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练习初三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古文练习初三(共9篇)

古文练习初三 篇1

马老师

2013-12-18

一、欧阳修的画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识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阳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 尝:

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求: 2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的“其”所指代的内容

其下有一猫 其

未知其精粗 其

其花披哆而色燥 其 3 翻译句子

何以明之? 丞相吴育是怎样说明古画所画的是“正午牡丹”的?你从本文的故事中悟出什么道理 ?

二、文天祥从容就义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至燕,馆人供张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一、翻译文中加括号词的意思:1.书: 2.涕: 3.殊:

二、弘范”使(天祥)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请用自己话回答。

三、从文中找出体现弘范敬重天祥的句子(不少于两句)。

四、翻译

1、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2、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五、请在空白处填写诗句

古文练习初三 篇2

在对“民族性”的培养过程中, 文言文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 文言文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其次, 文言文作品为汉语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在生活中, 一般人很少能接触到文言文, 文言文的陌生化使文言文教学困难重重, 学生缺少足够的语境去建构知识。因此传统的背诵方法成为积累文言文语境的最高效的方法。但这里的背诵并不是要死记硬背, 而是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老师所做的一切工作只是在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而已。因此文言文的教学要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从“接受学习”转变为“发现学习”追求成为教师选择教育方式的准则之一。

基于上述对文言文教育的分析, 我们对新人教版和沪教版的古文部分课后练习进行了类型统计 (如表1、表2) 。

一、图表分析

从以上两表中可以看出, 两版教材对于文言文教学不同方式兼收并蓄的态度。与人教版相比, 沪教版古文课后练习题采用了大致相同的课后练习构成。其中, “理解”类型的题都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体现出编撰者对于“意义学习”和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另外, 两版教材都没有盲目摒弃传统的“背诵”方式, 也没有过分强调“应用”题型的神奇效应, 体现出一种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

但从数据分布的差异性中还是可以看出两版教材的引导倾向有所不同。人教版教材的识记类型和应用类型比例大致相等, 分别占所有题型的19%和18%;而沪教版的识记类型题只占了7.5%, 应用类型题则高达21.5%。从中可以看到人教更重视知识的积累, 而沪教更重视知识的迁移。在实际生活交流中我们也发现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学生的古诗文背诵量要高于使用沪教版教材的学生。人教版的应用类题型可以大致分为7种, 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拓展思考与表述上, 题型较为单一, 新颖的题型很少, 从题型来看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沪教版应用类的题型较多, 大致分为思考和实际运用两大类, 而实际运用方面有比较丰富的题型。例如:

“小说情节的安排一波三折, 主人公成名的命运也随之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试用线状图标出成名命运的起伏变化。主人公成名的性格是在与众多人物的对比中逐渐鲜明丰富起来的, 举出几处对比描写, 分析成名的性格特征。你如何评价他这样的人物?为什么?” (沪教版高中语文一年级第一学期《促织》课后练习第二题)

二、具体内容分析

结合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沪教版课后练习的表述和人教版表述的一些相似之处。

首先是在题干中出现大量“外显知识”, 在上面的例子中“小说情节的安排一波三折, 主人公成名的命运也随之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主人公成名的性格是在与众多人物的对比中逐渐鲜明丰富起来的”这一部分属于“外显知识”, 这部分叙述提供给了学生至少两个知识信息:一为小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小说情节的安排一波三折”二为小说的阅读和创作方法“对比”。同时这两个信息还起到明确做题目与指导做题方法的作用, 如果删掉这一部分, 剩下的问题就显得突兀很多。

其次是题干都显示出一种尊重认知规律的态度。人教版表现出识记、理解水平的递进融合 (上一篇有分析) , 沪教版练习则体现出一种由具体操作到抽象思考的过度。例如:“用线状图标出”→“举出几处对比描写”→“你如何评价他这样的人物”。

再次是沪版练习也体现引导学生传承与创新并存的教育理念。《师说》这篇文言文入选了两版的教材, 其课后练习对比如下:

●文中“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说法是否适合今天的教育?请谈谈你的看法。 (沪教版高中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

●试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 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作者说:“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试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人教版必修3)

两道题都是开放性的, 但都对学生的思考方向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人教版的题干表现出更加明显的中庸式的思考角度;沪教版的题干没有给出要求, 也就是说没有限制, 学生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然而两版教材的课后练习也存在着很多教育理念差异。

首先, 两版教材课后练习对材料的呈现方式不同。

人教版古文课后练习部分提供了大量的背景资料, 这些资料的呈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随着题干一起出现 (如例一) ;另一种是在练习题后用深色框区别开来的相关文学资料 (如例二) 。

例一:中国古代有诗文“穷而后工”的说法, 苏轼正是在贬谪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名篇。如何看待“穷而后工”这种现象?你还能从古代文学家中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例二:吾文如万斛泉源, 不择地皆可出, 在乎地滔滔汩汩, 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 随物赋形, 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 常行于所当行, 常止于不可不止, 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摘自《苏轼文集》卷六十六)

(以上两例皆出于人教版必修2《赤壁赋》)

例一当中“穷而后工”“苏轼正是在贬谪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名篇”这种形式的资料提供, 其作用有点类似“外显知识”。例二当中的一段文字是《苏轼文集》的节选, 其一, 这一段是对苏轼对自己文学创作过程的描述,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此段描述中, 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的才情与文学创作理念, 从而对苏轼及其文章有更好的理解;其二, 作为一段较为完整的有出处的选段出现在语文课本当中, 其意义在于文学素养的展示———有文献资料意识 (一者知道古代文学有很多文献资料可查询, 二者了解与作者作品相关的资料性著作有哪些) 。如例二这样的节选在人教版的绝大多数课文后面都有附录, 这部分附录尤其是古文部分有很高的质量, 基本都是代表性与文学性与相关性和而为一的, 对语文感兴趣的学生都会对这一部分更感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对此部分加以利用, 其作用将大大减少。

