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工作中学生管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过程中占据着尤为重要的地位。技工院校免学费、助学金政策是我国现代化教育资助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千万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责任。当前,如何做好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技校工作中学生管理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技校工作中学生管理论文 篇1:

新时期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摘要: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不断面临新情况和新问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不断暴露出来。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管理工作是各项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如何高效的开展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摆在各高职院校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主要分析了高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为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高职;学生管理;分析;建议

中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极大的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高职的招生人数为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总数的53%。从总体上看,高职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平,有着良好的人格基础,普遍关注自身的全面发展。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高职院校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给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难题,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在发展进程中予以正视并加以解决。

一、高职学生生源分析

1. 生源及其家庭背景差异较大

高职学生的生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通过高考录取而来,但分数差异较大,从200多分到400多分录取的都有,生源差异大;二是通过职高、中专、技校等学校单招来到高职院校;三是社会生,即那些具有一定技能的工人回到学校提升理论水平。这些生源个体差异比较大,不管从年龄层次、个人素质、知识结构、自我管理能力还是思想水平来说,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从家庭背景来说,差异也比较大。生活在城市的学生,相对来说,家庭背景较好,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大部分家庭的经济负担都比较重。家庭背景的差异带来生活条件的悬殊,容易在学生群体中产生互相攀比的现象。一特别是一些来自农村或是偏远的山区的贫困生,家庭的贫穷,让他们比较自卑,容易产生心理负担,这些都需要学校、学院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做的细致,更要有一颗爱心。

2. 普遍存在自卑和逆反心理

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扩招,高职高专录取的批次是招生录取中最后的一个批次,成绩偏低。这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来到高职院校,有些学生由于高考的失利,沮丧、失望、对前途没有信心的不良清绪一直困扰着他们,使他们在学期间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大学抱有太多的理想和幻想,当来到高职院校后,理想与现实的差异使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不相信自己,并产生自卑和逆反的心理,他们没有感到作为一名大学生的荣誉感,与本科生相比,觉得自己比别人低一等,不愿意正视自己高职生的身份,不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理想。

还有一部分学生完全是抱着混文凭的想法来到学校,他们在学校中,无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没有集体的观念,没有时间观念,自我意识较强,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只为了毕业时能拿到文凭。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理念分析

1、学生管理尚未成为学校工作的重心

尽管目前高职教育的发展得到了良好的时机,但是生源和就业是摆在所有高职学校面前的两大现实问题,因此,大多数高职学校仍旧把招生工作和就业工作做为学校工作重心的重中之重,作为大事和要事来抓,而没有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并且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没有形成全员管理和全程参与局面,有些高职院校甚至没有按照国家对学生管理队伍配备的要求配备相应的辅导员,对于学生管理只满足于学生不出大事,安分守己的呆在学校就行;在学生管理理念上没有根据时代新的要求,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和变化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来培养高职学生:同时对学生管理比较简单,缺乏系统的学生管理体制。这些都严重的影响学生管理的质量,影响了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

2、学生管理工作职责不清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不仅仅是辅导员的工作,而且也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共同面对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共同解决。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各部门还存在管理混乱,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的种种现象。这种现象导致校团委、学工处、学校及辅导员的责任不明现象,极易形成互相推诿,谁都不愿意管的局面,严重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几点建议

1、注重信任和尊重

美国的大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被人尊重和信任的欲望是人类天性最深刻的冲动”,还有美国著名的作家爱墨生也曾经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由此可见信任和尊重学生是教育的开端,也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学生只有受到信任和尊重,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这么说,信任和尊重是以人为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信任和尊重学生,就是在制度允许的条件下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自由、个性与权利,平等对待每一个高职学生,尊重他们做为个体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鼓励和引导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思考、学会自省。

2、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高职学生既是管理的客体,同时也是管理的主体。因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几乎所有日常工作都是围绕着学生而进行安排的,脱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管理工作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就是以服务学生为出发点,在工作中创造条件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生管理活动中来,在接受学院管理的同时,也形成学生间的自我管理意识。

