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工会平台视角下高校师生心理健康综合评估体系构建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所谓高校师生的心理健康, 从广义上, 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 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 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及人格完整且协调, 能适应社会与之保持同步。 (1)

近年来, 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 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信息技术因素等交织叠加对高校师生思想及心理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由于高校教师日常事务日益繁琐、学生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深度辅导”工作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 导致高校师生极端心理问题往往不能被及时发现或有效处理。

目前, 高等院校已经将高校师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和干预机制列为一项重要工作, 并制订了一系列措施和制度来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但往往由于信息不对称、工作部门缺乏有效联动、师生情况动态追踪不足等原因, 造成有些师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及时发现或对问题严重程度估计不足等, 最终导致极端事件时的发生。因此, 在已有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下, 应当利用工会的层级组织和对于高校教师的特殊地位, 发挥其联结作用, 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 来对师生实现动态地、联动地、有效地的追踪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处置。

一、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的理论背景

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是指通过信息共享、动态追踪、科学评价、有效预警的方式, 以问卷调查、心理测量、行为分析、心理咨询为手段了解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实现对高校师生心理动态的全面把握, 搭建高校师生心理健康的“防火墙”。 (2) 建立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 作为为维护广大职工的利益而成立的社会团体对于团体内部成员的心理健康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该心理健康的概念在心理学发展史中也有着深厚的理论背景。

(一) 心理学的历史背景与现代心理学的出现

心理学的学术思想和专业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 (灵魂和身体的二分说) 和当时的名医盖伦的四体液说 (由于四种不同体液会在不同的人身上占优势, 所以不同的人也会表现出四种不同的性格特征) 。 (3) 而哲学和生物-医学这两条思想源流的影响也一直伴随着现当代心理学的发展始终, 使得心理学始终保有人文思想性和自然科学性两种特性 (虽然有极少数极端学派会否定两者其一) 。

在现代心理学出现之前, 与心理学这门学科有关系的思想和说法一直散见于哲学家、神学家和医生的论说之中 (如笛卡尔的身心二分说、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假说) (4) , 但系统化、学科化的心理学一直没有出现。直到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其任教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史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这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诞生。 (5) 对于现代心理学诞生的时间和地点, 我认为和两个重要因素有关:一、自然科学的强大力量已经通过工业革命在欧洲的胜利推广而被所有人接受, 把“某一领域的思辩性知识科学化才能使得这些知识成为真正的知识发挥重要的实践作用”成为了当时欧洲知识分子的一个共识;二、德国在现代大学体系的建设中走在前面, 自洪堡成功建立柏林大学使其成为现代大学的典范之后, 德国在统一的过程中, 也将其这一先进的大学体制推广到了原德意志的各个邦国地区之中, 而这一体系的重要特点就是以学术和科研为中心, 同时要求知识要系统化学科化。由于以上两点, 现代心理学最终在19世纪的中后期诞生在了德国。

冯特把自己的研究领域称为“实验心理学”, 这种科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他认为心理学和自然科学都是以经验为研究对象, 但是, 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的。从经验的主体来看, 感觉、感情、意志等心理过程是主体直接经验到的, 是直接经验 (immediate experience) , 这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经验的客体来看, 人对于外部世界的经验是通过间接推论而认知的, 是间接经验 (mediate experience) , 它是自然科学的对象。 (6) 因此, 冯特把心理学称为“直接经验的学科”。而这位现代心理学之父也设定了两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和心理产品分析法。其中前者是在传统的内省法的基础上采取结合实验的方式 (实验内省法的两个要点:1.人为制造出外部状况, 使一个有确定性的心理过程在一定的时刻发生;2.可以使观察者控制一般情况, 做到伴随这个过程的意识状态几乎一致) , 以解决心理现象稍纵即逝、不易观察的问题, 增强了心理学的科学性。 (7) 无论是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盖伦时代, 还是在冯特时代, 心理健康这一概念虽然没有直接出现, 但是都暗含在他们的学说之中, 比如柏拉图把僭主的一些不正常行为归结为他们心中的理性无法驾驭他们的激情———这种状态是不“自然”和不“正常”的;盖伦则把一个人的错误行为归结该人体液的某种配比状态。而心理健康的直接出现则是在20世纪的初期, 著名的心理分析学派的理论之中。

(二) 精神分析学派和心理健康的概念

精神分析学派的出现与天才弗洛伊德密不可分。在某种说法中, 这位奥地利犹太人和马克思、爱因斯坦一起被称为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三位犹太人。他的著作如《梦的解析》到现在还是心理学中最经常被大众提起的专著———虽然很大一部分群众会把这本书跟《周公解梦》当成是一类著作。

