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日常核算业务的会计处理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企业日常核算业务的会计处理(通用11篇)

小企业日常核算业务的会计处理 篇1

一、企业开业发生的工商注册费、工本费、手续费、差旅费等

对于新成立的企业初始发生的相关开办费用一般都设置“管理费用—开办费”这个科目,这个科目可以设置多个核算项目例如:“管理费用—开办费—工商注册费”、“管理费用—开办费—差旅费”等。

例如1:2013年1月5日包头市发达商贸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发生相关费用如下:验资费2000元,代办费2000元,差旅费3000元,做出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开办费—验资费2000 借:管理费用—开办费—代办费2000 借:管理费用—开办费—差旅费3000 贷:库存现金7000

二、租赁房屋租金以及装修费用的会计处理

(1)对于小企业来说,房租都是按年一次性支付,租赁期基本都是一年以内,按照税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发生的相关租赁费用应该在合同约定的租赁期间,均匀扣除,由于一般都是一年期租赁期,所以我们可以设置“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租赁费”这个科目,因为在【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已经不存在待摊费用这个科目,所以必须换种科目使用方式,因为待摊费用本身就是一种预付的性质,属于先花钱后消费,计入预付账款是合理的。

例如:2013年1月份包头市发达商贸有限公司与万达有限公司签订租房协议,协议约定如下:租赁期为3年,房租每年12万元,按年支付,房租自签订合同之日一次性支付,首次签订合同租赁方需要支付出租方押金5万元,费用都是银行存款支付,请做出会计处理?

1、押金的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押金—万达有限公司 5 贷:银行存款 5

2、房租的会计处理: 借: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租赁费 12 贷:银行存款 12

3、每月摊销房租会计处理

每月摊销金额为:房租总额除以12个月

借:管理费用—房租费 1 贷: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租赁费 1(2)如果企业与出租方约定房租一次性支付一年以上的租赁款,必须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租赁费”科目核算。

1、支付房租的会计处理:

借:长期待摊费用—租赁费

贷:银行存款

2、摊销的时候

借:管理费用—租赁费

贷:长期待摊费用—租赁费

注意: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相关租赁费用应该在合同约定的租赁期间,均匀扣除,不管你是一年的还是一次性支付多年的,都要均匀扣除,体现了权责发生制核算原

三、员工借款的会计处理

这个问题其实有很大的灵活性,不是所有员工一旦借款都要做出会计处理,例如:2月5日,王小三外出公关经批准借支2万元,同时公司规定除特殊情况之外,一般借支人应该在最晚每月末进行核销,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么我们就可以不做账务处理,但是应做好借款台账的管理,如果企业经常发生垮月核销的情况,应该做会计处理

1、员工借款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员工借款—王小三

贷:库存现金

2、员工报销经核准通过,财务做核销。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借:库存现金(这种情况是员工借款金额大于报销金额,差额部分交回公司)

贷:其他应收款—员工借款—王小三

贷:库存现金(这种情况是员工借款金额小于报销金额,也就是说员工为公司垫资,差额部分,公司应支付员工)

四、股东为公司垫付资金,股东和公司借款。

在小企业实务中,这样的事情很普遍,尤其是发生在法人和企业之间的借贷往来,一般会计都是设置“其他应付款—刘二货等”科目进行核算,涉及到税务风险

(1)依据【财税[2003]158号】第二条:纳税内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在该纳税终了后即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所以那些喜欢和公司借款的股东,要及时清理自己的债务,来年再借。

(2)抽逃注册资本

(3)被税务局认定有偿使用资金核定征收营业税,其实实务中有很多的方法可以规避这样的风险。

五、企业的基本账户或者是一般账户内资金产生的银行利息如何处理

毫无疑问这些利息都是财务收益,按理说应该记在“财务费用—利息收益”的贷方,表示取得的收益,但是这又不符合会计科目的特性,因为财务费用发生额记在借方,只有等到结转利润的时候才记在贷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多的企业都采用借方红字的办法处理。

借: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贷:银行存款—交通银行—象牙山分行

六、税种的计算

一、资源税会计处理(1)如果企业计算出销售的应税产品应交纳的资源税,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科目;上交资源税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如果企业计算出自产自用的应税产品应交纳的资源税,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科目;上交资源税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3)如果企业外购液体盐加工固体盐,在购入液体盐时,按所允许抵扣的资源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科目;按外购价款扣除允许抵扣资源税后的数额,借记“材料采购”等科目;按应支付的全部价款,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企业加工成固体盐后,在销售时,按计算出的销售固体盐应交的资源税,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科目。将销售固体盐应纳资源税扣抵液体盐已纳资源税后的差额上交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的会计处理

(1)确认的时候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税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

贷:应交税金—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

(2)等到实际缴纳的时候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金—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

贷:银行存款

三、印花税会计处理

(1)确认的时候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税费/印花税

贷:银行存款

注意点: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变态的会计处理方式,与众不同,他不通过应交税应交印花税 核算,但是这是由其税种的特点决定的,早期的印花税征收条例规定,企业发生应纳印花税时可以贴花,就是我们所说的黏贴印花税票,当时发生当时粘贴。随着征管条件的变化,目前来看除了一些特殊的应税凭证贴花,例如:土地使用证、商标注册证等,大多数企业的购销产生的印花税都采用了每月月初集中申报的征收方式,那么企业就该在月末的时候确认这笔负债,等到下月缴纳的时候进行冲减,这样既符合会计核算及时性的要求也有利于企业的统计工作,所以我认为实务中应缴纳的印花税如果是每月集中申报,完全可以设置应交税金——应交印花税,当然印花税计入管理是不变的。

四、营业税、消费税、城建税、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文化建设基金、矿产资源补偿费等会计处理

(1)确认的时候会计处理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消费税、城建税、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消费税、城建税、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

(2)等到实际缴纳的时候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城建税、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

贷:银行存款

注意点:目前有一些企业将水利建设基金、文化建设基金、矿产资源补偿费等费用做了如下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税费—(水利建设基金、文化建设基金等)贷:其他应付款—税费,按理说这种做法不影响税务上的应纳税额也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会造成会计核算的失真,但是我觉得为了企业核算的统一性和标准化,最好是把这些项目放到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应交税费中,本质上说这两个科目就是为了企业的税费准备的既然税务局给咱么设计了这样的科目,我们为什么不用呢,这也方便企业和税务查账。

五、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

(1)确认的时候会计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等到实际缴纳的时候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注意点:这也是一个很特殊的处理方式,因为它计入了所得税费用,大家肯定会问为什么不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或者管理费用,因为营业税金及附加或者管理费用的税是企业利润的抵减项目,在这些抵消完以后才是企业真正的利润,恰恰所得税费用就是在本年利润的基础上征收的,所得税是不能在税前扣除的,这也是他们之间最重要的区别。

六、车辆购置税

车辆购置税是在购买汽车的时候缴纳的一个税种,这个税种和车辆的取得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把它作为汽车购入价值的一部分,也就说要记入固定资产。

七、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的处理的特殊税务处理

为什么要说他们的特殊处理呢,我们知道一般企业在销售自有不动产(房屋建筑物构建物)的时候会产生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企业在处置固定资产的时候首先要把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一切发生的清理费用都要这个科目中核算包括税费,这就是他们的特殊处理和上述第四条中讲解的最大区别。

假设2012年内蒙古包泰集团有限公司要处置一栋办公楼,账目情况:该固定资产原值9000万元,累计折旧1000万元,资产减值准备2000万元,缴纳营业税200万元,缴纳土地增值税300万元,销售价格10000万元,做出账务处理