沪教版的背景资料也有两种呈现方式, 一种是显性的, 另一种是隐性的。显性的方式跟人教版练习例一类似;隐性的资料呈现方式即化陈述性为程序性。

在沪教版练习题当中要求学生使用工具书或者查背景资料的题较多, 如:

●这是一篇带有寓言及政论色彩的传记文。请查阅柳宗元写作此文的背景资料, 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

●请借助文中注释和工具书, 解释下列实词。

(两道题均来自沪教版高中语文一年级第一学期《种树郭橐驼传》)

汉语的特点是:兼容性强, 内涵极其丰富, 有说不尽的成语和典故;模糊性强, 各种“无达诂”。但汉语的复杂性并不等于汉语教学的无序和混乱。沪教版所呈现出来的教学方式强调了学生的参与性, 在实际参与过程中不仅了解陈述性知识, 更要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 这个过程本身就成为了一种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容易遗忘的, 但程序性知识则不然, 掌握这种程序性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陈述性知识。换句话说, 沪版教材强调了学习过程, 相比之下, 人教版则更侧重学习结果。虽然在学习结果中可以总结出一些学习过程的方法, 但这种方法的明晰须要建立在大量无效学习的基础之上, 其教学效率远没有方法的明确告知来得快。

其次, 两版教材课后练习的构架不同。

人教版的教材是以文体为单元编写的, 每个文言文单元以时间为序安排文章, 从文学史的角度对该文体进行联系, 使学生对所学的文言文有一个系统化的了解。在此种编排模式下, 人教版教材更强调学生拥有一种历时性的思维方式, 能理解文学作品存在一种发展演变的过程。与这种编排意图相适应, 人教版的课后练习也体现出对学生文学史意识的引导。如, 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为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在单元小序部分说明了这一时期诗歌的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在学习中应该关注的方面, 下面以“创作手法”为例具体说明。

●“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女之耽兮, 不可说也”和“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暗示了什么?这里用桑叶来打比方, 好在哪里?

●《采薇》前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结合诗句, 说说这种手法有什么特点。

(以上两题来自《诗经》两首)

●《离骚》的句式长短不一, 又多用对偶手法, 呈现出错落中见整齐, 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请具体说说下列诗句是如何构成对偶的。

●《离骚》多用比兴手法, 正如东汉王逸所说的“善鸟香草以配忠贞, 恶禽臭物以比谗佞, 灵修美人以媲于君”。请从诗中找出一些例子来, 并简要分析它们各自的寓意。

(以上两题来自《离骚》)

《诗经》和《离骚》是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 创作手法的特点和发展从上面两组题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端倪。两篇课文的第三题可以看出从《诗经》到《离骚》的句式变化;比兴手法的使用在《诗经》中已经出现, 但对于“比、兴”的概念不是很容易就能理解的, 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因此在《诗经》的课后练习题中只用了“打比方”来帮助学生理解“比”的创作手法, 在《离骚》中才明确说明了此篇使用了比兴手法, 并用王逸之语加以解释, 其实是起到了一种提示作用, 有了3篇诗做积累, 学生能够对“比”有一定的理解, 然后题目中要求学生“请从诗中找出一些例子来, 并简要分析它们各自的寓意”。以此来检验学生对“比”这种手法的掌握程度。另外, 对这种创作手法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屈原的情感表达。

沪教版的教材则是以专题为单元, 专题不同, 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就不同, 练习题的设置也能够体现单元教学目标, 但从文学史角度出发的不多, 有些单元的古文并没有统一的文体。例如, 沪教版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的专题为“山川草木”, 单元小序说明了与“山川草木”相关的文学作品“异彩纷呈”。这个单元的课文有《蒹葭》《种树郭橐驼传》《病梅馆记》和诗二首, 共3首诗, 两篇散文。从课后练习题的内容来看其共同点是:都有关于主旨的理解的题。对主旨的理解是学习每篇文章都需要了解的一方面, 而其在此统一明确提出就起到了引导教学对比主旨的作用, 同样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角度。

除了主旨之外, 还有关于创作手法的练习 (《蒹葭》《种树郭橐驼传》和诗二首课后有) , 有关于字词解释或翻译的题 (《蒹葭》《种树郭橐驼传》和《病梅馆记》课后有) 。虽然题目中提到的创作手法选文中有典型运用, 但这些方法之间没有一种系联性, 更多的是一种孤立的存在。例如:

●《诗经》的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3种。赋是直接叙述铺陈;比是比喻;兴即起兴, 就是借一个别的事物来开头, 然后再转到正题, 所借事物和所写的主要事物, 有的相关, 有的有关, 有的无关。有时兴中有比, 称作比兴。另外, 重章 (或叫复沓) 、叠句、叠字、双声、叠韵等, 也是《诗经》表现形式上的突出特点。这首诗反映出以上哪些特点?请具体分析。 (《蒹葭》课后题)

●具体说说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和类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种树郭橐驼传》课后题)

●用典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请说说《咏史》一诗是如何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 其表达效果如何? (诗二首《咏史》课后题)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源头作用在此没有体现出来, 因为到《咏史》诗的用典手法的跳跃性很大;对于不同文体, 手法的使用可比性就更小了。从学生接受的角度看, 在《诗经》中学习到的方法在《咏史》中不能得到有效地迁移, 学生容易遗忘, 不利于评价和检测。另外, 《蒹葭》课后题中给出了大量定义性信息, 这些信息并不能被高一的学生所理解, 比如对兴的解释, 在没有大量例子积累的前提下, 学生很难理解到底什么是兴。所以对于这一单元来说手法的讲解就不应作为重点内容或者无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但在《病梅馆记》的课后第二题“有人评价本篇和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在思想倾向上有想通之处。相同之处在哪里?请简要分析。”表现出了对学生迁移分析能力的鼓励引导。

古文练习初三 篇3

在对“民族性”的培养过程中,文言文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文言文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其次,文言文作品为汉语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在生活中,一般人很少能接触到文言文,文言文的陌生化使文言文教学困难重重,学生缺少足够的语境去建构知识。因此传统的背诵方法成为积累文言文语境的最高效的方法。但这里的背诵并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老师所做的一切工作只是在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而已。因此文言文的教学要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接受学习”转变为“发现学习”追求成为教师选择教育方式的准则之一。

