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促使个人的精神生活随之发生变化,同时促使与人相关的本能、欲望、情感、意志、信念等非理性因素全面激发和活跃起来,非理性因素的客观存在直接影响着人的人格特性以及相应地价值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它发挥着提升人们精神生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作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非理性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非理性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1:

思想政治教育对非理性因素的积极扬弃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感性实践活动基础上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的社会存在物,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人学基础。然而,在以往唯理性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了人的非理性因素所具有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双重作用,因而使其面临一定的现实困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通过欲求教育、情感教育和挫折教育,实现对人的非理性因素的积极扬弃,实现对欲望的科学引导,对情感的培育激发以及对意志的锻炼铸造,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理性;非理性;扬弃;人学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5.01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的社会存在物,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逻辑得以形成和实现的人学基础。然而,在以往唯理性主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过多地重视人性的理性一面,忽视了作为人性的基本要素非理性的存在,进而忽视了非理性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一定的現实困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为哲学基础,实现对非理性的积极扬弃,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

无论是把人视作“理性动物”,抑或视作“非理性存在”,都无法把握人的现实本质与完整内涵。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人的问题,而在传统的唯理性思想政治教育中,仅仅重视人性的理性一面,忽视甚至排斥人性中非理性因素的存在,仅仅注重理性知识的传授和理性认同的建构,缺乏对善与美的引导和追求,忽视对人的心灵育化与情感关怀,进而忽视了整体性人格的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培育既符合社会价值需要,又有自由个性的完整人格为其目标,因而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基础,遵从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的本质规定。西方人本主义批判马克思主义忽视了人的非理性因素,因而是“人学的空场”。然而,马克思主义不仅从存在论高度科学揭示了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的社会存在物,而且明确指出了非理性因素在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中、在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从存在论上看,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的社会存在物。马克思主义以现实的人为逻辑出发点,“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1]历史的首要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人既是生产实践活动的结果,又是社会历史的前提。一方面,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生产劳动使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人的生产劳动与自然条件相联系,自然条件就是人自身的自然和人周围的自然。这就充分肯定了人的非理性需要在人的生成和历史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真正的社会关系并不是由反思产生的,而是由于有了个人需要才出现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承认人是自然存在物的同时,从逻辑在先角度揭示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的个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只有在社会关系中的人才是“作为人的人”,才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不是它的胡子、它的血液,它的抽象的肉体本性,而是它的社会特质”。[3]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但是意识不是“有生命的个人”的意识,而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他们的意识”,也就是说,个人意识始终是社会产物。“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4]

人既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而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构成了二者相统一的基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6]因此,无论是对理性还是非理性,只有从物质生产实践这个原点出发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现实的人是进行物质生产实践的人,因此,人的生产实践活动构成了理性与非理性辩证统一的基础。实践活动不仅是人的一种理性活动,而且还有非理性因素包含于其中。马克思指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7]但是,人的社会存在使其与动物区分开来。人的欲望等自然属性,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合乎人性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8]也就是说,人的非理性因素只有与理性联系起来,才具有现实意义。固然,吃、喝、住、穿等非理性需要是人体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实践活动,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并使其成为最终的和唯一的目的,那么,它们也就仅仅是动物的机能。人的非理性需要一旦被抽象化和绝对化,那么人就降低为动物。只有当人的非理性需要与人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经过社会的提升,它才是真正的“人的机能”。西方非理性人本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推崇人的非理性,但他们所说的人是脱离了具体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孤立的个人,是受本能欲望、意志支配的人,因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人是实践基础上理性和非理性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物,这种辩证统一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人的非理性需要以及满足非理性需要的理性能力和实践方式,都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马克思指出:“在不同的财产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整个阶级在其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这一切。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情感和观点的个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9]由此可见,非理性不仅是人性自身的重要问题,也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马克思主义不仅从存在论角度揭示了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的社会存在物,而且充分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在实践和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既反对“粗暴地排斥一般的正常的欲望”以加强“对思维的控制”,又鲜明反对那种“病态的欲望”和“最下流的意念”,反对将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看作自己放纵的欲望,古怪的癖好和离奇的念头的实现”。在其视域中,非理性因素既是理性的基础和来源,又依赖于理性才能得以实现。总体来讲,人虽然是有意识的理性存在物,但是理性绝非是人的全部,人是社会关系中的知情意相统一的现实个体。非理性因素与人相伴相随,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非理性特征。非理性因素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面,它不仅以其特有的认识能力去参与实践活动,而且影响甚至支配着理性因素作用的发挥,它在实践活动中的地位就取决于它对实践主体的理性因素的作用程度。即是说,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因素的支配,而且也深受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同时,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还是构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正如恩格斯所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10]

