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精选8篇)

科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篇1

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核心素养的内涵:1个核心3个维度6大素养:一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三个维度: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六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时间创新。

1.科学精神: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家长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1理性思维,重点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真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2批判质疑,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批判;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3用于探究,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

2.问题解决: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一举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指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3.技术运用:重点是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和优化等。

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综合表现;是素质教学内涵的具体化。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实验和责任。

小学科学的核心素养:科学精神;科学探究;理性思维;科学态度(这里的态度指的大态度的概念)

核心素养对教学的影响:1关注孩子的整体成长入手;2关注最基本的方面(学科核心素养);3明确本学科所承担的任务(与其他学科的界限是什么);

如何落定:如何培养理性思维?如何培养技术运用的能力?今天围绕一点来说说。

如何培养理性思维

关注学生思维:两种不同标准的分类;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学生的学习,往往从形象思维开始,逐步向抽象思维方向发展;这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方面;发展顺序:实物——图像——符合(文字)。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构成孩子发展的两种思维方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承担了感性思维(形象)的发展;科学等学科承担着理性思维的发展。

理性思维: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建立在证据基础上的思维方式; 一种建立在严密的逻辑基础上的思维方式。

理性思维是形成科学文化的基础:科学文化的表现之一;假说——寻求证据(正是和证伪)

培养理想思维从证据开始:尊重实施、尊重证据,一证据说话是理性思维的开始,即实证意识。证明从何而来?观察和实验,逻辑推理。

磁性真的消失了吗?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鼓面、皮筋、钢尺发出声的时候„„

怎样让学生信服?继续增加证据和逻辑说服力。感受音叉的震动、观察音叉的振动。证明一些物体的声音与振动的关系。证伪也是另一种证明方式。思考使物体停止振动,它们还能发声吗?不振动能发出声音吗?

例如:《水珠从哪里来》,学生的想法:杯口流水;杯壁渗水;杯口漏气;杯外气体。

排除法的教学设计:带盖子的瓶子;气体是否跑出来?红冰块来解决杯壁渗水;冷的空杯子和常温的空杯子进行比较。空杯子外的水珠

很多学生一直坚持水珠的渗透出来了的;很多学生认为是外面的气体变来的。

生:把水倒掉,看空杯子会不会出现水珠; 生:发现冷的空杯子也能出现水珠; 生:水珠不是里面渗出来的; 最后用冷杯子和常温杯作比较,确定受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探究是培养理性思维的途径: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体验,思维类型的教学方法;思维发展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探究式教学不在乎热闹,更重要的是思维参与和思维发展。

在思维层面上:可以做得更好。

一个值得思考的笑话:某日,老师说:树上有10只鸟,打死一只,还有几只啊?生:用无声枪打的话就还有9只。理性思维的人注重证据:阿基米德“死光”实验结果无效。

科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篇2

对什么是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问题,不同立场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上海市特级教师傅禄建老师认为,学生素养的培养目标是奠定终身健康和良好公民的基础,要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使他们学会表达、学会劳动、学会沟通、学会社会服务和应对危机。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其实就是教学的使命和目的。我们要教给学生带得走的方法、能力和智慧。窦桂梅老师提出,要以整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改革,因为课程的品质影响着学生的素养,课程的结构影响着学生的素养结构。

那么,学校的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呢?北京市教科研调查的结果显示,只有10%的孩子是因为感兴趣而学习,他们最喜欢同学之间相互谈论,而喜欢听教师讲课的人数不到总人数的10%。实际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孩子的学习动机和方式,不改变教师教学的方式,那么未来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将成为空谈。

基于上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研读和现实学校、教师、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实践中进行尝试。以下以《电的世界》一课教学设计以及师生活动来阐述观点。

一、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合理重组教学内容

教科版四年级下的《电的世界》原来的教学安排以及新的教学安排如下表:

重新调整单元的教学安排突出了单元的起始课《走进电的世界》和单元的拓展课《我是小电工》,它的依据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课标允许的范围内重新设计,其现实依据是部分教材内容滞后于学生生活实际。

《电的世界》调整后,学生将在这条线索下发展思维,走进电世界。在起始课,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提出各自的前概念、想要研究的问题,教师把学前准备和学后拓展安排进单元教学。

二、以生本教育为理念,组织师生教学活动

(一)精心培育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体

这是个老套的话题,笔者细看一些学习小组,其中存在的问题不少,组长式的“权威”,把很多学生边缘化了,讨论也只是形式,实验操作只能看,这违背了生本的理念。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这样的:首先以自愿原则组建学习单位,小组内没有职权分工。第二,在讨论的时候,每个学生依次发表自己的观点。第三,组内合作完成一切操作活动,不界定个人分工,组内可推选出首席。小组的分工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精心的培养与呵护,用心的引导,因为这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热情。在单元第3、4课时,我们请小组自由选择研究方向,大部分小组选择研究串联电路,个别小组选择并联电路。通过学习小组的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是改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有效策略之一。