3、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化

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等都不尽相同,因此,每个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个性。这也要求我们从事学生管理的人员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的差异,在全面准确把握高职学生群体所具有共同特征和个别差异的基础上,制定比较全面的计划,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不能简单的一概论之,唯经验主义,一成不变的分析和处理问题。所以,要想细致全面的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在工作中做到因人而异、因人施教,使学生管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4、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学生在学校指导下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过程,是学生自我认知的提高,自尊心的形成,自觉行为习惯品质的养成和自我奋发精神的培养的过程。因此,在学生管理全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和增强高职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学会自尊、自立、自强、自信,逐渐消除他们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依赖。而且要培养和增强高职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责任感。尽管他们这个年龄还是处于不断成熟的时期,通过自我管理,可以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另外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的培养和管理。加强班级两委和学生社团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引导作用,通过班风、学风、校风建设,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的良好意识。

5、强调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一种教育的成功,有很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也应该非常重视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高职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对一些问题的看法难免会出现偏颇,这个时候最需要老师的帮助。笔者个人在工作中,听到学生说的最多的就是希望辅导员能经常

倾听学生的心声,去宿舍走动走动,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一方面可以向学生表达学校的教育理念与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学生心中真正关注的是什么,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可以更好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所以,注重沟通和交流,才能更好的实现人性化管理。

四、结语

学生管理工作虽然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我们只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做好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管理过程中,用心管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创新管理,我们必定会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赖洁,莫国辉.新时期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 2010(43).

[2]杨俊杰.当前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研究[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 (5).

[3]童康,皮文彬. 当代国外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J]. 教学与管理,2002(3).

[4]孙晓莹. 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

教学研究,2006(29).

[5]陈雪芳. 高职学生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作者简介:李 洁(1978.4-),女,本科,助教,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作者:李洁

技校工作中学生管理论文 篇2:

加强资助管理工作服务技工院校发展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过程中占据着尤为重要的地位。技工院校免学费、助学金政策是我国现代化教育资助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千万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责任。当前,如何做好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归纳总结资助管理工作相关经验做法

1.明确职责,规范学籍管理

(1)扎实开展春秋两季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各市和技工院校认真核实和录入学生学籍信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新生学籍注册和审核审批工作。

(2)规范学生学籍异动管理。各市和技工院校及时核实休、退、转学生信息,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学籍异动申报审批。

(3)清理重复学籍学生数据。在人社部门指导下,各技工院校根据信息系统与中职学生信息系统查重情况,按照学生实际就读原则,积极联系重复学籍学校,对重复学籍数据进行核实清理,保证在校生数据的真实准确。

2.强化资助管理,扎实推动政策落实

(1)积极落实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2015年,国家进一步调整完善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将民族地区一、二、三年级符合免学费政策条件的学生纳入免学费范围,并将助学金国家补助标准由每生每年1500元,增加至每生每年2000元。为推动政策全面落实,河北省资助办专门下发通知,明确了调整后政策落实的重点内容和主要环节,对升级改造后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调整。2016年,河北省技工院校全日制在校生中享受免学费学生14.6多万人次,中央和河北省各级财政投入补助资金14458多万元;享受助学金学生4.3多万人次,中央和河北省各级财政投入补助资金4176多万元,中职资助政策在技工院校得到较好落实。

(2)严格资助日常管理。各市和技工院校按照政策要求,进行学生受助资格申请、信息系统申报审核和审批、名单公示等工作,操作流程严谨,各环节管理审批严格,确保每一位享受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的学生均符合资助政策规定。各级人社部门和技工院校均建立了免学费和助学金资金账户和台账,绝大多数学校能够通过中职资助卡发放助学金,账目和资料齐全,资金发放规范。

(3)公开透明的标准化管理。在全省各级技工院校资助管理机构中,推广资助管理标准化运行模式,加强对资助管理的学籍注册、受助申请、审核、审批、公示、发放等环节的全程控制,加大系统检索和现场检查力度。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学校学籍注册、资助审批、学生异动、毕业证发放等方面,提供快捷的服务。

