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因素(通用8篇)
根据这一次的调查结果显示,以及近几年的实际观察,英语一直是农村小学所开设课程中一道过不去的坎。英语的教学成绩将直接影响到我县农村小学的教学成绩。而现在这个社会中最需要的就是人才,这是个人才型社会,而这其中最吃香的就是“十字形”人才,它是指钻研领域广,钻研程度深的一种人才,所以我们绝不能让农村的孩子在英语上止步不前。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农村小学英语的发展?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中方县新建中心小学,以及岩头园小学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英语现状十分严峻,情况不容乐观
新建中心小学教师虽然不少,但英语却只有3位老师,两位专业英语教师,还有一位是不固定的非专业教师,流动性大。英语教师只占总执教老师人数的百分之8,相比于语文的百分之45、3,实在是有点惨不忍睹,但当我们认为这已经算是比较严重的情况时,却发现岩头园小学的状况更是让人无法接受,岩头园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它没有先进的设备,甚至连一台作教具用的录音机都没有,这样差的教学环境自然吸引不来有能力的英语教师甚至是稍懂英语比较全能的教师,所以岩头园小学只有10位教师,其中有两位非英语专业但却不得不担任英语教学的中年女教师,教师资源极其缺少,根本无法与城里的英语教师相比。
通过与新建中心小学的校长的交谈,我们发现在学校里已成立专门的语文学习小组,数学学习小组,由此科目的教师一起交谈学习经验,但英语却被分在了综合学习小组,包括了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几门课程。可见英语在农村小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致于岩头园小学就更不用提了,只要你能教,你就可以顶上,虽然有几分不理智,但由于师资缺少却也是无奈之举。
而在对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我们发现教师几乎不用多媒体为学生进行教学,连教具也用得极少,大部分学生觉得英语课乏味无聊,难以理解,不想学习英语的大有人在,学生的英语口语亦比英语写作要表现稍好,说明农村小学学生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朗读却不想记英语单词,或是在默写英语单词时采用作弊的手段蒙混过关,以致于英语单词词汇量过少,读来读去就是那么几句英语日常口语。
而通过与学校附近的家长的交谈,发现百分之85的农村家长会让本村稍微年长的孩子教他们的小孩一些关于语文数学方面的题目,却很少有关心英语的,就是各个家长坐在一起闲聊也只是相互吹嘘一下自家孩子的语文和数学成绩。
二、分析阻碍农村英语发展的因素
经过了两所小学的调查,我们看不到农村英语发展的希望,但凡事有果皆有因,为了找出农村英语停滞不前的原因,我们开始从最接近农村英语发展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一)、学生因素
学生是学习英语的主体,可以说是离英语发展最近的因素,首先通过对小学三四六年级的英语听课我们可以得出这些结论:
1、农村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大,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兴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可农村孩子却似乎天生对英语没多大兴趣。相对于城市里的学生的活泼好学,农村小学的孩子却觉得英语青涩难懂,在其它科目上敢于大胆发言,讲出自己的看法,十分活跃。可一到上英语课时就变成了一个闷葫芦,一句话也不敢说,生怕一出声就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甚至在教师提问时,干脆将头埋到桌子下面,好像这样就不会被老师点名。如此一来,一个小时过去,整堂课毫无生气,教师觉得无趣,学生也感觉无聊,从此就更不想学习英语了。而且人是一种极其懒惰的动物,孩子不想学习英语当然不会自动认为是自己的责任,而是找出诸多借口为自己开脱,比如:你英语考试不及格?这没有关系,因为你是中国人嘛。由此可遇见,英语得不到发展,不仅是单单影响孩子的成绩,更阻碍了孩子健康性格的塑造。
(二)、教师因素
学生英语成绩上不去,其中教师要占很大一部分原因,我一直相信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英语专业教师缺乏是每一个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剩下的教师可能会因为 没有人接手,任务繁重,或者是由于全校就他们几个英语教师,没有竞争压力,便对自己松懈了要求,不思进取。又或是因为工资待遇不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对英语教学产生厌倦的心理。总之不管是哪种原因,都会阻碍农村英语成绩的提高。还有一个原因无论是对于英语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还是农村英语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那就是英语教师教学太死,不会灵活变通。比如一个简单的句型:I love you.大部分老师在教这个句子时,都只会对这个句型进行比较普通的训练,将you变成her,或者是I变成he,这样的教法会限制孩子的思维,不利于孩子更深入的理解这个句子,我们应给孩子思维留一块地。将I love you变为I miss you效果将会更好。
(三)、学校因素 学校是所有教师的家,家里的决定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方式,由于学校学生人数多,但学校却分班少,一个年级只分为两个班,一个班大概有50到60多个学生,以致于教师没有办法兼顾到每一位学生,给了一些学生上课开小差的机会,也是影响英语成绩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改善方法
对于现今农村小学英语情势的严峻,我们针对以上因素制定了一些改善的方法。
(一)、作为学生,除了早自习用来读英语口语外,每天中午抽出15分钟来做英语语法练习。认真识记英语单词,积累词汇量,为初中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应多应用游戏教学法,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整个课堂活起来,教学时应灵活变动,不要局限于某个知识点,课堂上多创造情景练习英语对话,帮助孩子突破哑巴英语,敢想敢提问。
企业IT部门选择外包出于很多理由, 如降低成本、改善服务、提高效率等。更重要的是, 他们想从IT外包合作伙伴那里寻求创新, 尽管很多人不是很清楚在外包规定范围内, 创新意味着什么。所以, IT部门并不能从他们的服务提供商那里获得太多的创新。
据Forrester研究机构200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 38%的IT外包客户表示, 现有供应商最大的挑战在于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创新———这个比例在2008年是33%。“除了控制成本和提供可靠的服务, 客户还会向他们的服务供应商要求更多。”Forrester公司高级分析师Chris Andrews说。客户期待从服务供应商那里得到的不仅仅是成本的缩减和可信的服务。大多数情况下, 他们希望供应商可以解决他们的业务需求, 这就意味着供应商能力水平需要不断提高。
主流的IT外包供应商认识到, 创新是他们生存的关键。重视技术创新的IT服务外包企业都获得了良好的竞争地位。优秀的外包公司通过自身的技术优势形成了具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奠定了行业的领先地位, 掌握了挑选客户的优先权。“在我沟通过的服务供应商中, 没有人不愿意参与这样一场关于创新的讨论。”Andrews说。他日前采访了10家技术服务供应商, 希望从中找出客户的期望和外包商的创新之间的差距, 从而更好地寻找创新的有效途径。
“问题到底出在哪?简而言之, 是客户本身的问题。”Andrews说。IT外包使客户在试图促使其外部合作伙伴创新时犯了以下3个看似基本, 但却致命的失误。为解决这些错误, Andrews提出以下几点, 以使客户能够更清晰、更明确地从供应商那里寻求创新的服务。
未明晰自身的需求
每个人都想创新, 但没有人知道创新是什么。在与IT服务供应商的交谈中, Andrews发现他们中大多数同意创新应该帮助客户实现“一个新的和颠覆性的商业影响”, 但是这些领先技术的规模和范围波动是很大的。
在经济衰退之前, 转型的IT外包交易或“走向绿色”被认为是创新。但是在过去的几年里, 创新重点转移到削减成本、保持现金流和提高效率。在不久的将来, 创新可能集中在云计算或社会计算。外包咨询公司Horses for Sources的创始人Phil Fersht说:“全世界现在有很多了不起的云服务正在创新。这对IT客户来说是个好消息, 但对于服务提供商的发展前景可以说将要有一段时间的艰难航行了。”
如果一个IT外包客户不能清晰地说出自己想要的创新, IT服务供应商将无法提供相应的服务。“我不认为许多客户真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Andrews说。同时, 他还展示了最近一份外包招标书中“创新”这一章节。“这决定了该服务提供商要在没有任何定义或环境的前提下, 以帮助该公司不断创新, 没有任何定义或上下文。人们普遍混乱, 这种混乱已经对服务供应商与客户的合作关系有很恶劣的影响。”
“如果希望你的外包商进行创新, 你必须站在自己业务的角度对创新给出定义。”Andrews说。一个良好的开端, 是各方参与者, 如商界领袖、管理人员、产品开发人员、营销人员等各方创新利益相关者, 思考创新以及创新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企业最高管理层, 提高股东价值或建立长期的战略优势;对于企业利益相关者, 它可以提高项目的销售量或提升客户满意度。“有了这种认识, 创新的讨论就可以更明晰。”Andrews说。
如果你还感到困惑, 可以向外包商寻求帮助。许多外包商愿意提供IT业务规划, 以勾划出他们最具战略意义的客户目标。有些过程, 以提高客户的创新为重点, 如Capgemini的TechnoVision和快速创新的框架, Fujitsu的FutureScape计划和Accenture高绩效的研究。
未选择合适的服务供应商
“如果客户仅从表面挑选IT服务供应商并只为节省成本, 那么他们要求供应商给他们带来更高水平的创新多少是有点说不过去的。”Andrews说, “这是来自服务提供商最大的抱怨:我们可以创新, 但我们的客户不会因此支付合理的报酬。削减成本和创新可以共存, 但并不那么容易。”Forrester高级分析师Glenn O’Donnell也指出, 如果你外包的目标仅仅是为了节省资金, 那么结果你会失望的。几乎所有采取这一短视方法的人最终都会花费更多的资金。
