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守儿童的演讲稿

2022-1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发言者在演讲过程中,演讲稿是其展示自我思想的重要方式,好的演讲稿内容,能够让发言者充分表达出自我观点,所以,写出一份观点准确的演讲稿十分重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留守儿童的演讲稿》,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关于留守儿童的演讲稿

关于留守儿童的法律调研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经济建设较为发达的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致使偏远地区人们前往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的趋势逐年增加,从而导致的留守儿童数量也呈逐年上涨的趋势。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无法得到父母的引导教育,其本身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接下来,本文将对关于留守儿童的法律调研分析进行探讨和说明,并做出对应的整理和总结。

关键词:留守儿童;法律调研;分析整理及总结

留守儿童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全国范围内调配劳动力资源而产生的现象。其直接使得儿童人身权、受教育权及发展权等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致使留守儿童身心成长受到一定负面影响。

一、留守儿童定义

留守儿童人群分布主要以农村为主,其是指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而被留在家中的儿童,其中分为单亲留守儿童和双亲留守儿童。单亲留守儿童及父母有一方外出务工,将其交由父母中其中一方进行抚养;双亲留守儿童则是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将其交由长辈、亲戚、朋友团体组织抚养。根据实际情况,留守儿童的年龄也不仅仅指未满十二周岁以下的儿童,而是可以解释为年龄尚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当前针对留守儿童法律法规的缺乏,往往使其成长过程中的风险逐步加大,因此做好对当前留守儿童的法律调研工作,是提升和完善其日后身心全面成长的关键因素。

二、留守儿童法律调研分析

1.照顾权和人格保护权的缺失

照顾权对儿童来说是其早期成长阶段的重要权益,而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父母的抚养,其本身的照顾权也直接受到了相应破坏,其无法完整的享有这些规定给他们成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留守儿童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时,留守儿童的实际监护人常会出现受抚养儿童经济约束,且其自身尚处于无行为民事能力和民事能力有限的阶段,且国家对于童工的监管,直接使得留守儿童生活来源和生存保障必须有由实际监护人来进行对应的保护实施,由于当前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监护无法做到时刻尽责,其对留守儿童合格权益保护带来一定不良影响。人格权作为实现人格平等、人格尊严、人格自由为目标的权利,留守儿童也应享有此权利,但往往这种基本的权益在留守过程中,往往由于监护人和被监护人法律意识的淡薄等原因,这部分权利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体现出来。

2.受教育权保护缺失

我国《宪法》规定每个公民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当前留守儿童作为受教育权的主流群体,由于其尚未具有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父母、相关监护人、学校等对其进行一定的受教育权引导便显得极为重要。而留守儿童在受教育过程中相较于一般儿童,其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对应的辅导、督促“老师”,这会使留守儿童在学习中表现出惰性,对学习失去兴趣,导致其受教育情况不够完善的现象出现。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一定的教育氛围培养,在教育环境长期得不到改进的前提下,其随时间成长过程中,往往无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使其后续整体的发展受到极为严重的不良影响。

3.发展权受限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长期缺乏与父母的沟通极易使其产生自卑、胆怯敏感的心理问题,长此以往其人格权受限会随青春叛逆期的到来,产生对家庭、学校抵触的情绪,从而导致其厌学、逃课的现象,最终发展至辍学。而其过早的跨出校门提前步入社会的行为,对其后期的发展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0。

4.犯罪率高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监管教育和对法律的全面认知,在其第一次参与甚至无意造成犯罪行为时,因为其父母不在身边,没有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一定的矫正工作,自己往往无法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这就使得留守儿童的犯罪率在我国青少年犯罪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和提升对留守儿童的相关犯罪法律意识的培养是改善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关键。

三、留守儿童法律调研问题措施建议

通过上文我们对留守儿童法律调研分析,可看出其自身所存在法律保护问题缺陷性,因此对留守儿童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改进,加强其受法律保障措施同时,使其自身法律意识能够得以对应提升便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后续留守儿童的现象会继续持续下去,因此做好对留守儿童信息数据的统计工作,依次对其数量规模、分布區域、结构状况进行一定的了解后,从各个不同层面出发,通过对信息机制的逐层报送来强化和完善对应留守儿童保护法规的全面性。

针对留守儿童现象及产生的不良后果,推行和制定新的留守儿童法律政策,结合实体法与程序法对《留守儿童保护法》进行完善更新,加强相关法律的对接,使对留守儿童实际保护救济措施的可操作性进一步得到提升,体现出法律的严谨性和重要性。

对监护机制进行一定的管理纠正,对相关监护人监护力度提出一定的法规标准和参考建议,针对留守儿童教育不良及自身犯罪记录等诸多问题给与强制引导纠正。明确实际监护人的资格,明确监护人职责范围,在监护人履行职责中出现不规范、不履行甚至侵害儿童合法权益时的惩罚制度应在保证详细严谨的前提下,进行严格的设定。

加快建立留守儿童保障体系的建设同时,对各区域留守儿童监护监督机制也应同步进行,确保留守儿童自身权益同时,对其进行一定的法律安全意识以及相关法律知识教育的培训计划工作,使其在懂法、守法的前提下能借助法律权益来维护自身权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留守儿童法律的调研和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在留守儿童方面的法律问题存在缺陷还是较多的,因此通过对其所存在缺陷的分析整理,针对相关缺陷问题,从实际出发来做好对应的留守儿童法律法规完善工作,并予以全面性的监督落实,从而提高我国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完善其整体成长环境,使其自身后续无论面对学习生活或是步入社会工作时,能够安全、平稳、健康的发展下去。

作者:林建岳

第2篇:关于留守儿童的法律调研分析

摘 要:河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以青壮年为主),随之带来的则是众多的儿童、妇女、老人留守在家,成为留守人员。“三留守”成为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问题,关注和解决留守人员的生活、心理、健康和安全成为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三门峡和安阳两地200余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乡镇干部、农户的走访所得到的一手资料进行分析,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问卷调查;留守儿童;问题;建议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关注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情况是我国现阶段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如何解决好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安全、心理等问题关乎其未来的健康成长。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留守儿童一般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务工超过6个月以上,留守在家不能够与父母朝夕相处、处于学前阶段或者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通过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24份,其中认真填写的问卷189份,本文仅对这189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

(1)对189份问卷统计得出,其中父母均外出务工的有16份,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有39份,父母没有外出务工或者在本市县内务工的有134份。其中外出务工跨市县的有10份,占外出务工比例18.18%;跨省的有7份,占外出务工比例12.73%;不知道父母在哪打工的有38份,所占比例为69.09%。

(2)学习成绩方面。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统计得出,认为父母外出务工对学习成绩影响很大的有7份,所占比例为12.73%;影响较小的有29份,所占比例为52.73%;没有影响的为34.55%。同时在学习成绩方面,成绩优秀的比例为27.27%;成绩一般的比例为56.36%;成绩较差的比例为16.37%;以及不想继续上学的比例为14.55%。

(3)心理方面。留守儿童对父母、监护人、老师偶尔说谎的有21份,所占比例为38.18%;经常说谎的有3份,所占比例为5.45%;很少说谎的有31份,所占比例为56.36%。在遇到烦心事、困难时候的倾诉对象一般为朋友或同学,很少与父母老师监护人交流沟通,其中憋在心里不说所占比例为41.82%

(4)生活状况。生活上,留守儿童一般物质生活都比较好,外出父母希望通过物质条件来弥补对孩子缺失的爱。但是也存在着饮食结构单一、对学校寄宿条件不满意等情况。留守儿童的独立性比较强且外出父母比较关心孩子的健康以及安全,通过问卷及家访,外出父母对孩子的健康关心排第一位,其次是安全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以及走访情况的回馈结果来看,留守儿童在生活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1)监护的问题。无论是单亲监护、隔代监护,还是寄宿学校监护,监护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着诸多漏洞。单亲监护由于繁重的农活导致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关注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由于本身身体状况的原因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保护;而寄宿学校监护,则是学生众多,而学校的负责人、老师迫于工作压力,往往不能够有效的关心每一个寄宿学生,同时由于集中管理,在发生事故情况下造成的后果将更加严重。

