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评价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理性评价(精选11篇)

理性评价 篇1

鹿寨县实验高级中学 吴艳新

理性的评价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网络的盛行,网上的交流也日见频繁,我们应该处理好网络问题,理性的看待并进行合适的评价。

近年来,网络上的恶意评价,人身攻击,口水骂战频繁的发生,这不仅给被攻击者的身心造成了伤害,更给我们的社会添加了一种不良的风气。

据微博所报曝料,西安市某国企的职员周尹称在玩一款名为“三国杀”的在线游戏时,每当一个玩家出错牌就会出现被其它玩家语言攻击的行为,从而将休闲的娱乐游戏变成一场骂战。这种情况在我们的网络游戏当中经常会发生,在别人出错的时候要善意的提出而不是谩骂,给别人造成伤害,到头来也会殃及自己。除了在游戏中,微博,微信,贴吧等娱乐聊天软件上也存在着类似的事件。军事战略学家赵楚经常在微博上发表自己个人的观点,然而不少的网友不认同他的观点便在评论下面进行恶意的中伤,极端粗鄙的攻击和毫无理由的谩骂。我们应该理性的进行评论,在不认同其观点的情况下应该合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没有经过思考的质疑不构成恶意评价别人的资本。

这样的事件在娱乐圈也是屡见不鲜。我们都是脆弱的,再困难面前,我们的心不都是坚强。乔任梁一位有才华的男星,他在天津爆炸事件后发微博称不要再让消防队员进去了,那样只会死更多的人。随后便遭到了网友的谩骂,他逼不得已关掉了微博。人们不知道的是他已经为天津消防捐了一百万。在众多舆论压力下,他的抑郁症更加的严重了,2016年10月19日,他自杀了。有时候伤人的不是利剑而是言语,慎重的进行评价,理性的看待问题才是我们所提倡的。

不管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生活上,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言论负责,我们要经过思考之后在进行评价。国企职员周尹,军事战略家赵楚,明星乔任梁,他们都是不理性评价的受害者。他们的一句看法引发了网友恶意的中伤,粗鄙的评论。难道真的是他们的看法有问题吗?不,更多网友是被舆论所影响,一个人认为他错了就会有两个人认为他错了,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认为他错了。这就是我国社会上的一种不良风气所影响的。我们应该要有自己的思考,尊重他人的观点,就事论事不要人与亦云从而将舆论推向错误的方向。

理性的评价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更能体现出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我们共同构建。

理性评价 篇2

关键词:音乐课堂,即时性评价,理性做法

即时性评价是指教师在教育中, 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方法、过程、结果等方面给予的即时鼓励、调控及引导的评价活动, 它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评价形式, 通常以教师的情感流露、言语激励、行为暗示以及替代物强化为主。音乐课的学习比一般文化课学习更强调个性化的特征, 它更关注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 倡导个性化的音乐学习方式。因此, 我们应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音乐审美教育规律, 在课堂教学中理性运用即时评价。

一、评价应真诚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理念的倡导下, 教师纷纷采取肯定的、积极的、富有激励性的评价, 课堂从头到尾充斥着:“你回答得太好了”“很好, 你真棒”“唱得好极了”等等, 以表扬取代激励性评价的全部内涵, 使得激励性评价有滥用之嫌。久而久之, 学生会觉得教师的表扬是一种敷衍, 显得虚伪, 因此会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变得麻木, 承受挫折的能力下降。所以, 教学评价应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既要大度地肯定学生的成功与进步, 又要敢于使用否定性评价, 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在评价中体验成功, 发现不足, 进而主动进取, 完善自我。

二、评价应具有针对性

音乐是感性的, 体现在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感受方面, 同时也是理性的, 体现在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方面, 而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为更好地表现音乐服务的。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涉及知识技能的学习, 不管是激励性评价还是否定性评价, 都要防止过于笼统模糊、千篇一律的倾向, 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 教师要善于扮演“公正法官”的角色, 及时给予精辟恰当的“判决”, 教师应告诉学生好在哪里, 不好在哪里, 应该怎么做。正如教育家布莱克·威廉提出, 有意义的教师反馈应该是:具体的、描述的和及时的。如, 学习口琴吹奏, “你吹的音不准”应换成“老师觉得你比以前有进步了, 只是在吹的时候, 手推动口琴的幅度要小一点。”这样的评价针对性强, 不仅使学生准确了解了自己的学习状况, 还能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 提高了学生的演奏能力。

三、评价应把握合适的时机

在教学中, 不少教师都习惯于在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后对学生的见解即时进行评价, 这样的评价不但能提高学习效率, 而且能把学习中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同时能让学生在教师评价后及时体验成功的喜悦, 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在音乐课中, 由于课程的特殊性, 如果过早地评价, 反而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因此要灵活、恰当地运用“延迟评价”的方式。如, 欣赏《二泉映月》, 教师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有的说:“这首作品情绪悲伤凄凉, 犹如描绘旧社会受日寇侵略后凄惨的场面。”有的说:“像一个饱经风霜和挫折的老人在诉说他的悲惨遭遇”……师:“同学们的想象很丰富, 老师尊重你们的感受。”最后教师对作品背景、作曲家作了简单的介绍, 让学生自我补充与评价。