人类精神的內在本质包含着理性和非理性的双重规定,一个社会要想实现健康发展,必须注重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的有机结合。然而,传统观念认为,社会是一个理性设计的社会,理性设计的目标借助人的理性可以变为现实,可以实现个人的社会化和道德化。在这种唯理性思想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无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人性的危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升人的思想觉悟,改造人的认识能力,培养理想人格,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坚持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的本质规定,关注非理性因素在人们精神构成中的重要地位,关注人的非理性诉求的实现和满足。只有这样,才能积极扬弃非理性因素,使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取得实效。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非理性因素的双重作用

作为社会存在物,个人必须认同、维护并遵守社会的理性价值原则和制度规范。同时,作为知情意相统一的现实个体,个人相对的非理性因素与社会绝对的理性价值原则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从这层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解决社会集体理性同个体非理性之间矛盾的过程。”[11]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不自觉地被置于技术霸权和技术理性的控制之中,在唯理性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片面地把灌输理性知识和构建理性认同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最终目的,人的理性被不断地夸大和过度强调,社会理性不断地挤压人的非理性,忽视了对社会个体的需要、意志和情感的引导,进而忽视了对善与美的追求,使得信仰教育退变为知识教育,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面临着十分严重的现实困境。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既是理性主导的过程,同时每个环节又都渗透着非理性因素。从人性论层面上看,人的非理性指的是人的欲望、情感、意志等因素,是人的精神结构不可缺乏的部分,是对理性的一种补充,是人作为生命存在的基本表现。非理性因素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行为方式,“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2]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根源于对非理性因素的排斥和拒绝,既看不到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也忽视了非理性的消极影响。

因此,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要重视非理性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一是合理欲望有利于引导价值认同。欲望是社会个体基于主体需要对外在事物的渴求与索取心理,是主体进行价值判断的内在根据,在主体的价值选择中起导向作用。合理欲望是主体进行实践活动的积极动力和价值源泉,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依靠人的合理欲望来推动的,衡量实践合理性的标准即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人的合理欲望。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个体欲望与社会需要相互和谐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价值原则与个人欲望发生交锋的重要场地,其首要任务就是了解和激发人的合理欲望。个人的欲望越合理,则更容易认同、接受社会的理性价值原则。个人合理欲望的不断生长过程,同时也是一系列价值目标逐步确定的过程,随着合理欲望层次的提高,价值目标越来越高级,个人越来越自觉,从而有利于推动社会价值的认同、社会规范的践行以及个体德行的完善。二是积极情感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情感是构成人类生活的主要元素之一,渗透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是个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心理感受与态度体验。情感作为一种主观态度,总是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目的性,一方面影响着主体对客体的认知和理解,另一方面牵引着主体朝着自己认同的方向前进。积极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激励和调节作用,能够激活主体的内在状态,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积极情感是主体选择正确方向的内在尺度,一个人能否自觉地接受社会价值规范,形成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同个人的情感有着密切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合理地激发、催化人们的政治情感,熏陶与培养其爱国热情,可以有效激发人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其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13]三是坚强意志有利于提升道德自律。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是人的思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是人的非理性因素中比较接近理性因素的内容。意志作为最高层次的非理性因素,能够对个体道德行为起到审核、监督、激励或抑制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旨在养成社会个体的道德内省和道德自律,个体能否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意志的调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内在自律品质并外化为个体具体的道德行为的过程,只有不断提升受教育者的意志力,才能使其能够不断克服外界诱惑,不被欲望支配,不受情感煽动,进而不断提升道德自律,形成完整人格。

