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

2024-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3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精选9篇)

2023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 篇1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就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教育。今天我们可以这样说:”良好的习惯,就是成功的开端”。习惯的好坏可以代表一个家庭,可以代表一个班,一个学校乃至整个社会。我们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时代在呼唤文明,伟大的教育家孔圣人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不学习礼仪不懂得讲文明.讲礼貌.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那么如何做好新时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呢。

一、加强师德教育,开展为人师表活动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影响极大。为了使教师以正确规范化的行为影响学生,,必须切实加强师德教育。重点是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如:我校开展的“讲师德,育新人,比奉献,创一流”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教师育人水平。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效果应该说也是最好的。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在上课前主动向学生问好,课间师生之间互相问好。星期一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老师正规的礼仪动作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给学生播撒了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良种。

二、养成教育,形式多样

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应该是多途径的,是与学校的管理方式相一致的。

1、利用周会、晨会、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每周的周会在周一升旗仪式后举行,晨会在每早操后举行。周会和晨会的主要内容是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因为小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才能确保学习态度端正,确保安全,确保在各个方面做得对,做得好。另外,班队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班队活动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进行。活动形式要生动、活泼,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趣味。能让学生乐于参加,乐于接受,寓教于乐之中。逐渐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学会关心周围的人,周围的事和环境,关心身边的社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自立能力,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我校开展的“献爱心,关心学困生”的捐资助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关心他人的快乐。又例如:我校开展的“爱护环境,美化校园”的活动。同学们对不小心掉在地上的废纸,能自觉的拾起来,看到垃圾能主动的清扫掉,使他们从小就养成了爱清洁,讲卫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通过多种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比赛等,使小学在活动中确立了自主意识,自觉做到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3、重视并加强小学生的规范教育。重视对小学生的规范教育,除周会、晨会、班队活动外,少先队工作也不容忽视。大队部要明确的《红领巾值日岗位职责》,坚持岗位值日制度,加强红领巾值日岗的管理,主要应采取正面表 扬和奖励的办法,对在检查中表现较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和奖励,好的班级应悬挂流动红旗,每周或每月评比一次,这样做既可以鼓励后进生上进,同时又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

4、学校与家庭相结合,形成养成教育的合力。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家庭的配合或者说家庭教育的滞后,对学校教育的效果是有很大影响的,为此,必须先要和学生家长积极沟通,增加学校与家长的情感。可通过家访,开家长座谈会,也可通过家长学校来提高家长对学生的正确的教育意识,同时,通过这些活动也可以对家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对家庭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例如:我校每学期都要召开一次家长会,在会上交流学校与家庭之间教育方法与教育成效。同时,对家庭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如让孩子承担一此致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让孩子过度玩游戏,看电视,不要打骂孩子,如何培养孩子在家里的习惯养成等。同时,要求家长能以自己的道德行为,良好的家风,规范的礼仪、礼节、礼貌影响孩子,督促孩子以形成教育和训练的合力。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习惯养成实效。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要让孩子的每一堵墙壁都会说话。这里是比喻,实质上是要求学校注重建设良好的育人的环境和氛围。如增加学校的人文色彩,院墙上可张贴校风、教风、学风。教室里可布置些名人名言,同时可以利用一切宣传阵地,如:在国旗下的讲话,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使学生形成一个浓烈的习惯养成的宣传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时时感受到培养文明行为的意义和方向,从而能自觉而主动的遵守日常行为规范。

6、个别指导转变后进生。在日常行为规范的习惯养成教育中,要经常强调学生在集体中将自己与他人比较,将自己的言行与集体的规范比较,学会在集体中与他人相处。要学会尊重别人,宽容待人,能看到别人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且能以人之长,补己之短。老师在日常教育和训练中要善于观察,发现正反两类典型,抓两头,促中间,树榜样。同时要重点放在对个别后进生的指导上,在教育和指导后进生时,要动之有情,晓之有理,既要有热情、热心,又要有耐心、爱心和责任心,长期坚持这样,才能慢慢见效。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记录

良好的习惯是生活方式健康的表现,有利于自己形成良好的品德,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文明。反之,不良的习惯、恶习是生活方式不健康的表现,是品德不好表现,这不仅有害于自己的身心发展,也有害于社会的文明。由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教师责无旁贷。

兰海,男10 岁,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幼儿园里就比其他孩子明显好动,思维反应各方面都比同龄的孩子慢。上小学后,这种情况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多长时间就晃动椅子,经常惹周围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时不时在课堂上打打“太极拳”;上课回答问题要么答非所问,要么连问题都没听清楚;课余活动爱搞“恶作剧”,做作业时,经常拖拉,十次就有九次来不及做;回家后据家长反应,书包一扔,就开电视机,开始看动画片,一看就没完没了,总要看到8、9点钟没有动画片了,这样就会影响第二天的上课质量。

分析:上网查阅了有关多动症症状的表现,发现其特征表现为: 1、学习、做事不注意细节、粗心大意。2、做事时难以集中精力。、对别人的讲话经常似听非听。4、经常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经常很难安排好日常学习和生活。6、经常不愿意或回避那些需要用脑的事情。

7、经常丢一些常用的东西。、经常容易因无关刺激而分心。

9、经常忘事。

兰祥海同学注意力不集中,偶有集中注意的时候也是短暂的,且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转移,多动是该症比较突出的症状之一,“多动”不仅是活动过多,而且活动时动作不协调,学习困难,任性冲动情绪不稳定均是症状之一,而且老师反映,钱某脑子并不笨,比较好动容易分心,使得学习成绩只能屈居下游,英语已经严重脱节。纵上所述,钱某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但是,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并不一定说是多动症。

方法: 1、对于好动的孩子,老师最需要的是爱心、关心和耐心,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耐心纠正孩子的好动行为。教师可以从钱某的优点引导,就是肯定钱某的优点、长处、优势、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张扬其优点,发挥其长处,突出优势,发扬特点,使钱某看到自己的潜在能力,树立搞好学习的信心,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纠正中要坚持下面鼓励,积极强化,当孩子有一些自制行为的时候,当孩子能持续一定时间稳定注意的时候……老师要及时肯定,并循序渐进对孩子提出要求。上课时,多注意钱某,时不时跟他进行眼神的交流,让钱某回答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只要钱某回答正确,就大力表扬,回答不对,也多鼓励,少批评。在这样的教育下,发现钱某一听到表扬,学习起来也带劲了,数学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做题的速度还有待提高)。但由于现在已经是六年级了,训练的时间还不够长,在这个过程中仍有反复。、让孩子适当进行一些手脚协调、左右手协调、手脚与身体其他部位协调之类的活动,对纠正孩子好动行为有明显的效果。我在上体育课中让钱某在体育课里单独训练多了,左右手的训练多了,左右脚的训练多了,手脚与身体其他部位协调多了。在早操进场时,钱某步子能够踏准了,但身子还是有轻微的晃动,在以后的训练中,相信他能够进步!201---2012学年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