(二)提倡体验在先学习方式

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非常有限,他们没有划过火柴,没有剥过电线,没有清洗过玻璃器皿,不擅长使用刀具,对大部分实验是没有经验的,学生没有经验又怎能知道实验中会存在什么问题呢?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一些没什么危险的实验交给学生去尝试,去体验,然后再来探讨,再来修正,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电的世界》学习中,学生拿到电池、导线和小灯泡后,不知所措,此时,教师得忍住,由他们去探索、去体验。学生有了体验,此时再布置新的任务,他们的思维就提升了。

三、以STEM为发展方向,构建融合课程,发展学生多面的素养结构

教师在第一课《走进电的世界》设计了一个短片,以时间轴演绎电的发展史,其中融入了技术,融入了语言故事,课堂也变得生动起来了。单元最后两课的安排,旨在融入技术、设计、美术和表演等元素,学生要完成一件用电作品,就得考虑材料、测量和制作的问题。完成后的作品,需要美化,并且把这个作品放进一个故事或者一个表演里,这就求学生自行组织语言并进行舞台表演。

电的世界,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发光的现象,是一个绚丽的梦。这样的课程融合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整体素养、综合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科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篇3

关键词:核心素养;发展;科学实验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于1997年提出了“核心素养”,并将其视为基础教育的DNA、人才培养的指针。所谓“核心素养”,是指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于2016年9月13日在京发布。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但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在参考大量文献基础上,结合科学学科特点,笔者提出了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并在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一、积极改进实验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学生是否具备创新能力,对于其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改进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对教材中一些不够完美的实验进行改进,及时解决实验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创新设计实验方案,不断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案例1 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是否有关”的实验中,教材按图1开展实验,但在实际操作时发现铁球撞击木块时,木块很难恰好沿着与木板长边平行的方向作直线运动。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具体有3个方案。

(1)在木板合适的位置上固定一个面积较大的挡板,在挡板前面贴上足够厚的均匀铺满挡板的橡皮泥,铁球动能大小以橡皮泥的凹陷程度来表示,在每次实验后换上另一块相同的橡皮泥(如图2所示)。

(2)在挡板处接一根弹簧,以弹簧受力压缩时的形变程度来比较动能大小(如图3所示)。

(3)按图4装置开展探究,先将小球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撞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以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

结合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改进,不仅使实验更简便、直观、环保、安全,而且更具可操作性。利用发散性思维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运用所学科学知识,自主解决问题,不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二、鼓励学生质疑 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学会理性、客观地对待他人的看法和观点,既勇于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并对他人的错误观点提出质疑,又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接受更合理的科学观点和解释。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于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发现问题所在,同时根据自身的思维逻辑作出主张的思考[2]25。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合理的反思、理性的质疑和辩证的扬弃等方法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案例2 在学习了NaOH、Ca(OH)2之后,学生知道它们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是因为电离出OH-。而在学习Na2CO3时,通过实验发现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变红色。有学生质疑,Na2CO3溶液中没有OH-,从理论上分析应该不会使酚酞试液变红色,那么究竟是哪种粒子使酚酞试液变红呢?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开展如下实验。通过如图5的实验,得出Na+不能使酚酞变红,同样,因为NaCl溶液中含有水,水分子也不能使酚酞变红(或根据已有知识水呈中性判断),那么是CO32-使酚酞变红吗?按图6实验,滴入Na2CO3溶液,震荡,酚酞变红色,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滴滴入过量的CaCl2溶液后,震荡,红色逐渐消失,同时生成了白色沉淀。分析实验现象,似乎是CO32-离子使酚酞变红色,那么岂不是与已学知识矛盾了吗?于是笔者告知学生,在高中化学中会学到碳酸钠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即CO32-与H2O反应能产生OH-,从而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怀疑的、审慎的、反思的心态,是一种理性的思维品质,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高尚人格必不可少的内涵[2]26。萧伯纳曾指出:你应该小心一切假知识,它比无知更危险[2]26。尤其是学生正面临信息量巨大的现代科技社会,更需要通过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

三、体现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自主学习是让学生以相对独立的学习过程为载体,真正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3]。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化时代,终身学习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优良的信息素养则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保障。新课程要求我们,正视学生所处的网络信息环境现状,把“信息素养”作为继“读、写、算”之后的第四种素养。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加强与信息技术的联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案例3 在探究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是什么物质时,通过实验观察,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但还是无法验证该氧化物是哪种氧化物,需要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如表1。