非理性因素是一把双刃剑,在充分重视非理性因素积极作用的同时,还需正确审视非理性因素的消极影响。一是欲望膨胀导致价值判断功利。物质欲望的合理增长有利于促进精神欲望的提升,但若物质欲望过度发展或畸形增长则会导致欲望膨胀,出现物欲横流的状况,导致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功利化。欲望膨胀会导致人们形成利己性、功利性的价值目标,尤其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其诱发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及享乐主义思潮的蔓延,欲望膨胀愈发严重,直接影响着人们能否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进而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这不仅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还会造成人们价值判断模糊、功利。如果个人被欲望所操控,人的身心处于不平衡状态,处于实然追求与应然追求矛盾对立中,则会使人在无穷尽的欲望中消耗自己的精神和生命。欲望膨胀还会带来人们对自然的蔑视,对大自然盲目的开发利用,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难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二是情感冷漠导致理想信念缺失。情感冷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易产生政治认同混乱,进而导致理想信念的缺失。情感冷漠导致难以调动社会个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对人的认知活动产生一种惰性或抑制作用。情感冷漠在实践中衍生和表现为道德情感冷漠、生命情感冷漠、政治情感冷漠、自我概念模糊。道德情感冷漠导致道德失范和道德工具化,生命情感冷漠表现为个体行为的攻击性、欺骗性,自我概念模糊主要体现为是自我意识丧失和逃避现实,政治情感冷漠则是公民对政治生活的冷淡心理态度和行为表现,表现为公民对政治活动的冷漠和对政治问题的漠视以及对政治参与的疏远与逃避,这势必会带来的理想信念的缺失。三是意志薄弱导致道德行为失范。意志薄弱是人性的弱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巨大障碍。意志薄弱主要表现为主体意志力缺乏自觉性、原则性和抑制性,无法形成深入的、持久的认知过程和实践活动,造成知而不行、知行脱节、进而导致道德行为失范。意志薄弱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往往表现为犹豫不决、意见摇摆,甚至出现行动迟缓、自我怀疑、知难而退,不能适度调节自己的思想,不能有效约束自己的行为,道德底线意识差。更有甚者,不能有效抑制自己的过度欲望,容易被狭隘利益所裹挟,出现违法犯罪等行为。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对非理性因素的积极扬弃

由上述可知,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的发展同等重要,同样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要素和基本形式,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政治认同和道德选择。因此,人的非理性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对非理性因素的积极扬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必须通过欲求教育、情感教育与挫折教育激发人的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抑制非理性因素的消极影响,进而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塑造完整人格,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

首先,通过欲求教育实现对人的欲望的科学引导。人是拥有着不同形式、多种层次的十分丰富的欲望和需求的群体。同时,人的欲望和需求是不断生成与达成的过程,欲望和需求的生成与达成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制约,反之也会成为影响社会变化发展的主要力量。人的欲望与需求的确立实际上是对某种利益的追求和向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欲望和需求被不断激发,欲望和需求如果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引导,往往停留在单纯本能和无意识的水平上,表现为一种盲目的和不可遏制的力量。“人的行为动机可以区分为两种,一种是从感性的需要出发,把追求利益作为动机;另一种是从理性的良心法则出发,把追求‘善’作为行为动机”。[14]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通过评判和规范利益获得方式,帮助人们正确认知自己的欲望需求,使其以“善”的动机约束利益动机,使个体需要同社会价值规范相协调。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需求日益增长。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关心人的物质生存欲求,同时还要引导人的精神欲求。现实生活中人的物质生存欲求和精神欲求时有发生倾斜,因此,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欲求教育进行平衡和引导,提倡人们追求合理欲望。人的欲求具有差异性和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其针对性教育优势,坚持个性化教育原则,使欲求教育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要借助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实现对人的欲望的科学引导,使人们正确认识自身的物质生存欲求,规范满足欲求的行为,提倡合理行为,约束不良行为,在符合社会价值规范的前提下达成自己的欲求。在此基础上激励人们从追求物质欲求向精神欲求过渡,不断和提升人们的精神欲求,實现对社会理性价值的认同以及对个体道德素质的培育,进而实现“起于生命、达于精神”的境界。