3.加大培训力度,提升资助管理队伍业务水平

2016年8月,河北省组织开展技工院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人员政策和系统操作技能培训,各市人社部门和技工院校学生资助管理负责人及系统操作人员共220余人参加。通过对最新政策的解读、资助管理流程的讲解和信息系统操作的培训,有效提高了技工院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人员政策理解力和信息系统操作能力,提升了资助管理工作人员队伍水平,为做好资助政策落实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4.规范运用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1)加强信息系统规范化。按照人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全国技工院校电子注册和统计信息管理系统使用工作的通知》要求,河北省进一步明确信息系统使用要求,强调了各级各类用户管理人的责任,规范了操作流程,确保了信息系统内数据准确严谨。

(2)推动毕业证书查询系统使用。部里组织开发的毕业证书查询系统正式上线,有效促进了各地统一通过信息系统办理学生毕业管理及毕业证书打印工作,实现了毕业证书在线查询,进一步提高了技工院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河北省技工院校全年共通过信息系统对技校生进行了毕(结)业处理,大多数毕业生通过信息系统打印了技校毕业证书,并通过全国技工院校毕业证书查询系统实现了网络公开查询。

(3)促进信息系统充分使用。加强与全国资助办和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公司的沟通合作,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应用软件进行检测,组织专家对信息系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保证了对信息系统功能的充分使用。

5.严明工作纪律,加大资金监管和个案查处力度

(1)集中开展专项核查工作。2016年组织开展了河北省省技工院校学生资助管理专项核查工作。对各地资助政策落实情况、学生学籍管理情况、信息系统使用情况等重点内容进行了一次全面核查。各市人社部门高度重视此次核查工作,积极制定核查方案,下发核查工作通知,明确核查内容和要求,细化核查方式和步骤。针对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各市进行了整改。

(2)积极处理各类投诉举报。各市建立了公开、畅通的违规举报渠道和預警查处机制,加大了投诉举报处理力度,对发现的违规行为,及时告诫,对弄虚作假、骗取国家免学费资金或挤占、挪用国家助学金的行为,严肃查处,避免了重大违规违法事件的发生。

(3)强化日常工作监管。各地加强了对技工院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日常监管,严把学籍注册和受助资格审批的关口,通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资助和资金安全检查工作,将日常工作监督管理与定期核查、督查有机结合,使监督检查工作常态化。

二、资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籍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在学籍管理方面,存在注册时重纸质、轻系统,为不符合全日制学制教育学籍条件的学生注册成全日制学籍,选择或录入的专业不规范,对学生学籍异动处理不及时,对学籍重复注册信息清理不及时,对已毕业学生未及时做毕业处理等情况,导致信息系统中学生人数与实际人数不一致。

2.资助管理需进一步规范

(1)资助对象的认定不准确,受助资格审核不严格。如多数技工院校学籍和资助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在注册新生学籍时,学籍信息录入有误,资助管理部门在申请资助时,完全依赖学生学籍信息,未进行二次审核,以致不符合受助资格的学生在信息系统中申领资助。

(2)资助申报审批不及时。由于各地技工院校招生时间不统一,有的技工院校学生学籍注册不及时,导致学生资助申请滞后;有的上级资助管理部门,对学校申报的资助信息未及时审核审批,导致统计受助学生人数时,实际受助人数与信息系统中数据不符。

(3)资助档案管理不规范。在档案资料保存方面,有的学校学生助学金和免学费申报审批材料不完整,有的学校学籍档案和资助档案不匹配,需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3.资金管理需进一步调整

有的地市财政免学费补助资金下拨不及时,地市、区县配套资金不到位,学校不允许对享受免学费政策的学生先收取学费,以致办学经费紧张,严重影响学校正常运转;助学资金下达较慢,中职资助卡办理周期长,学生流动性大,致使助学金发放普遍滞后;多数地区对如何处理结余资金没有明确的管理办法,致使结余资金仍存在安全隐患。

4.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多数地区存在资助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人员流动频繁等问题,对国家资助政策理解不透,信息系统操作不熟练,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由于工作人员大多是兼职,没有独立的编制和相应的工作经费等原因,难以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工作。在建立定期检查制度、监督电话设立和投诉举报事件处理等方面仍有待改進。

三、完善资助管理工作的建议

1.健全资助管理制度

要针对资助管理工作中和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资助管理制度,规范资助管理工作流程。要严格落实申报、审批和资金发放的公示程序,做到“公开、透明”,以保障广大学生、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强化责任,特别是要严格落实校长责任制。建立责任倒追工作机制,对于因把关不严,发生受助学生资格虚假不实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完善学生学籍管理