Gartner的Young说, 在成本和合同控制之间的不平衡必然预示着外包合同会出问题。一个明显的不平衡现象就是, 当CEO由于合同降低了10%的IT成本而称赞供应商是“有史以来最优秀的供应商”的同时, 该公司的员工正在抱怨IT支持不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以, 必须在清楚了解自己需求的基础上, 按图索骥寻找相应的供应商。现在每个供应商的营销材料都强调他们的创新能力, 但仔细看后就会发现, 关于供应商创新的观点是与其文化、历史和典型的服务套件密切相关的。例如印度商贸易中心Infotech公司, 它建立在深厚的资讯科技水平上的竞争力帮助它从离岸外包商发展成战略合作伙伴。IBM全球服务公司的策略是, 它包含了以技术研究和咨询技术为重点的业务创新的专业知识。供应商开发流程和围绕客户的具体创新的方法, 可有助于阐明一个供应商的经验和方法, 并帮助确定客户的期望, 但它们不是强制性的。
Sierra系统的中型公司没有指向一个明确的工具或框架以指导他们的创新努力。“他们只是依靠自己对几个关键的业务流程的深刻理解和对客户关系的强烈关注, 以改善客户的业务流程。”Andrews说。
最重要的是寻找对创新有挑战热情的外包商。如果你对与创新的有关问题缺乏兴趣, 可以把你的问题交给外包厂商的高级管理层。如果您仍然遇到阻力, 那是时候去寻找新的创新合作伙伴了。
未建立有效的创新指标
IT外包创新根据客户的不同而不同, 创新指标也不一样。外包客户确定其独特的预期成果, 而且在合同中约定跟这个目标相应的服务水平。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目前IT外包行业还存在着诸多问题。Gartner公司研究报告显示, 目前80%的大型外包项目都没有达到合约目标。专家指出, 要促进IT外包健康快速的发展, 双方一定要约定监管机制, 服务商要有标准和流程。
外包商也开始摆脱传统的比较容易收集的IT服务标准, 并满足更复杂的业务成果指标, 但转变“发生得比许多人预期的更慢。”Andrews说, “客户意识到, 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可能会影响商业度量———不只是工作的服务提供者———他们是不愿意将合同的价值与复杂的指标相连的。”这些复杂的指标包括专利或研发支出的数量。随着世界变得更具活力, 以及IT公司着手出台让业务与执行变得更为紧密的规定, 功能上的缺陷将被放大, 与外包公司一起处理这些问题将变得更为复杂。如果客户不能在内部解决这些缺陷, 将永远无法与外包公司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当谈到IT外包和创新, 不要抱有心存侥幸的心理。
在IT服务行业的活动, 已经有一些与创新相关的标准。印度的Wipro公司开始与它接触的一些指标进行讨论。“不再选择口述传统的IT度量, 他们不再用模糊的陈述搪塞客户, 而是使用客户声明的方式, 如客户要减少的销售周转天数。”Andrews说, “这有助于Wipro的交付团队思考如何用他们的技术能力影响指标。”
随着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出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也随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进城务工人员的向城流动,呈现出稳定性、长期性、家族性等特点,这也直接促使随迁子女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更是如此。面对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数突增,国家通过宏观调配和整体支持等政策,拟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全纳入”[1],这为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能够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提供了保障。但随迁子女要实现在城市生活中的融入,目前还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
一、未成年决策失语
随迁子女作为一个社会特殊群体存在,其主体特点表现为代际传承性,即无论其父辈属于第一代进城务工人员还是第二代进城务工人员、跟随主体是单亲还是双亲,只要其父辈具有城乡流动的现实特点,我们都将此群体称之为随迁子女。随迁子女在社会流动活动中表现出被动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社会融入的主动性。
一方面,在家庭重大决策中,父辈的绝对权威阻碍了随迁子女的意见表达;另一方面,随迁子女作为未成年人社会化程度较低的特点,也使其意见表达缺少可信度。总之,无论是基于意见表达的途径还是意见表达的效果,随迁子女在向城流动的过程中都表现出被动性,总体不利于其融入意识的主动调动。“还有一部分外地生虽是城里出生、城里长大的,尽管他们非常熟悉城市生活,但是他们没有在乡下生活的任何经验和经历,进入城里学校以后,他们的农村身份在很多场合被激活,他们内省自己外地生身份,消解业已固化的城市身份认同。”[2]当随迁子女作为社会融入主体对城市生活环境缺乏充足的信任时,其本身的社会融入行为必然会受到阻碍。
二、“城中村”同质聚集的认同阻碍
在中国传统的乡土文化中,血缘和地缘是社会关系维系的关键,即使进城务工人员实现了空间的转移,其在城市社会中建立系统的社会关系也不能完全脱离两者的影响。由于乡村社会中的熟人文化已经根深蒂固,农民的“向城”流动行为中也受其影响明显。他们的“向城”流动看似是个人行为,实际上是建立在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体系中。无论信息获取途径多么直接、便利,他们对于向城流动的动机、地点和行业也通常受到熟人关系的直接影响。依托于熟人关系的推介,进城务工人员实现了空间和身份的双重转变,但文化空间只表现为平移。
一方面是进城务工人员为追求稳定社会关系,主动选择的结果。为了避免因文化冲突而产生不适应,进城务工人员更喜欢选择相对稳定的社交关系。
另一方面是进城务工人员受经济收入的制约,被动接受的结果。进城务工人员虽然实现了城乡间的空间转移,但在城市区域内获得核心地区居住权的机会并不多,这与其经济收入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普通进城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通常不能维持城市核心区域高额的租房或购房费用,另外能够容纳大量进城务工人员的大型工厂、企业也通常会避开城市核心区域,考虑到路程、时间、精力等方面的成本,进城务工人员也不会轻易选择城市核心区域居住。
受进城务工人员城市居住空间的同质聚焦和地理边缘影响,进城务工人员为其随迁子女在城市中所提供的只能是以乡土文化为基础的邻里资本和机会资本。邻里资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成年的成长发展,正如古有“孟母三迁”的事迹流传,居住在“城中村”的随迁子女也因此不会轻易获得融入城市社会的机会。此外,接受学校教育的随迁子女的重要活动空间为学校,但因同质聚焦的现实和就近入学政策的共同影响,随迁子女在学校中的同伴资本也同样呈现出同质特征。
三、非预见性抉择的文化阻碍
无论是进城务工人员还是随迁子女,他们需要在很多方面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文化认同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认同是社会融入的基本呈现形式,随迁子女之所以表现为社会融入受阻,主要原因在于其对城市文化的非预见性偏见。
一方面,文化认可的隐性功能。文化认可需要参与主体在共同情感、道德、信仰或价值观基础上,形成個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结合或吸引特征。[3]对于最初接触城市文化的进城务工人员和随迁子女来讲,他们需要在思想深处进行革命式地反思与接纳。与经济等方面的显性特征不同,文化认可的程度具有隐蔽性、长效性、滞后性等基本特征。当文化认可产生的实效不会在相对较短时间内体现时,外来群体通常会选择认可的适当延后与消极抵抗,因为即使这样也并不会产生明显的不利行为。于是,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和随迁子女虽然居住在城市环境中,但仍然秉承着原有的乡土文化,虽然这种思想所产生的行为差距不易被察觉,但对于参与主体来讲却会产生较强的融入障碍。
另一方面,文化选择的不确定性。受客观制度和主观观念的多重影响,随迁子女空间转移的持久性直接影响其对文化类型的选择。部分随迁子女或是因为继续读书或是因为回乡创业等原因,实现生活空间的逆向流动,而这种逆向流动随着国家政策对于农村的倾斜而表现地越加明显。当生活在城市的随迁子女无法选择未来固定的生活空间时,他们也不会轻易选择任何一种文化的完全式认可与融入。
四、补偿性制度的缺陷
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是社会最关心的焦点问题,目前国家已经从顶层设计方面较好地保障了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由此也充分体现出我国义务教育的普惠性特征。受教育机会的获取为随迁子女解决了基础需求,随着进城务工人员和随迁子女实现空间转移的时间加长,他们可能会面临着更多的权利需求,这便要求我们需要对随迁子女的社会角色进行界定,为其后续权利的获取提供理论性基础。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随迁子女表现出来的问题之所以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是因为社会对随迁子女的弱势定位。在此理念指导下的制度制定,必定会出现缺乏系统性、长效性的补偿制度。为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解决临时政策的拼凑,我们需要将进城务工人员和随迁子女的社会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更应该将这一群体作为未来的人力资源进行培养,期望他们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基于此基本理念的转换,随迁子女所获取的普惠制度应逐渐打破阶段化、片面化的趋势,以市民化的基本理念为基础,逐渐接受这一群体,打破弱势地位并给予平等权利。当然由于历史原因及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进城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在制度方面的市民化进程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目前,鉴于市民化理念尚未完善,随迁子女在城市中获得的权利还属于碎片化拼凑,由此也直接导致其对社会融入缺乏信心,同时成为社会融入的重要障碍。
参考文献:
[1]中国拟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纳入”城镇义务教育[EB/OL].(2015-02-18)[2016-01-11],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02-28/7087944.shtml.