其次,通过情感教育加强对人的情感的培育激发。“情感是人在社会生活对客体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或体验,这表现为一种对待人或事物的价值倾向和价值活动。”[15]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人的情感世界的发展和完善,以人的情感的和谐发展为重要目标。积极的情感一旦形成并成为定势,就有利于有效克服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冷漠和情感疏离,有利于消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对抗,进而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构建理性价值认同中的桥梁作用。对人的情感的培育激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内容,更是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情感教育实质上是对教育本身忽视人的情感需要的一种补救。情感教育不仅有利于修正思想政治教育重理性知识传授而轻情感体验内化的唯理性倾向,而且有利于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化以及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教育实践活动,要增强对人们的情感关注,重视人们的情感体验,通过情感共鸣不断加强对个体情感的合理引导,避免情感的世俗化和商品化,尤其注重对人们的道德情操的积极培育,激发人们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荣誉感和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以及对大自然责任感,引导人们在政治立场、价值判断上爱憎分明,憎恨假恶丑,追求真善美,不断提升个体对理性行为的判断和选择能力。

再次,通过挫折教育强化对人的意志的锻炼铸造。恩格斯指出“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16]意志是个人行动的动力源泉和保障机制,在知行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激励和克制作用,能够帮助人们成功克服现实困难和障碍。个体对社会价值原则的理性认识只有在意志力作用下,才能真正转化为个体的实践行为。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对人的意志的锻炼铸造尤为必要,以培养个体意志能力为主的挫折教育势在必行。挫折教育不仅是传授相关的挫折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借助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困难和障碍,帮助人们去感知各种困难情境,促使人们去体验受挫而又奋起的心理过程,进而强化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锻造。通过挫折教育,可以促使人们经历生活困境的磨练,体验一定程度的受挫感,进而体验生命存在的价值,推动人们为达到预定目标而努力行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实效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必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保证个体的意志系统长期处于刺激和锻炼状态,确保个体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健康良性发展。同时,通过困境磨练等主观体验,实现人们对社会价值准则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形成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培育积极健康的心态,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只有不断强化人的意志品质,才能使人们真正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才能形成个体动机和个体行为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才能塑造健全人格,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才能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2][5][6][7][8][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5,531,544,544,21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9.

[4][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51,498.

[10][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2,306.

[11]沈大光.论人的非理性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7.

[13]列宁全集(第二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17.

[14]吴宏政,吴星儒.“人的自然性与实体性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观[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5):19.

[15]郭景萍.情感社会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54.

[责任编辑:庞达]

作者:王桂敏

非理性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2:

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中的非理性因素

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促使个人的精神生活随之发生变化,同时促使与人相关的本能、欲望、情感、意志、信念等非理性因素全面激发和活跃起来,非理性因素的客观存在直接影响着人的人格特性以及相应地价值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它发挥着提升人们精神生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作用。社会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从人性这一人学的视野中去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除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规律和方法之外,还应重视人的非理性因素的变化和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非理性因素;德育实效性

德育的实效性偏低一直是德育的一个难题。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传统德育使得学生德育主体缺失。目前,德育正处在“从传统德育到现代德育”的转型期,要提高德育实效性,必须提升学生德育主体性地位,提升学生德育主体性地位就必须加强对人的非理性因素的思考。现实生活中之所以出现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过高而效益低下的现象,无不与忽视非理性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有关。

一、非理性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内在联系

在人的精神属性中,包含着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理性因素是人类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一种基本特征,人类的理性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这主要表现为人们能够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实现自己的目标并取得相应的成果。理性充分显示了人类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展示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总体来讲,“人类”的理性具有绝对性。然而,人虽然是有意识的理性存在物,但是思维和理性绝非是受教育主体的全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社会关系中的知情意相统一的现实体。非理性因素与人相伴相随,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非理性特征,因此,“个体”的非理性又具有相对性。

