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精神产品的理性反思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精神产品的理性反思(推荐9篇)

对精神产品的理性反思 篇1

对精神产品的理性反思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等概念的生成,越来越呈现出人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实现则越来越依赖于精神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只有科学的精神产品内化为人们普遍的思想意识、变成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社会生活的科学合理化才是可能的.

作 者:刘国章  作者单位:南京气象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哲学博士 刊 名:岭南学刊 英文刊名:LINGNAN JOURNAL 年,卷(期): “”(6) 分类号:B03 关键词:物资产品   精神生产   精神产品   社会发展  

对精神产品的理性反思 篇2

国家免检制度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假设之上, 过高估计了人性的善良程度, 因此不具有合理性。在当今中国, 放弃对所谓“免检产品”的监管是认识上的偏差。实行产品质量免检制度的动机大概是好的, 但纯正的动机未必会产生良好的结果, 在日益活跃的市场竞争过程中, 道德规范永远无法代替法规的刚性约束。这种“人性定律”的理论假设是所有现代权利关系制度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 国家免检制度无视这一人性预设, 显然是在人性预设上回归人性本善的传统。

西方制度伦理是“以恶抑恶”为规则体系, 利用恶去抑制恶, 其目的是“以恶增善”。中国制度伦理是“以善抑恶”为规则体系, 把道德教化放在首位, 用道德规范来代替刚性制度约束, 认为知识技术和制度上的事情都是“小道”, 只有修身养性才是“大道”。正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导致中西方制定制度和规则的伦理出发点不同。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国人的道德水准在不断下滑, 甚至在高呼道德的旗帜下出现了许多“两面人格”。社会学家孙立平曾提出“底线失守”的概念, 即一个社会赖以良好运转的基础秩序遭到破坏, 我们自认的那些不言自明的东西丧失了集体的信仰, 任何植入其中的制度哪怕再美好, 也难免被别有用心者所滥用和扭曲。美国哲学家莱茵霍尔德·尼布尔在《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一书中指出, 单纯依靠宗教和道德说教不可能消除社会不公正。为了消除社会不公正, 还必须采用“合理的强制手段”。每人身上都存在着人性的弱点, 如果离开了制度规范, 任何人的道德品质都是不可靠的。为了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我们只能假设那些掌握公共权力的人也是正常人或普通人, 为了避免权力被那些与我们同样存在着人性弱点的人所滥用, 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完善制度规范和加强法制建设。

2 产品免检制度设立的价值取向失之公正

制度选择和制定公共政策是政府的基本职能, 它的首要价值追求应该是公正。因此公共行政的根本目标应立足于公共原则, 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为唯一目标, 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希尔曼认为:“如果政治决策者为社会中的特殊利益集团提供有区别的对待, 而该利益集团没有道德或伦理上的理由通过这些公共政策受益, 同时 (常常是) 这些使利益集团受益的政策给社会大众带来损失, 则这种政策决定是不符合公共利益的。”[1]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2]社会的不公来自于制度的不公, 对于基本制度的公正性而言, 最大的威胁当属强势群体对于制度制定的垄断。“当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或者集中在社会精英层时, 社会将出现并保持不公平的制度。”“这时, 在个别的精英面前法律是平等的, 但对大多数人而言法律是不公平的。政府政策也会偏向这些精英, 为他们提供了寻租和垄断的机会, 但是大多数人将被排除在种种有利可图的行业之外。”[3]精英群体对于制度垄断局面的形成大致经历“职能倾斜”、“政策倾斜”、“制度倾斜”这样三个阶段, 一旦到了“制度倾斜”阶段, “社会不公平是难以治愈的, 因为它是系统性的, 而且根源于体制本身。这种状况更容易导致社会矛盾的恶化趋势。”[4]为了防止精英群体对制度制定垄断现象的出现, 一个十分有效的方式就是确立并严格遵循公正的制度制定程序。免检制度设立的初衷是因为一些大企业反映重复检查的问题, 因而保护大企业发展的价值诉求被凸显出来, 而相对忽视了市场上还有数量更为庞大的中小企业的存在。在免检制度制定的过程中, 只有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能够对其施加有效的利益表达。这样最终制定出来的免检制度必然是以保护大企业的利益为核心的, 而中小企业还得像以往那样接受常规质量检验。基于以上理由, 可以推断出免检制度设立的基本理念不公正, 程序也有失公正, 至于结果不公正则是自然而然的。

诚然, 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实际状况差异较大, 它们之间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公平, 但最起码要保证中小企业等能够享有发展机会平等的待遇。对于企业而言, 机会平等就是指凡是具有相似能力和相似意愿的企业, 其发展前景应当是大致相似的, 公共政策应该为所有企业提供一种平等竞争的公正环境, 消除歧视性规定等影响企业发展的不正当因素。符合机会平等要求的基本制度无疑能够为市场主体提供一个可以预期的前景目标, 并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3 产品免检制度的设立缺乏必要的法律基础, 并涉嫌行政不作为

产品免检制度的设立从法理的角度而论缺少必备的法律基础, 违背了法律效力的位阶性。在我国按照宪法和立法法规定的立法体制, 法律位阶共分六级, 它们从高到低依次是:根本法律、基本法律、普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法律的位阶划分要求在立法过程中, 低位阶法根据或服从高位阶法, 遵循'根据'原则或不抵触原则。这有助于法律体系内部的协调一致, 使法出多门的情况下, 法制统一有了可能。”[5]在整个法律体系中, 宪法的法律效力是居于最高层次的, 法律 (狭义上) 作为仅次于宪法的高位阶法律, 是依法行政的主要根据, 行政法规、规章等都不能与法律所规定的内容相抵触。

我国产品质量检验制度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该法明确了产品纳入国家检验的基本范围, 即可能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 属于这一范围的由国家检验, 实行抽检制度;不属于这一范围的由企业、市场和消费者检验。而1999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以及2001年11月2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颁布的《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 规定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对某些产品实行免检。由于上述规定仅仅是政府部门的规章, 而免检制度是行政机关在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实行的选择性执法, 抽查并不是免于检查。因而, 《决定》和《办法》中有关“产品免检”的规定缺乏必要的法律基础, 缺乏法律效力。

