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人物故事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苏轼人物故事(精选9篇)

苏轼人物故事 篇1

有一天,佛印和苏轼斗嘴。苏轼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回答:“佛。”佛印问:“那你看我像什么?”苏轼为了揶揄佛印,说:“你像堆狗屎。”回到家,苏轼得意洋洋地和小妹说起了这件事,以为占了佛印的便宜。谁知,小妹劈头盖脸地就骂他蠢。苏轼问她为什么,小妹回答:“佛印看人皆为佛,只因为他心中有佛。而你看人皆是狗屎,只是因为你心里只有一堆狗屎。”

【视点】⑴境界;⑵角度;⑶聪明反被聪明误;⑷外观世界是心灵的延伸。

苏轼人物故事 篇2

电视新闻人物有三类人群, 一类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行业代表等, 一类是见义勇为、抗洪抢险等突发事件中涌现的英雄模范, 一类是广泛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爱岗敬业、孝亲敬老、弘扬美德典范。电视新闻人物报道受时空条件制约, 编发任务急, 报道往往陷入固定套路, 缺乏影响力。另外, 电视新闻时长决定了人物采编的难度系数。

榆林广播电视台于2011年开展的收视调查显示, 70%的被调查者认为新闻人物都是高大完美的形象, 没有什么缺点;8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人物报道空话多、太假。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认识呢?笔者认为, 电视新闻人物报道模式化、概念化、镜像化是导致宣传报道缺乏影响力, 效果不佳的表象。主要表现为, 一是塑造的人物脱离了社会环境, 成了高大上的神;二是塑造的人物剥离了生活, 成了孤家寡人;三是塑造的人物远离了受众, 成了一幅宣传画。究其根源就是采编人员违背新闻“三贴近”原则, 刻意塑造、任意拔高、人为总结的结果。

2 人物故事化在报道中的作用

一条电视新闻人物报道如果只是列举人物的种种品质, 种种精神, 却没有具体的事件来证明, 相信很多人会质疑这个人物的真实性。俗话说事因人生, 人因事显。采用故事化手法报道人物强调运用视听元素, 挖掘人物的生活故事, 展现内心情感, 刻画独特个性, 捕捉生动传神的细节, 从而塑造立体的人物形象, 使观众触发感动、触摸灵魂。

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于2013年7月播出了《道德楷模沈星:见义勇为显大爱》的人物报道, 讲述了二炮工程兵大学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参谋沈星勇救落水少年献出年轻生命的故事, 作者撷取了事发后公安消防搜寻沈星、沈星放弃留校选择教育岗位、离世后父亲挑选安葬地三个小片断, 刻画了沈星见义勇为、献身国防事业、热爱事业至死不渝的形象,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立体的人和生动的事, 形象而不抽象, 充满情感。

3 故事化运用的途径

人物故事化的关键环节是找故事, 笔者认为通过四种途径实现。

一是确立主题, 做好故事挖掘准备。在采编之前, 充分梳理和细分搜集到的各种线索、材料, 找出贯穿整条报道的主题与主线, 有的放矢寻找亮点, 发现情节。

二是站在平视的角度, 把镜头对准人。亲身体验了解新闻人物的心路历程, 寻找与人物生存状态、人生态度的契合点。捕捉到了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和生命活力, 就可能产生故事化的效果, 事迹的叙述就会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三是带着问题采编, 寻找矛盾和冲突。把人物放进矛盾中去展现, 从矛盾冲突中深挖其内心情, 从而表现出人物的独特性, 是人物故事化的有效方法。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2013年7月28日播出的人物报道《贾合义:坚持用道德良心做放心食品》, 记者采用故事化的手法, 设置了三个矛盾, 其中一个矛盾是当贾合义决定在面粉生产中取缔增白剂和增筋剂后, 产品销量急剧下降, 另一个矛盾是贾合义决定取缔铁桶散装油后, 生产成本直线上升。记者用旁观者的视角, 讲述了贾合义面对这些矛盾作出的选择、采取的态度, 让蕴藏在人物身上的优良品质得以完美展现, 成为大众信服的楷模。

四是为人物找场景, 让情景再现事迹。充分运用纪录、对话、描述等方法, 让新闻人物或周边人群在相关的现场说事, 从而立体展现人物的丰富情感和感人事迹。2005年冬, 笔者采访摄制了五集系列报道《徐占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讲述了陕北佳县打火店村原党支部书记徐占智几十年来矢志不渝带领群众征山治水、发展村经济、建设新农村的感人事迹。由于人物离世突然, 手头的视听资料少之又少, 报道难度相当大。在确立了每集的报道主题后, 笔者决定用转换场景、环境展现、现场说事的办法来组织故事。在表现徐占智两袖清风一心为公的高尚品格时, 选择了记者在居住窑洞前出镜、徐占智老伴在昏暗的窑洞里做饭, 在羊舍前和徐占智老伴对话拉家常几个情节;在表现人物一心一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时, 则选取村集体牛场挤奶间、某村民养羊场、某村民果园等场景。通过空间变换、现场采访、群众访谈、事例举证, 再现了一切为了群众的老基层干部形象, 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4 故事细节化的作用

好的故事最能吸引人, 而好的细节最能打动人。在电视新闻人物报道中, 现场感极强、生动真实感人的声画细节, 对增强人物的可信度和深化报道主题, 塑造人物形象, 增加事迹渲染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故事细节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能去粗取精, 平淡中现精彩, 使人物故事更生动、更丰富性、更独特;二是能以新鲜、独特的视角, 突出人物性格、言行举止、内心世界, 使人物显得丰满和完整;三是能渲染环境气氛、人物情态、聚焦受众兴奋点, 使人物的生活时空变得亲切、真实。记者曾在报道一位年轻钉鞋匠时, 运用了大量的细节镜头、细节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人物闲下来时阅读计算机书籍的情节, 表现了志趣广泛、积极上进的心态;用随身手帕给送饭的女儿擦拭衣角的饭渍, 表现了拳拳爱女之心;帮助路人捡拾掉在地上的水果, 表现热心待人、正直友善的品格。

5 细节化运用的方法

电视是集合声光电元素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因此, 人物故事细节化主要体现在视听两个方面。

