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设计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电影艺术中,人物形象的设计会直观地影响到观众对电影的内心感受和观感体验。对于电影人物形象的设计,唯美和完美之间应该如何取舍,应该遵循我国的社会价值观以及道德观进行设计,让电影人物形象有血有肉,能够真实传神地传达相应的思想。该文就电影人物形象设计的唯美和完美之间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设计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设计论文 篇1:

浅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设计艺术

摘 要:在现代大银幕作品中,人物的形象设计已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所谓电影的人物形象设计,究其根本其实就是表现人物形象和电影镜头语言的另外一种方式。电影的人物形象设计艺术之重要性在于,能够充分的表现出人物的形象或心情,也可铺垫或联系故事情节的发展。本文将主要讲述形象设计于电影中的种种。

关键词:形象塑造;造型;电影人物形象设计艺术

随着我国影视行业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电影的关注不仅仅停留在电影情节和故事精彩与否,时常影片的人物造型也能变成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由此可见,影视中的人物形象设计艺术对于电影创作来说很是关键,成功的人物形象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去改变演员的人物外貌,更重要的是通过改变演员的形象来使演员深入走进角色。

一、电影形象设计艺术之概述

电影形象设计艺术其实是对电影人物造型的设计和改变,而服饰和化妆就成为了塑造影视角色造型的重要方式。专业的服装设计和化妆人员凭借各自领域的专业能力,使用造型工具和制作技艺对角色的外貌特质来进行设计。电影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要对影片中人物全方位的分析,还应根据演员的自身样貌来综合设计,要想塑造一个符合故事情节发展为电影锦上添花的人物形象,上述条件,缺一不可。

形象设计,通俗意义上来说就是形象塑造,有时又被称为人物造型塑造。简单来说,大银幕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设计其实是为现实生活的人物模样进行艺术加工。其两者的共同点在于不论是对影片中人物形象塑造和现实生活中的形象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表现最贴合自身的个人形象。而要设计出最为合适的电影人物形象,不单单包括演员的外貌形象设计,还要要求此人物形象能够符合剧情的需求,铺垫为故事埋下伏笔,表现人物心境等。

二、服装造型与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展示人物性格,渲染人物情绪

出色的电影服装设计是能够完整的重现影片人物的心灵世界,能把电影所表达的信息毫无遗漏的展现在观众面前。电影中的服装形象设计主要用来展示人物的服装,让故事角色变得越发立体,让观众能够留下难以忘却的印象。举个例子,在《花样年华》这部电影中,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张曼玉紧致俏丽、玲珑有致的身材下千变万化的旗袍。那26件多种多样、色彩缤纷、美丽精致的旗袍让张曼玉的形象变得是那么的忧郁、那么的悲戚、又是那么的美丽。女主角张曼玉内心世界的丝毫变化都被那一件件旗袍完完全全的暴露在观众面前。

(二)烘托人物形象,衬托人物处境

电影中,导演需要像我们展现人物的形象及处境,单从语言和声音来描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准确的服装来体现人物此时此刻的境遇。比如在《金枝欲孽》里,妃子们在皇宫大院里争斗,她们身着的服饰也随着起伏不定的遭遇而改变。就拿如妃的几个时期来说,初期的如妃嚣张跋扈又独得皇帝宠爱,因此她的服饰多为大红大黄色系,彰显其华贵妖艳。而后期她失去皇帝宠爱,如同打入冷宫般,这个时期她的服饰就较为朴素,皆以浅淡色系为主调。可见服饰的烘托与展现使得人物更加具体,情节发展更为详尽,直观的展现在观众面前,也更能讓人接受。

再如《阿凡达》中纳威人追求自然,生活简单朴素,他们的服饰基本上来自于大自然,比如兽皮。他们利用兽皮制作衣物,便于日常攀爬跳跃。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服饰来区别纳威人的等级。此外,纳威人不仅是潘多拉星球的居民,还同时是守护家园的战士。在身份的切换中,服饰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纳威人腰系皮带,头戴藤条项圈,即表示此时为战士身份。可以看出,通过服饰的烘托,能够省去复杂冗长的剧情介绍人物身份、背景、等级,从而直接明了地给观众呈现出鲜明的电影人物形象。