对产品进行监督检查是法律赋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一项行政职权, 也是行政义务, 无法律根据,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不能自行决定放弃其职权, 免除或部分免除自己的行政义务, 即对产品或者部分产品不进行质量监督检查, 就是行政不作为。国务院发布的《决定》以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办法》规定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对某些产品实行免检, 实际上是通过自己制定的行政规章, 进行选择性地履行行政管理职能, 从而免除了自己的部分义务。由此可见, 免检制度客观上存在行政不作为的倾向。

4 产品免检制度对同类市场竞争主体有失公平, 更是“媚商”行为

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出发点之一是保护弱者, 只有保护弱者才能实现公平, 而我国的免检制度首先考虑的却是大型企业等强势群体的利益, 忽视了中小企业等弱势群体的利益。在这种制度设计下, 消费者基于对权威的服从及对政府的信任, 一般会选择以国家信誉为担保的免检品牌。而其它未通过国家免检认证的企业而言, 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还要不断接受相关部门的产品质量检查。对于行政机关而言, 一方面要对一些企业进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 另一方面要对一些企业的产品给予三年质量免检的优待。同样是作为纳税主体的企业却受到不同的待遇, 不同的企业在市场活动中地位不平等, 而地位的不平等, 就难以公平地参与市场活动。除此而外, 是否通过国家免检认证的企业在地方享受的政策待遇差异也很大。这种不同状况的出现必然导致企业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最终将会造成极少数企业垄断市场。

从生物学的角度而论, 生物物种多样化是大自然的造化使然, 没有任何物种有免受制约的特权。在自然条件下各个物种之间互相利用、互为依靠、互相制约, 彼此都是生物链上不可或缺的环节。即任何一种物种都不会成为大自然的免检产品而不受任何制约。人类正是在这样向自然的学习与模仿过程中, 知道我们要保证人的利益需求与价值的多元化, 要保证公平正义的存在, 必须建立任何人--不管其多么有权还是多么有钱--都不应享有理应受到相应制约的豁免权, 不应该自外于制度约束。如果出现这样的事实, 那么这个社会将是不幸的社会。

无论什么企业, 同是市场的参与主体。对有的企业实施产品质量检查, 对有的企业免予产品质量检查, 这种差别对待将造成同等主体异化及市场竞争不公平情况的出现。免检制度的设立在大型企业与小企业之间建立了一种不公平的外部竞争环境, 新的不公出现, 人为因素左右竞争价值, 大小企业两极分化的未来趋势是可以预见的。由此可见, 产品免检制度是对市场公平原则的破坏。

免检制度在客观上会导致对消费者切身利益的漠视。对部分企业实施免检, 只能意味着质监部门放弃或减弱了对消费者利益的维护。而将消费者利益作为奖励企业的筹码, 已经背离了质检部门存在的合法性依据, 显然是十分不妥的。另外, 因部分食品企业违规而取消所有食品企业的免检资格, 实际上伤害了那些守法经营的企业, 犹如经济学中的“劣币驱逐良币”一样。

对知名企业的产品实施免检其实是质检部门放弃了对产品质量的监管职责。作为行政管理主体, 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一个无偏私的仲裁人出现, 而不应对商品进行所谓的“信誉担保”, 国家质检部门应该是清楚这一点的。企业的产品质量保证只能证明过去和现在, 不可能确保今后的产品质量一定没有问题。免检产品及其企业的确定是从企业的资质、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企业产品过去的信誉等等方面严格考核而确定的, 这一点一般不会存在问题, 问题在于以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表现及信誉为其今后的产品质量作担保, 在现阶段非但不科学, 更是“媚商”行为。

5 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上报制度对消费者明显不公, 责任追究制度亦有失公允

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事故调查组调查认为, 毒奶粉事件归咎于三鹿公司和石家庄市政府没有即时上报, 违反了上报制度。

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出了严重问题, 首选向政府上报而不向消费者公告, 这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按理说消费者是企业的上帝, 企业应先向消费者公告并即时召回缺陷产品, 再同时向政府上报, 而从最基层的企业到最高权力中枢则要穿越漫长的官僚机构。这种政府管理体制的病症可以叫做决策的重心太高, 所有的下级机构必须向上级报告才能够形成一个决策。大型国企只对上级负责, 而不对消费者负责, 这是大型国企的惯性思维, 也是中国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的表现之一。在这样的上报制度中, 企业对政府负责, 而不是对消费者负责。作为行政部门的政府只对上级负责, 而不是对公民负责。这样企业行为和政府行为都行政化了。上报制度表明, 如果公民在国家的食品安全中没有位置, 食品安全就没有保障。鉴于上报制度内在的严重缺陷, 把食品安全交付给上报制度无疑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使命。上报制度最致命的问题, 是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中没有公民的位置, 取公民而代之的是层层上级。因此, 中国食品安全的希望寄托于实现从只对上级负责变为对消费者负责的制度转变上。

从信息公平的角度看, 消费者与企业及行政机关在获取和占有信息方面严重不对称。信息占有的对称性对于制度制定程序十分重要, 是制度制定程序具有公平性的必要条件。同某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相关的信息如果出现了不对称性的情形, 那么, 社会成员就难以做到有效的参与, 无法得到公平对待, 进而公平的制度制定程序也就无从谈起。况且, 一方通过垄断信息可以在制定和实施政策的过程中进行种种舞弊活动, 比如, 可以通过信息的不对称对其他社会群体进行各种类型的欺骗和误导。因此, 为了防止信息的不对称, 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将相关的信息向全社会全面及时公开。