5.1 镜头语言细节

镜头语言细节, 是指记者在现场拍摄到的具有强烈视觉冲动力的画面。镜头语言细节可能是人物活动环境的某个局部的再现, 可能是人物表事和情感流露的描绘, 也可能是人物细微动作的显示。笔者曾报道过一位乡村医生, 他步行了二里路到一户村民家里复诊, 笔者抓拍人物站在水缸前舀水喝的中近景镜头, 跟拍人物脱掉胶鞋上炕等细节镜头, 表现了人物与乡亲们亲密无间的关系, 深化了人物扎根基层农村、无怨无悔服务群众的主题, 如果只是拍摄在炕上和病人说话的镜头, 反倒给人不知就里, 故意摆拍的嫌疑。

镜头语言在表现细节、处理节奏、挖掘主题, 加强冲击力上都有独到的功能, 但在具体拍摄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镜头细节必须是真实客观存在的, 不是摆拍出来的;二是细节要与思想内涵、主题主旨有机融合, 否则就不知所云;三是精心把握, 摒弃与主题无关的细节, 防止影响主题的表达;四是细节不等于特写镜头, 必须和其他镜头衔接起来, 才能表达特定含义。

5.2 同期声语言细节

在采访实践中, 相信大家经常会听到和了解到群众讲述新闻人物的一些动人情景和生动细节, 但由于时空条件、人物等因素的制约, 难以用镜头再现当时的情景。这个时候, 我们就可以运用同期声的形式, 由当事人或周边群众在镜头前把细节描述出来。同期声语言细节还可以表述人物的内心情感等抽象的概念, 或无法用镜头记录的事物。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2014年有篇报道《热心公益事业的助人为乐楷模-张清海》, 报道中用到了采访军管所老所长的同期声:“原来他们区修学校, 他就把他的房产证抵押了后, 贷了款, 这学校开工修建, 修路、学校的捐款他都有。”区区10秒左右的同期声细节, 扩大了画面空间, 传递了贷款捐款细节, 为人物精神境界和高尚品德提供了有力佐证。

5.3 解说语言细节

镜头语言可以把细节真实、形象地呈现给观众, 解说词则可以用简洁的语言强化、升华细节, 使细节变得更生动。解说语言细节是采访中逐渐感知获得的, 是挖掘出来的, 不是写出来的。

运用解说词表现细节, 一要简洁明快, 朴实亲切, 不能拖泥带水;二要与画面紧密配合, 融为一体;三要以情动人, 从感情上拉近观众与电视的距离。笔者的同事曾报道过一位勇救落水少年献出生命的府谷籍现役军人, 在报道结尾, 用了蓝天白云和黄土地全景两个镜头, 有这样一段解说词:“蓝天无语、白云默哀, 英雄的灵魂永存”。寥寥数语, 补充了画面未曾交代的语言细节, 完成了对故事主题的升华。

5.4 其他声音细节

电视新闻采访中, 在特定的环境下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声响。挖掘有代表性的声音细节, 与镜头、解说、同期声等语言细节有机衔接起来, 同样可以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比如屋顶滴下的雨滴声、时钟的嗒嗒声、牛羊吃草声、远处传来的歌声等等, 都可以为特定的故事情节增添意想不到的细节效果。

5.5 次生语言细节

次生语言指的是记者在后期编辑过程中, 根据报道事实, 利用电脑特技、字幕变化、声效控制等手段插入一些特定背景资料、特定声音效果, 制作出能强化对人物故事的证实能力, 提高故事饱满度的声音和画面。

6 结论

人物故事化、故事细节化的运用和处理不单是技巧手法问题, 而是如何更好地为主题服务, 提升新闻价值的问题。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三贴近”, 探索创新人物报道方法, 以真感人、以情动人、以事服人, 增强作品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摘要:人物报道是电视新闻重要的报道样式之一, 其意义在于通过典型宣传, 示范带动, 传播正能量, 传递好声音。报道时就是要将人物的具体事迹展现给观众, 充分体现人生价值和独特的人格魅力。用故事化手法进行电视新闻人物报道时, 重点挖掘新闻人物的生活故事, 展现人物的人生经历, 传递人物的内心情感, 刻画人物的独特个性, 捕捉传神的人物细节, 塑造可亲、可敬、可近、可学、可信的典型, 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 心灵的触动。本文主要从电视新闻人物报道存在的问题, 人物故事化、故事细节化表现手法的特点和实用方法等方面阐述, 引发电视新闻工作者对如何进一步创新传播理念、优化人物报道手法技巧进行理性思考。

关键词:人物报道,故事化,细节化,画面语言,声音语言

参考文献

[1]张靖.电视新闻创新从改变视角开始[J].新闻传播, 2009 (5) .

[2]杨凡.社会转型期人物报道的叙事研究[J].暨南大学, 2013 (6) .

人物故事铜镜赏析 篇3

真子飞霜镜(图1),唐代,质地青铜,直径15.9厘米。圆形,龟形钮,钮上端饰有仙山祥云月纹;下方饰有池水山石,池中生长出一枝莲叶,即为钮座;钮左侧是一片竹林,林外有一人席地而坐,长袍宽袖,膝上横置一琴,双手抚琴吟唱,面前置几,几上有笔砚等物;右方有凤鸟展翅起舞,凝视前方,构成一种悠闲享乐的气氛。有关真子飞霜的故亊,过去说法不一,有说是道教求仙长生的故事;有说是有关钟子期与伯牙的高山流水听知音的故事。

荣启奇镜,又名三乐镜(图2),唐代,质地青铜,直径15.5厘米。圆形,半球形钮,钮上端一方框内有三排竖行字:“荣启奇问曰答孔夫子”,阳文。钮下端为一株垂柳,钮右侧为一道貌岸然的老者手持曲杖,好似在向钮左侧的一位老人询问什么,一问一答,形象生动,富有韵味。此图系取材于春秋时孔子与荣启对话故事之情景。《列子•天瑞》云,孔子游泰山,见荣启奇行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问曰:“先生所以乐何也?”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吾既为男,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 孔子曰:“善乎能自宽者也。”这则故亊反映了古人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的人生观。

达摩渡海镜(图3),宋代,质地青铜,直径13.5厘米。呈菱花形,凸素缘,半圆钮。钮右侧有一位身披长袈裟手持斗笠的达摩和尚,光着头颅,面带笑容,从容自若地朝海浪走去,似乎海风乍起,把他的衣服吹得道道皱纹,海水更是波涛汹涌,这充分显现出达摩和尚渡海时的艰难险阻和执着乐观的精神。另外在钮的左上方,有一座飞檐翘角式的殿宇,似在等待他的到来,整幅画面情意深长、耐人寻味。

