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行债券会计分录

2022-12-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企业发行债券会计分录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方的会计处理探析

[摘要]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期限内依照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方的会计核算工作较为复杂,本文主要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方会计处理特点、发行方的会计处理流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其中的不足。

[关键词] 可转换公司债券;会计处理;分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18 . 010

[

一、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方会计处理的特点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期限内依照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二十条,明确指出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嵌入衍生工具与主合同构成的混合工具。同一般债券相比,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购买者有权按照约定条件将债券转变为股票,使自身由企业的债权人转变为企业的股东。也正因为可转换公司债券给予购买者这样一种特殊的选择权,因此,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价格要比同等条件的普通债券高或者票面利息比同等条件的普通债券要低。购买者“情愿”多付出的这一部分资金代价,就是股权期权的价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二十一条和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理解,企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应当将可转换公司债券中包含的负债公允价值同股权期权(即权益部分)的公允价值进行分拆,并对它们分别进行单独计量。

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方的会计处理流程分析

[例1]甲公司经批准于2010年1月1日以1 050万元的价格(不考虑相关税费)发行面值总额为1 000万元的可转换债券,并于当日收到发行款。甲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4%,每年12月31日付息,到期还本。自2011年1月1日起,甲公司可转换债券持有者可以申请按债券面值将债券转换为普通股,股票面值为每股1元。转换价格为每股10元,不足转为1股的部分以现金结清。假设不附选择权的同类债券的市场利率为6%。

1.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时的会计处理

(1)甲公司在2010年1月1日首先应当计算可转换公司债券中包含的负债的公允价值。甲公司每年年末需要支付利息40万元(1 000×4%),负债公允价值计算公式为:40×P/A(6%,5)+1 000×P/F(6%,5)=915.48(万元)。甲公司总共取得1 050万元的发行款,扣除负债的公允价值,其余部分134.52万元(1 050-915.48)即为权益部分的入账价值。甲公司所作会计分录为(单位:万元):

借:银行存款1 05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84.52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1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34.52

(2)甲公司在债券持有期间,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以债券中负债公允价值的摊余成本为基数,计提每期实际负担的利息费用,并分情况计入财务费用或相关资产的成本之中。假设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费用不符合资本化条件。

①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计提应付利息时会计分录为:

借:财务费用 54.93(915.48×6%)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4.93

应付利息40(1 000×4%)

②甲公司发放债券利息时,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利息40

贷:银行存款 40

2.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时的会计处理

(1)假设2011年1月1日,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持有者全部选择行使转换权,总共转换股票100万股(1 000/10)。甲公司所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面值) 1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34.52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69.59

股本1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64.93(倒挤)

(2)假设由于甲企业股票价格下跌,甲企业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持有者决定放弃转换权,由甲企业按期付息,到期还本。甲公司应当在每个会计期末,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应当承担的利息费用,按照票面金额和利率计算应支付的利息,会计分录在此不再赘述。如果甲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直至到期前都未能转换为股票,甲公司应当在确认可转换公司债券不会转换时,将原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数额转至财务费用账户。

三、对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方会计处理的几点看法

(1)可转换公司债券初始计量时,负债部分和权益部分价值分拆方法不合理。通过[例1]可以看出,甲企业在对可转换公司债券中包含的负债公允价值和权益公允价值进行分拆时,采用的办法是先按照市场利率折现计算负债的公允价值,然后倒挤出权益的公允价值计入资本公积,负债的公允价值与票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利息调整账户。

这样处理的问题在于:第一,任何种类债券的市场利率都是波动不定的。用一个固定的利率对3~5年期债券利息和应付本金进行折现求出的负债公允价值并不可靠。第二,可转换公司债券中包含的权益公允价值,一般并不等于债券发行总价款扣除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出的负债公允价值之后的余额。在实务中,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方可以借鉴“布莱克—斯科尔”模型确定股票期权价值的方法,确定可转换公司债券中包含的权益部分的公允价值。如果甲公司按照“折现法”确定的负债公允价值和按照“布莱克—斯科尔”模型确定的权益部分公允价值之和与甲公司获取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价款不相等,甲公司可以按照两者的公允价值比例将发行价款进行分配。第三,与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直接相关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部分和权益部分之间按照各自的公允价值进行分摊。负债部分承担的计入“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权益部分承担的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而由于负债部分和权益部分本身的公允价值计量就有失可靠性,会直接导致交易费用的分摊也有失公允。

