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中创新能力(共8篇)
●武秀玲
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人脑控制人手的活动,人手的活动又影响和促进入脑的发育。“动手做、做中学”强调了脑科学应用的有效结合,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深刻地表明了“做”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儿童的天性是好动的,他们在“做”中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认识客观世界,并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检验对事物的感知是否符合事实.儿童的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都是通过“做”形成的,他们的兴趣、动机的形成,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也都是通过“做”进行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做”的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而且要从幼儿园做起。
借鉴法国“动手做”科学教育的成功经验,由中国教育部和法国科学院联合发起,我国小学和幼儿园轰轰烈烈地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这是一次教育思想的大变革。本文就如何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动手做,做中学”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谈一点体会。
一、打造幼儿“做中学”科学活动的舞台,在做中培养幼儿的动手与创新能力
“做中学”,做是载体,学是目标,做什么?怎么做?对学有着较大的影响。科学活动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载体,在科学活动中,幼儿的动手与创新能力能够得到极大的发展。科学活动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做”即动手为主要手段。在幼儿园中开展科学活动就是要让幼儿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建构基础性科学知识,获取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如:在“做中学”科学实验“给鱼缸换水”的活动中,老师首先为幼儿准备了大量的物品:塑料盆、海绵、塑料纸、盘子、吸管、塑料杯等,然后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动手、动脑,幼儿想了很多办法:有的用针筒把水 吸出来,有的用塑料杯把水装出来,有的用海绵把水吸出来,有的幼儿还用了泡沫板看看能 不能把水吸出来„„虽然有的办法老师一看就知道肯定是失败的,但老师没有立即指正,而是让幼儿自己尝试,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有位幼儿刚开始用一个四周有一些小洞的小盆舀水,结果水洒了一地,后来他找来了一个塑料袋套在了小盆上,从而 解决了漏水的问题。漏水?用塑料袋套上!幼儿的动手与创新能力就是在这样的小事中,在 这样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以科学活动为主体,将语言,艺术、社会、健康等活动的教学融合进来,构成综合课程,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形式。如开展“采树叶,做标本,拼叶画”为主题的活动:活动前,要 求幼儿收集各种形状的树叶,活动时,围绕“做中学”这一主题展开,细化“选树叶,认树 叶,说树叶,拼叶画”几个环节,由于孩子们通过亲自选树叶、认树叶,可以了解不同叶子 的名称与构造,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通过说树叶可以学习语言,通过 制作叶画可以获取美术技能,每一个环节孩子们都要动手、动脑,所以开展综合性的科学教 育活动可以使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能力。
二、创建优良宽松的科学活动环境,快乐中增强幼儿的动手意识与创新精神
科学发现通常是在大量的实验和长期的思考过程中获到的,人的灵感是在心情愉悦、思维活动处在积极的状态下产生的,因此,要使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就必须为他们准备充分的物质条件,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的思 维处于积极状态.如果让幼儿处于一个材料贫乏的环境中学习,幼儿只能是空手或空想,因 为他们想做而没有东西做,所想到的得不到验证;如果幼儿对实验的内容没有兴趣,幼儿的 思维活动就不能处于积极状态,又怎能培养幼儿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呢?
因此,在开展以科学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做中学”活动中,要积极为幼儿“做中学”配备充足的物质条件,创设丰富宽松的探索环境,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比如在幼儿园开设科技游戏区,动植物观察角、问号区等:提供各种操作材料,如温度计、放大镜、漏斗、筛子、平面镜、凹凸镜、三棱镜、天平、磁铁、铁钉,回形针、小斜坡、平衡杠杆、电池、小灯泡、小陀螺、各种容器、小苏打、醋、小汤勺、大中小玻璃杯、不同质的纸„„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植物用什么喝水?小兔子吃什么?谁跑得快?让纸站起来,搭纸桥等等。对这些活动,幼儿可以自由进入,独立或合作地进行观察、操作、尝试,实验,自由自主地探究。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与幼儿一起去发现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不懂的问题,例如在“给陶瓷穿花衣”科学实验中,因为陶瓷制品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所以对此实验幼儿非常感兴趣,他们找来了很多材料 :卡纸、广告纸、包装纸、皱纹纸、花布、自粘纸等等,尝试了很多材料,最后终于找出了 陶瓷的衣服——“花纸”。在实验中虽然幼儿可能要经历一次次的失败,但他们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进发出了探索的激情,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幼儿真实地体验了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只有让幼儿在与感兴趣的内容和材料的互动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动手实验、记录信息、讨论交流,亲历科学发现的过程,幼儿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幼儿的动手与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发展。
三、丰富科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多途径培养幼儿的动手与创新能力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教育资源到处都有,我们要善于从幼儿的生活中选取素材,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更加生活化,游戏化,更具有趣味性的“做中学”科学活动,多途径促进幼儿动手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近几年来,我园开展了“三小”主题活动,效果很好。1小制作。如让幼儿做贺卡,折各种动物,剪纸、粘贴、做沙袋等。鼓励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做玩具,如:用饮料瓶子粘贴成娃娃,做成各种蔬菜、水果、做成沙锤,剪贴旧书报杂志;用稻草和各种果实粘贴画;用废布在成人的指导下做成娃娃等等。
