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各国思想文化都在碰撞与交流,这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冲击。要想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更重要。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体系的核心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校古文素养教育学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层次教学在广西农村古文师资培训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认为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地区古文师资的培训,是广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迫切任务,提出在古文师资培训中应用分层次教学法,按照乡村教师的文化底蕴、需求,通过给学员分层次,制定教学任务、制订教学计划、实施教学任务,让学员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最终获得教授古文的能力和技巧,达到及适应教学岗位要求。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 农村古文师资 培训 应用
分层次教学的特点是紧扣教学目标,参照学生的个体需求,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划分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采用适当的教法。广西农业人口比例较大,农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语文教师在古文修养、古文教法上水平较低。在国培计划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地区古文师资的培训,是广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迫切任务。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指出,教学的意义在于逐渐缩小学生业已存在的差异。他认为,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和继续学习动机等方面将变得十分相近,在学校和家庭的学校条件都趋于极大地改善、达到某种理想境界的情况下,学校中的个别差异就应接近消失。因此,在培训中,根据乡村教师的文化底蕴、需求,通过分层次教学法,让学员们处于急切解决问题的状态中,并主动追求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及技能,实现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就能够为其职业活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奠定良好的认知环境和理论基础。
一、分层次教学任务的确定
(一)学习要求。分层次教学任务的明确,可在测试乡村语文教师的古文功底之后,确定教学内容,并确定相应的重难点知识和最终应获得的教学技能。教学内容中应体现相关知识点的有机连接。教学内容的难度既要考虑学员们的起点,使学员们易于学习,又要便于学员们可以灵活安排学习时段并进行成果展示。学习结束时,师生还可共同评价教学成果。高校教师应通过网络途径共享相关的培训资源,要求学员在线阅读,并要求学员阅读后就相关问题参与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高校专家能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困难和学习诉求,对学员的古文功底进行调查,确定其对知识和技能要求的层次,使后续的培训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二)教学任务的确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学历教育不再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形式与手段,而培养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自觉地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能力、素养的更新,实现自主专业发展已提高到至关重要的位置。高职高专院校的国培计划,例如,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中文专业的国培计划,主要面向广西乡村小学语文教师,切实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尤其是古文修养。现如今各级各类考试中古文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应具有较强的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校开设包括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健康基本理论、古代文学、中华经典诵读、书写技能、写作、美学等若干个专业课程。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与城市里的教师相比相对少,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也相对薄弱。他们迫切需要提高古文通识及提高古文教学方法和技能,因此,“古代文学”是培训的重点课程。
确定“古代文学”为重点课程,就是根据分层次教学紧扣教学目标,参照学生的个体需求,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的教学思想,以培养学员提高古文修养、提升古文教学能力为目的,优化课程内容,建立起该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培训目的。
根据摸底调查结果,结合乡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意愿,教学中,可以把学员分为两类教学班:古文通识班、古文鉴赏班。
表1 广西农村古文师资中的分层次教学任务
分层次教学任务 中国古代文学框架的搭建 教学能力的提升
古文通识班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串讲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唐宋文学史 串講唐宋文学史
元明清文学史 串讲元明清文学史
古文鉴赏班 《诗经》鉴赏 《诗经》教学方法
唐诗鉴赏 唐诗教学方法
宋词鉴赏 宋词教学方法
元曲鉴赏 元曲教学方法
明清小说解读 明清小说人物解读方法探讨
二、分层次教学计划的制订
制订教学计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效果。制订教学计划需全局考虑:一是要符合乡村语文教师的古文功底知识,二是要符合学生的感知规律,三是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农村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是国培项目的重点之一,模式是组织师范生到农村小学顶岗实习,农村骨干教师因而得以脱产置换到培训院校和优质中小学进行为期3个月的研修。其中,分层次教学贯穿于集中研修阶段,古文培训为2周,为期10天。因此,培训要考虑教学时间的长短,教学任务的轻重,知识点的取舍、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
表2 广西农村古文师资中分层次教学的教学计划
分层次
教学任务 古文通识班 古文鉴赏班
学习时间 2周,10天 2周,10天
教学目标 了解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诗经》鉴赏
了解唐宋文学史 唐诗鉴赏
了解元明清文学史 宋詞鉴赏
能够简单串讲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元曲鉴赏
能够简单串讲唐宋文学史 明清小说解读
能够简单串讲元明清文学史 基本掌握《诗经》教学方法
基本掌握唐诗教学方法
基本掌握宋词教学方法
基本掌握元曲教学方法
