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规范职业道德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一条为深化继续教育工作,加强行业继续教育规范化管理,根据继续教育教学需要,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行业继续教育规范化教学工作是深化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搞好行业继续教育规范化教学工作是提高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促进行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规范职业道德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育规范职业道德论文 篇1: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培养

[摘 要] 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是通过幼儿教师的行为规范来体现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入手,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的责任。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职业道德的内容与职业实践活动紧密相连,反映着特定职业活动对从业人员行为的道德要求。每一种职业道德都只能规范本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在特定的职业范围内发挥作用。

目前,国家制定并颁布了统一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尚未制定出统一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育部2012年颁布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1号文件(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师德为先。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教师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一、把培养学生的教学综合能力作为职业道德养成的重要内容

幼儿教育的发展毫无疑问是以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为先决条件的,但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过程。宁波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幼儿园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素养和能力,能胜任幼儿教育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中初级实用型人才。笔者结合宁波外事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的实践经验以及自己的工作实践,认为中职层次的幼儿教师师资培养应着重学生的能力培养,特别是技能的培养,结合学前教育工作的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如,歌唱、舞蹈、手工等技能,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同时,加强学生理论素养的学习和积累,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近十年来,为宁波地区输送了大量优秀的幼师毕业生,以上学生毕业后成为一线的幼儿教师,他们要为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做出努力,只有在保证保教质量的前提下才能提升自己,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因此,在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中,将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内容潜移默化到各科的教学中去,渗透热爱幼儿、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养成是相辅相成的。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强化了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形成与行为规范的养成又会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

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时就要明确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意识,一方面是将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要求内化到各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中,另一方面是开设专门的课程来学习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相关知识。

二、开设专门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课程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五年一贯制、三年制)的课程体系中,在第一、二、三、四学期中都有针对学前专业的德育课程,分阶段、分层次地专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并结合本校所编的校本教材,针对性地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规划教育。学前部的学生要会读书,但绝不是死读书。学前部的学生要品德好,但不是死板的道德说教。德育工作要和智育、美育相结合,培养的才是有血有肉的人才。

主题班团课也是我们将德育渗透到课堂的另外一种方式。结合幼师的职业行为规范,将枯燥乏味的规范转变成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接受规范教育。

三、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实践学习

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要通过亲身的实践锻炼,在实践锻炼中提高。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实践主要途径有:

(一)见习、顶岗实习的锻炼

我校现在已经将学生的见习、顶岗实习纳入正常的教学考核,规定学生在三年期间必须完成半年的顶岗实习,让学生深入幼儿园一线,从最基础的做起,熟悉幼儿园的流程与管理,培养职业情感,知行统一。

(二)榜样的引导

政治课中会邀请幼儿园优秀的幼儿教师代表进行座谈,并通过现场走访,让学生了解幼儿园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让优秀的幼儿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期末考核中增加实践分值比例,如,通过搜集、整理、讨论、小组学习的方式了解职业道德的内容,加深对职业需求的了解。

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既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培养,也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努力,此外,在实践的过程中还离不开幼儿园的合作培养。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每一名职校生都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苦练技能,强化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只有这样,走上幼儿园的工作岗位后,才能胜任本职岗位,成为幼儿园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邹朴.谈幼儿教师的能力修养[J].中国成人教,2002(12):4.

作者:张德荣

教育规范职业道德论文 篇2:

北京市行业继续教育规范化教学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深化继续教育工作,加强行业继续教育规范化管理,根据继续教育教学需要,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行业继续教育规范化教学工作是深化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搞好行业继续教育规范化教学工作是提高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促进行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三条 各委办继续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协调系统内主要行业的继续教育规范化教学工作,有关局(总公司)继续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做好本行业继续教育规范化教学的具体工作,各区县继续教育主管部门应负责本区县实施有关行业规范化教学的组织协调工作。行业规范化教学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吸收有关业务部门、教学单位和学术团体等参加教学研究和实施。

第四条 行业继续教育规范化教学的对象是指从事具有行业特征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直属单位和非直属单位的人员。

第五条 行业继续教育规范化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1、编制行业主要专业的继续教育科目指南或制定继续教育学习任务;

2、提出继续教育科目指南或学习任务的编制与实施周期,并根据经济、科技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

3、提出学习科目(可分为必学科目和选学科目)、目标要求(知识与能力)、学习内容、参考资料、学习方式、学时(学分)计算方法、考核办法等,可针对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提出不同的要求;