如果对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部分和权益部分进行分拆,就应当建立在二者的公允价值都能够可靠计量的基础上,否则只会使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核算工作看似精细,实则不合理、不可靠。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分拆做了严格的限制,只有当可转换公司债券中蕴含的股权期权能够公允计价且独立交易的情况下,才对可转换公司债券中的权益部分进行计量。我国也可以借鉴这些国家的做法,对可转换公司债券制定分拆条件,对于不符合分拆条件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制一律全部核算为负债。

(2)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股票时,是按照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时的账面价值为基数,股票面值按照每股——元计算,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时的账面价值与股票面值总额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这样处理的问题在于,转换后股份的账面价值(“股本”与“资本公积——资本溢价”两个账户的合计数)并不等于转换日股份的公允价值。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持有者是否行使转换权的主要依据就是转换日股份的公允价值,在会计核算中如果不反映这一部分价值,不利于揭示经济业务的实质。如果采用转换日股份的公允价值作为转股的入账价值,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方可能会产生转换损益,可以将这一部分转换损益计入营业外收支。

接[例1],假设2011年1月1日,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持有者全部选择行使转换权,总共转换股票100万股(1 000/10),这部分股份的公允价值为200万元。甲公司以股份的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甲公司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面值) 1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34.52

营业外支出 35.07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69.59(84.52-14.93)

股本1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00(股份的公允价值减去股本面值)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2006.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S].2006.

[3]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S].2008.

作者:李彩静

第2篇:一般公司债券业务的会计分录处理

1. 公司债券的发行

企业发行的一年期以上的债券,构成了企业的长期负债。公司债券的发行方式有三种,即面值发行、溢价发行、折价发行。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债券的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时,可按超过债券票面价值的价格发行,称为溢价发行,溢价是企业以后各期多付利息而事先得到的补偿;如果债券的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可按低于债券票面价值的价格发行,称为折价发行,折价是企业以后各期少付利息而预先给投资者的补偿;如果债券的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相同,可按票面价值的价格发行,称为面值发行。溢价或折价实质上是发行债券企业在债券存续期内对利息费用的一种调整。

无论是按面值发行,还是溢价发行或折价发行,企业均应按债券面值记入“应付债券——面值”科目,实际收到的款项与面值的差额,记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企业发行债券时,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债券票面价值,贷记“应付债券——面值”科目,按实际收到的款项与票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2. 利息调整的摊销

利息调整应在债券存续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企业发行的债券通常分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或分期付息、一次还本两种。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企业应按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费用,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应付利息”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企业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费用,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3. 债券的偿还

采用一次还本付息方式的,企业应于债券到期支付债券本息时,借记“应付债券——面值”、“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采用一次还本、分期付息方式的,在每期支付利息时,借记“应付利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债券到期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期利息时,借记“应付债券——面值”、“在建工程”、“财务费用”、“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例11-2】 2x11年1月1日,甲公司经批准发行5年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公司债券60 000 000元,债券利息在每年12月31日支付,票面利率为年利率6%。假定债券发行时的市场利率卫5%。

甲公司该批债券实际发行价格为:

60 000 000×(P/S, 5%, 5)+60 000 000×6%×(P/A, 5%, 5) = 60 000 000×0.7835+60 000 000×6%×4.3295 = 62 596 200(元)

甲公司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实际利率法和摊余成本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见表11-1。 表11-

1* 尾数调整:60 000 000+3 600 000-60 569 622.33 = 3 030 377.67(元)

根据表11-1的资料,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 2x11年1月1日,发行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62 596 200贷:应付债券——面值60 000 000——利息调整2 596 200 (2) 2x11年12月31日,计算利息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3 129 810应付债券——利息调整470 190贷:应付利息——xx银行3 600 000 (3) 2x11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xx银行3 600 000贷:银行存款3 600 000 2x12年、2x13年、2x14年确认利息费用的会计分录与2x11年相同,金额与利息费用一览表的对应金额一致。

(4) 2x15年12月31日,归还债券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3 030 377.67应付债券——面值60 000 000——利息调整596 622.33贷:银行存款63 600 000