[2]张立新.外地生融入班级日常生活的思考[J].中国德育,2014(5):13-16.
[3]Rubin M,Watt S E,Ramelli M.Immigrants' social integration as a function of approach-avoidance orientation and problem-solving styl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012,36(4):498-505.
【孙颖,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王艳波,吉林省吉林市第五中学,中学高级教师;车钰鑫,吉林省白城市第四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一、干部民主意识落俗套,是阻碍基层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程的主要原因。农村镇乡干部,尤其是村干部,习惯了传统的管理模式,经验型干部较多。几十年来,镇乡干部就是采用垂直式的灌输方式;或是采用让村干部自生自灭无为而治的方式管理,认为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小农意识强,特别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对村级事务的关心度大大下降,多数农民放弃知情权、参与权,更不用说行使监督权了,另外也认为如果充分发扬民主,就难以集中,难以贯彻上级领导意图,于是认为采用传统的模式选拔人、使用人,用传统方式管理省事,利于稳定。如有些村支部书记认为有些事情,只要对群众有益,也就做了算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利于重大事项的决策,干脆我们几个支委商量定了省事。
二、群众民主意识混乱,是阻碍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程的内在因素。当前农民的民主意识主要有以下这几种不良倾向:一是认为讲民主,是在搞形式,只不过是党代会、人代会或党支部、村民会换届时让他们画几个圈,没有什么意思,事不关己,就按照上级领导意图行使民主权利算了;二是认为既然让我们行使民主权利,我们就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权利,如果上级领导有意图,就有逆反心理,非要反其道而行之不可。将那些自己心理上也通不过的人,被一部分人鼓动后,就违背意愿,行使民主权利;如对于支部书记下派的村,一些党员认为:村里物色不出支部书记没面子,换届选举就会不投下派干部的票。三是那些望“官”心切的村民利用换届选举,搞宗族、宗派、拉票现象,具体体现在村民会换届选举上,这种现象相对来说,多一些,村主任上任后,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而是与村支书比权力大小,地位高低,搞小团体,导致对三委会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
三、民主制度不健全,是阻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的又一因素。民主、专制知兴衰,民主化管理已被不少干部推崇。然而,如何采用民主管理,民主式管理的内涵到底有多少,基层干部不尽然所知,即使有些村支部书记,想搞民主化管理,但不少支部书记不知道如何管理,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备的制度,如《村民自治章程》、《村民会议事决策实施细则》、《村三年目标规划》等制度。或是传统的开开会、读报纸、文件、办一些实事,认为这些工作能开展得正常,已经很不错了;二是对民主管理的理解不透彻,认为民主仅仅体现在换届选举上,换届选举结束了,群众就没有必要或没有内容行使民主权利了;三是民主决策不规范,不懂决策原则和决策程序,认为只要自己出于公心,不贪不拿就可以了。
四、党员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也是阻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的原因之一。咸祥镇行政村党员年龄、文化程度分析表(按2001统计口径)总数年龄 783 百分比 总数文化程度 783 百分比35周岁以下9612.3%小学.文盲39250.1%45周岁以上54069%初 中28236%55周岁以上34143.6%高 中9512.1%60周岁以上27134.6% 大专.中专141.8%我镇行政村现有党员783名,其中在45周岁以上的有540人,占69%,老党员为人正直,工作经验丰富,党性观念强。这是他们的优点,但老党员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观念落后,思想比较保守,开拓创新精神不足。反映在民主议事、决策上,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二是老党员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模式,长期来受到毛泽东时代的熏陶、教育,对当今时代的一些做法往往要用那个时代的标准来评判,难以用历史的、发展的、全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表现在议事决策上,如发展新党员上,要求苛刻,对待支部书记、村干部搞第二职业,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勤劳致富,在思想上通不过。三是老党员年龄
过大,文化水平低,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占50.1%没有能力或者说难以学习和领会一些党的新政策,缺乏领导或带领全体村民走致富道路能力,如表现在议事决策上,对农村发展多种经营,反映迟钝,科技兴农意识弱,对新引进的农产品品种,往往持观望和反对态度,待大多数农民尝到甜头后,才愿跟着干。当前加速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对策主要有:
一、选人公开化。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的讲话中深刻指出,要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建立健全选拔使用干部的科学机制。首先要认识到选人公开化已势在必行。当前村级班子选人公开化的机制已日益形成,条件越来越成熟。村支部书记换届选举实行“两推一选”尝试已成功,村主任直选,妇女主任结合村主任换届选举,也是通过妇代会选出来的。如这次党支部换届选举推行“两推一选”后,村民代表、群众参与支部换届选举的积极性更高了,24个行政村,在推荐支委候选人时,到会率达90%以上。咸三村,换届前两个月因特殊情况按传统方式完成换届选举工作,但这次村民代表获悉“两推一选”后,纷纷要求党委能否让村民代表再推荐一次支委候选人,要求享受民主权利。其次要形成公开选人制度,对确因工作需要届中换人的,也一定要采用换届时的公开选人方式进行。而对于村级生产合作社社长、文书、治保主任、会计等人员,也不应该由某人推荐准入,而应通过公开招考方式,明确条件,在全村范围内招,在全村范围内确实没有合适人选的,可以打破传统观念,在全镇范围内招,镇组织部门主动做好组织、指导等准备工作。针对妇女主任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的现象,我们镇党委打算结合村民会换届选举、公开招聘妇女主任的做法来解决供需矛盾。三是要明确选人的标准,同时做到“四个公开”,即公开选拔条件,公开选拔名额、公开选拔程序、公开选拔结果。这样选拔出来的人,相对来说,能力强、水平高、不易搞宗派主义(因某人推荐,亲近某人或感恩思想)。
二、决策民主化。首先要正确认识决策原则,“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这既是决策程序,同时也是决策原则,具体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目前我镇在咸六村试点的基础上,各行政村全面实行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制订了《村民委员会自治章程》和《村级事务民主管理实施细则》。其次,要明确决策内容,村级民主议事决策,凡是涉及用人、入党、租(承)包、基本建设投入、非生产性开支在一定额度以上等较大、重大事项以及村级财务等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都要纳入民主决策内容;目前全镇标准化造田招投标,渔、虾、蟹塘承包,厂房出租、基本建设投入等都已纳入规范化、民主化决策轨道,如球北、南头等行政村标准田造田在媒体上公布信息,由十余家单位前来招标,镇人大、纪检部门都按规范化招投标程序操作。三是要明确决策程序,首先经村三委会商量,原则同意后,召开村党员、村民代表、在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会议,广泛征求意见,酝酿是否切实可行,普遍认为可行的,才能付诸实施。这样,一方面利于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另一方面对一些群众认为条件尚不成熟的事情,避免了操之过急。如咸六村对土地征用费标准问题,党支部提交广大党员、村民代表商量、决策时,党员、村民代表认为征用土地虽然是用来造学校,但价格过低,未通过。镇党委为此作慎重考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再作决策。
三、管理规范化。民主管理就是要发动党员和依靠村民代表共同管理村级内部事务,维护村级内部事务,实现全体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管理是一个系统,是一门科学,只有规范,才能有序。如何规范村级民主管理呢?首先要从制度上入手,要制订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好事”(《邓小平文选》第二卷,333页)。如村三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实施细则、村党支部三年任期目标、学习制度、廉洁自律制度等,使每个村干部都自觉不自觉地统一到各项制度上来。其次,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就要按照制度来操作,同时要自觉接受党员和村民代表的监督。三是要制订全行政村分层次动态目标管理考核,要细化、量化、便于操作。