2小实验.我园开辟了多个供幼儿动手,进行观察和实验的小园地.一个小朋友看到邻居家“猫妈妈”生了一只小猫后,向老师提出了“鸡宝宝是从那里来的?”问题,老师引导他到幼儿园饲养园地观察母鸡生蛋——蛋孵出小鸡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这个幼儿终于解开了心头之疑:原来猫是胎生动物,鸡是卵生动物,小鸡是由鸡蛋孵出的.小实验激发了孩子们探究科学的兴趣,增长了见识。
3小创造。科学活动要鼓励幼儿独创、求异,搞小发明。我园在大班开展了“废物巧制作”想象手工比赛,成果非常丰硕:有用雪碧瓶做的小花篮、泡沫拼成的机器人、废香烟盒做的“开心辞典”,硬板纸卷成的万花筒等,构思新颖,别具匠心,每件作品,活灵活现 能力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发展。
当下, 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 学生的角色不仅仅定义为学知识的容器, 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是有着自己独特想法的小天使。幼儿天性好玩、活泼好动, 要帮助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有所发现、主动探究、获得收获, 要发挥教师教育的最大功效, 我们就要和孩子们玩在一起, 在陪他们玩的过程中走进孩子的内心, 让孩子真正接受我们、悦纳我们。只有这样, 他们才会乐于与老师交流, 乐于倾听老师的意见和要求, 也才能在科学活动中丰富自己, 取得应有的发展。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因此, 我们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科学活动中的“玩伴”。这里的“玩伴”, 不仅是和孩子们一起玩的伙伴, 还是科学活动中孩子们的倾诉者、支持者、合作者。这时的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命令发布人, 当孩子独立活动时会退在一边, 当孩子活动遇阻时会伸出援手, 当孩子产生问题时会参与讨论。在整个“玩”的过程中, 教师与孩子同发现、同思考, 与孩子们进行真诚的情感交流, 是孩子们最为信任的好朋友。那教师又该怎样扮演好“玩伴”这一角色, 发挥“玩伴”的最大教育价值呢?
一、变成营造科学探索氛围的“玩伴”
科学活动, 是培养幼儿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的重要形式。在这样的活动中, 营造一个能够给予幼儿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形成的良好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时, 教师身为孩子们的“玩伴”, 就可以在科学活动中和孩子们一起去摆放科学活动器具, 布置科学活动场地, 并在活动准备阶段和孩子一起看看、摸摸, 和孩子一起感受科学的趣味和神奇。如在认识磁铁这个活动中, 我和孩子们首先一起观察活动桌上摆放的物品, 认识到其中既有铁制品, 也有布制品和橡皮等, 接着和孩子一起去拿磁铁吸各种东西, 并随时注意和孩子交流“你来试一试!”“我可以试试吗?”“怎么我吸不住呢?”这些话题, 学生参与活动的趣味会更大, 学习的氛围也愈加浓烈。为帮助幼儿对科学现象保持兴趣, 我还经常和孩子们一起看花、看鱼、种菜等, 他们在和我“玩”的过程中会充满兴趣。
二、变成提高科学探索水平的“玩伴”
科学探索的环境创设和氛围营造固然重要, 但还要注重引导孩子在动手中发现, 在动手中思考, 在动手中探究。教师要在和孩子一起“玩”的过程中适时教给他们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 帮助他们提高科学探索水平。在这样的目标指向之下, 我和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 就特别注意让孩子们借助材料的选择来主动生发对周围世界的认识, 让他们在操作活动中实现做与思的有效结合。如在进行“认识风”的活动时, 我和孩子们交谈:“今天风真大, 把我的帽子都吹落了。”孩子们也特别感兴趣, 纷纷诉说着自己的遭遇。随即我提出:“真不知道风是怎么来的, 我们也来造风, 好不好?”学生兴趣更高了。我们便一起选择造风的工具和材料。不一会, 书、纸片、起球、扇子等材料都被孩子们搜集来了。随后, 大家一起玩, 一起造, 一起找。风出现了吗?怎样风才大?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体现了风的特征, 也在寻找材料、制作风的过程中体验了探索的乐趣, 学习了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三、变成丰富科学探索活动的“玩伴”
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内容。要让幼儿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探索能力有所发展, 就需要教师创设丰富的科学探索活动。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注重把各种科学活动“游戏化”“生活化”, 让孩子们在“玩”中自由发现, 快乐收获。如不同季节, 我会和孩子们一起走出教室, 去观察园内的植物, 还会和孩子们一起种一种季节植物。我还会针对所学的科学知识, 设计一些幼儿喜闻乐见的“小魔术”“小游戏”, 让幼儿在参与中主动观察、积极思考、乐于诉说, 最后我作为“玩伴”再揭示其中的科学奥秘, 学生会听得更专心, 学得更尽兴。活动丰富了, 孩子们更爱“玩”了, 学习科学的兴趣也更高了。
四、变成激发科学探索欲望的“玩伴”
幼儿的科学探索欲望将直接影响他们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 也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在科学活动中, 我作为孩子们的“玩伴”, 就注意时刻调动起孩子的好奇心, 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在平时的活动中, 我总是特别注意和孩子们一起交流自己的发现。当孩子们和我没有了隔阂, 彼此心灵相通, 他们就更爱听, 也更爱说, 逐渐形成了爱想爱说的良好习惯, 自身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五、变成提升幼儿教育技能的“玩伴”
我园在开展科学活动时因地制宜、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等。在老师的帮助下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得出事物的规律与特征的实施方法,从中我很受启发,以下就是我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是兴趣的原动力,更是幼儿求知、探索、创新的动力。幼儿与生俱来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凡是新异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他们产生好奇心。兴趣导致创新。兴趣的进一步发展,可以真正成为儿童积极的内在动力、培养出可贵的探索精神,最大限度的发挥儿童的聪明才智。爱好浓一分,入迷深一分,聪明才智就多一分。兴趣能引发创造的火花,是成材的起点。为此,我们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努力营造有利于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抓住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每个能激起他们思考、想象以及感兴趣的事、物、情景,让幼儿内在的创造冲动释放出来,让他们陶醉在充满乐趣的想象活动中。再次,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创造思维的火花。不能压制幼儿的提问,切忌对幼儿的问题不耐烦的堵回去:“你问这些干什么?”“就你事儿多!”等等。对幼儿的提问,也不能敷衍了事、模棱两可地作答,这样会使幼儿似懂非懂,一头雾水,久而久之,失去探索的信心,养成凡事不认真的性格。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能直接回答的直接回答,不能直接回答的可引导幼儿自己寻求答案,对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也要向幼儿说明原因,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查资料、翻图书、做实验来寻求答案,这样容易养成幼儿认真探索的好习惯。
二、营造自由、和谐、民主的创造氛围
