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媒体原生态民族文化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的要:贵州省利用大众传媒大力发展其民族文化旅游业,民族新闻传播事业获得了蓬勃发展,但与之相应的学科研究力量比较薄弱,跟不上形势的需要,所以贵州省应大力发展民族新闻传播学。关键词:贵州文化旅游大众传媒民族新闻传播学贵阳号称是“避暑之都”,可如今全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却是热浪朝天。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大众媒体原生态民族文化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众媒体原生态民族文化论文 篇1:

论大众传播语境中的生态文艺

摘要:21世纪,旨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价值观正在将人类社会导向一种全新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大众传播语境中发端于文艺审美与生态文化建构相互诉求关系的生态文艺为研究对象,从主题深化、形式创新及受众接受等三个层面探查生态文化大众传播“议程设置”下生态文艺的历史发展轨迹。

关键词:文艺审美;大众传播;生态文化

近现代以来,飞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引发了日益严重的自然生态危机,这让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面临又一次重大转折。旨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兴起,正在将人类社会导向一种全新的文明发展模式——生态文明。大众传播语境中,生态文化构建与文艺审美相互诉求,催生出一股席卷全球的生态文艺热潮。生态文艺由人与自然关系的审美观照人手,密切关注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及其背后蕴藏着的深层精神危机,以审美实践的方式承载并传达着人与自然、社会、自我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价值理想。

一、科学与人文:大众传播语境中生态

文化建构与文艺审美的相互诉求

日益成为显学的现代传播学研究表明,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公众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公共空间中触角无所不及的大众传播已经在人与客观环境之间衍生出了一个重要环节——信息环境,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这种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就历史进程而言,正是以信息环境生成为标志的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为文艺传播生态文化并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提供了时代契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生态文艺发端于全球性环境生态危机引发的人类对自身生存现状与文明发展模式的深度思考,自源起之时便与大众传播之间结成了紧密的相互诉求关系。下面笔者以生态文艺的开山之作《寂静的春天》的传播过程为例,来探查两者间互渗联动的关系。

一方面,由于生态问题之于公众生活的切近性,作为生态问题的审美反映,生态文艺的经典文本常常直接成为大众传播的热点议题。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应马萨诸塞州一位鸟类保护区的管理员的请求,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揭示了滥用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人类健康的损害,激烈抨击了这种依靠科学技术来征服、统治自然的生活方式、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寂静的春天》出版以后,其传播效应绝不像其名字那样“寂静”,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媒体纷纷以之为热点议题,在美国全国范围内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一方是化工公司、食品公司、与之有利害关系的政府部门机构和科研机构的抗议和攻击,这些利益团体试图借助媒体“议程控制”来阻止卡逊观点的散播;一方则是广大民众、绝大多数科学家和多数传媒的大力支持和热烈赞扬。

另一方面,生态文艺也迫切需要借助传媒扩大影响,通过改变信息环境的“拟态真实”来实现受众科学认知与情意撼动的特殊接受效应。生态文艺产生于文学艺术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地带,如蕾切尔·卡逊等生态文艺经典的作者,均非专职的文艺工作者。出于科学认知动机的研究工作让他们发现了自然生态失衡的人为原因及其背后隐含的深层文化背景,内心激起痛苦矛盾的强烈情感体验又令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在严肃的科学报告中添加大量文学因素。可以推断,这些具有科学工作者身份的生态文艺作家们正是看中了兼具新闻性和文艺性的报告文学比严谨的科学报告更便于大众传播,更能有效作用于公众信息环境的“拟态真实”,对公众的观念认知及实践行为产生影响。果然,《寂静的春天》引发的公众舆论导致总统科学咨询委员会成立专门小组进行调查,国会举行听证会。一部生态报告文学作品使得生态观念和环境意识深入人心,并对美国的政府决策、国会立法和社会的未来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股热潮很快又在欧洲及世界其他地方迅速蔓延,短时间内数十种语言的《寂静的春天》译本在世界各地热销、流传。在这本书和环保运动的影响下,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环境政策和修正发展战略,各类环保组织、生态学研究机构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一场世界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由此掀起。

