扩大绿色信贷规模,推进生态产品市场化。

作者:福建省发展改革委

第3篇:打造水生态文明城市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摘 要: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水利部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本文分析了白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白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的工作举措。希望努力走出一条中国北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实现白城市水利优先发展、跨越发展和科学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 水生态文明 水生态文明城市

水生态文明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按照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不断完善水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因地制宜探索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1 白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取得的成绩

(1)以河湖连通为根本,提升水资源配置调控能力。通过实施莫格湿地常态补水等工程,规划的124个水库泡塘全部连通,增加蓄水能力3亿m3以上,形成了连通有序、通畅自然、循环良性,蓄泄兼顾、引排自如、多源互补的水系网络。

(2)实施了嫩江干流、洮儿河等重要河流堤防除险加固,月亮泡蓄滞洪区工程。防洪城市堤防加固基本完成,27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中心城区防洪工程基本达到50年一遇标准,排涝工程基本达到20年一遇标准。

(3)完成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监控系统、地下水管理保护等工作任务。2017年,全市用水总量24.33亿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8.5m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72,水环境承载力显著增强。

(4)以城区污水处理为重点,推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实施污水处理厂提级改造、再生水及污泥处理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2%,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物治理率达到85%以上。

(5)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和老城改造,完成了城市供水管网、二次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8.6%。结合脱贫攻坚,解决了114个村屯、3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率达到100%。

(6)以生态保护为中心,打造具有白城特色的草原湿地资源。利用分洪入向、引霍入向、引嫩入莫工程,对向海、莫莫格湿地实施生态补水。全面完成5万亩芦苇湿地恢复保护工程建设。在嫩江、洮儿河、霍林河流域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生物种群结构进一步改善。

(7)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行动计划。开展“3年再造百万林、建设西部大屏障”和“3年造林还湿双百万”活动,造林154.3万亩,被国家评为“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综合治理草原196万亩。水土流失治理率由原来的30.1%提高到38.5%。

(8)实施引水入城,打造独具特色的滨水城市。生态新区以鹤鸣湖为中心,形成“一湖、三岛、九桥、多点”的亲水平台。镇赉以南湖为中心,形成“七湖连珠”“三湖环抱”环城水系景观。洮南以北湖为中心,形成园林式生态走廊。

(9)以文化景观为点缀,挖掘传承草原鹤城文化。向海、嫩江湾、嫩水韵白、牛心套堡晋升为国家水利风景区,牛心套堡、四海湖获评国家湿地公园。举办“月亮湖渔猎文化冬捕节”、“中国·镇赉白鹤节”,打响“湿地鹤乡、生态白城”旅游品牌。

2 白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水资源问题

(1)地表水过境水利用比例较低。白城市境内地表水资源量仅占总水资源量的8.32%,年径流量多以洪水形式出现,占年總径流量的80%。

(2)水系连通性差。水库泡沼蓄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渠系泡塘间缺少水力连通途径,难以实现有效的疏导、沟通、引排、调度,限制了引水/提水能力的提高。

(3)局部地下水超采严重。境内五个县市区政府所在地都出现了一定规模的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特别是洮儿河冲洪积扇上的局部地区地下水水位下降幅度较大,造成机电井大量报废。

(4)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量不足。由于地区水资源利用方式较为传统、建设资金困难等因素,目前白城市暂无中水回用。

2.2 饮水安全问题

(1)农村饮水存在安全隐患。全市122万农村人口,30.7万人存在着饮水安全问题,主要是饮用水存在高氟、高砷、苦咸、污染等水质问题。

(2)城市供水缺乏备用水源。中心城市及城镇供水水源均为地下水,没有地表水水源。

2.3 水生态问题

2.3.1 湿地面积萎缩,生态功能受损

向海自然保护区内土地类型变化频繁,湿地面积急剧减少,土地沙化、盐碱化明显。最严重时,湿地面积从3.6万公顷锐减到0.36万公顷,减幅达到90%。莫莫格湿地面积由原来占该保护区总面积的80%退缩到不足40%。