音乐具有不确定性, 因为个体差异, 对音乐的感悟也不同, 运用延迟评价, 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四、评价应讲究方法

学生既是课程评价的对象, 又是课程评价的资源和主体。然而在课堂评价活动中, 一些能说会道或领悟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受到教师的青睐, 不善言辞的学生往往受到冷落, 究其原因, 不是学生不愿参与评价, 而是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从哪些方面评价。因此, 教师要拓展学生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学习伙伴, 可以是自己, 可以是教师, 可以是歌乐曲等;可以是态度、情感, 也可以是学法、过程和结果。更重要的要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 (1) 告诉学生评价的标准。如, 演唱演奏要考虑音准、节奏、速度等方面是否准确, 声音是否优美动听, 是否富有感情等。 (2) 先肯定优点再指出不足进行补充, 或提出反对意见并说明理由。 (3) 评价态度要诚恳。这些评价的做法使课堂变得更精彩了, 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感悟能力及思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 评价似春雨“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新的评价观启迪着我们的教学行为, 新课程给了我们更为广阔的评价空间。评价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音乐课堂需要理性的即时评价。

参考文献

让评价回归理性 篇3

钟丽缇被调侃

昨天看到一组新闻——钟丽缇获小12岁男友跪地求婚。看到标题,我心想:真好,又有一对情侣修成正果了。但是,等我打开标题才发现,其中有祝福的话语,但更多的是“老牛吃嫩草”“男的想借壳上位”等谩骂声。钟丽缇曾经历两段失败的婚姻,独自带着三个女儿生活,现在她找到了依靠,他们将幸福生活,我们为什么要别有用心地评价人家的幸福?打击他们?因为他们是明星,所以他们的生活更多地曝光在我们眼前,但这就是我们可以肆无忌惮评价别人生活的理由吗?每个人都是为自己而活,他们怎么生活不需要迎合大众的嗜好。

刘翔遭冷落

众所周知,2002年7月,瑞士国际田联大奖赛,刘翔跑出13秒12的成绩,打破了男子110米栏亚洲纪录,并打破了13秒23的世界青年纪录,刷新了保持长达24年之久的110米栏世界青年纪录。有着“飞毛腿”称号的刘翔可谓战绩累累,伤痕累累。因身体因素,2015年4月7日下午,刘翔在新浪微博发布微博,宣布正式退役:“从今天起,我将结束我的职业运动生涯,正式退役。”而他不得已的退役和痛苦却不被网友理解,昔日的粉丝一时颇多微词,对他大加挞伐。这样做应该吗?一个获得无数荣耀与掌声的人,苦苦挣扎几年最终不抵病魔而从山顶跌落。这对他是残忍的,因为他的青春他的年华全贡献给了国家,他的努力只为运动,生活也只有运动。我们没有权利横加指责。

爱心遇质疑

仅靠磨刀为生的他,与老伴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2012年8月9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他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这些钱是他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辛苦钱,对于年过八旬的吴锦泉老人来说,这些钱都是他一点一点“磨”出来的。这份“礼轻情谊重”不能不让我们为他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有一种付出叫无所保留;有一种关爱叫只为相助;有一种感动叫吴锦泉!但接着就有人质疑,自己穷得叮当响,却一门心思助人,你是不是疯了?该不会是为了作秀,吸引眼球吧?

虽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可真的当你被调侃、遭冷落、遇质疑时,你还能“宰相肚里好撑船”吗?

不要随意评价他人,必须评价时,要理性!

理性评价 篇4

正确评价科学主义的得与失--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工具理性批判

工具理性的确有压抑人的个性化思想和丰富性生活,缺乏批判精神的消极作用.然而,经历过痛苦磨难和深刻教训的`人类必须懂得,无论怎样完美的社会和人生理想,若不借助工具理性的力量,就永远只能是乌托邦.即便从改造现实的角度看,人类也不能一举建造出一个尽善尽美的人间天国,因此,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将永久存在.任何想要把理想与现实压缩成一个平面的尝试,都势必将人类引向更加深重的灾难.