三、化妆造型与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准确表现人物形象

在电影的人物形象设计艺术中,化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化妆塑形的最终目的是要完整的人物形象展现在大荧幕上。正因为如此,化妆艺术是否成功在于是否能够准确的表现一个人物形象。化妆师不仅仅在设计人物形象时要符合当下大众审美,还要根据故事的情节,时代的背景,及故事人物的地位、年龄、职位等去设计人物的外在形象。在《建国大业》这部宏伟的电影中,为了让毛主席的扮演者唐国强能够更贴合毛主席的形象,化妆师从他的服装、发型,甚至是黑痣的位置都十分准确的表现出来,而演员自身也因为这毛主席的形象更加的有代入感,他也去观察毛主席的各种特征,从讲话、吃饭到行走方式都力求能够精确描摹。

(二)让作品走进观众内心

众所周知,一切的艺术均来源于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塑造电影角色形象时,力求让我们的人物造型更加的贴近现实,绝不脱离群众。像《超人》中,亨利·卡维尔的超人形象,给观众带来亲切真是的感觉。当他穿上超人服装时,他就是保卫地球的勇士,当他换上便装时,则是一个普通的阳光男孩。这种形象设计,既推动了情节发展,又塑造了令大众接受、喜爱的人物形象,相对来说人物塑造较为成功。因此,电影的人物形象塑造从根本上要从人物本身的气质出发,在形象设计的过程中要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故事的情节发展所结合,在审美追求和艺术的表现形式上来说,要求能够突出反映时代的审美,又能够贴合故事的讲述。所以一个优秀的化妆塑形,于影视作品的成功来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影视创作中的人物形象设计的关注愈演愈烈。一个可以称之为出色的人物形象设计,必须是通过写实和写意两个方面进行设计加工。经过设计的人物形象一方面能够推动故事的情节发展及刻画时代背景,一方面又能不脱离现实社会,缩短与观众的距离,观众即使是坐在银幕前也能随着故事主人公命运的跌宕不定而喜悦、悲伤。

参考文献

[1]刘鹤玲.浅析电影中人物的形象设计[J].视听,2015(3):74.

[2]聂书法.浅析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设计[J].风格与特色,2016(18):23-24.

作者简介

许琴(1984.06.14—),女,四川成都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人物形象设计化妆造型。

作者:许琴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设计论文 篇2:

电影人物形象设计的唯美和完美分析

摘 要:在电影艺术中,人物形象的设计会直观地影响到观众对电影的内心感受和观感体验。对于电影人物形象的设计,唯美和完美之间应该如何取舍,应该遵循我国的社会价值观以及道德观进行设计,让电影人物形象有血有肉,能够真实传神地传达相应的思想。该文就电影人物形象设计的唯美和完美之间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影人物 形象设计 唯美和完美

现在的社会发展处于较高的层次,人们已经脱离了只追求物质生活的状态。当人们物质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开始对艺术进行追求。为了满足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电影在表现形式上不断进行改进,有了较大的突破。但现在人们对于电影的追求不单只是内容的追求,更会关注电影人物的塑造。就人物的塑造是唯美还是完美,需要进行一定的把握,准备将好的思想传达给观众,引导健康的心理发展。

1 目前的情况

现在电影已经抛弃传统靠情节来打动人们心理的方式。人们对电影追求的是高质量的艺术展示。电影的相关从业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掌握当前的知识进行表演,展示相应的技能,让观众们通过对电影的观看,对生活更加热爱。基于这个需求,人美对电影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这个需求,电影人要不断地进行刻苦学习,用心塑造出各类的人物形象,拍摄不同风格的电影。不同的表演方法,不仅使得人们对美的追求得以实现,并使得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升。对电影人的能力培养,拍摄高水平的电影,刻画真实的人物是现在人们最大的要求。