2.3.2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

白城市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1954.83km2,占幅员面积的46.41 %,水力、风力侵蚀是白城市土壤的主要侵蚀形态。

2.4 水环境问题

(1)城市污水处理:白城市的污水管道最早为1977年设计施工建成,服务面积仅18km2。污水管网覆盖率低,全市污水总量处理率不足50%。

(2)农业面源污染:白城市年氮肥施用量约15万t、磷肥5万t、复合肥7万t;施用有机农药量约800t。农药、化肥施用后,进入河流、地下等受纳水体,造成水质中氮磷等物质超标。

2.5 水管理问题

(1)制度建设方面: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尚待深入推进,长效生态补水制度尚待建立和完善。

(2)监管能力方面:水资源监管信息化水平低、取水口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干部问责和监督检查机制还不健全。

(3)规划、法制建设方面:水资源节约保护等专项规划没有修编,水利管理的法规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

2.6 水文化问题

2.6.1 城市亲水景观与生态廊道建设不足

白城市有湿地、草原等自然景观,而这些景观多存在于城市外围地区,城市中心与人密切相关的亲水景观建设相对滞后。

2.6.2 对于水生态文化培育、挖掘与传承认识不足

白城市缺乏对涉水的历史文化遗存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记录。同时,对于水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力度不足,尚未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氛围。

2.6.3 城市建设中没有考虑景点之间的相互串联

白城目前的城市规划中没有综合考虑重点旅游景区的空间组合态势,未将各个景点有机串联起来。

2.6.4 水利風景区建设缺乏特点

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和独特的项目策划,没有将白城水利风景区的独特表现出来。

3 白城市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举措

3.1 加强水资源保护

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各个领域,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完善河湖连通配套设施,谋划建设江河湖库互济互补、区域水循环利用体系。

3.2 推进水环境治理

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水域岸线管控,实施入河湖排污口整治。开展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确保用上安全水、干净水、放心水。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3.3 抓好水生态修复

统筹推进水、草、林、湿“四大生态工程”,力争全市水面达到374万亩,草原、湿地均突破1000万亩,林地达到800万亩。到2020年,努力把生态环境基本恢复到上世纪50年代水平。

3.4 健全水管理制度

完善“河长制”“湖长制”,实行“千分制”考核。建立“源头控制、水陆共治、联防联治”河湖保护管理长效机制。加快制定生态领域地方性法规,全面落实“双随机”和“网格化”环境监管制度,依法打击破坏环境违法行为。

3.5 营造水文化魅力

探索“水+新型城镇”、“水+现代农业”、“水+生态旅游”等模式和业态,进一步丰富水文化内涵。结合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文明城、生态城“四城联创”,扎实开展生态文化教育活动,宣传推广海绵城市成功案例,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4 结语

白城将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新起点,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理念,坚持以新时代治水方针为根本遵循,巩固提升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水生态文明 360百科 https://baike.so.com/doc/7258790-7488104.html

[2] 乔梓,陈思月,杨苑,等.浅析生态城市、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生态文明城市概念[J].经济研究导刊,2015(21):175-176.

[3] 白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Z].

作者:张莉

第4篇: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1 生态文明的定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2 为什么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一)政治方面

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与文明建设的支撑点,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的藩篱,强调整个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在更广泛领域形成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经济方面

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往往是生态环境最易遭到严重破坏的时期。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每年都在加大,但成效不显著,我们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仅严重损害了群众健康,而且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1950年代我国自然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为476亿元,而到2007年,水利部透露,截至7月16日,全国仅洪涝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即达3726亿元。

(三)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虽然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却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生态伦理思想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这使我们有可能率先反思并超越自文艺复兴以来就主导人类的“物化文明”,成为生态文明的率先响应者。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