曾经有学者在三鹿奶粉事件爆发之初指出, 不能简单地把事件的责任推给奶农, 如果把责任强加给不法奶农, 将使事情本末倒置。[7]法院的最终判决验证了这位学者的担忧。免检制度的制定者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免检的对象也是由其确定的。免检产品出现质量事故,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是理所当然的追责对象, 理应被列为被告席上的首席被告。在当今中国的政治生活中, 对公共决策的责任追究还几乎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 公共决策失误几乎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因此任何个人不用为此承担失检责任, 这是国家免检产品屡屡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三鹿集团没有把好进厂原料的检验关, 致使发生严重的公共安全事故, 应该列为被告席上的第二被告。如果说, 相关企业能够严把进厂原料和出厂产品的质量检验关, 也不会出现这样严重的事故。不法奶农为了谋取私利, 不择手段, 应该成为第三被告。然而, 事实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没有受到任何惩处, 不法奶农被判处极刑, 三鹿集团破产, 主要责任人领受无期徒刑。根据我国刑法“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来看, 这样的判决结果很难说是公允的, 也说明我国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亟待完善。

6 结论

和谐社会所以成为现实中国社会的共同话题, 其原因不外乎是, 经过长达三十年的改革, 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由此而引起的急剧的社会分化导致现实的中国已经是一个不很和谐的社会。“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8]

“公平正义, 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9]这说明, 社会公平的精义是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 使每个人各得其所。所以, 我们需要实现一种社会制度安排, 以合理地规范和调节所有市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从而保证市场竞争的公正。如果我们的社会制度不能有效地增进弱势群体的发展机会和生活期望, 建设和谐社会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王国华译. (以色列) 希尔曼: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380.[1]王国华译. (以色列) 希尔曼: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380.

[2]何怀宏. (美) 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8:1-2.[2]何怀宏. (美) 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8:1-2.

[3]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107-108.[3]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107-108.

[4]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7[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 2007:20.[4]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7[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 2007:20.

[5]文正邦等:法治政府建构论:依法行政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274.[5]文正邦等:法治政府建构论:依法行政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274.

[6]参见新华网2009年03月30日, 08:39:35, 来源:经济参考报.[6]参见新华网2009年03月30日, 08:39:35, 来源:经济参考报.

[7]《科学时报》2008-9-19要闻, 原题《考问“国家免检制度”--专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知名律师周泽》.[7]《科学时报》2008-9-19要闻, 原题《考问“国家免检制度”--专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知名律师周泽》.

[8]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8]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

对精神产品的理性反思 篇3

【关键词】创业 创业精神 原因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度,毕业生就业日趋艰难。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转变观念,不再一味紧盯工作岗位,自主创业,自谋出路,变得犹为重要。2003年6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指出“凡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之日起1年内免交登记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条件的地区由地方政府确定,在现有渠道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同时,各地也纷纷出台了鼓励毕业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

一、创业及创业精神的相关概念

关于“创业”的定义,华盛顿大学的威斯柏尔教授认为, “创业就是商业进入,不管该方式是通过创建新企业还是收购,也不管该行为是独立的还是发生在现有企业内部”;清华大学教授林强、姜彦福和张健指出: “创业是一个跨越多个学科领域的复杂现象,不同学科包括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等,而在各个学科领域又衍生出不同的创业研究方向”;“创业”其实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需要贡献必要的时间,付出极大的努力,承担必然存在的风险,创业会给创业者带来丰厚的报酬,还能获得人生价值的极大满足。而“创业精神”则是指人具有的开创事业的思想、观念、个性、作风、意志和品质。创业精神包括科学精神、拼搏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学习精神等。

二、创业精神的形成

创业精神的形成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在方面,一个是外在方面。

内在方面即是指个性心理素质。尽管众多创业者的心理特征各不相同,但他们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如鲜明的独立性,强烈的自信心,顽强的拼搏精神,适应环境的能力,追求个人价值的决心与恒心等,这些心理素质是在实践中一步步地形成的。

外在方面即是指通过在家庭和学校的学习训练、在生活和工作实践中的磨炼,在一些具体环境中的强制性适应,在现实社会中受到创业政策、周围人们的激发、诱导或逼迫,使人形成各具特色的创业精神。

三、大学生创业精神不足的原因

(一) 自信心不足影响大学生的创业精神

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往往专业知识储备充足,但社会知识与市场经验、管理能力却明显缺乏,很多人宁肯踏破铁鞋去寻找工作岗位,也不愿去尝试自主创业,对创业有一种畏难情绪,不敢迈出步伐。也有一些人愿意创业,但以前创业的失败与挫折的经历阻碍了创业的激情。根据浙江大学的调查,被调查的在校大学生认为自己已完全具备创业能力的只有3%,基本具备的只有4.7%。它说明了大多数大学生对自主创业没有信心。

(二) 老师和家长不支持或不积极支持影响大学生的创业精神

大学生在校期间以学业为主,掌握扎实的文化知识,适当地参加一些由学校和同学组织的社会实践,这是大部分老师和家长一致认同的观点。对于在校期间自主创业,这些老师和家长确是有一些担心,他们认为在校创业会浪费很多时间、耗费大量精力,使大学生无法集中力量去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还有一些大学生把创业简单理解为聚敛敛金钱,没有目标、没有计划地胡撞蛮干,结果既没挣到钱,又耽误了学业,得不偿失。所以,就有部分家长和老师不太支持甚至反对大学生在校创业。这也就使他们失去了强大的经济支持和精神鼓励,打击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影响创业的激情。

(三) 应试教育压制了大学生的创业精神

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创造能力的发挥。从小学到高中,老师和家长都紧盯学习成绩,成绩就是一切,一切为了成绩。为了把学生送入理想的大学殿堂,不惜牺牲学生的兴趣和该有的娱乐时间,把学生拘禁在教室和课本之内,只知埋头于书本,学习专业知识,对于其它的知识则一概不管不问,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一个生产线上规格统一的产品,没有特点。这种片面的教育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压制了创新精神的发展,他们只能被动地去适应环境,不会积极主动地去改造环境。所以,当他们单独面对社会需要做出决定时,除了被动选择就业之外,没有信心也没有能力去选择自主创业这条充满艰险的道路。