(1)账面余额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6000万元

借:累计折旧1000万元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万元

贷:固定资产9000万元

(2)发生的清理税费用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500万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200万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300万元

(3)确认处置收益

借:银行存款10000万元

贷:固定资产清理6500万元

贷:营业外收入3500万元

八、契税的会计处理

契税的缴纳方是取得或者接收不动产或者是土地使用权的时候缴纳的税种,也就是取得方承担此项税费,会计处理一般都将其作为取得资产价值的一部分,直接将其计入资产的账面价值。

例如:内蒙古包泰集团有限公司取得一栋办公楼购买价款10000万元,缴纳契税700万元,该公司的会计应该如何处理。

借: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办公楼10700(10000万元+700万元)贷:银行存款1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契税700

九、个人所得税会计处理

一般来说个人所得税是个人承担的,但是企业需要每月在工资中扣除,因为企业具有代扣代缴义务,同时有些企业问哦个人承担个人所得税。

(1)企业不承担个人所得税但是代扣代缴

月底确认会计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月初缴纳的时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2)企业承担个人所得税

借:管理费用等科目

贷: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十、其他应交款

这一科目是会计制度下的科目,由于2013年1月开始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中不存在该科目,大家要把以前在其他应交款的科目余额转入相关存在的科目中。

七、公司为员工承担五险一金的会计处理

这个问题有两方面要注意的事项:

(1)公司承担部分的会计处理;公司承担的部分要通过相关性原则去判断该部分费用是要计入管理费用还是生产成本等

(1.1)月末根据承担部分确认的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

借:生产成本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职工薪酬—五险一金

(1.2)实际支付社保局的会计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五险一金

贷:银行存款

(2)个人承担部分的会计处理,这部分一般都是直接通过扣除工资,企业代缴

(2.1)企业期末从工资中扣除属于个人承担的五险一金

借:其他应收款—刘德华

借:应付职工薪酬—五险一金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局

(2.2)实际支付社保局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付款—社保局

贷:银行存款

八、企业年终利润分配

一、本年利润转入 1.如果本期盈利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如果本期亏损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解答:此步骤就是要把当期的盈利和亏损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那为什么要把本年利润结转到利润分配,我们知道本年利润不能全部作为股息红利发放给股东,必须分配,原因一:企业的发展需要后续的资金保障,例如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主要是为了企业扩大再生产之需;原因二:国家为了保障职工的权益或者减小企业的风险,要求外商投资企业在本年利润中提取相关的基金。但是为什么又计入了利润分配的未分配利润科目,这其实是一个会计的技术处理手段,后面我们知道本期未分配利润最后的金额等于本年利润结转过来的金额减去相应的提取金额。

二、进行利润分配

解答:此步骤就是说把本年利润按照国家的要求或则是企业的计划进行分配的过程。2.1提取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2.2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提取的企业发展基金

借:利润分配—企业发展基金

贷:盈余公积—企业发展基金

2.3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提取的储备基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储备基金

贷:盈余公积—储备基金

2.4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

2.5向投资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应付股利 2.6利润转作股本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利润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三、利润分配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解答:此步骤就是要将本年利润经过分配以后最后剩余的部分作为未分配利润处理,其实这是一个公式:本期的未分配利润=本期利润—本期分配的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等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企业发展基金

利润分配—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利润

四、盈余公积补亏

解答:这就是提取盈余公积作用的体现,它弥补了企业的一部分亏损。盈余公积补亏通过董事会等相关机构批准后,做如下处理: 1.盈余公积补亏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2.结转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五、注意事项

1、法定盈余公积,是指按照企业净利润和法定比例计提的盈余公积。它的提取比例一般为净利润的10%,当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金额达到企业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

2、当年处于亏损状态不用提取任何项目。

小企业日常核算业务的会计处理 篇2

一、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行为

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行为, 是指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规定的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提供劳务行为, 但要计算应税所得, 缴纳所得税的行为。由于增值税规定的视同销售行为仅涉及货物, 而营业税规定的视同销售行为仅包括无偿赠与不动产和土地使用权自建建筑物销售, 均不包括其他应税劳务, 也不涉及货物劳务税, 但是在企业所得税处理上应当视同销售。

例:某小企业无偿为职工提供水暖装修, 发生成本6000元, 其中工资支出2000元, 材料费用4000元;当月同类业务收费8000元。账务处理如下:

二、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

增值税视同销售货物行为, 是指转让货物的行为其本身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销售货物的定义, 即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 但在征税时要视同销售货物缴纳增值税的行为。对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 进行账务处理时, 应当遵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从业务实质上进行分析, 看是否具有销售性质。对于实质上具有销售性质的视同销售行为, 应确认销售收入、结转成本, 按一般销售行为确认销售货物所得或转让财产所得, 计算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应特别注意的是, 按《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已确认销售收入, 税法又列举为视同销售的行为, 因已按正常一般销售行为计算申报税款, 所以不能再按视同销售行为计算申报增值税和所得税, 否则出现重复计税。对于不具有销售性质的视同销售行为, 不确认销售收入, 而是按成本转账, 同时进一步分析是增值税视同销售还是所得税视同销售。具体处理时区分以下三种情况:

1. 具有销售性质, 按《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已确认销售收入, 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方面都视同销售的行为。主要包括小企业以自产产品用于利润分配、小企业以自产产品发给职工、小企业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等。

例1:某小企业将自产的不含税售价为10万元, 成本为8万元的一批产品分配给投资者。该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不考虑其他税费。则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例2:某小企业将自产的不含税售价为5万元, 成本为3万元的一批产品作为福利发给职工。其中, 发给生产工人的占发放额的80%, 其余发给企业管理人员。该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不考虑其他税费。则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例3.某小企业将成本为7.5万元, 评估价10万元的一批产品对外投资。该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不考虑其他税费。则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上述业务小企业应按正常销售行为计算申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不再按视同销售行为计算申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2. 不具有销售性质, 按《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不确认收入, 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方面都视同销售处理。这种情况主要是指小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与他人等。这类行为没有经济利益流入企业, 不可能取得索取货款的权利, 按《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不能确认收入, 应按成本转账, 但按税法规定应计算缴纳增值税, 申报企业所得税。例:某小企业将自产的不含税售价为6万元, 成本为4万元的一批产品无偿捐赠给希望小学。该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不考虑其他税费。则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小企业应按同类产品销售价格计算申报销项税额10200元。年终申报企业所得税时, 对直接捐赠支出50200元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

3. 不具有销售性质, 按《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不确认收入, 增值税作视同销售处理, 企业所得税不作视同销售处理。

小企业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企业集体福利部门使用, 货物的所有权并未发生转移, 只是资产的实物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 并非销售业务, 按《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不能确认收入, 同时按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 不属于企业所得税规定的视同销售, 年终不必申报企业所得税, 但应在货物移送时, 按增值税规定视同销售, 应计算缴纳增值税。

例1.某小企业将自产的不含税售价为10万元, 成本为7万元的一批产品用于企业内部不动产建筑工程。该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不考虑其他税费。则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例2.某小企业职工浴室领用本企业生产的空调10台, 每台成本8000元, 每台售价10000元 (不含增值税) 。该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不考虑其他税费。则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自产产品在企业内部使用, 企业所得税不作视同销售处理, 不需要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三、营业税视同应税行为

营业税视同应税行为, 不属于增值税应税范围, 但将财产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个人等属于所得税视同销售。

例:某小企业将闲置土地直接赠给某敬老院, 土地使用权原价100万元, 已累计摊销50万元 (等于税法摊销额) 。假设该土地使用权公允价值200万元, 使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则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小企业日常核算业务的会计处理 篇3