(2)受教育的法律问题。在教育问题上,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一般。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上文化程度比较低(特别是隔代监护),加之农活繁重,没有能力与精力来对孩子进行学习上的辅导和督促,使得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同时,在校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也不够,对于学生的成绩仅仅只看表面上努力是否,而不关心其内在的原因,只是一味的追求成绩,导致成绩好的越来越好,成绩差的越来越差,对留守儿童心理上造成极大的伤害。

(3)安全的法律问题。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是当前最重要的问题。从广西的“鞭炮作坊爆炸案”到“留守儿童五人溺水身亡”,再到甘肃“留守儿童被强奸案”以及江西的老人疏忽致使三个孙子溺水身亡,其儿子要与其断绝父子关系等等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报道,让人深省。造成这些悲剧的原因无外乎监护不力,社会秩序混乱,缺乏安全措施以及对儿童疏于管理等。

(4)心理问题。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大多数的留守儿童对于父母外出务工给自己的感觉是被遗弃、孤独无助,是一段痛苦的经历,且有心事也不说,憋在心里的占了很大一部分。由此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亲情饥渴的问题,他们长时间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照顾,亲子关系冷淡,交流方面存在着障碍,同时撒谎的概率极大。他们的性格与正常的孩子比起来相对自卑、懦弱、消极、悲观,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三、对策及建议

通过对走访结果的总结,我们发现造成留守人员存在的表象是由于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城乡的二元化结构。城乡差距的进一步加大导致城乡收入结构两极分化更加严重,资源配置不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追随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为了提升生活质量,保障生存发展,不得不外出务工。解决留守问题应从本质入手,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加快农村建设。

(1)鼓励外出人员回家创业,增加就近就业机会和渠道。加快农业结构升级,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创新农业经营体制,鼓励土地承包流转,进行集中化生产经营,建立农业合作社,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创造条件。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知识水平,进行创业、就业培训;支持创业、给创业者一定优惠条件,留住外出人员,使得农村与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2)加快推进城乡公共基础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农村水利、道路、垃圾处理、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有条件推进城镇供水网络一体化;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推广新能源技术;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全民共享。

(3)推进未成年人普法工作,建立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机制,确保各项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定期定时对未成年人进行普法教育,提升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完善留守儿童的各项权益保障制度,强化监护人责任。建立以家庭监护为主,社会、学校以及其他监护人为辅,以政府监护为最后保障的新型监护制度,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成长。

四、结语

留守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阻碍,解决好留守问题对我国社会发展、城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完善农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农村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提高农村生活水平,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留守这一社会问题。

作者:赵静

第3篇:关于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其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解决留守儿童相关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留守儿童;社会保障;城市化

一、概况

1、明祖陵镇的基本情况

明祖陵镇位于盱眙县西北,距县城10公里,镇域面积135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00个村民小组,7170户,总人口3.4万人,其中集镇常住人口5670人。镇域三面环水,北临洪泽湖,南傍陡湖,东至溜子河,西南相连兴隆乡,西接管镇镇。宁宿徐高速公路贯穿境内,水陆交通便捷。境内明祖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盛产花生等油料。该镇以水面和滩涂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有“江苏省高效稻田养殖示范片”两个,为淮安市水产养殖示范镇;野鸭养殖形成规模,为淮安市特色农业项目。

2、明祖陵镇留守儿童的情况

留守儿童是指其父母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年龄在16岁以下的孩子。据实地调查,2011年至2013年相应数据绘制表格及统计图如下:

表1 明祖陵镇2011年至2013年人口信息统计表

图1 明祖陵镇2011年至2013年儿童数量与留守

儿童数量对比条形统计图

由数据可见,明祖陵镇进城的务工人数越来越多。伴随进城务工人数的增加,留守儿童的数量也日益增加,留守儿童所出现的问题也日益严重。

二、问题及其原因

1、明祖陵镇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身体问题。孩子身体形态的正常发育,不仅仅受先天遗传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跟后天的生活环境、家庭经济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留守儿童长期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缺少父母的精心照顾,日常生活中很少注意个人卫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很多出现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引发记忆力、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这些对于留守儿童的身体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2)心理问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缺少与孩子的交流,很容易造成关系的疏离,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引导,进而产生冷漠、无情的处世态度,有的留守儿童甚至对父母产生了怨恨的心里,从而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

(3)教育问题。一方面,很多进城务工的父母将孩子交给祖父母,有些甚至就让留守儿童自己照顾自己,由于祖父母在思想观念等差异,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方面不够重视,他们没有明确教育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极大的,同时也缺乏对孩子课后辅导的能力。另一方面,明祖陵镇经济发展较之缓慢,教育经费不足及教育资源的匮乏以及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这些都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产生消极影响。

(4)思想道德问题。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很多留守儿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观念的偏差也导致了行为的异常。很多留守儿童放任消极的生活态度使自己缺乏自我约束自我锻炼的能力,无论是对生活的态度,对学习的态度还是为人处世的原则,他们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2、明祖陵镇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家庭因素。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对于孩子学习生活的关心极度缺乏;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父母外出时孩子的唯一依靠,他们不仅要管好孩子的衣食住行,而且还要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教育等方面。然而很多监护人缺乏责任意识,他们对于孩子的责任很多时候仅仅是停留在衣食住行的层面。

(2)学校因素。同大多数孩子一样,留守儿童也需要接受学校的教育,他们可能比其他孩子更迫切需要学校提供的教育。据统计,该镇每年的适龄入学的留守儿童大概有170人,而真正入学的儿童只有一半左右,也就是说,很多留守儿童没有或者未能及时接受义务教育。学校存在着对留守儿童了解不够的问题,缺乏专门管理留守儿童的方法与策略,这种情况下学校就不能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方面提供更为完善的需求。

(3)社会因素。社会应该为留守儿童的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是留守儿童坚强的后盾,而现实中很多时候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投入的经费不足,提供的保障缺失,都会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

三、对策与建议

1、家长和监护人提高责任意识,发挥家庭保障的作用

家庭保障是留守儿童保障机制的前提,家长和监护人应当提高责任意识,首先要转变观念,很多家长认为外出打工就是给孩子一个更有保障的生活的条件,但是留守儿童需要的更多的是完整的家庭成长环境。其次是要定期回家,与孩子多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最后,家长也可以选择充分利用镇域资源优势,选择龙虾养殖等方面的工作,这样既能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又能在家照顾到孩子。

2、学校加强和完善管理机制,发挥学校保障的作用

学校负有培养人的使命,然而对于留守儿童,学校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学校首先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很多留守儿童出现叛逆、自卑、冷漠的心理倾向,这与长期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其次要建立与家长联系的制度,增加学校与家长的互动,及时跟家长反映孩子出现的问题以及互相讨论对于问题的解决办法。

3、政府和社会加大支持力度,发挥行政保障的作用

政府要加大对经济建设的投入,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当地龙虾产业,走出了一条富民强镇的发展路子,这样有助于留住农村更多的劳动力。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管理,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小结

本文通过对明祖陵留守儿童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于我国留守儿童的保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淑华.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法律对策研究[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8.

[2] 陈丽丽, 甘美好.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J]. 理论观察, 2007(04).

[3] 成 之. 走进留守农民工子女[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05).

[4] 高志辉.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理论与研究, 2007(09).

[5] 黄艳平.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7(04).