中国儒家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德性,尽心知性而知天,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儒家的生态伦理,反映了它一种对宽容和谐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中国道家的生态智慧是一种自然主义的空灵智慧,通过敬畏万物来完善自我生命。这种追求超越物欲,肯定物我之间同体相合的生态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与现代环境友好意识相通,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合。

中国佛教的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在爱护万物中追求解脱,它启发人们通过参悟万物的本真来完成认知,提升生命。

中华文明虽然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却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生态伦理思想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这使我们有可能率先反思并超越自文艺复兴以来就主导人类的“物化文明”,成为生态文明的率先响应者。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

中国儒家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德性,尽心知性而知天,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儒家的生态伦理,反映了它一种对宽容和谐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中国道家的生态智慧是一种自然主义的空灵智慧,通过敬畏万物来完善自我生命。这种追求超越物欲,肯定物我之间同体相合的生态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与现代环境友好意识相通,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合。

中国佛教的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在爱护万物中追求解脱,它启发人们通过参悟万物的本真来完成认知,提升生命。

(四)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

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同时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制造了严重的人类生存危机;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却过分强调人类社会必须停止改造自然的活动。生态文明则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

生态文明也只能是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美好的社会和谐理想。两者内在的一致性使得它们能够互为基础,互为发展。生态文明为各派社会主义理论在更高层次的融合提供了发展空间,社会主义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

对中国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深厚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今天,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新的政治理念,完全可以与生态社会主义、世界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借鉴。它们之间的融合,必促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促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促成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必促成社会主义真正代替资本主义,必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对此,中国责无旁贷。

生态马克思主义属于政治生态学,认为生态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它致力于生态原则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力图超越资本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第一,自然是客观自然与历史自然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自然界对人的优先存在地位,认为自然界制约和规定着人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实践水平的提高,人必将走向与自然的和谐。第二,人是自然存在属性与社会存在属性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只能是在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人的社会存在属性与积极顺应自然才能实现。第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协调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果。 3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

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以下内容是吕老师“生态文明建设的PPT内容”) 4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追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 一直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制约。

要想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槛,不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5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确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和目标。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重要内涵;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和根本目的。

6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010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旨在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020年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布局,构建”两横三纵”: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国家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为主要支撑,以轴线上其他城市化地区为重要组成的格局,集中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经济总量;构建”七区二十三带” 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以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格局,切实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海洋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2020年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由于部分地区对国土空间的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分散开发,带来和造成了森林破坏、湿地萎缩、河湖干涸、水土流失、地面沉降,沙漠化、石漠化和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各种灾害频发等自然生态系统严重受损的问题。因此,必须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2011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

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的目标任务;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必须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的法制和体制、机制建设,努力推进防灾减灾各项能力建设,大力倡导防灾减灾的社会参与,积极开展防灾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十一五”期间,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增加碳汇等多种途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将继续积极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积极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会议,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健全基本的管理制度;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市场化机制;健全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 7 当代博士生与生态文明建设

当代博士生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又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升生态文明素质:树立建设美丽中国人人有责、家家有份,每个人都要为改善环境、保护生态承担义务,不仅对当前的生态状况负责,也要对未来子孙享有良好生态负责的使命感、责任感,从心底唤起关心地球、善待生命、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力军、重视生态文明的未来决策者;立志做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积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宣传者。

第5篇:发展生态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

编辑:admin 时间:2011-1-31 21:19:00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贯彻落实这一精神,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生态经济,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是发展生态经济的根本举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必须始终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一核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现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为此,应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

大力开发推广节能、环保先进技术。一方面,加强节能、低碳、环保技术的攻关和突破。从政府层面来说,应制定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科技规划,加强领导和指导,加大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组织科研力量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自主创新,努力在重大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特别是要根据现阶段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在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开发和循环利用技术、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技术等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另一方面,大力推广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引导企业引进和采用国内外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并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装备。抓住落后产能相对集中的重点行业,依法坚决淘汰那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安全生产条件不达标的企业,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注重总结推广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的先进经验。

