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课堂主动性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眼科学是研究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科学, 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视器的特点及其功能的复杂性, 眼病的检查和诊治方法与其他临床学科差别很大[1]。眼科学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其教学有一定难度, 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教师为主体, 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医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产生了消极影响[2]。众说周知, 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 那么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就成为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旦有了学习兴趣, 就会精力集中, 积极主动, 事半功倍。首先, 我会给学生讲解培养兴趣的方法, 比如利用心理学的行为主义疗法, 不断暗示自己很喜欢眼科学, 久之可以自然产生兴趣。再次, 在眼科学绪论中, 结合实际讲解眼科学的重要性和地位, 也可激发对眼科学的兴趣。当然, 教学时语音的洪亮, 语调的抑扬顿挫, 幻灯的精美制作, 结合实际的教学等等均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方式。

2 互动式教学

罗杰斯学习理论认为:“在学与教的关系上, 应该置学生于教学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在教学中, 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 教师要和学生共同承担学习责任;在教学目标上, 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 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在教学管理上, 要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主, 给予学生选择学习内容、方式和方法的自由;在教学方法上, 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 让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评价学习结果, 教师只是在学生需要时才去辅导。”这也是构建互动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互动式教学法要求教师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 在教学活动中把自己的意图、观点和情感同学生连接在一起。在教育情境中和学生形成暂时的统一体, 在宽松、和谐、友爱的环境中, 老师指导学生设定可行的学习目标;教师创设逼真、生动的教学情景, 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动有话可说、有事可议, 有活动可参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 又学会了学习, 与此同时还充分展示了每一位学习者的个性和能力。它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之获得持续进步的内在动力, 使他们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从“被动学”转化为“主动学”, 从“学会”转化为“会学”。

3 教师学生角色的互换

通过师生角色的互换, 由学生完成授课, 教师做评价、纠正和补充, 不但可以给学生极大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随机应变能力,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角色的互换由四个环节组成:一是确定教学目标, 布置教学任务;二是分组课下讨论, 制作幻灯讲稿;三是课堂角色互换, 每组选出主讲人讲授相应专题;四是教师评课, 指出错误, 总结重点, 补充要点。通过角色互换, 可以让学生产生主人翁精神, 有的放矢的去为课堂学习收集资料, 互相讨论, 印象深刻, 更主要的是能够促使课堂的活跃气氛, 让学生积极主动, 百家争鸣。

4 主体参与型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 (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 、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来的) 。因而很自然地,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就成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结构的主要理论基础, 这就是主体参与型教学。[3]

主体参与型教学让课堂轻松活泼, 民主, 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从而激发了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主动性, 保证了学习的效率性。

综上所述, 学习兴趣、角色互换、互动式教学、参与型教学, 这四者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 共同构造了一个“理解, 沟通, 参与, 互动”的教学新模式,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课堂主动性, 让学生可以自己去学习, 自己去思考, 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互相讨论, 这不仅锻炼了思考能力, 辩论能力, 发展了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眼科学专业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能够为以后的临床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眼科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互动式教学, 交换师生角色和主体参与型教学理论的引入, 可以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眼科学,课堂主动性,学习兴趣,互动教学,角色互换

参考文献

[1] 赵堪兴, 杨培增.眼科学第七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

[2] 刘钦毅, 任宪盛, 杨有庚, 等.改革临床教学,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医学教育探索, 2006, 5 (7) :652~653.

[3] 李静.主体参与型教学理论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5:116~117.

上一篇:冬季脱毒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下一篇:浅析医学毕业生择业中的不良心态及其引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