我们注意到,在构建生态文化的“议程设置”下,文艺审美与大众传播形成了紧密的相互诉求关系。由类似《寂静的春天》这样的经典传播案例,我们看到了生态文艺审美实践打通科学与人文的森严壁垒,实现科学与人文协调互动的可能。与传统文艺的传播效应主要作用于受众的超功利精神层面、再间接对受众的现实生活产生个体性、渗透式影响不同,在大众传播语境中,生态文艺从其发生成形的最初时刻就显现出强烈而突出的社会实践意识,源自各类环境问题的表现内容往往对受众产生直接而群体性的影响。生态文艺热潮席卷全球,无形间也将一种有悖常识定见的科学认知态度及一份深沉的人文关怀推向广大的受众。

二、浪漫与理智:大众传播语境中文艺承载生态文化内蕴的主题深化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据此,生态文化应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的人类精神在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中的综合体现。生态文艺与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等都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代的信息传递及反馈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文化建构的过程,“它的最高境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生态文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承载与表现的生态文化的主题内涵也在不断走向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是反思“人类中心主义”,重新认识自然本体和生命。缘起于环境问题的生态文艺是从反省人与自然关系定位开始其对生态文化的基元贡献的。其中最典型有趣的例证当数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随笔集《瓦尔登湖》生态审美价值的重新发见。表面看来,梭罗离群索居、投身湖畔荒野的生活体验确实很合乎浪漫主义者遗世独立、反抗流俗、孤傲高标的理想趣味,但是,当20世纪的读者从生态文化视角再来打量此书时,他们却发现梭罗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如此平等甚至谦卑。在工业社会物质化浪潮初现的时候,他不仅以清新的文笔质疑着人类中心主义的生存思维,而且身体力行践行简朴的生活方式,梭罗其实是一个“浪漫主义时代最伟大的生态作家”。《瓦尔登湖》从浪漫主义文学经典到生态文艺“圣经”的审美认知价值的增殖,正是生态文化核心要义——反思文明发展中“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模式,让自然从人类的役使仆从回归哲学主体地位的生动反映。“1985年《美国遗产》评选‘十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梭罗的《瓦尔登湖》名列第一”,“此后好几次类似的评选梭罗也位居榜

首。”这一案例深刻表明文艺与大众传播互渗交融构建生态文化的突出社会效应。

二是检视全球化浪潮,维护和发展文化的多样性。以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位为起点,在人与社会这个关系维度上,生态文艺对全球化浪潮保持着一份警醒。我们注意到,近年来的生态文艺日益深切地与全球性的文化反思浪潮接轨,创作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原生态”题材热。有“行走文学”那样的“田野考察”式的“审美作业”,从一开始就将个体创作行为转化成了一种群体性的生态文化传播行为;有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状态的原生态电影、电视片,因用镜头语言生动记录民族生活样态而被称为“全球化时代另一种人类学记录”;更有许多艺术家致力于发掘原生态音乐、绘画、戏曲、民间工艺,他们将原始的采风形式与现代传媒的各种高科技手段结合起来,力求实现多样文化生态的活态传承。这些原汁原味的生态文艺作品带着历史的风尘与时代的鲜活气息,时刻为当代生态文化注入源头活水,引导公众立足自己的文化生态本位,自觉承传、弘扬本民族文化精华,营造和谐的社会文化心理氛围。

三是激活感性生命的审美体验,寻求心灵的和谐自足。在人与自我这个关系维度上,生态文艺传播的主要是海德格尔所谓“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审美理想。与哲学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相比,文艺审美主要作用于受众的感知、情感,特别通过激发想象来实现对受众思想意识潜移默化的陶冶式影响。生态文艺从重新认识自然生命的价值出发,无论是文学,还是音乐、绘画、摄影等其他艺术形式,对丰盈自然生命(包括人自身)的感性体验无疑是其最重要的审美命题及表现内容。近现代以来,几经变迁的人文思潮经历过工业文明洗礼,人的自我意识时而收缩时而膨胀但总也逃不过被异化的窘境。在此背景下,生态文艺以感性生命的审美体验为方舟,以不乏浪漫的诗意想象为桨楫,将公众引渡到一个建基于现实而更辽远宽阔的绿色空间里,寻求对自我生命本质更透彻的洞悉,来实现心灵的和谐自足。

从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主观精神支撑的角度讲,大众传播历史进程中生态文艺承载生态文化主题内涵的深化,标显出了一条人类主体意识螺旋上升的轨迹。以自然生态圈共生共荣理念为支点的新生命意识让曾长期摆动于浪漫(过度膨胀)与理智(压抑乃至异化)两极之间的人类主体意识有了新的落脚点,从而有效协调感性的本能欲望与理性的观念意志的内在冲突,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重新找回文明发展的和谐状态。