2008年国家三部委启动了新一轮电信企业融合,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全业务电信运营商。三家电信运营商能够同时向用户提供固定、移动、数据、终端的融合捆绑业务,使融合业务成为电信企业经营发展的主要产品业务。融合业务为电信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同时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业务体验。

大量融合业务的出现,给电信企业计费支撑、会计核算等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按照国家企业会计制度、资本市场财务信息披露要求及公司内部经营分析需求,电信类融合业务需要按照融合前的产品类型进行分别进行核算和财务披露。笔者作为电信行业一名基层财务人员,长期参与单位电信捆绑业务的政策制定、系统支撑和具体的财务处理,现将本人对电信捆绑业务涉及的计费出账、财务处理一些粗浅理解与各位读者一起探讨。

一、电信产品包含的范围及主要融合产品类型

目前三大电信运营商向外界提供的产品主要包括固定通信、移动通信、网元出租、数据业务、终端销售、ICT等,其中固定通信又包括固定电话、小灵通、宽带,移动通信包括第二代移动通信(简称2G)、第三代移动通信(简称3G)等。电信融合业务就是将以上产品中的两种产品或两种以上进行打包销售给用户,提供多个电信产品服务。对用户层面只是缴纳的一份钱,而电信企业财务需按各个产品单独核算。

二、会计准则对融合业务的会计处理要求

融合业务在会计实践中往往称为捆绑销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捆绑销售定义比较模糊。由于我国上市企业中许多在美国等境外上市,我国上市公司往往同样要遵循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对捆绑销售有较为明确的处理意见: “it is necessary to apply the recognition criteria to the separately identifiable components of a single transaction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substance of the transaction….. Revenue shall be measured at the fair value of the consideration received or receivable. Fair value is the amount for which an asset could be exchanged, or a liability settled, between knowledgeable, willing parties in an arm’s length transaction. (为了反映交易的实质,将确认条件适用于单项交易中可单独区分开来的各个部分是必要的。…收入应当按其收到或应收对价的公允价值来计量。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

由于公允价值的会计处理、计量较为繁杂,根据重要性原则,目前国内电信企业重要、主要的融合业务采用公允价值,例如预存话费送3G手机的合约计划。但对非主要业务,往往采用简单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如买3G手机送话费等,则是按照剩余价值法进行会计处理。

三、主要电信融合业务类型及计费出账、会计处理

(一)同一专业内各通信服务捆绑包

这里说的专业主要指2G移动专业、3G移动专业、固定通信专业(下同)。该融合如固话与宽带、移动语音与GPRS上网等。

凡是用户消费金额未超过业务包规定的包内消费限额,无论是否与用户约定业务包内任何一种业务的价格,计费系统均应当将向用户收取的业务包内费用按用户在包内实际消费各种业务标准资费收入的占比在各业务间进行分配,得出包内各种业务的财务出账收入。用户超过业务包规定消费限额产生的收入,计费系统按与用户约定的价格与用户实际消费数量的乘积作为财务出账收入。

(二)不同专业通信服务捆绑融合

两个专业捆绑融合实现资费优惠的收入确认和计量,如固网与移动网业务捆绑等,应按照各专业业务项目的公允价值/标准资费于各业务项目间进行分配,分别确认相关收入。

实现不同专业通信服务捆绑公允价值分割核算有两种方式。方式(1)固网、移动网计费营帐系统按照公允价值分摊结果分别出账,财务据此直接进行账务处理;方式(2)固网、移动网营帐系统按照与用户承诺的情况出账,出账后相关部门按照公允价值计算结果通过专业间结算分配各专业的收入。

(三)通信服务与通信终端捆绑

该方式主要包括通信服务消费赠终端(或终端补贴),及购买通信终端进行话费补贴,目前国内电信企业主要预存话费送3G终端,买3G终端送通信话费。下面根据以上重要性分别进行讲解。

1.预存话费送3G终端

在3G业务发展初期,电信企业将该业务模式作为主要业务类型实施,带动用户规模快速上量。该业务按照重要性原则应按照公允价值进行会计处理。“公允价值法”是以与用户签订合约约定的总金额(包括用户入网时缴纳的保证金、预存款、购机款以及合约期内每期补缴的承诺金额等)减去用户保证金后的余额,乘以捆绑业务中各服务或终端单独销售价格占捆绑业务中各服务和终端单独销售价格合计数的比例,分别确认通信服务收入和终端销售收入。下面具体讲一下计费出账和会计核算:

(1)会计科目的设置 在“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下增设“手机补贴销售”明细科目。 在“其他业务成本”科目下增设“手机补贴销售”。上述两个新设科目仅限于核算本文适用范围内的合约计划按照合约约定取得的终端销售收入及结转的终端销售成本。其他业务模式下的手机销售收入及成本仍采用原科目。在“预收账款-用户预存服务费”项下增设明细科目“预收账款-用户预存服务费.公允价值法调整”。在“其他业务收入”项下增设明细科目“公允价值法调整”。“主营业务收入”项下增设 “3G公允价值法调整”。

(2)计费出账规则 目前计费系统依据3G业务“预存话费送手机”合约计划中与用户的约定设置通信服务和手机终端销售的收入确认规则。在本财务处理原则下,以全国、全省或本地网为单位(主要根据政策统一情况)根据缴费送3G终端合约计划的发展情况,以单个终端对应单个套餐的发展用户数、手机补贴金额、合约期限等为权数统一测算调整比例和分摊期限,各单位财务部据此在会计核算系统中直接进行处理,而暂不对目前的计费规则进行调整。

(3)具体处理要求 每月计费系统依据合约计划中与用户的约定将计费出账结果自动导入会计核算系统,财务部月终在上述计费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测定的调整比例和分摊期限在会计核算系统中按照“公允价值法”进行手工调整,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每月计费系统将3G业务“预存话费送手机”合约计划中与用户约定的通信服务和手机终端销售的收入计费结果自动导入会计核算系统,会计处理为:

借:营业款结算

贷:预收账款-用户预存服务费

其他业务收入-销售通信商品.通信终端.手机补贴销售

同时,一次性结转手机终端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销售通信商品.通信终端.手机补贴销售

贷:库存材料-通信终端

月终,财务人员根据会计账面反映的上述“其他业务收入-销售通信商品.通信终端.手机补贴销售”和“其他业务成本-销售通信商品.通信终端.手机补贴销售”科目本月发生数计算计费系统出账的终端补贴金额;该终端补贴金额乘以公司测定的调整比例即为“公允价值法”下的调整金额;根据该调整金额于当月账期在会计核算系统总账模块中手工录入调整凭证,会计处理为:

借:预收账款-用户预存服务费.公允价值法调整

贷:其他业务收入-销售通信商品.通信终端.公允价值法调整

在合约期内,计费系统按照合约期限分月结转预收账款,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并自动导入会计核算系统,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用户通信服务费

贷:主营业务收入-3G基础语音业务/3G增值业务

借:预收账款-用户预存服务费

贷:应收账款-用户通信服务费

严格按照公允价值分别测算各专业(业务)应获得收入,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公允价值的专业结算。

2.现金流与营帐报表、计费出账严格一致原则

各专业的营帐报表营业款必须等于公司收取款项,计费出账收入应等于公司预收、后期预计收回的现金流之和。

3.用户买3G手机送话费

用户购买电信企业推介的3G手机,获得电信企业话费补贴。因该业务规模不大,电信企业往往按照剩余价值法简单处理。用户购买手机时,根据现金流直接计入手机销售收入,用户使用通信资源产生的通信费用,往往使用电信企业赠送的话费进行冲抵,该冲抵部分在计费出账中作为减项,调减电信企业通信服务收入。

电信企业融合捆绑业务不管采取公允价值还是剩余价值,电信企业计入的各项收入最大值为用户缴纳的现金流入。同时公允价值的调整不得影响财务与计费关于预存款的对账工作。

参考文献:

[1]吴雯漫,陈雅静.中国联通研究院.全业务背景下电信融合业务发展研究.