许由巢父镜(图4),金代,质地青铜,直径16厘米。圆形,圆钮,钮上部有起伏的峰巒,其间点缀着树木,空中彩云缭绕。钮下方有河流,上游河边坐一老者,下游处有一人右手牵牛,左手平举。有的山间还有三两间草屋,充满着山乡野趣的韵味。据考,该镜纹饰取材于许由巢父故事。许由、巢父是传说中唐尧时代有名的隐士,而且是很好的朋友。巢父隐居在山中,不谋求世俗的利益,年老之后,在树上筑巢并能安然沉睡,当时的人都称呼他为“巢父”。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尧听说后,决定把帝位禅让给许由,便亲自去拜访他,说明禅让天下的理由。但许由不愿意接受,于是逃遁到中岳嵩山附近的箕山脚下、颍水的北边居住。尧见许由不愿意接受禅让,又派人来请他做九州的行政长官。许由听了这话后,认为玷污了自己的耳朵,就跑到颍水边,赶紧用清水来洗耳朵。恰巧这时,他的朋友巢父牵着一头小牛到这里准备给牛饮水,看到许由洗耳,非常奇怪,便问其缘故。许由说:“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听了他的话,作出了更为激烈的反应:“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我犊口。”为了不让许由洗耳所用之水沾染牛嘴,巢父就牵着牛到上游去饮水了。这个故事反映的是古人崇尚亷洁、高风亮节的品格,令人肃然起敬。

柳毅传书镜(图5),金代,质地青铜,直径15厘米。圆形,宽凸缘,半球形钮,钮上有一棵大树,枝叶茂密,树下两侧站立有一男一女,似乎含情脉脉地相互对话。下方河岸上有几只小羊,另有一人牵马去河边饮水,形象逼真,富有情趣。据考,该镜画面取材于古代民间传说的柳毅传书故事,富有神话色彩。故事说的是洞庭龙君小女远嫁泾河龙王三太子,夫君暴虐无常又风流成性,龙女备受欺凌,常化民女出外牧羊,内心痛苦不堪,适逢落榜考生柳毅邂逅相遇,十分同情,遂愿意替龙女向父王传迭书信,结果使龙女得救,为报答柳毅见义勇为,龙君招他为乘龙快婿,与龙女结为伉俪,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

群仙祝寿镜(图6),明代,质地青铜,直径20.5厘米。宽素缘,半球形钮,钮四周浮雕有群仙祝寿图,钮上端为一位老寿翁居高临下,群仙在下围绕,各个形态不同,有的手持礼品;有的双手作揖;有的俯首跪拜;有的手拄拐杖。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充满着浓郁的喜庆气氛。上面群仙指的是八仙,即钟离权、李铁拐、张国佬、吕洞宾、韩湘子、蓝采和、曹国舅、何仙姑等。他们是民间信仰中吉祥喜庆之神。

苏轼励志故事 篇4

还有三国时的孔融。曹操攻下邺城之后,烧杀抢掠。儿子曹丕还私纳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看不惯,就给曹操写了封信,言及“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之事。曹操有些不明白,回家翻书也没找到,便问孔融,孔融答道:“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意思说,以现在攻入邺城你们曹家父子的所作所为来推断,武王差不多也这么做过吧。曹操一听,原来孔融是编一个故事来讥讽自己。

这两件事,如出一辙,但后人谈及,前者可谓美谈,后者却难免沉重。原因是,当苏轼把真相道出后,梅圣俞一笑而过。不仅如此,梅圣俞以及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都特别欣赏和推崇苏轼,把他的试卷判为第二名。欧阳修如此乐观地预见苏轼的未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中还写道:“欧阳修有一天对他的儿子说:‘记着我的话,三十年后,无人再谈论老夫。’”言外之意,将来的文坛必将是苏轼的天下。

孔融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因为后来,曹操找了一个借口,把孔融杀了。当然了,孔融是跟曹操作过几次对的,虽言语也侮慢,但其所劝讽,都不无道理。那么,曹操杀孔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后汉书·孔融传》是这么说的——“操疑其所论建渐广,益惮之……虑鲠大业。”大意是,曹操怕孔融说得太多,妨碍了他的大事。

苏轼的爱情故事 篇5

有人说一个人的命运主要由两次机会决定,一是出生,二是升学及就业;若是女子,还有第三次机会,就是嫁人。出生是由上天决定的,生于豪门,就是大家闺秀;生于穷户,就是小家碧玉。升学及就业,也受种种因素牵制,不见得皆由人意,唯有嫁人,主动权基本操纵在自己手中。

近代女子为文而名声最盛者,非冰心莫属,她曾评述最佳男人应“情”“趣”“味”兼备,寻常男子,能具其中之一已是难得,三者兼备者,真是少之又少。

先说“情”。人若无情,不如草木,一个人之可爱与可敬,全在于其之真情,才高如顾城,却以利斧劈死相濡以沫的妻子,这样的男人,为他心寒都来不及,想说爱他,确实不容易。中国古代的男人,把忠孝节义看得重于一切,与妻子的情谊,看得最淡,如《三国》《水浒》中的英雄好汉,以同性的眼光看去,确实值得钦敬,以异性的眼光看去,未免心中酸涩。所幸,苏轼是有血有肉的人,并非这样有义无情的英雄。“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是苏轼在妻子王弗去世后十年写下的悼亡诗。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本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谁料一朝弃我而去,从此幽冥隔世,轩窗凄然一面,醒来却是幽梦一场,隔着近千年的时光,我们仍能感受到词人无尽的悲痛。天不假年,苏轼先后三位王姓妻子,却都弃他而去,没有一人伴他走完生命的旅程。“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更思卿。”据说这是苏轼怀念最后一位妻子兼红颜知已王朝云而作,晚年丧妻,形只影单,潇潇暮雨,多少落寞与孤独,只向琴中倾诉。自古男儿多薄情,多少男子老婆还活着,就巴不得她赶快死去,有几人似苏轼这般深情?