作者:陈夏仙 何晓前

第4篇:关于留守儿童演讲稿

精品文档

关于留守儿童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播洒一片爱心,关爱留守儿童》。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远离家乡,用勤劳和智慧,正在为祖国的经济发展做贡献。而此时的他们正是需要得到父母的呵护、享受家庭的温馨、获得长辈的教导的时候,但他们,却被迫远离亲人,体验着亲情的缺位,忍受着孤独的煎熬。这个特殊的群体,就是我们常说的——“留守儿童”。

说起“留守儿童”,它普遍处于“三缺”状态:生活上缺人照顾,行为上缺人引导,学业上缺人帮助。这些可怜的孩子们,他们的父母为了节俭,一年只能回家

一、两次,平日里,他们在梦中想念着远方的亲人,一提起父母就眼泪汪汪,有些人形成了孤僻、内向、脆弱、自卑、不合群的性格。有的在家里没人监管,作业不会了没人教,玩耍忘记写作业时没人提醒,个别留守小伙伴还逃学、抽烟、沉溺网吧,并且伤亡事故大多发生在他们身上。在我的身边,就有一个典型案例。有一个叫李斌的小朋友,他刚满一岁的时候,父母就双双去了广东打工,将他交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看管。在他读幼儿园中班的一天下午,大家都放学回家了,只有李斌的爷爷奶奶因为有事耽搁了,没能及时去接他。可是,就在爷爷奶奶正要赶去接人时,噩耗却传来了,李斌小朋友被飞驰

1 / 16 精品文档

而来的货车撞死了。爷爷、奶奶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儿子、儿媳,刚痛失孙子的他们,都纷纷喝农药自杀了。 ‘ 血淋淋的事实告诫我们: 留守意味着放逐;留守意味着不安全;留守意味着莫大的不幸~可是留守不是他们的错,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坚强,需要尊重,更需要爱~

花朵的成长离不开甘甜的雨露和温暖的阳光,留守在我们周围的小朋友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呼吁有条件的老师们,请敞开温暖的胸怀,伸出热情的双手,像拥抱亲骨肉一样拥抱“留守儿童”,让我们成为他们的代理爸爸、爱心妈妈,定期为他们洗一次头、加一次餐、整理一次家务、讲一个故事、补一次功课,促膝交谈,嘘寒问暖,叮咛嘱咐,用无私的关爱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用深入浅出的道理解除他们心中的困惑,用语重心长的教诲树立起他们人生的航标,成为他们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品德的教育人、成长的保护人,让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处处感受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同时,我们也要倡导其他同龄的孩子们积极行动起来,在校内、班内成立互助互爱小组,有条件的可以将留守小伙伴带回自己家中,共同学习,共同游戏,共同分享自己父母的关爱。在节日或他们的生日,让父母做些可口的饭菜,把自己看过的书和心爱的玩具跟留守小伙伴一起分享,使这些远离父母的小伙伴感受到浓浓的亲情,让所有的留守小伙伴不再孤独。

2 / 16 精品文档

各位同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们大家的责任,为了他们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和美好的明天,请伸出您温暖的双手,让健康、快乐围绕在每个留守儿童的身边,为构建我们和谐的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涟源三小 梁爱格

亲爱的老师们、可爱的孩子们: 大家好~

在这浓情的初夏时节,在这温馨的时刻,在“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爱在这里传递~今天,我们学校开展“别让爱缺席”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这也是我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出的新举措,在此,我要代表受捐助的38名留守孩子,诚挚地感谢为此活动献出爱心的每一位老师,你们所播撒的爱的种子,将在关爱留守儿童这片火热而圣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许多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由于种种原因,孩子不能一同外出,留在家乡的孩子的教育和管护问题牵动着每一位外出家长的心,目前我校留守儿童有 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 。可以说“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离乡农民家庭生活中的一个问题,更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这需要我们集中各方力量,关爱留守儿童,

3 / 16 精品文档

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救助,精神上的关怀,学习上的帮助,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学校是关爱留守儿童的主战场,希望我们的老师要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和安危冷暖,在学习教育上,更要高度重视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他们生活上的知情人,学习上的引路人,成长中的保护人。用充满亲情的火炬照亮孩子们阴暗孤寂的心房,用爱化成阳光雨露洒遍孩子们干涸的心田。我坚信,我们这些孩子,必将会在爱的呵护下,飞得更高、更远~也希望留守家中的孩子们勇敢面对暂时的困难,在困难中磨练自己、锻炼自己,争做“长辈的小帮手、文明礼貌的小标兵、家长省心的小强人”,快乐生活,茁壮成长,将来成为建设家乡、服务人民的有用之才。最后,祝孩子们节日快乐~健康成长~祝老师们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谢谢~ 今天在座的同学们,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曾经在我们中国有这样一个人,在他年轻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人是谁呀,是啊,是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周总理在他年少时就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所以周恩来后来成了一代伟人啊。可是,现在我想说的是我们也应该为我们的父母,为我们自己,为我们以后的未来而读书~

在生活当中,经常会忽略了轻重,在前年的苏州,有 4 / 16 精品文档

一位小姑娘跟自己的母亲吵架,妈妈告诉她:“孩子,你都上高中了,妈妈每天给人打工,妈妈下岗给人做清洁工,一个月才800块钱,你考试考这么少的成绩,你妈妈多难过~”女儿说:“妈妈,我不是故意的,我马虎了吗~”“孩子~如果妈妈马虎了,人家一分钱都不给呀~”可她这个女儿把门一摔,离家出走了~

多么小的一件事情,十几年的养育之恩哪,就这么轻轻一摔就可以放弃。妈妈发动所有的人去找,找不到这孩子,晚上八九点钟,小姑娘一个人在街头,走在江边,她又冷又饿,流着眼泪恨着自己的妈妈,当走到一个大排档的前面,看着人家吃东西,眼泪汪汪的站在那里,酒店的老板,端着一碗面条,递到了小姑娘的手里:“孩子,是不是跟家里吵架了,把这碗面条吃了,是不是饿了,赶快吃掉回家吧~”小姑娘接过面条,狼吞虎咽的吃下去,突然扑通一下给那老板跪下了:“老板啊,你是我的恩人,我要感谢你,你比我妈妈好多了~”老板听过以后说:“孩子,就凭你这句话,这碗面我都不该给你吃呀,我们俩素不相识,你连我姓什么叫什么都不知道,我就给了你一碗面条你就这样的感谢我,你妈妈把你从小养这么大,吃了那么多的辛苦,你怎么不感谢你的母亲啊~”孩子恍然大悟的跑回家里,看到妈妈晕倒在床上,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万里儿不愁啊~同学们,你们要好好对待父母亲,不要让别人说,可怜天下父母 5 / 16 精品文档

心啊~ 你们的父亲,一个刚强的男人,爸爸像一座山,支撑着这个家,爱着你和妈妈,没有爸爸的辛苦,就没有家里的幸福,同学们,爸爸们很不容易,爸爸太辛苦了,爸爸在没家里呀,非常的难,他在外面给你挣取学费为了你们以后的生活而努力拼搏在外,那是最真诚的爱,现在的男人在市场竞争的环境里,经受着多大的压力,他们要去忍受挣钱的压力,工作的压力,但是无论多大的压力,在孩子面前,从来都表现出那种快乐和自豪,你还没有在你爸爸最难的时候说过一声,爸~你辛苦了~你还没有在你爸最累的时候,问候一声,爸爸~我爱你~

一份《呀!其实我很想家》的卷子引起了批改教师的注意,这是一个留守儿童思念父母的心声,让人看了不由感慨万千,全文如下: 那是我读二年级的时候,爸爸和妈妈就到温州去打工了。把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放在亲戚家寄养,虽说是亲戚,但以前我从未见过面。