这里所说的“思想政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指的就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传统道德教育的价值定位,一般是“社会整体本位”或“群体本位”,然而,这一价值定位从根本上排斥了“个人”作为目的和主体的价值地位,“个人”被淹没在整体之中。传统德育严重制约了个性发展。我国传统的德育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对个性发展的必要引导,对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重视不够。从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个人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价值规范体系得以实现的方式之一,也是能够调节人性冲突并使之升华的工具和力量。从这层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解决社会集体理性同个体非理性之间矛盾的过程。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说教和灌输的倾向,在杜威看来,“实质上是来自上面和外部的灌输。它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只是正在逐渐成长而趋于成熟的儿童”[1]346。“好的道德规范应该是生命的内在需要,而不应该是游离于生命之外的什么东西。”[2]我们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活的生命意识,只是灌输的重要错误就在于它曲解了德育主体性本质内涵,忽视了学生主体性。总之,这种灌输德育的核心是强制和服从,是一种无视学生德育主体的教育。这种被动型、整齐划一的德育方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德育的低效[3]。

二、非理性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中的作用

人的非理性更多地源于人的身体、心理等因素,非理性因素是社会文化本质的反映,是人的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理性因素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力量直接渗透到个体的价值选择中,在人的主观心理活动中,欲求、情感、意志三种非理性因素复杂多变,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培养影响尤为明显。

1.欲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价值引导作用

欲求,也即欲望,是社会个体基于主体需要而对外在事物的渴求和索取心理,体现了人类基本的原始动力和价值追求。人的欲望是现实性和超越性、有限性和无限性、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统一。就个体而言,对欲望的过分抑制无疑不利于个体的发展,但是过度沉湎于满足私欲,同样会蜕变成欲望的奴隶。欲求是人类发展的动力源泉,欲望的满足和激发,促使人类不断进步和追求。合理的欲望追求作为正当的刺激和追求,能促使人们保持旺盛的热情和干劲,产生对外界事物的强烈渴求和直接动机,并最终凝聚成为个体价值选择的行为态势。欲求的扼杀无论如何也难以产生积极的道德追求,也就不会促成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

2.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规范选择作用

情感是构成人类生活世界的基本元素,渗透于人类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情感是个体心理结构的重要环节,是个体对周围现实以及自己的一种态度体验。马克思曾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4]169“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5]117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仅有对社会规范系统的认知是不够的,如果缺乏对道德规范的情感体验,那么就不能将社会倡导的价值准则融化于内心之中。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激发、催化作用,可以保证人们形成强烈的动机,影响人们对价值信息的选择、评价和判断。

3.意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行为保障作用

意志是指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的心理过程。意志可以调节和支配人的行为活动的目的性,具体表现在激励人们去从事有助于达到预期目标的肯定性行为和抑制不利于达到某种预定目标的否定性行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意志对个体行为发挥约束和监督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优化非理性因素

人的非理性因素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层次不同的非理性因素在人的价值选择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人的非理性因素的发展是社会在一定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价值体系的内化结果,这种内化结果又作为一种稳定的精神力量影响着个体对社会价值体系的选择取向,从这层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不仅仅是目的,而且也是优化个人非理性因素的手段。优化非理性因素,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人的欲求的科学疏导

人的欲望需要是一个不断产生和不断满足的过程,在一个欲望需求满足之后,新的欲望需求随之产生。不能否认有少部分人在某一物质欲望得到满足之前也会产生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但是,我们绝不能寄希望于大多数人都能够跨越物质的需要而去追求精神需要。

结合人的非理性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把握人的各种欲望层次,了解其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基本状况。要对欲望和需求加以正确区分,对正当、合理的欲望要适当地加以满足,对不正当、不合理的欲望要加以引导和限制。在一定度的范围内,合理欲望的满足是可取的,不能一味地抑制和消除。同时,由于我国现在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过分地强调需求的满足也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在于通过社会规范的科学引导去改变人们的精神需求,通过提升人的精神生活把人们的行为控制在社会规范的范围之中。