通过一学年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实施,在班级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班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能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依靠社会及其它力量,坚持不懈地强化对学生在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方面的训练,使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现总结如下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加强了师德教育,开展了为人师表活动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影响极大。为了使教师以正确规范化的行为影响学生,,必须切实加强师德教育。重点是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育人水平。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效果应该说也是最好的。因此,教师在上课前主动向学生问好,课间师生之间互相问好。星期一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老师正规的礼仪动作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给学生播撒了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良种。«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必须遵守的规则,是小学生行为的准绳。学生熟悉它,教师更要了解它,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好。教师作为人灵魂的工程师,不只是教书,还更要育人。要在教书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不断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把说在嘴上,写在纸上的“教书育人”切实装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自觉地站在育人的高度进行教学。

二、养成教育,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应该是多途径的,是与学校的管理方式相一致的。

1、能利用周会、晨会、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每周的周会在周一升旗仪式后举行,晨会在每早操后举行。周会和晨会的主要内容是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因为小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才能确保学习态度端正,确保安全,确保在各个方面做得对,做得好。另外,班队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班队活动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进行。活动形式要生动、活泼,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趣味。能让学生乐于参加,乐于接受,寓教于乐之中。逐渐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

2、能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学会关心周围的人,周围的事和环境,关心身边的社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自立能力,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我校开展的“献爱心,关心学困生”的捐资助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关心他人的快乐。又例如:我校开展的“爱护环境,美化校园”的活动。同学们对不小心掉在地上的废纸,能自觉的拾起来,看到垃圾能主动的清扫掉,使他们从小就养成了爱清洁,讲卫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通过多种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比赛等,使小学在活动中确立了自主意识,自觉做到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3、能重视并加强小学生的规范教育。重视对小学生的规范教育,除周会、晨会、班队活动外,少先队工作也不容忽视。大队部要明确的《红领巾值日岗位职责》,坚持岗位值日制度,加强红领巾值日岗的管理,主要应采取正面表扬和奖励的办法,对在检查中表现较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和奖励,好的班级应悬挂流动红旗,每周或每月评比一次,这样做既可以鼓励后进生上进,同时又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

4、努力使学校与家庭相结合,形成养成教育的合力。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家庭的配合或者说家庭教育的滞后,对学校教育的效果是有很大影响的,为此,必须先要和学生家长积极沟通,增加学校与家长的情感。可通过家访,开家长座谈会,也可通过家长学校来提高家长对学生的正确的教育意识,同时,通过这些活动也可以对家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对家庭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例如:我校每学期都要召开一次家长会,在会上交流学校与家庭之间教育方法与教育成效。同时,对家庭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如让孩子承担一此致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让孩子过度玩游戏,看电视,不要打骂孩子,如何培养孩子在家里的习惯养成等。同时,要求家长能以自己的道德行为,良好的家风,规范的礼仪、礼节、礼貌影响孩子,督促孩子以形成教育和训练的合力。

5、配合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习惯养成实效。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要让孩子的每一堵墙壁都会说话。这里是比喻,实质上是要求学校注重建设良好的育人的环境和氛围。如增加学校的人文色彩,院墙上可张贴校风、教风、学风。教室里可布置些名人名言,同时可以利用一切宣传阵地,如:在国旗下的讲话,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使学生形成一个浓烈的习惯养成的宣传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时时感受到培养文明行为的意义和方向,从而能自觉而主动的遵守日常行为规范。

2023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 篇2

一、赏识激励,感染良好习惯

教学实践证明:在班主任工作中,“赏识教育”是一剂有效的良药。所谓赏识,实质上就是对学生积极因素的一种肯定和赞美,是对学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要善于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将其放大,就能为学生创造积极地条件,使其闪光点得到充分燃烧。反之,如果教师总是习惯于对学生挑三捡四,一味的批评,往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形成消极心态。这样的局面不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不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

还记得去年时的某一天,负责擦黑板和窗台的同学正好生病请假了,带着一种担心,我在课间休息时间走到教室,结果发现窗台、黑板都显得干干净净的。欣慰之余就问了班长:“今天是谁帮助值日生打扫卫生的?”当班长告诉我是请假的那位同学的同桌XXX同学帮忙擦的时候,我有点诧异,因为XXX同学是属于平时沉默寡言,表现也不够积极,很少引起教师注意的那一类学生。随即我找了XXX同学进行了一次单独的面对面谈话,表扬了他的这次“仗义之举”,并肯定其在平时的一些好习惯,如:字迹工整,上课认真,不随便讲话,衣服整洁等。虽然面谈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我能明显的感觉到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惊喜。后来在班会课上,我又公开表扬了XXX同学,将他的种种好习惯一一展示在大家面前。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不仅有效激励了XXX同学,让他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有所超越和表现。同时也为其它同学树立了一个榜样示范作用,让学生感觉到班里的好人好事真多,优秀的同学真多,促使学生朝着榜样的行为方向去不断端正自己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以身作则,引领良好习惯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在学生心中,班主任往往是至高无上、最具号召力的,都很喜爱去模仿自己喜欢的老师。因此在学生面前,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成为学生表率。尤其是在细节方面不能轻视,教师的不良行为可能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反之,教师以身作则的良好行为习惯往往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在一次课堂教学时,学生在小组合作,我按例课堂巡视。走到教室中间时发现地面上有垃圾,就不假思索地弯腰捡起垃圾,并教育学生道:“要讲卫生,不能随便乱扔垃圾。”这时我发现,同学们都纷纷低头开始检查自己的周围是否有垃圾,使我一下子意识到自己的言传身教是多么具有力量。自那以后,我都努力加强自身修养,时刻要求能够成为学生的榜样:升国旗时,我庄严肃立;地上有纸片,我会毫不犹豫地拾起;面对洗手间淌水的水龙头,我会随手关上;见到同事,我会主动问好……这些细节,我从不轻视,处处以身作则,以良好的人格形象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思想教育渗透在各个方面,自己的一言一行实则处处在给学生树立榜样,只有事事率先垂范,才能引领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共建一个朝气蓬勃的班集体。

三、丰富活动,展示良好习惯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鲜刺激。班主任可以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将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抓住契机,将知、情、意、行有机地统一,以活动为载体,体现鲜明的养成教育内容。同时在各种活动中,也要抓住学生中的个别优秀的典型,立标杆、树榜样,不仅能号召学生学习身边榜样,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潜在的争先意识,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

例如我在班上开展了“养成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学生”的系列德育活动。号召全班同学在平时活动中要时刻注意自己言行,从点滴做起,明理懂礼,争做文明小学生。在班级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养成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学生”的主题班会,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积极讨论。通过听伟人成就大业的故事,诵读有关习惯养成的名人名言,再列举身边的好习惯,搜索身边的文明行为,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习惯有待改进等形式,查找自己存在的不良习惯。德育系列活动的开展,引导教育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并立志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严格要求自己,可以说,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有效重塑了学生正确的品行道德观念。