三、技术与艺术:大众传播语境中生态文艺审关实践的形式创新

生态文艺产生广泛影响的20世纪,也是现代传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期。生态文艺为公众接受并产生重大社会影响所依凭和借重的报刊、广播及电视实现了大众传播的三次梯级跨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高速、立体、全息的多媒体信息传播令当下的生态文艺审美实践获得了更加多样的途径和宽广的空间。

首先,文学、音乐、美术等生态文艺传统形态借助现代大众传媒多向拓展。先说文学。进入21世纪,在现代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以语言为介质的文学信息日益被以数码为介质的视听图像所取代。在一个所谓的“读图时代”里,文学的社会功能注定了将只能在各种影像、各种声音、各种语言交错杂陈,共同构筑出来的想象空间中得以发挥。由此,生态文学审美实践更多地与广播、电影,特别是电视及网络媒体结合,题材范围及艺术表现的疆界得以极大的拓展。再看音乐、美术。作为听觉和视觉艺术,在视听信息元素占据大众传播强势地位的背景下,这两种本来就十分贴近自然的传统文艺形式在传播生态文化时自然拥有了更开阔的实践空间。特别就当下的文艺生产与大众文化消费而言,生态审美题材与主题正在大规模进入流行音乐、装饰画这些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载体,渗透进世俗生活的各个层面,悄然影响并改变着公众的生活观念。

其次,电影、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中现代科技的应用为生态文艺审美实践助力。由于高超的数字虚拟影像技术能让地震、火山、雪崩、飓风、海啸等重大的自然奇观逼真地再现在银幕上,给观众带来极为强烈的感官刺激与心灵震撼。近年来,灾难片迅速发展成一种十分流行的电影类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好莱坞连续推出《龙卷风》、《山崩地裂》、《火山爆发》、《完美风暴》及《后天》等灾难大片,高超的电脑特技逼真再现灾难奇观,全息视听效果令观众震撼,极富刺激性的影像所蕴涵的叙事主题也在悄然变化——从早期着眼于人与自然的抗衡征服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英雄意志,到后期人类过度掠夺自然导致灾难的咎由自取和深度反省,不俗的票房则意味着广泛的公众传播效应。同时,生态意识与理念也以专题内容、辅助素材、背景元素等各种形态进入到电视节目中。在这种最大众化的传播媒介中,生态文艺的审美实践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吸引着广大观众的眼球。如央视专题栏目《动物世界》,动用各种最新拍摄技术及制作手段完成的珍稀野生动物生存状态的影像世界,配以娓娓道来、穿插小故事的文学性叙事手法调度的镜头语言,很容易达成观众对动物生命世界的平等注视和深度感知。

再次,多媒介传播手段促进不同文艺形式的整合,催生出新的生态文艺审美实践样态。我们处在一个多种传播媒介交集作用的信息化时代,这不仅意味着信息的极大丰富,而且还带动传播工具方式的不断更新。受大众传播概念的孵化催生,当下的生态文艺审美实践也开始尝试打破视觉、听觉及语言艺术等不同文艺形式之间审美接受的障壁,从“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那样弘扬地方文化特色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到彰显科技、人文与绿色理念的奥运会、残奥会的开闭幕式,当然还有网络虚拟环境下借助多媒体技术实现并发挥着强大现实功能的各类“绿色文艺网站”,文学与音乐、舞蹈、影像等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段在维护生态和谐的文化理想的统摄下实现着整合互动,共同向大众传递着生态文明新思想。

近现代以来,科学技术曾强行替自然祛魅,客观上导致了工具理性的扩张、人与自然关系的错位及生命意识的偏差。而在当下生态文艺审美实践中,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却通过大众传媒发挥着为自然揭蔽的强大功能,让久已疏离自然的现代公众有了回归存在家园的另一种可能,在恢复感知自然多样性、丰富性的同时,也复活了人性及生命体验的丰盈。这正应了一个世纪以前福楼拜的预言:“艺术愈来愈科学化,科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会在山顶重逢。”

四、培养与化育:中国当下生态文艺受众接受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为,艺术也是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面对危机重重的生存环境,生态文艺借助多种传媒载体在推进生态文化的大众传播中发生着独特的审美社会实践的宏观效应。扫描当下中国生态文艺向大众传播生态文化的现状,虽然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思想等丰富的生态文化