基本掌握明清小说人物解读方法探讨
教法 培训论坛、专题讲座、课堂探讨、学员说课、多媒体课件成果展示、案例分析 培训论坛、专题讲座、课堂探讨、学员说课、多媒体课件成果展示、案例分析
教学条件 微格教室、相关参考书及文献资料 微格教室、相关参考书及文献资料
工作计划 教师按分层次教学法教学,制订教学计划 教师按分层次教学法教学,制订教学计划
学习评价 (1)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评价;(2)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3)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1)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评价;(2)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3)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教學组织 根据学员意愿,分小班教学,10-15人每班,每班可再分2-3人每组 根据学员意愿,分小班教学,10-15人每班,每班可再分2-3人每组
三、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一)实施的基本要求。通常,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形式采用专家讲座、报告型两种形式,学员之间以及学员与专家之间的交流研讨时间较少,参训教师对培训效果持怀疑态度。在国培计划中实施分层次教学,是按照学员的特点,引导、鼓励学员根据个人的教学需求开展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分层次教学注重的是学员的个人需求,而不是培训教材的特点。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应以学员起点、学员需求为导向,通过师生共同实施。
在分班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学员所需,在专题讲座、课堂研讨、说课、多媒体课件制作成果展示、案例分析等环节中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自学材料或拓宽专业知识的资料,使学员易懂,可操作,有方向可循。尤其是分班教学中,提供的材料应不同,必须体现层次特点。实施过程中,不能以教师为中心,必须体现学员为中心的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使其主动提问,主动参与学习。在分班的前提下,采取继续分组的形式,可4人为一小组,各组设组长1名,全体同学都要参与组内具体的学习内容,如何分工协作,则由学生自行组织。教师则指导学员对所学内容进行强化拓展,便于学员遇到类似的问题能举一反三,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达到培养学员教学职业能力的目标。
(二)实施过程。具体如下:
1.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为达到前文所述的培训目的,可以分别根据古文通识班和古文鉴赏班“相关理论知识、相关教学技能训练的教学目标”制订教学工作计划。其中,古文通识班主要给学员串讲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唐宋文学史、元明清文学史,包括代表作,流派、文风的演变;古文鉴赏班主要对《诗经》、唐诗、宋词、元曲进行鉴赏。
2.完成相关理论知识框架。如何体现分层次教学的理论、方法和实施手段,使学员完成相关理论知识框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网络载体,经过测试,了解了学员情况之后,培训专家应随即按照教学计划,引导学员完成以下工作:根据个人需求,完成各时期古文学习理论知识框架,并以课件形式进行展示;根据所学的知识,写出所学知识在小学教材中涉及的篇目。根据相关理论知识框架,制订两个月的学习计划。分层教学法的宗旨是因材施教,通过学员的具体实际,获得古文素养,提高教学技能。学员的学习计划是因人而异的,培训专家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即使学生学习计划的制订思路有问题,教师的指导也应是启发式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员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加以侧面的提示性指导,可以使学生记忆力倍加深刻,并且还能锻炼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3.培训专家有重点地讲析。网络载体满足了一般层次的教学需求,而专家有重点地讲析可以达到有目的地突破和提高,不仅是讲授古文的鉴赏方法,更重要的是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将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扬出去。古文通识班应以文学史为纲,通过对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作品的解读,描绘中国文学古代史发展的大体源流。在“文学史”的基础上,确定选文标准,选择各文学分期风格各异的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介绍。古文鉴赏班应在选择的具体作品讲授中,力求做到逐字逐句細致讲解,就作家的经历本身去还原作品的真实情感,反映作品的真实风貌。在作品的分析中,贯穿各种体裁的发展变化特点。在作品的欣赏中,力求触摸到作家的禀赋气质,体会作家的心路历程,从而突破文字上的障碍,穿越时空,做到古今共鸣。课后要求学生背诵古代文学中的部分名篇,尤其是诗歌,课堂上可适当抽查。
4.课堂研讨及展示。培训专家课堂讲授之后,可在不同的班级与学员进行课堂研讨。学员展示本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并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提出相关问题,由培训专家与其他学员予以解答。而专家也将教师当中的差异表现进行评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
5.学习评价。学习评价是分层次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目的是为了检查教学效果,激励学员继续学习。评价内容包括:(1)对所学的文学理论知识加以评价;(2)对学习过程加以评价;(3)对学习效果加以评价。重点是学习过程的评价。为避免盲目评价,教师应设计好各种评价标准和方法。并且,在分层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生学习遇到瓶颈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在学生解决问题方向不明时,适当加以提示,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及时做好总结工作。
四、应注意的问题
(一)分层次教学课程设置应合理。在分层次教学中,乡村教师的文化底蕴不同,需求不同,对乡村教师的需求区分应合理,课程设置难易程度应适当。忽视培训对象的基础,不切实际地追求文学框架的合理性与完善是不切实际的。如课程内容设置得过于简单,则学员的探究的深度和空间不足,学员就会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仍需注意的是,学员分组(下转第161页)(上接第124页)可自行组合,体现发挥学员特长、区域互补、知识互补的原则。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对学员的观察了解,也可在充分考虑学员各方面素养之后,对各组成员适当调整,尽量保证各组的实力均衡,以免挫伤部分学员的积极性。
(二)教师的主要任务。分层教学法贯穿整个培训环节,其中针对性强的古文师资培训尽管历时不长,但培训教师、培训专家的主要任务是给学员分层讲解,而不是“填鸭式”统一注入;教学目的是根据各学员的基本情况,最终提高参训学员的职业素养,因此,关注的重点是学习过程。培训专家应该继续关注学员培训结束后所碰到的教学实践问题,继续做好咨询或交流工作。落实好学习支持服务。
实践证明,分层次教学法应用于国培计划中的古文师资培训,可以有效提升学员的学习积极性、继续学习能力,是培养学员职业能力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宝生.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J].人民教育,2017(Z1)