四、监督实效化。任何一个组织,要健康发展、壮大,都需要监督。村级班子建设也不例外,同样需要监督,首先监督要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内部监督即党内监督,外部监督即村民代表、在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监督,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议事决策、村务公开、财务公开。这本身就是一种监督,让权给党员、群众,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监督要讲究实效,切忌形式化。首先要明确监督内容,凡是涉及村里的重大事项和村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换句话说,凡是村级民主议事决策的事项,都要列入监督范围。其次监督要讲究实效,对于村务公开内容,依照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九条、第二十二条规定,一一对照核查是否进行了定期或不定期真实的公布,是否采取了公开栏、墙报等形式,是否真正做到了事前公开为主,事中公开和事后公开相结合;事后向村民代表进行了公布。如村级财务制度,象这次换届选举离(连)任审计结果,首先在村三委会成员范围内通报,然后再在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中公布,对有些行政村没有按镇党委有关文件、制度规定,超标准安放工资、资金的要求个人退款。在建章立制方面,主要检查是否健全了村务公开各项规章制度,是否真正做到了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各项制度是否真正落到实处。三是要使监督活动贯穿整个村干部行使权力的全过程始终。要做到村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追踪到哪里,在议事、决策上,决不允许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四是通过监督发现问题后,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完善各项制度,从源头上来遏制同类事情的发生,避免村干部犯同样的错误。如我镇金鸡山墓园两名殡葬管理员,因侵占公款均被开除党籍。为此,镇党委进一步完善廉政责任制,同时,加强审计和离(连)任审计工作。 
;
五、党员年轻化。要积极、主动、稳妥地大力发展农村中青年同志入党,在党的机体中输入新鲜血液。一是要扩大视野,创造条件,让那些愿意向党组织靠拢的中青年同志入党,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巩固一个,以保证新党员的质量,来取得老党员的信任和认可。二是要积极主动做好发展私营业主的入党工作,目前不少私营业主政治素质好,致富办法多,经常为镇、村集体事业捐款、捐物,但他们往往不愿意入党,认为入了党,就会失去自由,或认为党的大门高不可攀。为此,我镇在年初组织工作要点中特别强调,非公企业支部及行政村支部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发展私营业主入党。目前,据统计已有10余名私营业主或职工写了入党申请书,积极主动要求向党组织靠拢。三是要慎重地对待有争议人物入党。如有些中青年同志,向党组织靠拢的愿望比较迫切,但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在支部大会表决时,有异议,或勉强通过,或难以通过。为此,我们组织部门要深入细致地做好调查工作,实事求是地对待一个同志,要看大节,讲主流,确实有严重问题的,一定要把好关。对非本质问题,要做好引导和疏导工作,主动找发展对象谈心,帮助其改正不足之处,还是要吸收他们到党内来,在一个党组织的集体中,要有不同性格,不同志趣,不同年龄、文化水平,不同见解的同志存在。这样,党的组织才有活力,才有生命力。表现在议事、决策上,才能走民主化的管理道路。四是要切实抓好支委培训教育工作。要经常通过各种渠道,如规范各项议事决策制度、操作程序、召开培训会议等形式,加强支委培训教育工作。6月18、19日我镇召开行政村支委培训班,特邀请区纪委、组织部、农林局领导上课。通过培训,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廉洁自律习惯;提高民主议事决策水平和增强勤劳致富能力。然后,再通过支委,利用党员活动日、学习日时间,在联村干部、点长帮助指导下,对全体党员进行培训教育,进一步达到解放思想,推进民主建设进程目的。总之,我们要正确认识和理解民主化管理的内涵和外延。民主,本身就是一种思想、观念、主义。推行民主化管理,不是在一时一事上,而是在思想上有意识,观念上有创新,要认识到它的外延十分广泛,贯穿于村务一切工作过程的始终;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村级民主政治建设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既要克服急于求成的思想,也要克服畏难情绪,我坚信,民主化管理,将会给农村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带来新曙光。
刘 柯,廖荣靖(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乌鲁木齐830046)
文摘编号:1005-913X12-0023-CA
摘要:面对当今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如何才能完整地进行,新技术怎样才能被人们接受,新技术推广的阻碍因素有哪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以高校为例,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新技术接受模型的研究成果,分析新技术在校园推广的阻碍因素,对策建议是:TAM模型,拓展模型和谐关系策略。
关键词:新技术;技术推广;接受模型;高校
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0)12-0023-02
一、引言
人们在决定是否接受一件新事物时,主要受哪些因素所影响?这些因素对于不同的部门影响程度是不是一样?在进行新技术推广时候,有什么理论值得借鉴?科学地分析和解释人类的行为一直以来都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对信息技术的研究领域,而对于其他领域人类行为,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价值。本文以高校为例,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新技术(信息技术)接受模型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校园推广的阻碍因素,并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二、文献综述
近三十年来,随着各种新兴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学者与实践者对人们为什么会接受这些新技术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进行了大量的模型建构与实证调查研究,并得出了一系列关于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的理论成果。目前大量的文章是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最多的归纳为以下三种模型:理性行为理论(TRA)、计划行为理论(TPB)和技术接受模型(TAM)。通过对这三种模型的综合研究分析,得出了各自的影响因素。TRA的关键因素是态度和主观规范;TPB的关键因素是主观规范和感知的行为控制;AM的关键因素是感知的有用性和感知的易用性。综合运用这些理论可以对特定人群新技术接受策略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高校这个特定的区域里,存在阻碍信息技术推广的因素,因此本文在总结各类文献的基础上,以高校为例,合理解释了阻碍高校信息技术创新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阻碍因素
(一)对自己地位的不容侵犯感
经过最近几年教育部对高校的改革,学校的管理者真正回归管理的本质,并且管理者的年龄也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年轻的管理者能快速地跟上时代的潮流,针对自己高校的实际情况,利用国家给予的便利条件,大胆地做出一些教育改革的尝试。这种管理的思维实质上已经很类似企业的管理了。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发展中求强大。然而这种管理创新改革的办法在高校中却不如在企业中进展顺利。因为高校中的人员结构与企业是大不相同的。高校中虽然管理和教学分离,但是很大部分不是管理者的老教授(非管理者)仍然是学校里的核心人物,地位很大程度上都要高于管理者。管理部门想要改革创新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老教授的年纪一般都较大,对于新鲜事物不易接受。因此一项新的信息技术在高校推广的时候,老教授一般都很难接受。如果学校强行实施,则老教授们会觉得自己的地位有种极大的被侵犯感。这样便会对于信息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消极对待。
(二)习惯性的思维及办事方式
面对一件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办事思维,都会按照惯有的方法进行处理。同样,企业、政府和高校等不同的部门,各自也会有一套行为方法,职员按照其规则和方式进行公务处理。时间长了,这种办事的方式就会被固化到职员的脑子里去,也就成了习惯性的思维。然而,现在的社会环境下,讲求的是竞争和发展,任何部门都不可能永远的一成不变,都时刻面临着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的挑战。为了顺应潮流,持续发展,各部门也就必须要进行技术引进和变革。技术变革的频率,以企业最高,高校最低。面对着高校低频率的技术革新,学校员工都长时间习惯于一种行为方式,因此一旦面临信息技术改革,便很难快速地适应和接受。
(三)对于新技术缺乏接受的而心
绝大部分老教授,无论具备怎么样的知识和经验,对于看起来偶然出现的变化都表现出来没有耐心。变化,通常被认为与高校无关,无论是哪方面都会对其造成麻烦。比如说本来一直用的纸质办公环境,现在突然说是要简化办公程序,提高学校的行政效率,引进电子办公信息系统,今后大部分事物申请都得通过电脑来完成。面对这种突然的变化,教授们好像并没耐心去电脑上学习如何填写申请表格,如何操作电脑,他们总觉得这是在给他们制造麻烦,这总是比手写要费时间。因此对于新技术的学习和接受,他们便会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这更阻碍了新技术的学习和推广。