第3篇:企业为什么要发行企业债券?如何选择债券发行种类和发行条件?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种种原因需要使用大量资金,如扩大业务砚模,筹建新项目,兼并收购其他企业,以及弥补亏损等。在企业自有资金不能完全满足其资金需求时,便需要向外部筹资。通常,企业对外筹资的渠道有三个: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和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

由于股票经常是溢价发行,故股票筹资的实际成本较低,而且筹集的资金不用偿还,没有债务负担。但股票发行手续复杂,前期准备时间长,还要公布公司财务状况,受到的制约较多。此外,增发股票还导致股权稀释,影响到现有股东的利益和对公司的控制权。 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通常较为方便,能铰快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但信贷的期限一般较短,资金的使用范围往往受到严格的限制,有时信贷还附有一定的附加条件。而已,在企业经营情况不佳时,银行往往不愿意提供贷款。

相对而言,发行债券所筹集的资金期限较长,资金使用自由,而已购买债券的投资者无权干涉企业的经营决策,现有股东对公司的所有权不变,从这一角度看,发行债券在骨程度上弥补了股票筹资和向银行借款的不足。因此,发行债券是许多企业非常愿意选择的确筹资方式。但是,债券筹资也有其不足之处,上要是由于公司债券投资的风险性较大,发行成本一般高于银行贷款,还本付息对公司构成较重的财务负担。企业通常权衡这三种方式的利弊得失后、再选择最恰当的形式筹集所需资金。

企业在决定通过债券筹集资金后,接着就要考虑发行何种类型的债券以及发行债券的条件。债券发行的条件指债券发行者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时所必须考虑的有关因素,具体包括发行预、面值、期限、偿还方式、票面利率、付息方式、发行价格、发行费用、有无担保等,由于公司债券通常是以发行条件进行分类的,所以,确定发行条件的同时也就确定了所发行债券的种类。适宜的发行条件可使筹资者顺利地筹集资金,使承销机构顺利地销售出债券,也使投资者易于做出投资决策。在选择债券发行条件时,企业应根据债券发行条件的具体内容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1. 发行额。债券发行额指债券发行人一次发行债券时预计筹集的资金总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资信状况、资金需求程度、市场资金供给情况,债券自身的吸引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后再确定一个合适的发行额。发行额定得过高,会造成发售困难:发行额太小,又不易满足筹资的需求。

2. 债券面值。债券面值即债券系面上标出的金额,企业可根据不同认购者的需要,使债券面值多样化,既有大额面值,也有小额面值。 3. 债券的期限。从债券发行日起到偿还本息日止的这段时间称为债券的期限。企业通常根据资金需求的期限、未来市场利率走势、流通市场的发达程度、债券市场上其他债券的期限情况、投资者的偏好等来确定发行债券的期限结构:一般而言,当资金需求量较大,债券流通市场较发达,利率有上升趋势时,可发行中长期债券,否则,应发行短期债券。 1 2 3

第4篇:企业债券发行流程

一、申报材料制作阶段

1、发行人形成发债意愿并与发改部门预沟通

2、制作发行人本次债券发行的申请报告。

3、召开股东大会,形成董事会决议,制定债券发行章程.

4、出具发行企业债券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应包括债券资金用途、发行风险说明、偿债能力分析等。

5、安排担保事宜。发行人做好企业债券发行的担保工作,按照《担保法》的有关规定,聘请其他独立经济法人依法进行担保,并按照规定格式以书面形式出具担保函。

6、安排审计机构。发行人及其担保人提供的最近三年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和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经具有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

7、安排信用评级。发行人聘请有资格的信用评级机构对其发行的企业债券进行信用评级。

8、安排律师认证工作。企业债券发行申请材料由具有从业资格的律师事务所进行资格审查和提供法律认证。

9、组建营销团。企业债券由具有承销资格的证券经营机构承销,企业不得自行销售企业债券。主承销商由企业自主选择。需要组织承销团的,由主承销商组织承销团。承销商承销企业债券,可以采取代销、余额包销或全额包销方式,承销方式由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协

商确定。

10、其他。主承销商协助制作完成债券申报材料,并报送省发

改委,由省发改委转报国家发改委。

附发行申请材料目录

1、国务院行业管理部门或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转报发行企业债券申请材料的文件;