作 者:徐圻 作者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贵阳,550003刊 名: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年,卷(期):19(2)分类号:B5关键词:工具理性 浪漫主义 批判理性

营销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篇5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理论概念,工具理性是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价值理性则体现出人对价值问题的理性思考。法兰克福学派对工具理性的一度批判并没有折损其锋芒,它反而随着社会对物质效率的不懈追求而更加膨胀。

关于营销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并没有不可动摇的权威定论。随着市场的飞速发展,消费者行为的不断变化,传统营销也在不断吸收多个学科领域的丰富成果来完善自身。在中国,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与行业发展,那些及早领悟了“大市场才能创造大企业,大企业需要靠营销”的创业家们赢得了第一回合的胜利。可以说,所有从西方引进的管理学科,唯有在营销的功能延伸上我们把自己的发明创造施展得淋漓尽致。营销需要竞争,竞争就是以自己之长攻他人之短。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发展历史不一样,规模实力不相同,资源能力不可比。然而,在本土作战,生产成本与人力资源是我们的优势,营销服务是我们的地利,文化背景是我们的天时。只要对近中国营销熟悉的人都不会怀疑,营销是中国市场最富于创造性的一个行业,也是中国市场最容易误闯雷区的一支兵种。很多人善于总结历史,认为中国营销的伟大成就是用了30年走完了西方200多年才走完的路。姑且不说这是不是事实,但这样的自捧至少说明我们在营销领域的确有着惊人的业绩。在一些主张知识无用的企业眼里,什么营销真理不真理,只有按照中国人自己的套路才能打败跨国公司。姑且不说这话对不对,但真正能够打败跨国公司的中国企业则未必会这么想。当我们不断总结中国营销的巨大成就时,还应该反思一下那些形而下的非凡创造对于营销的健康发展已经付出,或者将要付出的昂贵代价,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本可以很好地统一起来。价值理性是一种目的理性,它追求行为的合目的性,它并不回避功利目的,但它并不以功利为最高目的,而是肯定功利又超越功利。在营销界,我们一方面批判跨国公司把工具理性和研究模型视为圭臬,另一方面我们自己却不分良莠,对营销工具的使用无所不用其极。实际上,跨国公司更多地在研究和使用战略工具,中国企业则更多地在发明战术手段。基于价值理性,企业无论大小,只有一种目的,这就是为顾客创造价值。然而,在中国市场,企业被人为地分为多种类型,企业的目的也变得多种多样。在很多强调短期目标的企业看来,营销就是战术,因为只有战术才能在市场中见效最快。对战术的执著往往使这些企业转向对战略的另一种误读,诸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式的思考方式常常使自己陷入“白马非马”的逻辑。一旦企业把赚钱当成目的,企业的一切便是成本,营销只能背上沉重的枷锁,因为只有营销才能转化成本,获取利润。如此一来,营销的职能往往被扭曲,企业也因丧失正确的目的而变成手段的附庸。

近年来,消费者谈“乳”色变。食品行业的营销竞争已经从产品、价格、服务层面的有形资产竞争上升到品牌、声誉等无形资产的竞争。在互联网时代,竞争更加复杂,企业积累多年的声誉资产,可能因为一次网络曝光而在旦夕之间烟消云散。而工具理性却再一次显示了它的巨大威力,竞争也从市场前方转向后方,最出奇制胜的手段就是搞臭对方的名誉,这远比消耗对手的物质资源、抢占对手的市场份额、降低自己的经营成本等传统竞争更加快速有效。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网络营销战悄悄拉开帷幕,营销的功能再一次被网络公关的黑手们放大和扭曲。

早在1971 年,菲利普•科特勒等营销学家就提出了“社会营销”的观念,此后营销学者们又不断提出“人道营销”、“社会责任营销”等概念。在全球化浪潮无所不在的今天,企业营销不仅要以顾客价值为前提,还要以利益相关者的意愿为条件,这是营销背后的普世价值,企业必须正确对待。否则,营销在中国将难登科学与艺术的大雅之堂。

(本文为《销售与市场•管理版》12期卷首语)

理性评价 篇6

苏格拉底认为对人不具任何效用即是丑的,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为丑在外表是丑陋的,给人带来快感,但不会给人带来痛感;休谟则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丑的事物的本质为痛感;鲍姆加通则是用感性的不完善来定义丑。

庄子,闻一多称庄子为“最真实的诗人”,“他的思想的本身便是一首绝妙的诗”。正是庄子诗人般的性格造就了其与哲学浑然一体的别具一格的美学理论。”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由此可见,畸人在庄子看来仅是异型人,形容状态上与普通人略有不同,庄子描述这些异形人并不是为了展示现实生活的丑陋,而是通过特殊的外在与他们闪光纯洁的内在进行对比。,“大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不止也。’就像雨果在《巴黎圣母院》里塑造的丑陋的敲钟人卡西莫多。

作者从理性与非理性的角度,切入哲学话题,丑是对于美学的辩证否定,并非完全否定,其中有一章节着重在描述,审美现代性与审丑,现代艺术在传统美学的观点看来,舞台上的`错乱与歪曲鄙丑都是现代艺术的表达形式,大众传媒主导了传统美学思想的发展,而近现代大众传媒的对于传统的冲击力,变转了美学的传统思维方式,后现代主义将扭曲与错乱艺术近乎发展到顶峰。