(四)抗拒不能控制的变化
对于高校信息技术的`推广,学校的老师们第一反应往往是:这是什么新鲜东西,从来没用过,不知道这套技术可不可靠等等。信息技术依托的是计算机,工作全部得借助电脑来完成。机器没有思维,不懂得灵活处理,因此计算机程序一旦设计完成后,便不可更改。而有时候程序是有漏洞的,人们面临着实际发生的情况时,往往计算机程序里是没有设定的。所以这便会给使用计算机技术办公者带来问题,如果办公有时间限制的话,一时半会还解决不了,这时候变化则不能控制,事情就要耽误。所以高校里习惯了传统办事方式的老师们最初会以抗拒的方式对待无纸化信息技术的应用。
四、对策建议
(一)TAM模型分析
技术接受模型(TAM)理论是Davis等运用理性行为理论,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的接受情况所提出的一个模型。TAM提出了两个主要的决定因素:一是感知的有用性,反映一个人认为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对他工作业绩提高的程度;二是感知的易用性,反映一个人认为容易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的程度。提出的TAM模型如图1所示。相关学者都对模型的两个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感知的有用性和感知的易用性都与员工接受新技术显著正相关。但是在高校系统中,面对老教授这类人群,模型中的感知有用性只是一般相关,而真正对于新技术接受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应该是感知的易用性。这是因为高校引进一套新的信息系统,都是做过多方论证、研究和讨论的,确实对于高校的办公效率会产生好的效果,新技术引进不是随随便便就决定的。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办公环境的创新是有效的。基于当今信息社会的发展,高校的老师们也是能够感觉到信息技术引进高校是正确的决策,这也就是说高校的创新符合模型中的感知有用性。老教授们虽然非常理解创新的作用,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总感觉新系统难以操作,总是不习惯新的办公方式,因此不能很快适应,这就会导致他们对于难度并不大的新技术感知不易使用。针对这种分析,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TAM模型中感知易用性理论,帮助高校老教授们改变对新技术的看法,让他们觉得使用新的技术其实是很简单的,而且比改革以前更方便。
(二)拓展模型建议
Kling把信息系统抵制理论分为三种,即人为导向论、系统导向论、人一系统交互论。人为导向认为,对信息系统实施的抵制是由员工自身的特性引’起的,如员工的知识背景、价值观、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及态度等,而与系统特性无关。系统导向论认为,对系统实施的抵制是由信息系统的技术特性决定的,例如,系统功能的不完善、操作复杂、界面的不友好等。人一系统交互论认为,抵制是由信息系统和员工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高校推行信息系统,需要人一系统交互理论指导。我们可以把交流和培训加入到模型中,拓展其有效性。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不断交流,高校的管理者才能把新系统的实用性传递给老教授,而只有通过完善的培训课程,才能使得老教授对于新技术的易用性有所认识。经过交流和培训,老教授们会对新系统重新认识,主动接受。如图2所示。
(三)和谐关系策略
在跟老教授们讲解新技术系统的时候.要有耐心、细致、温和的讲解,一定不要认为他们一定应该了解的,由此产生出轻视的想法,或者说话随便,让人感觉不舒服,这样的情况都是行不通的,很容易让听者产生厌烦感,不利于对新技术的介绍和推广。因此从一开始,管理者与信息接受者就应该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即使不能迅速地让老教授们学会新的技术,这种和谐的关系也是能够在双方之间建立起某种信任,从而打消其抵触心理,促进新技术的快速应用。
参考文献:
[1]林振辉.预测和解释人们对新事物接受的扩展模型研究.价值工程,.
[2]鲁耀斌,徐红梅,技术接受模型及其相关理论的比 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
Davis F D,Bagozzi R P,Warshaw P R.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A comparison of twotheoret2icalmodels[J].M anagem ent Science, 1989, 35(8):982-1004.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还不是一个创新型国家。这不仅仅是因为领导人自己承认,更重要的是我们都可以看到,从日常应用的手机到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型工业设备,再到基础科研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不但原创的桂冠很少落到中国人头上,就是追踪模仿的高端产品或最高引用论文,也与我们的企业或科学家有一定距离。
那么,中国比起 “创新型国家”,到底还欠缺些什么呢?
是投入不足么? 相信在具体项目上感到钱不够花,这是科研工作者永远的痛。但就总体情况而言,中国的研发投入不但可以傲视所有发展中国家,就是与老牌科技大国相比也不算少。去年,中国的科研经费投入达到了 8600 多亿元,有人估计,按照现在年均两位数的增长率,到 2015 年全国科技研发经费将达到 1.5 万亿元(相当于 2400 亿美元),考虑到货币升值的影响,届时中国的科研投入可达 3000 多亿美元。美国全国的研发经费在 2011 年是 4000 多亿美元。如果按照购买力评价,2015 年后不久,中国的总科研经费就可以跟美国相当。
是政策不到位么?事实上,在 2006 年全国科技大会后,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一下子颁布了几十项政策或指导意见,从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到研发补贴,从增加人才引进到科技资源共享,单纯从政策扶持而言,可以说,中国已经具备了世界各国支持研发的各项政策。是中国企业实力不够么?这曾经是一个很大问题,但如今,中国企业已经成为全球并购市场的主力军之一,许多大型国企已经在世界 500 强的多个领域中名列前茅。我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访学时,接待、接触和见识了多个中国大型企业代表团,只是到这个新技术的摇篮去学习取经的多,收获了技术回来的却鲜有见到几个,更不要说像美日韩企业那样,在这里设立科研经费,让 MIT 的科学家进行前沿性探索。
那么我们到底欠缺什么?这一点其实在领导人的讲话中有很清楚的表述。温总理在其创新大会的讲话中表示:要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要以企业为主导深化产学研结合;要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要创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建设规范的知识产权市场。说到底,就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还没有形成。
事实上,各级政府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推动着企业的科技创新。可以说,几乎没有哪个比较成功的科技企业,没有得到各种类型的政府支持,包括白给钱的经费支持。
那么,何以企业还难以真正成为创新主体呢?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或政府投入不足已经很难解释这一点。根本的解释,是企业仍然缺乏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
要让企业真正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核心第一在于科技创新比起其他条件更能够支持企业利润的增长;第二在于如果不搞科技创新,企业将受到市场以及体制的惩罚。
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些年中国经济和企业的崛起,其支撑力主要还是来自对包括低价熟练劳动力、矿产、能源和土地以及金融等资源的占有,甚至是垄断和排他性占有(特别是对大型国企而言)。其中,除了低价劳动力,维持其他各种资源的占有,首先需要的不是科技创新而是政府关系。反之,不进行科技创新并不会导致这些资源的丧失。就国企而论,每次国资委会议上都把科技创新喊得震天响,但你见过哪个企业老总因为没有实现真正的创新而被打板子、企业被吊销什么许可证么?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搞定国企或者国企的政府老板来获得这些资源,得到的回报恐怕也胜过累兮兮地搞研发。
最典型的恐怕就是 2009 年为应对金融危机砸下的 4 万亿了,大部分钱都跑到了房地产这样的土地资源利用、圈地圈矿这种资源积累,以及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面(高铁的创新另文讨论)。
当然,不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在专利报表、生产程序和工艺环节上的创新还是硕果累累的。国企或得到政府支持的高新企业需要利用前者交差,民营企业则需要利用生产工艺与程序的创新维持低成本的量化生产。
我们不是否定生产工艺与程序创新的意义。而且,真正实现了这些领域创新的,目前还只有中国企业中的佼佼者。只是,这些行为与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还相距甚远。