基于上述对文言文教育的分析,我们对新人教版和沪教版的古文部分课后练习进行了类型统计(如表1、表2)。

一、图表分析

从以上两表中可以看出,两版教材对于文言文教学不同方式兼收并蓄的态度。与人教版相比,沪教版古文课后练习题采用了大致相同的课后练习构成。其中,“理解”类型的题都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体现出编撰者对于“意义学习”和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另外,两版教材都没有盲目摒弃传统的“背诵”方式,也没有过分强调“应用”题型的神奇效应,体现出一种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

但从数据分布的差异性中还是可以看出两版教材的引导倾向有所不同。人教版教材的识记类型和应用类型比例大致相等,分别占所有题型的 19%和18%;而沪教版的识记类型题只占了7.5%,应用类型题则高达21.5%。从中可以看到人教更重视知识的积累,而沪教更重视知识的迁移。在实际生活交流中我们也发现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学生的古诗文背诵量要高于使用沪教版教材的学生。人教版的应用类题型可以大致分为7种,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拓展思考与表述上,题型较为单一,新颖的题型很少,从题型来看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沪教版应用类的题型较多,大致分为思考和实际运用两大类,而实际运用方面有比较丰富的题型。例如:

“小说情节的安排一波三折,主人公成名的命运也随之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试用线状图标出成名命运的起伏变化。主人公成名的性格是在与众多人物的对比中逐渐鲜明丰富起来的,举出几处对比描写,分析成名的性格特征。你如何评价他这样的人物?为什么?”(沪教版高中语文一年级第一学期《促织》课后练习第二题)

二、 具体内容分析

结合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沪教版课后练习的表述和人教版表述的一些相似之处。

首先是在题干中出现大量“外显知识”,在上面的例子中“小说情节的安排一波三折,主人公成名的命运也随之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主人公成名的性格是在与众多人物的对比中逐渐鲜明丰富起来的”这一部分属于“外显知识”,这部分叙述提供给了学生至少两个知识信息:一为小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小说情节的安排一波三折”二为小说的阅读和创作方法“对比”。同时这两个信息还起到明确做题目与指导做题方法的作用,如果删掉这一部分,剩下的问题就显得突兀很多。

其次是题干都显示出一种尊重认知规律的态度。人教版表现出识记、理解水平的递进融合(上一篇有分析),沪教版练习则体现出一种由具体操作到抽象思考的过度。例如:“用线状图标出”→“举出几处对比描写”→“你如何评价他这样的人物”。

再次是沪版练习也体现引导学生传承与创新并存的教育理念。《师说》这篇文言文入选了两版的教材,其课后练习对比如下:

文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说法是否适合今天的教育?请谈谈你的看法。(沪教版高中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

试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作者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试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认识。(人教版必修3)

两道题都是开放性的,但都对学生的思考方向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人教版的题干表现出更加明显的中庸式的思考角度;沪教版的题干没有给出要求,也就是说没有限制,学生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然而两版教材的课后练习也存在着很多教育理念差异。

首先,两版教材课后练习对材料的呈现方式不同。

人教版古文课后练习部分提供了大量的背景资料,这些资料的呈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随着题干一起出现(如例一);另一种是在练习题后用深色框区别开来的相关文学资料(如例二)。

例一:中国古代有诗文“穷而后工”的说法,苏轼正是在贬谪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名篇。如何看待“穷而后工”这种现象?你还能从古代文学家中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例二: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乎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摘自《苏轼文集》卷六十六)

(以上两例皆出于人教版必修2《赤壁赋》)

例一当中“穷而后工”“苏轼正是在贬谪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名篇”这种形式的资料提供,其作用有点类似“外显知识”。例二当中的一段文字是《苏轼文集》的节选,其一,这一段是对苏轼对自己文学创作过程的描述,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此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的才情与文学创作理念,从而对苏轼及其文章有更好的理解;其二,作为一段较为完整的有出处的选段出现在语文课本当中,其意义在于文学素养的展示——有文献资料意识(一者知道古代文学有很多文献资料可查询,二者了解与作者作品相关的资料性著作有哪些)。如例二这样的节选在人教版的绝大多数课文后面都有附录,这部分附录尤其是古文部分有很高的质量,基本都是代表性与文学性与相关性和而为一的,对语文感兴趣的学生都会对这一部分更感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对此部分加以利用,其作用将大大减少。

沪教版的背景资料也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显性的,另一种是隐性的。显性的方式跟人教版练习例一类似;隐性的资料呈现方式即化陈述性为程序性。

在沪教版练习题当中要求学生使用工具书或者查背景资料的题较多,如:

这是一篇带有寓言及政论色彩的传记文。请查阅柳宗元写作此文的背景资料,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

请借助文中注释和工具书,解释下列实词。

(两道题均来自沪教版高中语文一年级第一学期《种树郭橐驼传》)

汉语的特点是:兼容性强,内涵极其丰富,有说不尽的成语和典故;模糊性强,各种“无达诂”。但汉语的复杂性并不等于汉语教学的无序和混乱。沪教版所呈现出来的教学方式强调了学生的参与性,在实际参与过程中不仅了解陈述性知识,更要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成为了一种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容易遗忘的,但程序性知识则不然,掌握这种程序性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陈述性知识。换句话说,沪版教材强调了学习过程,相比之下,人教版则更侧重学习结果。虽然在学习结果中可以总结出一些学习过程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明晰须要建立在大量无效学习的基础之上,其教学效率远没有方法的明确告知来得快。

其次,两版教材课后练习的构架不同。

人教版的教材是以文体为单元编写的,每个文言文单元以时间为序安排文章,从文学史的角度对该文体进行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的文言文有一个系统化的了解。在此种编排模式下,人教版教材更强调学生拥有一种历时性的思维方式,能理解文学作品存在一种发展演变的过程。与这种编排意图相适应,人教版的课后练习也体现出对学生文学史意识的引导。如,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为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在单元小序部分说明了这一时期诗歌的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在学习中应该关注的方面,下面以“创作手法”为例具体说明。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暗示了什么?这里用桑叶来打比方,好在哪里?