促进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能源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能源资源决定着经济发展的类型和性质,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布局。比如,建立在煤炭、石油等化石资源基础上的经济是工业经济,建立在土地资源基础上的经济是农业经济,建立在太阳能、氢能等资源基础上的经济是生态经济。从能源资源的视角来看,经济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其主要特点是资源不可再生、环境污染严重;二是以太阳能、氢能为代表的新型能源经济,其主要特点是资源可再生、污染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逐步实现由以煤炭、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经济向以太阳能、氢能为主的新型能源经济或低碳经济转变。与此同时,还应重视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急剧增多。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垃圾历年累积堆存量达60多亿吨,有200多座城市饱受垃圾问题的困扰,而许多城市现在仍然采取填埋、堆肥、焚烧等不科学的方法来处理垃圾。这不仅严重浪费可再生资源,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应改变以往把垃圾等废物视为包袱和灾害的观念与做法,将其视为再生资源和巨大财富,通过加快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手段,努力防止垃圾造成的“二次污染”,并充分挖掘其巨大的资源潜力,实现“二次利用”。

重视利用荒野这一宝贵资源。所谓荒野,是指未受人类活动干扰或者人工改造较少的自然环境。在传统观念中,荒野是没有多少价值的。然而,在生态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荒野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有价值。荒野是一种具有原生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点的自然系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休闲价值、审

美价值。应进一步转变对荒野的认识,深入研究荒野资源的价值,在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的前提下不断创新荒野资源利用的方式,科学利用和合理开发荒野资源,努力做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来源:人民网

第6篇:生态文明论文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实践论文

三 明 学 院

社会实践论文

院:

体育学院

业:

体育教育

名:

陈阳辉

号:

20101151237

关于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陈阳辉

摘要:生态文明学校建设已成为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尝试阐述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重要意义、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生态文明、学校、建设、实践、思考

一 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和重大意义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生态文明建设再次成为亮点,深刻反映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维护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维护中华民族的长久利益,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用制度来保证,这是三中全会的重大举措。2013年5月,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就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无论从全球范围看,还是从中国的现状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全球范围看,人类社会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人口急剧膨胀与资源严重匮乏。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对自然资源构成巨大的压力,如淡水资源短缺、耕地日益减少,一些矿产资源濒临耗竭等。地球的环境人口是有限的。二是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例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退化严重,海洋污染严重,酸雨增多等。从中国的现状看,全球范围内存在的环境问题中国都存在,有的更为严重。中国的环境问题还有自身的特点:一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严重不足。二是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

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所以,环境和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意义重大。

从学校的文化建设来说,生态文明建设更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建设生态文明学校当然可以建设环境优美、资源节约的校园,但从更重要层面来看,我们完全可以把生态文明学校建设和构建和谐教育生态系统紧密地结合起来,从培养现代人的文明意识、文明习惯、文明行为着手,追求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的和谐,不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制度的和谐、人与课程的和谐。所以说,生态文明学校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教育思想的发展,涉及到培养什么素质的人的问题,是教育本身的应有之义,意义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二 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基本涵义

生态文明是和生态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生态关系重塑的新的价值取向,它以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为核心观念,从过去人们试图统治、征服和掠夺自然,转向尊重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种新的文化价值取向,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背道而驰,是对生态危机之所以会发生的最深刻的剖析。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的过程中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化的核心是生态文明观念的养成。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建设中积极和优秀的成果,是生态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赋予教育十分重要的使命,一是培养具有现代文明观念、文明意识的人,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文明行为;二是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为孙子后代负责、为民族的未来发展负责,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良好意识和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三 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 人与人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

坚持公平正义,构建良好环境。公平公正是校园和谐的基石和核心,没有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就不会有真正的和谐。要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民主尊重、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要建立公平公正的良性运行机制和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机制,形成一种正气和干事业的氛围。要强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实际阳光操作,让大家心齐、气顺、干劲足。