在亲戚家里,虽然我吃得饱,穿得暖,但那毕竟不是在自己家,那里没有我的爸爸,也没有我的妈妈,那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陌生,在他们家,我十分拘束,浑身显得不自在。

在亲戚家最难熬的时候是晚上,每当我一个人到房间睡觉时,望着空荡荡的房间,我是多么的孤独和寂寞。我不

6 / 16 精品文档

由想起了和爸爸妈妈,想起了和他们在一起生活的那些快乐时光,想着、想着泪水不由得从脸上滚下来,当时我真想大哭一场呀! 但是又怕哭声被亲戚听见难受,我只好独自躲在被窝里掉泪,心里无数次地念着:爸爸、妈妈,你们快点回来吧!我好想你们啊!哭着、哭着慢慢地就睡着了?? 在学校里,每当放学和上学时,我看见班上同学的爸爸和妈妈接送他们一块有说有笑的情景时,我是多么羡慕他们啊! 现在我已经读六年级了,仍然寄养在亲戚家,但心里始终感觉少了什么似的,特别难受。这种感觉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会体会到的。我们班的王希同学,他的情况和我的一样。他也会经常伤心地落泪想他的爸爸、妈妈,我有时会去劝慰他:“你的爸爸妈妈把你一个人放在城里,让你跟亲戚住,他们自己却在外面打工挣钱,就是希望你好好学习!如果你想他们耽误学习,他们知道后会很伤心的。”在我的劝说下,他现在比以前好多了,不怎么哭了。

是呀,我的爸爸妈妈不也是如此吗,他们撇下我到温州去打工挣钱,也是为了我们的家今后的生活会更好些。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慢慢长大了,也懂事了,再也不会躲到被窝里哭了。有时特别想爸爸妈妈时,就看看他们的照片,把思念之苦深深地藏在心里,因为我明白:品味快过思念之痛苦,才能真正感受到亲人团圆的快乐,我在盼望

7 / 16 精品文档

着和爸爸妈妈团圆那幸福的时光的到来! 你们还有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给你们做饭,给你们拿书包,给你们洗衣服,孩子们,那是你爸爸妈妈的爸爸和妈妈,可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吃没吃到什么,穿没穿到什么,好不容易把孩子养大了,今天替孩子看孩子,所以父母们不在家,我希望你们乖乖的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话~ 亲爱的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在这个话题结束之前,每一位有父母亲的同学,把我们

最心底的爱化作最热烈的掌声,送给全天下,最辛劳的父亲~母亲~ 留守儿童代表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叔叔、阿姨们: 您们好~我是一名留守儿童。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代表我镇留守儿童发言。首先,我代表所有的留守儿童感谢各级领导以及各位叔叔阿姨给予我们的无私关爱,为我们建立了留守流动儿童之家,使我们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拥有了一个快乐成长的空间。谢谢你们~~

小草,因为阳光的照射呈现出勃勃生机;鲜花,因为水分的滋养显得更加美丽;大树,因为土壤的供给傲然挺立;我们留守儿童,因为领导的关怀和社会的关爱而健康成长。为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和美好未来,爸爸妈妈外出打工、艰

8 / 16 精品文档

苦创业,我们也因此成了孤单的“留守儿童”。但是,自从上级部门启动“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以来,我们留守儿童纷纷有了“代理家长”、代理小伙伴,纷纷享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资助。学校和社区相继成为我们留守儿童课余学习、生活和活动的最佳场所。从此,我们留守儿童有了心灵家园、温馨港湾和爱心小屋,心理上得到呵护,学习上得到指导,经济上得到帮助,生活上得到关心,享受到了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浓浓关爱。

我们是留守儿童,可我们并不孤单。因为我们有关心帮助我们的老师,有关爱我们的父老乡亲,更有时时刻刻关怀我们的各级领导。是你们的无限关心和爱护,激励着我们自信、自立和自强。永远铭记大家的关心和厚爱,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树立远大理想,发奋学习,做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努力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将来服务人民,报效祖国。

最后,我代表所有的留守儿童再次对关心我们的各级领导和叔叔阿姨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家好,我叫魏惠雨,今年13岁,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今天很高兴能够代表留守儿童参加这次的发言。

几年来,我的爸爸、妈妈一直在外地打工,虽然父母在外地,但是他们十分的关心我,经常打电话了解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鼓励我好好学习。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我一

9 / 16 精品文档

直都在自觉主动的学习,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尤其是我的日记写得特别棒。我还养成了晚上看书的好习惯,有时候看到很晚才肯放下书睡觉。空闲时间我还会帮助爷爷奶奶烧饭、洗碗,做一些家务事。我还在家细心的照顾妹妹,辅导她学习。

我没有因为爸爸妈妈不在身边而活在悲伤的阴影里,相反,我很开朗、乐观,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我。我要感谢社会和全校师生们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是你们让留守儿童有了新家,感受到了新家的温暖。

亲爱的同学们,亲爱的留守在家的伙伴们,我们不要悲伤,我们不要埋怨,我们要善解父母,我们不要做父母的累赘~我们要做一个懂事、听话、积极上进的好孩子,做一个让父母宽心、老师放心的好孩子。

关爱留守儿童演讲稿精选

让我们播洒一片爱心,撑起一片留守儿童成长的蓝天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我们播洒一片爱心,撑起一片留守儿童成长的蓝天》。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伙伴,他们的父母远离家乡,用勤劳和智慧,为祖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此时的他们和我们一样需要得到父母的呵护,需要享受到家庭的温暖,需要获得长辈的教诲,却过早地体验着亲情的缺失, 10 / 16 精品文档

忍受着孤独的煎熬,困惑着成长的迷茫,他们这个特殊的群体,就是我们常说的——“留守儿童”。

据一项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们国家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他们在家乡留下了近2000万留守儿童。我们陇西县每年都有10万人出外务工,全县的“留守儿童”多达2万。这些远离父母的小伙伴们大多生活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家里没有电话,爸爸妈妈为了省下一分钱,一年只能回家一两次,平日中,他们在梦里想念着远方的亲人,一提起父母就眼泪汪汪,形成了孤僻、内向、脆弱、自卑、不合群的性格。有的爷爷奶奶忙,在家里没人监管他们,作业不会了没有人教,玩耍忘记写作业时没有人提醒,个别留守小伙伴还逃学、抽烟、沉溺网吧。

花朵的成长离不开甘甜的雨露和温暖的阳光,留守在我们周围的小伙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忙。我们呼吁有条件的大人们敞开温暖的胸怀,伸出热情的双手,像拥抱亲骨肉一样拥抱“留守儿童”,结对一个或几个留守小伙伴,成为代理爸爸、爱心妈妈,定期为结对小伙伴洗一次头、加一次餐、整理一次家务、讲一个故事、补一次功课,交心谈心,嘘寒问暖,叮咛嘱咐,教管结合,宽严相济,用无私的关爱抚平他们心灵创伤,深入浅出的道理解除他们心中困惑,语重心长的教诲树立起他们人生航标,成为他们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品德的教育人、成长的保护人,让

11 / 16 精品文档

所有远离父母的小伙伴心有人爱、身有人管、难有人帮。我们小伙伴们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在校内班内成立互助互爱小组,有条件的可以将留守小伙伴带回自己家中,共同学习,共同游戏,共同分享自己父母的关爱。在节日中或他们的生日时,让父母做些可口的饭菜,使这些远离父母的小伙伴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在建立”手拉手”的城乡学校中,一个城里孩子交一个农村朋友,把自己看过的书和心爱的玩具送给农村留守小伙伴,经常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让所有的留守小伙伴不再孤独。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同样的天空,同样的阳光,同样的色彩,同样的精彩,只要我们播洒出一片爱心,就会撑起一片留守儿童成长的蓝天。