各市要根据技工院校发展方向,进一步探索适合技工院校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的学籍管理方式和办法,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加强对联合办学、校外办学、一校多牌等办学行为的管理。强化对企业在职职工学生、大龄成人学生以及弹性学制学生的管理,规范其学籍和学制。严格执行非全日制学生、短期培训学员不得注册全日制学籍的制度要求。加大对重复注册学籍的清理力度,加大对学籍异动学生的管理力度,防止利用学籍异动套取资助资金的现象发生。

3.规范免学费与助学金管理

要指导技工院校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审核审批学生受助资格,确保受助对象及申报材料真实,符合政策规定条件。加强免学费和助学金专用资金账户管理,强化和规范资助资金发放和使用管理工作。加强结余资金管理,及时了解掌握资金结余情况,保证资金账目清楚和资金安全。

4.健全资金监管工作机制

要加强监管工作力量,健全监管工作机制,不断加大日常监管工作力度。探索日常工作审核和实地检查相结合、个别学校抽查和全部学校普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等有效的监管方式,确保监管到位。确保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等举报渠道畅通,对投诉举报事件进行快速有效处理。

5.加强资助管理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实施国家中职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技工教育改革发展,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长期制度设计,体现了国家对技工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进一步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为政之道,民生为本。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大资助管理工作力度,让符合条件的学生受益,切实把这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做实做好。

(作者单位: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术培训教研室)

作者:杜立伟

技校工作中学生管理论文 篇3:

中职生顶岗实习情况调查分析

摘 要:中职学校能切实贯彻中央部委有关指示精神,在校生最后一年到企业等单位开展顶岗实习,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大致相关;劳动时间和强度基本符合有关规定;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提高了中职生就业率。然而,实习中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部分私营、外资企业中学生实习时间每天超过8小时:一些中职生对工作岗位不适应的问题凸现;学校对实习学生的管理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鉴于此,中职学校必须切实重视顶岗实习工作,建立一支专职负责的实习管理教师队伍;完善学校的实习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道德教育,同时,建议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出台学生顶岗实习时间的补充规定。

关键词:中职学校:顶岗实习

作者简介:王琴(1967-),女,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教所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教育原理、教育政策。

顶岗实习是增强中职生实践操作能力,促进中职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为了解中职学校在校生顶岗实习工作开展的情况,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2007年9-12月,我们在上海市开展了专项工作调研。通过大量问卷调查和走访包括技校、中专和职业高中在内的中等职业学校及一些与中职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单位,我们初步掌握了上海市中职学校在校生顶岗实习的实际状况,并针对顶岗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一、上海中职学校在校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的基本情况

(一)中职学校能够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和市教委指示精神,在校生最后一年都能到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也是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的良好途经。200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006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2007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通知,这些文件都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作出了相关规定。调查发现。除准备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学生之外,上海市所有的中专、技校和职业学校学生最后一年或半年都能到企业等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大部分学校在学生第二学年的下学期就开始积极为学生联系顶岗实习单位。

(二)学生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大部分学校与企业建立了密切联系

中职学校教师在推荐毕业生顶岗实习时,大多能够注重学生所学专业与实习岗位的恰切性,使学生学有所用。很多学校与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为中职生顶岗实习提供了保障。如上海市医药学校建立协作关系的单位有570家,其中稳定协作关系(挂牌)的单位有63家。上海市商业会计学校建立长期稳定就业推荐关系的单位有50多家,校企的长期合作使双方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学校对企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有了深入的了解,在专业设置方面更加富有针对性。能够及时根据需要调整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改革。

(三)学生劳动时间和强度基本符合《劳动法》规定,并能获取一定报酬

从调查结果来看,上海市各中等职业学校组织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劳动场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四条“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的规定。没有安排一年级学生到企业等单位开展顶岗实习:没有安排学生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以及其他具有安全隐患的实习劳动;也没有学校安排学生到酒吧、夜总会、歌厅、洗浴中心等营业性娱乐场所实习。学校与学生实习单位签订了符合法律规定的实习协议,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能够获取一定生活补助。