之二科技创新与国家意志 尽管科技界芸芸众生保持着矜持或批判的态度,但如果以此而认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只是上层做做过场或者是政治秀,那就以偏盖全了。实际上,中国的国家创新体制,是非常明显的动员式的国家意志的体现。只是,在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特别是在利益主体日益多样化、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日益丰富的社会中,国家动员是否能起到足够的作用,这仍然有待观察。其中,国家动员的集中体现——16 个科技重大专项的实际实施效果,尤其值得观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好像不太乐观。
正是因为科技创新的国家动员特点,由具有较高行政地位的科技界人士来代言科技界,也就顺理成章。这并非是因为这些人地位更高,或者更容易说出政治正确的话,而是因为他们具有更大的动员能力,或者处在进行国家动员的关键环节上。
如果要进行国家动员,势必要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执行体系,伴以宣传机构的动员机制,同时相应地建立起一套自下而上的汇报体系,最终还需要一套自上而下的评估体系。
回头再来看中国的情况就可以发现,我们首先生产了一套汇聚全国各路精英制定的科技政策目标(包括项目预期目标),并通过科研资金的分配和倾斜将之转化成一套执行体系,而为了确保这一执行体系不会出现猫腻,就必然要设定种种极为细致的“防范措施”,主要是细化科研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如果看看新华社评论员和人民日报社论对科技创新大会的评论与报道,不难看出一套自上而下的宣传动员套路。
于是,在这种情景下,项目执行人就必然要将其成果量化成各种可以标准化的指标,基础科研主要就是论文,而应用研究则主要是专利。至于论文和专利实际产生的影响,则很难在标准化的程式中得到体现,因为可以标准化的衡量指标,如论文和专利的引用量,是不大可能在项目结题之前立刻能看出来的。
可问题在于,基础科研的影响力的核心——同行评价,以及应用化研究的核心影响——市场销售和利润,都很难在这一评估体系中得到体现,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参照。
在这一体系之下,基础科研中按照科学研究自身规律发展出的课题方向,并非会被完全排斥在动员体系形成的目标之外,但就几率而言,它们能进入预设的大课题重点资助对象的可能性,比起由科学界自下而上地课题申请,会大为降低。
而要让企业真正把科技创新作为其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首先要确保科技创新成为支持企业利润的增长第一生产力;第二要让不搞科技创新的企业受到市场以及体制的惩罚。
然而,国家动员在企业创新方面实际上很难满足这两个条件。首先,组织动员可以给企业提供短期的研究经费,但这一研究经费如果不能结合企业自己的需求带来有市场的研究产出,并不能转化成企业的利润,即便可以通过做账的方式把这个钱变成利润,其数额比起企业的利润需求来,也往往是一个小数(国家支持的企业研究经费往往要依据企业自身的规模来确定一个比例)。
其次,像基础研究一样,依靠国家动员制定的战略目标往往并不能反映企业直接的市场和产品需求,而企业自身的产品改进所需要的技术创新需求,不仅难以进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评委们的法眼,往往也难以得到更加常规的支持,比如科技支撑计划或者 “863项目” 的支持。
第三,国家动员机制可以给企业研究补贴,但不能给不做创新的企业以惩罚。民企且不必说,就是国企,如果不进行技术创新,并不会导致其丧失继续垄断和排他性占有巨额利润的矿产、能源和土地以及金融等资源的权利。
支持国家创新动员的专家可能会指出,在近年来通过国家集中资源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包括按照新华社官方通稿列出的 “太空漫步、蛟龙潜海、超级计算机、铁基超导、高速铁路、超级杂交稻、基因测序”,以及通稿没有提到但官方报道中多有提及的大飞机专项。
但让我们看一下,被诗化为 “太空漫步” 的载人航天工程确实产生了重要工程成就,但在应用科研领域,你很难看到这个成就被转变为大型工程设备的中国制造,而在基础科研领域,用 “shenzhou” 作为主题词来检测,你也很难找到高引用的论文。其他几个领域也有类似情况。
也许高速铁路是一个例外,如果不算刘志军、张曙光之流的腐败和去年的温甬线动车事故,通过国家意志支持的高铁确实实现了集成式创新,让中国人享用了世界上最广泛的高速铁路网。需要提及的是,一项或一组创新项目,最重要的价值不在于有了多好听的名义,或者有能够技术出口之类的炫耀;而在于能让广泛的老百姓受益,并通过百姓的受益实现了市场的价值。
但不要忘记,高铁发展远不止是国家支持的产物(并没有列入国家级的重大专项),而是市场发展和铁道部自身被逼的产物。君不见,早在多年前的大部制改革中,已经有不少将铁道部并入大交通部的呼声。换句话说,铁道部如果不整出高铁这样的 “瓷器活” 来为自己正身,真有可能丧失对铁道这一稀缺资源的垄断性占有。这种逼出来的情况,其实与上天入海那样的领域并不相同。
再比如,大飞机项目尽管承载了领导人和众多国民的期盼,但最近其首席科学家透露了研究经费仍有不足。这个放风固然是为了争取更多经费,也让我们从中看出,大飞机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市场的金融支持。按照研发计划,大飞机载人上天也就是几年的事情,如果市场需求真的足够强劲,本来不需要愁融资的问题。
不过,即便大飞机没有从市场上融到资,或者神州与天宫没有产出其他应用性的成果,它们也可以算圆满完成了国家动员的科技创新的任务。毕竟,国家动员体系需要的,首先是看得见的成绩,其次是可以接近标准化评估的交工与交差,而不是需要更多其他复杂因素来考核的市场销售利润与技术能力的提升。
之三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的科学研究?(文 / 宫鹏)印度总理曼莫汉 • 辛格最近悲观地表示,中国的科研水平已经领先于印度。辛格认为,印度在国际科学界的地位下降了,已被中国等国赶超。不过,尽管中国的论文发表数量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很多人认为这些研究论文的质量有待提高。学术不端固然是中国科研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但是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
在过去 2000 年里,有两个文化基因影响了无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第一个文化基因是孔子的思想。孔子提出,知识分子同时也应该是忠诚(于权威)的管理者。另一个文化基因是庄子的著作。庄子认为,要想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独立,这样就避免了交换和冲突。此外,庄子还认为应当回避技术,以抵御贪婪。总而言之,这些文化鼓励中国社会进行小规模的、自给自足的实践,但却压制了好奇心、商业化和技术发展。孔子和庄子的思想导致了中国社会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处于科学真空的状态,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学术界的一个后果是学术界的研究人员都希望进行引领性的研究,很少有人愿意从事辅助性的工作。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的能力领导科学研究。这就导致了重复和冗余,造成浪费。研究人员用尽各种借口购买相似的设备,用类似的方法处理数据。
即使把目光放在整个国家的层面上,这个问题依然存在。所有中国的合作单位、大学、研究所以及独立的政府机构,都希望成为领导组织,这就让参与研究的科学家很难共享数据。举个例子,中国的气象局有大约 2000 个气象站,这些气象站主要负责收集信息,预报天气。与此同时,中国水文局也有 2 万个左右的水文测量站,这些水文测量站也会收集天气信息,并且水文测量站的数据可以极大地改善气象局预报天气的精确度。不过,水文局从不公开他们的数据。
类似的,中国的文化还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缺乏分工。负责科研的行政管理人员倾向于给那些声称正进行原创研究的人以更高的评价和更多的奖励。这样,那些愿意从事支援性工作的人数就减少了很多,尽管这些支援性的研究也很有用。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除了图书馆和研究设备销售公司之外,中国的专业化科研服务机构如此稀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境内的科学实验室别无选择,只能自己一条龙包圆所有的技术工作,哪怕仅仅是一些日常的样本分析和数据库开发也不例外。如果不能根据不同机构和不同科研人员各自的特长合理分配研究职责,科研进度遭到延误将是不可避免的。
宫鹏:中国应该开始对研究工作进行分工,并且合理地把工作分配给合适的专家。有什么方法可以消除这些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呢?首先,中国的教育体系应该尽早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中国已经通过模仿西方国家的大学教育模式改进了高等教育的质量。而现在需要做的,则是参照西方的基础教育模式改善中小学的教育方法。中国的中小学老师必须更加注意鼓励学生的好奇心,而科学教育也应当尽早开始。要完成这些改变,需要彻底改革中小学课程体系,同时斥资开展教师培训。
中国的科学家个人和政府科技项目监管人员,双方都应该在正式层面上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并积极展开合作。对于成功合作的研究案例,应当给予经济上的鼓励,按照每个参与研究者的贡献大小增加经费,提高奖励,或者提升职位。
中国应该开始对研究工作进行分工,并且合理地把工作分配给相关的专家。无论是化学分析、计算机工程、实验操作、设备管理,还是专业数据提供,都应该为相关的专家提供相应的位置。
最后,中国需要让本国的科学家多参与国际项目,同时还需要吸引国外顶尖的科学家来中国工作。对于研究报告和研究计划,需要进行国际评估。在重大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完成阶段,引入批评可以起到正面作用。如果大学希望自己在国际上产生影响,也需要做同样的事情。中国应该从欧盟那里学习经验,为参与国际合作的研究人员提供经济支持。
举个例子,2009 年,中国政府拨款 4600 万人民币(700 万美元),用于一项 “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项目”。不过,中国政府同时规定,经费不能用于资助境外的合作者。一个全球性的项目理应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样本,但是因为中国政府的特殊规定,中国的科学家就不可能从很多国家获得样本了。中国必须意识到,自我隔离和自给自足的研究方法并不是发展现代科学的秘诀。改变并不容易,但也绝非完全不可能。改变的结果将会是一个强大的中国和一个和平的世界,就像无数代中国人所梦想的那样。