《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因此,营造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创造“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孩子“自由地呼吸”,这种气氛的内涵应该是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孩子的“自由精神”,使主体性得以充分发展。幼儿科学活动中,老师可提供大量的可操作性的材料供幼儿选择,允许幼儿多次使用某一种材料或多次进行某一活动。材料是开展科学活动的物质基础,没有充足的物质材料,幼儿就不能充分的利用双手去玩。如在活动区放置:磁铁、电池、纸、水、放大镜、海绵、小木块、凹凸镜等等。在活动中,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做各种有趣而简单的实验,例如:“摩擦生电”“光的折射、反射”“沉与浮”等等。在这里,幼儿亲自动手动脑,一遍又一遍的尝试,一次又一次的探索,获得知识与快乐。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的发展。
三、设置创新的环境和氛围,鼓励幼儿大胆创新
环境是一种氛围,环境具有熏陶影响潜移默化的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萌发幼儿的创新精神,特别需要营造鼓励和强化幼儿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幼儿对他所生活的环境会非常关注,因此,我们在活动室内设置了科学活动区、自然角等有益操作的环境,张贴一些生动、直观的科技挂图,配备一些试管、量杯、颜料、天平,放大镜、温度计、指南针、电线、开关、磁铁以及制作的万花筒、摇筒、响筒等。使幼儿能时时处处处于观察探索的环境中。在认识磁铁时,我在科学区里提供了大量的铁制品和其他材料制成的物品,先让幼儿用磁铁去吸各种各样的东西,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磁铁的奥秘,再提供材料让幼儿去探索:为什么有的东西磁铁吸不起来,而如果在布片下放一块铁,那么布片就会被吸起来呢?从而让幼儿了解磁铁的传导性。在活动中我常对幼儿说:“让我们试一试”“当然可以”一类的话,在鼓励、表扬、支持、肯定的环境中,幼儿有更多的自主、自由的机会。而幼儿的活动更积极、更主动。我还经常围绕主题活动,布置诸如“风的形成”“好玩的水”“有趣的镜子”等,让幼儿感知科学的奥妙,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想象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再如开设自然角,选择一些常见且易于管理的树木、花卉、蔬菜,如小麦、蚕豆、水仙花等,每个孩子的发展都不同,积累的经验也互不相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幼儿在认知发展上的个别差异。如在学习速度上,有的幼儿对老师的要求领会的快,尝试二三次就能掌握;有的幼儿仅靠老师讲解还不能领会,必须亲自示范再反复实践才能掌握。因此,要使每个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探索,如在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并参加的实验“纸桌”时,有的幼儿拿到纸后立即动手,尝试各种方法,短时间内就取得成效;有的幼儿拿到纸却一筹莫展,不知所措,这时我就及时地给予引导。让幼儿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分析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那么,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动力,教师要精心设计能激发小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方案,创设教学情景,运用直观教学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小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
好奇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好奇心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小学生对科学有了好奇心,就能主动地去钻研,这种好奇心如果不培养和扶持,就会逐渐衰退。因此,当小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提出各种古怪的问题时,作为教师,应该给予鼓励,而不是置之不理,并引导小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找出答案。如教学《电磁铁的磁力》一课时,老师提出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大胆想象,并设计出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找出实验结论。但对于小学生的实验效果如果不明显,老师切不可否定小学生的猜想,而应帮助小学生找出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原因,或者帮助小学生分析他们猜想中的错误,这样,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更加强烈。
二、引导发散思维,训练创新思维的能力
小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训练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要创设这种问题情景,激发小学生思维的火花,让他们大胆、主动地去设想质疑。小学科学内容为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作为小学科学老师应该在深钻教材的过程中,更好地挖掘
教材中的各个因素,培养小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小学生有更多畅所欲言的机会。如教学《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时,老师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瓶子(瓶子中装的水不一样多,但肉眼无法分辨它们的多少)时,问:谁能想出办法来比较它们的多少?小学生思索后,争先恐后,踊跃发言,气氛十分热烈,有的说:用上下一样大的三个相同的瓶子来装,哪个的水位高,哪个就多;有的说用相同的塑料袋分别装上来称,哪个瓶里的水重,哪个瓶中的水就多;还有的说用相同的塑料袋装上分别挂在同一个弹簧称上,哪一个把弹簧拉得越长,哪个就多……小学生的畅所欲言,正是小学生创新思维的结果。小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是智力发展的高级阶段,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又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也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从小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创造创新能力,是科学教学追求的目标。
三、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小学生主动地学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其实就看老师是否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让全体小学生直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要利用各种手段,让小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去感知材料,获取知识。教学法一旦触及小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发小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如果能使小学生主动地学习,他们就会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热情也很高。要体现小学生的主体性,就要注意突出他们的个性特征和群体效应,也就是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精神,也要培养小学生的个性,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分为同桌学习、小组学习等形式,学习的方法可以分共同操作、互相讨论、互相质疑、互相检查等。