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诚然,习惯的养成并非易事,也非朝夕间完成。但只要我们班主任能够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抱着对学生负责、对整个社会负责的心态,从细节入手,从小事抓起,切实行起来,就一定能担当起教书育人的使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光荣称号。

参考文献

[1]胡良秀,左洪光.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J].科学咨询,2014.44:110-111

2023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 篇3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而所谓“习惯”,是指由于无数次的重复或联系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习惯一旦养成就不易改变;习惯一旦养成,就变为自动化动作的需要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近代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生活中,我们从一个人的习惯就能透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而就小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经历谈一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一、提高教师、家长、学生的认识

一些家长乃至教师,曾一度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思想认识的首位,觉得只要孩子学习好,成绩高,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但如今,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一个人具有良好习惯是多么重要。曾有多少人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在应聘时榜上无名,也曾有多少人因为没有养成良好习惯而被外国人所耻笑……而儿童时代则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因为儿童年龄较小,比较听话,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模仿性强,所以,对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而言,一定要抓住这个关键期,通过可行的手段唤醒学生的潜在意识,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心理习惯等。

二、制定精细制度,提出严格要求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对学生制定精细的制度,提出严格的要求。首先学生要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仅要学习,还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明白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只有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做,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动机,学生才会发自内心地去做,才会做好。但有了要求,还不够,教师还应制定相关的奖罚机制,去促使学生做好。作为一名小学生来说,要想养成其很好的习惯,只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还不够,教师还要提出更细、更具体的要求,比如读书姿势、写字姿势、站姿、学习用品的摆放,如何保持书本的整洁、完整,上课回答问题如何举手,和教师谈话时怎么做,课间活动注意什么,如何预习,如何复习等等,教师的工作一定要做细、做精,因为“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深层次的修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要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做得更好。

三、教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不是多上几节思想品德课,让学生熟练背诵《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可以了呢?这还远远不够。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处处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从而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因为孩子们具有很强的模仿性,而且学生整日与教师朝夕相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首先让我们教师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在班级管理中,都要抓住时机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利用班队会或是板报、墙报等机会给学生讲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感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如邱少云如何在烈火中纹丝不动,周恩来如何在外交时获胜,雷锋怎样助人为乐,毛泽东如何尊重老师等等。

四、树立身边榜样,激发自觉行为

教师对于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应该指出,并引导其改正。但是如果总是正面指出的话,时间一长,学生难免产生逆反情绪和抵抗心理,我想教师在学生对良好习惯养成有了一定认知,而且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时,教师还要及时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那就是捕捉学生身上良好的习惯,多发现学生身上积极向上的一面,树立榜样并表扬。教师的话是具有权威性的,当教师认为某个同学表现好时,大家会在心里产生积极的因素,去效仿,使自己做得一样好。这时,当大家做得都比较好的时候,教师要给予肯定,给予赞美,使学生心里产生愉悦的感情,并让学生把此行为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五、家校保持合作,共同促其成长

笔者通过对本班学生的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具有两面性,即在学校是各方面表现突出、积极上进、常受教师表扬的好学生,而回到家里,却是“小公主”、“小皇帝”,不仅霸气,而且常常顶撞父母,不听父母的话。这种情况的学生不在少数,父母们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有孩子的原因,但是父母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孩子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于是父母大多溺爱孩子,无原则地宠爱孩子,等孩子长大时,才意识到可怕的后果。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必须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步调一致,从而形成合力,不给孩子营造“小皇帝”、“小公主”的环境。家长主动配合学校对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并督促检查自己的孩子,也给孩子制定一些制度、一些原则。当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也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给孩子营造很好的习惯氛围,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2023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 篇4

做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及习惯养成教育。如学生科每天安排值班人员,分别对早操、早读、晚自习的迟到和早退现象进行检查、通报;为严格课堂教学秩序,我系安排各班长和任课教师分别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检查,一周汇总后分别交学生科和教务科,学生科、教务科各自汇总后,把结果报系领导进行及时处理,该办法的实行有效解决了课堂不考勤和考勤结果不实的问题,也便于系领导对各班级的上课情况进行掌握,通过该措施学生的课堂出勤率有了明显提高。为使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每周班级例会时间学生科将上周学生“宿舍卫生、违纪、考勤情况”进行通报,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

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 篇5

寒来暑往,春秋转瞬,弹指一挥间,时间老人用一双巨手把我们带入一个竞争激烈发展迅速的时代。拥有无限创造力的人们正在利用一个又一个的高新科技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愈益显得重要,学校必须积极探求科学管理的途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依靠社会的力量,持之以恒地强化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成长。

一、加强师德教育,树立行为榜

朋友们,什么是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相信许多人在思考,许多人在追求,也有许多人感到困惑迷茫。有句广告说得好: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人生的奋斗目标,也是人生进步的动力所在。我不想讲空泛的理论,也没有过高的奢望。我的价值观其实很简单:兢兢业业,刻苦钻研,让我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学到丰富的知识;诚心诚意,尽职尽责,付出的努力能得到学校的肯定,就足以使我欣喜万分,就足以使我乐此不疲。这就是我在平凡工作岗位上无怨无悔的动力所在。也许会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但我不会改变初衷。我相信有许多人是和我一样的!在这些爱岗敬业,视校如家的老师身上,我看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他们使我真正地懂得了如何在平凡中去成就精彩的人生,使我明白了如何在平凡中体现精彩自我。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好普通的价值,无数个平凡就成了伟大,无数个普通就成了非

常,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灿烂辉煌。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影响很大。教师应严于律己,以自己正确的、规范化的行为影响学生,具体形象地给学生树立道德行为的榜样。为此,必须切实加强师德教育,其关键是学校领导要“明目标,记责任,干实事”,率先垂范,其重点是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应广泛开展“讲师德,育新人,比奉献,创一流”的活动,如“全校教师公开课”、“愉快教育献课活动”、“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教学能手讲课比赛”及有关教育理论研讨等,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一个奋发进取,人人教书育人,人人为人师表的教师集体基本形成。

二、优化育人环境,陶冶道德情操

学校的文化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系极大。我们学校按照“三园”(花园、学园、乐园)模式制订校园环境建设的总体规划,制订校舍,教学设备、场地设施的基本要求,绿化、美化,花草树木等合理布局,设置规范旗台,教室悬挂名言名人画像,布设宣传栏,贴中国政区图和世界地图,力求让校园的每一堵墙都能说话,每一处景点都有教育意义,学生身处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三、规范常规制度,落实行为训练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自觉性,坚持教书育人,强调把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和日常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各科找准结合点,形成综合教育效益。