根据获得的信息,可分析得出生成的氧化物为Fe3O4,同时也自主性学习了三种铁的氧化物性质,拓展科学知识视野。

对于实验教学,教师可通过明确信息任务,增强学生对信息的敏捷性,可结合学生兴趣,通过布置搜索资料类的实验作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信息素养。

四、开展合作与交流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在合作与交流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心里明白,但又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窘境。为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是开展合作与交流的需要,也是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现代心理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4]。

案例4 在设计实验验证酸与碱发生反应的方案时,笔者先让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形成方案,具体方案有4种。(1)在NaOH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硫酸,然后滴加酚酞,不变色;(2)在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蓝色絮状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消失;(3)在等量的2支盛有少量Ca(OH)2粉末的试管中,分别加等量的水和稀盐酸,加水试管出现白色浑浊,加盐酸试管出现无色溶液;(4)利用手持技术pH和温度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反应以及反应的热效应。笔者让学生在完成上述操作过程后,分析说明为什么可以验证酸与碱发生了反应。从学生表现分析,基本上能较规范完成上述实验操作,但在表达方面普遍表现不佳,有的用语不科学,有的缺乏连贯性,没有按操作、现象、结论进行表述。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原理,用规范、准确、简明语言表达,是实验教学中有待重视和加强的问题。通过有意识创设机会让学生多说,既能培养科学、严密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增强学生逻辑思维习惯,进而正确、深刻认识科学问题的本质。

五、实施交融性学习 培养学生的科学整合素养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为了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有必要设置一门整合的科学课程,呈现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统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核心素养具有整合性、跨学科性及可迁移性等特征。为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物理、化学、生物等单科的知识与技能,更应关注学科之间的交汇点,在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其整合成整体,用于分析解决实验探究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案例5 为了研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笔者曾组织学生开展过一个研究性实践活动。如图7所示,在氢氧化钡溶液中,不断滴加稀硫酸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其原因。该实验把化学知识与物理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电解质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其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而难溶性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随着硫酸滴加量的增多,由于Ba(OH)2+H2SO4=BaSO4↓+2H2O,Ba(OH)2溶质质量

随之减少,自由移动离子减少,导电性变弱,灯变暗,电流变小,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中只存在难溶性的BaSO4,没有自由移动离子,灯熄灭,电流为0,接着再滴加H2SO4,溶液中随着H2SO4增多,H2SO4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灯变亮,电流变大。

通过交融性学习,将各学科知识整合起来分析问题,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学生科学整合素养的提高。

六、关注科学探究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科学探究是科学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是科学教育面向未来的必然要求[5]。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科学教学更应立足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致力于不同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加涅认为,问题解决能力是指由规则和概念组成的更高层级的适用于某种特定情况的认知技能[6]。为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致力于问题的解决。

案例6 某同学在服用“快克”胶囊时,提出一个问题:“快克”胶囊外壳有什么作用?查阅资料可知,胶囊内的药物对胃有刺激作用,外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为了探究外壳是否是淀粉,设计实验开展了探究,具体方案为:取3支试管,分别置胶囊粉末0.1克,编号为A、B、C,在A试管加2mL唾液,B试管加2mL胃液,C试管加2mL清水,在37℃水浴中加热10分钟,然后各滴加2滴碘液,发现A试管不变蓝色,B、C试管变蓝色。A试管中粉末被唾液淀粉酶分解,因此不变蓝,分析得出了胶囊外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同时以此也可解释为什么胶囊需吞服,而不是嚼碎服用。

核心素养具有时代特征,与社会发展及其变革有着密切联系,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根本需求的一项素养。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素养水平,才能具备较强的指导、发展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能力,利用实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发展那些可以促进其终身发展的知识、能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马福贵.基于学习进阶理念促进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发展[J].北京教育,2015(7):35-36.

[2]肖薇薇.批判性思维缺失的教育反思与培养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5(1).

[3]姜保兵.谈谈如何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J].物理通报,2004(2):14-15.

[4]唐渭珍.新课标下化学教学要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1):21-2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39.