[2]布鲁姆.如何认识学生的个别差异[G]//瞿葆奎,徐勋,施良方.教育学文集·教学: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675
[3]王琴.终身学习理念下的教师继续教育研究[J].成人教育,2011(3)
[4]钟海青.广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22)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人民教育,2010(17)
【基金项目】2012年度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教教改项目“高职高专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定位和立体化教学模式”(LSZ2012JGB04)
【作者简介】莫军苗(1975— ),女,壮族,广西鹿寨人,硕士,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责编 黎 原)
作者:莫军苗
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各国思想文化都在碰撞与交流,这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冲击。要想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更重要。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体系的核心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任何高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融入,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品德素养的社会实践教学。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着重培养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服务于各大行业。传统文化是一种文明不断演化、发展而反映的民族特质,是一种文化遗产,也是国家的重要精神支柱。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古文、诗词歌赋、生活习俗、民族服饰、道家、法家、佛家等各个流派的文化思想,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一样,都有利于学生思想文化素养的提高。高校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采取各种教学措施,将中国传统文化巧妙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促进高校学生全面成长,使其更符合社会需求。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效果不能达到相应的要求,并不能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一些高校教师没有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系,人为地割裂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对中国传统文化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法很好地融入传统文化知识。这些教师的思维、教学能力,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教学中过于依赖教材知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缺乏创新。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1.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引导者、设计者、推动者,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可以说教师的教学素养决定学生的学习成长,一个优秀的教师可以很好地培养与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一个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师只会阻碍学生思维发展,教学效率低下。当前一些思政教师对传统文化没有足够的了解,课堂教学并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当前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从根本上解决教学问题。高校方面可以邀请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十分精通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讲述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系,通过讲座改变思政教师的教学观念,让教师对传统文化有正确的认识。学校方面对原有教师队伍进行二次培训,组织思政教师到传统文化教育机构进行理论知识和教学手段的系统化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思政教育工作。高校方面还可以派遣优秀教师队伍到其他高校参观学习,了解不同高校的教学融合情况,取长补短,将其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设计出一套更加符合课程要求的现代化教学模式,能够合理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融合。除此之外,高校方面还要吸引优秀的教师人才,让新进教师能够与原有教师队伍深入互动,共同成长,最终提高整个思政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让教师以最佳的状态开展教学工作,促进学生成长。
2.合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打造现代化教学课堂。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已经步入现代化社会,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让人们的学习工作更便利,现代科学技术广泛运用于各行各業之中,推动行业不断革新。在教育领域,现代科学技术能够帮助教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解决以往存在的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成长。高校教师要合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打造现代化教学课堂。目前比较普遍的现代教育技术是多媒体教学技术,多媒体教学技术在立足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又结合现代化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理解学习。因此,高校思政教师可以先将思政教育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整合,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将理论知识制作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有趣的PPT课件,通过课件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高校教师再播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思政视频,通过视频的形式让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学习知识,提高文化素养。教师还可以构建网络教学平台,除了将教学资源同步上传外,还可以通过教学平台开展微课教学,将教学内容浓缩成3分钟—5分钟的微课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接受更多的学习资源,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性学习,能够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打破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点击微课视频进行知识的预习和复习,不断提高自我学习认知。