四、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对策研究

(一) 消除大学生对创业的畏难情绪,培养其强烈的自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无论就业还是创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面对这些,一定要坚定信心,凭着顽强的毅力去奋斗、拼搏,相信自己终会成功。自信不是天生的,自信是自己赋予自己的,是在实践中磨炼出来的;自信是困难的敌人,一个有自信心的创业者,在身处逆境或面对不利因素时,头脑就会显得格外清晰灵活,更富于想像力和创造力。自信是克服困难的前提,而毅力则是贯穿创业的始终,创业者要想事业成功,不仅需要有较强的自信心,还需要有与困到斗争到底的毅力。

(二)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高等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重点是培养创新人才,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大多数高等学校的薄弱环节。因此,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必须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老师还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并进而加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家长应转变观念,积极支持大学生创业,成为他们的坚强后盾

大学生要自主创业,在现有的条件下,除了老师的理论指导,更需要家长的资金支持、精神鼓励,才能顺利地走上创业之路。否则,要想自主创业很难,要想创业成功更难!所以家长方面要摒弃传统的观念,树立一种全新的积极的观念,多种渠道鼓励和支持学生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创业也应该尽可能地提供各种方便,减轻他们创业的压力,这样在全国上下形成一种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他们创业的激情自会高涨。

【参考文献】

[1] 胡解旺,欧清华.大学就业教育论[M].吉林大学大学出版社.2005,7

理性精神的自我观照--读胡潇的 篇4

理性精神的自我观照--读胡潇的

最近,读到胡潇同志的新著<思想哲学>,这是他在文化现象研究中作了漫长的学术游历之后,于新的视界推出的又一部力作.洋洋40万言的专著,凝集着作者的学术理想、追求和责任,但更多的是他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呐喊、批判、探索和建树.他的`宁神静气,不辞艰辛,在思想王国探幽揽胜,钩深索隐,让我们能在著作的阅读中不时进入一个又一个奇异而欣喜的学术境界.

作 者:华瑞恭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刊 名: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WUHAN UNIVERSITY JOURNAL(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53(5)分类号:B02关键词:

对精神产品的理性反思 篇5

实用主义是第一个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哲学,最充分地体现了美国人求实、行动、重视效果、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同样具有极端重视现实实用的特点.本文从论述实用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理论渊源出发,阐明了实用主义的基本精神,并进而探讨实用主义的基本精神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之间的关系.

作 者:王利红 宋浩 WANG Li-hong SONG Hao  作者单位:王利红,WANG Li-hong(安徽医科大学,社科部,安徽,合肥,230032)

宋浩,SONG Hao(武警合肥指挥学校,安徽,合肥,230031)

刊 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2 11(2) 分类号:B712 关键词:实用主义   行动   美国精神   实用理性  

★ 主义的基本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

★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

★ 中国传统文化感言

★ 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

★ 中国传统文化-刺绣

★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 中国精神小学生范文

★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议书

以理性爱国精神引导当代大学生 篇6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价值,是贯穿于几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优良传统之一。情与理 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两个基本方面。保护大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引导大学生从朴素的爱国情感上升到理性阶段,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任务。

一、爱国精神的表达:从情感到理性的升华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发展的。朴素的爱国主义是自发的、本能的、感性的,当今的爱国主义更加突出了理性的特点,是成熟的、坚定的、反思的、理性的爱国主义,强调情感到理性的升华。

(一)朴素的爱国主义

列宁曾经指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 情。”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爱国主义的形成是一个长时间积淀、内化的过程,是人们对祖国的壮丽山河、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一种深深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这种感情往往是朴素的、自发的,是非理性的,既有平稳状态,也有起伏。它源于对地缘、血缘关系的本能留恋,只是一种主观感性的理解,缺乏客观理性的分析,因而不能持久。正如法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所阐述的:“有一种爱国心,主要来自那种把人心同其出生地联系起来的直觉的、无私的和难以界说的情感。这种本能的爱国心混杂着很多成分,其中既有对古***惯的爱好,又有对祖先的尊敬和对过去的 留恋。这种爱国本身就是一种宗教,它不做任何推理,只凭信仰和感情行事。„„同所有的轻率激情一样,这种爱国心只能暂时地激起强大的干劲,但不能使干劲持久。”

(二)理性的爱国主义

情感虽然可以打动人,但往往是瞬间易逝的,要想使爱国热情成为一种长期的信念,直到转化成爱国行为,必须要有一定的理性认识。理性爱国主义是一种高级的、坚定的、成熟的、纯真的、执著的爱国主义情感,不是简单地诉诸人们恋家园的朴素情感,而是将这种情感与理性反思紧密结合起来,对于自己的国家民族同样怀有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清醒的、受理智制约的。它既要深情又要激情,既讲情感又讲理性,既有外在的行动又有内心的感悟。是情感和理性的统一体,核心在于理性。情感是理性的基础,没有情感就不会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因而就不会有理性爱国主义。没有理性的爱国主义,感性的爱国主义就不会全面持久。对此,托克维尔说,“另有一种爱国心比这种爱国心富有理智,它虽然可能不够豪爽和热情,但非常坚定和非常持久。它来自真正的理解,并在法律的帮助下成长。”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已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这时的爱国主义,应当注入新的因子,它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基于情感之上的理性。爱国主义必须从朴素的情感上升到理性阶段。

二、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非理性表现及归因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中凸显非理性因素

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出来,是我们可以看得到的。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爱国言行中表现出许多非理性因素。

1、部分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感遭到削弱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文化的独立性日渐遭到削弱,一些西方国家以其强大的经济优势和科技优势大肆推行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比如对麦当劳、肯德基快餐文化的认同,对西方名牌产品的趋之若鹜,对好莱坞影片的着迷,使得青年学生身上西方文化的烙印越来越深,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趋于削弱。

2、勇于同伤害民族情感的行为作斗争但又容易偏激

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驱使大学生勇于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行为做斗争,但是在表达 自己的爱国情感时往往不够理智,或者受到错误言论的煽动做出一些扰乱社会秩序的事情,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