2、发行人关于本次债券发行的申请报告;

3、主承销商对发行本次债券的推荐意见(包括内审表);

4、发行企业债券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债券资金用途、发行

风险说明、偿债能力分析等;

5、发债资金投向的有关原始合法文件;

6、发行人最近三年的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连审)及最近一

期的财务报告;

7、担保人最近一年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及最近一期的财务报

告(如有);

8、企业(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

9、企业(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摘要;

10、承销协议;

11、承销团协议;

12、第三方担保函(如有);

13、资产抵押有关文件(如有);

14、信用评级报告;

15、法律意见书;

16、发行人《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17、中介机构从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18、本次债券发行有关机构联系方式;

19、其他文件。

二、发行报批阶段

1、上报发行申报材料。按照公开发行企业债券申请材料目录

及其规定格式,逐级上报企业债券发行方案。经省发展改革委审核后,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

2、跟踪核准进程。、国家发展改革委受理企业发债申请后,

依据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规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发债条件、申请材料齐全的直接予以核准。申请材料存在不足或需要补充有关材料的,应及时向发行人和主承销商提出反馈意见。发行人及主承销商根据反馈意见对申请材料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重要问题应出具文件进行说明。

3、修改方案及材料。发行人及主承销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

提出的反馈意见,对企业债券发行方案及申报材料进行修改和调整,并出具文件进行说明。

4、债券发行会签。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别会签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后,印发企业债券发行批准文件,并抄送各营业网点所在地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等有关单位。

5、会签结束拿到批文。企业债券发行批准文件由国家发展改

革委批复给省发展改革委后(中央企业除外),再由省发展改革委批复给企业或相关市发展改革委。

三、债券正式发行阶段

1、刊登发行公告。发行人应当通过指定媒体,在债券发行首

日3日前公告企业债券发行公告或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发行公告和募集说明书应当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2、市场宣传工作。承销团做好债券销售市场宣传工作,推广

债券的发行和认购工作。

3、债券销售工作。在企业债券发行过程中,各承销商面向社

会公开零售企业债券的所有营业网点及每个营业网点的承销份额。

4、承销团工作监控。发行人应当及时了解承销工作进度和发

行销售情况。

5、募集资金划付。承销团销售债券募集到的资金应划付到发

行人专门的资金账户。

6、验收资金。发行人根据债

券的发行情况对募集资金相关情况进行查验。

四、发行后期管理工作

1、实名制记账式企业债券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债权登记托

管。托管人为实名制记账式企业债券的法定债权登记人,在企业债券发行结束后负责对企业债券进行债权管理、权益监护和代理兑付,并负责向投资者提供有关信息服务。

2、制定偿债计划。发行人、担保人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偿债计

划并认真执行,确保企业债券本息按期兑付。

3、发行人应当在债券本金兑付首日60日前向国家发展改革

委及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报告兑付方案,并于兑付首日5个工作日前通过指定媒体公布兑付事项。

4、企业债券本息兑付首日5个工作日前,发行人应当将兑付

资金全额划入指定账户。实名制记账式企业债券划入托管人指定的账户;无记名实物券企业债券划入主承销商指定的账户。

5、发行人不能按照规定期限履行兑付义务的,主承销商应当

及时通知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

6、发行人应当在债券存续期间的每一会计结束之日起4

个月内,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及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报送发行人、担保人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并公开披露。

7、主承销商应当在企业债券发行和兑付工作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将企业债券发行、兑付情况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及省级发展改革部门。

8、在企业债券存续期内,发行人、担保人发生可能影响企业债券兑付的重大事项时,发行人应当及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告,并公开披露。

9、在企业债券存续期内,发行人应当委托原信用评级机构每

年至少进行一次跟踪评级,并于信用评级机构出具企业债券跟踪评级结果之后十五日内,将跟踪评级结果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及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并公告披露。

注:参考文件包括

1、《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国务院[1993]121号)

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企业债券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财金[2004]1134 号)

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07年第一批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及发行核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财金[2007]602号)

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简化发行核准程序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财金[2008]7号)