论建立高职社会评价制度的合理性 篇7

理论合理性

(一) 价值的视角:哲学认识论依据

人的认识有两种不同的取向, 一是揭示世界的本来面目, 二是揭示世界的意义或价值。前者是认知, 后者为评价。评价与认知不同, 它是一种以把握世界的意义或价值为目的的认识活动, 它所要揭示的不是世界是什么, 而是世界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世界对人有什么意义。

哲学认识论研究表明, 社会评价活动是主体通过一定中介而观念地掌握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活动。只有不同主体从不同角度、不同需要对事物进行评价, 才能全面揭示事物的价值, 更好地促进事物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具有多样性。其政治价值是培养全面发展、道德水准合乎社会要求的社会化公民。正如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引用范多伦的话:教育不仅要使人学会“做事” (To Do) , 更重要的是使人学会“做人” (To Be)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也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 教育的使命是要“使每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随着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作用与功能认识的全面深入和多维展开, 建立高职社会评价制度也具备了思想基础。

(二) 权利的视角:治理理论依据

全球治理委员会认为, 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管理共同事物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其核心主张有两个:一是强调分权。政府不是唯一的权力中心, 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应由多主体参与。二是强调互动。主张通过合作协商、认同共同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所以, 政府要在其职能范围内做好宏观方面的调控, 而公共服务的供给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 让给私营部门或非营利组织。

法治理论认为, 社会具有以下权力和责任: (1) 社会有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力, 并且在某些政府和市场失灵的领域, 社会主体发挥着更有效的作用; (2) 社会有对国家权力进行制衡和监督的权力, 有责任反映多元利益主体的需求, 保护社会各利益集团以及公民个人的利益不受侵犯, 促进国家民主化进程; (3) 社会有责任与政府密切配合, 积极承担并有效履行政府让渡的那部分职能, 从而促进政府角色和职能的转变, 实现管理效率的提高; (4) 非政府的各种社会组织有权力对自己内部的事情进行管理、自治, 承担保障自我发展的规范性和合法性的责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壮大及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的全面落实, 我国社会力量将不断成长, 它们参与和管理公共事务的诉求也将不断增强。因此, 在高职领域建立社会评价制度以体现和实现社会各方的权利, 已经是大势所趋。

(三) 经济的视角:新制度经济学依据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 制度是一种无形的、具有排他性的公共物品, 是在人们趋利避害的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人们建立、维护、废弃某种制度, 总是为了一定的利益。对任何个人或群体都无利的制度是不可能发生的。同时, 制度是顺利实现人们实践目的的手段。在一定时期内, 人们可以对不同的制度加以选择, 而制度安排规定了人的选择维度, 并提供了具有经济价值的激励或限制, 但同时又容易形成“路径依赖”, 即一项制度一旦确立就会自我强化、自我巩固, 并力求阻碍新的制度安排。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一般理解, 高等职业教育评价制度是在利益矛盾冲突条件下的一种公共选择。建立社会评价制度有利于降低高职发展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和制度成本, 避免制度供给的扭曲和错位。因此, 我国建立高职社会评价制度是不可避免的。但根据诺斯“路径依赖”的理论, 这个过程又将是充满阻力的过程, 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政策合理性

1985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管理部门还要组织教育界、知识界和用人部门定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 对成绩卓越的学校, 给予荣誉和物质上的支持, 办得不好的学校, 要整顿以至停办。”这是我国政府第一次明确提出对高等教育 (包括高等职业教育) 进行社会评价的规定。

1993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决策研究工作, 建立有教育和社会各界专家参加的咨询、审议、评估等机构……;建立各级各类学校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各地教育部门要把检查评价教育质量作为一项经常性的任务;各类学校都要重视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要建立健全社会中介组织, 包括教育决策咨询机构、高等学校设置和学位评议与咨询机构、教育评估机构、教育考试机构、资格证书机构等”。《纲要》及其实施意见的出台, 明确了国家不仅要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政府评价, 也要健全社会评价制度。

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这从法律的高度表达了我国政府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质量予以保障的决心, 也为我国教育社会评价制度的建立健全提供了法律保障。

199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在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办学水平评估、人力资源预测和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方面, 进一步发挥非政府的行业协会组织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强对高等学校的监督和办学质量检查, 逐步形成对学校办学行为和教育质量的社会监督机制及评价体系;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这里就鲜明地提出了对高中及其以上教育要加强社会监督和评价的要求, 为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评价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政策基础。

2002年, 国务院公布《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对职业教育的评估, 积极探索发挥市场作用和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评估方式。”

2003年8月, 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同年11月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关于加强和规范评估行业管理意见》。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 将使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审批职能大大减少, 为教育评价中介机构开展评价活动提供了法律保障。