(四)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成功就业

学生到实习单位实习。学校都与实习单位都签订了“定向实习协议书”。协议书规范了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而且,一些中职学校在为学生联系实习岗位时,注重以就业为导向,对于没有用工诚意的单位一般不推荐毕业生去实习。这一方面保护了中职生的利益,避免中职生成为一些企业的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促进了中职学生就业率的提高。

二、中职学校在校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部分私营、外资企业中学生实习时间每天超过8小时

调查发现,学生实习企业大多能够遵循《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实习学生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但一些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往往要求员工加班加点,有时甚至工作达12小时,由于学生是顶岗性质实习,必须与正式职工一样,也要做满工作额。对此,有的学生希望得到加班补助,因而愿意加班;而有的学生家庭住址距离实习单位较远。不愿加班,因此。个别家长和学生对此很是不满。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有企业的规章制度,中职生到企业不是参观学习,而是“顶岗”工作。制度不能因他们而改变,他们必须适应企业的生产节奏。对于学校来说,一方面是国家教委的有关规定不能违反:一方面是面对相对强势的企业不可能提条件,因而。往往处于两难之中。事实上,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作息时间安排具有自己的特点,如有的要求员工做三休一,有的以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为准,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并未超过8小时。

(二)一些中职生对工作岗位不适应的问题尤为突出

1 动手能力差。对于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专业来说,中职生的技术技能与企业岗位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上海先锋药厂一位制药车间主任谈到,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是非标准的东西,即与企业流水线的标准不一致。如企业的有些设备,学校公共实训室里也有,但这些设备与企业里的设备有所不同,不能拆卸,而企业则要求员工能够在15分钟以内把机器进行拆卸并安装,了解机器的构造原理,劳动局考证对此也有同样的要求。然而,学生适应机器的能力较差,缺乏动手能力,每年能够考取资格证书的寥寥无几。

2 社会交往能力差,合作意识淡薄。学生到了企业等用人单位。企业一般安排老师傅带教学生,但一些学生与师傅合不来。老师傅反映这些学生没有礼貌,不知道尊重人,缺乏起码的为人处世常识。有的企业用工的专业性不强,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其中,团队协作精神是用人单位一再强调的。然而,问卷显示,团队意识最不被学生看重,有37.2%的学生把它放在就业所需素质中的第五位也就是最后一位,仅有10.03%的学生把它放在首位。学生缺乏合作意识,不能与其他员工和睦相处,也影响到企业的录用。正如一家企业的老总所言,如果我录用了你,我还得另外找人帮你协调人际关系。

3 缺乏吃苦精神和责任意识。由于上海技能型

人才短缺,一些行业,如建筑业、制造业对中职生很是欢迎,认为中职生薪酬要求不高,与大学生相比稳定性较强,有的企业甚至说中职生只要想留下来就能留下来。但这些企业普遍反映,学生吃不起苦,顶岗实习过程中,在岗位工作不几天就不再来企业工作的学生很多,占1/3左右。而且,有的学生在离开企业时,也不与带教老师或有关管理人员打招呼,责任意识淡薄。一位学校招就办的主任谈到,2005年有一位毕业生被推荐到一家银行实习,工作两天后,这位学生不辞而别。结果这家银行再没与学校合作过,而推荐的这位学生还是老师心目中比较好的学生。可见,中职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准员工地位,缺乏角色转换意识。

在顶岗实习期间,实习单位对学生已完全按照员工进行管理,企业管理人员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也不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因而,他们既不像家长对待孩子那样关心,也不像教师对待学生那样耐心,企业管理人员把学生作为相对成熟的个体来看待,尽管对他们比对一般员工宽容,但企业的规章制度他们必须遵守。实习中发现,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已经是员工,他们难以进入实际的工作状态。

(三)学校对实习学生的管理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顶岗实习期间,一些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主要依据学生自己带到实习单位的“实习生反馈表”,有时班主任会打电话去询问一下学生实习情况。除此之外,学校并无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实时的监督与管理,因而。形成管理上的盲区。管理措施的缺乏,一方面,学校不能对学生在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解决。另一方面,企业也会认为学校不负责任,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合作。