如在教学《制作太阳能热水器》一课中,就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小组内先讨论如何分工,然后共同制作,而组与组之间互相质疑,互相检查。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习思维处于一种开放活跃的状态。同学们一方面能各抒己见,认真交流,另一方面能使不同层面的小学生的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提供各种让小学生创造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才能,鼓励他们多思、善思。通过老师巧妙引导和重点点拨,进一步启发和发展小学生的思维,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四、立足于小学生实践,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实践中,小学生能感知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快乐。因此,老师要不失时机地提供小学生实践的机会,如教学了《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课时,小学生了解了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后,要求小学生实践自制“生态瓶”,小学生就能根据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成功制作出一个“生态瓶”来,在这个实践制作活动过程中,无疑增强了小学生创新的思维与能力。
***每个人身上都有无限的潜力,特别是很多小学生,他们身上既有无尽的创新意识,更多的是具有创造的冲动。作为组织激发他们主动有序参与的教师就应该注意发现、挖掘激励他们的这些潜力,这也才能完成提高素质、不断创新的任务。因而我在活动课教学中特别注重营造学生创新的环境。注重把握学生创新意识发展的方向,创设创造能力培养的氛围。从而充分挖掘学生创新精神的内在潜力,使之真正为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服务。
***一、让学生做一件自己从来没有想要做的事情
在上活动课之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空隙时间在家里,弄清煤气管道在哪里?哪些管道是排污水的?哪些是电线管道?它们从哪里来?又从哪里去?这些有没有危险?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需要改进?把这些情况写成一个调查报告,在上活动课时分别汇报并分组讨论。
***二、提前自学一些课程后与老师的讲解作比较
可以让学生自选学科科目,比老师讲课的进度提前一个小节自己学习,然后总结。课后待老师讲解该小节之后进行比较。如果学生自学所收获的与老师讲解的差不多,他会十分喜悦,十分自信,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活动课上翻阅他们从来不敢问津的书籍,如《本草纲目》《资治通鉴》等。
***三、做一件自己想做而一直没有动手做的事情
让学生给自己所崇拜的明星写一个传记。如象乒乓球明星邓亚萍,歌星宋祖英,影星“小燕子”赵薇等;提出一个学校附近歌舞厅声音太大的问题的解决方案;鼓励学生通过市场或其它方式,把他自己不用书籍和玩具拿来换取他所需要的东西。
***四、让学生问几个不敢问的问题
学生很多问题可能是一直想问又不知问谁而又可能是自认为别人也说不清楚的问题。如小孩是从什么地方生出来的?为什么电视广告老夸产品好?为什么街上商品便宜而说经济不景气等等。
***五、搞清几个长时间闹不明白的问题
如:让学生搞清迷信和宗教是什么关系?美国为什么干涉中国内政?FLG为什么是一个骗人、害人的邪教组织?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行分组讨论、总结,然后写出报告。
当然,我们在活动课中也可鼓励学生写出一篇反映生活的小说。特别是一些敏感的社会治安、男女同学怎样交往的话题。鼓励学生试着去化解一个比较紧张的人际关系,如和同学的、和邻居的、或者和家里人的……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更新观念、勇于探索,把激化所有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所有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所要完成的最重要任务。让创造根植于每一个人的思维深处,让创造表现在每一个人的实践活动中,让创造成为整个民族的基本品质和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推动力。关键字: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创新人才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代。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需要我们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江泽民同志曾经提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创造能力,就难以站立于世界强国之林。陶行知先生认为,小孩子是有创造能力的,儿童的创造能力是人类发展史上所获得的才能之精华,但同时又需要经过后天的精心培养方能充分发展。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儿童的创造力,他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作为培养儿童的创造力的方法:
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
二、解放他的手,使他能干;
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
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
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
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的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问题,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是振兴国家的栋梁,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了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教师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要以实现“以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为目标。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要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感知能力、创新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的小学科学学科,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实验活动和课外活动中,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面对许多奇趣现象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大胆动手操作,施展他们的个性特长,以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根据自己这几年不断的在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的实践和探索”研究过程中,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有了如下几点的新认识。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条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产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浓厚的兴趣能使人积极地思考,并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多渠道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尽力为学生开放实践探究的时空,激励创造兴趣 要想很好的激励学生的创造兴趣,我觉得科学教师必须在科学课上尽力给学生开放探究的时空。这个时空主要指学生进行探究的具体地点和时间,但不局限于平时学习的教室和上课的40分钟。