资源,但现实国情中的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间无法回避的利益冲突仍然给生态文化的大众传播造成了许多困扰。在此背景下,中国当下的生态文艺审美实践特别需要将文艺审美的陶冶化育功能与大众传播对公众意识潜移默化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在报刊书籍、广播、影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中开疆拓土,从创作形态到接受形式途径都不拘一格,以协力培养和化育公众的“生态”社会共识。具体对策如下:

一是发挥文艺审美接受的心灵净化功能,制导时尚潮流,阻击物质主义流行文化,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弘扬“诗意栖居”的新人文理念。20世纪全球化浪潮的一个重要风向标是物质主义文化的盛行。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思维模式的物质主义锐不可挡地将地球演变成一个生存状态高度模式化的“小村落”,恨不能令每一位“村民”都犹如穿上富有魔力的红舞鞋,“围绕着利益最大化这一永无止境的生活目标疯狂地奔跑,一路上丢弃真理哲思、道德伦理、诗性纯美,直至筋疲力尽万劫不复……”这种情形在当下尚处于现代化进程中、各区域发展并不平衡的中国尤为普遍。因此,中国生态文艺尤其应对大众传播中影响力巨大的时尚文化潮流中的物质主义倾向保持警醒及鲜明的审美批判立场,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艺创作,或直面现实生活中的环境危机,或想象性展现人类和谐栖居于大地的美好愿景,引导公众对时尚流行文化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同时更应发挥文艺批评为代表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导向性作用,以激浊扬清、敢于担当的审美实践姿态践行以人为本、崇尚生命的新人文理念。

二是发挥文艺审美的情感陶冶功能,借助象征、隐喻等艺术表现手段的泛化应用,使富含生态意蕴的文化信息通过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召唤公众的诗意想象,作用于信息传播的“象征性现实”(拟态环境),“培养”公众的生命和谐意识。一位从未到过中国的日本观众看过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说,以前感觉中国是一个问题很多的国家,感到很可怕,可是从数字技术全球高清晰转播的开幕式的画面上来看,中国非常漂亮,而且“很柔软,很温和”。他从绚丽夺目的电视画面中感受到的不是高科技的神奇、也不是蔚为壮观的表演阵容,而恰恰是一种“柔软、温和”的生态诗意,并由此改变了对中国的整体印象。这位观众的感受提示我们,中国当下的生态文艺审美实践特别要努力借助大众传媒向各种社会公众活动中延伸渗透,扩大影响。针对整体文化素质尚待提升的中国公众来说,当下的生态文艺审美实践或许应更多地将文艺审美中富含的生态文化信息转化为受众喜闻乐见的声像、语言及其他生动活泼的符号形式,让饱含自然生命情趣的生态审美元素融入现实生活空间的各个角落——建筑、雕塑、园林设计乃至室内装潢,甚至包括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使脚步匆忙、心情浮躁的现代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存在,感悟到和谐生命的美好;在感官与精神层面的双重愉悦中自然而然地领悟生态文化的深邃内涵,进而自觉参与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历史进程中去。

让我们套用乔纳森·卡勒的话来结束本文关于大众传播语境中文艺审美传播生态文化的历史轨迹及独特效应的思考:“文学既是文化的声音,又是文化的信息。它既是一种强大的促进力量又是一种文化资本。”生态文艺审美实践以人与自然、社会及自我的和谐圆满为主要价值目标,承载着人类理性检讨、自我矫正的决绝,传递着人类宽广博爱的赤子胸襟和义无反顾的求索勇气,对于社会文化心理建构及生态文明建设无疑形成正向推进的强力。

责任编辑 刘传红

作者:高 侠

大众媒体原生态民族文化论文 篇2:

论贵州省应大力发展民族新闻传播学

摘的要:贵州省利用大众传媒大力发展其民族文化旅游业,民族新闻传播事业获得了蓬勃发展,但与之相应的学科研究力量比较薄弱,跟不上形势的需要,所以贵州省应大力发展民族新闻传播学。