2 如何满足人们的需求

电影人在不断创新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类要求。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艺术水平越来越高,对于电影的要求也是愈加严格。在观看电影剧情的同时,人们还对电影人物的刻画、画面的情况等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人物设计的时候,要以人为本,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创造,将当前的社会价值观、道德观融入到电影中,通过电影人物的塑造,让观众感受正能量,从而让人们更加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然而,单纯地对人物角色进行塑造,忽略观众对唯美事物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观众对这个电影的喜爱。因此,要两者进行兼顾,在故事情节、人物性格进行良好的塑造的同时,加入更多唯美的元素,让观众从不同方位感受作品的优秀,从而增加对作品的好感、对人物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打造好的电影作品给观众。在作品播放的同时,进行美好事物的传播,改变观众对事物进行唯美的追求,以电影人物为参考,实现人生的反思,对人物、故事进行观察,了解电影所表达的精神,从而提升对真善美的追求[1]。

这几年古装剧的收视率比较高,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人们在观看动人的剧情的同时,还接收到其中唯美的理念。我国历史悠久,在拍摄历史电影的同时,要秉着尊重历史的原则,让人们通过电影感受历史时刻的不同的美。电影需要采用科学、艺术的手段,将其唯美的时刻展现出来,传递给观众。

所有的电影题材的根源是生活。所有的美好事物的展示都是以生活为基础,为了更好地粉饰生活的美。因此,唯美受到人们的热捧。

通过对电影人物的塑造,所有的画面都是为了追求唯美,忽视了电影人物的实际情况,缺乏真实性,对历史不够尊重。这种唯美的追求是不符合实际的,是虚假的。部分电影的角色完全没有任何唯美的装饰成分。但好的角色塑造,是对角色人物性格、内心的把握、塑造,是让人们接受这个人物的过程。其角色的塑造是完美的,更是受到观众的追捧。因此,过度地追求唯美,是本末倒置的。艺术的完美是源于真实的生活[2]。

3 如何兼顧唯美和完美

在电影的人物定妆中,造型师要按照情节的实际情况、周边环境、相关的背景、风格等进行设定,把人物塑造出相应的特征,使其符合特定时期、特定人物的特殊外在形象。造型师对故事背景的理解以及对角色的认识影响着其塑造的形象特征。因此,造型师要深刻理解导演的核心思想,并根据表演者的自身素质,进行相关人物的塑造。而人物塑造的时候要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应有的情况进行。要使得这个角色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并且塑造的角色是观众能够接受的。另外,对于外部装饰的装扮,要结合历史、民族等特点进行装扮,让人物基于真实历史条件下有着其相应的个性。整体的定妆必须要掌握在一定的尺度内。如果超出这个范围,是浮夸的手法。范围内的作品,从艺术表现角度来看是完美的。这样,既实现了艺术的完美,也满足了观众对唯美的追求。

人物的装束也能表达出非常多的信息。社会的变革和人类的进化,视觉效果成为人们判断事物的第一手段。通过对外貌、服饰等进行判断,人们可以直观地认识到相关角色的基础特征。因此,对于装束进行适当的装扮,能够使角色在外在语言上有不一样的表现。比如对头部进行装饰、对手腕进行装饰,能够对人物的性格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表述。这也是人物完美塑造的重要一部分[3]。

电影汇总,角色的外在形象和衣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物的性格、背景进行说明,也能够对观众进行阐述。

观众的审美,往往是对自我、美化自我的心理作用。饰品能够在这个方面进行很好的补充,满足人们对美的喜爱。特别是女性,对饰品更是喜欢。自古以来,女性都会用各种饰品对自己进行装扮,从而展示自身的美。因此,通过对饰品的使用能够提升对角色唯美的塑造。

4 人物的伪装

电影中的角色塑造,装束是很重要的部分。不同的颜色实用的同时,还能增加其美的传达。从审美角度来看,能够通过装束的美化,让人们感受到美好的事物。从使用角度来看,它们够达到实际的用途要求。如:衣服的颜色一般要有一定的对比性。对颜色可以找鲜艳的颜色,来表现这个人的性格是活泼的。而选用较暗的颜色表达这个人的性格是比较阴沉的。按照色彩色调来说,夏天的颜色比较轻快,感觉比较清凉。而冬天的颜色比较柔软和厚重,感觉起来就比较温暖[4]。