煤矿企业特殊业务会计核算 篇4

饶爱平

煤矿企业会计处理,适用国家企业会计制度。只是有几个特殊的费用“维简费” “安全费用”“环境补偿费”等等。

一、计提时会计处理

1.“维简费” 包括井巷费用,它是煤矿企业会计核算的一大难题,全国个大型煤矿具体核算也不一样,所以一般以地方规定为标准。大致核算有以下几种:⑴ 有的单位提取维简费时,借记有关费用项目,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计算的折旧,贷记累计折旧,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⑵有的单位维简费计提时,计入生产成本和其他流动负债或维简费,发生费用性支出时,冲减其他流动负债或维简费;发生资本性支出时,在形成固定资产的同时增加资本公积。⑶也有单位维简费计提时,计入其他应付款,其中:井巷维简工程按实际发生的支出先列入在建工程,年底在提取的维简费中列支计入其他应付款。因为目前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中并无明确体现,所以全国没有规范和统一维简费的会计核算方,建议所在的地方使用维简费计提。

2007年者实行的新会计准则28章中的石油天然气开采,井及设施的损耗补偿区别在于煤炭企业的维简费,由各部门统一分地域制定,不因各个企业而异.新会计准则28章,则因个各企业而不同。

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04年5月21日联合颁发了《关于印发<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煤矿维简费管理问题的若干规定>的通知》(财建[2004]119号》:

借记“制造费用——提取维简费用”科目(即:实际产量×提取标准)贷记“累计折旧”科目(矿井建筑物固定资产折旧未提足,则为实际产量*2.50;已提足为零)

贷记“长期应付款——应付维简费”科目(其余部分)

2.安全费用。按照2004年5月28日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

(四)>的通知》(以下简称《解答四》)规定,提取时的会计分录为:借记“制造费用——提取安全费用”科目(即:实际产量×提取标准),贷记“长期应付款——应付安全费用”科目。

二、使用时的会计处理

1.煤矿维简费的会计处理。2004年前:维简费的费用性支出直接在计提的维简费中核销,将维简费的资本性支出按固定资产实际价值增加资产的同时,冲减维简费并增加资本公积,该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仍然按月计提折旧费用并计入生产成本。2004年后至2008年:资本性支出比照以下安全费用进行会计处理。

2.安全费用的会计处理。按照《解答四》的规定,煤炭企业于未来期间使用已提取的安全费用时,在相关费用实际发生时,直接冲减长期应付款;如能确定有关1 支出最终将形成固定资产的,应按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同时按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该项固定资产在以后使用期间不再计提折旧。

三、2008年相关规定及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2008》中关于安全生产费用会计处理的新规定: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以及具有类似性质的各项费用,应当在所有者权益中的“盈余公积”项下以“专项储备”项目单独反映。企业按规定标准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等时,借记“利润分配——提取专项储备”科目,贷记“盈余公积——专项储备”科目。按规定范围使用安全生产储备购建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等资产时,按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对于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安全防护设备等,企业应当按规定计提折旧,计入有关成本费用。会计处理规定并不改变企业所得税计税基础,依据《企业所得税》计税方法规定,企业计提的安全费、维简费可以全额计入成本,允许税前扣除。此外,安全生产费用、维简费的计提标准并没有发生改变。参见《大同煤业08年年报摘要》。

四、2009年规定及处理

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应当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记入“4301 专项储备”科目。

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的,直接冲减专项储备。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应当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所发生的支出,待安全项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确认为固定资产;同时,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

“专项储备”科目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下“减:库存股”和“盈余公积”之间增设“专项储备”项目反映。

小企业日常核算业务的会计处理 篇5

一、初始投资成本;

1、购入长期股权投资:按实际支付价款+支付手续用及佣金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比如:某公司1月1日用银行存款150万元购买A公司的普通股100万股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同时支付经纪人佣金5000元,占A公司总股本3%,该公司1月1日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1505000

贷:银行存款1505000

2、小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为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250000

贷:实收资本/股本250000

二、后续计量:

A、成本法;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小企业,除了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余额一般应保持不变!

(1)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

借:应收股息10万

贷:投资收益10万

(2)实际收到被投资单位现金股利或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10万

贷;应收股息10万

B、权益法;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小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余额应根据小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余额进行调整;

(1)比如: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净利润100万,小企业占80%份额,反之亏损做相应反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100*80%=80万

贷:投资收益80万

(2)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80万元,小企业按持有份额80%做分录

借:应收股息64万

贷:长期股权投资64万

(3)实际收到时发放股息时:

借;银行存款64万

贷:应收股息64万

(4)被投资单位其他形式的所者权益变动时:比如:被投资单位接受捐赠50万元

则小企业按份额80%*50万元=4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40万

贷:资本公积-其他40万

三、期末计量(减值)

长期股权投资在按照规定进行核算确定其帐面价值的基础上,如果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按照相关准则规定计提减值准备。

借:投资收益0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20000

四、处置处理

企业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相应结转与所售股权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出售所得价款与处置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处置损益。

采用权益法下,原计“资本公积”的金额,在处置时,应进行结转,转入当期损益。

如:借:银行存款(实际处置价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已计提帐面余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帐面余额)

投资收益(或为借方)

小企业日常核算业务的会计处理 篇6

房地产企业是以房地产为经营对象的企业,房地产主要指房产、地产,都是不动产。房地产企业与一般的工业企业相比,具有单位价值大、投资成本高、开发周期较长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房地产企业与一般的工业企业存在一定的区别,尤其是在销售方式上。一般的工业企业以现销、赊销为主要方式,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方式包括现售、预售、分期收款方式销售等,其中以预售方式为主。所谓预售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正在建设中的商品房预先出售给购买人,并由购买人支付定金或房款的行为。预售业务一般发生在房地产企业取得预售商品房许可证之后、房屋竣工之前。对于房地产企业预售业务的处理,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规定有所不同,致使房地产企业的预售业务在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一、预售业务的会计处理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房地产企业预售业务的会计处理为:当企业收到预售款项时,由于不符合收入的确认原则,所以不确认收入,而是作为负债计人预收账款,待房屋交给购买方时,再确认收入。即:收到预售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预收账款;房屋交给购买方时,借记“预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同时结转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开发产品”。

二、预售业务的税务处理

第一,营业税的处理。根据税法规定,企业转让土地使用权或销售不动产,采用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所以当房地产企业预售房屋收到预收款项时,应计算并交纳相应的营业税,根据收到的款项金额和税率相乘即为要交的营业税,会计分录为: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费”,同时根据计算出应交的城建税及教育附加,编制会计分录同上。

第二,土地增值税的处理。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房地产企业符合土地增值税的交纳条件,所以在销售房地产时应交纳土地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实行的是四级超率累进税率,计算方法是:应纳税额=∑(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在实际工作中,分部计算比较繁琐,一般采用速算扣除法计算,即:土地增值税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扣除项目×适用税率,其中增值额是销售房地产所取得的收入减除规定的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扣除项目包括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金额、房地产开发成本、房地产开发费用、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其它扣除项目。为了保护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房地产企业还可以加计扣除。若是销售的旧房,扣除项目指的是旧房的评估价格。