现实合理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高等教育领域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社会力量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教育办学机构之外的所有非官方的社会程序和社会过程, 诸如各种民间组织、志愿者团体、学会协会、私营企业、社区家庭、新闻传媒、社会舆论等, 都是相对于政府和高校来讲的第三方, 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力量的壮大, 也使得高等教育系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并要努力满足各种不同的社会需求。因此, 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中, 市场作用与各种社会力量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与政府、高校一道, 共同构筑起我国高等教育的有效质量保障体系。

第一, 市场作用。通过生源市场、就业市场、资金市场和师资市场的竞争, 优化资源配置, 将高校办学置于一定的风险之中, 从而促进质量的提高。这在高职教育领域表现得最为突出。

计划经济时代, 职业技术学院没有自主办学权, 市场作用处于被压抑状态。20世纪90年代以后, 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渐确立, 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和立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市场成为配置教育资源的重要方式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晴雨表, 高职院校也由政府的附属单位变成为拥有自主权的办学主体。这样, 高职教育中的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形成。

构成高职教育市场的基本要素有:高职院校、劳动力市场、生源市场等。其中, 高职院校是连接两个市场的桥梁和中介, 是两个市场顺利连接与和谐发展的关键。其基本关系和运行方式, 如下图所示:

第二, 社会舆论监督。通过广播、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介, 把广大群众对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些现象和存在的问题所持有的观点, 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见反映出来、传播开来, 使这些问题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这对教育是一种压力, 也是一种动力, 它促使学校采取各种措施把舆论反映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并加以解决。而且, 社会舆论一旦形成, 其传递速度快, 传播范围广, 能迅速抓住人们的心理, 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 它能够很快地对某一教育现象起到推动或制约作用。

第三, 社会中介组织评价。社会中介组织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过程中的作用方式是多方面的。其中, 教育评价是重要途径, 它们往往受政府的委托和资助, 接受高校的申请, 运用评估的方法, 开展高等教育质量的鉴定活动。一方面将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信息提供给社会, 另一方面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其他有关信息反馈给学校, 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沿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

我国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社会力量的壮大为我国高职社会评价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现实基础。

从世界经验来看, 高等职业教育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动力, 它的规模与质量决定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水平, 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又依赖于成熟完善的社会评价制度。因此, 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评价制度, 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陈新汉.社会评价论——社会群体为主体的评价活动思考[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7:51-60.

[2]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81.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70.

[4]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4-5.

[5]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4.

[6]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153.

对小学生评价改革的理性思考 篇8

关键词:小学生;评价;改革

鉴于小学生生理与心理的特殊性,开展各种各样的评价活动,对提高学习兴趣、激发自信心、培育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在评价改革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探索精神等內容,不再过分追求结果,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评价观念的转变

在传统的小学生评价中,教师主要结合不同学科,以给学生写下评语为主,普遍存在重视结果、忽略过程的现象,显然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素质教育要求不相符。随着小学生评价改革的深入,教师必须先从自身做出改变,树立全新评价观念,将评价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并通过评价手段,实现教育的激励、调节、调性及改善功能。通过教师对学生客观、公平的评价,让小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在学习中发挥不可取替的作用。

因此,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提高学科成绩以外,也要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身教育水平与教学观念,为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形成推动力。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渴望被关注、被表扬、被鼓励,教师的评价用语应以鼓励为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满足感,促进他们加强自身能力的发展,提高学习的信心。

二、鼓励学生参与评价

教师的评价应该注重权威性、客观性及全面性,以对小学生的学习组织、能力培养等方面发挥一定的引导与激励作用。但是除了教师的评价作用之外,学生自身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学生自主评价作为评价改革的内容之一,通过自主评价,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主动参与离不开自我审视与自我调控,而自我评价的作用也越来越不容忽视。在传统的小学教育中,评价多来自教师和家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往往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而通过自主评价,学生在获得自我成长与自我发展时,渴望不断提升自己。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尚未完全成型,这就需要教师评价与家长评价的辅助和配合,当学生有了他人的初步评价之后,再对自身进行客观认识,实现自我评价目标。

例如,在学习《圆柱的体积》一课中,我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计算公式来计算例题,并让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中解答。当学生计算完毕后,大家共同对黑板上的解答方法进行评价。首先,让台上的两名学生分别描述自己的思路,并开展自我评价;然后,让台下的同学对黑板上的计算结果进行评价,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提出思路清晰;有的则提出存在的不足等等。而对于学生的评价,我也给予了及时的肯定,对于其中不恰当的内容,则进行纠正。这样,学生提高了参与兴趣,集中了注意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评价的多元化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可让教师更了解学生,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真正促进学生进步。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主要用于测评学生对某一具体学科内容的掌握情况,并以此指出仍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并不是强调学生的最终成绩,而是让学生更多关注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而终结性评价则是在期中或者期末对学生成绩的一次综合评定。通过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与努力结果,不断提高学习动力。

2.表现评价与测验评价

表现评价主要强调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等,是建立在传统的成绩评定基础上。过去,成绩评定更多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掌握、运用能力,停留在孤立的、低水平的知识与技能方面,而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知识的运用、创造、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等则难以考查。