(二)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的归因分析

1、大学生正处于心理的不成熟期

大学生一般处于18到25岁的年龄段,有理想,有活力,有热情,热心关注社会问题和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并愿意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独立的看法和观点。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们正处在个人心理、品质的不成熟期,相对比较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冲动,尚未有完善的认识世界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遇事更容易用直接的方式作出反应,特别是面对强烈刺激的时候,难免采取一种激烈而相对简单的态度,而对事情本身及自己行为的后果缺乏宏观和长远的理性思考。

2、网络爱国主义表达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

题激发了大学生爱国言行中的非理性情感在近年来的诸多事件中,网络爱国热潮释放

出巨大能量,甚至被人视为宝贵的国家“软实力”。但我们也看到现今的网络爱国主义的表达始终伴随着感性与理性、思考和宣泄、狂热与温和、极端与适度的矛盾。网络中爱国主义言论不乏建设性与反思性的,但随着具体事件的出现,网络爱国主义言论中也夹杂着非理性表达,例如在表达风格上,抒情重于说理、呐喊重于论证的,甚至成为口号式爱国主义。一些论坛发表的观点是不正确不理智的,例如利用网络和手机短信等形式鼓动群众上街游行和抵制某种品牌的产品、某个国家的产品,这些偏激的情绪在网上很容易相互激发,使大学生的爱国言行中非理性情感膨胀。

三、用理性爱国精神引导当代大学生

爱国,不仅是情感表达,更是理性行动。没有什么比爱国情感更为珍贵,也没有什么比理性力量更为强大。当代大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是国家和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要以此为契机,从深化认知和引导行为两方面教育大学生用正确理性的爱国行动表达爱国热情。

(一)深化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性认识

爱国认知是爱国情感产生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爱国事实上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个体 道德情感,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它基于我们对国家的认识与定位,对民族的文化传统与现实的认同感。

1、理性认识民族传统文化

培养爱国主义的根本点在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当然,这并不是简单地宣扬回归传统,也不是完全否认传统,我们的态度应该是立足于传统并超越传统,为现代爱国主义教育开辟出新的文化土壤。大学生要认识到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其内容博大精深,不但包括各个方面的科学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传统。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民族传统文化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积极防止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2、理性认识我国现阶段国情

爱国就要把对祖国的满腔热情与对现实的深刻理性的思考结合起来。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 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已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贫困、落后对我们的困扰并没有完全解除,要辩证看待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既不要丧失信心,也不要盲目乐观。

3、理性认识当前的国际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能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下得到发展。因此在我国与某些国家的关系上,不能只注重存在冲突和矛盾的一面,无视国家间良好的总体发展的趋势与方向是不理智的。要使大学生懂得现代爱国主义应该是开明的、开放的和宽容的,看到我国与其他国家存在的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要有

全球意识和开放的精神品格,以宽广的视野观察世界,以中国的眼光看世界,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从而保证爱国情感的表达在法制的框架下合理有序地进行。理性爱国主义是一种建立在对历史和现实纵横比较后而产生的一种理性认识和理智行为。知国才能爱国,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只有知之愈深,才能爱之弥坚。只有对民族文化进行理性的分析,对现阶段的国情和当前的“世情”进行客观的认识,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才能得以升华,并逐渐内化形成被民族成员普遍认同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

(二)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表达爱国情感

对精神产品的理性反思 篇7

在高三教学中,考试成为检验学生学习成绩一种有效手段,也成为教师提高学生应考能力的法宝。但是,“题海无边,何处是岸?”学生“题海挣扎”的结果又如何?面对一些学生一次次在同一个“陷阱”里失足,一次次在同一个岔路口徘徊……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我课下与一些同学交流,问他们是否懂得从试卷中反思,然后提高。而事实上解题反思是大多数同学的弱项,不知反思,不知如何反思,不知反思什么,是很多同学的共同点。已经折射出了解题教学中的重大失误。同学们在大量的解题中已经“熟能生笨”,丧失了应有的应变能力与分析能力,若不进行题后反思,将无法得心应手地解答“越来越坏”的高考题。

直面高三的现实,大量解题是回避不了的。问题是教师在解题教学中教了什么?引导了什么?培养了什么?有什么得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探究了什么?体验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有什么消除不了的困惑?……这些都是需要共同反思的。因此,在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解题反思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

一思“对”———回顾解题过程:策略是否可取?

即在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这样做正确吗?(或完备吗?)这样做的关键是什么?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优秀的习惯,避免一些题目的陷阱。比如在解三角形的授课中,应用正弦定理时,就要注意正弦值在三角形中一值对两角的情况,要让学生反思如何取舍值的问题。

二思“优”———审视解题过程:方法能否更佳?

即在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我会这样做了,但这样做感觉如何?我还能怎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做法?高考中的多数数学题都可以一题多解,但不同的方法所用的时间与得到的准确率是不同的,并且方法越简单准确率越高。这种反思正适合高考的限时特点,平时教学要注重一题多解,择优选择的渗透。比如在立体几何的二面角的求解中,可以采用空间向量的解法,它的优点是不用找角,但需要建立合理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准确求解点的坐标。还可以采用非空间向量的解法,但要找角等。授课时就需要学生反思方法如何结合已知题干信息选择合适的解法快速准确地求解。

三思“通”———变换题设或结论:规律能否推广?

即在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如果变更题设,结论又怎样?如果题设一定,结论能否更趋一般?通过探究通性寻找通法。通过变通不仅让学生做一道题得一类题,而且突破了高考“常考常新”的难点。比如在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的授课中,2014年的全国大纲卷考的题就是对教科书例题的变式改编。

如何让学生在长期的解题中坚持做好解题反思,坚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是行之有效的。

一是建立错题本以备反思。将平时训练题中、考试题中自己做错的问题(尤其是非计算失误所致的错误)集中记载下来,包括原始的错误过程与方法,第一次更正的过程与方法,归类整理,留下空白,以备日后反思。我在刚开始教学时就告诉学生准备错题本,并详细说明如何整理错题本,高三做到一周一批阅,并对学生的错题反思进行更正、完善。如果下次不再失误便是收获,如果下次继续失误则应高度警惕,深刻反思之前有什么反思不到位之处。