弗洛伊德的学术生涯从他给一位癔病 (现在该称呼和其别称歇斯底里症都已经被学术界放弃, 取而代之的是“分离性障碍”这种叫法) 患者的治疗开始。从开始给这位代号为“安娜·o”的治疗开始, 弗洛伊德构建起他精神分析理论, 这一理论的基础就是“潜意识”这一概念的发现。弗洛伊德把“人类心理活动中, 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称为潜意识。与之前的理论不同, 弗洛伊德把潜意识视作人类心理活动中一个更重要的部分, 就像水中的冰山一般会有约90%在水平面之下一样, 潜藏在意识之下的潜意识是人精神内容中更大的一个部分。潜意识又可以被划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 前者有可能被我们在正常的状态下转化为意识, 后者则永远无法被直接转化为意识而只有通过特殊的方式 (即精神分析的方法) 才能被我们理解。 (8)

潜意识包含着大量的原始冲动和本能, 一般会被我们所压抑, 但它们也会通过口误、笔误、梦、甚至是精神疾病的形式流露出来。在弗洛伊德观察诊断的“安娜·o”的案例中一个名叫安娜的女青年在护理患病的父亲并经历父亲的亡故的不幸之后, 出现了癔病症状:一只胳膊和部分颈肌丧失了功能 (这些器官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 , 以致影响吞咽反应。弗洛伊德在认为这些病症是病人过去经历的痛苦情绪在记忆中被压抑或遗忘的结果 (成为了潜意识的一部分) , 癔病症状就是这种被压抑的情绪被隐藏的象征;而只要把这种强烈被压抑的情绪显现出来, 症状就能够被排除。他把这一情绪释放的过程, 称为宣泄 (catharsis) 。宣泄可以在催眠状态下对病人进行暗示的过程中实现。而对于一些很难被催眠的患者, 弗洛伊德还发明了“自由联想法” (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让患者进行自由联想并说出答案, 治疗者根据答案进行精神分析) 进行分析和治疗。 (9)

通过这一癔病案例的分析和治疗, 弗洛伊德发展了第一个系统的精神-心理健康理论, 并为之后的心理治疗奠定了相关基础, 他理论的深入人心使得我们现在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心理医生的形象还是由弗洛伊德最先发明的。

二、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

(一) 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应当遵循的原则

心理健康综合评估包括心理咨询, 但也不仅限于心理咨询。所以既要遵循心理咨询的一般原则, 也要注重容易导致评估失误的其他因素, 因此, 对评估系统设置以下原则。

第一, 客观原则。评判主体要保证尽量客观公正、不带主观色彩的记录, 同时, 在记录时要谨慎评判, 综合考量, 不轻易下结论。

第二, 全面原则。要保证信息来源渠道广泛、多元和全面;对于所记录的数据, 要保证日后在需要提取数据时具有完整性和准确性;实现心理健康测试和心理评估管理等众多功能的全面, 实现评估系统的多功能一体化。

第三, 拐点原则。拐点指数学上指改变曲线方向的点, 在此我们参考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关于“拐点”的社会学观点 (10) , 将其引申为不同预警级别的全面考量机制。即当某一师生的评估总分值超过一定阈值时, 要重新梳理评判记录, 对该生进行个案分析, 不能轻易认定这位师生就一定存在问题。否则就会出现“误判”的情况。

第四, 保密原则。心理咨询工作本身应该遵守保密原则, 评估主体和系统管理员应该在权限范围内查询, 并按照规定使用, 尊重师生的个人隐私, 否则会引发新问题的产生。

(二) 高校师生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的联结主体

针对目前高校已有的、较为成熟的“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班主任、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高校工会作为高校工作人员的联合组织应该在高校师生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中起到一个重要的联结作用, 将现有的评判主体:心理咨询中心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 复制到不同级别的工会组织之中 (有些资源在可以共用的情况下可以在工会的联结作用下同时针对师生两个群体) , 同时在网上系统上设置不同权限的账号, 对同一师生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判, 通过互联网系统后台实现信息及时共享。评判主体可以以院系分工会为单位, 成立评估组, 负责对重要问题进行综合商榷。

(三) 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的功能结构

高校师生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主要功能结构包括: (1) 师生心理健康定期普查及管理; (2) 心理健康评估记录及管理; (3) 心理问题在线咨询与预约。○11

本文着重介绍第二部分即心理健康评估记录及管理功能。

心理健康评估记录及管理功能建立在高校新生心理普查数据基础之上, 借鉴相关量表的筛查标准初步评估师生心理健康水平后○12, 评判主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观察、了解学生的问题并简要描述, 形成动态记录。根据这些动态记录, 参照心理测验进行校检, 同时参照一定标准 (指标体系) 对师生心理情况进行赋值。如果某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所得分数超过设定的阈值时, 评估系统会自动向评判主体提出预警。评判主体根据连续形成的动态记录, 采取合理的干预手段, 更有针对性的开展该师生的疏导或防范工作, 从而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13