国家统计局在《2014 年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的发布报告中说, 2014 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牢牢把握发展大势, 全力深化改革开放, 着力创新宏观调控, 奋力激发市场活力, 努力培育创新动力, 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 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BIM技术的应用大大改变了传统建筑行业的观念、手段和方式, 从技术上为提高建筑行业生产力、促进建筑行业转向节约、高效、绿色的发展模式, 为建筑产业升级提供了支持。
1、我国建筑业BIM应用现状
近些年来BIM在国内建筑业形成一股热潮, 除了前期软件厂商的大声呼吁外, 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也是重要的促进因素。各行业协会、设计单位、施工企业以及科研院校等开始重视并推广BIM。尽管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但总体BIM在中国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
2010 年, 张建新对全国个省市级的部分建筑设计研究院所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应用过BIM的被调查人员只占4%, 仅听说过BIM占68%, 其他28% 的被调查者从未听说过BIM。 而掌握BIM精髓的更是少之又少, 如图1 所示:
贺灵童等在对比分析《中国商业地产BIM应用研究报告2010》和《 中国工程建设BIM研究报告2011》两届报告中指出:关于BIM知晓度从2010 年的60% 提升至2011 年的87%。其中2011 年, 共有39% 的单位表示已经使用了BIM相关软件, 其中设计单位居多。
2014 年, 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鲁班咨询联合组建了《2014年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现状研究报告》项目组, 对500 加企业进行问卷调查, 其中80.1% 的企业来自施工企业, 其余19.9% 来自于业主方、设计院、科研单位、BIM咨询等领域。调查结果显示, 从未听过BIM的人员仅为1%, 了解BIM三年以上的人员占到29%, 在项目实施BIM技术的企业高达67%, 说明BIM在近年时间普及的速度非常迅速。但在BIM技术处于哪个阶段的调查结果显示, 认为处于初级阶段的占88%, 说明尽管这些年BIM普及的程度很高, 但是应用水平亟待提升。
宋刚勇等搜集了国内资料相对完整的BIM应用案例34 个, 实施时间为2006 至2013 年, 指出其中可视化交流和碰撞检查是实施最多的BIM应用为76.5%, 其次为协同设计和施工图生成, 均为64.7%, 如图2所示, 而在实际协同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这一结果从实践角度表明我国当前BIM应用具有单一和浅显的特点。
2、我国建筑业BIM发展阻碍因素研究
(1) 我国建筑业BIM阻碍因素研究
潘佳怡、赵源煜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专家访谈, 从技术、经济、操作、法律提炼出41 项建筑业BIM普遍存在的阻碍因素, 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影响程度进行排序, 得到了影响中国建筑业BIM发展的15 个关键阻碍因素, 具体为:
◆没有充分的外部动机;
◆国内缺乏BIM标准合同示范文本;
◆不适应思维模式的变化;
◆对于分享数据资源持有消极态度;
◆使用BIM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明显;
◆缺乏国产的BIM技术产品;
◆没有政策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BIM标准和指南;
◆基于BIM的工作流程尚未建立;
◆ BIM项目中的争议处理机制尚未成熟;
◆目前各专业之间交互性差;
◆反抗新技术的抵触心理;
◆缺乏能够保护BIM模型的知识产权的法律条款和措施;
◆聘用BIM专家和咨询需要额外费用;
◆设计费用的增加;
◆国内缺乏对于BIM技术的研究。
李俊超等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得出了BIM技术在国内扩散的44 个阻碍因素, 整合提炼为26 个一级编码, 归纳为技术、经济、操作、法律四大类, 并运用层次法, 找出每一级的关键因素和所占权重[7]。各级编码如表1 所示:
其中按照三级因素权重总排名前十名的为:
◆技术适用性差;
◆未建立统一的工作流程;
◆流程重组的风险不确定;
◆技术管理难度大;
◆效益不明显;
◆投资回报期长;
◆争议处理法律责任不明;
◆与传统3D不兼容;
◆传统思维模式未转变;
◆设计工作量大。
(2) 我国建筑设计行业BIM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宋刚勇等的研究, 目前国内BIM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设计领域, 如图3、图4 所示。设计领域中BIM的问题能够体现当前中国BIM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国内建筑设计行业业内将BIM服务分为BIM咨询和BIM设计两大块, 其中主要应用在以下七个方面, 如表2 所示:
根据华阳国际近些年几十个BIM设计、咨询项目的经验总结, 关于以上七个方向的应用点, 得出以下结论:
可视化交流是BIM技术的先天优势, BIM三维几何信息以及非几何信息的存储给设计内部以及建筑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带来方便。当前限于协同设计的推广以及BIM项目管理平台有待完善等问题, 可视化价值没有被深度挖掘出来。
管线综合是BIM技术当前最成熟的应用点, 也是当前BIM服务最大的部分。这部分存在的问题在于管线综合需要BIM技术人员有一定的设计和施工经验, 才能达到优化设计、指导施工的作用。
设计纠错与优化往往作为管线综合或者协同设计的副产品, 是BIM服务的基本内容, 效果取决于BIM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出施工图是BIM的一项基本功能, 各专业难易程度略有差别。仅从出图角度, BIM的出图效率比二维CAD要低, 国内建筑设计行业设计任务重、设计周期短的事实也使得设计师不敢轻易使用BIM出图。
设计分析方面各专业情况有所不同, 建筑性能分析应用的较多;BIM机电计算软件商也推出了相关的产品;结构专业问题较为严重, 尽管各大软件商都在陆续推出自己的BIM产品或者有相关的BIM产品计划, 仍然改变不了结构计算脱离于BIM模型的事实。
协同设计要求建筑设计的各参与方采用BIM软件平台进行工作, 这就要求对传统的设计以及管理模式进行改变, 目前此方面的进展有赖于各设计单位的尝试和经验积累。
基于的工程量统计以及造价是当前BIM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国内几家传统造价软件商都推出了各自的BIM软件, BIM造价算量的推广问题在于标准的制定, 以及标准的认同和推广问题。
同时, 购买软件费用、人员培训费用、BIM的服务范围、收费标准、标准合同示范缺失等问题也是影响设计企业BIM的开展的重要因素。
结合上述分析, 可以得出国内建筑设计行业BIM发展的阻碍因素, 如下:
◆缺乏国产的BIM技术产品;
◆缺少相关人才, 尤其是既懂得BIM技术又具备专业能力的人才;
◆设计费用的增加;
◆技术适应差;
◆设计工作量大;
◆国内缺乏对于BIM技术的研究;
◆缺少政策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BIM标准和指南;
◆缺乏相关标准合同范本;
◆投资回报周期长。
(3) 我国建筑业BIM阻碍因素归纳总结
结合国内参考文献以及设计行业BIM实践存在的问题,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BIM在国内发展的阻碍因素主要集中在技术因素和操作两大类因素, 其次是经济和法律因素。
技术因素主要体现在:
◆缺乏国产的BIM技术产品;
◆国内缺乏对于BIM技术的研究;
◆缺少相关人才, 尤其是既懂得BIM技术又具备专业能力的人才。
操作因素主要体现在:
◆缺乏统一的标准、指南、工作流程;
◆技术适应性差与国内设计工作量大之间的矛盾。
经济因素主要体现在:
◆效益不明显, 投资回报周期长。
法律因素主要体现在:
◆缺乏相关标准合同范本, 争议处理法律责任不明。
3、促进加快我国建筑业BIM应用的建议
我国建筑业BIM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高校、个人多方的共同努力, 针对技术与操作层面的障碍, 应做到以下几点:
1) 依托高校等研究机构加大BIM技术的基础研究力度;
2) 鼓励软件开发商开发出更多满足国内标准和需求的BIM技术产品;
3) 寻找更多依托BIM技术的效益增长点;
4) 培养一大批兼备专业技能和BIM技术的人才。
针对经济和法律层面的障碍, 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尽快出台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国家、地方、企业级BIM标准;
2) 出台相关法律以保障BIM模型的知识产权, 明确项目各参与方的工作内容及法律责任;
关键词:阿拉伯;经济一体化;阻碍因素
文章编号:978—7—80712—971—4(2012)01—077—02