二是典型问题重点反思。反思不可能面面俱到,抓住典型就抓住了重点,对于典型问题的反思要求要深刻、全面。比如“数列”一章中数列的通项与求和就是两个典型问题。让学生明确有那些求数列通项的方法:定义法、构造法、已知前n项和求通项等方法;明确数列求和要先研究通项,结合通项的特征选择具体的求解方法(倒序相加、乘公比错位相减、分组求和、裂项相消等)。数列与不等式就是两个综合运用的典型,对于它们的基本方法必须掌握牢固,对于它们串联起来的知识和方法系统必须网络化,结构化切忌零碎、孤立,对于它们的综合运用必须做到举一反三,从这几个方面反思自己做得怎样。

三是疑难问题反复反思。疑难问题的消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应该是一个反复的,螺旋式上升的结构。高考导数的压轴题是学生的难点。这就需要学生真正明白导数的概念,明白导数的作用,它的本质是利用导数的正负研究原函数的增减,进一步得到原函数的草图,从而探究函数的性质。而要消化这些难点就需要学生每次解题后都进行反思。比如概念、性质中的疑点、难点、易错点和易混淆点,会经常碰到也可能经常出现失误,要经过多次反思,一次次加深理解,最终达到根深蒂固。

对精神产品的理性反思 篇8

摘 要:本文通过笔者对日本工程建设项目的考察了解,对日本对建筑产品一贯的“工匠精神”加以诠释,从而得出工匠精神的实质是对人细致关怀的观点;对考察项目的细节加以描述,同时加入笔者启发感受,最后提出在我国建筑行业应该大力提倡臻于产品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日本;工匠精神;建筑

1 概述

说到工匠精神,最近成了热门话题。尤其以学习德国、日本匠人精神的风潮为烈。那么这些国家在建筑类产品上到底如何下功夫呢?抱着谦虚学习的态度,2015年6月,我们有幸对同处亚洲的日本国进行了考察访问,对日本的几个典型项目做了系列考察,将心得分享给大家,虽属管窥,但求对大家有些启发:

2 考察项目所见、所思

本次考察甄选了日本颇具代表性的项目:综合性居住区(1个)、高层公寓(1个)、城市综合体(2个)、养老设施(2个)、建材及产品展馆(4个)、公司造访(2个)。所在城市区域:东京都及周边、大阪。总体特点:项目均是日本颇具代表性的城市综合体、养老设施及综合型居住区,设计理念超前,技术先进,体现人性关怀。造访公司为日本较知名的电器建材厂商、房地产公司和设计机构,展现了日本最具技术创新前沿的水平。

2.1 松下藤泽生态城

最有感触/启发的项目细节描述:精湛的建造工艺(工匠精神),精细化建造,从外墙面细部处理、施工现场管理及工艺,都能有所反映。

居安思危的生活理念,时刻应对紧急事件,做好准备。如可转换成炉灶的室外座椅,可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连廊等。

对人的细致关怀,体现在每一个角落,甚至雨水箅子也要防滑处理;房前屋后利用一切空间栽植花木,营造自然景观环境给我们的启发:对于城市远郊项目,引入便捷生活、健康居住的IT技术、建筑技术,形成住区内的自循环生态圈,减少对大市政/公共服务配套的依赖。建成以居住地为旅游目的地(占有稀缺环境资源)的“旅居”生活区。

尤其关注能源解决方案和能源管理模式,突出低碳节能理念。打通绿色环境、智能安防、健康服务配套等几个关键点。

建造过程中,体现“住民积极参与”,发挥居住者创造性,共建家园。

对于体量较小的独立入户式住宅(比如藁城、天津项目的联排或独栋别墅),可尝试运用工业化建造的方式,选择轻钢结构、木结构、PC外墙挂板等工业化部件,工厂定制,现场拼装。保证质量,缩短工期,加速周转。

2.2 三井高级公寓样板房

细节描述:投影沙盘、微电影、三维全息视频的综合展示手段应用,使客户增强了感性认识,生动的体验认知。

重视室内功能效果的细节处理,如带锁扣的门吸、空调套管等,体现了追求极致的设计精神。

虽是样板间,但注重实楼观景效果的展现,将实际照片张贴于外窗处,使客户能够直观地看到入住后的效果。

给我们的启发:要重视客户体验的真实感、现场感,接近100%的逼真效果会打动客户。

公寓功能平面的综合设计,除了注重户内空间,公共空间的合理利用也是需要重点研究的。

2.3 Cocofump

细节描述:室内设施的选用,将老年人的使用安全放在第一位,如推拉门设阻尼器防夹;软/弹性地面使走路舒适等。

功能性、实用性第一,物尽其用,没有过多无当的设施。

启发:常规项目,实用性第一,充分发掘优势条件,提高利用率。

2.4 六本森-六本木新城

项目细节描述:屋顶绿化的充分利用,营造“都市田园”的效果(甚至能看到稻田青蛙)。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比如在商场顶面设计风雨连廊,并标示健身行走方向和距离。

全方位的立体交通,客流、车流分离又相互联系,交通节点密集恰到好处,四通八达。

启发:尤其重视“多业态融合”的理念,尝试将公寓、酒店、商场、零售商业、文体娱乐等多设施整合集中使用。不仅局限于高层、超高层商业综合体,社区商业、集中商业都可以借鉴其开发经营理念。