3.积极开展校园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学习成长。
实践出真知,实践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必须灵活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既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够培养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高校教师开展完理论教育后,要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联系,积极开展校园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学习成长。例如高校教师可以立足传统文化知识,设置相应的有奖考试活动,活动面向全校。教师可以设置活动奖励,吸引大量学生参与其中,学生为了获得活动的奖励,就会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在实践过程中提高文化素养。教师开展这种活动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能让更多大学生了解学习。教师还可以开展团队合作的实践活动,将传统文化知识与猜灯谜相结合,让大学生自行组成团队,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回答问题,最终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又能够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总而言之,高校教师要搜集各种符合学生实际的游戏或者活动,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对学习时刻保持新鲜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在实践活动中收获快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4.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认知。
合适的学习氛围既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又能够让教学工作事半功倍,高校教师要立足学生实际,积极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认知。首先,教师要不断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发挥榜样的作用,尊重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传统文化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无论是在课堂内外,都要与学生平等交流,积极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给予学生帮助,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足够的信任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在传统文化知识的熏陶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传统文化的氛围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应该扩散到整个学校,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高校教师要将一些带有传统文化知识的标语张贴在食堂、学生公寓等区域,让学生能够经常接触传统文化知识,开阔眼界。高校教师还要围绕传统文化积极开展思政专题讲座,吸引广大学生前去听讲,通过讲座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通过丰富的教学经验不断引导学生学习。学校还要给予各种支持,加强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给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化、现代化的学习空间,并调整课程时长,让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合并,提高课程的地位,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教育学生。
5.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
教学评价机制作为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度,促进学生成长。教师通过教学评价能够立足学生实际,进一步调整与优化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辅导,学生通过教师给予的教学评价能够提高自我认知,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在教师的帮助下提高学习成绩。首先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搜集学生的师生互动情况、课堂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然后给每一位学生较为合理的评价。对待表现优异的学生,教师要及时鼓励对方,还可以用物质奖励,如传统文化书籍等进一步激励学生,让学生更有学习动力,认真听讲。对待表现较差的学生,教师不要进行严厉的语言批评,而是要心平气和地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改变学习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教师再立足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帮助学生补缺补漏,最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让学生沉浸在传统文化世界中,不断成长。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一定要围绕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学规则,通過规则与评价联系学生的学习,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
三、结语
教师要紧跟社会潮流,立足我国传统文化知识,不忘初心,才能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思想政治教师要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教学能力,从而树立教学榜样,引导学生学习。教师要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融合,打造更加情景化、科学化、高效化的课堂,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文化学习氛围,解决以往存在的各种教学问题,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维学习,最终在大学思政课堂中既能够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让大学生满足我国社会发展需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霞,吴旭东,张振山,王子源.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渗透价值及融合思路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81).