随着冷战时代两极格局的结束,世界经济多元化发展推动着世界政治向多极化转变。“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十分广泛,其在包括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以及信息超越国际市场和国界进行扩散的各种现象。”①相对于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化也随之出现。在一定的区域内,经济一体化使得地理相邻的国家间在经济上进行不同程度的合作,能够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多极化与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中东阿拉伯地区在近代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其重要的石油资源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另外还为欧洲的现代化提供了大量原料、市场、资金,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又是东西方经济之间的交通要道。作为一个地理位置、政治以及经济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的地区,其应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与其他区域经济集团进行合作与对抗,共同发展世界经济。
一、阿拉伯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阿拉伯国家的经济一体化最初是在阿拉伯国家联盟地推动下进行的。1945年3月,阿拉伯国家签订联盟宪章,成立阿拉伯国家联盟。其宗旨之一就是各成员国在经济、财政、交通、文化、卫生、社会福利等方面密切合作。阿拉伯经济一体化成为其一项重要工作,阿拉伯国家联盟中有专门的经济社会理事会,由成员国有关部长或其代表组成,致力于实现阿拉伯国家联盟在经济和社会领域指定的目标。
1951年,阿拉伯联合防御和经济合作条约经阿盟批准通过,阿拉伯国家经济协调合作法律框架由此形成,其中涉及贸易、货币、投资和劳务合作等方面。 1957年,阿盟理事会决定于1964年成立阿拉伯经济一体化理事会,负责推动阿盟成员国经济一体化。1964年该理事会批准通过了阿拉伯共同市场计划。“但是由于各成员国在不同领域产生分歧,当时只有埃及、约旦、叙利亚和伊拉克积极响应,使得这一目标最终停留于设想当中。”②
1971年“阿拉伯经济发展基金会”在阿拉伯金融组织的基础上建立,其性质属于地区性多国货币金融组织。该组织属于区域性开发
银行,其目标是以贷款的方式援助阿拉伯各国政府和民间机构发展经济,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投资,并向各成员国提供咨询服务,协定各成员国制定经济发展计划。该组织为后来中东国家在工业、农业、畜牧业等领域进入实质性合作提供了资金和服务上的保障。
90年代至今,阿拉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1993年阿拉伯经济一体化理事会再次强调建立阿拉伯国家自由贸易区。1995年,埃及在阿拉伯国家联盟经济理事会中提出建立阿拉伯自由贸易区的计划。1997年,阿拉伯各国达成了促进相互之间贸易往来的协定,阿盟在关税同盟,经济一体化,阿拉伯经济自由贸易区等问题上提出了设计方案,计划在2005年实施大阿拉伯自由贸易区的协定,2008年实行关税同盟,并最终在2020年实现阿拉伯经济同盟。2005年大阿拉伯自由经济区正式启动并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二、阿拉伯经济一体化之阻碍因素
“纵观这些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历程,尽管建立了组织机构,签署了实施条文,各国也为之做出一定的努力,但是除了出现局部联合之外,整个阿拉伯世界没有给世人留下经济联合的印象,一体化进程没有实质性进展,签署的各种文件犹如一纸空文。”③阿拉伯各国为阿拉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目标不断的努力,然而成效甚微,在其中有各种因素的制约,以下逐一进行分析。
1.从政治角度看,首先,中东国家之间政治关系复杂,相互间存在猜疑及不信任。各国强调个体利益多于整体利益,不受所参加经济组织的约束。这种强调个体利益的模式无法使共同利益得到满足。其次,阿拉伯国家联盟所建立的经济联盟松散,难以约束成员国,虽不停地提出建议,总是一部分国家积极支持,另一些国家态度冷漠,最终导致计划搁置或流产。第三,中东“过去的一体化计划既缺乏公众支持和公众意识,也缺乏各种利益群体的认同”,他们以往的计划“通常是被人们想象成只是为了政治阶层或者某一个经济集团服务,但实际上我们所希望的是所有人都能获利”。
2.从经济方面看,石油经济是阿拉伯国家发展的支柱,但同时也制约着这些国家的发展。中东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石油资源,其将石油称之为是“安拉恩赐的礼物”,而世界称中东为“世界石油宝库”。石油使中东的社会经济发生重大提升,“至1999年,除也门外,其余各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均在786美元以上,而海湾六国该值均超4900美元以上。”④石油成为中东国家的经济支柱,致使中东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石油,导致产业结构不平衡,主要产油国过分发展石油及其相关行业,忽视其他产业的发展。此外,石油经济还导致国家间强弱悬殊,国家内部贫富差距加大,从而导致国家间政局不稳,国家内部社会不稳定。中东爆发的一系列战争,如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及以后的中东战争中,石油都是导致战争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利益分配不均,使这些穆斯林国家反目成仇,这很大程度影响到中东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产油国内,石油收入大多掌握在
少数人手中,而普通劳动人民与那些豪门巨富的贫富差距存在天壤之别,社会两极分化明显,这一不利于国家内部社会的稳定。
3.从教育技术方面看,阿拉伯国家高等教育存在弊端。由于宗教因素的影响,青年人普遍热衷于文科而排斥理工
科,再加上外来技术人员对技术市场的补充,使得中东许多国家的高校长期以来文科设置大大多于理科,文理科教育失衡。据数据表明,沙特在1960~1961年度文科生占到学生总数的94.6﹪。1969年到80年代中期该比例为77.6﹪,1990年为74﹪,文科生的比例仍远远大于理科生。研究生的教育也同样如此,如“沙特1985~1986年全国高校研究生文科为2425人,理工科仅有
nlc202309011515
826人。”⑤不仅如此,中东地区连这些极少的理工科人员也难以留住。在中东地区的文化传统影响下,造成了该地区人们习惯了悠闲轻松的生活方式,工作效率不高,而这正与科学高效率的理念相违背。这种封闭且低效率的氛围难以吸引专门的技术人员,本国人员为实现自己的抱负而到国外,归国的技术人员往往也会因国内的守旧氛围而重返国外,致使技术人员大量流失,进一步限制了中东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
4.从外部因素来看,国外经济影响着中东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今天,各国不仅依靠自身力量发展本国经济,而且还发挥自身一切优势来吸引外资,进一步刺激经济的增长。然而,外国直接投资于中东国家的情况少之又少。中东地区工业不发达,市场狭小,人们的消费观念相对保守,特别是中东地区政局不稳定,这些因素都难以吸引外资。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70﹪以上的外国都直接投资于北美、欧盟与日本,90年代初也有75﹪的外国直接投资股份和60﹪的外国投资流向这三个地区。”⑥随着近些年中东国家自身不断谋求发展,开始主动与发达国家进行合作。但个别国家所进行的合作会引起他国的怀疑与担忧。例如,2004年,美国单独与巴林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在海湾合作委员会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其重要成员沙特阿拉伯担心美国大量的商品以更优惠的关税进入巴林后转入其境内,将会造成沙特关税的流失,进而导致整个关税联盟名存实亡。经济合作是在相互信任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进行的互利合作,这种互利的程度不一定是相互公平的,因此应正确对待国家间的经济合作。而阿拉伯国家这种对内部及外部世界都不信任的心态会很大程度上影响阿拉伯世界与外部的经济合作。
三、阿拉伯经济一体化发展前景
2009年11月首届阿拉伯国家经济峰会在科威特召开,会议主题为“经济、社会和发展”,峰会就下列四个问题达成决议:“1.给予阿拉伯国家间投资以最优惠待遇。2.把发展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3.跟踪经济发展的进程,特别是履行大阿拉伯自由贸易区协定,区域经济组织和区内国家经济协议的履行,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的合作。4.消除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采取相应的金融货币政策,提高阿拉伯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社会为保证国际金融稳定做出努力。”⑦
由此可以看出,阿拉伯国家在为提高阿拉伯世界经济而不断努力的同时也在反思,阿拉伯世界在融合本区域的经济过程中不断参与国家金融事业,在这一过程中,阿拉伯各国需要克服的困难仍有很多,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力,章彰.经济全球化:福兮?祸兮?[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2—3.
[2][6]冯璐璐.中东经济现代化的现实与理论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5;222.
[3]杨速荣.论阿拉伯经济一体化[J].西亚非洲,1998,(4).
[4]陈建民.当代中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80.
[5]黄民兴.沙特阿拉伯:一个产油国人力资源的发展[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87—88.
[7]阿拉伯国家经济、社会和发展首脑会议——一个提高阿拉伯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完整规划[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出网站,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