颜色在人们的生理和心理上都有其特别的地方。部分角色在特殊的场景下,表演者的年纪、性别以及体型都影响着人物的最终塑造效果。这需要根据人物的特色进行颜色装扮,从而达到对角色塑造的要求。一般情况下,鲜艳的颜色女人装扮比较合适。而性格比较外向的人,更喜欢穿着色彩活泼的衣服。比较胖的人可以穿着比较宽大的衣服,而瘦小的人衣服的顏色可以进行适当调整,让人看起来更加精神。

对于颜色的搭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历史背景都有着区别。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服装颜色主要以蓝色为主。这个时期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决定着人们对颜色的选择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物塑造的时候,如果违背当时的社会背景,给大部分人选择五颜六色的衣服,是对历史背景的不理解,是将错误的信息进行传达。因此,还结合当时的特色背景进行人物装扮。

而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很快,人们的生活更加开放。人们对装束的选择也更加大胆。特别是女性,在颜色选择的时候,会根据每个人的职业、性格不同进行不同的颜色选择。有的是代表人物的性格,有的透露人物的职业,有的透露人物的心情等。所以,对于装饰的颜色选择,对于人物的塑造有非常大的影响。

5 结语

当前的电影人物塑造,在电影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观众对于人物的追求,趋于唯美和完美之间。如何做到完美情况下兼顾唯美,需要表演者不断进行自我修养的提升、技巧的磨练,从而对相应的角色进行塑造,以达到角色的塑造符合观众的追求,并将美好的事物对观众进行传统,让观众更加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 李韵.中国当代魔幻武侠电影服饰造型特点及意蕴阐释[D].曲阜师范大学,2012.

[2] 周营.新时期以来华语电影中的反面人物形象类型及其流变[D].吉林大学,2014.

[3] 热比亚·哈帕尔(Rabiya Haper).新疆哈萨克族题材电影研究[D].重庆大学,2017.

[4] 黄珊.论美国魔幻电影与中国武侠电影的相互影响及合流[D].成都理工大学,2015.

作者:易慎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设计论文 篇3:

论特效化装在电影人物造型创作中的发展趋势

在電影作品中,人物造型的创作担负着具象化地呈现出电影人物角色外部形象的任务,其丰富的涵义与艺术表现力对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角色的境遇变化起着重要的视觉表达与推进作用。电影科技的极速发展使电影作为视听艺术的奇观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凸现,电影中人物造型的样式、类别、体现效果也随着创作题材、影像风格的多样化呈现出复杂多变、精益求精、彰显个性的创作特点。为了打造出新奇、出彩的人物形象,造型师往往需要运用特殊的造型技术手段,更加大胆地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以凸显角色形象的逼真与独特性。

一、特效化装的表现特点

特效化装是体现电影人物造型视觉奇观的重要表现手段,它的技法不同于一般化装,主要是运用油泥、肤腊等可塑的物质材料进行雕刻、重塑,根据角色需要制作出塑型零件,粘贴在演员的面部或身体上,使新的人物形象呈现出立体逼真的视觉效果。从早期的石蜡、鼻油灰,到现在流行的各类乳胶,化装师们对于塑型的材料与制作工艺一直在做着积极的尝试与探索。例如在电影《霍比特人》中,化装师运用了大量的硅胶材料塑造了13个造型迥异、个性鲜活的矮人形象。他们创造性地在硅胶里加入了类似棉絮的材料,以此来模拟皮肤内部的血管、纹路、瘢痕等细微的构造,当塑型零件受到光线照射时可以更逼真地展现出皮肤的透明度以及更丰富的层次变化(图1)。除了小体量的塑型零件以外,实体模型的制作也属于特效化装的工作范畴,它可以通过机械控制、无线电遥控、或电脑操控系统等驱动实体模型完成一系列的动作表演,常常被用在塑造动物、植物、外星人、微型生物或大型魔兽等明显超出常人体态的角色形象上。