例如,在研究“生物与环境”的问题。其中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种子发芽生长的过程、蚯蚓的生活习性,了解生物间的食物关系,以及如何维护生态平衡等问题。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是将学生禁锢在教室里进行“闭门造车”式地学习,那么学生自然很难真正地进行实践探究。因为,无论是绿豆的发芽,还是生态瓶的维护,或者对蚯蚓的观察,都不可能在教室里和一节课中完成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个单元时,至少要考虑三个步骤:首先,要了解学校和学生其他生活范围中适合开展学习这个内容的环境,尽力给学生开放更多的时空;第二,要根据实际条件在教学方案中制定出学生探究的时间和地点,并提出相关的探究要求;第三,让学生根据方案的要求再结合自身的实际开展一个个具体的探究活动。
2、将教材挖“活”,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弄清为什么有的树到了秋冬季就会落叶,而有的却抽出了新芽;动物靠什么越过寒冷的冬天等问题。科学课中,这些内容比比皆是,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利用学生对这些充满兴趣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如昆虫是小学生常见的,也是最易引起他们兴趣的一类动物,在山区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爬的应有尽有。教师在教学过程时可先安排学生到林间、树旁、小河边捕捉各种昆虫,并将各自捕捉的昆虫有选择地带到课堂,共同进行观察、研究,看它们都有一些什么共同特征,从而达到认识昆虫的教学目的,从这认识的过程中去引发他们的创新激情,从而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充分放手,适当引导,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创新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本身,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充分信任他们,让他们亲自参与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另外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要逐步规范自己的探究行为。如果只有探究的激情,而缺乏探究的方法,学生就只能是漫无目的地去操作,那样的结果只能是让学生慢慢地失去兴趣,就连已有的探究激情也将会消失,那更别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了。
1、让学生独立思考,善于猜想和假设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和假设是探究活动的基础,引发猜想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发现的前提。小学生思维活跃,富于幻想,敢于猜想、假设。但是,受知识、经验的限制,有时会提出一些幼稚可笑,甚至错误的想法,这时教师非但不能讽刺打击,给予抹杀。反而应该加以鼓励,给予正确引导。让他们保持思维的积极性,给予他们敢想的胆量。因为这些看似可笑、错误的想法,总是蕴含着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的成果。那些不拘一格的猜想,就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蕴含着可贵的创造性。比如,在上《空气在哪里?》这一课中,我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突然,有个男同学神秘的向我提出:“老师,我这里有一张纸、一个杯子和水,我把这张纸放到水里,但纸是不会湿的?”他刚说完,有的同学嘴里就嘀咕着:“怎么可能,你又不是魔术师,吹牛吧。”询问之下,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会湿”。但那个男同学信心十足的说:“给我来当一回魔术师,我能把它变得不会湿。”这时学生们都大笑道:“吹牛”。“魔术”开始,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演戏,这位男生揉皱了纸团,把它压到杯底,然后,杯口向下垂直地放到水里,实验后,他轻轻地取出纸团展开。“哇!真的没湿哎!”“他真会变魔术哎!”随即,同学们就在“窃窃私语”,开始了探究活动,针对这一问题,学生们进行了假设。有的认为跟纸的大小有关系;有的认为跟杯子有关系;有的认为是在杯子底装了什么东西;有的认为跟杯子的摆放有关系;有的认为是因为杯子里充满了空气„„经过了大胆的猜想后,不同的学生有了不同的看法,产生了迫切求证的欲望,学生对“纸为什么不湿”这个问题的好奇心更加强烈了。根据各自的推测,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经过实验,大家发现纸的不湿与纸的大小、杯子的高低、水的多少均没有关系,只与杯中是否有“空气”有关系。通过大胆猜想,从而引发浓厚兴趣,学生彻彻底底的经历了一个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这些例子,在教学中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信手拈来。除此以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编制一些问题让学生去猜想,鼓励学生在猜想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规范探究行为,掌握探究方法
作为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做别人做不了的、想别人想不到的”异想天开和求异思维,少些批评与束缚,多些欣赏与宽容,甚至参与。但还要适当引导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过程中规范自己的探究行为,掌握探究的正确方法,从规范中寻找新意,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记得在学习完《水》这一节的时候,一个女同学在我耳边小声地对我说:“你知道尿是什么味道的吗?”我一愣,心想:“她怎么会去这样的问题呢?我也没安排她们去观察呀?”等我没回过神来,她又对我说:“老师,你别笑我。我尝过,黄色的尿咸一些,不黄的尿也是咸的,只是淡一些。”听完后,我太惊讶了“这小女孩太不简单了!”“我上课的时候不是说我们不能随便用尝的方式去探究问题的吗?”我问她。“你不是说不知道的东西才不能随便尝吗?尿我知道它是我们人体排出的废物,不是有毒的物品,我觉得可以尝的。”她回答说。“尿没有毒,但是很脏的呀?”“我尝了,就用水把嘴洗了的。”“那你为什么想要尝尿的味道呢?”“学习《水》时,尝了水是无色无味的,在家里也尝过醋是酸的,我也想知道更多的液体的味道。”她回答说。“你真棒,什么事都喜欢探究明白,不过以后可要注意,我们也不是任何事都要我们亲自去尝试,我们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借助别人探究的结论来认识我们想知道的东西。比如今后我们要学到浓硫酸有腐蚀性,就不需要我们亲自把手或皮肤去试验啊,那是以前的科学家们早就试过的结论啊。就是尿的味道我们也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探究的呀。”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没想到我的一个问题会让孩子们有那样的勇气去进行一种未知的尝试,这种创新精神真的很让人感动,当然她所用的方法我并不赞同,所以给她指出来并点明在今后遇到了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处理,这样就避免了让孩子们发生意外的可能性。
