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新问题行为探究论文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是小学科学课的显著特点,是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实验教学以动手为主,那么,是不是只要准备足够的器材,安排好实验步骤,就可以顺利地进行实验活动;只要实验顺利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呢?不是的!教学是一门艺术,实验教学也不例外,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需要教师的机敏把握和智慧处理策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生新问题行为探究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新问题行为探究论文 篇1: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是指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或者生活经验为基础,在数学学习中面对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问题与任务时,通过独立自主和与同学之间的合作,自主发现问题、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以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应用

数学是一门较抽象的科目,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推行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逐步探究数学问题,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联系生活,激发强烈的探究兴趣

任何材料,如果不是从之前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事情中引出,就会流于贫乏和无生命力。把所学的知识与人类的需求和活动的某些情景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们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

例题求“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数学味太浓,教学时我适当进行了改编,改编成:先出示一行10个不同的水果,然后问: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我们每天都应该吃一定的水果,这些水果中,你最喜欢吃什么?如果让你任意挑两样,你会挑选哪两样?学生们挑选的方法可真多,如果只能挑选相邻的两个水果,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迅速进入思维发展的“最近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二、创设学习情境、明确问题

学生的学习最大的特点是间接经验的学习,学生学习的间接性增加了学习的抽象性和难度,创设学习的情境可以模拟知识发现的情境。在创设的模拟现实的特定情境中出现对其发展有益的数学探究问题,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调动小学生进行学习探究的欲望与兴趣,产生愿意探究、主动探究的积极情感体验;唤醒小学生与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有关的已有知识经验,实现新经验与已有经验的有意义联结,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由于数学学习内容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发展仍然具有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促使小学生改变原有知识结构的平衡状态,产生不平衡以进行进一步探究的需要与欲望;指明进一步数学探究方向,促进数学探究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当前数学探究性学习实践中,存在着形式上的情境创设和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的表面肤浅情境创设的问题,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缺乏实效性与数学味,没有充分发挥问题情境的应有功能。小学数学探究学习活动问题情境的创设时应以小学生需要探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并且以探究问题为主线,从小学生已有的跟当前数学探究有关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出发,遵循数学学科知识系统间的内在逻辑思维,结合与现代生活等有关的数学信息,合理组织与利用教材,整合数学教学内容,通过蕴藏小学数学知识的问题情境,引导小学生积极进行数学探究思维活动,带领小学生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认知境界。

三、选择探究内容、制定探究计划

数学教学的过程不是只是接受的过程,儿童数知识与数概念的获得是儿童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的过程。传统教学中的接受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接受式学习虽然存在一定问题,但是也不是所有学习内容都适宜于以探究式进行。教师在选择适宜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类型特点和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教学内容,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之前要慎重考虑与分析教育对象、教师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的特点,选择小学生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能够探究,同时也有必要通过探究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的内容,这种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才能够实现促进小学生探究能力、思维逻辑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才能使小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思维方法、形成数学认知策略、完善对于数学探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适宜以探究式学习进行教学的数学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揭示小学数学教学规律、探究并形成小学数学教学法则以及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与连接之中。在小学数学探究学习活动中,数学学习内容不是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以数学探究问题的方式间接呈现给小学生,所以教师首先要调动小学生的内在需求,了解小学生数学探究的内在兴趣。同时教师還要深入分析数学教材,明确数学基础知识与法则、数学公式与性质、数据处理与应用等基础性数学教学内容的背景、价值与内在联系,确定探究内容的关键点、相关数学知识之间的连接点以及教师自身的延伸点来科学地选择探究性的数学学习内容。

四、实践探究、进行活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知识获得和实践运用都是以抽象的文字、公式、符号、表格等间接的形式呈现,缺少问题情境以及实践探究和操作以建构数学经验的机会,缺少数学探究与建构的直接经验过程和真实的数学经验建构的积极体验。探究性学习就是给予小学生探究操作的机会,让小学生在数学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搜集资料、分析整理资料、合作共享、解决问题,是实践性很强的一种数学学习方式,小学生在数学探究活动中体验到数学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经验建构的成就感、享受数学探究的乐趣。通过这种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小学生会获得“怎么去建构知识经验”的体验,同时各种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也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智力也会在数学探究中得到提高。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多种数学实践活动,给予小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与机会。

五、体验探索过程,收获学习成果

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教学中的“自己发现”,即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切身体会,同学们大致了解了分秒的关系,由于时分关系不好观察,为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可提出“你几点起床?”“几点来学校?”“吃早餐花了几分钟?”“课后活动时间有多久?”等大家感兴趣的话题。通过眨眼、拍手、跺脚等有节奏的行为,让学生对“秒”有基本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时间的理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给予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放手让学生探究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运用探究科学的态度去知识、发现、创造,以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实施新课程所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

作者:陶淑敏

小学生新问题行为探究论文 篇2:

小学科学实验问与答策略初探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是小学科学课的显著特点,是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实验教学以动手为主,那么,是不是只要准备足够的器材,安排好实验步骤,就可以顺利地进行实验活动;只要实验顺利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呢?不是的!教学是一门艺术,实验教学也不例外,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需要教师的机敏把握和智慧处理策略。