图1电影《霍比特人》中使用的特效化装塑型零件

从技法与表现特点上分析,特效化装运用塑型零件的制作粘贴为演员造型,化装师可以根据角色物种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塑型材料与制作方式。当演员在进行说话或其他表情、动作表演时,质地轻盈、延展性好的乳胶零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肌肉的运动所带动,因此,塑型零件的粘贴既可以完成演员的异化形象塑造,也能较准确地展现出表演者的神态、情绪,在最大程度上使演员的表演不受影响。但另一方面,这种技术也存在着一定局限性,例如在进行身体的变化处理时,由于人本身的肢体结构是无法改变的,因此身形变异的比例和程度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模型虽然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但模型的动作表现往往不够灵活自如,动作设计和运动的幅度都比较简单、有限。另外,一些非常规的皮肤质感,如水、沙土、玻璃、火焰等物质构成的角色都是特效化装难以实现的,技术表现的局限性对造型师的想象发挥必然产生着一定制约。

二、数字技术手段的介入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电脑数字成像技术全面介入到了电影造型艺术中,作为延伸出的一种新的造型手段,电脑数字技术为电影人物造型带来了新的视觉创造的可能性。

“在电影特技中,数字角色造型通常涉及两方面内容:第一是数字角色的静态造型,包括三维角色模型、质感、贴图以及各类造型细节与细腻材质所呈现出的逼真形象;第二是数字角色的动态造型,包括角色的肢体动态、表情动态以及由此而展现出来的细腻的虚拟表演。”[1]近年来在数字造型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角色之一当属《指环王》三部曲中的格鲁姆,这个运用数字建模和动作、表情捕捉技术创造出的人物将一个精神分裂、个性狠辣的变态怪物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2012年,随着电影《霍比特人》的重装上阵,这个堪称电影史上最具人性化的数字合成人物重返大银幕,电脑特效师在保留原有造型特点的基础上对格鲁姆的外貌进行了改进,他们根据角色的生活经历、生存环境为它制作了丰富的皮肤细节,比如更多的皱纹、凹凸不平的疤痕等等。这些精心设计的小瑕疵使模型的纹理刻画更加生动、完美(图2)。在动态捕捉方面,演员安迪·瑟金斯再次为格鲁姆奉献了精彩的动作与表情演出。为了完整地呈现出这些复杂的表演,特效师们仔细分解、研究了单块肌肉的运动方式,为数字模型创建了更多的细节动画,例如眼部肌肉的运动模式、运动频率等等。这些创作理念与技术的革新将数字人物的静、动态造型水平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图2格鲁姆的局部数字模型

三、特效化装的创作发展趋势

数字造型手段拓展了电影人物造型视觉表现的新境界,带来了新的表现空间,并在银幕造型中屡屡创造视觉奇观,这不仅展现了电影特效技术的巅峰水准,也让更多人相信虚拟人物代替真人演员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没有了演员当然也就不再需要化装师了,一些专业的化装造型师们甚至也在质疑特效化装在未来究竟还有多少用武之地。电脑数字角色是否真的能够完全取代人的表演?特效化装是否真的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呢?思考多方面因素,笔者认为这些可能性都不存在。首先从设计角度来看,造型师通过对剧本的分析、理解,与导演、演员的沟通交流,运用自己的艺术审美与专业知识对人物形象进行设计、构思,这无疑是一种极具能动性与想象力的思维创造活动,而电脑只是在人所设计的程序命令下进行运作,成为帮助人们实现创意的一种工具,其自身并不拥有自主的思考力和想象力。再者,从造型体现上看,电脑造型手段虽然突破了特效化装技术的局限,拓展了人物造型的设计表现空间,但数字人物毕竟是用机器数据构建出来的,即便再精确的计算也难以缔造出真人鲜活灵动的气韵神情、微妙复杂的形神变化。“即使有一天技术已达到完美,数字角色的一举一动与真人无二,但是它的一切特征都是创作者人为赋予的,永远不可能具备真人演员丰富的自主的创造性。这种主动与被动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两者之间划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决定了真人演员将始终是影视创作的主流。”[2]如此来看,无论是表演艺术还是人物造型艺术,电脑特技都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的创作,演员与化装造型师的地位不会被动摇,特效化装依然是电影人物造型创作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特效化装与电脑数字造型具备不同的技术特点与表现优势,前者可以对人物造型做出适度的夸张变形,可以保留和辅助真人的人性化表演,满足导演与演员、观众与角色间情感沟通共鸣的精神需求。后者则依靠数字技术创造形象,不受客观物体的限制,自由幻化,解放了艺术家们的想象力,两种技术手段相结合无疑能够为电影人物造型的创作提供更全面、高端的技术保障。