三、让学生积极交流,善于合作,达到创新教育的目标 合作意识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一项发明,往往不可能单凭一个人的力量就能获得成功,都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同时,通过众人合作,发挥群体的智慧,可以加快创造发明的速度和质量。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采用小组研讨为主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互相学习,互相合作的机会,使学生学会交流增强整体合作意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件极为兴奋的事情,学生对科学教材、科学实验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愿意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勇跃发言及合作交流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针对很多科学探究都是通过实践来的,如: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等,再通过联系课内所获知识,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顺水推舟,让学生动手做够,动口说够,动口问够,动脑想够,动眼看够。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说合作交流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一个知道学习需要合作的孩子往往是个幸运的孩子,他会因此而找到探究的的兴趣与共事的伙伴;一个善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能干的孩子,一个乐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成功的孩子,他会因此而学会科学学习乃至科学探究,并且从中享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如我在教学《改变浮和沉》时,为了使一些物体改变浮沉状况更为直观、形象,特意引导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每人都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注意倾听它人的看法,敢于失败,敢于竞争。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20多种不同创新方案,然后经充分讨论选出最佳探究观察和想象能手。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教师能主动做好事件的引探,并注意到小组各成员的分工与协同作用,使每一小组的同学人人都有事可干。取得了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的喜人效果。这样,创新教育的目标也在不知不觉中达标了。
四、创造成功机会,改革评价方式,培养创新品质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有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因此,教师组织教学过程,应注意创设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对学生学习进行鼓励性评价是对学生创造思维的一种激励,它会对学生心理上起一种震撼作用,创造思维的门会逐步洞开。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必须改革评价标准,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欣赏学生就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学生的性格各异,老师要有一颗宽阔的心,善于包容学生,谅解学生的错误,同时应看到学生可贵的潜质,着力挖掘。对待淘气的学生更是如此,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不能因个人好恶而对他们冷嘲热讽,泯灭他们的创新意识。对学生迸发的创新思维火花,要加以呵护,不要吝惜自己的大拇指以及“你真行”“你真聪明”等激励人的话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产生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和强大的内驱力,以争取更大的成功。
五、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深挖创新潜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书中也指出: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鉴于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作为老师的要抓住一切机会,尽可能地将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展示他们的创新能力。然而要做到这点仅靠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将一些关系密切的学科内容加以融会贯通,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各学科教学之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渐进提高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学校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教育环境,如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合理安排课程,为学生创新才能的发挥留有余地;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等;要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气氛等。
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品质
一个人要想取得创新成果,一方面必须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即智力因素;另一方面还必须有良好的意志力、性格、合作精神、竞争意识等个性品质,即非智力因素。在很多情况下,非智力因素作用更大。曾有专家对1901 年至1978 年间的325 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了统计对比,发现他们除了具有渊博的学问、敏锐的智力外,还都具有坚韧顽强的意志,勤奋努力的性格,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天津有个小姑娘,从小对钢琴十分爱好,百弹不厌,其家长认真引导培养,小姑娘坚持每周一次从天津到北京拜师学艺,风雨无阻,数年后竟成为全国有名的小钢琴家。这种结果的出现,除了她有天赋外,更重要的是她对钢琴的兴趣及后天持之以恒的练习。另外,合作是科技知识发展的趋势,竞争是人才创新能力形成的条件。只有敢于竞争,敢当第一,才能不断创新,取得成功。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应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要经常在体育课、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及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等方面加强培养,使小学生智力和非智力都得到发展。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是创造之时,创造并非高不可攀,它就在我们身边。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肩负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从点点滴滴做起,学生的创新火花如涓涓细流,日积月累,终将汇入滔滔大河。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第三卷,长沙,湖南出版社。
2、马叔平主编:《教育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
3、《新课程教学创新新视点》,熊生贵,2004-9-1。