2.活跃校园生活,组织现场观摩,以教学班、中队为单位,广

泛开展学《守则》、学《规范》知识竞赛、主题队会,普遍成立兴趣小组,全校每年举行六.一文艺汇演、体操比赛、校运会、书画作品展评。在有序、愉悦、和谐的校园活动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过程中,注意养成教育各阶段有不同的内容重点,力争做到时时、处处、事事都有规范要求。

3.注重一日常规训练的具体要求。我们学校还制订了各职能部门,如校长、教导主任、德育主任、班主任、教研组长、辅导员等的职责细则和常规工作要求,使之与学生一日活动双轨同步。

4.学生一日常规养成教育有不同层次和坡度的要求。如新生入学注重进行集体的行为规范训练,抓传统美德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高年级的学生以榜样诱导,增强其规范行为的自觉性。每天从学生走进校园做到穿戴整洁至离校时认真做值日生、保持教室校园整洁抓起,及时检查评比,反复导行,培养了学生对课室一日常规的认同感和义务感。在这过程中,着力抓好班集体建设,引导学生自我调节,自觉维护班级荣誉,如制定班规班约,开展班际“出勤、纪律、卫生”流动红旗赛等活动。

四、建立“三位一体”网络,促进行为习惯养成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必须互相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结合,共创良好的育人大环境。因此,我们学校十分注意密切家校联系,举办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手册和家访制度,在依靠社会力量,如聘请当地有名望地家长或成功人士当校外辅导员等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注意抓苗头,抓及时,促使学生校内外表现一致。

2023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 篇6

养成教育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有不少成功的做法可供借鉴。如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我国的学者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基于以上原因,我校课题组确定了《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途径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由此可见,小学生养成教育尤为重要。

我乡中心小学地处坎下,人文素质相对较低,学生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留意的不多,能够加以约束和正面引导的也不多。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留守儿童,多是爷爷、奶奶带着。加之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片面追求分数,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由此,许多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社会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俗话说:“你在孩子的心灵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所以,我们课题组选择《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途径方法研究》作为课题,旨在探索一条在新课改形势下,农村小学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法和途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达到培养和早就一代“四有新人”培养目标。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一条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途径,增强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加大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促进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举止,培养具有时代特征和符合现代要求的良好个人品质。培养学生具有纪律意识,规范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通过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增强养成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因此,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来探讨和研究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培育,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少年儿童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本课题过程中,从多度出发,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教育,实践磨练,对照评比等形式,培养学生自觉守纪、自觉学习、自觉维护校园和公共场所卫生、自觉讲究文明礼貌等良好习惯,对农村小学生的知、情、意、行加以规范,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课题的界定

“良好行为”具体讲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的行为,是必须遵守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习惯是由于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课题中的习惯是指小学生的行为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练习转化为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行为方式。

课题中的养成教育是指通过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设计好模式,引导小学生去模仿、去实践,从而形成相应的行为举止,最终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

四、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

“养成教育” 是一个教育过程,这个教育过程是借助训练活动完成的。它必须具备“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训练活动。”即教育者将养成教育的目标具体化,借助语言、行动、教育媒体“外化”,通过训练活动传递出教育信息。受教育者接受信息后,“内化”成自己接受的东西,然后“外化”成为“规范化的日常行为”。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局限,加上训练的内容广泛、细致,而这种训练活动,又是大量而多样的,同时,又不能一次训练就可达标。因此,这个教育过程就必须是不断反复、循序渐进、十分漫长,必须渗透到方方面面、遍及整个小学阶段,甚至更长岁月,直至“终生”。这是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进一步探索深入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的途径与方法。进一步探索小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培养途径和方法,矫正不良习惯的措施与策略。

通过实验研究,力争使低年级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初步懂得遵守校纪班规,懂得互相帮助、尊老爱幼。中年级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和家务劳动,初步懂得礼貌待人,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高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与人交往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明确是非能力、待人接物能力,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

五、具体思路和方法步骤

1、准备阶段:(2012.3~2012.7)(1)成立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2)培训实验教师,学习基本理论。

a.实验教师将认真学习《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导论》、《和谐德育论》,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明确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b.积极支持并组织实验教师参加各级举办的实验研究培训活动。

2、实施阶段:(2012.8~2014.7)

根据实施方案,利用学校的板报、班报、主题班队会、主题活动、家长会、学校德育活动、少先队日检周评等形式,开展具体的研究实践工作,进一步探索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教育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探索新课程改革形式下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并注重材料的积累、存档以及经验的推广。(1)课题组每学期初,制定一学期的实施计划,学期末,对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写出阶段实施总结。(2)分阶段写出活动小结,活动资料分系列装订成册。

(3)实验教师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案例积累、撰写经验论文。

(4)课题组检查实验效果,撰写阶段性报告,反思存在的问题,修正实施方案。(5)根据修正后的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研究,小结研究成果。(6)及时向课题指导小组反馈信息,及时对实验进行调控。

3、总结阶段(2014.8——2014.12)

对研究的过程和相关内容进行总结。(1)全面总结、收集整理资料。

(2)实验教师撰写专题论文、实验报告和其它论文。(3)评选优秀实验教师。(4)评选优秀研究论文。(5)优秀教育案例展评。

(6)研究工作总结,完成研究报告。(7)研究成果在实践中推广。(8)申请结题。

六、保障措施和基本要求

中心校现建成有56平方米的图书室一个,藏书1万3千多册,图书室坚持每周对学生开放;学校建有电子备课室,并对教师开放,教师可以上网搜集整理资料,进行网上备课等活动;中心校定期开展科研专题讲座,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反思以及教育教学论文,定期组织科研成果汇报会,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科研培训和外出学习。

课题研究负责人李彦林,课题负责人李彦林,高级教师,中心校校长,先后参加了扶余县十五课题《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主持吉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幼儿活动研究与实验》研究工作,主持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小学校园文化研究》子课题《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营造“书香校园”行动研究》研究工作,论文获得了课题组中期成果一等奖。有多篇论文在《扶余教育》、《教学研究》上公开发表;扶余县骨干教师;自任职以来,多次组织学校科研培训工作,并承担讲座任务;主持的国家级德育科研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子课题《国《农村小学“十心”教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已经结题。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题研究和指导,同时能为课题研究工作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课题组秘书宋彦伟,一级教师,中心校德育副校长,先后参加了扶余县十五课题《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主持松原市十一五规划课题《语文课堂改革与实验》研究工作,参与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小学校园文化研究》子课题《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营造“书香校园”行动研究》研究工作。有多篇论文在《扶余教育》、《教学研究》上公开发表;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骨干教师、松原市骨干教师、扶余县科研骨干教师;自任职以来,多次组织学校科研培训工作,并承担讲座任务;

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均为市、县级骨干教师。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了解目前国内外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及一些经验,搜集国内外有关资料,借助先进理论和经验,从中学习、借鉴,促进研究课题的深化。

