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白血液操作标准化探讨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去除全血或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 是安全输血的一种措施, 是临床输血治疗的趋势。由输血产生的抗体可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NHFTR) 发生, 同时白细胞还是一些嗜白细胞病毒、如巨细胞病毒载体, 输注含白细胞血液制剂会增加白细胞相关病毒传播机会, 所以, 全血或血液制品去除白细胞对提高临床输血安全起到关键作用。滤白过程中的标准化操作对红细胞回收率、白细胞残余量有影响, 为提高滤白红细胞悬液质量, 本文对滤白标准化操作进行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随机抽取20袋 (200 mL 1u) 2~6℃保存期24 h内全血, 分为A、B两组各10袋。

1.2 材料与设备

去白细胞滤器 (长春泰尔茂有限公司) , 血细胞计数仪 (产地日本) , 红细胞稀释液、白细胞稀释液、光学显微镜 (产地日本) , Nageotte计数池。

1.3 方法

将20袋1u全血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10袋全血利用滤白架, 在冷藏1 h后, 每袋充分摇匀 (血袋上下翻转4~5次) 悬挂于滤白架上, 夹紧旁路夹, 充分折断采血袋阻塞件, 滤毕后, 观察红细胞过滤干净, 排气时关闭过滤夹, 打开旁路夹, 热合后放置片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而B组10袋悬挂在滤白架上, 无摇匀过程, 即开采血袋阻塞件, 其他操作步骤同前。

1.4 质量标准 (行业标准)

红细胞回收率≥85%, 白细胞残余量≤2.5×106/200 mL全血[1]。

1.5 统计方法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A组成品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的红细胞回收率均在94.00%~96.38%, 白细胞残余量均在5.4×103~1.9×106;B组成品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的红细胞回收率均在87.75%~91.33%, 白细胞残余量均在3.3×106~5.7×106,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3 讨论

输血安全的观念是日益深入人心的理念, 许多相关输血反应及输血后的感染疾病是由血液中的白细胞所引起的, 为了降低输血治疗造成的不良反应, 去除治疗用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是主要目标, 临床上常见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绝大多数是白细胞抗体所引起的, 而血液中的白细胞是病毒传染的主要媒介物, 故输血前去除白细胞 (尤其是淋巴细胞) 已成为近代输血的新趋势, 因为血液中的白细胞即使已经死亡, 但残存的细胞膜仍具有抗原性, 会使受血者体内产生抗体, 引发一连串的输血不良反应。目前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有洗涤法、白膜法、过滤法及分离术去白法4种[2]。过滤法最省时、快速, 符合经济效益又能达到高去除率, 为几种方法首选。

避免白细胞引起的输血反应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手段之一, 是对临床患者提供安全血液的重点, 去除白细胞输血技术已普遍应用, 滤白全血及血液制品优势也得到临床认可[3], 白细胞滤器以其去除白细胞效率高, 红细胞回收率高, 在血站已经广泛应用, 但在实际工作中, 滤白技术的规范性操作对提高滤白血液质量, 预防溶血发生、提高红细胞回收率、降低白细胞残留量等都有着很好的保证作用。通过上述试验证明滤白操作过程的规范化对产品质量起着关键作用。最重要的是过滤前应将血液充分摇匀, 对滤白血液的质量有较大影响, 操作时应180°上下翻转3~5次血袋, 这样可以消除血液在贮存过程中的血细胞凝集现象, 提高红细胞回收率、降低白细胞残留量。

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过滤前血液应冷藏1 h, 使血液温度下降, 血细胞变形能力减弱, 通过滤器速度减慢, 滤器吸附白细胞功能增强;过滤操作时, 应确保滤前蓝色排气夹 (旁路) 一定处于关闭状态, 避免未过滤或溶血的血液通过排气管 (旁路) 道入接收袋, 产生过滤失效;开始过滤时一定确保采血袋阻塞件左右两下彻底掰断, 未彻底掰断的阻塞件会导致血液流速缓慢, 或血液受到刺激而产生凝块、絮状物堵塞滤器;排气时一定先关闭过滤管道上的红色止流夹, 手用力握住接收袋, 持续加压的同时, 再打开排气管路上的蓝色止流夹, 防止未过滤血液从旁路流走, 并使接收袋内空气充分排入到采血袋内, 排气结束后, 先关闭排气管路上的蓝色止流夹, 再打开过滤管上的红色止流夹, 使血液过滤结束。如在过滤过程中发生不畅情况, 可将血袋侧挂或平放, 看血袋出口是否有血液通过, 绝对不能用手挤压血袋, 防止产生溶血现象。滤白完成后血袋要尽量放置片刻, 让通过滤器的血细胞变形功能、聚集功能、红细胞脆性达到稳定状态后再进行成分制备工作。

综上所述, 滤白血液在操作中注意以上几点, 对降低红细胞溶血, 提高红细胞回收率, 降低白细胞残留量, 有着至关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滤白红细胞制品的标准化操作。方法 随机抽取20袋 (200mL 1u) , 分A、B两组各10袋, 同样环境条件下, 分别采用规范化操作和非规范化操作滤除白细胞后, 24h内检测红细胞回收率、白细胞残留量。结果 A组:白细胞残余量 (106) (4.56±1.73) , 红细胞回收率 (%) : (94.1±2.42) ;B组:白细胞残余量 (106) (8.4±0.75) , 红细胞回收率 (%) : (83.8±5.46) 。结论 滤白血液制备时操作是否规范对保证血液质量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滤除白细胞,红细胞回收率,白细胞残余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01.

[2] 林东灿, 黄宛榛, 罗仕錡, 等.红细胞专用除白细胞过滤器的研发[J].中国输血杂志, 2010, 23 (10) :771-774.

[3] 王培华.输血技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血站部分) [M].北京: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14.

上一篇:编辑工匠精神的当代阐释下一篇: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稽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