4、《创新教育新探》,李世海等,2005-9-1。
关键词:创新思维,观察能力,科学探究,创新精神
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二十一世纪具有高素质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学校教育的最高目标,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精心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兴趣是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 它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 探究性, 使学生以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变成一个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的合作者。教师必须精心备课, 对所设置的教学问题必须具有趣味性、新奇性、生活性、开放性和适宜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例如, 在学习光的折射时, 提出一些问题, 透过圆形金鱼缸看鱼, 鱼会变大, 筷子斜插入水中, 侧面会看到筷子在分界处弯折,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 会产生兴趣, 达到一定的效果。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条件, 首先在教学中要狠抓“双基”的落实, 让学生学透知识, 练实知识, 用活知识。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要克服定向思维, 培养发散性思维和思维的变通能力, 对于一个问题, 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传统的教学注重解决问题的唯一性。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际中的许多问题, 往往是开放的, 多变的, 答案不是唯一的。在习题教学中要加强一题多问, 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多题同解等形式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例如, 有这样一道开放题:现有一杯纯净水和一杯食盐水, 仪器不限, 用那些方法可以鉴别它们, 通过各小组的热烈讨论和交流, 利用密度、浮力、蒸发结晶、凝固点、导电性等知识, 同学们得出了10多种方法, 并用实验加以证明, 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在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例如有一重为10斤的一个瓶子, 用手拿着不动。手与瓶子的摩擦力为多少?当手握瓶子的力增大, 此时, 瓶子与手之间的摩擦力是否增大。一般的学生会认为摩擦力会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这是一种定向思维。如果用逆向思维去分析瓶子的状态未变。即静止 (受平衡力的作用) f=G, 就不难理解。通过这些思维方式的训练和解题的指导, 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从实验和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科学实验离不开观察,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 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每个科学实验都有其明确的实验目标。因此, 在实验教学中, 对每个实验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观察和观察什么?使学生掌握观察的具体内容。例如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 教师提出让学生观察水在沸腾前后实验现象。实验后有的学生就观察到沸腾前气泡上升中变小, 消失, 沸腾后气泡会变大, 破裂, 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又如, 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时, 指导学生观察:当金属盒中的橡皮膜在不同深度, 不同液体, 不同方向时, 分别观察U型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是否发生变化, 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使学生掌握实验观察的具体方法。如顺序观察法, 对比观察法, 重点观察法, 全面与重点观察法, 归纳观察法等。
在平时教学中, 学生往往不提问题, 也提不出问题, 不管是实验还是作业都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完成。鉴于这种情况, 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观察, 鼓励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要把课本知识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提出一些问题。
三、注重科学研究,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初中阶段的实验大多数是一些验证性的实验。用人为控制的实验条件去验证这些结论, 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掌握, 这样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 在教学中把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 把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 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 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例如, 探索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 让学生按照探究的过程进行, 在实验中强化用控制变量法探究, 在这个实验中, 最难的是电路的设计, 教师可采用让学生独立设计——小组讨论合作——各组讨论交流——师生共同补充。整合完成设计的方法, 让学生在原有能力的基础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动手实验能力, 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通过分析实验数据, 得出结论, 通过评估与交流, 让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原因, 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加强实验设计,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开始时, 可先让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如, 用2只开关控制一个灯泡, 并且闭合任一只开关都能使灯泡发光等, 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可采取少给器材, 设置故障电路, 把仪器调乱, 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解释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分析实验误差, 改进实验等。又如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 除按教材上的方法外, 教师可提出问题, 用一只已知阻值的电阻代替电压表, 其他器材不变, 设计实验, 然后教师再深入引导学生。如果在这个实验中, 电压表的量程小于灯泡的额定电压时, 怎样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通过这样的引导和启发,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与创造能力