贯彻人本思想,促进校园和谐。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教育的核心思想,教育的终极任务就是

人的发展,包括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心中时刻装着教师和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教师和学生,关心、尊重教师和学生,促进校园和谐。

坚持班子团结,求得和谐发展。班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首要因素,没有班子的团结,就不能形成凝聚力、亲和力,也就谈不上构建和谐校园,班子成员要树立全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良好的互信与合作关系。

(二) 人与制度的和谐——建立科学民主、公平公正的运行机制

要以党的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科学民主的学校管理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将学校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的轨道,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将“以情感人”和“以章律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构建法制、文明、规范、和谐的校园。

要在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强化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做到在制度面前一视同仁、人人平等、公平公正,让师生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竞争与合作,通过公平竞争获得自身的利益,实现自我发展。

要以抓好完全工作保障和谐学校建设。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存在安全隐患是谈不上和谐的,安全工作要两手抓,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安全教育,突出生命教育,加强心理辅导,促进身心健康。二是从细节入手,抓好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做好安全防范。

(三) 人与自然的和谐——打造环境优美的校园

要倡导绿色文化,践行绿色行为,绿色校园文化是以“绿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要通过一系列、全方位的措施,将“绿色”理念贯穿于学校的办学、管理、育人等各项工作中。坚持绿色办公,实行绿色消费,开展绿色行动。

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要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强环境保护的工作。保护自然生态,加强绿化美化工作。要对学校的污水、废气、实验室废物排放和垃圾处理进行综合治理,加强校园卫生工作,打造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的校园。

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学校,增强节约意识。要建立全校性的资源节约管理目标,从加强教育、强化管理、完善设施等方面入手,开展节电、节水、节约办公用品、废物回收利用工作,这不仅是一种资源的节约问题,更是一种文明意识和节约意识的培养。

(四)人与课程的和谐——培养具有文明意识的现代人

开展生态文明的学科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通过专题讲座、学科渗透、主题班(团)会等形式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率和行为行成率。

开展校本研修和专题研究。在教师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校本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科研成果。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研究性学习中,在学生中开展环境保护、动植物保护、水资源保护、大气质量保护等课题研究,动员全校师生广泛参与。

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学生内在素质。生态文明的本质含义是文明观念和文明意识的养成,文明礼仪的教育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文明礼仪教育如文明行为规范、团结合作精神、文明礼仪习惯、集体荣誉观念等,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文明意识。

(五) 教育思想的和谐——打造学校文化特色

生态文明建设完全可以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可以为许多学校提供一个打造学校办学特色的基本方向。生态文明建设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如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抓手。

广泛动员、全员参与是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特征。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形成共识,共同践行,成为一所学校中所有成员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所以生态文明学校建设不是少数人的事,不仅是领导班子的事,而且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大事。

四 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实施策略

从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实践中,经过认真思考,我们认为,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实施: (一) 保障机制。一是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有专人负责生态文明学校创建工作。二是建立相关制度,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绿化养护、卫生保洁、节能减排等相关制度。三是经费保障,有相应的生态文明学校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专项经费。

(二) 教育活动。一是开展学科教育,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课程管理和学校教育中,提高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率和行为行成率。二是开展教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运用固定宣传阵地进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三是开展校本研修和专题研究,形成具有一定科研价值的课题研究成果。

(三) 环境整治。一是加强校园生态环境整治,加强校园卫生工作,加强绿化美化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功能齐备的校园。二是开展资源节约工作,建立全校性的资源(水、电、气、纸、粮食等)节约管理目标,增强节约意识,提高节约效果。三是开展污染治理工作,实施雨污分流排放,有效控制油烟、废气的排放,及时处理生活垃圾和实验室废物,提高师生对生态文明学校创建的知晓率和环境状况满意率。