[2]郭锐,张帜.不忘初心,延续经典——高校思政教育应根植中华优秀文化土壤[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09).
[3]张诣,常学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
[4]徐锋.中国传统武德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9(12).
[5]刘志林,曾晓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原则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06).
作者:贺建娜
提升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研究
摘要: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其整体素质决定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高校图书馆馆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扎实的职业知识和能力、开拓创新精神等素质,以适应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服务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问题;原因;对策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图书文献中心,是教师和学生获取文献信息、追踪世界先进文化的主要场所,是高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其整体素质决定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加强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研究,适应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服务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十分重要和必要。
一、高校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素质
1.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一是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图书管理工作,热心为师生服务,工作任劳任怨,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勤于钻研、精通业务,以高尚的道德修养服务师生。二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图书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以强烈的责任感担当起自己的使命,对工作满腔热情,忠实地履行工作职责,扎根于这个默默无闻的行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通过努力工作實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是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牢固树立读者至上理念,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严格遵守图书管理行业各项规定,寓管理与服务,坚持终身学习,努力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需求,开拓进取、敢于创新,创造性地开展读者服务工作,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2.扎实的职业知识和能力。从知识储备来看,高校图书馆馆员应具备宽泛的理论知识和必要的专业知识。理论知识方面,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很快,各种新事物、新学科、新技术层出不穷,高校图书馆是各种知识汇集、交流、传播的主要场所,作为其中的工作人员,必须广泛涉猎各种理论知识,才能在面对数量众多、种类繁多的信息和图书资料时,准确无误指引读者查找所需资料。专业知识方面,一名合格的高校图书馆馆员,应掌握以下几门专业知识:一是图书馆学。培养系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能在图书情报机构从事信息服务及管理工作。二是管理学。培养组织协调能力,能够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三是心理学。培养沟通交流能力,通过研究读者群体的心理,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四是外语。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方便与外国读者交流,掌握专业学术国际最新动态,更好地开展文献资料收集加工工作。五是古汉语。掌握基本的古汉语知识,能顺利阅读古文,正确理解古文的含义,为读者借阅古典文献提供指引。从职业能力来看,重点要具备两种能力:一是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能力。对大量的信息、图书和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进行准确的分类和加工,便于读者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所需资料。二是现代信息技术操作能力。适应高校图书馆内容信息化、文献无纸化、资源共享化、操作自动化的新形势,熟练掌握电脑操作基本技能,熟练运用各种信息网络和管理软件,及时为读者提供服务。
3.开拓创新精神。创新是前进的动力,也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硬件的改善、技术的进步,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由以前的“以书为本”变为现在的“以人为本”,由传统的手工操作变为现在的电脑操作,由单一的纸质图书借阅变为现在的多种方式阅读指引等等。高校图书馆馆员必须适应这一形势,通过创新工作思路、方式方法,提高信息感知与获取能力,成为信息导航员,给读者提供内容丰富的信息。
二、当前高校图书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馆员文化素质偏低,队伍结构不优。从文化素质来看,目前在高校教职员工队伍中,图书馆馆员属于整体学历层次偏低的群体,大部分是大中专层次的管理人员队伍,第一学历是本科的人员极少,学历层次较低,还有一些是学校安置人员,文化素质偏低。从队伍结构来看,专业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均不合理,首先,馆员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属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科班出身人员少之又少,高学历、计算机和外语专业方面的人才十分稀少,不能满足现代图书馆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需要。其次,年龄结构不合理,馆员平均年龄在教职员工队伍中偏大,馆员队伍中中年人偏多,30岁以下的年轻人凤毛麟角,偶有年轻人也大多不稳定。再次,性别结构不合理,女性馆员所占比例较大,不利于一些工作的开展。二是专业人才匮乏。高校扩招以后,绝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硬件设施有了较大改善,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这对图书馆馆员素质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应对新挑战,要求高校图书馆馆员具备宽泛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知识、电脑操作能力等等。