2、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法走访学生家长、召开家长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等方式调查学生的行为习惯的现状,研究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法和途径。

3、个案研究法

研究分析典型的个案,进行跟踪调查,记录备案,通过个案考察整体,在理论指导下开展教育活动。对遇到的典型学生按设计的方案因材施教。

4、观察法

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观察他们对父母、老师、同学的态度及态度发生改变的情境、背景。5行动研究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行动实践法”将成为课题组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员将在新思路产生的过程中,更深刻反思原先养成教育方法的弊端,探寻养成教育的新方法,新策略,从而进一步推进理论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调整和改进,尽量科学地验证方案的可行性,注意积累各种研究资料。

八、组织分工

课题组组长李彦林,具体负责课题研究的资金保障,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决策课题研究相关事宜。学术秘书宋彦伟,具体负责研究方案的制定,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整理和上报课题相关材料。研究人员有高迎春、薄凌莹、徐会影、王艳爽、曲井平。

九、课题完成的可行性分析

(一)内部条件:人员条件是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保证。从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结构看,本课题具备较好的人员条件。

1、课题组长李彦林:中心校校长,本科毕业,对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较高的指导能力,多年的校长工作,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管理经验。

2、学术秘书宋彦伟:中心校德育副校长,分管科研工作。

3、参与课题研究的其他人员,都是来自一线的骨干教师,他们构成了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小组,这样的研究小组,既有利于帮助青年教师学会管理班级和学生,又有利于教学相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无论从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和已有经验看,这支队伍都是很出色的。

4、中心校一直以来重视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组成员敬业爱岗,踏实肯干。因此,能保证本课题在科学、高效的机制上进行。

5、中心校非常重视此课题的研究工作,预计投入5000元作为本课题的保障资金。

(二)外部条件:

1、中心校领导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把科研兴教作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战略。

2、随着家庭教育的深入人心,广大家长必将越来越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配合,能形成合力,促进该课题的顺利研究与实施。

3、学校能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保证,旨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办学特色,深化学校内涵式发展。

十、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

1、课题研究成果汇编

2、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法和途径研究报告

3、分年段研究目标体系

得胜镇第一中心小学《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途径方法研究》课题组 2012年7月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界定

“良好行为”具体讲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的行为,是必须遵守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习惯”是指由无数次的生息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用比较概括的话来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他所能涉及到的社会公共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并经过多次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形成习惯的、外在的良好文明行为方面的教育 二.研究目标

1、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礼仪习惯和学习习惯和公共场所文明习惯等。

2、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初步探讨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及相应教育对策;

3、研究良好的基本习惯的时代性和差异性,研究适合我国国情和文化发展需要的学生基本良好行为习惯以及健康人格培育的新途径;

4、通过研究,找到良好习惯培养的科学策略和基本方法。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实践性强,研究方法是多样化的。主导方法是说理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榜样示范法、修养指导法、定期评价法。辅助方法是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等方法。四.研究原则

1、正面教育的原则。

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贯彻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使学生统一认识,掌握正确的行为标准。

2、系统性原则。

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大家的配合。在校内,班主任要常抓不懈,任课老师要互相配合,少先队、团组织要发挥作用。在校外,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访等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发挥德育基地、劳动基地的作用,促使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合力。

3、活动性原则。

单纯靠说教,学生不容易接受,还会使学生感到厌倦,那么效果也当然差了。所以学校、班级要多开展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并在不知不觉中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循序渐进原则。

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而且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先要进行调查研究,发

现他们有哪些不良行为习惯以及有形成的原因,再进行教育,帮助其慢慢改掉,可千万不能要求过高、过快,追求立竿见影。五.研究的措施

(一)组建一个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建由分管校长为组长,教科室、德育处、团支部、少先队负责人为成员,集思广益,有目的分阶段规划指导、组织实施,部署每月主题教育内容及每周教育考评内容。

(二)抓好两项工程建设

1、班主任建设。班主任是养成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建设良好乃至优秀班集体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每年六月底评选校级优秀班主任。学校要大力宣传优秀班主任的育人事迹。学校红领巾服务队员要对全校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卫生习惯等诸项进行每日督查,以班为单位进行打分,在校园时的显要位置公布。班主任还要加强文明礼貌、卫生习惯、劳动教育等常规管理,对学生课间的言行督促指导。

2、宣教考评内容建设。

行为习惯:(1)、热爱劳动,在家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2)、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能洗手,一周洗一次澡,洗一个头。(3)、不玩火、水、电,不做危险的游戏。(4)、外出之前向父母等长辈打好招呼。(5)、收看内容健康的电视节目,不去游戏机房、网吧等场所玩乐。(6)、在学校和同学友好相处,不欺负、讥笑、戏弄他人,不骂人,不打架。(7)、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见到老师

或客人老师等长辈主动打招呼。(8)、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不随便丢垃圾。(9)、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爱护学校的桌椅等公共财物。(10)、每天认真做好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11)、不迟到早退,有事有病能请假。(12)、没有征得主人同意,不翻动别人的物品,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学习习惯:(1)、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做到提前一天预习。(2)、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和有关书本。(3)、上课时不随便讲话、不开小差、不做小动作。(4)、上课时积极思考、踊跃发言。(5)、回答问题要声音响亮,同学回答问题时不随便插嘴。(6)、端端正正地写字,姿势正确,做到三个“一”。(7)、作业及时、认真完成,书写工整,并且按时上交。(8)、作业不会做时主动想同学、老师请教,决不抄袭。(9)、语文、英语的背诵不拖拉,按时完成。(10)、写作文一定要先打草稿,然后修改,最后誊写。(11)、每周至少有五天能看半小时以上的课外书。(12)、练习、考试时认真答题,认真检查,不作弊。

(三)建设三重教育阵地。

1、学科教学阵地。努力把思品课、班队课、晨会课和其它各科教学渗透作为学良好行为习惯训练的主渠道。课题组有计划地对这几个方面作经常性的全面督查。

2、校外实践活动教育阵地。经常组织学生去劳动基地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并从中学得一些劳

动技能。逐步把临校的街道辟为红领巾劳动一条街。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搞卫生,送物品,培养学生敬老爱幼的思想。

3、班队活动教育阵地。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施展自己的才华,自编自演一些在行为习惯势力具有正反两面典型的文娱节目。从中得到教益。

(四)创设四重教育氛围。

为了更好更快地强化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加强多重育人环境创设,使学生在校园里感受到的浓烈的熏陶。