(四) 长效机制。一是对生态文明学校建设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工作机制和

长效管理机制。二是抓好安全工作、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安全管理责任化、规范化,使校内治安状况良好,工作纪律严明。三是开展风尚教育活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使干群、师师、师生、生生之间关系融洽,精神面貌良好,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郭辉雄,努力开发绿色教育资源,《中小学校长》2008.5(7) [2]王志生,学校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中小学校长》2008.5(11)

第7篇:建设生态文明

一.是什么:

二.为什么:

1.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3.有利于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4.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有利于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6.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7.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8.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时政术语)

三.怎么样:

国家:

1.加强国际领域有关节能减排的经验、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全球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

2.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优化配置

4.又要加强宏观调控,充分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调控资源。制定财政措施,利用经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杠杆,引导全社会节能减排

5.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扭转粗放型发展方式,形成资源节约型发展方式

6.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时政术语)

7.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8.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9.引导公民树立环保意识,绿色消费

10.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企业:

1.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设备

2.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采用现代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产业结构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树立正确的生产经营战略,循环利用资源,创立企业自主品牌,生产适销对路环保产品,生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品,提高竞争力

个人:

1.消费者要有正确的消费观念,坚持科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

2.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增强消费者的责任感。积极参加节能减排活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3.保护环境,倡导绿色消费,转变消费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提高生活质量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8篇: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3、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如何建设两型社会?如何过“低碳生活”?国家怎么办?

①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完善资源和环境立法,依法管理资源和环境。④加强低碳与生态经济发展的宣传力度,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4、作为中学生,你能为建设生态文明做点什么?个人怎么办?(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去保护环境?)

①积极向公众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参加环保主题活动③提高资源环境意识,养成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④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选择低碳生活方式。⑤检举揭发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

5、青年学生应该怎样为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或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做出自己的贡献(或进言献策)?

答题方向:自觉向公众宣传计划生育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或参加这方面的宣传活动);学习有关科学知识和法律法规,提高人口、资源、环境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履行计划生育、保护资源环境的义务,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落实环保行动,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依法同违反计划生育、破坏资源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建议;等等。

8、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

答:①积极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做低碳生活方式的宣传者②选用节能器具,少用或不用塑料购物袋,选择骑自行车或者乘公交车出行,关水龙头,下班后关闭电器,夏季开空调不低于26℃,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等。

9、倡导低碳生活、推进节能减排有什么重要意义?

意义是: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有利于缓解我国目前资源紧张状况,减轻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8、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9、我们中学生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应该怎么做?积极宣传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及科学发展观;提高自己的环境、资源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等等。

第9篇: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理论历程与生态文明建设思路

1866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在《生物体普通形态学》中首次提出“生态”的概念。他认为,作为一个生物学名词,生态指的是生物群

落的生存状态,包括一个生物群落与其他生物群落的关系,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人类生态学的概念。

1935年,英国学者坦斯勒进而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开始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自然生态环境。

1944年,日本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学者梅棹忠夫,多次在亚洲、非洲、欧洲各地从事民族学考察,是世界上最早用生态史观研究人类文明史的学者。1957年,他利用考察获得的资料,以生态学方法探讨世界文明史的规律,发表了《文明的生态史观序说》一文。1967年,《文明的生态史观:梅棹忠夫文集》出版,他提出的生态史观,重视自然环境、生态条件对文明史进程的重要作用。1988年3月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了王子今译的《文明的生态史观》中译本。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出版了《寂静的春天》 (Silent Spring,1962)可以说是一座丰碑,是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标志,是生态学新纪元的开始。

1972年,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等教授撰写《增长的极限》,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无止境地追求增长所带来的后果,引发了增长的极限大讨论。

1972年,约瑟夫•密克尔(Joseph W.Meeker)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The Comedy of Survival:Studies in Literary Ecology,1972)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主张“对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物主题进行研究”,要“细致并真诚地审视和发掘文学对人类行为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格尔摩召开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