由以上土地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来看,房地产企业要计算其应交的土地增值税首先要计算出房地产销售的增长额,而计算增值额要先计算出该房地产可扣除的成本费用等扣除项目。对于房地产企业的预售业务,在销售时,房地产的开发还没竣工,其成本还不能核算出来,所以其土地增值税无法计算。对于这种情况,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有规定:纳税人在项目全部竣工结算前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由于涉及成本确定或其他原因,而无法据以计算土地增值税的,可以预征土地增值税,待该项目全部竣工、办理结算后再进行清算,多退少补。具体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根据当地情况制定。由此看来,房地产企业的预售业务收到预售款项时,应按照收到款项和各地规定的预征比例计算应预交的土地增值税,根据计算出的土地增值税金额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费”。

第三,所得税的处理。为了加强和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业务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也有特别的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造的住宅、商业用房以及其他建筑物、附着物、配套设施等开发产品,在其未完工前采取预售方式销售的,其预售收入先按预计计税毛利率分季(或月)计算出当期毛利额,扣除相关的期间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后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待开发产品结算计税成本后再行调整。

非经济适用房开发项目预计计税毛利率按以下规定确定:开发项目位于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城区和郊区的,不得低于20%;开发项目位于地及地级市城区及郊区的不得低于15%;开发项目位于其他地区的不得低于10%。

房地产企业预售业务预交所得税的处理,待房屋竣工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小企业日常核算业务的会计处理 篇7

关键词:地方储备粮,轮换业务,会计核算

根据国家粮食局财务司 《粮食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有关粮油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我国地方储备粮轮换采取成本不变、实物兑换的方式,主要为同品种轮换,轮换费用由企业包干使用。 轮换费用补贴标准根据地区、 品种不同,在一个包干期(轮换补贴期)内核定。 企业轮入储备粮时,应按照规定做收购处理,轮出储备粮做销售处理,轮换形成的差价,计入企业当期损益。 在山东省,地方储备粮的存储品种为小麦, 储备粮轮换根据轮入轮出先后顺序可分为先购后销、 先销后购和边销边购三种方式。 无论过程如何,结果均是库存成本不变,对企业的盈亏影响没有差异。现实操作中,粮食储备企业经营团队从仓容、资金及价格等方面因素考虑, 大多采取先销后购或边销边购的方式轮换储备粮。本文以先销后购为例讨论储备粮轮换成本的确定、价差的形成。

一、地方储备粮轮换业务会计核算处理

例:2015 年5 月, 某县粮食储备库按照县政府轮换计划及四部门联合行文,计划轮出地方储备粮小麦4 000 000公斤,该批地方储备粮执行2004 年储备计划成本,每公斤储备粮的成本为1.60 元,总成本为6 400 000 元。 平均每公斤地方储备粮售价为2.50 元。6 月,该企业轮入新粮小麦3 000 000 公斤,单价2.42 元。 7 月,轮入新粮小麦800000 公斤,单价2.50 元。 8 月,轮入新粮小麦200 000 公斤,单价2.52 元(不考虑储备粮轮换及收购、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运费、装卸费、损耗等)

按照储备粮轮换办法规定,会计处理如下:

5 月份轮出储备粮时, 回笼货款存入储备库在农发行开立的存款账户:

6月份轮入新粮3 000 000公斤时,价款合计:3 000000×2.42=7 260 000(元)。

月末调整销售成本,3 000 000×(2.5-2.42)=240 000(元)。

因购进成本低于销售价,故调减主营业务成本。

注:此笔业务旨在调整成本,故记账时,不需要登记数量信息,尤其在会计电算化记账过程中,如登记数量信息会导致轮换的累计数量出现错误。

截至6 月末,主营业务收入为10 000 000 元,主营业务成本为10 000 000-240 000=9 760 000(元),该笔轮换业务带来主营业务利润240 000 元。

7 月份, 购进新粮800 000 公斤, 价款合计800 000×2.5=2 000 000(元)。

账务处理为:

因售价与收购价持平,故不需要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8 月轮入新粮200 000 公斤, 价款合计200 000×2.52=504 000(元)。

账务处理为:

月末调整主营业务成本:200 000×(2.52-2.5)=4 000(元)

因本次轮入成本大于销售价,故调增主营业务成本。

会计分录为:

截至8 月末, 本次储备粮轮换已按照储备粮轮换管理规定于四个月内轮换完毕。

本次轮换收入合计10 000 000 元, 轮换成本合计10 000 000-240 000+4 000=9 764 000 ( 元), 本年度储备粮轮换产生利润236 000 元,体现在“利润表———主营业务利润”项目中,储备粮成本保持不变,仍为2004 年政府批文核定成本,即每公斤地方储备粮成本仍为1.6 元。

本次轮换动用收购资金总金额:7 260 000+2 000 000+504 000=9 764 000(元),同轮换成本核对相符。

在实际工作中, 有些检查人员对轮换成本核算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 笔者沿用上面的例子,按照另外一种方式,即存货历史成本计价的原则结转成本, 以验证储备粮轮换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必要性。

依据历史成本计量原则,上例会计分录处理为:

5月轮出储备粮:

同时,按历史成本结转轮换成本:

本月实现主营业务利润3 600 000 元(其他销售业务、其他费用及损耗暂不考虑)。

6 月购入3 000 000 公斤新粮:

7月购入800 000公斤新粮:

8月购入200 000公斤新粮:

储备粮成本由6 400 000元调整为9 764 000元(7 260 000+2 000 000+504 000),平均单价为2.441元/公斤。根据这种方式核算,可计算获得营业利润3 600 000元。

以上两种处理方式的优缺点是:

第一种会计处理方式, 即按照储备粮轮换会计处理办法的规定采用特殊的会计处理,旨在保持储备粮成本不变,优点在于与政府增储批文中的单价、总价值保持一致,便于监管、核对,实际工作中,每个储备库大都存储多批次的储备粮,每批储备粮成本均与批文、贷款对应,在财务报告中储备粮库存总价值同短期借款中农发行储备粮借款总数核对相符,一目了然。储备粮的轮换空仓期为四个月,这样,就将储备粮轮换可能出现价格差异的时间限定在了四个月之内,考虑到成本和利润的稳定性,符合储备粮管理的政策性特点。而储备粮存储的意义正在于它的政策性和社会效益。缺点:随着时间推移,储备粮的成本价与市场价可能会出现较大差异,导致潜盈或潜亏的出现。

第二种会计处理方式,即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会计处理方式, 优点在于可以使成本价比较接近市场价,按实际成本计价,使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便于了解和比较。 缺点:储备粮成本随轮换业务的发生而变化,随收购价格的波动存在不确定性, 造成储备粮成本与政府批文中批复的价格无法匹配。 按照历史成本计价方式会导致储备粮贷款同储备粮库存价值无法核对, 导致储备粮的库贷挂钩监管理念无法贯彻,无法体现政策性业务的特殊要求。 另外,从历史成本原则建立的基础看, 它以劳动生产率始终不变为前提,也就是以否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前提,这与社会发展规律背道而驰。 因此,从它建立的那时起,就存在着缺陷。

综上所述,储备粮轮换作为政策性业务,应首先考虑政策性需求,保持成本稳定、利润稳定,保证库存值与贷款金额及政府增储文件金额一致。

二、建议

(一)制定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及原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制定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完善地方储备粮的动用预警机制。 发展改革部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粮食安全应急预案的要求,适时提出动用地方储备粮的建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动用地方储备粮:(1)本行政区域内粮食明显供不应求或者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2)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需要动用的;(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认为需要动用的其他情形。动用地方储备粮,由发展改革部门、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提出动用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抄送同级农业发展银行。 动用方案应当包括动用地方储备粮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使用安排、运输保障等内容。地方储备粮的所有权属同级人民政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