1、教室宣传氛围。从班级抓起,《小学生行为规范》挂上墙,张贴“认认真真写字,端端正正做人”等标语、宣传画。统筹安排,每半月抓一项习惯养成教育,建立班级督查考评制度,努力提高良好习惯的养成率。各班主任要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来抓。持之以恒,必有成效。当前,尤其要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校园宣传氛围。办好宣传橱窗,主要展出包括文明礼貌、劳动教育、卫生习惯等行为规范图片及学生有关活动的照片,表彰习惯养成考核“文明之星”、“进步之星”等。办好黑板报,围绕学生在校内外、课内外,从学习到学习、卫生、劳动等习惯,定期定主题出刊,让学生接受教育。办好红领巾广播。办好学生自办节目“校园生活短波”,每周2次,及时报道校园内外学生习惯的表现情况。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探 篇7

一、养成教育刻不容缓

现在的小学生在养成方面暴露的问题极为严重。独生子女的依赖性、惰性更强日趋明显, 学校重规范知识传递, 轻行为实践导引, 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 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 脱离广大青少年生活实际, 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少年儿童中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倾向。在学校中, 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 高分低德”的现象。为此, 学生的养成教育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二、以《制度》和《规范》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

儿童时期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始于父母, 养成始于家庭, 关键在于幼儿园和小学。作为一所小学, 我们严格按照教育部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集中体现了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 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学习《守则》和《规范》, 让学生全面了解《守则》和《规范》的内容, 知道什么是正确的, 什么是错误的, 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提高学生分辨是非, 鉴别美丑的能力。

三、以强化训练塑造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习惯”要“习”才能“惯”, 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在教师严格的“训练”下, 学生有意识的反复训练中养成的。换言之, 养成教育的重要方法是训练, 就是通过强制性的训练来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 我们提出了“一月培养一个好习惯”的作法。就是以学月为单位, 每月确定一个习惯训练的内容。我们把学生的行为习惯大致分为四类: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卫生习惯、文明礼仪习惯。我们先从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着手。比如第一学月重点训练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 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共同配合, 每天每节课坚持训练。学月末学校进行检查评比, 给予做得好的班级表彰奖励, 达到示范激励的效果。

四、以监督检查机制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一时的事情, 必须反复抓, 抓反复, 需要不断地巩固, 才能形成一个好习惯。学生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 缺乏自觉性、意志力。前一学月才刚刚养成的一个好习惯, 这一学月有可能就记不住了, 又回到了原点。这个时候, 就需要提醒和监督, 需要我们建立监督检查机制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在每个班级设立了一些学生文明监督员, 让文明监督员专门监督学生的行为, 及时发现, 及时提醒。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

五、以评比激励机制活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任由教师千遍万遍的叮嘱, 他们也是今天听来明天忘, 做手工、剪图案, 纸屑满地飞, 不仅影响教室的整洁, 也使老师说得口干舌燥, 忙得焦头烂额。怎样来改变这一不良习惯?只有利用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竞争机制。针对这一点, 我们在每个班都做了一朵七色花和表格, 哪一组在课堂活动中卫生习惯良好, 哪一组就会不断地“出现”七色花, 积累到七朵七色花就可以实现一个小小的愿望。如此一来, 在课堂上乱抛纸屑的不良习惯有了明显的改观。随着年龄的增大, 年级的上升, 他们的习惯也会上升为自觉的有意识的良好习惯。我们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比赛、评比活动。如整理学习用具, 消灭废纸屑的比赛等, 使学生学有方向, 赶有目标, 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六、以文化建设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环境育人。”作为学校, 我们应该为学生创设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 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我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我们在校园中建设走廓文化, 把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装表挂在走廓的墙上, 让学生每天欣赏。贴上“上下楼梯靠右行”、“脚步轻轻, 说话小声”等宣传语提醒学生不影响他人。我们建设花园文化, 在美丽的花坛里插上:“别踩我, 我很疼!”、“请别打扰我, 我正在睡觉!”等人性化的标语提醒学生共同呵护美丽的花草。我们建设班级文化, 每个班在教室里都设有名人名言、班风、班训、图书角、科技角等专栏。通过创设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让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

七、家校合力共同推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俄罗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乌申兹基说过: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 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 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 老在还款, 老还不清, 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这个比喻非常好。今天的家长要想给自己的儿女留下什么?我想应该给我们的子女从现在开始留下好的习惯, 这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财富。

2023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 篇8

一、座谈会拟讨论问题

1、学风是学生思想品质、学习精神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关系到学生的培养与质量,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同学们对于学风建设的重要性是否有充分认识?

2、现如今社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核心学习能力越发看重,同学如何看待学校学风建设、个人综合学习能力与个人未来就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3、当前我校在学风建设中哪些工作行之有效?又存在哪些不足和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4、教师是良好学风行程的关键。(1)从治学态度来看,老师上课前是否认真备课?对同学们的学习要求是否严格?(2)教学水平如何?对同学们学习兴趣的引发和思维的启迪是否具有促进作用?

(3)教学方法也是否恰当?教师是否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是否千篇一律?

5、学校现有的教育制度,如学生的选课、上课、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考试等有制是否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保障?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6、学校现有的奖惩制度,如综合测评、各类奖学金评比以及对于学生的违纪处理办法是否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否能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哪些地方存在不足之处?

7、学校能为学生提供的各类资源,如图书馆资源、学校教学设备等各种硬件、软件资源能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在哪些方面需要补充完善?

8、校园文化建设层面,学校开展了“学术沙龙”“名人名师讲座”、“学生学术年会”“学校学术科技节”、“学术论文比赛”、“院际辩论

赛”“三下乡”、“挑战杯”等科技活动、社团建设、文化活动、社会实践,这些能否满足同学们的学习要求,让学生从中受益?

9、暨南大学具有很多优秀的学生团体,各类学生团体对于学校的学风建设工作担当何种责任?以在学校里为同学营造更为浓郁的学习风气?

10、我校学生团体在学生活动方面一直保持良好的成绩,各个学生团体如何保持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的平衡,使二者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11、各学生团体内部是否具有有效的奖惩机制?鼓励同学增强自身学习能力,在团体内部建设良好的学习风气?

12、学生团体应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现代科技技术等构建学生相互学习的平台,对此,个团体负责人有何建设性意见或具体方案?

13、作为学生骨干、学生团体负责人,如何在学校学风建设中担当表率?为普通同学起到积极先锋模范和桥梁纽带作用?