再说苏轼之趣。据传,丞相王安石曾大发宏论:“四马为驷,天虫为蚕,古人造字,定非无义。”苏轼问:“鸠字九鸟,可知有故?”王安石欣然请教,苏轼答:“《毛诗》云:‘鸣鸠在桑,其子七兮’,连爷带娘,共是九个。”这样妙答,真让人不由大笑。据说苏轼有一妹,聪明才智不亚其兄。苏轼大胡须,长下颏,妹妹高额头,深眼窝。兄妹互相取笑嘻戏。妹妹笑哥哥:“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哥哥笑妹妹:“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边。”“几回拭脸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兄妹对诗,何其有趣。这些故事不见得件件真实,苏轼之机敏与幽默,由此却可窥一斑。幽默之人,往往是最体贴与富有理解力之人,也唯有这种人,方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寻出无尽乐趣,一本正经的道学先生,与无情有义的英雄一样,是供外人钦敬的,不是值得自家人喜欢的。

一个人有情有趣,已是难得,但若无味,日日相守,终嫌其浅薄。我们且看苏轼的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多么豪迈;“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多么俏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又是多么空髑逵摹K臻还是两宋第一位大书法家,其行书笔墨浓郁,不似王羲之行书的空灵优雅,不似颜真卿楷书的端正森严,也不似张旭草书的狂放飞舞。苏轼之书法有筋有骨,厚重洒脱,一如他的词句。苏轼不仅词文书法尽佳,流传至今的东坡肉,东坡肘子,更不知让多少人垂涎欲滴。词句好,是文学品味高;书法好,是艺术品味高;饮食讲究,是生活品味高。这样三味俱高的男人,请问世间有几?

若能嫁于苏轼,花前月下,与他品诗论词,此乐何及!敛袖研墨,看他潇潇洒洒地写字,此乐何及!待他离去,仿他字迹,狗尾续貂,拊掌而笑,此乐何及!闲来无事,与他闲敲棋子,探讨食谱,此乐何及!羡慕朝云,嫉妒朝云,十二岁到苏轼身边,一守二十余年,不知朝云作何想,我们却总觉得,她是世间第一幸福的女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寂寞沙洲冷--一段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

寂寞沙洲冷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惟见幽人独来往,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

北宋哲宗绍圣年间,在广南东路的惠州(今惠州市)白鹤峰的几间草屋内住着一位两鬓飞霜的老人和他的家属。白天,他在草屋旁开荒种田;晚上,在油灯下读书或吟诗作词。这位老人便是当朝名臣苏轼。他的大半生都处于新党与旧党斗争的夹缝之中,由于他为人刚正不阿,直言敢谏,所以一再遭贬。哲宗元佑八年(1093),所谓的新党上台,他们把苏轼当作旧党来迫害,一贬再贬,最后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苏轼感到北归无望,便在白鹤峰买地数亩,盖了几间草屋,暂时安顿下来。

说来也怪,每当夜幕降临之时,便有一位妙龄女子暗暗来到苏轼窗前,偷听他吟诗作赋,常常站到更深夜静。露水打湿了她的鞋袜,而她漠然不觉,还在全神贯注地听着,听到会心处她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小声吟读,那摇头晃脑的样子,俨然一位老学究。这位夜半的不速之客很快就被主人发现。一天晚上,当这位少女偷偷掩至之时,苏轼轻轻推开窗户,想和她谈谈,问个究竟。谁知,窗子一开,那位少女像一只受惊的小鸟,撒腿便跑,她灵活地跳过矮矮的院墙,便消失在夜幕之中。

白鹤峰一带人烟稀少,没有几户人家,没有多久苏轼便搞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在离苏轼家不远地方,住着一位温都监。他有一个女儿,名叫超超,年方二八,生得清雅俊秀,知书达礼,尤其喜爱阅读东坡学士的诗歌词赋,常常手不释卷地读着,苏公的作品她都背得很熟,达到了入迷的程度。她打定主意,非苏学士这样的才子不嫁。因此,虽然过了及笄(十五)之年,尚未嫁人。自从苏轼被贬到惠州之后,她一直想寻找机会与苏学士见面,怎奈自己与苏公从未谋面。苏轼虽然遭贬,毕竟还是朝廷臣子,而自己是一个小小都监的女儿,怎能随便与人家见面呢?况且男女有别。因此只好借着夜幕的掩护,不顾风冷霜欺,站在泥地上听苏学士吟诗,在她,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苏轼了解真情之后十分感动,他暗想,我苏轼何德何能,让才女青睐一至如此。他打定主意,要成全这位才貌双全的都监之女。苏轼认识一位姓王的读书人,生得风流倜傥,饱读诗书,抱负不凡。苏轼便找机会对温都监说:“我想在王郎与令女之间牵根红线,让令爱早遂心愿。”温都监父女都非常高兴。从此,温超超便闭门读书,或者做做女红针黹,静候佳音。

谁知,祸从天降。当权者对苏轼的迫害并没有终止。正当苏轼一家人在惠州初步安顿下来之时,绍圣四年(1097)四月,哲宗又下圣旨,再贬苏轼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琼州远在海南,“冬无炭,夏无寒泉”,是一块荒僻的.不毛之地。衙役们不容苏轼做什么准备,紧急地催他上路,苏轼只得把家属留在惠州,只身带着幼子苏过动身赴琼州。全家人送到江边,洒泪诀别。苏轼想到自己这一去生还的机会极小,也不禁悲从中来。他走得如此急促,他的心情又是如此的恶劣,哪里还顾得上王郎与温超超的婚事呢?

苏轼突然被贬海南,对温超超无疑也是晴天霹雳。她觉得自己不仅坐失一门好姻缘,还永远失去了与她崇敬的苏学士往来的机会。从此她变得痴痴呆呆,郁郁寡欢。常常一人跑到苏学士在白鹤峰的旧屋前一站就是半天。渐渐她连寝食都废了,终于一病不起。临终,她还让家人去白鹤峰看看苏学士回来没有。她带着满腔的痴情,带着满腹的才学和无限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家人遵照她的遗嘱,把她安葬在白鹤峰前一个沙丘旁,坟头向着海南,她希望即使自己死了,魂灵也能看到苏学士从海南归来。

苏轼的尴尬的名人故事 篇6

歙砚,产于婺源,是古代四大名砚之一,人赞曰:“坚润如玉,磨墨无声。”古代文人,案头有此一砚,自是生色不少。

苏轼和大家一样,也喜欢歙砚。

苏轼又和大家不一样,是大名人。名人,有名人效应,用谁东西,是给谁面子,说白了,等于在做免费广告。因此,很多制笔的,制墨的`,拿着自己东西,不远千里,找到苏轼,让他试试,或许他高兴了,夸上一句,自己的东西就打出品牌了。

苏轼因此很得意,可面对歙砚,却碰了壁。一次,他派仆人去歙州,告诉仆人,去了就说,苏学士想买方上等歙砚。在他想来,那还不是手到擒来?不久,仆人回来了,空着两手,沮丧着脸,告诉他,歙州人不卖。

苏轼大惊,这究竟是怎么啦?