第5篇:企业为什么要发行企业债券?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种种原因需要使用大量资金,如扩大业务规模,筹建新项目,兼并收购其他企业,以及弥补亏损等。在企业自有资金不能完全满足其资金需求时,便需要向外部筹资。通常,企业对外筹资的渠道有三个: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和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 由于股票经常是溢价发行,故股票筹资的实际成本较低,而且筹集的资金不用偿还,没有债务负担。但股票发行手续复杂,前期准备时间长,还要公布公司财务状况,受到的制约较多。此外,增发股票还导致股权稀释,影响到现有股东的利益和对公司的控制权。

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通常较为方便,能较快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但信贷的期限一般较短,资金的使用范围往往受到严格的限制,有时信贷还附有一定的附加条件。而且,在企业经营情况不佳时,银行往往不愿意提供贷款。

相对而言,发行债券所筹集的资金期限较长,资金使用自由,而且购买债券的投资者无权干涉企业的经营决策,现有股东对公司的所有权不变,从这一角度看,发行债券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股票筹资和向银行借款的不足。因此,发行债券是许多企业非常愿意选择的一种筹资方式。但是,债券筹资也有其不足之处,主要是由于公司债券投资的风险性较大,发行成本一般高于银行贷款,还本付息对公司构成较重的财务负担。企业通常权衡这三种方式的利弊得失后,再选择最恰当的形式筹集所需资金。

第6篇:企业债券发行程序、条件及要求

本文主要介绍企业债券发行程序、条件及要求等等法律知识,让您更深入地了企业债券的发行,该文由法律快车公司法小编为您整理,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延伸阅读】股东权益、公司法全文、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一、发行依据:

1.《企业债券管理条例》

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企业债券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财金[2004]1134号)

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07年第一批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及发行核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财金[2007]602号)

4、《公司法》

5、《证劵法》

6、《公司法》

二、企业债券发行条件:

1.所筹资金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2.净资产规模达到规定的要求;

3.经济效益良好,近三个会计连续盈利;

4.现金流状况良好,具有较强的到期偿债能力;

5.近三年没有违法和重大违规行为;

6.前一次发行的企业债券已足额募集;

7.已经发行的企业债券没有延迟支付本息的情形;

8.企业发行债券余额未超过其净资产的40%。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累计发行额不得超过该项目总投资的20%(目前执行30%);

9.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需要确定的企业债券重点支持行业、最低净资产规模以及发债规模的上、下限;

三、办理流程:

1.批准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企业按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申请材料目录及其规定的格式,提出债券发行规模申请。省属企业直接向省发展改革委提出申请;其他企业由各设区的市发展改革委初审后,向省发展改革委转报申请。经省发展改革委统一审核后,集中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我省企业债券发行规模。

(2)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市场情况和已下达债券发行规模发行情况,不定期受理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申请,并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务院有关文件规

定的发债条件,对企业的发债规模申请进行审核,符合发债条件的,核定发行规模和资金用途,报经国务院同意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发债规模,再经省发展改革委统一转发涉及省直属企业和相关市的企业发债规模并提出有关要求。

2.批准企业债券发行方案,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企业债券发行人获准发债规模后,按照公开发行企业债券申请材料目录及其规定格式,逐级上报企业债券发行方案。经省发展改革委审核后,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

(2)国家发展改革委受理企业债券发行方案后,根据法律法规及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的发债条件,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规模通知的要求,对企业债券发行方案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提出反馈意见,通知发行人及主承销商补充和修改申报材料。

(3)发行人及主承销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的反馈意见,对企业债券发行方案及申报材料进行修改和调整,并出具文件进行说明。

(4)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别会签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后,印发企业债券发行批准文件,并抄送各营业网点所在地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等有关单位。

(5)企业债券发行批准文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给省发展改革委后(中央企业除外),再由省发展改革委批复给企业或相关市发展改革委。

四、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申请材料目录:

1.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申请材料目录:

(1)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申请书(省属企业直接向省发展改革委申请;其他企业通过设区的市发展改革委申请);

(2)发行人近三年的财务资料;

(3)发行人投资项目批复文件复印件;

(4)其他必要的文件和资料。10.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公开发行企业债券申请材料目录:

(1)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的本次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的文件;

(2)企业债券发行方案申请书;

(3)发行企业债券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债券资金用途、发行风险说明、偿债能力分析等;

(4)发债资金投向的有关原始合法文件;