留守儿童献给老师的赞歌

敬爱的老师,感谢您用师爱的清泉,浇灌出姹紫嫣红的满园花朵,使我们这些留守儿童又有了一个温馨甜蜜的家。

敬爱的老师,三尺讲台是您展示人生风采的舞台;两寸粉笔是您书写教育篇章的点金术;一块黑板,是您拼搏奋斗的田地;感谢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留守儿童奉献了全部的血汗和爱心。

课堂上,您激情飞扬,用辛勤的汗水播种着科学,播种着智慧,播种着力量,引领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12 / 16 精品文档

课堂下,您爱心涌动,用淳淳的教诲为留守学生启迪着理想之花,点燃着信念之光,涤净着心灵尘埃,您铸就了平凡中的伟大。 您甘为人梯,默默奉献,如果说您要有什么回报的话,那便是对留守学生个个健康成才,人人茁壮成长的渴望。正因为缘于你们披荆斩棘,拼搏进取,留守儿童的教育才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

岁月悠悠,世事变更,花开花落,几度春秋,但在我们的心目中,您永远是知识的传播者,文明的推动者;永远是善的使者,美的旗帜,是留守儿童温馨的港湾,快乐的第二家~ 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作出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 老师,您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老师,您像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 老师,您像粉笔,默默地奉献着自己; 老师,您像航海中的一盏灯,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老师,您像山间的小渡船,把我们从知识的此岸引领到知识的彼岸。 在这个特殊的时间里,让我们用一颗虔诚的心默默祈祷:祝每一位老师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祝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快乐成长~

留守儿童也需要爱 13 / 16 精品文档

我们生活在繁荣昌盛的二十一世纪.做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

由于现在社会发展迅速很多大城市建起了高楼大厦,可这些雄伟建筑的建造跟乡村留守儿童父母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他们为了维持一家人的温饱,不辞道路久远,来到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打工,只留下自己的亲生骨肉由爷爷奶奶照管。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达到两千万人,并呈现继续增长趋势。留守儿童面临着生活,教育,社会关爱等问题,妥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已经刻不容缓。

说起”留守儿童”,它普遍处于”三缺”状态。就是: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业缺人辅导。这三缺.这样一来,使留守 儿童感觉不到父母的关爱,因而与人疏远。近些年来,甘肃,河南等地发生的留守儿童个案,普遍存在四大问题,一是日常生活质量下降,家务负担加重;二是学业隐忧增多;三是性格孤僻自卑者多,有的甚至违法犯罪,四是安全隐忧增加,伤亡事故时有发生。据了解,那里的留守儿童最小的仅有四岁,最大的17岁,他们的父母大多都在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照看,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亲切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这些儿童在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的严重断层或缺位。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典型案例,在汽车疾驶的长安路上,紫来学校的幼儿园放学了,李斌小朋友在教室里焦急的等待爷爷奶奶,他是个留守儿童。父母双双在外打工由爷爷

14 / 16 精品文档

奶奶看管,这次,他们有事被耽搁了。没能及时去接孙子。噩耗传来,李斌小朋友被飞驰而来的公交车撞死了。爷爷 奶奶觉得对不起外出的儿子、儿媳,便喝农药自杀了。

血淋淋的事实告诫我们,留守意味着放逐;留守意味着不安全;留守意味着莫大的不幸。留守不是他们的错,更不是父母的错,他们的陨落也不是爷爷 奶奶的错。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坚强,需要尊重,更需要爱。

同样的天空,同样的阳光,同样 的色彩。愿留守儿童的明天更加美好。 关爱留守儿童,播洒爱心阳光 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关爱留守儿童,播洒爱心阳光。

大家可否知道,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的辛勤劳动在为他们的家庭增加收入,同时也在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稳定做着贡献。就在这种无赖的情况下他们被迫留在农村的老家,过早的离开了父母的呵护,感受着远离亲人的痛苦,体验着亲情的缺失,忍受着孤独的煎熬,独自面对着各种困苦和艰辛。他们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他们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关爱,为了他们能够和我们一样健康快乐成长,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共同用一颗炽热的心去关心和帮助他们吧~

15 / 16 精品文档

爱心是开启心灵的钥匙,让我们每个人争当留守儿童教育的宣传员。假如您的身边就有这样的留守儿童,那就让我们现在就行动起来,伸出您的双手,从生活上,学习上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参加学校集体活动,融入集体生活,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让我们每个少先队员节约下家人给我们的零花钱,从生活上,学习上去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实际困难,让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处处感受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让同一片天空下的同龄孩子都能感受到人间的温情。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们大家的责任,为了他们能和我们一样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和美好的明天,请您伸出温暖的双手,让健康,快乐围绕在每个留守儿童的身边,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谢谢大家~

16 / 16

第5篇:关爱留守儿童论文有关关于留守儿童的论文:留守儿童教育之我见

关爱留守儿童论文有关关于留守儿童的论文:

留守儿童教育之我见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

——高尔基

我是一名有30年教龄的区县中学教师。近十年来,我最大的感悟,是学生越来越“难教”了。慢慢地,学生们都不再是专心学习的乖宝宝,他们孤僻、自闭,怨恨的心绪开始蔓延,甚至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道德品行不端。那是在2000年的毕业班,一名女生当着全班学生的面骂我是“老巫婆”;那是在2003年的夏天,一名男生偷窃其他寝室同学的财物;有学生追着老师打,有学生沉迷于网游“失踪”一周,有学生结成小帮派收其他同学的保护费„„

从任教以来我一直秉持这样的观点,就是把刚走进校门的孩子看做是一张白纸。如今,这张白纸上沾染了如此多的污浊,我身为老师,心何以堪。想必众多一线教师同行,都有着与我同样的经历与感受。

问题的产生和爆发,是因为这些孩子多了一个称呼,“留守儿童”。

在与本校同事、外校同行交流的过程中,区县中小学留守儿童的比例普遍占到班级学生总数的40%左右,高的竟达到70%。然而,现在已不是去追究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及成因的时候了,超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结构,必然衍生这一社会问题。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发现症状,对症用药。

一、留守儿童的四大症状

我认为,留守儿童主要体现出以下四种主要症状:

1.心理问题。

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及时沟通,学生放学回家面对的是花甲之年的爷爷奶

奶、外公外婆。然而,祖父辈的隔代教育,要么产生极度溺爱现象,要么就是有深不见底的代沟。孩子们感到寂寞,产生强烈的孤独感,甚至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滋生怨恨情绪。遇到失败挫折,没有人在第一时间给予及时的引导,孩子们要么继续享受外婆的溺爱,要么就把心灵之门紧紧闭合,自信心逐渐消磨殆尽。

2.学习成绩差。

在我任教的班级中,留守儿童能够完全自觉地努力学习,并取得中上游成绩,十中难出一二。心理问题影响到学习心态,若是儿童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那成绩怎么可能提高?