交通体系的融会贯通运用,对我们开发新地标综合体、大体量项目有借鉴意义。

2.5 日本设计-虎门hills

最有感触的项目细节:公共大堂给残障人士设置的专用电梯,色彩区分明显的台阶踏步,细致入微的设计。

干线道路上架平台,设置玻璃栏杆,观景、交通两不误。

卡通形象小品,成为综合体的一张名片,活泼、增添情趣。

启发:依靠技术手段,实现“功能复合”,多种使用功能(办公、会议、公寓、酒店等)在同一建筑物内实现。

善于发现问题解决方案,把不利因素转化成亮点。

2.6 松下香里园养老院

最有感触/启发的项目细节:建筑与环境的完美融合(层退式露台,强调和谐自然)。

对老人作品的展示,体现对老人参与的认可,使老人充分感受到存在感。

注重安防智能、无障碍、空气处理、微景观等设施的使用,增强项目品质感。

启发:对项目的高端化开发、做精品公寓产品有很强的参照性。

室内设施的选用,将老年人的使用安全放在第一位,如推拉门设阻尼器防夹;软/弹性地面使走路舒适等,充分体现对老人的关怀。

3 思考

匆匆几天忙碌的考察,所闻所见的十几个项目还不足以完全了解全貌。但是我们的确认识到,日本对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追求是渗透到骨子里的,这在建筑和街区设施、公共服务和产品细节的深入考虑都能体现出来,许多我们认为是过分,甚至有些“变态”的过度设计,其实都是出于人性化关怀的表现。这种精致的思考精神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日本高铁的车厢设计有公用投币电话和男士专用小便斗,小隔板侧面设电源插座,方便使用,考虑周到细致。这些都是我们容易忽略的地方。

新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理性反思 篇9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程理念与课堂实践实现了逐步融合,由此引发了新课改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崭新视界。但与此同时,融合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形式化弊端,也引起了笔者深刻的反思。

一、“情境”是数学教学亮丽的包装吗?

对教学情境的关注是新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中的核心话题。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于是,在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中,华丽的包装加上精彩的语言,再借助媒体的辅助,“情境”成了扮美课堂的亮点。细细品位有些情境,总让人产生异样的感觉。

在《有趣的图形》教学中,有位教师先用课件出示了一副美丽的森林场景图,然后师声之间展开如下的对话:

师:同学们,在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三个可爱的好朋友。大家想认识他们吗?

(在学生不知教师所指何物时,课件演示:草地上跳出一个“长方形”、荷叶上蹦出一个“正方形”、树枝上冒出一个三角形、林荫路上跑出一个圆形来……,课件演示的同时,教师还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旁白描述)

师:大家喜欢这些图形吗?

生(集体大声地):喜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为什么要从森林里跑出来呢?学生真的喜欢这些莫名其妙的不速之客吗?静心反思,这样的情境除了外表华丽花俏、吸引无意视线外,对于激发学生的有效兴趣、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诱发学生的探究潜力是毫无裨益的。于是,人们不尽要思考:情境只是数学教学亮丽的包装吗?

什么是情境?情境是联系生活现实与数学逻辑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将凝固的课程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生命形态的重要载体。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依托情境的创设必须达成以下三个目标,即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探究的积极情感、提供学习的智力背景。鉴于这样的考虑,教师在预设课堂情境时应避免步入“形式化”的倾向,特别关注那些对学生而言是富有现实意义的、同时又与教学内容具有关联的问题事实。把这样的问题事实借助适当的载体呈现课堂现场,便能构建一种真实开放、动态生成的问题情境。可想而知,当学生发现情境内容与自己密切相关时,意义学习便会油然发生。

二、“生活”是数学内容唯一的底色吗?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现实”。因此,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课堂里,数学和生活得到了有效的融合与链接。但是,有的数学课堂中,“数学”和“生活”的本末似乎有些倒置,“生活味”在一定程度上淹没了“数学味”。

一位老师上《找规律》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搭配的价值,组织了如下的教学活动:(1)引入:出示周一的菜谱(肉丸子、青菜、南瓜)让学生进行一荤一素的搭配,初步感知搭配的意义。(2)展开:出示周三的菜谱(排骨、黄鱼、白菜、豆腐、芹菜)再让学生一荤一素自由搭配,体验有序搭配的优势。(3)巩固:出示周五的菜谱(肉丸子、虾、白菜、豆腐、冬瓜)让学生思索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有什么规律?(4)应用:超市购物(在众多商品中选一瓶饮料、两样主食、三样副食)

应该说,整节课弥漫着浓郁的“生活味”。然而,尽管学生始终在现实的生活情景中研讨数学,但是研究排列方案时学生为了写下这些菜名、交流排列方案时老师为了板书学生的搭配结果费去了大量的时间。试想,这些时间花的值得吗?整堂课看到的是菜名,说出的是菜名,写下的还是菜名,学生由于这些美味所引起的生理性条件反射可想而知。尽管学生在选择搭配时显示出了灵性和活力,课堂的学习氛围也洋溢民主和平等,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数学的应有价值在这种趋向变异的生活化课堂中,显得苍白无力。难道,“生活”真的是数学内容唯一的底色吗?

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但并不等于把“生活化”作为数学教学的唯一追求。既然说“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课标语言)那么,数学教学过程就可以实现如下的模型概括: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问题――生活问题。这就是说,数学教学需要一定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但这里的生活化情境应该是有选择的?因为“数学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课标语言),所以,“生活化”应该散发浓郁的数学味,避免步入虚幻空洞和纯粹稚拙的形式化误区。

三、“生成”是顺利执行教案的障碍吗?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机械的执行预先设定的教案,而是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富有创造性和差异性的真实发展历程,从而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立足学生现场思路,灵动组织教学进程,真正满足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需要。可是在实践操作中,很多教师的潜意识里还是信任自己的预设程序、害怕学生的现场生成。他们认为学生在课堂现场的即时生成,会成为阻挡预定方案顺利推进的障碍。

有位老师教学《认识人民币》时,问学生:“小朋友,你们能不能把桌上的人民币分分类?”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各抒己见。

生1:“我是这样分的,纸做的分一类,硬币分一类。”

师:是这样啊,也可以。(老师眼中似乎有些失望)

生2:“我是这样分的:一分的归一分的,二分的归两分的,一角的归一角的,一元的归一元的……”

师(迫不及待的):“你可能没有听明白老师的要求,还有不同的分法吗?(生2的小手依然高举,似乎还有话要说)

生3:“老师,我是把这种的放在一起(似乎是按版本),那种的放一起。”

师:“可以这样吗?”(老师愈发失望)

生4:“老师,我是这样分的,把元的分一类,把角的分一类,把分的分一类。”

师(双眼放光):“啊!你说的太棒了,你的想法与老师一模一样,大家给他鼓鼓掌。”(兴奋、激动溢于言表)

解读学生的个性化分法,笔者最深的感受是这里闪耀着智慧磨擦的火花、绽放着思维灵动的光芒、喷薄着探索研究的趣味。但是,这些精彩真实的现场生成,由于教师现代设计观念的缺失,被轻描淡写地化为乌有了。对这位教师而言,只有符合他原先预设的分类思路,才是有效的思路,才是教学进程顺利推进的枢纽契机。那么,“现场生成”真的是顺利执行教案的障碍吗?