《采薇》前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结合诗句,说说这种手法有什么特点。

(以上两题来自《诗经》两首)

《离骚》的句式长短不一,又多用对偶手法,呈现出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请具体说说下列诗句是如何构成对偶的。

《离骚》多用比兴手法,正如东汉王逸所说的“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请从诗中找出一些例子来,并简要分析它们各自的寓意。

(以上两题来自《离骚》)

《诗经》和《离骚》是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创作手法的特点和发展从上面两组题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端倪。两篇课文的第三题可以看出从《诗经》到《离骚》的句式变化;比兴手法的使用在《诗经》中已经出现,但对于“比、兴”的概念不是很容易就能理解的,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因此在《诗经》的课后练习题中只用了“打比方”来帮助学生理解“比”的创作手法,在《离骚》中才明确说明了此篇使用了比兴手法,并用王逸之语加以解释,其实是起到了一种提示作用,有了3篇诗做积累,学生能够对“比”有一定的理解,然后题目中要求学生“请从诗中找出一些例子来,并简要分析它们各自的寓意”。以此来检验学生对“比”这种手法的掌握程度。另外,对这种创作手法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屈原的情感表达。

沪教版的教材则是以专题为单元,专题不同,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就不同,练习题的设置也能够体现单元教学目标,但从文学史角度出发的不多,有些单元的古文并没有统一的文体。例如,沪教版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的专题为“山川草木”,单元小序说明了与“山川草木”相关的文学作品“异彩纷呈”。这个单元的课文有《蒹葭》《种树郭橐驼传》《病梅馆记》和诗二首,共3首诗,两篇散文。从课后练习题的内容来看其共同点是:都有关于主旨的理解的题。对主旨的理解是学习每篇文章都需要了解的一方面,而其在此统一明确提出就起到了引导教学对比主旨的作用,同样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角度。

除了主旨之外,还有关于创作手法的练习(《蒹葭》《种树郭橐驼传》和诗二首课后有),有关于字词解释或翻译的题(《蒹葭》《种树郭橐驼传》和《病梅馆记》课后有)。虽然题目中提到的创作手法选文中有典型运用,但这些方法之间没有一种系联性,更多的是一种孤立的存在。例如:

《诗经》的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3种。赋是直接叙述铺陈;比是比喻;兴即起兴,就是借一个别的事物来开头,然后再转到正题,所借事物和所写的主要事物,有的相关,有的有关,有的无关。有时兴中有比,称作比兴。另外,

重章(或叫复沓)、叠句、叠字、双声、叠韵等,也是《诗经》表现形式上的突出特点。这首诗反映出以上哪些特点?请具体分析。(《蒹葭》课后题)

具体说说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和类比手法?有什么作用?(《种树郭橐驼传》课后题)

用典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请说说《咏史》一诗是如何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其表达效果如何?(诗二首《咏史》课后题)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源头作用在此没有体现出来,因为到《咏史》诗的用典手法的跳跃性很大;对于不同文体,手法的使用可比性就更小了。从学生接受的角度看,在《诗经》中学习到的方法在《咏史》中不能得到有效地迁移,学生容易遗忘,不利于评价和检测。另外,《蒹葭》课后题中给出了大量定义性信息,这些信息并不能被高一的学生所理解,比如对兴的解释,在没有大量例子积累的前提下,学生很难理解到底什么是兴。所以对于这一单元来说手法的讲解就不应作为重点内容或者无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但在《病梅馆记》的课后第二题“有人评价本篇和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在思想倾向上有想通之处。相同之处在哪里?请简要分析。”表现出了对学生迁移分析能力的鼓励引导。

赤壁古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4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史赤壁

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1)两首诗吟咏的都是三国时候赤壁之战的历史,而两位作者对周郎的态度并非一致,其中区别何在?

答:杜诗慨叹周瑜侥幸成功,胡诗赞美了年轻统帅周瑜的功绩。

解析:杜诗中的三四两句总结了历史的教训。字面上是讲二乔,实际上是说这一战争关系到东吴的安危,幸而成功,否则家国难保。而胡诗则是称颂周瑜巧用火攻大破敌人的智慧。

(2) 杜牧诗前两句写了什么?与胡曾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杜牧诗开头描写发现旧日武器,磨洗辨认朝代的场景,引起人们冷静的历史沉思。胡曾诗却是直接陈述历史,表达对英雄的热情赞颂。

解析:注意辨别 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态度有何不同,读出言外之意来。同时,还要注意诗人吟咏的角度和侧重点,写了些什么,没写什么。切忌由于自己熟悉这段历史,就忽略诗 人是从哪方面,持何种态度来吟咏。

对比赏析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这里的铜雀台,就表现了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很是蕴藉。

古文练习初三 篇5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Ⅱ: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二项是( B 、C )(2分)

A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见)//路转溪桥忽见(出现)

B凄(凄凉)神寒骨,悄怆幽邃//属引凄异(凄凉)

C宴酣(尽兴地喝酒)之乐,非丝非竹//对此可以酣高楼(尽兴地喝酒)

D杂然而前陈(摆开)者//陈词滥调(陈旧)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A太守谓谁?( 为,是 ) B隶而从者( 跟着 )

C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那样) D树林阴翳( 遮盖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

(2)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

4、跟据你的理解填空:(2分)

《小石潭记》侧重写寄情山水。 《醉翁亭记》侧重写作者与民同乐的喜悦。

5、这二篇文言文的背景和作者抒发的情感是什么?(3分)

答:《小石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有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空明澄澈的程度和游鱼的形神姿态。此外,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鱼则“若空游无所依”,澄澈透明,生动传神,穷微尽妙,意境幽深。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的作品。作者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贬,但却表现出乐观旷达的情怀。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而又自得其乐;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儒家仁爱的社会理想,把对山水对民众的爱融注到这篇酒后的记游文字中,如诗如画。