4、根据本行业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与分布提出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 编制科目指南或制定继续教育学习任务的主要依据:

1、本行业国外发展趋势与水平;

2、本行业国内发展趋势与状况;

3、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对本行业继续教育科目指南工作的要求;

4、本行业专业技术队伍现状和发展需求。

第七条 行业继续教育规范化教学的主要内容:

1、本行业职业道德;

2、本行业主要法律法规政策;

3、行业主要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

4、本行业主要专业技术岗位的业务能力;

5、其它。

第八条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行业继续教育规范化教学”有关科目或内容的学习,其考核成绩可作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必要条件。

第九条 涉及行业继续教育规范化教学指导性工作文件,应由有关局(总公司)与北京市人事局会签后,方可下发实施。

第十条 本办法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1999年7月26日北京市科技干部局发布,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行业继续教育规范化教学管理办法》(试行)同时作废。

教育规范职业道德论文 篇3:

职业教育德育课堂中的法律教育功能实现

摘 要:德育教育是规范学生思想品德、树立社会价值取向、影响学生行为方式的重要课程。学生的发展之于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学生的发展基石就基于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随着法治社会进程的逐渐深入,法律教育成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培养合格的人才离不开法律教育的保驾护航。本文就职业教育德育课堂中的法律功能实现进行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 法律教育 德育教育 功能实现

法治社会背景丰富了职业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内容,使得法律教育成为和德育教育并驾齐驱的重要内容。

一、相关概念

1.职业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含义

德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总称。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就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来看,它是一个内容非常广泛的动态性事物。包括了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和心理等各个方面。职业院校在教育体系中具有特殊的性质,这主要源于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德育工作者根据职业学校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党和国家提倡和推行的政治准则、思想观念、法律规范、道德原则规范和心理健康等要求通过教学、教育、舆论、宣传等各种方式,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和行为。

2.职业教育中的法律教育

法律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要求职业学校的学生能够熟知基本的法律法规和与自己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涉及的法律法规有一个整体的理解与把握。能够树立起法律意识,有个人的法律信仰,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生活中正确运用法律保护自我的能力。

法律教育还应该将当前职业教育中面临的法律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传递给受教育对象,通过师生的互动找到普及法律知识的途径。

3.职业教育中的法律教育特点

(1)时效性。法律所包含的内容是根据时代的发展而进行演变的。不同的时代所表现出的法律内容是不同的,这也就使得法律教育的内容是不同的。

(2)融合性。德育教育中的法律教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尤其是在课程体现上,法律教育是没有被单独列为课程教育的。它是和其他教育内容互相渗透、互相交叉、互相结合的一个过程。所以,在职业院校进行法律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体现着融合的特点。

(3)实践性。这一特性是由职业院校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职业院校把职业技能的培养当作首要任务,因此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法律教育也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它需要教育者一面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樹立法律意识;另一面需要通过实践方式,把这些意识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能力,比如遵守校纪校规、维护自身或他人的合法权益等等。

(4)局限性。法律教育作为德育教育中的一个内容,因为不具备独立性,也就使得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具备独立开展的能力。因为它不具备广义上的法律教育的涵盖性,所以在内涵、目的和作用方面,能够解决的问题也就呈现出了相对局限的状态。

二、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现状折射出的法律教育重要性

随着职业教育的纵深化发展,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在入学之初就埋在心底,进而在日常行为中出现了诸多不文明的现象。

从法律层面来看,学生的这些言行是源于其法律意识的淡薄,也可以被看作职业道德的缺陷和法律道德的缺陷已经呈现出一种互为表里的状态了。

职业学校学生在校的学习是一种向社会化过渡的状态,他们要从相对单纯的学校走向形式复杂的社会,但是其身心的发展水平、人生观及价值观的确立还不足以支撑起他们意识观念,这就导致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触碰法律边缘的行为,比如聚众斗殴、网络攻击等等。这些都使得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形势日益严峻。

道德教育是一个非常大的范畴,其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以往对于道德教育的唯一重视性,已经转变成为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并驾齐驱的模式。法律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最为基础的法律知识,使学生的行为被规范在一定的范围内,逐渐建立起法律意识,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学生对于法律的遵守实际上是为学校的法律道德架设了一个平台,使道德教育有了落脚之处,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又能够增强学生的道德信念,强化道德规范,还能为职业学校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职业教育的课堂上对于法律教育功能的实现