2.思想政治教育侧重对人的情感的活动刺激

人是情感的动物,这种情感源于个体与社会的动态矛盾和相互影响之中。人的情感丰富而多变,情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不能抽象地讨论,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保证个体情感接收系统处于刺激状态,保证人的非理性因素的良性发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面临的实践课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常态化、持久性的系统工程,对社会成员有着广泛性的价值要求。长期以来,由于过分重视个人道德认知能力的获得和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以至于造成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严重脱节。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项系统工程,应当结合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要构建具体的与个人生活学习相关的场景和情势,避免过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枯燥、僵化的形式主义做法。在此,我们必须重视交往对学生德育主体的提升作用。交往就是加强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交往德育是诉诸师生、生生主体间意义关系的互主体生活体验和自主的、民主的、创造的主动参与规范原则共生、共享,并促进师生的不断提高觉悟和境界提升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6]61它是对灌输德育的扬弃与超越,对德育方法有效变革的关键。德育方法“既不是教育者一方的活动方式,也不是以教育为主的活动方式,而是教育与教育者共同活动、相互作用的方式”[7]373。

3.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对人的意志的环境鞭策

环境更多地发挥价值导向和善恶判断的熏染作用,这种环境有助于保证人们道德意志能力的锤炼并保障个体一旦融入就会产生强烈的约束感而促使自己的行为自觉符合社会规范的需求。

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土壤,能够使道德行为得到发扬,使不道德行为得到遏制,尤其对于那些意志薄弱的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的舆论作用更为明显。道德氛围离不开公正的道德奖惩,它能借助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等方式对人的行为加以衡量和评估,促使人们反省和检查自己。这种奖惩更多的是表现在精神性的层次上,利用人们的羞耻心和自尊心,通过对善与恶、是与非的区分,实现人们心理和行为对社会规范的遵守。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关心学生的欲求、情感和意志---这一非理性因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相结合是人们在反思传统德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德育新理念。只有这样才构成了德育主体的完整特性,这种特性随着个体经验的丰富与改造,自我的发现与完善而不断加强。因此,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道德发展水平,加强学生主体非理性因素的考虑,实现学生主体的理性的、自由的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参考文献:

[1]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2]朱小曼.育人是教育的灵魂,动情是德育的关键[J].教育研究,2002,(04).

[3]罗建平,朱巧英.学生德育主体性的匡正[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0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彭未名.交往德育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7]贺乐凡.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8]王忠桥,张宏.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超越[J].思想政治教育,2008,(06).

[9]王焕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03).

[10]段文灵.试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J].学习与探索,2007,(06).

作者:王 娜

非理性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3:

浅析高校思政教育应对网络民族主义的对策

摘要:近年来,网络民族主义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互联网环境中不可忽视的因素。网络民族主义非理性因素以其独特的特征、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面影响。为此,着力分析网络民族主义非理性因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种环境中面临的困境进行破解,是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主导性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网络民族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困境与破解

网络民族主义的出现是随着强国论坛的建立而逐步发展的,最开始是为了抨击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我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进行轰炸的野蛮行径,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国民反对帝国主义行为而建立的一个网络论坛。而现实期的网络民族主义是在虚拟网络社会环境中的一种衍生形式,其具体指的是,在互联网中,国民利用互联网等工具,在网络平台中,借助一定的语言、图画以及短视频等形式隐性或显性的表达民族主义思想,利用互联网来制造、传播民族主义相关的言论与行为。其主要表现为国民在互联网中以本民族、本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在互联网中表达一系列民族情感与维护民族利益的一种行动,以此来影响社会、国家,从而达到预期的结果。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网络民族主义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这些特点所映射出来的网络民族主义行为饱受争议,网络民族主义作为一把双刃剑,它合理性的一面对国家、社会的发展、公民的政治参与以及我国道德法治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令人感到不安的是网络民族主义以其传播速度快、高爆发性,以及它的非理性因素影响社会秩序、国家稳定。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1年在京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他们以自己的参与方式在互联网虚拟社会中表达自己的民族情感,发表民族相关的言论,其中不乏有很多非理性的一面,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不断向往,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对网络民族主义非理性因素的一面进行引导。青年大学生作为互联网运用的主力军,其思想意识受到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冲击,难免造成负面效应,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系列的挑战。