关键词:贵州 文化旅游 大众传媒 民族新闻传播学

贵阳号称是“避暑之都”,可如今全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却是热浪朝天。“多彩贵州”应势而生,是贵州省为了发展扩大文化旅游业而极力打造的品牌。2007年的“黄果树杯”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是成功之作,堪称一时的舞会盛事,报名参加大赛的人数有数十万之多、决赛之前在全省各地的海选就有数百场,将贵州多民族的风情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多彩贵州”之所以会如此成功、越办越火红,少不了一大功臣:“鼓吹手”大众传播媒介。《贵州日报》、《贵阳晚报》、贵州电视台、“多彩贵州印象”网站等媒体对其及时又精彩的报道使“多彩贵州”和丰富独特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走进了千家万户、大大提升了贵州的知名度并推进了其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尤为一提的是2007年4月18日“多彩贵州印象”网站的开通,是由省长林树森新自为网站授牌、省委书记石宗源亲自点通该网站。由此可见,大众传媒和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在贵州省文化旅游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与贵州省大众传媒和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相配合,贵州省应大力发展民族新闻传播学,这也是与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势头相互助长的。

一、大力发展民族新闻传播学是贵州省文化旅游业的直接呼唤

贵州省之所以能将其文化旅游业做得象芝麻开花节节高一样,是因为其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具有丰富多彩、神秘独特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依托这些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贵州省不断推出精彩缤纷的文化节,慕名前来旅游的海内外朋友们络绎不绝。例如:全国苗族侗族原生态文化中心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于2007年7月23日--8月3日成功举办了“中国·贵州·凯里原生态艺术节”,成了黄金暑期海内外游客关注的焦点。多元民族文化风情得到了绚烂的展示——凯里民族饮食文化节、施秉杉木河漂流节、雷山西江、郎德苗族吃新节、镇远古城文化节、黎平侗族喊天节、锦屏隆里古城舞龙节等文化旅游产品既展示了多姿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又大大推动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尽快转化成为经济优势。

但这种经济优势的实现离不开大众传媒的巨大作用。倘若没有大众传媒的报道和宣传,贵州各少数民族及其原生态民族文化就失去了向大众展现自我风采的平台,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这些丰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跟以往的封闭状态一样,“藏在深闺人未识”,这样的话,文化旅游业又从何谈起!由此可见,大众传播媒介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搭建了一座通往市场的桥梁、也为海内外广大游客认识贵州打开了一扇窗户。通过大众传媒及时、精彩、有效的信息传播,可让国内外的受众们尽情感受贵州各民族风采,从而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走进贵州。例如:在7月23日-8月3日的“中国·贵州·凯里原生态艺术节”中,海内外媒体100余家、记者400余名前来采访报道,其中中央电视台、日本《朝日新闻》、香港《大公报》等均是受众面广、影响力大、权威性高的知名媒体,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记录和报道这一大众狂欢的民族文化艺术盛况,势必让更多的海内外人们欣赏到贵州黔东南独特的生态风光和民间文化,“原生态文化中心”的形象也会因此而大名远播。

依靠“民族文化→大众传媒报道→游客被吸引前来旅游”这一运转模式,贵州省成功地提高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贵州在全国知晓度排位已经从2004年底的26位上升到第10位,慕名到贵州旅游者络绎不绝。”

大众传媒在贵州省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中功不可没,而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巨大的宣传作用,从而进一步扩大贵州民族文化旅游的影響力,我们非得下大功夫研究民族新闻传播学不可。只有把那些新近发生的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有关的新闻报道的规律掌握了,我们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业“呐喊”、最大限度地让它们发挥威力,从而让贵州经济尽块地“飞”起来。一句话,现实呼唤着贵州去大力加强其民族新闻传播学研究。