6、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观鱼时和游览到最后所描写的景物可看出作者的心情发生了变化,你认为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可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理解分析)(3分)

答:作者浏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小石潭的环境景物的凄清环境,触发作者的忧伤、悲凉。使作者想起了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而被贬为永州司马的孤凄之情。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因此作者的心情发生了上述变化。

7、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提到“古仁人之心”这一概念。“古仁人之心”内涵丰富。《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这两篇文章可以说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古仁人之心”做了解释。请将《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课文中体现出来的“古仁人之心”分别表示出来。 (3分)

答:《岳阳楼记》中的`古仁人之心:古代那些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的心,与“随物喜因己悲”的心情有所不同。他们的悲喜不受客观环境和景物的影响,也不因个人得失而变化。

初三修改病句练习 篇6

B、在审议之前,本来很看好的几项建议,就因为这一项建议,竟没被采纳。

C、尽管美好的理想,然而太超前了,最终落得个“和者盖寡”的尴尬境地。

D、如何才能先富起来呢?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

2 ( )A、法院日前审理了一起因一句脏话引起的赔偿案,大家都为这一家人为老不尊,为幼不敬的行为所不齿。

B、如何确立品位和风格,如何敏锐展示当代文学发展的步履,如何寻找读者与市场定位,是期刊生存的经济基础。

C、该作品朴实自然,不事雕饰,“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情,溢于言表之外。”

D、“戏剧语言”之受人诟病,说来也已经是“老奶奶的被窝──盖有年矣”的事了。

3 ( )A、如此一批来自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人,委委屈屈地来到弹丸之地香港。

B、“太保”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C、文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广阔道路。

D、有一种新型抗癌疫苗能有效降低结肠癌手术后的发病率。

4 ( )A、南方一个省一年光蛇就能吃掉成百上千吨,也不怕蛇的天敌老鼠肆虐。

B、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以青年师生为主。

C、三枪集团的内衣产品,是1994年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D、汉语学者难道不能做到,无论这世界多么让人沮丧,既不悲观自弃,亦不急功近利,持守自己的学术之域吗?

5 ( )A、 中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一举囊括了13 枚金牌中的11枚,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B、 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进来。

C、 过去这个学校不执行“学生以学为主”,所以学生的学习水平很低。

D、 凡事要依靠群众,否则就做不成什么大事。

答案

1、 A(B “这一项”表意不明 。C 改为“虽然理想是美好的……”。 D 去掉“起决定性作用”。)

2、 D(A 改为“……这一家人为老不尊,为幼不敬的行为为大家所不齿”。B 两面与一面不对应。C 去掉“之外”。)

3、 D (A “东方巴黎”作上海人的定语不当 。B “责任”缺谓语动词 。C“方向、方针”是“道路”主宾搭配不当。)

4、 D (A 老鼠不是蛇的天敌 ,不合常理。 B 句式杂糅,去掉“大都”。 C

“产品”是“品牌”主宾搭配不当,而且,“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主语不明确 。)

初三英语作文练习1 篇7

2.同学们都非常刻苦用功,课后经常讨论。

3.我遇到过很多挑战,从考试中学到了很多。

4.我可以与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交朋友。

5.我经常跟我的朋友一起玩游戏,这让我很开心。

I will introduce my school to you.(二)

1.科技发展迅速,现在的生活比50年前更便利。

2.药物和饮食发展得更好,人们有很多不同的方式进行联系。

3.人们运动减少,人们没有以前健康。

4.交通状况更拥挤和污染更严重。

5.人们开始思考如何节能减排。

6.并就期中一个变化,举出身边的例子来具体说明。

答案

(一)1.每天8点开始上课,中午休息两个小时。下午5点放学。放学后,可以进行各种体育活动。school, we can have different kinds of sports.2.同学们都非常刻苦用功,课后经常讨论。

3.我遇到过很多挑战,从考试中学到了很多。

4.我可以与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交朋友。

5.我经常跟我的朋友一起玩游戏,这让我很开心。I really enjoy my school life.答案

(二)1.科技发展迅速,现在的生活比50年前更便利。

2.药物和饮食发展得更好,人们有很多不同的方式进行联系。

3.人们运动减少,人们没有以前健康。before.4.交通状况更拥挤和污染更严重。

Traffic makes the roads more crowded, and it also makes pollution worse.5.人们开始思考如何节能减排。

People begin to think about how to use less energy and reduce pollution.6.并就期中一个变化,举出身边的例子来具体说明。

夏天的初三练习写作作文 篇8

夏天的风雨来势汹汹。午后,原本还烈日当空,却不知从哪儿飘来一朵朵浓厚的乌云,大风“呼呼呼”地刮起来,将地上的落叶四处驱赶,又将一些可怜的小草连根拔起,在空中飞旋。

突然,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传来,只见豆大的雨点打在窗户上。妈妈不由得感叹:“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我将手伸出窗外,感受这夏天里难得的清凉。只几秒钟,我的手就像用自来水冲洗过一样湿漉漉的。街上的行人举着伞在风雨中艰难地走着,还有的行人毫无防备,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雨淋成了“落汤鸡”。

夏天的风雨的确让人们吃了不少苦头,不过夏天的风景却也令人赏心悦目。

雨后,我和妈妈去湖边赏荷。只见满湖的荷花像大自然的舞蹈家在碧绿的海洋中跳舞,这让我想起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荷花有的完全舒展开柔软的肢体,露出碧绿的莲蓬;有的含苞待放,怀抱着晶莹透亮的雨滴,像一枚枚璀璨夺目的粉红宝石;还有的荷花,花瓣仍然紧紧相拥,像是不舍得分开。

树上的知了们是不知疲倦的歌唱家,它们大声叫着:“知了——知了——知了——”仿佛在说:“热啊,热啊,热啊!”这让夏天里的人们更加烦躁了。

初三议论文阅读题练习 篇9

4、第②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

5、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一)勤能补拙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人叹息自己天生笨拙,成不了大器。

6、梅兰芳、爱迪生和方仲永的故事在论证中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 其实,这种叹息是没有必要的。常言道,勤能补拙,就是说,天资差,是可 以用努力来补偿的。②事实不正是如此吗?