一、网络民族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网络民族主义借助互联网的便捷性、信息共享性、传播速度快以及海量信息存储等特点影响大量的网民,网络民族主义时常带有煽动性民族言论的信息、极端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行为,对互联网用户,尤其是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它会消解我国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弱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破坏和谐社会的建立。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之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面临诸多困难。

(一)网络民族主义“传教”的危害

网络民族主义的“传教”指的是网络民族主义非理性因素中的话题日趋生活化、叙事方式的诱导化及思想内容的碎片化所带来的一系列言语行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面影响。网络民族主义为达到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传播内容的隐蔽性及影响的广度会将所涉及到的主题进行变相宣传,让非理性的因素披上“外衣”。其中非理性因素会借助大学生所关注的教育、政治、环境等话题,让大学生认为此类话题是我们生活中所涉及的时事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迎合大学生具有社会参与度、社会责任感的特质来扩大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范围。将非理性因素置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迁移默化的环境中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传播非理性因素所遵循的价值观念。而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处于形成期,主要表现为以经验为主,好奇心强烈,辨别是非的能力还较弱。基于此,网络民族主义中的非理性因素借助一定的精英阶层,利用知识鸿沟,针对大学生这一时期的特点,利用网络进行一系列的“理论思想”普及,打着平等交流的旗号,对大学生进行“说服”。思想内容的碎片化是网络民族主义非理性因素的又一弊端,思想内容的碎片化相较于逻辑体系完备的内容更接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以传统的经验式感知与感性化方式为主,一味强调系统化、完备化的知识体系不利于达到传播的效果。不管网络民族主义非理性因素以何种方式,何种手段进行“传教”,都会在潜移默化的网络环境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不断的“革新”,随之带来的是一系列错误的行为,如此恶性循会加快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缺失。

(二)网络民族主义占领阵地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衍生出的新媒体无疑加重网络环境的复杂性。网络民族主义借助新媒体以互动性、多样性的方式进行有深度的影响。大部分的互联网应用平台,包含各种复杂的思想观念。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持续性、发展性的特征,需要因时因地的动态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培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要方式。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中蕴含的许多优势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不拥有的,要加快互联网阵地的占领,B站、抖音短视频、快手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观影软件为迎合大众的趣味,进行叙事、娱乐、分享经验等近距离交互方式,给网络民族主义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如B站中出现的“粉丝民族主义”、贴吧的“帝吧出征”等典型的网络民族主义事件将网络民族主义非理性行为扩展到整个网络环境。民族主义者借助这些平台进行大肆的渲染民族主义情绪,激起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使得知识结构不完整、心理不成熟的大学生极容易衍生出极端民族主义情绪,这种极端的民族主义意识与情绪,不利于我国意识形态的传播,阻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影响社会的安定。这些现象无疑是网络民族主义对于互联网有意识的渗透与利用,加快网络、新媒体阵地的占领,是刻不容缓的。

(三)网络民族主义给予西方意识形态传播提供了契机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对于网络民族主义的发展,以其具体的特点与传播消解方式,让大学生不能正确辨别其危害性,给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提供了契机。西方意识形态进行渗透的契机,是建立在网络民族主义更加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以輕松娱乐叙事方式进行信息的诱导;以思想内容的碎片化方式获得大学生思想的认同与接受的基础上的。除此之外,部分人或群体,利用社会所发生的热点事件,由网络中的意见领袖进行事件的解读与叙述,将内容表现得更为易懂,在此基础之上夹杂隐晦的民族主义内容对大学生思想意识进行消解重构。例如,西方国家会利用网络民族主义中的爱国、民主等因素宣扬所谓的西方“三权分立”、“君主立宪”等制度;利用中国56个民族的特殊国情宣扬所谓的“民主”,在网络上渲染民族分离的气氛,利用“达赖”等中国内政问题,在网络中大肆宣扬中国的“人权”问题。这些网络现象表明,网络民族主义为西方意识形态在虚拟网络社会环境中的传播提供了机会,以达到肢解中国、消解中国意识形态、毒害大学生思想的目的。