物理学科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篇4

物理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协助下,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内在认知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逐渐地把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素养渗透到学习来,潜移默化的提升了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我觉得所谓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能力和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一、在教学中渗透物理思想和方法。

物理思想是对物理概念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分析和理解。物理方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物理教学要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去观察自然现象、体会物理情景、感悟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尝试用物理方法去分析解决物理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用物理情景、物理原理和物理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物理中的具体问题以及一些现代天文航天科技,这是物理教学要追求的境界,也是物理教学的内在要求。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是物理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应用的过程中,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物理教学要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形成物理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知识发生过程中渗透物理思想,要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中揭示物理规律,使学生从中掌握关于物理思想方法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应用在后续的学习中,科学地获取物理知识、理解物理规律。任何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长远的。知识使学生受益一时,而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受益一世。所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物理思想方法的教学。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新模式,营造学生思维的平台。思维的发展,需要土壤,需要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释放学生的思维潜能、进一步保护学生的思维火花。凡是学生能通过自己努力学到的知识,应让学生自学,凡是学生经过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把学生当成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这就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自由,也给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压力,从而迫使学生去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引导学生用物理规律分析解决物理问题。

身边的物理现象物理问题很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进一步揭示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间的联系,既促使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思考,又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物理教学中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好奇心及其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物理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

科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篇5

摘 要:本文就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和现状,结合核心素养基本理念,讨论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信息技术教学;实施

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即以学生活动为中心,通过各种途径,特别是互联网,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它注重培养学生相互协作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以及学生对各种知识应用的综合能力。

一、高中生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

1.学习成果的共享不足。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小组分配的学习任务,但对组内他人的学习内容不熟悉。学生的共享和交流时间较少。教学内容与升学关系不大,学生在校内接触计算机机会较少都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版权意识不足。学生在因特网、资料光盘等媒介上查阅了相关内容,并在学习中加以引用,却未注明资料来源。

3.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层次不齐。不少学生难以??立完成电子出版物、多媒体演示文稿以及网站的制作,甚至连汉字的输入也有问题。

4.学生网上查阅资料时容易分散注意力、受不良信息的干扰。

二、高中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张允峥认为信息素养包括四个方面:信息意识,指个体具有信息需求的理念,能够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知识指关于信息的一切理论与知识;信息能力,也就是对信息进行获取、处理、评价等的能力;信息伦理,就是在信息活动过程中,要遵守伦理道德规范,合情合理地使用信息。

三、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实施的有效途径

根据对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并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实施途径。

(一)转变教师信息技术课程观

1.从教学模式上看,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

2.从教学方法上看,采用范例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是以典型范例为中心的教与学,从而让学生从选择出来的、有限的典型范例中,主动获得一般的、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而借助于一般原理和方法进行独立地学习。

3.从教学原则上看,要始终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每个学生都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而教师仅仅充当的是引导者、帮助者的角色。

同时,要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从学习、生活及社会中选择题目,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促进了课程的综合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探索性活动自主地发现和选择解决方法,并使其内化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完成认知的过程。

4.从教学环境构建上看,通过教法研讨、头脑风暴等环节建立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每一个人都愿意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可以充分表现思想的火花,从而建立能培养和鼓励创造性思维的氛围。

5.从教学策略上看,倡导行为策略,提倡教师在设计教学中,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手段,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在教学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因此学生经常面对的是不知道结果的情景,是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

(二)倡导的“合作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是重要特色。要求教师能通过因特网和其他信息源,组织和指导学生与他人合作,完成对某一课题的研究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或看法,并将自己的成果与他人共享,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主动性

未来社会是更加开放的社会,学生需要获取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与人交流团结协作的精神。高中信息技术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此过程中共享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学生的学习将是更多地去“寻找合作伙伴”、“交流观点”、“共同去研究问题”,以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和交流讨论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

(三)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架起了师生交流的桥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高中信息技术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学习、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充分强调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和渗透,将本学科作为一个主线,充分考虑所涉及到的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或借助其他学科达到对本学科知识的更深层次的把握。

学生和教师共同发现并研究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比较分析、讨论中获取知识。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平等的、和谐的协作关系的形成。彼此相互理解、密切合作、共同研究,真正创建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发挥自我个性。

总之,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提高应该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中之重,应该从教师、学生、教学活动等多方面着手,以贯彻落实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允峥,刘建国.浅析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36(04):130-133.[2]张全海.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04):62-63.[3]王北生,王程程.未来教育与未来教育之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10):4-11.作者筒介

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素养 篇6

杨思团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太平中学

678205 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初中物理新课程的重要目标。初中物理实验探究、STS材料和物理学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有机整合教材和现有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学把新课程的目标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探究 STS 物理学史 科学素养

引言:初中物理新课程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知识性和趣味性很强,十分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但教师缺乏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使教材的功能难以得到完美体现。教师在教学中,侧重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淡化或忽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导致教育功能失真,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未来的社会发展与进步需要高素养的公民和人才,公民的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进程。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就要有高瞻远瞩,胸怀祖国的忧患意识,树立以落实课程的目标要求为己任,以提高学生素养为准则的崇高品格。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素养已成为广大国民素质的重要方面和一个深入人心的教育口号。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这是当今社会发展对每一个人提出的新要求。中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科学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和进步【1】。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做到理解精神,掌握精髓。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适时渗透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做到科学素养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结合物理学的学科特点谈几点心得。