14、作为普通同学,如何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互相帮助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代表对此有何建议?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篇9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现我就班上学生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活动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现状:

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我班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很大改观。班级整体面貌与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学生行为规范逐步走向正规,营造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舆论氛围,已初步得到了教师、学生、家长的认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生的行为习惯有很大改观 第一、文明守纪、和谐融洽

班级人文氛围浓厚,注重情感沟通,师生关系和谐、平等并相互尊重,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行礼、问好,能够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迟到、早退现象明显下降;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学生都能做到庄严、神圣、热爱;在班级、校园内追逐、打闹、大声喧哗的现象已明显好转,学生在楼梯、楼道都能自觉有序靠右侧通行。班上通过开展爱心教育、感恩教育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回家后能主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和父母交流谈心、理解尊重父母,能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扶贫帮困,勤俭节约意识也有很大提高。

第二、抓好常规、健康成长

组织学生做好眼保健操和课间操,让学生放松心情、尽情娱乐、玩耍,确保课堂上学生精力充沛,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在班会课上及其他课余时间抽空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遇到问题能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学会倾诉,善于交往;

第三、讲究卫生、保护环境

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举止文明,穿戴整洁,朴素大方;每天值日生都能及时认真搞好卫生清洁,能自觉维护班级、校园环境卫生,不吃零食,不乱扔、乱刻、乱画,爱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并且自觉遵守学校内各项规章制度。使得校园环境清新幽静,环境育人的功效已经显现。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在初步养成

现在我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已正在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所提高,班风、学风、考风等方面都有很大改善:

第一、能够做到课前预习新课内容,学会根据已学的知识或同学间相互探讨解决一些不理解的预习内容,学会带着问题听课,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等老师上课。

第二、绝大部分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注意听讲,主动思考,勇于提问,善于合作交流,乐于探讨。不乱说乱动,积极回答,抓重点,认真思考。班上已建立了相应激励机制,对于课堂上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和鼓励,以此激发学生好学、上进等优良品质的形成。

第三、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端正的书写姿势,字迹工整、规范,错别字大大减少。

第四、学生养成课后主动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现象明显减少,发现错误能够及时地纠正。

第五、学生自觉记写班级日记的习惯已经养成,班委定期对班级日记进行检查,适时点评、讨论。对一些内容精美、措辞生动、观点鲜明的日记当众宣读并组织集体学习。

二、存在的问题:

1、个别学生还不能文明用语,脏话连篇。

2、少数学生卫生习惯还没有养成,环保意识淡薄。

3、部分学生自理能力差、自制力不强。

4、个别学生的自觉学习习惯和听课习惯有待于提高。

5、学生掌握的知识过于肤浅,不能很好的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

6、有些学生学习方法陈旧死板、欠灵活,有问题主动向老教师请教的学生不多,课堂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很少。很多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因循守旧,理念落后。

三、今后工作措施:、以身立教。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

2、从细微、不显眼的小事抓起,持之以恒抓好学生的一日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3、加强自身业务知识学习。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精心上好每一节课,平等友好地与学生谈话交流。

4、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加强和拓展知识面,主动探讨既符合学科特点又可以促进学生能力提高的教学模式,加强信息交流。

5、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为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的基础。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和寄予的期望,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努力的学习和健康快乐的成长。

6、努力做到以心爱生、以情感生、以诚待生、以理服生。以关爱、宽容、平静和善的心态使每个学生,让他们快快乐乐上好每节课。

7、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岐视学生。

8、利用课间课余时间尽可能多的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个性特点,与他们多谈心,多交流。

9、多注意观察了解,善于捕捉学生瞬间的思想变化和心理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纠正。尽量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总之,我班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新时期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工作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今后,我将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采取得力措施,力争使我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新水平。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明德小学

秦凤英

当代教育家魏书生也曾经说过:“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是养成教育得以顺利开展,并最终收益的第一步。它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更有着迫不及待的任务。

小学生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作为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刚刚步入正式的学校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尤为重要,如何让孩子走好这养成良好习惯的第一步呢?我们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育。

一、在班级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

二年级小孩子才刚刚接触小学教育,教育对他们而言是茫然的,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一时还无法理解我作为一个小学生上课必须认真不随便说话;下课必须不打闹;作业必须干净及时订正;有事情必须请假等等。二年级的孩子接受能力还很薄弱,理性思维的发展非常缓慢,他们的心理机制还无法内化这些在教育者眼里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教育者简单枯燥的说教也无法从根本上让孩子接受理解这些习惯的重要性。

因此,在二年级班级中形成一种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就显得至关重要。小孩子是形象思维的,同时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可塑性。如果他们能够置身于一个处处有着良好习惯的环境中,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土壤”。

二、以比赛机制来操作养成教育

二年级的孩子有着很强的比赛心理,他们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做得比别的同学好,这样以一带一,以几带几,以点带面,教育的效果马上就出来了。另一方面,比赛的机制有利于教育者更加直观的了解学生的表现情况,有利于学生更客观地评价自己,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

例如在我们班,我们班充分利用光荣榜,采取“形象小天使”的方式进行比赛。比赛的形式多样,有小组比赛,有个人比赛。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表现会给不同的组奖加分,如果每个组因为一个同学不听讲,就不能奖加分,这样也培养了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小组采用“攀比架”的形式,让小组同学一起共同进步,争取优胜。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而且有助于利用舆论的力量使得部分表现并不好的同学自律,并最终达到人人进步的教育目标。

三、从细节处入手来抓行为习惯教育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一个的细节串成的。细节决定成败。一年级的小孩子容易忘记,容易忽视细节,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学会从细节处来抓行为习惯教育,并且要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做到落实。抓住有效的教育契机,进行扎实的训练,才会卓有成效。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进行观察,多走动一下,多进行总结。比如,有的学生看到别人扔在地上的一张纸捡了起来,有人当作没有看见。我就可以抓住这个细节,大大表扬那个捡起纸的学生,来到达教育的目的。又比如每天中午吃完饭后,在教室里和走廊上到处走走,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然后利用中午辅导时间,进行总结。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优点也要树立典型,大力赞扬,特别是对那些平时表现不见得优秀的孩子。

四、从榜样入手抓好习惯教育

在培养行为习惯方面,榜样法也尤为重要。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具有特殊的作用。小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他们可塑性强,给他们树立什么榜样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就可以激励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如:在遵守纪律方面,多给孩子树立身边的榜样,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及时树立典型,孩子们都有争强好胜心理,就会不由自主地以他们为标准要求自己,养成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榜样还有矫正作用,它像一面镜子,可以使学生经常对照检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如:我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好的班级礼貌表现、组织纪律、集合、列队、升旗、课间活动和放学排路队等,直观形象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找出自己的不足,比较快、比较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另外,教师和家长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这真是一个非常奇妙的比喻。为了学生能有一个美妙的命运收获,我们必须学会在他的土地上播下种子,一年级,需要播下一颗行为习惯的种子,并且勤于浇灌,踏踏实实走好养成良好习惯的第一步,开好养成教育的第一朵花!