3.认知偏差导致行为偏差。

学生的思想就像海绵,对精华和糟粕没有分辨能力。无论是对他人、对事、对物、对金钱、对自我,这些学生都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家庭、学校、校外,构成影响学生认知的三大因素。其中任何一项缺位,都将导致孩子的价值认知观念走向误区,并最终传导到行为,犯下令人痛心的错误。

4.道德缺失。

人生是0,道德是1,无论你有多少钱,多少学识,多大权势,没有道德这个1,那有再多的0都是枉然。然而现在的学生,由于社会大环境的浸染,小小年纪便开始产生拜金、暴力、色情的负面情绪,衍生出偷盗、斗殴、沉迷网络和色情等诸多道德问题。如果说成绩差影响成才,那么道德败坏将直接上升到“做人”的高度。这是四大症状中影响最为恶劣的一个。

二、寻找对症的药方

1.不建议改变教育制度,让留守儿童随父母就读。

曾经,我认为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有两条线索:一是改善现有教育制度,

让留守儿童随父母就读;另一条是改善教育环境。但经过反复思考,与专家沟通探讨,最终我认为,第一条线索不具备可操作性。主要出于以下3个方面考虑,首先是留守儿童父母的工作流动性太强,将导致孩子频繁换学校,穿梭于不同的老师和同学当中,然而容易产生更多问题。其二,大量留守儿童来到城市就读,势必给城市教育资源带来无法承载的巨大压力。其三,留守儿童出走,也将抽空区县乡镇的现有生源,造成地方上的教育资源浪费。

2.改善教育环境是根本之路,有七大良方。

1)加强家长与留守儿童的联系。

虽然我们都爱这些孩子,但是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亲子教育是任何其他形式教育都无法取代的。在这一点上,学校和老师应当为他们搭建沟通的桥梁,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家长与子女间的联系是双向的。如果与家长联系困难,那至少学生一方的资源是可把控的。父母和子女,不管是哪一方的主动沟通多了,亲情也就温暖直达了。

2)营造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

如果说学生回到家之后的环境,是教育工作者难以影响的,那至少在学校、在班级、在学校周边,我们是可以影响和正确引导的。可由学校牵头,通过校内广播、刊物、宣传栏、集体活动等形式,积极传播良好的学习方法。相对较难的,是周边环境,这需要地方政府坚持不懈地开展整治行动,让网吧、游戏室、录像厅等青少年不宜涉足的营业性场所远离学生。

3)鼓励学生住校,专设教辅老师。

目前不少区县中小学校,对寄宿学生仍采取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一方面由于担心管理麻烦和安全问题,学校往往不主动提倡学生住校,另一方面,学校对

学生寝室只设置门卫和清洁工。我的建议是,一方面学校应鼓励留守儿童住校,校方采取集中管理,老师有更多机会与学生沟通,学生节省大量上学时间。另一方面,学校应针对寄宿学生,专设教辅老师,由班主任或班级科任老师担任,其主要职责是关怀学生放学后的生活情况,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后学习方法。

4)积极推行家访制度。

光把学生收进来还不行,老师得走出去,由学校制订“分工家访,共享信息”的家访制度,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分头对每个学生进行家访,了解班上每个学生的大致家庭背景,比如父母亲在哪里打工,从事什么工作,平时跟孩子采取什么样的联系方式,孩子的代理监护人(往往是祖父辈或叔叔)是谁,对孩子的日常教育又主要采用什么方法等。家访后收集到的信息,由班级老师开会共享,针对其中的难题,大家一起商讨。有条件的还可以建立相应的信息资料库。

5)定期组织班集体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定期组织班集体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并在形式方面建议契合当前学生关注的热点和潮流,不必拘泥于常规,活动只需要把握方向,是往有益的方向引导就可以了。活动主要目的是不断增强班级内部凝聚力,给学生培养集体意识,弱化孤独感,养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畅快交流的良好风气。

6)代理家长制。

由校方出面组织,发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村社干部和有帮扶能力的共产党员,以及社会热心人士,争当“代理家长”,自愿与留守儿童组成代理家庭,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对一的管护对子,做孩子们的成长保护人。这一制度目前已有地方学校开始试点,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

7)提升教师自身修养。

老师们做什么,学生们学什么。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学生模仿:打麻将、爱喝酒、玩游戏、说脏话脏字„„倘若有一天发现初中生在寝室抱着白酒瓶子喝,还说“这是我们亲爱的班主任最喜欢的牌子”,那是令人羞愧难当的。因此除学校一直强调的专业水平提升外,不仅是班主任,而且各科老师都必须普遍重视提升自身道德品行和个人修养。这种修养的提升,虽非一日之功,但如果从学校、从教师个人,都可能普遍引起高度重视,是能够在短期内起到相当明显的变化,从长期的潜移默化看,效果更是惊人。

最后,与诸多奋战在教育一线的同仁,分享一下我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方法心得“,勿要操之过急,从小事或边缘事切入,逐渐打开学生心扉,让孩子认同你。处理好关键的那一下,走进学生心灵,让孩子信任你。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最终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助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无愧于父母,无愧于社会”。

个人写作习惯,不重案例,更重视总结问题与探询方法,愿以此文,抛砖引玉,也算是对我30年一线教育生涯的总结,与大家共勉。

第6篇:关爱留守儿童论文有关关于留守儿童的论文:留守儿童教育之我见

留 守 教 育

顺河镇三塘小学 关世敏

我是一名特岗教师,三年来,我最大的感悟,是学生 “不好教”。

问题的源头,这些孩子是“留守儿童”。

在与同行交流的过程中,小学留守儿童的比例普遍占到班级学生总数的60%左右,高的竟达到80%。然而,现在已不是去追究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及成因的时候了,超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结构,必然衍生这一社会问题。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发现症状,对症用药。

一、留守儿童的四大症状

我认为,留守儿童主要体现出以下四种主要症状:

1.心理问题。

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及时沟通,学生放学回家面对的是花甲之年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然而,祖父辈的隔代教育,要么产生极度溺爱现象,要么就是有深不见底的代沟。孩子们感到寂寞,产生强烈的孤独感,甚至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滋生怨恨情绪。遇到失败挫折,没有人在第一时间给予及时的引导,孩子们要么继续享受奶奶的溺爱,要么就把心灵之门紧紧闭合,自信心逐渐消磨殆尽。

2.学习成绩差。

在我任教的班级中,留守儿童不能自觉地学习。家庭教育已经影响到学习心态,若是儿童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那成绩怎么可能提高?

3.认知偏差导致行为偏差。

学生的思想就像海绵,对精华和糟粕没有分辨能力。无论是对他人、对事、对物、对金钱、对自我,这些学生都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家庭、学校、校外,构成影响学生认知的三大因素。其中任何一项缺位,都将导致孩子的价值认知观念走向误区,并最终传导到行为,犯下令人痛心的错误。

4.道德缺失。

然而现在的学生,由于社会大环境的浸染,小小年纪便开始产生拜金、暴力、网络的负面情绪,衍生出偷盗、斗殴、沉迷网络等诸多道德问题。如果说成绩差影响成才,那么道德败坏将直接上升到“做人”的高度。这是四大症状中影响最为恶劣的一个。

二、寻找对症的药方

1.不建议改变教育制度,让留守儿童随父母就读。

曾经,我认为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有两条线索:一是改善现有教育制度,让留守儿童随父母就读;另一条是改善教育环境。但经过反复思考,最终我认为,第一条线索不具备可操作性。主要出于以下3个方面考虑,首先是留守儿童父母的工作流动性太强,将导致孩子频繁换学校,穿梭于不同的老师和同学当中,然而容易产生更多问题。其二,大量留守儿童来到城市就读,势必给城市教育资源带来无法承载的巨大压力。其三,留守儿童出走,也将抽空区县乡镇的现有生源,造成地方上的教育资源浪费。

2.改善教育环境是根本之路,有七大良方。

1)加强家长与留守儿童的联系。

虽然我们都爱这些孩子,但是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亲子教育是任何其他形式教育都无法取代的。在这一点上,学校和老师应当为他们搭建沟通的桥梁,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家长与子女间的联系是双向的。如果与家长联系困难,那至少学生一方的资源是可把控的。父母和子女,不管是哪一方的主动沟通多了,亲情也就温暖直达了。

2)营造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

如果说学生回到家之后的环境,是教育工作者难以影响的,那至少在学校、在班级、在学校周边,我们是可以影响和正确引导的。可由学校牵头,通过校内广播、刊物、宣传栏、集体活动等形式,积极传播良好的学习方法。相对较难的,是周边环境,这需要地方政府坚持不懈地开展整治行动,让网吧、游戏室、录像厅等青少年不宜涉足的营业性场所远离学生。