1·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有一句名言: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由此说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极为重要,刻不容缓。实验探究是物理教学的灵魂,是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验探究可以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实验探究: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探究的目的和意义,使学生懂得实验探究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物理学的原理、规律都来自于实验探究;其次要让学生掌握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和技能(提出问题和假设、实验设计、实验过程、数据处理、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和实验评估);再次是教师务必明确实验探究是学生的探究,务必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独立完成,让学生亲身去体验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四是要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和归纳,逐渐形成学生稳定的行为;五是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体会物理学家追求真理的严谨态度和献身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献身科学的情怀。

北京市物理学研究院,全国物理特级教师陶昌宏老师,在为2012年国培学员的讲稿中写到:物理教学要以创设问题情景为切入点,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为核心,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为重点的基本特征。钟启泉教授在《新课程的观念与创新》中这样写到:人有自发追求潜实现的内在倾向,潜实现或创造潜能的发挥会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感,让学生的身心处于积极欢乐的状 态。探究性学习以相信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选择为出发点,立足于发展学生【】自我获得知识的能力2。

陶老师和钟教授的论述说明:实验探究对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思维是极其重要的,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实验探究,更要重视实验探究教学的研究,使学生通过对问题探究过程获得体验和技能,获得思维和智慧,进而形成学生的意识,完善学生的品格。

2·STS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素材

STS是初中物理新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丰富,内容全面,涉及的科学领域较广,是增长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素养的现成素材。宋静教授在《浅议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中写到:STS教育是让学生在创设的实际技术情景和社会情况中去学习理解科学和技术知识,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去认识和掌握科学理论,科学方法,进而形成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李教授的论述告诉我们STS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物理教师务必引起重视。

2·1.用好教材中的STS材料: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科研成果,了解新技术材料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了解物理学的成就和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从而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的魅力和物理学的力量。

2·2.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电视和信息网络系统中STS素材: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融入STS内容,可以增长学生知识,拓展学生视野,提高课堂效率。

STS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用好用活了这些素材,不仅能够充实教学内容,增长学生知识,提高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形成学生良好的意志和品格。

3·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发展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物理学发展到今天已是硕果累累,成就辉煌,但所经历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和艰难的,是无数的物理学家用汗水和生命换来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适当渗透物理学发展史的教育,让学生认识了解物理学发展的艰难历程,从中感悟科学和真理的价值是很有必要的。

初中物理教材蕴藏着丰富的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内容,教师要重视教材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创新思维,使学生的科学素养源源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教学转型应基于核心素养 篇7

国际上长达二十多年的研究表明,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基础教育既不可替代也不能超越,只有找到人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找到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DNA,才能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又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 2014年3月底,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将“核心素养”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今天, 这个概念体系正在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和课堂教学转型的方向。

第八次课程改革已历经十多年,这些年来基础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 然而,当改革的激情逐渐消退,基础教育的改革者、学校教学的实践者们依然存在着困惑和困境 :就目前而言,知识本位、应试教育仍填满了学校生活的缝隙 ;学科教学的表层化现象仍然突出 ;师生争分夺秒地获取知识,“有效教学”的追求过程中却出现了 “成绩有效背后的兴趣缺失,教学有效背后的教育缺失”的现象。

如今,教育领域正在稳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必将为基础教育带来一场“深度革命”。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瞄准的不仅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应是学生的幸福成长和健康发展。坚持以生为本,强调以学生的学习状态或者心智发展为主要课堂形态,师生间“教”与“学”关系的重心最大可能地向学生转移。这一“教学转型”旨在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个深度的理解,并学会与周围的人和事进行有机联系和理性分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科教学更好地来助推学生 “学习能力的生根”,实现“建构知识、提升能力、启迪智慧”的价值追求。

教学转型应基于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指标取向而言“,核心素养”应是那些一经习得便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的,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有可能伴随一生的素养。基础教育应给予学生终生受益的东西 :一是思想素质,它是学生做人的基础 ;一是思维素质,它是学生做事的基础。