7、下列层次划分正确的是()③梅兰芳年轻的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生着一双死鱼眼睛,灰暗、呆滞,根本不是学戏的材料,拒不收留。天资的欠缺没有使梅兰芳灰心,反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而促使他更加勤奋。他喂鸽子,每天仰望长空,双眼紧跟着飞翔的鸽子,穷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追不舍;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眼紧随着遨游的金鱼,寻踪觅影。后

8、华罗庚教授的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属于道理来,梅兰芳那双眼睛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闪闪生辉,脉脉含情,终于成论证还是事实论证? 了著名的京剧大师。④闻名世界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上小学的时候被老师称为“智能低下的(二)“学”与“问” 人”,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被迫离开了学校。但他并不因此而丧失信心,反有这样一个故事:山里的先生来到水乡,朋友请他吃菱。他连壳嚼。朋而以顽强的意志勤奋学习,最后终于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不行,得去壳。”先生充内行,说:“知道,我喜欢连壳吃,清火解⑤类似由于勤奋而弥补了笨拙,甚至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古往今来是举友说:

毒。”大家问:“你那里也有?”他回答说:“山前山后都有,多的是。”大家不胜举的。

⑥由此可见,一个开资笨拙的人,只要勤勤恳恳,做到“人一能之已百捧腹。

学习,可不能像这位山里先生吃菱,既不虚心,又自以为是。要获得知之,人十能之已千之”,就能变得聪明起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不⑦反过来说,一个人若不勤奋求学,天资再好也是不能成才的。宋代有识,必须谦虚好学,勤学好问。我们把“有知识”说成是“有学问”

个名叫方仲永的“神童”,五岁便会做诗,被乡里称为奇才,可谓聪明过人;是没有道理的。学问学问,学了要问,学与问相辅而行。不学以质疑,不问

无以解疑。释其一疑,便长一智。口学常问,心便常闷。学既不可缺,问就但他出名后,不再勤奋上进,而整天由他父亲带着到处吃喝受礼,结果诗才

枯竭,终于“泯然众人矣”。类似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不可少。不因细小疑难而忽视问,不因问题浅易而懒于问,更不因怕失身份

而耻于问。多问不怕烦,肯问不怕羞。存疑要问,一知半解更须问。在学中我的一个小学同学,由于勤奋好学,升中学的成绩名列全班之首,亲戚朋友。要得夸赞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一年之后,他的成绩排在全班倒数第六,发问,在问中求学。肯学者必肯问,所以,边学边问,才有“学问”,不仅要“肯问”,“不耻下问”,而且还要“善问”。遇事犯难不要他的母亲生气地说:“真是笨蛋!”其实,他哪是什么笨蛋,不过是在一片夸“学问”

急于发问。要先问已,后问人。问已,则反复思考,开动机器;问人,则受赞声中变得骄傲了,不像过去那样勤奋了。“多问”不是“乱问”。⑧华罗庚教授有句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希望那人启示,沿路攀登。自己不动脑就乱问,收效甚微。,则懂全局。故学有目的,些自认为没有开赋的朋友们不要悲观,要相信天才在于勤奋,只要自己肯在若是问之皮毛,则仅懂其肤;若能问之“着穴”

“勤”字上下工夫,朝着美好的目标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是必可以成大器的。问有中心。既要问得准,又要问得深。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有打破沙锅问

到底的精神,不要满足于“知其然”,还要弄懂“所以然”。

1、给下面加点的词语注音。俗话说:“不问路,会迷路。”行路如此,治学也是如此。补拙()觅影()泯然()屡见不鲜()().....

1、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2、解释“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在文中的含义。(1)捧腹:________________(2)不耻下问:__________________

第1页 初三议论文阅读题练习

(3)打破沙锅:_______________

(4)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论述了什么问题?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3、文章开头的故事在文中起何作用?

4、指出文中论述“不肯问”的三个原因。

5、什么叫“善问”?文中是如何论述的?

(三)①一位大学毕业生,到外企应聘,写了一封十分谦虚的自荐书,自云种种不足,以求获得好感。不料,洋老板并不欣赏,评语是“缺乏自信。”这位求职者没有将自己“推销”出去,被所谓的谦虚所“封杀”。

②谦虚诚然是一种美德。虚怀若谷,有容乃大。然而,有一种国粹式的谦虚,实在令人受不了。与其说是谦虚,不如说是否定自我,作践自己。自己本来挺聪明,但最好称“愚”;本来知识渊博,但最好称“鄙人”——浅陋之人,甚至称“敝人”——破烂货。若不如此,就会招来指责,曰:“骄傲!”

③自己的见解挺正确,挺深刻,挺新颖,但最好称“愚见”。有了正确、深刻、新颖的见解,也不能理直气壮、毫无顾忌地发表出来,最好说“窃以为”,带上一点偷偷摸摸、吞吞吐吐的味道。若不如此,张嘴就说“我认为”,就会受到非议,曰:“狂妄!”

④凡此种种,统称自谦。若不自谦,也即_____自大,_____自大,_____自大,自大,谁若背上“自大”的恶名,难有出头之日。

⑤《愚公移山》里,正面人物叫愚公,反面人物叫智叟。“智”受到嘲笑。如果有人确实“大智”,也必须不露声色,不显锋芒,装成“若愚”的样子。这如同武侠小说中的异人,大抵蓬头垢面,如痴如癫。倘若你带着灵气,冒着精气,透着才气,便有一盆盆污水兜头泼来:“不谦虚!”“没涵养!”“臭能耐!”非把你弄愚、整傻、逼呆不可。为了自保,你不得不缩进蜗牛壳里,做一个符合传统精神的“谦谦君子”。

⑥这时候的“谦虚”,已经形成了捆绑智者的绳索,使他们不敢说,不能说;不敢做,不能做。这时候的“不谦虚”,已经成了打人的棍子,杀人的刀子。《三国演义》中的杨修之死,归咎于他的“恃才傲物”。时至今日,仍有许多青年被领导或导师视为“不谦虚”而被打入冷宫,“你不是认为自己行吗?我偏不用你!”政治生命或学术生命,就这样被扼杀了。

⑦由此可见,国粹式的谦虚并非真谦虚,其实质是提倡自贱、自虐、甚

至自残。

⑧要让个体充分表现自我、展露才智,而不是“夹着尾巴做人”。这才是有生机有活力的民族。

1、给加点的词注音。作践()垢面()如痴如癫()归咎()扼杀()......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在第⑤段的空格中填入三个关于“自大”的成语。__________自大__________自大__________自大

4、看问题切忌片面走极端。这篇短文就注意到了这点。你认为文章中哪句话在这方面有所体现?