1.营造和谐校园,建设校园文化

文化的根基性与指导性在人们意识形态中所产生的作用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了。很多职业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校园文化,不能够通过校园文化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导致学生们得不到日常的指导,而在遇到问题时,就会言行出现偏差甚至是过激的行为。为此,学校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对个体能够发生的作用,通过一切途径去建设自己的校园文化。

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从环境建设开始。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法律环境与道德环境,可以让学生时时刻刻浸润在其中,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感染与影响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学校的墙体装饰、宣传橱窗、班级的黑板报、各个功能教室、学校的广播站、阅览室中的书籍报刊都是进行法律教育的主阵地,确保了校园中处处充满正能量,这就可以让法律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从而形成崇高的道德规范。

2.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常抓不懈

学校是一个专业人士聚集的地方。这一点在职业院校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无论是学科教学还是学校管理,没有一专之能,是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职业院校学生的。同样,法律教育也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教育门类。需要教育教学工作者首先要强化自身的专业素质,通过教育教学实践需要去掌握法律知识。但是当下的教师队伍显然不能够满足这一要求,学校大多数的法律教育仍然停留在单向灌输的阶段。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这样是不能够收到好的效果的。为此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法律相关知识。要深刻地认识到,法律教育对自身工作的开展的有益性和有效性。还要认识到作为教师,自身榜样力量的无穷性,应该用实际的行动和积极的形象去感染学生,和他们平等交流,听到他们心里面所需要的东西,调动一切积极的力量把法律教育渗透到德育教育之中。如果学校有条件的话,还应该聘请专业的法律人士做学校常年的客座教授,为教师和学生传递法律知识,将法律的优势发挥在德育教育之中。

3.改进教育教学,发挥课堂优势

关于职业学校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已经被提起多年,传统的学科教育总是处在一种被动、单向、僵化的模式中,更不要说新兴的法律教育了。在法律教育的过程中由于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合理,常常会出现与生活实际和社会需要相背离的情况。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上存在的最大问题也被全盘搬到了法律教育上。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早就不能适应现代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低的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没有吸引他们的教学方法,所传授的知识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当然,职业学校也会开展一些不同于课堂教学的法律活动,但也只是局限于邀请专家来校讲座这样的方式上。这就使得法律教学模式不能有效突破,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仍然是流于表面,不见成效,对于法律教育实践毫无用处。只有将有用的法律知识通过有效的方式运用于实践,职业学校的法律课才能够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下去。所以,还是要利用好课堂这一简单直接的优势平台,合理地安排各种资源的相互渗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获得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的教育。

三、职业学校法律教育功能实现的注意事项

法律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教育式的内容,具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和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形成了累加关系。因此,要在教育实践中处理好特殊性带来的对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

1.组织实践活动

对于实践活动的組织开展,教师们还是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做一些活动前的调查和研究,选准学生们最为感兴趣的方面作为法律教育的突破口,这样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学习范围,也使法律教育真正能够学以致用,起到规范与促进的作用。

2.加强时政新闻学习

我们身处的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着形形色色的新闻事件,国际国内的形势也是严峻而复杂的。当下的学生已经不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模板,他们作为人的主动性正在被激发和带动出来。所以,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国际国内的大事、社会上的新闻事件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最大程度地去改变因概念学习带来的枯燥乏味,让知识变得易于理解、易于记忆,使学生能够在法律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内心的充实感,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

3.考虑增加选修课程

教师和学校要做好学生与法律之间的桥梁纽带,及时地宣传政府的方针政策,加强法律和道德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建议考虑开设一些选修课程,并在选修课上采用活泼的形式,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比如模拟法庭、法律辩论赛、案例专题解析等等。同时把这些课程的学习和实际能力的考察融于一体,建立并完善考评体系,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察,帮助学生全面的运用法律知识,克服那些重考试轻能力的教学现象。

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融入德育教育中需要更多的实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师要不断地提高个人素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研究教育教学新理念,真正帮助法律教育功能在德育课堂上获得实现。

参考文献:

[1]谢东鹰,闵敢.浅论我国高等职业法律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1).

[2]朱佳.论高职法律教育的困境与解决对策[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

[3]李蕾.关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6).

(作者单位: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

作者:田俊

上一篇:乡镇公务员转正总结(3篇集合)下一篇:推广方案三篇