仆人告诉他,自己去歙州后,找到那些制砚名匠,说苏学士想买方上等歙砚。大家问,是大苏还是小苏。仆人说,当然是大苏啊。大家听了,头都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告诉他,去用凤咮砚吧,这砚不卖。

苏轼一听,挠着脑袋,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句话把歙州人得罪了。

几年前,他的老朋友王颐拿了方砚来,请他品评,其中意思,不言自明,让他给帮忙抬高身价。

这砚,并不出名,产自一个叫凤凰山的山头。就在山嘴处,王颐发现,那儿的石头呈黑色,如漆一般,石质坚实,敲击起来,发出铜铁之音,就开凿出来,做了方砚。苏轼拿在手里,润滑,柔和,赞赏不已,在王颐的请求下,给砚台取名,叫凤咮砚。一高兴,还在砚底写下一行铭文:坐令龙尾羞牛后。意思是说,怎么能让这么好的龙尾上品,处于蠢牛一般的其他砚台之后呢?

这话在赞颂凤咮砚时,把其他砚给普遍作践了一下,比作蠢牛。当然,一般砚台,贬低了也就算了,可歙砚不一样,是名砚啊。

名砚遭名人作践,歙州人很不爽,不爽的结果,拒卖歙砚给苏东坡。

天下闻名的苏学士,因为一句话,失去和歙砚交臂的机会。这,固然是歙砚的遗憾,也是苏东坡的遗憾,因此,苏东坡曾十分沮丧道:“卒不得善砚。”

随意的一句话,给中国文化留下一段遗憾。

说话时,实在应有分寸,这既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他人。

苏轼人物故事 篇7

象征, 是以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概念、思想、情感的写作手法。文中最容易被学生发现的象征意象是“蓝天”, 象征了美好而广阔的新生活。而只需稍加提示, 学生就能找到另两个象征意象:“门”和“窗”。“门”象征着婚姻的枷锁、社会伦理道德的现实门禁, 门里门外两重天;“窗”是觉醒之光, 照亮了女主人公路易丝的新生之路。正是通过“窗”, 她才看到了属于自己的蓝天。

笔者最先捕捉到的象征意象也是这三个。学生的话启发了我, 在问学生读这篇文章的第一感觉时, 一个学生说:“我都没看懂, 一会理查德, 一会玛拉德, 都看晕了。”一个念头突然闪进脑子:名字是不是也有什么象征意义呢?可选的姓氏、名字那么多, 肖邦为什么偏偏选这两个?即使是阅读英文原典, Richard (理查德) 和Mallard (玛拉德) 的相似度也远比Lincoln和Bush高。

理查德 (Richard) , 女主人公路易丝丈夫的朋友, 是男方的社会关系。Richard, 意为“掌理大权的统治者”。在文中象征着人们习惯、并认同其正确性的社会舆论和伦理道德体系。而这恰恰是路易丝最难突围的封禁区。一个女人的丈夫可能因种种原因消失, 但作为真正掌握大权的社会舆论、道德体系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让我们梳理一下理查德的所作所为, 感受一下他的敏感、敬业和恐怖。“当人们收到那些铁路事故的消息时, 他 (理查德) 正在报馆里”, 也许, 发往每一户的报纸都曾经被理查德以审视的目光浏览过, 一旦发现需要自己出场, 他会马上采取行动。“紧接其后的电报, 使他在最短的时间里确认了消息的真实性, 他急忙赶来, 力图赶在那些不够小心委婉的朋友带来这坏消息之前”。电报本应是让人最快得到消息的途径, 而在路易丝还没收到丈夫死讯的电报前, 理查德已经更快地赶到了。如果只作为朋友, 这是令人感动的, 但一想到他背后的象征意义, 又让人从中读到了隐性的恐怖:他没给你一点点自己思考、自己面对和处理事情的机会。有他在, 你只需要也只能按照他想的那样去做。他是“小心委婉”的, 但这种细致和体贴会施予人柔和而有力的控制感, 让你欲摆脱而先有负罪之心。

如果理查德仅仅表现出迅疾的一面, 那么还配不上“统治者”的头衔。当路易丝为丈夫的死嚎啕大哭、独啜悲伤时, 理查德给了她一个小时的独处时间, 这既是因为她之前的表现符合他认为的“正常”, 也是为了给其他女性一个优秀的样本。但就是这短短的一小时, 他也不放心, 打发了约瑟芬上楼, 自己则“站在楼下等着她们”。理查德为什么站着呢?当然有担心女主人公自杀, 欲及时施与援手的原因。但笔者好奇的是:路易丝自杀和不自杀之间, 理查德更喜欢哪个选择呢?肖邦并没有为难理查德, 只是在结尾突变时, 让理查德再次展现了他一贯的敏感和敬业。“他 (玛拉德) 惊谔地站在那, 听见约瑟芬尖厉的叫声, 看见理查德飞快地移动着, 想把他挡住不让他妻子看见他”。理查德, 永远是理查德, 在任何突变之下, 都能冷静、迅捷地采取行动。

在小说中, 肖邦安排路易丝死于丈夫复生带来的对回到原来生活的绝望。这使我们心生希望:如果玛拉德真的死了, 路易丝也许就能拥抱新生活了。或许当时的肖邦自己也认为丈夫的死可以给无数妻子新生的机会。因为她本人就是在丈夫死后开始了写作等新生活的, 所以她给小说设置了“你死我生, 你生我亡”这样对立的结局。但现实世界中的理查德们很快展示了其强大的实力———以集体的力量———肖邦的小说被从图书馆的书架上取下, 并指责她的书“应列为毒品”, 被圣路易斯文艺社取消会员资格。1899年底, 她的出版商也拒绝出版她的第三本短篇小说集。肖邦感到自己在文学领域受到排斥, 因此在她生命的最后岁月里, 她几乎再也没有动笔, 直至死亡。因此, 只要“理查德”在, 路易丝就逃不出她的命运———肉体的死亡或者精神的死亡。

关于理查德, 值得一提的还有“Richard Roe”这个词组, 意为“诉讼中不知姓名的当事人”。在这场争取自由独立的生死对决中, 路易丝连自己的敌人是谁, 都不可能完全明了。当然, 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寒的:约瑟芬, 作为女性, 本可以成为路易丝的同盟;作为路易丝的姐姐, 本应该成为路易丝坚定的支持者。但社会的契约力量竟然超越了亲情血缘的天然纽带, 约瑟芬最终站在与路易丝相反的阵营, 为钳制女性自由的男权社会呐喊助阵。