5、请仿照例句另写出两个比喻句。例句:“谦虚,已经成了捆绑智者的绳索。”

骄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骄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解释“虚怀若谷”和“恃才傲物”的意思。

7、本文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四)不为最先,不耻最后

①《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拼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话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做人的处世金箴了。

②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

③我有时也偶尔去看看学校的运动会。这种竞争,本来不像两敌国的开战,挟有仇隙的,然而也会因了竞争而骂,或者竟打起来。但这些事又伯别

论。竞走的时候,大抵是最快的三四个人一到决胜点,其余的便松懈了,有几个还至于跑完预定圈数的勇气,中途挤入看客的群集中;或者佯为跌倒,使红十字用担架将他抬走。假若偶有虽然落后,却尽路的人,大家嗤笑他。大概是因为他太不聪明,“不耻最后”的缘故罢。

④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士,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⑤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潇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1、作者对“不为最先”与“不耻最后”的处世态度看法如何?

2、“不为最先”的处世哲学给中国人带来了什么危害?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不敢‘不耻最后’体现了中国人的什么民族弱点?

4、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5、结合历史上的实例,谈谈你对“失败的英雄”的理解。

6、本文的语言具有嘲讽意味,试找出一例加以分析。

(五)成功

①什么叫成功?顺手拿来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言简意赅,明白之至。

②但是,谈到“预期”,则错综复杂,纷纭混乱。人人每时每刻每日每月都有大小不同的预期,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总之是无法界定,也无法分类,我们不去谈它。

③我在这里只谈成功,特别是成功之道。这又是一个极大的题目,我却只是大题小做。积七八十年之经验,我得到了下面这个公式: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④“天资”,我本来想用“天才”,但天才是个稀见现象,其中不少是“偏才”,所以我弃而不用,改用“天资”,大家一看就明白。这个公式实在是过于简单化了,但其中的含义是清楚的,搞得太烦琐,反而不容易说清楚。

⑤谈到天资,首先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天资是不相同的,这是一个事实,谁也否定不了。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号召大加批判天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今不解。到了今天,学术界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颇不稀见,我除了羡慕这些人“自我感受过分良好”外,不敢赞一词。对于自己的天资,我看,还是客观一点,实事求是一点好。

⑥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事理至明,无需饶舌。

⑦谈到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就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清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⑧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还是先举韩文公。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都熟悉的。

⑨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静安先生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三境写的是成功,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和机遇,似更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1、什么是成功?

2、作者认为成功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3、试分析第⑤段中“自我感觉过分良好”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4、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5、第⑧⑨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在论证上有什么作用?

(六)老家

莫小米

①把过年很当回事的人,多半是有老家的。

②有老家的人过年可以有一个大动作——预订车票机票,购买各式礼品,将手头的一切事情暂告一段落——回老家。

③回老家的意义要等踏上了老家的土地才能真切体味,它是一次检阅与被检阅。首先你要接受老家所有的亲人及乡亲们的检阅,你学习成绩的优异,你赚回了很多钱,你带回去俊俏媳妇,你升了一官半职„„你是乡亲们的荣耀,你不能有负他们的期望。同时你也要看看老家的变化,村里新修了水泥路,村办企业产品出了口,三代文盲的哪一家出了个中专生„„你也检阅老家。

④无论你在外面混得多么憋气多么窝囊,回老家总有一点“荣归故里”的感觉。稍稍混得像个人样,老家的地方志肯定就把你收编了进去。即使真到了头破血流走投无路,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时,老家还是惟一能接纳你的地方。

⑤这两天给朋友打电话,发现很多人都回老家过年或准备回老家过年去了。我没老家,生于这个城市,长于这个城市,而且,我童年住过的那个街角,也恰恰就在上一年被拆除,变为文体交叉的一个犄角了。心里不由得羡慕人家有老家。

⑥正在此时,一位昔日好友的母亲来电,说好友昨晚刚从南方飞回。我立即给她去电话。她的令人羡慕的职业早已使她练就一口极标准流畅的国语,而当我在电话里很自然地用国语与她交谈时(我们在两地挂长途向来如此),她却毫不犹豫地对我说起方言来。我立即改口,我明白我犯了个错误,此刻她最渴望听到的是乡音。我又明白,__________________

⑦我和她曾共同居住过的城市,如今是她的老家而不是我的老家。⑧她离开了老家,这才有了老家;我没有老家,是因为我没有离开老家。⑨我们需要老家,是因为老家是一个离开之后才拥有的地方。老家让我们感觉自己虽远走高飞,却不必害怕风筝断了线。老家让我们感觉树高千丈,又随时可以叶落归根。老家是最初的摇篮,又是最终的归宿。是一种挣脱又是一种牵扯,是被祝福又是被等待,是最能唤起愁绪,又最能平顺心情的地方。

⑩对于老家,我们总是既爱它又嫌它,既依恋它又不满意它。没回时远远地牵挂它,回了没几天便忍无可忍急急地离开它——急急地去续那暂时中断的一切。

⑾借用普鲁斯特伤感的说法:我们徒然回到我们曾经喜爱的地方,我们决不可能重睹它们,因为它们不是位于空间中,而是处于时间里,因为重游

旧地的人不再是那个曾以自己的热情装点那个地方的儿童或少年。

⑿我们无法真正回到老家。每一次渴望回老家的念头的实现,只不过是匆匆地一回首罢了。我们可以勇往直前,那样,便无暇回首,也无需回首。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憋()气俊俏()jī()角无xiá()..