之所以存在上述状况,原因主要是一些学校的领导尚未认识到实习对学生素质提高以及学生就业的重要性,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每年每所中职学校毕业生有几百人,甚至上千人,这些学生进行实习的单位不同,地理位置分散,这些都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学校的班主任大都是专业教师兼任的,他们所带的学生参加实习去了,而他们还要给其它年级学生上课,不可能对这些实习学生进行跟踪管理。这种情况下,有的学校就要求原任班主任通过电话等方式与实习学生进行联系,进行实习生的管理工作。对班主任承担的这部分管理工作给予一定的补贴,然而,这部分补贴很有限,如调查中有一学校仅发给每位班主任80元的补贴。补贴的有限,必然影响到这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而实习学生刚走上工作岗位,又都是顶岗性质的,问题很多,仅靠原有班主任兼职管理显然不够。事实上。一边上课,一边管理实习学生,也让这些班主任感到力不从心。因此,有的学校就干脆不再让这些班主任管,而是要求招生就业办的教师专门进行实习生的管理。有限的几位招办教师进行几百甚至上千实习学生的管理,很显然,这些管理措施很不到位,教师很少下企业,有的打电话问一问,有的根本不去企业或最多一个学期去一次。还有的学校采取外聘人员对实习学生进行管理的办法,但外聘人员对学生不熟悉、不了解,管理效果也不甚理想。

三、加强中职学校在校生顶岗实习的对策建议

(一)各级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实习教育和管理工作

顶岗实习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也是深化“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的良好途经,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能够尽快将所学专业知识与能力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实现在学期间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使学生快速树立起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得硬的职业技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学校领导应切实重视学生实习工作,建立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家长经常性的学生实习信息通报制度。同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学生实习期间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二)建立一支专职负责的实习管理教师队伍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设立专门负责学生实习的管理机构,尤其要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如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注重学生实习,实行双重管理。学校设有专职实习管理教师,学生实习后,原班主任不再上课,全程跟踪学生实习,算满工作量。实习教师每天到学生实习的单位了解情况并填写巡视记录,每月要上交巡视报告,巡视报告可以是案例、感受或市场调研报告。除此之外,还要求班主任拍摄学生实习照片。对于负责学生实习的班主任,由学生处年级组长进行管理,这些年级组长都是有带班经验的教师,是教师中的精英。由于有了这样一支专职负责的实习管理教师队伍,有效地规范了学生实习,学校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也给企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企业也乐意到该校录用员工。

(三)完善学校的实习管理工作

加强学生就业实习期间的有效管理,一是要求学生如实填写实习手册。学生每个星期对自己的实习情况进行记录,企业的主管老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记录,实习期间实习手册每月交家长、教师检查一次。实习结束后学生将实习手册交回学校;二是班主任不定期走访实习单位。班主任老师不定期对学生的实习单位进行回访,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三是电话联络。班主任老师每周与学生保持电话联系,以确定学生的实习情况;四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如QQ群与学生联系。老师可以事先将学生编组,每一组的学生组成一个QQ群,每天晚上老师和学生在QQ群上进行沟通,了解情况。五是建立学生定期返校制度。学校可以要求实习的学生定期在休假的时候返校,汇报自己的实习情况,反映实习中的问题。

(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道德教育

针对学生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学校教师有必要继续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因为学生实习期间身份仍然是学生。学校理应详细了解学生在企业的生产实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做好学生的职业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当好学生的导师和参谋。利用工余时间和公休日对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企业文化教育;开展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安排适当的文体活动,帮助学生缩短适应期,增强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一方面,对个别因不能胜任岗位要求被迫离职的同学,及时给予帮助指导,积极推荐面试;另一方面,对随意更换工作的同学进行就业形势的教育。要求他们要严格遵守学校有关实习管理办法的规定。

(五)建议出台有关学生顶岗实习时间的补充规定

鉴于企业生产的实际,严格规定学生每天顶岗实习时间不超过8小时不现实,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规定进行适当修订。如要求学生顶岗实习时间平均每天不超过8小时或要求学生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为宜。这样,学校在联系学生顶岗实习单位时具有更大的操作空间,能够有效地确保学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实现顺利就业。

作者:王 琴

上一篇:幼儿教师工作总结优选3篇下一篇:街道人大工作总结(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