(四) 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的指标体系

为得到合理的评估结果, 心理健康综合评估要从多角度全面把握。国内关于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论述非常丰富全面。李殿录认为, 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环境变迁、学业期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心理冲突、生活事件、家庭环境七个方面○14。魏鹏程将其分为社会环境、家庭因素、教育因素, 其中家庭因素又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家庭期望和父母心理○15。李江霖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 社会因素 (社会竞争、信息矛盾) , 学校因素 (生活、学习、情感) , 家庭因素 (父母期望、家庭关系、教育方式) 和自身因素 (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 。○16根据国内文献以及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总结, 同时结合大量调查及访谈得到的结果, 笔者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序划分为以下九大指标体系。

1. 性格因素。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17, 其形成受到基因遗传因素、成长发育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因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性格因素在评估指标中应当长期考量、综合评判、慎重结论, 并且不轻易变动。

2.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帕金森甚至将家庭比作是“制造人格的工厂”○18。家庭因素包括父母的健康状况、婚姻状况、经济条件、教育方式等等。

3. 学业-工作因素。

学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专业调剂, 无法对非志愿专业产生兴趣;二是学习成绩较差, 影响专业学习的发展;三是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业导致延期毕业或肄业;四是其他种种因素如惰性、学习方法等引起的学业不良。高校工作人员面临的问题包括科研任务艰巨, 无法按时完成, 晋升职称竞争激烈;行政人员日常事务琐碎, 工作量大等情况。

4.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人际关系问题在宿舍和班级领域表现尤为明显, 主要表现在缺少知心朋友、与他人交往平淡、交际困难、社交恐惧症等方面。对人际关系问题的评判, 主要通过观察和侧面了解进行, 做到客观、准确。

5. 情感因素。

情感问题不仅包括爱情, 还应当包括亲情和友情。爱情方面主要表现在失恋、单相思、感情纠葛等;友情方面主要表现在误解、背叛、失去等;亲情方面主要表现在缺少交流、不关心等。

6. 突发变故。

突发变故一般指亲人、朋友、同学、爱人等突然遭遇的、严重的意外事件。对遭遇突发事件的学生, 要在长时期内持续关注, 并且通过其情绪、言行等全面评判。

7. 既往病史。

既往病史不仅包括精神疾病, 还包括身体曾经患过的重大疾病。对有过既往病史的学生, 不仅要持续关注形成记录, 还要注意其是否合适参加某些文体活动, 做到谨慎细微。

8.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群体之间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 一是师生的基本生活保障, 二是师生的消费攀比行为。对经济因素进行评判时, 一是要注重变动性, 包括家庭经济条件的变动以及学生消费心理的变动;二是要主客观相结合, 及时评判不良消费心理行为。

9. 社会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包括民族、文化、社会支持、生活压力性事件、社会阶层、经济收入水平、社会资本等。○19针对高校师生而言, 社会因素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时政热点、恐怖袭击、自然灾难如地震等引发的心理焦虑;二是网络媒体对于自杀等极端事件的不良报道引发的自杀模仿等行为。

(五) 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的评判方法

评估系统采用计分制。但是, 因为指标体系中各类因素的相互交织, 评估系统也不能简单的完全采用加分制。例如, 同一事件对不同性格因素的影响有可能截然不同。因此, 应当采取权重制。例如针对不同性格, 对某类事件的影响赋予不同的权重, 从而使结果更为科学合理。

笔者试图建立这样一种评判模型:第一, 前期的基础模型构建。一方面, 根据学生入学心理普查的结果, 建立学生个体带有性格特点的“易感—应激模型”○20;另一方面, 建立“申报-保密”制度, 提前了解成长环境和既往病史。第二, 根据师生填报的“生活事件量表”○21, 建立各项指标体系的权重。因师生的实际变化, 需要师生每学期初都填报生活事件量表。第三, 设置不同预警级别并分别设定阈值。预警级别设置由高到低划分为特别重大 (Ⅰ级) 、重大 (Ⅱ级) 、较大 (Ⅲ级) 、一般 (Ⅳ级) 四个级别, 并依次采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来加以表示。各级别阈值的设置可以对各高校心理普查的数据结果进行调研得出, 然后反复修正至趋于准确合理。第四, 系统的计算方法可以参照“模糊评价”, 在一定条件和程度上, 各个因素之间形成“大数据”, 并在后台根据指标体系分配权重进行云计算, 得出师生个体在一段时间内 (可划分为月份、季度、学期、年度) 的得分。系统根据得分, 自动将达到不同预警级别的师生通过各种形式 (系统本身、APP、邮件系统等形式) 及时提供给评判主体。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由于师生心理健康问题所表现特征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以及评判主体之间的评判差异, 师生所得总分超过某一阈值时未必就能说明其一定有心理问题。因此, 要坚持拐点原则, 对于达到预警线的师生, 评估组要组织专门评判。当评估组认定某师生确实存在问题时, 则需对其进行心理干预。