3.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主要指收集或处理数据资料,对学生实行定量结论与价值判断;定性评价则是侧重于学生的平时表现、实际状态等,直接对学生做出结论评价。二者各具优缺点,结合使用,更能体现评价的全面性。

4.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

绝对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效果与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等相比较,判断是否符合标准;相对性评价则是对学生个体实行横向比较,如考试成绩等。在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将学生的若干个侧面进行比较,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实行自我调节。

四、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若想进一步加强小学生的评价工作,在学校内部必须完善运行体系的保障制度。一是成立考核评价小组,将评价改革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来跟进;二是落实各部门责任,由科研处、教导处实行评价工作的指导与管理,确保评价工作顺利开展,并为广大教师解决评价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改进并完善评价办法与评价方案;三是将学生评价状况与教师工作业绩相挂钩,加大监督力度,确保评价改革手段落实到位,提高教师评价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卢文汇,连仙枝.对我国中小学生评价的历史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2]陈学宽.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管理,2005.

[3]勾小群.传统学生评价与发展性学生评价[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

(作者单位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芹池小学)

理性评价 篇9

一、绿色壁垒的涵义 绿色壁垒是指以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健康或安全,保护生态或环境为由而采取的直接或间接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措施。绿色壁垒是以保护生态环境或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由而采取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一种形式。而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的绿色壁垒概念,大多是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出发提出的,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笔者认为,绿色壁垒是中性的。正常的绿色壁垒是指合理合法的采取贸易措施以真正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而不正常的绿色壁垒即恶意的绿色壁垒,是指以环境保护为名达到贸易保护目的之实的那些措施。

二、绿色壁垒的性质 绿色壁垒的双重性质使得它的存在具有合理性。绿色壁垒的第一个双重性质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它被一些发达国家用来限制他国,其中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或服务进入国际市场和发达国家国内市场的屏障,并具有一定的“合法”的地位。另一方面,它在客观上又起到了保护全球的生态环境、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护任何其他动植物的生态安全的作用。绿色壁垒的第二个双重性质是指,绿色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贸易壁垒手段,并非是某一个国家或某几个国家的“专利”。它可以被任何一个国家所采用,只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和科学技术条件,每一个国家都可以采用绿色壁垒的方法,“合法的”对他国产品和服务进入本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设置一定范围和一定限度的“障碍”。

三、辩证地看待绿色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1.必须正确认识绿色壁垒的性质,也就是必须正确的区分善意的绿色壁垒和恶意的绿色壁垒。如果进口国是以保护生态、人身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等社会进步为动机,制定与实施相应的政策、法规及技术标准,则可称之为善意绿色壁垒,是在贸易中应提倡和遵守的。如果进口国是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目的在于利用其拥有的技术优势阻止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一种贸易壁垒措施,笔者认为这就是恶意绿色壁垒,是在贸易中要加以抵制和防范的。2.善意的绿色壁垒对中国贸易的影响。(1)积极影响。绿色壁垒措施有利于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国一些产业的环境标准相对提高了,从长期来看对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贸易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绿色壁垒给我国的许多产品创造了新的机遇。绿色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当前,国际市场上形形色色的绿色产品层出不穷,从“绿色食品”到“绿色用品”,从“生态玩具”到“生态时装”,从“绿色汽车”到“生态住宅”、“生态旅游”等,多种多样,涉及的领域和范围十分宽广。绿色产品具有较大的收入弹性,这意味着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不断上升,该类产品的需求将会有更明显的提高。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讲,绿色产品将成为21世纪世界市场上主要的促销手段。(2)消极影响。绿色壁垒将会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即发达国家虽然不对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直接设限,但通过开展绿色认证、征收绿色关税及实施所谓的反补贴措施,使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大为增加,进而削弱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准入相比,环境对竞争力的影响却更为广泛和深刻。这是因为,受市场准入影响的企业或产品,往往是个别的、具体的;而受竞争力影响的企业或产品则是普遍的、经常的。由于目前国际上对产品的环境标准尚无统一规定,因此各国对进口商品的环保要求亦不尽相同,在满足了一进口国环保要求 的同时,可能仍达不到另一进口国的环保要求,导致出口商品成本的不确定性。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产品的价格低廉是市场竞争的有利因素之一,如果要达到发达国家的环保技术要求,就必须投入比发达国家高出很多的资金和人力,这无形中就增加了产品的成本,进而丧失价格优势,与直接的市场准入措施有着异曲同工之效。目前我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成为推动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力量。据外经贸部的统计,目前我国已有4万家私营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私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外贸领域一支重要的力量,其进出口增幅大大高于其他类型的企业。但是,它们缺乏资金,缺乏适用的技术,不易获得信息,不易获得对环境损害小但价格较高、对生产工艺要求也较高的清洁原材料,额外的投资成本和管理成本相对高于大公司,因此,它们对环境措施也更为敏感,更容易受到环境措施的影响。3.恶意的绿色壁垒对中国贸易的影响。(1)首先,恶意的绿色壁垒标准繁琐、苛刻,增加贸易成本,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其次,容易引发贸易争端和相互报复。由于各国实施绿色壁垒的目的不同、对国际标准的理解不同以及必然涉及到经济贸易利益的得失,由绿色壁垒引发的贸易争端在所难免,甚至形成激烈的贸易冲突。(2)加剧污染产品和污染产业向我国移动。由于我国存在环境保护标准低、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不健全、环境保护市场准入门槛低等问题,在发达国家纷纷提高环境标准推行绿色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必然会造成低环保标准的产品大量涌入我国市场。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引进大量的外资,发达国家也可能借机通过跨国公司向我国转移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产业。这不但会损害我国消费者的利益,也将给我国的环境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长此下去,对外贸易将形成恶性循环。