3)鼓励学生专设教辅老师。

专设教辅老师,由班主任或班级科任老师担任,其主要职责是关怀学生放学后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后学习方法。

4)积极推行家访制度。

光把学生收进来还不行,老师得走出去,由学校制订“分工家访,共享信息”的家访制度,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分头对每个学生进行家访,了解班上每个学生的大致家庭背景,比如父母亲在哪里打工,从事什么工作,平时跟孩子采取什么样的联系方式,孩子的代理监护人(往往

是祖父辈)是谁,对孩子的日常教育又主要采用什么方法等。家访后收集到的信息,由班级老师开会共享,针对其中的难题,大家一起商讨。有条件的还可以建立相应的信息资料库。

5)定期组织班集体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定期组织班集体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并在形式方面建议契合当前学生关注的热点和潮流,不必拘泥于常规,活动只需要把握方向,是往有益的方向引导就可以了。活动主要目的是不断增强班级内部凝聚力,给学生培养集体意识,弱化孤独感,养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畅快交流的良好风气。

6)代理家长制。

由校方出面组织,发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村社干部和有帮扶能力的共产党员,以及社会热心人士,争当“代理家长”,自愿与留守儿童组成代理家庭,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对一的管护对子,做孩子们的成长保护人。这一制度目前已有地方学校开始试点,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

7)提升教师自身修养。

老师们做什么,学生们学什么。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学生模仿:打麻将、爱喝酒、玩游戏、说脏话脏字……这种修养的提升,虽非一日之功,但如果从学校、从教师个人,都可能普遍引起高度重视,是能够在短期内起到相当明显的变化,从长期的潜移默化看,效果更是惊人。

总之对留守教育 “勿要操之过急,从小事或边缘事切入,逐渐打

开学生心扉,让孩子认同你。走进学生心灵,让孩子信任你。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最终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助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无愧于父母,无愧于社会”。

第7篇:关于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

意 见

为切实从源头上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构建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系,促进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推动全街道上下切实关注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以优化留守、流动儿童生存发展环境,促进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为目标。以动员社会支持,提高家长素质为着力点,通过“共享蓝天”支持行动、维权行动、关爱行动、宣传行动四大行动,切实推进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有效解决,促进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二、工作内容

(一)开展留守流动儿童情况调查,建立留守儿童情况档案。中小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监护人联系、结对帮扶、寄宿优先等制度,抓好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的建设和管理,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开展关爱活动,营造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开展“代理家长”、“亲情电话”、“城乡少年手拉手”、组建“留守小队”等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

(三) 教育指导留守儿童监护人,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阵地。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区域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阵地,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以“如何加强孩子的道德教育”、“如何关怀、爱护孩子”、“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内容,给留守流动儿童家长传授科学育人的方法

三、要求和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李阁镇“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组组长,教办、妇联、卫生、司法、民政、团委等各部门负责同志任成员,办公室设在教办,负责日常工作。各村也相应成立关爱留守流动儿童领导组,负责相关工作。

2、营造氛围。及时宣传报道留守流动儿童及其家长的先进事迹,定期召开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经验交流会,宣传关爱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共同对留守儿童监护人和班主任进行培训,传播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提高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水平。

3、加强督查。定期组织人员对关爱留守儿童情况进行督查,以保证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方案如期执行。年召开一至两次专题会议,听取各村、各部门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情况汇报,总结经验,提出工作意见和要求。

第8篇: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调查问卷

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

亲爱的朋友们: 您好!这是一份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问卷,为了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寄予他们更多的关,现在进行一项调研,您的意见相当宝贵,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感受如实填写。此问卷不记姓名,结果仅供学术研究使用,绝对保密。谢谢您的参与!

 您的年龄处于

0—12岁 13—18岁 9—50岁 50岁以上

 您知道什么是留守儿童吗 1. 十分了解

2. 有点印象但不清楚 3. 不知道

你身边有无留守儿童 1. 有 2. 没有

 您身边的人对该问题的关注度如何?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非常关心 一般 不清楚 不关心 不愿意接纳 一天 两天 三天以上 孤单没人聊天 生活没人照顾 学习没人监督 其他

能够很好履行 能够履行 不能履行 不确定 希望外出 不在乎 不确定 不希望  如果有一个留守儿童,您愿意接纳他在家度过几天

 您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 您认为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能否很好的履行职责

 您认为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是[  您觉得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有

1. 2. 3. 4. 1. 2. 3. 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经济条件差

教育设施及水平落后 亲情的缺失与淡泊

隔代或亲戚的管理有疏忽

是 不是 不确定

对解决留守儿童不良习惯方面,你认为应该 注重细心 注重恒心 内心教导 任其发展 与家长联系

对当今经济建设发展不利 影响身心健康 社会治安问题突出 就业形势严峻 其他 非常愿意 还行 没有时间 不愿意  你认为留守儿童是不是容易养成不良习性

 您认为留守儿童过多会引发一些什么样的后果

 您是否愿意对关爱留守儿童付出行动

 您曾经有过参与关爱留守儿童这方面的活动吗

1. 经常 2. 偶尔 3. 从不

 您认为政府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如何

1. 2. 3. 4.  1. 2. 3. 4. 政府重视,发挥作用很大 比较重视,发挥作用较大 不大重视,作用不大

不重视,根本发挥不了作用

你认为对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政府最应该重视 教育 经济状况 生活环境 其他

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你还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吗?

第9篇: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为及时准确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成长发展状况,掌握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迫切需求,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提供科学依据,20xx年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成课题组,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支持,开展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方法

1、研究目标:

一是全面准确把握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数量、地域分布等基本状况; 二是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认识他们的分层特征和需求差异; 三是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制定落实和发展完善相关政策服务。

2、对象界定:本文所指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本文所指流动儿童是指随务工父母到户籍所在地以外生活学习半年以上的儿童。儿童年龄界定在18岁以下(0-17岁)。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部分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段成荣教授等承担,在20xx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长数据中抽取126万人口样本量,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把握留守流动儿童的数量、区域分布、年龄及性别特征等。定性研究由全国妇联特聘专家王梦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高志强教授等承担,主要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实地调研,客观分析留守流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总体现状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征

1、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六千万,总体规模扩大 根据《中国20xx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xx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2、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学龄前儿童规模快速膨胀

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8.37%,比20xx年的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757万,增幅达47.73%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规模为2948万,其中小学(6-11岁)和初中(12-14岁)学龄阶段儿童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分别占32.01%和16.30%,规模分别为1953万和995万。与20xx年相比,小学和初中学龄阶段留守儿童分别减少了89万和226万,共减少315万,降幅为9.65%。大龄留守儿童(15-17岁)占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为13.32%,规模达813万,比20xx年减少了199万,降幅为19.68%。可见五年间,学龄前留守儿童规模快速膨胀,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减少,大龄留守儿童规模明显收缩。

3、农村留守儿童与城乡流动儿童性别比总体差别不大,分年龄段比较差异明显 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男孩占54.08%,女孩占45.92%,性别比为117.77。与农村非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比较,总体性别比差别不大(农村非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性别比分别为117.25和116.39),但分年龄段性别比结果存在差异。

4、农村留守儿童高度集中在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但广东、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比例也很高

留守儿童在各地之间的分布很不均衡。其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安徽、广东、湖南等劳务输出大省。四川、河南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大,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比例最高,分别达到11.34%和10.73%。其次,安徽、广东、湖南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占全国百分比也很高,分别为7.26%、7.18%和7.13%。以上五个省份留守儿童在全国留守儿童总量中占到43.64%。另外,从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来看,重庆、四川、安徽、江苏、江西和湖南的比例已超过50%,湖北、广西、广东、贵州的比例超过40%。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广泛分布于中西部省份,同时也分布于江苏、广东等东部发达省份。