1978年,威廉•鲁克特(William Rueckert)在其论文《文学与生态学:生态批评的实验》(“Literature and Ecology:An Experiment in Ecocriticism”)中首先使用了“生态批评”这一批评术语,提出“把生态学以及和生态学有关的概念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去”的观点。

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1984年前苏联环境学家首先提出了“生态文明”概念(《莫斯科大学学报•科学共产主义》第2期《在成熟社会主义条件下培养个人生态文明的途径》一文),但他们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仅仅是人类进一步发展到重视我们生存的生态状况。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年,该委员会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987年,我国生态学家叶谦吉在中国首次明确“生态文明”的概念,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刘思华提出“现代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内在统一”的观点。

1988年,刘宗超、刘粤生在“地球表层系统的信息增殖”一文中首次从天文地质对地球表层影响的角度提出要确立“全球生态意识和全球生态文明观”,此文发表在《自然杂志》1991年第6期;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 。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

1992年 ,中国国家级《21世纪议程》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 。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

1995年,美国著名作家、评论家罗伊.莫里森在其出版的《生态民主》一书中,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的概念,真正把生态文明看作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式。

1996年, “九五”计划(1996~2000年)首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同科教兴国战略并列为国家的两项基本战略,并以这两项战略来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存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997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刘宗超主持的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生态文明丛书》第一册《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一书,首次提出“21世纪是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先进的社会文明形态”。

1999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刘湘溶的《生态文明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蓝红主编的《生态文明论》,《当代生态农业》。

2000年第1期发表王如松的“论生态革命走向生态文明”,2000年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刘宗超等人的《生态文明观与全球资源共享》„„这些均对生态文明理论的不断完善起到了促进作用。

2000年12月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透过生态学的视野,运用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对文学艺术现象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就文学艺术与自然生态、文学艺术家的个体发育、文艺创作的能量和动力、文学艺术的地域色彩与艺术物种的赓续、文学艺术精神生态价值的开发、文艺批评的生态学内涵、文学艺术史的生态演替等问题进行阐述。

2002年中共十六大会议上强调:要走“生产发展、生态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并将其确定为建没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

刘宗超在2002年8月10日出版的《中国财经报》发表了“生态文明——21世纪人类的选择”的宣言论文。在生态文明北京俱乐部的基础上,于2002年发起筹办、2003年经国家批准正式成立了“全球首家生态文明专门研究机构——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

2002年8月,联合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产生了《行动计划》和《政治宣言》两项重要成果

2003年曾繁仁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积极倡导建立一种宏阔的开拓建设的生态存在论审美观。他认为,生态美学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必将有助于我国当代美学学科的突破。

2003年6月25日发表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全国生态文明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生态文明"。他指出,要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2007年4月,我国人学家张荣寰首次将生态文明定性为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提出中国需要“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世界需要“生态文明进程”,理论模式为“全生态世界观”做为全逻辑的参照系,将人定位在全生态世界中最高全息的物种,提出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的生态文明概念和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文明环流体系作为人来到世界上就是为了人格、生态、产业的不断上升,以实现文明及其幸福的目的,为生态文明奠定了哲学依据和理论体系 ,在新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上有了更切实的把握,为生态文明建设打开了逻辑思想与实践之门。

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生态文明被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文献,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2013年2月,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7次理事会上,通过了宣传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被正式写入决定案文,这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在国际社会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同与支持。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同期中央批准“生态建设示范区”项目更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14年04月2日联合国文明联盟生态文明委员会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宣布成立。在当天于此间召开的联合国文明联盟“和平共处是可持续发展之路”会议上,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总干事蒋明君呼吁国际相关各方通过文明对话,采取协调行动解决全球面临的生态安全问题,并宣布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与联合国文明联盟已于日前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批准成立“联合国文明联盟生态文明委员会”并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囯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是由中国倡议发起、在联合国机构的支持下并由主权国家参与创建的全球性囯际组织,其宗旨是加强与各国、政党、议会、智库的合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保护自然生态资源,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十岁生日的简短发言稿下一篇:场容场貌现场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