三、政策建议 1.加快环境标准建设,建立自己的绿色保护体系。目前,发达国家一方面制定各种严格的环境标准,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或服务进入国际市场或其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则利用发展中国家环境标准建设相对落后或不完善的情况,将其产品和一些在本国受到禁止的污染项目推向发展中国家。因此,我国应当建立起自己的绿色保护体系,防止我国的产品和一些弱势民族产业遭受发达国家的打击。我国在制定或完善环境标准时,应在符合国情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采用国际标准,特别是ISO系列标准。条件暂不成熟的,也应尽可能地向国际标准靠近或与之相匹配。这样,一方面可以保护本国国内市场,防止境外污染项目或产业向国内转移,另一方面还可避免因标准不同而导致我国产品出口受阻。并且,这种建立在国际标准基础上的环境标准也易得到发达国家特别是WTO成员国之间的相互承认。2.充分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和WTO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以保护我国贸易企业的公平贸易机会。给发展中国家成员国以优惠待遇,是WTO关于发达国家成员国与发展中国家成员国之间货物贸易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如“贸易壁垒委员会考虑到发展中国家成员国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贸易上的特殊要求,考虑到其在一定时期难以履行《贸易技术壁垒协议》的特殊情况,在发展中国家成员国提出请求后,经审议可全部或部分地免除发展中国家成员国应当承担的义务。”但是,这些待遇的实际获得还须发展中国家的极力争取。因而,我国在与贸易对象国进行贸易活动中应主动提出关于享受前述优惠待遇的问题,据理力争,并应合理利用WTO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以保护我国的外贸利益和企业的公平贸易机会。3.科技创新是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根本途径。考查一下发展中国家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产品,不难发现,多数都是一些科技含量较低、缺乏创新的传统产品,如农副产品、针织服装、日用品及家用小电器之类。这些产品,进口国不仅能够生产,而且可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很显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进口国自然就会利用WTO给予成员国的权利条款,设置各种壁垒以限制进口。但我们鲜见有哪个国家会对尖端技术的产品设置壁垒,反而倒是出口国本身限制其出口。由此可见,拥有领先世界技术的产品是不怕、也不会受到什么壁垒的。所以,对更多的传统企业来说,突破绿色壁垒的根本途径则是科技创新。老产品必须要有新创意,要有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质量水准、新的环保功能和新的服务形式。任何一个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领先、环保性能优越、又为市场所需的产品,才有可能无壁垒之忧。

感性与理性 篇10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判断标准是什么?是感性还是理性?

首先得分清楚一个概念,人性是什么,感性是什么,理性是什么?感性是人的一种情感,还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喜欢美,厌恶丑,喜好和自己相同的,厌恶和自己不同的,于是作出判断,其实,就广义上说,理性也是人的感性,当人们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一时的主观判断有时候并不是能真正反映事实,不能保证自己以后不会后悔这样的举动,所以才抽象总结出的不随时间、空间、不随个人改变的规则或者叫做定理,就是理性。不过,理性是如此之美,人们在追求规律的时候,总会被这些规则或者所吸引,于是人们又形成自己新的是非观、美丑观,也就是说感性其实是建立在一定的理性的基础上的。可见,人性中感性和理性其实是不可分割的,互相关联的,就好像物理中,人们描述世界的两种形式,例子和场,而到了量子力学中,人们发现,波和粒子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世界的两种形式的描述。