动用地方储备粮应当遵循下列原则:(1)优先动用县级储备粮;(2)县级储备粮不足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申请动用市级储备粮;(3)市级储备粮不足的,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申请动用省级储备粮。发展改革部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地方储备粮动用方案下达动用命令。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在紧急状态下下达动用下级人民政府储存的地方储备粮的命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执行或者擅自改变地方储备粮动用命令。

(二)严格地方储备粮财务处理

对于符合动用条件的地方储备粮,根据规定,由储备企业将储备粮售出,做销售处理。 接上例。

会计分录如下:

同时,按成本价结转轮换成本:

则该批储备粮产生了360 万元的收益, 该收益归属地方政府。

会计分录为:

上缴差价款:

储备粮动用之后, 地方政府可根据本地常驻人口数量及构成情况,计算、分析、确定当地的储备粮规模,待条件适合时,通过政府行文增加地方储备粮规模。由储备库根据政府批文, 向当地农发行申请地方储备粮收购资金, 完成收购,落实储备粮增储计划。本例沿用上例中储备粮的收购价格,将储备粮新增入库的账务处理列示如下:

注: 核定入库结算价格根据政府批文定为2.50 元/每公斤。新增4 000 000 公斤地方储备粮需申请农发行储备粮贷款10 000 000 元。

会计分录如下:

按照结算价结转成本:

笔者以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熟悉储备粮政策,可以在适合的情况下存储、动用储备粮,最大限度发挥储备粮的社会效益,也避免了因存储时间过长而导致成本差异,既遵循了储备粮的会计处理规定,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小企业日常核算业务的会计处理 篇8

【关键词】:委托代销会计核算纳税差异

企业销售商品,有时会采用委托代销方式。委托代销是委托方按合同要求先把要销售的商品发给受托方,由受托方对外销售,委托方发出商品时不确认收入,最后以受托方实际对外销售的清单来确认销售收入。在会计实务中,这项业务属于特殊销售商品业务,因为委托方在发出商品时不确认收入,而在收到代销清单时才确认收入,这就涉及到企业在交纳所得税和增值税时,与一般销售业务在交纳税金的时间上是有所区别。

一委托代销商品的方式

1没有附带条件的视同买断方式。指委托方和受托方签定合同或协议,委托方按合同或协议的价格收取货款,商品的实际对外售价由受托方自定,实际售价与合同或协议价之间的差额归受托方所有。如果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间的协议明确标明,受托方在取得代销商品后,无论是否能够卖出、是否获利,均与委托方无关,那么这种交易方式与一般销售业务就没有实质区别,在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时,委托方应确认相关销售收入。《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出售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有附带条件的视同买断方式。这种方式指:如果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间的协议明确标明,将来受托方没有将商品售出时可以将商品退回给委托方。或受托方因代销商品出现亏损时可以要求委托方补偿,那么,委托方在交付商品时就能不确认收入,受托方也不作购进商品处理,受托方将商品销售后,按实际售价确认销售收入,并向委托方开具代销清单,委托方收到代销清单时,再确认本企业的销售收入。

3收取手续费方式。指委托方和受托方签定合同或协议,约定商品的对外售价由委托方自定,受托方按照委托方指定的价格销售商品并结算货款,受托方只按合同或协议约定的计算方法收取销售手续费,不能赚取进销差价。这种方式下,委托方在发出商品时通常不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而应在收到受托方开出的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委托代销业务主要指后两种方式,既有附带条件的视同买断方式和收取手续费方式。

二案例分析

本文通过以下举例,对委托代销业务三种不同方式下,委托方的会计如何处理进行分析。

例1,甲公司委托乙公司销售商品100件,合同价为200元/件。成本为120元/件,商品的对外售价由乙公司自定。合同约定;乙公司在取得代销商品卮无论是否能够卖出,是否获利,均与甲公司无关。这批商品已经发出,货款尚未收到,甲公司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3400元。

由此可以判定,甲企业已把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符合收入的确认条件,属于第一种没有附带条件的视同买断方式,即一般销售模式。甲公司的具体账务处理如下:销售商品时。借:应收账款23400,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费)3400,结转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12000,贷:库存商品12000;收到货款时。借:银行存款23400,贷:应收账款23 400v在不考虑其他税费的情况下甲企业当期应确认交纳所得税2000元[(20000-12000)*25%],增值税3400元。需交纳的税费共5400元(2000+3400)。

例2以例1为例,假定合同约定,乙公司在取得商品后,每月按实际销售的清单与甲公司结算货款,如果商品滞销,可以无偿退回。若乙公司当月销售30件并送来清单,甲公司按清单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

根据此题可以判定,发出商品时,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及报酬尚未转移,不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属于第二种有附带条件的视同买断方式。甲公司的具体账务处理如下:发出商品时。借:发出商品12000,贷:库存商品12000,收到代销清单。借:应收账款7020,贷:主营业务收入6000(30*2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费)1020(6000*17%);结转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3600(30,120),贷:发出商品3600,甲企业当月应确认交纳所得税600元[(6000-3600)*25%],增值税1020元,需交纳的税费共1620元(600+1020)。因为剩余的商品未收到代销清单,所以当期不确认收入,但会在以后确认。其实例1与例2中,在不发生退货的情形下。甲企业应交纳的总税额是一样的,但由于例2属于代销方式下的视同买断,按代销清单来确认收入,使得应交纳的税额可以分期递廷交纳,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和现金流出的压力。

三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销售商品是采用一般销售方式还是委托代销方式,委托方在确认收入时点上是不同的,因此在交纳税费上也是有差异的。采用一般销售方式如例1,当期确认收入20000元,并交纳相关税费5400元,如企业采用现销形式,对企业的现金流出是没有影响,如采用赊销形式,则企业需要在当期垫支税费,对企业资金周转产生重大影响,采用视同代销方式如例2,当期确认收入6000元,交纳相关税费1620元,相比例l要少确认收入14000元,少交纳税费3780元,这种方式对资金流出企业的影响相对小,但会使利润表中销售额的增幅下降,采用收取手续费方式销售如例3,在确认收入时与例2相同,而交纳相关税费却比例2少交150元。

完善货币发行业务会计核算的思考 篇9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金大进大出的特点日趋明显,现金投放的时间性、区域性变化显著,对发行基金出入库信息的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处理要求;现代化钞票处理设备的应用,拓展了货币金银业务领域;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货币发行会计核算方面的应用,使货币发行业务会计核算发生了诸多的变化。如何适应货币金银业务的发展,强化货币发行业务会计核算,为加强货币金银业务管理提供更加准确、全面、及时的信息,对做好货币金银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扩展货币发行业务会计核算科目

根据货币发行业务的具体特点,货币发行业务会计核算一直采取专设科目、独立核算的办法。根据当前货币发行业务会计核算规定,设置分支库发行基金、分支库发行基金在途两个科目核算分支行货币发行业务。从实践看,这两个科目满足了过去货币发行业务会计核算的需要。随着现代化钞票处理设备的应用,残损人民币销毁业务由过去阶段性工作,变成一种日常性工作,残损人民币销毁出库业务频繁,如不能及时进行核算,不仅会影响残损人民币销毁数字的准确,也无法做到发行基金账簿、账实相符,给货币发行管理带来隐患。此外,从起,总行取消了清分联机销毁残损人民币的指令性计划管理,清分设备联机销毁残损人民币的销毁数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对残损人民币销毁会计核算也必须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因此,为适应货币发行业务发展的要求,可增设残损人民币销毁在途科目,用以反映残损人民币销毁出库及实际销毁情况,