约瑟芬 (Josephine) , 路易丝的姐姐, 是女方的社会关系。Josephine英文意为“增强;多产的女子”。象征着女性群体中接受命运、顺从命运并以此为荣的那一部分。她们被摘除了思考的能力, 习惯了依附式的生活方式。时间、传统麻木了她们, 她们习惯这样的生活似乎也从中得到了某种乐趣。她认同把女性存在最大的价值定位在“多产”上。当然, 有很多孩子应该是快乐的、幸福的, 但快乐幸福是在“产”、“产”得“多”, 还是在养育的过程?母亲 (mother) 在英文中有一个动词词性, 含义是“生下, 养育;像母亲般关怀或照管”。约瑟芬只完成了“生下”这个“产”的过程, 故只能称为“多产的女子”, 而不是“多产的母亲”。当然, 她也承担了“养、照顾”的一部分 (只有人能做到这点吗?) , 但却把“教育、管理”这一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让渡给了男性。这一部分权利的让渡导致了两个恶果:一是女性自己把自己最大的存在价值局限在了当生育机器上;二是男性在约瑟芬的通力配合下, 多快好省地教育出了更多的理查德和约瑟芬。

约瑟芬的另一重要含义是“增强”, 约瑟芬的存在增强了理查德的威势, 使他的信徒几乎囊括了全部的男女老少。从文本中看, 约瑟芬是理查德最好的搭档和先锋。前文我们已经推测理查德是第一个知道并赶去通知路易丝丈夫死讯的人, 但他只是陪着路易丝, “在她身旁”。真正告诉路易丝丈夫死讯的人是约瑟芬, “是她姐姐约瑟芬用断断续续的句子和半遮半掩的暗示告诉了她”。到底是约瑟芬准确而完美地领会并执行了理查德的意思, 还是约瑟芬与理查德已经有了足够的默契, 不谋而合?路易丝上楼独处时, 文中出现了极具象征意味的一个细节:“约瑟芬跪在关着的门外, 嘴唇对着钥匙孔, 一直在求她 (路易丝) 开门”。“跪”是一种绝对臣服的姿态, 约瑟芬就这样跪在“门”外, 执行着理查德的意愿。在约瑟芬的心中, 一个人独自面对事情是可怕的, 是“会让自己生病的”。只有打开门, 回到有理查德的这个世界才是正常的、安全的。文中理查德没说一个字, 但约瑟芬的所有语言、行为、思想却与理查德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我们甚至可以说, 约瑟芬是能生小孩的理查德。

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了笔者的漏洞:文本中找不到证据证明路易丝是否有子女。如果路易丝没有子女, 那么根据上面的论述, 一个不能或者还没有生产的女子, 对社会有什么意义呢?哪里值得丈夫“永远带着爱意面对她的脸”?哪里值得理查德“小心委婉”地呵护对待?笔者认为这恰恰是理查德的高明之处:他所认同的女性典范, 有约瑟芬这样“多产的女子”;也有顺从、遵循传统体系的女子———比如之前的路易丝。这一方面混淆了约瑟芬的视听, 使她对自己的可怜定位不加留意。甚至面对不能生育的女子时, 约瑟芬或许还会有优越感。另一方面, 从生理因素和现实情况来看, 不能生孩子的女子还是少数。对前路易丝 (假设她没有生育能力) 的接受认同, 既展示了理查德的大度包容, 也使得绝大多数路易丝成为了约瑟芬。

理查德和约瑟芬, 男女方的社会关系联合起来, 结成了一张大网, 将路易丝牢牢罩住。我们恨理查德, 但也理解他;我们也理解约瑟芬, 但更可怜她。

苏轼人物故事 篇8

张仪:拆台第一高手

《芈月传》中张仪智商爆表、舌战群儒,而历史上的张仪更厉害。

战国时代群雄逐鹿,最重要的政治潮流就是“连横”与“合纵”。秦国位于西方,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位于其东,此六国结盟为南北向联合,一起对抗秦国,故称“合纵”;而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则为东西向的联合,称“连横”。一批对当时国家间的政治形势非常熟悉、善于运用辞令和权术从中获取功名利禄的“纵横家”应运而生。他们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四处游说,可谓“一口倾国”,其中最显要的人物当属主张“连横”的张仪。

张仪家贫,一次在和楚王宴饮时楚王丢了一块佩玉,大家都说张仪穷一定是他偷的,可又搜不出来,就痛打了张仪一顿。回到家里妻子见他被痛打就笑着说,若不是你事口舌能有这么狼狈吗?张仪说,看看我舌头在不在?在就行了。可见他对自己的口才有多么自信。

张仪师从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年纪轻轻便掌握了纵横家的看家本领,几经辗转,他来到秦国,得到了秦惠文王的赏识,被封为相,他出使各国,凭三寸之舌戏弄天下诸侯,又先后到齐国、赵国、燕国,说服各国诸侯“连横”亲秦。就这样六国“合纵”联盟最终被张仪拆散,只待时机一到便各个击破。

秦惠文王因为张仪功劳卓著,封他做了“武信君”,并赐封给他五座城邑。张仪的连横之术成为后来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基本战略。

素材运用方向:

妙笔能够生花,妙舌能够倾国,在“口才”“赏识”“谋略”等文章中不妨运用张仪的故事。

春申君:

一世英明毁于春秋大梦

《芈月传》里风流倜傥的黄歇青年时代便名满天下,可历史上真实的黄歇虽才华满腹,却直到43岁,才等到施展才能的机会。

那时秦国占领了楚国大片土地,并攻下都城鄢郢,楚王被迫把都城迁到陈县,但秦国仍步步紧逼,无奈的楚王派黄歇出使求和。黄歇临危受命,来到秦国后,精心拟好一封劝谏信,上书秦王。他引经据典,分析形势,陈述利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力陈秦楚是两个强国,两虎相斗只能两败俱伤,而韩、赵、魏、齐等国则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秦楚若结为盟国,共同对付其他国家,那么“此四国者不待痛而服矣”。秦王觉得很有道理,马上下令停止攻打楚国,并与楚国缔结友好盟约。黄歇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楚王为遵守盟约,把19岁的太子熊完作为人质派到秦国九年,并遣黄歇一同前往。在此期间,黄歇竭尽所能维持楚国的利益和秦楚之盟,并且与太子结下深厚情谊,太子继位后便任命黄歇为相国,封为春申君。