二、大力发展民族新闻传播学是改变贵州省新闻传播学研究力量薄弱的迫切需要

目前贵州省新闻传播学研究力量相当薄弱。主是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 研究机构缺乏。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身为贵州省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致力于探讨富民兴黔事业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可到目前为止竟未设置新闻研究所,这与当前新闻传播事业在贵州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来说,根本不般配。就贵州省内高校而言,据粗略统计,目前只有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和贵州师范大学3所高校设有新闻学专业,其中贵州民族学院相关专业办得最多、最齐全,在“文学与传播学院”中办有4个新闻学相关专业: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学,贵州师范大学次之,在“文学院”中办有2个新闻学相关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贵州大学仅办有一个新闻学专业,归属于“人文学院”。这些新闻学专业均不“独立”,归并在其他学院之中,所以我们希望贵州省的高校有“新闻传播学院”出现。除此之外,省内三所高校的新闻学专业还有一个特点:创办历史较短,是新专业。例如,贵州民族学院的新闻学创办于2002年、广播电视新闻学创办于2001年,贵州师范大学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创办于2006年--是最新的专业。新闻研究机构过少,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形势的需要;新闻研究机构过新,又只能说明研究力量尚在起步、还不够成熟。2. 研究人员匮乏。贵州省新闻传播学研究机构少且新的一个重大原因便是这方面的研究人员太少。目前,贵州省尚无一位新闻学界的知名学者,这是我们要努力解决的问题。让人欣喜的是,贵州大学成功申办了新闻学硕士点,于2007年开始招生,可硕士生导师只有2位,在国内的新闻学界尚无太大影响力,所以说研究力量仍是十分薄弱。贵州民族学院虽然新闻学相关专业办得最多,发展最快,拟创办“新闻与传播学院”,但这个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太少,师资力量还待加强,所以说引进人才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3. 研究成果太少。由于上述2点原因,造成了新闻传播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太少。国内的新闻学核心期刊,如《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等很难见到我们贵州学者的文章。在贵州省新闻学研究队伍中,发表的文章涉及到贵州民族新闻传播的又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但这方面的成果又非常重要--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新闻传播的巨大帮助。

贵州省目前正在打造旅游大省,依靠文化旅游业拉动全省经济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对其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旅游优势的报道和宣传至关重要,可目前全省新闻传播学研究力量如此匮乏,远远跟不上贵州省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民族新闻传播学方面的研究更是奇缺,这对于贵州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所以说贵州省要扭转这一局面,必须大力发展民族新闻传播学。

中华民族传播学是由汉族和其他55个少数民族的新闻传播事业和活动创造的。著名学者白润生曾提出:“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新闻传播学是中国历史新闻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同理,民族新闻传播学也是中国新闻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我们在形势的需要下应义不容辞地总结和归纳民族新闻传播学的规律,用少数民族地区特殊而现实的问题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补充材料。贵州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如今又正在尽可能地利用大众传媒为其文化旅游业服务、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可以说是一片火红,所以我们贵州的学者就更应该致力于民族新闻传播学研究,尽最大努力出成果,让大众传媒更好地发挥作用、协助贵州经济“飞”起来!

注:本文为贵州省教育厅课题,编号为黔教社发[2007]331号。

参考文献:

① 来黔旅游人数今年将超六千万,2007年8月9日,网络链接: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旅游(http://www.gzgov.gov.cn/)

② 白润生. 创立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新闻传播学. 当代传播,2003 (1)

③ 吴如雄. (主题)“聚集”原生态(副题)凯里原生态艺术节将迎来海内外400余名记者采访. 《贵阳晚报》第3版, 2007年7月27日. □

作者:刘祥平

大众媒体原生态民族文化论文 篇3:

探讨电视媒介在原生态音乐传承与发展中的新路径

【摘要】我国原生态音乐的种类繁多,是民族音乐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民族性、地域性特征极其明显,具有独有的艺术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及音乐的多元化发展,许多原生态音乐都已经失传。在过去的信息交流中,主要以口头或文字为主,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电视媒介以其高普及率、快速传播性成为一种主流式的媒介传输渠道,借此电视媒介的宣传成为保护和传承原生态音乐的重要方式。本文以电视媒介为桥梁,以原生态音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者的结合来阐述电视媒介在原生态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原生态”音乐;音乐遗产;保护与传承;电视媒体

许多原生态音乐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反映了各地区的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1]。它产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及音乐的多元化发展,许多原生态音乐都已经失传。因此,保护和传承“原生态”音乐刻不容缓,它对促进民族音乐艺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原生态音乐的发展现状

(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原生态音乐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原生态音乐传承了成百上千年,但是由于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我国原生态音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被人们所忽视。近年来,随着电视媒体和新媒体地不断发展,原生态音乐又重新展示在人們面前。在原生态保护视野下,发展与传承“原生态”音乐,又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原生态音乐源自于各族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在各族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逐步传承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生产方式逐步被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方式取代,原生态音乐缺乏创作土壤,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小。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人们对于原生态音乐失去了兴趣,在这种环境背景下,原生态音乐如果还按照传统的模式发展,则会很难继续传承。例如农耕产业的机械化生产代替了传统牛拉犁、马拉车的生产方式已经很难看到,机械化生产作业,没有了牛没有了马, 那些生产中所需的放牛歌、牧马曲也就逐步被淡化,失去了生存空间,自然就少了甚至消失了。