该科目收方反映残损人民币销毁出库数,付方反映实际销毁数,余额反映已出库但尚未完成销毁的残损人民币。这种核算方法体现了两个原则:一是先记账后出库的原则,保证了发行基金账实相符;二是业务实现原则,只有残损人民币销毁完成,实物已经灭失,才确认残损人民币销毁业务数据,核销其全辖发行基金。

二、规范货币发行业务会计核算凭证

(一)规范货币发行业务会计核算凭证要素。货币发行业务会计核算凭证是登记有关账簿的依据,其设计规范与否,是保证货币发行业务会计核算质量的基础。一个完整的货币发行业务会计核算凭证应包括以下内容:填制或产生凭证的日期、业务摘要、业务序号、券别、发行基金类别、人民币大小写金额、会计分录、附件张数、业务印章和有关人员的签章等。按照计规范化的要求,今后应在货币发行业务会计核算凭证上补充会计科目、附件张数等内容。同时,根据当前业务的发展,应增加发行基金清分复点出库单、发行基金清分复点入库单等新的会计核算凭证,以严密货币发行业务会计核算手续。

(二)严密货币发行业务会计核算凭证的传递手续。要按照准确及时、手续严密、安全可靠、先外后内、序时传递的原则,在各岗位间建立高效的凭证传递渠道的同时,使各岗位间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对发行基金调拨命令、调拨命令等重要凭证的传递,必须建立严格的登记制度,完善内部管理,保障发行基金安全。

(三)明确会计签章。会计签章是在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上表明并确认自己真实身份及业务合法性的特定标识,包括印章、签名等。从201月1日起,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以鉴别真实身份的电子签名同样有效。根据货币发行业务会计核算计算机处理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货币发行业务会计核算凭证签章问题,是明确责任,加强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今后制定货币发行业务会计核算办法时,应明确各类凭证的签章人员,使货币发行业务会计核算办法更具可操作性。此外,在货币金银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之后,在发行会计与管库员间已建立起严密的相互制约关系,为简化操作,可以考虑将现行的发行基金收、付讫章合并为发行基金讫章,作为发行基金实物收、付完成的标志。

旅游经营业务会计核算 篇10

概念

旅行社经营业务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组团业务

2.接团业务,是接团社按照组团社的旅行团活动计划向旅游团或旅游者提供导游、住宿、用餐、交通、购物、娱乐等一条龙服务。

3.其他服务业务,包括为旅游者或旅游团提供导游、购票、订房等零散服务和为企事业单位和团体提供会务服务等其他服务。

旅行社营业收入核算

 9.1.1旅行社主营业务收入的内容

 1.组团外联收入,是指由组团社自组外联,收取旅游者住房、用餐、旅游交通、翻译导游、文娱活动等的收入。

 2.综合服务收入,是指接团社向旅游者(组团社)收取的包括市内交通费、导游服务费、一般景点门票费等在内的包价费用收入。

 3.零星服务收入,是指各旅行社接待零星旅游者和承办委托事项所得的服务收入。 4.劳务收入,是指非组团社为组团社提供境内全程导游翻译人员所得到的收入。 5.票务收入,是指旅行社办理代售国际联运客票和国内客票的手续费收入。

 6.地游及加项收入,是指接团社向旅游者收取的按旅游者要求增加的计划外当地旅游项目的费用。 7.其他服务收入,是指不属于以上各项的其他服务收入。

(一)营业收入的确认原则

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旅游企业应依据下列四项原则确认收入:

(1)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2)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3)交易的完成进度能够可靠的确定;

(4)交易中已发生的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一)主营业收入核算的帐户设置

 旅行社的主营业务收入,不论是组团社的主营业务收入,还是接团的主营业务收入,都要通过总分类帐户“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核算。

 旅行社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时,根据发票等有关凭据借记“银行存款”、“应收帐款”等帐户,贷记“主营业收入”帐户。该帐户期末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帐户,借记“主营业收入”帐户,贷记“本年利润”帐户,结转后该帐户无余额

(二)组团主营业务收入的核算

 核算旅行社的组团营业收入,应在“主营业务收入”账户下的“组团外联

 收入”明细账户核算。还需设置“应收账款”(或“预收账款”)账户来核算旅行社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应收、预收款项。

【例1】某旅行社财务部8月3日收到旅游合同和结算通知单,应收保险公司旅游团服务费2万元,8月20日到保险公司转帐支票2万元。

1)旅游团旅游活动接受,财务部门审核有关结算通知单,确认营业收入实现时,根据结算通知单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收国内结算款——保险公司 2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组团外联收入20 000

(2)收到保险公司旅游费用转账支票时,存入银行,根据收账通知单编制如下会计分录:1

 借:银行存款20 000

贷: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收国内结算款——保险公司20 000

(三)接团主营业务收入的核算

 接团社在接待过程中,一般是先提供各项服务,然后向组团社报结算通知单。接团业务营业收入的核算应在“主营业务收入”账户下的“综合服务收入:明细账户核算。还应设置“应收账款”账户,以核算旅行社与经营业务有关的各种应收末收款项。该账户还应按应收单位名称设置明细账户。凡发生应收未收款项时,借记本账户;收回款项时,贷记本账户。

 1.根据结算通知单确认主营业务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国内结算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综合服务收入——×××

 2.接到银行通知,收到组团社的旅游团费用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国内结算款——×××

旅行社营业成本核算

 旅行社营业成本的内容与其营业收入的内容是相同的,具体包括:

1、组团外联成本,是指由组团社自组外联接待包价旅游团体或个人按规定开支的房费、餐费、旅

游交通费、陪同费、文杂费和其他费用。

2、综合服务成本,是指接团社接待包价旅游团体或个人按规定开支的住房费、餐费、旅游交通费、陪同费、文杂费和其他费用。

3、零星服务成本,是指接待零星旅游者和受托代办事项而支付的费用。

4、劳务成本,是指旅行社派出翻译、导游人员或聘请兼职导游人员参加全程陪同而支付的费用。

5、票务成本,是指旅行社办理代售国际联运客票和国内客票而发生的订票手续费、包车费用和退

票损失等。

6、地游及加项成本,是指接待旅游者计划外增加游览项目和风味餐等时发生的费用。

7、其他服务成本,是指不属于以上各项的其他服务成本。

旅行社营业威本核算的账户设置

 组团社的主营业务成本核算在“主营业务成本”下的“组团外联成本”明细账户进行核算。 接团社的主营业务成本核算在“主营业务成本”下的“综合服务成本”明细账户进行核算。主营业务成本。预提费用”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主要核算企业已预提计入成本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

营业成本的核算

 1.实际成本结转的核算。按实际支付营业成本的核算,是指于旅游团完成旅游日程离境(或离开

本地)后或者于月末结转营业成本前,财会部门接到接团社(或接待部门)转来的费用结算通知单或收费通知单,经审核无误,据以结转营业成本的核算。

 财会部门根据各个接待单位送来的结算通知单,结转成本时,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付账款

 开出转账支票,向接待单位付清成本费用时: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旅行社的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1)销售费用的核算

 【例8】某国际旅行社有国内部和国际部两个营业部门,2009年6月发生下列营业费用,作会

计分录如下:

 ①国内部领用一次性物料用品3 200元。

借:销售费用——国内部——物料用品3 200

贷:原材料——物料用品3 200

②国际部领用一次性摊销的低值易耗品920元,前期领用的分期摊销低值易耗品应由本月分摊600元。借:销售费用——国际部——低值易耗品摊销1 520

贷:低值易耗品920

待摊费用600

③月底分配工资。国内部员工工资为2 800元,国际部员工工资为4 000元。

借:销售费用——国内部——工资2 800

——国际部——工资4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6 800

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6 800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6 800