公元前257年,春申君领兵解除秦军对邯郸之围;公元前255年,他又率军灭掉鲁国。这两次成功的军事行动使楚国一改往日羸弱的形象,而春申君也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尊贤重士的品行赢得了崇高声誉。

楚王没有子嗣,春申君听信门客李园的馋言,把已经怀了自己孩子的小妾李嫣(李园的妹妹)献给了楚王,妄想自己的孩子能成为日后的楚王。虽然李嫣真的生了个儿子被立为太子,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园为了让这个天大的秘密永远石沉大海,趁春申君为楚王奔丧之机,派刺客暗杀了春申君,并杀掉他一家老小,一世英名的春申君就因一时的利令智昏而落了个惨淡收场。

素材运用方向:春申君作为战国四君子之一,其满腹才华为我们所信服,其惨淡结尾也为我们所悲叹,他的事例可以用在“英雄人物”“英明与贪欲”“世事无常”等文章中。

司马错:秦国最出色的战略家

司马错是司马迁的八世祖,他是一位战略大师,他的一生只打了两场大战,一次是灭蜀之战,一次是攻楚之战,这两场在当时并不被重视的战争,却力助秦国一统江山,被后世称颂,彪炳史册。

司马错的第一战是灭蜀。秦国南方占据四川盆地的蜀国与巴国打架,两国都向秦国求助,秦王早有心取蜀,只因正与韩国作战才犹豫不决。这时,司马错站出来说话了,他认为秦国要扩张领土要从最容易的开始。蜀国虽然地广富庶,却是蛮夷番邦,地处边疆,秦国取之如探囊取物,其他国家也不会干预,反之攻韩则必然招致六国联手抗击。而拿下蜀国,不仅扩张了领土,还可得到财富,一举两得。得蜀之后,占据上游地形之胜,即可造大船浮江攻楚,楚国一亡,天下可定矣。

司马错的战略清晰可行,秦王听后欣然采纳,马上派他率兵伐蜀,司马错马到成功一举灭掉了蜀国,而后又乘胜灭掉巴国,使秦国的领土扩大了近一半,人口增加了三分之一。他为秦国打下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后方,源源不断为秦国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为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司马错的第二战是伐楚。在彻底平定蜀地后,公元前280年,司马错率大军乘坐大船万艘,从巴地延涪水南下,再翻越今岷山山脉、摩天岭山脉、云贵高原,出其不意地攻到楚国后方,令楚军猝不及防,损失大片土地。司马错攻楚之战是典型的避实击虚战术,开创了我国战争史上早期的战略大迂回战例,实践了他“得蜀即得楚”的预言。

素材运用方向: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司马错的用兵特点,那就是“谋”,遇到“以智取胜”“谋略的重要”“古代的重大战役”等作文,不妨引用司马错的故事。

白起:战神亦杀神

《芈月传》中的小狼白起骁勇善战,历史上的白起号称“人屠”,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是一生从未打过败仗的常胜将军,一生大小70余战,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令六国闻白起而胆寒,他的每一次胜利都为大秦帝国的强大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幼年的白起经常在山野之中,将周围的一草一木想象成军队,在心中排兵列阵,展现出对军事的极大兴趣。他15岁从军,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在他50年的征战生涯中,伊阙、楚郢、长平三大战役最为著名。

nlc202309081437

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之战令白起一战成名。他利用一个小部队引出敌军的部队,再将主力部队绕到对方后方进行包抄,结果将韩魏联军引至伊阙,杀敌24万并俘虏对方主将。从此,魏、韩两国只有俯首听命,割地求和。

公元前278年,白起率兵攻陷楚国首府郢都,迫使楚王迁都淮阳,楚郢之战之后,楚国一蹶不振。

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使白起一举夺得“杀神”封号,也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

长平之战前,秦国攻赵三年僵持不下,秦军损失惨重。秦王密派白起奔赴前线。面对鲁莽轻敌、高傲自恃的赵国,白起决定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赵国大将赵括在不明虚实的情况下贸然行动,导致军队受损,军心受挫,白起乘胜出击将赵军截为三段,首尾分离又断其粮草,赵军大败,40万赵兵投降,为绝后患,白起将这40万降兵全部坑杀。

白起虽可谓“千古第一战神”,但因杀人如麻而“青史无心留骂名。”最后因功高震主而被赐自尽,下场黯然。

素材运用方向:白起助秦一统天下于历史有功,杀人如麻却留下嗜血骂名,对待历史人物要既看“功”也看“过”,才能做到公正。在“如何正确看待历史人物”“伟大的军事家”等文章中可运用白起的故事。

成语典故

悬梁刺股

苏秦游说秦王,上书数次,秦王没有采纳他的主张,他回到家中,父母妻嫂都不理睬他。他伤感之余,刻苦自励,努力攻读,夜里读书到困得想睡觉时,他就用锥子扎大腿,以清醒起来,继续学习。后世常以“刺股”比喻勤苦读书、奋发自强。

张仪折竹

张仪年轻时替人家抄书,遇到没有见过的好句子就写在掌中或腿上,晚上回到家中,折竹刻写,久而久之,就集成册子。后人遂以“折竹”或“张仪折竹”形容勤奋刻苦学习。

南门立木

商鞅在开始推行新法前,为取信于民,派人在城中竖立一木,并告知:“谁人能将之搬到城门,便赏赐十金。”秦民无人敢信,后加至五十金,于是有人扛起木头搬到城门,果然获赏五十金,从此孝公变法开展起来,史称“徙木立信”。北宋王安石,在一首称赞商鞅的诗中以“一言为重百金轻”,来比喻言出必行的重要。

朝秦暮楚

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朝秦暮楚”这个成语,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

【素材演练】战国风云此起彼伏,一个个英雄人物的故事也令人心潮澎湃,在了解了这些人和事之后,你有哪些感想,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佳作示例】

胜者之道——谋

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 顾瑾仪

缥缈黄河风渐远,熙熙攘攘涛声。烽烟四起举刀兵。七雄何乱战, 五霸枉纷争。常叹古今离与合,宽心且慰平生。青松明月总关情。莫如歌一曲,再借酒三行。

战国,又是一个悠远的时代,数不尽的英雄人物,望不断的千里江山。群雄逐鹿,狼烟四起,而秦国,则是这中原霸主中唯一的胜者。

说起秦国的胜利,不得不说起四个人:商鞅、张仪、白起以及司马错。其中,以秦国最出色的战略家——司马错,最得我心。

司马错其人,乃司马迁的八世祖,一位战略大师。数其生平,只打过两次仗,一次是灭蜀之战,一次是攻楚之战。这两场战役,在当时并不受重视,但在后来却力助秦国一统天下,为后世称颂,彪炳史册。