教学转型即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其根本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核心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的21世纪公民必备的素养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2003年又增加了“学会改变”,并将这些基本素养视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五大支柱。基于此,新课程的教学要实现“四基”、 “四力”的任务,即通过教学给予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社会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型,是一个以知识理解为载体引导学生建构成长意义的过程。教师应确立如下教学理念 :零散的知识是构不成能力的 ;一切学习效能低下的教学,都属于表层教学 ;教学不能止于知识,而要进入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根本作用不是“告诉”知识,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励”学习热情“,引领”处事方法、态度、价值观以及综合能力。课堂教学的新形态应该是 :理解性的课堂,而不是灌输性的课堂 ;建构性的课堂,而不是接受性的课堂 ;反思性的课堂,而不是表演性的课堂 ;探究性的课堂,而不是纯知识性的课堂。与此对应的教学策略应是 :引领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引导学生问题导向学习、引发学生结构导向学习、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科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篇8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可谓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与灵魂,“问题-互动”以发现、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在互动交流与合作中集思广益,培养了学生探究数学奥秘、追求卓越创新的意识与精神,这一教学模式已成为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本文通过“问题-互动”实践中的教学案例来说明这一数学教学的优势所在。

核心素养 问题 互动

数学核心素养涵盖了数学思维发展、数学方法使用的全过程,是促使个体有效开展理性思维、逻辑推理的数学品质。由此可见,衡量学生数学水平的标准绝不仅是数学知识掌握的多寡或数学成绩的高低,而是突破数学这一学科工具束缚后,人们所掌握的数学思维方法与理性精神,因此,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可谓是学科教学的核心与灵魂。在培养与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问题-互动”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与价值意义逐渐突显:一方面,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推动着高中数学教育开展改革探索活动,“问题-互动”教学模式因此有了广泛应用的可能性,实现了应用价值;另一方面,“问题-互动”教学模式贯穿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全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之间的特殊交流活动,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问题-互动”以发现、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在互动交流与合作中集思广益,培养了学生探究数学奥秘、追求卓越创新的意识与精神,这一教学模式已成为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一、互动中突出问题导向,创设有利于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情境

“问题-互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提出是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科学的动力,重视师生互动中问题的导向作用,能有效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求异思维与探索精神,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发现科学规律,达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从这个角度上看,“问题-互动”教学模式与建构主义科学理论的内涵是相契合的。建构主义理论以教育主体为核心,突出教育主体的主动性,通过教育情境的建构,促使教育主体主动探索、挖掘、认识知识的价值与意义。为更好地实现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施与培育,可以尝试在互动中突出问题导向,创设有利于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情境。

教学案例一:任意角

问题一(教师):初中学习了角,实际生活中有比我们初中学过的角更大或更小的吗?如果有,你能举出实例吗?

互动一(生生):事实上,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更大范围内的角,比如:体操、跳水等体育项目中常常听到转体1080°这样的解说,我们可以看到绕着射线端点旋转三圈;现在时间是上午9∶10,手表指示为9∶00,与现在时间是上午8∶50,手表指示为9∶00,我们校准时间时,最简捷的方法是:前者顺时针旋转60°,后者逆时针旋转60°。

问题二(教师):从以上这些实际情境,你对角有了怎样的新认识?

互动二(师生、生生)生:角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以往我们用正负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所以也用正角负角来扩充角的概念。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我们就把它叫正角、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负角。

师:射线可以不旋转吗?不旋转可以形成角吗?

生:可以,这种情况叫做零角。

【点评1】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结合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在需求,以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活动。首先,创设阶梯式发展的数学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础知识与活动经验,在了解数学发展过程的同时,培育学生正确应用数学知识的数学核心素养。

问题三(教师):你能用图形表示不同的角吗?请同学们相互给出一些角并且画出这些角。

互动三(师生、生生):学生试着画出下列各角,330°,60°,495°,-150°;教师投影展示学生画图,进行点评。

问题四(教师):这四个角位置各异、方向不定,显然会给我们研究角带来不便,能不能将它们统一起来进行研究?

互动四(生生):借助平面直角坐标做参照系,以角的顶点为坐标原点、角的始边为x轴非负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讨论角,这样角就统一了。

问题五(教师):在直角坐标系我们又怎么研究任意角呢?

互动五(生生):只要研究角的终边位置,平面上的角按终边位置可以分成三类:在象限内、在轴上、终边相同。

【点评2】以“小步距”原则设计阶梯式问题,将高中数学知识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区分,采用逐步深入递进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把握,解决数学问题。

问题六(教师):你能给这些角一个名称吗?你们能写出这些角的一般形式吗?