④月末,结转营业费用。

借:本年利润11 520

贷:销售费用11 520

管理费用的核算。

 【例9】某旅行社2008年。10月份发生下列管理费用,作会计分录如下:

①分配行政管理人员工资13 600元。

借:管理费用——工资13 600

贷:应付职工薪酬13 600

②摊销本月应分摊的开办费8 000元。

借:管理费用——开办费摊销8 000

贷:长期待摊费用8 000

 ③一次购买印花税票1800元8000

 借:管理费用——税金1 800

贷:银行存款1 800

④支付仓库租金2 000元。

借:管理费用——租赁费2 000

贷:银行存款2 000

⑤月末,结转管理费用共计104 200元。

借:本年利润104 200

贷:管理费用104 200

财务费用的核算

 【例10】某旅行社2008年10月份发生下列财务费用,作会计分录如下:

(1)预提当月借款利息20万元。

借:财务费用200 000

贷:应付利息200 000

(2)计算本月应付的长期借款利息3万元。

借:财务费用30 000

贷:应付利息30 000

(3)月末,结转财务费用共计23万元。

小企业日常核算业务的会计处理 篇11

1 企业管理中实行会计业务集中核算的优势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 会计核算的主要工作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各项经济的收入、支出情况进行考核计算, 主要目的是对比分析资金运动的成果。同理, 会计集中核算主要是通过考核计算, 集中反映和对比分析资金运动的成果。目前, 大多数企业的会计集中核算主要是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各项资金运动进行计算, 却没有对各预算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分析, 这样的核算模式不能称为真正的核算, 尤其是企业的会计人员, 其充当了财务、审计等方面的行政权力。针对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势, 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1 规范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 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企业中相关会计业务将全部归入到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统一核算。在核算中心部门, 将选调一些业务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利用会计核算软件对企业生产经营中所有的账务、报表及会计凭证进行全面处理。在会计核算中, 以会计核算制度为依据, 并制定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报表审批制度等, 有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同时, 在会计业务集中核算模式下, 主要是围绕公正、公开、透明的环境展开的, 通过制定统一的审核标准和支出标准, 包括企业费用支出、工作人员出差补助、交通补助及福利待遇等, 在公正、公开、透明的工作环境下, 有效遏制了一些部门隐匿预算外收入等不合法行为, 同时也消除了各个部门之间不同薪资报酬的贫富差距, 对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财政管理中, 只有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得到了提升, 才能规范会计业务核算工作, 从而提高会计审计信息质量。

1. 2 推动了企业财务预算的改革, 落实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收入支出管理工作

在会计核算中心, 开展会计业务集中核算的主要依据是单位预算指标, 对没有预算指标的部门, 会计核算中心将予以决绝。通过审核单位部门对企业的全部开支进行再审入账, 确保了各项支出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也提高了会计部门预算约束能力。在财政管理中, 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支付, 由会计核算中心将资金直接支付给供应商, 这样既减少了中间环节, 也阻止了做假账、回扣等现象的发生, 有效增强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2 会计业务集中核算存在的不足

从企业会计业务集中核算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 会计集中核算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经济发展要求的同时, 也给会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弊端, 包括:

( 1) 会计人力资源的浪费,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企业各预算单位会计机构将被会计核算中心完全代替, 致使从事会计工作多年、业务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离开会计岗位, 转为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 导致会计人员的业务专长在其他行业领域中得不到充分发挥。然而, 由于会计核算中心的局限性, 在会计核算中心工作模式下, 一些会计人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熟悉每个单位的业务, 大多数会计业务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因会计人员在核算中常出现不应犯的错误, 致使在处理会计业务及报表编制中还需要其他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校对和修正, 这就导致一些重要的数据无法及时提供给会计主体单位。总的来说, 会计机构的撤销, 不利于企业精细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 也导致企业的会计人员无所事事。

( 2) 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监督不到位, 在实际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中, 因会计人员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实际业务工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脱节, 会计人员在集中核算过程中无法细致了解工作情况。与此同时, 因一个核算人员需要对多个单位账务进行审核, 若会计核算人员无法有效掌握各单位的业务细节, 将会导致会计监督工作不全面, 也不到位。然而, 企业单位需要进行报账时, 会计人员只能够凭借相应的单据进行判断, 虽然凭借的单据是合法合理的, 在经济业务属实的情况下, 均会进行报销业务。但是, 这些单据信息的缺乏, 导致企业其他单位所获得的信息存在不全面、不真实的现象。因此, 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之后, 若缺少全面、到位会计监督工作, 将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得不到保证。为此, 针对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中存在缺乏会计单位内部监督管理、管理体制落后等现象, 企业相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

3 加强企业会计业务集中核算的改进对策

3. 1 加强企业财务的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会计集中核算管理的基本内容, 在预算管理中, 若出现预算编制不合理, 财政支出与预算不平衡等问题, 将严重制约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开展,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企业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及办公操作系统落后, 这给企业的资金支出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 缺乏科学的预算管理方法, 给会计集中核算带来重要影响,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应加强对预算管理的重视, 为了确保会计集中核算管理顺利开展, 会计人员必须重视相关档案的整理、归档及保管工作, 构建远程报账系统和查账系统, 实现对财务部门预算及资金使用方面的监控, 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会计集中核算工作, 只有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到位, 才能为企业相关单位提供有效的信息。企业财务的预算管理是会计业务集中核算的基础阶段,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会计核算质量。因此, 做好预算管理工作, 为企业会计业务集中核算的后续工作做好铺垫。

3. 2 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

针对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建立, 相对于国外的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而言, 我国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还尚未完全成熟。针对这种现状, 为了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 企业必须从国外引进新的办公操作系统,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从源头人为操作的漏洞, 为会计各部门的正常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除此之外, 在建立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中, 还应构建会计集中核算管理的监督体系, 面对当前企业财政管理中出现资金管理体系不健全、相关监管职能缺乏、预算管理不公开不透明等问题, 健全监督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在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上, 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及社会群众参与听证, 在项目公开听证的环境下, 既确保了预算管理的科学合理性, 也提高了社会群众参与的热情, 有利于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 在财务管理中, 为了确保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会计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核算, 采用图像采集的方式, 既充分体现了监管职能的特点, 也可以及时了解会计人员的工作情况, 可以有效防止各种弊端的发生。另外, 在建立监督体系方面, 还应结合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进行监管。

3. 3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对于会计集中核算的实现, 主要目的是通过实现财务管理的独立化来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有效防止各种弊端的发生。因此, 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首先, 企业必须严把审计关,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以保证会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其次,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会计集中核算管理的质量, 面对当前企业财政管理会计人员出现的拜金主义、个人利己主义等一些道德问题,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道德培训, 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意识, 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4 结 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已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而会计集中核算的实现, 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是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体现。然而, 面对会计集中核算在实际运行中的利益与弊端, 科学合理地开展会计集中核算工作, 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面对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会计业务集中核算的实现, 有效解决了企业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是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体现。但是, 会计业务集中核算在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下, 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对于企业来说, 应充分意识到会计业务集中核算的重要意义及带来的不利影响, 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 使会计业务集中核算在财务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会计业务,集中核算,利弊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1]晏梅.公路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利弊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 2013 (19) :187-188.

[2]吉鹏飞, 廖水龙.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利弊分析[J].绿色财会, 2013 (12) :21-24.

上一篇:滑雪表演活动方案下一篇:基层干部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