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总结

明德

王梅芳

历时一个月的习惯养成教育月结束了,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校风、学风,积极响应县教育局的指示精神,我校利用多种有效形式开展了训练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品质,养成了优良习惯,并培养了自立能力,也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爱祖国、爱家乡、爱大自然教育。具体活动总结如下:

一、具体做法:

1、各班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进行卫生大清扫,让学生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下学习,每名同学都动手参与劳动,积极配合班主任的分工,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看一看自己教室、卫生区是否清洁,并养成了同学们讲卫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坚持一日两扫,自觉主动打扫室内外卫生的习惯。在每周一升旗仪式结束时各班值周生检查各班的个人卫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利用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国旗,会唱国歌。了解升国旗的意义,并通过国旗下讲话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借助宣传工具如橱窗、板报、墙报、校园广播切合实际地进行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如一年级的板报就增设了一个专栏,向学生进行108个好习惯的教育;五年级利用墙报粘贴本班自制的手抄报,定时更新。各年级利用墙报开展“我最棒!”“我是小明星”等活动,形成班级特色,评比优秀小组、文明小学生、班级之最,班主任并给予评价和奖励;我校的校园广播和板报也定期地为学生提供108个好习惯和养成教育的相关知识。

4、利用校会、晨会,全校集中组织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等,学生不仅要达到会背还要会做。如三年级利用晨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养成教育;四年级也利用晨读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评比,把“规范”落实在实践中进行班内评比。表现突出的加分,使学生能达到严格自律。

5、在“文明监督员”的监督下,学生能使用文明用语,对人有礼貌,不打架、不骂人、不跑、不闹。室内外纪律保持良好。两操课做到快、静、齐。课间文明活动,高年级同学要让着低年级同学。学校设立了意见箱,设立了举报电话,发现校园好人好事,严肃处理违纪现象。

二、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和改进措施:

(1)、继续培养巩固已经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比如:每天保持教室、卫生区的卫生,坚持一日两扫,课间操、国旗下讲话做到快齐静等。

(2)、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养成。学习的好习惯有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概括为六个字:善思、好问、勤记。做到睡前“七问”:完成了一天的学习,准备休息之前,躺在床上时同学们可以问问自己七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今天上课前都准备好了吗?因为只有做了充分的课前预习,才能在上课时跟上老师的思路,和老师同步进入角色。第二个问题:今天在课堂上我与老师互动得如何?我主动参与了吗?我是今天的主角吗?第三个问题:从这堂课,我在知识、能力、方法、技能、情感上有所收获吗?四个问题:在课堂上我投入了激情吗?有激情地学习,才是有兴趣地学习。第五个问题:我今天的得与失在哪里?善于总结才能有所进步。第六个问题:明天我还有哪些任务?第七个问题:今天我过得快乐吗?我们要学会享受学习,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九个学习好习惯:

1、提前预习

2、专心听讲

3、爱提问题

4、及时改错

5、查寻资料

6、不磨蹭

7、仔细审题

8、勤于动笔

9、认真书写

(3)、继续加强卫生习惯的养成。九个卫生好习惯:

⒈饭前便后洗手 ⒉早晚刷牙 ⒊每晚洗脚、洗袜子 ⒋手脏了及时洗 ⒌不随意席地而坐 ⒍常换衣服常洗澡 ⒎不随地吐痰 ⒏不乱扔垃圾 ⒐随手整理好用具和衣物

(4)、继续加强饮食和节约习惯的养成。九个饮食好习惯:

⒈定时定量 ⒉细嚼慢咽 ⒊吃饭时不说话、不出声 ⒋爱惜粮食 ⒌不挑食、不偏食 ⒍不吃零食

⒎不边走边吃 ⒏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 ⒐不吃不合格食品

关于节约习惯,学校印发了《让节约成为习惯》倡议,希望全体师生积极从我做起,从节约每杯水、每个馒头、每口菜做起,养成节约的美德。

(5)、注意养成安全习惯。九个安全好习惯:

⒈遵守交通规则 ⒉不玩火 ⒊不逞能 ⒋遵守公共秩序 ⒌不急追猛跑 ⒍右行礼让 ⒎有自护意识 ⒏不做危险动作 ⒐离家离校要向家长或老师打招呼

养成习惯教育总结

明德 潘晶

这学期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养成习惯教育,积极开展了养成教育的各种活动,经过半个多学期的努力,我对班级学生的养成教育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一、紧跟班级,督查到位。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的行为规范情况,我早上坚持提前到校,放弃了中午休息的时间,每天盯在学生后面,查找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一开始,学生坏习惯还真的不少,如早晨不抹窗台、,不晨读,早晨到校在班级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的玩耍,中午在教室大声喧哗,上下楼梯不按常规走等,针对这些现象,我利用晨夕会、班队会带领学生学习“八好”内容,明确八好各内容考核的细则要求,还学习了《小学生必须养成的十个好习惯》,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督查,我班学生在晨读和午间习字时基本做到了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了。

二、建章立制,规范言行。

良好的行为规范养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老师和学生持之以恒来完成。

(1)“ 八好”行为制度:每周一向学生宣布本周班级和个人“八好”考核的内容,然后每天由纪律班长对学生行为进行考核,同时也让全班同学互相监督,使学生的行为表现处于集体的共同监督下,使学生能较自觉地遵守规范。在周五的班会课上对全班学生进行“ 八好”考核,由班长去大队部邱老师那里去盖章。考核未过关的同学帮助其纠正缺点,鼓励其努力克服,然后在下周对其继续考核。目前班级“走好路”达标考核已通过。

(2)值日制度:由卫生班长严格负责,负责好学生的表现,并且做好教育,一周做好总结工作,真正从细小处入手,把“八好”行为规范落到实处。

(3)学习习惯养成制度:由小班长做好早读和午间习字管理工作,珍惜好时间,进行表扬和惩罚制度,让班级学生真正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三、协调学生的“知”与“行”

学生知道了要做什么,也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做起来时往往会因为主观的或者客观的原因而不能顺利地进行,这时就很有必要对“知”与“行”进行协调,注意调查、了解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或与学生一道寻求方法解决问题。

如有些学生总是忘记戴红领巾,了解情况后得知,学生多数是因为换衣服时不注意取红领巾下来,或者取下来随地一扔,第二天上学匆忙就把此事忘了,针对情况,一些同学建议放学回家后就把红领巾放书包里,这样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又如,班级学生吃零食现象比较严重,我组织班干部每天早上对学生进行零用钱登记,原则上不准学生带钱到学校来,即使带来了也要向老师说明用处,这样就杜绝了学生买零食现象的发生,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等好习惯。

四、加强监督,不断强化行为习惯。

小学生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有“反复”的特点,因此,在实施养成教育时,我始终记住八个字:严格、反复,持之以恒,采用了“反复抓”、“抓反复”的方法,通过对他们强化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通过长期的反复宣传、实践,学生就能逐渐了解、熟悉校纪班规,继而多数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被迫遵守形成一种习惯遵守。再而经过继续的深化实践,最终才能变成自觉遵守。

五、今后工作打算。

1、继续强化学生养成习惯教育,把“八好”行为规范落到实处,争取通过校级考核。

2、抓好学风,做好培优扶差工作,抓好学生个性特长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3、加强与家长联系,共同督促学生进步。

上一篇:高中生入团申请书800字下一篇:家家居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