灭蜀之战前,秦王为攻韩还是伐蜀而犹豫不决,朝臣也为此争执不休(这一幕在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被着重描摹),此时,司马错提出了先伐蜀,得蜀即得楚的主张。秦王听后欣然采纳,派他率兵伐蜀。司马错一举将蜀国拿下,又乘胜灭掉巴国。他为秦国打下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后方,为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司马错的第二战是攻楚。司马错攻楚之战是典型的避实击虚战术,开创了我国战争史上早期的战略大迂回战例,也实践了他“得蜀即得楚”的预言。

那么,在这两次战役中,司马错又是如何获胜的呢?我认为,这胜利之法离不开智、离不开谋。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司马错的用兵特点,那就是“谋”。他虽为武将,却深谙谋略之道。

孙子兵法有云:谋定而后动,知之而有得。一次成功、胜利的战役,离不开主将的精心策划。战场是这样,现代的商场、职场也是这样。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他不仅仅需要力挽狂澜的魄力、独挑大梁的能力,还需要细致缜密的谋略能力。有谋划,才能有计划;有计划,才能有行动;有行动,才能有成果。可见,一个人,甚至一个团体的谋略能力,对其发展与命运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

那么,何为谋?这是一个很难用语言文字来回答的问题。“谋”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能力,一种对形势、对处理方法能快速作出判断的能力。常言道,一步错,步步错。一个优秀的谋略者,能够在最紧要的时候作出最正确的判断,并能为接下来的事态发展奠定一个好的基础。从这一点上看,司马错是做到了,他的指挥作战奠定了秦国千秋大业的基础。很难说,如果没有司马错在朝堂上的进谏,没有他所指挥的两次战争的胜利,战国将在谁的手中落幕。从另一方面来讲,一个好的领导者,一个优秀的团队,身上也必然是具备这种极佳的品质的,不然,在这样一个日趋残酷竞争的商品社会中,又何谈什么立足,什么开拓呢?

所以说,争,就在胜;胜,就在谋。战场中,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输掉的那一方也不应埋怨什么,只能仰天慨叹一句:“不如!”然后慷慨赴死。至于这“不如”的,到底是哪一点,我看也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教师点评】

文章结构严谨,紧扣“谋”字,引经据典:不仅举司马错的成功之两例,而且博古论今,无论是商场,还是战场,均需“谋定而后动”,才能打造优秀的团队、优秀的集体。尤其是现在的社会,竞争日趋残酷,有勇有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文章唯其不足之处,在于未能将“谋”之方略,阐述清楚明白,这是解决疑难之关键。

指导教师/夏年凤

欧阳修与苏轼的故事介绍 篇9

一天下午,一位身材瘦弱的青年文人,来到欧阳修的府第门前,一见门卫便说:“我是四川的苏轼,要拜见欧阳大人。”他一再请求,门卫仍不让进,欧阳修的随从张旺,从里面走出来说:“欧阳大人已有明令:”来访举子一概不见,你还不快走?“苏轼本是个清高之人,虽有朝廷大官的推荐信,但他不肯轻易拿出来,现事已至此,他只好掏出来,请求张旺转呈欧阳修。谁料,张旺没看信件还算客气,一看信封见是张方平所托,竟火冒三丈,跳起脚吼道:”滚,快滚?“

原来,欧阳修是庆历新政的热心促成者和积极参与者,而张方平却是守旧派的重要头目之一,两人从来水火不容。如今苏轼带了张方平的信来,张旺怎能不火冒三丈?

苏轼也不示弱,用四川话不客气地回敬了几句。张旺被火上加油,一手便将苏轼推倒在地上。苏轼忍痛爬了起来,气得大骂:”你狗仗人势,天将灭你......“骂完又想:一个下人竟如此粗野无礼,他的主人定不是正直廉明之人,由这样的人主考,我考有何用,不考了?苏轼昂首走了。

欧阳修听到门外的吵闹声,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背着手走出来问原因。张旺躬着腰笑嘻嘻地说:”嘿嘿,大人,小的赶走了一个张方平的同党。“欧阳修一听,不由得沉思起来:张方平早已回乡,病得奄奄一息,谁还能与他同党......张旺见欧阳修沉默不语,立即呈上那封信,说:”大人,您看。“欧阳修仔细看完,两道浓眉一竖,沉重地说:”唉?你误事不浅?“他问清了苏轼去的方向,拔腿就追。张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愣愣地站在门口,好一阵子回不过神来。

原来,张方平在信中说,苏轼乃四川才子,文章超群,只是看破红尘,无意功名;经他苦苦劝说,才肯出山。他自己已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万望欧阳修不计私怨,选拔贤才......欧阳修本是爱才如命的人,看了信怎能不激动异常?他想张方平在临终前,竟能不计前嫌,向我推荐人才,我欧阳修绝不能让苏轼再度看破红尘隐入深山。所以也就顾不得自己年过半百和主考官的体面,看完信就急起直追。

苏轼边走边想:如今哪有识贤之人,还是回峨嵋山隐居为好......忽然间,只听身后传来一阵呼喊:”苏学士留步?苏学士留步?“苏轼转头一看,只见一位衣冠不整、胡子花白的老人,手提厚底官鞋,一瘸一拐地跑了过来,一见苏轼便喜得哈哈大笑。苏轼吓了一跳:”呜呼哀哉?我碰上疯子了?“他立刻飞快奔跑。还没有跑上一箭地,又听得后面远处一阵马蹄声响,紧接着便有人大声喊叫:”欧阳大人--欧阳大人--小心摔跤?“苏轼心里一震,啊?那提鞋追赶自己的老人竟是欧阳修?他立刻转身停住脚步,禁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原来,当时欧阳修一激动,哪里还记得叫张旺备马,后在路上跑时,厚底官鞋又扭了脚,为了争取时间,他干脆脱鞋去追。张旺在门口好一阵才回过神来,悟出欧阳大人定是去追赶苏轼。可他已是五十岁的老人,怎能走得过年轻后生,于是张旺赶快备马追来。

苏轼歉疚地走到欧阳修面前,纳头便拜:”欧阳大人,请原谅小生失礼?“欧阳修拉着他的手,亲切地说:”苏学士千里迢迢而来,一路多有辛苦,快请起?快请起?老夫差点误了大事。"

上一篇:我是一只小蝴蝶想象作文900字下一篇:简历的个人特长及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