高校图书馆目前的现实状况是,绝大部分馆员没有图书馆学、情报学,甚至是教育学等专业学习背景,还有部分馆员是“半路出家的和尚”,从其他行业改行从事图书管理工作的,充当图书管理的“二传手”、从事一些简单的信息收集整理工作还可以,但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加工,或从事如图书分类、信息检索等专业知识性较强的工作时,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至于说对外籍书刊和古籍文献进行检索和阅读指引,更就无从谈起了。三是服务意识和进取精神不强。图书馆是高校的教辅单位之一,馆员工作性质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他们不直接参与教育教学工作。由于处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二线”,很多馆员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工作积极性不高,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有的把图书馆工作当作“铁饭碗”,服务意识不强,态度不够端正,管理服务工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2.问题产生的原因。综合起来,产生这些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图书馆馆员的进入门槛较低。在高校里面,图书馆馆员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大部分由两类人员构成,一类人是领导和急需人才的家属、子女,这部分人一般文化素质不高,专业不对口,或者专业知识和能力较差,优越感较强,攀比心理较重,组织性纪律性较差,不利于管理;另一类人是教学一线的落聘人员,这部分人一般专业不对口,具有一定愤懑情绪,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开展工作。二是学校对图书馆工作重视不够。一般来讲,现在的高校普遍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对图书馆等教辅工作嘴上重视,实际上不重视,在人才引进、职工培训、继续教育安排方面支持的力度不够,致使图书馆普遍面临专业人才匮乏的窘境,计算机、外语和古汉语类人才也是普遍短缺。三是图书馆管理不够科学。主要是思想政治工作弱化,平常沟通交流往往是“见物不见人”,忽视馆员们的心理需求;工作督办检查、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馆员们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没能有效调动和发挥起来。
三、提升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的对策措施
1.加强馆员思想政治教育。推進图书馆现代化、信息化建设,要求馆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馆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强化职业道德教育。高校图书馆是精神文明的传播窗口,是文化知识的集散地。作为一名馆员,必须牢固树立职业道德观念和“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坚持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任劳任怨,严于律己,自觉用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用自己的辛勤和智慧,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积极贡献。二是强化责任意识教育。图书馆是高校的“第二课堂”,既承担着服务教育教学的重任,也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馆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用良好的师德感召学生,用渊博的学识影响学生,用精湛的业务服务学生,自觉为学校发展履职尽责。三是强化质量意识教育。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用一流的服务态度,一流的服务质量、充满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赢得读者的尊敬、学生的信任。
2.提升馆员职业知识和能力。一是加强业务知识和能力培训。综合采取以会代训、举办专家讲座、传帮带等方式,加强馆员的业务培训,让馆员熟练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图书管理工作各项业务流程,包括图书采购、分类、编目、检索等;熟练掌握信息收集、整理、加工的技能,从海量信息中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尽可能多且新的信息资料,以满足读者的需要;熟练操作现代技术的能力,能够熟练地操作电脑,应用各种网络系统和管理软件,适应图书管理自动化、信息化的新要求。二是加大继续教育力度。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馆员继续教育,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馆员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夜大、自考、在职培训等形式的继续教育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素养;组织馆员参加提升知识技能的进修培训,获取相应的从业资质。三是广泛开展学术交流。鼓励馆员参加有关图书馆管理的研讨会、交流会,定期组织馆员去同类高校图书馆进行参观或短期培训,以开阔馆员视野,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
3.建立健全馆员管理机制。首先,深化图书馆人事制度改革,根据按需设岗、公平竞争的要求,明确岗位职责和要求,引入竞争机制,增强馆员的危机感和工作动力。其次,建立科学考核机制,明确考核标准,量化考核目标,将馆员的工作表现与绩效工资、职务晋升、职称晋级、评优评先相挂钩,最大限度激发馆员的工作活力。
参考文献:
[1]王萍.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4):89-90.
[2]何淑君.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和能力[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86.
[3]刘静林.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J].科技信息,2011(09).
作者:吴建新
推荐阅读:
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调查论文10-19
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效果与对策论文07-02
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07-08
高校思政教育积极心理学应用论文10-08
高校德育下的创业教育论文10-27
提升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论文06-08
高校贫困生教育管理创新思路论文09-07
古文练习初三06-13
趣味小古文09-20
古文阅读教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