(二)专业院校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得原生态音乐边缘化

上世纪我国的音乐艺术教育比较注重外来声乐艺术,一些学校将美声唱法看作是主流唱法,是科学的发声方法,在音乐艺术教学中也以美声唱法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以模仿港台、欧美音乐为主的通俗唱法开始流行,原生态音乐文化更加被边缘化,原生态音乐被人们忽视甚至淡忘[5]。在音乐艺术教育中,许多高等院校对于原生态音乐的教学也缺乏足够的重视。我国的音乐学院在音乐艺术教育中,大部分都是以西洋音乐为主,注重规范性、统一性,音乐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借鉴西方的一些人才培养经验,原生态音乐被边缘化[6]。原生态音乐最大的特点和价值就在于没有统一的音乐艺术样式,音乐风格多样化且不可复制,这是各大院校不愿将其纳入教育教学中的原因之一。此外,一些院校对于我国的原生态音乐持“太自然、不科学”的看法,因此只将一些原生态作品纳入中国民族唱法的教学,而没有将原生态音乐艺术正式列入教学内容,导致专门学习与研究原生态音乐的艺术家少之又少,进而影响到原生态音乐的发展传承[7]。

(三)地域文化因素使原生态音乐的推广受到限制

由于原生态音乐在其创作和演唱过程中受到地域文化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原生态音乐为无伴奏演唱,地域方言浓郁,在当地受到很高的传唱和追捧,但离开这样的语言环境就很难普及和推广。同时演唱者多为劳动人民,在劳作过程中通过叙事的形式即兴创作,曲调高亢激昂,这些特点都很难被模仿和复制。大众媒体对原生态音乐的关注度较低,严重挫伤了原生态歌手的积极性,而一些演唱者的唱词受方言因素的影响,大众无法理解歌词大意,使之受众群体越来越少。原生态音乐产生在天然、质朴的环境中,离开了这样的情景就很难演绎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这些因素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原生态音乐的普及和发展。

二 、发展与传承“原生态”音乐的积极意义

(一) 原生态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

我国原生态音乐除了自身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许多其他音乐形式无可取代的有利因素。例如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艺术“京剧”就是通过其独特地唱腔和极具中国元素的扮相,充分展示了我国五千年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而在原生态保护视野下,发展与传承原生态音乐遗产,必须要充分利用“原生态”音乐中的积极因素。使得“原生态”音乐在现有条件下获得“新生”[2]。古人云:“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 对“原生态”音乐的推介,将有利于继承各民族传统文化。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形式,在原生态保护视野下,对传统音乐遗产的继承,有利于人们在饱览有声有色风景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原生态音乐是各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独特的传唱方式更是对民族文化的真实记录,广大劳动人民把田间地头农耕的热闹劳动场面,通过合辙押韵的唱词,口口相传的演绎,真实地记录下来,本身就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对历史文化研究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二)通过朴素的情怀提升大众的审美意识

在音乐文化发展的多元化背景下,受欧洲音乐中心论的影响,流行音乐开始盛行,传统音乐遗产备受冷落,许多地区原生态音乐无人问津。近年来,随着音乐艺术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民间音乐艺术再次被推进大众的视野,人们在习惯于“学院派”歌唱家们的演唱,歌剧和交响乐“高雅音乐”的乐曲声中,也开始关注传统音乐文化,“原生态”音乐宛如天籁之音,重新唤醒了一些人内心深处朴素的情怀。“原生态”音乐是千百年来民族智慧的结晶。许多乐曲源自祖先的声音,虽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很难看到纯粹的“原生态”音乐形态,但是,倾听着一些近似原生态的音乐,我们也会有一种亲近感和民族认同感。相信这样的艺术引导比说教来得有效[3]。所以,在原生态保护视野下,发展与传承原生态音乐遗产,必须要充分利用“原生态”音乐中的积极因素,这样,更有利于培养人们对于原生态音乐的兴趣。“原生态”音乐,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声音,没有丝毫矫揉造作, 培养人们对于原生态音乐的兴趣,更有利于净化心灵,使人们重新对生命有所感悟,因此,在原生态保护视野下,发展与传承“原生态”音乐,对于提高人们的音乐审美趣味,具有重要意义[4]。