如何看待生成?钟启泉教授曾作过这样精彩的论述:“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这说明,当课堂真正还归学生的时候,一堂课究竟需要怎样的教学过程,已经远远不是在备课的时候就能完全了然于胸、把握在手的。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教师围绕课程目标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以及情感的波澜,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进程,这样一来,课堂教学才能充盈生命成长的人文韵味。

四、“合作”是学习方式最佳的摆设吗?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由于其在丰富课堂交往方式、扩展信息交流维度、培养沟通协作素养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受到了新课程教学方式的眷注与青睐。然而,由于理念的缺失和操作的异化,有些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正逐渐走向“标识化”!

曾听一位教师上《克和千克》,课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师:请四人小组合作称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话音刚落,小组里忙活起来。组员们开始为称什么东西而争论不休,“我想称文具盒”、“我想称钢笔”、“我想称校牌”的喊叫声此起彼伏。好不容易达成一致意见后,一些人开始称物体的重量,另一些人却开起了小差(讲空话、摆弄天平等)。小组合作就在这样无序杂乱的景况下逐渐延续……)

师:哪个小组汇报自己组的称量结果?

生1:“我们称的是竖笛,它的重量是8克。”

师:“竖笛的重量只有8克吗?”

生1:“好象是85克。”(在组内同学的轻声提醒下,生1终于说出了合理的答案)

这里的合作学习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深思:一是为什么小组内会为“称什么”而费煞周章?很清楚,这些学生的潜意识里还是将自己看作单独的学习个体,根本不具备参与合作的心理状态;二是为什么小组称量物体重量时会有人开小差?小组汇报时连竖笛究竟是8千克还是85千克也弄不清楚?个中原因定然是小组内没有合理分工,即没有专人看刻度、没有专人做记录。没有分工,因而没有真正的合作,合作学习最突出的价值就被抹杀了。从中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合作”只

是学习方式最佳的摆设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中指出: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需具备四个基本要素,即积极互赖、个体责任、有效沟通、评估反思。笔者认为,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学习的本质优势,教学设计应着重关注以下四条策略:(1)精选合作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内涵空间宽泛的、需要学生在思路交流中逐步感悟的;可以是容易产生歧义的、需要学生在争论思辩中逐步澄清的;可以是具有较大难度的、需要学生在讨论商议中逐步掌握的。恰当的内容,能够引发学生参与合作的内部需要,是促成有效合作的前提。(2)明确合作分工。应该使每个学生在合作的始终均有清晰的任务,而且个体任务的完成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的质量高低。这样一来,就不可能出现类似案例中“开小差”、“竖笛究竟是8克还是85克”这样的尴尬场景。(3)细化合作组织。以一句“请四人小组合作……”的简单指令来代替合作学习的程序组织,是对课堂教学的不负责任。笔者认为,从提高合作实效的角度看,教师应预设“独立思考”――“观点碰撞”――“交流评价”――“成果汇报”的细化步骤,真正使合作学习朝着稳健有序的方向迈进。(4)重视合作指导。“合作学习”需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更应重视教师的有效主导。教师的适度指导、巧妙点化、向导引领,是推动主体合作深层进发的可靠保证。

五、“赞扬”是数学课堂不变的声音吗?

传统教育过分的着眼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课堂评价似乎更多的是批评、指责和否定。新课程则强调课堂评价的“激励”功能,将视角更多的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于是,“棒极了”、“真了不起”的叫好声成了新课程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有时,表扬似乎太廉价了。

这是一节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老师问一个学生:“黑板上的这个图形有几个角?”学生回答:“两个。”老师热情表扬道:“棒极了,说得太好了,大家为他鼓掌。”伴随着富有节奏和韵律的掌声,教室里响起“嗨、嗨、嗨,你真棒”的夸奖声。与此同时,学生的脸上被贴上好多寓示着赞扬和奖励的“金星”,看起来像唱京剧的。

课后,笔者与执教教师之间有一段简短的对话:

笔者:“您采用这种方式组织教学,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教师:“‘嗨、嗨、嗨,你真棒’对学生而言意味着肯定和表扬,我这样教学的初衷是让课堂激励促进数学学习!”

笔者:“课堂激励是新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那么,您为什么要频繁地采取鼓掌、贴金星的方式进行激励呢?难道教师对学生的微笑示意、点头首肯不是表扬激励吗?

教师:“对小学生而言,微笑、点头的鼓励方式力度欠大。我认为,鼓励的力度越大,学生的学习才会越积极。”

谈话结束了。但这个片断、这次对话却引起了笔者深刻的反思。“一个图形有几个角”这是数学教学中最为基础的知识点。对于学生的正确回答,教师给予肯定的评价无可厚非。但是采取案例中那样由“集体鼓掌”、“口号呼喊”的精神激励加上“金星装点”的物质激励

构成的表扬阵势是否有些过了?难道说,“赞扬”真的是数学课堂不变的声音吗?

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课堂评价以鼓励为主体现了数学课堂予以学生主体的人文眷注。但是,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一概以“真棒”、“很好”进行笼统评价,这样做的结果真的能促进学习吗?笔者认为,教师过多的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评价,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促动,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的浮躁心态和随意应付的缺失品格。在学生发言后,为了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教师以“鼓励性评价”取代“倾向性评价”的做法是可取的,但要把握操作的分寸。同时,针对学生发言中表露出来的不同的思想观点、不同的行为表现,教师要抓住“小结点拨”的契机表明自己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和准确的答案。新课程理念下的“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这样的课堂评价,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激励点化,从而积极地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融合度。

上一篇:岗位等级晋升工作的实施意见下一篇:snmp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