三、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的不足

(一) 指标体系赋值标准的不统一

在评判主体对学生问题进行赋值时, 往往由于主观差异或对事件认知水平的差异而造成对统一事件的评判不同。虽然评估坚持拐点原则保证其准确性, 但这无疑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评估组的工作量。因此, 尽快建立与评估体系相对应的具体事件赋值参照标准, 是评估系统建立之后的一项首要任务。

(二) 阈值设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因无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阈值的设立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极易出现不准确、不合理的情况。因此需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断积累经验, 追踪调查, 通过实践反复修正, 使其逐渐趋于合理和准确。

(三) 评判主体的保障机制

评估系统的建立绝非朝夕可就,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经费, 保障设计主体和评判主体的精力和责任。因此, 高等院校需要从人力、经费、制度上进一步加强, 构建有效的的保障机制来进一步激发评判主体的效用和效率。

四、结论

高校师生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的构建需要在现有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 结合当前对国内高校师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论研究, 针对不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特点, 采取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估方法和评估体系。本文试图利用高校工会对于高校老师的重要意义, 发挥其联结作用, 建立的高校师生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系统。该系统以师生定期心理筛查为基础, 以师生的外在表现探索其心理状况为依据, 侧重于跟进和更新师生在校期间心理发展变化的情况, 将心理问题处置的节点前置到心理问题发现机制之后。由心理问题的发现者根据师生面临心理问题的不同性质和程度, 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如日常关注、针对性辅导、及时关怀、转介心理中心、转诊专科医院等, 这样才能够保证师生的心理问题在发生的初期就能得到及时关注和有效解决。从而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效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摘要:近年来, 高校师生出现的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悲剧性事件等已屡见不鲜, 而当前国内高校对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局限于预防和处理极端事件的层面。如何实现对全体师生的有效把握, 实现心理健康的动态安全, 是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工会作为为维护广大职工的利益而成立的社会团体对于团体内部成员的心理健康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试图站在工会平台的视角上构建的综合评估系统, 通过信息共享、动态追踪、科学评价、有效预警的方式, 实现对师生心理动态的全面把握, 搭建师生心理健康的“防火墙”。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高校师生,心理健康,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

[1] 英国DK出版社.DK心理学百科[M].徐玥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

[2] E·G·波林.实验心理学史[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3]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4] 赫尔穆特·E·吕克.心理学史[M].吕娜等译.北京:学林出版社, 2009.

[5] 格尔德·米策尔.心理学入门[M].张凤凤, 金建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5.

[6] 周红.论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体系的构建[J].江苏高教, 2013 (1) :138-139.

[7] 王斐, 袁莉敏.大学新生心理普查有效性研究[J].教育心理, 2014 (02) :212-213.

[8] 宋岩, 方鹃, 孙里宁.心理健康评估发展现状与心理力量评估 (MSA) 系统研究[J].心理科学, 2008 (5) :1195-1197.

[9] 喻国明, 苏林森.中国媒介规制的发展、问题与未来方向[J].新闻与传播学研究, 2009 (06) :101-107.

[10] 刘晓芸, 李雪松.在校大学生焦虑与抑郁状况的调查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S1) :171-173.

[11] 彭晓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04) :021-025.

[12] 黄艳苹, 李玲.高校心理普查危机因子检测系统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24) :037-039.

[13] 李殿录.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 (04) :166-167.

[14] 魏鹏程.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科教文汇, 2007 (06) :032-033.

[15] 李江霖.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改革与开放, 2010 (08) :124-125.

[16] 王令训.论性格的全息心理特性[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3 (02) :111-114.

[17] 杜淑清.人格培养与理想教育[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 2005 (00) :213-215.

[18] 张建琼, 石武祥.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 2012 (08) :029-030.

[19] 宫火良, 李思雨.基于易感——应激模型的青少年自杀意念研究述评[J].心理研究, 2012 (01) :58-61.

[20] 王宇中, 冯丽云等.大中专学生生活事件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 (04) :206-207.

上一篇:市场营销新趋势:品牌内容营销及成功要素下一篇:浅谈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