三、充分发挥电视媒介在原生态音乐中的资源优势

(一)通过电视媒介的惠众性唤起大众对原生态音乐的认识

在各种媒介中,电视媒体的惠众率和普及率极高,以中央电视台为例,目前有16套节目,其中包含2个网络频道,1个高清节目频道,其中还有央视的文艺和音乐频道。它们可通过卫星传输到全中国甚至世界各国及地区,再加之各地方卫视,其影响率甚为可观。所以,电视媒介在传播范围、传播空间及接受率方面影响深远。作为一种最为普及的传播媒介,电视媒体在当今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传播中作用不容小觑。比如中央电视台早年举办的《西部民歌电视大赛》,全国各地的民歌选手参赛云集,参赛歌曲的民族风情非常浓郁。自播出起,该节目在社会上的反响非常强烈。对于少数民族的音乐传播,发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又如中央电视台所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自从1984年首次举办至今,历史悠久,作为中央电视台影响力最深远的电视节目之一,青歌赛的成功举办,为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自从2006年青歌赛将原生态唱法引入后,一经亮相原生态音乐就给全国亿万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其音乐的质朴浑厚,涤荡了人的心灵,让人对大自然无限向往。

(二)整合电视媒介资源,多渠道、多角度打造原生态音乐文化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化、机械化、科技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整合电视媒体资源,通过电视媒介组织一系列原生态音乐文化活动来宣传和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效应。如曾在音乐频道播出的《民歌·中国》就是一档以原生态民歌为主的节目,在播出后的近2年时间里,收到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一首首耳熟能详的原生态歌曲一时间成为大街小巷传唱的主流,同时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原生态音乐歌手。除此之外,还应通过电视媒介加大原生态音乐的品牌打造,通过一些有内涵,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提升原生态音乐文化,如对民歌人物、创作题材、原生态音乐的历史发展进行探讨。央视从2011年至今收视率极高的一档综艺节目《星光大道》的年度总冠军原生态歌手阿宝的脱颖而出,刷新了观众对原生态音乐的认识高度。一时间《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红遍大江南北,充分说明了电视媒体的影响力。相信通过对原生态音乐形式的包装和推广,定会打造出独树一帜的音乐文化形态。

(三)结合电视媒介发展新的原生态音乐形式

原生态即“原汁原味”的音乐形式,原生态音乐生在民间,却没有长在民间,探其缘由也是由于缺少市场认可度而忽略了这种音乐形式,与此相比,流行音乐有强大的受众群体和企业投资商的赞助,以其铺天盖地的宣传和多视角下的音视频展示成为大众消遣和津津乐道的一种音乐形态,如当下较为流行的一档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大多出彩的歌手都是以流行音乐为主的,而原生态的音乐形式却没有以更多的节目形式展示在世人面前,鉴于此,原生态音乐要结合电视媒介资源,探究和发展多种节目形式增强其市场价值。如开展一系列民歌展示,举办各项原生态音乐大赛或是寻找最美原生态音乐,让原生态音乐走进田野草原,鼓励大众自拍自寻原生态音乐的展示形式同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让这一来自于民间的原始音乐形式真正长在民间并传承于民间,让更多的大众认识这一音乐形式并真正将其融入生活。

参考文献

[1]杨民康.论原生态民歌展示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兼谈云南原生态音乐的几种文化保护与传承模式[J].音乐探索,2011.

[2]冯光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J].乐府新声,2006.

[3]王海平.文化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以贵州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08.

[4]米永盈.我看“原生态”民歌——兼谈传统音乐的保存与发展[J].社科纵横,2006.

[5]冯志飞.民族瑰宝传承创新———对原生态民歌的几点思考[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

[6]王会,夏从亚.原生态原生态音乐当代发展问题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14.

[7]路瑜,李珊.从原生态民歌热看原生态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以羌族音乐文化的当代问题为例[J].音乐研究,2008(03).

[8]张春苗,张素枝.原生态民歌的文化价值及其保护与传承途径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0.

[9]李艺娟.对中国原生态民歌生存和保护的一些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

[10]史小亚.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的原始困境与现代传承———基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视角[J].貴州民族研究,2015.

作者简介:籍荣(1982—),女,汉族,山西运城人,毕业于太原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本科,硕士,山西青年职业学院任讲师,研究:音乐学。

作者:籍荣

上一篇:气瓶安全整治实施方案下一篇:小学生写秋游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