互动六(师生、生生):师生合作给出象限角、轴线角、终边相同的角概念,进一步探究三种角的一般形式。

【点评3】创设可实践操作的生活数学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互动合作与实践应用的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积极地应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创设既有冲突又有悬念的开放性数学问题情境,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空间。在设置冲突与悬念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与激情,学生会主动寻找数学科学的规律,在互动思考中得到了启发、解决了困惑。这种问题导向作用显著,既鼓励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质疑、学会交流,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最终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与创造性的数学品质。

二、互动中突出问题要求,关注教学目标与数学核心素养的融合

全人教育理念指引下的“问题-互动”教学带给高中数学教育的不仅是教学模式的变革,更是一种课程观念的变革,即:将数学课程作为生成的、动态的、系统的整体,其课程目标的设置指向两大准则——促进学生个体成长与素质养成,最终落脚点在于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因此,“问题-互动”教学立足于数学课程的深度开发,面向社会生活实践,在问题与互动密切关联的基础上,结合高中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强调在数学课堂互动过程中突出问题要求,推进数学教学目标与数学核心素养的融合。

教学案例二:函数的单调性

引导学生看苏教版必修一2.2.1函数的单调性(P37)的气温变化图。

问题一(教师):从图中,你们能得到些什么信息呢?

互动一(师生)

生:可以知道最高温度、最低温度。

师:你能看出它们达到的时刻吗?

生:可以知道,我们从图中还可以知道一些时段温度的变化情况,有温度一直升高,也有一直降低的,如果把时段变化一下,温度就会或高或低。

师:生活中多了解一些数据的变化规律,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帮助。

问题二(教师):还能举出生活中其他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情况吗?你能发现这些数据的变化规律吗?

互动二(生生):水位的高与低、降雨量的大与小、燃油价格的涨与跌、股票行情的变化等,如果用函数观点看,这些都反映的是当自变量变化时,函数值跟随着变大或变小。

【点评1】高中数学中增设的数据处理教学目标显示了信息社会时代大数据蓬勃发展对数学学科教育的现实要求,教学目标的丰富推动了高中生的数学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发展,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的融合。结合问题设计的数学思想方法要求,将数学学习目标巧妙融合到问题设置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力,使数学思维方法成为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在学生思想中构建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结合问题设计的数学能力培养要求,拓展原有教学目标能力培养的限制,极大丰富了学生数学能力培养路径。

问题三(教师):我们以前学过的函数有这样的情况吗?你能举出具体的函数吗?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些函数图像的特点?

互动三(师生、生生):分别作出函数y=x+2,y=-x+2,y=x2,y=的图像,学生从作出的图中发现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的变化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出函数的单调性是对定义域内某个区间而言的性质,它是有局部性的。

【点评2】“问题-互动”教学重视了结合问题设计的数学活动参与要求,将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与数学教学目标融合,并形成具有实践意义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能够立足于课堂在原有的数学基础上进行新的数学探究活动,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使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探索精神等核心素养得以建立。

问题四(教师):怎么判定函数y=x2-(x>0)的单调性?

互动四(师生、生生):不能通过观察图像判断函数的单调性,需要对函数单调性这一性质引入符号语言;师生共同探究函数单调性符号语言,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准确地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述出增函数与减函数的定义。

【点评3】“问题-互动”教学突出了由形到数、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教学模式特点,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探究、思辨、质疑之中具备了独立钻研与学习的能力,构建具有批判价值的数学思维与探索精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秉持以下问题创设原则:第一,科学设计数学问题,不仅要求问题的设计、创设符合数学知识体系的要求,而且对于问题的描述、解决都应是科学合理的,谨防误导;第二,针对教学目标设计数学问题,问题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在问题难易程度、数学知识层次上环环相扣,符合高中生的认知要求;第三,问题的设计应以学生为核心,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第四,采用多种形式设计具有启发意义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开展知识的自我建构。

问题五(教师):能用定义去判定函数y=x2-(x>0)的单调性吗?

互动五(生生、师生):应用中总结出定义判断的步骤与运算技巧。

【点评4】在高中数学课堂互动中,应用构建的新数学概念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对学生的运算能力这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问题设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要求,帮助学生获得扎实的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运算能力,达成初级的数学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的融合。

三、互动中突出问题主线,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关系

“问题-互动”教学的构建重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将互动中的问题主线作为开展数学教学的关键环节,以问题主线引领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数学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宏观上,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由必修与选修两部分组成,注意区分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中包含的学习层次与核心素养培育要求,以必修内容为主线,突出数学中的核心内容,如:函数、数列、解析几何等为主线,通过主线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微观上,每节课的教学互动中突出问题主线,处理好教学中的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实践应用知识、数学发展知识这三个内容之间的关系,以期培育并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教学案例三:任意角三角函数

问题一(教师):初中学习锐角三角函数时,是通过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来定义的,现在把锐角推广到了任意角,能把锐角三角函数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吗?如果能,怎样推广?(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或分小组讨论)

互动一(生生、师生)

生:我们不能用直角三角形的对边、邻边、斜边比值研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师:如何研究呢?