2、结合语境,将第⑥段中划线处空缺的话写在下面。

3、每逢过年,人们都要购买礼品回老家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4、人们对老家为什么那么依恋?为什么要回老家?

5、第⑨段加点的“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比喻什么?

6、第⑿段中划线的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七)爹娘

我家里祖祖辈辈都没有人读过书,父母巴望我这一辈出个读书人,让我六岁就上小学。那时,书费很便宜,连学费才四元;但是要凑够这四元钱也是十分困难的。正如一首诗所描述的那样,我的学费是从奶奶蓬乱的头发里梳出来的,是从爷爷额上的皱纹里犁出来的,是从妈妈去鸡窝里捡鸡蛋的笑容里溢出来的,是从父亲满是老茧的大手与锄头把之间发出的吱吱声里溅出来的。我的学费就这么昂贵,昂贵到需要全家几代人付出。

领回新书的时候,全家都围着那新书啧啧感叹,也许这是几代人见到的真正的书。我的爷爷乐得簌簌掉下的眼泪,落在那书上,溅起一片墨香;娘找了块家里新织的粗布给我包书;书包呢,是奶奶一针一线缝的。书成了我们家的上帝,再没有什么其他东西能得到这样的礼遇。

我在这样的条件下读完小学,考到了离家15里的乡中。我永远难忘,有一个雨天,很冷。上语文课时,我才发现忘带书了,第二节下课后,我见爹在教室门外。他脸色白中发青,身子微微发着抖,一身淋湿的衣裳已冻得干硬。爹见到我,笑着说:“你忘带书了,我给你送来了。”说完,他解开外衣,从怀里掏出语文书,摸了摸高兴地说:“还好,没有湿。”我说:“你咋不叫我?”爹说:“我怕影响你读书。”捧着那带着父亲体温的书,我心一热,眼眶顿时湿润了。

上初三的时候,爷爷得了大病,就在奄奄一息的时刻,他让我拿给他一本书,他捧着,我看见他干涸的眼睛里,涌出晶莹的泪珠,打在书上。他又闻了闻,笑着对我说:“这是香味啊!咱家总算出了个读书人。我们都没本

事,也不能给你什么。要记住,书就是你爹娘,它什么都会给你的。要下劲读书啊!”他顿了顿又接着对爹说:“我死了以后,不要给我操办什么,简单地埋了就行,省点东西和钱给老大买书吧。书是他爹娘,不能让他没爹娘。”我哭了,爹哭了,全家人都哭,哭得那书馨香愈发浓烈。

我上高中了,花钱多了,家里的光景就更惨淡了。有一次我对爹说:“爹,我不想读了。”爹说:“咋?你是不是觉得家里穷?没事儿。要记住爷爷临死前说的话,书就是你爹娘。”我听着,又是泪流满面了。

十几年后的今天,我早已成人了,但我想说的还是一句话:“我要永远爱我的爹娘。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咋()簌簌()干涸()...

2、结合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语。(1)昂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正的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文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其中反复渲染了__________的情景。

4、爷爷、父亲、作者是怎样爱书的?请简要概括。

(1)爷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题目“爹娘”是双关语,一是指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

6、你怎样理解“哭得那书馨香愈发浓烈”这句话的?

(八)①雅安公司的人事部经理戴维先生告诉我,面试将要由贝克先生主持,在10个人中选一名。

②贝克先生是全球闻名的大企业家,从一个报童到美国最大的广告代理公司——雅安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并且,他年龄也不大,只有40岁上下。

③我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紧张,一连几天,从英语口语、广告业务及穿戴方面都做了精心准备,以便顺利“推销自己”。..

④考试是单独面试。我一走进小会客厅,坐在正中沙发的一位老外便站了起来,我认出他正是贝克先生。

⑤“是你!你是„„”贝克先生用流利的中文说出了我的名字,并且快步走到我面前,紧紧地握住了我的双手。

⑥“原来是你!我找你找了很长时间了。”贝克一脸的惊喜,激动地转

过身对在座的另几位老外嚷道:“先生们,向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救我女儿的那位年轻人。”

⑦我的心狂跳起来,还没容我说话,贝克先生把我拉到他旁边的沙发上坐下来,说道:“我划船技术太差了,把女儿掉进了昆明湖中,要不是这位年轻人就麻烦了。真抱歉,当时我只顾看女儿了,也没来得及向你道谢。”

⑧我竭力抑制住心跳,抿抿发干的双唇,说道:“很抱歉,贝克先生。我以前从未见过你,更没救过你女儿。”

⑨贝克先生又一把拉住我:“你忘啦?4月2日,昆明湖公园„„肯定是你!我记得你脸上有块痣。年轻人,你骗不了我的。”贝克先生一脸的得意。..

⑩“贝克先生,你确实搞错了,那真的不是我。”我说得很坚决,贝克先生一时愣住了。忽然,他又笑了:“年轻人,我很欣赏你的诚实。我决定,.免试了。”

⑾几天后,我幸运地成了雅安公司的职员。有一次,同戴维先生闲聊,我问戴维:“救贝克先生女儿的年轻人找到了吗?”

⑿“贝克先生的女儿?”戴维先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接着他大笑起来:“他女儿?有七个人因为他女儿被淘汰了。其实,贝克先生根本没有女儿。” ..

1、给下列字注音。

抿()痣()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1)推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淘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从记叙的顺序看,第②段的内容属于___叙,介绍这些的目的是什么?

4、第③段详细写了“我”在面试前的种种准备,结果都没有派上用场。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5、第⑨⑩两段中加点的词描写了贝克先生的神态,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6、第⑩段中贝克先生说:“我决定,免试了。”贝克先生真的没有对“我”进行考试吗?

7、从上下文看,你认为拥有什么就可以通过贝克先生的考试?

上一篇:宣传阶段小结下一篇:统计课后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