(一)前期设计

从前期设计来看,以往的案头设计通常需要配备成套的绘图工具进行纸上作画,对于工作的环境、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限制。现在,丰富的制图软件让我们在电脑中即可完成设计稿的绘制。功能多样的软件系统能够激发和完善造型师的设计灵感,也能够对同一画面进行反复修正,简化传统绘图的工序,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工作模式。演员的图像资料也可以直接输入电脑,在电脑图像上进行描绘、修饰,实现人物形象的视效预审,使角色的造型设计更富于针对性、实效性。一些化装造型师目前可能还无法掌握全部的电脑软件操作,但是在前期设计时应对电脑数字技术的表现力、实现效果有一定的估计和想象能力,尤其是非常规人物造型的设计,了解了数字技术可以代替特效化装做些什么,做到何种程度,才能确定出最优化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在未来的创作中,造型师与电脑特效师之间的交流将变得更加密切。

(二)造型体现

在接下来的造型体现阶段,两种造型手段的合作模式也十分多样。如在电影《超凡蜘蛛侠2》中,电光人的造型就是特效化装与数字技术合力打造出来的。在影片中,电光人原本是奥斯本公司的一位员工,在掉进转基因的电动鳗鱼池后发生了变异,化身成了一个浑身充满电流风暴,能够发射闪电火力的具有强烈攻击性的变异人。影帝杰米·福克斯在影片中扮演了这个角色。在特效制作过程中,首先由化装师依据电光人的形象设计为演员量身制作了角色所需的乳胶塑型零件,通过这些零件的粘贴、上色、细节描画,为杰米·福克斯的面部、头部、颈部等部位装扮出电光人的形象,进行实拍(图3)。由于特效化装的皮肤颜色有可能因为吸收现场灯光的原因而变暗,为了呈现出最理想的淡蓝色光调,实拍时演员的服装内部装上了有远程遥控的LED灯,可以随时调整光照的亮度,以便获得更准确的面光效果。至此阶段,特效化装还并不能够独立完成电光人的形象塑造,因为角色的造型还要求其头部和身体能够呈现出半透明的、可以看到内部神经器官构造的、穿梭着闪电流光的特殊形态特征,并且能够根据人物情绪的变化转换不同的色彩。特效化装的乳胶塑型零件即便具有再好的透明性也无法体现出这样复杂的内部结构及色彩变化,因此必须依靠数字技术完成。负责制作的特效公司根据演员化装后的实拍素材进行了面部跟踪,并扫描了几十个面部动作编码系统的表情,使制作出的虚拟电光人获得相匹配的面部和肌肉运动效果。此外,特效师们还根据自然界中的雷暴、闪电、人的神经系统的形态特点等素材对电光人的体内构造进行了精心的設计,为他搭建了肌肉、血管,经脉及电光线路等内部结构,添加了闪电穿梭、流动、光闪的动画效果。特效化装帮助演员完成了动作、表情的实体拍摄,为数字形象的建立提供了视效创建的基础,数字技术手段实现了造型异化的奇观展现,人物的五官、表情、体态以及光影的衔接都表现得无懈可击,合成效果非常完美(图4)。