生:已经以直角坐标系为工具来研究任意角了,可以继续用直角坐标系来研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问题二(教师):很好,请同学们在直角坐标系中重新定义锐角三角函数。

互动二(生生):师生互动合作(可以学生口述,教师板书与演示)

【点评1】以互动为依托,突出数学基础知识的问题主线,立足数学教学内容中的知识体系,挖掘数学科学的基础地位,帮助学生构建基本的数学结构与系统。教学主线是教学内容与每个教学点之间连续不断的有机互动与有效交融所形成的课堂教学形态,在问题主线的引导下,课堂上的每个教学点之间环环相扣、彼此相连,在融通共生环境下构建它们的意义关系,从而生成完整的意义链。

问题三(教师):P点是任意一点,比值会随P在终边上的移动而变化?锐角α大小发生变化时,比值会改变吗?比值是锐角的函数吗?(可以小组讨论)

互动三(生生)通过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小组1:我们联系了相似三角形知识,探索发现:P点是任意一点,比值不会随P在终边上的移动而变化比值。

小组2:因为P点的任意性,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就取r=1并且让角的终边绕坐标原点O旋转,观察角α在锐角范围内变化时,三个比值变化的情况。我们发现三个比值是随角α在锐角范围内变化而变化。

师:比值是否是角α的函数呢?

生:是的,因为这种变化关系是角α与比值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对于角α在锐角范围的每一个确定值,三个比值都是唯一确定的,所以,三个比值分别是以角α为自变量、比值为函数值的锐角三角函数。

【点评2】为了更好地突出问题的主线,在“问题-互动”教学的具体实施形式上可以采用分组进行的策略,由4~6名学生构成的学习小组在数学学习程度上应存在差异,小组成员作为教学主体,通过思考、讨论、归纳、总结等方式开展问题探究与互动合作,形成自主探究、多元交流的学习氛围。“问题-互动”教学根据学生认知、身心发展等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每个层级教学点的分布与教学规律之间,以及教学点之间的层次转换等呈现出梯度最佳的序列,促使课堂教学能围绕教学内容突出问题主线从个别到一般的有序展开,使得“问题-互动”教学得以拾级而上、前后相连、环环连贯、步步推进、层层相依,形成一个多层级的完整意义链。

问题四(教师):能将锐角的比值情形推广到任意角α吗?具体怎么研究?(要求小组讨论)

互动四(生生、师生)

小组1:任意角α的终边所在位置可以分两类八种情形:终边分别落在四个象限内与终边分别落在四个半轴上,我们对这八种情形进行研究。

小组2:我们可以用上面研究问题的手段建立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先在角的终边上任意取一点,分别作出两坐标轴垂线,再找到角与比值的关系,说明比值是角的函数。

师:比值一定是角的函数吗?点P取在什么地方与比值有关系吗?

生:根据函数的定义去验证。

师:用课件演示学生的结论。

【点评3】问题的提出与互动形式的安排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也是“问题-互动”教学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问题的设计要科学合理,对有些变化的图像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或多媒体展示等教学形式辅助。学习小组深入理解了问题及问题情境的内涵,以此开展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数学学习过程。问题解决后的学生反思与课堂评价、反馈至关重要,这是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必不可少的步骤,只有经过实践检验、反馈的数学问题才能成为学生自主掌握并理解的数学知识,是促使学生掌握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主线教学不是教学点的叠加或漂移,而是在教学内容的统领下,建立课堂上每个教学点之间的意义关系,将每个教学点之间连接融合起来,使得前面教学点是后续教学点的基础,而后续教学点又是前面教学点的发展和延伸。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互动交流协作与问题解决应该贯穿于学生知识学习与意义建构的全过程;“问题-互动”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放弃课堂教学主体的身份,确立学生主体的中心地位,以问题引导互动的发生,构建全新的数学课堂师生关系。问题的引领与互动的交流加深了师生之间的良性交往关系,教师在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过程中,确立并强调问题这一“基点”,使问题成为激发学生数学兴趣与建立数学思维的驱动力,教师告别了解答数学问题权威的身份,在师生共同思考、共同探究的基础上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课堂是民主的、是开放的,是“绿色”的;问题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发现探索、来源于互动中生成。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学生关注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更加关注数学思维方法与理性精神,使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曹雨涵.“问题—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定位[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9).

[2] 杨建楠.高中数学“问题—互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3(4).

[3] 马云鹏.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5(9).

上一篇:2024年下半年信息工程系团委工作计划下一篇:b2b实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