第二课堂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广阔天地, 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 为此, 建立了课外兴趣小组。这里学生可以进行小实验, 小发明, 小制作, 小论文, 自制教具等。例如自制密度计, 用电磁继电器控制的防盗指示灯等。每个学期, 对学生的这些作品进行评比和展览,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鼓舞了学生的创造性。
一、别具匠心,新颖题材符合幼儿需求
科学活动中新颖的题材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驱使幼儿主动探究的动力,兴趣能使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从中获得经验和乐趣,并使学习活动得以维持。科学活动《拱形的力量》内容科学性比较强,拱形的力量对幼儿来说也是比较新的一个知识点,那么如何在30分钟之内让幼儿认识拱形,了解拱形的力量?如何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这些都是在设计活动时需要考虑的。
活动刚开始就以鸡哥哥和鸡妹妹进行啄蛋壳比赛的方式导入,形象的画面、比赛性的情节出现能很好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随后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能有一种真相大白的感觉,发现自己猜测正确的幼儿能增强自己探索活动中的自信心,发现实验结果与与自己猜测的截然不同的幼儿,能更好地激发进行探索的欲望。活动中示意图的出现也能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并能让幼儿学会看示意图进行实验。
二、曲径相通,把握环节理清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是否清晰是评价一个活动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尤其是在科学活动的组织中,清晰的教学流程能让老师组织活动时做到心中有数,幼儿探索时目的明确,从而提高活动的有效性。活动中如何让老师与幼儿的都觉得环节合理、流程清晰,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组织科学活动前,对每个环节都应该经过精心设计,明确目的,要体现每个环节的教育价值。
本次科学活动中整个活动环节安排合理,过程清晰,过渡自然。在一种循环式的盘旋过程中,不断支持着幼儿去猜、去想、去做、去结论。如:提出问题(鸡妹妹啄破还是鸡哥哥啄破)———猜测问题(幼儿猜想并说出理由)———争议问题(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争议)———验证问题(幼儿实验)———解决问题(讲述讨论知道物体的凸面不容易碎)———提出问题(为什么凸面不容易碎)———猜测问题(幼儿猜测凸面不容易碎的原因)———实验验证(平面和拱形承受不同的力)———解决问题(拱形力量大)———回归生活。
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发展幼儿知识和技能,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根据图示探索实验方法,活动中两次出现了实验图示,并采取不同的方法深入活动,第一次师幼共同分析图示,引导幼儿懂得如何观察实验图示,了解图示的作用,第二次利用小组研讨的方式,给予幼儿自主的探索空间,提高幼儿看图示进行实验的能力,为今后的探索活动奠定了基础。本次活动的难点是让幼儿通过猜想、观察、操作,认识拱形面,理解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原理。活动中主要通过观看FLASH课件中力的聚集与分散,以直观的动画形象引导幼儿观察、分析,从而理解探索发现拱形面能承受力量原理,让这一难点得到突破。
三、抛砖引玉,自主探索碰撞思维火花
在科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教师与幼儿的双主体作用,教师的主体作用更多地体现于物质和心理环境的创设。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恰如其分地把幼儿推到“主体”的位置上,而幼儿的主体地位则体现于自主观察、自主探索和自主构建。
本次活动中教师充分给予幼儿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验证问题、解决问题。如:活动中实验示意图的运用能提高幼儿自主探索的实效,每次示意图出现,教师都充分引导幼儿观察,了解示意图告诉了我们什么,提高阅读示意图、探索实验方法的能力;第二次实验中两块积木中的距离也由每组的幼儿自主摆放,从而得出“不同的拱形承受硬币的数量也不同”这个结论……整个活动教师没有直接将知识和经验告诉幼儿,而是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启发、引导幼儿主动去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整个活动教师教得轻松,幼儿学得愉快。
四、推破助澜,师幼互动创造和谐氛围
教育与发展之间“既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幼幼互动。幼儿始终是活动的主人,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幼儿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和他们一起学习,商量动作。在互动的形式上也需体现多样性,有老师与个别幼儿、教师与全体幼儿、幼儿与幼儿的互动等,并在互动中注重交流。
活动中对幼儿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这能大大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同时也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表现自己的欲望。因此活动中教师在表扬方式上也进行了认真考虑,并进行了多种尝试。这些都无形中增强了幼儿的自信,为活动创造了和谐的氛围。
五、锦上添花,整合材料优势提高实效
本次科学活动中运用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鸡蛋为操作材料,并在实验中提供了铅笔、吸管、积木、硬币等常见的物品,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幼儿感受到了拱形的力量。这样的科学活动让幼儿懂得常见的鸡蛋原来也存在那么多的秘密,进一步激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的兴趣。活动中教师还充分运用了白板课件的优势,最后通过图片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拱形,如拱形桥、隧道、海洋馆通道、安全帽等,和幼儿简单分析这些拱形和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通过录像进一步了解拱形的组合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生物界中一些拱形的存在,拓展幼儿对拱形的了解。
总之,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选择有意义的活动内容,精雕细磨环节设计,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保持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学具的教育价值,引导幼儿在和谐的师幼互动氛围中观察、感知、探索,切实提高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探究能力。
【科学活动中创新能力】推荐阅读: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06-03
小学科学创新思维能力11-20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18
自主探究活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开展论文07-10
科学活动作文09-13
科学活动小班11-06
小班科学活动《动物的活动方式》05-25
中班科学活动糖12-13
大班科学活动:植物喝水06-07
科学玩沙子活动反思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