那么其次,我们生活中又怎样去说什么是理性,什么是感性呢?怎样去区分什么事理性什么是感性呢?就好比两个不同的人,甲和乙,假如,甲人认为世界的美在于相同,那么他的感性就是寻找各种的相同,例如:对称、人性的相似之处、从相同来联想事物,在做选择的时候就会从事物的相似性出发,喜欢和自己相同或者相近的人,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人;再者乙人,假如乙人认为世界的美在于不同,那么他的感性就是寻找各种的不同,例如:对称性破缺、人的不同之处,从相异性来联想事物,在做选择的时候就会从事物的向异性出发,喜欢发现和自己不同的人的美,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人相处。那么,你就会发现在相同的规则下面,小小的人的心理趋向的不同,就会导致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的诞生,而且,人们还可以有宗教信仰的不同,法制理念的不同,政党的不同,年龄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等等等等。但是,同时,人们又有追求理性的信念,在不同的条件下,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比如,同样还是甲和乙,在甲追求相同之处的时候,猛然发现世界上所有的鸡都是肯德基,所有的人都好像是从同一个工厂里加工出来的一个模子样的,周围的人的思想都和你完全相同,难道此时还认为相同是一种美吗?与此同时,乙在追求不同的过程中,也发现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不一样,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即使在你身边和你相处很久的人也完全不同意你的观点,那么这种不同还真的是种美吗?于是,甲也会去发现不同的美,去理性的选择和不同的人相处,而相反的,乙也会去发现相同的美,去理性的选择和相似的人打交道。可见,理性和感性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的,就好像对于同样的方程式,选择不同的边值条件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理性评价 篇11

一、评价用语要具体明确,凸显评价的导向性

[現象]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最多的口头评价语言就是“Good!”“Great!”“Well done!”等等,甚至还有学生拍手并翘起大拇指的整齐划一的表扬动作“Good,good,very good.”这些纯英语评价语言侧重的是一种结果评价,缺乏对内容的实质性的评价,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了导向功能,同时机械的语言也给人一种虚假、勉强的感觉。

[对策]离开了教学过程的评价,是空洞而低效的评价;没有评价过程的教学,不是完整的教学。基于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恰如其分地用好体态语言进行即时性评价:真情流露的眼神——在一个或是赞许或是期待或是疑惑中流露出善意的提醒和信任;恰当适度的肢体——在或是耸肩或是握手或是拥抱中流露出真心的爱护和赞扬。其次是抓住每一个切入点,运用描述性的语言进行具体明确的评价:“正因为他(她)认真地进行了模仿,所以读书声真好听”、“读得真流利,the smiling face is for him/her”“这个单词的重音他(她)掌握得真好,give some claps”、“这个长句经他(她)这么一断,简单多了吧,praise him / her”、“他(她)的作业看着很舒服,原因就在于单词与单词之间的间隔一致,大约是一个小写字母O的位置大小”……这些描述性的中英文结合的评价用语,不仅让被表扬的同学明白自己的优点,更让其他学生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如此的评价语言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评价对象要兼顾整体与个体,突出评价的激励性

[现象]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课堂经常性会进行一些男女生之间的比赛,组与组之间的对抗赛,分寸掌握得不好,学生课后会互相攻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个别学生出现错误的读音、颠倒的重音、怪怪的语调,教师嘴里虽然说“读错了没有关系,多练习就会进步”,但是往往会当即抓住不放,直到让他(她)读对才罢手,内心感觉“我对他(她)很负责”。殊不知,在自己感觉良好的同时,换来的可能就是该学生再也不举手了,再也不开口了。试问,这些能体现出评价的激励性吗?

[对策]“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只有被学生深刻理解和认同的评价才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集体的评价,主要是用于调节课堂氛围,以表扬为主,如“男生的声音响亮有力,女生的声调准确自然,各有优点,相互间要取长补短”;“第一组的重音掌握得好,第二组的升调准确到位,要互相学习”。对于学生个体所犯的错误,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可以这样说:“这个读音好多同学都犯错误了,老师课前特意安排他(她)这样读,主要是给咱们提个醒。”这样的评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

三、评价的运用要合情合理,追求评价的艺术性

[现象]有的老师片面地认为新课程标准就是只鼓励,不批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出现表扬声一片的“一边倒”现象,让听课者甚至学生本身都能感到“虚伪性”和“不切实际”。明明朗读水平没有明显地进步,偏要表扬“Great”,明明刚才一组学生的读书是“吼英语”,老师偏说“Well done”。这种评价既歪曲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也与课堂教学本身所追求的合理性相悖。

[对策]如同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一样,评价也要既注重科学性,又讲究艺术性。也就是说,从科学的角度看,评价的结果要客观、公正、准确,如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艺术的角度看,评价的方式要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和认同评价的结果,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而不是只关注结果本身的正确性。例如,上课前给了男生集体一个大写字母O,给了女生集体一个大写字母Q,当男同学整体或者个体有了优点时,就在O上逐笔添画,慢慢画成一个完整的boy形象。同样,当女同学整体或者个体有了优点时,就在Q上逐笔添画,慢慢完成一个girl形象,当然,学生犯错误了,给娃娃脸上添上刺眼的“伤疤”,改正错误了,“伤疤”也自然会“痊愈”。“作品”完成的过程中,孩子们既能体会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也能回味出自身为这幅作品所作的贡献。因此,恰当的评价能让学生既看得到成功,也找到不足。

上一篇:不良行为帮教措施下一篇:早上温暖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