在电影作品中,除了异化角色的形象塑造以外,一人分饰多个角色的演出形式对化装造型师的设计与体现能力也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例如在电影《云图》中,汤姆·汉克斯、哈利·贝里、雨果·维文等14位好莱坞明星一人分饰多个角色,演绎了片中65个截然不同的人物,造型师们为演员们设计、打造了超越性别、年龄、甚至是跨越了种族的人物形象。在前期拍摄中,这些高难度的造型变换并没有依靠数字技术,而是选择用特效化装将演员真实地装扮出来。如汤姆·汉克斯的造型,化装师运用塑型零件的粘贴改变了他的皮肤、脸型、鼻型等五官形态,配合假发、假胡子的粘贴,塑造了医生、旅店老板、作家等6个人物的7个不同造型(图5)。哈利·贝里同样饰演了多个角色,“扮演女记者是她本色演出。扮演印度女人,是利用假发和鼻环完成的。出演女奴的角色,是加了一个纹身,弄了假发造型,再将其鼻翼加宽即可。而她扮演先知的镜头,主要靠脸上假体粘贴。”[3]精湛的化装技术实现了繁多的造型变换。由于塑型零件在拍摄过程中因环境、温度、拍摄时长等原因造成的材质的不稳定性,如变形、移位、脱落等情况的出现,会对人物形象的细节以及造型前后的连贯性产生影响,数字技术的后期修补在本片中起到了重要的弥补作用。如雨果·维文所扮演的女护士角色,电脑特效部门在后期对她的头部做了缩小的调整,并对她的下巴线条进行了重塑,使人物头部与身体的比例看起来更加协调,整体的容貌体态更能呈现出女性化的特点(图6)。韩国演员裴斗娜在饰演尤因妻子时,塑型零件与她自身的皮肤质感出现了差异,电脑特效师对她的肤质和眼部轮廓等细节部分都进行了微妙的色彩与质地调整。在特效化装与电脑修复技术的共同作用下,影片中的每个角色都看起来真实、生动、造型效果出神入化。 除了单个角色形象的合成与修复以外,数字技术也可以将人物进行群体性复制,创造出庞大的数字角色群体。如电影《僵尸世界大战》中僵尸队伍群起攻城的场面便运用了特效公司自主研发的集群软件Alice,生成出成千上万的数字僵尸角色(图7—8)。这种大规模的人群战斗场面如果全部依靠特效化装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造型任务,对导演而言,在外景空间调度如此众多的演员也绝对是一件比较头疼的事。有了数字技术的加入,在拍摄时,造型师只需为特写、近景等景别前有主要或复杂表演的演员进行特效化装,大量远景的人物则全部用数字技术后期生成。两种手段结合在一起,简化了人物造型的创作工序,提高了影片的拍摄效率,最重要的是,那种气势庞大、恢弘壮阔、生动鲜活的奇观景象是单一造型手段难以企及的。

结语

特效化装手段与电脑数字技术的结合带来了电影人物造型种类、实现途径与视觉风格的多样性。美国好莱坞的电影人物造型,尤其是特效人物角色的创作能够一直领先于世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但从没有放弃过对传统材料、技法、表现空间的深层发掘,而且能够将视野拓展到高新技术带来的新的视觉创造可能性的研究中,使人物造型的表现手段、综合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与融合。技术的变革依靠科技的进步,同时也源自艺术创作的根本需要,当传统造型手段无法独立胜任表现主题的时候,变通和创造都是必须的。多元化的造型手段产生新奇的视觉效果,新奇的视觉效果刷新观者的视知经验,新的视觉期待将促造型艺术家们创作观念与技术的更新探求,它们总是在相互影响中互动共生。与现代高科技手段相结合,共同打造更加逼真、更具视觉冲击力的电影人物造型作品,这是特效化装技术与艺术的延伸、补充,也是未来创作最具可持续性的一种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刘跃军,林强.后《阿凡达》时代的计算机数字角色造型分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3):11.

[2]李兴国.影视艺术与高科技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95.

[3]火星网. 史诗之作《云图》特效场景制作与角色修复[EB/OL].(2013-04-18)[2014-06-16]http://movie.hxsd.com/vfx/201304/675157_3.html.

作者:李冰洁

上一篇:储蓄检查辅导工作总结下一篇:实习小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