5、近1/3农村留守儿童与祖父母一起居住,有3.37%的农村留守儿童单独居住 调查显示,46.74%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外出,在这些孩子中,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占32.67%;有10.7%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一起居住。值得注意的是,单独居住的留守儿童占所有留守儿童的3.37%,虽然这个比例不大,但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基数大,由此对应的单独居住的农村留守儿童高达205.7万,这是要特别给予关照的留守孩子。

6-11岁和12-14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比例分别为96.49%和96.07%,表明他们绝大部分正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农村留守学龄儿童义务教育总体状况良好,但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相对较差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自我鉴定

7、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最高,祖父母隔代照料面临诸多挑战

农村留守儿童不同的监护人对其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未来发展都会产生不同影响。数据显示,母亲外出,单独与父亲一起居住的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最高,达5.12%;父亲外出,单独与母亲,或与母亲和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均较低,分别为3.13%和3.11%。

所有隔代照顾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平均年龄为59.2岁,56%的年龄在60岁以下,绝大部分在50-59岁之间,甚至有12%的祖父母年龄在50岁以下。但是,隔代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祖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很低,绝大部分为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有8%的祖父和25%的祖母未上过学。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祖父母在抚养和教育留守儿童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二)城乡流动儿童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征

1、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到3581万,数量大幅度增长

根据《中国20xx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0-17岁城乡流动儿童规模为3581万,在20xx年基础上增加了41.37%,且有增长的趋势。在这些流动儿童中户口性质为农业户口的流动儿童占80.35%,据此全国有农村流动儿童达2877万。

2、各年龄段城乡流动儿童的规模都在快速增加,大龄流动儿童增速最快

流动儿童在各年龄组分布比较均匀。学龄前流动儿童(0-5周岁)规模达到981万,占流动儿童总数的27.40%,与20xx年相比,增幅达38.59%。小学(6-11周岁)和初中阶段(12-14周岁)学龄儿童在流动儿童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7.89%和13.21%,规模分别为999万和473万,与20xx年相比,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共增加347万,增幅为30.83%。大龄流动儿童(15-17周岁)占流动儿童比例为31.51%,规模达1128万,比20xx年增加429万,增幅为61.43%。可以看出,与20xx年相比,各年龄段的流动儿童规模都在快速增加,以大龄流动儿童增加的速度最快,学龄前流动儿童增加速度较快,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增幅相对较小。

三、本次调查的几点启示 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留守儿童面临的亲情缺失、生活抚育、教育监护、安全保护等问题,以及流动儿童面临的平等接受教育等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但这些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且新的问题仍在不断出现。此次研究掌握的留守流动儿童的总体状况、基本特征、变化趋势,使我们对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从中也探索出一些新的规律,获得一些新的启示。

1.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必须高度重视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在快速推进,20xx年我国城镇人口达6.91亿,城镇化率上升到51.27%。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形成的二元结构及由此衍生的制度、法规、政策、社会心理都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因此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将长期存在。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我国0-17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共有9683万,这近一亿儿童的规模,每年还以一定的速度在扩大,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群体。认清形势,坚定信心,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做好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对于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2.构建减量化机制与完善关爱服务机制相结合,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途径。父母监护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亲情缺失,家庭教育弱化,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成长环境均劣于受父母监护的儿童。调查表明,留守儿童最大心愿就是与父母团聚,使自己不成为留守儿童。因此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鼓励、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外出农民工带着子女举家进城,使更多农村儿童能够在父母身边成长,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总量;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完善留守儿童法律保护和关爱服务长效机制,动员学校、社区构建关爱网络,落实管护与人文关怀至关重要。

3.消除制度、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排斥,是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的关键。调查显示,与2017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xx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时相比,流动儿童数量大规模增加,2017-20xx年五年增加了551万,增幅为27.80%;20xx-20xx年五年增加了1048万人,增幅为41.37%。但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并不意味着完全融入城市,他们面临经济与福利制度、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排斥,融入城市存在多方面障碍,打破户籍制度造成的二元化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消除城市隔离的关键。市民与农民工、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的互动交往,多种文化的包容,将会使流动儿童真正融入城市。为此,学校、社会和家庭都应为儿童城市融入与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4.关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殊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留守流动儿童工作。调查发现,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性别有此长彼消的相关现象,这显示出了家长的“性别偏好”。学龄前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性别比低,流动儿童的性别比高,说明家长往往带男孩进城,把女孩留在家乡,让男孩享用较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而在16-17岁大龄儿童中,流动儿童的性别比低,留守儿童性别比高,说明家长会选择刚完成义务教育的女孩进城,让其早早就业,由此导致她们只能进入技术含金量低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或传统服务业,缩小了女孩向上发展的空间。按年龄分析,留守婴幼儿有母亲哺乳、科学养育的需求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6-7岁有按期入学的问题。而大龄流动儿童有完成义务教育后继续高中学习和异地高考的需求。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细化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在开展工作时加入性别分析视角,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

5.强化父母的法定监护责任,完善监护制度。调查显示,接近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近20%的务工父母在儿童1岁前外出,其中30%在儿童出生1-3个月外出,相当数量留守婴儿由于母亲外出不能得到足够时间的母乳喂养。因为和父母的长期分离,留守儿童生活照顾、安全保护和接受教育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亲情缺失,会造成一生无法弥补的缺憾。还有,统计显示,有3.37%的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自己单独居住和生活,这对儿童的生存状态留下了潜在的危险。为了减少因父母缺失给儿童造成的有形的和无形的伤害,首先应在法律法规和乡规民约等方面强化父母的法定监护职责,探索监督和保护父母尽职尽责的渠道和办法,切实保护留守儿童的福祉。

四、解决农村留守、城乡流动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关心关怀他们的健康成长。党的xx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各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采取举措,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关爱活动,扎实推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成长环境不断优化。针对此次研究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法律政策体系。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保障儿童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监护制度,强化父母法定监护责任,探索有偿代理监护制度,填补留守儿童监护缺位。逐步修订建立在二元结构基础上的相关法律制度以及与户籍管理相联系的住房、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政策法规,保障农民工及其子女能够平等享有公共服务资源。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已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制定并落实农民工带薪休假等制度,切实保障他们更好地履行监护责任。

2、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作为现阶段的重大社会问题,应纳入留守流动儿童集中地区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将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社会管理创新总体部署,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建立有效的领导协调机制,健全工作督查考核机制,将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共建共享的留守流动儿童动态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将农民工家庭在经济、教育、健康等诸领域的监测评估指标纳入政府部门常规统计之中。开展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探索实践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的有效模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出台免税、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

3、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衔接的关爱网络。进一步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按照适当比例配备生活及心理辅导教师,并将其纳入学校编制中。在留守儿童集中的每个村、社区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托管、心理辅导、家庭教育指导,开展课外活动。以乡规民约的方式推行农村儿童监护人监督制度,建立邻里互助组,对法定监护人、委托监护人的监护进行监督。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确保一旦发生问题,有关方人员迅速介入并妥善处理。

4、进一步加强家庭和社区干预。家庭是促进儿童发育、保障起点公平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石,建议在相关国家规划和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中,把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家庭和社区支持作为重要内容,实施相关项目,以社区、村为基础建立亲子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

5、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学前教育对一个人成长发展至关重要,留守流动幼儿数量庞大,应特别关注这一儿童群体的成长发展。进一步加大城乡托幼机构建设,增加公立托幼机构的规模,使更多的留守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降低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同时建立多种灵活简便的托幼机构,加强对其规范管理。为农民工子女入园设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并对困难流动儿童给予入园补贴。对于接收流动学龄前儿童多的地区,中央可通过适度的转移支付,帮助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上一篇:责任和执行力下一篇:导学案使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