一、实验前谋选材料,从简求实

课上要用种种材料,是科学课的一大特点,材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期望。教师也许会感到把材料直接交到孩子手中,可能造成无法容忍的混乱。事实上,把精心选配的材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探究,是让他们走上科学道路的一个好办法,关键是要选配好材料,注意发挥材料的最大效益。一套好的材料,会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会促成一节好课。

实验教学能否成功、效果能否达到,不仅仅取决于实验材料是否充足,还取决于实验材料选择是否科学,搭配是否精当。实验材料选择科学、搭配精当,学生操作起来得心应手,观察方便,现象明显,实验效果就好。

把各种材料放在一起,它们之间便有了一些相互关系,不同的组合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一些特定的言行。一盆水,一个软木塞、一个小铁块,这样一组材料学生会有什么结论?学生会说铁块沉下去,软木塞浮上来,材料结构的简单,使他们很难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如果是另一组材料:一盆水、同样形状大小的木块、铁、塑料、胶木,学生又会有什么结论?因为材料间的丰富对比性,将揭示一个规律:同样大小的东西,重的下沉,轻的浮着。那么,是不是材料的结构越复杂越好呢?不是的!

一般情况下,教师依据教材的提示,会设计出适合预设问题探究需要的有结构的材料,只要能够完成任务就可以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如果我们在准备实验器材时打破常规思维,常常可以使材料更简洁有效,看起来简单,但是用起来却更有意义。

其次,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时机,分层、适时、有序地呈现

一种材料就预示着一个现象,可以设置一个情境,进行一项探究。不管是有关,还是无关,每一种材料的出现都有很明显的目的性。因此,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时机,也就是调控了课堂的节奏,掌握了课堂的结构。

小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使用的材料会随着探究活动的推进或探究内容的转变而变化。材料何时呈现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过早发送探究材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没有听清楚活动要求,甚至还没有明白要研究的内容,就开始动手了,容易使探究范围过于扩大。

二、实验时明察秋毫,见机行事

动态地了解学生,才能上好科学课。要细心观察他们在做什么,分析他们在想什么,预测他们会朝哪个方向进展。掌握信息越多,教师就越能清醒地进行指引。因此,在学生活动着的时候,教师应是最忙的,不是去讲述,不是对学习活动指手画脚,而是在观察着学生行为上的变化和独创性,在用心发现学生的特殊表现,在注意着各个小组有意义的探究行为。

1、从实验现象的差异中去找寻规律

在探究中,几十个差别各异的学生得出各种各样的现象,而其中会有大量大同小异,能体现普遍性的现象,而基于这些现象的汇报交流,将是课堂进展的主要方向。在《让灯泡亮起来》的探究中,我们观察到,对于电池,有的小组用一节电池,有的把两节头尾相叠成串联,有的把两节的正负分别用电线并联;对于电线,有的用一根,有的把两根头尾相绞成一长根,有的两根并列合成一粗根;关于电珠,有把电珠放在正极的,也有放在负极尝试的。各小组在数量和接法上有不同,但每一种使电珠发亮的电路都由电池、电线、电珠三部分组成。这些信息,就构成了一条脉络,从中去除枝枝蔓蔓的信息,将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小电珠亮时,都有电池、电线、电珠三部分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顺着从这个方向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是有的放矢。

2、从实验现象的普遍中去发现特殊

在《让灯泡亮起来》的活动中,教师注意到有一学生直接用电线连接正负极,时间不长,发现电池发热了;有一学生看到小电珠尾部碰上电池的正极时亮了一下,引起了他极大的意外,另一根电线没有竟然也会亮!再次尝试,真的会亮。这些出乎意料的现象一定是学生心中的“疙瘩”,怎么回事?多好的探究机遇呀!教师如果抓住了,定会吸引学生去讨论,引出一些不曾想到的接亮小电珠的新方法。原来,科学探究不仅仅是解决已有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的过程。

三、实验后引导交流,挖掘提升

实验操作之后的集体研讨中,学生常常各抒己见。也许是实验结果的差异,也许是认识角度的不同,交流中往往会有出入,甚至产生矛盾。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巧妙地予以挖掘提升,让矛盾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1、抓住思维亮点,层层深入

小学生的思维往往趋于表面,深入思考的主动性不够。心理学表明,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大致处于复合思维和前语言思维的层次上,会出现语言思维障碍,出现交流研讨内容与实际操作迷路的状态。并且,心理学还指出:在科学学习中,不正确的、幼稚的语言和思维只能在感觉器官、思维和情感同时并用的基础上,通过与师生、生生互动发展来完成。如果教师任凭学生回答哪里算哪里,在研讨时单往结论看,会使汇报研讨处于肤浅的状态,缺乏思维的深入,极大地扼杀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造成学生揣摩答案,不能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相反,如果教师能把握学生的特点,充分相信孩子们的潜在能力,多一些追问的细节,抓住学生的一个个思维点,创设师生、生生互动的状态,就能使研讨层层深入,从表面深入到本质,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2、 借助意外现象,指引探索