二、校应对网络民族主义的策略

(一)思政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丰富的民族观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指导理论,对于大学生如何正确认识网络民族主义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首先,教育者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理论寓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1]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理论最开始只能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课堂的灌输,将正确的民族理论融入大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民族观理论知识体系,让学生能够运用民族观理论正确看待网络民族主义现象,减少网络民族主义中非理性因素的侵蚀。其次,构建完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体系,注重大学生知识板块的塑造与强化。知识内容的科学性、知识板块的严密性以及知识框架的逻辑性能加深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推动大学生对知识高效的理解与运用。在应对网络民族主义非理性因素的情况时,能够从整体出发,减少知识碎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可以开展系列民族主题教育活动。邀请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展示,通过民族优秀作品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加强对民族观念的正确认识,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且落实到生活的具体实践中。

(二)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建设与应用,建立网络教育阵地

大学生以其知识内容体系不完备、思想观念不成熟、青春期问题等一些因素活跃在网络平台中,而互联网以其新颖的技术手段、独特的互动机制以及丰富的内容满足大学生求知的意愿,这就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同时也给网络民族主义的渗透提供了机会。首先,充分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应用发布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信息。中国外交部、人民日报以及光明日报等机构已经成功入驻抖音等线上平台进行信息的发布,以线上的交流互动机制、图文并茂的短视频特点赢得大学生的喜爱,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达到传递主流意识形态的目的。其次,充分利用学习通、超星等线上学习平台进行知识的传授。充分挖掘线上学习平台资源,建立好线上线下学习互动机制,邀请思想政治教育专家教授开设网络公开课,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最后,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进行主流意识形态信息的有效传播。微博、微信公众号是大学生接触较多的线上软件。将科学文化理论、社会热点等与生活相关的问题与其进行结合,设置专门的机构或老师进行内容的编辑,确保推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让学生在闲暇之余能够获得有效的学习信息。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处于一个耳濡目染的网络环境,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

(三)加强法律监管及治理功能,优化网络社会环境

监管机制的确立是规范网络用户行为、杜绝危害信息传播的有效方式。首先,建立网络敏感信息筛选预警机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相关部门利用信息筛选技术,大数据等手段进行分析,在信息编辑输入时期将敏感信息反馈给监管部门进行有效跟踪。其次,设立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数据库。建立相关的校园网,对大学生网络参与言论发表进行有效的管控,防止网络民族主义非理性言论在互联网中进行有效传播,将事态影响程度建立在可控范围之内。再次,设置校园公众号、官方微博管理运行制度。认真审查相关推文的合理性、保证文章内容的正确性,确保交流互动机制的有效运行,发现不良言论能够及时正确的处理。最后,完善互联网管理法律法规,保障大学生有序进行网上的交流互动,净化网络社会环境。

大学生网络参与日趋生活化,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充分审视复杂网络环境的负面因素。网络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复杂的网络影响因素,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分析網络民族主义非理性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困境并对其进行破解,是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2]李婉玲.新时代高校青年网络参与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3)

[3]李春雷,张雪婷.想象的叠加:网络舆论中民族主义心态的演变机制[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20,39(02)

[4]贾丹阳.网络民族主义中的粉丝群体社会认同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5)

[5]陆新蕾.短视频中的网络民族主义初探[J].当代传播.2019(06)

[6]王岩,竟辉.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理论辨析与实践引领[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5)

[7]史楠.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特点及对策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9)

[8]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网信网.

注释

[1]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作者简介

吴奕宏,男,1997年11月出生,汉族,重庆,2019级硕士研究生,重庆交通大学,研究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

项目名称:重庆交通大学2020年度大学生人生教育课题:高校网络育人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rsjy202036

作者:吴奕宏

上一篇:中学开学典礼学生发言稿下一篇: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