(5)经审计的发债主体最近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

(6)经审计的担保人最近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

(7)企业债券发行章程;

(8)企业债券发行公告;

(9)承销协议;

(10)承销团协议并附承销网点和承销金额一览表及承销网点所在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的意见;

(11)担保函;

(12)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报告;

(13)发债主体和担保人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14)法律意见书;

(15)各中介机构的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16)其他必要文件,如发行公司债券的,需报送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

(17)本期债券发行有关机构联系方式;

(18)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

上述申报材料用A4纸印刷、装订成册,一式3份。

注:出具的文件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材料、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

第7篇:政府融资平台类企业发行债券的准入分析

目前,交易商协会虽未完全放开政府融资平台类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进行直接债务融资,但符合一定标准,到达相关要求的融资平台公司仍可以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而募集资金用途管理与一般非金融企业相同,未作特别规定。

为有效推动我行融资发债业务的快速发展,充分挖掘有效客户,现对全国范围内已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债券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进行比较分析,结合交易商协会及总行的相关要求,对准入标准和具体要求总结如下:

一、基本准入原则

第一、注入平台的国有资产必须真实;第

二、资金必须真正用到中央确定的投资项目上;第

三、平台公司必须真实;第

四、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必须真实;第

五、平台公司所拥有的权限、平台公司国有资本经营管理和出资人信息必须真实;第

六、必须真正接受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事后督查;第

七、企业不在银监局政府融资平台企业名单内。

二、发行条件

(一)政府投资控股型企业

1、投资控股类企业净资产规模在100亿以上;

2、上一年度经营性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经营性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比例超过60%;

3、主营业务突出,且第一大主业收入占比超过50%;

4、资产权属清晰,企业具有经营自主权;

5、募集资金用途投向明确,且每期发行前要披露上期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6、下属企业为控股型公司,不从事生产经营,仅参股企业的不予注册。

该类型企业成功发行的有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发行人仅作为投资控股公司,本部无实体经营,无经营性现金流,主要经营集中在下属子公司。

如江苏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共44家,净资产444亿元,经营性收入为企业主要收入来源,补贴收入和投资收益额度均较小。涉及电力、金融业、酒店业、房地产、医药及贸易等行业,第一主营业务为电力,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经营性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比例为79%。

(二)承担基础产业建设、能源投资及公用事业经营企业

1、企业净资产规模在30亿以上;

2、上一年度经营性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经营性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比例超过60%;

3、资产权属清晰,企业具有经营自主权;

4、主营业务突出,且第一大主业收入占比超过40%;

5、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占有突出地位,当地政府通过预算安排政府支出足够用于支付债务本息。

6、我行要设立专门账户对募集资金使用进行监管。

该类企业成功发行的有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无锡市市政公用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如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主要承担北京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职能,现阶段主要负责轨道交通建设。公司净资产764亿元,公司营业收入主要为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每年向公司支付的地铁资源占用费。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经营性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比例为55%。.

(三)园区开发类企业

1、国家级开发区,净资产规模超过20亿元;

2、园区开发进入稳定或成熟阶段,有稳定的收入和现金流来源;

3、上一年度经营性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经营性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比例超过60%;

4、主营业务突出,且第一大主业收入占比超过40%;

5、募集资金用途投向明确,且每期发行前要披露上期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6、我行要设立专门账户对募集资金使用进行监管。

该类企业成功发行的如苏州工业园区国有资产控股发展有限公司。

苏州工业园区国有资产控股发展有限公司由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投资成立,注册资本30 亿元,拥有控股子公司14家,参股子公司21家。公司本部主要经营苏州工业园区国资办授权的国有资产经营业务。子公司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市政公用设施投资及经营、房地产开发及销售、现代物流业、人力资源和保安等服务业、土地开发及销售、物业出租、物业管理等。公司净资产88亿元,营业收入主要由园区服务、房地产开发和园区开发三大板块,其中第一大业务板块为园区服务,收入占比45%。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经营性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比例84%。

总体来看,交易商协会对于政府融资平台类企业进行债务融资的准入要求较高,发行人一般为地区规模最大的融资平台类企业之一。一般情况下,数量化指标要求必须达到,但也有一定的弹性,其前提是实际指标与标准相差不远,且发行人实力较强,在地区影响力较大。

上一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下一篇:七年级期中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