在顺利地交流之后,学生们往往都“松了一口气”,这时是提出新问题,引起研讨新问题的好时机。交流活动中常常会显现出一些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或一般人不太注意的话题,是置之不理还是妥善引导?教师的教学意识起了决定作用。

一次,教师为了简便,使用了纸盒的牛奶饮料插上吸管,做热胀冷缩的实验。交流时一位学生提出,牛奶盒放入热水后,会先下降一截后再缓慢上升。是这样吗?教师取来新奶盒亲自做过后,肯定了这一不被人注意的细节,并把这一现象提供给全班讨论。结果发现这一意外现象正是牛奶盒首先受热膨胀造成的!结论拓展了知识,讨论丰富了这一实验的教学意义,效果不言而喻。

3、 捕捉有效信息,拓展延伸

学生研究后延伸的内容同课堂学习应属同一个内容范畴,它们有着必然的逻辑联系,它應该是课堂研究内容的扩展、深化。教师要敏锐地捕捉这些转眼即逝的“信息”。

总之,细节决定成败。要真正上好一节实验课,科学探究要真正做到有效有序,就需要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引导学生手脑并用,用活动来带动思维,用思维来改善活动;必须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条件,从符合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的要求出发,在实验操作、深入思考、教学组织等方面用心关注细节,抓住机遇,适时“导”、“拨”,使学生都能规范、科学地动手操作,通过自行探究获取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从而真正发挥实验的效应,凸现科学课的教学功能,演绎出教学的精彩!

作者:熊瑛

小学生新问题行为探究论文 篇3: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新课标明确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是指小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等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一、激发小学生的探究欲望

什么是探究?探究是一种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其基本内涵是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把学生的这种潜能挖掘出来,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处于探究的冲动之中。如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在学生对环保问题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自然资源遭受了怎样的毁坏?是否已造成生态灾难?”这样的启发,会使学生产生急于弄清问题的想法,探究的欲望也因此被激发起来。

二、树立小学生探究问题的信心

探究是一个艰难的、可能要几经波折而最终才能达到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为树立小学生探究问题的信心,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考虑以下策略。

1.让学生积累探究成功的体验。教师可有意识地以形象到抽象、简单到复杂的逻辑顺序安排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孕育对解决更困难问题的探究信心。

2.让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在探究问题时,不仅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人际关系的影响。学生之间的协作、互助、相互尊重,有利于树立个人对探究新问题的信心。

3.教师要合理确定探究的时限。教师应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合理安排学生探究的时间。尤其对一些复杂的、不可能立即解决的问题,要允许学生复习和学习有关知识,这样,学生花必要的时间所取得的成功,比匆促、草率而无效的探究,更有利于增强其探究的信心。

4.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提示。提示是给予学生某些可用于解决当前问题的原理、原则、方法的启发。例如,在学习课文《穷人》后,教师当堂提问:“这篇课文主要写桑娜这个人物,为什么不以‘桑娜’为题,而以‘穷人’为题呢?”当学生自己不能做出正确回答时,教师可提示说:“谁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和事情去理解?请同学们再好好想一想。”帮助学生完成对这个较难的问题的探究。

三、指导小学生实施好探究过程

探究学习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交流阶段。

(一)问题阶段——提出问题,确定选题。提出问题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教师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二是由教师直接提出探究的问题。确定选题,就是对教师或学生提出的若干问题进行筛选,提炼出主要问题,明确探究方向。

1.从生活中设定探究课题。“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如我们班就“网上真奇妙”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一方面,互联网上相关材料较为丰富;另一方面,本课题切合时宜,与学生生活较贴近,容易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

2.从课文中设定探究课题。例如,教师结束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后,给学生出示了一组反映家乡母亲河鉴水河景色的照片,学生看后感慨万分。有的说,这一条脏兮兮的就是我们家乡的母亲河,那里蚊子多、水臭……有的说,这是哪呀?……教师见时机已成熟,问:“当你了解到这些,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积极发言。最后,确定了“母亲河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样一个探究议题。

(二)计划阶段——定出计划,拟订方案。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安排好探究活动的计划。仍以“母亲河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探究活动为例,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了实地考察组、社会采访组、资料收集组等,各小组根据小组成员自身的优势,拟定出行动方案。这为具体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研究阶段——提供指导,及时帮助。如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时间保障及必备资源,开放图书馆、网络,争取社区及家长的支持。

(四)解释阶段——得出结论,展出成果。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得出结论,拿出探究成果。还以上述探究活动为例,有的小组的探究成果是一组配有说明的图片,有的小组写成了调查报告,有的小组每人写了一篇散文……形式多样,都展示出了他们的探究成果。

(五)交流阶段——引导汇报,交流提高。在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一是要注意引导汇报的学生,将探究成果解释清楚;二是引导听的学生注意应就自己不清楚的问题提出疑问,请汇报的学生给予说明。通过交流,不仅要使学生提高认识,同时要学到新的探究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要实施以上的教学策略,教师更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研究能力,使小学生在科研启蒙阶段养成严格要求的习惯,从而形成小学生良好的研究素质。

(责编 张亚莎)

作者:罗艳

上一篇:人民医院防保工作报告下一篇:渔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